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身房开会不知道说什么的时候,销售问题要说什么

当前位置: &
& 实录:“解密大数据营销” 沙龙现场
实录:“解密大数据营销” 沙龙现场
&&日10:28&&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
  (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讯)时间:日下午
  地点:必帮咖啡
  题目:数字营销系列沙龙003期&&解密大数据营销
  《互联网周刊》副总裁胥明:感谢大家百忙之中来参加我们的数字营销系列沙龙,分享我们这个沙龙的几个标签,希望今天所有参会观众提前有一个印象,那就是分享和准备好板砖。
  这次沙龙的主题是&解密大数据营销&。
  从事大数据营销很长时间的人应该都知道,现在的大数据还没有做到非常理想的状态,但是它确实已经能够帮助我们做很多预见性的工作,能够让眼睛看的更深,对于目标市场、目标客户的行为方式以及目标客户在哪,我们已经有办法可以看的更透一点。稍后的演讲嘉宾会分享非常多的案例,我们也希望在沙龙上把这些经验和案例与大家分享。
  央视市场研究数字营销总监刘航
  刘航:孙子说过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在对战过程当中,对方的形势以及方式是在不停的变化当中,在这里面我们怎么能够更好的了解对方的信息,数据起到了至关重要的因素。
  首先从全球角度来看一下,在2014年广告预测中,多个国家的广告处在低速增长期,同样,这种趋势在2015年的预测中在持续下滑,这是从全球角度来看。不同的媒介数据可以看到其他的整体媒介在低位振荡中,但是互联网异军突起,在2014年全球广告的预测中处于两位数的增长比例。
  我们看到国内传统广告市场增速随着GDP逐步走低,广告增速也在低位调整。我们用2014年上半年广告数据来看一下,上半年广告数据大家可以清晰的看到影院、视频广告和互联网广告增速非常迅猛,对整个广告市场拉动作用是明显的。同时电台广告和商务楼宇视频广告也处在两位数的增幅。
  到具体媒介,电视数据显示,广告主营销市场下沉,省级地面频道表现突出,广告收入2014年上半年增长突出。电台的数据显示,2014年上半年保持两位数增幅,主要原因在前两年对资源的调整,所以调整之后上半年迎来两位数的增幅,同时资源空间扩大,花费快速增长,白天时段价值更加受到重视。平面媒体大家也不难了解。今年上半年形势依旧严峻,在去年出现了断崖式下跌情况下,今年上半年情况的广告资源量以及广告收入同时还是继续大幅下跌。户外媒体各种不同的形式的表现是不一样的,随着国内影院市场繁荣,影院广告今年上半年产生了57.1%的增幅。
  互联网的广告其实我想引用一些数据做个说明,在2012年广告主调研当中可以看到有77%的广告主选择了互联网作为电视的补充,2013年互联网广告主消费费用首选变成互联网媒体。从我们广告预测监测数据当中可以得到这个验证,2013年上半年达到22.8%增幅,2014年上半年达到了39.5%的增幅。
  随着微信和微博的发展,大家每天微信和微博使用量也在逐渐上升。有看不完的微信和看不完的公众帐号的信息,随着微博微信的发展,社会化媒体催生自媒体的蓬勃发展。出现这些变化对广告营销提出新的需求,对广告主来更关注传播范围更广,传播效果更加精准和深入的传播平台,而对于媒体的要求可能也更加高了。首先对传播的内容需要更加丰富,对传播形式需要更加的多样。
  基于这些特点,其实基于网络社交媒体就可以很好的满足这些需求。随时随地可以分享他们所需要分享的东西,随时随地可以晒心情。多种分享接口以及分享形式,可以为这种方式提供了更好的传播的途径以及可能。媒体现在其实不再是信息传播平台,而集成信息、体验、行动、再传播为一体的营销平台,影响消费决策的全部过程。
  以上的受众变化以及广告市场的变化我们已经做了一个简单的了解,接下来随着受众和市场变化,广告主营销出现什么样的新趋势呢?同样应用CTR媒介智讯的广告主调查的数据,不难看出广告主从之前的投放逐渐下降,现在转为数字营销,终端推广、内容植入的重要性逐渐上升。
  在使用营销工具种类上来说,广告主从求全转向求精。传统媒体如何在现在的形势下能够更好的去发展或者是有新的突破呢?其实从广告主的反映来看,也不难看到与新媒体的联合营销的观念得到了多数广告主的认同。
  这个数据可以看到之前广告主新投入和产出的性价比是怎样的。最近2014年广告主调查的数据可以发现,其实广告主对这件事不是最看中,而最看中的是媒体受众与目标受众的契合度,超越了成本以及性价比的需求。
  基于这些变化,出现了新的营销趋势。我们过去大而全的传播渠道、人海战术的媒介投放、单纯的传播渠道建设已经不能满足现在这种需求。我们要关注以人为本的营销关系,以需求满足为核心的营销思维,技术为生产力的营销工具。更加关注这些要点,可以为我们的广告营销以及适应现在变化市场提供更好的帮助,谢谢大家。
  集奥聚合的首席营销官段培力
  段培力:我今天介绍如何用大数据来指导广告的投放的一些经验,与大家分享。
  互联网行业又要规模又要精准,在辩论需求当中,也有明显的变化。原来传统的购买,一半浪费,一半打中,这是规模。大的流量,高的覆盖,选择大的媒体覆盖。后面是广告网络,把一些广告流量按照内容进行分拆,然后组合起来。流量来讲,是有一定的精准性。但是在这个规模上也能够达到一定的精准,把所有不同军事等等各种不同的媒体,打包放在一起用网络的形式,把精准性提高,但是规模要靠网络的数量,网络里面网站的数量来进行提高。
  发展到DSP这块,媒体是越来越多,虽然要精准,依旧还要扩量。DSP是一个机器,对接很多很多流量,其实流量是进一步进行精准细分,数量也进一步扩大,还是精准乘规模这么一个情况。DSP也是媒体的细分和媒体数量的增多,来迎合和解决这个矛盾,每个媒体越细分流量越少。媒体数量越多,我可以把这个人群汇集起来。到了今天,就是程序化购买,按照DMP,人群受众购买,也是为了增加人的数量。
  数据库做的越大,所能选择的人越多。精准到人的话,这个数量是少的。数据库做的很大,也能够做成一定的规模。行业购买方式的演变,现在互联网的采买方式,精准营销从原来传统媒体的采买到今天的程序化购买都一直在试图解决规模和精准。有的是把媒体增多,有的是把数据库做大,这是行业的情况。
  你看前面广告主受众分析大概是有这么两个观点,一个是要覆盖这种人群是用Profile和心理定向,针对新的潜在顾客,没有行为数据,这种人就抓不到,就变成没有几个人可以抓。目前很多精准广告公司由于没有这种数据,这种人群就放掉,完全是行为定向,规模确实受到了很大的影响。效果广告,一定要进店买东西,基本上是用行为定向,对已经对产品和品牌做广告,比用其他的定向方式可能产生更高的转换。
  第二个观点,做品牌比如说一向求所谓的行为精准,可能从一开始你就把规模放掉了,进店的人给他广告可以,转换率高但真是没几个人。全抢完了也就是一万个人抢五个人,盘子就这么大。
  再看大数据怎么能够帮助我们解决规模和精准这个矛盾。大数据就是瞄准器,这个枪是瞄准哪个受众,数据进行分析就是瞄准的工具。如果瞄准的方式越多,计算方式越多,瞄准人的可能性、选择机会就越多。
  总结出来大概有这么四种方式来解决规模和精准,第一受众扩展,把人用某种方式扩大。第二是媒介的扩展,基于受众,媒体原来比如五个媒体,现在用十个媒体框这些人。第三就是混合,两个一起扩。第四还有一个时空,时间上的选择,时间越长,你框住的人越多,不损失顾客的精准性,这也是行业话题。我不是做技术,我是营销角度从实战当中提出一些观点,也是根据这个做一些尝试。
  总结一下怎么样用大数据去指导广告投放达到又有规模有有量,三个纬度。一个是人群数量,要做延展,人群库做大。第二要做媒介的延展,不能只用这几个媒体的广告位,原来是用十个,现在用二十个,增加十个,转换率和原来十个差不多,这样做就成功了。第三就是时效,不失精准情况下,时间尽量延长。建议在座各位跟技术公司打交道,一天的时间你给他一个月时间,一个月量都算他的,他会老老实实给你做。时间越长,他愿意用长线去补,不是只看今天。只看今天就是5%的人,给我十天,我的人肯定更多。
  这是我今天跟大家分享的,谢谢大家。
  新意互动精准营销部总经理刘会东
  刘会东:很高兴跟各位分享汽车行业受众营销一些内容。段总介绍了数字营销一些理念,我讲的时候更容易让大家理解。其实新意互动这家公司是国内最大的一家做汽车全代理公司。汽车数字营销相对比较传统,不像电商和游戏可以尝试新的模式投入更多的营销。我们在新的模式一些尝试,跟大家分享一下。
  前面是比较简单,我们把目前媒体的营销现状重复一下,这十几年都在重复用户网络访问行为碎片化、固定广告位成本连年上涨,汽车怎么做?我们也在思考。大数据的规模和大数据的应用,怎么拿到这些数据,前端可能有一些接口。数据进来之后我们中间打造一个平台,帮客户做一个营销的模型。人过来,我们还要做分类,做管理的方式,把人管理好了,再进行挖掘,这两个工作分开来做的。一方面营销前端效率问题,另一方面是对于用户识别的问题。我知道这个人对什么汽车感兴趣,是买车的还是有车的。
  第一件事先做数据采集,数据输入,这个数据怎么来?CIG数据,中国汽车媒体就这么几家,相对比较寡头,能拿到用户细分人群数据就这么几家。第一个资源来自易车的数据,这个网站大家比较熟悉,也是上市公司,也是汽车比较早的一家媒体,基本涵盖了中国互联网汽车用户的所有的行为数据。第二就是合作媒体,因为现在很多媒体资源上都有易车的车型数据作为一个合作伙伴,引擎数据,广告监测数据、第三方数据。这些数据过来之后通过统一管理,打造自己的数据库,是CIG独有,这是我们核心优势。我们再去做一些后端营销以及用户的识别行为等等,我们才有可能去做到。
  千人千面沟通,在10年到12年这段时间,包括门户,首页广告位,为客户赚一点代理费,我们是媒体广告位放那之后,把流量进行切割。像京东或者是大的电商,希望我的广告位不仅有品牌属性,我们可以把这个拆分为不同的流量,拆分到不同客户和不同人上。这种方式大家理解成不同用户在同一个位置看到不同创意。由我们判断这个用户是谁,同一时间,不同的地点,不同的区域和不同的人,不同的广告。这种方式以前做不了的,就是固定的切割,现在看到1到50不同的素材,这是以前做不到的,效果比较好,也比较成功。
  这是我们行业独有的模式,从前端广告点击回来用户的行为会提交一些试乘试驾的线索,对于厂商来讲非常重要,他们营销就是卖车,卖车之前我想要知道哪些人对我的车感兴趣,我要收集这些用户信息。前端营销投放过来的数据,把这些有效数据进行分发,给厂商,然后让用户进一步完成线下成交。代理公司就是解决前端的问题,用户带到客户面前,他就不管其他事情,这是营销前端的事情。我们跟汽车行业产业联系比较紧密,我们帮助汽车产业做的事情不仅是营销前端的事情,也要解决跟卖车或者是成交系统更相关的事情。
  应用层面,我们提倡第一方人群,这个概念这两年在国内比较流行,有第一方、第二方、第三方,什么是第一方?客户的用户的数据是第一方数据,私有的,专属于某一个客户的数据就是私有的客户。通过给我们的汽车客户打造第一方人群管理,你所有品牌的用户是你在线上的数据,我们帮你管理起来。可以挖掘你的用户的特征、属性,很多时候他对他的用户并不是太了解,我的客户群体是25-35岁的女性,什么区域,具体什么车,但是真正现在用户的行为并不是这样子,我们通过看数据某一个品牌用户,他看他的品牌客户车的同时,他看其他的品牌,这个品牌车并不是他自己认为的精品。往往以前是做不到的,现在可以通过这些人群管理能力,把这些用户管理起来,挖掘一些东西,把这些属性包装之后再告知给客户,这是目前我们的方式。
  其实我们有很多不同的这种投放的模型,用户管理起来之后,我们把他推到前端,这些用户有不好的表现我们还要去优化。我们去更新,吸引有效的数据,使得数据跟高效,这是数据应用最简单的方式。还有DMP这个平台,这个概念太大了,我们把他具体化了。这是我们整体解决方案当中比较重要的一部分。
  TalkingData的业务拓展总监宋显赫
  宋显赫:首先要跟大家讲的是移动互联网到底与传统PC在营销上有什么区别,我们有什么样的优势。大概也是这个时候,差不多两年前有幸参加了秒针的一个会议。当时秒针吴总提出一句话我印象深刻,他说我们在移动互联网可以不用Cookie了,既然用设备号,就可以更精准定位到人。
  这是手机端与传统PC端最主要的区别,移动端所有信息都是设备ID,跟Cookie相比,Cookie是易变化,设备号是唯一的,我是真正可以定位到你这个人。现在PC端电脑也好,在公司,家里可能会是单人使用或者是多人共享,你的位置也是会有变化的。而在于移动端,其实你所有的设备基本上是由你个人使用,不管通过你的iPad还是你的iPhone。除此之外,我们在移动端其实是有LBS,就是你的位置信息,这点与传统PC端相比是非常有特点的一个东西,基于位置我们可以做的营销可以更加多样化。
  在数字营销这块,移动营销相对PC来讲也是在涨,这样的情况下,今年在移动端的程序化的购买达到了3.9亿的情况,整体移动广告平台的交易量可能是到9亿左右。效果类营销的成本太高,在移动端比较小的屏幕上,都会存在大家比较反感的情况。除此以外,可能也是移动端需要加强,就是例如像我们电商或者是汽车行业也好,很多品牌广告主在移动这块目前来讲都是浅尝辄止的态度,具体试试,效果还是大家再看。
  这是我们统计到的在移动端的整体的用户获取成本的情况,IOS用户获取成本是安卓系统用户的2.5倍,在Q2的时候,如果是一个效果类的广告的话,也包含移动端特有的激励式的广告,积分墙,安卓是8块钱,IOS可能是20。效果广告远远高于这个值。
  基于以上的优势,存在的问题也好,大家可能说这个移动广告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状况,之后的发展方向是什么。移动互联网也是沿袭了PC路径,在12年之前我们来媒体购买,按展示收费,基于时间,是粗略投放。13年开始,我们开始走程序化购买的路,移动端数据纬度比PC端更加丰富,可以做到未来是基于受众的购买,我们之后做的是买人,不是采买媒体,可以做到实时竞价,基于效果,更加精准。
  国内移动互联网为什么没有PC互联网那么成熟,很多广告主在观望,流量质量也是有待提高。上一层可能移动端很多DSP,有从传统PC转过来做移动端DSP的。他们会通过Ad Exchange采买一些设备ID投放,通过这样他也系会跟Ad Exchange做一个实时竞价,给广告主做这样的广告。大体的程序化购买是这样的过程。
  数据的优势体现在哪个环节?其实数据优势也是体现在除了本身DSP能力以外,更多是移动端,DMP,就是一个数据的管理平台,他会把移动端数据收集过来之后,打上很多标签,开放给DSP,同时帮助广告主做真正的精准营销。PC可能跟搜索词相关,移动端更多是完全可以分析出来你这个设备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群。可以把相应的标签返还给DSP,由此再向Ad Exchange做一个竞价,这是移动端的数据体现方式。
  刘D博士
  刘D:把我安排到最后一个讲特别理,刚才各位老总讲的是广告和用户的一种结合,我现在讲的是视频这个特定领域,另一方面他又往上走了走,从视频内容,用户,纽带,广告营销,这样一个链条就出来了。最后一位演讲,我也非常容幸。
  我想讲的是三个大,大视频、大数据、大营销。大视频,想打破大家一个观念,大家一说视频可能是视频网站或者是说电视就是电视机,其实视频是包括视觉和听觉信息所有的信息的载体。根据广电总局去年的报告,他认为手机电视、互联网音视频等等这些都包括。
  开会之前跟TalkingData宋总聊天,我说媒体我们认为也是包括腾讯,宋总表示不同意。我们在研究视听行业所有里面首先要有一个跨屏观念,大数据应用范围会更加广泛。
  视听大数据在哪?来自央视索福瑞的数据大家知道,第二就是优酷、爱奇艺的数据,这些是直接的数据。视听行业还有间接的数据,比如说微博等等。比如中国好声音,唱完了,第二音乐排行榜可能就出来了。音乐站点的数据也是对我们视听媒体大数据也是非常有帮助,有一个跨屏的观念很重要。传统收视率、视频网站本身指数,还有互联网一些数据。
  传统收视率不描述,下面讲讲视频网站的应用对互联网对视听行业的应用。在座有多少知道优酷指数和爱奇艺指数?大家可以回去关注一下,上爱奇艺和优酷网站,可以看一下他们的指数,这个指数非常的有用。
  首先包括四个纬度,以优酷为例,包括视频播放周期,用户核心特征,用户播放行为和他的热度排行。大家知道有些索福瑞数据是非常机密、重要,我们看索福瑞的数据和优酷、爱奇艺数据结合起来就有一些好玩的东西。像优酷和爱奇艺简单的纬度包括用户的属性,性别,年龄,地域,还有一些好玩就是可能有移动端和PC端的分布,还有他的曲线,好玩的在于对比,比如说大家要投广告,同样是一个栏目,台网都播了。
  未来视频营销来自于智能推荐,现在爱奇艺大家从PC端上看是完全一样,你用手机和PAD看是不一样。我平时没事喜欢看一些军事方面或者是UFO相关都会搜。有一天我发现爱奇艺推荐给我的是美女图,他可能以为我是男性,给我推荐这些。我觉得未来视频还有大数据还有很多故事可讲,除了广告商对于硬广关注,未来非常重要的营销的点对于植入广告的关注。想关注植入广告的效果,就要关注这个节目内容是怎样的,这是我讲的主题,谢谢大家。
  互动环节
  主持人胥明:我先代替大家问一个问题,我听他们讲的过程中,忽然有一个想法,我觉得有一个好的生意出现了。大家做业务的人来说,如果我们要一个好几千万的项目,招标组的人,我必须知道他们每一个人的秉性、行为方式,他下班去哪我都想知道,所有一切我都想知道。好象听起来你们能办到,你们对这个事情怎么办?成立一个市调公司,除了调查小三之外,好象把这个数据出了一个分析报告卖给做工程的公司。一份我觉得要是几千块钱的事,这些公司的人会干,一个人的资料,我觉得是很好的生意,你们怎么看?
  段培力:大数据其实有前提,他量很大,如果就搞我一个人量不大。投标你定几个领导,你不如花钱搞几个监理,他数据量很小。我们做大数据,其实有一个条件,数量太小,金字塔尖上那几个,不太使用算法什么,纬度很多,这种还是用人的,给点钱用人的方式弄。第二刀下去之后,最底下,比如说卖软饮料,卖火柴,是个人都要买,没有人群之间的差别,这种量也很大,广告主没有必要选,就是用电视广告就做完了这种营销。大数据也是没有吸引力,一般下面切一刀,下面切一刀,就是中间人群要甄别,这块的量比较大,大数据的价值比较容易显示出来。
  主持人胥明:我说的是非主流的商业模式,你们集奥那边不太好解决。像宋总这边。手机这块,他能识别ID码,这是真实的。比如说金总,我有他电话号码,你们的理论库里面有他的数据。他的ID码我不好临时掌握,我可以给你设个局,可以把他的ID码测出来。我约他喝咖啡,你搞个什么东西,他的ID码你就能知道。你就在库里面帮我盯住这个ID码,他干什么,这个逻辑上完全可以通的。金总他的生活习惯和行为方式,他在哪健身,他都路过哪个地方。我做上千万的项目,我当然得知道这个信息。这对我来说是很有帮助的。宋总你们现在有接到这种业务吗?
  宋显赫:侦探类型业务没有接到,我正好借这个机会跟大家讲这个移动端数据到底是怎样的情况,有没有涉及到你用户隐私的层面。我相信很多人都有这个疑问,我刚才提到可以定位到你的设备ID,可以知道你活动的经纬度的信息。整个人恨不得裸奔在街上,并不是这样的。
  首先要说的一点,你个人的隐私信息,可能就是会包括你的手机号码,你到底是谁,这样的对应的关系,移动端我们所有采集的数据是说基于你的设备ID,本身设备ID跟你的电话号没有关系。设备ID是保证你设备的情况,你设备的APP安装情况、活跃情况是怎样的。从来没有直接定位到你个人隐私层级数据。我可能知道某一个手机他的ID是什么,我其实并不知道这个手机是谁的。再利用数据的时候,利用ID相关的数据的属性,我会给这个设备提供一些服务,例如我的设备安装一些炒股软件,我经常出差会关注差旅东西,我知道这个设备有这样的属性,推送相关的服务。他不知道我这个人是谁。
  另一方面胥总提到一个问题,做数据公司,经常会有一些人来买一些竞品的数据确实很常见,经常有人跟我们提出这样的需求。无论是做视频还是游戏,他会点名跟我们说谁家活跃怎么样,覆盖怎么样,是不是超过我了。我想做推广了,你把装了他的所有设备号给我,我直接推那些人,我经常接到这样的需求。所有做数据的,从来不会做这样的业务,不会直接把任何一家竞品的数据完完全全暴露给另外一家。
  大数据我们会基于你设备ID的数据,打很多标签,我们出数据报告是以整个行业出的。&我叫MT&很火,他们的收入情况你们知道吗?我说是,你要说不知道是骗人,你到数据库查是有这些数据,我们面向行业出这些数据的时候,不会说MT是什么样,而是卡牌类是什么样的情况。化妆品类电商是什么样的情况,都是行业用户标签给出来,不是某一家数据。这样你就会触犯另一家跟你签署的保密协议还有违背商业上的道德,肯定不是这样的方面。
  刚刚定位到一个人,其实都是从设备为基础,标签才是这个逻辑。你的设备有很多标签,你对于我来讲就是一个差旅人士或者是金融人士,我不在意你姓什么,你只是这样的人士。我们用这个数据也是为了更好给你服务。我之前看到一些广告,找我做试驾,让我去济南试驾,怎么可能?我利用我们数据给你提供服务,你正好要买车,给你提供北京的试驾,有便于你生活,不涉及隐私的情况下用这些数据,给你服务。
  主持人胥明:其实我那个担心并没有特别的解决掉,因为我觉得宋总可以私下谈谈这种商业模式。手机号和ID,可以获取ID,我知道手机号,可以获取ID,可以把这个局做出来。大项目6个月的时候,你这边每周给我一个报告,就是你们现在的数据,他的行为轨迹,他看什么APP,他的喜好,他整天看美女图片我知道怎么对付他,他看黄金、理财,他看美食,他天天去哪?去健身房,我就要这些信息,这不是隐私,这个人我充分的掌握了,这个生意好象逻辑上通的吧。
  我其实提出这个问题,因为真做这件事的话,我不是学法律,我不知道是不是违法,我是说如果雇人去调查一个人,一个商业里面的谈判对手的情况的时候,我认为是有问题,是触犯法律。我刚才举的这个例子,如果说我跟刘博士我们俩是竞争对手,他是招标的关键人物,我委托宋总你把他们两人情况给调出来。刘博士在我面前是几乎透明人,他们两个人在LBS在一个点上就两个人碰面了。这个好象是有点触犯法律,这个事依照你们现在的做法就干的出来,这个数据就能出的来。我对这个事情,下载一些APP,适用一些APP,我跟我周围朋友说,因为你手机没有一款植入SDK,你下载这款植入SDK,你把他卸载了,SDK没有卸载。你手机里面干了什么。
  宋显赫:所有抓你的数据不是第三方SDK抓的,是装的应用,他会提示你是否查阅你的通讯录,允许调你的位置怎么样。所有安卓、IOS都是给你开了很多这样的API接口,应用可以抓取写信息,对于他们来讲本身是一个应用。滴滴打车肯定要抓你位置信息,对于他来讲这是合法,IOS和安卓是开放,这些都是他们抓的。我们SDK没有抓任何东西,而是这些应用本身会抓这些信息,只不过区别是,安卓那块想都别想,整个人暴露出来。你装个地址APP,他连你通讯录都查。应用本身会抓取很多权限,会有这样的问题。建议安卓用户少装理财产品,IOS相对来讲好一些。IOS整个生态环境更干净一些。我们第三方数据怎么来的?并不是我们抓的,伴随着这个应用本身有这样那样的权限,他使用我们的服务,所以我们帮他做一个分析统计的时候,这个信息会传给我们,是这样的关系。
  主持人胥明:大数据是非常可怕的事件,拿到这个数据之后,有很多SDK能拿到你的通信录。市场上做的是基于你的通信录,建立你的社交体系,这个跟别的社交体系匹配,描述这些人的社交网络。我知道这个公司现在市场上已经存在,有些公司做的还不错,他们做这个目的一开始都是很纯洁,这个事情里面具有N多的边界和灰色地带。我要做这么一个公司,就像金总这边,我觉得周围谁能到达他,我再多加点钱给你,谁能接触到金总,这个社交网络可以出现。我顺藤摸瓜,哪条线,离金总都能跨越最快。这个我觉得现在属于一个野蛮成长的行业,这个行业的边界到底在哪?下面听听大家有什么问题。
  金兴:我很特殊,台上坐五位,刘航是我天天见的同事,段培力是我昨天早上见到,刘D博士是我昨天下午见到,很多老朋友和新朋友。关于数字营销它的优势讲了很多,我借刚才刘D博士讲的两个疑惑,谁能解决这两个问题。第一个疑惑刘D同样20-35岁的女性,高收入女性,一波人看《爸爸》,一波人看中国好声音,导致一个去买ABC,一个买别的牌子。谁能告诉我为什么?大数据营销之下这样一种现象发生了,这样的背后动因是什么?大数据能解决为什么的问题,这是第一个为什么的问题。
  第二还是刘D讲到了,刘D本身喜欢看军事这一类题材,导致我们精准营销平台会向她推送美女图。这里我想问一下,这个精准营销存在不存在忽悠的问题?她是女性,对美女不感兴趣,行为导致看上去是一个男性,导致这些精准营销平台给她打上男性标签。大数据里面存在不存在或者是如何来解决这么一个问题?
  段培力:第二个问题好象比较容易回答一点,军事像凤凰网,我们都做过他们的媒体洞察,钻到底下看底下数据看这些人是谁。一般军事80%都是男性在看,粗放型,我没选择就给他打上男性标签。大数据这个数据量很大,每天比如说好几百万,他是按照这个统计出来80%是男性,所以说在为数不多的情况下也就是最好的猜测,这是讲数据的流量是大。大数据还有第二个纬度,衡量的变化就是纬度要多,不能只从一个渠道去看。像看一张照片一样,有正面、侧面、背面,纬度多的时候这个人才准。收集这个人的信息的时候,除了他看军事频道之外,还看她装了大姨吗,买了东西,在电商网站里面买的是女性用品还一男性用品,他去所有网站是女人,他看这一个网站是男人,他就是女人。如果她只去那一个网站,就是粗放型,就是男的。其实大数据可以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多看他背后的行为轨迹,干了什么,说了什么,99.9%认为她是一个女性,不会给她推送男性喜欢的美女图了。
  金兴:我能说一个极端的情况吗?举例子,有可能有一个广告网络认为流量是男生,有一个广告网络认为流量女生。大家认为是雌雄同体,同一个页面上面既有男性广告出来又有女性广告出来,不同的网络投放的广告?
  段培力:有这个可能,用不同的技术平台供应商,可能同时看到。基于这样的情况,无外乎用两种方式做,一个是请一个裁判看,找个第三方,找你们CTR,他说是女的就是女的,是男的就是男的,你们没有利益冲突。第二客户会看效果,就是卖女人的东西,推男人东西推不动。广告主老是推男性东西,他就不买,另外一个推女性东西,他就买了,他就会按照效果来看,基本上是这么来解决的。
  第二个问题大数据本身不一定能够解释买ABC还是别的品牌卫生巾。有个玩笑,经过各种途径发觉,公鸡一叫太阳就出来了,另外一家公司统计太阳一出来公鸡就叫了,解释不清楚这个因果。如果解释因果,可能要用其他的方式。比如说把你们CTR请出来,进行调查,问一下这个鸡太阳出来你怎么就叫了,鸡给你答案。数据本身他可能能够解释一个A出现,B就可能出现。广告主只管结果,只要A出现,我就打B,这个情况他可能能获得他的营销的效果,目的本身就达到了。你要挖掘,可能要用其他的手段,大数据本身不一定能够做到。
  刘会东:我补充一下,大家对大数据的概念理解可能要变,原理是打标签,不是直接打,是有很多模型。大数据是统计学的范畴或者是数学的范畴,每一个人这么大数据量基础上,打不同的标签,后台很多权值算法,很可能是一个男性,25-35岁之间。他可能分析的时候会有一些数据的导向,这个数据导向要结合一些业务,纯粹看数据是有问题的,要结合业务情况、现状、环境去判断数据。大数据是非常复杂的业务信息,不单单只是看数据表面的东西,大家理解这个层面,具体是复杂的后端的数据模型和理论。
  刘D:我觉得金总思维特别敏捷,我自己困惑都理不清楚,金总理清楚提出这两个问题特别感谢。以及刚才两位的回答,现在突然我想补充一点,我觉得有时候广告投放的时候可能说有时候不一定非得按照大家想的目标客户是谁就要去投。可能我这个东西是卫生巾,我知道卖给女性,我找女性用户在哪,有时候跳出这个。前一段时间有一个案例,宝宝的尿不湿,卖尿不湿广告投广告就投女性刚生了孩子或者是育龄的女性,大数据分析一个女博士刚毕业会成家、生孩子,后来发现没有,她不会有这么急切的愿望,找工作、挣钱。19岁的女性或者是男性在30-40岁左右男性,19岁的女性周围有朋友,可能给朋友买纸尿裤,30岁的男性给老婆买卫生巾,可能有更广泛的思维框架。
  主持人胥明:大数据也是会误导人的,这个理论是成立的。理论是在于N多数据没有次序过来,每个人想要数据都是海量数据一小部分,别的全是噪声,在系统模型里面就是噪声,把噪声要去掉的。你去不好的话,最后得出来的答案就是匪夷所思。
  观众提问:谢谢胥总,我是物联中国的记者冰冰,两个问题想问一下嘉宾,第一个问题想问一下宋总,您刚才说是您这边是属于第三方的数据共享的机构,刚才胥总说了广告商和广告主都想做到一分钱两份货的效果。您如何看待在这个过程当中面临的数据取舍问题?
  第二个问题想问一下段总,这个问题就是针对大数据本身,首先大数据产生一个海量的数据,产生海量数据同时规模诞生了很大量的旧数据。这些旧数据会有怎样的价值去值得挖掘呢?
  宋显赫:我先回答一下,首先我们是中立的第三方的数据服务公司,其实在国内的数据的话,各家尤其是传统行业没有那么开放。国外其实除了数据交换以外,数据买卖都是已经比较成熟的。我们其实作为第三方也会致力于做一个这样的公司,这样的好处可以把不管是第一方还是第二方还是第三方数据都聚集到一起,以一个能力的形式开放出来给各家。这两位自己的公司,有第三方的管理平台。我们这里定义第一方数据,是他们自己的数据能力。以交换或者是互相开放的形式给我们的话,我们可以补齐他们没有,我们可以拿到丰富我们标签纬度。
  数据取舍还是跟着广告主的需求和实战走的。一开始我们做数据挖掘出身,根据市场用户的需求来的。短期在移动互联网业内经验已经比较多的,打上标签,并且带来什么效果。这个我们会掌握很多合作伙伴和广告主实战出来,我们做商旅标签的时候一开始我们是有位置信息,我们加装位置信息的方式,最后怎么包装,怎么卖,有很多渠道。你单卖位置信息也可以,把这个加上纬度,加上信息卖也可以。怎么看广告主真正的应用场景来做的,很多做旅游,、会给我们提出这样的需求。结合他的需求,把我们的数据再加工,实践,达到这个效果之后,做反复优化,这个过程中才是数据整个取舍形成一个闭环,才能给不同类型广告主提供不同类型的数据服务。
  段培力:刚才你的问题是旧数据怎么办,我说一下新和旧我们是怎么来看的。大部分做和时效有关的广告,刚才讲到了实时竞价,数据新鲜度要求很高。像这种数据,我们这种公司大概是从全部的实时数据,就是6个月,他的好处就是这段时间你这个人什么时候数据我都能抓取,记录下来。坏处就是他对服务器存储处理耗电都耗很多,一个地方几百台服务器,这是坏处。
  大部分的广告主对数据的要求,我们看到的绝大部分效果型的广告也就是几个月,三个月以外的数据包括汽车要的差不多就是三个月,要的比较新鲜,比较温热这种数据营销。六个月以外我们只储存处理过的标签,这个人属性相对比较稳定,是男是女,收入情况。一年以内可能不会有太多的变化,我们就用标签形式把他储存起来,就是这么处理。六个月是一个档,六个月以外可能算是旧数据。
  再回答旧数据有什么用处?旧数据首先你不能什么都要存,把比较重的数据存下来。应用两个方面,第一就是这个数据积累下来,对一个行业是有用的。你可以看你这个行业在这么一个国家,在这几个省的情况是怎么样的。只靠两三个月的数据不能说明问题,最好是有一年、两年的数据,这是客户提出的要求,这是第一个用处。第二个我们看到我们做了什么洞察,能看到一个地方的趋势的变化,也是和前面进行一个比较,这个是有些代理商或者是广告主是想看到的,历史数据就是大致是这两个方面。
  观众提问:大家好,我是三维通信北京分公司ICT的负责人,我叫陈雪,我们公司是传统的WIFI设备厂家,也是集成商。在全国参与了很多项目的WIFI的搭建,现在是要走转型这条路。问宋总两个问题,第一个是宋总提到北京有很多MALL信息的收集,能不能了解一下假设北京说有500家MALL,现在数据收集比例大概能达到20、50或者是更多?第二个问题是针对APP这块,APP以我个人不太喜欢装太多APP,关于APP未来得发展趋势或者是什么是应该替代APP这么一个占领手机屏幕的终端产品?
  宋显赫:现在我们正在找来做WIFI的合作伙伴,如果感兴趣可以私下交流一下。我们跟WIFI合作是什么样的模式呢?现在其实您那边我听的意思应该是做硬件为主,可能是给各个商场布这个店的,这个现在大家都有一些商务模式的问题。我们之前聊的几家合作伙伴也是,可能只是给商场提供一个服务,另一方面把人流热点图做一个整体的运营情况。这个你最终变现的话,去给商场讲一个很好的故事。
  我们也在考虑怎么样更好的利用WIFI线下的数据。做WIFI这块,通过合作伙伴了解是一个比较苦的线下的PD的活,你要去铺。北京的话我们这边合作伙伴铺了几十家,铺完商场之后,实际上数据是什么,把这个WIFI布进去,可以拿到商场里面所有品牌的信息的。例如大悦城里面,的店应该有一个三角定位的能力,把这个人当时出现这个位置的附近,通过你WIFI布的硬件的点,知道他的一个精度,做的好可以做到例如三到五米,确定这个用户进我店铺,达到这样的信息。比较好的商业模式,我们来做就是线上的LBS信息,知道他去过这个位置,这个位置在哪我们不知道。谁来做?就是有线下这种信息,你们可以提供。我今天去了北纬经度多少,你们给我们对应,今天去过耐克。回头可以在线上做这样一个广告的营销,帮线上的电商做很好的提高的ROI的广告活动。
  您提到APP以后的发展趋势,这个跟移动端本身的特性相关,移动端很多特性,时间比较碎片化,大家目前来讲APP是交互给人感觉比较好的形式。举个例子,例如你去买东西的时候,我相信没有人是会喜欢在Web页上登录,我直接在Web页交钱,觉得不安全。还有很多环节,认证等等很麻烦。你直接安装一个APP,基本上你所有东西都是绑定,可以直接去购买,对你来讲体验比较好,这是一方面。
  另一方面炒的比较热HTML5的技术会取代APP,PC上装很多客户端,都变成网页上一键OK,我不下客户端,减少内存。在移动端会不会也发生这样替代的故事?目前来讲我们这边数据来看,这个还是需要挺长一段时间,因为HTML5技术,大家做这个开发,技术其实还没有我们想象PC端那么成熟。另外在移动端更随身、贴人的场景,要求更高。装一个APP,交互更好。之后这个HTML5技术会分掉移动端一部分的流量,还需要很长的时间去过渡。
  陈雪:微信公众平台有这个潜力吗?
  宋显赫:这个跟腾讯自身有关系,我觉得涉及到企鹅帝国,基本上是另外一个故事。他自己是否去开放这些能力,是否去开放这些后台,这些都要看腾讯整体的规划是什么样的。微信确实像我们这边来看他基本上活跃都是能过亿的,我不知道大家了解不了解腾讯自己的广告平台,我们移动端的广告平台投放都是基于设备ID,广点通是基于PC、移动、QQ号,微信平台,怎么做还是基于腾讯自己的战略布局,我个人感觉是这样。
  主持人胥明:你们做WIFI这块,室内定位,这真的是潜力巨大的产业,一个行业。你们有硬件,你们有解决方案,只是说在这块要做一个比较好的商业模式,你们以前可能是卖系统,未来可能转向服务公司。室内的定位技术以及把这个技术包在里面的商业模式,在国内已经有成功的。大悦城,今年我听到好象有好几家万达商城成功了,销量确实提高非常多,我觉得不仅仅是拿这些人的数据,而是说确实能让这些商业地带能够更好的刺激他们去消费。咱们周围的世界会变得更聪明,更能感知咱们自己每个人想要什么东西,这是前途无量的一个产品。
  有一些公司在做这个事情,我在微信上说这个大的产业,咱们未来可能用的都是免费WIFI在各个场合,室内都是WIFI,这个事我觉得BAT某一家可能会跳进来做。对他们现有支撑是巨大的,谁先在这里把这个先布好,等着BAT去收购。
  观众提问:大家好,我来自华扬联众数字营销研究院,做数据分析。我刚才对刘D博士互联网气质的词很感兴趣,做视频的时候你怎么定义一部剧是不是具有互联网气质。或者是一部新剧上映的时候怎么预测他的流量?
  刘D:这个问题问的非常好,现在这个问题没有人真正能够解决,谁把这个问题解决了,也可以被BAT收购。这个问题我去年开始关注,现在视频在接电视台的方案,有一家公司有一个产品能够把电视台的剧本进行预测,咱们影视文化行业跟别的行业有很大不同,比如《舌尖上中国》为什么会火?可能除了拍的很好之外,还有大家讨论安全问题,推出时间也比较好。光看这个纪录片很难预测他有那么高的关注度。一般来说常规预测就是根据他以往播放的情况。互联网气质,以往在互联网上播放的剧目是什么样的类型,用户画像是什么样的,是这样来看。
  笼统来说,优酷上我曾经关注他播放量比较高的自制节目都是搞笑类的比较高,话题类比较高。前两天参加一个影视剧内容版权一个会议,讨论说未来制作电视剧,不以电视台为核心的目标诉求,先想一下我做这个剧会不会网上引起话题,会不会90后关注,是这样的未来方向,你对这块感兴趣,我们可以多联系,多探讨。
  观众提问:大家好,我是来自某P2P网贷互联网金融平台,我有两个问题,一个是问一下集奥的段总,都知道P2P非常火,推广手段也很多。我们平台也尝试非常多的推广,基本投放我们也尝试过,但是过程比较曲折,结果不是很理想。基本都是钱没了,效果平台。我想问一下你怎么给我们一些信心,认为这是靠谱,让我们再相信你们。
  第二个问题问一下宋总,因为我们在开发客户端的APP,如果我们合作的话,你们给一些什么建议?
  段培力:今年上半年P2P比较火,我们也出了行业报告,把上半年集中全国400多家P2P平台,把他们的流量都分析了一下,给像人人贷、陆金所都跑了一下,获得很多单子。他们看数据都知道我们这个是靠谱,这个业务就是这么起来,高峰就是六七家P2P网络投放。
  从我们自己技术公司来讲,技术公司只能做到把你的卖点,你要卖的说的这句话给你找到合适的人群。比如你要借款人还有放贷人,根据客户需要,这是技术公司能够帮助你做到的。不能帮你做到一定是有多少,一定要多少人注册,最后变成多少人转化,我们自己发现不同的客户他的平台,适应模式其实不太一样。其实后面变成的转化率差别很大,没有任何一个公司保证你这个钱花了之后,形成任何的ROI或者是销售。你可以跟行业进行比较,你可以拿到这个数字,你和原来的供应商比较情况是什么样的,这个相应数据可以拿到。通过创意优化,把你要说的话给你的受众。
  我们遇到一个P2P客户,拿了一笔钱,你帮我做这个,刚才启用一天,就停,说效果不好,马上要停,不过24小时,我分析一下优化时间都没有,你要相信技术伙伴,给他一定的时间,看最后做成什么样子。爱投资,他两周时间效果提升率可以有大概千分之二,后来做到将近千分之六的转化。只给两天时间,没法玩,还有你自己的品牌度,还有你给人家的信心。P2P大家关心还是品牌公信力,你说钱进来,但是投资者进来,也担心你们会跑。核心不是技术公司帮到你,你的公关还有品牌需要自己来做。
  宋显赫:从几个方面来谈,现在很多的传统行业都在想往移动互联网转型,以为出一个APP就完事了。其实移动互联网首先是两大方面,一个是做好自己的APP运营,一个是做好自己的APP推广,这两块比较重要。运营的话首先咱们要了解一个在互联网运营的一个数据的指标、怎么样去把你的用户,互联网从获取到新增到留存到流失到付费是有一个他自己的生命周期,我们先去了解这些周期的指标,依据这些指标不断调整这个产品。用户在还没有注册这一步就已经流失了,这你要怎么运营你的产品。用户运营之后,怎么使用APP给你带来更好的效益。你根据什么样的数据指标调整你的产品,一定要有比完善的在APP方面的运营统计口径工具。
  我们要推广APP,到达推广的人群,有数据接入进行分析。像京东、易信跟我们有过深入合作,我们会给过一些建议,怎么找到你的人群。现在在移动互联网的金融这块确实发展还是比较好的,很多金融、信用卡甚至于一些像我们前一段时间爱一个客户做租房网,他的APP值非常高,他把钱借给租房的白领,到达目标人群,给每一个人的ARPU值都是非常高的。怎么运营好你的产品,找到你的目标人群,这是我们可以再聊,有比较专业的团队给出在APP这块的建议。
  观众提问:我们是零钱包,移动金融,类似余额宝的产品,我们现在转化率很高,P2P的网站同质化很高,借款人角度来讲,这个时候广告公司同时拿到两家的单子的时候,是针对同一波用户推广吗?同一波用户被很多商家抢也是头疼的事情。
  宋显赫:还是基于设备ID,不会一个用户一个类型给你做多次展示,已经构成骚扰,我们在设备这次会造成过滤。各家产品还是有差异,为什么利用数据把你的用户画像做了,还要对应做你关联的媒体画像,可能还是最适合你的,移动端可能是这样的考虑。
  段培力:我们是这么来做的,我们不认为他们的产品同质化,分析时候不能看成是同质化,如果是同质化一定是骚扰,大家都来抢这流量,我不知道我要抢哪个。其实仔细分析P2P,其实是不一样的。有时候凸显是高风险、高回报,有些是讲的是保证,他的P2P不一定那么高,客户的传播点不一样。我们具体做法我们会去做人群重叠的分析,我们看去他这个网站的人是和其他的另外的金融产品是相重合,买黄金、炒股票或者是买证券,我们用这样的形式比对。分析出这几个P2P人群之间的差异性,有些就是高风险,这些人就是炒股票的人群。有些人不是,他是拿证券的钱去做P2P,这种人风险程度会低。有些就是存款型,就是更保守一些,我们不知道他们为什么去投P2P。尽量把人群差异化,然后有不同的传播方式和渠道去做,也不是说做的方式是一样的。
  观众提问:我是一个投资人,现在也在看一些大数据公司,我们也看了很多大数据营销的公司,很多公司是自己建了比较简单的广告分发平台,他从下游植入他的SDK代码,数据,去电信运营商购买日志,做一个媒体定性的划分,他活的很滋润,每年收入上千万。对我们投资人来讲,很容易到模式很简单,增长很好的模式。我们看到很多公司也有很大的疑虑,他们做这样模式的公司,他的天花板是不是很低,或者是对于行业的未来几年发展趋势怎么看的?
  宋显赫:其他几家可能本身就是做广告平台,并不是完整意义上的大数据公司,我就不客气,我来回答一下这个问题,咱们是投资人,现在我们在数据这个行业,从国内国外来看,确实大多数就是这个现象,无论是国外本身做数据分析的公司以及国内的友盟卖给了阿里,被或高或低的价格收购了。他们走的路都是本身做数据,通过一些手段拿到一些数据,把自己作为流量分发平台,自己去做广告平台了,有很多这样的先例。我们看到这些公司,按照自己的考虑,我们给自己的定位就是不会去做到达那一方,不会做广告平台,我们从来没有考虑过要用流量变现。我们更多考虑还是做数据的买卖,还是最终考虑商业模式还是以数据变现。很多数据的公司最后都走上了被收购,流量变现这条路,我们也是通过他们感觉到这个确实应该有天花板的。你做流量变现本身相当于你做数据公司,你又是裁判员又是比赛者,肯定你的业务是有天花板的,最终这几家被卖的价格其实确实我们感觉也不是特别高。我们觉得如果你内坚持下来做数据服务,我们考虑是坚持做数据服务,你最终形成一个很健康的数据交换、数据买卖的平台。这个怎么去定义这个数据到底值多少钱?这个是比较大的业务,肯定比单做流量变现好的多,现在比较难。我们还是尽快摸索特别好的商业模式,也不能像艾瑞、易观他们更多是以数据报告形式变现。我们更多还是想挖掘数据,加强数据,把这个数据变现,是这样的考虑。
  主持人胥明:这个也是需要整个全行业这块,整个生态圈各个链条上出现比较有实力的公司,第三方数据公司活的滋润一些,不至于把自己卖掉或者说去做了一些其实不应该做的事,也做了一些违背他们自己早间创业所定下的大方向,都是为了一个,就是生存。
  观众提问:我是北京电视台今日传媒的王凌风,刚才想问刘D博士,您提到大视频这块,内容生产者以后制作为互联网服务,要抛弃传统电视台了。咱们像这种微博、微信和社交应用也有很多话题,对于传统电视台的收视是不是有一些提升?具体有没有这方面的研究或者数据?大数据有没有什么方式对于传统电视台提升有帮助。
  刘D:我觉得你这个问题特别好,咱们俩也算是同事,我是原来在北京台研发部做了6年,给全台十个频道各个节目提供收视分析。我觉得你这个问题很好,大数据是不是为传统,第一个互联网是不是要抛弃电视台,不是,做电视剧、综艺节目大,好声音椅子都是从国外进的。要收回成本,这个剧要有人看,要有话题性,也要调起互联网网民和电视观众的狂欢,不能光考虑电视剧观众,还要考虑网民的效果。前一段时间跟湖南卫视人接触,他们不在乎收视率,还是节目能不能引起大家的普遍关注。
  第二是《最美和声》节目可以利用新浪微博进行节目分析,因为咱们节目播出过程当中四个导师,哪个导师播出时段大家关注度比较高。可以结合新浪微博讨论比较高,对他的关注比较高。
  第三是不是已经有过类似尝试或者是还有什么方面可以做的,我离开北京台之前给生活频道做了一个项目,他们策划一系列的节目,面条类的。传统收视率数据无法帮助他,我用新浪微博数据在上面看看大家搜索面条是搜索炸酱面、刀削面多呢?可以看这些人群背后的广告喜欢哪些产品。两点好处,第一我做这个面条系列节目的时候我一选题,我是去北京炸酱面馆去做这个面条,选题内容是什么样,请什么样的嘉宾,什么样的大厨。拉广告的时候有可以跟他们说,我们有这些数据的支撑。
  刘航:电视收视率十几年都是衡量电视节目的好坏以及广告效果的指标。我们一直研究一个问题就是社会化媒体兴起之后,在综艺类节目推广之前有一些节目,会在社会化媒体以及互联网上进行推广或者是炒作。在网民当中就会聚集一定的势能,聚集到一定程度之后节目播出之后,会通过传统节目有一个引爆点。这个传达的诉求点会极度扩散,覆盖电视观众、网民,比单一媒介传播效果好很多。
  你提到没有这样的之工具或者是数据来看,其实我们去年年底和新浪微博合作,将新浪微博社会化媒体一些指标放在大家经常用到里面,可以从收视角度和社会化媒体的指标角度。之前大家评估电视、收视率、广告,更多是单一的。现在加入社会化媒体指标之后,更容易全方位衡量这个电视节目效果。之前在今年春晚和刚结束的世界杯之中也做了这样的研究和尝试,大家感兴趣,相关数据有机会可以跟大家分享。
  主持人胥明:成功的商业缺少不了创始人的直觉,这点很重要。大数据最多给我们做一个验证。
  段培力:您说的好像在调研里面有一个经典案例,研究者本身介入导致结果的变化。
  主持人胥明:是这个意思,咱们自己做大数据这块,尤其是已经前面有案例的,几乎可以这么说,后面再有人用同样的方法都不灵,除非你是第一个做的大家无意识状态下的表现是你想要的。段总他们是给爱投资做的项目做的很好,同样的案例你们可以跟段总交流,同样的方法,爱投资可以成功,你们这未必。使用数据基础可能都是一种误导性的,这在所有我们用大数据做营销的时候,在我看来是最需要留意就是这点。
  金兴:刚才段总讲的市场研究方面的案例,我想补充一下在市场研究行业里面来讲局部的大数据他是失真的,不太适合于来表现全体市场这样的反应。市场研究行业有两种数据,一个是做电视收视率一样,来有代表性的抽样,获得行为,推到全体的行为,还有大数据的分析。
  我举个简单的例子来理解局部的大数据还不如我们抽样的后面的小数据。比如说我们如果有北京市的全体市民的大数据,每一个人的行为大数据,这是一个局部的大数据。假如说推举出来一个理论说之前人可能爱吃炸酱面,我们能说全国的人口他们就都爱吃炸酱面吗?不可以,因为大数据只是北京的局部大数据是不能够代表全国的行为。还要结合着我们抽样的原则,包括在全国人口当中我要去做一个样本组,我们通过统计学的原理分析我们说北京市的人是爱吃炸酱面,上海人爱吃洋葱面,四川人爱吃担担面。这样可以完整的还原市场面貌,大数据和传统意义上的小数据要结合起来来看。
  第二点,局部大数据不是没有价值,做精准营销的时候就够了,比如段总他们拿到北京市民大数据,我们发现大家都爱吃炸酱面,我推炸酱面的广告,这是精准的。事物都有两面性,一点补充。
  主持人胥明:没别的问题,今天的沙龙就到此结束。下一次沙龙是下个月月底,我们沙龙的主题是讲跨屏,谢谢各位。(来源:互联网周刊)
【】【】【】【】【】
「关键字」
& &(1)凡本中心注明“来源: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或带有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水印LOGO的所有文字、图片、音频、视频及其他任何形式的作品 ,其版权均属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中心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发表。已与本中心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违者本中心将依法追究责任。
& &(2)转载或引用本中心内容必须是以新闻性或资料性公共免费信息为使用目的的合理、善意引用,不得对本中心内容原意进行曲解、修改,同时必须保留本中心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3)对于不当转载或引用本中心内容而引起的民事纷争、行政处理或其他损失,本中心不承担责任。
& &(4)凡本中心注明“来源:xxx(非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的文/图等稿件,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网站与机构,其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中心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5)关于本中心发布的用户投诉稿件,信息均由用户通过本中心投诉通道提供,本中心不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内容真实性有误,请与本中心联系,本中心将在核实后进行处理。& &(6)对不遵守本声明或其他违法、恶意使用本中心内容者,本中心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7)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中心联系的请发送相关内容至邮箱:)& &此版权声明解释权归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所有。
在朋友圈推销的面膜产品央视截图央视截图大会的人员" src="/finance/pics/hv1/101/140/51.jpg" />出席“微商”大会的人员  一份工作,做好了可以月入10万、108天买奔驰、6个月买...
有以下事宜,请联系:
有以下事宜,请联系:
有以下事宜,请联系:
以下企业,请联系:
以下企业,请联系:
以下人士,请联系:
会议相关订阅
&&&&& 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已有20万余电商用户
行业热点:
行业/频道:
产品/服务:
数据/研究:
导航/平台:
| | | | | | | |
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 版权所有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开会不知道说什么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