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工水平说对复述策略适用于的研究提出了什么观点?实验是如何设计和论证的

如何提高学生数电自主设计实验学习能力实验报告 - 米需爱网 - 老鼠爱大米,人人需要爱!
如何提高学生数电自主设计实验学习能力实验报告
您的位置: &
如何培养中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摘 要: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入发展,以及新课程改革的逐步推进,阅读在语文教学中占有的比重越来越大。如何搞好仞中语文阅读教学,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不断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备受众多语文教师的高度关注。我认为关键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多下工夫。
优质期刊推荐中国基础教育网-语文-教学研究
你的位置&&&教学研究
教会学生学习――教师指导下学生自主学习教学模式研究的实验报告
作者:张玉昆/胡继渊/沈正元
课题组成员:张玉昆、胡继渊、沈正元、龚培基、吴振华、庄培琴、金坤荣、李
    “教师指导下学生自主学习教学模式研究”是我校承担的国家教委“八五”规划课题。在苏州大学储培君教授的具体指导下,我们以教育心理学、现代教学论等为理论依据,开展扎实的研究,取得了预期的效果。
   一、实验的缘起
  由于“应试教育”的长期影响,特别是片面追求升学率的严重影响,初中教育并没有完全摆脱应试教育的 束缚,“教师讲,学生听;教师写,学生抄;教师考,学生背;重知识,轻能力,重分数,轻素质”的现象还
比较严重地存在着。学生被动学习,不会学习,教学效率低下,课业负担越来越重。这既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 ,又妨碍学生的个性发展。因此,我们认为必须改进教学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使学生学会学习。
唯其如此,学生才能学得主动,学得轻松,学生的个性、特长才能自由发展,学生的素质才能全面提高,真正 实现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
我们把实验的突破口瞄准课堂教学,确定了“教师指导下学生自主学习教学模式研究”的实验课题。
   二、实验的理论依据
  现代教育理论认为,教师和学生是教育活动中的两个基本要素,学生是受教育者,但不完全是被动接受教育的,具有主观能动性,一切教育的影响必须通过学生的主动积极性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因此,教育的一切
活动都必须以调动学生主动性、积极性为出发点,使学生具有充分的动力,主动学习,善于学习。
   现代教育理论还认为,学校教育应着眼于教学生学会学习,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夯实学生“终身学习”的基础,这已成为具有时代特征的教育口号。
  我们认为,实行教师指导下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模式要根据学科、教材的情况和学生的特点灵活运用,在形式上不宜千篇一律,但必须体现以下三个要点:
  1.在教学中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内驱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的学习具有持久的内在动力;
  2.在教学中创造条件,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3.指导帮助学生逐步学会学习。
  从学的一方面来看,学生的自主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能够对自己的学习负责,能自我操纵学习,具有如下特点:
  1.主体性。即学生处于教学的主体地位,能自始至终地参与有关教学的决策,能自觉地对学习实施自我检查和评价,并实施符合自我发展可能性的调整,成为学习的主人。
  2.独立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根据自己的学习特点选择独特的学习方法,独立地、策略性地解决学习中的问题。
  3.超前性。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中,而且能为自己寻到新的学习模式,以适应现在及未来社会发展的学习活动,使自己能迎接学习中产生的新问题的挑战。
  学生的自主学习是一个综合体,既有认知心理系统――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智力和能力等,又有情意系统――动机、态度、兴趣、情感、意志、性格等,其基本要素主要为四个方面:
  自主学习的心理素质――包括自主学习的态度和动机。这是自主学习的内在动力与前提。
  自主学习的基础学力――符合自主学习要求的相应的知识和经验储备。这是自主学习的基础。
  自主学习的智力品质――观察力、思考力、联想、记忆力等。这既是自主学习能力构成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发展的潜在要素。
  自主学习的方法技巧――掌握学科学习的特点与规律,独立地选择学习的步骤与方式,具有良好的学习习惯,策略性地学习,这是自主学习的技能要素。
  以上四个要素构成学生自主学习的四维结构,形成四位一体的“合金”。
  从教的方面来看,我们强调学生是主体,但并不否认教师的作用。我们认为,在这一模式中教师不仅向学生传授知识,而且起主导作用,即导趣(激发动机、引起兴趣)、导向(揭示目标、引导方向)、导疑(激起疑问、引发思维)、导法(指导方法、授以技能)、导馈(引导反馈、及时矫正)等,从而使学生主体作用与教师主导作用得以最优组合。
   三、实验的目标
  我们把本研究的目标确定为促使全体学生素质全面发展、个性健康发展,使每个学生学会学习,达到愿学、乐学、会学、善学。
  愿学:即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对学习有浓厚的兴趣,有一定的毅力,有强烈、持久、稳定的学习动机,主动积极地参与学习。
  乐学:视学习为一种精神需要,感到学习是一种愉快的生活,有积极、乐观向上的态度,学得轻松愉快。
  会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多种学习方法,并综合运用各种学习方法进行系统分析,理解材料,能广泛地收集各种资料,从各种信息源获取知识信息。
  善学:善于制订与自己认知风格相符的学习计划,能根据学科特点及自己的学习状况,选择合理的学习方法;能积极进行独立的有创造性的思维活动;善于自我检查,自我评价,善于运用已有的知识去解决各种问题
  在此基础上,从理论和实践结合上初步探索适合农村初中的“教师指导下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模式”。
   四、实验的措施
  在实验中,我们采用“四个以”和“四个统一”的教学策略:“四个以”是“以激发学习动机为前提,以发展元认知能力为重点,以思维训练为中心,以优化课堂教学结构为突破口”;“四个统一”是指“学生主体与教师主导的统一,传授知识与发展能力的统一,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的统一,面向全体与因材施教的统一
  (一)激发学习动机,使学生的学习具有持久的动力
  动机是一切学习的原动力,它是推动学生自主学习活动的主观因素,是学生学会学习的前提。我们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其求知兴趣,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1.提高抱负水平,激发学习动机
  抱负水平又称志向水平,指人们在从事某一活动时对自己将来的成就所期望达到的水平。抱负水平的高低与学生学习动机水平的高低密切相关,提高学生的抱负水平,使其达到适当的水准,能引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我们一是加强学习目的(理想)教育。每学期开展以“三项活动”、“三项渗透”为主要内容的“学会学习,学好本领,振兴家乡”的主题教育,即举行“知识就是力量”、“为建设家乡,我必须成才”等主题班会,组织“科学知识在振兴家乡中的作用”的社会调查,请企业家、专业户作“科技兴厂、兴农”的报告,并且把学习目的教育渗透到各科教学、课外活动及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中。二是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现状,制订恰当的学习目标。每学期开学初,各科老师都要求学生做到看一遍目录,通览一遍教材,明确本学期学习的目标,并要求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制订自己的奋斗目标。各科教师还做到“三提前”,即把每一单元(章节),每
一篇课文,每一节课的教学目标提前告诉学生,使学生心中目标明,方向清,抱负水平得以提高,从而引发出强烈的自主学习动机。
  2.培养求知兴趣,维持学习动机
  在教学中,我们通过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来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动机。一是教师在教学中善于撩拨学生对新知识的好奇与探求之心,特别是注重情境教学,如语文课上的小组讨论、比赛,英语课分角色对话、编演剧本等,诱发了学生渴求知识的浓厚兴趣。二是开展课外活动,各学科均设立了兴趣小组,开展上街扫错别字、小记者采访、趣味数学讲座活动。三是教师不断学习,努力提高自己的授课水平,做到上课开头新颖、别致,
有吸引力;中间有高潮,使学生心境不衰;结尾有余味,使学生产生“想知后事且听下回分解”欲望,从而使学生在45分钟的时间里自始至终具有浓厚的学习兴趣。四是改善师生关系,融洽师生情感,使学生“尊其师,信其道”,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3.适时进行激励,强化学习动机
  在教学中,适时地对学生进行激励,可以强化学生的学习动机。我们的激励措施有:一是期望激励。我们从著名的皮格马列翁效应中获得启示,运用期望激励学生。老师们以满腔的爱心关心每一个学生,表达自己对每一位学生的期望。在与学生的个别谈话时,老师以“我希望你……”、“我相信你一定能……”、“你能够……”的语气表露对学生的希望,使学生受到鼓舞。二是表扬激励。在教学中,教师注意多表扬,少批评,尤其对于那些学习有困难而自卑感很强的学生,教师尽力发掘其身上的闪光点,多表扬鼓励,帮助其树立自信心,激发其奋发向上的动机。三是反馈激励。我们通过多种方式使学生及时获悉自己的学习情况,做到“三个及时”(即及时反馈学习成绩,及时反馈掌握知识情况,及时反馈学习方法的有效性)。四是成功激励。我们运用分层教学,并且努力创设各种机会,如开展“露一手”比赛、“谁进步快”评比等,使每个学生都有获得成
功的机会,使学生经常尝到成功的喜悦,不断激发其学习积极性。
  此外,我们还引导学生对成功与失败进行正确的归因,帮助学生分析失败的原因,寻找获取成功的对策,从而推动学生的学习动机,使学生对学习充满着渴望,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学习之中。
  (二)发展元认知能力,使学生学会策略性地学习
  元认知就是对认知的认知,即个人对他自己的认知过程和结果以及与之有关的任何事物的认知。长期以来,学校教育大都将学生的学习视为一个由感知、注意、记忆、理解构成的认知过程,相应地,在分析学习能力时,也多侧重从感知能力、记忆能力、理解能力、概括能力等几方面入手。从元认知的角度来考虑,学生的学习活动并不仅仅是对所学材料的识别、加工和理解的认知过程,而且也是一个对该过程进行积极监控、调节的元认知过程,因此,培养学生的元认知能力显得十分重要。
  在实验中,我们把培养元认知能力作为教学生学会学习的重要举措。从初中学生的学习及我校的实际出发,提出了“五个认识”、“五个能够”、“五个掌握”的培养目标要求。“五个认识”指认识自己已有的知识水平,认识自己的优势与劣势,认识自己的学习类型,认识学习任务与目标,认识制约学习任务完成的因素等;“五个能够指能够制订学习计划,能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能够选择恰当的学习方法,能够激活与保持适度的学习心理状态,能够合理安排学习时间等;“五个掌握”指掌握各科的学习方法与技巧,掌握反馈与调节的方法,掌握自我评价的方法,掌握思维的方法,掌握分析、综合的方法等。
在实验中,我们还初步摸索出了适合农村中学实际的元认知识能力培养的途径与方法。
  1.加强指导
  在实验班,我们两周开设一节学习指导课,由专任教师讲授,加强对学生元认知的训练。我们编写了“认识自己的学习活动”、“调控你的学习心理”、“掌握获取知识的方法”等辅导教材,既有理论分析,又有操
作训练。在教学方法上,教师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谈”、“析”、“练”,使其元认知知识、元认知体验得到逐步提高。我们还制订了“学习六认真细则”,就预习、听课、复习、作业、考试、课外活动等六个环节提出具体的要求及方法,在“学习指导课”上讲解、训练,使学生掌握基本的学习方法,适应初中阶段的学习。
  2.开设讲座
  讲座是对学生进行元认知指导的重要渠道,我们用定期或不定期相结合的方式,围绕某些问题,开设一些讲座如“怎样预习”、“如何掌握记忆”、“如何记读书笔记”、“如何调节自己的学习情绪”、“怎样克服学习中的粗心毛病”、“考试前如何解除焦虑”等。请校长、市教科室的领导、专家作讲座,针对性强,收效良好。
  3.注重渗透
  教学生学会学习的主要途径是课堂,我们把元认知的指导、培养学习能力规定为课堂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使课堂教学过程成为既传授知识又培养学生学习习惯、教会学习方法的过程。譬如学习方法的指导,教师既做示范,又采取与学生一起学习的方法,给学生以引导,教师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中不断要求和指导学生,尝试运用各种方法,使学生很快地把方法转化为自学的能力。我们初步摸索出课堂教学渗透学法指导的“教―扶―放―收”的四步程式。“教”就是教师在备课优选学法的基础上做好示范;“扶”就是在教师指点下由学生尝试模仿教师的示范来独立地学习知识;“放”就是教师放手让学生独立地运用学到的方法去解决问题;“收”则指教师及时收集学生学法运用方面的情况,进行归纳总结。
  4.总结评析
  教师指导学生就学习经验、学习方法进行介绍、交流、讨论,回顾自己用哪些方法学习,取得了哪些经验,有哪些不足。同学间相互启发,相互学习。对学生学习中暴露出来的问题,我们及时予以分析,寻找原因,帮助他们矫正。我们还充分利用黑板报、手抄报、剪报等,选登学习尖子的经验文章,介绍中外名人读书方法
  5.咨询矫正
  我们要求各科教师成为学生的学习咨询医生,结合学生学习中的具体问题和困惑,有针对性地开导、解释和训练,帮助学生矫正学习上的病症,提高元认知的能力。咨询形式有个别的,也有全体的,视具体情况而定
  (三)加强思维训练,使学生学会思考问题
  学会思考问题、分析问题是学会学习的重要标志。
  在实验中,我们以训练学生思维为中心,引导学生会思考,会思维。
  1.激活学生思维
  我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意激疑―鼓励学生质疑―师生共同解疑,在探索中发展思维。教师特别注意问题情境的创设,探索出创设问题情境的多种方法,有的教师归纳出“提问十法”:直问法、曲问法、设问法、反问法、激问法、追问法、泛问法、特问法、逆问法、侧问法。有的教师则从创设问题情境的手段方面归纳出了实物展示、画面展现、表演模拟、音乐渲染等方法。
  2.暴露思维过程
  学生是在思维活动过程中学会思维的,由于教学内容教材知识蕴含的思维方法都有丰富的背景材料,而思维活动本身又有一个发生、发展的过程,因此,在教学中,向学生充分展示思维的过程,把凝结在教材中知识背后的材料及科学活动过程充分展开,暴露思维的发生发展过程,从而达到既能更好地理解、掌握和应用知识,又能促进思维发展和能力提高的目的,使学生学会思维。
  3.训练思维策略
  在本研究中,我们注重教给学生符合本学科特点的思维方法和技巧,特别是加强思维策略的训练,包括复述策略、精制策略、组织策略训练,提高思维方法的有效程度。如语文学科用直观形象、比较分析、悬念猜测、加工制造、自我质疑等方法,数学用一题多解、多题一解、逆向推导、横向钩连等方法,训练了学生的发散思维、逆向思维、纵向思维等思维能力,使学生逐步掌握复述、精制、组织等思维策略,培养良好思维品质。
  (四)优化课堂教学结构,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优化课堂教学结构,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是我们实验的突破口,我们从强化学生主体地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角度出发,对传统的课堂教学结构进行了大胆的改革,初步探索出了几种比较成熟的课堂教学结构模式:
  1.探究式
  这种结构突出学生自己探究知识,注重学生独立钻研。它遵循科学家探究未知领域知识的途径,通过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等步骤去掌握知识,其教学程序为“创造情境一定向自读―师生研讨―质疑点拨―反馈练习”。
  语文学科主要采用这种方法。在这种结构中,学生是探索的主体,教师是“顾问”和“引路人”。
  2.讨论式
  这种结构是由教师提出有意义的问题,激发、引导学生讨论,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与发散性思维能力的教学模式。其程序为“指导预习―提出问题―开展讨论―点拨小结―反馈练习”。
  政治、地理等学科常用这种结构。在这种结构中,学生是讨论的主体,教师则是问题的主要设计者,解决问题的引导者。
  3.尝试式
  这种结构,突出学生尝试,让学生在自觉训练中掌握知识,学会方法。其程序为“提出目标―自习教材―尝试练习―教师点拨―再次练习”。
  数理化学科主要采用这种模式。在这种教学结构中,学生真正发挥学习的积极性,教师则指点迷津。
  4.情境式
  这种教学结构突出教学情境的创设,通过各种手段创设自主学习的教学情境,让学生乐于学习,学会学习。其程序为“创设情境―组织会话―归纳小结―反馈练习”。
  英语学科主要采用这种方式,通过情境的创设,激发学生学习的内驱力,从而主动、独立地参与教学。
  此外,还有模拟式、回授式、读议式等。
  (五)强化人际互动,使学生参与教学活动
  建立课堂上积极的人际关系,促进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必须考虑将课堂教学形式从统一的全班教学为主转向全班教学、小组教学和个人自学三种形式的合理组合。在这里尤其要重视小群体内部与小群体之间相互作用的动态性质。因为,实际上教师在课堂上的一切行为,几乎都发生于学生同伴群体相互作用的情境中。学生同伴群体若能建立起一种互助合作的关系,既能增加学生之间的信息沟通,又有助于学生学习能力的发展,鉴于此,在实验中,我们十分重视强化学生群体之间的互动,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主要方法是:
  1.改变座位编排形式。实验中,各科教师改变“秧田式”的座位法,根据教学需要,或围成半圆形,或组成马蹄形,或前后座位组成“蜂音组”,或全班围圈坐等等,使学生既能面对老师,又能面对同学,不仅通过言谈,而且通过眼神、面部表情、身体姿势等,沟通信息,交流思想。
  2.采用讨论、竞赛、辩论等形式。各科教师在教学中都用小组讨论这种教学方法,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让他们围绕教师提出的问题交流各自的看法,相互启发,在讨论中,指定一位同学担任主持人(组长)负责记录本组讨论情况,并在全班交流各组讨论的情况,围绕某一专题,把学生组成正、反两方,展开辩论或开展竞赛,也是教师常用的方式。
  3.让学生当小老师。引导学生充当小老师,进行师生换位,是促使学生参与教学的有效方法。在教学中,教师征询学生的意见,并在教法上采纳学生的合理意见,如理、化学科中的某些实验,让学生开动脑筋,设计最佳方案;语文教师上课前要与部分同学谈话,采纳学生关于教学的主张;英语老师还让学生轮流上台授课,学生教得认真,听得专心,效果良好。
  4.组织学习互助组。我们采取自愿及教师牵头的方式,在实验班中结对组成“学习互助组”,这些互助组除了在课上讨论及自学中加强信息交流外,还在课外互帮互学,共同提高。
   五、实验的成效
  (一)学生会学、善学,素质全面提高
  我们在实验中转变教育观念,改革教学方法,把学生放在主体地位,使学生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人,因此,学生对学习具有浓厚的兴趣,具有持久的学习动力。我们用由Untiversity
of Osio,Norway制订的、上海师大教科所译制的AMS动机量表对实验班与对照班分别随机抽样30人,进行对比测试,其结果如下:
   被试对待与成 功不相关的态度倾向程度MS,实验班X=39.08,SD=6.04,对照班X=35.01,SD=6.31,P&0.05差异显著;被试对待与失败相联系的态度倾向程度M,实验班X=31.8,SD=7.34,对照班X=40.1,SD=8.27,P&0.05差异显著。很显然,实验班要比对照班的学习动机强。我们还就学生的学习兴趣作了问卷调查,实验班学习兴趣好、中、差比例分别为72.5%、23%和4.5%,对照班的比例则分别为36%、51.5%和12.5%。
  实验班学生养成了良好的习惯,掌握了科学的学习方法,不仅会学,而且善学。关于学习习惯,我们依据学校制订的“学习六认真要求”要求进行了调查测试,在前测中,实验班、对照班的情况大致相同,学习习惯良好的占18.8%、一般的占53.4%、较差的占28.4%;后测结果,实验班学生学习习惯好、中、差比例分别为70%、19.5%和10.2%。从学习方法、学习能力的发展来看,实验班的学生接受信息较快,善于对信息进行筛选、吸收,并能在实际操作中运用获取的信息解决实际问题。我们通过问卷调查,90%以上的学生能较好的掌握适合自己特点的学习方法。
  由于实验班学生求知欲强,学习兴趣浓厚,学习习惯良好,学习方法比较科学,因此,学习效果十分显著,学习成绩优异。前测时,实验班(n=50)与对照班(n=48)语、数两科成本基本持平,语文平均分分别为71.4和69.5,数学平均分分别为78.5和77.3;后测时,语文平均分分别为98.3和86.7,数学平均分分别为84.2和70.3,差距较大。英语、物理、化学等学科的测试平均分,实验班也明显高于对照班。如初三第一学期期末考试,三科的平均分,实验班分别为81.7、71和79.5,对照班分别为65.2和61.2和64.1。前测及后测的测试卷均由市教研室提供。
  学生的个性特长也得到了一定的发展。在省、市的有关竞赛中实验班的学生多人次获奖。
  此外,实验班班风正,学风好,被评为吴江市优秀班集体。
  (二)教师会教、善教,教学水平不断提高
  我校是一所普通的农村初中,由于历史的原因,教师的观念比较陈旧,教学方法比较落后。百分之七、八十的教师习惯于“教师讲,学生听”的满堂灌的方式,课堂四十五分钟的效率极低,“课内不行课外补”,为提高分数,课后加班加点,加重了学生的课业负担。
  在实验中,全体教师通过学习现代化教育理论,教学观念得以更新,教学水平不断提高,会教、善教,不少教师的课已初步形成了自己的特点。
  通过实验,教师的科研能力不断提高,逐步由实践型向经验型,进而向科研型转变。随着实验班的扩大,实验教师队伍的壮大,一个科研型的教师群体正在我校形成。
【参考文献】
1.埃德加?富尔《学会生存》,上海译文出版社。
2.汪安圣:《思维心理学》,华东师大出版社。
3.杜晓新:“元认知在认知活动中的作用”,《上海师范大学学报》。
4.Flavell,J.H.,Cognitive Development(2nd).Englewood cliffs,new Jersey
Prentice-Hall,Inc,1985
5.董奇:“论元认知”,《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1989年第1期。
6.叶圣陶:《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教育科学出版社。
7.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
8.赵颖:“培养元认知能力,教学生学会学习”,《中国教育学刊》1994年6期。
9.黄旭:《学会学习――中学生学习策略》,福建教育出版社。
10.邵瑞珍:《学与教的心理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摘自:《教育研究》1997年第2期
               
-----------------------------------------------------------------------
中国基础教育网 版权所有,
2000_.All Rights Reserved&“农村小学中年级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研究”结题报告
(浏览次数:80711)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
本课题的产生主要基于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特定的历史背景和新课程实施的现实背景。本课题的提出是:
1. 新课程改革的必然要求
随着国家基础教育改革形势的不断发展传统的教学模式已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特别是在学生如何获取知识的方法和手段上老师教与学生学的矛盾尤为突出实践证明跨世纪的人才不能只是被动受知的两脚书厨而应该是主动学习在知识和能力两方面都得到健康发展的庞大群体自学能力是一个人发展的重要能力。一个人有了自学能力,就能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不管知识陈旧周期如何缩短,社会发展如何迅速,他都会通过自学赶上时代的步伐。而自学能力不是与生俱来的,是后天培养形成的。因而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无论从实施素质教育的角度看,还是从终身教育、创新教育的角度看都是一个十分重要研究课题。
2.新课程实施现状的客观需要
新课程实施以来,教师的教育理念、教学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均有了一定的变化,但由于受传统教育的束缚和应试教育的干扰,新课程实施的目标达成度和实践行为的有效度与课程改革的要求还存在相当的距离。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版修订稿)》中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所以,探索农村小学学生自主学习的有效方法,具有深远的意义。
二、现状分析
传统教学大都忽视了学生会的主体地位和作用,忽视了研究学生主动学习的方法,把教学方法看作教的方法和学的方法的简单组合。有的追求“三多”,即内容多、花样多、练习多,造成师生负担过重;有的误把教学方法的改革当作追求“三高”,即高速度、高难度、高强度,以少数尖子生的特殊学情代替全班学生的一般学情,严重阻碍了多数学生的进步和发展。这些导致了教学过程重灌输轻思维,重结果轻过程,重知识轻能力,重外因轻内因,重形式轻实质的倾向,阻碍了小学数学教学改革的健康发展。这些教学方法已经越来越不适应时代的发展,不适应素质教育的需要。它禁锢儿童的聪明才智,窒息瑰丽的思想火花,造成学生自学能力低,口述能力差,思维能力差,解题能力差。而学生的自学能力的精义和要旨是在于教师教学中的“引”,启发学生积极思维,促使学生深入探究,既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把教与学有机地结合起来,把传授知识和培养智能统一于整个教学过程中,着重培养学生的口述能力、自学能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索精神,提高学生的质疑能力、操作能力和探究能力,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
三、概念界定
1. 自主学习
自主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自己主动地学习,自己有主见地学习。自主学习强调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其主要表现为:一是在学习时间的安排方面,学生应根据自己的情况,有针对性地安排较多的时间用于独立学习活动和研究活动;二是在学习效果方面,学生知识的获取应当主要依靠自主地学习,并参加一定的研究活动,来获取第一手知识。
2. 自主学习的方法
自主学习的方法是指人们经过自己坚持不懈地努力,不断摸索规律,总结经验,逐渐形成适合自身特点的科学有效的思维、行为、习惯和学习方法,在长期的社会生活特别是自学生活的实践中逐渐形成,并随着实践的延续和发展而不断提高。
3. 农村小学中年级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
农村小学中年级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是指在特定环境下(农村小学),四年级学生经过自己的努力,摸索规律,总结经验,逐渐形成一套适合自身特点的学习方法。
四、课题研究的目标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农村小学四年级的学生具有自觉学习习惯 自我探求意识强主动发问超前预习下阶段学习内容。
2.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积极发展各种思考策略和学习策略,在解决问题中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我能学”、“我会学”,从而提高学习成绩,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充分的发展。
3. 通过实践与研究寻求到农村小学学生自主学习的有效方法,为学生个体的发展带来更大的空间。
五、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1.构建稳定可行的自主学习教学模式。
该研究是本课题的前提性研究,主要是从理论上描述和归纳出“学生自主学习”的特性;研究和验证出“学生自主学习”的运行机制和操作方法,构建了一个符合本校实际情况的比较稳定和可行的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模式。
2. 创设主动探索的空间,促成自主学习的氛围。
主要研究如何给学生创设更大的主动探索的空间,使之在探究过程中认真观察,反复比较,广泛采集提取信息,独立思考,归纳,分析和整理。教师如何创造真正意识上的让学生参与尝试的机会,让学生有动脑思考、动手操作、动笔尝试、动口表达、解决问题和提出问题的时间与空间,使其外部活动逐渐内化为内部的智力活动,从而获取知识,发展智能,以更积极的姿态自主参与学习活动。
3. 组织有效的自学活动,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
主要研究如何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和策略,让学生由“要学”到“学会”,最后过渡到“会学”,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六、课题研究的主要方法
1.调查法。以书面问卷为主,以口头交谈为辅,发动学生开展调查研究,采访任课教师、家长 等,调查当前农村小学生现有的学习现状,归纳存在问题,探求解决方法。
2.观察法。该法贯穿始终,用于了解学生参与学习的状况,包括学习态度,学习情绪,学习效果等。
3.行动研究法。首先进行理论教法、教学模式、学法的策划,而后在实践中应用。当然主要指学生学习实践,实际操作后,实验教师进行评价修正或完善之后,再应用于以后的实践中,经验证后,再评价修正,如些循环下去,不断地调整实施方案,力争使每一次实践都取得实效,最后探讨出一定的教学模式。
4.经验总结法。以问卷的形式调查目前农村小学生现有的学习现状,发现存在问题并研究解决对策。
5.教育实验法。深入探究,搞好教育实验的设计,认真做好变量分析及其操作。
七、课题研究的阶段步骤
本课题拟于2009年10月--2010年10月期间完成。共分三个阶段:
、准备阶段(年月年月)
认真学习和领会与本课题相关的理论,研究《语文课程标准》和中年级学科教材,搜集查阅相关文献资料,确定实验的课题,对内涵和目标进行初步研究,拟定课题研究方案,填写课题评审表,完成申报工作。资料学习、理论学习、听课、访谈、专家指导。
、实施阶段(年月年月)
(1)精心设置多份调查问卷,专门调查我校学生的学习状况,并认真作分析,找出问题的症结所在,并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付诸于教学实践。
()理论学习和专家指导。
()听课、观摩,同年级组进行研讨活动。
()在探索中不断反思和完善课题研究方案。
()做好研究过程中的各项记录和原始资料的积累。
、总结阶段(年9月年10月)
(1)在实验研究过程中,以现代教育理论为依据,经过不断探索,建立了自主学习型课堂教学模式,作为实验研究的基本模式。并寻求到农村小学学生自主学习的有效方法。
()整理研究过程的总结报告、论文、案例。
()撰写课题研究结题报告
八、课题研究的对象
四年级全体学生
九、研究措施及保障
1. 自愿申报,组建队伍。依据自愿申报的原则吸纳课题组成员,目的在于吸纳对此课题感兴趣的成员,最大限度地发挥教师进行研究的自主性和积极性,从而提高教科研质量,并对课题组成员进行合理分工,明确职责。
2.加强理论学习。每位课题组教师必须深入钻研,用新的观念指导实践。
3.调查研究,了解现状。广泛查阅资料,然后集体商量,针对中年级段设计调查表,分别用于检测中年级学生自学习惯和自学能力的现状。然后对实验班学生进行调查,由实验教师组织对参加实验的班级进行调查,汇总数据,课题组进行分析,形成调查报告,并认真作了分析,找出问题的症结所在,并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付诸于教学实践。
4. 制定课题研究制度,坚持每月两次“课题组交流会”,及时分析总结前阶段研究工作的得失,部署下阶段的工作,提出新的要求,对课题研究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查漏补缺,不断提高和完善。认真制订阶段实施计划,按计划上好实验课,,强化科研教师的研讨意识,提高研究能力,写好研究性论文。
5.组长及成员自觉、及时、详实的做好有关课题的各类资料的收集与整理,总结经验及不足。
6.与日常工作相结合,把课题研究的任务落实到日常教育教学工作中去。
十、研究成果
本课题自开题以来,我们紧紧围绕课题方案中所确定的研究内容、目标和方法开展了一系列的理论学习和实践探索,取得了一些理论成果和实践成效,基本达成了预期的研究目标。
(一)形成了一定的理性认识——关于“自主学习”的主要特征。
1.自主参与学习活动。
自主学习的课堂,必然是教师较好地利用学生内在求知欲及渴求成功的欲望,通过情境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借助问题和任务,利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使学生学习欲望旺盛的课堂。学生以主动的姿态投入学习,在学习过程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在自主探究中真正得到了“自主”的发展。
2.自主制定学习目标。
自主学习的课堂,教师制定目标时既要按照课程标准、教材的规定,又充分考虑学生的原有基础和他们的实际需要,针对同一班内不同学习水平的学生,遵循统一与分层相结合、学生自主确定目标与师生共同制定目标相结合的原则,使教学目标指向每一个学生的“最近发展区”。
3.自主选择学习内容。
自主学习的课堂,教学时可在拟定具有梯度和弹性的教学目标和教学要求的基础上,根据课文内容和学生实际,让学生自主选择自己喜欢的内容学习,选择自己欣赏的语言文字品味、感悟,以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引发学生与“文本对话”的欲望,诱发学生积累语言的兴趣。
4.自主选择学习方式。
自主学习的课堂,学生用自己熟悉的擅长的学习方法和适宜的学习方式来开展学习活动。学习方法的运用,考虑学生个体差异,注意学生思考问题的方式、对同一问题的认识角度和认识水平等诸多的不一致性,鼓励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5.自主选择作业。
自主学习的课堂,教师真正把学生当作学习的主体,把作业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做什么,怎么做,(甚至什么时候做),都适当放手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而确定。作业的内容既可以与教材内容相联系,也可以与学生生活相结合,还可以与社会活动“接轨”,题材广泛,思路开阔,形式多样,使学生感受到作业不是一种负担,从而采取积极的态度去完成。    
6.自主反思。
自主学习的课堂,学生在自我反思中展现自我,认识自我。学生通过自主反思肯定优点,激励自己;正视不足,鞭策自己;总结经验,促进自己。教师在教学中注意引导学生不断对自己的学习过程和成果进行反思,及时做出正确客观的自我评价,既不妄自菲薄,也不盲目乐观,始终保持着良好的自信心。
(二)探索出了一些农村小学学生“自主学习”的有效方法。
1.教师应当树立崭新的教学理念。
教师崭新的教学理念是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个性学习的前提条件。只有教师的理念真正转变,即:不再把课堂看作是“灌”知识给学生的地方,不再把教师看作是权力的代表,不再认为学生是“你不会学习,我来教你学习,你不愿意学习,我来强迫你学习”的对象。而是把课堂看作是学生探究学习的地方,把教师看作是学生学习合作的伙伴,把学生看作是学习的主人。教师只有真正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个性的学习才有实现的希望。在此,就要让“注意听讲,不许插嘴!”“发言必须先举手!”这样一些话语从语文课堂销声匿迹,换之以“想说可以大声说!”“等不及举手可以马上起来说!”“老师最喜欢大胆发言的人!“看谁的见解与众不同!”也就是说,要让学生发出疑问的声音,发出讨论的声音,发出研究的声音,甚至是争得面红耳赤的声音,真真切切地表达出自己的心声。
2. 指导学生运用新颖的学习方式。
新颖的学习方式是发挥学生主体作用,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主要途径。列举几种如下:
(1)做好了上课的准备,将自主学习活动前置。
上课的准备不仅是老师,也是孩子们本人应该做的事情。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上课所需物品的准备:二是学习的准备。由于学生年龄小,对于学习内容的预习、收集相关内容都会有很大的困难。我们的做法有两点:一是借助于家长的力量,由家长和孩子共同完成;二是将预习任务改成实践型作业,如:去超市购物,记录下口语交际的过程;和父母一起量身高,并作好记录;和父母一起上网查找相关学习资料等。实验表明,学生对于这样的作业是非常喜欢的,积极性很高。
(2)倒置了教与学、学与思的关系。
将传统先教后学,先讲后练适时改为先学后教和先练后讲,鼓励学生“让我们自己来”通过探索实践尝试验证,为学生的学习从课一开始就赢得主动权。在开拓知识面的同时达到了自主创新的目的。
(3)互换师生角色,把讲台让给学生。
尽可能多地把讲台让给了学生,给学生创造了更多的发展时空。课堂上学生思维活跃,整个学习过程符合当今社会“主体回归”的时代要求,实现了知识与能力乃至生命的同步发展,使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增强了他们的自信心,使他们更为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教学。通过实验我们深深地体会到:学生的潜力是无穷的,讲台不再是老师的专利。通过师生互换角色,可以不断激活新的教学状态,为学生创设了自主发展的空间。
(4)将自主学习活动延伸到了课外。
课外延伸,让自主学习深入了学生的现实生活,不仅拓展了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空间,而且在具体可感的充满生活情趣的合作氛围中,自主学习意识、合作技能都受到了潜移默化的熏陶和感染。
(5)小组合作学习。小组合作就是根据学生的能力、性格等因素将学生进行搭配分组(四人一组),每组都有一个组织能力相对较强的组长,其余三人各有任务,或记录,或汇报,或检查,以学生的小组合作学习为主要教学形式,以小组合作完成学习任务为目标,通过组员的合作,既发挥了群体的积极功能,又提高了个体学习的动力和能力。一部分原来在班上不敢发言的学生,通过在小组中的学习锻炼,逐渐地也敢在班上发言了。
(6)自由组合学习。自由组合就是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自主选择学习的合作伙伴。这种方式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和自己有共同语言的同学交流的机会。
(7)探究学习。探究学习就是教师根据教材内容,精巧设计问题,引导学生在读中发现知识,发现解决问题的办法。
(8)实践活动。实践活动就是让学生亲自参加实践,在实践中巩固知识,培养能力,发挥个性特长。说直接一点,就是将语文教学的“面”扩出去。实践活动的方式多种多样,可以办班刊,出作文集,开朗诵会,搞辩论赛,搞课前三分钟演讲,搞每日一记、每日一摘,进行社会调查,开展课外阅读比赛……
3.构建稳定可行的“自主学习型”课堂教学模式。
我们在各学科进行了自主学习的尝试,培养了学生个性化自主学习能力和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逐步构建了以下教学模式:“自主学习——自主解惑——协作释疑——自主结论”。语文学科采用了自读探究式”,这种模式突出学生自己探究知识,注重学生独立钻研,通过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等步骤掌握知识。其教学程序一般为“创设情境一定向自读一师生讨论一质疑解难一反馈练习”。在这种结构中,学生是探索的主体,教师是“引路人”和“顾问”。学生已乐于接受这种教学模式,并自觉地运用这种模式来指导自己的学习。
(三)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得到了明显提高。
1. “自主学习”对学生学习习惯的影响。
我们选择了实验班的学生,对他们进行追踪调查,重点对40名小学生(实验组20人,对照组20人)进行研究,分析“自主学习”对小学生学习习惯的影响。得出结论:“自主学习”可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的实际能力。发展和完善学生科学的思想和方法。学生在自主学习中正确对待成功与失败,加强了自主学习与德育工作的联系,培养了学生科学的奉献精神和创造性心理品德,提高了自主学习的实际能力。学生对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会选择学习内容,会与他人合作与分享,会自主查阅、搜索资料,并学会了对自主学习结果进行评价,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2.“自主学习”使学生享受更多的乐趣。
在教学中,教师营造了激发情感的课堂教学氛围,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自由地读书、尽情地说话,让学生大胆地解放大脑、大胆地放飞想象,从而使思维动起来,体验真起来,语言活起来,使学生自主获取知识,享受到更多的学习乐趣。
教学时,决不抛开学生的第一体悟而分解内容,一切字词的解释、语句的揣摩、段落的讲读,都以把握文意为目标,从整体感知到细部体会,再从细部收获回到领悟文意,使学生在一篇课文学习过后,留下是鲜活的、灵动的、有机的篇章,记下的是带有无穷意味、充满睿语哲思的精华。
3. “自主学习”使学生增强学习的信心。
自主学习有许多自觉的“放弃”,有意的“无为”。改变教师越俎代庖的状况,改变过于周到繁复的指导,改变授标准答案而无视学生个性体验的状况,让学生有较多的参与机会与行为,自主体验、自主感悟、自主质疑问难、自主发表见解,能在教师的帮助下独立地感知、理解、提高,把书本知识变成自己的精神财富,获得成功的喜悦。
4. “自主学习”让学生拓展学习的空间。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首先, “自主学习”打破了“教师一言堂,学生听话郎”的“独霸”局面。学生可按自己的思维模式及学习思路解决问题,不盲从传统的认识及老师的观点,通过个性化的学习发表自己独特的见解,从而培养了学生独立学习及创新思维的能力。其次,“自主学习”为学生营造了一个相对宽松民主的和谐氛围,鼓励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谈出自己的理解、自己的看法,从而促成从课文语言到个性化语言的转换,使孩子们的个性得到张扬。
5.“自主学习”使学生提高学习的成效。
阅读量的积累,是小学生语文能力质的飞跃的重要前提。因此,必须加强课外阅读,让学生有足够的“大语文”储备量。教师不能只满足于把知识传输给学生,最重要的是给学生以良好的引导和影响,让他们开阔视野,自觉地进行力所能及的涉猎;不满足于教师的“一杯水”,而是尝试到大江大河里遨游,汲取丰富的语文养料。如在教学了《三顾茅庐》后,教师适时地引导学生阅读《三国演义》这部名著,给予充分的自主阅读。在这期间,不仅培养了学生的读书兴趣,扩展了阅读面,更给了学生一个自由发挥的空间,让他们灵动的思想自由地翱翔于“书海”之间,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得到了提高。
通过实验,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得到了明显的提高,这一点从学生的课堂发言以及十多人次的市级写字、作文竞赛、演讲比赛等获奖情况中得以证实。如:09年11月马安和李嘉伟同学,在苏州市“4个护齿好习惯,32颗好牙齿”优秀手抄报评比中均获得了三等奖;09年12月黄菁倩和孙正洋同学在江苏省“我爱我的祖国”知识竞赛中,均获得了优胜奖;在江苏省教育学会举办的第三届书法作品大赛中共有十多名学生分获金、银、铜奖。
(四)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和教科研水平得到了提升。
1.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过程中,教师也同时获得了自我发展。
教师们对促进教学改革有了更明确的认识,能从自主学习、求知创新的角度出发,设计出有新意、效果好的教育教学方案,借助网络,通过引导、点拨、讨论等多种形式组织教学,特别是有意识地留出“时间、空间”,让学生充分思考、质疑等自主性活动,对教学中随机出现的问题能灵活处理,同时能熟练地上网搜集资料。掌握了电脑备课技术,能独立制作课件、专题学习网站。在本课题的研究过程中,教师们从具体实在的教学方法入手,精心设计好每一堂课、每一个教学环节。在实践中探索,在实践中改进,积累了一定的课程资源。
2.重视理论联系实际,让研究结出丰硕的果实。
在课题研究期间,课题组成员王惠娟老师执教了一堂《我不是最弱小的》示范课,金丽蓉老师执教的一堂《最佳路径》公开课。在教学中,我们两位老师都围绕“自主学习”来展开教学,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教会了学生自主学习的一些方法,课堂效果好。
通过理论学习和课堂实践相结合,金丽蓉老师写的关于本课题的论文《让“自主学习”成就学生的精彩》获2009年度第五届全国教师论文大赛一等奖。论文《让语文教学闪耀着生命的光辉——引导学生主动提问,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在2010年4月获太仓市课题研究成果论文评比三等奖。
十一、课题研究的启示与今后的设想
农村小学中年级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研究这一举措活跃了学生的思维,提高了学生探究的积极性,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性,拓宽了学生智力发展的空间,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使胆小的学生得到了锻炼,使那些有组织能力的学生的才能得到了发挥。
今后我们将继续加强自主学习的方法研究,设情境,激发兴趣,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全身心投入学习,充分调动学生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并使它们协同作用,和谐发展。
倡导个性化教学。鼓励教师把课上出自己的味道来,在处理教材、组织学生等方面探出自己的路子,并不断改进。把教学的着眼点放在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上。
要把“想”的时间还给学生,把“问”的权利放给学生,把“讲”的机会让给学生,把“练”的舞台供给学生。在实验中,我校将立足于教学改革,打破传统教学模式的进空界限,创设学生自主化的学习环境、提供丰富的教育资源。
楼主(njxx583031)
回复请先,游客请先
说的太好了,我顶!
Copyright & 2015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复述策略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