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心理成长成长网 只要走进彼此的心

大学新生的心理调适
查看: 340|
& & & 主动关注自己的心理,是二十一世纪大学生的特点,的确在二十一世纪,心理疾病将排列在第一位。由于物质文化的飞速发展,以及由物质文化发展而引发导致的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滞后,使这两者在调适压力下随之发生变化。特别是我国加入WTO之后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竞争的激烈程度加大,人们的精神压力也会越来越大,我们要学会适时自我调剂,让我们有足够的精力和良好的精神状态去进行紧张的拼搏。怎样看待现代社会生活的变革对人的心理生活的影响?联系现代人的人生课题——适应和发展我们来讨论一下,大学新生如何进行心理调适。& & 一 进入大学后,开始的兴奋,新奇,已经随着时间的流逝,逐渐消退了,接着而来的是空虚,无着落感。在老生中有这样一句经典“不在空虚中恋爱,就在空虚中变态”,所以有的同学为了不变态,就去谈恋爱。我想,在这里,我们对大学新生的“空虚”做一心理分析。& & 你们的年龄一般在18-19岁左右,心理发展正处在从不成熟走向成熟的时期。在此期间的心理特点是:(1)仍带有中学生的某些特征,如好奇、幼稚、盲目、易冲动、依赖性强等,你们有着强烈的独立愿望,特别是上大学后个人与家庭在空间上拉开了距离,客观上提供了独立生活和独立处理问题的空间和机会,但是实践证明你们的依赖心理并没有明显的减弱。因此进入大学后不能很快适应新的学习、生活环境和新的人际关系。当你在这些方面出现了问题,没有人商量,讨论,决策,从而很苦恼。(2)个性心理出现了重要的变化,思想逐渐趋于成熟但并未真正成熟;社会情感得到了发展,自我意识增强但并真正完善。(3)心理成分中充满着特殊的矛盾现象,如自豪感与自卑感的矛盾,例如考上大学的自豪,进入大学的自卑;新鲜感与怀旧感的矛盾,大学的新鲜与怀念过去的朋友;轻松感与被动感的矛盾,考上大学后的轻松和不能适应大学学习的被动;独立性与依赖性的矛盾,渴求交往与自我封闭的矛盾,希望与同学交往,由于性格各异,交往受到挫折,反而形成自卑,自我封闭。期望值偏高与行为滞后的矛盾,情绪强烈与理智性差的矛盾,求知欲强烈与学习中浮燥心理的矛盾。这些矛盾构成了有的同学的焦虑情绪,空虚的感觉。出现这些心理现象,是每个大学生都要经历的,不过是每个人的个人经历不同,所以个人感受不同罢了。关键是我们要正视它,主动去调整,以免影响到自信心的树立及健康人格的形成和完善。对此做了分析,我们应该如何去面对它呢?下面我们来讨论& & 二、二十一世纪人生课题所面临的挑战——适应与发展 适应与发展,并不单单是大学期间所面临的问题,它将贯穿你的整个一生,而在现代社会里它们变得更严峻,更突出,更难以顺利完成。& & 在心理学中,“适应”通常是指生命对环境条件的顺应。再深入一些推究,可以发现这个概念包含着两个稍有差别的意思。其一,适应是指个体与环境在& & 开学季,中小学新生入学准备全攻略幼教入学准备小学新生入学准备初中新生入学准备高中新生入学准备& & 相互作用中发生改变的过程。(&)既然是相互作用,发生改变的应该是双方。但一般人们在说到适应时,心目中想的主要是个体的改变,是个体改变自身顺应环境条件。这样看待适应是有道理的。因为,在许多情况下,环境的力量太强大,个人操纵环境的能力是有限的。每个人都有许多他无法选择、强加于他的生活条件。在这种情况下个人主要只能依靠调整自己来适应环境。例如,一名智力& & 中等、家境贫寒的农村青年,以其一人之力,很难获得象一位& && && & 同样智力中等,然而家庭富裕,教育条件良好的城市青年那样的发展机遇。前者须在自我调整,自我努力上下更大的功夫。& & 适应概念的第二个含义是指个人---环境关系的一种状态,即个人与周围环境之间的一种达成的和谐协调,相宜相适的状态。我们有时说某人在某生活环境中如鱼得水,非常“适应”,就是指这一含义。但是,从生活史角度来观察人的一生,便会发现这种适应状态是暂时的,适应是一个动态平衡过程。适应期中总是孕育着变化的因素,这种变化要么是环境条件的改变,要么是个人的自身的改变,个人需求的改变,一旦这些变化因子发展到一定限度,适应的天平便会发生倾斜。接着便是调整期,逐渐达到新的适应。例如,在心理学中,发展指的是个体的身心机能及其品质在时间上的变化(积极变化)过程,由低一级的适应水平向高一级的适应水平推进的过程,便是发展。& & 现代人的适应和发展,在现代社会里它们会因人们认识的局限性和性格,文化,修养等方面的影响,变得更严峻,更突出,更难以顺利完成。我们以当代人适应和发展的两个特点为例,特点之一,是适应的相对平衡期缩短,动态调整变长,这一现象的根源在于社会物质文化环境的改变速度太快。例如,十几年中国社会价值取向的演变,知识热-文凭热-经商热-下海热;特点之二,个人有更大的自由度去选择自己的人生。在现代社会里,一方面由于经济,文化生活条件的不断变化,竞争机制的引入,社会不再能提供给年轻一代一条现成,可靠的生活道路,而代之一系列的创造机会和把握机会的自我努力的过程。另一方面,教育、习俗和价值倾向均崇尚,鼓励独立自主,自由选择。两者合一就制造出年轻一代必须选择,渴望选择这样一种局面。的确选择自由度增加固然给个体提供了更多的发展机遇,但也并非如想象的那般美妙。正如心理学家,弗洛姆所说,这是一种使人焦虑痛苦,剥夺人的安全感的自由,一种使人想要逃避的自由,因为你要选择,无人能代替你选择,并且由你自己承担选择的后果。选择和焦虑几乎是一对孪生子,在我们心理咨询中,大量的焦虑个案都与当事者面临某种人生选择有关,“我的命运攥在自己手里”,同时又常常体验到无助,孤单,焦虑便不可避免地产生。在以后的人生道路上,你们将会遇到无数的选择,学习,择业工作,恋爱,结婚。所以在大学期间,就要学会主动调整自己的心理状态,学会适应各种环境,增强改变环境的能力,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下面我们具体讨论一下我们新生所面对的问题。& & 三、角色的重新定位& & 进入大学开始人生新起点的同学们,由于环境和角色与过去发生了本质的& & 变化,在心态上,行为上也要相应进行调整。我们从三个方面讨论。& & 重新评价自己&&主要是重新给自己排定坐次。我相信,在坐的各位在原中学一定各个都是一贯的拔尖生,进入大学后,拔尖生集中到一起,各自拔尖的优势没有了,优越感、自豪感随之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失落感、不安全感等消极心理感受。无形中增加了心理压力,这就需要每个人都应该认识到自己不大可能在所有方面,任何阶段都比别人强。那种认为只有自己在各方面都有突出的表现时才能自我肯定的想法是不现实的。这就需要对自己的能力和优势有一定的认识,并作好在某一方面自己不如别人的思想准备,而不能因为自己在某一方面较差就失去信心,认为一切都不如别人。同学们如果能及时调整认识,从大局评价自己,将会使你的整个的大学生活有完全不同的结果。例如北京大学& & 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绝大多数同学的高中生活都是走读生活,加上紧张的学习压力,同学们的团队生活很少,彼此相处的技巧没有得到充分锻炼,进入大学后,同宿舍的同学要朝夕相处,但生活习惯、性格特点、自身修养都有所不同,因此很容易产生矛盾。比如,有的同学习惯宿舍干干净净,总是要收拾一下,有的同学大大咧咧,随手乱放东西,时间一长,也会产生矛盾。或者一个心直口快的同学随便指出另一个同学的弱点,就容易引起被指出的同学的误会,从而引起不愉快。因此,对大学生来讲建立新的人际关系不仅是环境的要求,也是个人逐渐走向成熟和向成人化转化的必要的条件。认识这种人际关系的特点包括以下两方面的内容。首先,新型的人际关系不能仅以个人的好恶而定。与自己喜欢的人交往,固然重要,但同时与其他所有的人都能保持协调友好的关系同样也是非常必要的。这就意味着每个人都能够在自己生活的集体中,做到相互悦纳,达到互相适应和协调,形成一种和谐的人际关系。其次,在新的人际关系中,不能仅仅以自己的标准要求别人,而应该认识到自己的行为和生活方式可能也是别人所不能接受或不喜欢的,这一点要常有自知之明。因而在彼此之间发生冲突或不协调时就不能仅仅指责或埋怨对方。从这个意义上,大学生应该逐渐摆脱以自我为中心的思维方式,逐渐学会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心理学称之“换位思考”。例如,路遇。因此学会宽容、学会理解,寻求有效的解决矛盾的方式就成为重要的保持健康心理的途径。& & 改变学习方式&&由中学的填鸭式、强迫式学习方式转变为自主的有兴趣的学习方式。大学的学习中,教师不在是监工的角色,而是引导者的角色,有的同学会感觉无所适从,生活和学习变得没有目标,心理上感到茫然,情绪低落。进入大学后,首先要对自己制定一个目标,大学毕业后,你是将来出国深造,找一份高收入的工作,寻找机会走仕途,自己创业当老板,或者只希望过自己喜欢的清新淡雅的生活-----。有了远期目标,还要有近期安排,除了专业课的学习,更要充实自己的非专业知识,进入WTO后,更需要的是复合型人才,不但本专业要合格,而且计算机,外语(甚至二外)以及相关的知识都很全面,这样才能适应快速发展的现代社会。其二,要努力摸索出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 大学的学习除了学习课本知识外,很重要的一点,是学习方法的掌握。它将使你受益一生,因为现在提倡的是“终身学习”是自主的有兴趣的学习。所以希望现在对自己还没有安排,还满脑子一团雾水的同学,赶快行动起来。& & 最后,我们讨论讨论大学生的感情生活& & 艾里克森是美国的精神分析医生,他与弗洛依德不同,艾里克森的人格发展学说,既考虑到了生物因素,也考虑到社会文化因素的影响。他将个体发展划分为八个阶段,同时指出了每个阶段的主要发展任务。其余的阶段我们就不在此一一讨论,主要谈第六阶段,成年早期,从18—25岁。本阶段的发展任务是获得亲密感以避免孤独感,体验着爱情的实现。这阶段的青年人已经自愿准备去开始一种相互信任、努力学习工作、生儿育女的生活,以便能更圆满地进入社会。恋爱是人生最美好的阶段,但是如果不能正确对待,不仅伤害了自己,也破坏了良好的异性关系。希望同学们多进行异性交往,广交朋友,在交往中寻找到适合自己的伴侣。如果过早的陷入“两人世界”,以至影响到学习、生活及个人的发展,恋爱的双方都易引起心理障碍。例如,一位大三的女生与相恋两年的男朋友分手以后总感觉不能忘记对方,对其他的男性也不感兴趣,以后,自信心下降,对学习,交往的兴趣也明显降低,不知如何调整自己的生活。因失恋产生的失败感极大地影响了她对自己在建立亲密关系方面的能力的看法。经过心理咨询她的自信有了一定的恢复。& & 另外在这里提醒女生,必须学会拒绝对方婚前性行为的要求,如果对方说:“如果你爱我,你就给我。”,你可以回答:“如果你爱我,就请尊重我。”这样可以避免一些后悔莫及的事情发生。在任何时候,我们都应该自信,自尊,自爱,自强。& & 希望同学们自觉加强心理上的自我调适,自我锻炼,自我完善,迎接二十一世纪的挑战并最终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和理想。
一周排行榜
一月排行榜
Powered by Discuz! X3 Licensed服务网携手大学生走进海培心理咨询中心现场
5月25日是全国大学生心理健康节,健康节取“5.25”的谐音“我爱我”,意为关爱自我的心理成长和健康,活动的主题是大学生人际交往和互助问题,口号为“我爱我——走出心灵的孤岛”。
关注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中国残疾人服务网携手海培学校心理咨询中心,组织了一次心理咨询体验活动。日,中国残疾人服务网工作人员与大学生、志愿者一起走进海培学校心理健康体验中心,尝试了一把心理咨询。
海培心理咨询中心位于人民大学南路海培中心学校内,设有沙盘治疗室、音乐催眠治疗室、情绪宣泄室、家庭治疗室等,而本次活动主要体验的就是沙盘游戏治疗。
沙盘游戏是在国际上受到普遍推崇的一种治疗方法,一盘细沙,一瓶清水,一架子各式各样的物件造型,加上治疗师的关注与投入,来访者的自由表现与创造,这就构成了沙盘游戏的最基本的要素!而就在这简易的设置中,内心的世界得以呈现,心灵的充实与发展,治愈与转化也获得了可能。
沙盘游戏可以个体单独进行,也可以由家庭或其他形式的团体一起完成。个体沙盘游戏可以深入展示个人的内心世界,让自己与潜意识对话,了解自己的深层次需要;家庭沙盘游戏,可以有效的改善家庭成员关系,呈现成员的无意识反馈,促进成员间深层次的心灵沟通。
在海培心理咨询中心的沙盘治疗室中,体验者Carolyn和服务网的工作人员一起进行了一次沙盘游戏体验。Carolyn曾经是一名海外留学的大学生,她的父母对她寄予厚望,在她大学毕业后送她去国外继续深造,而她一人在异国他乡难以适应那里的生活和所承受的巨大精神压力,回国后患上严重的心理疾病,而她的心理问题在当时并没有得到很好的疏导和排解,而是被当做精神疾病患者治疗,在服用了大量精神疾病的药物之后,如今,带来了身体发胖、反应迟缓等副作用,她也成了一名真正的精神残疾人。现在Carolyn在阳光家园制作手工艺品工作,和她一起工作的还有很多像她这样高学历的人,其中不乏名牌大学的高材生,他们在现实中面临多重压力,往往没有办法自我排解,又无处倾诉,而家人却忽视了他们的感受,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未能及时进行心理调试,导致了最后的精神残疾。
Carolyn的经历让我们感受到了心理健康对于大学生的重要性,据有关调查资料显示,我国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令人担忧,有相当数量的大学生存在负面心理情绪;大学生因心理疾病退学的,达到退学总人数的50%以上,心理危机已成为影响大学生个体发展和学校稳定的重要因素。如何应对心理危机是高校无法回避的紧迫问题,心理咨询和辅导成为保护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必要手段,沙盘游戏则是帮助患者敞开心扉、排解心理问题的一种方式。
在“沙盘游戏”的过程中,游戏者用他的双手,构画着无形的内在感受。Carolyn在游戏中表现内心过于注重对方的感觉,缺乏自己的主观意识。游戏中她还表现出自己渴望友谊,渴望与人沟通交流的心理特征。游戏结束后,咨询中心老师分析:“Carolyn与他人的沟通并不存在问题,在整个过程中,她也能充分表达自己的意见,并能很好听取朋友的意见,和谐合作性较好,但是还需要加强培养自主性和想象力。”
通过今天的活动,我们帮助残疾人Carolyn认识到了自己的心理问题所在,体验活动更让我们体会到了心理治疗的科学性和专业性。预防心理疾病,降低大学生精神残疾的发生率,中国残疾人服务网希望通过这次的体验活动呼吁社会更多地关注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也希望大学生敞开自己的心扉,直面压力与困境,大胆的倾诉自己;通过寻求心理治疗的方式,克服心理障碍,以积极乐观的心态生活!
中国残疾人服务网原创,版权归作者和本网所有,转载需注明来源中国残疾人服务网或与本网联系,违者必究。石门县教育网欢迎您!
您现在的位置: >>
>> 正文内容
走进学生的心灵
关注学生成长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发布时间:日
在十多年的班主任工作中,我感觉到班主任工作归根结底是一份爱的教育工作,我们的工作需要教师关爱学生日常行为、学习情况、生活状况,更重要的是要关注学生心灵的健康成长。如何走进学生心灵,关注的成长这是我们在班主任工作中一直在探讨的问题,现就我个人观点谈以下几点:
&一、充分了解学生心里需要。
从某种意义上讲,班主任工作在一定环境下的确是一门特殊的艺术。班主任只有了解学生的需要,和学生同甘共苦,才会走进学生的心灵世界。这样,班主&&&& 任不再是学生心目中高高在上的权威,而是值得信赖的朋友,让班主任真正了解学生的所思、所愁、所疑、所盼;才能真正把握班级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才能有针对性地不断调整自己的教育工作,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才会让学生觉得自己的班主任可亲、可信,从而让师生关系得到积极健康地发展。例如,每天利用家校联系本的个人感悟栏目和学生进行心灵沟通,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二、多欣赏学生,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
每个学生的身上都有&闪光点&,每个学生都有一种强烈需要别人肯定的心理。美国心理学家呵洛克做过这样的实验,他把名被测试者分成四组,给予不同的激励条件,都做难度相等的练习题,每天做分钟,共做天,结果成绩好坏的顺序依次是受表扬鼓励的,其次是受批评刺激的,再次是被忽视的,最差的是被控制的,可见赏识教育的重要性。因此,我根据此特点,在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过程中,及时捕捉学生的闪光点,并予以表扬,激发学生身上的潜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师生之间的关系也得到很大的改善。学生群体中,最令人头疼的莫过于那些学习和思想都比别人差一大截的&后进生&。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要对他们有一个正确的认识,这些学生在某些方面的确比较差,但他们并不是无药可救,他们也想变好,也想上进,也希望自己被别人肯定。所以,我一视同仁地对待他们,信任他们;其次,教师要做个有心人,不急躁,不恼火,在点点滴滴的生活小事中发现他们的优点,及时表扬,多方开导,一步步地培养他们的自尊,使他们对自己的学习充满信心。例如,这学期我班从广西转来一名学生叫李文蒨,由于换了学习环境不适应,多次有想辍学的念头,我通过家校联系本了解情况后,给她鼓励,她渐渐恢复自信,在段考中考了倒数第二(月考倒数第一),我给她奖励了一个本子并给她写了&奖给李文蒨同学,在段考中进步了1个名次&,她得到本子后非常感动,从此更加自信,每次小考都能及格了。
三、全心全意的爱学生,正确对待学生的错误。
爱是教育好学生的前提。学生是有思想感情的活生生的有血有肉的人,这决定了班主任在实施教育的过程中应充满人情味,充满对人的理解、信任、尊重,做学生的良师益友。用情去感化他,用理去说服他,从而促使他主动地改正错误,让他们在教育之细微处,体察到老师的一片苦心,感受到老师的一腔真情!班主任要用自己的知识丰富学生的知识,用自己的智慧启迪学生的智慧,用自己的高尚思想品德熏陶感染学生的思想品德,用自己的情感激发学生的情感,用自己的意志调节学生的意志,用自己的个性影响学生的个性,用自己的心灵呼应学生的心灵,用自己的灵魂塑造学生的灵魂,用自己的人格塑造学生的人格。例如:上学期我班有一学生叫周游,性格偏执,有严重的暴力趋向,有一次,家长打电话向班主任求救,周游竟然在家对母亲以刀相向,我赶去后,给他做工作,让他明白了母亲养他不易,使他有所醒悟,但在学校不久又和科任老师对着干,我把他抱到教室外和他讲道理,并在以后给他更多的关爱,他终于被感化,在期考中上升了12个名次,本学期重新分班了,在开学感恩教师节的征文上他写下了对老师的愧疚,他真后悔以前的无知。
对待潜能生更应付出更多的爱,俗语说:&出水荷花有高低&&人的五指不一般齐&。学生们表现出思想品质,道德行为千差万别,有的爱打架,有的经常不完成作业,有的很虚伪,有的说谎话,有的甚至于和老师唱对台戏等,对于学生的这些不良表现,班主任应该宽容,试想:假如我是孩子,假如是我的孩子。每次当孩子犯了错误时,当我怒气腾腾的时候,我就让自己进行换位思考:如果我是孩子,我是不是也会像他们一样?假如那又是我的孩子,如何教育才是最佳途径?于是,在这样的条件下,孩子们的调皮捣蛋都变成了可以理解的行为。如果我们这样想了,自然就会爱孩子,原谅孩子,并愿意和孩子一起改正,一起成长,让孩子找回属于自己的快乐,做一个健康快乐的人。例如:上学期我班有一位叫周子秦的学生,我从侧面了解到是一位私生子,由于长期缺少父爱,思想早熟,成绩差,我多次和她沟通,给她慈父般的关爱,让她端正思想,找回自我,在期考时进步非常大,班上进步了13个名次,年级上升了283个名次。
伟大作家雨果曾说过:&世界上最广阔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广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广阔的是人的心灵。心灵成长关系一生的幸福!让我们以真心俯下身去倾听学生的心声,走进学生的心灵;以爱心关注学生的健康成长;以热心满足孩子的需要,赢得孩子的信赖。  【摘 要】随着高校扩招及社会主义经济的快速发展,日益激烈的竞争意识早已深入到每位大学生的内心,大学生由此产生的各种心理" />
免费阅读期刊
论文发表、论文指导
周一至周五
9:00&22:00
大学生心理健康成长的影响因素及应对策略
&&&&&&本期共收录文章20篇
  【摘 要】随着高校扩招及社会主义经济的快速发展,日益激烈的竞争意识早已深入到每位大学生的内心,大学生由此产生的各种心理问题和心理疾病也随之增多,可以说心理问题已经成为影响其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但是心理能否健康发展是多个因素影响和结合的复杂过程。我们面对身边的学生都应该掌握一些技巧或策略,帮助学生度过难关,维护校园稳定。 中国论文网 /4/view-6104525.htm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健康;影响因素;应对策略   众所周知健康不仅指生理上的健康,也指心理上的健康。《辞海》中说:“健康指人体各器官系统发育良好、功能正常、体质健壮、精力充沛,并具有健全的身心和社会适应能力的状态。”近年来,随着高校扩招,在校大学生人数迅速增加,日益激烈的竞争使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就业压力等明显增大,各种心理健康问题也随之增加,通过各种调查研究和统计,全国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现状是总体上处于健康水平,但是还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具体表现为意志薄弱、缺乏竞争意识、缺乏承受挫折的能力、缺乏自信心和依赖性强等。   一、大学生心理健康成长的影响因素   (一)遗传因素是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成长的先天性因素   虽然人的心理活动主要是在后天形成和发展的,但是人作为生理和心理的整体,人的某些活动受遗传因素的影响更大,如精神疾病,据调查统计和临床观察表明,在精神病人家属中,血缘关系从远到近,发病率具有从少到多的趋势,而且一般人的心理活动与行为表现与人的生理发展阶段相符合。个体的心理行为若严重偏离自己的生理年龄,一般都是心理不健康的表现。过分老成可能会产生沉重的心理负担,而过于幼稚则可能成为社会竞争中的牺牲品。总之遗传因素是影响大学生心理发展的因素之一,但不是最主要的因素。   (二)环境因素是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成长的后天性因素   家庭环境是个体主要的生活环境,是人生的第一学校,对个体心理发展至关重要。家庭环境和谐民主与否关系到个体的心理发展及潜能的发挥,而且父母的教养方式对个体心理发展也有巨大的影响,如父母对子女过于宠爱,过于保护,会使个体逐渐变得依赖,缺乏创造性和独立性,减少与他人的交往和适应社会的机会,容易使子女形成孤僻、内向的性格,从而形成“以自我为中心”的个性,总之家庭环境因素及父母的教养方式极易影响个体的心理发展,也是个体日后心理健康与否的基础。   学校环境对个体的心理发展影响也是巨大的,因为个体教育的绝大部分时间是在学校中度过的,学校对个体心理发展的影响主要是通过学校教育条件以及师生关系和生生关系实现的,如果学生负担过重,师生感情不融洽,同学关系不和谐,都会使学生的心理紧张,精神压抑,易造成心理障碍。   社会环境主要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等,其中社会生活中的不健康的思想、行为等会影响其心理的正常健康发展,目前各种网络的诱惑力越来越大,如游戏、不良网站等都会影响其心理的健康发展。   (三)个体的心理状况是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成长的主要因素   个体的心理状态主要包括认知、情绪和个性,这些一旦形成,会影响以后的心理发展。其一,个体具有各种认知功能,如果个体认知和需要或动机长时间得不到满足,就可能产生心理偏差或心理疾病;一旦认知严重失控,还会损伤人格的完整性,从而导致人格变态;其二,人的情绪是多成分、多层次的,它是个体生存和社会适应的内在动力,是维持身心健康的重要因素.情绪积极与否关系到人的身心健康.稳定而积极的情绪使人的身心健康,精力充沛;相反波动而消极的情绪有损于人体的身心健康。其三,个性因素,包括性格、气质和个性倾向等因素,它对一个人的心理健康影响最大,如面对挫折,有的人消极应对从而自暴自弃;有的人正视现实,奋发图强,这就是个性使然。研究表明,特殊人格特征往往是导致相应精神疾病的基础,如谨慎小心、求全求美、优柔寡断、墨守成规、敏感多疑、心胸狭窄等强迫性人格特征很容易导致强迫性神经病.因此培养健全的人格,是保持身心健康的关键因素之一。   二、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成长的对策   (一)加强心理健康宣传教育层面   我国各中小学校由于升学的压力,较少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导致了学生心理健康知识的缺乏。所以进入大学以后,我们应积极开展心理健康宣传教育活动,如抓住新生入学的有利时机,邀请校内外的心理专家或教师,并调动学校心理协会的力量,举办各种心理健康讲座,发放心理健康宣传手册,放映相关心理健康教育片等等,组织参观心理健康图片展,不断丰富学生的心理健康常识,增强他们心理的自我调适能力。   (二)建立心理健康档案并加强学生心理干预机制   近年来,全国各高校越来越认识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随着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不断深入,我们也充分地认识到建立大学生心理健康档案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大学期间分年级或分专业对学生进行定期的心理普查,尤其是新生,对普查的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将明显有心理问题的学生建立档案并管理,对问题学生的问题进行记录;对有心理障碍的学生进行心理辅导和长期关怀,因为我们掌握了学生的第一手的资料,能透过某种现象充分地看到体现在某些学生身上的本质,这样有利于学生心理问题的解决,减少因心理问题而引发的意外事故的发生。从而在日常的生活、学习中,更有针对性工作,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总之大学生心理健康档案的建立为我们开展心理健康辅导和教育提供了有力地支持和科学根据,并且贯彻了“防重于治”的方针,体现发展性辅导的原则。   同时我认为高校除了要加强大学生的心理辅导与教育等长远举措外,还应加强与家长的联系与沟通,通过学生的心理档案,可以帮助学生家长了解其孩子的心理特点,及时发现其存在的心理困扰,与学校一起制定辅导计划,发挥学校和家庭的双重力量,使学生有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这样通过家庭和学校形成合力的方式来预防现实的危机,以便采取措施,减少危机发生的突发性和意外性。
  (三)重视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品德教育相结合   心理健康教育着重于增进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和社会适应能力,这种能力的体现,又往往是以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为前提的。因为一个人心理发展的方向要受到其思想和价值观念的支配,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是塑造健康心理的基础。中共中央早就强调德育工作者要深入到学生中去,将思想道德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紧密结合,指导他们处理好在学习、成长、生活等方面遇到的矛盾和问题。而且通过调查与研究我们发现,将思想道德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紧密结合,有利于增强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并且能提高大学生的自我修养意识和道德水平。因为两者都属于育人的工作,二者存在必然的内在联系,将二者紧密地结合起来,把心理疏导和思想品德教育结合起来共同发挥作用,这样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四)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加强校园环境建设   作为育人阵地的学校理应创造一种适合学生健康成长的校园环境。校园环境是物质环境、精神环境和文化环境的统一体,特有的精神环境和文化环境本身就是一种潜在的教育力量,整洁优美的校园物质生活环境给人美的享受和心旷神怡的感觉,可以使学生在生活中潜移默化地接受教育和缓解学习生活中紧张烦躁的心理,对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极有益处;校园文化作为一种环境教育力量,对学生的健康成长有着巨大的影响。没有良好的教育环境,容易对学生心理健康造成一定的影响,校园文化建设的终极目标就在于创设一种氛围,以期陶冶学生情操,构建学生健康人格,全面提高学生素质。   校园文化的具有育人功能,校园文化的载体主要是各种各样的集体活动,如果课余时间太多,学生就会感到校园生活单调泛味,并可能形成热衷于某些有害活动的潜流。因此,学校应适当地开展一些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课外活动的内容,形式要多样化。既要有思想性的如青年志愿者活动、演讲比赛等和知识性的如学科知识竞赛、知识讲座等,又要有娱乐性的如各种体育比赛、文艺汇演、美术书法作品展和影视欣赏等和实践性的如社会调查、社会服务、勤工俭学等,还有必要设置些全校性的学校传统活动,如学雷锋活动、迎新活动、田径运动会等,总之,课外活动要兼顾教育与情趣、活动与安闲、努力让学生根据天资所好、扬长避短,各得其所,各行其乐。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创造条件,让学生自己组织,主动参与,寓教于乐。使学生在活动中不知不觉地接受教育,激发他们的积极向上的团队意识和上进心,增强集体观念,锻炼意志,学会与人交往,认识和了解社会问题,找准自己的位置,形成健康的人格和良好的道德情操。   还要利用宣传阵地,充分发挥广播室、阅报栏、宣传橱窗、图书阅览室、名人名言警示牌的作用,表扬好人好事,同时批评错误的思想行为,抑制歪风邪气,树立正确舆论。通过以上种种办法,使整个学校到处充满着正确的舆论气氛,从而使学生的身心得到健康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苏巧荣.大学生心理辅导[M].浙江大学出版社,.   基金项目:文章为台州职业技术学院2014思政专项课题(课题号:2014SZ10)《积极心理学视角下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新模式探索研究》研究成果之一,课题主持人为蒋赛。
转载请注明来源。原文地址:
【xzbu】郑重声明:本网站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xzbu发布此信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网站立场无关。xzbu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等。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大学生成长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