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4.0中国制造业论文危机 论文2000字

有关工业4.0及中国制造业的2000字论文,写的差不多就行了。谢谢了。_百度知道
有关工业4.0及中国制造业的2000字论文,写的差不多就行了。谢谢了。
我有更好的答案
按默认排序
制造业企业营销信息化的重要性   1.提高我国企业信息化水平,促进我国经济发展   企业信息化的内容包括营销信息化、生产信息化、研发信息化、人力资源信息化、财务信息化、决策信息化等。营销信息化是企业信息化的难点和重点,因为企业的营销活动涉及到企业内部的产品开发、生产、财务、储存等以及变化的外部环境,能否建立覆盖所有销售网点的信息网络,在实施企业资源规划(ERP)管理的基础上,将现代信息技术应用于营销活动各环节,开展客户关系管理(CRM)和实施供应链(SCM)管理,建立具有营销决策支持功能和营销活动执行、监督、分析功能的现代营销信息系统,直接关系到企业信息化的成败。   中共十六大明确提出,“实现工业化仍然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艰巨的历史性任务。信息化是我国加快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选择。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制造业企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本细胞和实现信息化、工业化的载体,畅讥扳客殖九帮循爆末其信息化水平既是国民经济信息化的基础,也是信息化带动工业化、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促进我国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 ——君子论文网
没找到呀,能给我个实例吗。谢了。
其他类似问题
中国制造的相关知识
为您推荐: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近日,NVIDIA在北京发布了企业级GPU的全球战略,这次将深度学习划为了重中之重,今后也将推进…“工业4.0”概念由德国人提出,指的是在制造领域把资源、信息、物品和人相互关联在一起的“虚拟网络-实体物理系统(Cyber-PhysicalSystem,CPS)”,德国人称其为“工业4.0”,也称为“第四次工业革命”。今年10月,中德两国签署的《中德合作行动纲要》明确表示,双方将在工业4.0方面加强合作。
“工业4.0”描绘了一幅个人、设备与产品有效联通的个性化和数字化的智能制造模式愿景。从工业技术发展角度来看,工业4.0是制造业发展的趋势,而这也将是中国未来的产业升级之路。
人类社会经历过三次工业革命,十八世纪以机械制造设备为标志的工业1.0,二十世纪初以电气化为标志的工业2.0,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以大规模、大批量的标准化简单化生产模式为标志的工业3.0,中国均没有跟上,成了被动的追赶者。工业4.0时代,中国不仅不会再错过,而且将成为主动参与者和积极推进者。
从中国制造业形势看,中国需要工业4.0。根据工信部数据,2013年中国装备制造业产值规模突破20万亿元人民币,占全球装备制造业总量的三分之一以上;中国发电设备产量1.2亿千瓦,约占全球总量的60%;造船完工量4,534万载重吨,占全球比重的41%;汽车产量2,211.7万辆,占全球比重的25%;机床产量95.9万台,占全球比重38%。在500余种工业产品中,中国有220多种产量居世界第一。2013年中国工业占GDP的37%,提供全国25%的就业岗位。
但中国制造业大而不强:核心技术、尖端技术多掌握在西方发达国家手中,除价格外,在国际市场上缺乏竞争力。特别是全球金融危机后,在美国等国回归实体经济的形势下,中国制造业在全球范围内的竞争力出现下降。与此同时,随着人口红利消失,劳动力供给减少、人工成本上升和新一代劳动力从事制造业就业意愿的下降,中国制造业的竞争力受到了巨大制约。
如何将中国制造转变为中国创造,如何提升中国制造业的全球竞争力,成为中国政府和企业的一大任务。而工业4.0能够帮助中国制造业完成这一任务。
就企业发展来看,中国目前很多企业还是维持着传统工业流程那一套,特别是劳动密集型产业,这种流水线操作没有让人力得到释放,还处在制造业最底部的阶段。
但随着中国劳动力成本的持续上升,以及人口红利的消失,中国制造业的发展越来越受到劳动力资源短缺的制约。因此,中国传统制造业企业必须向智能制造企业转变。
事实上,最近几年中国一些企业对创新融合发展需求十分强烈,在与互联网企业融合发展方面开展了卓有成效的探索,互联网工业应用已经成为促进工业企业提质增效、转型升级的重要途径,中国应该顺应企业的这种发展需求。
中国与西方国家在工业4.0上的起点是平等的。“工业4.0”项目主要分为两大主题,一是“智能工厂”,重点研究智能化生产系统及过程,以及网络化分布式生产设施的实现;二是“智能生产”,主要涉及整个企业的生产物流管理、人机互动以及3D技术在工业生产过程中的应用等。该计划将特别注重吸引中小企业参与,力图使其成为新一代智能化生产技术的使用者和受益者,同时促其成为先进工业生产技术的创造者和供应者。
由此可以看出,以电子信息技术为主的物联网、大数据网络是工业4.0的基础。在这方面,中国与西方国家不存在差距。中国信息技术发展迅猛,世界上最大的运行最快的计算机在中国,最大的电子信息制造企业在中国。与此同时,中国明显加强了元器件、高端芯片等核心技术上的基础支撑能力,在云计算和大数据等新技术应用方面也有了大幅提升。这些都为推进互联网与工业融合提供了基础保障和技术支撑。
当然,工业4.0还只在初期阶段,要进入工业4.0时代还需要解决好多难题,比如标准化难题,不同企业发展所需要的通讯方式、数据格式等,都需要在相同的标准下运行,这样才能将不同的工序通过互联网整合在一起。此外,还有诸如网络安全保障等也需要解决,因为工厂与外界实现联网之后,恶意软件的入侵、受到网络攻击的危险性将进一步提升,这对工业4.0将是致命的伤害。
我相信中国科技工作者们、企业家们能够很好地解决这些问题。未来中国智能制造业在与西方同行的竞争中应该是平起平坐的,甚至是引领者,而不是被动的追赶者。
合作伙伴:
友情链接:李克强力推“中国制造2025”战略 工业4.0板块迎大机遇
作者:于斐
  中国证券网讯(记者 于斐)&要实施&中国制造2025&,加快从制造大国转向制造强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5日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谈及产业结构转型时这样强调。  总理在报告中提到,制造业是我国的优势产业,要实施&中国制造2025&,加快从制造大国转向制造强国,推动传统产业技术改造,化解过剩产能,支持企业兼并重组,促进工业化和信息化深度融合。要实施高端装备,信息网络,集成电路,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航空发动机,燃气轮机等重大项目,把一批新兴产业培育成主导产业。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推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与现代制造业结合,促进电子商务,工业互联网与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引导互联网企业拓展国际市场。总理提到国家已设立400亿新兴产业创业投资引导基金,为产业创新加油助力。  《中国制造业发展纲要()》被誉为&中国版工业4.0规划&,规划将借鉴德国版工业4.0计划,围绕在我国工业有待加强的领域进行强化,力争在2025年从工业大国转型为工业强国。4日,全国政协财经委员会副主任李毅中在政协分组讨论时透露,目前,工信部与工程院正在制定《中国制造2025》规划,很快要上报国务院。  规划初稿分五部分,近40页。其中总体目标为规划完成时,中国基本实现工业化;进入制造强国行列,打造中国制造升级版。规划重点实施领域为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生物医药与生物制造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产业、新能源产业。中国制造业2025规划,主要是结合中国制造业两化融合、工业互联网、工业4.0等趋势,从技术、产业、产品、管理、制造服务化、核心软硬件等领域做了长期的战略规划。  银河证券称,可从以下三主线布局&工业4.0&。一、工业机器人系统集成商借助本土多种优势将快速增长,看好掌握核心技术并能跨领域发展的系统集成企业,如机器人、博实股份(002698)、天奇股份(002009)等。二、在国家和产业资本大力支持下,核心零部件国产化有望超预期,看好已掌握相关零部件核心技术的企业如汇川技术(300124)、新时达(002527)。三、可关注有估值优势并且通过国内外合作或通过自身在工控领域的积累,计划进入机器人领域的相关上市公司:锐奇股份(300126)、慈星股份(300307)、上海机电(600835)。
上海证券信息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本网站提供之资料或信息,仅供投资者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Copyright 2014 Shanghai Stock Information Service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电话:400-820-0277 地址:中国上海 浦东杨高南路1100号 E-MAIL: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国制造论文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