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环境科学学术年会会议论文属于sci吗?2014sci影响因子子是多少?

Ei国际会议(Ei期刊)发表介绍
本站建立在中国政治文化交流中心,首都北京。依托各大高校资源特聘近百位专家、硕士、博士和教授组成的队伍。提供各种专业论文发表全程服务(各类学术会议发表、会议论文写作+发表、EI检
行业:互联网
地区:中国北京
传真:400-6010344
联系人:张老师
在此,我们愿意给需要发表EI收录论文的朋友提供帮助!如果您因硕士博士毕业、晋升职称而需要被EI检索的论文,国外EI期刊发表、SCI检索的期刊、会议发表联系我们;任何EI事宜,欢迎和我们联系,我们拥有最出色的工作团队和优质的国际合作伙伴;
1.AMR会议期刊/AMM会议期刊/ASME出版的/SPIE出版的/IEEE出版的/LNEE出版的/IACSIT出版的/TTP出版的EI/ISTP/JA/CA检索的各类国际会议发表;
2.我们保证安排的会议100%(EI、ISTP、SCI)检索收录;
3.本站提供2014年、2015年EI会议发表、ISTP会议发表、SCI会议发表;
4.本站安排的论文保证100%录用、(EI、ISTP)全文检索;
5.写EI检索的会议论文、ISTP检索的会议论文、EI期刊论文;
6.推荐(快速)发表国外英文等EI期刊(源刊),1、2周录用,1-2个月EI检索收录.EI期刊发表、EI源刊期刊发表、EI检索期刊发表;
联系我们:
联系电话:
EI、SCI期刊发表
SCI及JCR简介
字体大小: -
& 发表于 14-02-27 17:39 &
阅读(1370) &
三大索引简介
向三大索引进军
【推荐】EI检索免费查询!EI检索号查询!EI检索证明
【推荐】、年EI、ISTP、SCI国际会议列表
  受国家科技部综合计划司的委托,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从1987年起,每年将全国发表的论文进行年度统计和分析,并于当年年底在京召开信息发布会,公布统计结果。这项工作在科技共同体中引起了很大的反响,被誉为自然科学界的&奥林匹克&。
  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根据论文是否被国际著名检索工具收录而将论文分为&国际论文&和&国内论文&两类进行统计分析。为使我校教学、科研人员更多地了解有关情况,引导大家在发表科研成果时向三大索引进军,进一步提高我校科学研究的显示度,现提供如下资料,供大家参考。
  一、国际论文
  选用举世公认的美国科学情报研究所(ISI) 编辑出版的科学引文索引(SCI),工程索引(EI),科学技术会议录索引(ISTP) 三大国际著名检索工具作为在国际上发表论文的统计数据源,被这三个检索系统收录的我国科技人员所发表的论文即为&国际论文&。
  (一)SCI收录和引用论文的基本情况
  SCI以收录基础学科的论文为主,以期刊的编辑质量、 影响因子和专家评审为选刊依据,充分考虑期刊的学术价值,从世界上44个国家(地区)约7万种科技期刊中选出3000多种重要科技期刊( 其中使用英语的期刊超过80%)作为统计源期刊。
  经过美国ISI的综合评定,1999年我国有60种期刊进入ISI检索系统(包括外围─SCISEARCH和核心─SCICDE)。经过一段时间的检验, 若外围刊物被引用数量较多,将有可能进入核心圈,真正成为&国际论文&的统计源期刊。
  1999年进入美国ISI检索系统(外围及核心)的中国期刊目录如下:
1.ACTA BIOCHIMICA ET BIOPHYSICA SINICA SCI Expanded(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学报)
ACTA BOTANICA SINICA(植物学报) SCI E.
ACTA CHIMICA SINICA(化学学报) SCI E.
ACTA GEOLOGICAL SINICA-ENGLISH EDITION(地质学报) SCI E.
ACTA MATHEMATICA SINICA-NEW SERIES(数学学报) SCI E.
ACTA MECHANICA SINICA(力学学报) SCI
ACTA MECHANICA SOLIDA SINICA(固体力学学报) SCI E.
ACTA PHARMACOLOGICA SINICA(中国药理学报) SCI
ACTA PHYSICA SINICA(物理学报) SCI E.
ACTA PHYSICA SINICA--OVERSEAS EDITION SCI E.(物理学报--海外版)
ACTA PHYSICO-CHIMICA SINICA(物理化学学报) SCI E.
ACTA POLYMERICA SINICA(高分子学报) SCI E.
ALGEBCES IN ATMOSPHERIC SCIENCE(大气科学进展) SCI E.
ALGEBRA COLLOQUIUM(代数集刊) SCI E.
APPLIED MATHEMATICS AND MECHANICS-ENGLISH EDITION (应用数学和力学) SCI E.
BIOMEDICAL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S-RESEARCH ALERT(生物医学和环境科学) SCI E.
CHEMICAL JOURNAL OF CHINESE UNIVERSITIES(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
CHEMICAL RESEARCH IN CHINESE UNIVERSITIES (高等学校化学研究) SCI E.
CHINA OCEAN ENGINEERING(中国海洋工程) SCI E.
CHINA JOURNAL OF ANALYTICAL CHEMISTRY(中国分析化学) SCI E.
CHINESE ANNALS OF MATHEMATICS SERIES B (数学年刊B辑) SCI E.
CHINESE CHEMICAL LETTERS(中国化学快报) SCI E.
CHINESE EDUCATION AND SOCIETY (中国教育与社会) SSCI
CHINESE JOURNAL OF CHEMICAL ENGINEERING (中国化学工程学报) SCI E.
CHINESE JOURNAL OF CHEMISTRY(中国化学) SCI
CHINESE JOURNAL OF GEOPHYSICS(地球物理学报) SCI E.
CHINESE JOURNAL OF INORGANIC CHEMISTRY(无机化学学报)SCI E.
CHINESE JOURNAL OF ORGANIC CHEMISTRY(有机化学学报) SCI E.
CHINESE JOURNAL OF PHYSIOLOGY(生理学报) SCI E.
CHINESE JOURNAL OF POLYMAER SCIENCE(高分子学报) SCI E.
CHINESE JOURNAL OF STRUCTURAL CHEMISTRY (结构化学学报) SCI E.
CHINESE LAW AND GOVERNENT(法律与政府) SSCI
CHINESE LITERATURE(中国文学) AHCI
CHINESE MEDICAL JOURNAL(中华医学杂志) SCI
CHINESE PHYSICS LETTERS(中国物理快报) SCI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科学通报) SCI
CHINESE SOCIOLOGY AND ANTHROPOLOGY SSCI (中国社会学与人类学)
CHINESE STUDIES IN HISTORY(中国历史研究) AHCI
COMMOUNICATIONS IN THEORETICAL PHYSICS(理论物理通迅)SCI
CONTEMPORARY CHINESE THOUGHT(当代思潮) AHCI
HIGH ENERGY PHYSICS & NUCLEAR PHYSICS (高能物理与核物理) SCI E.
JOURNAL OF COMPUTATIONAL MATHEMAICS (计算数学学报) SCI E.
JOURNAL OF INFRARED AND MILLIMETER WAVES (红外与毫米波学报) SCI E.
JOURNAL OF INORGANIC MATERIALS(无机材料学报) SCI E.
JOURNAL OF IRON AND STEEL RESEARCH INTERNATIONAL (国际钢铁研究) SCI E.
JOURNAL OF MATERIALS SCIENCE & TECHNOLOGY (材料科学技术学报) SCI E.
JOURNAL OF RARE EARTHS(中国稀土学报) SCI E.
JOURNAL OF WUH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MATERIALS SCIENCE EDITION(武汉工业大学学报材料科学版)SCI E.
PROGRESS IN BIOCHEMISTRY AND BIOPHYSICS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 E.
PROGRESS IN NATURAL SCIENCE(自然科学进展) SCI E.
RARE METAL MATERIALS AND ENGINEERING (稀有金属材料和技术) SCI E.
RARE METALS(稀有金属) SCI E.
SCIENCE IN CHINA SERIES A-MATHEMATICS PHYSICS ASTRONOMY (中国科学A辑-数学、物理、天文)SCI
SCIENCE IN CHINA SERIES B-CHEMISTRY (中国科学B辑-化学) SCI
SCIENCE IN CHINA SERIES C-LIFE SCIENCES (中国科学C辑-生命科学) SCI
SCIENCE IN CHINA SERIES D-EARTH SCIENCES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SCI
SCIENCE IN CHINA SERIES E-TECHNOLOGY SCIENCES (中国科学E辑-技术科学) SCI
TRANSACTIONS OF NONFERROUS METALS SOCIETY OF CHINA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SCI E.
SPECTROSCOPY AND SPECTRAL ANALYSIS(光谱学与光谱分析)SCI E.
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世界胃肠病杂志) SCI E.
  SCI收录的期刊(包括外围期刊)平均影响因子约为1左右,其中影响因子最高者达48.9。
  SCI的选刊原则较严,一旦期刊被选中, 则其中的文献全部被作成数据库,这些文献包括Article(论文)、Review(评论)、Editorial( 社论)、Letter(科学书信)等9种形式。为了对较有分量的论文作出统计,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在对各单位的论文进行排序中,去掉了属于文摘类的Meeting-Abs(会议文摘)、Correction(更正)、Biographic ( 书目介绍)等类文献。
  SCI收录我国科技人员的论文多数是发表在国外期刊上(近年来呈逐年上升趋势,达到80%以上)。一般认为,语言障碍是影响我国论文被世界著名检索系统收录的主要原因之一。
  从语种分布上看,英语基本上是我国科技人员使用的唯一语言(SCI中使用英语的期刊超过80%),这种情况近年来呈缓慢上升趋势。
  论文的被引用数是指SCI 所收录的我国科技人员发表的论文在国际上被引用的篇数和次数。论文的被引用情况已被看作为评价论文和期刊的水平或影响的重要指标。影响论文被引用的因素是:论文的学术水平、撰写所用的语言文字(一般是以英文发表在国外刊物上)和发表刊物的名气。
  关于论文的被引用情况,一般都取前五年论文在本年度的被引用情况作为论文被引用的统计分析标志。
  SCI收录我国论文的被引证率不高,1997年全国平均为0.28, 平均每篇被引用0.516次,被引论文平均每篇被引用1.85次(国际平均为2.24次)。苏州医学院陈子兴教授1991年发表于国际著名刊物&&上有关治疗白血病的论文成为我国单篇论文被引用次数最多的个人 ( 年累计被引次数已达167次,且均为他引)。
  (二)EI收录论文的简要情况
  EI以收录工业技术领域(应用学科)的论文为主。与SCI 情况不同的是,由于EI收录的我国期刊较多,由其收录的论文一般情况下多数发表在国内期刊上,1997年达到52.1%左右。1997年EI收录我国的期刊有 90种。
  (三)ISTP收录论文情况
  ISTP收录较为重要的国际学术会议论文,它反映各学科前沿的最新研究活动。其收录论文的多少与科技人员参加的重要国际学术会议多少或提交、发表论文的多少有关。我国科技人员在国外举办的国际会议上发表的论文占被收录论文总数的64.44%。从经济的角度而言,我们可以积极参加在国内举办的国际学术会议。
  在这三个检索系统中,SCI最能反映基础学科研究水平和论文质量,该检索系统收录的科技期刊比较全面,可以说它们是集中各个学科高质优秀论文的精萃,该检索系统历来成为世界科技界密切注视的中心和焦点;后两个检索系统评定科技论文和科技期刊的质量标准相形之下较为宽松。
  二.国内论文
  (一)选刊依据
  1.具有国内统一刊号(CN─XXXX)的公开发行的期刊;
  2.只涉及反映科技工作的期刊,即包括基础科学、应用科学和工业技术方面的学术类和技术类期刊,有关译报类、科普类、检索类、指导类及一般的厂刊不予采用;
  3.在国家和地方两级刊物中,先选择全部符合要求的国家级期刊,以及国家和各部委的定点单位期刊,但也包括一些质量好的地方级的学术期刊(如大学学报)和科技类期刊。
  国内统计源期刊的选择是根据期刊的编辑状况、期刊载文的被引用数量(即影响因子)等情况,同时适当考虑地区及学科面的平衡等因素,在全国三千余种自然科学期刊中,择优选择出1200余种学术期刊( 医学专业为200余种)作为国内论文的统计源,即为&统计源期刊&。随着期刊编辑质量及学术水平的变化,以及国家每年都批准出版一些质量较好的学术期刊,统计用的期刊也在保持总数大致不变的情况下作一些不断地调整,以&存优汰劣&。
  在选用的期刊中,对于&增刊&和&专刊&的处理原则是:对于大学学报的增刊,基本上不用作统计源,但经国家期刊管理部门批准出的一、二期增刊,且又符合选用原则的仍作为统计源。
  未被收录期刊的几种情况:属于收录范围的期刊,但经多方努力未能收集到;编辑不规范,缺引文项目或引文项目著录不全;期刊论文被引用的数量少;有更好的同类期刊增入;水平不太高的高等学校学报。
  (二)收录论文的原则
  在&统计源期刊&上发表的论文并非每一篇都能作为统计对象。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参照SCI收录文献的范围, 规定了&国内论文&的选用范围,其中医学期刊文献的选用范围是:理论研究论文和重要的临床实践总结报告,将属于上述范围的论文作为&国内论文&予以统计。
  (三)引文统计情况
  1994年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首次进行国内期刊引文统计工作,目的是将各期刊被引用情况作为调整统计源期刊所依据的指标之一。其选用的期刊源和数量都以中文论文统计源和数量为准,即凡作为论文统计对象而入选的科技期刊,都同时全部被选为引文统计对象。在入选的论文统计科技期刊上,只有那些被统计的论文,它的引文才被统计。
  三、SCI及JCR简介
  SCI(《科学引文索引》,英文全称为Science Citation Index)是美国科学情报研究所(Institute for Scientific Information,简称ISI,网址:)出版的一部世界著名的期刊文献检索工具,其出版形式包括印刷版期刊和光盘版及联机数据库,现在还发行了互联网上Web版数据库。
  SCI收录全世界出版的数、理、化、农、林、医、生命科学、天文、地理、环境、材料、工程技术等自然科学各学科的核心期刊约3500种。ISI通过它严格的选刊标准和评估程序挑选刊源,而且每年略有增减,从而做到SCI收录的文献能全面覆盖全世界最重要和最有影响力的研究成果。
  ISI所谓最有影响力的研究成果,指的是报道这些成果的文献大量地被其它文献引用。为此,作为一部检索工具,SCI一反其它检索工具通过主题或分类途径检索文献的常规做法,而设置了独特的&引文索引&(Citation Index)。即通过先期的文献被当前文献的引用,来说明文献之间的相关性及先前文献对当前文献的影响力。
  SCI以上做法上的特点,使得SCI不仅作为一部文献检索工具使用,而且成为科研评价和的一种依据。科研机构被SCI收录的论文总量,反映整个机构的科研、尤其是基础研究的水平;个人的论文被SCI收录的数量及被引用次数,反映他的研究能力与学术水平。
  此外,ISI每年还出版JCR(《期刊引用报告》,全称Journal Citation Reports)。JCR对包括SCI收录的3500种期刊在内的4700种期刊之间的引用和被引用数据进行统计、运算,并针对每种期刊定义了影响因子(Impact Factor)等指数加以报道。一种期刊的影响因子,指的是该刊前二年发表的文献在当前年的平均被引用次数。一种刊物的影响因子越高,也即其刊载的文献被引用率越高,一方面说明这些文献报道的研究成果影响力大,另一方面也反映该刊物的学术水平高。因此,JCR以其大量的期刊统计数据及计算的影响因子等指数,而成为一种期刊评价工具。图书馆可根据JCR提供的数据制定期刊引进政策;论文作者可根据期刊的影响因子排名决定投稿方向。
  四、JCR常用词语解释及重要指数计算方法
  (一)JCR常用词语解释
  Citation:引文,参考文献;& &Citing:引用;&& Cited:被引用;&& Cites:引用(被引用)次数
  (二)JCR各项指数计算方法
  JCR中定义了&Impact Factor&、&Immediacy Index&、&Cited Half Life&和&Citing Half Life&等四项指数,以下 计算以1996年《Science》杂志为例解释各项指数的计算方法。
  1.&Impact Factor 影响因子(IF):23.605
& & & & IF&=&(C2&+&C3)&/&(A2&+&A3)
& & &&其中,A2 = 1995年出版的文献数 = 1037(篇)
& & & & &A3 = 1994年出版的文献数 = 1054(篇)
& & & & &C2 = 1995年出版的文献在1996年被引用的次数 = 24189(次)
& & & & &C3 = 1994年出版的文献在1996年被引用的次数 = 25170(次)
& & & & IF = (24189 + 25170) / (1037 + 1054) = 23.605(次/篇)
  2.&Immediacy Index 及时指数(IX):4.837
& & & & IX = C1/A1
& & &&其中,A1 = 1996年出版的文献数=1095(篇)
& & & & &C1 = 1996年出版的文献在1996年被引用的次数=5297(次)
& & & & IX =
= 4.837 (次/篇)
  3.&Cited Half Life 被引用半衰期(LD):5.6
被引用次数
累积百分比(%)
  LD = 5(累积百分比接近50%的年数)+ (50-44.7)/(52.66-44.7) = 5.6(年)
  4.&Citing Half Life 引用半衰期(LG):4.1 (年)
累积百分比(%)
  LG = 4(累积百分比接近50%的年数)+ (50-48.48)/(56.59-48.48) = 4.1(年)
  五、论文引用文献情况
  论文引用文献情况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科技论文的内部特征,同时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论文的质量和水平。一种学术期刊的学术论文是否附有格式规范的引文,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刊物的学术水平。一些国际著名检索体系(如SCI、EI)将期刊论文的参考文献著录项目是否规范、齐全作为其选刊标准之一。我国&统计源期刊&选刊亦如此。因此,参考文献项目不全或省略,不但会降低论文和期刊的质量和水平,而且还会影响期刊和论文进入检索系统(包括国内的&统计源期刊&)。我国科技期刊平均每篇论文引用文献6.28篇,国际平均水平为20.8篇,SCI 收录论文的平均引文数为20篇以上。
  六、论文合著情况
  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针对论文合著情况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单个作者的论文比例下降,合作的论文(作者数为2人或2人以上)比例逐年上升,1997年达到79.03%,平均每篇论文有3.03个作者。从合作类型看,同单位合作是我国科研合作中最普遍采用的方式。但不同单位、不同省(市)、不同国家(地区)合作产生的论文数量和比例呈上升趋势,尤以边远地区为甚。
  七、建议
  我校科技论文排位情况与自身科技水平、外文写作能力及论文发表策略等方面有关。仅从论文发表策略来讲,应关注以下两点:
  (一)1998年我国进入SCI统计范围的期刊仅有13种,上稿难、 出版周期长等问题在所难免。为了能有更多的论文被SCI收录中, 建议我校科技人员可适当考虑向国外投稿,即将论文投入到SCICDE(3579种)范围中。
  (二)分析我国被SCI收录论文的语种和国别分布情况,从我国作者在各国期刊发表的论文数占总论文数的比例、各国收录中国论文的期刊数与该国被选用期刊数占期刊总数的比例进行比较可以看出,我国科技人员在美国、英国、荷兰、瑞士及中国发表的论文较多。从宏观策略来讲,我国科技人员可以考虑加强对美、英、德、日、法、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家期刊的投稿,特别是日本,由于日本办刊国际化的原则,日本有许多期刊是与其它国家联合办刊,且以英文发表论文的期刊或英日文混合的期刊很多。
  八、部分中国科技统计源期刊目录(括号内数字为最新的影响因子)
  (一)综合类
  科学通报(0.399);& 自然科学进展(0.315);& 中国科学C(0.256);& 大自然探索(0.205);& 高技术通迅(0.163);& 应用科学学报(0.134);& 中国科学基金(0.125);& 科技通报(0.052)
  (二)数学类
  应用数学学报(0.268);& 应用概率统计(0.214);& 模糊系统与数学(0.200);& 数理统计与应用概率(0.130);& 数学的实践与认识(0.130)
  (三)物理类
  物理学进展(0.667);&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0.371);& 物理学报(0.322);& 光学学报(0.258);& 波谱学杂志(0.255);& 物理(0.250);& 力学与实践(0.222);& 声学学报(0.171);& 数学物理学报(0.151);& 声学技术(0.149) ;& 计算物理(0.138);& 低温与超导(0.108) ;& 实验力学(0.086) ;& 低温物理学报(0.068);& 物理测试(0.020)
  (四)化学类
  分析试验室(1.085);& 分析化学(1.003);& 色谱(0.692);& 分析测试学报(0.597);& 环境化学(0.582);& 分析科学学报(0.473);& 高分子学报(0.441);&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0.438);& 化学通报(0.385);& 催化学报(0.371);& 物理化学学报(0.371);& 分子催化(0.337);& 化学学报(0.332);& 无机化学学报(0.278);& 应用化学(0.236);& 化学试剂(0.207);& 有机化学(0.191) ;& 分子科学学报(0.100);& 化学研究与应用(0.068);& 结构化学(0.052) ;& CHINESE OF POLYMER SCIENCE(0.021)
  (五)生物类
  遗传学报(0.544);&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学报(0.458);& 实验生物学报(0.391);& 生物工程学报(0.380) ;& 微生物学报(0.359) ;& 生理学报(0.351);&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0.273);&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0.273);& 细胞生物学杂志(0.247);& 微生物学通报(0.233) ;& 遗传(0.232) ;& 氨基酸与生物资源(0.130);& 生命的化学(0.097);& 生命科学研究(0.027)
  (六)轻工类
  食品科学(0.345);& 食品工业科技(0.144)
  (七)环境科学类
  环境科学(0.532);& 资源科学(0.470) ;& 环境科学学报(0.455) ;& 环境科学进展(0.451);& 中国环境科学(0.445);& 上海环境科学(0.311);& 环境工程(0.249);& 环境科学研究(0.234);& 重庆环境科学(0.208);& 中国环境监测(0.205);& 环境污染与防治(0.201);& 环境科学与技术(0.178);& 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0.146);& 四川环境(0.100);& 环境保护科学(0.052);& 自然资源学报(0.000)
  (八)管理及其他类
  情报学报(0.202);& 管理科学学报(0.178);& 管理工程学报(0.151);& 中国管理科学(0.013)环境类SCI(偏环境管理或环境科学类)影响因子及审稿周期统计
环境类SCI(偏环境管理或环境科学类)影响因子及审稿周期统计
已有3人参与
★ ★ ★ ★ ★ ★ ★ ★ ★ ★
小木龙(金币+1):奖励一下,鼓励发有价值的话题木子小木龙(金币+3):谢谢分享!MM辛苦,资源帖到http://mulong.net/bbs/viewthread.php?tid=1639969&fpage=1申请一下吧!
15:38:46cxksama(金币+6):感谢分享!
发现坛子里好多龙龙都是实验类研究,所以大家投稿参考的机会比较多。但不乏有好多龙子也是或逐步向环境科学或环境管理类转型。因为研究的人相对少,能发表的期刊数目也有限,所以从最开始筛选期刊到投稿过程都布满艰辛,又苦于无人咨询和借鉴。本人由环境工程转型到环境管理,摸爬滚打2年,也只是刚刚入门,把收集的一些环境管理类或环境科学类杂志的影响因子及审稿周期总结如下,希望都大家投稿有所帮助。影响因子和刊载数量都以2009年为准,2010年可参考论坛里最新影响因子。投稿周期以期刊最新收录杂志的投稿日期和修改日期计算,或以网上搜集的投稿成功者个人经验记录统计,难免会有个体偏差,请见谅。
&&大家看看审稿时间和每年收录的文章数量就知道搞环境管理多么不容易了。
&&不过有个规律就是影响因子越高,一般反应会越快。整体上环境科学类的比环境管理的还要好很多。
&记得有一次投一个杂志4个月没消息,发邮件给一个中过该杂志的朋友,问审稿周期一般要多长时间,她说只要是一年内,都属于正常,所以大家淡定啊。如果想毕业,就趁早下手,不然光等文章返修的时间都比别人长好多。
&&欢迎各位有经验的龙龙们补充交流!!!
杂志名称& &&
& 影响因子
审稿周期&&年刊载文章数量(2009)
Environment
International&&3.516&
& 3-8个月&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
3.135& & 2个多月返修 521
Chemosphere& &&
2-5个月& & 1066
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2.975&
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 2.579&
& 2-5个月& &
Environmental Modelling & Software
2.659& &2-6个月&
Environmental Science & Policy
1.975&&有投稿者说4个月 64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1.794&&6-10个月&
Energy Policy&
1.755& & 2-6个月&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1.730查不到审稿时间
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1.362&
& 3-6个月&
Resource conservation and recycling 1.133&
& 6-12个月& &
Energy Conversion and Management 1.180&
& 6-12个月&
还有一些跟本人研究方向不是很相关的 只做了简要统计
Waste Management& &
2.208主要接受固废或因固废产生的渗滤液之类的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1.109&&德国每年156篇
Resource and Energy
Economics&&1.081&&季刊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and Assessment 1.035 月刊
Resources Policy&&0.929
Waste Management &
Research&&0.835
Environmental Technology&
Process Safety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0.400
ENVIRON SCI POLLUT R&
ENVIRON RES&
&&&3.038150篇
Global Environmental Change-Human and Policy
Dimensions&
补充2楼(jlc夜雨)GG的经验总结:
BT,4.253,审稿周期1-3个月,编辑效率超高
JHM,4.144,审稿周期2-6个月,编辑效率一般
WR,4.355,审稿周期2-6个月,编辑效率一般
SPT,2.879,审稿周期3-6个月,编辑效率一般
Chemosphere,审稿周期2-4个月,编辑效率较高
以下是从网上的一些转载,如果侵犯了版权,请见谅哦。
1.【期刊名称】plant and soil
【从属国家】荷兰
【期刊级别】SCI期刊
【期刊类别】半月刊
【影响因子】1.542
【审稿周期】投稿40天后收到反馈意见,论文修改时间为8周
【发表周期】半年
【编辑效率】很好
【投稿费用】免费
【投稿感受】这是本人发表的第一篇SCI文章,感觉是很顺的.编辑很热情.按照审稿人提出的意见,修改好文章后,大概半年后便发表出来了.
【其他补充】 有人说荷兰国的期刊不太好投,录用率不高,幸好我的第一篇却是很顺的,不知其他朋友的感受如何?
2.【期刊名称】中国环境科学
【从属国家】中国
【期刊级别】EI源
【期刊类别】环境
【影响因子】国内中文环境类期刊中比较高
【审稿周期】1-2月
【发表周期】8-10月
【编辑效率】还可以,服务态度不错:)
【投稿费用】审稿费0,版面费一般1000以上
【投稿感受】
【其他补充】
3.【期刊名称】环境科学学报
【从属国家】中国
【期刊级别】
【期刊类别】环境
【影响因子】国内中文环境类期刊中比较高
【审稿周期】1-3月
【发表周期】1年
【编辑效率】一般
【投稿费用】审稿费150,版面费一般1000以上
【投稿感受】
【其他补充】
4.【期刊名称】水处理技术
【从属国家】中国
【期刊级别】
【期刊类别】环境
【影响因子】国内
【审稿周期】1-3月
【发表周期】1年
【编辑效率】一般
【投稿费用】审稿费0,版面费一般800-900
【投稿感受】
【其他补充】
5.【期刊名称】Forest ecology and management
【从属国家】Netherlands
【期刊级别】SCI
【期刊类别】monthly
【影响因子】1.839
【审稿周期】2-3 months
【发表周期】1 yr
【编辑效率】不错
【投稿费用】0
【投稿感受】现在感觉效率不错, 不过范围略显广, 有可能找不到合适的审稿人.
6.【期刊名称】Plant ecology
【从属国家】Netherlands
【期刊级别】SCI
【期刊类别】双月
【影响因子】1.383
【审稿周期】6-12 months
【发表周期】1.5 yr
【编辑效率】实在不敢恭维
【投稿费用】0
【投稿感受】还是看看其他的, 除非你是牛人或者迫不得已.
7.【期刊名称】annals of botany
【从属国家】英国
【期刊级别】SCI期刊
【期刊类别】月刊
【影响因子】2.446
【审稿周期】3-4 months
【发表周期】半年
【编辑效率】很好
【投稿费用】免费
【投稿感受】效率较高,编辑工作认真、热情。
8. 【期刊名称】journal of arid enviroments
【从属国家】美国
【期刊级别】SCI期刊
【期刊类别】月刊
【影响因子】1.238
【审稿周期】3 months
【发表周期】半年
【编辑效率】不错
【投稿费用】0
【投稿感受】有时候等待时间较长。
9.【期刊名称】Water, air and soil pollution
【从属国家】荷兰
【期刊级别】SCI期刊
【期刊类别】一年9期
【影响因子】1.542
【审稿周期】投稿40天后审稿完毕(6月4日投稿,7月15日提出审稿修改意见),收到肯定的反馈意见,论文修改期限为80天.
【发表周期】半年
【编辑效率】很好
【投稿费用】免费
【投稿感受】这是我带的研究生刚投的文章,6月份投的稿,7月份审稿意见就回来了.这次稿子只有一个审稿人的意见,似乎对稿件的要求不是很严格.没有特殊情况的话,作一下修改后应该录用是没问题的啦.
10.【期刊名称】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
【从属国家】荷兰
【期刊级别】SCI期刊
【期刊类别】半月刊
【影响因子】2.182
【审稿周期】审稿三个月余,修改稿审稿三四天。
【发表周期】半年
【编辑效率】非常好
【投稿费用】免费
【投稿感受】稿子被接收了,好开心啊!投稿一百天整,稿子退修。修改稿投回去三天后,便正式被接收了,前前后后还不到四个月的时间。效率确实很高。
【其他补充】该杂志对修改稿的审稿速度超快,三四天就确实接收。对比之下,有的杂志确实很慢啊,我有另一篇论文投了EGH,修改稿回投后审了一个月却迟迟未有消息
11.【期刊名称】Process biochemistry
【从属国家】英国
【期刊级别】SCI期刊
【期刊类别】月刊
【影响因子】2.336
【审稿周期】审稿四个月左右,修改稿审稿1-2周。
【发表周期】
【编辑效率】非常好
【投稿费用】免费
【投稿感受】本人的文章属于环境工程的范畴,而且内容比较偏,这个生物工程为主的杂志能接受,说明它的视野很宽泛
12.【期刊名称】Limnology
【从属国家】日本
【期刊级别】SCI期刊
【期刊类别】季刊
【影响因子】0.7
【审稿周期】审稿三个月左右,修改稿审稿1周。
【发表周期】1年以上
【编辑效率】非常好
【投稿费用】免费
【投稿感受】编辑相当严谨认真,能够找到专业对口的审稿人。目前该杂志影响因子不高,但是从近年来发表的文章水平来看,应该有很大上升空间。
13.【期刊名称】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Chinese
【从属国家】中国
【期刊级别】SCI期刊
【期刊类别】月刊
【影响因子】0.48
【审稿周期】审稿三个半月,修改稿审稿18天。
【发表周期】
【编辑效率】非常好
【投稿费用】需版面费(目前还没交,下次补充)
【投稿感受】我国环境生态方面较好的一家SCI收录的杂志,虽影响因子不高,但审稿专家还是很认真严谨的.希望同仁多支持我们国家的杂志,让她让外国人都知道.
【其他补充】编辑部的态度很好!下次还投她.呵呵
source:http://mulong.net/thread-.html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sci影响因子查询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