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ngye4.0具体能训练实现什么?

工业革命4.0 全世界不带中国玩 |零售|制造业|工业革命4.0_新浪财经_新浪网
工业革命4.0 全世界不带中国玩
  新浪财经讯 中国的“首富园丁”、一手缔造了潘石屹和史玉柱的财富传奇的背后大佬――德意志银行亚太投行部主席蔡洪平,在《创客星球》第一季星球盛典上,从宏观视角分享了未来制造业的升级。
  蔡洪平指出,如果中国的互联网全部都冲着零售消费――买便宜货、求方便,我们的民族一定会完蛋。他指出,由于流通环节的落后、政府控制金融行业的封闭型、很多领域医疗教育都还没有开放,所以中国网络扮演了一个先锋,首先冲破了壁垒,实现了改革。
  他认为接下来,中国应该用网络的技术和方便和各种手段向生产的深度和广度进军,学习苹果、学习特斯拉。因为“这一波工业革命不带中国人玩!”
  以下是演讲实录。
  蔡洪平:各位下午好,年纪大了一般这种节目我不太参加,但这次我来了。最近做的两件事情:第一件事就是阿里巴巴上市,我们度过了阿里时代的全球最愉快的时刻。第二件事,刚刚参加了汉堡峰会,参加了德国中小企业的大会,令我感触非常深刻。
  第一件事我想告诉大家的是,在阿里上市的同时,我们想了很多很多,特别对于我们这样一个所谓的银行在思考什么?随着阿里巴巴的上市,中国的互联网流通、消费、零售行业的高潮已经到了,也就快结束了。
  我不相信以后再会有一个马云,所有人跟着往前走则意味着要死亡,因为不是马云死亡,这是一波段,我们看到在整个中国的网络,在过往的差不多15年时间里面,第一解决了沟通、第二解决了消费、第三解决了流通,最后解决了金融,这些都是零售消费。
  但是我在想,为什么美国发明了网络,但却没有阿里巴巴,只有亚马逊?亚马逊当时的IPO是我们做的,如果中国的互联网全部都冲着零售消费――买便宜货、求方便等。我认为我们民族一定会完蛋。当然这条道路我们必须要走,我们不是否定它,我们的第一步过去了,但不要过分,我们也知道往哪里走,这是红利,这是中国的“非改革红利”。
  由于流通环节的落后、政府控制金融行业的封闭型、很多领域医疗教育都还没有开放,所以中国网络扮演了一个先锋,首先冲破了壁垒,实现了改革。“非改革红利”是我发明的,这个红利到今天大家享受的差不多了,东西不能再便宜了,假货也不能再卖了,我们方便的已经足够了。
  那么今天要干什么,今天我们所有的人都要在前面的基础上,在所有硬软件和网络充分发展的基础上,动员所有的网络向生产力进军,学特斯拉,学苹果。人类是一个生产、一个流通、一个消费,我们现在都要在这里享受,够了!
  我们现在转过来,为什么我到汉堡去看了很感触,我看了六个中小企业的会议,看到了巴黎的汽车展,3D打印的汽车4500块成本,车已经出来了,我发动了将近400多个中国企业家到德国去找中小企业,看能不能卖给我们。
  德国人告诉我说中国人钱真多,你们土豪,你们发达,我不在乎!最后德国工商业大会的副主席告诉我:Henry,他们小公司正在4.0工业革命领域里面不断地开发。就是刚才我说的3D打印、智能化生产、复合材料、物联网还有很多的医疗设备。
  我看到一个令人震撼的远程医疗的东西,像“蚊子”这么大,先在静脉里面注射进去,在美国人手术台上做的,在德国操作的,就可以在心脏里搭桥,不用动手术也不用麻醉,远程就可以实现。就这么一个小东西,中国人没有的。
  我们享受中国人的浮华,我们享受今天的GDP的增长,我们享受土豪的乐趣,我们享受各种各样的今天的一切,我们得想想什么是国家真正的实力,什么叫生产力。我们推动人类发展两千年的文明,所有的社会进步、政治沿革、社会发展,一切的一切都是围绕着生产力的推动而推动的,包括西方的议会制度、民族制度。
  可是我们反问自己,我们这些中国人,我们花了多少心思,用网络的技术和方便和各种手段来向生产的深度和广度进军?特别是深度,我告诉大家,这一波4.0的工业革命,我整整花了两年时间,意大利的北部、奥地利、瑞士北部、法国东部,包括以色列,这一批组成了第四代工业革命的火车头,但是大家注意,这一波工业革命不带中国人玩!
  我们还沉溺在网络流通消费、零售方便,这个当然,这个不可否认,改善人们生活,不可否认,但是别忘了,在马云公司上市的当天,我跟马总也说,今天还是苹果,而不是网络对不对。所以我们这个工业大国,后工业大国,属于制造业大国,人口这么多,市场也这么大,我们这个国家的国情应该是制造业。
  但是非常可悲,现在第一小企业没法干了,我再也找不出第二个王传福。第二小企业拿到的贷款利率要十几二十,而美国是1到2,还要看会不会降息。所以所有中小企业、江浙一带的,要么跑路,要么就是放影子银行。
  第二我们还有历史的疮疤。这个国家和地区的人穷惯了,我们刚刚富起来,我们迎接的是四个化的到来,第一个叫后工业化,第二个叫国际化,第三个叫城镇化,第四个叫信息化。这“四个化”在西方花了100年,中国很幸运,我们20年一起到来蓬勃发展,城镇化城市再造,3.0,4.0这个手机,很快就3G、4G就全部到了中国,这个四化相应到来,把整个中国人们的GDP炸上来了,以后往哪里走?
  现在这个问题提了很久很久,工业升级工业升级,怎么升级,缺两个东西:第一心态,我们有没有人在阿尔卑斯山脉里面下着大雪,静静地做一个小的零部件,一辈子做了两百年,有没有这个心态?国人有没有?很少有,都很浮躁。第二我们有没有一个生态?也很少,任正非从美国发展几个科学家,在深圳的,做了很多东西去研发,他们还是回去了。因为没有这个环境。
  但是我认为这一切的一切,到今天,我们还有时间,我们还来得及,因为我们具备了这么庞大的网络开发基础,我们硬件3G、4G也到了,我们也有那么多聪明的创业者,今天我们走到一起来,像今天讲创客、制造者,像《创客星球》这样的节目,我不希望这个节目就是个节目,我希望这个节目是个样板,给中国政府看一看,他们在做什么。
  待会儿上台的那些创客,我很佩服他们,我很感动的是你们大部分都是制造业,永远不要忘了制造业是我们的根本!如果这一波我们再跟不上所谓4.0工业革命,什么叫4.0工业革命,就是很简单的网络,不叫简单,说了简单其实不简单,网络++自动化,对不对?我们叫智能化生产。如果这一波我们再不赶上的话,我们就完蛋了!这个民族再去复制也没机会了。
  以前美国人也好,欧洲人也好,都到中国来搞合资。现在他们自己发展走了,因为他不需要中国的廉价劳动力,因为你的劳动力也不便宜了。第二他们也不需要中国的雾霾,今天北京这么个雾霾,还要搞马拉松,真丢脸呢。我们很多丑闻媒体上报纸上都捅出去了,他说我根本不相信你们中国人,你们复制的东西有没有知识产权?
  好了,不说这一切了,我们作为银行,我们现在有资本,我们现在年轻的创业者,我们把发展的方向从原来的零售消费(改变了),去年我刚刚做了阿里巴巴,他们是先锋,恭喜他们,但能不能更多的人回过头来向制造业进军?
  我希望今天以《创客星球》这个节目为开头,呼唤国人、动员资本、动员资源,向生产深入进军,中国人有能力可以创造更多的东西,我们不是号称四大发明嘛,当然人家承认不承认不知道,我们推是这样推的对不对,我们还可以有更多的发明出来,因为我们有太多的聪明人。但是希望大家不要想马上发财,我们有一两批的傻瓜,一两批的工程师们,像很多德国人一样,两百年做一个小产品,做的深度深到你没法想像,我们需要独具匠心,而不是马上发财。
  忘记你的发财心,忘记那些首富们,也忘了我们这些人,我们这些没有多大的用处,最核心的问题是静静地在一个产品上,用新的网络技术,不断进军,总有一天上帝和财富会找你,我们会一切支持你!
文章关键词:
&&|&&&&|&&&&|&&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顶部 “”,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请用微博账号,推荐效果更好!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您现在的位置:
& 工业4.0推动“制造”走向“智造” 靠创新实现弯道超车(附图)
工业自动化
工业4.0推动“制造”走向“智造” 靠创新实现弯道超车(附图)
包头市两化融合暨工业云创新服务平台 &
09:44:23 作者:SystemMaster 来源:中国自动化网 文字大小:[][][]
 德国、美国、日本以及中国等全球的制造业大国都在极力发展工业4.0,我们需要重新认识新时代下的制造业。工业4.0不是简单的技术革新,而将带来生产模式乃至整个工业生态的转变,被称为是第四次工业革命。
  改变工业生态的革命
  在德国中部小镇凯泽斯劳滕的未来工厂车间里,三个分别装有红、黄、蓝颜色肥皂液的容器被悬置在生产线上,肥皂液顺着软管流入流水线上不断传递过来的空瓶内。所有操作由一个存储着“产品记忆”的电脑芯片指示设备自动完成。
  到底什么是工业4.0呢?德国汉堡科学院院士张建伟介绍说,工业4.0意味着把工业互联网、云计算、机器人等技术融合在一起,整合生产流程,使整个生产过程更智能、更具预测性。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苗圩表示,未来智能化的设备、产品之间将通过有线无线等通讯方式连接在一起,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物联网或工业互联网。
  根据目前业内人士的共识,工业4.0将主要包含三大方面的内容:第一是“智能工厂”,即用智能化的方式改造生产系统和生产过程,实现工厂生产的智能化;第二是“智能生产”,主要涉及整个企业的生产物流管理、人机互动以及3D打印技术在工业生产过程中的应用等;第三是“智能物流”,利用物联网等方式整合物流资源,充分提高物流效率。
  专家表示,工业4.0时代,通过计算机自主控制和联网,人、机器将通过信息互相联接,生产过程既是制造产品的过程又是处理信息的过程,制造业和信息产业将深度融合并塑造出新的产业业态和商业模式。未来,制造业将实现更高的生产效率以及生产的灵活性。工业4.0不是简单的技术革新,而将带来生产模式乃至整个工业生态的转变,被称为是第四次工业革命。
  工业4.0具体能实现什么?工信部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中心电子商务研究所所长王喜文描述了一个生产过程:接到客户订单后,工厂会立即自动向原材料供应商采购原材料。原材料到货后,将被赋予信息,“这是某客户订制的某产品的某工艺中的原材料”,原材料此时“知道”了自己的用途。进入生产流程后,原材料将会和生产设备开展“对话”,以确认进入正确的生产线。原材料被嵌入产品内后,仍保留着路径流程信息,将可实现追踪溯源。
  对于工业4.0在消费意义上的定义,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电子商务研究所高级研究员曹洪介绍说,工业4.0将把智能工厂、物流配送、消费者编织在一个网络中,网络将把消费者订单中的个性化要求发送给智能工厂,由其采购原料、设计并生产,再通过网络直接配送给消费者,实现定制化生产。
  2013年,德国发布了工业4.0专门报告。2011年以来,美国相继启动先进制造业伙伴计划、先进制造业国家战略计划,鼓励制造业重返美国。日本出台推出新增长策略,支持新能源汽车、太阳能发电等产业发展。近年来,重振制造业成为发达国家的优先战略议程。
  在信息化时代,曾有一种观点认为制造业已不再重要,信息产业将颠覆一切。伴随着以金融为代表的虚拟经济的空前繁荣,不少发达国家一度对制造业重视不足。2009年以来欧美多个国家受到金融危机冲击,德国经济却一枝独秀,发达国家才再一次将目光投向制造业,纷纷出台制造业支持政策。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泰尔管理研究所高级咨询师刘涛认为,金融危机后,发达国家意识到了实体经济的重要性,着力发展制造业,而此时的制造业已不再是传统意义的制造业,而是高端制造业。美德等国早已实现了工业的大规模自动化、电气化,甚至达到了信息化生产水平,本身已处于工业3.0阶段,基础稳固,实施工业4.0相当于在原有地基上层层加盖。
  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院长罗文分析说,中国等新兴经济体在全球制造业领域影响力和竞争力的迅速提升,则是掀起新一轮工业革命的重要推动力量。1990年—2011年间,传统工业化国家制造业增加值平均增长了17%,而以金砖四国为代表的新兴工业国家则增长了179%。在国际制造业格局发生巨大变革的当下,能否抓住工业4.0的机会,对于一国未来的核心竞争力至关重要。
  此外,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的发展,催生了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创新应用,为制造业生产方式和发展模式的变革奠定了必要的技术基础。罗文说,信息技术在装备、管理、交易等环节的应用不断深化,为实现柔性生产、智能制造提供了可能;互联网理念扩展到工业生产和服务领域,将推动实现个性化定制,互联网企业与制造企业、生产企业与服务企业之间的边界将日益模糊。
  工业4.0将推动实现“制造”向“智造”转型,但从当前阶段进入到4.0时代仍面临不少待解难题。目前德国的工业4.0仍处于初始阶段,更多的是“研究和开发”,距离向市场推出仍有一段距离。专家表示,越来越多的机器和产品将通过互联网实现彼此沟通,用于控制流通的大数据将对企业开放,在正式运作之前,我们需要解决谁来控制这些大数据、谁来操控整个系统等问题。
  工业4.0时代,数据的重要性凸显,其安全性也备受关注。如何保证数据免遭受外部窃取或损害,是工业4.0大规模应用的重要前提。今后,各生产设备将实现互联互通,这就要求各设备必须讲同一种语言,即通向数据终端的“接口”要实现标准化。尽管德国总理默克尔表示,德国可成为工业4.0标准的推动者,并在欧洲甚至全球推行这些标准,各国如何在标准化问题上就分工合作达成共识仍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靠创新实现弯道超车
  2月9日,中德两国研究机构和企业组成的青岛中德工业4.0推动联盟在青岛西海岸新区成立,该新区将投资1亿元对区域内部分企业进行试点,这是中国首个工业4.0联盟。2014年11月,第十六届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展出了国内首套工业4.0流水线。工业4.0在中国已开始萌芽。
  2014年10月,中德两国签署了《中德合作行动纲要》,宣布两国将开展工业4.0合作,该领域的合作有望成为中德未来产业合作的新方向。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中国要实施“中国制造2025”,这被称为“中国版”的工业4.0。张建伟认为,中国制造业正处于内忧外患的尴尬境地,实施工业4.0将有助于中国制造转型升级、实现弯道超车。
  中国互联网协会理事长邬贺铨表示,发达国家是先工业化后信息化,我国则是工业化与信息化同步发展。这些年互联网在我国已有了非常广泛的应用,目前这种应用更多是在消费领域,而非产业领域。如果能借鉴德国经验,推动互联网新技术、新应用向制造业渗透,我国的工业发展将会是跨越式的。
  有观点认为,我国自动化尚未完成,智能化无从谈起,尚不具备实施工业4.0的条件。比如,我国每万名工人机器人拥有量为23台,而德国的这一数字为273台,日韩为300台左右。中国社科院信息化研究中心秘书长姜奇平表示,这是我们必须要面对的现实,德国总体处于从工业3.0到4.0发展的阶段,我们的很多工业企业还要补上从工业2.0到3.0的课。在这个过程中,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是必由之路。
  罗文建议说,德国工业4.0战略十分重视产业创新、组织创新,制定了相应规章制度促进技术创新。我国也同样需要完善知识产权保护等推动创新的制度保障。我国应该充分吸收和借鉴发达国家产学研用联合模式推动制造业创新发展,选择几个重点行业和关键技术领域进行试点,以行业骨干企业为龙头,联合科研实力雄厚的大学和科研机构,组建多种形式的产学研研发联盟,共同推进技术研发和应用推广。&&&&&&&&&&&&&&&
工业4.0制造业的新生?
&&&&来源:光明日报&&&&作者:&&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我国要实施“中国制造2025”,这被认为是“中国版”的工业4.0。工业4.0时代,制造业将迎来哪些变化?中国制造能否利用工业4.0实现转型升级、弯道超车?
&&& 自2013年德国在汉诺威工业博览会上正式推出以来,以生产高度智能化、网络化为标志的成为德国制造的一个重要标签,并在全球范围内引发了新一轮工业转型升级竞赛。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我国要实施&中国制造2025&,这被认为是&中国版&的。工业4.0时代,将迎来哪些变化?中国制造能否利用工业4.0实现转型升级、弯道超车?
  改变工业生态的革命
  【镜头】
  在德国中部小镇凯泽斯劳滕的未来工厂车间里,三个分别装有红、黄、蓝颜色肥皂液的容器被悬置在生产线上,肥皂液顺着软管流入流水线上不断传递过来的空瓶内。所有操作由一个着&产品记忆&的电脑芯片指示设备自动完成。
  到底什么是工业4.0呢?德国汉堡科学院院士张建伟介绍说,工业4.0意味着把工业互联网、云计算、等技术融合在一起,整合生产流程,使整个生产过程更智能、更具预测性。中国工业和部部长苗圩表示,未来智能化的设备、产品之间将通过有线无线等通讯方式连接在一起,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物联网或工业互联网。
  根据目前业内人士的共识,工业4.0将主要包含三大方面的内容:第一是&智能工厂&,即用智能化的方式改造生产系统和生产过程,实现工厂生产的智能化;第二是&智能生产&,主要涉及整个企业的生产物流管理、人机互动以及在工业生产过程中的应用等;第三是&智能物流&,利用物联网等方式整合物流资源,充分提高物流效率。
  专家表示,工业4.0时代,通过计算机自主控制和联网,人、机器将通过信息互相联接,生产过程既是制造产品的过程又是处理信息的过程,和信息产业将深度融合并塑造出新的产业业态和商业模式。未来,制造业将实现更高的生产效率以及生产的灵活性。工业4.0不是简单的技术革新,而将带来生产模式乃至整个工业生态的转变,被称为是第四次工业革命。
  工业4.0具体能实现什么?工信部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中心研究所所长王喜文描述了一个生产过程:接到客户订单后,工厂会立即自动向原材料供应商采购原材料。原材料到货后,将被赋予信息,&这是某客户订制的某产品的某工艺中的原材料&,原材料此时&知道&了自己的用途。进入生产流程后,原材料将会和生产设备开展&对话&,以确认进入正确的生产线。原材料被嵌入产品内后,仍保留着路径流程信息,将可实现追踪溯源。
  对于工业4.0在消费意义上的定义,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研究所高级研究员曹洪介绍说,工业4.0将把智能工厂、物流配送、消费者编织在一个网络中,网络将把消费者订单中的个性化要求发送给智能工厂,由其采购原料、设计并生产,再通过网络直接配送给消费者,实现定制化生产。
  对制造业的再认识
  【背景】
  2013年,德国发布了工业4.0专门报告。2011年以来,美国相继启动先进制造业伙伴计划、先进制造业国家战略计划,鼓励制造业重返美国。日本出台推出新增长策略,支持新能源汽车、太阳能发电等产业发展。近年来,重振制造业成为发达国家的优先战略议程。
  在时代,曾有一种观点认为制造业已不再重要,信息产业将颠覆一切。伴随着以金融为代表的虚拟经济的空前繁荣,不少发达国家一度对制造业重视不足。2009年以来欧美多个国家受到金融危机冲击,德国经济却一枝独秀,发达国家才再一次将目光投向制造业,纷纷出台制造业支持政策。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泰尔管理研究所高级咨询师刘涛认为,金融危机后,发达国家意识到了实体经济的重要性,着力发展制造业,而此时的制造业已不再是传统意义的制造业,而是高端制造业。美德等国早已实现了工业的大规模自动化、电气化,甚至达到了信息化生产水平,本身已处于工业3.0阶段,基础稳固,实施工业4.0相当于在原有地基上层层加盖。
  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院长罗文分析说,中国等新兴经济体在全球制造业领域影响力和竞争力的迅速提升,则是掀起新一轮工业革命的重要推动力量。1990年&2011年间,传统工业化国家制造业增加值平均增长了17%,而以金砖四国为代表的新兴工业国家则增长了179%。在国际制造业格局发生巨大变革的当下,能否抓住工业4.0的机会,对于一国未来的核心竞争力至关重要。
  此外,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的发展,催生了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创新应用,为制造业生产方式和发展模式的变革奠定了必要的技术基础。罗文说,信息技术在装备、管理、交易等环节的应用不断深化,为实现柔性生产、智能制造提供了可能;互联网理念扩展到工业生产和服务领域,将推动实现个性化定制,互联网企业与制造企业、生产企业与服务企业之间的边界将日益模糊。
  工业4.0将推动实现&制造&向&智造&转型,但从当前阶段进入到4.0时代仍面临不少待解难题。目前德国的工业4.0仍处于初始阶段,更多的是&研究和开发&,距离向市场推出仍有一段距离。专家表示,越来越多的机器和产品将通过互联网实现彼此沟通,用于控制流通的大数据将对企业开放,在正式运作之前,我们需要解决谁来控制这些大数据、谁来操控整个系统等问题。
  工业4.0时代,数据的重要性凸显,其安全性也备受关注。如何保证数据免遭受外部窃取或损害,是工业4.0大规模应用的重要前提。今后,各生产设备将实现互联互通,这就要求各设备必须讲同一种语言,即通向数据终端的&接口&要实现标准化。尽管德国总理默克尔表示,德国可成为工业4.0标准的推动者,并在欧洲甚至全球推行这些标准,各国如何在标准化问题上就分工合作达成共识仍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靠创新实现弯道超车
  【数据】
  2月9日,中德两国研究机构和企业组成的青岛中德工业4.0推动联盟在青岛西海岸新区成立,该新区将投资1亿元对区域内部分企业进行试点,这是中国首个工业4.0联盟。2014年11月,第十六届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展出了国内首套工业4.0流水线。工业4.0在中国已开始萌芽。
  2014年10月,中德两国签署了《中德合作行动纲要》,宣布两国将开展工业4.0合作,该领域的合作有望成为中德未来产业合作的新方向。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中国要实施&中国制造2025&,这被称为&中国版&的工业4.0。张建伟认为,中国制造业正处于内忧外患的尴尬境地,实施工业4.0将有助于中国制造转型升级、实现弯道超车。
  中国互联网协会理事长邬贺铨表示,发达国家是先工业化后信息化,我国则是工业化与信息化同步发展。这些年互联网在我国已有了非常广泛的应用,目前这种应用更多是在消费领域,而非产业领域。如果能借鉴德国经验,推动互联网新技术、新应用向制造业渗透,我国的工业发展将会是跨越式的。
  有观点认为,我国自动化尚未完成,智能化无从谈起,尚不具备实施工业4.0的条件。比如,我国每万名工人拥有量为23台,而德国的这一数字为273台,日韩为300台左右。中国社科院信息化研究中心秘书长姜奇平表示,这是我们必须要面对的现实,德国总体处于从工业3.0到4.0发展的阶段,我们的很多工业企业还要补上从工业2.0到3.0的课。在这个过程中,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是必由之路。
  罗文建议说,德国工业4.0战略十分重视产业创新、组织创新,制定了相应规章制度促进技术创新。我国也同样需要完善知识产权保护等推动创新的制度保障。我国应该充分吸收和借鉴发达国家产学研用联合模式推动制造业创新发展,选择几个重点行业和关键技术领域进行试点,以行业骨干企业为龙头,联合科研实力雄厚的大学和科研机构,组建多种形式的产学研研发联盟,共同推进技术研发和应用推广。
  各国如何推进工业4.0战略?
  为推动制造业的革新,德国工业界、政府和学术界提出了工业4.0的口号,发布了《保障德国制造业的未来&&关于实施工业4.0战略的建议》。2014年,德国出版《生产、自动化与物流中的工业4.0》,从应用技术的视角对工业4.0进行了剖析。德国希望借助工业4.0,牢牢掌控对全球智能制造业的话语权。
  工业4.0在美国叫&工业互联网&,它将智能设备、人和数据连接起来,并以智能的方式利用这些交换的数据,以期打破技术壁垒,促进物理世界和数字世界的融合。早在2010年,美国就提出了&再工业化&战略,也就是常说的&制造业回归&。2012年2月,美国正式发布了《先进制造业国家战略计划》,从此踏上了新一轮工业革命的道路。
  日式工业4.0的一大特色即对人工智能产业的探索,以解决劳动力断层并支持未来的工业智能化,其首先应用的领域就是工业化生产线。由于政府政策支持,日本通过改革技术采用智能化生产线的企业越来越多。以日本汽车巨头之一本田公司为例,其通过采取机器人、无人搬运机、无人工厂等先进技术和产品,建成了世界最短的高端车型生产线。
  工业1.0、2.0、3.0、4.0是什么?
  工业1.0
  机械制造时代,即通过水力和蒸汽机实现工厂机械化,时间大概是18世纪60年代至19世纪中期。
  工业2.0
  电气化与自动化时代,即在劳动分工基础上采用电力驱动产品的大规模生产,时间大概是19世纪后半期至20世纪初。
  工业3.0
  电子信息化时代,即广泛应用电子与信息技术,使制造过程自动化控制程度进一步大幅度提高。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并一直延续至现在。
  工业4.0
  德国2013年确定的十大未来项目之一,已上升为国家战略。工业4.0是实体物理世界与虚拟网络世界融合的时代,产品全生命周期、全制造流程数字化以及基于信息通信技术的模块集成,将形成一种高度灵活、个性化、数字化的产品与服务新生产模式。&
责任编辑:
本文为授权转载文章,任何人未经原授权方同意,不得复制、转载、摘编等任何方式进行使用,e-works不承担由此而产生的任何法律责任! 如有异议请及时告之,以便进行及时处理。联系方式:editor@e- tel:027-/21。
关键词阅读
12345678910
12345678910
12345678910
12345678910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体能训练绳有什么好处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