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武术组合动作套路最新规定动作组合都有哪些

武术套路新规则的实施对其训练与技术发展的影响_教育学习-牛bb文章网您的位置:&>&&>&武术套路新规则的实施对其训练与技术发展的影响武术套路新规则的实施对其训练与技术发展的影响(原作者:胡 微 吕墨竹)【摘 要】 2003年的试用新规则对1996年规则进行了大胆的改革,取消了对运动员的各种限制,把难度动作划分了等级系数,使其难度指标更加量化,有利于充分发挥运动员的技术潜能。而且取消了对技术动作组别等方面的限制,给运动员提供了充分发挥自我能力的空间。新规则提醒运动员在注重难度训练的同时,也要注重各项身体素质的训练,使运动员综合能力得到全面发展。【关键词】 武术套路;新规则;影响因素オ随着国内竞技武术套路的水平在不断地提高,使处在同一层次的运动员在技术动作层面上的差距日趋缩小,评判工作愈发困难,赛场内外要求改革竞赛规则、增加动作难度,加强评分客观性的呼声日趋高涨。在这种背景下,国家体育总局在2003年12月份出台了武术套路竞赛试用新规则。改革后的新规则,更趋于量化,可操作性强,避免“人为”因素的干扰,引导武术向更高层次、更科学化的方向发展。本文通过对1996年武术套路竞赛规则和2003年出台的武术套路竞赛新规则进行对比分析,对新规则实施后对武术套路训练的影响以及将会出现的一些问题进行研究,以期为今后武术套路的训练提供一些理论参考。一、武术套路新规则对套路运动的影响因素分析1、更有针对性通过对优秀运动员的调查分析发现,运动员对新规则能够很快的适应并能根据自己的弱势,选择合理的训练方法,整个训练课主要针对内容是难度技术的训练。从对沈阳体育学院民族传统体育系2003级套路班和沈阳体育学院武术队训练课的观察来看,基本上高水平运动员的动作规格和技术演练已经达到了一定的层次并形成了自己不同的技术风格。而难度分值的增加使难度训练的比重占整个课时的1/2还要多;其次是专项素质的练习,而技术训练只占到整个课时的1/10;与1996年规则实施过程中训练内容相比较则有了明显的变化,更有针对性。[JP]2、新规则实施后,难度训练是主要内容由此可以看出难度在新规则实施后所占的比重以及在套路训练中的重要性。几乎所有的难度都要求运动员需具有良好的弹跳素质和柔韧才能完成。而跳跃类的难度则以肢体的旋转度数为评定基准,从360度转体-720度转体,要求运动员不但要具备良好的弹跳能力,还要学会运用力学理论,将实践与理论相结合,找出科学的训练方法,以提高难度的成功率。如转体动作,从力学的角度来看,躯干与肢体的反向离合度决定了整个身体旋转的速度和效率,离合度越小,则难度价值就越高。反之,则越小。至于平衡类的动作多数则以柔韧为评判标准,如平衡难度中的十字平衡(编码133B)和后踢抱脚直立(编码112C)对柔韧性的要求就很高。从运动员的训练课中也体现了这一特点,即负荷量减小,运动强度明显增大。所以,运动员在选择难度的同时,要根据自身的素质及能力,选择科学有效的训练方法去攻克和提高,以达到高效率完成难度动作的目的,尽量避免不必要的运动损伤。二、新规则的改革对武术套路训练及技术发展的影响1、新竞赛规则的演变对武术套路的形成与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引导作用(1)难度指标量化,提供运动员发挥自我能力的空间。1996年出台的竞赛规则,实行切块打分,并分成两组,一组为动作完成分,分值为6.8分。一组为演练水平分,分值为3分。而且还设置了指定动作,增加了创新难度动作,提高了竞赛评分的准确性与区分度。促进套路向高、难、新、美的方向发展。2003年的试用新规则对1996年规则进行了大胆的改革,取消了对运动员的各种限制,把难度动作划分了等级系数,使其难度指标更加量化,有利于充分发挥运动员的技术潜能。而且还取消了对技术动作组别等方面的限制(如步型、腿法、平衡和器械方法等),但比赛的时间并无改变,其实质是增加套路动作的数量,给运动员提供了充分发挥自我能力的空间。(2)“高、难、美、新”是竞技武术套路最显著的特点。“高”指的是完成套路动作的质量、规格更规范化,运动项目特点更突出。“难”第一个是指套路运动中的难度动作,例如:旋风脚动作由原来的360度发展到现在的720度、900度,甚至更高。第二是组合动作中,同样的组合动作在动作衔接节奏上有不同的感官效果。如高水平的运动员与初级运动员,演练同一组合动作过程中,所表现的节奏效果是完全不同的。如规定套路起势动作,手、脚运行的快慢,可以达到不同的感官效果。“美”是指套路中比赛的服装美。1996年规则中服装太单一。2003年新规则中,对服装没有过多的束缚。不同的项目,运动员可以根据自身的演练特点选择不同的服装,通过服装可以更好的体现出整套动作的精髓。太极拳项目中穿着具有民族特色的服装,伴着优美柔和的音乐,随着音乐优美的节奏演练着不同风格特点的太极拳,仿佛如无人仙境一般。“新”第一是指场地的新,现在的场地底部都安了弹簧,这样运动员在演练难度动作上可以得到更好的发挥和表现。第二是指演练水平的新,如太极拳套路,原来竞赛套路是42式规定套路,现在改为自选套路。可以体现出运动员在太极拳演练中不同的风格特点和韵律。2、促进难度动作和创新难度动作向纵深方向发展新规则中难度动作首次与动作质量、演练水平一起成为一项重要的评判指标。与1996年规则中的指定动作不同,难度动作具有较大的选择空间,教练员和运动员可以在规程允许的范围内,根据自身的运动水平和套路特点选取不同级别和组别的难度动作。这种新的评判方式摆脱了以往较易出现的失误率,可以淘汰某些不符合人体生理特点和武术运动特点的难度动作,为难度动作向纵深方向发展提供了空间。此外,对创新难度动作进行分级打分,为套路技术的创新提供了参照模式,为教练员及致力于这方面研究的专家指出了明确的模式。此外,创新难度动作分值的提高也激发了教练员和运动员“冒险”的积极性。只要根据武术套路动作的创新原则和创新方法就能创新出水平更高、姿态更优美、动作更惊险、整体编排更合理的高难度动作。这样武术套路技术才能向“高、难、美、新”的方向继续稳定的发展,为竞技武术的发展做好更充分的准备。3、侧重套路编排的合理性和艺术性武术要以新形象走向世界,应重视套路动作编排的合理性和艺术性。增强编排的审美效果是提高项目技术水平和运动成绩的重要途径。新规则对套路编排提出了新的要求,并采用扣分的方式,为裁判员的评判提供了具体、明确的标准。使这部分的评判不再形同虚设,教练员和运动员必须对此投入一定的精力。此外,当难度动作成为武术套路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的时候,如何在四段中合理分配难度动作,使整套动作合理、流畅、跌宕起伏,具有竞技性、又有艺术性,成为教练员、运动员必须关心和重视的课题。三、结论综上所述,新规则的实施对运动员的运动技术体系有着直接的影响,从内容到形式、技术到水平都沿着自身规律向前迈进了一大步。新规则提醒我们运动员在注重难度训练的同时,也要注重各项身体素质的训练,使运动员综合能力得到全面发展,才是最终制胜的关键。同时,对裁判员和教练员队伍的业务培养和素质教育也要加强,在训练经验和认识观念上,都应该向科学的方向转变,为武术竞赛的发展奠定坚实、有力的基础。【参考文献】[1] 龚双安.武术竞赛规则改革探析[J].中国体育科技,2000.[2] 陈东.对武术套路新规则实施后若干问题的思考[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5.欢迎您转载分享:热门教育学习好评教育学习武术套路规则一共颁布过几个?_百度知道
武术套路规则一共颁布过几个?
裁判员应在边看边记得过程中,用动作质量的分值减去各种动作规格错误和其他错误的扣分,通过观看运动员的现场发挥水平,直接影响他的比赛成绩和名次、清楚,演练水平分为3分(B组)、太极剑,具体实扣,即为运动员的演练水平分。传统项目或无难度的自选项目动作质量分为5分(A组),是以规则为准绳:在竞赛监督委员会和总裁判长的监督下:长拳,即为运动员的演练水平分,按照劲力.得分相同的处理、给分和加分的办法进行的。按其他错误出现一次扣一次.礼仪,演练水平分为5分(B组)。比赛过程中、编排以及音乐的要求整体评判后确定示出的分数、演练水平的评定与演练水平应得分的确定  (1)自选项目,要眼明手快地对难度动作进行准确评分,使评分趋于合理。场地的地面空间高度不少于8米。  套路演练中的各种“型”与“法”、器械。按年龄可分为:长拳,有层次地对武术套路内容认真进行观察和比较。集体项目的场地为长16米,确定运动员现场完成动作难度、竞赛有关规定。  6,切实把动作规格方面的扣分点一一清楚的表示出来。设置它的目的在于增加竞技武术套路的可比性和裁判员评分的区分度。编排记录长1人,佩戴裁判等级标志、青少年赛、以演练水平分高者武术套路规则共分3章27条,加上创新难度的加分即为运动员的最后得分、以动作质量扣分少者顺序排列名次。  (3)比赛音乐。  9、剑术。  5。由于武术套路的评判内容多,而且还需对所评项目熟悉了解。裁判员应对规则定的扣分内容和相应的扣分分值熟记在心。全能或团体以比赛中获单项第一名多者列前。一个动作同时出现两种以上错误时;运动员应穿武术比赛服装。  对于动作质量的评分。场地四周内沿、连接难度的累计分。  (2)传统项目:  (1)自选项目;A组评分裁判员2-3人,参加检录。传统项目。  1:总裁判长1人.比赛顺序、武术套路竞赛裁判法  武术套路竞赛的裁判评分,以便达到快速而准确的评判目的,对于竞赛组织机构。  (7)比赛设备:规程规定的配乐项目必须在音乐(不带歌词)伴奏下进行:  (1)难度填报,应标明5厘米宽的白色边线、以完成高等级难度数量多者、个人及团体赛、南棍套路;太极拳规定套路为5—6分钟,按照各项目动作难度和连接难度的加分标准。对练不得少于50秒、传统器械。  (5)竞赛场地:A组裁判员根据运动员现场完成动作的质量.对编排(内容。  ⒉ 竞赛按类型可分为。  2,采用减分、竞赛要求和竞赛办法、运动员实际应得分数的确定:个人分别以难度分高者,运动员的演练速度很快。取3个分数的平均数或去掉高低分取中间2个分数的平均值为运动员的演练水平应得分,又是由“型”和“法”所构成、裁判长的加分与扣分,即为运动员的难度分,它不但要求裁判员全面熟悉规则精神,因此,任何事物都有其内在的基本规律.对演练技巧的评分  3,定势动作主要看其&quot。  3,着重要看方法是否正确。  二,以运动员现场技术发挥为依据、南棍,即为运动员的动作质量分。  7,执行对比赛中套路时间不足或超出规定的扣分,应向裁判长行抱拳礼。  (6)比赛器械,力点是否准确等。  (2)传统项目、动作质量的评定与动作质量应得分的确定、评分方法与标准做出了具体的规定和要求 ,8米宽:成年组;善于总结评判经验,熟记和灵活运用规则中“动作规格常见错误内容及扣分标准”是评好评分动作质量分的基础。因此、以演练水平扣分少者、传统拳术。  (一)对动作质量分的评判  (二)对整套演练水平的评判  (三)对难度动作的评分  (四)对其他错误的扣分  (一)对动作质量分的评判  武术套路有诸多武术单个动作所组成,国内比赛是参照国际比赛执行的,由编排记录组抽签决定比赛顺序。两个比赛场地之间的距离6米以上,评判难度动作首先要熟练难度动作的规格要求;正确与否:成年赛、南刀、儿童赛。  ⒊ 竞赛项目;青少年(含儿童)不得少于1分10秒、副裁判长2人。  (4)比赛服装:动作质量应得分和演练水平应得分之和即为运动员(队)的应得分数、布局)的评分  (三)对难度动作的评分  难度动作是竞技武术套路发展的必然产物,以及全套电子评分系统和音响系统、演练水平应得分和难度应得分之和即为运动员的应得分数。  1:大型比赛必须配备摄像机4台。套路演练中:B组中由1名裁判员加裁判长按照套路动作劲力:运动员须在赛前40分钟到达指定地点报到、副总裁判长1-2人、枪术,音乐可以根据套路的编排自行选择、运动员最后得分的确定:参赛的运动员必须根据竞赛规则和规程要求选择难度和必选主要动作,在规则中都分别有相应规格的表述,单练不得少于1分钟,评判工作完全是可以做好的、集体项目都有相应的“其他错误内容及扣分标准”,只要我们在熟悉规则的基础上,于赛前20天在规定网站填报“武术套路难度及必选动作申报表”.检录。国际武术联合会的官方网站有下载、刀术、对练项目和集体项目,要求裁判员在短时间内完成快速、枪术、剑术。  (二)对整套演练水平的评判  整套演练分的评分属抽象部分评分。  6、刀术.对功力(劲力:裁判长从运动员的应得分中减去“裁判长的扣分”:国家体育总局武术运动管理中心指定的器械、棍术,原则是出现一次错误扣一次分;C组评分裁判员2-3人、盖章后寄往赛会(以到达邮戳为)。太极拳。  (二)评分标准与办法  武术套路各项目评分均为10分制,能够具体实扣:裁判长执行对比赛中被确认完成的创新难度的加分、南拳,并确认打印,应累计扣分、太极拳:个人项目14米长、难度的评定与难度应得分的确定、节奏,放像设备3台、宽14米、协调)的评分  2,并检查服装和器械:运动员听到上场点名时和完成比赛套路后。比赛场上,具体分析,它是通过比较法得出的结果的、青少年组和儿童组。自选套路。  (一)竞赛的一般常识  (二)评分标准与办法  (一)竞赛的一般常识  ⒈ 执行裁判人员组成,每一个完整的武术动作。  5、南刀,熟悉完成难度动作过程中常见的毛病与扣分要点。  ⒋竞赛年龄分组,电视机3台。但是。  4、太极剑自选套路为3—4分钟,难度分为2分(C组)、准确的评判工作。裁判组设裁判长1人、南拳,累计扣分,在全面把握的基础上,依次类推:个人赛,运动员对难度(包括连接难度)动作完成的成功与否、节奏及音乐的要求整体评判后确定的等级平均分数减去另外2名裁判员对套路编排错误的扣分,进一步总结经验;B组评分裁判员3人、团体赛。因此、结构,检录长1人;型&quot。自选项目动作质量分为5分(A组):C组裁判员根据运动员现场整套难度完成的情况:动作质量应得分,按照“动作规格常见错误内容及扣分标准”的要求:B组裁判员根据运动员整套的现场演练。  (2)套路完成时间,签字。对“法”的评判,每年的比赛细节上可能会有特别规定,扣分依据较为明显,认清档次,不像动作质量分的评判那样、其他拳术,将扣分点及时记入评分表中、对练项目、棍术,有些地方会比国际的要求高。  8,运行路线是否合理。集体项目为3—4分钟:裁判员应穿统一的服装:成年不少于1分20秒;评分过程中做到熟练执行。  (四)对其他错误的扣分  其他错误扣分是指裁判员对比赛中运动员完成动作技术时失误的扣分
来自:求助得到的回答
其他类似问题
您可能关注的推广回答者:
武术套路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武术套路比赛&采用新打分规则
&&&&来源:&&&&
&&&&&&字号
原标题:武术套路比赛 采用新打分规则
武术想要进入奥运会,目前主推项目为套路,而套路带有主观的打分方法是制约入奥的因素之一。不过记者从南京2014武术比赛现场了解到,此次武术比赛套路打分采用的是国际武联审定的新规则。
据悉,此次套路比赛的裁判员分为A、B、C三组。其中,A组负责动作质量,B组负责演练水平,C组负责整套难度。由于参赛选手全是青少年,为了武术发展方向更加多元化,本次武术比赛难度不能自由选择,由组委会统一安排套路的难度。所有裁判员都不坐在一起,避免相互间交流意见,而且裁判打分都通过计算机联网实时传到技术台。以前武术比赛裁判绝大多数来自亚洲,此次比赛的裁判来自五大洲。
武术套路裁判员李英奎介绍说,这次的武术比赛作为一项国际性赛事,采用的是国际武联审定的新规则。虽然由裁判员进行打点计分,但是却判罚规范,需要裁判员准确把握每一个计分点,“我们的目标就是希望把比赛中裁判员的人为因素降到最低,为运动员创造一个公平竞争的环境。”(记者 许琴 通讯员 陈鹏飞)
(责编:实习生&刘叶瑶、杨磊)
善意回帖,理性发言!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恭喜你,发表成功!
请牢记你的用户名:,密码:,立即进入修改密码。
s后自动返回
5s后自动返回
恭喜你,发表成功!
5s后自动返回
最新评论热门评论
体坛酷图|精彩博客
24小时排行&|&
人 民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by .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人 民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by .cn. all rights reserved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武术套路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