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书生班主任工作艺术引领教师智慧成长视频

教师专业成长的内涵
农村中小学教师专业成长的基本途径 (一)教师专业成长的内涵
福建教育学院报刊社 者邹开煌
日,福建省教育厅下发了《福建省农村教师教育教学能力提升工程实施办法》和《福建省农村校长教育管理能力提升工程实施办法》,日,福建省农村中小学教师(校长)教育教学能力提升工程在福建教育学院正式启动,计划用5年左右时间将农村教师轮训一遍,其中省级培训骨干教师1万名,设区市培训骨干教师3万名,其余培训任务由县(市区)负责,全省培训农村教师达15万人。如何在此重大举措中快速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是15万农村教师必须思考的问题。教师教育教学能力提升,实质上就是教师专业成长。
  胡锦涛总书记在日接见优秀教师代表时深刻指出:“教师是人类文明的传承者,推动教育事业又好又快发展,培养高素质人才,教师是关键,没有高水平的教师队伍就没有高质量的教育。”温家宝总理在2006年一次教育工作座谈会上指出:教育是国家发展的基石。有一流的教育,才能有一流的人才,才能建设一流的国家。办好教育,教师是关键。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
  总书记和温总理的讲话充分表明,教育问题的关键是教师问题,教师的专业成长是教师队伍建设中的首要问题。福建师范大学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课程专家工作组核心成员余文森教授提出,教育思想、教育智慧、专业精神、专业人格是骨干教师应具备的四大教育素养。教育思想决定教师知不知道“教”,教育智慧决定教师能不能够“教”,专业精神决定教师愿不愿意“教”,专业人格决定教师“教”得多好
[1]。中央教科所田慧生副所长认为,价值观引领下的教育理念与专业精神的不断重构与塑造,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定向;基于广泛学习的专业和非专业知识的不断拓展,是教师专业成长的根基;反思学校日常生活基础上的教育智慧的不断提升,这是教师走向卓越和优异的催化剂[2]。笔者认为,农村中小学教师的专业成长主要从教育理念、专业知识、教育智慧三个方面努力提升。
  一、教育理念——教师专业成长之基
  教育理念就是理想化的信念、观念,基本的核心是对教育的认识。那么教育是什么?这是一名教师,或者有志于成为好教师必须首先要认识的问题。著名教育家吕型伟先生说过:教育是事业,事业的意义在于献身;教育是科学,科学的价值在于求真;教育是艺术,艺术的生命在于创新;教育是未来,未来的前景在于奋进。精辟的论述简明了教师不仅仅是一门职业,而且是一门科学,一门艺术。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说:“教育是什么?教人变!教人变好的是好教育。教人变坏的是坏教育。活教育教人变活。死教育教人变死。不教人变、教人不变的不是教育。”简单直白的一个“变”字,提出了培养“真善美的活人”这一主张。陶先生倡导的教育根本任务是追求真理,学做真人,就是要让受教育者在德、智、体、美、劳几方面和谐发展,培养具有“康健的体魄、农夫的身手、科学的头脑、艺术的兴趣和改造社会的精神”,具有主体意识、独立个性、开拓精神和创造才能的“活人”。
  教育认识是我们对于教育根本问题的看法,它决定着我们关于教育的理想和信念。有了对教育的正确认识,您就会有愿望,有责任心有使命感,有追求的目标,有长远的理想;对教师是蜡烛、是园丁、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等美誉的理解会更深,更透;您会去追崇“爱满天下”的博爱精神,追棒“棒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奉献精神。有了对教育的正确认识,你就不会刻意去追求理想的办学条件、优美的教学环境、优越教师待遇,埋怨农村的艰苦生活、农村的文化生活、农村的物质条件,甚至逃避现实。一位合格的教师只有具备正确的教育观、人生观、价值观,才能真正把教育当成一项崇高的事业而不是一种聊以谋生的手段,才能成为冬天里的一把火,热力四射,温暖学生;才能在教育事业上孜孜不倦的有所追求;才能达到一种对事业的挚爱,对工作的热爱,对学生的关爱。  
“感动中国2008年度人物”——扎根大凉山悬崖18年,撑起“天梯学校”的李桂林、陆建芬夫妇就是基于对教育的崇高认识,对农村教育的热爱之心。热爱教育,尤其是热爱农村教育是他们长居“天梯学校”的力量源泉;是他们根植18年,决心把知识的种子播种在彝寨,为村民走出彝寨架起了“天梯”的精神支柱。在接受《法制周报》记者采访时,他们十分感动地说:“我们是平平凡凡的山村教师,这个感动中国奖属于天梯上悬崖小学的孩子们,属于大凉山的贫困山区。”“对于大凉山贫困山区来说,我们太平凡了,我们是农民的儿女。贫困山区要改变落后的面貌,改变下一代人不像他们父辈一样没有文化、甚至不认识钱的历史现状,必须靠教育。”
  徐本禹——感动中国2004年度人物,日,只身来到贵州省大方县猫场镇狗吊岩为民小学做免费的乡村教师,给贫困的山村带来了新的观念、新的变化。“最重要的变化是唤起了村民对知识的重视。”一年后,已考上公费研究生的徐本禹保留两年学籍再次到大方县支教。一位平凡的大学生,为了一个心愿,从繁华的城市到贫困的山村,用爱心和执着感动着现实社会中越来越现实的人们。《感动中国》2004年度人物颁奖辞给予了他最好的美誉:如果眼泪是一种财富,徐本禹就是一个富有的人,在过去的一年里,他让我们泪流满面。从繁华的城市,他走进大山深处,用一个刚刚毕业大学生稚嫩的肩膀,扛住了倾颓的教室,扛住了贫穷和孤独,扛起了本来不属于他的责任。也许一个人力量还不能让孩子眼睛铺满阳光,爱,被期待着。徐本禹点亮了火把,刺痛了我们的眼睛。
  教育观念、教育的理念、教育的理想根植于教育的基本认识,形成于教育实践之中。如“我即语文”是福州一中陈日亮老师把自己的信仰、信念化作的语文观。“我从来就没有想过要成为一个了不起的人,我只想使自己成为一个有价值的普通人,一个称职的教师”。做一名普通的教师,就是著名特级教师魏书生的理想。22年班主任、21年校长、10多年教育局长(1997年以来),尽管工作角色在改变,担当的职务在改变,而他的心,却一直钟情着那神圣的三尺讲台。他的“学习、工作、尽责、助人是享受”的苦乐观,引起人们广泛共鸣;他的“潜心育人,校校可成净土;忘我科研,时时能在天堂”的座右铭成为诸多教育工作者的航标灯。其超乎寻常的人格魅力,更是感染着教育界的同行们。
  无论是在贫困山区,还是在繁华城市,正是有一大批如李桂林夫妇、徐本禹、陈日亮、魏书生老师一样的教育工作者,追崇着“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棒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等教育理念,支撑着中国的基础教育,特别是农村教育。先进的教育理念,执着的敬业精神,是农村教师专业成长的基石。
  二、专业业知识——教师专业成长之本
  演员靠演技征服观众,球员靠球技留住球迷,教师靠什么去引领学生?扎实的(专业)功底,广博的知识是教师专业成长的根本。
  1.扎实的(专业)功底。包括学科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教育学科知识。为顺利地完成自己的任务,每位教师都应该把握所教学科的基本知识和专业技能,它是影响有效教学的重要因素。教师的劳动是一种复杂的、创造性劳动,要成功地完成教学任务,就要精通所教学科的知识,对自己所教学科的全部内容有深入透彻地了解。才能够独立钻研、分析学科课程标准、教材,领会编写意图,挖掘教材精髓内涵,驾驭课堂教学。
  教学是一种培养人的专业工作,仅通晓一门学科并不一定能成为该学科的好教师。一个教师要成功地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在具备所教学科知识的基础上,还要具有教育科学方面的知识。即心理学知识、教育学知识、教学知识。如教学的原理和原则、教学的方法与策略、教学的技巧、教学实施、教学设计、教学评价、教材教法知识等,以保证实施高效的教学。
  2.广博的知识。一位合格的教师不仅具有所任学科的专业知识、教育科学知识,而且必须具有广博的知识、宽广的视野。“要给学生一碗水,老师必须有一桶水”是传统的教育格言。在传统的教育方式下,学生学到多少知识都取决于教师,“教师要给学生一碗水,自己就要有一桶水”那是毫无非议的。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面对知识的快速更新,就要求教师要用“自己的一碗水,引出学生的一桶水,甚至是源源不断的活水”。
  肖晓阳是霞浦县第六中高级教师,毕业于宁德师专化学系,原在乡镇中学教化学,进城考试报名美术,后任六中美术老师。因其对盆景、根艺、折剪纸等技艺有一手绝活,改任劳动技术课,无论是美术还是劳技都是很受学生欢迎。2001年,启动课改,综合实践活动既是一门亮点课程,更是一门难点课程,没有课标、没有教材、没有专职教师,上什么?怎么上,谁来上?成为校长的一个难题。肖老师又挑起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教学任务,成为福建省最优秀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师。2006年福建进入高中新课程,而“通用技术”最难实施,对教师的技术要注高,肖晓阳老师成为宁德市首位通用技术教师,率先在六中开设通用技术课。肖老师之所以能适应多次的教学角色转换,得利于他广博的知识,高超的技艺。他在全国综合实践活动研讨会和省级多次教学展示观摩课上执教“危难自救”主题实践活动,不仅获得了学生的喜爱,也获得了观摩老师的赞许,老师们也大开眼界,扩展了自救常识。2008年8月,在给福建省农村小学综合实践活动骨干教师省级培训班学员讲授“工艺画制作”时,学员无不感慨于他的高超折纸技艺和炉火纯青的工艺制作,领略了他多才多艺和娴熟的制作技能,以及开发课程资源的高超水平。有位学员说,什么叫文武双全,什么叫多才多艺,肖老师就是最好的范例。肖晓阳老师现为中华诗词学会会员、中国楹联学会会员、中国诗钟研究委员会委员、中国盆景艺术家协会会员、霞浦诗词研究会会长、全国教师教育学会综合实践活动学科委员会理事。涉猎诗词、书画、盆景、玩石、根艺、二胡、武术等领域,对折纸、诗钟、盆景有深研,91年就出版过《折纸艺术》、《诗钟津梁》、《树木盆景》等著作。他的博学多才成了学生、老师崇拜的偶像。
  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达标是对每位合格教师最基本的要求。现代合格的教师只有专业知识是不够的,非专业知识的不断拓展对于教师的专业成长也是重要的。就目前在岗的教师而言,专业知识都已经基本达标,优秀教师、骨干教师与一般教师的差别,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是否具有广博的学识素养。因此,中小学教师要增加教学的魅力,提升可持续发展的实力就需要“学富五车”、“满腹经纶”,需要不断地拓宽知识视野,“腹有诗书气自华”。学会学习、终身学习是扎实专业知识,拓展非专业知识的最佳途径。
  三、教育智慧——专业成长之魂
  教育智慧是教师在长期的教育实践、感悟、反思过程中,在理论学习和教学工作的不断融合中逐步形成的对教育教学工作的规律性把握、创造性驾驭、深刻洞悉、敏锐反应和灵活应对的综合能力。是教师教学工作达到圆润贯通、自由和谐状态和境界的基本标志,是一个教师一生中应该不断追求的目标[1]。教育智慧表现为具有系统感受和准确判断教育教学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的能力;具有把握教育时机、转化教育矛盾和冲突的能力;具有引导学生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生活、学会生存的能力;具有有效地组织创造教育培养创新精神、促进个性发展的能力;具有科学决策、有效调整教育行为的能力。教师专业素养提高的过程,是教师教育智慧不断丰富的过程。教育智慧应该是教师终生追求的一种专业境界,这是一种将教育上升为艺术的境界[3]。
  袁腾飞,北京海淀区一位历史高中教师,2008年因网络上出现了他一系列幽默风趣的中学历史课视频片段,并迅速走红,被网友称为“史上最牛历史老师”。他的特殊讲课风格,经常引来学生们的哄堂大笑。网友们观后大多认为“袁老师的课上得生动睿智”,“多几个这样的老师,中国就会少几个上课睡觉的学生。”袁腾飞老师认为,中学历史老师跟大学老师不一样,不是研究历史,而是普及历史知识,“我的受众是中学生,我是要让学生对历史感兴趣,如果连兴趣都没有怎么能学好历史呢”。
袁腾飞的历史课之所以能受到学生和众多网友的推荐,与其拥有丰富的知识背景和精湛的讲课艺术——教育智慧是分不开的。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有个四块糖果的故事。陶行知先生任育才小学校长时,有一天发现学生王友用泥块砸自己的同学,他当即制止了王友,并让他支校长办公室。放学后陶先生来到办公室,见王友已等在门口。陶先生立即掏出了一块糖果送给他:“这是奖给你的,因为你按时来到这里,我却迟到了。”当王友怀疑地接过糖果时,陶行知又掏出了一块糖果放到他手里:这也是奖给你的,因为当不让你再打人时,你立即就住手了。这说明你很尊重我。陶先生又掏出第三者块糖果塞进王友手里:“我调查过了,你砸他们,是因为他们欺负女同学,这说明你很正直,有跟坏人作斗争的勇气!”王友哭了:“您打我两下吧!我错了!我砸的不是坏人,是我的同学……”陶先生满意地笑了,他随即掏出第四者块糖果送过去,“为你正确地认识错误,我再奖给你一块糖果……我的糖给完了,我看我们的谈话也该完了。”
  陶先生没有对犯错误的学生使用一个带有批评的字眼,只是连续地表扬他错误中的闪光点,还奖予糖果,学生也由疑惑进而惭愧到痛哭流涕。充分显示了陶行知的育人智慧、教育艺术。这就是教育家的博爱、宽容与魅力.
  厦门教育研究院章立早老师说:站上讲台的教师,是合格教师;站稳讲台的教师,是骨干教师;站好讲台的教师,是专家型教师。执着追求站稳讲台,站好讲台的教师必定是教师未来和未来教师的准确定位。
[1]余文森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四大支柱[M].福建教育出版社,2005.6
[2]田慧生.教师专业成长的核心内涵[J].中国民族教育,2009.3
[3]张梅.教育智慧与教师的专业成长[J].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1.
(C) 2005 福建教育学院报刊社
 地址:福州市鼓楼区梦山路73号 福建教育学院办公楼一层
联系我们:
  发行部电话:4   邮编:350001我的教育通行证
 loading......
44中全体正副班主任参加“著名教育家魏书生教育思想专题会”
  &访问量:&
郑州44中全体正副班主任教师参加“著名教育家魏书生教育思想专题会”
44中与会教师认真聆听并记录
会后44中教师与刁荣普老师合影留念
  为了进一步加强学校班主任队伍建设,提升其专业素质与育人水平,引导全体班主任积极学习全国优秀班主任代表的先进教育管理经验,同时给青年教师提供一个交流学习的平台。近日,郑州44中全体正副班主任在学校政教处的组织下,一行40余人赶赴许昌电力职业技术学校参加了“引领教师智慧成长——著名教育家魏书生教育思想专题会”。  据悉,此次研讨会以当代著名教育家魏书生为主讲人,同时还邀请了全国模范教师、全国优秀班主任郑丹娜和全国优秀教师、全国十大人气校长刁荣普进行专题讲座,讲座内容涉及学校管理、班主任工作、班级管理、教师专业成长、班级文化建设等等。  44中全体正副班主任老师认真聆听了魏书生的专题报告会并观看了其《班主任民主科学管理演讲》的网络视频,共同学习分享了魏书生先进的班主任管理理念和班主任工作经验。随后,来自北京朝阳区的全国模范教师郑丹娜老师根据自身教学经历讲述了《班级文化建设与问题学生的转化》,让老师们获益匪浅。最后,刁荣普校长话锋直指“当代需要什么样的班主任”,“班级文化建设如何与学生相互转换”等尖锐问题,以《今天我们如何做班主任》结束了本次专题会,发人深省,画龙点睛。  会场上,专家广博的学识、先进的经验和轻松幽默的语言深深地吸引、启发了参会教师。“如何把班会开成民主议会”,“如何把班委培养成班级的‘副班主任’”,“如何把假大空变成实实在在的班级活动”这些问题让与会者感同身受的同时,也被魏书生、郑丹娜、刁荣普的先进教育理论深深震撼,老师们无一不认真听讲,奋笔疾书,热烈研讨。  通过本次学习交流研讨活动,44中政教处副主任兼高一年级班主任丁慧平老师感触颇深:“在班主任工作中,必须尊重与发展学生的人性和个性,引导学生都做自己的‘班主任’,成为一个负责人,从而使师生生活在一种相互理解、尊重、关怀、帮助、谅解、信任的和谐气氛之中携手共进,在先进理论的指导下减少内耗,提高工作和学习效率,才能更深刻地体验到做为人民教师的幸福感与自豪感,”  本次班主任工作交流研讨会,鼓舞和激励了与会教师做好班主任工作的热情,44中的老师们纷纷表示要以魏书生老师为楷模,把班主任工作当做一门艺术认真钻研,当好学生心目中的“好班主任”。&
(图/文:&郑州44中 雒艺 冯持&责编:牛倩倩&
&已有条评论本类公文总排行版
本类公文本月排行
本类公文本周排行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魏书生教育思想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