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学生心理健康论文什么样的气质类型针对什么样的教养方式的论文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毕业论文—4岁儿童气质活动性与教养方式对其8岁问题行为的预测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气质类型、应对方式与大学生睡眠质量的影响研究--《青海师范大学》2012年硕士论文
气质类型、应对方式与大学生睡眠质量的影响研究
【摘要】:睡眠是人类最重要的生理需求,千百年来人们为研究睡眠付出了大量的心血,研究睡眠是为了更好的睡眠,是为了有更充分的精力去投入白天的工作和生活。健康的睡眠是人们活力的重要保障。通过国内外大量对人格与睡眠质量关系和应对方式与睡眠质量关系的研究,我们不难发现人格、应对方式和睡眠质量之间确实存在着一定程度的相互影响。而气质类型做为人格中的稳定因素和影响人类行为方式的动力特征因素,其在人格中起到的作用不可忽视。大学生作为一个较特殊的群体,处于特殊的生活环境和自身状况之中,具有自身的心理行为特点,如:个人期望值过高、个性比较突出、心理敏感、思想超前等。大学生内心冲突与心理压力更加复杂,这些负性事件对大学生睡眠质量的影响不言而喻。本文以在校大学生为研究对象,旨在探讨气质类型、应对方式、睡眠个人信念和态度对其睡眠质量的影响。
首先,从文献研究入手,分析了心理学及相关学科对睡眠质量及其受影响的社会心理因素的研究成果,确定了气质类型、压力事件应对方式、睡眠个人信念和态度等因素是影响睡眠质量的关键因素;从而确定了气质类型、应对方式、睡眠个人信念和态度是对大学生睡眠质量产生影响的重要因素的理论构想。
其次,采用分层加随机抽样的方法,在青海师范大学选取本科一、四年级240名大学生,以气质类型量表、应对方式问卷、睡眠个人信念和态度量表和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等调查工具进行了问卷调查,共获得230份有效样本作为研究的被试。得出结论如下:
(1)37%的大学生存在睡眠障碍,大一、大四学生的睡眠质量存在显著年级差异,男、女生在总体睡眠质量上没有显著差异。
(2)多血质和抑郁质得分较高的大学生更容易产生睡眠障碍,粘液质和胆汁质个性特点明显的大学生睡眠质量往往较好。
(3)睡眠质量差者往往更倾向于采取消极、不成熟的应对方式。自责是睡眠质量差者不成熟应对的主要方式。
(4)睡眠障碍的大学生确实存在大量不合理的睡眠个人信念,喜欢夸大失眠造成的影响,对睡眠的不现实期望过高。
(5)气质类型对应对方式存在影响,对于应对方式和睡眠质量之间的相互影响起到调节作用。
(6)睡眠个人信念和态度受气质类型的影响,抑郁质得分较高的大学生更容易存在不合理的睡眠态度和信念,多血质和胆汁质得分较高的大学生更少的表现出不合理的睡眠个人信念。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青海师范大学【学位级别】:硕士【学位授予年份】:2012【分类号】:B844.2【目录】:
中文摘要3-5Abstract5-9第一章 问题的提出与研究综述9-19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9-11
一 研究源起9
二 研究目的9-10
三 研究的意义10
四 研究假设10-11 第二节 文献综述11-19
一 核心概念界定11-13
二 关于睡眠研究的现状13-19第二章 研究的总体设计19-24 第一节 研究对象19 第二节 研究方法19-20
一 测验法19-20
二 访谈法20
三 文献法20 第三节 研究工具20-22
一 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20-21
二 气质类型量表21
三 应对方式问卷21
四 睡眠信念和态度量表(Beliefds And Attitudes about Sleep scale)21-22 第四节 数据分析22-23 第五节 技术路线23-24第三章 研究结果24-34 第一节 大学生一般睡眠状况分析24-28
一 不同年级大学生睡眠质量比较24-25
二 不同性别大学生睡眠质量比较25-26
三 不同性别和年级大学生睡眠个人态度和信念的比较26-28 第二节 大学生睡眠状况的相关研究28-30
一 大学生睡眠质量和气质类型的相关研究28-29
二 大学生睡眠质量和应对方式的相关研究29
三 大学生睡眠质量和睡眠态度与信念的相关研究29-30 第三节 大学生气质类型的相关研究30-31
一 大学生气质类型和应对方式的相关研究30-31
二 大学生气质类型和睡眠态度与信念的相关研究31 第四节 大学生应对方式和睡眠态度与信念的相关研究31 第五节 睡眠质量与气质类型的回归分析31-32 第六节 睡眠质量与应对方式的回归分析32-34第四章 讨论与分析34-39 第一节 当前大学生睡眠质量的现状34-35 第二节 气质类型对睡眠质量影响的分析讨论35-36 第三节 应对方式对睡眠质量影响的分析讨论36-37 第四节 睡眠个人信念和态度对睡眠质量影响的分析讨论37 第五节 气质类型、应对方式、个人信念和态度对睡眠质量的影响分析37-39第五章 结论39-40第六章 对策与建议40-43 第一节 普及有关睡眠的自我保健知识,养成良好的睡眠卫生习惯40
一 普及睡眠保健知识40
二 养成良好的睡眠卫生习惯40 第二节 培养积极、成熟的生活事件应对方式40-41 第三节 改善不合理的睡眠个人信念和态度41 第四节 从气质特征入手,提高睡眠质量41-43第七章 本研究存在的限制与不足43-44参考文献44-47附录47-55 附录 1 气质类型量表47-50 附录 2 睡眠个人信念和态度量表(DBAS)50-51 附录 3 应对方式问卷51-54 附录 4 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54-55作者简介55读研期间参与科研和发表论文情况55-56致谢56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邓锐;刘文;;[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1年05期
黄俊伟;钟毅平;;[J];集美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0年01期
张允建;[J];江西教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1997年06期
吕元月;;[J];辽宁教育研究;2008年04期
陈芳蓉;严由伟;刘明艳;;[J];上饶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5期
刘盛;;[J];现代中小学教育;2010年08期
石文娟,马绍斌,范存欣,王声湧;[J];中国学校卫生;2005年06期
曹静芳;徐嘉骏;崔立中;朱鹏;;[J];中国校医;2009年05期
郭晋武,佘双好;[J];心理科学;1994年05期
杨本付,张作记,岳喜同,吉峰;[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0年05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张金钟;[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8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赵存喜;[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2期
冼超贵,王汉渝,利国威,刘甘泉,古模发,李晓君;[J];癌症;2000年08期
齐玉龙,翟长平;[J];蚌埠医学院学报;2003年01期
曾祥英;;[J];北方药学;2012年07期
宛蓉;[J];毕节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综合版);2005年02期
李景红;;[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9年05期
薛林峰;;[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1年10期
仲玉山,王光瑞,林卡,李玉璞;[J];北京中医;1986年04期
周辉;项平;曾强;尹岭;;[J];北京中医药;2009年11期
张建卫,刘玉新;[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胡静;钟兰;;[A];2011中国针灸学会年会论文集(摘要)[C];2011年
侯冬芬;姜睿;唐觉非;;[A];2011中国针灸学会年会论文集(摘要)[C];2011年
李雪松;段赟;;[A];甘肃省中医药学会第五次会员代表大会、甘肃省针灸学会第三次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6年
于景伟;秦平;张文彦;田培成;张仲孚;;[A];高教科研2006(下册:专题研究)[C];2006年
李樑;;[A];第8届全国运动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汪浩;李洁;;[A];第8届全国运动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王阶;郭丽丽;周婷婷;陈雯;;[A];2010年中国药学大会暨第十届中国药师周论文集[C];2010年
黄丽娜;赵德军;;[A];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新进展——全国第十届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7年
滕晶;齐向华;康秀丽;王利;师冉;;[A];全国第四次中医科研方法学暨花生枝叶治疗失眠症研究成果汇报学术研讨会专家讲课和学术论文集[C];2009年
孟红;杨红玲;;[A];第四届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心身医学专业委员会换届大会暨第七届全国中西医结合心身医学学术交流会论文汇编[C];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罗海鸥;[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11年
黄春华;[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1年
粟胜勇;[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1年
冯正直;[D];西南师范大学;2002年
齐向华;[D];山东中医药大学;2004年
李樑;[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罗文政;[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6年
陈天定;[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7年
师冉;[D];山东中医药大学;2007年
姜峰;[D];山西医科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王亮;[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龙驹;[D];湖南中医药大学;2010年
席艳香;[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0年
刘蓬;[D];青海师范大学;2010年
王雪娟;[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0年
张慧媛;[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0年
陈芳蓉;[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刘明艳;[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汤顺清;[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李玮;[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李娟;[J];安康师专学报;2005年02期
利爱娟;郑莉君;;[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6年10期
林崇德;[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1期
刘文,杨丽珠,邹萍;[J];心理与行为研究;2004年04期
刘文;夏明珠;;[J];心理与行为研究;2007年01期
邓丽芳;王瑞;郑日昌;;[J];心理与行为研究;2007年02期
刘霞;;[J];重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7期
张晓泳,章连娣;[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年04期
苗丹民,王家同,舒翠玲,刘安立,牛建军,杨家斐,刘旭峰;[J];第四军医大学学报;1992年04期
洪琦,姚凯南,刘灵;[J];中华儿童保健杂志;1996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毕玉;王建平;杨智辉;王玉龙;;[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李晓春;[D];华东师范大学;2001年
刘文;[D];辽宁师范大学;200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张榕芳;[D];广西师范大学;2001年
高宝梅;[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3年
潘发达;[D];上海师范大学;2004年
王昕亮;[D];西北师范大学;2004年
李素梅;[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5年
李凤杰;[D];辽宁师范大学;2005年
夏明珠;[D];辽宁师范大学;2005年
马晓明;[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罗艳红;蔡太生;;[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8年12期
关念红;胡三红;王继辉;张晋碚;王旭东;;[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7年04期
蓝芳;金一波;孙文静;戚瑞丰;胡迪;;[J];心理研究;2011年03期
刘建安,苏晓梅,静进,易欢琼,欧阳才颜,文琼,张继永,张晓燕;[J];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2004年01期
黄喜珊,王才康;[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4年12期
井世洁;李西君;;[J];南开大学法政学院学术论丛(下);2002年S2期
孟沛欣,郭召良,郑日昌;[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4年05期
赵玉芳,张庆林;[J];心理科学;2005年03期
;[J];报刊荟萃;2009年07期
胡志;[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赵欣;;[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陈红;郭成;;[A];第九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2001年
刘训俭;;[A];全国手术室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04年
李长瑾;陈冰纯;何金彩;蒋索;;[A];2008年浙江省心身医学学术年会暨灾后心理救援专题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8年
田春梅;张素珍;王素枝;;[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第四届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3年
张正银;;[A];全国儿科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03年
刁利华;李玉玲;尹秋;郭勇;;[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第四届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3年
周丹;;[A];全国口腔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04年
章金辉;严伟良;;[A];2006年浙江省精神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隆春玲;韩海英;熊红芳;贺美玲;;[A];全国精神科护理学术交流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原方;[N];中国妇女报;2006年
品梅;[N];人民政协报;2002年
韩晓宏;[N];长春日报;2006年
温云楠;[N];阿勒泰日报;2008年
张二虎 孟旭;[N];中国教育报;2003年
记者 项铮;[N];科技日报;2007年
董蒙;[N];医药养生保健报;2007年
郭静?温志勤
暨南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中医科主任、主任医师
孙升云;[N];广东科技报;2008年
安徽医科大学生理学教授
张景行;[N];健康时报;2008年
戴秀娟 河南省中医院;[N];中国中医药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刘晴;[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方正;[D];四川大学;2007年
李杨;[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8年
王文燕;[D];山东中医药大学;2008年
植凤英;[D];西南大学;2009年
金庆英;[D];吉林大学;2012年
邹韶红;[D];中南大学;2007年
李琳;[D];北京体育大学;2006年
何建华;[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7年
王丽娜;[D];天津医科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赵郝锐;[D];苏州大学;2007年
闫志英;[D];广西师范大学;2003年
王海荣;[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3年
宋淑娟;[D];湖南师范大学;2004年
孙雄辉;[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孙晓东;[D];扬州大学;2010年
温义媛;[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杨阳;[D];安徽医科大学;2011年
刘珊;[D];中南大学;2003年
王燕;[D];郑州大学;2010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知识超市公司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服务热线:010--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4号中学生父母教养方式、人格、价值观与社会责任心关系的研究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中学生父母教养方式、人格、价值观与社会责任心关系的研究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大学生气质类型、家庭教养方式与亲子沟通关系研究--《曲阜师范大学》2011年硕士论文
大学生气质类型、家庭教养方式与亲子沟通关系研究
【摘要】:气质是表现在心理活动的强度、速度、灵活性和指向性等方面的一种稳定的心理特征,即我们平时所说的脾气、秉性。气质虽然是比较稳定的个性心理特征,但其在后天的生活环境和教育影响的作用下,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可以改变的。尤其是家庭环境背景的影响尤为突出。
家庭是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家庭教育也是心理学家、社会学家等的研究重点。而亲子沟通又是家庭教育的基础。亲子沟通是一种很特殊的人际沟通,指在家庭中父母与子女之间通过各种言语和非言语的方式而交流信息的过程。本研究主要是通过青少年的气质类型和家庭教养方式与亲子沟通的关系研究。本研究主要通过气质自评量表、家庭教养方式量表和亲子沟通量表对被试进行测评分析,得出以下结论:
1.在气质类型上在多血质、粘液质、胆汁质、三个维度上,男生得分高于女生,在抑郁质维度上女生得分高于男生,但是在四个维度上男女得分并不存在显著性差异。
2.在家庭教养方式上,男女存在性别差异。在父亲惩罚严厉维度上,男生得分显著高于女生,也就是说男生较女生更倾向于惩罚严厉。在父亲拒绝否认维度上,男生得分显著高于女生,也就是说父亲对男孩有更多的拒绝和否认;在母亲所在的五个维度上,男女得分不同,但是他们之间并不存在显著性差异。在母亲情感温暖理解维度上女生得分高于男生;而在母亲过度干涉保护、母亲拒绝否认、母亲惩罚严厉、母亲偏爱等维度上,男生得分高于女生。
3.在亲子沟通上,男女存在性别差异。女生亲子沟通水平显著高于男生。具体来看女生在参与倾向性、情感需要、沟通的灵活性、理解、开放的表达这5个因素上平均分显著高于男生;从2个维度上看,女生在动力和能力维度上平均分显著高于男生。无论是在父亲参与倾向性上还是母亲参与倾向性上、父亲情感需要还是母亲情感需要上,男女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也就是说女生更具有主动性;在与父亲沟通的灵活性因素上存在显著性差异,在母亲沟通的灵活性上差异不显著;在理解因素上,母亲在子女性别方面存在显著性差异,父亲方面则不显著;在动力与能力两个维度上,在父亲动力、母亲动力、母亲能力方面,男女存在显著性差异。
4.不同的气质类型的被试会可能有不同的亲子沟通方式。多血质的个体因为性格比较活跃,所以倾向于主动的和父母沟通,被动性少一些,而粘液质的个体性格比较内向,父母主动的沟通会促进个体与父母的沟通,其主动性差一些。
5.不同的家庭教养方式影响到大一新生的亲子沟通情况。情感温暖理解的家庭教养方式可能有助于被试主动地亲子沟通。而父母对子女表现出越多的惩罚、过分干涉等等,子女就会出现很少的亲子沟通。
6.粘液质的气质类型、情感温暖理解的教养方式可能会更好的促进亲子沟通。
7.父母教养方式在气质类型对亲子沟通的影响中具有中介作用。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曲阜师范大学【学位级别】:硕士【学位授予年份】:2011【分类号】:G78;G645.5【目录】:
Abstract5-9
二、文献综述9-18
1. 亲子沟通9-13
(1) 理论研究基础10-12
(2) 国内外研究12-13
2. 气质类型13-16
(1) 相关概念13-14
(2) 气质的分类14-15
(3) 气质的理论基础15-16
3. 家庭教养方式16-18
(1) 父母教养方式的不同维度17-18
三、研究方法18-19
1. 研究对象18
2. 研究工具18-19
(1) 气质自评量表18-19
(2) 父母教养方式评价量表(EMBU)19
(3) 青少年亲子沟通心理问卷(PACT)19
3. 施测以及数据处理19
四、结果与分析19-28
1. 研究变量的性别分析19-22
(1) 大一新生气质类型的性别差异19-20
(2) 大一新生父母教养方式的性别差异20-21
(3) 大一新生亲子沟通的性别差异21-22
2. 研究变量的相关分析22-24
(1) 大一新生气质类型与亲子沟通的相关分析22-23
(2) 大一新生父母教养方式与亲子沟通的相关分析23-24
(3) 大一新生父母教养方式与气质类型的相关分析24
3. 研究变量的回归分析24-28
(1) 回归分析一25
(2) 回归分析二25-26
(3) 回归分析三26-27
(4) 回归分析四27-28
五、分析与讨论28-33
1. 大一新生气质类型、家庭教养方式与亲子沟通的基本特点的分析28-30
(1) 大一新生气质类型的差异分析28-29
(2) 大一新生分母教养方式的差异分析29
(3) 大一新生亲子沟通的差异分析29-30
2. 研究变量之间的关系讨论30-33
(1) 大一新生气质类型与亲子沟通的关系分析30
(2) 大一新生家庭教养方式与亲子沟通的关系分析30-31
(3) 大一新生气质类型与家庭教养方式的关系分析31-32
(4) 大一新生气质类型和家庭教养方式与亲子沟通的关系分析32-33
六、结论与展望33-35
2. 展望33-35
参考文献35-37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引证文献】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林贞;[D];山西师范大学;2013年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杨丽珠,宋辉;[J];心理与行为研究;2003年01期
刘文,杨丽珠,邹萍;[J];心理与行为研究;2004年04期
袁桂平;刘春志;;[J];现代教育科学;2008年12期
雷雳,王争艳,李宏利;[J];教育研究;2001年06期
陶沙,林磊;[J];心理发展与教育;1994年03期
张文新;[J];心理发展与教育;1997年03期
魏然;冯维;;[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9年03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郑满利;[D];河南大学;2004年
张峰;[D];西南师范大学;2004年
范艳;[D];郑州大学;2006年
王艳喜;[D];江西师范大学;2007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董军强;;[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04期
龙涛;;[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S1期
严然;吴丹;;[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4期
蒋长好,邹泓;[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05期
黄卫明;桑青松;;[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年01期
任向东;;[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6期
许有云;[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04期
林晶晶;;[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06期
曲强;[J];华东冶金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3期
杨鹏;黄宁夏;;[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禄小平;;[A];毕节地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研讨会文章选集[C];2006年
路由喻放;;[A];节能环保 和谐发展——2007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二)[C];2007年
方芳;;[A];中国当代教育理论文献——第四届中国教育家大会成果汇编(下)[C];2007年
牟云峰;;[A];第六届汉语词汇语义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郭坚明;杨波;;[A];2010广东省预防医学会学术年会资料汇编[C];2010年
唐友忠;;[A];2006年湖南社科联学科前沿问题研究论坛论文集[C];2006年
平延勋;;[A];河南省学校管理与学校心理研究会第十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陈劲梅;杨媛;范彩云;;[A];第二十二届航天医学年会暨第五届航天护理年会论文汇编(下册)[C];2006年
陈劲梅;陈艳艳;;[A];第一届航天医院管理论坛论文汇编[C];2007年
陈劲梅;郑珊;范彩云;;[A];第二十三届航天医学年会暨第六届航天护理年会论文汇编[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赵洪朋;[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李六珍;[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陆芳;[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王儒芳;[D];成都中医药大学;2010年
于天琪;[D];吉林大学;2011年
安春明;[D];吉林大学;2011年
郭瑜洁;[D];第二军医大学;2011年
蒋志杰;[D];南京大学;2011年
王坤;[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卢海丹;[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徐璐;[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徐敏;[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孙宝宏;[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原雪雯;[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刘丹;[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杨帆;[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刘畅;[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王鹏欢;[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吴欢;[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谢莲花;[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同被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池丽萍;辛自强;;[J];心理与行为研究;2010年02期
郑满利;魏明霞;李新旺;;[J];心理研究;2009年02期
高长丰;王伟;张建波;;[J];社会心理科学;2006年06期
杨明娟;;[J];社会心理科学;2008年01期
陈华英;[J];思想·理论·教育;2003年05期
魏俊彪;孙红亮;张云;;[J];中国学校卫生;2009年01期
方晓义,林丹华,孙莉,房超;[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4年01期
池丽萍;;[J];心理发展与教育;2011年02期
陈红兵,申继亮;[J];心理科学;1993年02期
谭小宏,秦启文;[J];心理科学;2005年04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陈云凤;[D];宁波大学;2011年
张峰;[D];西南师范大学;2004年
郑小方;[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罗香群;[D];福建师范大学;2007年
张颖;[D];重庆大学;2008年
杨焕兰;[D];西南大学;2009年
徐亚华;[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杨晓;[D];西南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杨丽珠,宋辉;[J];心理与行为研究;2003年01期
许洪顺;[J];渝西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4期
洪琦,周胜利,姚凯南,刘灵;[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01年03期
郑立新,彭金维,奚燕娟;[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01年03期
林碧英;[J];福建师大福清分校学报;2001年03期
叶一舵,白丽英;[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2期
朱贤;[J];佛山大学学报;1997年06期
刘晓梅,李康;[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年03期
左占伟;[J];哈尔滨学院学报(教育);2003年08期
张松;[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1999年02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徐璇;[D];山东师范大学;2000年
王红姣;[D];上海师范大学;2003年
李大维;[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芦朝霞;[D];山西大学;2005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管夏瑜;洪慧敏;;[J];中国电力教育;2011年02期
赵汗青;;[J];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06期
李玲;黄艳苹;刘建平;;[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7年01期
张莉莉;张小龙;;[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1期
姜国瑞;汤家彦;;[J];社会心理科学;2009年03期
张婷;刘新民;王卫纲;;[J];皖南医学院学报;2009年06期
张帆;丁显洲;;[J];广西教育;2009年24期
尹红霞;卢国强;;[J];价值工程;2010年16期
刘磊;符明弘;范志英;;[J];长江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5期
王维;;[J];家庭教育(婴幼儿家长);1998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王晋蜀;严峥;李昆;郭涛;郭鹏;刘华;;[A];首届全国网络成瘾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朱倩云;;[A];Proceedings of Conference on Psychology and Social Harmony(CPSH2011)[C];2011年
韩斌;张文新;陈光辉;李春;;[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赵兴奎;;[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张劲梅;张庆林;;[A];和谐共生:2007年全国博士生(教育类)学术论坛论文集[C];2007年
宋明霞;欧阳胜权;;[A];2011年全国高校学生工作年会论文集[C];2011年
张海音;郑恩同;;[A];2011年浙江省心理卫生协会第九届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1年
徐铭;陈珍妹;林文光;;[A];华东地区第十次流行病学学术会议暨华东地区流行病学学术会议20周年庆典论文汇编[C];2010年
罗静;王薇;张建新;;[A];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自主创新——第十二届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年会(第三卷)[C];2010年
罗鸣鸣;张野;;[A];创新沈阳文集(B)[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泗阳县三庄初级中学
葛以升;[N];江苏法制报;2008年
浙江省立同德医院临床心理科主任医师、博士
徐方忠;[N];浙江日报;2011年
明桥;[N];中国教师报;2003年
宫也;[N];中国妇女报;2011年
光明日报记者
殷泓;[N];光明日报;2011年
;[N];中国消费者报;2001年
陈晓玮;[N];中华读书报;2005年
王 林;[N];大众科技报;2003年
王柏玲;[N];文汇报;2010年
詹雨鑫;[N];南方日报;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向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魏莉莉;[D];华东师范大学;2013年
戴吉;[D];中南大学;2013年
罗艳红;[D];中南大学;2013年
刘建榕;[D];福建师范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李霞;[D];苏州大学;2010年
陈培娟;[D];上海师范大学;2012年
张溥;[D];河南大学;2013年
邹存政;[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1年
马宁宁;[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董静;[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1年
毋静芳;[D];赣南师范学院;2012年
唐开聪;[D];广州大学;2012年
张衍超;[D];重庆大学;2012年
孙艳;[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知识超市公司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服务热线:010--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4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学生科技论文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