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足迹创新创优工作总结收获总结

快乐是一种心情,幸福是一种感受,朋友,是一生修来的福份。友情,是一世难求的缘份!愿我真诚的祝福,给你带来开心.快乐的每一天!
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 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2001年8月以来,我校开展了“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省级课题实验研究。经过三年的探索,构建了现代教育教学理论指导下的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主体实践活动为主,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培养学生创新素质,特别是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课堂教学方式。实践证明,“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教学方式有利于改革传统教学方式;有利于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有利于提高学生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进行创造性表达的能力;有利于促进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学习、合作学习、研究性学习,从而学会学习;有利于促使学生学会沟通与合作;有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学习观、人生价值观;也有利于教师观念的转变,促使教师创新人格的生成和教师专业素质的发展。
本实验研究的任务已经完成,实验研究内容分别是:六年制小学语文第一 至十二册教材。 在本实验研究过程中,我们始终得益于总课题组的正确引导及有关教学科研人员的关怀和帮助,所以,我们的实验研究得到了不断的改进和提高,比较顺利地实现了预期的目标,现将具体实验研究工作总结如下: 一、认真组建实验研究队伍。 为了组建一支高水平的实验研究队伍,从实验研究的整体需要出发,学校领导对实验研究人员进行了严格筛选,最后成立了一个既有研究能力,又有领导力量的实验研究课题组。课题组由14人组成,由曾经参加过“九五”国家级课题研究的省级骨干教师、校长白丽娜担任主持人;由省特级教师、原学校校长王玉兰,原校长、小学高级教师张桂华和省、市、县现代教育技术专家组成指导小组;实验教师3位:获省优秀教师称号的小学高级教师朱文杰、市级优质课教师贾玉梅和年轻有为的教师曹伟;软件制作有杨利辉、张安等两位教师。 二、加强对实验教师的业务培训。 为了使实验教师尽快进入角色,课题组成员以现代教育技术实验专家的学术报告、《创新教学指导书系——语文教学方法与艺术》、《创新之源——青少年创造力培养活动方案精选》著作及各省教学刊物等为蓝本,组织实验教师学习、研讨有关创新教育理论,深刻领会实验的内涵、意义,明确实验目标,理解实验方案,使实验教师能按实验方案要求组织课堂教学,收集实验有关数据,不断总结实验中的经验、体会,并及时组织交流,以确保实验的顺利进行。 三、严格操作,确保实验研究的信度和效度。 (一)科学分班 本实验虽然采用实验班本身前后对比的方法,但与非实验班之间也会形成自然对比。为了排除来自样本的干扰,我们对2001年各年级新生进行了比较详细的分析比较,从学生年龄、性别、兴趣爱好以及升班成绩等方面综合考虑,均衡分班。 (二)群体研讨 我校1-6年级共有16个教学班,而构建自主创新学习课堂教学模式,促进学生主动发展是当今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主要趋势,为此,我们从实验开始,就大力宣传实验的意义、目的及具体的操作方法,并组织全校语文教师参与实验课的观摩与研讨,发挥群体的智慧,通过听实验教师说课、讲课和参与评课,逐步完善课堂教学模式,吸取精华,并在自己的课堂教学中尝试、探索,形成全员参与教育科学研究、全方位实施素质教育的良好氛围。 (三)订好实验计划 为了有针对性地进行实验研究,每学期初,每位实验教师都要在认真研究学生、熟悉教材的基础上,做好实验计划,确定实验课内容,教学目标、教学方法及手段、媒体的选用,以确保实验的顺利进行。(实验计划表附后) (四)做好实验设计 课题组成员对每一年级、每一阶段的教学内容都从其教学目的、学生的年龄特点与认知规律、现代教育技术媒体的最佳作用时机等方面进行细致的分析,按照实验方案中设计的课堂教学模式进行如下课堂教学设计——1、教学内容设计:依据实验研究方向,以创新教学目标为指导,挖掘课文中语言文字的创新内涵,找准创新教学的训练点。2、教学方式设计:A、营造学生感到“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的课堂教学氛围设计;B、创设问题情境,揭示“关键词”“重点句”“中心段”,激起学生好奇心、求知欲、积极思维的设计;C尽量把时间让给学生,教师引而不发,导而不牵、强而不迫,鼓励学生多读、精读、品读,多角度地理解语言文字的设计;D、教师教会学生自己归纳、概括、利用信息,创新性地理解语言文字的设计。 3、教学过程设计:A、确立符合实验研究目标的课例;B、在备课组内进行说课,取得群体指导和帮助;C、写出说课稿;D、写出教学详案(含课时、教学目的。教材分析、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具学具准备、教学过程。教学小结等八个方面);E、由课题组成员一起帮助修改说课稿和教案;F、课堂上进行声、像全息纪录;G、课后组织研讨、分析;H、全息纪录整理成课堂实录;I、请学科专家评点;J、进行专题研讨;K、对传统课型与自主创新课型的比较分析,建构“以人的发展为本”的教学模式;L、对课堂教学中的得意片断或不良感受进行剖析,在反思中成长。在教学研究中,我们遵循“六步”教学模式: 第一步,“创设情境,主动参与”,是教师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创设图、文、声、情并茂的语文环境,激发语文学习兴趣。如在学习《古朗月行》之前,教师用课件展示夜空的美丽景色,观察之后激发学生学习欲望:“是啊,夜晚的天空太美了,夜晚的月亮太美了。大诗人李白也看到了这么美的月亮,还写了一首诗,你们想读吗?”这样,自然而又轻松地将学生带入古诗的意境中,调动了学生主动参与语文学习过程的积极性。 第二步,“提供资源,自读自悟”,是教师充分发挥现代教学媒体的优势,提供生动、活泼的语文学习资料,引导学生自读自悟。自读自悟一般可采用“四读法”进行:一读,提示借助字词典等工具书理解字词义;二读,师生共同提供课前读书看报或网上查询搜集的资料,理解作者为什么写、写了什么和怎样写的,使学生体验“作者思有路,遵路识斯真”;三读,即精读,引导学生在重点词句上圈画批注,再适当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提供感性材料,体会其表达了怎样的情感,使学生用心用情去读,做到品其味,在阅读教学中“读进去,再读出来,跑个来回趟”;四读,自省自悟,自问悟什么,疑什么,启迪求异思维,激发创新意识。如教学《荷花》时,学生在借助工具书读懂课文后,出示课件展现生机勃勃、迫不及待地长出来的荷花,引导学生想象“它们长出来想干什么?”学生有许多新异的理解:“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仿佛在展示自己的美丽,让我们欣赏一下它的花容月貌。”“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仿佛一个调皮可爱的小姑娘,想看看世界是多么美丽。当她看到那么美、那么神奇的世界,一定会兴奋不已的,或许还想高歌一曲呢!”“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仿佛想在美丽的池塘里寻找自己的伙伴,一起玩耍。仿佛想跟同伴比美,邀好友跳舞,跟飞过来的小蜻蜓亲吻。”一个个人格化的遐想,表明学生已经进入课文角色,把自己当成了荷花中间的一员,教师便顺势诱导:“你想对白荷花说点什么?”学生把自己的同桌当成“荷花”尽情地说了起来:“白荷花,在这世界上没有比你更美丽的了!”“白姑娘,你把一生的美丽献给了人们,献给了大自然。出污泥而不染是你高贵的品质,我们羡慕你,喜欢你。”“荷花姐姐,你真像一位亭亭玉立的少女,穿着雪白的衣裳在碧绿的地毯上跳起了优美的芭蕾舞,百看不厌,令人陶醉。你能永远留在我们身边吗?”如此,既让学生理解了语言文字,感受了景物美,体味了文章的思想感情,而且受到了品格的熏陶。 第三步,“组织调控,展示收获”,这一环节是让学生展示自学成果,在互相交流中使大家思维互相碰撞,努力撞击创造思维的火花,教师的参与作用主要是掌握调控的策略,引导有序汇报,即由一个知识点到知识点的全体有序地汇报。如学习《周总理的睡衣》时,教师抓住“熟练”一词,促进学生的思维发散。首先简介周总理,让学生明白邓奶奶是周总理的夫人,他们都是国家领导人;然后引导学生观察:“图上的邓奶奶在干什么?”结合课文找出有关句子“这一回,邓奶奶又穿上线,右手捏着针,略略抬起,左手在熟练地打结。”读出这句讲说的是邓奶奶补睡衣很熟练,领悟“邓奶奶对补睡衣很有经验,很熟悉”,进而引导学生联想,学生思维活跃联想丰富:“邓奶奶经常给周总理补睡衣,天长日久,她就补得熟练了,可谓久做必熟。”“周总理穿的很朴素,常穿补了又补的衣服。”“邓奶奶和周总理很爱人民,他们把节省下来的钱都拿去救济穷苦的百姓。”“那时候国家不富裕,也许他们把工资都捐给福利院的孤儿上学了。”“身为国家的领导人,却还穿着打补丁的衣服,可见他们的艰苦朴素品质多高尚啊!”从而使学生了解周总理、邓奶奶身为国家领导人,却始终保持着优良的革命传统,进而学习老一辈革命家艰苦朴素的崇高品质。 第四步,“鼓励点拔,精读品味”,是在学生汇报自学成果同时或之后,抓住课文精要之处,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展示相关学习资料,引导学生精读品悟,悟出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和写作目的,并指导有感情朗读,创造性地“表达出”作者情感。如在学习《荷花》时,运用录象展示白荷花的美,体会作者对荷花的喜爱之情,然后读出对荷花的赞美之情,营造了浓浓的读书氛围。再如学习《田忌赛马》时,引导学生体会孙膑话中的省略号的内涵,学生打开了创新的思路,装成孙膑那样胸有成竹地说:“田忌,别垂头丧气的,我出个主意保证你能赢。”“田忌,别看齐威王现在高兴,待会儿准让他目瞪口呆。”“不要灰心,失败乃成功之母嘛,我们齐心合力想办法一定会胜利的。” 第五步,“信息反馈,多向交流”,是教师发挥主导作用将课文难点、重点问题引起学生注意,引导学生开展多向讨论交流,包括师与生、生与生、媒体与人的交流等。讨论交流的形式可以灵活多样,主要有同桌互帮式,四人小组研讨式,多人小组协作式,全班合作式等,为学生充分表现、合作和竞争搭建舞台。如在学习《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时,教师出示“送别”图,配乐独白启发学生想象:“载着孟浩然的小船顺江东下,越走越远,直到在天边变成了一个小黑点,最后不见了。李白久久伫立,不愿离去,内心如滚滚长江波澜起伏,脑海中不断浮现出往日和孟浩然在一起的一幕幕:在油灯下……,在郊外……。李白多么希望……,他心中在默默地祝福着……,如果你是诗人,你就是李白,面对此情此景,你想到了什么?”学生中有的扮演李白,有的扮做孟浩然,两人对白——李白:“孟兄,早日归来呀!我还等着你一起饮酒作诗呢!”“我是李白,今天在心中祝福:好朋友,祝你一路顺风!到达了扬州,可不要忘记寄封信回来。”“好朋友,你就要走了,不知道什么时候回来,以前在一起欢乐的情景,我永远也不会忘记。”教室里呈现了“送别友人”的动人情景,有的同学眼中还情不自禁地噙满了晶莹的泪花。这一环节的创设,把学生带入了诗的意境,使学生深刻地领悟了作者的情感,提高了学生创造性理解古诗文的能力。 第六步,“拓展发散,实践创新”,实践创新的主要内容是以读带练,包括说练和读后拓展发散练两部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创设一个“比较——领悟——仿效——提高——创新”的训练过程,其核心是创新能力的培养。如在教学《迷人的张家界》时,教师启发学生:“作者用一篇优美的文章把张家界的山水美展现在我们的面前,使我们有身临其境的感觉,你想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表达对张家界的赞美吗?可以即兴做一首小诗,一幅画,也可以朗读自己从书报或网上查到的有关诗篇;可以自己,也可以小组活动。”学生兴趣盎然地投入创新学习之中,有的吟诵自创的小诗:“家界山石多又多,一座一座有特色。这里水儿清又清,鱼儿卵石看分明。青山绿水美又美,感受安谧又秀丽。”“张家界里景色美,奇峰怪石显特色。河水清清山间绕,天下美景尽在此。”“水上树影郁葱葱,怪石映在清水中。鱼儿卵石看得清,天下美景尽眼中。”还有的结合课文内容画了美丽的图画,或者尽情地朗诵自己搜集的诗篇和散文。在这里,学生的个性得到张扬,创新思维能力得到了提高。 在此基础上,我们在课题方案设计的总模式下,又通过更多实验,将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加以整合,构建了以培养学生语文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宗旨,以网络学习为主要教学方法,以学生自我评价为主要评价方式,以建构主义“学与教”理论、“学习环境”理论和“认知工具理论”为主要理论依据,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学生自主探究为主线、以学习共同体为主要载体的新型教学模式,使不同课型的教学都洋溢着创新的火花。 1.质疑课型
这种课型着力于培养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喜欢读书生疑、会发现问题并且敢提问、会提问的品质。它的基本流程是: (1)发现问题。学生按指定的教学目标或提示自己读书,发现疑难的问题或自己想知道的问题,标上记号或注脚。 (2)提出问题。由学生提出问题,教师帮助学生使问题更明确,肯定最佳问题或归纳出问题的几个方面。
(3)分析问题。在教师的帮助下,学生自己解决问题(在读书中找答案,在观察中找答案,在讨论中求答案),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讨论课型
这种课型旨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创新思维的品质,使学生在自读准备和讨论(议论、辩论)的活动中,养成一种与他人合作读书的习惯,使学生不仅敢于补充修正别人的意见,善于发现别人的长处,同时又敢于发表自己的不同见解。它的基本流程是: (1)提出讨论问题。根据年级的要求,从读写训练重点出发,参照“学生提示”“预习”和“课后思考练习”的提示,提出讨论的中心议题。 (2)准备讨论。以读书为主要准备活动。学生围绕中心议题自读、圈画、批注或写简要心得体会;观察文中的插图或录像、投影等,配合课文阅读、思考。 (3)展开讨论。按要求根据中心议题展开讨论。要营造热烈的讨论氛围,教师相机诱导,启动思维,拓宽思路,将讨论引向深入,并且维护学生思维的“闪光点”,鼓励创新精神。 (4)小结。小结活动的目的在于再实践、再学习、再创新。小结时应突出创新能力的培养和创新品格的再塑造。小结的轴心是学生的参与,小结的框架是开放的动态结构。 3.自学课型 这种课型旨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和创新学习的能力。在学生自读自悟的认知活动中,训练学生的“悟性”。它的基本流程是: (1)明确自学要求。由学生自己提出学习的目标(含重点),提出自己学习的思路(含方法);师生讨论几种切实可行的目标和思路,从宏观上提出自学要求。 (2)进行自学活动。学生按自己提出的目标和思路自学。在自学时,提倡“不动笔墨不读书”。 (3)展示自学成果。引导学生进行自学成果的汇报交流活动。 (4)评价。包括自学成果和自学方法的评价。成果指的是谁的结论最佳,谁的感觉最深刻;方法指的是谁的思路最合理,方法最科学。 4.自教课型 这种课型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开展自教、互教活动,培养学生独立自主的学习能力和习惯,在自教的交互式认知过程中,树立创新意识,落实创新行为,从而培养创新品质。 它的基本流程是: (1)自学。教师提出学习内容和目标,学生自由选择学习方法(含媒体、手段)开展自学活动,或个体自学,或合作自学。 (2)自教。由学生来当小老师,按提出的目标和内容施教,学生按照自己的思路教,要讲究怎么教得更好,让大家听得更明白,记得更牢,在“怎么教”方面突出创造力的培养。 (3)自评。引导学生用类比法开展自评、互评活动,评价的中心是:谁教得最好?好在哪里?谁花的时间最少?通过评教把自教学习活动引向深入,让学生影响学生,取长补短,共同提高。对学生的自评,要注意维护“闪光点”,要尊重学生的意见。要指出不足之处,更要肯定成绩,突出独创性。 (4)师评。由老师对学生自教的点、自教能力进行评价,对自教中遗漏的、不够深入的、不正确的地方进行补充并作示范教学。 (五)上好实验课 上好实验课是确保实验顺利进行的主要环节之一。我们一方面要求实验教师严格按照实验设计和课堂教学方案施教,另一方面要求实验课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是课堂教学中真正的"主角"。因此,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多鼓励学生发表自己对语言文字理解的独特见解,最大限度的为学生创造读书思考、品悟语言、体味感情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自己去观察、领悟、表达与创新。只有在学生感到"山穷水尽疑无路"的时候,教师才给予适时、适度的讲解,帮助学生突破难点。同时,充分发挥学生群体的作用,培养学生的协作意识,变被动地听、写为主动地读、品、议,让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学会学习方法,为终身学习奠定良好基础。 如教学《草船借箭》时,教师在揭示课题之后,让学生自己解题,理解题意。有的学生提出“人会借东西,草船怎么能借箭呢?”此时,学生只能按通常观念,把“借”理解为“借东西”的“借”。这时,教师不是急于“讲授”,过早地把答案“灌输”给学生,而是让学生通过读书来自己寻找答案理解“借”,发现与原来的理解有什么不同。学生读完一遍后,初步懂得了所谓“借”,其实是诸葛亮用妙计“骗”来的。这时,又有同学提出了更深层次的问题:明明是骗来的,为什么偏偏用“借”呢?这个问题提得很有价值,老师抓住这个机会,引导学生再读课文,并结合自己读《三国演义》或者看有关“三国”的电视剧了解的故事或感受,通过小组学习、讨论等方式,鼓励全班同学参与思考。这样,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而且活跃了学生的思维,学生们各抒己见,找出了问题的答案:“借”字不仅点明了课文的中心——诸葛亮神机妙算,而且暗含“有借有还”,暗示了这些箭在将来作战时还要还给曹操——曹军造箭射自己。通过引发学生质疑,“& 勘破& ”了这个貌似平常的“借”字的深沉而广博的内涵,学生尝到了探究的乐趣。这样可以锻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思考,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师生的创新能力得到了提高。朱文杰就是一位具有创新精神的老师,她讲过的课先后有十多节获市县级优质课,观摩课,有6篇论文获市、县级论文奖,她本人多次被评为县优秀教师、县电化教育先进个人,市精神文明教师、秦皇岛市优秀教师,在市青年教师基本功大赛中获二等奖,在市教学选拔赛中获“小学语文教学标兵”称号,并光荣地评为“河北省优秀教师”、“河北省电化教育先进工作者”称号,连续七年获县政府嘉奖。如她在市千节优质课大赛中讲的《植物妈妈有办法》一课,采用模拟旅游的手法导入新课,把学生置入旅游者的角色,和学生一起到大自然中去发现知识。学生在看看、听听、画画、想想中轻松的学到植物妈妈传播种子的方法。这节课在市教研室领导点评时获高度评价,因此,被评为市千节优质课。如《峨眉道上》、《颐和园》等课,朱老师采用了先引导学生观看录像,用自己的话把看到的景物说出来,说出自己的感受之后,再读课文,把思维的中心点一直集中在作者是怎样描述上。这两节课以其独特的,新颖的教学手法分别获县、市优质课。班内的学生思维活跃,在各项比赛中都名列前茅,在“春蕾杯”作文竞赛中,她班的白露、杨柳同学获二等奖;在“双龙杯”书画大赛中,她班参加的人数最多,胡诗奇同学获金奖;王竞莹、王思捷、石一然、尹学思等同学在“拼读写”比赛中屡屡获奖。2001年1月 她设计制作的课件《骆驼和羊》在河北省2000年优秀CAI课件评比活动中获小学语文三等奖,2004年,她讲的《圆明园的毁灭》一课获得省创新教育实验课三等奖,所承担的中央电教馆九五课题子课题在河北省课题研究成果评比活动中获一等奖,所承担的“运用电教媒体提高小学低年级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实验被河北省教学成果奖励委员会评为三等奖,2004年6月在第五届世界华人小学生征文大赛中,他们班的王思捷、王竟莹分别获二等奖、三等奖。她本人获辅导奖,2000年6月 ,她所研究的课题获秦皇岛市第四届教育科研成果一等奖;2004年1月,她荣获秦皇岛市2003年度“创新教育先进教师”称号;她所带的班被评为“创新教育示范班”。 实验教师曹伟年轻好学,悉心钻研现代教育理论,对微机教学兴趣浓厚情有独钟,经常探讨多媒体教学课件的脚本编写与研制等;2004年1月,她荣获秦皇岛市2003年度“创新教育先进教师”称号;她所带的班被评为“创新教育示范班”。她在教《数星星的孩子》时从题目入手,数星星的孩子是谁?为什么数星星?怎样数星星?结果怎样?整个教学围绕这些问题一环扣一环,使学生的思维始终处于积极的状态。 在讲《精彩的马戏》一课,采用了直观法、讲读法、自学法、练习法等综合一体的方法,首先运用讲读法弄清文章脉络,在用直观法引导学生看大屏幕,通过动态演示,让学生动态感知小动物表演马戏的动作,神态,进而体会他们的心情。在学习"山羊走钢丝"一段时,利用前面的知识,自己再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为巩固知识,运用比较法找出三种小动物不同的动作,神态,不同的精彩之处。最后用想象法启发学生想出“小狗算算术”,“马钻火圈”的马戏是怎样表演的。她还根据课文自编儿歌,自编歌曲,让学生和着音乐的节拍学语文,使教学更加生动有趣,让学生学得更轻松愉快,如教《王二小》之后,教孩子们学唱《王二小》,使王二小的光辉形象在学生心目中更清晰,更伟大。实验教师贾玉梅教学风格洒脱利落,并勇于探索,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进行了强化读书、强化自主、淡化内容分析的有益尝试,在省级自主学习和市自能读写实验中曾获市、县级语文优质课奖。如教学《蝙蝠和雷达》课前,学生尝试阅读,教师组织学生上网查询:“现实生活中,人们摹仿哪些生物的特点,发明了哪些东西?”学生兴趣盎然地收集了有关资料:“根据蜻蜓,发明和制造了飞机”“根据鱼,发明和制造了潜水艇”等,同时,也拓展了想象的空间,激起了主动创新、积极尝试的欲望。课上教师启发学生思考研讨:你会根据哪些生物给你留下的深刻启示创造、发明出有益于人们生活的东西来呢?有一个学生说,我会根据小壁虎尾巴具有“再生”的特点,制造出一种“再生素”,只要截肢病人一搽上这种药素,他就会在短短的时间内重新长出四肢。这样,便可以减少病人的痛苦,还病人以幸福和希望。有的说,根据苍蝇不怕脏东西,可以研制发明新的抗毒素;有的说,模仿鸭、鹅脚掌给人装上能在水上行走的“脚”……像这样的虽说天真,但又充满智慧的想法,很多很多,无不显示着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神奇的创新力。这样,不仅激发了学生爱科学的兴趣,而且培养了学生的科学素养,开掘了学生的创新潜能。教学《海底世界》时,教师将从河北电视台《探索时代》中收集的海底世界精彩录象在课堂上播放,让学生扮作现场“记者”,“下海”探秘,自己则当节目“主持人”,不断向一线“记者”询问海底情况。一个个小“记者”不断向“主持人”发回报道,他们带着惊喜报告看到的奇异世界的情况。师生平等互动,情绪饱满,兴致盎然。在十分和谐、愉悦的氛围中,学生谈、说、听、写,在多媒体创设的神秘、新奇的语文情境中自谈、自探、自创、自得、自乐,使课堂教学充满了生机和活力。再如教学&&捞铁牛&&时,教师巧抓课文中人们对“怎样捞铁牛”的纷纷议论,设计了这样的问题:试想一下,“你会采用什么办法捞铁牛?”,这一问题的提出,有效地点燃了学生思维的“火花”,“议论纷纷”的景象顿时出现在课堂上。学生从不同角度提出了捞铁牛的种种不同办法,达到了培养学生大胆想象,敢于求新求异,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的品质。至此,教师并未“放手”,而是引导学生思考、比较:怀丙和尚怎样利用浮力捞铁牛的?在当时情况下,你的办法和怀丙和尚的比,谁的办法好?好在哪儿?这样,不仅激发了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求知的积极性,增强了学生学习的乐趣,更重要的是,通过对怀丙和尚捞铁牛时“准备工作的完善、周密”“捞铁牛步骤的严谨、有序”等的认识,使学生认识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时,要注意思考的全面、广度、周到、严谨。这样不仅对学生进行思维深刻性、严密性的品质训练,而且是引导学生“学会做事,学会做人。” (六)开展语文实践创新活动 语文学习的外延等于生活的外延。因此,教师要把社会生活作为语文学习的组成部分,注重引导学生在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中学习语文,体味语文的人性之美和生活之趣,体现了语文课标“综合性学习”的活动要求。 1、活化学习内容——扮演导游感受美。 “文章不是无情物”,语文是美的内容最为丰富的一门课程。从自然到社会,从生活到艺术,从古到今,从中到外,它展示了无比丰富的美的世界。从所写的内容来看,《海上日出》、《可爱的草塘》等篇描写了绚丽迷人的自然美;《挑山工》、《飞夺泸定桥》、《苦柚》等描写的是深刻感人的社会美;而《赵州桥》、《颐和园》等篇则反映了丰富多彩的艺术美。教学时,教师充分运用新颖的教学方法,创设语文实践创新的情境,活化学习内容,使学生领悟文章独特的美。 如贾玉梅老师教学小语第十一册第五单元《鸟的天堂》《草原》《镜泊湖奇观》等三篇课文后,激励学生阅读描写我国旅游胜地的文章或收集有关录象、光盘资料,在交流时,采取让学生尝试扮演导游的做法,活化学习内容。首先每位同学把自己阅读的写景美文改写成导游词,或者给影像资料加解说词;之后小组进行预选,引进竞争机制,促其讲清楚、讲生动,选出小组里的优胜者;第三步由导游带领全班同学领略祖国大好河山。这次语文实践活动,激发了全体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且集写、说、用及审美四种能力的训练于一体,锻炼了学生的口才、胆识,又促进了同学的合作,真可谓是一举多得。 爱因斯坦说得好:最有用的知识就是关于方法的知识。我们在语文教学中,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教学法是:就某个语言文字问题提供背景情况介绍,提出开放的富有启发性的问题,由于没有唯一正确的答案,给学生留下一个创造性地品悟语言文字的练习机会,积极调动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参与者。学生在课下阅读资料,在课堂分组讨论,尽量把时间让给学生,营造一种引起争论的气氛,使大家开阔思路,广泛发表意见。这样做的好处是有助于改变学生思考问题的方法,把学生从抽象的语言文字引向具体背景,引导学生动用生活体验,在语文实践中学习语文,从而达到提高学生创新性地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目的。 2、组织趣味活动——自编文集长见识。 作文,是开启心智的钥匙。可是,长期以来的作文教学存在着诸多弊端:内容与生活脱节,学生作文缺乏真情实感,最后,师生共进“围城”。怎样冲出作文教学的“围城”?笔者尝试了引导学生编辑采蜜集的做法。人人写稿、个个参与,由学生自己组稿编稿,排版打印,设计封面,自定集名,老师只作适当的指导,学生采的“蜜”真是绚丽多彩:《浪花》《小蜜蜂》《百花园》《星光》……等富有创意的刊名,拨人心弦的内容,流淌着浓浓的真情,跳动着生命的脉搏,诉说着诚挚的心声,记录着成长的驿站,指点着人生的真善,在我们面前展现了一道亮丽的“风景”!老师为优秀的文集写了文笔优美序言,更激励了学生在创编活动中积累生活的点点“花蜜”,为写作提供不竭的源泉。创编“采蜜集”的活动,为学生提供了抒写生活之趣的广阔天地,激发了学生的参与意识和表现意识,培养和展现了他们多姿多彩的语文才华。 (七)搞好实验检测 实验检测的目的是为了收集资料,为分析研究实验过程、结果和验证实验假设提供事实依据。我们的具体做法是:依据课题的研究目标设计有效、可靠、可行的检测工具,如观察记录(质疑与创新性理解语言文字的典型案例)、实验课后测试、阶段测试等,有计划的进行检测,随时记载学生实验前、实验中、实验后三个阶段的真实情况;课堂教学效果检测随堂进行;阶段测试每阶段两次(期中、期末),每次测试都留有详细记录。 四、认真总结,感悟实验收获。 经过实验探索,我们认为: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不仅仅是一种教学方法,更主要的是一种教育思想和观念的更新,它的实质应该看成是新的、实际的课堂教学改革,涉及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评价、师生关系等一系列的变革,是一种创新性的教学实践,其目标是不以终端结果为满足,而在于使学生学会创新学习过程的规律,真正达到巩固知识、培养能力、提高全面素质的目的,从而使教育质量得到提升。 (一)、收获之一——该实验教学所追求的是一种新的课堂教学结构,新的学习方式:
1、个体创新思维的提升力。通过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积极广泛地读书,用心用情地品味语言文字,从书本中学习语言,在生活中学会创造性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和体验,在主动的思维运动中训练思维,并敏于汲取他人和集体的智慧,使自己的思维火种“熊熊燃烧”。 2、群体潜能的开发力。每个学生部具有潜在的创造力和智慧,每个人又都有优势处,但都不是“完人”。创新学习实施过程是开发每个学生的潜能,发展每一位学生的优势,并综合每一位学生的优势,开发群体潜能的过程。
3、群体合作的凝聚力。通过合作学习,使学生个体主动适应群体生活,并将自己溶人群体之中,互相协作,互相尊重,增强濒聚力。 4、教学情境的吸摄力。在讨论中,教师鼓励学生发表自己对语言文字的个性化的理解。因此,提倡教学中实行“四个自由开放”,即自由设疑的开放、自由思维的开放、自由讨论的开放、自由选择的开放,创造一个宽松和谐的多维互动的教学情境,吸摄每一位同学主动参与,积极思维。
(二)、收获之二——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教学的优势在于: 1、 有利于改革传统教学 。传统教学观念以教师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从书本到书本,关注的是向学生灌输了哪些知识,使教学与生活脱节、与学生实际脱节,忽视了学生学习潜能的开发。导致学生学得死、不灵活。而创新教学十分注重学生的主体性、主动性、自主性的发挥;重在激发学生不断地提出问题,学会收集各方面的资料和信息,学会对已有的资料作多方面的分析,促使学生的思维不断深化;并不要学生去寻求这些问题预定的唯一的正确答案,而是重在解决问题过程中的思维策略以及多种可能的解释,因此,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
2、有利于提高学生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 。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教学是一种动态的开放式的教学方式,区别于传统的注入式教学方式。从教育心理学“需要论,”的角度来说,一个人心理上一旦形成了“自我实现需要”,?就会为实现自己需要的满足而努力开发自己的潜能,必欲求之而后快。这时,他的思维火种就会熊熊燃烧,就会想方设法置疑释疑,为自己的成功披荆斩棘,使自己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提高。
3、有利于促使学生学会学习。传统从书本到书本,教给学生的是问题的现成答案,学生获得的是背诵、机械记忆,按标准答案答题的知识。而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教学告诉学生的是“答案不止一个”,答案是开放的、发展的,不是封闭的、静止的。在教学中教师可以提供解决问题的备择答案,揭示关键词,相机引导学生分析、评价备择答案,并积极鼓励学生推断出多种新的答案,通过个体和群体的积极思维,而且经过反复多次的积淀后,就会获得了自主学习方法,使学会学习成为现实。 4、有利于促使学生学会沟通与合作 。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都是人们合作探索的结果。社会人文精神的弘扬也把乐于合作、善于合作作为重要的基石。但是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合作精神的机会并不多,且较多停留在口头引导鼓励的层面,有的也只是流于形式层面,弄得不好,很多还是说教。在语文教学中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教学的过程,通常要经过小组、大组合作思维撞击。在合作中互相沟通,在沟通中增进合作,从而学会尊重他人,关心他人。& 5、有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现代社会需要各方面的专门技术人才,而且“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而在“应试教育”中,把学生变成“分数的奴隶”“考试的机器”,导致一些学生心理脆弱,一旦考砸了,就灰心丧气,一蹶不振。我们在创新教学中营造的是充满“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的一种课堂教学心理氛围;允许学生回答错问题,允许学生异想天开,允许学生挑战权威(包括挑战书本和老师),是不以终端结果为唯一评价标准,更注重获得真理过程的教学,相信每一位同学都能获得成功,能成为祖国建设的有用人才。使学生的精神境界得到升华,胜不骄,败不馁,具有一定的耐挫心理和积极向上的心态,对前途充满多心。促进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
(三)收获之三——该实验可以促进教学质量显著提高。 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在我们看来,最大的受益者是学生,事实也充分证明了这一点。实验班学生获市“十佳少年”等称号的达到12人次;获得县级以上电脑制作、科技发明、“拼读写”、朗读、演讲、征文、绘画比赛和高年级语文、数学尖子生竞赛等各类大赛奖励达到124人次,其中国际交流绘画大赛获奖的达到26人,全国书画大赛中获奖的达到60多人次,其中在2003年全国青少年“走向世界的中国”读书教育活动中,实验班有16人获奖;在河北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与科幻画评比中,实验班有9人获奖;自2001年实验班学生董川获得全县拼读写杯大赛满分特等奖以来,县教育局已经连续4年责成我校组队代表县参加全市的拼读写比赛,均获得了“骄人”的成绩;此外,在我县高年级的语文、数学学生能力竞赛中,全县一共奖励100名,实验班学生就有34人获奖,占全县获奖人数的三分之一还多;在市、县艺术节演出中,实验班学生获得“优秀演员”称号的达26人次。 (四)收获之四——该实验锤炼了一支科研型的教师队伍。 课题主持人白丽娜由一名教导主任成长为科研型的校长,所主持的中央电教馆“十五”立项课题《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优化小语“开放式”教学》实验,阶段总结于2003年8月收录在中央电教馆“十五”立项课题成果文集中。在2003年4月河北省“十五”规划重点课题验收中,我们所做的实验研究工作介绍,获得专家组的首肯;在2003年11月河北省教育科研先导型实验校验收中又得到河北省教科所专家的好评;在2004年6月全国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验收中,我校的现代教育技术课题研究得到验收组领导与专家高度评价:“课题研究过硬,实验资料无可挑剔,教育科研成果突出”。她所做的《一个小村庄的故事》一课教学获得了河北省创新实验研究优质课二等奖,撰写的论文《开放的语文,生命的色彩》在2002年10月省级骨干教师论文交流答辩中获得导师团的高度评价,并在《秦皇岛教育》和吉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语文新课程实验研究成果》一书上发表,撰写的《引导学生走进读写自由王国》在河北教育上发表,实验研究报告《学会学习语文,促进全面发展》在2002年11月被评为秦皇岛市第五届科研成果一等奖;实验教师朱文杰先后有十多节课获省、市、县级优质课,有6篇论文获市、县级论文奖,被评为“河北省优秀教师”、市精神文明教师、优秀教师、“小学语文教学标兵”。实验教师曹伟年轻好学,悉心钻研现代教育理论,对微机教学兴趣浓厚情有独钟,经常探讨多媒体教学课件的脚本编写与研制等,有5节课获得市级以上奖励;实验教师贾玉梅在河北省图书馆阅读课及课件评选中,均获奖。2004年1月,这三位教师均荣获秦皇岛市2003年度“创新教育先进教师”称号;所带的班被评为“创新教育示范班”。 负责软件制作的张安和杨利辉等人也有10余项课件获得市级以上奖励。 (五)收获之五——该实验积累了“双百”成果: 一是开发研制了100多项教学课件;二是创编了100篇校本教材(包括音像教材,本次上报精选了部分内容)。我们在实验中构建了新型现代化的语文校本教材体系。除了传统的书本形态的文字教材外,还包括大量音像教材和计算机教学辅助软件。这种教材以多媒体方式——方字、图形、图象、动画、影像和声音显示教学信息,使文字信息由静态转化为动态,同时也由于学习者的资料搜集等学习活动的参与,使语文学习更具有校本特色。例如在学习《可爱的草塘》时,除了原课文的文字教材外,还附上大量的有关文章的背景材料;在图像方面附上草塘的画面,而且可以用图像软件和动画软件使草塘动起来,展示“远、近不同的景色变化”、“丝丝颤动”的神韵,及草塘的动态美;在声音方面配上全国著名播音员朗诵课文的录音,再配上那有着“荡气回肠旋律”的“北大荒之歌”;在影像方面节选反映那个时代的电影电视剧片断,以帮助学生形象地感知作者“如痴如醉”的内在动因,还可以有全国著名语文教师的上课实录等。我们来看一看——这样的教材有如下特点:一是多媒体信息使教材更为生动形象,使得凝固在教材中的静态美升华为动态美,既将教材中蕴含的意境美、音乐美、艺术美充分表现出来,同时刺激学生的生理感观,激发学生的各种积极心理因素,调动审美主体的心理功能活动,从而产生强烈的美感效应,因而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真正使学生爱学、乐学。二是这种教材有开放式、可扩充式的特点。它的知识库(语文知识、课文篇目等)和教学经济库将随着时间的推移,在教学活动中动态地由教师和学生加入新的内容,因而教材自身能不断充实、丰富,自我更新,可有效构建新型的现代化语文校本教材体系。
暂时无人访问,速抢沙发.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创新创优工作总结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