堂哥生日演讲稿办酒席须要演讲稿

武汉地方志
&当前位置:
首页&&&区志&&&东西湖区志&&&目录&&&第三十一篇社会生活&&&第三章民间习俗
第三章 民间习俗
第一节&岁时节令习俗
每年农历正月初一即春节。在境内,春节是一年中最隆重的节日,一般从腊月开始办年货、掸尘、送灶神、挂年画、贴春联等,这是准备阶段;以除夕吃团圆饭、守岁到正月初一形成高潮。东西湖地区人民群众中流传着这样一首顺口溜:“(腊月)二十四,过小年;二十五,打豆腐;二十六,年办足;二十七,年办毕;二十八,插红蜡;二十九,样样有;三十夜,桃花谢;初一早,年拜了;初二里,年完了;初三里,年过了。”“拜年不拜初五、六,客人来了,有酒无肉。”这是旧俗,现在拜年可延续到正月十五。
春节将届,年前腊月二十四为“过小年”,过年从这一天便开始了。“祭灶神”从年前的腊月二十三、二十四日起,街头村尾一片请灶王爷的吆喝声。旧时认为厨房灶上有灶神存在,他是监察一家善恶,掌管祸福之神。农历腊月二十四日的晚上,各家各户要在灶门前烧香燃烛焚黄表,送灶王爷上天向玉皇大帝奏表,汇报工作。灶王爷的神像供在灶前,上面还贴上对联:“上天言好,下地降吉祥”。送灶神时,都要供奉灶糖(一般用寸金糖或鸡公鸡),传说让灶神吃后粘住嘴巴,到了天上说话就不怎么方便,避免灶王爷在玉帝面前瞎说。小年这天不能炒腊锅,以免惊动灶神。
小年过后家家户户开始忙年,打扬尘(做卫生),准备年货。各家各户堂屋正上方墙上贴有“天地君亲师”牌位,两面有对联“千年俎豆联禹夏,一脉诗书结孔颜”、“爆竹除旧岁,桃符更新春”等。下方有神龛,前面摆放着香炉、烛台、斋饭(元宝饭,用两只小碗合一堆起)。烛台里插着一对一斤头的大红看蜡,看蜡上写有对联。如果家中有老人去世,尚在守制中,则用黄色看蜡,上面对联一般是“守我堂前孝,不知户外春”之类内容。同时还将事先准备的金花插在大红看蜡上作为饰物,黄看蜡上用银花作饰物,元宝花插在元宝饭上。父亲祭拜时,郑重地将帽子插在帽筒上,再点燃香烛,尔后祭拜。金、银花是用金纸、银纸制作的,上尖下圆。高档的金花尖端上加孔雀尾羽一枝,售价较普通稍贵些。至于元宝花仅只用蜡光纸制红花一朵、绿叶两片,甚为简单。
大年三十,各家各户吃团年饭之前,就贴好春联和门神(门神一般一为秦琼,一为尉迟恭,以压邪祛鬼),既保全家平安,又体现过年的气氛。还贴出方时的“开门大发”、“对我生财”、“抬头见喜”等,堂屋中柱上也贴有“童言无忌”、“万事顺遂”的红条纸,窗户上则贴着“太公在此”的红条纸。除此之外,在鸡、鸭笼边上贴“鸡鸭成群”、猪圈边贴有“六畜兴旺”等红条纸。还有的人家在牛角上贴上红纸,表示避邪和喜庆之意。水缸里备足三天所需用水,称为“福水长流、子孙富足”。从初一到初三,不煮生米,不炒腊锅。大年三十吃年饭应多煮些米,可以吃“接年饭”,意为有吃又有余。还要拿些米饭喂鸡,鸡吃了年饭不遭灾,多下蛋。
大年三十的重点活动是吃“团年饭”,亦称团圆饭,意即一家人团团圆圆、和和美美。团年饭不忘祖宗,因此在吃年饭之前,先得香烛敬祖,八大碗菜肴,杯筷齐列摆好,焚好香烛,在大门口燃放鞭炮,关好大门,然后按长幼尊卑跪在早已摆好的桌下放的“拜垫”上行三叩礼,默祈列祖列宗保佑阖家清泰,子孙繁衍。然后由长者依次向祖先敬酒。桌上虽空无一人,但斟酒者神情相当严肃,插站在两凳之间的桌角边(人不能碰着凳子),双手举起酒壶,毕恭毕敬地一一斟满,口中还要细声祈祷,念念有词。斟完后,再将筷子的一头搁在菜盘上,表示先人们过年时饮酒用菜。向先人们敬酒,应根据辈份分次进行。用酒毕,将筷子平放在桌面上,又将杯中酒泼到列祖列宗各自的座位底下,然后上饭,并把筷子平放在饭碗上,一端搁在菜盘上,待饭用毕,要为先人们上茶水。同时,于堂前,为先人烧化纸钱。祭奠之后,阖家方得入席,尊长老幼从首席顺序就坐。老幼尊卑分明,平时可以不计较,这天须得严格遵守。
团圆饭讲究丰盈,品种较多,但两样菜必不可少,一是全鱼,另外一种是圆子。全鱼只看不吃,表示年年有余;圆子意味着一家人团团圆圆,新的一年生活圆圆满满。境内西部地区有的人家在团年满席上,还摆上鲢、鲇、青、鲫4种鱼,取其谐音,意思是年年亲吉,家和万事兴。
团年饭毕,赶忙切年糕、糍粑、葱姜以及需要用刀切的蔬菜,储藏起来以备过年期间随时取用,节日三天内,忌用刀、剪、针等一切利器,等送年后,再行开禁。
吃过年饭,全家人要聚在堂屋内,下辈人向上辈人拜年,相互说些吉祥祝福的话语,辞旧岁迎新春。这时长辈给晚辈送“红包”,俗称“压岁钱”,以压祟(祟:迷信指鬼神带给人们的灾祸)。
大年三十晚为除夕夜,是不能睡觉的,要“守岁”。家中的灯都必须亮着彻夜长明。要有专人上香燃烛,灯不可熄灭。每次换香烛时,要放一挂鞭(二五鞭),敲一下罄。焚香点烛时,用3张黄表贴在大门中缝上,将门封起,叫做“紧财门”,无论何人何事都不能擅开大门,然后进入“守岁”。人们通宵达旦熬於,多以“杀家麻雀”同家人搓麻将,抹“上大为”纸牌。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以来,电视机普及城乡,许多人家用看电视节目的方式“守岁”,直到电视节目结束。
在境内大部分地区,人们习惯于在灶膛里煨汤,“守岁”到晚上十二点,灶膛里的汤水已经香飘四溢(汤水“铫子”放在灶膛里的余火中央凹处,用谷壳或锯末在“铫子”周围填充,细火煨汤,这样煨出来的汤喝起来口感鲜美,余味悠长,是现在汤水难以媲美的)。一家人围在火炉旁喝着汤,喝完后,可以小憩片刻。这时绝不能说“睡觉”,要说“挖窑”,因为“挖窑”吉利,可以在“窑”里面“挖”到金银财宝。
新年初一子时初刻,家家户户开始“出方”(又叫“出行”),家长率领全家将“紧财门”所贴的黄表撕出,打开大门,带领穿着新衣的儿孙们,点燃风烛(一种特制的蜡烛,在风中不易吹灭)和火把(用芦苇杆子扎成)到门外出行,点燃鞭炮,双手擎着寿香向预先查皇历载明的财神方面叩首。将条盘中腌制好的干猪头、雄鸡、鲤鱼(叫“三牲祭礼”)供奉财神。
每年正月初一为元旦,各家各户还有一项“元旦开笔”活动,由父亲在红纸上写“元旦开笔,不染诸疾”,再让儿子描红写一遍。也可以根据各家情况的不同,写相应的内容,如期冀生儿子的,可以写“元旦开笔,梦熊梦罴”等。
拜年有严格的次序,初一早上,上祖坟,给先人拜年,然后给本家族长辈拜年;初二拜母族;初三拜妻族。过年客人来到家里,送上一碗“元宝茶”(红枣、桂圆、莲子汤或三个糖心蛋),并祝愿道:“恭喜得元宝”之类的话。
春节期间,亲戚朋友要相互拜年接客搞宴请,叫做“请春宴”,闹年的时间也最长,一直要到正月十五元宵节过完,年才算结束。
解放后,客人来拜年,如果带有小孩,主人会把打发钱给孩子。最初只给3―5角;1960、1970年代,打发钱一般为3―10元;1980年代中后期,一般为20―50元;1990年代以来,打发钱一般为50元以上。
河南籍移境居民以除夕之日开始过年,贴春联、年画,打扫房舍,中午吃荤馅扁食(饺子),晚上全家守岁、上香,给孩子压岁钱。正月初一清早,全家早起,穿新衣,以供品祭祀天地祖先,晚辈向长辈拜年,放鞭炮,吃素扁食,各家各户相互拜年,以米糖、焦叶子、花生等招待。从初二起,连续多日亲朋互相备礼,来往拜年。(图31―2)
图31―2&贺新春
东西湖地区居民由于南北风俗相互影响,相互融合,甚为融洽,春节习俗也就没有多大区别了。
二、元宵节
农历正月十五是元宵节,古时亦称上元节,是新年大地回春后的第一个月圆之夜,被称为新年第一佳令时节。每年元宵节,境内时兴观灯。观灯是元宵节的主要喜庆活动,所以元宵节又称“灯节”。人们在自家门前挂上大红灯笼,还制作各种不同式样的游灯,如鲤鱼灯、虾子灯、走马灯等,风采各异,精彩纷呈。特别是走马灯有图画故事,可以转动,既有灵气,又有文化内涵,有趣可乐。天一黑,人们便提着各式各样花灯上集上街,看谁的花灯好看。如果蜡烛燃尽了,还可以到店铺索要,店主给蜡烛后,道个吉利以后再走。
正月十五日是玩龙灯、踩高跷、玩狮子、打蚌壳精、划采莲船的高潮,人们异常高兴。在各村庄,小孩子们手提灯笼,口中唱着流传起来的顺口溜:“今天十五哦,明日十六哦,要你家的香纸蜡烛哦!”挨家挨户讨要,每到一家,主人总会给一支香或一支小蜡烛,孩子们拿在手里,道个吉利,体现出节日的喜庆。这一天一直要玩到深夜,因而也叫“闹元宵”。
按照传统习俗,家家户户在这一天都要吃元宵(汤元),象征着清清白白,团团圆圆。
“文化大革命”期间,元宵节被视为“四旧”,加以禁止。1980年代以后,元宵佳节的传统得到恢复,内容更为丰富,规模更大,参与的人员更多。每年元宵节还组织龙灯赛(龙灯长10余米,为黄色与红色),有时各场还先派代表队到区里参加龙灯赛。境内群众有“年小月半大”之说,可见群众重视正月十五赛过大年。
三、花朝节
旧俗以农历二月十五日为花朝日。据说这天是百花之生日,所以又称为花朝日(也有定在二月初二日的)。这一天,文人墨客常结伴郊游;望子心切的妇女或不育求子的妇女在花朝节这天准备香纸、蜡烛到寺庙朝拜观音送子娘娘,许下心愿,以求生儿育女。许多人家婚嫁也择花朝节这天完婚,认为这天是良辰吉日。建国后由于科学知识逐步普及,花朝节妇女求神送子的愚昧行为基本消迹,但在花朝这天举行婚礼的伴侣,比较普遍。
四、春分节
每年农历二月初八左右是春分节,境内人民群众都有吃大蒜煮豆腐的习俗。这天家家户户都买几块豆腐加大蒜煮熟后作为菜食。据说春分节这天吃了豆腐煮大蒜可不长疱疮,消毒祛病。
五、清明节
旧俗民间上坟祭祖叫做扫墓,均在阴历三月间,以清明节为上坟的正期。家家户户在清明节期间(清明节前三天不算早,后三天不算晚),都祭祖扫墓,焚香烧纸,有的在坟上培新土,在陵园植树。境内有“清明不祭祖,如同养猪狗”之说。清代与民国时期,族大户众的家族之头面人物,一般为族长绅士,组织主持在祠堂内的祭祀活动,以显示宗族的兴旺。建国后,宗族祭祖活动已不复存在,但各家各户扫墓祭祖习俗一直沿袭至今。“文化大革命”中,焚香烧纸的祭祖活动被扫除,人们祭祖活动悄悄进行。直到1980年代,祭祖习俗重现。每到清明节前后,当地人、居民在城区以及外地人员纷纷返回家乡,络绎不绝来到各自家坟前祭祖,焚香化纸、叩头作揖、鸣放鞭炮。
每年清明节前后,中小学师生、机关团体工作人员到烈士陵墓敬献花篮、打扫陵墓、缅情先烈。
六、三月三
农历三月初三这一天,境内家家户户在地边挑地菜花,用地菜花煮盐鸡蛋食之。据说这天吃了地菜花煮鸡蛋可以防头晕。这一习俗直至现在仍很盛行。
七、端午节
农历五月初五为端午节,延至十五又叫端阳节。旧时东西湖地区家家户户于这一天在门前插上菖蒲、艾蒿以清毒避邪。此外,家家户户包粽子、煮盐蛋、做新面馍,中午饮雄黄酒。还在小孩身上涂上雄黄,颈上挂香袋(香袋中装有雄黄等药物)以此驱逐毒气,使之不长疮疤。还要吃“虾馓”、芝麻糕、绿豆糕,境内流传着“吃了绿豆糕,一年不长疱”的说法。这天,小孩都穿上“端阳件”即夏日新衣。早上人们在户外田间地头踏露水,用毛巾沾露水洗脸洗眼睛,据说这一天用露水洗眼睛可以防治眼疾。人们也饶有兴趣地走亲访友、拜访老人,相互赠送糕点、盐蛋、粽子、水酒之类的礼品。特别是女婿利用这个节日,给岳父母送礼物为甚,这一习俗一直沿袭至今。
东西湖地区紧傍汉水、府河、沦河,境内湖泊众多,赛龙舟是本地端午节最重要的活动。相传赛龙舟是为了纪念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每年端午节,境内分几个地区,各大商户、殷实人家代表各自的家庭在河边、湖边设置香案,摆上粽子、盐蛋、虾馓等物品,称做“设标”。参赛龙舟为此竞逐,争取夺标,获胜龙舟可得到其中一桌礼品(礼品是比较丰厚的)。但有时因竞赛发生宗族之间的纠纷,甚至造成械头事件。划龙船时,岸上群众还向河里投放粽子、馒头、虾馓,以纪念楚国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大夫。境内孝感籍的群众则有五月十五日过“大端阳节”之习惯。1960年代以后,龙舟赛规模呈淡化趋势,沿河一带仍有少数龙舟参赛,一直沿袭至今。其他习俗依然盛行。
八、六月初六(天贶节)
俗称“龙王晒鳞”,这天日晴主吉,境内群众几乎家家户户打开衣柜、衣箱,晾晒衣褥棉被,又称为“晒伏”。据说六月初六这一天晒过的豆豉不生蛆,晒过的衣被不长虫,所以人们还称之为“龙晒衣”。
九、雷公诞生日
农历六月二十四日为雷公诞生日,民间敬畏雷公。每逢这一天,人们便携带祭品,到寺庙里朝拜雷公,祈求雷公炸雷显威,惩治恶人,降妖除魔,使年成风调雨顺。旧俗是比较重视这个节令的。
十、吃新节
旧时,境内乡民为庆贺夏季丰收,又名过半年。农家在小暑前逢卯日取新谷为食,并置办佳肴,请出嫁女回娘家团聚。有相传“乡里人,两道荤,过了年,盼吃新”之说。
十一、乞巧节
农历七月七日,相传是牛郎织女在银河架鹊桥相会之日。妇女在此日向织女乞求智慧,人们夜间在丝瓜藤下听牛郎织女说悄悄话。
十二、中元节
每年农历七月十五日称为中元节,又叫“鬼节”。东西湖地区的人民群众把这一天称为放“鬼门关”,并传说七月十五以后给祖宗烧的钱纸(冥币),祖先得不到,所以各家必须在农历七月初一至七月十五之间自选一天准备酒菜、纸钱、香烛,举行祭祀祖先仪式。祭祀的菜肴有严格的要求,一般是两盘青菜、两盘荤菜(如豆腐、白菜和鱼、蒸肉等),有许多菜肴是不能祭礼祖先的,如牛肉、鸡、鸭、羊肉、藕、豇豆、茄子等。在祭礼仪式中,家中男子烧香化纸钱,跪拜作揖,向祖宗禀告,要求祖宗保佑全家平安吉利之类的话,然后敬茶、放鞭、收捡祭品。晚上给祖宗烧冥币或烧“包封”(将纸钱装在封包中,并在封包上具体写上各祖先的名字,意在祖宗必得;下面右角还要填写寄款寄物人的姓名、与死亡人的关系,以便各自认领)。对新亡人的祭礼一定要安排在七月十一日,以免与老亡人混合。家庭殷实户,这天请道士4―5天做“盂兰会”。每到这几天夜晚,在野外焚香化纸,供肴奠酒,祭祀祖先;在河边烧纸放鞭,将扎好的纸船点上油灯、蜡烛,放入河中让其流走,以求吉利(人们称之“放焰口”);将纸扎的莲花灯放于河湖池塘中,让其自由漂浮,水面上烛火闪烁(这主要是湖区的习俗)。中元节期间,常由善堂、殷实户邀请当地文人宣讲善书来劝善行好,祈福消灾。
建国后,东西湖地区人们群众在七月十五仍保留着祭祖宗、烧纸钱、在家门外烧香化纸之类的习俗,并十分广泛,其他活动逐渐淡化。
十三、中秋节
农历八月十五日是传统的中秋节,因为这一天正位于秋天的中间,故称“中秋”,是家人团聚的节日。
金秋时节天高气爽,明月当空,让人浑有“月到中秋分外明”之感。全家人团聚月下,吃月饼,品热茶,共叙天伦。
这一天,人们尤其重视向老人赠送月饼、糕点、酒类的礼品,表示对老人的尊重。这一天亦是未过门的女婿往女方家送烟酒、月饼等礼物的好日子,也是商定婚期的好时机。同时,形成了人们探亲访友,子女看望上人馈送月饼,问安请好的传统习俗。
建国后,中秋节吃月饼的习俗依然存在,且增加看望长者、走访病人与困难户、慰问先进等新的社会内容。
十四、重阳节
农历九月初九为重阳节。这个节日,历来为文人墨客所重视,也是家人团聚的佳节。东西湖地区部分地区有“重九登高”、“重阳赏菊”之民间习俗。解放后,渐渐淡化了。1980年代以后,东西湖区机关、各农场、单位喜择重阳这个吉日良辰,举行老年人的各种活动,如秋季旅游、座谈等,已成为老年人的时兴节日。
十五、腊八节
农历十二月初八日,亦称腊月初八。各家各户用南瓜、黄豆、花生、糯米、红枣、莲米、薯干、绿豆混合煮粥食,谓之为吃“腊八粥”。境内也有储“腊八水”浸“糍粑”、“酱豆”不坏的习俗。
第二节&生活习俗
一、服饰鞋帽
(一)服装&
清代,境内平常百姓主要按年龄、尊卑着装。冬季多数穿袍衫,袍衫多为大衣襟、布扣子,有领;有的穿短棉袄,外面套一件罩衣。夏季穿短袖衫以及圆领衫,富人夏季穿的衣衫多为绸缎。
旧时,男士马褂与长衫相配套,民间俗称“长袍马褂”,马褂为便装,它长不过腰,着于长衫之外。有长马褂袖、短袖和宽袖3种;有大衣衣襟、对襟、瑟琶襟3种。对襟作礼服,大衣襟常作便装,瑟琶襟为出远门服装,翻毛对襟是达官贵人服装。
男裤有尺寸区别,有长有短,也有单、夹棉之别。旧时裤子式样多为宽裆、大裤脚,前后不分,穿时札腰围系裤带。其布料颜色以靛青、元青及深龙色为主。
境内年轻妇女上装短的不露臀,颜色多为靛蓝或藏蓝。逢年过节等吉庆日子,妇女多穿花上褂,新娘多穿大红色夹衣或棉袄。民国时期,妇女多穿“阴丹士林”(清蓝色)布衫,其主要原因是这种颜色淡雅,不易褪色,而且稍脏不显。女子居家多围围腰、围裙,以防污秽衣裙。年轻妇女系的围裙上用有色丝线绣上花鸟虫鱼并束“荷叶边”,它成为一种装饰打扮。
居民一般要为婴儿穿“兜肚”、连衣裤、便袄之类服饰。“兜肚”上锈“花鸟鱼虫”之类。女孩着装打扮更是讲究色彩、乡花样式,要求颜色鲜艳、花朵美丽。幼儿周岁时,要给小儿做“百岁衣”、“百岁衣”的布料是向亲朋邻居“讨”来的一些布角零头,颜色各异,通过拼裁缝制而成,寓意托百家福,保佑幼儿长命富贵。
贫困家庭婴幼儿服装只能量力而行,为节省,往往是老大穿了老二接着穿,或改装后穿。境内有句俗话:“新老大,旧老二,破破烂烂是老三。”还说:“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邻里“笑破不笑补”,赞其勤俭持家、精打细算过日子。
辛亥革命以后,部分年轻人中逐步开始穿“中山装”,少数富家子弟开始穿西服,但传统服装仍居主流,只是在布料的质量上不断求精。
境内天气炎热,短袖、圆领和短装西裤、短裙等服装及轻薄的绸缎面料颇受欢迎。1930年前后“香云纱”在境内主要集镇开始流行,它的特点是薄而易洗,干得快,比较凉爽。
建国初,服装的款式主要有干部服、列宁服、学生服、工人服、军装。男同志多为中山服、干部服,女同志一般穿便装服或列宁服,工人则着青色或蓝色的工人装,农民穿着对襟或大襟衫。颜色单调统一。
“文化大革命”时期,一般年轻男女比较喜欢穿草绿色军干服,以此为荣;工人多着工人服,一般工作人员多着灰色、蓝色干部服或军干服,中老年人多穿青蓝、灰白色的服装,儿童多着红色、黄色小军干服。奇装异服被视为“封、资、修”,西服被视为崇洋媚外的服装。
“文化大革命”结束之后,人们服饰款式及布料颜色逐步增多,尤以女式服装发展迅速,款式日新月异,色彩纷呈,服装厂家、销售门点随之增多,人们穿着有了更多选择。1980年代以后,人们对衣着的需求由保暖型转为讲究款式,追求新潮新款以示风度。男青年以西服、夹克衫、休闲服装为主;青年妇女服饰样式繁多,色彩艳丽,讲究时尚,如各式各色呢制春装、羊毛衫、裙装(连衣裙、长短裤),冬季如长短呢制大衣、皮装、羽绒服。女式服装十分讲究面料及款式。童装款式新颖,大部分缀有花鸟虫鱼等图案。老年男性装束以西服、夹克衫、休闲服为主,有蓝、灰、青、咖啡等色。老年妇女着艳装不足为奇。
(二)鞋袜&
境内居民历年来以穿青色布鞋为主,其鞋底有布底、皮底或胶底为主,鞋帮分尖口、圆口、小方口等。布鞋又分单面布鞋、棉鞋、棉靴。棉鞋中的形状分“蚌壳靴”和“牛皮靴”,鞋前有道突起的“梁”,夏天农民多穿草鞋,主要用零角布、龙须草、宣麻等编成。城镇居民以穿布鞋、拖鞋为主。布鞋、拖鞋穿上脚感觉比较凉快、养脚、舒适。民国初期,群众穿的雨鞋叫“油钉鞋”(亦称之油鞋),这种雨鞋就是在特制加厚的鞋底上钉上大鞋钉,鞋帮用牛皮或几层厚布缝制而成,然后连续3次涂上桐油经晾干处理。这种雨鞋就可套棉补救或布鞋穿,进屋以后可以脱靴不脱鞋袜,既保暖防水又方便。它的不足之处是:笨重,行走不快。也有用厚木板做鞋底,其厚度约4公分,以在雨天行走不湿鞋袜为主。
旧时,妇女缠脚,一般穿“弓鞋”,以适应缠足。“弓鞋”长约3―5寸,鞋面绣花或制作凤头形。辛亥革命后禁止女子缠足,废除裹足,“弓鞋”渐渐在民间少了(但缠过足的老龄妇女穿“弓鞋”,延至1990年代还见过)。
婴幼儿穿“虎头鞋”,多为外婆家缝制,也有亲友在婴儿周岁时馈赠。“虎头鞋”在鞋顶上绣虎头,在虎额上绣上“王”字,意在驱邪。婴儿也有穿“兔儿鞋”、“猫儿鞋”的,寄寓婴儿矫健。
民国初年,球鞋、回力鞋、拖鞋、雨鞋及“瓦口”胶鞋进入境内。当时仅青年人穿得较多,富户人家才穿回力鞋、元宝鞋;布鞋是境内百姓最常穿的鞋,其中大多数由农村妇女自纳鞋底、自制鞋帮,手工制作而成,即耐穿又实惠。
建国后,在境内城乡居民中,穿球鞋、雨鞋、雨靴及回力鞋的人逐步增加,加之“解放鞋”胶鞋、运动鞋价格便宜,经久耐用,因而在1960年代逐步取代了草鞋、钉鞋及布鞋。1980年代,各种鞋类琳琅满目,皮鞋、凉鞋、旅游鞋、运动鞋等成为城乡居民的道选品,大多数居民不再自己制作布鞋,到商店自由选购。随着市场的开放,集镇经营鞋业的个体商户也逐渐增多;皮鞋厂还专门开办订做皮凉鞋的加工业务,以满足广大消费者的不同需求。1990年代,男式皮鞋样式逐渐向尖头发展(俗称“火箭”式皮鞋),女式皮鞋向高跟演变。旅游鞋、休闲鞋也受到青睐。
清代妇女用的裹足布一般用白棉布制成,有几条布轮换使用包脚,亦称“包脚布”,比裹足布稍长的是裹腿布(亦称绑腿布)。
民国时期,随着经纺工业的发展,市场上出现了“丝光袜”,当时只有少数商人、绅士穿用,因其价格较为昂贵,一般群众是不敢问津的,只能穿棉纱织的长袜,或用“洋布”、棉布做的布补袜。丝光袜有长有短,能松能紧。为了使袜底经久耐用,农村妇女用布为料,按脚底大小绱在纱袜上。许多年轻姑娘、媳妇利用空闲时间在袜底上描花绣朵,制作精美的袜底,自用或赠送亲友。
建国后,长统布袜逐年淘汰,青年男女绝大多数穿纱袜。从1960年代开始,薄且软及短的各式“尼龙袜”形成主流,因其耐用、轻便,为青年男女首选。1980年代,随着裙装的流行,女式长袜越来越长,出现了“裤袜”,长可没膝,与短裤相配套,既修长又时髦。
(三)帽子 &
清朝末年,境内地主、绅士、富商及其子弟多戴“瓜皮帽”、礼帽、毡帽。瓜皮帽用六瓣青绸组成,内垫布胎,顶端饰红丝绒球;礼帽为长顶宽沿形状,以毡制成。富人日常出门戴礼帽,以显气派;旧时结婚为了体面,新郎也租借一顶青礼帽,呈筒状,可折叠,也可以放下叠边,遮着嘴脸,俗称“狗钻洞”。周岁左右婴儿冬天外出披“斗篷”,一般用上等色彩布料或绸缎制作而成,可以挡风御寒。有钱的人多戴皮帽。夏天,农民及搬运工、手工业作坊工人多戴草帽(分大边与小边草帽)遮阳。有的农民用高梁秸制作遮阳帽,更多的是到商店购买用麦秸杆作用的草帽。雨天,农民多戴斗笠,集镇居民主要用伞。有钱的女士夏天外出打“洋伞”遮阳光。
境内妇女夏天大多数不戴帽子,中年妇女多搭长方帕遮阳光,老年妇女戴勒子(由两瓣长形毡子缀成)或扎块包头。旧时闺女出嫁要戴凤冠或嘉冠,有钱女子多戴凤冠,一般农家女出嫁主要戴嘉冠上面加盖头,婚礼结束以后摘除嘉冠和盖头。
婴幼儿戴各式花帽,既美观,又保暖,也有趋吉避邪的意思,男孩多戴“狗头帽”,该帽两旁缀“狗耳朵”,前面镶上金银丝或黄色丝线,左右两侧绣上“长命富贵”、“长命百岁”等字。
建国以后,常年戴帽的仅为医护人员。“文化大革命”期间,戴军帽的男士较多,其次戴工人帽。1980年代开始,帽子式样及色彩也不断改进,除了冬季防寒、夏天防晒的作用外,更多的是讲究美观。
境内世居群众历来以米饭为主食,以小麦杂豆为辅食。一般日食三餐,农闲时,不少困难户均日食两餐。旧时,境内稻谷较少,杂粮(大麦、小麦、黄豆、蚕豆等)居多,所以在米饭中适当掺入杂粮成为大麦米饭、高梁饭、蚕豆饭、红薯饭、荞麦饭等;米粥中也掺入少量的红薯、绿豆、粟米等杂粮。此外,还有以米为主要原料加工制作而成的米粉、鱼粉、米粑、面窝。面食有切面、油面、手工面、鱼面、热干面、凉面、“冲担角”、水饺等。米豆混合磨浆既能做豆丝、豆皮,还可以做面窝。1958年建农场时,落藉境内的河南省移民,则以面食为主,吃面条、馒头、饺子、糊羹,而以大米、杂粮为辅食,爱吃大葱大蒜,则是他们的传统习惯。但是他们的后代,其饮食习惯则发生了变化,逐渐习惯于以大米为主食了。
东西湖地区属亚热带气候,无霜期长,雨水充足,土壤肥沃,素称“鱼米之乡”。春韭、莴苣、夏豆、瓠子、黄瓜、苦瓜、秋藕、冬瓜、冬萝卜等蔬菜四季常青,而且产量高;雪里蕻、豇豆、红菜薹是境内的特产。同时,水产品也非常丰富,主要有青鱼、鲩鱼、鲤鱼、鲢鱼、鲫鱼、鳝鱼、鳖、甲鱼等。水生蔬菜有藕、芋头、茭白等。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境内居民的消费观念有所变化,由原来的“吃饭”逐步转为“吃好”。生猛海鲜逐步进入到居民的餐桌上;食品的质量档次逐步提高,一些特色食品如基围虾、鱿鱼、甲鱼、鸡翅、鸡腿、鸭爪等食品深受居民青睐;同时,饮食还讲求方便,市场上成品、半成品食品(方便面)、卤制品以及罐头食品也受到欢迎。每逢操办大事(如生日、婚丧)也往往在餐馆包酒席款待亲友。
境内居民一般为一日三餐,倘若建房招待工匠或操办婚丧大事,在家中接待宾客,晚上还另加“宵夜”。1980年代以前,绝大多数群众在家里做早餐,如煮面条、稀饭、炒油盐饭。由于当时计划供应粮食,群众购买早点必须按量交粮票。1980年代以后,粮食市场敞开,取消了凭票粮供应。职工、学生、镇民早上一般在餐馆、熟食店及个体摊点购买早点,既方便又省时,花钱也不多。境内熟食店较多,分布也广,味道好、花样齐全,有花卷、馍馍、烧饼、油条、冲担角、米酒、豆浆、牛奶、汤圆、面窝、热干面、粉条、牛肉面、“欢喜坨”、“鸡冠饺”、小笼包等等。
旧时,不同的传统节日有不同的饮食习俗。如过年招待客人应饮用“圆宝茶”(即在茶杯中放一个红鸡蛋),意在恭喜客人得“元宝”;过年吃饭,祭祀祖先要有鱼丸、肉丸及藕圆子、豆腐圆子,象征全家团团圆圆;席上必有全鱼全鸡,象征“年年有余”、“吉祥如意”;有什锦菜,俗称“十样菜”,取10种素菜炒成,寓意全家和睦,十全十美。正月十五元宵节吃汤圆;三月三吃地菜花加盐煮的鸡蛋;端午节吃粽子、盐蛋等。因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一些小节日逐渐淡化,菜肴之丰盛主要集中在春节、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等4大节日里。
境内多河湖塘池、荒滩,食物资源丰富,人们由此制作的传统菜肴,有:春三鲜:《春风腊翠》(藜蒿炒腊肉,也有凉拌藜蒿)、《地菜锅贴》(地菜肉馅饺子,也可炒地菜)、《蕻螺肉鲜》(螺蛳肉烧雪里蕻)。夏三鲜:《腊笋蛋鲜汤》(蒿笋腊肉鸡蛋汤)、《虾仁青叶汤》[虾仁(鲜、干)、瘦肉、鸡蛋、青菜汤]、《蕻鳝鱼鲜》(鳝鱼(或泥鳅)烧雪里蕻)、《冬四鲜鱼汤》(才鱼萝卜汤、胖头萝卜汤、鲫鱼萝卜汤、鲇鱼豆腐汤)。三蒸(蒸虾糌、粉蒸鲇鱼、粉蒸肉)。灶罐煨汤:灶罐文火鸡汤(土鸡子、红枣、粉丝);灶罐文火藕汤(猪肉或排骨、藕、红枣或粉丝);灶罐文火牛肉汤(牛肉、萝卜);灶罐文火鳖汤;灶罐文火鸭汤。闷烧(鲜鸭烧藕、才鱼烧藕)。三腌:[腌红鱼(用红曲、精盐等作料腌制的青鱼、鲤鱼、草鱼,晾干)、腌腊肉、腌香肠]。四丸圆:《糯米圆子》(肥瘦肉丁、豆腐、糯米、葱、姜拌和,挤成圆子后再滚糯米上蒸笼蒸熟)、《珍珠圆子》(肥瘦肉馅挤成圆子外滚糯米上蒸笼蒸熟)、《鱼参圆子》(鱼肉刮制成圆子,参汤)、《炸肉圆子》(肥瘦肉、鱼肉混合打成馅,制成圆子下油锅炸)。干簸财鱼[取1斤左右的财鱼(黑鱼)1条,去鳞横切成薄片,加入少量淀粉、盐拌匀,投入热油锅轻“簸”一下,加入辣椒、味精、醋等调料即成,鱼味鲜美可口]。
随着市场的繁荣,物流加快,境内小吃品种也与日俱增,既有境内居民所喜爱的传统小吃,也有南北风味的小吃,如北方的饺子、拉面,南方的甜食,湖南的辣面等也相继进入东西湖地区。
三、居住?陈设
东西湖地区的农民住房一般座北朝南,也有座西朝东的。其形式多为八柱(屋架)三间屋。青砖青布瓦或土坯墙。中间堂屋用“鼓皮”(木板)隔成前后两间,前大后小,前间称堂屋,后间称“倒宅”(有的存放杂物,有的作厨房用)。两边两间房称厢房,为卧屋,按长幼有序左大右小,前大后小而安居。房屋一般开大门、后门,为了安全,窗户较小,采光一般较差。多数人家在正屋前左右各建厢房,称“两厢房一门楼”。富户人家则做成两栋三间组合,前后排列的宅院,叫“一出两重”,中间留天井,天井两面建厢房,也有将此厢房用作厨房的。还有在正屋侧搭盖偏房,一般用来堆柴草、放农具、系耕牛等,所以也称“庄屋”。屋前为稻场,周围栽上树,屋后为菜园,建有茅厕。
1960年代以后,人们用红砖瓦或利用老房子的青布瓦盖屋,这时期的房屋一般比旧时的高大,窗户改成大窗户,安装玻璃。1980年代,随着时代的进步和人民生活水准的提高,楼房建设发展较快,特别是吴家山地区及各集镇,楼房林立,室外有阳台,室内配有堂屋、卧室、厨房、洗手间。之后,不少人家开始购买套房居住,有两室一厅、三室一厅等,配有起居间、会客厅、饭厅、书房、厨书和洗手间,装修讲究,生活更多趋舒适。
旧时,住房堂屋正中或偏左(右手有后门)设神龛,供上祖宗和“天地君亲师”牌位,逢年过节或红、白喜事都在神龛前祭祀。建国后,破除封建迷信,改挂毛主席像。一般农户在堂屋上方摆放有老式方桌,长短板凳和杨树靠椅。富裕大户则摆放有红木镂花国漆八仙桌,八把太师椅和4张茶几。屋内格字门窗柱梁均雕龙画凤或花草鱼虫及几何图案,具有较高的文化艺术底蕴。室内墙上挂上文人字画。卧室安放雕花木板床,床头有妇女方便的“金柜”,窗前安有两屉桌,还有大小木柜、木箱、睡柜等。建国后为棕床、五屉柜、穿衣柜、组合柜等。1980年代以后,中堂置条台或低柜,摆放各式方桌或开合式圆方桌、写字台,配方凳、圆凳、靠背椅、春秋椅、各式沙发或应时红木家具。睡高低床、席梦思,用壁柜挂衣。书房有书橱,天花板挂各式吊灯,卧室有台灯、壁灯、立式灯。厅室里摆彩电、影牒机、电冰箱、空调,甚至微机等各类现代化电器。客厅家具讲究,壁上字画高雅,摆放几盆抢眼的树木花草和金鱼缸,更显出家庭的现代化气息。
旧时,交通不便,人们一般少出门,出门多是靠两条腿走路,很少有车代步(沿河一带有条件的,间或以船代步),因此,境内有“一生不出门,是个大福人”之谚。过去出远门,多是靠肩背驼,沿河、湖区即使有船只也只是渡口。长途运输很少,送病人就医,用竹床或睡椅几个人换着抬送。官吏、富户出行骑马或坐骄。解放后,随着国家建设日新月异,道路交通有长足发展,汽车、火车、飞机、轮船等,任其选坐。境内在1980年代开始有私家车进入部分人家。
清朝末年,境内老百姓除少数蓄颅后发、扎辫施于脑后或盘绕头顶外,大多是剃光头。
民间婴儿满月后,选择吉日剃胎头,男婴在剃胎头时,在脑门上留一小撮头发,这叫“记毛”。境内大部分地区在男孩头上留4撮毛,象鳖,意为平安长寿。长大后则合绺为辫,辫子用色线系之,富贵人家的孩子还用珠玉缀之。男孩头上“记毛”一般长到10岁生日时剃之,并将剃去的“记毛”妥为保管,作为留念。
男子从50岁开始蓄须(境内有部分地区年届花甲蓄须)。蓄须也要选择良振佳日,寅年留须象征“龙年虎威”。胡须式样有髯须胡、上翘胡、一字胡、八字胡、山羊胡等。幼女扎纠辫,或在发顶梳双髻,额前剪短发绺下垂至眉,俗称“刘海”,谐音“留孩”,意为留点孩子的稚气。到闺女出嫁时,则挽髻束发,有圆如米粑、盘于脑后者,称“粑粑头”,还有“高髻”、“元宝头”等。境内妇女历来有在头上插缀装饰品的习俗,以达到固发、美发的作用。在发饰物中有金叶、花钿、金钗、别针、骨梳,也有插在额发上的,如冠梳、锦带、锻带等。两侧髻边还可按时令括栀子花等。
辛亥革命以后,废除了满清人的发式,剪辫子视为推翻封建帝制、移风易俗的重要标志,许多有识之士纷纷剪掉辫子,许多男士剃平头,有的蓄长发,分为“中分”、“偏分”及额发隆的“飞机头”,在“飞机头”上擦点“美人蘸”带有光泽,有的则吹烫成形。境内一般群众则多剃光头。妇女多剪短发型,俗称“搭毛”。境内妇女烫发很晚。抗日战争胜利后,才有少数贵妇人烫发(主要是“火烫”,将长发剪子放在炉中烤到一定程度后“烫发”),大部分中年妇女则剪为短发,有脑勺后插上发卡,俗称“鸦雀尾巴”。农妇和老太婆大多数蓄“粑粑头”,并罩上青丝发网。
建国以后,境内一般男士尤其以青年男士多理“西装头”,青年偏分,中老年人后梳;乡村中老年人多剃光头,也有留平头的。妇女多扎双辫或扎一个长辫子。“文化大革命”期间,因破除“四旧”,女青年剪辫子留短发或打运动头,稍长的则为“马尾巴”,美容美发被视为“资产阶级的生活方式”。
1980年代以后,发式开放,尤其是青年男女在日常生活中十分讲究发式,或烫大花或染发色如浅红、棕色、浅黄。直至发展到女青年留披肩发染黄发,男青年蓄长发打“鸦雀辫子”、烫发,发型各异,日趋个性化。随着美容美发的兴起,美容美发店及发廊相应增多。在妇女中除烫发洗发染发外,还有美容、画眉、面膜、祛斑、增白等。
建国前,儿童戴银脚圈、银手圈,颈戴银项圈或长命锁,上有“长命富贵”、“无病无灾”字样。女子戴金耳环、金项链、金戒指、金手镯等。男子戴金戒指或宝石戒指。
第三节&礼仪习俗
旧时婚姻由父母包办,即“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有的父母在子女婴幼时就为他们议亲、定亲,东西湖地区人们称其为发“奶八字”,称“摇窝亲”。有的还指腹为婚。定摇窝亲时,将双方姓名和生庚八字写在帖子上,作为双方定婚的凭证。男方要向女方送上定亲礼。男女二人婚前概不见面,“嫁鸡随鸡,嫁狗随狗”,确实甚对。
孩子成人时,男到女方家共同协商迎亲的良辰吉日。迎亲的日期一般要带“八”字(如农历初八、十八、二十八),或者是农历每月带偶数的日子(初二、初四……)。这里男女双方才有机会谋上一面。如果男方有生理缺陷,上门时可以另择一男性代替去女家,这叫“打样”,以免女方看出破绽。
娶亲,是婚嫁最热闹的一幕,迎亲前两天(有的前一天),男方要向女方“过盒子”(又称“上头”),将新娘彩衣及酒、肉、鱼、麻糖、喜饼、糖果之类按商品数量(一般也离不开“八”,如肉八斤等),送到女家以便操办。男方迎新队伍由二、三十人组成,依次为高照、背帐、喜铳、喇叭、大锣各2人,彩旗、宫灯各4人,抬嫁妆8人,抬花轿4人,官轿2人,鸣炮1人,伴娘人数按总人数去为奇数,回为偶数安排。沿途鸣锣响铳。
花轿到达女方家,将新郎请下轿,此时,村民将准备好的楝树籽、枸树砣等朝新郎打去,疼而不伤人。同时,女方将大门关上,不让新郎进屋,男方必须递“封子”(红包)“请求”开门,开始为“小封子”,门仍然紧闭,尔后不得不递大封子,才将大门打开让新郎入室。女方还准备酒席抬待男方来人。这时,女方的一些舅娘们便使尽办法戏弄新姑爷,有的套狗圈,有的将淘米水泡饭或用盐拌饭,有的则将黑锅烟涂到新郎脸上,应有尽有,好生热闹。
女方出嫁前一天的晚餐,备有酒席,其中一桌“陪十全”,以表送别新娘之意。次日,花轿抵达家门,新娘出家门时,要脱去旧鞋,换上新鞋。箱子出大门时,由兄弟们两脚跨在门槛上,将箱子锁上。这时,男方要给锁箱钱。男方扛扛帐者要收授女方给的利司钱。接着4人抬箱,2人抬盒,新娘由伴娘迎入花轿,新郎改坐官轿(媒人步行)。这时开始鸣炮、吹喇叭,迎新的队伍返程。沿途抬花轿的人还要使心眼将花轿歪抬或者使劲摇动,往往让新娘子头晕呕吐,身体不支。这时,男方就要给“封子”才能改善服务态度。抬盒子的见有好食品就吃。这样,越助兴越热闹越有精神。中午12点钟以前新娘要到新郎家中。
男方家早已布置妥当,等着花轿到来。大门、后门、中堂、新房、厨房皆已贴上对联。花轿抵达男方家大门,要行“车马礼”,也称“拦车马”(花轿沿香案快速跑3个圈),再由牵亲娘引新郎新娘拜堂。这时,陪嫁的箱子、盒子等全搬入新房,由牵亲娘开箱并喊彩,一件件播报新娘的嫁妆,堂屋里众人喝彩,什么被面多少床(唷嗬),多子多福(唷嗬)等。牵亲娘还要往外撒喜糖,然后,新房内做好铺床挂帐之类的事情。
接着活动转入堂屋,新人要行“周堂礼”。这时人员安排停当,开始举行拜堂仪式。司仪喊道:“喜堂肃静,各司其职”(人员分左右两面站好)。“鸣金放炮”(门外燃放鞭炮和放喜铳)。“奏乐”(乐队开始吹吹打打),新郎新娘入厅堂(夫妇并立拜堂)。“一拜天地”(新郎新娘向上叩道);“二拜高堂”(新郎新娘向男方父母叩首);“夫妻对拜”(新郎新娘相互叩道)。最后,喊道:“新郎新娘入洞房”(由牵亲娘引入洞房)。
夫妻入洞房后,即关上房门,由牵亲娘让新人相互祝愿,并坐于床沿,叫“坐帐”。新郎掀天新娘头上的红盖巾,各吃一小碗米泡冲蛋花,表示甜甜蜜蜜,多子多福(境内沿河一带新郎新娘互喝“交杯茶”,吃红蛋,以示吉利)。
最后,司仪喊道:“礼毕,准备开席,请各位客人入坐”。酒席中,上方第一张桌子安排为“陪十全”,新郎新娘由挑选的8名姑娘陪伴坐席,以示对新人的欢迎与祝福。等客人们酒喝数巡后,新郎新娘开始到每张桌子敬酒,为谁敬酒,那人还要说上四言八句,以示对新人的祝福,但这杯酒客人也不是随便就喝的,必须满足种种条件后才喝下。有新婚三天无大小的习俗,故客人往往要将公公与媳妇拉到一起开玩笑以助兴。
晚上,要闹洞房,一般都是新郎的本族兄弟、老表以及新朋好友们闹,滑稽而好笑。闹洞房花烛夜,迷信说法是越闹越发。
婚后第三天,女方弟妹或倒辈到男方送“馓子茶”(亦称“三朝茶”)看望新夫妇。这一天,新郎新娘要一起返回女家,拜见女方父母亲友,叫“谢亲”。当日,小俩口就要赶回婆家。
建国后,东西湖地区婚嫁习俗逐步走向文明,婚前男女双方到医院进行体检,然后持体检及相关证明材料到民政部门登记领取结婚证,以取得法律保护。
60年代以后,新娘不坐花轿,由男方请出介绍人或2名未婚女青年带上茶礼衣物到女家,然后由2名女青年陪同乘车来到男方家中,男方放鞭迎接新娘。男女双方向父母先鞠躬礼,再向亲朋好友行礼,然后相互敬礼,交换结婚证书,向来宾介绍恋爱经过。主婚人、证婚人及来宾代表致祝词勉励新婚夫妇互敬互爱,白头偕老。1970年代以来,积极提倡集体婚礼,倡导文明结婚,女方既不收彩礼钱,也不要男方的金银首饰,男方只准备新娘结婚空的衣物及女方家所需的烟酒糖果及茶礼,参加婚典的亲朋、单位来宾吃点瓜子糖果,吃杯茶即可,场面简朴而隆重。90年代初,居民收入提高,一般不举行旧式婚礼,往往旅游度假结婚,新婚旅游返乡后放鞭,以示祝贺、迎接,然后再举行简短的仪式,用烟、糖果、水果招待来宾,一般不再宴请客人,仪式简便文明。1990年代末期,随着消费水平的提高和消费方式的变化,婚事逐渐讲求排面,相互攀比,女方要求男方条件较高,除彩礼、首饰、衣服外,还要求男方购置新房及全房家具、家用电器。女方陪嫁物品也须完备,如洗衣机、床上用品、厨房用品、四季主要衣服及棉絮6―8床,甚至数千元、上万元的“夺箱钱”。条件好的家庭婚事操办得更为铺张阔绰,接亲时运用小轿车4―6辆,接新娘时男女青年达数十人,多达百余人,沿途鞭炮声不断。有的还请来专门摄影师全程录象。乡村一般在家中筹办酒席宴请亲朋来宾,城镇绝大多数在酒店、宾馆包酒席。整个婚事办绪耗资甚巨,造成有的家庭负债累累,生活困难。为此,东西湖区妇联、民政、共青团等组织大力宣传勤俭办婚事,提倡移风易俗,树立新风尚,反对铺张浪费。
过九朝&婴儿出生,亲朋邻居都上门祝贺,主人用糖水、红蛋以招待。女婿要提着红蛋向亲娘家报喜。第三天要解包(襁褓)洗澡更衣,这叫“洗三”(一般用艾蒿煮水洗)。婴儿出生第九天一般要做“九朝”,主人必办酒席请客。这天亲朋送来鸡、鸡蛋、油面、红糖、米酒、蹄膀、猪肚子以及小儿的衣料,俗称“毛衫子”;外婆家送礼则更丰富,除了上述礼物外,还送用红漆木盒装着的衣被鞋帽、摇篮、枷椅等物品,俗称“送粥米盒子”。女婿家办酒酬宾,外婆、舅妈坐上席。
过周岁&小孩长到满一岁时,要办酒席宴请双方亲戚朋友来家里一聚,来人均送礼品,吃长寿面,喝周岁酒,庆贺热闹一番。满周岁,小孩开始坐架椅(或站筒),开始戴银项圈和长命锁,戴银手箍,蓄辫子,戴风帽,都是期盼孩子健康成长,无病无灾。同时,还在桌子上摆放笔、算盘、球、玩具枪等物品让孩子随意拿一件,预卜小孩将来的前程,俗称“抓阄”。
过十岁&小儿进入十岁时(虚岁),要为其过十岁生日,一般为“望生过生”。家里要摆筵席,将亲戚朋友、邻里都请来家中热闹,同贺小孩生日愉快。这时,小孩要剃掉辫子,取下项圈和长命锁,拿掉银手箍、银脚箍。晚上要“熬夜”,主人办酒席招待客人,吃油面(长寿面)。第二天早上给邻居送包子、面条,以示答谢。襄河一带,这一天,小儿由父亲或母亲带到护国寺、矶头庙敬神、烧香、化纸、祈福。
建国后,小孩出生、满月、周岁、10岁生日基本上沿袭旧俗。晚上“熬夜”,放鞭炮、烟火以示祝贺。
六十寿诞&人到六十花甲子,便完成了人生第一个时间轮回。这里,下人要对老人举办贺寿礼仪。旧时,客人来时要抬贺寿礼盒,赠送情款,出嫁的女儿还多送寿面,名曰“长命面”,还有上等食品、衣料、鞋帽、鞭炮等,也有送寿轴、寿幛的。
房屋有所布置,主要在大门、神龛贴上寿联,一般写有“福如东海长流水,寿比南山不老松”、“瑞气满堂庆双寿,松鹤延年赞古稀”等。头天晚上坐夜酬宾,子女孙辈们要依序跑拜祝寿,举行贺寿仪式时,老人正坐神龛前,地上放有拜垫,让子女孙辈依序向老人跪拜三叩道,与此同时,说几句祝福老人健康高寿的话。这时,老人要向下辈们发放“封子”,以表互敬互爱之心,显现家和万事兴的气氛。次日,宴请宾客,鞭炮齐鸣,以示祝贺,境内多为六十岁做寿,以后每隔十年做一次寿,当然也有人不做寿的。
改革开放以后,西方风俗渐进国门,生日贺岁,吃生日蛋糕,唱生日快乐歌。
境内丧葬礼仪繁多。死者生前一般就为自己选好墓地。旧时,殁后,再请阴阳先生看风水,确定墓地。老人寿终时,直系子女必须在场,谓之“送终”。寿终前老人一般留下嘱托,称之为“遗嘱”。
人去世后,男性在堂屋停丧,女性停放在卧室。为遗体沐浴更衣,用湿毛巾擦拭死者上身,换上寿衣,上榻入殓,停放灵堂。殷实户人家老人死后要穿古装戴道冠,男的一般不超过7件,上身穿4件,下身穿3件;女的以5件为宜。木棺涂上黑漆,里面涂上朱红或紫红漆,棺底放上1屋细石灰,约40余斤,在石灰上面铺上几层皮纸,再在皮纸上铺上被褥,这是为了使尸体在棺内保持稳定,保持棺内干燥,在尸体周围用石灰包塞紧,装棺者先用毛巾为死者拭身拭面,俗称为“开光”,“开光”后盖棺,然后在棺盖四周钉上4寸长的铁钉。后辈为死者戴孝,用白布系麻搭头披肩,称之“披麻戴孝”,尺寸分为八寸、尺八、二尺八;重孝者穿孝服,跪在灵堂的棺木痛哭嚎啼。如果死者在外去世,其尸体一般不能进屋,可在本人房屋附近另搭一个小棚子,停放死者尸体,3天内装殓,其习俗相传至今。
从死者尸体停放直到出葬,其身边要有1―2人轮流守护,女儿特别是长女要按规定买钱纸9斤4两,在父母遗像前逐步烧掉;孝子要昼夜守灵。经济条件好的丧户,守夜时请人唱丧歌、打丧鼓,请道士做祭文(即悼词),儿孙数代匍匐聆听。在出殡的前一天,设灵堂写对联横批,遗像上及灵堂四周用青布或白布相缀,挽联粘贴在灵堂两侧,然后开始凭吊,请礼宾先生呼礼堂祭,或者请道士先生做斋念经超度亡灵。普通人家只设香案,桌上供灵牌,点上小油灯,焚香化纸。死者晚辈要披麻戴孝,腰上扎白色布带,对前来凭吊的亲友下跪或打躬打揖,还要招待酒席(吃泡饭)。对“抬重”(抬棺材)、帮忙办理丧事的人要有接有送,酒宴更为丰盛,并送以烟酒鞋等物。出殡之前,先要请阴阳先生看“地脉”(风水),选定墓址,出殡时请道士做“开路”仪式,用1―2位司礼先生醮饭奠酒。抬棺的一般为8人,也有用16人“抬重”的。抬重的每人发一双鞋、一条白布巾(现在发球鞋、毛巾、香皂),富家在出殡时将子孙、重孙放坐于棺柩上,这叫“坐棺”(意为后代要做官)。出棺时1人在棺前举引路幡,1人在后丢纸钱放鞭,棺椁系好龙扛,子孙分别披麻戴孝,依次低头跪拜于地,迎棺出殡。街坊邻里放鞭,以示对死者的尊重。一般由死者的长子、长孙手捧灵牌或遗像,亲友及其他凭吊客人随灵柩送行,以示告别。一路放鞭鸣锣击鼓相送,富有之家请来乐队敲锣打鼓、吹唢呐、放鞭炮,以示光宗耀祖。下葬前,要烧“四方纸”,放鞭炮,由新生子女破土挖穴,用杠绳将棺木抬着平稳下放,最后填土兴墓。棺木安葬完毕后,回屋时,由长媳长女在屋前接灵牌,然后恭敬地将灵牌放在神位上“安灵”。殡葬后第三天,子女们在早上要到坟墓处培土、放鞭、烧纸敬香,还要在坟前供上饭菜烟酒,这叫“复山”。接着要“报七”,头七为六天,尔后为七天,第一“七”要烧纸钱供奉死者,其中第五“七”最为隆重,待到最后一“七”的第48天时,亲属再度上坟供祭死者。“报七”期间,家人中、晚饭时,要为亡人摆饭筷,将筷子摆在饭碗上,这叫“叫饭”(醮饭)。每日2次“叫饭”,少则49天,多则3年之久。“报七”期间,子女还不得理发,谓之“蓄七”。下葬后满“百日”、“周年”、“2年”时均要上坟祭奠死者。
子女守孝3年时间内,孝子女皆穿孝鞋(在鞋子上缝上一场白布),家人不得随意穿红戴绿,应保持丧感。第一年春节要用黄纸写对联,其内容为回忆死者的英灵,第二年春节则用绿纸写对联。死后的第一年春节早上,亲朋好友到死者家拜年,要放鞭炮,或送去冥币、香烛等祭品,这叫“新香”。3年满孝,要请道士做法事道场,有的做10天斋,有的多达2―3日。超度亡灵后,将灵牌、挽联、条幅等一并焚烧,俗称“缴灵”或“烧灵”。有的守孝3年结束后,立碑人与逝者的关系和姓名。以后每遇清明节,子女都要上坟扫墓(有的春节早上也上坟)。
贫困家庭丧事一切从俭,多数在死后两天即草草入葬。因事后忙于生计,晚辈也顾不了守灵及看风水,仅在鞋上缀上白布,每天饭前“叫饭”,以示悼念。
建国后,政府大力提倡遗体火化,减少耕地浪费,提倡从俭办理丧事,反对封建迷信,人去世后提倡开追悼会,只守灵,不打丧鼓,不唱哀歌,也不祭文念经,死者入棺时只穿一套寿衣,第3天送葬。追悼会比较隆重,一般由单位负责人、生产队由队长、村长主持,追悼会中多赞美死者的生平事迹及品德为人,以寄托对死者的哀思,弘扬社会文明进步。亲朋好友以祭轴(衣料、毛毯)、花圈、钱物相赠。机关团体、学校则补助钱物,并敬以花圈、换联等物。子女袖佩黑纱,袖纱中相缀白色、红色、绿色(呈十字状),分别表示子、孙、重孙辈份。1980年代后,境内火化率逐年上升,遗体多运到汉川或孝感火化。
四、建屋上梁
境内民宅多为砖木结构,一般2间或3间,2―4排木制列架,每排列架6―8柱,堂屋两排列架最高处称“屋梁”,素有新屋上梁的习俗。一般选用最优质的木材作为梁柱,并进行精加工,中梁的两端扎上用红布或红绸制成的大彩球(绣球),并贴上大红的对联,其内容为“紫薇高照”、“福星高照”之类的词句。堂屋两侧中柱亦应贴上红纸对联,多为“坚柱适逢黄道日,上梁恰遇紫微星”之类吉利的词语;由两位木工用红绸或红绳将中梁“请”上中柱顶端扣紧,随之鞭炮齐鸣。这时,有的殷实户开始“说彩”(说些吉利词),木工在顶上向下面围观或前来祝贺的人群扔包子、糖果、喜饼之类食品,下面的大人、小孩抢食。新屋上梁,一般在中午12点前,此为最吉利的时辰;上梁后在家设酒宴招待工匠、答谢亲朋好友。亲友一般的礼品为100个包子,以及鞭炮、对联、匾额等物。1980年代后,许多居民逐渐将原来的平房改建为楼房,但上梁的习俗依旧,且上梁仪式规模更大、更隆重。中梁和中柱上所贴对联内容更富有时代性。亲朋送的礼物不仅有包子、对联、鞭炮之类,而且还有彩电、电扇、家具等。旧时建房请风水先生看屋基、定方位、选吉日,破土动工须烧纸鸣炮。选择上好木料做梁柱,不许他人从上跨过。
五、店铺开业
境内集镇凡商铺、作坊、餐饮店、集贸市场等店铺开张营业,亲友及同行人员大多送礼表示祝贺,其中绝大部分购买鞭炮在营业门面鸣放,以扩大影响;也有亲朋及同行赠送对联等礼品,东家必办酒席答谢;同时店铺在开业头3天内商品打折优惠顾客,以此招来购物者,此俗一直沿袭至今。
第四节&禁&忌
东西湖地区民间禁忌主要来自荆楚遗风。旧时礼仪多,禁忌的规矩也就繁多。随着时代的发展,人民科学文化素质的不断提高,流传的民间禁忌这一习俗也逐渐淡忘了。传统的观念逐步转变,乃至“百无禁忌,百事顺遂”。然而,为了避凶趋吉,消灾祈福求祥,迷信禁忌在部分群众特别是年岁较大的群众中依然存在。
语言&旧时境内民间语言禁忌较多,如对亲师的名号都须避讳,“子不呼父名,徒不言师讳”,以示敬重。凡不吉利的字眼忌说,应换成吉利字眼。农历冬就开始忌口,忌说“火”,腊月忌说“缺”,正月忌说“烂”,过年守岁忌说“睡”,要说“挖窖”。过渡船忌说“翻”、“停”、“沉”等字。建新房忌说“塌”、“垮”、“倒”等字眼。做生意忌说“蚀”(音she),因而“蛇”要说成“钱串子”,猪舌头要说成“猪赚头”。
祭祀地神、祖先时,要尊称和避讳,对鬼祟也不能得罪,如称“狐”为“狐仙”,老鼠为“高客”。睡觉前和早起忌说“鬼”、“妖”、“死”等字眼。办丧事期间,忌语更多,“死人”应说“亡人”、“老人”;“棺材”则叫“寿木”、“寿器”等;送葬死者则叫“上山”。
祭祀禁忌。祭供对象应选择重点,忌泛祭,忌见了菩萨就磕头。祭礼不能过频,忌过多。过频过多为“淫祭”。许了菩萨“挂彩”、“贴金身”、“修庙”的愿,得福后须兑现,忌说空话,得福后不还愿而得罪了神,会被降祸的。
孕妇、寡妇忌参加祭礼活动,还有“男不拜月”、“女不拜灶”之说,摆供要有规矩,观音吃斋,不供腥食;祭祀稷神不供谷类和鸡,祭祖的供品应根据生前的嗜好摆供。
祭祀在虔诚,服装要整洁,上供敬香要净手,要双手上供。移动神像和祖宗牌位,也要用双手,切忌不敬动作,俗话说“烧香摸屁股,坏了手脚”,其为大忌。
丧葬。老人临终忌住偏房,要“寿终正寝”,妇女要“寿终内寝”。“忌无后人”在侧送终。还要弄清寿终时辰,否则叫无后人接气。死者忌卧毛毯裘被,恐来世转胎变牲畜。
老人的“寿衣”、“寿木”宜提前准备,以备急用。寿衣在断气时为老人穿好,光着身子见“阎王”不吉利,忌用绸缎做寿衣,忌穿裘皮服;“寿衣”忌穿双数,死者小殓时,忌亲属泪洒尸体,也忌动物如猫接近寿木和尸体。
“大殓”入棺忌在双日,忌与死者属相相克者在场,唯恐“冲犯”死者。女子死后殡殓时忌无娘家人在场。
治丧期间,子女中男“忌刮胡剃头”,女“忌涂脂抹粉”。若无“蓬头垢面,五内俱焚,六神无主”的样子,亲邻会讥为不孝子孙。丧仪有“临丧不笑”、“望柩不歌”的规矩。
选择坟地讲究风水,忌葬于神前庙后,以及“风水悲凉”、“不见天日”之地。
客死异乡者,归葬故里时其棺不得抬进家门,俗语:“野鬼不能见家神”。上山送葬,忌寡妇送亡夫。不满“五七”,孝子不能饮酒食菜,不能剃头;孝女不能梳妆打扮。“身着孝服不能登邻宅”。
婚嫁。境内历来严禁同姓结婚,有“男女同姓,败坏门风”之说,也不主张女大于男,认为“只可男大一成,不可女大一岁。”
婚配要摆生辰八字,看“五行”和“属相”是否相合,而不能相克,相克为忌,如“龙虎半必短寿”、“两只羊活不长”、“两虎不同山”、“猪猴不到头”、“青龙克白虎”、“白马怕青龙”、“鼠虎不结亲”、“鸡狗不一家”等。然而,“蛇”与“猴”、“兔”与“狗”则宜相配,有“红蛇白猴满堂红,福寿双全多康宁”、“青兔黄狗喜事多,万贯家产进北斗”之谚。
婚姻“纳吉”、“纳征”送礼,件数忌单,忌在无“立春”节气年份嫁娶,此年称为“寡妇年”,也表示结婚后不育(不发);忌单月(日)为结婚日,不忌在年前结婚行礼。女方出嫁,嫁妆装箱、姑娘上轿时,忌寡妇在场。姑娘出嫁,其父母不能随行,姑娘上轿后忌不哭,更忌哭着回头看。新娘忌途中下轿或揭红盖头布。
婚宴美肴忌单数,新娘忌举筷端杯,只能“看席”。撤席时碗盘忌重叠。
姑娘出嫁及第三天回门,忌在娘家与夫同房,婚后第一个节气及每年过春节忌住娘家,以免“家不团圆”。
寡妇改嫁不迎亲、不坐花轿、不敲鼓乐,到新夫家忌走大门,要跨火走后门,改嫁后忌再去前夫家,俗话说“寡妇回房,家败人亡”。
生养&孕妇忌动刀、剪、针钱,家里的人不能在孕妇屋内钉钉子、动用刀斧剁门槛;忌移动室内家具、砖瓦;孕妇忌见“日晕月蚀”,忌接触祭祀,忌回娘家分娩。忌生人、孕妇进“月母子”(产妇)房内。
家居&平时在家中扫地,不能同时用两把扫帚,否则不吉利,只能家里死了人才能同时用两把扫帚。
用完饭后,不能将筷子搁在碗上,只有给死人祭祀时,才能将筷子搁在饭碗上,否则犯忌讳,不吉利。忌平时、尤其忌过年向邻家“借火”、“过火”,俗谚“夏不借扇、冬不借火”(有时指“烧笼”等与“火”有关的物件)。
饮食&除夕吃年饭,忌用汤或开水、茶水泡饭。吃饭或宴客时忌用筷子敲空碗,筷子忌单只放置。
孩子入学后,忌吃鸡爪、鱼子及猪脑髓,以防入学孩子“抓破书”、“写字时手发颤”、“呆头呆脑”。
其他&东西湖地区多水域,历史上建造木船已成产业,造船忌用桑树,而喜欢用槐树做船头。木船造毕忌妇女站坐在船头及小孩在船头撒尿,忌船工翻裤脚,忌锅盖等底朝天。“翻”、“破”、“底朝天”等均是违禁之语,为船家大忌。
旧时,歧视妇女,忌妇女跨扁担、秤杆、斗笠、草帽。
访友串门时,忌将雨具放在屋内,应放置门外。忌带孝布、纸钱等不祥之物进门。主人不请不进卧室。饭后不能喝酒(意为犯上)。不能进孕妇、产妇卧房。
在社交上,右为大,左为小,二人同行,右为尊;三人同行,中为尊;三人前后行,前者为尊。进门、上车、上楼、上船应让尊者先行。旧时请客坐席吃酒切忌坐成“乌龟席”(左右各二人,上下各一人)。
第五节&称&谓
曾祖父:称“老爹爹”;
曾祖母:称“老婆婆”。
祖父:称“爷爷”、“爹爹”、“老爷”;
祖母:称“奶奶”、“婆婆”、“太太”、“太”。
伯祖父:称“伯爹爹”、“伯老爷”;
伯祖母:称“伯婆”、“伯太太”。
叔祖父:称“叔爹爹”、“叔老爷”;
叔祖母:称“叔婆”、“叔太太”。
外祖父:称“外公”、“家公爹爹”、“外爷”、“外老爷”;
外祖母:称“外婆”、“家家”、“姥姥”。
父亲:称“爹”、“父”、“伯”、“叔”、“爸爸”、“老头”、“大大”、“大”;
母亲:称“妈妈”、“姆妈”、“老娘”、“娘娘”、“娘”。
伯父:称“伯伯”、“大伯”、“大爷”;
伯母:称“伯妈”、“伯娘”、“大娘”。
叔父:称“叔叔”、“叔”或按排行称“二叔、幺叔”下同;
叔母:称“婶娘”、“婶子”“幺娘”。
姑父:称“姑爹”、“姑爷”;
姑母:称“姑妈”、“姑姑”、“娘娘(阴平)”“嬷嬷”。
舅父:称“舅舅”、“舅爷”、“舅伯”;
舅母:称“舅妈”、“舅娘”“舅伯伯”。
姨父:称“姨爹”、“伯伯”“叔叔”;
姨母:称“姨妈”、“姨伯”、“小姨”。
岳父:称“老亲爷”、“老丈人”(不直呼);
岳母:称“老亲娘”、“丈母娘”(不直呼)。
公爹随父称呼,婆母随母称呼。
兄长:称“拐子”、“哥”,按排行称“大哥、二哥……”;
嫂嫂:称“嫂子”、“姐姐”或“大嫂、二嫂……”;
弟弟:称“小弟”或按排行称“大弟、二弟……”;
弟媳:称“妹妹”、“弟妹”。
姐妹:称“姐姐”、“妹妹”;
姐妹夫:称“哥哥”、“弟弟”。
堂兄弟:(伯父、叔父的儿子)称“堂哥”、“堂弟”。
堂姐妹:(伯父、叔父的女儿)称“堂姐”、“堂妹”。
表兄弟:(舅父、姨父的儿子)称“表哥”、“表弟”;
表姐妹:(舅父、姨父的女儿)称“表姐”、“表妹”;
夫:称“老公”、“老板”、“当家的”、“爱人”、“老伴”;
妻:称“老婆”、“堂客”、“内人”、“爱人”、“老伴”。
妻兄弟:称“舅哥”、“舅弟”、“舅佬”、“舅辫子”、“纠辫子”、“内兄”、“内弟”、“大舅子”、“小舅子”;
妻兄弟媳:称“舅兄嫂”、“舅弟媳”、“嫂子”“妹妹”。
妻姐妹:称“姨姐”、“姨妹”、“小姨子”;
妻姐妹夫:称“连襟”、“哥哥、弟弟”。
夫兄弟:称“哥哥、弟弟”“伯伯、叔叔”(以子女身份称),
夫兄嫂:称“嫂嫂”;
夫弟媳:称“妹子”。
夫姐妹:称“姐姐”、“妹妹”“弟妹”;
夫姐妹夫:称“哥哥”、“弟弟”。
儿子:称“伢、小子、泼小子、伙计”
儿媳:称“媳妇、儿媳妇、闺女”。
女儿:称“伢、姑娘、丫头、闺女”。
女婿:称“快婿、女婿伢”。
侄子:(兄弟的孩子)称“侄子”。
侄儿子:(兄弟的儿子)称“侄儿、侄伢”
侄儿媳:(兄弟的儿媳)称“侄媳、侄媳妇”
侄女儿:(兄弟的女儿)称“侄女、侄姑娘、侄闺女”。
侄女婿:(兄弟的女婿)称“侄女婿伢”。
外甥:(姐妹的儿子)称“外外、外甥”。
外甥女:(姐妹的女儿)称“外甥女”。
舅侄:(妻兄弟的孩子)称“舅侄、舅侄儿子、舅侄女儿”。
姨侄:(妻姐妹的孩子)称“姨侄”。
孙子:“孙儿、孙子”。
孙女:“孙女、孙女儿”。
外孙子:(女儿的儿子)“外孙儿、外孙子”。
外孙女:(女儿的女儿)“外孙女、外孙女儿”。
老几:对晚辈的泛称;引申为对人的贬称。如“你算老几?”
四、一般称谓
医生、老人:称“先生”。
老年人:称“老人家”。
老年妇女:称“老嬷嬷、老太太”;
妇女:称“半边天”、“妇道人家”(略带贬意)。
夫妻俩:称“老俩口”。
男孩:称“儿子伢、小子、泼小子”。
女孩:称“姑娘伢、姑娘、丫头、闺女”。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12岁生日演讲稿100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