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教育技术是什么平台学生的注册码是什么?

 下载
 收藏
该文档贡献者很忙,什么也没留下。
 下载此文档
正在努力加载中...
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为学生多样化的自主学习提供平台
下载积分:750
内容提示:
文档格式:PDF|
浏览次数:0|
上传日期: 09:02:24|
文档星级: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为学生多样化的自主学习提供平台.PDF
官方公共微信云南大学现代教育技术中心 :: 开创教育技术新领域 构建高效率的网络教学平台
&&&&&&&&&&&&&&&&&&&&&&&&&&&&&&&&&&&&&&&&&&&&&&&&&&&&&&&&&&&&&
日 - 11:54 PM
&网站模块&&
作者: 魏容 发表于: 日 星期四 - 12:00 上午
2015年校工会倡议全校进行认领树木,为校园添绿。我中心积极响应,全中心25人,23 人认捐了树木,认捐名单如下:
(129 次阅读)
(445 字节)
作者: 系统管理员 发表于: 日 星期日 - 08:52 上午
各学院及各教学研究单位:
为保证学校公共教学资源的充分合理使用,保障现代教学过程的顺利正常进行,请各教学单位使用多媒体教室和教学机房授课的任课教师,及时按以下步骤申报安装教学软件:
(302 次阅读)
(1046 字节) 评论
作者: 系统管理员 发表于: 日 星期日 - 08:51 上午
为进一步加强对全校多媒体教室、公共计算机机房等重要现代教学运行环境的技术管理,同时也为向同学们提供勤工俭学的锻炼岗位,现面向全校学生提出以下招聘条件及要求:
(1742 次阅读)
(1289 字节) 评论
&用户名&密码&
云南大学现代教育技术中心
Modern Education Technology Center Of Yunnan University
TEL: 3 E-MAIL: xjzx@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2854|回复: 21
教育资源如何利用?
目前网络上的教育网站种类众多,教育资源纷繁复杂,而且面对的对象都相对来说比较单一,教育资源的利用效率并不理想,因此,我们有必要在现有基础上,结合当前中国教育现状,制作一个专门为教育改革服务的网站,一个在其它各类网站相互融合并且能够在当前经济功利化冲击下能够保持公益性的、相对独立的网络教育教学网站,作为推动教育现代化发展的网络交流平台,以更好的提高教育质量,提高教学效率。前沿阵地的针对教育教学和教师、学生的平台建设,不可避免的需要一个专门的教育教学资源设计、开发、整合与优化的团队支持,这个团队应该包括教育家、教学设计专家、资源开发与制作的专门人才,网络开放与共享平台建设人才,以及直接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教师、教育工作者等
本帖最后由 xiaweifeng 于
22:30 编辑
教育部曾立了一个项目,计划做这件事,多年过去了,项目经费也快花完了,却无什么成果。
世攀提的想法很好,料是当今一盘散沙,谁来主导?
夏巍峰[V] 发表于
教育部曾立了一个项目,计划做这件事,多年过去了,项目经费也快花完了,却无什么成果。
世攀提的想法很好 ...
我一直在考虑中......
& & 我在考虑,对于教育资源如何更好地利用,我们可以先在一个地区进行一次尝试,如果效果好的话再推广,不好的话,我们从中吸取教训,继续完善,若不去尝试,我们永远不知道该如何去做,如何才能做得更好。
& & 我们一直在重视高校教育资源,然而中小学的教育资源我们也不得不重视,尤其是农村地区的中小学教育资源。
& &我现在的想法是,我们是否可以利用北京、上海等地区的资源优势,把优秀的教学和学习资源进行整合,建立一个资源学习中心,利用现代远程教育的优势,连接到各个中小学校,使农村地区享受和教育条件好的地区同样的资源、信息。各学校通过访问资源学习中心,链接想要进入的各个合作名校,可以和名校的师生进行互动,相互学习;也可以实现名校师生在上一门课,农村地区也可以同时听到,还可以进行互动等等。
& &若您有好的建议、好的想法,希望能一起分享,共同学习。若您认为我的想法有问题,可以提出来,我们共同解决,只希望最终我们能找到一个好的、有效地解决教育资源更好利用的问题。
回帖奖励 +2
我觉得名校师生上课,农村学校同时听到课程可以实现的,但是如果要求进行互动不太可能实现,毕竟课堂容量有限,而且一般名校老师设计的教学目标和课程进度等还是根据自己班级的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就存在差异性,这样互动本人觉得不一定会促进双方学习。我们可以采用农村教师根据当地学生的实际情况结合优秀教师的课程,进行上课。同学的互动可以利用网络课程和名师在网络上答疑以及讨论等。
张明月[V] 发表于
我觉得名校师生上课,农村学校同时听到课程可以实现的,但是如果要求进行互动不太可能实现,毕竟课堂容量有 ...
有道理,不知道有多少感兴趣的朋友愿意参与呢?
在教育技术领域有许多的研究成果,但为什么就不能很好的运用于实践呢?即使有些项目在实践中有一定的运用,效果也还不错,却依然很难得到推广,我想这一定让研究教育的多少有些无奈吧!
网络上资源那么丰富,利用率确实如此之低,为什么就不能通过我们的教育技术把资源进行整合,实现资源应有的价值呢?
教育部推出的《国产公开课》《资源共享课》希望能真正的实现其价值,而不是又沉睡在网络资源大海中!
看来和我有一样想法的人不少啊
李新宇[V] 发表于
看来和我有一样想法的人不少啊
呵呵,那我们以后在这里多交流交流!多发帖子、多发言,把自己的想法分享出来,我们一块儿学习、讨论!
& && & 我们既然可以对教育、教学资源进行有效地整合和优化,为什么就不能对建设资源的专业人员进行有效地整合和优化呢?&&
& &&&试想,每一个地区都去建所需要的全部资源或者都去建一类资源,我们投入如此大的财力、物力、人力,到头来建设的都是沉睡在网络大海中的没多大价值的资源,我们会甘心吗?付出的努力竟这么没价值吗?
& &&&如果我们能够根据实际情况,不分区域限制,把各地区的专业人员和相关成员整合在“一起”,组建一个真正能够建设出好资源的有效团队,分类或者综合建设教育教学实际中所需要的资源。而且这个团队的组成人员应该都是热爱教育,愿意为教育事业默默付出,不求回报的,主导者也应该是教育领域大家公认的“教育者”,因为教育事业是最高尚的事业,不允许有任何的虚假、应付行为。
京公网安备-2基于网络空间平台的大学生学习策略探索--《软件导刊(教育技术)》2014年06期
基于网络空间平台的大学生学习策略探索
【摘要】:基于网络平台的学习是信息时代最主要的学习方式和教育改革方向,网络的海量信息对学生的学习策略提出了更高要求。介绍了大学生学习策略的含义,探讨了网络空间平台的学习策略,分析了当前大学利用网络空间平台开展学习的现状,指出大学生在网络环境下开展有效学习,良好的信息素养和元认知策略是基础,适度的自控能力是前提,完善的信息加工策略是核心,恰当的知识管理是关键。
【作者单位】:
【关键词】:
【基金】:
【分类号】:G434【正文快照】:
0引言面对信息时代知识经济的崛起,世界各国都在积极探索利用信息技术改革以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需要,我国提出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的宏伟目标,因此以多媒体和网络为主的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成为目前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主要方向。日的全国教育信息化工作电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王晓卉;;[J];电大理工;2007年04期
钟志贤;;[J];中国远程教育;2013年08期
彭易纪;;[J];教育探索;2007年10期
周小磊;袁曦临;;[J];图书馆学研究;2008年02期
赵俊峰,杨易,师保国;[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5年04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黄砾卉;张庆林;陈宁;;[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1期
杨灿辉;;[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S1期
马家安,李宜江;[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02期
周林;[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周登会;[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蒋名平;;[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05期
朱祖林,钱立三,刘盛峰;[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2年04期
余益兵,陈松彬;[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4年02期
马莹;;[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6年02期
黄卫明;桑青松;;[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杨建华;;[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于丽英;;[A];全国高校社科信息资料研究会第12次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李永健;李萍;;[A];“传播与中国”复旦论坛(2007):媒介素养与公民素养论文集[C];2007年
余曼莉;;[A];现代地理科学与贵州社会经济[C];2009年
王轶;;[A];2007无锡职教教师论坛论文集[C];2007年
袁秀利;;[A];基于信息技术的教学新模式研究[C];2006年
莫永华;魏文展;寇冬泉;;[A];教育技术:信息化阶段新发展的研究[C];2007年
杨菊生;;[A];新规划·新视野·新发展——天津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天津学术文库》(中)[C];2011年
;[A];中国少数民族教育学会第一次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8年
韩丽萍;殷鑫;;[A];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诊断学分会第十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刘义;[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曾茂林;[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程灵;[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段鹏;[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刘文革;[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皮军功;[D];西南大学;2011年
罗芳;[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牛文明;[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白晨;[D];南京理工大学;2010年
张建鲲;[D];天津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赵杨;[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罗靖;[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刘皓;[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曲秀芬;[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赵泓;[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张发军;[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褚旭;[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赵晓楠;[D];辽宁师范大学;2009年
白春屹;[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陈凤鸣;[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桑新民;[J];中国远程教育;2000年11期
刘成新;[J];电化教育研究;2000年03期
钟志贤,杨蕾;[J];电化教育研究;2001年11期
周启加;[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0年03期
刘电芝,张荣华;[J];课程.教材.教法;2004年03期
杜安平;;[J];图书馆建设;2006年02期
吴丹;;[J];图书馆建设;2006年04期
陈培钢;;[J];图书馆学研究;2006年04期
杨永生;;[J];图书馆学研究;2006年07期
王歆军;胡敏;乐学玲;;[J];孝感学院学报;2006年05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谭顶良;;[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6期
杨金波;;[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1年06期
黄益民;;[J];广西轻工业;2011年07期
李荟;辛涛;谷生华;申继亮;;[J];教育研究与实验;1998年04期
邱婧玲;;[J];职业技术教育;2002年22期
徐烨;[J];理论月刊;2003年03期
张霞;;[J];科学咨询(决策管理);2006年07期
甘诺;陈辉;;[J];上海教育科研;2006年07期
曲苒;;[J];陕西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吴晓玮;葛明贵;;[J];航海教育研究;2007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梁翀;李颜苗;;[A];第八届中国轧机油膜轴承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庞丽华;陆桂芝;;[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何木叶;刘电芝;;[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李金波;许百华;;[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曹立人;陈艳;;[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王彩霞;张丽华;;[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李亚云;;[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曹立人;邱宏;;[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范春林;;[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沈德立;白学军;;[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山东省高密市注沟小学 翟锡魁;[N];学知报;2010年
秦业权 褚玉龙;[N];经济参考报;2004年
李翠兰;[N];广元日报;2009年
夏小萍;[N];九江日报;2010年
周炎根 储争流;[N];中国教育报;2006年
山东师范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副教授
陈月茹;[N];中国教育报;2008年
编译;[N];中国教师报;2006年
中国人民大学心理研究所
俞国良;[N];中国教育报;2007年
安康中学初中部
郑丽;[N];安康日报;2005年
本版编辑 赵小雅
山西省晋城一中校长
陈铁补;[N];中国教育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周永垒;[D];辽宁师范大学;2004年
张敏;[D];浙江大学;2008年
付桂芳;[D];吉林大学;2004年
孟琦;[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蒋京川;[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张亚玲;[D];首都师范大学;2000年
吴晓艳;[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3年
张功;[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4年
赵红;[D];山东大学;2005年
杨琳琳;[D];辽宁师范大学;2009年
杨新国;[D];广西师范大学;2003年
杨琳;[D];天津师范大学;2005年
覃开意;[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王亚强;[D];西北师范大学;2006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知识超市公司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服务热线:010--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4号连云港教育远程培训平台
201405教育技术中级培训直属开发区景区04班第一次在线讨论简报
作者:武海虹
讨论时间::00&&21:00
讨论方式:在线QQ讨论及平台讨论区回帖相结合
讨论重点:模块四和模块五的学习难点
讨论主持:二组长刘玉凤老师和一组长徐洪江老师
讨论概况:学员老师基本上能准时参加并积极讨论,二组和四组有个别老师迟到几分钟。二组长刘玉凤老师和一组长徐洪江老师工作细心负责,主持讨论很有成效,能及时提醒开小差的老师遵守讨论秩序,使得讨论井然有序。比如一组有位女老师在面授时没听清讨论具体要求,在讨论时没按要求进行,刘玉凤老师能及时提醒其改正。主讲武老师在火车上手机在线倾听大家讨论,偶有点评。
讨论记录:
组别:&&& 一组&&& &&&&组名:& 阳光小组&&&& &&&&&&&&&&&&&&&&&&&&&&
组长:& &&徐洪江 &&&&&时间: 日19:00&21:00&& &&&&&
小组成员发言次数记录:
讨论话题一:对于您曾经参与或观察过的研究性学习活动,您觉得它们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了吗?您有什么成功的经验?在这些研究性学习课堂中还存在哪些问题?请您结合MiniQuest模式的各要素对这些问题进行细化,并与学伴共享。
小组成员精彩发言:
19:14:40 1组席行柱&&
听过许多的观摩课、优质课、展示课,不能说全部的研究性学习过程的设计达成都是成功的,都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但是在其过程中,最简单的是大多数的孩子都参与进来的,多多少少都有了自己的想法与相应的操作,在享受习得过程中的体验与收获的快乐。教师的前期组织过程付出的努力,也有了相应的回报。学生经验积累也得到调动运用,并获得了新的相关的知识储备,形成属于自己的知识体系,促进其科学发展。因此说,研究性学习的过程,是一个积极的有效的学习过程,强调理论与社会、科学和生活实际的联系,是学习者对科学研究的思维方式和研究方法的学习运用,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19:18:49 1组路忠华()
研究性学习是学生在老师指导下自主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将研究性学习引进课堂,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使其主动求知,学会学习,旨在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和创新。
19:14:49 1组孔凡梅()
研究性学习让学生在教师引导下,从学习、及社会生活中去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用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主动地去探索、发现和体验。
讨论话题二:_谈谈主题资源对我们教学有哪些支持作用?请大家结合自己的设计说说或者畅想主题资源网站在日常教学中的运用。)
小组成员精彩发言:
19:54:57 1组王长松()
数学主题资源 体现了教学内容的现实性 。它贴近学生现实生活,呈现的都是学生熟悉的、有趣的、有利于引向数学实质的现实场景。如计算校园占地面积、到商场购物、计算图书室的藏书量、郊游乘车、到游乐园玩耍、小实验活动等。这些,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体验和理解数学。如:&圆&这一单元的主题图,呈现的是学生所熟悉的校园及周边环境的情境图。首先引导学生说一说:生活中见到过的圆,然后观察主题图,让学生从图中找出物体上有圆或与圆有关的数学信息,通过找与圆有关的数学信息,让学生感受到圆、圆的周长、圆的面积与生活的密切联系,由此而体会到数学的价值,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本单元知识的兴趣。
19:56:35 1组李佳()
主题资源是围绕单元学习主题组织起来的,可以成为单元教学设计和学习活动的组成部分。在实践过程中,如何将分布在网络等媒介中的诸多资源收集起来,并根据教学的实际需要和学生的学习特点,选择和设计适合学生学习的内容,是我们所面临的新问题。
19:58:00 1组卞军()
主题资源网站的实施,打破了城市与农村、富与贫的界限,通过网络使学生受到相同的教育,实现了公平教育。网络的开放,资源的共享,可以使学校、教师、学生不受地域限制,没有差异地享受共同教育,达到学习资源的共享。
组别:&&& 2组&&&& &&&&&&&&&组名:&&&&&& &&&&&给力组合&& &&&&&&&&&&&&&
组长:& &&&&刘玉凤& &时间:日 19:00&21:00&& &&&&&
小组成员发言次数记录:
讨论话题一:__对于您曾经参与或观察过的研究性学习活动,您觉得它们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了吗?您有什么成功的经验?在这些研究性学习课堂中还存在哪些问题?请您结合MiniQuest模式的各要素对这些问题进行细化,并与学伴共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组成员精彩发言:
19:21:00 2组敢雪()
通过研究性学习活动的学习,从整体上来说达到了预期的效果,但是研究性学习是一个长期的教学探究过程,我们还需要更加努力的探索,研究、将更好地教学方式运用到课堂中。在我的学科中,研究性学习活动还是比较多的,比如说让学生合作创编歌词,创编动作等这些都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19:21:09 2组张莉()
研究性学习是通过学生尝试对问题解决的过程,来获取知识、提升能力、形成价值观的学习方式,强调对所学知识、技能的实际运用,注重学习的过程和学生的实践与体验。对于我曾经参与或观察过的研究性学习活动,我觉得它们大部分都能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19:21:58 2组杨小青()
展望未来的教育活动,研究性学习是本人要不断提升的课堂要务,尽可能的减少教师的传授,以小组互助学习来帮助更多的学生掌握技术,这样才能大大的提高学生的兴趣,实现探究主体的学生最大化。
讨论话题二:__谈谈主题资源对我们教学有哪些支持作用?请大家结合自己的设计说说或者畅想主题资源网站在日常教学中的运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组成员精彩发言:
20:06:09 2组韩学桃()
在主题资源中,教师可以按照主题,选取所需要的专题活动设计及其配套的资源,修改、增删、改进、完善,为学生提供体现其风格的学习支持资源。
20:10:47 2组成爱萍()
在单元学习中,学生的活动要以一定的知识背景为基础,需要调动原有知识并且结合其生活经验,也需要吸收解决新问题的新知识和技能。借助设计合理的主题资源为学习者的学习活动提供知识背景的支持。
20:13:40 2组金海云()
学生在具体的单元学习实施过程中,对主题资源会有自己的加工和处理,会动态地生成新的资源。因此在构建主题资源网站框架时,需要考虑给那些在单元学习过程实施中可能发生变化的资源留有空间。
组别:&& 三组&&&&&& &&&&组名:&&& 超越自我&&&&&&&&&&&&&&&&&&&&&&
组长:& 孙兰周&&&&& &&&&时间:日19:00&21:00&&&&
小组成员发言次数记录:
讨论话题一:对于您曾经参与或观察过的研究性学习活动,您觉得它们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了吗?您有什么成功的经验?在这些研究性学习课堂中还存在哪些问题?请您结合MiniQuest模式的各要素对这些问题进行细化,并与学伴共享。
小组成员精彩发言:
【活跃】3组 崔娅静
在研究新学习的活动过程中,网上的资料有时缺乏真实性,老师提供的资料有时缺乏研究性,这就有可能导致研究的结果&失真&。教师应指导学生采用多种渠道进行资源的收集,在网络资源非常丰富的大海中,学生有可能会失去方向。教师要教育学生学会甄别资源的优劣,对收集的资源进行整理、分类与筛选,取其精华。
【潜水】3组江二芹
研究性活动中成果汇报形式多样,学生可以把他的研究性学习结果记录在表格中,并以板报板、主题演讲、等方式展示出来。
【活跃】3组孙清
首先给定基本的学习情境和具体的任务,几天前教了六年级孩子科学课《能量的转换》这一课,让孩子们带了一些实验材料,针,木头塞,花生,火柴等。任务刚布置,孩子们就很兴奋,说一定完成任务,直就是良好的开端。然后给出学生基本的过程指导,提供一些必须的资源支持,最终的评价量表给出了明确的评价方式,成果的展示与交流基本上明确了学习的基本目标。
【活跃】3组 崔娅静
我也看过一位老师视频研究性学习课堂,但我感觉不是很成功。同事之间交流讨论后,我们觉得主要原因如下:选择了不该选择的研究问题。研究问题太大、太抽象,使学生不能准确表达自己的想法,不能将课本中的问题变成研究的问题;而教师不能对学生的研究问题进行把关,而是越俎代庖,代替学生选择研究性问题;研究方向过于广泛,不懂得区分问题研究的层次、以及解决问题和深化研究的常用方法,学生能力达不到
【冒泡】3组-崔萍萍
研究性学习是对老师的新考验,不仅是对教师知识水平的考验,同时也在挑战教师的课堂设计能力、驾驭课堂的能力。
【冒泡】3组张永英
研究性学习着眼于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目标指向主要是学生学习兴趣的满足和能力品性的提高,强调学生对所学知识技能的实际运用、能力的形成和经验的获得。
讨论话题二:_谈谈主题资源对我们教学有哪些支持作用?请大家结合自己的设计说说或者畅想主题资源网站在日常教学中的运用。
小组成员精彩发言:
【吐槽】3组 高上雯
在教学中,我经常借助于ppt演示图呈现图片,来解决课堂中的问题。在变化中,让学生探究文字之间的关系,形象化的展示了课文的大意,增强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了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冒泡】三组关丽杰
主题资源网站的建设是要满足教与学的需要,资源的终端用户是教师和学生。对教师用户来说,他们希望资源能够提供对教学设计和教学实施过程的支持,并且方便使用
【冒泡】三组关丽杰
在学习中,学生的活动要以一定的知识背景为基础,需要调动原有知识并且结合其生活经验,也需要吸收新知识和新技能来解决新问题。设计合理的主题资源为学习者的学习活动提供知识背景的支持。
【活跃】3组孙清
我还会利用主题资源对主题进行更深入的构思,拓展主题的内容,合理有效地使用主题资源,使学生在学习中有了知识为背景的支持以及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获得知识技能的提升。新颖的主题资源还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启发学生思考出更多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学生也可以利用主题资源的互动平台和同伴进行交流、合作,收获更多、更好的知识体验。
&& 3组江二芹
在设计教学的过程中,从期望得到的教学目的和教学效果出发,将教学内容重新编排,认真选择,事先编制好教学内容和程序,能节约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加快教学节奏,使教学密度增大,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潜能。
【活跃】3组 崔娅静
把有限的知识进行无限的延伸。网络信息技术资源可以将课堂教学进行延伸,无论是在时间还是空间上都为我们留下了广阔的发展余地。
组别:&&& &&&四组& &&&&&&&&&组名:& 魅力小中高&&&& &&&&&&&&&&&&&&&&&&&&&&
组长:& &&&&刘杨梅&&& &&&&&&&&时间: 2014年5& 月 22 日&& 19:00&21:00&& &&&&&
小组成员发言次数记录:
讨论话题一:对于您曾经参与或观察过的研究性学习活动,您觉得它们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了吗?您有什么成功的经验?在这些研究性学习课堂中还存在哪些问题?请您结合MiniQuest模式的各要素对这些问题进行细化,并与学伴共享。
小组成员精彩发言:
【吐槽】4组王民()&19:39:04
&对于我曾经参与或观察过的研究性学习活动,达到了一些预期的教学效果,但是在这些研究性学习课堂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如在情境创设时,不能有效的进行将专业理论知识和实际应用技能有机整合,学习形式过于单一,我们在参与研究性学习教学活动中经常会犯学科本位的错误,这样就不能激发学生研究性学习的兴趣。
【话唠】4组刘冬冬&&&19:46:41
&我们培训中将研究性学习缩为课堂的探究性学习。MiniQuest模式主要指导入情境&&明确任务&&分组探索&&交流成果和评估,从而课堂中所需要集中解决的选题交与学生研究,从操作性上显然现实了很多。比如高中物理在讲授&电源&时,让学生围绕&为何我们不能随意丢弃电池?&开展研究性学习,学生必然会研究&电池是一种电源,它的供电原理是什么,它的主要组成是怎样的,它使用了何种材料,随意丢弃电池会对环境造成哪些危害&这样的问题,通过分工协作,查找资料,调查数据,跳出课堂,必然收获深刻的心得体会,对于我们教学目标的达成非常有帮助。
【吐槽】4组孟祥建()&19:49:55
同时教育技术的发展与课程的深化改革是密不可分的。新课程改革以来,课标核心理念的转变&&从本本到人本的转换,使我们对于知识生成的再理解出现了很多新的问题。例如课本知识的模块化与零碎化对学生知识建构的影响。而教育技术对课程的整合,正好弥补了这一缺陷。再如传统课程的单一评价,在当下的以生为本的教学实践中是行不通的。所以,我认为教育技术的不断发展与当下课程改革的深化发展是密不可分的。
【冒泡】4组周红梅()&19:45:25&
在推行研究性学习模式时,我们老师要组织好组内和组间的合作,同时要设计高质量的问题引导和激发学生思考。
话题二:谈谈主题资源对我们教学有哪些支持作用?请大家结合自己的设计说说或者畅想主题资源网站在日常教学中的运用。
【吐槽】4组王民()&19:50:46&
& 课堂是一个特定的空间,学生在课堂上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是学生学习主体性的具体体现。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课堂教学早就打破了原有的单一性,取而代之的丰富的教学资源,这些丰富的教学资源,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独立性和创造性,让学生在轻松、欢乐中获取知识。
讨论话题二:_谈谈主题资源对我们教学有哪些支持作用?请大家结合自己的设计说说或者畅想主题资源网站在日常教学中的运用
小组成员精彩发言:
【冒泡】4组周红梅()&20:25:03
主题资源网站作为协作学习平台为学习者提供了在网上进行项目式学习的虚拟时空,小组成员可以在上边进行讨论、交流。同时这种网站形式为学习者提供了讨论和交流的园地,大家可以在论坛上畅所欲言。
【吐槽】4组孟祥建()&20:26:20
传统的教案注重于章节的知识点,突显章节知识点的细化处理过程,从章节知识资源的搜集到教学资源准备,大课堂教学中重难点的突破,课程的有序设施,都无一不在细节上考虑的较多。而主题单元的设计却从知识模块化的角度出发,把知识通过教育技术整合,实现知识模块化,突显了知识间的联系,是教师在教学知识结构处理的过程中,更多的考虑到知识的整体性处理。从这一角度讲,主题单元设计,有利于教师对知识的整体把握。从学生角度讲,知识模块化的整合,加强了学生对知识整体的建构性掌握有重要作用。平时零散的知识,通过这样的整合教学,更便于理解与学习!
【潜水】4组徐小明()&20:26:26
网络资源对学生来说:使学生学习由被动变为主动,丰富了学生的数学知识,把课堂教学向课外延伸,使教与学发生了本质性的变革。利用网络资源,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4组长刘杨梅&& 20:23:45
主题网站是一个半结构化、开放性的学习环境,可以及时单元学习实施过程中所生成的新问题,及时更新学习内容,对学生中产生的问题可以进行及时、大范围开放性地讨论,及时分享学习成果;为师生提供了展示成果和学习交流的广泛空间。主题资源学习充分利用网络平台,学生学习交流,不受时空限制,将极大地改变学习方式和学习环境。
连云港市电教馆&&&&电话:&&6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教育技术服务平台账号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