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乒乓球为什么强乒乓混双要有跨过组合

- 或用以下帐号直接登录 -
苏州世乒赛将揭幕 马龙与波尔跨国组合最具看点
来源: 人民日报作者:
时隔20年,国际乒联重新允许跨协会双打组合出现在世乒赛,马龙与波尔跨国组合出战男双最具看点  时隔10年,单项世乒赛重回中国。”  国际乒联日前公布苏州世乒赛双打项目的种子排名,中国无一对组合被列为头号种子。
苏州世乒赛将揭幕 马龙与波尔跨国组合最具看点
  春风又绿姑苏古城,4月26日,第五十三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单项赛将于此拉开战幕。继北京、天津、上海、广州后,苏州成为中国第五座举办世乒赛的城市。国际乒联日前在官网发文表示:“苏州将举办一届有史以来受关注度最高的乒乓赛事。”金牌之外,乒乓球运动未来的发展与走向更成为人们关注的话题。
  时隔20年,国际乒联重新允许跨协会双打组合出现在世乒赛,马龙与波尔跨国组合出战男双最具看点
  时隔10年,单项世乒赛重回中国。2005年上海世乒赛,中国乒乓球队包揽5个单项的金牌。而在20年前的天津世乒赛,中国队没有让团体和单项七金旁落,开始正式确立项目的强势地位。主场气势,让本就实力超群的中国乒乓球队平添了几分豪情。不过,这一次苏州世乒赛再次主场作战,国乒总教练刘国梁并没有放出“包揽”豪言,而是强调“推广的责任大于夺金”。
  苏州世乒赛上,双打跨协会组合将成为引人注目的亮点。这是中国在2014年东京世乒赛时的提议,希望以此推广乒乓球运动。1995年之前,跨协会双打组合亮相世乒赛赛场并不鲜见。时隔20年,国际乒联重新允许跨协会组合出现在世乒赛,作为提议者,中国队自然要做出表率。9对双打组合(男双、女双、混双各3对)中有4对跨国组合,其中,名将马龙与德国名将波尔跨国组合出战男双最具看点,也足以证明中国推广乒乓球项目的诚意。马龙对这次合作充满了期待:“跨国组合重回世乒赛,希望能给大家带来惊喜。”
  国际乒联日前公布苏州世乒赛双打项目的种子排名,中国无一对组合被列为头号种子。其中刘诗雯/朱雨玲的女双配对排名世界第三,已经是中国组合的最高排名。几对跨国组合的排名也不算高,波尔/马龙组合虽然来头不小,但仅排在世界第十八位;女双跨国组合,中泰配对的李晓丹/高王排在第二十六位。混双项目,中国的许昕和韩国搭档杨荷恩是5号种子,陈梦和法国搭档莱贝松则是11号种子。此外,欧洲选手也有跨协会组合,其中不乏强强联合。可以预料,本届世乒赛3项双打竞争激烈,冠军归属充满悬念。
  双打有牺牲,作为奥运项目的单打项目则被中国队看重。刘国梁说:“距离里约奥运会还有一年的时间,这次世乒赛也是奥运前最后一次单项世锦赛,含金量更高。所以这次世乒赛,我希望把男、女单打冠军留在中国。”
  为弥补电视观众无法看全所有场次比赛的遗憾,国际乒联将首次在官网上对全部球台比赛进行“流媒体”直播
  世乒赛重回中国,已经有了不同的传播态势。
  近年来,国际乒联不断强化利用互联网传播赛事,许多重要比赛即使没有电视直播,球迷也可以通过国际乒联的视频直播第一时间观看比赛,不但没有减弱关注度,反而大受欢迎。世界大赛的新闻混合采访区,国际乒联新闻官总是率先发问,随后立即发布赛后新闻。
  世乒赛的转播画面将在全球169个国家和地区的荧屏中出现,这一数字比2014年世乒赛时多53个,创下了新的纪录。1000家网络媒体获得国际乒联授权。8个比赛日中有5天球票售罄。国际乒联市场部的史蒂夫·戴顿说:“我们一直致力于把国际乒联的顶级赛事带给更多的观众,从而推广这项伟大的运动。在这届由中国承办的世乒赛上,电视转播商的数量前所未有,数字媒体的贡献进一步增加,球票也快卖光了,能宣布这一切实在是太美妙了!”
  为弥补电视观众无法看全所有场次比赛的遗憾,国际乒联将首次在官网上对全部球台比赛进行“流媒体”直播。国际乒联预计,在8天的比赛时间里,直播和点播的观看次数将超过500万次。
  世乒赛前,一系列大众乒乓赛事为大赛暖场,世乒赛开始后,参赛选手还将接受民间高手挑战,世乒赛与大众赛事走向融合
  苏州所在的长江三角洲地区,乒乓球群众基础雄厚,此前曾连续举办多届国际乒联公开赛。这次与世乒赛结缘,可谓水到渠成。在世乒赛之前,中国乒协会员总决赛、常熟世界冠军表演赛、快乐乒乓网积分赛等一系列乒乓赛事为这项重头赛事暖场造势。世乒赛开始后,参赛选手还将接受国内民间高手挑战,世乒赛与民间赛事越来越走向融合。
  从1961年北京首办世乒赛的“为国争光”,到1995年天津世乒赛的“翻身仗大包揽”,再到上海和广州世乒赛的强势夺冠,中国的乒乓热一直在持续,成为一种惯性、一种文化。而屡屡包揽金牌,国乒夺冠造成了包揽金牌的“审美疲劳”。国乒在困惑中提出“第三次创业”。
  国球的群众基础固然雄厚,但已经出现了老化和断层,多元化的健身方式,使乒乓球运动在青少年中“失宠”,中国民间乒乓的激情大多来自“50后”“60后”,乒乓球在年轻人层面出现“要么很专业,要么不会打”的两极分化。如何激发年轻人的兴趣与关注,是中国举办此次世乒赛最应思考与解决的问题。
  记者通过调查发现,球迷的观念也在转变。他们并不苛求国乒包揽金牌,但求能够看到最精彩的比赛。期待通过严格选拔和封闭集训的国乒健儿,能够奉献充满激情的比赛,展现乒乓运动的魅力。
扫一扫加入南方网微信朋友圈
编辑: 朱江伟
请文明发言,还可以输入140字
您的评论已经发表成功,请等候审核
小提示:您要为您发表的言论后果负责,请各位遵守法纪注意语言文明
新闻关键词您当前的位置: >
乒乓球的跨国组合和历史风云 当年中朝现在中韩
乒乓球的跨国组合和历史风云 当年中朝现在中韩
互联网媒体体育讯自从1995年天津世乒赛,中国包揽团体和个人7块金牌后,无论是团体和个人合并举行还是分开举办,中国乒乓球始终处于了无人可以阻挡垄断地位。这20年里,中国只丢过4块金牌。第44届曼彻斯特,瓦尔德内尔鼓足余勇,杀出重围问鼎男单;第45届埃因霍温,中国男团大意失荆州;2003年,中国男子单打稀里糊涂地让施拉格法国巴黎捧杯;再就是2010年莫斯科,中国女队刻骨铭心地让新加坡爽了一回。
由于中国过于强大,乒乓球运动世界上出现了一定程度萎缩,尤其是欧洲现越来越难以冒出来,韩国也逐渐式衰,只剩下学习新加坡,引进中国撑门面了。
为此,为了利益均沾,给各国一点帮助和话题,中国乒乓球队决定和外国一些打双打,帮助对手提高,也帮助对手获得好成绩,以便给本国媒体一个交代。
本次世乒赛上,中国乒乓球队派出了多名跨国,其中马龙和波尔这对铁单打配对引人瞩目,而中韩许昕和杨荷恩男女搭配也让韩国关注不已。
历史上曾经有7对男女跨国世乒赛上获得过男双、女双和混双。
最早一对跨国就出自于混合双打,当时来自匈牙利贝拉克和英国伍德海德于1938年英国温布利第12届世乒赛上夺冠。就此拉开跨国夺冠序幕。
1939年第13届埃及开罗世乒赛,匈牙利G-V巴纳和英国伯格曼男双比赛中折桂。
随后,由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世乒赛停办了7年,直到1947年2月才法国巴黎再次召开,这次,匈牙利法卡斯和奥地利普里希成为了女双捧杯者。
有趣是,奥地利普里希战前1939年开罗世乒赛上曾经代表德国获得了女双。当时她国家奥地利比赛前一年和德国合并为了大德意志国。而战后奥地利重新独立,她又成为了奥地利人。
1949年斯德哥尔摩世乒赛 英格兰埃利奥特和匈牙利法卡斯获得了女双,法卡斯还是那一届女单和混双,她曾经3次夺取女子单打吉-盖斯特杯。
1953年世乒赛罗马尼亚布加勒斯特举办,这次匈牙利法卡斯和东道主罗马尼亚女将罗齐亚努搭档,拿到了女双。这是一次新老女皇配对,1950年法卡斯女单三连冠之后,A罗齐亚努于随后5次摘得女子个人单打金牌,所以法卡斯和A罗齐亚努配对当时可以算是乔红/邓亚萍配对了。
跨国沉寂了4年后,直到1957年斯德哥尔摩世乒赛才再次有人冒出来,匈牙利莫莎奇和捷克斯洛伐克A-西蒙女双上拿到了女双王冠。
随后,跨国逐渐不再吃香,一直过了近20年,才重新有人出现国际舞台上赢得金牌。
1973年萨拉热窝世乒赛,罗马尼亚亚历山鲁德和日本滨田美德配对,摘取女双;2年后1975年加尔各答世乒赛,罗马尼亚亚历山鲁德和日本另一名高桥省子配合,再次夺取女双金牌。
1977年伯明翰世乒赛,中国和当时友好国家朝鲜也进行了跨国安排,杨莹和朝鲜朴英玉夺取了女双。她是中国乒乓球获得208.5个世界中那奇特0.5个。
从代表德国到代表奥地利,从中朝到中韩足球,小小银球也反应历史沧海桑田。(周超)
【风云会视频乒乓球男队 乒乓球的跨国组合和历史风云 当年中朝现在中韩|中韩明星跨国恋|中韩跨国夫妻】
暂无相关内容
您可能还喜欢:
栏目热点:
最新更新:
(C)Copyright
不浮躁 ,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号-1 Powered By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获嘉为什么叫乒乓之乡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