气温零上30度,适合一周岁宝宝的玩具2周岁的孩子户外运动吗

welcome use kangle!
Kangle is OK!!极端寒冷天气需要怎样保暖?
听说有一种layer穿法,但能不能详细解释在零下三十度的天气如何有效保暖。另外,国外羽绒服都是400 fill (蓬)到 800 fill(蓬), 国内讲究的都是充绒量和含绒量,请问如何换算这两种单位?
按投票排序
谢邀(你邀对人了…绝对干货来了)零下三十度这个...其实也分不同情况.简单分下类吧:1.城市室外无大风行走,室内有暖气(没有暖气...还零下三十度...这个太极端了吧,只有一种可能,就是东北冬天的工地楼里.这个程度可以参照2或3)可以粗略理解为出门上班,下班买菜啥的,乘坐公共交通工具2.城市室外大风行走,或较短时间骑行(骑到三十公里每小时的话有没有风真都一个样...尤其骑电动车或者摩托车,不能靠运动取暖)可以粗略理解为骑电动车上下班3.野外行走或骑行,时间较长或需过夜,或长时间室外低活动量可以粗略理解为露天停车场保安(喂就保暖需求来说,3大于2大于1.首先回答这个问题:国外羽绒服都是400 fill (蓬)到 800 fill(蓬), 国内讲究的都是充绒量和含绒量,请问如何换算这两种单位?这是个不正确的说法.蓬松度和充绒量/含绒量是两个概念.问我这俩如何换算...不如问我中国象棋与恐龙灭绝的关系得了...充绒量是羽绒服中填充羽绒的总克重.含绒量是指羽绒质量占填充物质量的百分比.需要说明的是,这个不是越高越好的,因为需要一些不同材质填充物来保持形态等等等等,一般是添加羽毛(羽毛有毛杆,纤维形状也不同)或者聚酯纤维.近年来也有用莫代尔纤维的.90%左右最好.蓬松度(Filling Power)则是每一盎司(约28.34克)羽绒所占体积是多少立方英寸(1英寸大概等于2.54厘米,1立方英寸大概等于16.387立方厘米,但是在检验中实际用的似乎又是另外规定的近似值...然后我还见过用28.4/28.5克的质检报告,总之检验标准差不多就行吧...似乎检验标准也分国际,国内和日本等等好多种,汗,总之质检报告会把参数都写上的)对于这个玩意呢...当然...有国家标准的(我还是那句话,馒头都有国家标准了!恐怕只有体位没有国家标准了),详情可戳
-------顺便可以学习相关基础知识,我就不啰嗦了.打个比方吧,"一客牛排",端上来的东西有多重是充绒量,牛排占总的重量比例(总得浇点汁啊放俩西兰花啊什么的嘛...)是含绒量,而牛排的密度可以近似理解为是蓬松度的表现...密度低蓬松度就高.羽绒是越蓬松越好.大概就这样.所以呢...这个把国内外分开的说法也是不对的.国外也有不写蓬松度的,国内也有写蓬松度的.我来解释下:还是上图吧.这是一件OZARK的,800蓬松度的羽绒服,使用了灰鹅绒(鹅绒比鸭绒好呦~),含绒量90%,充绒量233克.基本上北京穿这个过冬,里面直接穿一件单衣没问题.辽宁地区也差不多,毕竟辽宁最冷的城市每年零下三十度的日子也非常非常少.打个硬广,我商场现在这个有特卖,因为是去年的款所以5折甩了,一千零几十块吧.有需要的请私信我给你地址,商场活动就做到10月28号晚上.又:两件或两件以上我可以给你们打个8.5折上折,欢迎帝都知友相约拼单购买.当然这个品牌逼格不够高的,优点就是实惠.这是一件圣大保罗的羽绒服.白鸭绒,没有任何蓬松度标识.我真不是黑它啊...真是随便一拍.这是一件361的羽绒服...同样也是白鸭绒.也没有蓬松度.对了我真没黑上面那俩的意思啊...但是含绒量,充绒量和蓬松度和最上面那件相比实在是差得有点多啊...这种衣服,就是场景1适合的那种,穿着出门走几步去挤公车什么的很合适,因为很轻薄,保证基础保暖就可以了.活动方便和式样好看什么的确实优于户外品牌.场景2和场景3恐怕不行.其实常见的非户外品牌的羽绒服,无论NIKE,adidas什么的,还是波司登,雪中飞这种的专门做羽绒服的品牌,产品线多是上面这种羽绒服.特点就是...不标注蓬松度,用鸭绒.城市用.这位客官问了,老板,还有更牛逼的吗?OZARK逼格太低有的.The North Face羽绒服.蓬松度900,138.5克灰鹅绒.含绒量略低是因为面料极其柔软(当然,抗撕裂,很结实),要保持形态就得多加点料.非常贴身的设计,北京的话里面穿一件单衣就可以过冬.而且这件衣服灵活度特别好,穿上打篮球也不受阻碍.有的衣服就只能滑雪啥的了...手抬到肩上就开始难受了.价格嘛...呵呵.还行吧不是很贵.另,据说穿此品牌的人一年出不了两回五环.那位客官老爷又问了,"我是一个土豪,有什么适合去南极看企鹅的吗?我还想去趟珠峰洗涤一下心灵,然后去北极摸熊..."啊啊,有的.kolon sport的Extreme系列,800+蓬松度,WINDSTOPPER面料(和Gore-Tex是一个公司的产品,区别是WINDSTOPPER只防泼水,防不了浸水或大暴雨-------但是穿羽绒服的时候...通常都是下雪吧...所以无所谓防水了,防风就行,你看它名字就知道了),看着就很他妈给力吧?!上个水洗标给你们看看,瞎你们狗眼:一斤多羽绒.还带貉子毛帽围.反正我这辈子没见过比这个还夸张的羽绒服了...真土豪的客官可以联系我购买.穿这个无论是登珠峰还是去南极都没有问题.真的.绰绰有余.当然也没有想象中的那么贵...来来来,来我商场找我,六千块以内就能搞定了.别跟我提始祖鸟...我这没有.好了...产品展示就到这里(别,别扔鸡蛋!),下面讲讲"layer穿法".layer穿法...其实就是"多层次穿法",吃过煎饼果子的应该都能理解"层次"是个啥玩意吧...第一层:面.要用杂和面,绿豆面的底掺棒子面小米面白面黄豆面,按比例混匀了筛过用羊骨头汤调...不对这是煎饼...就像白面烙煎饼没法吃一样(请听郭德纲老师的&吃论&给你科普),极端天气的贴身衣物也有一条固定法则:不要穿纯棉..140支埃及棉也不行,这可能会冻死你,我真不开玩笑.应匿名用户回复修改:至于羊毛,看情况,确实有羊毛的户外袜子或贴身衣服,但这种羊毛制品是特殊的,比如SmartWool或者bridgedale这样的牌子,不是什么羊毛都合适.而且这东西...不太耐磨,直接套带防风裙的冲锋衣很容易坏.土豪请入.即使天气寒冷,在运动中人仍然可能会出汗.纯棉虽然吸汗非常快,可是排汗很慢-------也就是俗话说的,干得慢.贴身穿湿衣服,保证你秒懂"透心凉"三个字的含义.外面穿成个粽子你也是死.至于选什么则是见仁见智了,有喜欢直接抓绒的(不推荐,不太吸汗...),也有喜欢COOLMAX或者POWER DRY(请自行百度,这俩都是专利面料)的,看个人喜好.抓绒和COOLMAX比较好买到.好了...然后是鸡蛋.柴鸡蛋好.不对...咱还是别说煎饼了,我扯淡扯腻了,直接干(tou)货(lan)吧还是.中间层的主要作用就是保暖.捎带也要有一定透气性能,但保暖的空气层要稳定,保证隔绝外界冷空气.这一层可以选择抓绒内胆或羽绒.也可以结合起来穿.最外层则是防风,以及一定的防水性能和透气性能...这个基本大家多少都听说过,Gore-Tex什么的,防风防水但又透气的神奇面料.保暖原理延伸阅读:防风防水又透气原理延伸阅读: 不同面料原理都大同小异,戳原理介绍部分即可感觉这两点上面的链接里写得都相当好,我就不夫子面前耍大刀了.好了这就是户外保暖三层架构...具体穿的话就是,肉-吸汗速干内衣-抓绒或羽绒内胆-冲锋衣或者肉-吸汗速干内衣-羽绒服(看体格,我这么穿应该很舒服,但是我属于脂肪厚且自带毛衣的类型...)零下三十度就选肉-吸汗速干内衣-抓绒衣-羽绒服这样的搭配好了.至于裤子...基本也是一样的道理.不过防风性是第一位的,鉴于我在东北零下三十度还见过穿黑丝的...保暖似乎可以减一点.但是其实,在大砍省的冬天,我们都穿貂.大概就是这样...有问题请留言
曾经在北极室外零下40度待了10个小时的人来补充一下。 说的已经很全面了。我再补充几点。1.有一点,我觉得非常非常重要。因为光保暖还是不行,如果你自身产热能力很差的话是没有特别大的效果,所以我隆重推荐一神器——暖宝宝!没错,就是女生们冬天用的暖宝宝,在一些关键部位贴上,会起到很大的作用。2. 鞋子,鞋子也非常关键!记住一定要买大一点的靴子,一定要有足够的深度。我选用的是 Columbia 的一款「零下40度」的靴子。具体型号忘了。你注意看下标签,都会标明适用温度。后来他家出了一款自己产热的鞋子,那更是神器了...3. 不同意 第一层的说法,贴皮肤的那层也是非常非常重要,不要穿纯棉的!请选用快干内衣!材料为聚丙烯(Polypropylene)或者美利奴羊毛(Merino Wool),推荐你使用 Merino Wool4. 袜子的话,请选用羊毛袜。5. 还有帽子,我当时的装备是一个快干面罩,像反恐精英里面的那种....因为有时候呼吸会让你的嘴唇周围结冰,所以有了面罩会方便不少。外面再加一层普通的帽子。6.手套的话,就随意了,我当时的是里面一个比较薄的,容易活动的五指手套,方便作业。外面加一层很厚的无指手套。想到其他的我再补充,另外网络太差,没法发一些图片和链接,等我网络好了再传上来。
我觉得美军的7层衣物的指导思想非常可以参考,至少我是这样的。冬天懒人可以买银纤维的贴身衣物,不会臭....冬天我的衣物是外层:Mountain Hardwear Sponiza硬壳(别跟我提GTX这种太老的玩意....)中层:USMC的CWLS polartec Wind pro抓绒,保暖补充:patagonia Nano Puff背心,内层:银纤维内衣+PCU L2,感觉这些在湿冷的南方应该够用了,我自热能力不行,所以要很多衣服。。以下是(自己补了点。。)美军户外着装指导。(七层着装,12件衣物)第一层 L1 轻量打底内衣裤一套POWER DRY材质第二层 L2 中量格子绒内衣裤一套 加厚POWER DRY材质第三层 L3 保暖抓绒服一件POLARTEC THERMAL PRO材质(风吹透心凉)第四层 L4 EPIC面料(薄)(风衣)一件 弹性尼龙 防风 透气 防泼水第五层 L5 EPIC面料(厚)软壳衣裤一套 弹力 透气防泼水材质,可防中雨,几乎永久性的面料第六层 L6 硬壳衣裤一套 两层GORE-TEX材质 现在USMC沙数,ARMY multicam L6用PACLITE材料(透气性较其他军种的GTX好,但是PACLITE大雨还是会悲剧)实质就是是高级塑料雨衣。。除了APCES,ABU,AOR有点冲锋衣的感觉第七层 L7 EPIC面料,极端寒冷气候 保暖棉衣裤一套 PRIMALOFT SPORT(好像是650蓬,就是不怕湿) 材料状态温度/湿度环境衣裤L1L2L3L4L5L6L7运动极端寒冷上衣◆◆◆◆—30℃~ —17℃下裤◆◆◆运动寒冷上衣◆◆◆—17℃~ —1℃下裤◆◆◆运动潮湿或间歇潮湿上衣◆◆—1℃~ +10℃下裤◆◆运动寒冷兼潮湿上衣◆◆+1℃~+7℃下裤◆◆静止极端寒冷上衣◆◆◆◆◆—46℃~ —17℃下裤◆◆◆◆静止寒冷上衣◆◆◆—17℃~ —1℃下裤◆◆静止寒冷兼潮湿上衣◆◆◆—1℃~ +7℃下裤◆◆静止潮湿上衣◆◆◆+7℃以上下裤◆◆
作为一个哈尔滨人,我表示土豪们都是貂,必须的
匿名用户的答案说得很好,我来补几张图。不知道题主对极端寒冷的定义是否严格,魁北克的冬天是很冷的,通常在零下20度左右,偶尔会更冷一些。他们绝大多数防寒衣物是可以御寒零下40度的。(有时候天气预报会加上风速,因为风大的时候寒冷指数飙升啊!)小朋友们的户外装备通常是:快干的内衣(一定要防出汗的)+一层抓绒衣服或者线衣(室内外穿脱方便)+防寒服 (外出、滑雪、冰钓都可以穿)帽子一般都是外面一层羊毛,里面一层抓绒,有的戴脖套。室内就直接脱掉防寒服活动,室外再穿上,每次出门前准备活动好久啊,鞋子也要换半天。鞋子就是匿名用户说的那种,都会明确标注可以御寒零下多少度。通常都是那种高帮魔术贴的笨重款,厚底,没过脚踝,一定要大一个号。分指的手套比较常见,但也有很多小朋友喜欢上图这种,缺点就是爱掉~~~~分分钟玩雪就给搞雪堆里了。分指的手套比较常见,但也有很多小朋友喜欢上图这种,缺点就是爱掉~~~~分分钟玩雪就给搞雪堆里了。不好意思,我只有一张这么二的照片,我穿的是少年版的防寒服,成人的我穿着太大了~~~不好意思,我只有一张这么二的照片,我穿的是少年版的防寒服,成人的我穿着太大了~~~总之,要去哪儿就去买当地人穿的衣服就好啦,他们的经验肯定是最丰富的!(图片请勿转载。谢谢。)
这个问题太好了,这几年一只在一个冬天经常零下四十的地方过日子,御寒就变成了吃什么一样要考虑的事情,否则不小心就有性命之虞....不过我看前几的答案都是在描述怎么穿,但是我想说说为什么要那么穿。正巧之前做培训的时候背了好多失温症的东西,所以开电脑写这个答案首先,我只是参加过急救培训(Certified First Responder),并不能算是专业人员,所以我的答案只是建立在我有限的知识之上。让我们说说为什么人会冷.众所周知人是恒温动物,核心温度是37+,当核心温度低于35°的时候就会引发失温症(Hypothermia)。所以,当体温低到某一个程度,我们就感觉到冷~~~~~~为了生存而体形保持体温说说体温(温度)流失的方法高中物理学到内能的改变是由热传递与做功(如果我没记错的话...)对于人体提问的流失基本上是由5种方式(没错我就在照本宣科~)热辐射(Radiation)皮肤向周围的空气进行热传递(辐射)传导(Conduction)和第一个差不多一回事,皮肤的温度传导给紧贴着皮肤的低温物体(比如衣服)呼吸(Respiration)冷空气呼入,然后经过肺部加热再排出去,明显是在流失热量空气对流(Convection)人体周围的温度稍高的空气与更凉的空气对流导致更多的热量流失(所以爱斯基摩人会自己搭个雪屋,同样的风寒效应(Wind chill effect)也是因为这个才更加可怕)蒸发(Evaporation)从皮肤表面蒸发的汗液带走的热量(想想比热容)另外还可以加上一点,但又稍微有些牵强。人体的排泄物也会带走热量所以,为了保暖,就尽量保证不要通过上述方式导致体温流失就好啦多说几句,失温症的可怕在于它可能发生在人们眼中看起来不会冷的地方,比如家中或者是温暖的晚上。但是仍然发生的原因就是核心温度过低,原因可以是食物摄入量不足或者室内穿衣服过少===============================想起来再多说几句又想起来一些,可以从我上面的东西得到的结论注意周身保暖,哪怕你穿上了800蓬800克的羽绒马甲,你的胳膊与手只穿着一层单衣照样会出大问题。御寒的时候尽量不要暴露皮肤,同上,穿一件800蓬800克的羽绒服,但是觉得懒不戴手套,如果真是长时间在室外的话手肯定要遭殃(风寒效应的可以概括为本来就很冷然后使劲儿刮风那就更冷了或者本来不是那么冷但是为什么刮大风我就那么冷了呢?)以及,别穿得太热...当你裹得严严实实的像个包子一样,另外的危险就有可能出现---与失温症相对应的中暑(Hyperthermia)在寒冷环境下要是中暑了...唔,总之千万别给自己找麻烦了另外求推荐防寒保暖但是又方便运动的护膝一只!PS:看了很多护膝但是都是要么长时间运动会移动(没有固定的保暖护膝)要么就是起保护功能固定膝盖而非保暖功能的运动款护膝
哪有这么多讲究。。袜子,棉袜,羊毛袜,棉鞋,皮鞋,皮靴。内裤,线裤,保暖裤,毛裤,棉裤,外裤。内衣,衬衣,毛衣,马甲,外套,风衣,羽绒服。耳包,围脖,帽子,口罩。轮着上就是了,越冷穿越多.再就是吃饱饭。我在东北活了二十几年,就这点东西咕噜来古撸去。你讨论再多,也就这些。唯一能防止你不被冻死的忠告就是,冬天少在屋外呆着!
我刚从东北回来,去了长春哈尔滨齐齐哈尔,然后北上到了内蒙的扎兰屯和博克图。博克图最冷,在大兴安岭的山上 小镇;当时大概是-30'C, 我的体会是,不吹风,皮肤不裸露,秋衣+抓绒背心+长羽绒服, 秋裤+抓绒棉裤也就够了,我穿的就是普通的徒步鞋,穿了两层袜子,走路绝对不冷。上述某些人士的表达看起来很专业理论吓人,但是忽略了一个很实际的问题,如何快速适应室内室外几十度的温度差。通俗的说,既不能在室外冻着,也不能在室内热着。进门出门你打算脱/穿几件衣服??(我住的小旅馆,室内靠门的地方,一桶纯净水冻成了冰,老板准备挪进去抓住桶口一提,整个被掀了盖子一样断裂了)(我住的小旅馆,室内靠门的地方,一桶纯净水冻成了冰,老板准备挪进去抓住桶口一提,整个被掀了盖子一样断裂了)南方人喜欢里面穿的厚再加厚外套,因为室内不供暖也不暖和; 但是.......在北方你这么穿从外面进到室内20'C+的温暖环境能一下把你热成傻瓜。所以穿衣的约束条件是: 全服武装能胜任室外的低温(时间长短根据你的实际情况,短期,几小时还是大半天); 脱掉外套能轻松适应室内的温暖场合。基于以上这点,里面不可能穿的太厚,总是要适应20'C的温度啊,两层羽绒服的奇葩你在饭馆吃饭脱都不方便。厚棉裤室外不方便不说,室内你如何当众脱裤子呢?再说一下,我这次发现那边的年轻人都时兴穿短羽绒服了,轻松时尚显身材,长的臃肿服装都是老人和我这老爷们穿的,
魁北克的冬天幾乎要過半年,從十一月左右開始下雪,有的時候四五月還在下。冬天時最冷會達到零下三十幾度,再加上風就更困難了。因為雪太厚打不開家門是經常的事。每年至少有兩天因為雪太大,小學到大學全部停課。比較幸運的是加拿大的鏟雪系統非常有效率,所以走路不是問題。法律規定所有車輛必須在12月15到3月15日必須使用雪胎。最大的問題就是冷。作為一個大學女生也不能完全不要面子把自己捂得跟熊一樣。我的羽絨服是加拿大國產品牌canada goose,加拿大鵝,trillium parka(我也不知道什麼意思),長到膝蓋,特別保暖。這個牌子是1957年建立的,在北美非常有名,是美國南極探險隊的標準隊服。這裡說到羽絨的fill power,其實就是這個羽絨的蓬鬆度,flufiness(還記得小黃人一裏面那個小女孩指著那個獨角獸說它很fluffy嗎?)。Fill power的單位一般是inch cube/g,但是日常生活中一般都說幾百幾百,比如說500-700fill power的外套就非常好了。我的canada goose是625fill power。更值得一提的是它的帽子,周圍一圈coyote,加拿大野狼毛,非常保暖,擋風。穿著canada goose,又漂亮,又抗寒,而且也不會太笨重。外套解決完了,該鞋了。我非常愛美,不會穿那些大大的雪地靴。一般就穿ugg就已經夠了。但是煩惱的是為了清雪,每天都在路面上撒很多鹽,ugg沾到會變硬,變白,很醜。所以當外面不好走的時候就要穿橡膠靴子加上厚襪。為了美,我一直堅持不穿秋褲,也活到現在。記得小時候上體育課,大家一起換衣服,被小朋友看到我的秋褲,結果被大家笑說我把睡衣穿來學校了。在那之後就再也沒穿了。其實我覺得抗寒跟體質有很大關係,那些老外就是不怕冷。最後,如果你在的地方真的很冷,強烈推薦canada goose任何款式,雖然貴了點,但是很耐穿。
贴身的透气 中层的保暖 外层的防风
曾在那曲生活三个冬天,那会儿不大穿户外的东西。一般男性吧,通常是四层。内衣:高原地带(请搜索那曲),基本没啥运动,风大气温低,很少出汗,这也是高原性痛风高发的一大原因。所以,就是地摊的内衣。保暖内衣:穿内衣是为了减少洗的频率,我是直接保暖内衣,就国产品牌就行。毛衣:羊毛衫啥的。差不多就行。外套:我是一件厚外套,没啥特别的。大衣:我爸年轻时的呢子军大衣。帽子:雷锋帽。裤子和上面雷同。鞋:棉靴。户外的东西,怎么说呢,看题主购买力了,差的假的东西还不如北极绒地球人都知道呢。也要看题主干嘛去极寒地区,要是运动相关,我说的这些不行。缅怀年轻时光。
冬天没那么可怕,很简单的,我是黑龙江人,高中时候经历过-42度的低温,照样一天六次,每次骑15分钟自行车上学下学。内衣+棉袄+外衣+手套+棉鞋,一切正常。
羽绒服没有貂皮保暖,而且羽绒服的保暖是一年不如一年,零下30度,所有的装备只露出来眼睛就行了(其实也没有那么冷了,因为有暖!气!)
没暖气和炉子的话,给你介绍个朴素实用的神器.
作为一个东北人,想补充一下,四肢和膝盖很容易冻坏,如果要长时间在室外,鞋要保暖,垫毛毡的鞋垫,每个鞋里再放一个暖宝宝,厚一点的袜子,(想当年学校组织去街上扫雪——每年冬天都会,这样的装备能顶一下午啦~),每天穿过的鞋垫晚上放在暖气上烤一烤。手套围巾什么的注意不要漏空隙,风会钻进去。裤子没有很厚的话可以穿护膝,很多东北人都有关节炎,大多是冬天没注意冻到了。
我在内蒙古根河市得耳布尔镇,前几年最低温度是不是-52°?现在早晨的温度应该已经是在-30°以下了,现在的装备是夏天长袖T恤一件,不知道几百蓬的羽绒服一件,牛仔裤加秋裤。完了。重点是没有风!整个冬天没有超过3级的风。
我家所处的大张家口市比东北不算特别冷,不过冬天也经常能到-20左右的温度。我算是我的朋友里面穿的最少的,而且我从来没有穿过羽绒服。我都是分层穿的。上半身:内衣一定要有一件柔软,贴身的(现在高级发热材料也很普遍了,弄一件吧)。内衣之外,一件衬衣,随意选择。衬衣之外,一件羊绒衫(一定要羊绒,不能是羊毛)。之后就是外套了外套一定要能挡风,封闭严密的,如果内层有毛、绒等保暖设备最好。下半身:最主要的是鞋,厚底,一定要厚,否则踩在地上不到十分钟脚就凉透了,然后全身就凉透了。鞋最好是能护住脚踝,毛绒里保暖。内裤随意选择,舒适为主。内裤外的秋裤要贴身,绵软(发热材料最好)的保暖裤。外裤最好是厚实一点的。牛仔裤挡风而且好搭配,否则登山运动裤什么的也可以考虑。其他部分,脖子、袖口、裤口等位置做好保护,防止风灌进衣服里。基本上从家里出来两个小时之内,不会被低温冻到胸口都能感觉到凉意。
在我们大萨屯(Saskatoon)一般都是零下四十度的节奏 刮起风来更要命 大家都准备好了Columbia的秋衣秋裤 效果杠杠的 然后穿抓绒 然后穿羽绒服 然后穿防风的羽绒外套 谢谢
希望能活过这个冬天
在大砍省念了四年大学。。。表示白天零下20+经常有事儿要办,抓绒的衣服+抓绒背心+羽绒服就搞定啦。。。记着里面加副羊绒护膝,非常管用。。。鞋子才是重点。。。一定要皮毛一体的靴子。。。不然脚踝真冷刚和远在黑龙江家乡的母亲通完电话,我妈正在从超市回家的路上,她在电话里说今天可冷了,零下38度,刚出超市的门,拎着东西的手就冻僵了!还好到家的路程不到5分钟,不多说了。。。。已经3年没回老家了,已经不知道再回去还能不能经得住那刺骨般的寒冷,回想起小时候冬季的那些户外运动,现在都觉得哆嗦!    踢足球,高中开始喜欢踢足球,一年四季不耽误,到了冬季,篮球没法打,所以我们那时候上体育课就只有两种运动了,就是滑冰和足球。先说足球吧。  零下30度,在室外踢足球,不是一般的爽,场地都是雪地,但是已经被踩硬了的雪地,穿着吗,上衣是运动服,毛衣,保暖内衣;下身是运动裤,保暖长裤;鞋子就是双星的帆布鞋。刚下地的时候很冻脚,所以要不停的跑,大概10分钟,身体温度上来了,就算热身了!但是最关键的,是帽子和手套,因为在零下30度的气温里,最容易冻伤的就是你肢体的末端或者身体突出的东西,比如手指,脚趾,耳朵,鼻子。。。    有时候我们下午课少,经常在外面连踢两节课,就是90分钟,结果到了晚上看什么都是偏红色的,这是雪盲症的前兆!呵呵!    又一次体育课,班上有几个同学比较能装,穿的很少出来踢球,有个同学拿了一个很薄的围脖系在头上吧耳朵包起来,看上去还很潇洒(那时候审美很土,呵呵),大家踢得很过瘾,互相看去,我们每个人头上都冒着烟,其实是蒸汽,那种景象很搞笑的,体育课下课了,我们该回教室准备下一节课了,我照例显示把我的双脚靠在暖气边上烤一会,再脱鞋,因为我的袜子是包到外面裤子上的,踢了一节课,袜子和裤子已经冻在一起了。。。  结果那边出事情了,那个扎围脖的同学大喊了一声。。原来他进屋就随意的把头上的围脖往下一扯,结果把左边的耳朵扯掉了一半!  我们过去看,只见那耳朵从耳垂网上正好一半已经撕开了,当啷在那里,而且整个耳朵的下半部分都是白色的,伤口也不流一滴血!  这是冻伤了,严重冻伤。还好我们体委有经验,赶紧拉起他往外跑。我们跟了出去,体委他着他到了外面一下把他按倒在雪堆里,然后拼命的抓起一把一把的雪往他受伤的耳朵上搓,大概搓了不到10分钟,那受伤的同学开始喊疼的,而且疼的很惨。再看那伤口,鲜血开始流出来了,那雪白的半个耳朵已经变的通红了!但是肿了老大,快赶上唐僧了,呵呵。然后我们几个就赶紧把他送医院了,止血,缝合,包扎,看着哥们以后还敢得瑟不了!  幸亏是体委有经验,不然,他的那个半个耳朵就保不住了!呵呵!    哎,现在都是回忆了,不知道生在南方的朋友有没有这样的经历,我也权当写下来给自己看看,免得以后忘掉!
楼主发言:1次 发图:0张
  看看就冷 啊·········
  …………原来结尾才是亮点…………为半个耳朵哀悼~~顺便表示南方真安全……
  东北人嘛,一般没事就干抢劫,拉皮条,卖淫,打架,吹牛等等
  楼上说话没口德啊!  敢这事的哪的人都有!  你被东北人抢过还是咋地?
  好恐怖啊,零下四五度我就受不了了,零下二三十度是个什么概念?
  一定要在大冬天里去次东北  非常想体会下那种零下几十度的生活  O(∩_∩)O~~~
  那路边那些小摊岂不是很可怜  大学一闺蜜是沈阳的  昨天通电话  说大四时我们一起买的羽绒服都没办法穿了  零下三十度  短款的太冻屁屁了~~~~~  好想看看她现在裹成了什么球球样~~~~^_^  
  38?楼主打错了吧?没这么低。该干什么干什么呗,这点冷人还是受的住的,我小时候棉服都不穿在外面玩儿呢,还不是长这么大。
  38?楼主打错了吧?没这么低。该干什么干什么呗,这点冷人还是受的住的,我小时候棉服都不穿在外面玩儿呢,还不是长这么大。
  楼上的你就是个狗嘴里面吐不出象牙的货
  长春人表示毫无压力,窝在暖气房里穿着短裤背心上网看江南人是怎么在刚下了雪的屋里比屋外还要湿冷的房间里怎样哆哆嗦嗦捂着棉被上网的:)/publicforum/content/funinfo/1/2333558.shtml
  我说的是ieqgyy这个狗嘴里吐不出象牙的货。
  以前还真不知道
    南方最近也很冷的说
  从小没离开过广东的人表示没办法接受。。  今天7度,已经冷得让人受不了。。  婆婆一下买了两三天的菜表示寒流不去誓不出门。。  悲催呀....38度,那是个什么概念....
  作者:小事一二三 回复日期: 13:20:01 
      38?楼主打错了吧?没这么低。该干什么干什么呗,这点冷人还是受的住的,我小时候棉服都不穿在外面玩儿呢,还不是长这么大。    ==============================、  没错,我家那边今天的确是-38度,我家是林区,哈尔滨还要往北呢!  大兴安岭那边都-40多了。
  天那…这样还能出去?太恐怖了…零下三十几度,车没冻住吗?
  神马概念,零下30度,零下5度我都冷的全身发凉了。
  哈尔滨这两天还好了点…周一的时候…冷的我都想包成球一路滚回家!
  我是沈阳的,其实还好,这就是个习惯问题  大学时候,同系的两个湖南MM很怕冷,买了两条羽绒裤子两件羽绒服,留着冬天一起穿  其实冬天到了,也没那么可怕  后来几年的冬天,这两个MM穿的比本地人还要少了,浙江、广东来的女孩子也是一样,习惯了  其实我发现南方人来到北方,习惯了寒冷之后,大概是比本地人还要耐寒的吧
  偶尔出门的话穿的多一点而已,我包成球状走在哈尔滨大街上,真是个异类啊,啊啊,据说本地人不会穿这么多的。  去年冬天去玩穿的是:秋衣秋裤,保暖衣,保暖裤,羊绒裤2条,牛仔裤一条,羊绒衫一件,厚毛衣一件,大厚长羽绒服一件,UGG一双。  临出门的时候热得不行,出门走几分钟就冻得哆嗦,进到车里又热的不行,出车就冷,进商场又热。。。折磨啊!!
  回复框。。。。。。。  今天重庆也下雪了  抖啊抖  冷死了  还是怀念深圳  这辈子有机会也去东北感受一把冻掉耳朵的温度
  大概一度现在哆嗦着在上网  表示不能想象  好冷啊
  作者:PS叁点零 回复日期: 13:26:07 
      作者:小事一二三 回复日期: 13:20:01            38?楼主打错了吧?没这么低。该干什么干什么呗,这点冷人还是受的住的,我小时候棉服都不穿在外面玩儿呢,还不是长这么大。        ==============================、    没错,我家那边今天的确是-38度,我家是林区,哈尔滨还要往北呢!    大兴安岭那边都-40多了。  =====================================================  羡慕这位同学,好想去你家那玩啊!
  我的天啊,我家是哈尔滨的表示压力很大。。我在广东屋里冷死了。
  雪地里踢球满脑袋冒白烟的事上学时候也干过,那时候火力真壮啊,都不知道冷,现在在外面走几分钟都不愿意了。
  生在东北长在东北
去年和今年也觉得冷的受不了了
不过幸好冷的只有外面
    大学时候有个浙江的同学
在学校的时候都不生冻疮
而且冬天在哈尔滨穿的比我们少多了    哈尔滨现在实时温度零下20度。。。升温了~
  昨天早晨天津零下十度,已经快把人冻死了。不敢想零下三十度,人还能活着。
  作者:有痔者事竟成1 回复日期: 13:23:13 
      长春人表示毫无压力,窝在暖气房里穿着短裤背心上网看江南人是怎么在刚下了雪的屋里比屋外还要湿冷的房间里怎样哆哆嗦嗦捂着棉被上网的:)  ——————————————————————  南方人羡慕嫉妒得打滚!哼~~~~
  我觉得东北叫冻呗 是有原因的
  我家那边基本每年都会发生的一种事情,就是冻#死人!  这些被冻#死的,基本上都在是晚上喝醉酒回家的路上。。。。  有的是喝多了走在路上滑倒载到雪堆里,然后睡着了不被人发现,有的是骑自行车摔倒,然后也睡着了。。。。。    记得又一次我大学放寒假回家乡,几个哥们约一起喝酒,大家都是发小,关系没得说,晚上都喝多了,散伙后各自回家,基本都是打车,竟然有个哥们骑自行车,我们问他行不行,他硬说自己没事。到了家后快到1个小时的时候,那骑车的哥们的母亲给我打来电话,问我到家多久了,他儿子怎么还没回去,照理他回家的话15分钟走路都够了!  我一听脑袋嗡一下子,马上打电话叫出另外2个哥们去找人,就从饭店到他家的路上找,当时已经晚上11点半多了,路上几乎没人了,结果马上到他家小区的时候看到那小子了,全身都是雪,推着自行车一瘸一拐的往家走呢!我们赶紧冲上去看看怎么样。原来他骑着骑着摔倒了,好像也睡着了,但是膝盖的剧痛把他弄清醒了,前后大概不到10分钟的过程,但是他爬起来以后有些发蒙,找不到回家的路了,于是自作聪明的推车走回了吃饭的饭店,然后再饭店的门口重新往家走,走着走着又走错了,就又回到了饭店,再重新走,第二次总算走对了,快进小区的时候我们赶上来了,我们赶紧把他送回家,他妈妈打开门,看我们送他回来,让我们进屋喝点热茶再回家,我们说不了。然后他妈妈看着他,突然一个响亮的大嘴巴乎了上去,然后说“怎么不冻死你。。。”见此情景,我们几个不约而同的认为:没事了,正常了,回家睡觉!
  老公家是铁岭西丰,每年辽宁最冷就是那,不过冬天还没回去过,现在在江苏都感觉冷得不行,老公说一定要在冬天带我回去感受一下,我感觉很恐怖
  南方人表示完全无法想象…
  南方人对暖气表示嫉妒!好想跑北方去,这阴冷的小风吹的我快成腊肉了
  最最怕冷了,当年高考就想考到广东,结果竟然考到北方来了,不过屋里还好,有暖气。我一直想不通,韩国跟东北不是差不多纬度,为啥感觉韩国人都穿得特少
  作者:我猜着你的心 回复日期: 14:00:21 
      最最怕冷了,当年高考就想考到广东,结果竟然考到北方来了,不过屋里还好,有暖气。我一直想不通,韩国跟东北不是差不多纬度,为啥感觉韩国人都穿得特少    ======================================  貌似南朝鲜那边有些海洋气候的特点吧,我国东北是内陆气候。
  那个,说句实在话,我宁可在东北大冷天裹得像个球,也不愿在没有暖气湿冷湿冷的南方定居。  而且,刚和学生们堆了个大雪人,热的直冒汗呢,也没觉得冷在哪呀~~~
  没什么事应该都呆在家吧,外面那么冷
  有暖气确实舒服啊,吼吼。。。  但是北京外面风巨大,太冷了,还不下雪,真是的!!
  好可怕……怕冬天的南方人飘过……
  没见过雪的南方人飘过
  家在黑龙江的北部,可能习惯了,再冷的天只要多穿衣服就不觉得难忍受,老公家是湖南的,12月份的时候去过一次他家,差点没冻死我,在他家住的那几天都感觉不到活着的希望了,那种冷让人无处藏无处躲的,穿再多的衣服也不行。
  零下38
!!!!!      吓!!!!    偶们这边零下3很牛了。。。!!!
  本来还想明年冬天去东北玩呢,。    看LZ写的有点怕怕的    去玩不会咋样吧。。。    我可是想把自己埋雪堆里玩的
  南方是湿冷,北方是干冷。  话说为什么耳朵冻掉了要立刻用雪搓,lz能解释一下原理吗?别的部位,比如手冻掉皮也要这样吗?
  回复第12楼(作者:音乐菜籽 于
13:23:59)    我说的是ieqgyy这个狗嘴里吐不出象牙的货。    [消息来自掌中天涯]   没事,没事,我知道。严重鄙视这些莫名其妙说东北人的家伙。   ==========  
  我想我会冬眠,
  回复第15楼(作者:PS叁点零 于
13:26:07)    作者:小事一二三回复日期:3:20:01
    38?楼主打错了吧?没……  ==========那倒差不多,哈尔滨也快三十了。  
  现在不忙,再说说滑冰吧,之前就想和足球一起说的。。。    我们高中在家乡小城的边缘,校园西面临一条小河,校园东面紧挨着家乡最大的医院,再说的具体点,背面是农业大棚种植区,难免就是山了!——我之所以说的这么详细,是想看看有没有老乡或者校友也再看这个帖子,看看能不能才出来是哪个学校,哪个城市?呵呵    校园西面的小河,给我我们一个天然的滑冰场,这是别的学校没法比的优势,其他的学校到了冬季,都是花钱请消防队的水车到校园的场地里浇水的,然后冰面的维护什么的都要一层一层的浇水,补水。。。比较麻烦!  我们学校的地利优势就是到了冬天,我们男同学就去那条河上扫冰场,就是清除冰面上的积雪,扫出一条环形场地,大小还可以,有差不多150米的4人冰道!够用了。  其实扫冰场虽然是力气活,但对于我们般大小伙字来说是美差,因为可以不用上课,我们基本都是翻墙出去,体育老师也时常叮嘱我们,“翻越围墙注意安全”!我们先是把场地扫出来,但是你会发现冰面很硬,根本不平整,因为天然的冰冻面,肯定达不到需要的软度。然后下一个步骤就是在冰场中间的冰面砸一个大冰窟窿,然后就地取水,往冰面上浇,直到冰面平整了以后才可以使用。就是这个冰场,给我我们的高中生活增加了无限的乐趣,后面再说!  学校会给每位同学配发一双冰刀鞋,但是冰刀的维护要自己弄了,先是打油,然后是磨刀。。。。滑冰初中就学过,所以我们几个滑的不错的每次上课也是抢尽风头,然后在老师的命令下,我们负责教那些不会滑的女生!呵呵。  我们当时使用的冰刀,都是皮质的专业的速滑刀,鞋帮很低,很软,根本不像现在这样的冰刀,弄的跟靴子似的,脚踝还有一大块硬塑料,穿起来不用费劲就开始划了!  所以,我们那个时候,学滑冰,第一步是——先站起来!没学的的女生穿上那种冰刀根本站不住,脚脖子像面条一样崴在那里,我们只有在后面把她们托住,让她们找到那种站立的感觉,慢慢熟悉,适应!其实这是一种巧劲,和学自行车找平衡一样,基本上学会了就忘不掉的。  好不容易教会了站立,然后幸福的在后面,就是拉着女生的手,开始一圈一圈的划吧!开始叫连滚带爬,不能叫滑,但是美女根本不用担心摔到,因为在你着地之前,已经有个英雄爬在那里等你砸了!。。。  
  = =北京昨天零下11度,我都冻的要哭了。。。。
  作者:六月牵机 回复日期: 13:38:57 
      生在东北长在东北 去年和今年也觉得冷的受不了了 不过幸好冷的只有外面         大学时候有个浙江的同学 在学校的时候都不生冻疮 回家就生 而且冬天在哈尔滨穿的比我们少多了        哈尔滨现在实时温度零下20度。。。升温了~  =====================  大学时在东北,冬天时候,浙江,江苏,广东等几块的同学穿的特别少,上身一个大棉袄,一个保暖内衣或者厚T就好了~裤子也就两条,没人穿毛裤的。  估计是因为东北的是干冷,而华东华南的是湿冷,冷到骨子里  而且东北进门就是暖气
  作者:imonoyama 回复日期: 14:25:36 
      南方是湿冷,北方是干冷。    话说为什么耳朵冻掉了要立刻用雪搓,lz能解释一下原理吗?别的部位,比如手冻掉皮也要这样吗?      被冻僵的时候不能一下子烤火或者泡热水,温度变化太大,身体组织受不了会坏掉。要用冷的雪搓或者凉水泡,让肢体慢慢恢复温度才行。你看他耳朵冻的血都不流了,直接拿暖气烤的话非烂掉不可。
  本来看到被冻掉耳朵很可怜,但是看到楼主这句话不厚道的笑了,《但是肿了老大,快赶上唐僧了,呵呵。》哈哈,话说,过段时间我也要去趟东北,还不知道穿什么去呢。
  北方人有个习惯,也是常识,就是进入室内以后赶紧脱掉外衣,适应室内的温度,什么温度穿什么衣服。这样就不会感冒,如果在屋里子穿厚衣服太久,出门以后会冷的很快,还容易生病!  不像在南方,感觉在屋里穿的比外面多!
  我在沈阳,现在-7,晚上-18,压力一般大吧……  -2,30的时候都是小时侯的记忆了,现在学乖了,天儿冷就不出去了
  零下1度  合肥人报道
  作者:imonoyama 回复日期: 14:25:36            南方是湿冷,北方是干冷。      话说为什么耳朵冻掉了要立刻用雪搓,lz能解释一下原理吗?别的部位,比如手冻掉皮也要这样吗?            被冻僵的时候不能一下子烤火或者泡热水,温度变化太大,身体组织受不了会坏掉。要用冷的雪搓或者凉水泡,让肢体慢慢恢复温度才行。你看他耳朵冻的血都不流了,直接拿暖气烤的话非烂掉不可。      LS说的对,用雪搓治疗冻伤是我们这边都知道的方法,这样可以加速冻伤部位的血液循环,让你由内至外的缓解冻伤。像那个耳朵的伤口,搓雪之后出血了,说明冻死的组织已经活了,有血液循环了,这样才可以去医院包扎。如果再晚一些处理的话,就要彻底坏死了。。。
  所以,我们那个时候,学滑冰,第一步是——先站起来!没学的的女生穿上那种冰刀根本站不住,脚脖子像面条一样崴在那里,我们只有在后面把她们托住,让她们找到那种站立的感觉,慢慢熟悉,适应!其实这是一种巧劲,和学自行车找平衡一样,基本上学会了就忘不掉的。  ~~~~~~~~~~~~~~~~~~~~~~~~~~~~~~~~  我就败在这一步上了,一直站不起来~~~~  真的很羡慕会滑冰的人~~~~
  我觉得..零下1度和零下30度其实没有啥太大差别......冷到某种程度就不觉得冷了......而且 有暖气真是幸福//..俺在上海上中学的时候目睹同学们一个个带着手套写作业还把手冻得和胡萝卜一样的表示冻伤免疫....... LZ是不是伊春滴?
  最爱听东北人讲故事了  LZ继续啊~  虽然我也生长在北方,但我们家没那么冷,零下十度左右最多  籍贯写着辽宁,可我一次也没回去过  常听奶奶讲老家的事儿,特别有意思  楼主多讲几个啊~
  在辽宁,没经历过比零下20度还低的天气= =  对零下38度表示恐惧...
  前天出去,把耳朵冻了,现在还有点发烫,唉~~    今年哈尔滨好像比去年还冷,这一二月可怎么过啊
  辽宁今天也就零下10几度,特冷的时候20多,
  楼主你家那边真冷啊,我也是黑龙江的,不过不是林区,一般温度就在零下二十八九度左右,昨天还给我妈打电话,我妈说最近外面也超冷。  哎我现在在深圳,今天这边也冷,这种阴冷我还真是不习惯,还是北方屋子里有暖气我比较习惯。。  楼主,你害得我想家了。  我小时候冬天就没什么玩的,我是女生,其实我想玩打雪仗。    我说的真没逻辑性
  拿个马甲马克下  滑水冰  很好玩啊  北京现在还不下雪,什刹海暂时还不能去滑冰啊  貌似我经历过最冷的也是-30度  当年也差不多在冰天雪地里踢足球  哈哈
  那个耳朵 学习了
  作者:文明好少年 回复日期: 14:57:40 
      我觉得..零下1度和零下30度其实没有啥太大差别......冷到某种程度就不觉得冷了......而且 有暖气真是幸福//..俺在上海上中学的时候目睹同学们一个个带着手套写作业还把手冻得和胡萝卜一样的表示冻伤免疫....... LZ是不是伊春滴?    ===========================  你很牛啊!你咋猜到滴?
  再补一句,当年偶带女生去滑水冰光知道玩了  把人家一带到冰场就自己玩去了  丢下人家小心翼翼的在那摸索  哈哈哈哈
  我觉得特北方和特南方的都还好,最惨的是中间的,又冷又没暖气,硬扛啊
  不是吧,辛辛苦苦地码那么多没发成功?    安徽江北以及类似的地带最冷了,刚断暖气,却是没暖气中最冷的地区
  作者:奔跑的非洲大象 回复日期: 15:18:05 
      拿个马甲马克下    滑水冰    很好玩啊    北京现在还不下雪,什刹海暂时还不能去滑冰啊    貌似我经历过最冷的也是-30度    当年也差不多在冰天雪地里踢足球    哈哈  ================================================  哎,我也是想家了,和我老娘通电话的时候,我在电话里都感觉到了家里的寒冷!呵呵,于是才想写这个帖子。
  下大雪的时候 就应该出去打雪仗啊~
  楼主你家那边真冷啊,我也是黑龙江的,不过不是林区,一般温度就在零下二十八九度左右,昨天还给我妈打电话,我妈说最近外面也超冷。    哎我现在在深圳,今天这边也冷,这种阴冷我还真是不习惯,还是北方屋子里有暖气我比较习惯。。    楼主,你害得我想家了。    我小时候冬天就没什么玩的,我是女生,其实我想玩打雪仗。        我说的真没逻辑性  ================================================  回错了刚才!      哎,我也是想家了,和我老娘通电话的时候,我在电话里都感觉到了家里的寒冷!呵呵,于是才想写这个帖子。
  作者:ieqgyy 回复日期: 13:13:20 
      东北人嘛,一般没事就干抢劫,拉皮条,卖淫,打架,吹牛等等  =========================================  还有强奸你妈!
  接着说滑冰。。。。  在我们那个冬季的校园外的小冰场上,除上课体育课时间以外,你也会经常看到一对对小    情侣牵手在冰上悠闲的滑着,那种无忧无虑的感觉应该很好吧!用那句最土的话说,应该    是虽然外面是零下30多度的严寒,但此刻他们的心,是火热的!!  哎,LZ也是吃不到葡萄的感觉,因为LZ除了教女同学滑冰之外,还没牵过哪个女孩的手如    此浪漫的划着呢!但LZ声明,LZ绝对不是失败,而是当时真没太多的那个想法。。。    滑冰学会了就好玩了,一圈一圈的在冰面上飚吧!尤其是弯道的时候,身体的倾斜来抗拒    离心力的,整个体重成倍的落在大腿上的感觉很刺激!而且速度很快!这点事滑旱冰不能    比的。另外就是要学会摔倒!因为滑冰时摔倒也是有要领的,感觉要摔倒的时候不要抗拒    ,要顺势,因为你越想纠正重心,结果摔得会越疼,我们学校摔骨折的有的是!大多是手    骨骨折,就是手掌直接按在冰面上造成的。你感觉要摔倒的时候往下一坐或者一躺,直接    会顺着惯性向前滑去一点也不疼,也很惬意。各位可以观察冬季运动会的那些速滑运动员    的摔倒姿势,都是动作缓慢,很自然的倒下,然后滑行,然后撞在护栏上,但是撞得时候    要起码调整各安全姿势。    滑冰也有危险情况发生,记得我们高一上第一堂速滑课,体育老师就一再强调注意安全,    如何摔倒,如何躲避等要领,因为大家水平不一,都在一条冰面上玩,难免碰撞,那位老    师还说了一个我们上几届的事情,就是一女生摔倒后,双手是伸出去爬在冰面上的,然后    后面来的一男同学速度太快,没躲闪开,冰刀直接在那女生的小手指上划过去,那根手指    被整齐的截断了!所以摔倒了也要观察周围情况。。。。。。。。
    作者:PS叁点零 回复日期: 15:18:57 
      作者:文明好少年 回复日期: 14:57:40            我觉得..零下1度和零下30度其实没有啥太大差别......冷到某种程度就不觉得冷了......而且 有暖气真是幸福//..俺在上海上中学的时候目睹同学们一个个带着手套写作业还把手冻得和胡萝卜一样的表示冻伤免疫....... LZ是不是伊春滴?        ===========================    你很牛啊!你咋猜到滴?          哇咔咔咔..老乡啊~...我是新青人呀....但是我很小就离开东北了....而且我都没怎么去过伊春市里 但是我就听说一中在医院附近嘛...而且有山...LZ又说是在林区......就随便猜一下..没想到真猜对了呀~~~~老乡~~~~~
  在TXT上写呢,发上来格式规规矩矩的!呵呵    先忙一会,一会再聊吧!
  作者:文明好少年 回复日期: 15:25:02    哇咔咔咔..老乡啊~...我是新青人呀....但是我很小就离开东北了....而且我都没怎么去过伊春市里 但是我就听说一中在医院附近嘛...而且有山...LZ又说是在林区......就随便猜一下..没想到真猜对了呀~~~~老乡~~~~~    ========================================  呵呵,没错,就是伊春市一中,我把环境说的那么详细还真钓上来个老乡啊!呵呵!  拥抱一个!
  我是南方人,其实还蛮想体会一下零下几十度的感觉,哈哈
  浙江人飘过……本来寒假时候想去哈尔滨找人…被楼主吓到了…楼主你要负责安抚我受伤的心灵~~~
  快点更新啊~~~头一次赶上直播= =
  快点更新啊~~~头一次赶上直播= =
  耳朵冻掉了……  原来冬至吃饺子不掉耳朵这个传闻是真的。我就说怎么有这么荒唐的来历。  好恐怖。  明白古代为什么老是打仗了。因为古代没暖气。太北了一到冬天不适合人类生存。
  都难以想象当年在北方零下38度的时候俺是怎么挺过来的,居然竟忘了    但是今天在零上八九度的天气里恨叹这天气真是没天理,南方居然也这么冷
  太恐怖了  很难想象有多冷,我的妈呀,我要是去东北我一天到晚不出来
  话说LZ描述的这些我都没怎么经历过-,-  滑冰无能...只在室内冰场滑过一次......  不过小学的时候经常在操场上打出溜滑..哈哈..然后各种绊人...  还有打雪仗...不过打雪仗听说有雪里有碎玻璃然后流血事件  更小的时候还和邻居家的哥哥玩过爬犁...  还有男生玩冰嘠? 是叫这个东西吧...我从来都米有玩过..  小时候一点都不觉得冷啊..在外面玩雪玩热了就帽子手套随便脱...也没有冻坏过...   印象比较深刻的是冬天的各种食品.....  天然冰箱啊..以前都没有冰箱是吧...都直接放在门外面的一冬天都不会坏掉  雪糕什么的 冻梨冻柿子.好想吃冻梨和冻柿子.....还有元宵.糖葫芦..元宵好像出了东北就不太好买了..只能买到吃了就糊嗓子的齁甜齁甜的汤圆...  还有冰灯...每年都要去照冰灯照..   好多年没回去了... 还是觉得东北的年最有年味...
  学校会给每位同学配发一双冰刀鞋,但是冰刀的维护要自己弄了,先是打油,然后是磨刀。。。。滑冰初中就学过,所以我们几个滑的不错的每次上课也是抢尽风头,然后在老师的命令下,我们负责教那些不会滑的女生!呵呵。    我们当时使用的冰刀,都是皮质的专业的速滑刀,鞋帮很低,很软,根本不像现在这样的冰刀,弄的跟靴子似的,脚踝还有一大块硬塑料,穿起来不用费劲就开始划了  =========================================================================  这个好,南方大多数是滚轴溜冰场,木地板的那种,不好玩。里面还经常碰见社会上的小混混泡妞勾女一言不合就打群架    
    作者:菲比猫猫是我发明 回复日期: 15:31:32 
      浙江人飘过……本来寒假时候想去哈尔滨找人…被楼主吓到了…楼主你要负责安抚我受伤的心灵~~~      其实大部分南方人是比北方人抗冻的....我在上海的冬天里整天是热水袋热宝不离手..被嘲笑身为东北人如此怕冷...只要你能抗得过南方那种湿到骨髓里的冬天..屋里比屋外冷的感觉..那么你放心的去哈尔滨吧..暖气在拥抱你//.零上20度的室内温度。室外其实真的不见得有多冷啊...z只要你不10几个小时原地不动站在室外...+做好保暖工作...就OK的..放心的去吧..
  作者:ieqgyy 回复日期: 13:13:20            东北人嘛,一般没事就干抢劫,拉皮条,卖淫,打架,吹牛等等    ----------------------------------    这死B是西安人
  急度怀念北京暖气的江苏人
使用“←”“→”快捷翻页
请遵守言论规则,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适合户外的集体游戏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