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家书名言论诚信,一篇两千字的文章,从曾国藩家书名言的角度,论一下诚信,急需

&&&&上海-上海 &&&&网址:  &&
<font color="#CC
<font color="#CC
<font color="#CC
<font color="#CC
<font color="#CC
<font color="#CC
<font color="#CC
>> 99年1版1印宣纸珍藏版曾国藩家书_价格500元【诚信易购】
99年1版1印宣纸珍藏版曾国藩家书
编号:au7634893,
品种:其他文字类旧书-其他文字类旧书
属性:文史资料书籍,,90-99年,,,,16开,页码不详,,汉字,,
简介:1999年1月第1版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新华书店总店北京发行所经销的宣纸版曾国藩家书一套十册全,品相如图所拍
您好,欢迎您对本店商品进行点评、提问!如果您需进一步了解商品,请在此向店主询问!
店主 || 还未回复
商店【诚信易购】“其他文字类旧书”目录下其他拍卖商品:
滚动鼠标滚轴,图片即可轻松放大、缩小
当前位置: >>
>> 其他文字类旧书 >> 99年1版1印宣纸珍藏版曾国藩家书_价格500元【诚信易购】
Best View:800*600 为了本系统能够更好的为您服务,请使用IE4.0或以上版本浏览器
版权所有 [997788商城]中国收藏热线 制作 Copyright? 2000 by China Collect Line
未经许可,本网图片、文字不得转载、复制、及制作镜像!!
此网页由商店[诚信易购]承租使用曾国藩家书选注,(清)曾国藩,安徽人民出版社,0
请选择您想要的商品信息
扫码更便宜下载APP送红包 50元
*由于资质原因部分商商家无法支持,请以下单页为准。
商家编码:1636953
开始时间: 09:13
结束时间: 09:04
保修:无保修
曾国藩家书选注(清)曾国藩安徽人民出版社0(定价:58.00)
作 者:(清) 出版社: 出版时间: 开 本:16开 页 数:480 印刷时间: 字 数:272.00千字 装 帧:平装 语  种:中文 版 次:1 印 次:1 I S B N:0
主编推荐 本套书大量收集了曾国藩相关历史记载,并配以精美插图,丰富了该书多重价值,为读者提供更详实的史料。
中国自古就有立功(完成大事业)、立德(成为世人的精神楷模)、立言(为后人留下学说)的“三不朽”之说。 《曾国藩家书选注》是曾国藩在戎马倥偬、公务繁忙之余,写给家人子弟的书信。曾氏家书行文随想面至,挥笔自如,在平淡家常中蕴育真知灼见,具有极强的说服力和感召力。一部家书足可以体现曾国藩的学识造诣和道德修养,从而赢得了“道德文章冠冕一代”的称誉。 《曾国藩家书选注》由周殿富编著。
周殿富,原吉林出版集团总裁,编审,各类著述10余种,在大陆、香港、台湾出版;主要代表作有《楚辞源流选》、《三国大传》、《生命美学的诉说》、《领袖政治学》、《第七崇拜》等。
从高媚山下走来的一代名臣(开篇)1.禀父母:报入京一路平安及京中之事2.致诸弟:教为官不知修己治人之道与牧猪奴何异3.致诸弟:教终身不辍者三事。读书者三不可缺4.禀祖父:报连升四级授内阁学士之职5.致诸弟:教不可改葬祖坟坏了风水一6.致诸弟:告派任武会试正总裁殿试阅卷大臣7.致诸弟:教子弟不入仕途只为耕读孝友之家8.致诸弟:教尽忠报国不得再顾身家之私9.致诸弟:告九轴诰封到手事10.致六弟九弟:教为官治家的“守缺求全”之道11.致六弟九弟信附件:立身五箴养身要言12.致诸弟:教字写得好坏关乎一生之福分13.致诸弟:教兄弟相处读书择友之道14.致诸弟:教怨天尤人发牢骚何如自省15.致诸弟:教怨天尤人者为无能之辈16.致诸弟:教仕途之上尽其在我,听其在天17.致诸弟:教包羞忍辱以求万中一济18.致诸弟:教乱世不顺须学平和胡涂19.致诸弟:教功名之地自古难居附:彭玉麟的诗文才气与鹤缘梅情20.致沅弟:教声闻之美可喜而不可恃21.致沅弟:教英雄豪杰打不过“龙虎关”22.致沅弟:教成大事者须规模与管理同步23.致沅弟:教居官以耐烦为第一要义24.致沅弟:教以“长傲”、“多言”为戒25.致沅弟:教成事之道在“勤奋”与“有恒”26.谕纪泽:述平生“三耻”,论诗之道思27.致沅弟:教敬恕二字。论语九思28.致沅弟:教内圣外王,务读经史29.致沅弟:教人以伪来。我以诚往30.致沅弟:教人而无恒终身无成31.致沅弟:教待人以诚应伪。律已以强为胜32.致沅弟:教刁民不必爱。劣绅不必敬33.致沅弟:教为官当思“裕无咎”三字34.谕纪泽:教善读书者须视书如水35.致沅、季二弟:教由高亢而归平实者方有为36.致诸弟:教谨守八字八本三不信三致祥之家训37.谕纪泽、纪鸿:教处乱世安身以劳俭而不要做官38.致沅弟:教不可收录被革之人39.致沅弟:教为官者如何让下级服气40.致沅弟:教如何向上级“汇报工作”41.致沅弟:教大处让人才是真谦真厚42.致沅弟:教对叛归兵将宽严各二43.致沅弟:教家门太盛当常怀日慎之心.44.致沅弟:教局面越大真气越少45.致沅弟:教全身报国之道在于“三副”46.致沅弟:教为官当守“劳谦君子”之二端47.致澄弟:教位高权重而不失寒士之家风48.致沅弟:教多闻缺疑。慎言其余49.致沅、季二弟:教戒惰以儆无恒。除傲以鉴致败50.致沅、季二弟:教克难免祸之道51.致沅弟:教成事者审机审势不如先审力52.致澄弟:教“上场”当念“下场”时53.致沅弟:教办大事者以多选替手为第一义一54.谕纪泽、纪鸿:教早起、有恒、重厚三要务55.致沅、季二弟:教自概之道无非劳、谦、廉三字56.致沅、季二弟:教自强与刚柔之道57.致沅弟:教君子大过人处唯虚心而已58.致沅弟:教笃守恐惧和平四字以弭灾致福59.致沅弟:教其痛改恶习慎于用人60.致沅弟:教如何用争议之人61.致澄弟:教与家乡地方官相处之道62.致沅弟:教为官须常保“花未全开月未圆”之境63.致沅弟:教胸襟自养淡定之天64.致沅弟:教对付强悍与妒嫉之人65.致澄弟:教官运极盛之时预为衰时设想66.致沅弟:教担当大事务须明、强二字67.致沅、季二弟:教善将兵者以严为爱68.致沅弟:教名望所在,是非谤出69.致沅弟:教一味强劲非成事保身之道70.致沅、季二弟:教处危急之时只有靠自己71.致沅弟:教功不必自己出。名不必自己成72.致沅弟:教分功分谤之道73.致沅弟:教金陵攻克后“勇退”之道74.致沅弟:教极盛之时每虞蹉跌75.致沅弟:教息事宁人处理内争76.谕纪泽、纪鸿:教养生须悟一“存”字77.致澄、沅二弟:教官场进退之难78.致澄、沅二弟:教行藏之上策与根本第一层功夫79.致澄、沅二弟:教天道有舒惨,王政有恩威80.致澄、沅二弟:教新官上任须结好地方势力81.致澄、沅二弟:教居官保全名节之三端82.致沅弟:教修身之“悔字诀”83.致沅弟:教自修以强但不可以强胜人84.致沅弟:教官场“两患”与处危之法85.致沅弟:教人事处分须防党仇报复86.谕纪泽:教不可轻慢四邻之利害-87.致澄弟:教人以极品为荣,实为苦懊之境88.致澄弟:教搜捕军人哥老会之事不必认真89.致澄弟:教以“四不”解“三危”90.致沅弟:教与他人交际当有自省之处91.致澄弟:教积财积物莫若修家风家教92.致沅弟:教困厄之际须坚守忍、耐、吞、挺四字93.致澄弟:教乱世安身之策非止辞荣避位94.致沅弟:教处逆境待悍将当守“硬”字诀95.致沅弟:教艰危之际要逆来顺受,要撑得住96.谕纪泽、纪鸿:教待人以谦谨,律己以八德97.谕纪泽:教以变柔为刚化刻为厚98.致沅弟:教及时引退未尝非福99.谕纪泽:教居官须廉,但不可有清名100.谕纪泽:教解除“三虑”之法101.致沅弟、谕纪泽:教人生以知命为第一要务102.谕纪泽、纪鸿:教不忮、不求、勤俭、孝友四事103.谕纪泽:教临难不苟,虽老不改104.谕纪泽、纪鸿:教以数十年人世之得的“四大遗训”后记
从高媚山下走来的一代名臣 200年前的公元1811年,是由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的嘉庆皇帝统治了16个年头的年份。这个嘉庆帝似乎并不走运。就在他刚刚从老爸乾隆帝手中接过康、雍、乾三朝百年盛世的仓廪衣钵,登基坐殿后的第6天,遍及川楚陕大地的白莲教******总爆发,而且持续了9年仍不可根绝。没平定了几年,便又在北方各省爆发了天理教******。在他执政的前二十年似乎无日不在为农民起义而烦恼忧叹,但他肯定想不到四十年后,他的子孙还要遭际到远比这规模更大的太平天国起义。尽管他在执政的24年间,大刀阔斧采取了许多整饬吏治腐败的措施,但这个王朝还是在他的手里开始走人了嘉庆道光中衰时期。而后才有四面漏雨八面透风而又到处起火的所谓的“咸同中兴”时期。 这一年的农历10月,湖南湘乡县那片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的晚秋景色,已无可奈何地逝去,初冬季节已悄悄地却是不可阻挡地降临在四周的群山大地。湘乡城南百里之外的荷叶塘小镇,也笼罩在一片秋肃冬凉之中。尽管这里不似北方的10月那般肃杀苦寒,但毕竟是萧条冷酷的季节,那份寒意似乎更难以令人忍受。 政治气象由盛人衰自会令人心凉胆寒,而季节变换也是同样。由寒人暖时节自是令人日日舒服喜欢,而由暖人寒时节则自是让人天天难挨,周身总是凉嗖嗖的,冻得连情绪都热不起来。可是,在这个月份农历十一,公历11月26日这天,座落在这个小镇高媚山下的白杨坪村,有一户人家却是比平日里热闹非凡、喜气洋洋。虽然已是子夜时分,大院各屋还是明堂蜡烛的灯火通明。原来这家的长房又添了一个长孙。这个出生的婴儿乳名叫宽一,他就是后来的曾国藩。 曾家大院从老太爷到小媳妇,男男女女老老少少无不欢天喜地。尤其是四世同堂的大家长、老太爷竟希公,说他刚才梦中见一条巨蟒从半空中落人屋中,刚从梦中醒来,就听见了孩子出生的报喜声。这就更让一家人兴奋得不得了,以为这个孩子将来的前程一定不同凡响。蛇是什么?蛇是仅次于龙的吉祥象征,而且老蛇可化龙的呀?汉高祖刘邦、东吴大帝孙权、明太祖朱元璋,在民间传说中不都是有蛇缘的吗?这一家人就别提多高兴了。更让人惊奇的是天亮时,人们发现院子里平地窜出一根青藤,长得极快,后来把它盘缠的大树都缠死了,自己却长得如大灰蟒一般巨大。更奇怪的是在曾国藩去世那一年,这棵老藤竞也死去。 这个有幸而又不幸的孩子从一出生就被家庭寄予了光宗耀祖、振兴门庭的重任,给这个世代耕读勤俭礼仪,就是没有出过大官的家族,带来了遥远而似乎立马可即的希望。但此时这个由鼎盛开始走向衰败的王朝掌门人,正在北方皇城乾清宫中熟睡的嘉庆帝,哪里会想到四十年后,正是这个乳名叫宽一的孩子,帮助他那些已经缺鳞损角飞不起来的龙子龙孙们,支撑起江南半壁河山,并为已经让他看不到希望了的这个王朝继续苟延残喘而忠心耿耿、呕心沥血一生,成为了这个危难四起、遍地狼烟的封建王朝的擎天白玉柱、架海紫金梁了呢! 当年这个曾氏家族在湘乡县虽然不是富豪官宦人家,也谈不上是书香门第,但却是一个标准的耕读人家,很有名望的穷乡绅。据说这支曾氏子孙的远祖是曾子,初到湖南时落籍于衡阳。从曾国藩的曾祖父也就是太爷曾竟希那辈,始迁入湘乡县荷花镇的白杨坪村,祖父叫曾玉屏,称星冈公;父亲叫曾麟书,称竹亭公。有一个叔叔叫曾骥云,称高轩公。曾麟书是星冈公的长子,曾国藩又是曾麟书的长子,是为长房长孙。这在家族中是很有地位的,有如皇族中的太子,是未来当然的家族掌门人。而俗语则说“老儿子,大孙子;老太太的命根子”。所以曾国藩从出生开始就受到这个家族中所有成员的宠爱与敬重。 曾国藩这一代,共有亲兄妹九人,四女五男。长女是曾国藩的姐姐,叫曾国兰;其他三个女孩都是曾国藩的妹妹,依次为曾国蕙、曾国芝、早天的小女儿。五男中曾国藩是老大,其他依次为曾国潢、曾国华、曾国荃、曾国葆。 曾国藩的乳名叫宽一,“人小学”时的学名叫子城,字伯函;20岁时改号为涤生;28岁中进士入翰林院后又改名国藩。去世后谥号为文正公。当时的省官巡抚被称为中丞,两省以上的大区长官总督与各部尚书称中堂,凡是正副职的大学士又都可以被称为相爷。由于这些职务曾国藩都担任过,所以无论时人还是后人对曾国藩的称呼极多。二弟曾国潢的字为澄侯,又称辰君;三弟曾国华的字温甫,又称午君;四弟曾国荃的字为沅浦;五弟曾国葆字季洪,后改名贞干、字事恒。曾国华在族中排行为老六、曾国荃为老九,所以又分称六弟、九弟。这些字、号、别名如果不搞清,读曾氏家书就很困难。所以一一列举于此。 人的许多个性、特点,都是天生的,并不完全可以靠后天习得与努力所能改变。就是唯物主义与现代科学研究成果也并不否认这一点。这个曾国藩从小就很特别。人的长相称不上美男子,也没有纠纠武夫气象,更不似孱弱书生。但天生I生格倔强而又十分隐忍。天生统军当官的料。有史料称其“幼小时,状貌端重。自初生至三岁,庭户不闻啼泣声。” 曾国藩自幼便爱读书,十分受曾祖父竞希公的宠爱。五岁时就在家中开蒙,诵读都很聪明。从6岁开始入其父的私塾就学,学习很用功,但远非神童。10岁时,二弟出生,老爸兼老师的竹亭公说:你现在有弟弟了。便让他以“兄弟怡怡”为题,写一篇作文。阅卷后,竹亭公说道:“文中有至性语,必能以孝友承其家矣。”从家书中观曾国藩一生之兄弟情,其父的评语信非虚言。
本对照表依据中国常用衣服尺码对照表为基础
如果您对尺码对照表有更好的建议,。
买家使用财付通购买“”标志的商品,在确认收货后14天内出现质量问题,与卖家协商无果的情况下有权申请先行赔付。
如实填写商品信息,确保商品质量,并按照承诺为买家提供合理的售后服务。
如买卖方在交易过程中产生纠纷,沟通无果并发起维权的情况下,平台将在7天内介入处理。
(1) 全部卖家都加入了诚信保证计划
(2) 全站商品都是诚保商品
(3) 质量有问题,平台可先行赔付给买家
维权过程中请注意:
(1) 买家赔付申请在形式上符合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
(2) 赔付请求金额仅以买家实际支付的商品价款、邮费(含退货回邮费用)为限;
(3) 提出“先行赔付”申请应在线上确认收货后的14天内。
抱歉,暂无商品。
诚信保证计划
下载拍拍app
更懂你的购物神器
下载拍拍微店APP
一键开店当老板
关注拍拍服务号
关注拍拍 惊喜多多
Copyright &
广东省通管局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黄俊读百家讲坛《曾国藩家书》,学为人处世与教育之道
从曾国藩身上学处世与教育之道
曾国藩其人其事世人评说不一,功过皆有。作为普通的读书人,作为一名教师,我觉得读一读百家讲坛《曾国藩家书》对我们还是大有好处的,我们既可以从曾国藩身上学到为人处世之道,修身养性之诀,也可以领悟到教育子女与教育学生之法。现将精要内容选抄如下,与大家一起品读、感悟、受教。
处世交友之道
曾国藩对交友之道颇有见地,他认为交友贵雅量,要&推诚守正,委曲含宏,而无私意猜疑之弊&。&凡事不可占人半点便宜。不可轻取人财&。要集思广益,兼听而不失聪。&观人之法,以有操守而无官气、多条理而少大言为主&。处世方面,曾国藩认为,&处此乱世,愈穷愈好&。身居高官,&总以钱少产薄为妙&。&居官以耐烦为第一要义&,&德以满而损,福以骄而减矣&。为人须在一&淡&字上着意,&不特富贵功名及身家之顺逆,子姓之旺否悉由天定,即学问德行之成立与否,亦大半关乎天事,一概笑而忘之&。&功不必自己出,名不必自己成&,&功成身退,愈急愈好&。曾国藩写有格言十二首,基本上概括了他的处世交友之道。
&&&&&&&&&&&&&&&&&&&&&&& 修身养性之诀
曾国藩总结了修身十二款:主敬、静坐、早起、读书不二、读史、谨言、养气、保身、日知所亡、月无亡不能、作字、夜不出门。他认为古人修身有四端可效:&慎独则心泰,主敬则身强,求仁则人悦,思诚则神钦&。曾国藩不信医药,不信僧巫,不信地仙,守笃诚,戒机巧,抱道守真,不慕富贵,&人生有穷达,知命而无忧。&
  人格修炼对他事业有帮助,首先是诚,为人表里一致,一切都可以公之于世。第二个是敬,敬畏,内心不存邪念,持身端庄严肃有威仪。第三个就是静,心、气、神、体都要处于安宁放松的状态。第四个字是谨,不说大话、假话、空话,实实在在,有一是一有二是二。第五个字是恒,生活有规律、饮食有节、起居有常。最高境界是&慎独&,举头三尺有神明。他每天记日记,对每天言行进行检查、反思,一直贯穿到他的后半生,不断给自己提出更多要求:要勤俭、要谦对、要仁恕、要诚信,知命、惜福等,力图将自己打造成当时的圣贤。许多人都认为人格修[炼是空虚的东西,认为修身是虚无缥渺的东西,甚至还是迂腐的,但曾国藩一生的事业,修身才是他事业成功最重要的原因。
  曾国藩认为:&养生之法约有五事:一曰眠食有恒,二曰惩忿,三曰节欲,四曰每夜临睡前洗脚,五曰每日两饭后各行三千步。&养生之道,&视&、&息&、&眠&、&食&四字最为要紧,养病须知调卫之道。
  曾国藩为自己立下课程十二条:
 & 主敬:整齐严肃,清明在躬,如日之升。
  静坐:每日不拘何时,静坐四刻,正位凝命,如鼎之镇。
  早起:黎明即起,醒后勿沾恋。
  读书不二:一书未完,不看他书。
  读史:念三史(指《史记》、《汉书》、《后汉书》),每日圈点十页,虽有事不间断。
  谨言:刻刻留心,第一工夫。
  养气:气藏丹田,无不可对人言之事。
  保身:节劳、节欲、节饮食。
  日知其所无:每日读书,记录心得语。有求深意是徇人。
  月无忘其所能:每月作诗文数首,以验积理的多寡,养气之盛否。不可一昧耽着,最易溺心丧志。
  作字:饭后写字半时。凡笔墨应酬,当作自己课程。凡事不待明日,取积愈难清。
  夜不出门。旷功疲神,切戒切戒。
持家教子之法
  曾国藩是最好的儿子,能使父母宽心;是最好的哥哥,教导和照顾弟妹,体贴入微,曾国藩更是仁慈的父亲,是儿女的好榜样。他的《家书》讲求人生理想、精神境界和道德修养,在骨肉亲情日渐淡漠、邻里亲戚形同陌路的现代社会里,确实有劝世化俗的价值,值得每个人一读。大多数官宦之家,盛不过三代,而曾氏家族却代代有英才,出现了象曾纪泽、曾广均、曾约农、曾宝荪、曾宪植、曾昭抡等一批著名的外交家、诗人、教育家、科学家和高级干部。  中国传统文化人格精神的典范式人物曾国藩在同辈士大夫中&属中等&,颇为钝拙,但他志向远大、性格倔强、意志超强,勤学好问,非常人所能及。他从少年起,就&困知勉行,立志自拨于流俗&,天天写日记反省自己,一生中没有一天不监视自己,教训自己。他待上、待下、待同事谦恕自抑,豁达大度,一生朋友很多,很受人尊重;他守着&拙诚&、埋头苦干,不论遭受多大打击,都不灰心丧气,而能再接再厉,坚持到底。这就是他成功的根本秘诀。  
中国封建社会的最后一尊精神偶像曾国藩具有高深的学问素养,是一个&办事(干出事业)兼传教(留下思想学说)之人&(毛泽东)。《清史稿&&曾国藩传》也说:&国藩事功大于学问,善以礼运。&他一生勤奋读书,推崇儒家学说,讲求经世致用的实用主义,成为继孔子、孟子、朱熹之后又一个&儒学大师&;他革新新桐城派的文章学理论,其诗歌散文主持了道(光)、咸(丰)、同(治)三朝的文坛,可谓&道德文章冠冕一代&。
&&&& 【遗嘱原文】
余通籍三十余年,官至极品,而学业一无所成,德行一无可许,老大徒伤,不胜悚惶惭赧。今将永别,特立四条以教汝兄弟。
  一曰慎独则心安。自修之道,莫难于养心;养心之难,又在慎独。能慎独,则内省不疚,可以对天地质鬼神。人无一内愧之事,则天君泰然,此心常快足宽平,是人生第一自强之道,第一寻乐之方,守身之先务也。
  二曰主敬则身强。内而专静统一,外而整齐严肃,敬之工夫也;出门如见大宾,使民为承大祭,敬之气象也;修己以安百姓,笃恭而天下平,敬之效验也。聪明睿智,皆由此出。庄敬日强,安肆日偷。若人无众寡,事无大小,一一恭敬,不敢懈慢,则身体之强健,又何疑乎?   
三曰求仁则人悦。凡人之生,皆得天地之理以成性,得天地之气以成形,我与民物,其大本乃同出一源。若但知私己而不知仁民爱物,是于大本一源之道已悖而失之矣。至于尊官厚禄,高居人上,则有拯民溺救民饥之责。读书学古,粗知大义,即有觉后知觉后觉之责。孔门教人,莫大于求仁,而其最初者,莫要于欲立立人、欲达达人数语。立人达人之人有不悦而归之者乎?
  四曰习劳则神钦。人一日所着之衣所进之食,与日所行之事所用之力相称,则旁人韪之,鬼神许之,以为彼自食其力也。若农夫织妇终岁勤动,以成数石之粟数尺之布,而富贵之家终岁逸乐,不营一业,而食必珍馐,衣必锦绣。酣豢高眠,一呼百诺,此天下最不平之事,鬼神所不许也,其能久乎?古之圣君贤相,盖无时不以勤劳自励。为一身计,则必操习技艺,磨练筋骨,困知勉行,操心危虑,而后可以增智能而长才识。为天下计,则必己饥己溺,一夫不荻,引为余辜。大禹、墨子皆极俭以奉身而极勤以救民。勤则寿,逸则夭,勤则有材而见用,逸则无劳而见弃,勤则博济斯民而神祗钦仰,逸则无补于人而神鬼不歆。
  此四条为余数十年人世之得,汝兄弟记之行之,并传之于子子孙孙。则余曾家可长盛不衰,代有人才。
& & 一是慎独则心里平静。&慎独&就是指一个人独处,也就是在没有人管束的情况尚能严格要求自己。这是儒家修身的最高境界。自我修养的道理,没有比养心更难的了。心里既然知道有善恶,却不能尽自己的力量去行善除恶,这是自己欺骗自己的表现。内心是不是自欺,别人无从知道,只有自己的心知道。所以《大学》的&诚意&一章,两次说到慎独。如果喜欢善能像喜欢色美那样,厌恶恶能像厌恶恶臭那样,尽力排除欲望,以存天理,那么《大学》的所谓自我反省,《中庸》的所谓戒除恐惧,都能够切实去做了。也就是曾子所说的自我反省而有收敛,孟子所说的上无愧于下,下无疚于心,所谓养心一定要清心寡欲,就是这个道理。所以能够慎独的人,自我反省时不会感到愧疚,可以面和天地、鬼神对质,绝对不会有行为无悔恨而心却退缩的时候。人假如没有可以愧疚的事,面对天地便神色泰然,这样的心情是愉快平和的,是人生第一自强之道,是最好的药方,修身养性的第一件大事。
& & 二是主敬则身体强健。&主敬&一条讲的是一个人的精神状态的问题,一个人的精神状态是好还是坏,直接决定了他事业的成败与否。敬这个字,孔门用来教育后人,春秋士大夫也经常提到。到了程、朱时就千言万语不离开这个宗旨。在内专一纯静,在外整齐严肃,这是敬的工夫;出门如同看见贵宾,对待百姓像行大祭祀一样恭敬,这是敬的气象;自我修养以让百姓平安,忠实恭顺而使天下太平,这是敬的效验。程子说上下统一在于恭敬,则天地自己运行,万物自己发育生长,气数没有不和的,四灵都来了。聪明睿知,都由这些而产生。以这些侍奉天帝,那么敬就没有不完美的。我说敬字最贴近我们的功用,尤其就在于能让肌肤得到锻炼,身体变得强健。庄重宁静则一天比一天强,安闲散纵则越来越懒惰,都是自然的征兆验效,即使是年老体弱,一旦遇到坛庙祭献、战阵危急的时候,也会不知不觉地精神抖擞,意气风发,这足以说明敬能强身了?如果不论人多人少,事大事小,都以恭敬之心相待,不敢懈怠,那么身体的强健,还有什么令人怀疑的呢?
& & 三是求仁则人悦。一般的人生下来,都得到天地之理以成心性,得天地之气以成形体,我和民间万物,根本是同出一源的。如果只知道谋求私利,而对百姓不知道宽仁,对万物不知道爱护.这是和大本一源的道理相违背的。至于高官厚禄,高居在百姓之上,就有拯救百姓于水火之中,教百姓于饥饿之中的责任。读书学习,粗浅地知道大义所在,就有使后知后觉的人觉悟起来的责任。倘若只是自己知道,而不懂得教养百姓,这就等于辜负了天地的宽厚之心。
& & 孔门教育人,莫大于求仁,而其中最要紧的,莫过于&欲立立人,欲达达人&这几句话。立志,自立毫不惧怕,像富人财富有余,不需向别人借一样;达者,四通八达,没有阻碍,像有权威的人站在高处大喊一声便群山四应一样。人有谁不愿意自立自达,如果能够推而广之使人自立自达,就可以和万物争辉了。实际上,求仁就是要对人有爱心,你去关心别人,帮助别人,别人也会关心你,帮助你,这就是曾国藩欲立立人,欲达达人一语的意思。你打算关心自己,那么,先去关心别人吧,你打算使自己有一番成就,建一番事业,那么,先让别人也有一番成就,建一番事业吧。这是中华传统文化中一种很崇高的思想。后代论求仁的,没有比张子的《西铭》更加精辟的了。他把百姓生看作万物,宏济群伦,都看作是天性分内的事。只有这样做,才能称为人,不这样做,就是悖德,称之为贼。如果真像这样,那么即使立尽天下的人,达尽天下的人,而不标谤善德劳苦,人有不高高兴兴地归附的吗?
& & 四是习于劳苦则鬼神也敬重。&习劳&一语是说人应该以劳动来换取社会的认同,抨击不劳而获。大凡人的性情,都是好逸恶劳,无论贵贱智愚老少,都是贪于安逸而害怕劳苦的,这一点古今是相同的。如果一个人每天穿的衣服吃的饮食,与他每天所做的事所出的力相称,则旁人会赞同他,鬼神也会加以称许,认为他是自食其力。倘若农夫织妇终年勤勤恳恳,收获数名之粟,织成数尺之布,而富贵人家终日安逸享乐,不做一事,而食必付佳肴美味,穿必锦衣绣袍,高枕而眠,一呼百诺,这是天下最不幸的事,鬼神也是不赞同的,怎么能长久呢?我们小时候就读过宋时张俞那首绝句:昨夜入城市,归来泪满巾。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诗人用血泪控诉了不平等的社会。曾国藩的这段话和这首诗有着相同的意义,他的&习劳&思想不仅仅是抨击那些不劳而获的&寄生虫&和社会渣滓,而且将劳动作为一个必修的课程永遗子孙,告诫他们不管处在什么位置,不管富裕到何种程度,都必需身体力行的去参加劳动,更不得鄙视劳动,这是非常难能可贵的。这种思想值得我们永远弘扬。
& & 古代的圣君贤相,比如商汤从天还没亮就开始操劳,文王到太阳偏西时仍然没有闲暇,周公夜以继日通宵达旦,无时无刻不以勤劳自勉。《无逸》篇,可以推之于勤劳则增寿,安逸则早亡,次次试行没有不被验证的。为自己打算,则必须操习技艺,磨炼筋骨,在困境中奋力前行,操心竭虑,而后可以增智慧、长见识。为天下人打算,一定要使自己饥渴,自己陷于水火之中,把民贼独夫不被擒获引为自己的罪过。大禹治水四年,过家门而不入,墨子摩顶放踵,以有利于天下,都是极俭朴以修身,极勤劳以救百姓的实例。所以荀子爱称赞大禹、墨翟的行为,因为他们勤劳。自从我领兵以来,每每见到人有一才一技,能吃苦耐劳的,没有不重用,使他们能有所成就的。而那些没有才技,不惯于劳作的,都被当时的人们所唾弃,饥冻而死。所以勤勉能使人长寿,安逸使人夭亡;勤勉则人尽其材,安逸则无能而被人抛弃;勤能够广济百姓,而神灵敬仰,安逸对人无好处,鬼神也不羡慕。因此君子如果要担起人神所赋予的责任,没有比学习劳动更重要的了。
他的家书讲求人生理想、精神境界和道德修养,在骨肉亲情日渐淡漠、邻里亲戚形同陌路的现代社会里,确实有劝世化俗的价值,值得每个人一读。大多数官宦之家,盛不过三代,而曾氏家族却代代有英才,出现了像曾纪泽、曾广均、曾约农、曾宝荪、曾宪植等一批著名的外交家、诗人、教育家、科学家和高级干部。
曾国藩是历史上有争议的人物,也是个富有传奇色彩的人物,也是一个值得后人研究的人物,更是一个身上有许多值得世人学习的人物。他官至一品军权在手而不谋反,是忠君;他治理统帅的三军所到之处不扰民,是爱民;他身居高官而不贪财,是爱己。他自己题写的一副对联就是他自己真实的写照:&依天照海花无数,高山流水心自知。&
我们读懂了曾国藩就读懂了人生的为人处世之道,我们能领悟曾国藩的家训内涵,就真正领会了教育的精妙之法。
最后借用梁启超对曾国藩的评价作为本段文字的结尾:&岂惟近代,盖有史以来不一二睹之大人也已;岂惟我国,抑全世界不一二睹之大人也已。然而文正固非有超群绝伦之天才,在并时诸贤杰中,称最钝拙;其所遭值事会,亦终生在指逆之中;然乃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所成就震古铄今而莫与京者,其一生得力在立志自拔于流俗,而困而知,而勉而行,历百千艰阻而不挫屈,不求近效,铢积寸累,受之以虚,将之以勤,植之以刚,贞之以恒,帅之以诚,勇猛精进,坚苦卓绝&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曾国藩家书 百家讲坛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