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开展基层所队警务实战化建设训练工作

警务教员正在讲解对手中轻武器的快速使用。  人民网喀什6月12日电&6月以来,新疆公安边防总队喀什支队立足基层边防工作实际,广泛开展基层民警警务实战技能培训,着重对基层民警应急处突能力、检查查缉能力、实战射击能力、警务实战技能、心理干预能力等方面进行全方位、多层次、密集型训练,全面提升基层一线民警执法水平和警务实战能力。  据悉,开展警务实战能力培训,是全面落实公安部关于公安机关人民警察警务实战技能战术训练的要求,是全面提升公安机关特别是基层一线民警执法水平和警务实战技能,增强民警综合素质的重要举措。(王志强 潘学刚)边防民警正在进行警务实战技能训练。  作者:潘学刚西小召派出所&
用户名:密码:
&&&&&&&&&&&&&&&&&&&&&&&&对提升基层公安机关警务实战能力的思考发布日期:11-11-08&&&& 浏览次数:3871&&& 字体:大&&中&&小 广大公安民警处在预防和打击违法犯罪活动的第一线,“时时有流血,天天有牺牲”是对公安民警职业风险的生动写照。从新中国成立至2010年底,已有11440名公安民警因公牺牲;“十一五”期间,有2182位公安民警因公牺牲,平均不到一天就有1名公安民警牺牲;2010年,全国公安民警因公牺牲415人,因公负伤3687人。这些伤亡的民警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警务实战安全意识不强、技能不熟、体能不好造成的。面对日趋严峻复杂的执法安全形势,提升基层公安机关警务实战水平显得越来越重要,越来越迫切。下面,笔者结合基层情况对基层警务实战能力建设谈点粗浅的看法。  一、基层警务实战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近年来,随着利益格局的加快调整,群众心理和社会心态日益复杂,在全国各地爆发的突发性、群体性事件不断增多,警民之间的冲突也不断增加,暴力抗警、暴力袭警事件层出不穷。从警务实战上看,一些基层公安机关和民警实战安全观念、战术配合意识比较淡薄,警务实战技能、单警装备使用不娴熟,体能素质、基本战法跟不上实战需要等一系列问题。  (一)实战安全意识淡薄,警惕性不高。民警在接处警、执法执勤、参与群体性事件、组织安全保卫、开展专项行动等工作中,虽然知道当前的执法环境比较复杂,但部分民警缺乏自我安全防护意识和高度戒备思想,自信能凭借平时的实战经验可以避免,实际中缺少“安全距离”和掩护物的概念,对现场可能出现的情况也缺乏基本的判断和对策,总认为群众不敢也不会对自己怎样,存在侥幸心理。  (二)警务实战训练不系统,内容难落实。从基层实战训练的情况看,一些基层单位对民警的警务实战训练不重视,普遍认为基层一线根本没有开展警务实战训练的条件,虽然每年都组织民警开展集中培训,但时间较短,进行警务实战训练的时间更短。有的单位怕出事,很少组织公安枪支勤务使用和实弹射击训练。也有一些单位对警务实战理解片面,认为警务实战训练就是开展警务技能、枪支训练,对巡逻控制、模拟事件(案件)现场处置等缺乏训练。县级公安机关还没有真正形成警务实战技能培训的刚性、系统化、规范化的培训制度,提升民警实战技能便难以保障。  (三)对单警装备使用不熟练,心理顾虑大。虽然基层公安机关都配备了单警装备,但大多数只是做摆设,使用率不高。一些单位单警装备训练内容不完整,使民警对单警装备的基本性能、战术应用技能和方法掌握不全面,特别是对警用强光手电、匕首、催泪喷雾剂等应用认识模糊,对单警装备使用的法律依据不清楚,相当部分民警对单警装备存在不敢用和不会正确使用的现象,普遍存在着“能不用的尽量不用”的思想。虽然强调民警依法履行职务时执法权益受到保护,但在当前执法环境下,对依法使用单警装备之后可能产生的后果有疑虑,担心被问责追究,使民警执法的心理压力增大,对单警装备实战运用心存恐惧。  (四)警务战术训练比较薄弱,协同意识差。由于基层警务实战战术教官比较缺乏,往往在集中训练中侧重警务基本技能训练,轻视对搜捕、查控战术、盘查战术等实战协同科目的训练,更缺乏应急处突中的战术训练。基层民警在参加接处警、执法执勤、处置群体性事件等警务活动中,很少能针对不同警情制定处置计划,缺乏现场控制理念和战术协同意识,绝大多数民警到现场后临时应变,导致反应相对滞后,增加了处置工作的突变风险,人为地错失了先发制人的良机。  (五)日常体能训练不落实,体能在下降。强健的体魄、充沛的体能是完成各项任务的基本保障,但部分基层单位对日常体能训练工作重视不够,以工作忙、事务多、无场地和设备等为由,没有很好地组织民警开展专业性、针对性较强的体能训练,其他形式的身体素质训练活动也较少开展。通过对民警身体健康检查和体能素质测试,民警身体健康状况和体能素质呈现逐年下降趋势,使保障警务实战基础的体能状况令人担忧。由于“警少事多”的状况存在,民警被大量事务所累,难以自觉主动地进行体能训练。  二、加强基层警务实战能力的几点意见  基层一线民警的实战水平直接影响着公安机关打击犯罪、稳控社会的能力。今年以来,公安部党委领导机关对公安民警的生命安全非常关心,将公安机关警务实战训练工作提高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先后下发了《全国公安机关警务实战教官技能比武活动方案》、《全国公安机关警务实战教官技能比武操作规程》,举办了全国公安机关警务技能战术教官培训班,召开全国实战教官比武活动研讨会,组织开展了全国警务技能教官比武活动。实战是检验教育训练的试金石。各级要切实将警务实战工程作为公安民警的“生命工程”,抓好、抓实、抓到位。  (一)认清警察职业特殊性,提高广大民警的警务实战意识。针对当前严峻复杂的社会治安形势和执法环境暴力化倾向突出的状况,基层公安机关要着力抓好三个环节,不断营造人人重视警务实战的氛围,提升民警的警务实战意识。一是日常教育必讲。各级要将提升警务实战意识作为提升队伍战斗力、执法安全度和增强警察社会形象来看待,纳入民警日常教育。通过开展日常教育、观看警察实战资料片,让民警充分认清警察职业是高危职业,无时不刻伴随着危险,从而不断增强民警的敌情意识、实战安全意识。二是遂行任务必抓。各级各职领导在前行各种任务前,无论时间再紧,都要对民警进行警务实战动员,必要时边行动边动员,明确有关事项,提出明确要求,让民警认清遂行的危险性,时刻将安全放在首位,增强自我防范意识和警务规范意识。三是完成任务必查。每项工作任务完成后,每个单位和战斗小组都要对遂行任务情况进行检查,组织民警开展警务实战剖析,总结经验教训,强化警务实战理念。县级公安机关在重大任务完成后或者大项实战行动结束后,也要及时召开警务实战经验交流会,组织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共同提高。  (二)培养基层一线警务实战教官,建立警务实战训练体系。基层警务实战教官水平和训练机制直接影响民警的警务实战水平,影响和制约着基层警务实战能力。一是借用院校教官。院校警务实战教官常年研究警务实战工作,具有非常丰厚的教学经验。县级基层公安机关每年开展的“轮值轮训、战训合一”集中训练中,要主动与公安院校联系,邀请院校警务实战教官到单位进行教学,这样有利地提升基层警务实战水平,更好地解决基层民警在日常警务实战中碰到的问题。二是打造特警教官。特警大队是基层应急处突的重要力量,特警队员具有较好的警务实战技能和应急处突经验。县级公安机关要充分发挥特警队伍的优势和作用,积极打造特警警务实战教官队伍,采取送教到基层所(队)、培养基层所(队)教官、指导基层开展应急处突演练等方法,提高基层所(队)警务实战水平。三是培养基层教官。每年要精心挑选一批组织能力强、业务基础扎实、技战术水平好的民警进行专门培训,为基层所(队)培养“能讲、会教、肯钻研”的警务实战骨干,组成警务实战“小教官”队伍,全面提升广大民警警务实战素质,提高基层所(队)遂行各项任务的能力。  (三)扎实开展警务实战训练,提高一线民警警务实战技能。扎实有效地开展警务实战训练是减少民警遂行任务伤亡的有效途径,也是克敌制胜的前提和基础。一是定好计划抓落实。县级公安机关要强化制度保障,制定长期的、具体的、规范性的警务实战技能年度培训计划,确保每名民警年度参与实战训练的有效时间。训练内容要突出实战,坚持集中训练与基层所(队)日常练兵相结合,使之成为民警的习惯养成,真正达到“为战而训,以训促战”和规范警务实战、减少民警伤亡的目标,训练要从执法、执勤和实战需要出发,着力抓好单警、双警、三警实战技能和多警战术协同训练。二是深入开展练技能。让民警准确掌握警务实战技能动作要领,学会徒手防卫与控制、警械武器使用、搜身带离、现场急救的规范方法,掌握警务战术的基本动作,掌握盘查嫌疑人、查控嫌疑车辆、搜索、抓捕犯罪嫌疑人的基本方法,熟练掌握一般警务活动中“防、控、查、抓、带”等战术动作,通过训练促进队伍整体素质和战斗力不断提升。当前,要把民警实弹射击作为实战应用训练重点,安排足够的时间开展实弹射击训练,不断提高作战水平和作战能力。三是战训结合促实战。全面推行“轮训轮值、战训合一”的训练模式,县级公安机关要将每期的集中培训班编为战训机动大队,纳入应急处突力量序列,24小时接受市局、分局的统一调度指挥,做到战时执行突发事件处置、恶性案件防控和重大警务保卫活动等任务,平时参与辖区的治安巡逻和设卡工作。针对预防和处置群体性和突发性治安及恐怖事件面临的形势和任务,要采取“集中强化,分散练兵”的练兵模式,以特警、巡警、治安、刑侦、派出所民警为重点,展开以快速集结、队形演练、战术演练、模拟演练为主要内容的集中强化训练。  (四)落实基层日常体能训练制度,切实抓好民警的体能训练。良好的体能是提高公安队伍战斗力的基础,是做好公安工作的重要保证。一是建立制度日常练。基层公安机关要建立民警日常体能训练制度,确保各科、所、队每天不少于一小时的警务体能训练。各科、所、队每周要制定体能训练计划,建立民警体能训练登记考评制度,科学组织安排体能练兵。既要保证每周不少于两次的集中性训练,又要针对民警工作分散、不便于集中训练的实际情况,让民警结合实际自我安排体能训练。二是开展活动推动练。县级公安机关要每年组织开展一次警体运动会,精心筹划全民健身日活动,每半年至少组织开展一次球类体育竞赛活动。各科、所、队要充分考虑民警日常工作任务繁重的实际情况,立足实际,积极组织民警开展一些趣味性、竞技性的体能小竞赛活动,通过活动促进体能训练活动开展。三是达标考评督促练。2010年12月公安部下发了关于实施《公安机关人民警察体育锻炼达标标准》的通知,省厅、市局先后下发了《实施细则》,县级公安机关要按照新的《警体标准》进行全员考核,把能否达标作为民警录用、晋升以及岗位调整的重要依据之一,与年度的评先创优结合起来。切实通过达标考评,不断提高各单位和民警对体能锻炼的重视程度,进一步激发和调动全警参与体育锻炼的热情。&【打印本文】&&&&【关闭此页】
&&&&&&&&&&&&&&
您所处的位置:&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警务实战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