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中南地区建筑标准图集大部分生态情况属什么区

新教材初二地理期末复习题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评价文档:
喜欢此文档的还喜欢
新教材初二地理期末复习题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想免费下载本文?
把文档贴到Blog、BBS或个人站等:
普通尺寸(450*500pix)
较大尺寸(630*500pix)
你可能喜欢当前位置:>>>>>>>>>>>>
“白山黑水”──东北三省
一、单项选择题
1.(原创)东北三省包括(&& &)
①湖北省 &&&②河北省 &&&③黑龙江省 &&&④吉林省 &&&⑤辽宁省
A.①②③& &&B.③④⑤ &&&C.①②④ &&&D.②③⑤
考查目的:东北三省的范围。
解析:在我国的东北地区有东北三省,包括黑龙江省、吉林省和辽宁省。
2.(原创)东北三省的地形以(&& &)为主
A.山地和丘陵 &&&B.山地和平原 &&&C.高原和平原& &&D.平原和盆地
考查目的:东北三省的地形。
解析:东北三省东部是长白山,西部和北部是大、小兴安岭,三山围绕的是东北平原。
(原创)读下图,回答3~6题。
3.图中甲所在地区是我国著名的(&& &)
A.松嫩平原 &&&B.三江平原& &&C.辽河平原& &&D.江汉平原
考查目的:东北三省的地形分布。
解析:东北有三大平原,最东的是三江平原,大小兴安岭之间的是松嫩平原,南部是辽河平原。
4.本区域被三山环绕,其中三山依次是(& &&)
A.①长白山 ②大兴安岭 ③小兴安岭& &&B.①长白山& ②小兴安岭 ③大兴安岭
C.①大兴安岭 ②小兴安岭 ③长白山&&& D.①大兴安岭 ②长白山 ③小兴安岭
考查目的:东北三省的地形。
解析:三座山呈“马蹄状”环绕着东北平原。东部是长白山,北部为小兴安岭,西倚大兴安岭。
5.乙是我国的( &&&)
A.渤海 &&&B.黄海 &&&C.东海 &&&D.南海
考查目的:东北三省的海陆位置。
解析:辽宁省南部临渤海和黄海,其中渤海是内海。
6.图中大连和漠河虽然都在东北地区,但是气候却有差异,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在1月份,大连气温比漠河要高
B.冬季,大连积雪厚度比漠河要厚
C.大连和漠河的气候差异原因主要是海陆因素,与纬度因素无关
D.漠河的年降水量比大连要多
考查目的:东北三省的气候差异。
解析:大连和漠河气候有差异主要是受三种因素的影响,一是受纬度因素影响,大连比漠河纬度低;二是受海陆因素影响,大连距离海洋较近;三是受地形因素影响,大连位于辽东丘陵,地势较低,来自海洋的暖湿气流容易到达,受长白山脉的影响,暖湿气流很难到达漠河。由此,漠河和大连相比,气温低、降水量少。由于漠河气温低,所以漠河的积雪厚度要比大连厚。
(原创)下图是一位网友在微博上贴出的一幅冰雕艺术照片,对此,回答7~8题。
7.他拍摄这张照片时所处的城市可能是(&&& )
A.石家庄 &&&B.广州& &&C.哈尔滨&&& D.延安
8.冰雕在这里成为一种风景的主要原因是( &&&)
A.冬季寒冷而漫长&&& B.冬季短促而温暖&&& C.距海近&&& D.邻国多
考查目的:东北三省气候与生活的关系。
答案:7.C &8.A
解析:照片展示的冰雕艺术,这种位于大自然中的冰雕,环境应该是寒冷的,选项中只有哈尔滨纬度最高,冬季气候严寒。
9.(原创)下列图片属于东北民居的是(& &&)
考查目的:东北的自然环境与民居之间的关系。
解析:图片A是一副水乡民居图片,位于我国南方地区;图片B是一副窑洞图片,位于我国黄土高原地区;图片C是一副房顶坡度大、墙体厚、窗户小的民居,位于我国东北地区;图片D是竹楼,位于我国云南。
读下图,回答10~11题。
10.我国东北平原主要的粮食作物是(&&& )
A.棉花&&& B.甘蔗&&& C.小麦&&& D.水稻
11.该区域农作物熟制是(&&& )
A.一年三熟&&& B.一年两熟&&& C.两年三熟&&& D.一年一熟
考查目的:东北的农作物种类和熟制。
答案:10.C &11.D
解析:东北平原冬季气温低,热量不足,主要粮食作物是小麦,根据图中信息也可获悉信息:粮食作物是小麦,糖料作物是甜菜。受气温的影响,该区域的农作物熟制是一年一熟。
哈大客运专线(哈大高铁)于2012年通车后,大大缩短了哈尔滨到大连的客运时间。下图为哈大客运专线示意图,据图回答12~14题。
12.甲地所在省份的简称是(& &&)
A.黑& &&B.吉&&& C.辽 &&&D.冀
13.哈大高铁经过的主要地形区是(& &&)
A.华北平原&&& B.东北平原&&& C.塔里木盆地&&& D.内蒙古高原
14.图中阴影区域所示工业基地是(& &&)
A.辽中南&&& B.京津唐&&& C.沪宁杭&&& D.珠江三角洲
考查目的:借哈大铁路线,考查东北三省的范围与环境。
答案:12.A &13.B &14.A
解析:甲省是黑龙江省,简称黑。哈大高铁指的是从哈尔滨到大连的高速铁路,经过的地形区是东北平原,这里有我国最大的重工业基地──辽中南工业基地。
15.下列不属于东北地区发展工业的主要条件的是(&&& )
A.资源丰富& &&B.交通便利&&& C.科技力量雄厚 &&&D.重工业基础好
考查目的:东北地区发展工业的条件。
解析:东北地区矿产资源种类多、储量大,资源丰富;有哈大线、哈满线、哈绥线等铁路线,交通便利;唯一不足的是科技力量比较欠缺,产业结构老化,产品科技含量低,这是制约其经济发展的重要不利条件。
二、综合题
16.(2013?山东烟台)下图是东北地区山河分布示意图和2010年粮食产量构成百分比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 &&&&&东北地区山河分布示意图&& &&&&&&&&2010年东北地区粮食产量构成百分比图
(1)读东北地区山河分布示意图,有人得出东北地区山河分布的显著特征是:“山环水绕”。请你指出能够支撑这种结论的证据。
“山环”的证据:&&&&&&&&&&&&&&&&&&&&&&&&&&&&&&&&&&&&&&&&&&&&&&&&&&&
“水绕”的证据:&&&&&&&&&&&&&&&&&&&&&&&&&&&&&&&&&&&&&&&&&&&&&&&&&&&
(2)东北平原是我国著名的粮食产区,这里适宜发展粮食生产的有利自然条件是什么?
(3)从2010年东北地区粮食产量构成百分比图中可以看出,在谷类作物中,产量最大的是&&&&&&&& 。
(4)水稻是一种喜高温大水的作物。在我国东北地区,水稻不但种植面积大,而且分布纬度高(可达北纬50°),这在世界任何一个其他地区都是达不到的。你认为东北地区水稻分布纬度高与我国的气候有什么关系?
考查目的:东北地区的自然环境及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答案:(1)山环:大兴安岭、小兴安岭、长白山& 水绕:黑龙江、乌苏里江、鸭绿江 (2)平原广阔,土壤肥沃& 夏季高温多雨(或雨热同期)(3)玉米(4)季风将水热带到了更高的纬度地带(如果答出东北地处温带季风气候或季风气候区,雨热同期也可)
解析:第(1)题,东北地区周围有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因此被称为“山环”,在山脉的外面有黑龙江、乌苏里江、图们江、鸭绿江等河流围绕。第(2)题,东北平原发展农业的有利条件是平原广阔、土地肥沃和雨热同期。第(3)题,从图中可知,东北地区产量最大的是谷类。第(4)题,东北地区夏季雨热同期,有利于水稻的生长。
17.(2012年福建晋江中考)2003年以来,中央政府制定了重要的政策,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根据图中的信息,回答以下各题。
(1)东北老工业基地包括黑龙江省、A______省和辽宁省。
(2)图中东北地区的辽中南工业基地是著名的  (重、轻)工业基地。该工业基地南临黄海和我国最大的内海B    & 海,地处  & (低、中、高)纬度地区,自然条件优越。
(3)辽中南地区经济发展条件优越,海上运输发达,铁路网密集,资源丰富。辽宁省行政中心C城市    && 是本区最大的铁路枢纽城市,&    & 是优势能源。
(4)东北地区工业发展历史悠久,但多年的发展也使本地区生态环境破坏严重,图中所示,辽中南地区大部分生态情况属     区。请举例说明该区域生态恶化的原因:     。
(5)对辽中南地区经济发展的建议,不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是(&&& )
A.靠海地区可发展造船业
B.大力开采矿产资源,为后续发展储备充足的资金
C.加快企业技术进步,全面提升自主创新能力
D.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为全面振兴创造条件
考查目的:本题以振兴东北地区老工业基地为主题,结合图形,考查东北地区范围、工业分类、位置、环境等及学生的识图能力。
答案:(1)吉林(2)重& 渤& 中(3)沈阳& 煤、铁、石油(4)极危险& 工业废水污染水资源,工业废气污染空气(5)B
解析:第(1)题,东北地区包括黑、吉、辽三省。第(2)题,读辽中南地区图,B水域是渤海,位于40°N附近,属于中纬度地区,辽中南工业基地矿产丰富,以重工业为主。第(3)题,辽中南地区图中,城市C为辽中南地区工业中心城市、交通中心城市、辽宁省行政中心沈阳,煤、铁、石油是辽中南工业基地丰富的矿产资源。第(4)题,读生态环境图,辽中南大部分地区生态情况属于极危急区,其环境恶化源自长期的重工业发展,工业废水污染水资源,工业废气污染空气。第(5)题,B将导致后续发展资源缺乏,不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
【上一篇】
【下一篇】2014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课件 第3部分 专题3 工业区位因素与工业地域(42张PPT,含2013年真题)
2014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课件 第3部分 专题3 工业区位因素与工业地域(42张PPT,含2013年真题)/42该会员上传的其它文档:15 p.17 p.16 p.27 p.24 p.43 p.39 p.40 p.50 p.43 p.47 p.40 p.35 p.47 p.46 p.34 p.5 p.6 p.5 p.6 p.8 p.6 p.7 p.7 p.工业的有利条件是:①均位于我国东部沿海,近海运输方便,有利于同各个友好国家往..工业的有利条件是:①均位于我国东部沿海,近海运输方便,有利于同各个友好国家往来,铁路、公路、水运、管道运输联络国内各地,便于物资交流。②当地及其邻近地区资源丰富,如辽中南地区的铁、石油,京津唐地区的煤、铁、石油、海盐、棉花等。③京津唐和沪宁杭地区科2014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课件第3部分专题3工业区位因素与工业地域(42张PPT,含2013年真题)相关文档专题docdocdocdocdocdocdocpptdocdocdocdocdocdocdocdocdocdocdocdoc关于我们常见问题关注我们官方公共微信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完全版)71-第25页
上亿文档资料,等你来发现
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完全版)71-25
(21)生态产品指维系生态安全、保障生态调节功能;(22)优化开发、重点开发和限制开发区域原则上以;(23)城市空间,包括城市建设空间、工矿建设空间;农业空间,包括农业生产空间、农村生活空间;(24)退耕还水就是在严重缺水地区,通过发展节水;(25)据点式开发,又称增长极开发,是指对区位优;(26)我国国土面积广大,但相当一部分国土空间并;3.91%;(27
(21)生态产品指维系生态安全、保障生态调节功能、提供良好人居环境的自然要素,包括清新的空气、清洁的水源和宜人的气候等。生态产品同农产品、工业品和服务产品一样,都是人类生存发展所必需的。生态功能区提供生态产品的主体功能主要体现在:吸收二氧化碳、制造氧气、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净化水质、防风固沙、调节气候、清洁空气、减少噪音、吸附粉尘、保护生物多样性、减轻自然灾害等。一些国家或地区对生态功能区的“生态补偿”,实质是政府代表人民购买这类地区提供的生态产品。(22)优化开发、重点开发和限制开发区域原则上以县级行政区为基本单元;禁止开发区域以自然或法定边界为基本单元,分布在其他类型主体功能区域之中。(23)城市空间,包括城市建设空间、工矿建设空间。城市建设空间包括城市和建制镇居民点空间。工矿建设空间是指城镇居民点以外的独立工矿空间。农业空间,包括农业生产空间、农村生活空间。农业生产空间包括耕地、改良草地、人工草地、园地、其他农用地(包括农业设施和农村道路)空间。农村生活空间即农村居民点空间。
生态空间,包括绿色生态空间、其他生态空间。绿色生态空间包括天然草地、林地、湿地、水库水面、河流水面、湖泊水面。其他生态空间包括荒草地、沙地、盐碱地、高原荒漠等。
其他空间,指除以上三类空间以外的其他国土空间,包括交通设施空间、水利设施空间、特殊用地空间。交通设施空间包括铁路、公路、民用机场、港口码头、管道运输等占用的空间。水利设施空间即水利工程建设占用的空间。特殊用地空间包括居民点以外的国防、宗教等占用的空间。(24)退耕还水就是在严重缺水地区,通过发展节水农业以及适度减少必要的耕作面积等,减少农业用水,恢复水系平衡。(25)据点式开发,又称增长极开发,是指对区位优势明显、资源富集等发展条件较好的地区,突出重点,点状开发。(26)我国国土面积广大,但相当一部分国土空间并不适宜工业化城镇化开发。到2020年全国国土空间开发强度控制在3.91%是根据《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纲要》确定的建设用地指标,并以全部陆地国土空间测算的,若扣除不适宜工业化城镇化开发的面积,开发强度将大大超过3.91%。(27)陆桥通道为东起连云港、西至阿拉山口的运输大通道,是亚欧大陆桥的组成部分。(28)集中均衡式经济布局是指小区域集中、大区域均衡的开发模式。亦即在较小空间尺度的区域集中开发、密集布局;在较大空间尺度的区域,形成若干个小区域集中的增长极,并在国土空间相对均衡分布。这是一种既体现高效,又体现公平的开发模式。(29)提出优化开发区域,既是针对一些人口和经济密集的城市化地区存在过度开发隐患,必须优化发展内涵的迫切要求,更是面对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增强我国国家竞争力的战略需要。(30)环渤海地区地势较为平坦,以海拔100米以下的平原和500米以下的丘陵为主。开发强度较高,未来可作为建设用地的土地资源较为紧张。人均水资源量不足全国平均水平的1/3。水资源利用已处于过载状态,地下水超采十分严重,形成了大面积地下水漏斗。大气环境质量一般,二氧化硫排放相对较少,污染主要发生在局部地区取暖季节,除辽中南地区以外,大部分地区二氧化硫环境容量尚有剩余。地表水环境质量很差,化学需氧量排放已超过水环境容量,水污染问题突出。气候属暖温带半湿润、湿润气候,四季分明,光热资源充足,降水集中在夏季,雨热同期。丘陵地区的水土流失、平原地区的风蚀都较为严重。受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影响,旱涝灾害潜在威胁较大,尤以春旱最为严重,滨海地区风暴潮和海水入侵也时有发生。(31)长江三角洲地区以海拔低于100米的长江三角洲平原和杭州湾滨海平原为主体,地势起伏平缓。开发强度较高,未来可作为建设用地的土地资源十分缺乏。水资源丰富,但水污染突出,地下水超采严重,形成了大范围地下水漏斗。大气环境与水环境质量问题较为突出。二氧化硫排放超过大气环境容量,仅在区域东北与东南沿海部分地区尚有剩余容量。化学需氧量排放也已经超过水环境容量,京杭运河沿线超载较为严重。气候冬温夏热、四季分明,降水丰沛。河湖水系发达,受洪水灾害威胁较为严重。土壤以红壤和黄壤为主,抗侵蚀能力较弱,加之降水强度大,土地开发利用不当易引起土壤侵蚀。(32)珠江三角洲地区主要为河口三角洲冲积平原,海拔多在50米以下,地势平缓,有零星小山丘分布。开发强度较高,未来可作为建设用地的土地资源严重缺乏。水资源总量丰富,但随着用水量的不断增加,水资源供需矛盾日益突出。污水排放量大,河网水污染严重。枯季河流水位降低,海水倒灌,咸潮上溯,对供水安全形成了严重威胁。大气环境与水环境质量总体较差。二氧化硫排放超过大气环境容量,仅在南部沿海市县尚有剩余容量。化学需氧量排放已超过水环境容量。以南亚热带气候为主,夏热冬暖,热量丰富,雨量丰沛,降水强度大,沿海地区经常受台风和风暴潮的袭扰。生物资源较为丰富,森林覆盖率高。代表性土壤为赤红壤,抗侵蚀能力差。(33)提出重点开发区域,既是落实区域发展总体战略、拓展经济持续发展空间、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需要,也是减轻优化开发区域和限制开发区域人口、资源、环境压力的需要。(34)冀中南地区位于华北平原腹地,地势平坦,可利用土地资源丰富。大部属海河流域的子牙河、大清河水系,人均水资源较少,水资源开发利用率较高,存在一定程度的地下水超采。大气环境质量较好,大部分地区不存在二氧化硫排放超过大气环境容量问题。水资源总量较少,水环境质量相对较差,整体水污染情况较为严峻。自然灾害危险性较低,生态系统稳定性较强。(35)太原城市群地区位于山西省中部,属于黄土高原东部的盆地地形,地势相对平坦,可利用土地资源相对丰富。属汾河流域,人均水资源量在500立方米左右,开发利用率较高,存在一定程度的地下水超采问题。大气环境质量整体较好,除太原等中心城市外,大部分地区二氧化硫排放超过大气环境容量问题不严重。水资源总量较少,水环境质量相对较差,整体水污染情况较为严峻。水土流失较为严重,土壤侵蚀脆弱性较高。各类自然灾害的危险性总体较低。(36)呼包鄂榆地区沿黄河呈条带状分布,地势平缓,地貌类型为河流谷地。土地资源相对丰富,开发强度相对较低。降水较少,本地水资源短缺,农业用水量占总用水量的80%以上。大气环境质量总体较差,部分城市二氧化硫排放超过环境容量,中部地区尚有剩余的二氧化硫环境容量。水环境质量总体差,化学需氧量排放已经重度甚至极度超过水环境容量。属温带大陆季风性气候,气温变化大。生态环境脆弱,开发不当易加剧水土流失和沙尘暴。自然灾害主要是干旱、沙尘以及风灾。(37)哈长地区地形开阔地势平坦,地貌类型为平原。土地资源丰富,开发强度相对较低。水资源比较丰富,但部分城市严重缺水。大气环境与水环境质量总体较好,大部分地区二氧化硫与化学需氧量的排放基本没有超过环境容量,但松花江干流水质污染严重。冬季漫长寒冷,地表积雪时间长。季节冻土发育,阻碍地表水下渗,草甸化与沼泽化现象显著。夏季气温较高,降水集中,部分地区易出现洪涝灾害。(38)东陇海地区地貌类型多样,山地、丘陵、平原、滩涂、河湖等均有分布,总体上平原及丘陵面积较大。拥有大量可供开发的低产盐田和未利用滩涂,未来可作为建设用地的土地资源较为丰富。年均降水较多,可利用水资源较为丰富,能够满足工农业用水需求。生态环境状况总体良好。临海地带潮流通畅,风速大,水气环境的扩散和自净能力较强。广袤的滩涂湿地具有调节气候、减缓洪水灾害和净化环境等功能。(39)江淮地区地形以平原、丘陵为主,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温和湿润,日照充足,四季分明。开发强度相对较高,可利用土地资源具有一定潜力。属于长江流域中下游和淮河流域中游,雨量充沛,水资源较为丰富。总体环境质量较好,大部分地区主要污染物排放未超载。长江干流安徽段大气环境和水环境质量总体较好,淮河干流安徽段整体水质轻度污染,巢湖湖区水质为中度污染,酸雨主要分布在沿江地区。(40)海峡西岸地区沿海岸线呈狭长带状分布,地势由内陆向海岸倾斜,起伏较大,地貌类型主要为低山丘陵和滨海平原。开发强度普遍较高,可作为建设用地的土地资源较为短缺。位于东南诸河流域,雨量丰沛,水资源相对丰富,但河流多为山区独流入海小河流。大气环境与水环境质量总体较好,但南部少数地区化学需氧量排放有一定程度超载。跨中亚热带和南亚热带两个自然地理带,气候温暖湿润,四季常青,夏季多台风,常有暴雨发生。植被种类丰富,植被季相变化不明显。赤红壤为本区代表性土壤。(41)中原地区地势起伏相对平缓,以平原和黄土丘陵为主。开发强度相对较高,可利用土地资源尚有一定潜力。水资源比较短缺,但过境水资源比较丰富。大气环境质量总体一般,西部的二氧化硫排放已超过大气环境容量,东部尚有一定容量。水环境质量总体较差,化学需氧量排放已超过水环境容量,黄河沿线超载程度较重。属北亚热带与暖温带过渡区气候,具有四季分明、雨热同期、复杂多样的特点。降水集中,分配不均,旱涝灾害严重。(42)长江中游地区地势起伏相对平缓,地貌类型以平原、缓岗和丘陵为主。开发强度不高,未来可作为建设用地的土地资源较为丰富。水资源丰富,能够满足区内用水需要。但水污染问题较为突出,特别是湘江污染比较严重。大气环境与水环境质量总体较差,大部分地区二氧化硫和化学需氧量排放超过环境容量。属亚热带湿润气候,光照充足,热量丰富,无霜期长,降水丰沛,四季变化明显。降水和温度的年际变化大,常出现干旱洪涝、低温冷寒、春秋连阴雨等灾害性天气。(43)“绿心”是指城市群中心区域的农林地、水面等农业和自然生态景观,具有防止城市无序蔓延,保护农业发展和区域生态环境的功能。(44)北部湾地区地势起伏相对平缓,主要为盆地、缓岗丘陵和滨海平原。开发强度较低,可作为建设用地的土地资源较为丰富。雨量充沛,水资源较丰富但分布不均,利用率不高,南部沿海河流源短流急,调蓄能力较低。大气环境与水环境质量总体一般,部分地区二氧化硫排放轻微超载,水环境基本没有超载,但应重视近海海域保护。热量丰富,雨热同期,降水丰沛,干湿季分明。水热资源较丰富,生物资源种类多,植被类型主要为热带季雨林,土壤类型为赤红壤。(45)成渝地区以平原、坝地、丘陵和中低山地为主。开发强度相对较高,可利用土地资源具备一定潜力。水量比较丰富,水资源保障程度较高。成都平原灌溉农业发达,用水量大,在干旱年份缺水季节易出现水资源紧张状况。成都地区大气环境质量总体一般,水环境质量较差,部分河段化学需氧量排放存在不同程度超载。重庆地区大气环境与水环境承载力较低,二氧化硫排放严重超过大气环境容量,南部县市化学需氧量排放存在不同程度超载。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热量丰富,雨量充沛,雨热同期。土壤类型多样,平原以灰色及灰棕色潮土为主,低山及丘陵为紫色土。(46)黔中地区位于贵州省中部,大部分地区属云贵高原的喀斯特丘陵地貌,城镇基本分布在山间平地(坝子),可利用土地资源较少,但现有开发强度也不高。位于乌江流域,水资源十分丰富。由于地处山区,空气流动性较弱,大气环境质量一般,二氧化硫排放超过大气环境容量较为严重。水环境质量相对较好,除中心城市外,基本不存在水污染超载问题。大部分地区处在石漠化敏感地区,生态系统较为脆弱,需要保护部分山区的水源涵养、土壤保持、生物多样性维护等重要生态功能。(47)滇中地区属于滇东高原盆地,以山地和山间盆地地形为主,地势起伏和缓。多盆地,集中了全省近一半的山间平地(坝子)。开发强度较低,可利用土地资源具备一定潜力。位于长江、珠江和红河上游,有滇池、抚仙湖等高原湖泊,水资源保障程度较高,但缺水问题较为严重。大气环境质量总体较好,大部分地区二氧化硫排放未超载。水环境总体较好,滇池等部分高原湖泊污染严重。属亚热带气候,日照充足,四季如春,气候宜人,干湿季分明。土壤类型以红壤为主。植被类型多样,多为次生植被和人工植被。(48)藏中南地区位于喜马拉雅山和冈底斯山―念青唐古拉山之间的藏南谷地,海拔在米左右,可利用土地资源不多,但由于人口较少,人均可利用土地资源相对丰富。属雅鲁藏布江流域,水量丰富,大多数地区人均水资源高于2000立方米。大气环境和水环境质量十分优良。属高原河谷地形,降水稀少、气候干燥,土壤侵蚀脆弱性较高,土壤保持、水源涵养等生态功能十分重要。位于印度洋板块和亚欧板块的交界处,地震灾害危险性较高。(49)关中―天水地区地势由渭河河道向南北两侧呈阶梯状抬升,地势起伏相对平缓,地貌主要以河谷阶地型平原为主体。开发强度相对较高,可利用土地资源具备一定开发潜力。水资源非常短缺,地下水超采严重,形成多个浅层漏斗。渭河水环境污染严重,影响城市供水安全。大气环境质量总体较好,大部分地区二氧化硫排放都未超过大气环境容量。水环境质量总体较差,部分河流化学需氧量排放存在不同程度的超载。属暖温带半湿润气候,四季分明,冬夏较长。降水集中、变率大,易发生水土流失。(50)兰州―西宁地区处于青藏高原和黄土高原交界地带,地势起伏较大,地貌以山地和河谷盆地为主。开发强度较低,可利用土地资源具备一定潜力。地处黄河上游,气候属半干旱、半湿润区。大多数区域年降水量不到200毫米。大气和水环境质量一般,其中城镇和工矿区是大气污染点状分布的主要区域。水污染呈块状分布,大多数区域化学需氧量排放已超过水环境容量。河谷地带生态系统相对比较稳定,山区土壤保持对该区域生态质量作用明显。(51)宁夏沿黄地区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北部,属黄河流经贺兰山和鄂尔多斯台地之间的冲积平原地貌,地势平坦,可利用土地资源丰富,土地资源开发潜力较大。人均水资源量在500立方米左右,开发利用率较高,存在一定程度的地下水超采。大气环境质量较好,大部分地区二氧化硫排放未超过大气环境容量。水环境质量相对较差,水污染较为严重。大部分地区生态系统较为稳定,但受沙漠化的威胁,防风固沙的生态功能重要。(52)天山北坡地区地形开阔地势平坦,地貌类型主要为山前冲积、洪积扇平原。土地资源丰富,开发强度较低,可作为建设用地的土地资源丰富。水资源较为紧缺,开发利用程度较高,存在河流尾闾湖泊萎缩等问题。地下水超采严重,绿洲内部和边缘地带自然生态系统退化。大气环境质量总体较好,部分城市二氧化硫排放超载。水环境质量总体较差,部分河段化学需氧量排放超载。属典型的大陆性气候,气温变化剧烈,日照充足,降雨少。自然资源相对丰富,冰川和永久性积雪、耕地、草场、天然森林、水域等均有分布。(53)本规划主要明确我国粮食、棉花、油料作物、糖料作物和畜水产品主产区的战略布局,具体范围和其他优势农产品的区域布局由相关部门在专项规划中予以明确。(54)七区指东北平原等七个农产品主产区;二十三带指七区中以水稻、小麦等农产品生产为主的二十三个产业带。(55)水源涵养型:主要指我国重要江河源头和重要水源补给区。包括大小兴安岭森林生态功能区、长白山森林生态功能区、阿尔泰山地森林草原生态功能区、三江源草原草甸湿地生态功能区、若尔盖草原湿地生态功能区、甘南黄河重要水源补给生态功能区、祁连山冰川与水源涵养生态功能区、南岭山地森林及生物多样性生态功能区。(56)水土保持型:主要指土壤侵蚀性高、水土流失严重、需要保持水土功能的区域。包括黄土高原丘陵沟壑水土保持生态功能区、大别山水土保持生态功能区、桂黔滇喀斯特石漠化防治生态功能区、三峡库区水土保持生态功能区。包含各类专业文献、高等教育、生活休闲娱乐、应用写作文书、中学教育、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完全版)71等内容。 
 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完全版... 暂无评价 127页 5财富值 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 ...如要投诉违规内容,请到百度文库投诉中心;如要提出功能问题或意见建议,请点击此处...  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完全版... 暂无评价 127页 5财富值 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 ...如要投诉违规内容,请到百度文库投诉中心;如要提出功能问题或意见建议,请点击此处...  《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全文、附件、附图)_农林牧渔_专业资料。《规划》是我国国土空间开发的战略性、基础性和约束性规划。编制实施《规划》,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  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 ――构建高效、协调、可持续的国土空间开发格局 目序 第一篇 第一章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第二篇 第二章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  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全文含图片)_专业资料。我国首个全国性国土空间开发规划《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国务院已于2010年12月将这份规划印发全国各省份和国务院有关部门...  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完整版... 95页 5财富值 《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全... 143页 5财富值喜欢此文档的还喜欢 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图 20页 免费 全国主体功能...  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_建筑/土木_工程科技_专业资料。了解全国主体功能区划的进展。...编制主体功能区规划,需要打破行政区界限,改变完全按行政区制 定区域政策和绩效...  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含图)-2011最新_经管营销_专业...编制主体功能区规划,需要 打破行政区界限,改变完全按...科目三实际道路驾驶考试注意事项 驾考新题抢先版文档...  国务院关于印发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的通知国发〔2010〕46 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 现将《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以下简称《规划...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南地区建筑标准设计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