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外周穿刺中心静脉留置针穿刺技巧置管术有什么好处

我院成功开展经外周穿刺中心静脉导管置入术 - 广东省水电医院
你好,欢迎来到广东省水电医院
你当前的位置: &&
我院成功开展经外周穿刺中心静脉导管置入术
发布日期:[] 来源:[省水电医院]
&&& 前言:需长期接受静脉输液治疗或使用强刺激性高危药物的病人,如在手背、脚上等四肢浅静脉扎针输液,病人除了要遭受反复静脉穿刺痛苦外,这些部位的血管还会被破坏,给病人造成一定的痛苦及伤害。现在,患者只需预先在上肢肘部血管内&埋伏&一根细长的优质软导管(PICC),就再也不用经受针扎之苦了,血管也不会因输入刺激性强的药物而感觉疼痛,从而使病人的血管得到保护。 &&& 一根约50厘米的细长导管经过手臂的血管,在人体血管中小心翼翼地&游走&,最终&盘踞&在近心脏的大血管处。近日,我院护师钟文芳成功为两名慢性患者施行了经外周穿刺中心静脉导管置入术(PICC),为他们的后期治疗提供了保障。此项技术的应用受到了患者及医护人员的一致好评,也标志着该院护理专业技术又上了一个新台阶。 成功为两患者置入PICC导管 &&& 85岁的余先生,患了皮层下动脉硬化性脑病,并伴有高血压病、糖尿病和冠心病,于今年2月23日从外院转入我院内科,一直住院至今。他长期卧病在床,意识障碍,且进食困难,须经常输液治疗。余先生除了要遭受反复静脉穿刺痛苦外,这些部位的血管还会被破坏,给他造成了一定的痛苦及伤害。而45岁的陈女士,患有结肠癌,入住我院普外科,须进行周期性化疗,而化疗药物对外周血管壁损伤巨大。 &&& 5月17日,我院护理部制定出一系列规范的技术操作规程和术后管理维护流程后,由护师钟文芳操作,分别为余先生在B超引导下、为陈女士在传统方法下施行了经外周穿刺中心静脉导管置入术(PICC),成功在患者上肢肘部血管内&埋伏&一根细长的优质软导管。现在,他们再也不用经受针扎之苦了,血管也不会因输入刺激性强的药物而感觉疼痛,从而使病人的血管得到保护。 PICC置管术跻身全市先进行列 &&& 我院护理部主任柏松林介绍说,&PICC&是指从外周静脉穿刺置入的中心静脉导管。它是一根细小、柔软而弹性良好的静脉输液导管,从肘部或上臂的表浅静脉置入,然后沿着静脉的走向前行,导管最终被送到接近心脏的大血管处。置入PICC导管后,可有效地保护患者的外周血管,减少反复穿刺的痛苦,减少静脉炎及静脉硬化,减少化疗药物渗出、周围组织坏死的危险,是需要长期输液治疗、输注胃肠外营养或化疗病人首选的静脉治疗通道。PICC导管置入术是一项目前护理界需具备上岗资质证的护士操作的有创操作护理项目,此项技术的成功开展使我院护理专业技术和静脉输液途径又上了一个新台阶。
B超引导下为余先生成功实施PICC置管术
为患者陈女士置入PICC导管过程
PICC置管术好处多 &&& 柏松林主任表示,经外周穿刺中心静脉导管置入术(PICC)目前在我国三甲医院得到了比较广泛的推广运用。这项护理穿刺新技术,它与传统的静脉穿刺技术相比,起码有以下四大优点。 &&& 一、PICC导管可用来输液、抽血、输血、输注化疗药物及其他刺激大的药物,避免这些药物对外周小血管内膜的刺激与破坏。 &&& 二、有了这条中长期的血管通路,患者以后的输液治疗就安全、轻松了,因为既可减少静脉穿刺而带来的痛苦,又可避免像化疗药物等强刺激性药物渗出而对患者的静脉所造成损伤,如静脉炎,肿胀甚至局部组织的坏死。 &&& 三、PICC导管使输液方便、快捷、安全,并且它在体内可留置3个月至1年不等。 &&& 四、PICC导管位置不会影响病人肢体活动或限制病人的体位,减少病人反复静脉穿刺的恐惧感,因此既提高了病人生活质量,又提高了病人的满意度。 留置PICC导管的五大注意事项事项: &&& 1、患者带管仍可从事一般性的日常工作和家务劳动,但需避免使用这一侧手臂提过重的物体,或做一些反复弯曲手臂的动作,可以淋浴,但应避免盆浴、泡浴、游泳等会浸泡到无菌区的活动。淋浴前用塑料保鲜袋/膜在肘弯处缠绕2&3圈,上下边缘用胶布贴紧以保护贴膜不受潮而发生卷边、松脱或贴膜下液体积聚; &&& 2、携带PICC患者治疗间隙期最好每隔3&7天到当地医院请专业护士对导管维护一次,包括检查穿刺侧上肢局部的皮肤情况、测量臂围、冲洗管腔、更换贴膜或更换肝素帽等(具体频率根据制造商的产品指南),并将结果写在&PICC维护记录登记表&上; &&& 3、平时患者应注意观察穿刺点周围有无红、肿、热、痛或有无液体渗出现象,并按照护士指导的方法测量上臂围,记录每次的数值; &&& 4、如对透明贴膜过敏时,可用纱布加网套或弹性绷带缠绕固定,但应相应缩短更换固定敷料的时间间隔,一般48小时更换一次; &&& 5、保护好管道外露的部分,以免损伤导管或将导管拉脱出体外。
Copyright 2001 - 2011 广东省水电医院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号
联系电话:020-
急救电话:020-
咨询电话:020-
医院招聘电话:020-
医院招聘邮箱:
传真:020-
邮编: 511340 地址:广州市增城区新塘镇港口大道312号经外周静脉穿刺植入中心静脉置管术的应用与护理 
  2.4.3 防止导管阻塞:输液过程中若发现输液速度过慢、冲管时阻力加大表明导管有阻塞。导管阻塞常见的原因是导管护理不当引起,如封管方法不正确、从导管抽血、输血或导管被压折等。因此,应采用正确的封管方法。由于PICC导管官腔狭窄,直径只有0.3~0.6mm,易形成血栓,故不宜经导管抽血和输血。监测导管内压力可及早发现导管阻塞。一旦出现导管阻塞,可用注射器将PICC导管抽空,使管内形成负压,然后将1ml肝素稀释液(50U/ml)注入管内保留5min,回吸后有回血出现,表明导管通畅。
  2.5 穿刺处皮肤的护理:导管植入第1个24h后更换无菌透明膜,以后每周换敷料1次。更换敷料时,常选用碘伏消毒,用碘伏棉球以穿刺点为中心向外螺旋式消毒,范围15~20cm,共消毒3遍。以防止细菌经皮下隧道逆行入血。
  2.6 其他护理:观察导管周围皮肤、患者体温,定期进行血培养;同时作好心理护理。
  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的导管是一种由外周静脉穿刺的中心静脉导管,其导管尖端位于上腔静脉或锁骨下静脉,留置时间最长可达1年,操作简单,操作危险性低。临床广泛用于中长期(5d~1年)需要静脉输液的患者,尤其是对于需要反复多次进行静脉化疗的肿瘤患者,PICC置管是安全可靠的选择。PICC不仅能够减少反复多次静脉穿刺带来的痛苦,更重要的是可以避免化疗药对外周血管的破坏和局部组织的刺激,避免了反复静脉穿刺引起的机械性静脉炎、化疗药外渗引起的性静脉炎与组织坏死。
  [收稿 ]
摘自:  
更多关于“经外周静脉穿刺植入中心静脉置管术的应用与护理”的相关文章
杂志约稿信息
& 雅安市网友
& 上海市网友
& 天津市网友
& 天津市网友
& 广西柳州网友
& 哈尔滨市网友
& 太原市网友
& 广西网友
& 广州网友
品牌杂志推荐
支持中国杂志产业发展,请购买、订阅纸质杂志,欢迎杂志社提供过刊、样刊及电子版。
全刊杂志赏析网 2015论文:经外周穿刺中心静脉置管在老年患者中的应用体会-中大网校论文网经外周穿刺中心静脉置管与静脉留置针在肿瘤化疗中的应用价值比较 2009年第6卷第24期 | 39康复网 | 医源世界
当前位置:&&&&&&&&&&&&&&&经外周穿刺中心静脉置管与静脉留置针在肿瘤化疗中的应用价值比较
经外周穿刺中心静脉置管与静脉留置针在肿瘤化疗中的应用价值比较
来源: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 作者:石洋
摘要: 【关键词】 经外周穿刺中心静脉置管。静脉留置针。肿瘤化疗
化疗是肿瘤内科治疗恶性肿瘤的重要手段,临床常用的给药途径是反复浅静脉穿刺给药。由于化疗药物对血管的刺激性大,将不可避免地造成血管损伤,如操作不当还可使化疗药物外渗,轻者可出现局部红、肿、热、痛,重者可引起局部皮肤及组织损伤,给患者造成极大......
专题推荐:
【关键词】& 经外周穿刺中心静脉置管;静脉留置针;化疗
化疗是肿瘤内科治疗恶性肿瘤的重要手段,常用的给药途径是反复浅静脉穿刺给药。由于化疗药物对血管的刺激性大,将不可避免地造成血管损伤,如操作不当还可使化疗药物外渗,轻者可出现局部红、肿、热、痛,重者可引起局部皮肤及组织损伤,给患者造成极大痛苦,甚至影响化疗的顺利进行。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肿瘤患者化疗药物的静脉给药方法变得多样且不断更新[1]。经外周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ICC)作为一项新技术,自2004年在我科开始应用。2007年9月至2008年10月我科在对肿瘤患者静脉化疗过程中采取了PICC与静脉留置针两种途径注射,现将观察与记录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在我科住院接受化疗的肿瘤患者111例,根据不同的输液途径分为两组,将接受PICC途径输注者设为A组,54例,男35例,女19例,年龄22~71岁,平均47岁;将使用静脉留置针输注者设为B组,57例,男36例,女21例,年龄20~76岁,平均45岁,所有患者均为首次接受静脉化疗,穿刺前静脉保护良好并排除有外周血管疾病。
  1.2 方法&
  (1)A组选用德国贝朗公司生产的PICC导管,型号为257和355。按照PICC使用指南,患者取仰卧位,选择肘部静脉(贵要静脉、正中静脉或头静脉),将患者手臂外展与躯干呈90&用皮尺测量自穿刺点至同侧胸锁关节,向下至第三肋间的距离,消毒穿刺点皮肤,铺洞巾穿刺,插入测量长度,在穿刺点用3 M敷贴固定,也可再用弹性绷带加压包扎,穿刺结束后行X线摄片,以确定导管位置。(2)B组选用美国BD公司的20~22 G静脉留置针,选择前臂外周粗直,弹性好的血管,消毒穿刺部位后成功穿刺,用3 M 6 cm&7 cm透明贴固定。
  1.3& 临床观察&
  观察记录保留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静脉炎、局部外渗及导管异常)及日常生活能力。
  2& 结果
&&& 两组临床观察比较,见表1。表1& 两组临床观察结果比较(略)
  2.1& 留置时间
  A组PICC置管保留15~100天;B组静脉留置针保留1~2天。
  2.2& 并发症情况
  2.2.1& 静脉炎& A组1例,表现为沿置管方向红、热、疼痛。给予硫酸镁+利多卡因等湿敷后1天疼痛消失,4天后静脉炎痊愈。B组9例,其中Ⅰ级6例、Ⅱ级2例、Ⅲ级1例,表现为局部红、肿、热、痛,条索状红线。采用湿敷1次/2 h,每次20 min,5~7天症状消失。
2.2.2& 局部外渗& A组未出现一例药物外渗的情况;B组5例于置管后的2天出现药物局部渗出,原因是由于操作中软管进入静脉太短(最长2.5 cm)及穿刺肢体过度活动引起液体自穿刺点溢出。结果均给予环形局部封闭及冷敷等对症处理后,未出现局部皮肤组织坏死的现象。
  2.2.3& 导管异常
  A组无导管断裂、堵塞发生。B组堵塞4例,原因是封管方法不得当以及穿刺肢体处于下垂姿势因重力作用造成血管堵塞。部分堵塞使用抽有肝素溶液空针缓慢回吸堵塞的小血凝块后,再推注2~3 ml肝素溶液通畅后输液,无效拔管重置。
  2.3& 日常生活自理能力&
  A组穿刺部位在肘部,不限制臂部活动,妥善固定后可以带管回家,生活基本活动正常;B组穿刺部位大多数在前臂,手部活动时会发生疼痛,穿刺肢体下垂会造成置管堵塞,所以生活自理能力下降,基本活动需人照顾。
&&& 由此可见,两组留置时间、静脉炎、局部外渗、导管异常等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 有研究表明,外周静脉血流量为1 ml/min,化疗药物注入后不能迅速被稀释,而造成对周围血管的损伤[2]。上腔静脉血流量为150~2 000 ml/min,化疗药物注入后迅速被稀释,从而消除了化疗药物对周围血管的损伤,保证化疗计划的顺利实施,使患者生活质量得以提高。因此,我科采用临床对照的研究方法,对PICC置管与静脉留置针在肿瘤化疗过程中的应用进行了临床研究观察。比较两者得出:静脉留置针虽然摒弃了传统的每日静脉穿刺,可以轻患者痛苦,也在一定程度上了减轻了人员工作强度,已普遍应用临床,但针对肿瘤化疗患者还存在静脉炎发生几率高,注射化疗药物易发生局部渗血和外渗组织破坏性大等缺点[3]。而PICC置管穿刺方法简单,易操作,留管时间长,并发症少,既能保证患者按时化疗,又可减少化疗导致的静脉炎及渗漏性损伤的发生,适用于输注各种化疗药物、尤其对于晚期患者需要长期的静脉营养支持的患者,更为理想。
&&& 总之,与静脉留置针相比,PICC置管具有操作简单安全,不需要麻醉及缝针,留置时间长,并发症少,患者痛苦轻,日常生活自理能力不受影响等诸多优势。因此,在肿瘤患者的化疗、抢救和高营养治疗中其临床应用价值显著高于外周静脉留置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石敏,吕安安,米堪民.静脉输液技术的新进展.中华护理杂志,):698-700.
谭海梅,伍美娟,陈秀强.PICC置管的临床观察与护理研究.实用护理杂志,):37-39.
汪守凤,江宾.外周静脉留置针致静脉炎原因分析及预防.中华护理杂志,):307-309.
【】【】【】【】【】
热文点击榜
Copyright & 2008
All rights reserved. 医源世界 版权所有
医源世界所刊载之内容一般仅用于教育目的。您从医源世界获取的信息不得直接用于诊断、治疗疾病或应对您的健康问题。如果您怀疑自己有健康问题,请直接咨询您的保健医生。医源世界、作者、编辑都将不负任何责任和义务。
本站内容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为传播信息促进医药行业发展,如果我们的行为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联系Email:&#xe602; 下载
&#xe60c; 收藏
该文档贡献者很忙,什么也没留下。
&#xe602; 下载此文档
正在努力加载中...
经外周穿刺中心静脉置管的感染预防与护理
下载积分:800
内容提示:经外周穿刺中心静脉置管的感染预防与护理
文档格式:PDF|
浏览次数:0|
上传日期: 22:29:56|
文档星级:&#xe60b;&#xe612;&#xe612;&#xe612;&#xe612;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经外周穿刺中心静脉置管的感染预防与护理.PDF
道客巴巴认证
机构认证专区
加 &#xe67b; 展示
享受成长特权
官方公共微信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股静脉穿刺置管术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