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线充电目前发展到了什么水平?主要的技术难点在哪?有没有笔记本充电宝哪位高手能给点资料学习一下。感激不尽啊

上海·汽车电子与零组件技术论坛
第二届 无线通信技术论坛
第三届可穿戴产品设计技术研讨会
成都·智能医疗创新应用论坛
2015物联网技术与创新应用大会
移入鼠标可放大二维码
无线充电各种原理和方案的比较 - 全文
来源:互联网 作者:佚名日 09:49
[导读] 无线充电技术,即Wireless charging technology,是指具有电池的装置不需要借助于电导线,利用电磁波感应原理或者其他相关的交流感应技术,在发送端和接收端用相应的设备来发送和接收产生感应的交流信号来进行充电的一项技术,源于无线电力输送技术。
  无线充电技术,即Wireless charging technology,是指具有电池的装置不需要借助于电导线,利用电磁波感应原理或者其他相关的交流感应技术,在发送端和接收端用相应的设备来发送和接收产生感应的交流信号来进行充电的一项技术,源于无线电力输送技术。
  无线充电技术的研究,源于19世纪30年代,迈克尔-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现象,即磁通量变化产生感应电动势,从而在电线中产生电流。但最早的无线电力传输思想是尼古拉-特斯拉(Nikola Tesla) 在19世纪90年代提出的无线电力传输构想和无线输电试验,因而有人称之为无线电能传输之父。
  技术原理
  从具体的技术原理及解决方案来说,目前无线充电技术主要有电磁感应式、磁共振式、无线电波式、电场耦合式四种基本方式。这几种技术分别适用于近程、中短程与远程电力传送。
  各种无线充电方式都有各自的特点,具体比较如表1所示。
表1 无线充电各种原理方案的比较
  当前最成熟、最普遍的是电磁感应式。其根本原理是利用电磁感应原理,类似于变压器,在发送端和接收端各有一个线圈,初级线圈上通一定频率的交流电,由于电磁感应在次级线圈中产生一定的电流,从而将能量从传输端转移到接收端,如图1所示。PWC联盟发起者Powermat公司用电磁感应式推出过一款WiCC充电卡,与SD卡差不多大,内部嵌有线圈和电极等组件,插入现有智能手机电池旁边即可使用。
图1 电磁感应式无线充电原理
磁共振式无线充电#e#
  磁共振式也称为近场谐振式,由能量发送装置,和能量接收装置组成,当两个装置调整到相同频率,或者说在一个特定的频率上共振,它们就可以交换彼此的能量,其原理与声音的共振原理相同,排列在磁场中的相同振动频率的线圈,可从一个向另一个供电,如图2。技术难点是小型化和高效率化,被认为是将来最有希望广泛应用于电动汽车无线充电的一种方式。
图2 磁共振式无线充电示意图
  无线电波式,基本原理类似于早期使用的矿石收音机,主要有微波发射装置和微波接收装置组成。典型的是20世纪60年代布朗(William C. Brown)的微波输电系统,其示意图如图3。整个传输系统包括微波源、发射天线、接收天线3部分;微波源内有磁控管,能控制源在2. 45 GHz频段输出一定的功率;发射天线是64个缝隙的天线阵,接收天线拥有25%的收集和转换效率。日本龙谷大学的移动式无线充电系统,也是通过频率为2.45GHz 的微波送电,点亮了行驶中的模型警车的警灯。
图3 无线电波式电能传输
  电场耦合式利用通过沿垂直方向耦合的两组非对称偶极子而产生的感应电场来传输电能,其基本原理是通过电场将电能从发送端转移到接收端。这种方式主要是村田制作所采用,具有抗水平错位能力较强的特点。
  &&&&&&&&&&&&&&&&&&&&&&&&&&
  FPGA技术资料集锦&&
在电子产品设计日趋模块化,功能越发多样化的今天,连接器作为搭建模块间脉络的重要“桥梁”,发挥着无可比拟...
巨头解读连接器产业最新风向
不容忽视的可穿戴设备连接器
揭秘连接器采购:猫腻你可知?
解决电源效率难题,连接器做起
音乐发烧友:打造高保真电缆
磁感应相关文章
磁感应相关下载
磁共振相关文章
磁共振相关下载
无线充电相关文章
无线充电相关下载
深度访谈英特尔的通信和设备事业部副总裁Aicha Evans:英特尔将继续创新,维持自己的行业龙头地位。##英特尔也正积极布局全球市场,尤其是新兴市场。...
据国外媒体报道,根据研究机构IDC的预测,全球可穿戴设备2015年的出货量将达到4570万,而2019年的出货量将达到1.261亿,这意味着大45%的年增长率。然而这...
创新实用技术专题
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手机无线充电技术:目前适用范围在2.54厘米之内_文章_ThinkSAAS
手机无线充电技术:目前适用范围在2.54厘米之内
手机无线充电技术:目前适用范围在2.54厘米之内
[url=]IT之家[/url]([url=][/url]):手机无线充电技术:目前适用范围在2.54厘米之内拉出一根数据线,插上电源给亮起红灯的智能手机充电;液晶电视背后,始终拖着一条长长的电源线……不过,你有没有想过,有一天,不必再为寻找适配的数据线而四处问人,也不必为各种手机线、PC线、Pad线、音箱线绞缠一起而焦头烂额?其实,这样的生活离我们并不遥远――近日诺基亚推出的[url=/windowsphone/]WP8[/url]手机就华丽丽地带有无线充电功能。只要将手机放在无线充电托盘上,它就开始充电,充满即止。三星亦为S3准备了无线充电“套装”。在评价[url=/iphone/]iPhone5[/url]的革新时,不具有无线充电功能,成为批评的理由。无线充电已从梦想照进现实,从概念变成商用产品。记者了解到,坊间对该技术还有颇多认知误区,但难挡未来三年其将掀起手机、PC、电视、电动汽车等领域的新风潮。现实:只要放在Qi无线充电器上就能完成“诺基亚的新款Windows Phone 8(WP8)手机支持无线充电功能,用户只要将手机放在一个支持Qi无线充电标准的插座上就能完成充电。iPhone5尽管采用更小的接口,但仍然需要通过电线才能充电。”这是外媒在评点iPhone 5时表达的“遗憾”。这种比较可能从未有过――iPhone一向是所有智能手机的“教父”。出现如此反差,则得益于诺基亚使用了Qi无线充电技术。三星在发布旗舰手机Galaxy S3前也曾表示要使用该技术。不过,目前是以套件的形式提供。另外,英特尔和IDT(Integrated Device Technology)日前宣布合作,为英特尔的无线充电技术共同开发集成发射器和接收器芯片。记者了解到,目前全球最主要的无线充电标准是Qi标准,由全球首个推动无线充电技术的标准化组织――无线充电联盟(Wireless Power Consortium)推出。该联盟成员包括Verizon、NTT Docomo、诺基亚、三星、德州仪器、华为等公司,覆盖无线充电解决方案各生产环节。Qi采用了目前最为主流的电磁感应技术,目的是为所有电子厂商提供统一的通用标准。在两年前的2010年9月,无线充电联盟将该标准引入中国。然而,两年来真正采用该技术标准的产品在市场上未形成气候,未能成为消费者关注的重点。[img]/newsuploadfiles/_408.jpg[/img]梦想:三年内实现远距离无线充电采访中记者了解到,目前的无线充电技术需要让被充电设备在2.54厘米范围之内,即近磁场无线充电。然而,考虑到无线充电的便利性,远距离充电更具有卖点。但要实现远距离大功率无线磁电转换,设备的耗能较高。无线传输的距离越远,无用功的耗损也就会越大。“功率太大的无线充电设备的电磁辐射会对生物造成很多不利的因素。”有技术人士表示,大功率无线充电的传输距离只限制在5米以内,不会太远。据美国安利旗下富尔顿创新公司董事Bret Lewis此前预计,未来三年远距离无线充电就会进入每一个人的生活中。Tirias Research分析师Jim McGregor认为,无线充电技术是可行的,但首先需要降低成本,以使原始设备制造商(OEM)能够采用该技术。IMC Research估计,到2015年,无线供电设备的出货量将达到1亿,同时Pike Research研究表明,至2020年,市场规模将达到150亿美元。对此,卓普运营总经理袁小枫告诉记者,不同于产品硬件软件升级,无线充电技术在功能层面求异,是很好的卖点,对消费者有吸引力。无线充电技术将会集成到汽车和家电中,并可以为智能手机之外更多的电子产品充电。“电动汽车将因此受益”。谷歌无人驾驶汽车工程师朱佳俊说。届时,充电线、插线板、移动电源等产品可能都消失了。揭秘:甩掉充电线不必谈辐射色变“消费者不需要安装任何配件,直接将Lumia 920放在任何一款支持Qi标准的充电器上就能开始充电。诺基亚希望不断扩大无线充电的版图,让它像WIFI一样无处不在。”在接受E天下记者采访时,诺基亚技术人士称,无线充电技术完全不需要各种数据线、充电线进行连接。而且,只要你使用的是Qi标准电子产品,就可以利用无线充电托盘充电。比如电视、音箱以及其他品牌的手机等等,都可以共享一个充电器。对于消费者来说,无线充电摆脱了各种充电设备的烦恼,可以更便捷地充电。“辐射可能比有线充电更大。”日前,有媒体报道称。记者采访获悉,该技术在净水器中运用10年,安全性得到数十个国家验证。而在国内,工信部下属的EMC检测所(通信电磁兼容质量监督检测中心)也是Qi的参与者。不过,缺点不是没有。依靠线圈之间的电磁感应的无线充电方式,工作距离太短,被充电终端需要放置在充电座上,同时也会消耗大量电量。好在,无线充电设备的效能接收在70%左右,和有线充电设备相当,但是它具备电满自动关闭功能,避免了不必要的能耗。另外,对于不同的电子产品,电源接口能自动对应,需要充电时,发射器和接收芯片会同时自动开始工作,充满电时,两方就会自动关闭。相关看点:什么是QiQi是目前全球首个无线充电标准,可广泛应用于手机、MP3、照相机等手持低功率设备中。未来还将研发应用于笔记本电脑、上网本的中等功率无线充电标准。目前,市场比较主流的无线充电技术主要通过三种方式,即电磁感应、无线电波以及共振作用,而Qi采用了目前最为主流的电磁感应技术。Qi是通过在手机中加装电磁感应装置来实现无线充电的,当然,一个可接公共电源的无线充电站也必不可少。同时,符合Qi标准的手机还需加装控制芯片。对比目前业内已经出现的无线充电技术,Qi的充电效率更高,在测试中,Qi的充电效率与有线充电方式非常接近,达到了70%以上。而Qi的充电站的待机耗电量则已经降低到微瓦水平。那些使用无线充电的“先驱”1.海尔“无尾”电视作为Qi标准组织的一员,海尔在2011年CES上推出了概念性“无尾电视”,不需要电源线、信号线和网线。海尔称该产品采用了与麻省理工学院合作的无线电力传输技术。2.Palm 手机虽然Palm现在“物是人非”,但它最早将无线充电技术应用在手机上。它推出的充电设备“触摸石”,就可以利用电磁感应原理无线为手机充电。3.TDK 音箱日本TDK公司新推出了一款无线充电音箱,你可以在尽情享受音乐的同时给手机充电。在该款无线充电音箱的顶部安装有一块无线充电板,手机放在音箱顶部即可。
迷你MVVM框架 avalonjs 1.3.8发布
HTML5移动应用开发的12大特性
【精心挑选】帮助你实现元素动画的6款插件
凭细节取胜!如何从4个方面实打实地提高用户体验?
2015年预测:Web体验与以往的五大不同
2015 年网站设计我们将看到这十大趋势
Google 在美搜索份额下跌至 08 年以来最低点
Chrome 控制台console的用法
Mozilla Firefox 35 正式发布
谷歌 Chrome Dev Tools 浅析 – 成为更高效的 Developer
开发技术学习小组列表
PHP开发框架
缓存Memcache
服务器环境
ThinkSAAS商业授权:
ThinkSAAS为用户提供有偿个性定制开发服务
ThinkSAAS将为商业授权用户提供二次开发指导和技术支持
手机客户端
ThinkSAAS接收任何功能的Iphone(IOS)和Android手机的客户端定制开发服务
让ThinkSAAS更好,把建议拿来。
iphone扫码下载客户端上海·汽车电子与零组件技术论坛
第二届 无线通信技术论坛
第三届可穿戴产品设计技术研讨会
成都·智能医疗创新应用论坛
2015物联网技术与创新应用大会
移入鼠标可放大二维码
无线充电大热,中国标准起步
来源:中国电子报
作者:中国电子报日 10:32
[导读]  有分析指出,年将是无线充电市场的真正拐点。工信部电信研究院泰尔实验室主任何桂立引用IMS Research的数据,到2015年,无线充电市场的接收机出货量将达到1亿台,2020年达到10亿台,市场收益将达到62亿美元。而Pike Research预测2020年Qi产品市场收益将达151亿美元。
  有分析指出,年将是无线充电市场的真正拐点。工信部电信研究院泰尔实验室主任何桂立引用IMS Research的数据,到2015年,无线充电市场的接收机出货量将达到1亿台,2020年达到10亿台,市场收益将达到62亿美元。而Pike Research预测2020年Qi产品市场收益将达151亿美元。
  面对巨大商机,众多知名电子生产商以及企业纷纷进军无线充电市场,站队各大标准阵营。而对于无线充电技术标准格局未来走势,业内人士也一时难辨方向。与此同时,尚未出台的中国标准既增加了业界的迷茫,又加大了各技术标准阵营对中国市场的希望。
  阵营乱战 标准格局走向难辨
  基于对未来标准的不确定,许多厂商同时加入多个阵营,通过支持多项技术标准寻求&安全感&。
  德州仪器电池管理方案市场拓展经理文司华负责无线充电市场已有3年的时间,最近他越来越看不清各路无线充电技术标准的走向了:作为Qi标准创始成员之一的三星,虽在部分型号手机上嵌入了无线充电功能,但并未全力推广,而与高通另立门户成立了A4WP联盟,研发基于磁共振的无线充电技术;Google去年加入PMA联盟一段时间后悄然离开;支持A4WP标准的高通公司又相继加入PMA和WPC阵营,同时也在研发自己的无线充电技术&&
  &太多看似矛盾的信息混杂在一起,让人看不到方向。&文司华表示。不过他后来又向记者解释:&当看不清无线充电技术标准未来发展走向时,选择同时加入多个阵营或许是最为稳妥的办法。&
  基于对未来无线充电标准的不确定,许多厂商倾向于在关注一项标准的同时,也加入其他联盟,通过支持多项标准寻求&安全感&,而企业特别是行业巨头在不同标准阵营间的游移无疑为无线充电技术标准统一增加了变数。
  值得一提的是,苹果目前尚未宣布加入任何标准阵营,有消息称未来会使用内部开发的无线充电技术,如此一来群雄割据下的无线充电技术标准走向变得更加扑朔迷离。
  技术升级 着眼未来布局谋篇
  Qi标准明年将引入磁共振技术;PMA在美国积极布局;高通欲借A4WP实现标准整合。
  标准之&乱&实则源于无线充电技术目前仍存壁垒、尚不成熟。因此,各路标准都在加快技术更新步伐,准备抢占市场。
  得益于众多手机厂商支持,Qi标准已推出了数款内置无线充电技术的手机,计划明年发布引入磁共振技术的第二代Qi标准,增加功率支持多设备同时供电,并将充电效率提升至80%。此外,Qi标准积极进军汽车前装、基础设施、消费品牌等市场,欲凭借庞大的客户群资源,打造Qi标准整个生态系统供应链。
  PMA着眼于充电外设和配件市场,目前正在美国积极布局,包括星巴克、机场、麦迪逊广场和花园购物广场等地设置了1500多个充电点。PMA计划将在明年初启动标准认证工作,进一步提高供应链完整度。
  由三星、高通等电子巨头支持的A4WP标准来势汹汹。过去一年间,A4WP成员增长了4倍,据《中国电子报》记者了解,高通明年还将推出一款内置无线充电技术芯片的智能手机。加入WPC和PMA后,高通实现三大标准阵营全覆盖。高通高级产品经理钟建鹏表示,加入WPC和PMA,可以贡献一些高通在磁共振技术方面的经验,希望磁共振能够成为全球化的标准。业界看来,高通此举意在使各方在发展道路上达成一致,从而形成无线充电技术标准上的整合。
  各方关切 相关草案明年或制定
  中国无线充电技术标准制定以保护自主知识产权为主,预计明年初完成草案制定工作。
  中国有着全球最大的消费电子市场,而目前国内尚无规范的无线充电技术标准,国标何时出台成为众多企业最为关心的问题。中国台湾铱宝电子销售经理黄慧岑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现在大家十分看好无线充电技术的前景,中国大陆未来将会有很大的市场,我们的客户厂商非常关注中国大陆无线充电技术标准制定的时间表。&
  记者在日前召开的2013无线供电高层研讨会上了解到,相关部门正在加紧对无线充电标准的制定。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工程师陈静透露,去年国标委已经批准了第一个无线充电国家标准计划&&电子信息产品低功率无线充电技术规范,信标委已启动相关工作,目前正在进行频率、协议方面的研究以及标准草案起草,预计今年12月或明年1月会提交完整草案。目前该标准起草小组主要由中国电子、桑菲、电信研究院、海尔等9家企业和机构组成。
  另外记者从泰尔实验室了解到,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已于2011年启动了有关无线充电技术和标准的研究,在已获报批的《近场无线充电技术研究》基础上,目前已完成了《无线电源设备的电磁兼容标准性要求和测量方法》、《短距离及类似设备电磁照射符合性要求和评估方法》、《无线电源设备技术要求和测试方法 第1部分:通用要求》的报批稿,另有《无线电源设备的安全要求和试验方法》等三小类测试方法正在拟定中。
  相关链接
  无线充电技术三大标准
  目前,全球主要有4个联盟性质的组织在积极推动无线充电技术发展,分别是WPC、PMA、A4WP、NFC Forum,形成了3个主流无线充电技术标准:基于电磁感应技术的Qi标准、PMA标准以及基于磁共振技术的A4WP标准。
  Qi标准
  2008年12月,无线充电联盟(Wireless Power Consortium,简称WPC)成立,推出首个无线充电技术标准&&Qi标准。日,WPC在北京宣布将Qi无线充电国际标准率先引入中国。目前包括诺基亚、三星、德州仪器、海尔、华为等在内,WPC联盟成员数量已达188个,其中42%的成员来自中国。
  A4WP标准
  2012年美国高通公司和韩国三星公司等创建了新的无线充电国际联盟(alliance for wireless power,简称A4WP),推出A4WP标准。A4WP目标是为包括便携式电子产品和电动汽车等在内的电子产品无线充电设备设立技术标准和行业对话机制。目前有包括Intel在内的65家企业加入A4WP联盟。
  PMA标准
  PMA是无线充电联盟(Power Matters Alliance,简称PMA)推出的标准,目前有包括AT&T、星巴克、中兴在内的106位成员加入PMA联盟。
  作为首个无线充电技术标准,Qi标准在三个主流标准中拥有较好的市场接受度和最大的出货量,充电效率可达70%左右。不足之处在于充电距离短,需要将手机等设备以固定方向放在充电基座上,只能对单一设备进行充电,灵活性较差。A4WP标准可使设备在空间摆放上具有一定灵活性,同时能够满足多设备同时充电要求,但充电效率较Qi标准略差,约为50%。PMA标准在技术上与Qi标准相近。
Qi标准相关文章
Qi标准相关下载
无线充电相关文章
无线充电相关下载
技术交流、积极发言! 发表评请遵守相关规定。
深度访谈英特尔的通信和设备事业部副总裁Aicha Evans:英特尔将继续创新,维持自己的行业龙头地位。##英特尔也正积极布局全球市场,尤其是新兴市场。...
据国外媒体报道,根据研究机构IDC的预测,全球可穿戴设备2015年的出货量将达到4570万,而2019年的出货量将达到1.261亿,这意味着大45%的年增长率。然而这...
创新实用技术专题
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上海·汽车电子与零组件技术论坛
第二届 无线通信技术论坛
第三届可穿戴产品设计技术研讨会
成都·智能医疗创新应用论坛
2015物联网技术与创新应用大会
移入鼠标可放大二维码
深挖无线充电潜能,这些点你都得知道 - 全文
来源:IDT供稿 作者:Julius Sarkis日 10:14
[导读] 无线充电被认为是当今电能总是不足的大户手机和平板电脑的下一个重要事件。据分析,无线充电市场在未来四年很可能从仅仅2亿多美元增长到85亿美元,不断提高的半导体集成是实现这一潜力的关键。
  引言:遇见,放下,充电
  无线充电注定将成为智能电话、平板电脑、以及介于两者之间的新型&平板手机(phablets)& 等移动设备充电的首选方法。随着用户越来越多地需要在一天里不断补足电池能量以支持密集的互联网接入、高清游戏、视频和音频流、以及GPS导航等活动,不需用电缆的适时充电将成为常态。
  通过简单地把移动设备放置在可用的充电台上进行无线充电可以为用户提供很大的易用性和便利。但是到目前为止,无线充电系统还依然属于新奇的售后市场项目,并没有作为常规适配器和电缆的替代方案而得到认真重视。已有的无线充电系统很笨重且体积庞大,需要把移动设备插入到充电套筒然后才可以放置在充电台上充电。此外,这些系统往往都是采用专有的技术,来自不同制造商的设备之间缺乏互操作性。无线充电系统的零售价格也比较高,充电台在80到100美元,充电套筒在30到40美元。因此,无线充电系统的销售和市场渗透率一直不佳。
  但是,无处不在的无线充电系统需求也预示着巨大潜力。IHS Technology分析师在《2014年无线充电报告》(Wireless Power Report 2014)中预测,无线充电发射器和接收器的出货量销售额将从2013年的2.16亿美元上升到2018年的85亿美元,期间有将近40倍的增长。
  从新奇到必需
  HIS对于未来无线充电市场的信心来源于几个方面,其中之一是行业领先的企业或组织已经开始走到一起,并着手开发使来自不同制造商的无线充电系统和移动设备之间具有互操作性的行业标准,其中包括软件和零部件公司、手机制造商和网络运营商。
  在那些积极帮助开发无线充电标准的半导体厂商当中,IDT公司是无线充电联盟(Wireless Power Consortium,WPC)和Alliance for Wireless Power(A4WP)的董事会成员,并与Power Matters Alliance(PMA,电源紧要联盟)保持着密切的联系,这些都是无线充电行业的主要标准组织。在2014年年初,PMA与A4WP实现合并。
  无线充电生态系统有两个技术途径:磁感应和磁共振。WPC和PMA标准组织的活动都集中在磁感应,而A4WP则是在支持基于磁共振标准的技术。一些磁感应解决方案已经在大规模生产,但磁共振技术则是在2014年年底进入量产应用。这两种技术的简单比较可以说明它们在应用中的主要区别:磁感应需要紧密耦合,在X/Y方向的位置偏差达到最小时可实现最高效率水平;而磁共振允许更大的空间自由度,但它无法实现基于磁感应技术的高峰值效率。
  图1:在位置偏差最小时,磁感应技术可实现更高的效率水平。即使发射器和接收器距离很近,磁共振也不能达到与磁感应同样的性能,但在位置偏差增大时,其效率不会很快降低。
  WPC已经公布了Qi低功率规范,它定义了功率发射器和接收器之间非接触式电能传输接口、相关的性能要求和一致性测试规范。所有携带Qi标识的设备都保证与WPC规范兼容,因此彼此之间可互操作。同样,满足PMA标准的设备也会有PMA的互操作性标识。无线充电标准不断发展强大的进一步标志是IEEE无线电源和充电系统工作组(Wireless Power and Charging Systems Working Group,WPCS-WG)的成立和IEEE ($0.4524).1&无线电源和充电系统标准规范(IEEE P2100.1& Standard Specifications for Wireless Power and Charging Systems)的制定。 IEEE P2100.1针对电源和负载设备创建了无线电源和充电规范。虽然IEEE P2100.1目前局限于使用磁感应耦合技术,将来也要考虑其它技术。
  要想使车辆、交通枢纽等公共场所、咖啡馆、体育场馆、办公室等许多预期应用场景的无线充电设施变得可行,更大的互操作性是至关重要的。在家里,通过一个共享的充电台能够对家庭所有的移动设备充电,因此有机会不再需要那些笨拙的电源适配器和线缆,同时也腾出了大量的墙壁插座。
  随着可靠标准的出现,那些对创造广泛的无线充电基础设施非常重要的组织能够致力于开发各种无线充电项目。汽车制造商对于无线充电技术的潜力很有兴趣,它能够去除汽车内部的电缆。一些知名品牌已经在最近的汽车展和在美国拉斯维加斯消费电子展(CES)上演示了无线充电系统,有些项目正在采用该技术为后排座娱乐和环境光照明等车载系统供电。此外,充电台也可以设置在桌面、其他家具或台灯等设备上。
  咖啡店之类的连锁企业也很热衷于提供无线充电设施来吸引以往只是想喝点东西的客户,现在他们也需要一个快速的&电能小点(power snack)&为他们的移动设备充电。这种趋势已经被星巴克所证实。星巴克在2014年6月宣布与Duracell Powermat一起合作在美国全国范围内的店铺部署无线充电台,并在旧金山湾区首先开始。移动网络运营商也对无线充电表现出很大的兴趣。在世界移动通信大会(Mobile World Congress)上,一个著名的运营商在其展台各处安装了无线充电点,这些方便的设施可确保其团队成员能够在整个展会期间连续使用他们的移动设备。
  克服下一个障碍
  IHS Technology在其发布的无线充电报告(Wireless Power Report)中指出,一些顶级的移动设备品牌已经开始把功率接收器技术直接集成到智能手机,或者集成到能单独购买的可更换电池盖内。例如,LG公司的旗舰产品G3目前已经包括由IDT 公司IDTP9025芯片支持的无线功率接收器技术。这样通过去除一个笨拙的充电套筒,就克服了普遍接受无线充电过程中的一个主要障碍。移动设备用户不喜欢以额外的重量和尺寸等劣势来换取无线充电功能。就无线充电台而言,手机供应商可能在未来的产品包装中包括一个充电台,在任何其他需要提供无线充电的地点,还需要多个充电台。
  移动设备制造商、汽车制造商、家具制造商和其他领域的企业能否广泛集成无线充电功能的关键是成本。接收器和发射器组合的成本必须下降到显著低于80-100元美元的早期售后市场系统水平。
  早期售后市场无线充电系统的高复杂性主要导致了这些产品较高的零售价格。一个适用于充电台具有A1型磁导(magnetically-guided)单线圈功率的发射器包含90个单独的零部件,其中包括9颗IC。这些组件是必需的,不仅用来处理从发射器传送到接收器的能量,而且还要使通信符合WPC或PMA规范来设置和控制无线充电过程,并提供异物检测(FOD )等功能。可靠的FOD是无线充电中保持消费者信心的关键,用户需要确信在触摸充电台或即使在充电台附近存在金属物体都不会有安全风险,系统中不希望的电磁辐射(EMI)也必须最小化。
  ---------------------------
  本文选自电子发烧友,转载请注明出处!
  集成是关键
  现在,一个单一的高集成度IC能够实现所有这些功能,可使一个典型的发射器或接收器所需的元件数量显著降低,如图1所示。这使得制造商显著降低物料清单成本,并且简化设计,使装配更加简单。
  图2:以单芯片发射器和接收器IC集成实现的无线充电系统功能模块图。
  在一个WPC兼容无线充电系统中,在发射器端的半桥或全桥逆变器把施加的直流电压变换为交流电流后流经线圈,单线圈A1、A5或A11型,以及三线圈A6型等各种线圈配置均可适用。交流电流会在接收器线圈感应出交流电压,接收器中包含有一个同步全桥整流器,可将该交流电压转换成直流电压,然后该直流电压采用一个DC/DC开关稳压器或低压差(LDO)线性稳压器进行调节。
  IDT公司拥有一系列高集成度发射器和接收器IC,可以支持多种线圈配置、逆变器架构、发射器端输入电压范围、以及各种接收器架构,可以选择采用一个开关稳压器或LDO稳压器,以及选择一个集成式状态机(state machine)或微控制器。
  在这些器件中,支持Qi A1/ A10低功率规范解决方案的IDTP9030是IDT公司的第一代产品,也是世界上第一个支持单芯片无线充电发射器设计的IC。使用IDTP9030或者IDT公司第二代支持A5/All线圈配置应用的器件IDPT9038,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对于额外的外部元件的需求,如图3所示。
  图3:单芯片IDTP9038发射器IC在A5/ A11线圈配置中最大限度地减少芯片和外部无源组件数量。
  IDTP9038集成的一个高效全桥逆变器可支持A5/A11 WPC线圈配置,并可将输入的直流电压转换成交流的线圈电流。IDTP9038还拥有调制器/解调器模块,可以检测、解调和解码WPC兼容的通信分组包。IDTP9038另外集成有一个RAM / ROM微控制器,可执行输入的解码分组包,并调整工作点,使发射功率调整匹配至接收器。IDTP9038具有多种工作模式,可支持WPC和PMA标准以及客户专有协议,通过动态检测和协议之间的切换可使无线功率传输具有最大的灵活性。
  此单芯片发射器IC IDTP9038还实现了IDT公司的多层FOD,确保用户不会被暴露在例如金属物体被放置在充电台上造成的温度过高等不安全条件下。多层FOD技术涵盖并检测所有的应用场景,例如电话在充电之前充电台上被放置了一个金属物体,或者金属物体粘在手机背面,或者充电时在手机和充电台之间插入了金属物体等。采用单芯片IC IDTP9038设计无线充电发射器,总共只需要30个零部件,而成本也不到传统分立方案的三分之一。
  IDTP9038是业界第一个兼容Qi规范、支持5V输入电压的单芯片无线充电发射器解决方案,它秉承了IDTP9030的功能和特性。更重要的是,它在业界第一次集成了反向通道通信(back channel communication)功能。这使得发射器与接收器能够进行通信和交换数据,并提供安全的双向认证(2-way authentication)。IDTP9038还有一个专用的控制电路,可以把EMI性能控制在10dB,低于CISPR要求的水平,从而不用再担心与其他敏感电子设备的干扰。
  采用IDT接收器芯片实现的内置有无线充电能力、并且适合采用充电台充电的移动设备已经面市。这些包括LG公司最新款G3智能手机,该款手机具有许多最先进的功能,其中之一即是采用IDT公司兼容WPC标准的单芯片无线充电接收器IC IDTP9025A实现的小巧无线充电功能。IDTP9025也可理想适用于无线手持设备、手机充电套筒、以及平板电脑等。
  对于可穿戴设备等要求非常小形状尺寸的应用,IDTP9026在一个40引脚2.21 mm x 3.41mm芯片级封装(CSP)内集成有一个电池充电电路和无线功率接收器。采用IDTP9026实现的总体解决方案尺寸小于30 mm2,而其他可用的解决方案尺寸高达65 mm2。IDTP9026与IDTP9038无线充电发射器IC完全兼容,IDTP9038集成有一个完整的H桥逆变器,是业界第一款兼容WPC标准、并支持5V输入的单芯片发射器方案。
  作为便携式通信基础设施的一个重要方面,无线充电正蓄势待发。行业分析师和许多商业机构现在确信,广大的消费者将会用家里、机场和汽车里的充电台给他们的手机进行无线充电。
  随着支持广泛互操作性的完善的行业标准已经到位,无线充电行业需要符合这些标准的高集成度发射器和接收器,这样才可以发挥其作为便携设备用户首选的随处充电方法的全部潜力。
  更多电源技术热文可关注
在电子产品设计日趋模块化,功能越发多样化的今天,连接器作为搭建模块间脉络的重要“桥梁”,发挥着无可比拟...
巨头解读连接器产业最新风向
不容忽视的可穿戴设备连接器
揭秘连接器采购:猫腻你可知?
解决电源效率难题,连接器做起
音乐发烧友:打造高保真电缆
无线充电相关文章
无线充电相关下载
IDT相关文章
IDT相关下载
深度访谈英特尔的通信和设备事业部副总裁Aicha Evans:英特尔将继续创新,维持自己的行业龙头地位。##英特尔也正积极布局全球市场,尤其是新兴市场。...
据国外媒体报道,根据研究机构IDC的预测,全球可穿戴设备2015年的出货量将达到4570万,而2019年的出货量将达到1.261亿,这意味着大45%的年增长率。然而这...
创新实用技术专题
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有没有电动车充电宝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