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和行为的精密管理逻辑思维是什么意思书里的内容

互联网思维是一种什么样的思维?
比如:这种思维应当包含什么?包含每天的工作方式?包含使用互联网的方法?还是...
按投票排序
285 个回答
如果你不是创业者,不是IT行业巨鳄,只是普通互联网使用者,对你来说,你需要去了解去体会的互联网思维,仅仅是分享和交流这四个字罢了如果你认为知乎的氛围越来越不好,想要去拯救知乎的唯一办法,是敲起你的键盘,运用你的个人特长,去贡献出高质量的答案,而不是冷眼旁观,冷嘲热讽,挑三拣四,牢骚满地!让每个人都抱着友好分享平等交流的精神在知乎相遇,得以成为朋友/情人/炮友/伴侣等等,我相信是这是Huang the Great的起始动机(好吧他说禁止约炮我忍了),如果人人都袖手旁观,对大V冷嘲热讽觉得没什么了不起,那么请问你们津津乐道的问题,受益良多的答案,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吗?如果你没那么多时间,没那么多精力,或者压根不愿意去贡献答案,那么起码可以选择闭嘴,不再挑三拣四牢骚遍地,这是对互联网精神的起码尊重,和对维护知乎良好氛围的起码努力
-「互联网思维」本身非常概念化,加上自媒体时代各路英雄的轮番解读,现在基本上已经沦为笑话。但这并不妨碍大家谈论互联网的本质。
互联网的本质是什么? 很多人有自己不同的解读和见解。在我看来,互联网的本质是信息,是bit。信息,构成了互联网的全部。通信技术的进步使互联网的本质在不断地放大,所以我们看到了从早期互联网的被动获得信息进化到了今天随时随地的主动收发信息的变化。这个变化的过程和节点就是我们通常在媒体解读中所得知的,web1.0,web2.0,移动互联网等等概念化的字眼。
互联网还有一个特质,就是网络效应。比较有逼格的说法就是「网络外部性」,使用人数越多,价值就越大。说到这里,让我想起了9x年代,互联网还是个新东西的时候,有个媒体发起了一个「网络生存大赛」。大概就是挑选一些选手给点钱,利用网络购物生存72小时不死,就算胜出。这在几乎每个网民都能做到的今天,大家觉得不算什么,但是在当年,确实是一个很轰动的新闻。那会儿见过电脑的人都不多,更别说连上互联网购物了。如果在那个时候开办一个微博,结果可想而知。所以互联网产品几乎是伴随着技术和用户规模的发展而演变的,也是市场机会的来源。
上面说的都是互联网信息层面,并非商业层面。题目中所指的「互联网思维」更具有商业指向性,说白了就是「如何利用互联网的特性击碎传统企业的竞争壁垒」。
传统的商业模式,一个简单的商业模型就是,先找到一个供需市场,生产老百姓需要的产品,利用规模化和信息不对称产生价格差,利用销售手段把产品变成商品,从中获利。大家都看得懂,没有什么问题。但是到了互联网时代,尤其是早几年的互联网产品形态,商品往往并非产品本身。这个就有点抽象了,一般人看不懂,而这种领域往往又是需要大量资本培育,产生高价值的网络效应后才产生回报。一旦有某个企业利用互联网的特殊性成功了,自然就需要有一个名词来归纳它,所以有了「互联网思维」。
我不知道有多少人看过《世界是平的》,但互联网确实把这个世界变的扁平了。它压缩了信息的层级,互联网的增长速度又使我们置身于一个信息爆炸式增长的空间中,我们可以快速地获取、分享信息,这和早期的互联网已经大有不同。你可以把世界想象成一个有无数节点的球形体,我们是一个一个的节点,节点与节点之间彼此相连,当我们需要连通某一个或大或小的节点时,就和吃饭动筷子那么容易。当一个商品企图使用信息不对称赚大钱时,市场竞争机制和获取信息的便利性,则会使这个商品的获利变得困难。而利用信息不对称,是传统行业的一个典型特征,消除信息不对称,是互联网的一个典型特征。
再说说商品吧,一分钱一分货,恒古不变的道理。就算是互联网企业,也没有办法在传统制造业中用惊人的低成本造出超一流的商品,何况这还是传统企业的强项呢。刚才也讲到,互联网的商业模型和传统企业的商业模型是不一样的,有本质上的区别。因为互联网具备网络效应和信息属性,它可以不依靠产品本身赚钱,这一点洽洽又是传统企业最不能理解,最看不懂,又最不擅长的。所以在电商大行其道的这几年里,你经常看到传统企业挖走电商人才,但是也没有成气候,这是另一个话题,可以开新问题来细说。但总的来说,革自己的命,否定自己几十年的经验是需要勇气的。而利益纠葛太深的传统企业已经失去了这样的行动力,今天对于传统企业而言,已经是懂不懂的问题,而是敢不敢的问题。互联网模式,产品可以不是商品,产品可以不赚钱甚至赔本赚吆喝,是互联网的又一个典型特征。
再说点虚的吧,商业生态的变化,互联网把散落在各处的消费者变成了一群人,这个太可怕了,简直就是传统企业的噩梦。他们做梦都不会想到半路杀出来那么多程咬金,而且东西还都卖的不错,老百姓为什么会去买一个这个领域的新品牌?宝马如果去造衬衫,你会觉得奇怪,但腾讯要是去造衬衫,或者Amazon去造汽车,你一点都不奇怪,反而心生期待。这个我认为是商业的本质在发生变化。总的来说,没有什么「互联网思维」,只有对信息和新商业的理解。以上。-
我最近也在纳闷什么XXX的是互联网思维,看了很多对成功创业者的报道说他他妈的是互联网思维我就觉得你XXX就是硬件连上网就敢管这叫互联网思维?我不知道什么是互联网思维,我的思考逻辑是与传统行业相对,互联网为什么能够推动社会进步1、便捷。互联网的信息传递和获取比传统方式快了很多也更加丰富了。这也是为什么PC取代了传统的报纸电视而手机即将取代PC——信息获取更便捷。淘宝就不用说了吧,让你更方便的买到全国各地的东西还他妈的足不出户你说便捷不便捷?QQ就不用说了吧,让你聊的更方便,还能看到对方(见面更便捷),传文件可以离线传(便捷)……对于传统行业有什么启发呢?如何让客户更方便的获得想要的东西。在互联网上,“商品”是信息,在传统行业,比如麦当劳的汉堡,海尔的服务。我们发现,麦当劳的汉堡之前是不屑于给我等屁民送外卖的,但随着竞争的加剧,御姐也开始脱下裙子了。为什么麦当劳开启外卖会增加销量,从互联网思维来说,用户获取商品更加便捷了,便捷就有价值。而海尔的上门服务,一个电话打过来我的服务人员立刻就到,再加上因为中国人缺少尊严而产生的不喝水不抽烟穿鞋套等“尊贵”服务,海尔他妈的赢了。便捷是价值。征途之于传奇,也是升级更加便捷了——拿钱砸。之前的段子是说有个土豪找到传奇说老子没时间打怪老子有钱贼有钱给你们钱你给我升级行吗传奇的人哈哈大笑说哥们你扯淡呢游戏不是你这么玩儿的老老实实去打怪升级吧于是史玉柱用更便捷的方式满足了用户需求于是他成功了。2、表达(参与)我个人觉得互联网让人们表达、表现自己成为可能。最典型的例子来说,为什么web2.0能干败web1.0?用户产生内容。为啥用户愿意产生内容?比如知乎这种费力不讨好的地方为什么大家愿意吭哧吭哧写?每个人都有表达自己的愿望,都有参与到一件事情的创建过程中的愿望。让一个人付出比给予他更能让他有参与感。在最古老的的1.0时代,如果一个人的投稿进入到了《读者来信》栏目,都会让人兴奋半天。在web1.0时代,编辑的内容永远是在山上美妙的风景,而底下的回复无论多精彩都会被统一称为“网友”。web2.0时代,我们可以自己创立贴吧,可以自己创立小组,可以自己开一个帖子,表达自己称为可能,所以web2.0时代进入到了信息迅速增加的时代。而我个人的思考为什么基督教是世界第一大宗教佛教却不是呢?要知道佛经的智慧那可比基督教大了去了(基督徒随便砸,我就是认为基督教是邪教怎么地)因为佛经是方丈大和尚们讲,而基督教通过社区教会让大家参与“分享”。矮油这个分享可了不得啊,说着说着自己都当真了(这也是很多组织洗脑惯用的手段)对传统行业有什么启发呢?我个人觉得选秀节目就是互联网web2.0的应用。之前是专家打分——web1.0网站产生内容,控制事情的走向,现在是粉丝投票,只要投的多不管你唱的好不好(对不起啊春哥我个人觉得你挺有魅力的但我这人老实)——用户产生内容。比如大家都知道的黄太吉小票上面的箴言,这个箴言让黄太吉的小票有个可传播的营销点,但这个本质就是web1.0,你自己产生内容。于是乎,你自己要绞尽脑汁的想、找好挺好玩有启发的句子。如果变换一下,让用户自己写,或者贡献,而在落款上@ 用户的名字,看着自己的句子自己的名字被那么多人看到,是不是会很满足?你既省事儿又让用户感觉更爽岂不是一举两得?所以说,我觉得黄太吉根本就不是互联网思维!可口可乐的个性瓶子,是通过给用户更多的表达机会来增加销量的一个例子手机美容行业就是因为可以给手机扮靓就……小手绢年销1000万的神话3、免费从没有哪个时代让我们享受如此之多的免费服务,所以免费比然是互联网思维里面的一个记得申音曾经发问:互联网免费服务应该怎么赚钱?我的回答是:从不免费的地方赚钱。这是一句废话,细分来看,不免费的钱第一来自于用户本身,如QQ的QQ秀,免费用QQ的服务,但刺激你买QQ秀,会员等,钱来自于用户本身。第二用户升级,比如云空间服务,用免费降低体验门槛,吸引到付费客户体验,然后满足付费用户需求从而收钱。第三来自于第三方,通常是别的商家,比如提供服务获得数据/广告机会然后商家付款。那么实体经济里面,有哪些启发呢?在实体经济里面,上面的免费第一点和第三点目前都米有好的例子(欢迎大家补充)第二条里面,通常是边际成本为零的行业可以使用,健身房免费体验券应该是一个案例。4、数据思维不是说有了互联网才有数据分析,而是互联网让数据的搜集和获取更加便捷了,并且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数据分析预测对于提升用户体验有非常重要的价值在实体行业里面的应用只能说,不用数据思考的企业会死的很惨吧。5、用户体验为什么我把用户体验放到最后,因为我觉得用户体验就是让用户感觉爽,精神物质方面,也就是说,任何商业模式的根本都是用户,都是让用户满意但数据思维加上用户体验思维也是会给传统行业带来一定的改变比如,快捷酒店把差旅人士在意的方面——卫生、床舒适度、安静、价格——加强,把八百年用不到的游泳池健身房豪华大堂装修砍掉。让用户在意部分的体验更好,不在意的部分通过降低成本减少价格来吸引用户。6、吵架对,是吵架,这是互联网独有的现象,从来没有哪个领域的人如此热衷掐架。为什么呢?因为互联网信息传播更加快速和便捷,吵架很容易成为宣传的题材和焦点,本质上也是吸引注意力。因此,雕爷牛腩的拒绝12岁以下熊孩子,黄太吉的“我们本质上是一个互联网公司”都是一样一样一样的,吸引话题。-----------春节后补充任何“思维”的本质都要回归到产品这一根本载体上来(产品不行,什么思维都是忽悠)。XX思维,就一定要剥离XX来看本质,所以我认为把微波炉连上互联网,就不是互联网思维。不负责任转载一篇春节期间看到的一篇文章。
互联网思维不是便捷,不是创新,不是用户体验,这些是每一个行业共同的价值,并非互联网特有。互联网思维也不是分享,开放,表达,这些是任何一种媒介都能提供的价值,只不过互联网技术做的更好一点而已。互联网思维也不是平等,共享,互动,他们是互联网的精神和技术特点,但并不能带来利润。互联网思维,就是一个企业在互联网行业生存与强大的法则,只有遵循这些法则,你才不会被淘汰。谷歌和百度的搜索引擎为什么能取代传统的门户网站?因为门户是传统报纸搬到网上,仍然是手工编辑,而搜索是数据驱动的,让每个人都能够更快的找到自己需要的信息。他的广告投放不仅满足大品牌广告主的需求,也能满足长尾小企业主的需求。为什么亚马逊和淘宝天猫这些电商网站能够取代传统的零售业?因为传统的零售业是分散的,受地域限制的,效率低下。而电商网站是全国一盘棋的,由中央数据库分析产品的即时销售和库存变化,快速应变,效率更高。一切以数据为驱动的运营思维模式,都是互联网思维。因此那些依赖人工编辑的互联网媒体,社区,依赖人力促进销售的互联网企业,比如58同城,团购,都不具有互联网思维。腾讯为什么能取得成功,而icq,aim却失败了?因为腾讯坚持免费,基础功能免费吸引人气,依靠增值服务实现盈利。淘宝为什么能取得成功,将ebay赶出中国?因为淘宝坚持对交易免费,基础功能免费吸引人气,依靠增值服务实现盈利。道具游戏模式为什么能成为主流,取代传统的时间收费模式?因为免费游戏可以吸引更多人气,通过增值服务盈利就可以了。奇虎的安全杀毒为什么能够颠覆杀毒市场,异军突起?同样是基础功能免费,增值服务盈利。互联网具有马太效应,聚拢更多人气的企业会成为平台,强者通吃,因此基础功能免费就成了生存必备技能。小米之所以被认为是一家具有互联网思维的企业,不是说他快,也不是因为他做系统和米聊,而是因为他将手机价格打到成本价,相当于向用户提供免费的手机产品,再通过个性化的周边产品,提供增值服务。还有微创新,快速迭代,这是互联网生存的必备技能。互联网没有产品库存,允许低成本试错,因此非常强调微创新。只有长期坚持微创新,才能为客户提供更优质,更人性化的服务。腾讯的QQ群和微信朋友圈,阿里支付宝的第三方担保,百度的贴吧和知道,奇虎的开机管理,网易梦幻西游在玩法上层出不穷的花样,都是业界有名的微创新。腾讯的游戏CF在2008年3月推出后,到2010年2月,两年的时间推出了22个版本,平均每个月推出一个新版本,微信从2011年1月推出到年底,在1年的时间里更新了11个版本,平均每个月迭代一个版本。这是腾讯,阿里,百度,奇虎,网易这些互联网巨头能够打败同行,脱颖而出的重要原因。因此,互联网思维,就是——1,数据驱动运营。2,基础功能免费,增值服务收费。3,微创新,快速迭代。以上是我的一些个人观点,跟大家分享。
这个问题想了好久,关键在于“互联网思维”这个词。算起来这应该是2013年行业里最火的词,尤其是几个号称用互联网思维做实业,掉头反攻互联网的所谓成功者,四处讲演,用力大忽悠,仔细听听无非是圈子里早就已经烂熟的那些讨论。从门户到垂直到web2.0,再到微博微信,无非就是那几个。什么长尾理论啊,用户体验啊,定制服务啊……你多听几次,出去聊天的时候故作淡定深沉,时不时扔出几个词,然后抽一口烟微笑不解释,立刻就是一副得道高人隐藏已久的样子,要你多说几句就立刻推辞说抱歉我还有个投资人的饭局要去,下回再聊,其实是为了赶末班地铁回燕郊的出租房。总之从2001年开始进入中国互联网,这种大忽悠我真是见得多了,说什么用互联网思维做实业,人家做实业的高人真进来玩,分分钟甩人好几条街。所有的这些概念都是人家玩过的。只是限于互联网的技术门槛,很多传统实业上的人被壁垒挡住了而已。史玉柱进互联网的时候,大家都等着看他笑话,最后被人结结实实地上了一课。这还是史老板肯说,不低调,低调的更多。吐槽完毕,先说互联网思维是什么。作为传媒出身,我对互联网在信息科技服务上的一面更敏感,而且这也是互联网对社会影响的最主要领域(当然还有商流物流等方面,不过互联网主要是重整了信息流)。就我所经历的中国互联网行业变化来看,如今所说的互联网思维,实际上核心在于以下几个点。 1.去中心化。这是目前互联网行业变化的最大特点,也是让很多传统业者,乃至老一辈互联网行业人士无所适从的特点,无论噱头如何花哨,这个根源上的变化是真实存在的,所以噱头才能忽悠住那么多人。从传统媒体时代开始,信息的流传是有关键节点的,电视广播报纸杂志,信息的关键节点很明确,控制也很方便。监管部门一声令下,不愿意让人看见的信息就消失了,除非手抄本,手抄本也很容易顺藤摸瓜。即使到了互联网时代,各种新闻门户和垂直门户对于传统媒体的复制性依赖还是很明确,加上搜索引擎关键字的导入控制,互联网信息传播节点的垄断依旧很强,依旧可以通过控制住传统媒体端和重点网站来操控舆论。不过互联网带来的变化很明显,就是单纯消除或者控制信息的难度显著提升,要么借助于行政权力,要么付出更大的成本(例如对百度关键字的买断和消除,费用很高),因此互联网时代对于信息的操控初现了变化,就是信息对抗战,通过散布对立性信息或者虚假信息来模糊事实,让用户无从判断,水军、刷榜之类的出现证实了这一做法有效。所以当互联网时代进入到twitter和facebook时代,中国的同类网站兴起之后,水军的疯狂成为初期无法遏制的景象。在信息传播节点完全被打碎的情况下,就连传统的行政管制都失去了大半威力,更无须说花钱控制信息流通节点。因此面对新的信息流通模式,如何取信于用户,获得用户的好评,过去那种集中火力轰大门户,传统强势报刊媒体的做法基本失去了作用,适合去中心化特点的各类红人、大V的出现适逢其时,所谓的“自媒体”说法就此流行。对于依赖媒体传播品牌信息的互联网产品和服务来说,这一变化实际上有利有弊,传统信息流通的节点被打碎,接近消亡,企业投向传统媒体的广告和信息量大大减少,互联网传播节点的控制难度增加,成本提升,无数难以适应这一变化的企业陷入彷徨,这是弊端的一面。我有不少认识了好多年的公关公司的朋友,这两年都和我诉苦,说公关不如从前好做了。从前是盯住重点媒体,敢花钱,就能把控住舆论,现在这招根本不灵,控制不住。要控制舆论的成本直线提升,必须重新想办法。我也给出过一些主意。但去中心化,有利的一面就是如果企业能适应互联网的变化,建立起从属于自己的信息流通节点和品牌,那么信息的传播效率会显著提升,成本则大大下降,说白了,就是企业要学着做自媒体。这就是小米兴起之后,行业内无数企业都开始学雷军,学他演讲,学小米对微博和社区的把控建设,学所谓的“饥渴营销”,根源就在于小米比别人快一步,建立了一个有效的信息流通渠道,有足够的把控力。中小企业未必能有雷军的资源和思路,但学着建立自己的自媒体传播渠道,学着通过各种夸大宣传打造品牌,这点皮毛还是学得到,各种以打造高粉丝量的微博、微信、社区大号为表现的“互联网思维”达人就此层次涌现。2.快速精准既然互联网的碎片化信息传播基本压制住了传统媒体的传播路径,那么担负起原有媒体的内容传播责任也是顺理成章,而且面临新传播节点对于时效和容量的限制,信息的快速更新迭代就成了唯一的解决办法。这一点从社区和微博兴起我们就看得很清楚。各种骤然兴起、影响深远的互联网大事件,基本都遵循着一日几次更新播报变化的规律,将其中所有事态发展欺负清晰展现,持续抓住用户注意力,这原本是有实力的电视媒体如CNN或者央视才能做到的新闻滚动更新,却由于没有了派遣记者和后台视频制作的流程,变得异常简单,任何在场有微博的人都可以担负起这个任务,简单的文字加图片就可以将用户注意力牢牢抓住。信息传播渠道的变化,引发了用户需求的变化,也导致了信息提供者的被动应变。媒体的应变不在这里赘述,对于希望提供产品和品牌信息的企业来说,信息内容的迭代压力是扎实的考验,远比简单的建立一个形式上的“自媒体”要困难得多,学雷军搞演讲、搞微博、搞社区、搞口碑传播,形式很容易学,但说什么,怎么说,什么时候说,大部分的企业都不得其法,而类似小米这样的企业,则是不断从媒体行业中吸收人才,强化自己的优势,在信息的快速更新迭代上做的更好一些。与此同时,对应信息的快速更新,产品的快速更新也成为另一个支持信息传播的焦点。只有产品不断体现出变化,信息快速更新才不是无病呻吟,这对于企业的创新和研发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果产品更新跟不上,那就只有搞花边,没事和业内的对手打打口水仗,搞搞“西红柿”这样的花絮,在不涉及产品的情况下保持曝光度,雷军、刘强东、周鸿祎等人都深谙此道。而如果创新迭代可以跟上,却把握不住新媒体传播的特点,例如极路由,不知道该说什么,不知道什么时候说,结果就是适得其反。互联网追求的不仅仅是一个快字,精准(信息精准、投放精准、控制精准)更重要。自媒体的内容运营这事学问很大,不在此多说,那是另一个话题了。3.情感品牌信息传播的去中心化和快速化,带来的副作用是公信力的缺失,既然人人都有发言权,大家都可以7×24模式的传播自己的观点,那谁说的更有道理,谁更具备说服力,对用户来说就是个很麻烦的事情。微博时代的方韩大战给了我们一个好的样本,在这个事件中,双方发言的对与错,道理和逻辑都已经不再重要,重要的是在情感上用户更相信谁,由此我们看到了一场没有结果的信息对抗。对于公众来说,这是一场闹剧,但对于企业来说,这是个很好的传播典范。如果能建立起有效的情感品牌,有足够的亮点,迎合用户在情感上、价值观上的需求,那么即使身上背负的争议再多,也依旧能有足够强大的传播效力,韩寒的文字再不咋样,同样有人为他站台,方舟子再胡说八道,依旧有人做死忠出来洗地。微博上的陆琪、天天开炮的周鸿祎、青年导师李开复,这些人虽然类型不同,但无不如此。当然这方面做得最好的,还是郭小四,《小时代》的票房成功,让所有的抨击看起来都是个笑话,因为他打造了自己足够多的脑残粉群体,影评人能奈他何呢。这些人看的不是小时代,看的不是郭敬明,看的是他心里认同的东西。我们这个年代,真与假已经变得不那么重要,大家并不在乎真相,在乎的是真相是不是自己想要的那个真相,如果不是,他宁可选择不信。对于互联网企业的产品和服务来说,也是如此,只要你做的不是差到令人发指,能有一些打动用户情感的包装特色存在,例如小米手机的“青春发烧”、极路由的“自由”、360的“挑战强者”,就一定有一群认同这些价值观,进而认同你产品的群体跟上来。这是互联网产品运营的核心思维。其他诸如用户体验、免费运营等,都是表面的手段而已。我归纳出来的和“互联网思维”实质有关的东西,就是以上三点。这三点脱胎于传统媒体的运营,融合了互联网技术发展带来的便利,但内里核心其实并没有变,只是组织和发动的手法变了。如果我们套用过去“是播种机、是宣传队”年代的那一套来看看,会发现不过是将工宣队、指导员替换成了互联网上的信息流通节点而已,根源上的把握与宗教、政治宣传几千年的那一套并无太大差异。因此对于传统行业的佼佼者如史玉柱等人、研究透了互联网的内里,把握住技术平台特点之后进入自然如鱼得水,将各种大忽悠一举碾压而过。对于“互联网思维”这件事内里感兴趣更多的人,不妨去读一下古斯塔夫·勒庞的《乌合之众》,以及托克维尔的《旧制度与大革命》,在这件事上,我们一方面要研究技术平台的变化,但更本质的是要研究群众的心里和情绪。以上皆为个人意见,若有不当之处可以探讨,拒绝骂街,否则不要怪本人气量狭小,拉黑不客气。
传统行业:按次数算,干一次300互联网行业:免费摸,免费脱外衣,脱胸罩30,脱内裤50,活塞运动来回一次10块。
-总结:与其用“互联网思维”来解释面对新科技时应秉承的态度,不如用“学习型思维”来一劳永逸的指代。本来是要回答一个新问题,所以才会闲到蛋疼,来写一写什么是互联网思维,写到最后发现离题有点远了,还是贴到这里来。一、“互联网思维”一词的起源:“互联网思维”一词最早的提及者应该是李彦宏,在2011年,李彦宏在一些演讲中,就曾偶尔提到这个概念,意思是指要基于互联网的特征来思考。但他的描述非常的碎片化,所以并没有引起大范围的重视。检索了一下,在知乎最早关于互联网思维的提问,也要追溯到2011年,但几乎无人应答。2011年的问题:
以及本问题的提问时间也是2011年12月2012年,雷军开始频繁提及一个相关词汇 - 互联网思想,几年来,雷军一直试图总结出互联网企业的与众不同,并进行结构性的分析。从他的两篇文章中,可以追溯他思路的变化:2008年 《》,2012年《 》。在2012年,几乎每一场公开演讲,雷军都会使用这个词,但当时小米影响力尚有限,除了众多米粉十分推崇之外,并没有引起其他人包括媒体的跟进。2013年,随着雷军曝光度的不断提高,一些如罗振宇等自媒体人士开始频繁提及“互联网思维”(好像是从罗振宇开始“思想”变成了“思维”),一些TMT行业的记者也开始引用这个词。日,新闻联播在一篇报道中公开使用了这个词:日,小马哥在一次发言中,也以这个词为结语:互联网已经改变了音乐、游戏、媒体、零售和金融等行业,未来互联网精神将改变每一个行业,传统企业即使还想不出怎么去结合互联网,但一定要具备互联网思维。 --- 摘自马化腾“道农沙龙”发言行业领军人物和新闻联播的连续引用,将这个词迅速推上了风口浪尖。之后就像我们看到的那样,各类媒体纷纷摇旗呐喊,各种解读日益喧嚣,一时好不热闹。百度指数:互联网思维一词的热度变化二、“互联网思维”一词所揭示的:我个人认为这个词汇的走红,原因是一些企业规模不断壮大(腾讯1000亿市值,小米估值100亿,都是美元哦,亲),从业人士开始变得越发自信,他们需要一个词汇来统一表达与传统企业的区别,用来区隔他们的身份。仔细研究现在各种跟这个词汇有关的言论,无论是以用户为中心,增强服务,数据管理等等,都不是什么新鲜的东西。在早些年,相关的表达都曾经在一些行业,家电、快销、零售、房地产……轮替出现过,没有什么大的变化。但为什么又可以热炒一次?这个就得说到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了,这个要分四个阶段来说。互联网的核心本质是将信息电子化,并在这个基础上完成存储和传输。信息在变成“比特”之后,传播的效率大大增强,这个变化是龟速和光速之间的差异,因此所带给人类社会的变革也是颠覆性的。但这种变革是渐进的,因为人类对信息传播效率的需求并不一致,科研机构、军事单位对信息沟通的效率需求最为迫切,因此他们成为互联网的发明者,在他们开始了二十多年之后,互联网才真正进入民用阶段。既然互联网主要是改变了信息传输的效率,因此大部分互联网企业都是在对信息进行结构性整理,并在这个基础上提供服务。简单分类一下,大概这么几项:A. 信息交流,如通讯工具、邮箱、电子商务平台、社区等;B. 信息娱乐,如互动游戏、音视频网站等;C. 信息安全,如网盘、云盘或者杀毒工具等;D. 信息计算,云计算,数据挖掘等等……无论这些企业的定位或者描述多么的复杂,所开展的业务多么的纷乱,拨开他们的外衣,你会发现大部分企业所提供的仍然是信息服务。人类活动本质上是由两种交流构成的,一种是信息流,一种是物流。当信息技术飞速发展,传输效率和安全性不断提高,单位成本不断降低,同时也就影响了物质的流通。很多原本需要承载于实物上的信息交流便可以虚拟化了,胶片因为成本和实效性较差,很快就被完全整合,纸张则拥有一些先天的优势,暂时还在整合的过程中。任何承载于纸上的信息,从纸媒到货币,其实都可以做到完全无纸化,只是基于人类的习惯,以及手持信息终端还不足以提供对等的便利,未来还有待发展。互联网既然是针对于信息方面的革命,那么它必然会走向物联网,也就是物体与物体间的无缝对接,和人与物的整合,有几则新闻可参考:『A. B.。从google的无人驾驶技术,再到法国的机器人NAO,以及可穿戴设备,还有远程医疗,3D打印,智能家居……通过这些前沿技术的发展,我们可以预见基于信息控制方面的技术革新,会进一步改变整个世界的生产生活方式。啰嗦了这么多,从中我们可以发现:『 未来将没有“互联网企业”和“传统企业”的区别,所有的企业都是互联网企业 』,一些从业者正因为看明白了这一点,所以难免会急于表达内心的激动。2013年又是国内互联网行业收获颇丰的一年,电子商务、新媒体斩获了诸多眼球,新一届政府对创新型企业的重视更是催生了各种媒体的兴趣,我们从百度指数中可以看到,新闻联播无疑是点着这一簇火焰的关键火源。三、“互联网思维”为什么要有:互联网技术既然正在改变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如果对发展趋势没有一定的了解,企业的战略决策上就有可能会存在非常大的风险。我们可以看到一些以信息服务为主的行业,正受到互联网技术的冲击,在重新构建新的竞争形态。媒体:我们经常用传统媒体和新媒体来做一些区分,事实上媒体提供的是图文信息、影像信息编辑汇总整理的服务,至于到达用户的载体是纸张还是智能手机,区别真的不大。娱乐:这方面应该体现的比较明显,多屏时代,随身视听,观众获取音乐和影像节目的途径越来越便利。通信:这个不用说了,从字面上就可以理解它在这一百来年里的变化。金融:也是一种信息服务,货币这种一般等价物本身就是很便于虚拟化的。零售:基于信息不对称,所形成的商品溢价空间,已经被互联网挤压,目前线下的零售行业所提供的服务正在向体验经济,以及物流倾斜。涉足信息服务的行业还有很多,就不一一枚举。这些行业浮在水面,很容易被观察到,还有一些行业,所提供的产品或者服务对信息技术同样的依赖,也正因为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出现整体的变革,但目前变化并不明显,所以常常会被忽视。家电家居:之所以将这两者放在一起,是因为未来它们都是属于智能房屋的范畴内,彼此之间应该会在企业层面出现大的整合,google收购Nest,应该可以昭示这个行业未来的趋势。小米如果想真的想让格力紧张一下,只要研发一个家庭信息控制系统,未来就可以将格力所提供的空气调节服务整合在旗下了。据我所知,格力是一家对机械技术十分迷恋的公司,对智能家电的理解和能力储备,我只能说“呵呵”。交通工具:在这个领域机械技术的发展已经进入一个很平稳的状态,下一步的技术突破主要是在控制系统上,Tesla带给汽车行业最大的冲击并不是在能源方面,而是在控制技术上的思路。从汽车、船舶一直到飞机,多数企业在智能和安全之间一直难以平衡,所以在控制系统数字化上的发展非常缓慢,相信下一个十年这方面会出现大的变革。工业生产:快速成型技术中的“3D打印”试图民用之后,很快受到各种媒体的重视,实际上相关的技术已经发展了好几十年了。目前快速成型技术整体还很粗糙,不过大概能看出来,未来设计环节和制造环节之间的交流会越来越便捷,信息的损耗会越来越低,整体发展的趋势正趋向于 — 设计即制造,也就是说全球的设计资源和制造资源因为互联网将比现在结合的更紧密。城市营运:这一点应该比较好理解,城市管理与企业管理一样,其核心仍然是基于信息的反馈与处理。IBM是这个方面最积极的技术推进者,因为关系到这家企业未来几十年的生死存亡。中国在这个方面起步也不算晚,2013年8月,政府颁布了《关于促进信息消费扩大内需的若干意见》,从中可以看出政府对信息技术和智慧城市的理解,还是比较深入的。以上简单举了几个例子,用来说明互联网技术虽然只是简单的加速了信息的传递,但所引发的联动反应则是覆盖到整个社会的方方面面,至于具体是如何影响以及趋势是怎样的,各个领域的专业论述已经很多,就不再多言。四、“互联网思维”究竟是什么:在这个提问下面有很多基于现象的分析,也有一些反驳的声音,指出很多观念并不是当今独有,而是从人类有生以来,便一以贯之。对各种评论我都深表认同,因为他们其实是从不同的角度来阐述问题,彼此之间并不矛盾。至于“互联网思维”的真正要义其实就一条:在移动互联的时代,任何环节的信息交流均会被加速,互联网改变了信息传输的效能……没了。是不是太短了点,但是只要记住这一条就够了,因为其他所有的改变都是基于这一个前提,至于企业的经营策略究竟该做怎样更具体的考量,我稍微补充一下,尽量做到结构性的完整。从外至内的资源组织,以及效率为中心的管理体系:既然互联网打通了全球的信息传输,那么企业的外部资源是可以在更大的范围内进行筛选的,从Nike在全球整合生产资源到ZARA在全球整合设计资源,从IBM当年因为外包而击溃苹果的硬件部门,再到google因为长尾而建立的广告帝国。我们能看到不仅任何硬件资源都可以全球采购,信息资源同样可以进行跨区域的组织,这就要求一家企业的管理不仅建构于企业内部,还要将标准化体系输出至外部。但是,面对宽广的外部环境,需要整合多大范围的资源?如何更有效率的进行整合?企业最核心的能力集中在怎样的范围内?能够回答这样三个问题,才会弄明白企业的发展战略。因为外部资源是开放的,任何商业模式在信息透明的互联网时代将很快被复制,只有基于在同等商业模式上效率的竞争才会维持企业的发展。精准的市场定位和可以延展的竞争能力,以及创新型品牌人格:互联网时代的消费者,在任何产品上所面临的选择都变得空前繁杂。一个消费者可以在全球筛选商品,也可能接触过全球各地的服务。大的企业往往通过用户粘性和对信息资源的控制建立起一定的壁垒,对于一家新的企业来说,需要通过在某个环节完成突破性的创新才能够解决自身的生存问题,这个环节可能是一个非常细分和小众的市场。为了便于企业在细分市场突破之后经营范围的多元化调整,塑造以创新能力为主的人格化品牌形象将给企业的生长带来便利。小米将针对年轻人的亲民形象带入家电领域,360从网络安全进入家庭安全,黄太吉的励志故事,雕爷的完美化偏执,阿里的颠覆者传说,这些品牌人格最终都指向创新,但策略和方法各有不同。信息推广渠道的多样化,以及物流向集约化转移:当今消费者接触信息的渠道非常的分散,传统的硬广+软文+陈列的推广模式需要按照传播渠道进一步的细分。为了便于传播,利用最有效率的口碑途径,企业必须在形式感上有所突破,表现出一定的偏执。无论是海底捞,或者是小米,还是黄太吉,或者雕爷,你可以选择在产品、服务、商业模式、研发等任何环节来表现你的偏执,具体是哪个环节不重要,但只有做到形式感的绝对迥异,才具备口碑传播的价值。与信息传播相对应的,是物流的集约化,在信息传播受到地域限制的时代,物流和信息流是同步的,一家企业需要通过仓库的层层转移,才能接触到顾客。随着图文音像信息传播效率的提高,依靠信息便可以让消费者对体验产生期待,所以物流完全可以滞后于信息,进行更加系统的分发和管理。多层次的定价策略,将交易从基础服务转向溢价能力更高的增值服务:免费的背后实质上是互联网时代供应的充盈,如果世界上只有一个搜索引擎,如果只有一个通讯工具,那么他们都不会免费。从雨水,自来水,再到瓶装水,以及在沙漠上卖一杯水,价格永远是根据稀缺性而波动的。互联网行业免费如此丰富,和供应能力的充足息息相关,其他行业同样,我们是一个全球消费一体化的时代,同时也是一个全球供应一体化的时代。既然基础服务难以产生溢价,那么定价策略就必须要向增值服务转移。QQ解决生存问题的收入就是来自于移动QQ的流量收费;宜家销售的也不是家具,而是简洁、美观以及高性价比的解决方案,所以在宜家不同商品的利润也不相同;麦当劳在中国从售卖合家欢的聚餐场所,再到销售快餐中的“快”,卖的都不仅仅是汉堡;迪斯尼通过电影和乐园所提供的内容服务,一年可以在全球卖掉300亿美元以上的授权商品;这些都是在互联网时代定价策略的成功案例。通过众包进行创新管理,以及从用户端建立纠错机制:BAT(百度,阿里,腾讯)同时都是风投公司,google、苹果也都在不断通过并购收购来进行布局,可以理解为他们是在通过外部的众包来完成创新。人才资源是互联网时代最贵的生产资料,任何企业都不可能做到在这个层面的垄断,因为人口基数十分庞大,人才的筛选机制不是以企业的力量就可以构建的。2000年之前,全球的并购交易多数是由投机意识推动,所以会诞生GE,Time Warner这样大而无用的公司。2000年互联网泡沫破灭之后,以维护持续创新为目的,减少营运成本,稳中求进的中小规模并购日益增多。互联网时代的通信便利和几十年来多元文化的交流,让各个企业内部的管理结构趋向于扁平,大企业的部门也有机会像小企业一样保持灵活性,淘宝和微信诞生的过程就是很好的例证。至于以用户为中心,这本来就是任何企业的核心价值之一,只是如前文所说的那样,随着移动互联技术的发展,用户与企业之间沟通的渠道非常通畅,企业完全可以将用户反馈囊括在纠错机制之中,形成内部创新的标准化体系,加快产品的更新周期。大概就是这么多吧,比较泛泛而谈,想到哪里说哪了。全球各地通讯技术的发展情况不一,国内各个行业互联网技术应用的程度各异,因此所体现出的竞争形势也都不一样,如果落到具体行业具体产品,还得具体分析。唯一想重复强调的是:互联网技术是属于信息技术的范畴,也是最能体现信息技术价值的一环,因此很多时候我们其实探讨的是信息技术带给生产生活的影响,而不仅仅是互联网。与其用“互联网思维”来解释面对新科技时应秉承的态度,不如用“学习型思维”来一劳永逸的指代。话说最近看了太多令人发指的文章,有些几乎是丧尽常识,为了给自己消消毒,就顺便整理一下思考,抛砖引玉,欢迎探讨。-
2013年开始「互联网思维」这个词汇非常受关注,尤其是在传统行业,「以互联网思维做XX」这个概念非常受追捧。 一些行业大忽悠,对这个词真的有非常非常高的提及率,同时言必称黄太吉煎饼、必称雕爷牛腩,必称roseonly,必称马佳佳。仿佛找到了开启金库的钥匙,其实这个「互联网思维」并无太大新意。只是一个新的时髦词汇。
先讲个小故事,基本是历史原貌。从前有个小饭店,店主死的早,就由老板娘主持经营。女老板面上微麻,人称陈麻婆。
陈麻婆为了强调「轻资产」,特意把饭铺设在成都北郊万福桥。在观察城外运输业的过程中,和四川棒棒在摆龙门阵的过程中,提到劳作了一天,特别想吃重油重辣的食物。
基于发现的这一「需求」。陈麻婆决定基于「长尾理论」以川味下饭菜作为一决胜负的「蓝海」「窄众商品」,希望让棒棒们能在店里得到「极致体验」。但一开始并不顺利,好吃的下饭菜要用很多肉,价格贵,苦力们吃不起。发现这个问题后,陈麻婆「迅速反应」,经过多次和顾客共同「迭代开发」、和厨师构建「烹饪SOP」「流程再造」、推出前为「核心消费者」进行「封测试吃」,陈麻婆终于确定了以下饭豆腐菜为主打对象,赌上自己的名字推出了「麻婆豆腐 beta」。豆腐料到物到火候到,十分好吃。 棒棒们吃麻婆豆腐胃口大开,吃后浑身舒畅,再加上麻婆自己亲自担任饭铺的「首席宣传官」,每天对棒棒们嘘寒问暖进行「有效互动」,这些棒棒成为了第一批「死忠粉丝」,有了「美誉度」。因为这些力夫本身就存在「沟通社群」,加上他们走南创北到处进行「二次传播」,麻婆豆腐很快就出了名。陈麻婆成功受邀在自媒体大会演讲,提了一个问题——我这个算不算是以「互联网思维」来运营饭铺?这是150年前的案例,如果放在今天应该可以在各大传播圈看到一篇文章——「我死了老公为什么仍要把豆腐卖到全世界?」。 ---互联网思维是为了免费的广告------互联网思维是为了免费的广告------互联网思维是为了免费的广告---既然互联网思维一点也不稀奇,只是一个新瓶子。那为什么店铺喜欢自称自己是互联网思维?——因为可以打着「互联网思维」吸引免费的媒体报道。因为媒体资源是非常宝贵的,如果同样大的展现量作为广告或软文,怕是黄太吉们要付几千万元也不够。如果有个新现象、新模式、新话题,媒体也愿意参与报道。经过免费的报道(广告),大家对这个品牌有个起码认识,不管好吃不好吃至少都愿意去尝试第一次,看看有没有这么牛,至少是个谈资。 ▲「黄太吉」与「互联网思维」一损俱损、一荣俱荣。 来自百度指数▲「黄太吉」与「互联网思维」一损俱损、一荣俱荣。 来自百度指数▲黄太吉获得了免费的大量报道。4.3万篇,折合媒体的刊例价广告,值多少钱?▲黄太吉获得了免费的大量报道。4.3万篇,折合媒体的刊例价广告,值多少钱?---互联网思维是为了未来的融资------互联网思维是为了未来的融资------互联网思维是为了未来的融资---还有一个特点,以互联网思维开店的店主,一开始的出资不都是自己出的——自己拿一点,找天使投资人融了几十万,把概念弄成现实。这样看来倒是能算是一点互联网企业常做的事。
所以店铺一开始要引报道、做体验、玩口碑、圈粉丝。
头几个店根本不在乎赚不赚钱,只要有了话题和排队盛况的现象,就有了估值。有了估值、抓住粉丝就有了A轮投资,接下来是B轮投资……之后或者转型、或者卖掉、或者上市等。
如果自己玩法和别人不一样的话,出资都是自己的血汗钱的话,别贸然去尝试噢。 ▲互联网公司融资流程图。▲互联网公司融资流程图。▲很多互联网思维旗号的店铺根本不在乎赚钱不赚钱,旨在圈话题圈粉丝。▲很多互联网思维旗号的店铺根本不在乎赚钱不赚钱,旨在圈话题圈粉丝。核心是为了圈估值,方便拿下一轮的投资。玩法和你一样吗?你要直接学吗?---互联网真正方便的是建立品牌人格------互联网真正方便的是建立品牌人格------互联网真正方便的是建立品牌人格---一些人觉得自己会上团购、刷点评、开微信订阅、开官微就等于走了店铺最基本的O2O流程。个人以为:大误。 现在是一个话语权分散旁落的时代。不再以传统权威去广播身份,而是以酷朋友/专家朋友的身份去平等对谈才是。用互联网可以更方便的创造出品牌人格,有了健全的品牌人格就能创造粉丝。圈了粉丝可以在自己的领域内当教主,当了教主好处多多。想卖月饼粉丝就买,收会费就粉丝掏钱——罗振宇 拍电影就不怕影评人,粉丝票房爆棚——郭敬明 想黑人就有帮衬,粉丝掏钱组基金——方舟子 做手机踩遍业界,粉丝照样为情怀买账——罗永浩对于新媒体运营我没有什么经验,只能说这么多。 最后奉上一句箴言:开个官微每天就这样: 1.遇到灾难煽情点蜡烛;2.发不合常理的新闻拍案惊奇;3.早中晚三顿鸡汤;4.热点新闻中热衷于迎合民众的情绪为弱势群体说话。 其实是为了骗转发,你们真的相信考这些低俗的手段,可以建立媒体的品牌和传播力吗?别做梦了!——via王志安————————————————————【以下为本内容的贴片广告】:我的知乎盐专辑《建立餐饮经营概念的第一本书》上线了。本文为其中试读部分中的一篇,有删改。欢迎选购全书。读者老爷如果有兴趣,下面五个是购买地址:买书的地址: |
| |淘宝阅读:或者在以上6大平台搜「汪惟」或「餐饮+第一本书」也可以。售价:¥3.99元如果你想了解书的详情请点:下图二维码是我的公众号可能您觉得“汪惟居然又在做广告狗!太过分!”在这里我先说一句不好意思...确实有碍观瞻,拜托请当没看见……我大概会当一个月左右的广告狗,但是我确保广告不会太硬,是基于内容的广告。这些放出的内容是各个平台可以试读的部分,也欢迎大家试读(试毒)买我书的读者老爷,谢谢您的惠顾...本文评论请针对本文内容...
互联网思维背后(没有说出来的营销):1、博傻思维:所有的消费者(至少80%吧)都是傻瓜,他们厌恶选择,愿意从众,喜欢炫耀。博傻思维的本质就是,不要以为消费者聪明,你不骗他们,他们还要扁你2、粉丝经济:相信并且善于制造粉丝。他们不问是非,只用屁股思考。小米,果粉......当然,你必须善于制造话题,通过互联网营销,借助种子选手,激发大量的粉丝。3、造梦手段所有的消费者都是赚便宜没够,吃亏难受,所以必须制造让他们赚了大便宜的幻觉。有了上面三个思维,互联网的精英们就可以挣大钱了。那么一定有人问,难道传统经济不能制造这些吗?不能!虽然消费者没有变,但你要知道,在传统经济中,消费者无法宅在家里,而必须到实体商场去购买,这样缺少聚众的环境,无法像传销(对了,传销思维,就是互联网思维)一样,制造一个大众的,博傻存在的环境。消费者无法避免选择(虽然他本心厌恶选择),现实逼迫他不得不思考和询问比较愿意思考,专业的人员。由于缺少了传销这样的粉丝环境,出售者很难通过大量的可复制的传销模式面对这样大量的,同质化的消费者。因此简单的博傻和粉丝操作手段失效,既然量不够大,免费等手段就很难回本。互联网首先将大量的消费者隔离在不同的”宅“中,这是制造梦境最好的环境,避免了和其他人的讨论和商量(骗子骗人时候都是要求受骗者不得告诉其他人,是一样的道理),同时通过互联网,创造了类似传销教室一样的封闭环境(互联网看似开放,由于你可以拒绝选择不喜欢的环境”网站和内容“,因此使得人们更加封闭,社交网络兴起后,人们更容易被圈到不同的封闭的”圈子“中,在同质化的空间,博傻增益放大了人们的”意识形态“一样的迷信),这样更容易制造话题,创造梦境,煽动粉丝......于是,互联网思维下的产品推销,就和传销一样,成为病毒式的营销。其他不多说了,人们正是这样走向越来越弱智的未来。
每个行业的人都会给自己的行业鼓捣一些门槛, 来显示自己圈中人的身份。 商业的本质没有区别, 互联网只是在商业的某些元素上比较特殊,需要更加关注这些特殊点所能产生的商业价值。 每个传统行业也有自己的特殊点,只不过没有互联网这个平台被大肆宣传罢了。 举例:
传统的零售业讲究的三元素; 流量(王府井为什么摊位贵,因为地段好,流量大), 接触(客户到你的店里试试驴, 穿穿哭泣,在超市里看到堆头, 在结账口看见口香糖避孕套,这些都是和客户的接触), 收入(客户买了你的东西)。 网络游戏讲什么呢? 我要上微信平台,我要上微信平台==我要去王府井开店; 免费玩==让用户试试哭泣; 买道具==让客户转化为最终的销售。 零售业和网游业从业者都是在从怎么增大流量,增加contact,增加revenue上动脑筋,没有本质区别。
我理解的包含这么几个方面:从做重到做轻从强调功能到强调用户体验从pc时代的重功能思维,追求大而全的功能(用用office就明白),转变为重用户体验,聚焦用户最关切的核心功能,使产品变得简洁易用实现途径:快速迭代,不断试错,永远都在beta版没人知道用户真正想要的,只有快速、不断的尝试才能验证想法从掌控到协作PC时代是一个人完成一件事情,转变为互联网时代大家协作一起完成一件事情,发挥群体智慧闭环 / 生态系统任何一个小的产品都是一个闭环或生态系统,要考虑每个/每类用户在当中发挥的作用、价值、利益和收获,即每个人都贡献,同时也获得回报UGC(用户创造内容)让用户参与,帮助用户实现自我价值,然后才能实现产品的价值SNS(社交网络)最直接、持久、有效的激励用户的方法就是用户互相激励,即人与人的互动
贡献一个较为简易、模块化的回答,“互联网思维”可分解为:一.用户思维
1.得用户者得天下
2.兜售参与感;
3.用户体验至上;
二.简约思维(产品规划、产品设计)1.专注、少即是多;
2.简约既是美;
三.极致思维(产品/服务、用户体验)1.打造让用户尖叫的产品;
2.服务即营销;
四.迭代思维(创新流程)1.小处着眼,微创新;
2.精益创业、迅速迭代;
五.流量思维(经营模式)1.免费是为了更好的收费;
2.坚持到质变的“临界点”;
六.社会化思维(关系链、传播链)1.利用社会化媒体,口碑营销;
2.利用社会化网络,众包协作;
七.大数据思维(企业资产、竞争力)1.数据资产成为关键竞争力;
2.你的用户不是一类人,而是每个人;
八.平台思维(商业模式、组织形态)1.打造多方共赢的生态圈;
2.善用现有平台;
3.把企业打造成员工的平台;
九.跨界思维(对产业边界、产业链的理解)1.携“用户”以令诸侯;
2.用互联网思维,大胆颠覆式创新;
···································································································································平时做移动端产品开发时整理,内容来自网络,窃以为在理论方面有用,大家尽管收藏自用。
想写这个系列有一段时间了,当你身处其中的时候,你无时无刻都能体会互联网的力量。作为一个从业较长时间的互联网屌丝。虽然没做出过惊天动地的特牛逼的事情,但往往走在很多传统行业朋友的前面。并且也有过不少落地的实践。我把这些实践归功于互联网思维。因为只有当你具备一种思维方式,它才能指引你走向你所期望的结果。年终了,这个系列就当我的年终总结了。
系列一:做一只会飞的猪“李彦宏在2005委员会”海归使命论坛“上说:美国大企业因为历史悠久,所以很容易拥抱移动互联网;而中国传统行业自身历史不长,大多仅一二十年,对本行积累尚不多,所以面对一个新东西就比较迟疑——这就给懂新技术的创业者带来了巨大机会。蔡文胜也说:今后最成功的,就是对传统与互联网都懂的人!”本人近年来多和酒店人打交道。酒店人之传统不是外界能想象。参与了多次与酒店管理者的交流论坛之后,我深切的感受到为什么国内酒店一直很难做过国际联号,甚至于大多数单体星级国产酒店做不过经济型酒店。特别是在国八条之后,国际联号酒店在国内赢利上升,国产星级多数陷入增长困境。一组数据可以管中窥豹,国内星级酒店有近40%还没有自已WEB端的网站,有80%以上有网站的酒店,网站运营是停摆状态。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我们的用户都已经被移动设备占有,而我们的酒店人还有大量的非触网形态,甚至绝大多数处于对互联网走过场的状态。从产品设计的角度,酒店人是一群绝对的利已者。谁给我带来直接效益我和谁合作,这也是携程,易龙受欢迎的原因。等到发现被平台绑架之后,互联网成了他们又爱又恨的东西。其时被这个利已主义短视思维害死的还有许多传统电商从业者,在WEB端被百度绑架。所有的流氓都是我们自已帮忙成就的。基于这点我要讲两个互联网思维。○传统行业做互联网一定要有保有用户的方法。一般的做法是有一个自已的网络平台。因为所有的第三方平台都只是你的工具。这个工具不是你能左右。所有第三方的思维都是先让你免费吃蛋糕,尝尽好处到最终离不开它。这时候你就是待宰的猪。要知道猪圈里有很多猪,你想吃饱就不再是容易的事儿了。只有少数的猪能吃个半饱。而一旦你离开时,你会发现后续无以为继,因为用户不属于你,属于第三方。所以我们要有保有用户的方法。不过度依赖第三方,把第三方当工具,引入它的用户才是根本!简单到开个淘宝店,我们的店长也要想尽办法把你的用户进行分类,有一种自主维护用户的CRM做法。这种做法一定是基于以淘宝为工具,自主维护用户为中心。有一天当我们觉得淘宝不再适合自已,但用户现在自已手里,你有很多选择。当我们拥有自已的平台时,这一切不再是难题。要知道人的精力有限,企业也一样。我们没有那么多的精力把每个平台都当做自已的平台来做。当精力分散时我们很难把东西做细做精。所以重点去做的平台一个做好就够了。工具有很多,一个不行再换一个。○最好的工具源于第一个吃螃蟹思维的人上半年和蘑菇街陈琪有过一次交流。蘑菇街无论在产品还是在运营是我必须要拿出来说一说的案例。任何一个产品一定在设计之初就有最精确的用户定位。这个定位我们要不断的反推,不断的问WHY?白鸦后来和志龙合作成立了逛。逛最初的产品设计问题就出在用户定位上。逛的用户是无法自我延续和自增长的。蘑菇街一开始就锁定了爱晒爱分享的90后女生。她们是一群物欲与个性的代表。有太多点做后续延伸。我这里重点要说的是蘑菇街的运营思维。蘑菇街的第一个百万用户来自新浪微博。那时候新浪微博刚刚兴起,新浪自已也在品牌发展阶段,不断的投入资金。蘑菇街大胆的把新浪微博的运营交给了微博江湖的大姐大酒红,成了第一批在新浪吃螃蟹的人。陈琪后来总结:一:因为是最早尝试的人,所以成本很低。从运营角度来看,对蘑菇街来说这点钱可以忽略不计。二:因为是新平台,用户质量很高,真接影响到在蘑菇街的转化率。蘑菇街最初在淘宝客的转化率达到过8%。这是什么概念。从流量通路来看,搜索的转化率也才5%不到。这堪称一个奇迹。我们知道把一个平台发展到十万用户很容易,但到达百万用户是非常不易的,尤其是高质量的用户。这是蘑菇街成功的有力保证。反过头来我们再看看今天的新浪微博。它已经过了峰值处于下降期了。社会化媒体的平均转化率低于2%。已经不再是很好的通路。现在你再找一家代运营的公司,估计收费能吓死你。蘑菇街的第二批用户来自QQ空间。这里90女生的聚集地。正赶上3Q大战后,腾讯打造开放平台的最佳时机。最早尝这个螃蟹的人是一些游戏公司还有蘑菇街。要知道百度控制了流量入口,腾讯才是控制用户入口的平台。最先尝试的总是能得到最好的机会和展示。也总能得到最好的用户。后来腾讯更是把一些开发权限给了蘑菇街,共同开发,共同成长。你明白我要说什么吗?对,做新尝试,做最早吃螃蟹的人你总能找到最好的回报方式,这就是互联网最好工具的来源。新浪曹国伟曾经说,我也没有想到微博怎么就发展起来了,这之前有嘀咕,有饭否但都失败了,我只能说,时机很重要。互联网有一段经典的言论:站在风口,猪也能飞起来。所以我的分享是关于会飞的猪这个主题。上面其时在讲我们已经到了互联网真正改造传统行业的时代,我们要开始拥有互联网的一些思维,下篇准备讲时机,讲顺势而为。在现下风口,我们如何借互联网发展的“势”飞起来呢。道,颠扑不破,术,无非“借”与“造”。各位搬好板凳,要关门放狗了。--------分割线年初的时候组织了一个酒店移动互联网产品及运营交流会。会上来自布丁酒店的移动互联网团队问了大家一个问题:大家知道二维码放在酒店什么地方效果最好吗?大家莫衷一是,众说纷纭。答案是卫生间马桶对面的门上。布丁是现在酒店行业里移动互联网做的最优秀的一批。下面是当时布丁的一组成果数据:
日正式上线 [国内首家与微信系统直连]的生活服务类品牌
截止目前,会员总量539978人
日订单219个
新老会员比例:6:4
会员发展比例,线上渠道:3:1
其中有26%的新增会员使用微信预订成功入住次数在两次以上。做酒店的朋友有没有吓一跳。这还只是今年年初时的统计数据。布丁的小成功也正映证了我开头说的,产品定位精准。布丁的用户就是开房的白领和大学生。它们午夜时分的订房率是最高的。它们所有的运作和产品设计全部以此为核心。打开最新布丁微信公众号,现在的活动叫69不是一种姿势。你可能对此不屑一顾,但我要说布丁的用户喜欢。你能让你的用户对你爱不释手吗?你知道你的用户所好吗?市场瞬息万变,我们的用户早以来到移动端 ,你还抱着传统思维活在用户够不着你的地方。何以维继呢?我这里要说的是另一个思维。在新形势或是新变化下你拥有的旧资源将产生新作用你想得到二维码最高的转化率是马桶对面的门吗?这是思维问题。门天天在那儿,它的作用以前是防止别人看到你上卫生间,是文明的产物。但在移动互联网时代,二维码作为线上线下连接的通路,它需要载体。人在无聊的时候,才会想办法打法无聊。坐在马桶上你还能做什么呢。小一点的酒店有几十间房间几十马桶,每天也有百十号人来往。我们如果找到连接点,他们有可能成为我们可以维护的稳定用户。市场的维持点在于一群稳定的用户重复消费。在这个移动互联网的新背景下,我们还有多少没有盘活的旧资源?这个我觉得取决于我们受互联网的新思维影响有多深。在做酒店移动营销系统这个产品的时候,我们很快产生了不少客户。但大多数的客户买了产品是不知道去运营的。有一家单体星级酒店的做的很不错,高峰时一天产生过上百的预定。我们就去采访他。其时很简单,他发动了酒店所有的服务人员。他说这些员工每天就是那几样事儿,周而复始,这事对他们来说很新奇。玩得很起劲。当然你得有效的激励。他最后还提出了一个新想法,我们为什么不把所有的单体酒店进行联盟。当另个城市的酒店客户来到我的城市就推荐给我,反之亦然。这样我们就能共享资源。我们不尽要说这也没什么,关键是为什么他做到了,以及他想到了。这就是互联网思维。互联网就是分享人人的力量,共享社会的资源。它只是用一个简单的方法激活了库存资源。这看似简单的背后,是他受互联网的影响已经深入其中。李开复曾经说过,随着平台的发展,如今的创业成本很低。这话我深以为然。中国互联网经过十几年的发展,用户习惯已经形成。他们多数就聚集那里。我们要做的是成为一只顺势而为的猪,以平台为工具把属于自已的用户服务好。做好自已所在领域的服务,成为用户不可拒绝的选择你就成功了。每个平台都有自已的生态圈。自已的玩法,就像玩游戏一样,成为规则下的高手只因为你比别人更熟悉规则。这就是顺势而为。服务是一项很蠢的活儿。它不需要你动歪脑筋,它只是要你用心。你的产品或是服务就是一件猪儿要做的事。互联网的顺势而为有两种做法:○造势这个难度有点大。已经过了那个时代。现在哪个创业者再和投资人说自已要做怎样怎样的大平台,改变互联网格局,估计会被当做二逼看待。个人认为任何一个产品哪怕用户基数很小,做上十年以上都可能成为所在领域的平台。本人从事的一家过十年的互联网垂直行业其时已经是一个平台,我们在原有业务的基础上已经衍生了多个产品线出来,而且成绩不俗。我这里要说的平台是指上面开复先生讲的平台。举阿里巴巴为例。马云为阿里造了十年的势。因为早期电子商务就只是一个概念。马云因此得到了马大嘴,马疯子的称号。这是成全世上有为法,只为一个电子商务的势。○借势这个有太多的玩法。大到产品如何借平台的势,单点到如何建立互联网渠道。SEO,SEM如何借搜索的势,社会化媒体营销如何借社交网络的势,小到一个文案如何更贴切于渠道打通转化要点,微到一个标题如何制作更吸引眼球。看似繁杂的工作,其时万变不离其宗。无非是我们如何更好的在不同平台上做好自已的服务转化。每个平台都有其特性。建立属于自已的转化模型。这是个细活儿。难点是建立一个高效执行的团队。在此基础上,深化研究学习,掌握转化要点只是时间问题。和做产品一个道理,这是个迭代的过程。关于产品借平台的势我可以举个唱吧的案例。和陈华认识要追溯到他第一次创业了。他离开阿里以后去学习深造,后来创立了唱吧。我中间比较关心唱吧的赢利模式,曾私信给他建议:引入传统电台的商业手法。如新人打榜,新歌发行,风云榜等。他的回复是正准备尝试运作。唱吧中间和微信有过很深入的合作,是第一批微信平台主推的应用。当时腾讯在全力打造开放平台,于是唱吧借着腾讯平台的势在QQ空间,微信交流框口两个开放接口运作起来。成功策划了一次比较大规模的活动。很快唱吧的用户由百万级上升为千万级别。表面看似简单,这里其时有复杂的细腻活儿,接口的功能要实现怎样的产品效果,接通后产品表现形式,如何和微信QQ空间的用户对接上,活动如何才有吸引力,在平台的表现形式如何呈现,参与活动后如何保有用户。这不是简单的运营,在互联网上所有的事情你都可以把它产品化。这就是做产品。这是我要说的另一个思维。产品既服务,运营既产品。这么说吧,你认为一个内容编辑是运营的工作吧。但我要告诉你,不是。这也是产品。是内容产品。当你拥有真正把内容当做产品做的能力时,你才真正拥有互联网思维。成为一个好的专业的互联网编辑。最后我还是想再说说关于猪一样的做服务这件事儿。杭州有家叫做甘其食的连锁餐饮公司。老总叫童启华,他只卖包子这一种食品,在杭州这一个城市每月能做到近千万的销售额。我的天,那只是个卖包子的生意!如何做到的?童启华有两次创业,但成功的经验是一样的:第一次是开网吧,网吧的用户主要是以网游为主,而好的网游对电脑硬件要求高,一般网吧都是二手机,或是一般配置的电脑,这是从经营成本考虑。一般人也都这么做。童启华不是,他用最好的硬件配置。达到最好的网游效果。用他的话说,这是一种最重体验的服务。于是在他的网吧玩的用户其他家都玩不了了。因为玩不下去了,太垃圾了。于是第一次创业他成功了。做包子他也运用了这个经验。因为包子和玩游戏一样是重体验的服务。包子是所有吃的产品里最没技术含量的,谁都能做,关键点是在食材。一般做包子的用的食材地球人都知道是什么。甘其食却用了最珍贵的食材。进食材时没人相信这是用来做包子的。于是我也跟着排队每天去买甘其食的包子。 像猪一样站在风口,有一天我们都会飞起来!
提供一种思路:人类社会经历过:渔猎采集文明,游牧文明,农耕文明,工业文明,现在逐渐进入到后工业文明(信息时代)。每个文明有每个文明的经济基础,每个文明都有每个文明对应的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包括但不仅限于政治制度、法律制度、家庭制度、人的思维模式。渔猎采集文明对应的政治制度是部落制度,法律是部落习俗,家庭还没有家庭,思维模式是每天想怎么找吃的不被饿死。游牧文明对应的政治制度是族群制度,法律是约定俗成,家庭一夫多妻制,思维模式是风吹草低见牛羊。农耕文明对应的政治制度是文官制度,法律是各种律例,家庭是一夫一妻多妾制,思维模式是多土地多子女。工业文明对应的政治制度是民主代议制,法律制度是大陆法和普通法,家庭制度是一夫一妻制,思维模式是分工和专业。信息文明对应的政治制度是……,法律制度是……,家庭制度是……,货币制度是……(比特币?)思维模式是信息成为基本需求、打破专业分工、消灭距离概念、数据反馈分析、互动反馈迭代、全球化国际化、互联网成为外脑、科技彻底成为信仰、超音速光速速度……。省略号部分正在迅速变革和形成中。人类为了适应信息为基础生产要素的环境,需要在信息时代的思维模式。互联网思维大约即是人类在信息时代的意识形态,
为了适应扑面而来的这个新时代 。
前段时间去上海参加UXPA用户体验大会,按理来说是互联网行业关于UE的峰会,却确吸引了一大批像TCL,华夏,平安,等传统企业的人来参加。我当时和他们聊的时候,说就是因为最近互联网企业太火了,对传统企业的冲击也很大,所以他们也来纷纷学习互联网企业的思维,想向互联网企业学习。于是我就很疑惑了,他们所学习的互联网思维到底是什么?以前听说互联网企业的三大要素是大数据,用户体验和快速迭代,但是在和他们聊天的时候发现他们一点都不缺。而这三样,恰恰是身为传统企业的保洁和沃尔玛做到了极致。做用户体验的时候,连我们这些互联网企业都在向海底捞学习。再拿现在大家都吹捧的小米来说,小米真的是互联网企业吗?我觉得不能全算吧,小米手机也是一年才一款新机,首先不符合快速迭代。小米3和小米2相差甚远,而且很多以前被诟病的问题也没有被解决,所以不像是一直通过数据和用户来改善过的。小米实体售后很不完善,虽然在做,但是与一些传统企业还是相差很远,这用户体验就被比下去了。所以其实小米手机一点都不“互联网”,它最互联网的恰恰只是MIUI。而MIUI是软件和互联网服务,当然是雷军一直最擅长的。所以,连我们做互联网的人都一直说不上来的互联网思维到底是什么?如果互联网思维只是个假概念,传统企业想向我们学习的到底是什么呢?这个疑问一直停留了很久,也和很多人讨论过,直到昨天雷军和董明珠互掐时马云说到了点上“其实没有传统企业和非传统企业的区分,只有传统思维和创新思维的区分”。1,新思维互联网行业的变化一直超快,所以没有什么传统的思维和经验可以一直保持借鉴。前几年我们做软件是一套经验,后来做web是一套经验,然后做移动互联网又换了经验,马上做互联网硬件,又要去探索新的经验。所以这样的属性就要求互联网人一直要改变观念,去寻求新的想法和新的突破。所以做互联网的,想法天马星空,敢于不被以前的东西束缚,表现在做传统硬件时,就会经常弄出一些很特别的花样来。2,年轻开放文化互联网企业整体的文化都非常的年轻,开放,创新。当然这不是说传统企业没有,而是大部分传统企业可能都比较严肃成熟些。因为很多互联网企业本身就很年轻,老板也很年轻,招的人也很年轻。而且互联网企业的年轻人和制造业的年轻人还不一样,不是农村务工的工人,而是很多大学毕业知识和视野都比较开放的年轻人。而且针对这些年轻人的公司文化往往开放和包容一些,比如不打卡,网站随意上,开各种各样的讨论会活动等。与上级和老板的层级关系也不会那么大,和领导随意吃饭聊天也不用鞠躬点头什么的。我听同学在的一些制造业公司,上班不让上Q,不能网购,很多社交网站都被封了,可想这里的员工很多新思维和信息的获取都会滞后很多。所以说到根本,这跟互联网思维无关,而是因为互联网企业能有一个开放包容的文化和形态,所以做互联网的人思维看起来“很独特”。那些来膜拜的传统企业如果只是学习互联网的用户体验和快速迭代,往往会不接地气很难应用。而本来就很开放创新的传统企业则不需要学我们了,因为他们本身就做的很优秀,值得互联网企业学习。
互联网思维的特点在于1.开放思维2.知识共享3.创新驱动对于工作方式,使用互联网的方法,在互联网上最重要的不是工具,而是思维,比如关注最新的互联网产品,搞定一切困难去使用最新的产品,思考互联网事件,关注互联网政策,参与互联网活动。
以下为我的关于颠覆式创新和互联网思维的听课笔记,请勿转载。一个偶然的机会加入了颠覆式创新研习社并参加了5月4号/5号在广州举办的第一届社员大会。最大的收获是学习了互联网思维的逻辑推演,区别于大多数人讲解的互联网思维只是局限在其表现形式上。
大会主讲为李善友教授,教授曾担任搜狐总编辑,后创办酷六网并任CEO。目前在中欧国际工商学院任教并创办创业营,主讲颠覆式创新,今年创业营的学生有罗辑思维出品人申音,黄太吉创始人赫畅,马佳佳创始人张孟宁,钱方创始人李英豪,雕爷牛腩创始人孟醒,91助手创始人熊俊等,教授的梦想为在10年内教授出100个10亿美元的公司。颠覆式创新研习社是教授与其学生发起的以学习和研究颠覆式创新为目的的社团。
很多人都在谈互联网思维,认为开个微博/微信,强调用户思维,兜售参与感就是互联网思维,但教授认为这只是互联网时代的表现形式。李教授提出3个词:互联网时代的生存结构,互联网时代的思维方式,互联网时代的表现形式。生存结构的改变证明现在处于一个新的时代,为了适应新的生存结构产生了互联网时代的思维方式,根据互联网时代的思维方式产生互联网时代的生存方式。雷军的七字诀,孤独九剑均是生存方式。理解了推演的过程才能更好的理解互联网思维。请读懂前面的逻辑关系后再看下文。因为内容的丰富无法对以下进行一一的扩展,相信内容很好理解。同时强调以下很多内容仅仅是注解,月亮只有一个。本文大纲如下:一、互联网时代的生存结构1.1,时代的战争1.2,为什么说我们现在处于一个新时代(互联网时代)1.2.1,成本结构的时代变迁1.2.2,产品性能属性的时代变迁1.2.3,社会组织形式的时代变迁1.3,互联网时代生存结构的三个0模型二、互联网时代的思维模式2.1,营销篇——成本趋零,利润递延2.2,产品篇——功能必须,情感强需2.3,组织篇——个人异端化,组织社群化三,互联网时代的表现形式:产品型社群;(生存手段:社群运营能力)时代的战争(我们的对手是变迁的时代,新的文明)赌局:雷军VS董明珠=互联网思维PK工业思维1、第谷的弟子开普勒使用自己(第谷)的观测数据发现行星运行的三大定律,被誉为“天空立法者”。原因在于第谷所在的时候盛行托勒密地心说,而开普勒时代哥白尼日心说已出现;2、不是输给互联网,而是输给不信互联网——王石;3、不要用战术的勤奋掩藏战略的懒惰——雷军;4、你什么错都没有,就是错在太老了——马化腾;5、夏虫不可语冰——《论语》;6、消灭你与你无关——《三体》;为什么现在处于一个新的时代通过商业模式创新,实现降维化,即使在毛利率为0的情况下依然能够盈利,然后转身去攻击那些处于低文明的企业通过商业模式创新,实现降维化,即使在毛利率为0的情况下依然能够盈利,然后转身去攻击那些处于低文明的企业根据递弱代偿原理移动互联网时代产品的生命和周期降为0;根据递弱代偿原理移动互联网时代产品的生命和周期降为0;情感需求超越功能需求。工业时代是一个杀死灵性的过程......互联网会变得有温度——段永朝公司边界被打破出现生物型组织,社群将成为新的连接方式。公司边界被打破出现生物型组织,社群将成为新的连接方式。互联网时代生存结构的三个0模型毛利率为0
产品周期为0
人与人冗合度为0互联网时代的思维方式之营销篇(成本趋0,利润递延)A,运营费为0(核心:颠覆式成本结构)=零广告费+零库存+零渠道费1,品牌定位(零广告费)与其更好,不如不同;品牌即品类;定位越小越好;品牌建设的顺序:忠诚度-美誉度-知名度(传统品牌相反);2,社会化媒体,社区战略(零广告费)用户活跃在哪里,我们就到哪里去;微博也是客服,客服就是营销;批评胜于漠视,吐槽也是参与;3,内容营销(零广告费)核心:不是占据用户的眼球而是嘴巴;在自媒体时代,越端庄,越SB;4,去中介化/降维化(零渠道费)互联网思维并不是互联网+,而是互联网-,减掉一切与最终用户直接沟通的障碍,减掉层层加价的中间渠道,减掉组织多余的架构层级......——《罗辑思维》;互联网思维并不是互联网+,而是互联网-,减掉一切与最终用户直接沟通的障碍,减掉层层加价的中间渠道,减掉组织多余的架构层级......——《罗辑思维》;互联网时代,产品到达用户的成本为0,产品本身就是广告;一切产业皆媒体,一切内容皆广告——罗振宇;,5,工业时代B2C,互联网时代C2B(零库存费)预售电商的本质是信用B,毛利率为0不打价格战,直接降到成本价(BOM物料成本);消费模式倒逼产品升级;降维化生存,发展多次打击能力;互联网定价权:先二维化生存,再二维化攻击;精品;微利;海量互联网时代的思维方式之产品篇(功能必须,情感强需)不能一味钻研技术然后再考虑可以把它用在什么产品上,以及用什么办法把它卖掉,我犯过的错误可能比在场的任何人都多,伤痕历历在目——乔布斯;我一贯认为,我们必须首先从客户体验出发,进而再回头考虑技术上的可行性工业时代互联网时代功能Feature一点极致,超出预期,给用户惊喜;技术Adcantage超越商业价值的强烈情感关系;价值Benefit产品的本质是连接的中介,工业时代承载的是具体的功能,互联网时代连接的是趣味和情感——罗振宇;情感体验超越功能体验苹果的产品糟透了!它们没有灵魂!——乔布斯产品情感四要素1、极致
真材实料:修合无人见,存心有天知/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虽贵必不敢省物力——同仁堂不求十全十美,但求一点极致,一针捅破天;尖叫值,10倍速超期望;把眼前的事情做到极致,下一步自然就会出现;2,简洁
在很多领域,苹果并没有真正的从零开始发明产品,苹果吸纳了原本比较复杂的东西,巧妙地把它们变成了简洁的东西——《疯狂的简洁》单品策略比多品策略成本低1/10;产品的竞争不是广告与广告的竞争,而是对用户说服能力和感染能力的竞争——吴伯凡;苹果的设计:3,逼格
产品的人格化特征时代到来;新四化:一切商业都将互联网化,一切品牌都将人格化,一切消费都将娱乐化,一切流行都将城乡一体化——吴晓波;魅力人格体,具备独特的性格;苹果:Think Different;Apple 苹果 Think Different 电视广告:雕爷牛腩:以求道的态度做一碗牛腩不要强求不喜欢你的人喜欢你,让喜欢你的人更喜欢你4,铁粉归属感;光有顾客是不够的,要有粉丝;光有粉丝是不够的,要有脑残粉——雕爷牛腩创始人孟醒;脑残粉不在于数量,而在与“残”;把用户变成粉丝,赚粉丝的钱比较容易;互联网品牌是创始人,产品和粉丝之间的一场合谋;互联网时代的思维方式之组织篇(个人异端化,组织社群化)并非原有的疆域在缩小,而是一夜之间整个大陆碎裂成了群岛——罗振宇;杰克韦尔奇:20%/70%/10%人才观 PK 乔布斯:要么天才,要么狗屎。牛B的顶尖人物才是最重要的;去管理化:当年我们误入歧途,都抓管理去了——小米电视 王川;毁三观的管理文化1,没有KPI,只有两个目标:用户是否为产品尖叫,用户是否推荐给朋友;产品是核心的核心,人人都是产品经理财务分析告诉我,早点出一款烂车超过晚些退出一款好车——通用汽车前CEO瓦格纳《绩效致死》;毁三观的管理文化2,没有管理层,超级扁平化,每个合伙人都是项目组负责人;精英小团队的好处:不用管理,成本低毁三观的管理文化3,只开产品会,不开正式会议;没有组织架构,微信群就是基本的组织形式,不用邮件(慢);管理广义化之速度,让快节奏的工作氛围来影响员工行为,让业务管理来驱动员工管理;如MIUI每周更新一版;管理外部化之透明,让用户广泛参与,让用户的吐槽和赞扬来驱动员工进步,让用户管理来激励员工管理;如小米同城会粉丝对设计师的评价;管理游戏化-Fun,人人都是游戏的一份子;公司变轻,团队变小,层级变少,管理变淡,人即公司;管理被降维:产品就是管理,管理融于产品。把人员管理嵌入业务管理,把内部沟通融于外部沟通,把所有的管理,文化,价值观,Vision融于:做出让用户尖叫的产品;金山的“小米化改造”包产到户,独立子公司,管理层MBO关停并转,聚焦毒霸,游戏,WPS三块业务放水养鱼,弱化KPI,不在乎财报,只重视产品腾笼换鸟,进军移动互联网,金山云筑巢养凤,大手笔吸引人才互联网时代的生存能力:社群运营能力最推崇的表现形式:产品型社群从经营实物到经营用户:实物是手段,用户才是资产。人是最重要的资产,不再是口号,而是商业模式营销与产品合一,管理和产品合一,粉丝和用户合一,内部与外部合一;其他类型的生存方式:1、铁粉型,如NBA俱乐部2、微信营销型,如淘宝店主......3、个人魅力型,如雕爷牛腩4、社群中心型,如小米,罗辑思维(推崇)5、移动O2O型,如嘀嘀打车6,本地O2O型,如阿虎烧烤“特斯拉案例与颠覆式创新”也非常精彩,不做过多记录,请看后面的思维导图。1、亚马逊Kindle的诞生:你的工作就是要干掉自己的生意,目标是让所有卖纸质书的人都失业”——亚马逊CEO学习《创新者的窘境》2、颠覆式创新是一次跨界打劫,一场不对称战争,方式有二:低端颠覆(日本汽车到美国),新品类颠覆(特斯拉)3、应对行业颠覆,方向感重过战术一万倍!4、铁匠在啤酒中洒下眼泪,悲叹自己没有办法在铁器时代卖马掌,但是这并不会使他们的马掌更受欢迎,那些学习变成机械师的铁匠才会保住自己的饭碗——Cory Doctorow (历史的车轮只会无情的碾过)思维导图BY崔洪波——品牌战略的行与思 推荐:1、:降级论 2、雷军:用互联网思维改造传统行业 3、雕爷:锤子手机的机会 4、罗振宇:一切产业皆是媒体 5、罗振宇:商业世界的重新想象 6、中欧商业评论:一堂颠覆式创新的哲学课:7、三言两语:互联网思维下的商业逻辑 8、中欧商业评论:如何在数字时代出魅:9、马佳佳申音等在创业营的演讲:10、赫畅:一个没有“三观”的大叔是卖不好煎饼果子的 思考:1、为什么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从成本结构,产品性能属性,社会组织形式三个方面来证明?多了?少了?跑偏了?2、李善友更加强调产品,产品是本,社群是方式;罗振宇更加强调连接,产品只是连接的媒介。在某期《罗辑思维》提出煎饼果子好不好吃重要吗?
这样思维本身也在限制思考的范围。只要思考问题的时候加入互联网的因素,就是互联网思维,其他关于思维的任何形式和方式都是允许的。
大晚上重新审视这道题目。什么叫互联网思维?我思索了半天,想找到类似的东西。我忽然想到了国富论,或许这就是答案。国富论第一章意思是什么?如何提高劳动力,和提高劳动力的效率。我们先谈劳动力的效率,怎么提高效率?首先他讲了分工。他举了一个例子制造扣针的例子,你看扣针制造的多么简单,但是他分成了十八道工序。如果你不分工,一个都造不出来,如果分工了可以造4800枚。为什么分工能提高效率呢?国富论讲了三个原因,分工使得技艺日进,因为分工导致了你会只做一个事情,你会琢磨这个事情。分工使得大家从一个工种转换到一个工种的时间,分工能节约大量的时间。分工能促进某些技术的发明和改进。因为分工导致别人天天折腾一个事情,他天天想怎么改进这个事情。总结是,分工节约了人的时间。互联网思维是什么?就是利用互联网把互联网上的人进行了分工。节约了人的时间。因为互联网的特性导致人数太多,所以分工就非常的细,导致了效率的大大提高。也导致了竞争大大的提高。打个比方,我这个死宅整天宅在家里不出来。怎么做到的?电脑是全世界折腾了多少年才进化成这样的,我的网络是多少人的心血和努力。我上的淘宝是阿里巴巴去血拼多少竞争对手换来的,里面的员工费了多大力气才弄出来的。物流是费多少人多少心血才弄出来的。。我原本要出去,要到市场去问价格,然后买到,放回来。而由于分工的细化,有人帮我做了或者简化了。节约了我时间这或许是大家认同的便捷背后的原因。所以互联网群众说竞争激烈?雷军说的互联网思维也是基于这个原因。顺着这个思路。。互联网就是一个大的市场。。然后就会出现一双无形的手进行掌控(看不见的手)。。至于要讲口碑,群众参与度高?社会媒体传播?那是因为某种程度的匿名,没有管制,和高效率。。这三方面原因。因为某种程度上的匿名,导致你敢说,凭心情说的,人都有表达欲的嘛。。我买了个东西我不爽,我就要吐槽。又没有管制,我花费十几秒时间就能吐个槽,还有反馈,多好。。请参考,在新闻联播上放弹幕。里面夹杂了传统和所谓的互联网思维。我相信会非常喜感的。这三方面导致了丛林法则,也可能是与传统社会差距最大的地方吧我觉得我意思已经表达了。多说无益。。
根本就没有什么互联网思维,大家这么认真的总结归纳其实都是错的。本质上“互联网思维”是一种营销模式的外衣,感觉很高端上档次,犹如这几年大家逢人便说“云计算”、“云存储”等等,20年前的分布式概念加一个时髦的名词,方便那些大而臃肿的公司们再次从市场上疯狂贪婪的圈钱而已。回过来,“互联网思维”的本质就是“屌丝经济学”,可以参看余额宝等等营销。以前的销售逢人便说刚签了上亿大单云云,那些年都是大单经济学,路边闲散的毛票根本没人理。在当前的金融情况下,拜某些大员的经济策略之福,这些都是浮云了。有道是蚂蚁腿上的肉也是肉的中国古老民间朴实的充分落地的货郎经济学原理,通过廉价的互联网沟通模式,终于方便巨头们连屌丝腿上的肉痛快的收割了。很痛心的概念,它具体代表了什么,你们都懂的。看懂的,心里明白的3种人,1种跑路了,1种昧着良心摇旗呐喊分食分尸,1种在知乎归纳总结寻找真理。求折叠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逻辑思维是什么意思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