乒乓球获胜妈妈对妈妈和孩子的对话话

新浪广告共享计划>
广告共享计划
乒乓球事件--提醒妈妈对孩子要多认同少批评!
我家楼底下开了个乒乓球培训室,晚饭后,豆米和大龙去打球,伊依在旁边捡球,小家伙玩得高兴极了,地上的球很多,伊手里的小盆里装了满满一盆,可是这样的话,别人就没什么球打了,伊又不肯把她盆里的球分享给别人,豆米也没怎么在意,小孩子嘛,本来就是在玩中培养一下兴趣的。
可是没一会,伊依走了过来,表情很委曲要哭的样子走过来说:“妈妈,我不想玩了,我们走吧!”
豆米连忙问她:“怎么回事了,”小家伙不肯说,只是抱着豆米默默掉眼泪。。。
豆米说:“是管理员说你什么了吧,你看你捡这么多球,弄得别人没球打了,他当然要说你了,要是你把捡来的球分给大家,他们一定很欢迎你来的。。。”
&& 随后就带伊依回家了。。。
晚上睡觉前,豆米问伊依:“宝贝,你告诉我刚刚在那个管理员对你说了句什么话呀?”
没想到伊依说:“你不要问我这个,我不想说。。。。”
本来这是件很小的事情,对孩子来说受点挫折也不是什么坏事,可是让豆米担心的是,孩子有委屈了,却不肯对自己最亲近的妈妈讲,她不再把妈妈当成好朋友了,她跟妈妈有了距离,这让豆米不得不反思自己错在哪里。
性格开朗的孩子会有不良情绪说也来,性格内向的孩子才会有什么事情都放在心上,难道伊依是个性格内向的孩子?不象呀,平时都挺活泼的。那真的是豆米的教育方式出了问题。
比如这件事情的处理方式如果换成:当伊哭着走过来的时候,豆米说:“哦,宝贝,被人批评了,是不是很不开心呀!嗯,妈妈抱抱,你可以放声哭出来,妈妈也很难过,我们现在回家好吗?”先认同她的情感,等他稳定情绪后再告诉她:“她的行为影响到别人的工作了,别人肯定会不高兴的。”而不是第一时间去批评孩子。
再比如孩子从幼儿园回来。当她告诉你他在幼儿园表现得很乖的时候,妈妈很高兴,也表扬了她。但是当他告诉你今天在幼儿园表现不好的时候,大多数妈妈(包括豆米)都会说:“哦,这样做可不对呀。为什么你不乖乖的呢?”孩子表现不好,应该在幼儿园已经受到老师的批评了,回来告诉你,本来是希望妈认同一下她,可是得到的同样是批评,这样下次孩子就再也不会跟你说她在幼儿园的表现了。
所以以后一定要记住:"当孩子告诉你心里话的时候,一定先要认同她,千万不要马上批评."
转一篇博友的评论。
豆米是个好妈妈,总会反思自己的教育方式,值得我们学习
但是我又在想,太过顾虑孩子的感受会不会造成孩子过于脆弱呢,因为不是每个人对待她都像自己的妈妈一样呀,就拿我自己来说,我的妈妈对我也是关怀备至,小时我也是在老师、长辈们的赞扬声中长大,也许是身边人对我总是和颜悦色的,所以长大后我很难接受批评,哪怕是次小小的批评我都会难受好久,会想批评我的人是不是不喜欢我,其实事实并不像我想的那样,批评只是对事而非对人,虽然自己现在越来越开朗乐观,已经不像之前那样脆弱敏感,但是身经那样一段成长岁月也的确痛苦劳心......我的妈妈也像豆米一样很细心地呵护自己的孩子,我和我的妈妈关系特别好,我们就是好朋友,我有什么话都会和妈妈说,会和她无所顾忌地谈我的情感、理想、对未来生活的想像等等,总之,无所不谈。也正因为如此,妈妈成了我最最依赖的人,这是其他人,爸爸也好,男友也好谁都取代不了的,所以我心底深处想都不敢想的就是失去妈妈,那将是我不能承受之痛。
所以说,如若一个人太习惯了赞扬、和善和顺利,那当她经受批评、恶言和挫折时就会非常痛苦,虽然每个人经受这些都会痛苦,但是她痛苦的程度会异于常人,那需要一个化茧为蝶的过程。而如若一个人太过于依赖某人,那么这个人就成为了她最最薄弱的点,失去将成致命伤。
说了这么多,并不是希望豆米以后少关心vicky或是多批评她,只是因为看到豆米和我的妈妈很像,我就想从女儿的角度把我在这样呵护下成大的好与不好说给豆米听。其实我觉得vicky的表现就是一个小孩子受到大人呵斥责备时正常的表现,让她多多接触社会上不同的人,不同的事对她是有好处的,至少要让她知道不是每个人都会对她微笑,也不是每个人都会对她包容,让她渐渐学会告诉自己不要那么脆弱,让她会对自己说即使现在那个叔叔批评了我,我也会下次好好表现让那个叔叔表扬我,什么都没什么大不了。让vicky越来越坚强越来越勇敢。我想,做一个好妈妈不是给孩子一条顺遂的道路,而是要教会孩子如何经受住将来有可能面对的种种挫折。
呵呵,说得太多了,以上说的有失偏颇或是不得体的地方豆米不要见怪呀,实在是很喜欢vicky,同样,我也很喜欢豆米,祝小vicky健康、快乐,她是我心中的小精灵:)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中国父母对孩子最常说的三句话是什么?_百度知道
中国父母对孩子最常说的三句话是什么?
父母 的这种期待自然而无可厚非的,一是许多高学历的父母 也仍然把“听话”作为孩子的主要要求,但时代不同了。一味的指责。好好做人呢,要孩子好好学习?好好爱家庭呢,没出息,没出息。享受不到童年灿烂的阳光。没出息对子女教育中的“三句话”的反思 某杂志社调查表明。我们还要教育孩子学会思考和比较,实在是太多了,我们不仅要教育孩子相信真理。好好学习,但最终成为名留青史的名家和大师。正在和世界接轨的中国,好好学习。听话,不是言犹在耳吗,在一个强调素质教育的时代,孩子必然会有无心的失误?关于“没出息”父母最爱用这句话训斥孩子,孩子上课讲话,教育他们树立“吾爱吾师,那就是他们还是认为“万般皆下品,而且是停留在一个落后于时代精神的低层面的,孩子考试成绩没到90分,仅要求孩子“好好学习”就远远不够了,它个完全可以涵盖中国的父母们望子成龙的急切心理,走向真正的“没出息”孩提时愚钝:中国父母对子女讲得最多的三句话“听话,要听老师的话啊”,不科学的地方,踢不好球,翠绿的草地。在日常的教育中也总是一再重申要听大人的话,在《现代汉语词典》释为“指发民前途或志气”仅人凭这些事就断定孩子没有前途没有志气吗,值得我们每一个父母的认真反思,没出息?在成长的过程中,无论什么时候?好好使自己的作为与时代同步呢,没出息,没出息,在辩别和筛选的过程中形成自已的独立判断,唯有读书高”只有好好学习才能有出息.2,孩子不寂心砸了邻居家的玻璃;在父母的眼里孩子没出息的事! 关于“听话”在我们小的时候,答案就清楚了,这种偏颇的认识。父母们为什么不反复要求呢,弹不好琴,只能使孩子走向自暴自弃,甚至上一代都是在“好好学习,非但是片面的;孩子打不好乒乓球,发现对童年的回忆竟然只是书本,是一种负面的心理暗示,每天清晨上学的时候,长大却泯然众人的伤促永之叹,以后当孩子们长大成人,天天向上”的谆谆教导中长大的,父母总要不忘叮嘱一句“不要皮。二是父母常常会在这种教育表露出来的矛盾面前哑口无言。应该说在那个全民族独立思考能力普遍丧失或者说是这种权利被剥夺的时代,但这三句话的不断重复会达到这样的教育效果。高学历的家长也仍然有素质上的缺陷,边样说明了讲究尊卑,许多孩子被家长为他们报的名目繁多的兴趣班压得喘不过气来,都是没有错的,调皮甚至玩劣,吾更爱真理”的思想,会有挫折和失败.3,才能成为人上人。这样的要求也有可谅之处,人们难以觉得这样的叮咛有何的不完备。也息?这些都是生活在新世纪的人必备的素质,相信科学,仅对孩子提出听话的要求,问题在于。有两个现象非常值得我们深思,长幼,孩子写不好作文。所以,没出息,教室,在强调创造,强调个性发展的现代社会,没出息”这三句话确实是中国式的,使得孩子们的书包越来越大,越来越沉?如果与父母常讲的另一句“没有出息”联系起来看,做父母必须学会给他们以明亮的正面的引导,对孩子的教育也应当于世界接轨 关于“好好学习”我们这一代,究竟会给孩子的心理带来怎么样的影响1?幼时聪明才智,这样的例子还少吗,是不是会发出“还我童年”的吼声,孝悌的传统文代影响之深之巨
其他类似问题
您可能关注的推广回答者: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5岁男孩一句话惹怒母亲 拔刀捅向孩子(图)
来源:华商报&&时间: 08:12&&阅读量:
童童(化名)的腹部有明显的刀伤,伤口有2厘米长华商报记者蔡勇摄
昨日上午,护士为童童(化名)做手术前的检查,婶婶前来照顾孩子华商报记者蔡勇摄
  华商报讯(记者卿荣波)孩子有多大的过错?母亲能如此动怒,拿着水果刀捅伤5岁半儿子的腹部,所幸并未伤及内脏,但还需要住院留观几日后才可以出院。
  男孩伤口有2厘米长
  昨日上午8时许,西安城南东三爻村村民汪某家里传出吵闹声,随后,120和辖区的公安雁塔分局长延堡派出所的民警赶到了现场。
  120急救人员从汪某家里将一名男孩抱出来,孩子腹部都是血,不住地呻吟着:&疼&。而汪某的妻子任某也被警方带回调查。
  男孩童童(化名)今年5岁半,上幼儿园,他的腹部有明显的刀伤,伤口有2厘米长,丈八东路上的中国兵器工业521医院急诊科的医生进行了简单处理之后,男孩被转往胸外科住院部准备手术,因为医生担心对内脏有伤害,要进行进一步检查。
  孩子一句话惹得妈妈不高兴
  上午10时许,童童躺在住院部的病床上,双手搭在伤口附近。
  &早上妈妈叫我起床上学的时候,我说了句,&你说话不算话&,她就生气了,说,&不送你了&,然后她就离开了。&童童说,她去送另外一个小孩了,那是父母朋友的小孩,由妈妈代管。
  一会儿,任某回来之后,看见孩子穿着衣服坐在炉子前面,就说那是她的衣服,然后拿起火钳打娃,&我说,要打出去打,她就把娃拖到二楼的走廊里了,又是脚踢,又是拳打,跟大人打架一样,几分钟后,她走进房间里拿了一把水果刀,向孩子腹部捅了一刀。&汪某说。
  孩子被捅伤之后,汪某报了警。
  丈夫称妻子经常殴打孩子
  36岁的汪某称,妻子是二婚,童童是他们唯一的孩子,他平时在外面跑车,不太回来,妻子在家经常殴打孩子,&也不知道她哪儿来的那么大的气。&一边说着,汪某卷起童童的裤腿,让看孩子腿部的淤青。
  汪某说,另外一个孩子是朋友家的,朋友最近有事,就托给他们照看。他承认他们经常吵架。
  为什么要说妈妈说话不算话呢?童童说,妈妈说好当天早上给他穿衣服,但是并未兑现。
  孩子内脏无损,母亲被带回
  在任某被带往公安雁塔分局长延堡派出所之后,显得很悲伤,一句话都不愿意多说。
  警方了解到,昨日上午,任某和汪某还因其他琐事争吵。
  汪某家附近的商户称,知道童童被妈妈捅伤了,可是究竟为什么,却不清楚。有村民闻知此事后,很唏嘘,&孩子是无辜的,母亲能有多大的气啊?要对自己的娃动刀子!&童童在医院手术检查后,所幸内脏并未有损伤,但是还需要住院留观几日后才可以出院。
  昨日下午,汪某前往派出所称,他不报案了。由于童童的伤口很小,警方认为任某的行为不构成伤害,就让汪某将妻子带回。
  昨晚,华商报记者试图联系任某,但遭到汪某的拒绝,他称,这都是家庭琐事,过去了就算了。
  ■编后:5岁男孩被生母捅伤,这起让大家感到震惊的事件中,孩子的母亲没有受到任何惩戒,父亲也觉得是家庭琐事,过去了就算了。孩子此前曾被母亲打骂不止一次两次,因此,让人不得不对孩子以后的安全表示担忧,母亲因为小小的事情对孩子拔刀相向,孩子如果再次说了令她不满意的话呢&&
[责任编辑:王雪莹]
[][][][][][][][][][]
民生快车道长篇小说代表作:《曹操与献帝》《芙蓉国》
你确定要删除此博文及其所有评论吗?
柯云路:父母最伤孩子心的十句话(图)
【父母最伤孩子心的十句话】1、笨蛋,没用的东西。2、住嘴!你怎么就是不听话。3、我说不行就不行。4、我再也不管你了,随你的便好了。5、你若考100分,我就给你买……6、你可真行,竟做出这种事!7、你又做错了,真笨!8、一看你就没多大的出息,将来去收废品吧!9、都是一样的孩子,你怎么就不如别人!10、就知道玩,一提学习就没了精神。面对孩子你微笑了吗?文/柯云路要欣赏孩子的每一个优点,夸奖孩子的每一点成功,鼓励孩子的每一点进步,同时用榜样的力量激励孩子继续往前走。一一位10岁男孩的母亲给我写信,讲了自己的诸多困惑。她说:我一直觉得,我还不算一个无知的母亲。我的父母很爱我,但我的童年不幸福,这种缺憾再也无法弥补,所以,我很早就下决心,要给孩子一个快乐的童年。但是,这么多年过去,我发现自己其实很失败,孩子并没有朝着我希望的方向发展,甚至是背道而驰,希望他养成的好习惯,他一样也没有养成。在家的表现且不说,每次听老师讲他在学校的表现,总是让人心寒,甚至绝望。他的性格很开朗奔放,世间好象没有他愁的事,这点很好,经历多年的严格管教,他依然保持这样的性格和心态,我常常暗自侥幸。他的问题:一、散漫。成天衣服领子窝在里面,裤子穿反,感觉不出不舒服;总是把吃过的果皮、糖纸、酸奶瓶随处放,就是记不住把它随手扔到垃圾筐里;手永远洗不干净,让他去洗手,他就只洗手,而不知道顺便洗洗脸;书桌总是乱的,书包里乱七八糟,书不是掉皮就是窝角;站没站相,坐没坐相,到哪儿都是爬着、蹲着、跪着;洗碗总是洗不干净;连刷牙这样的事都经常忘记;二、做事不用心。他的身体素质、协调性本来很好,可是去学游泳,一直到班里的大多数同学都会了,他还不会,最后两天才被老师逼会,因为他怕冷,不愿在水里呆;学乒乓球,我们风里来雨里去两年,却看不出来什么进步,不如别人学三个月的,因为他老是喊累,胳膊疼;错别字,“以经,因该”,的、地、得的用法,一错就是好几年;写作文写日记,不是丢字落字,就是一个字词连着写好几遍;三、课堂纪律很差,不举手就发言;作业凌乱,字迹不工整,错题不改;每天晚上想方设法不睡觉,早晨不主动起床;四、写作是我目前最头疼的问题。为了培养了他爱读书的习惯,我给他买了很多书,他也很喜欢读书,可他现在的写作水平,只不过是小学二年级的水平,语言贫乏,逻辑性差,更不用提什么创意和修辞了。每每看到他写的东西,我就不禁感到心寒和绝望,学了那么多都学到哪儿去了呢?柯老师,看了以上的问题,也许您会觉得这是个一无是处的孩子,实事求是地说,他也有不少优点,比如善良,有同情心,有爱心,有礼貌,能吃苦,很自立,主动分担家务,热爱劳动等,但这诸多问题也都是很突出的。这些问题,我们都是天天说,月月说,年年说,仍然不见效,就是养不成习惯,我永远都不能明白这是为什么。…………二这位母亲还将她给儿子的信一并寄给我。儿子:坦白地说,这两天我非常伤心,迷茫,甚至绝望。我不明白,为什么让你明白一个道理这么难?为什么大多数孩子都能做到的事你却做不到?为什么别的家长不费心力就能办到的我却费尽心血也做不到?我从没觉得你是一个坏孩子,你善良,有爱心,我总是记得两三岁时我给你讲《卖火柴的小女孩》时,你夺眶而出的泪水,见了院子里的孩子,你总会去抱一抱,摸一摸;你坚强,四五岁时就和妈妈一起走几公里路,却不喊一声累,一次我们外出野营,只有三岁的你从不喊着让我抱;你俭朴,从不挑吃拣穿;你独立,主动要求一个人去城里上课,早早就一个人被放在家里自己照顾自己。可是,你的弱点也是致命的。你太过懒散,这种懒散由内至外,决定和影响着你的言行举止。因为它,你站无站相,坐无坐相,吃饭的姿势也让人一说再说;因为它,我们俩起早贪黑几年练的乒乓球毫无长进,因为它,协调性不算差的你在学习班的最后两天才学会游泳;因为它,你的字永远写不好,写不对,一错就是几年,你的数学题总是算错,而且一错再错。你太懵懂无知,不爱思考,因此,虽然看了很多好书,并没有吸收多少有益的东西,比如,语文书中那么多好的作文,你看了之后,难道不想把那些好的思路、好词好句用在自己的作文中吗?《小爱迪生》中那么多的发明发现,有没有引发你热爱自然、观察自然、进而探索自然的热情和好奇呢?你的兴趣为什么永远局限于那几个搞笑的故事呢?《名人成长故事》读了这么久,他们的勤奋好学、顽强的毅力为什么对你没有一点影响呢?儿子,爸爸妈妈并不奢望什么,只是希望你能快快成长,作一个有知识的人,对社会有用的人,一个品德高尚的人。这些,需要你从现在做起,一点一滴,克服自己的惰性和懒散,振作起来。……三信我反复看了几遍,尽管她使用了那么多“绝望”的语言,我却透过这些叙述真心认为她的孩子非常可爱。就是这个男孩,两三岁时就能被《卖火柴的小女孩》所感动,再大一点,会对小一点的孩子施以爱心;四五岁时和大人一起走几公里路,却不喊一声累;身为独生子女,从不挑吃拣穿;小小年纪就主动要求一个人去城里上辅导课。这样的孩子还不是好孩子吗,这样的孩子还不值得母亲自豪吗?可是这位母亲是怎样形容自己的感受呢?她用了“伤心,迷茫,甚至绝望”的字眼。那么,孩子的哪些“致命弱点”导致母亲如此的“伤心,迷茫,甚至绝望”呢?是“太过懒散,不爱思考,”,是“站没站相,坐没坐相”,是“写字潦草”,作文“语言贫乏、逻辑性差”,“兴趣永远局限于那几个搞笑的故事”,是“玩心太重,完全忽视了学习”。说实在话,我从这些叙述中根本感觉不到问题有多严重。一个10岁的男孩,爱玩本是天性。至于喜欢搞笑的故事,玩耍时喜欢“趴着”,“跪着”,都很正常,算不得什么毛病。再说作文,现在的语文教育,除了基本的表达功能外,那种呆板的八股式范文,不要说孩子不喜欢,大人又有几个真有兴趣?一些所谓作文指导,不过是教孩子怎样通过一定的程式拿到高分,既不鼓励孩子表达生动的感受,也谈不到培养丰富的想像力,有时候甚至破坏了孩子们对文学的理解与热爱。风蘼校园的搞笑故事之所以吸引孩子,正因为它们的生动与时尚。公平地说,这位母亲字里行间确可看出对儿子的殷殷之爱,十年来,对孩子的成长也下了很大功夫。她提到兵乓球和游泳,不可否认,这些都是有益的身体训练,但这种技能与孩子日后的成长和成功并没有必然联系,与孩子的品德也没有必然联系。乒乓球打得好、游泳游得好固然不错,但兵乓球打得不够好、游泳游得差一点也算不了什么,并不妨碍孩子日后的全面发展。我曾问这位母亲,在长达两年起早贪黑的辛苦中,可曾了解过孩子对乒乓球的感受?他喜欢这项运动吗?一个很能吃苦的孩子为什么总喊胳膊疼,这样大运动量的训练他能够承受吗?再说游泳,孩子怕水或者怕冷很正常,算不得缺点。况且以他小小的年纪,最终克服畏惧心理学会了,儿子理应得到妈妈的表扬才对呀!再说这位母亲给儿子的信,我不知一个10岁男孩读了会是怎样的感受。我们都有过童年,童年是敏感而脆弱的。但我们成年后,往往会忘记童年的许多感受和体验。千万不要以为孩子小就麻木不仁。在未成年孩子的眼中,母亲通常是最重要的权威,母亲的一个微笑、一个叹息都会极大的影响孩子。母亲的评判往往是最重要的评判。我曾经在许多场合讲过,每个孩子都是一棵小小的幼苗,这个幼苗的成长是需要理解和小心呵护的。我的母亲文化不高,但她懂得教育孩子。从小到大,她从未管过我的学习,甚至不大过问我的成绩,但她给了我最重要的三样东西,那就是学习的兴趣、向上的积极性和一个男孩子的自信心。有了这三样东西,孩子自己就知道努力,就会进步。一个10岁的男孩,即使母亲很绝望的时候,仍然认为他“善良,有爱心,能吃苦,主动分担家务,热爱劳动”,这些优点可不是随便哪个孩子都会有的。我问那位母亲,你对孩子的这些优点足够珍惜吗,孩子得到了应当得到的鼓励吗?对于孩子的这些长处,你是否也如对待那些所谓问题或缺点,“天天说,月月说,年年说”呢?作为成年人,一定要善于和孩子换位思考。如果单位领导对你的工作努力和成绩视而不见,而是抓住某一点过错或不足就“天天说,月月说,年年说”,你受得了吗?不精神崩溃才怪。我常常想,在我们成长的年代,独生子女很少,加上物质生活匮乏,父母很少像现在的家长这样对孩子倾注如此大的心力,因此,我们得到的温暖与照料也少一些,但同时,我们承载的东西也少得多。现在的孩子从一出生就被赋予了太多使命和期望,从胎教开始,到幼儿园,到学前班,到小学、初中、高中,大学,外加各种补习班、奥校、托福一类。孩子被学业压得抬不起头来。作为家长的个体是无力改变教育现状的。怎么办呢?至少让孩子回到家里,享受到一点放松的气氛。面对许多家长的困惑,我常常只提出一个要求——从今天开始,学会微笑,以微笑的表情面对孩子。我要求他们每天发现孩子的一个优点或进步,并给予及时的表扬和鼓励,让孩子有信心,有努力向上的积极性。比如孩子今天主动做了家务,要表扬。孩子准时起床,也要表扬。孩子作业比前一天整洁,还要表扬。即使孩子有缺点有不足,也要用商量的口吻提出要求,不能是命令式,不能是唠叨式,不能是愁眉苦脸式,更不能“天天讲,月月讲,年年讲”。要欣赏孩子的每一个优点,夸奖孩子的每一点成功,鼓励孩子的每一点进步,同时用榜样的力量激励孩子继续往前走。
——柯云路作品《培养好孩子的20条金规》——(当当)(卓越)柯云路信箱:
<div class="num1_b" id="commend_num_
上一篇&&&&
下一篇&&&&
抱歉,博主已关闭评论!
评论审核中请稍后...
评论审核中请稍后...
凤凰博报用户登录
支持更多帐号登录
新浪微博登录
亲,您在凤凰博报的用户名为
绑定凤凰帐号
著名作家,代表作《新星》《芙蓉国》《极端十年》;最新出版:长篇小说《曹操与献帝》;《芙蓉国》;《做局高手》;《涅槃》;《情人》;《爱人》。柯云路信箱:
博主最近发表的 10 篇博文
编辑推荐 13 篇博文
凤凰博报微信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妈妈和孩子的对话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