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意拳吧九要论之解释

1. 新增扫二维码功能,可直接扫 VeryCD 网站影片页面的二维码,便能在应用上打开;
2. 新增支持 B 站视频(哔哩哔哩),满屏的弹幕更欢乐;
1. 新增支持 B 站视频(哔哩哔哩),满屏的弹幕更欢乐;
2. 在影片封面上展示在线视频的清晰度;
您的位置:
网友评论:
我的师傅也得了脑血栓,虽然医治好了,但行动都大不如从前,也有人说练武的还能生病?其实练武的也是人,师傅的家庭以前不太和谐,经常怄气,在外头和朋友有经常大碗喝酒,怎么能不生病?如果在正常人得的这种病,怕是走路也不好走吧。其实长寿的人心态要好,生存的环境也要适应。
楼主相当敬业,致个敬
武术是打的不是说的,说那么多干什么?下来学习一下,好则学之,不好则删之,感谢楼主的好意。
白莲教的也自喻刀枪不入,且信徒众多,武术的兴起不过就是借助于电影少林寺播出,和金庸等YY高手小说的传播而推广起来的,看看金庸和梁羽生之前的武侠小说,还玩千里之外飞剑取首级呢,而放眼历史,古籍所列高手,无一不是力大无穷,而今力不如人,则说可以四两拨千斤,甚至说什么内功之类的,更无耻的是被说起在世界搏击比赛的无所作为,马上就有一群NC跳出来讲武德,说什么真正的高手与世无争,不愿出手,孔夫子还周游列国寻求从政机会,所谓高手德比孔夫子吗?泱泱中华,不平之事也多,有听过武林高手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的报道吗?倒是吹捧和招生的报道不绝于耳,我并不反感武术,但反感这种YY,希望有一天可以听说这现实中有见义勇为的侠客,在国际武道大赛上打个名次。
引用(YRYX8088 @ -05, 11:16 AM) 白莲教的也自喻刀枪不入,且信徒众多,武术的兴起不过就是借助于电影少林寺播出,和金庸等YY高手小说的传播而推广起来的,看看金庸和梁羽生之前的武侠小说,还玩千里之外飞剑取首级呢,而放眼历史,古籍所列高手,无一不是力大无穷,而今力不如人,则说可以四两拨千斤,甚至说什么内功之类的,更无耻的是被说起在世界搏击比赛的无所作为,马上就有一群NC跳出来讲武德,说什么真正的高手与世无争,不愿出手,孔夫子还周游列国寻求从政机会,所谓高手德比孔夫子吗?泱泱中华,不平之事也多,有听过武林高手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的报道吗?倒是吹捧和招生的报道不绝于耳,我并不反感武术,但反感这种YY,希望有一天可以听说这现实中有见义勇为的侠客,在国际武道大赛上打个名次。你尽可以发表你的看法,但是希望你有实际的证据来证明你的观点。意拳选手参加各类比赛的战绩我前面已经贴出来了,其中还有两段比赛录像,你都可以去仔细核实。意拳养生的作用获益者更多,前文所述的秘静克老人还健在,你也可以去调查。你也尽可以来北京去崔瑞彬、姚承光等老师开设的武馆访一访,实际体会一下再来表态会更有说服力。
应该属于国术的一部分吧 下来看看
上面有人提到少林寺,其实他对少林寺与少林武术又有多少了解呢?!巧了,意拳还真与少林寺有所渊源。其实天下武林是一家,如真要说渊源,意拳自然与形意拳关系最深,但与其他拳术也多有交融。形意原名心意拳,或心意把,早年王芗斋先生在少林寺与寺中大和尚恒林以及其他高僧交情甚深,相互切蹉,很有收益,后来姚宗勋先生在师弟杨绍庚的陪同下,也曾专门去过少林寺,与当时的德禅方丈求证此事,得以证实,据德禅言,心意把乃少林镇寺之宝,但现今少林寺真正得心意真传的寥寥无几。尤为可惜的是,恒林这支的功夫已经失传了,其徒妙兴因民国年间率领少林寺僧兵参与军阀内战(那也是少林寺僧兵的最后一次出征)而离世过早是其主要原因之一。此话乃是从德禅大师他们那里得来,甚为遗憾。单就这一点来说,意拳与少林与心意颇有渊源。
很久没上VeryCD了,刚来就看到好东西。感谢楼主发布。不喜欢意拳的大可走开,没必要诋毁王、姚的人品。老人已经去了,活人再怎么说,他们也不可能分辨。说王老是汉奸的文章一转再转,也不知道这些人是没有分辨力还是别有用心。这类文章最早出自哪我不知道,影响最坏的当属李紫剑文。李是什么人大家可以google。此人自己承认从意拳中获益非浅,转眼就质疑王老人品,够得上欺师灭祖了。反观王老,从未说过半句形意的不是。连尊师重道都不懂的人也敢提人品?王芗斋和齐纯之是汉奸?中国有几个齐纯之?有点名气的就一个,也叫齐纯芝,别号白石山人,以齐白石之名行于世。诸位有谁听说过齐白石是汉奸的?不多说了,公道自在人心。
据我了解的意拳,确实经得起历史长河的考验,无论技击或者养生,其前辈渊博的理论水平及实战体验,并将其公之于众,利国利民,不容诋毁!!!
楼主辛苦了,我常在北京,能联系上您吗?我正在学习站桩功,想跟您请教。
引用(荒漠孤客 @ -10, 04:13 PM) 楼主辛苦了,我常在北京,能联系上您吗?我正在学习站桩功,想跟您请教。与我联系意义不大,因为我无论怎么讲也不可能比各位老师和先生们讲得更好。崔瑞彬、姚承光等老师的武馆都在北京,你既然也常在北京,直接当面请益即可。崔老师武馆咨询电话: 010-
姚老师武馆咨询电话:(姚承光),(办公室),010-(办公室)如果需要网上答疑,可登陆“武塞网”()的“意拳天地”专版,其版主为崔瑞彬老师弟子龚东先生,无论是否参加崔老师的函授都可以就自己的锻炼情况向其提问,有问必答。此人学识很好,对意拳的训练体系了解颇深,多次担任意拳选手参加各类比赛的执行教练,而且与杨绍庚、张中、窦世明等前辈多有接触,见闻颇广。一般问题问他即可。另外,崔老师及其弟子每周日上午10:00在北京陶然亭公园湖心岛东侧免费教学,你也可以去看看,找崔老师的弟子赵树坤先生即可。
楼主辛苦了!谢谢
每个人都要克服心理的障碍
第四十一楼不知何故被删除,重贴一遍。习拳读书贵在明理——答李紫剑《大成拳问疑》  (发表于《武魂》杂志)  龚东                          
    今有河南李紫剑先生读意拳(大成拳)诸书有疑,请教于业内高明。余虽自揣不文,更不敢以圈内高明自居,然所幸能得明师之教诲,深知习拳最贵明理,读书亦然,均要在于学术之原则原理通与不通。故就李文有关疑条逐一解答如下,不妥之处,敬请指正。     问疑8:芗翁《意拳正轨》中,心意拳原句比比皆是;迨及《拳道中枢》,心意原句寥若晨星矣!《意拳正轨》中,拳式赫然;《拳道中枢》,拳式不存矣!请问圈内高明,其中深意何在?    答:《意拳正轨》系芗斋先生壮年时之著作,原为在天津太古公司和青年会设帐传授意拳时的教学提纲,多在师生间传习,本非问世之作,1929年正式出版时由芗斋先生补序。虽然,当时的意拳已经把站桩提高到了拳术训练的核心位置,摒弃了延习已久的套路及固定的招式招法,且在五形合一、六合等拳论方面亦有所突破,但肯定地讲,这个时期芗斋先生的拳学思想,尚未完全洗尽形意拳(心意拳)旧说,阐述拳理多秉承郭云深先生所传,并沿用有不少的形意拳谱论,比如交手径法、龙法、虎法等均源于《岳武穆形意拳要论》(也即常说的《九要论》)。以此而言,文中“心意拳原句比比皆是”、“拳式赫然”,自然也就不足为奇。    《拳道中枢》,又名《大成拳论》,是芗斋先生经过十数年不断总结提高于1944年完成之代表作,此时芗斋先生的拳术实践和拳学理论,已完全超越了形意拳旧论,阐述意拳时既融合了老庄佛释等中国传统哲理,更运用了不少现代的科学理论,正如其衣钵传人姚宗勋先生所言“显示了我国拳术的原貌并赋予了新的理论内容”。这正是文中“心意拳原句寥若晨星”、“拳式不存”的原因之所在。    关于两篇论著有何不同之处,姚宗勋先生1963年为《意拳正轨》所写“补证”一文已有详细解释,原文刊录如下:    《意拳正轨》一文,系先生壮年之作,早已散佚。近由香港同好,寄至保定,请重加修订者,先生以无暇及此,遂搁置迄今,因传抄之讹,间有错字漏字,余因限于水平,不敢谬为补正,将有待就正于高明。    纵观全文,与先生一九四四年所写《大成拳》一文中,所说未尽相同,与近年之说差距愈显,兹举数例:一自序中之意拳来源;二练气之说;三交手径法;四龙法、虎法及老三拳之解释。    余之谬说,为先生著文时之水平,若是秉承师说博采各家,犹未能尽洗旧说更辟新径,后经三十余年之不断提高,去芜存菁,弃者弃,立者立,遂成今日之说。然此文犹有供学者参考之价值,更可藉此文略见其发展之迹,不足为先生累也。    桩法换劲、锻炼筋骨、用劲之章与近二十年之说大致尚同,无大出入,练气一章系根据传统养气练法更参以释道之说而成,三十年前先生已批判之,弃之而弗谈。    五行合一一章,与后说无异,六合一章,后仅保留“全身之法相合谓之合”、“非形势相对谓之合”之说。    歌诀一章,与后之说大意无出入,仅“形具切忌散”之具字,疑系体字之误书,后改为“神形切忌散”与原著无出入。    交手径法一章,大致系传统之法则,与后之说尚符,然本文中“下腹要充实”、“吐气开声”二句与后之说不同,前者改“小腹常圆”,后者即用“试声”之法。    龙法、虎法二章,近二十年已不再谈,龙法之意为身形矫健,神形力具,忽隐忽现,变化无常,不可捉摸。虎法之意为气势逼人,周身之力浑圆一贯,一到全到,如虎之勇猛无畏也。故后文有“龙虎二气为技,三拳为击”之语也。最后一节,三拳之说,后增益为“践拳”系指步法,“钻拳”亦即手及前臂,“裹拳”指身法,包裹万象之意。   不揣鄙陋,妄为先师遗著作补证,疏狂之处尚乞鉴谅,并乞高明指正。                              姚宗勋谨识                          于北京兴盛胡同二十八号西屋                             一九六三年八月一日     问疑9:读《拳道中枢》,令人茫茫然无所措手足,其高论如“内清虚而外脱换”,“神光朗照颠顶”,“体会细胞动荡之情态”,不知几人识透其中玄机?而读《意拳正轨》,则令人甚喜桩功有道可循,其桩态要求“左右伸展、挺拔颈部”,可谓握桩功之大要。请问芗翁晚年之作如何反不如早期著作平易近人呢?    答:李紫剑以“平易近人”一语问疑,不外乎有两层意思:一是说《拳道中枢》不如《意拳正轨》好读,否则怎么就没有几人能识透其中玄机?二是隐喻《拳道中枢》不如《意拳正轨》写得好,不然为何一读《意拳正轨》就能握桩功之大要呢?    对于两篇论著,姚宗勋先生为《意拳正轨》所写“补证”一文已有详细解释,可知《意拳正轨》带有明显的形意拳痕迹,对拳学新观点和新思想的阐述相对比较笼统,实未尽意拳之精奥,比如桩法换劲一章,只概述了站桩作用、浑元桩由来和站桩基本要求,并未作进一步的深入。《拳道中枢》则很是不同,思想观点耳目一新,理论内容丰富多彩,练功步骤亦自成一体,同样谈站桩,既讲了基本桩的练习,更就技击桩神、意、力之运用有比较多的论述。    真不知李紫剑为何读《意拳正轨》反倒“甚喜桩功有道可循”?说到“左右伸展、挺拔项部”的桩态要求,也并非出自《意拳正轨》,而是芗斋先生晚年之作《意拳要点》(此文为何镜平先生习拳笔录)的原句。    其实,《拳道中枢》也好,《意拳正轨》也罢,都不是一般的意拳入门教材,而是芗斋先生不同时期的拳学代表作。究竟哪一本论著好读乃是相对而言,具体到每一位读者,又都有自己容易读懂的地方,也有理解不了或者认识不到之处。总之,能读懂多少、理解多少、掌握多少与自身拳学的修为、水平和层次有直接关系,实不可一概而论,更不能因为书中有几句自己读不懂的“高论”,就妄言此书写得不够“平易近人”。    且不说《意拳正轨》中许多观点论述早经芗斋先生自己本人所否定,就是论及此著之学术水平、内容阐述以及对意拳实践的指导作用等诸多方面,也均与《拳道中枢》有很大差距。但因《意拳正轨》确为芗斋先生早年之代表作,是当时其拳学思想和拳术实践的真实反映,故极具参考之价值。我个人认为,读者若能将此书与《拳道中枢》以及其它论著进行比较阅读,更易于体会意拳之精奥,且对意拳从继承传统、倡导创立到发展创新的辩证过程有更加清晰的认识。    现专门就李紫剑提及的《拳道中枢》里几句读不懂的“高论”解释如下:    所谓“内清虚而外脱换”,与芗斋先生在《健身桩漫谈》中所说“内要清虚空洞,外要中正圆和”意思相同,实由郭云深先生三步功夫所言“清虚其内,轻松其体”一语引申而得,其意为“内中清虚之象,神气运用,圆活无滞,身体动转,其轻如羽”。具体到站桩,就是说锻炼时内要气静神宁,外要松和自然,身心不可用力,进一步还讲有脱胎换骨、改变气质之意。    “神光朗照巅顶”须与前面“扫除万虑,默对长空,内念不外游,外缘不内侵”四句话结合起来理解,否则容易曲解原意。意思是站桩时要清除思虑,意想远放,既不走神,也不受外界干扰,要有在温暖阳光照耀下,舒舒服服尽情享受大自然风光的感觉,这段话主要讲“精神集中”的问题。    “体会细胞动荡之情态”是指在锻炼当中要仔细觉察周身细胞是不是处于自然工作状态。所谓自然工作状态,就是我们通过神经支配,意念诱导,给细胞以一定频率和强度的刺激作用,使之处于一种比较适度的兴奋状态,这句话主要强调站桩体认要细微真切。     问疑10:或曰大成拳出自形意拳,而形意拳实出自心意拳,此乃不争之史实。早在1733年,心意拳中即有七种拳法,即横拳、斩捶、直冲炮、冲天炮、卧底炮、括边炮、括身炮,君如不信,请读心意拳《十法摘要》。芗翁说形意拳最初只有三拳,且三拳只是一个连贯动作(一式),请问圈内名家,芗翁此说有何根据?出自何典?芗翁又说八卦掌最初只有单双换掌,请问圈内名家,此说所凭何据?何籍为证?    答:《意拳正轨》曰:“意拳之正轨,不外古势之老三拳与龙虎二气。龙虎二气为技,三拳为击。”    其中,龙法、虎法之说,实源出于《岳武穆形意拳要论》。所谓老三拳,非指拳势,乃是心法,或曰练法。据《拳经》记载:三拳者,钻拳、践拳、裹拳是也。所谓“钻拳似闪电,裹拳如虎兕,践拳类马奔,连环一气演”,虽名为三拳,应用实为一拳,即芗斋先生所说“三拳为一动作”、“若马奔连环,一气演为三种力之合一作用也”。相传三拳为戴龙邦先生所创,有戴家三绝之称,故确为形意拳早期拳法无疑,关于“老三拳”近年来一些戴氏心意拳传人在各类武术刊物上也多有提及,并有详细解说。    三拳之说,芗斋先生后将其增益为践拳系指步法,钻拳亦即手及前臂,裹拳指身法,内有包裹万象之意。此外,尚有三棍之说,芗斋先生称之为“肩头棍、胸前棍、脑后棍”。据《拳经》记载:三棍者,崩棍、炮棍、反背棍是也。所谓“崩棍只要猛,炮棍似风行,反背疾如矢,真乃在其中”,芗斋先生所说与之相较,名异而实同也。    所以《拳经》有诗为证:三拳三棍非寻常,临阵圆满是正方,理法若至通神处,武艺之中状元郎。    至于芗斋先生讲八卦掌最初只有单双换掌一说,亦非虚言。所谓单双换掌,同样并非指某一掌势名,乃是心法,或曰练法,实与“老三拳”之说同出一理。关于八卦掌之练法,据吴图南先生著《国术概论》一书所述:至其(指八卦掌,笔者注)练习之法,单掌前伸,后掌伏于前肘之下,以前掌为准,行步转之,左右互换,要以后掌自前肘之下穿出,故亦有“穿掌”之称,又名“换掌”,一名“转掌”。史立卿(史称董海川八大弟子之一)再传弟子吴峻山先生即称八卦为“八卦转掌”,并著有《八卦转掌》一书。    芗斋先生称八卦原名“川掌”,与“穿掌”字虽不同,然其意并不相背,况芗斋先生素与八卦名家刘凤春、张占魁等交善,并从幼、少年起即对程廷华先生演练之八卦技艺印象颇深,故而对八卦掌一门不可谓知之不深,即使到今天,意拳也还一直保留有劈掌、削掌、腋掌等八卦掌法技艺以及一些步法的应用。盖八卦掌原本以单势训练为主,没有固定的套路,练法即为单双换(穿)掌。后习八卦者多以单换掌、双换掌、顺势掌、背身掌等八掌为基础,进而人为造作,一演而成八八六十四势(掌),以影射八八六十四卦数,实无具体实际之意义。    故而芗斋先生在《答记者问》中“希望习八卦者,专研双单川掌,在一举一动上加意体会,深造力求,而于理论亦当切实研讨。行之有素,庶乎近之。”实为中肯之语。     问疑11:近年学术宣传,多谓大成拳乃芗翁取百家之长集其精华而创立。然而芗翁对中国武术的评价,却是“近代所有拳术,根本谈不上养生与技击之当否,亦无一法能合乎生理要求者。”“余四十年足迹大江南北,所遇拳家有万千,从未见有一式而能得其均衡者,况精奥乎?”以此观之,所有武术在芗翁眼里皆一无是处,毫无可取,请问执前论者,取百家之长从何说起?有何根据?    答:芗斋先生有着鲜明的拳术观点,他认为:“拳学之基本原则究为何物,虽人言殊殊,但习拳套,讲招法,练拍打,皆属于表面者,套路流行既久,实属误人太甚。”他也正是坚持用这样的观点,并站在自身拳学水平高度,逐一评说所遇拳家和各家拳术之短长,深刻阐述拳道丧失的原因,有力抨击近代拳术流行套路与招式招法而走入歧途的弊端,故对各家拳术和各位拳家有“无一法能合乎生理要求者”、“从未见过一式而能得其均衡者,况精奥乎”的评价。芗斋先生虽措词严厉,然用意甚切,他“希望习八卦者,专研双单川掌在一举一动上加意体会,深造力求,而于理论上亦当切实研讨”,并呼吁太极一门“有力子迅速严格整理,以图进益于将来。”决非李紫剑所说各家拳术、所遇拳家都“一无是处”和“毫无可取”之意。    不知李紫剑其人为何就不好好地看一看、读一读芗斋先生的《答记者问》,芗斋先生说到:“鄙人自清光绪三十三年离师后,即奔走四方,藉广交游,足迹遍大江南北,所遇名家老手甚多,饱尝风霜,三十余年所得代价,就是良师益友,相互切磋,故于拳学自信老马尚能识途。”    试问李紫剑:何谓“良师益友”?何谓“相互切磋”?    查芗斋先生一生之足迹,遍及大江南北,曾先后在北平原北洋政府陆军部武技教练所主持教务期间即与刘文华(形意拳大师刘奇兰之子)、尚云祥、孙禄堂、王子平(当时任举重教官)等名家相互交流,在河南嵩山少林寺与恒林大和尚切磋数月,在福建与南少林寺心意名家方恰庄、鹤拳名家金绍峰互换心得,在湖南衡阳得心意巨匠谢铁夫先生倾囊相授,在安徽淮南偶遇黄慕樵先生得健舞要义。平生与形意八卦之张占魁、形意之钱砚堂、八卦之刘凤春、太极之少侯、澄甫杨氏昆仲、六合八法之吴翼翚、六合摔跤之佟忠义(其后人佟国藻即为芗斋先生之入室弟子,现旅居阿根廷,仍致力于意拳传播)、五式梅花桩之刘丕显等诸先生交善。据我所知,佟忠义、王芗斋、刘丕显等人为递帖拜把兄弟,佟年长为大哥,王为二哥,刘最小,杨澄甫先生即在芗斋先生弟子王玉祥家看家护院,芗斋先生对西洋拳击、日本柔道、剑道等国外技击都有接触和交流而且深有研究,如在上海与拳击家英格交流,门下弟子卜恩富是职业拳手和摔跤名家,泽井健一则是日本柔道、剑道、居合道顶尖高手,难道这还称不上取百家之长?     问疑12:近年学术宣传,力言大成拳乃形意真传、独得之秘。而芗翁《自志》曰:“本四十余年习拳经验,探其真义之所在……令成一种特殊拳学……余虽不敢谓本拳为无上之学,若以现代及过去而论,信他所无而我独有也。”白纸黑字,明明白白对世人说,大成拳是自创的,与其它拳无瓜葛。芗翁自志大成拳是自己首创,请问执前论者,形意真传独得之秘从何说起?    答:芗斋先生在《意拳正轨》序言中,回忆自己幼年学拳的经历时写到:“吾与郭先生同里,有戚谊为长幼行,爱吾聪敏而教之,且于易箦之时,犹以绝艺示之,谆谆以重视相嘱。”    对于芗斋先生的拳术造谐,三十年代出版的《国术名人录》(金警钟著)有这样的评价:“能深入形意三摩地者,唯王芗斋一人而已。”    芗斋先生不仅自幼从郭云深先生学形意拳,而且深得郭老拳学之真传。然而,李紫剑全然不顾历史与事实,认为意拳既然是“信他所无而我独有”,为芗斋先生自创,就断定意拳“与其它拳无瓜葛”,进而否认芗斋先生得过形意之真传。    李紫剑这种只是孤立地看到芗斋先生创立意拳而忽视他“本四十余年习拳经验,探其真义之所在”的拳学实践与研究的片面认识,从根本上违背了辩证唯物主义关于继承与发展的基本观点,是完全错误的。因为每一个时代的人们,在形成和发展自己社会意识(包括拳学思想)的过程中,既要研究现实,也要利用和借鉴前人所提出的问题及所提供的思想资料。    我们知道,建立经典力学基本体系的牛顿,是人类科学史上的一座巍峨的高峰,但他所取得的科学成就是在伽利略、开普勒、笛卡尔等人的研究成果基础上进一步发展的结果。经典力学基本体系是前所未有的,应该也称得上是“信他所无而我独有”,但几百年来,科学史上有谁认为经典力学基本体系因为是牛顿自己建立的,就与前人的研究成果没有任何“瓜葛”,还是牛顿自己说得好,他之所以比笛卡尔等人看得远些,是因为他站在巨人的肩上。    同样,作为中国武术史上一座不朽的丰碑,芗斋先生之所以能够取得如此伟大的拳学成就,也正是因为他站在郭云深、谢铁夫等许多前辈和名家这些武术界巨人的肩上。可以说,意拳的创立正是芗斋先生在继承郭云深先生形意真传的基础上,遍游大江南北,历访名家高手,吸取众长,进一步发展创新的结果。     问疑13:形不破体、力不出尖,乃大成拳论中最为人乐道者。众所周知,人体运动是形变的结果,如果体不变形,形不变态,运动从何说起?请问圈内名家,形不破体的形指的是什么?体指的是什么?四个字合起来如何解释?物理学告诉我们,力的三要素是“大小、方向、作用点”,芗翁说“力有方向就是出尖”,请问意拳大师,不具备三要素的力是怎样的力?没有方向就不会有作用点,没有方向、作用点,大小就不存在,不存在三要素的力是不存在的力,不存在的力又怎么能成为大成拳的力呢?    答:形不破体,力不出尖,还有一句话叫:意不着象,这是意拳训练特别是推手和实战所必须遵循的一条非常重要的原则。    所谓“形不破体”,形者指外形动作,体者指身体平衡状态,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在进退反侧的攻防变换中,要始终保持好自身间架和平衡均整的运动状态,以利于随时随势发力,立收摧败之功。    “力不出尖”,从狭义讲,就是力不可专注于一个方向,也即芗斋先生所言“力有方向就是出尖”之意,这里的“方向”指的是绝对方向,并非说意拳的力就没有方向,而是要求有前后、左右、上下的争力呼应;从广义讲,就是手足前伸后撤都不要失去自己所能控制的范围,在这个范围内进可攻退可守,始终处于舒适得力、随心所欲的境地。    “意不着象”系指对抗中不能暴露出自己的意图,《拳经》云:有意莫带形,带形必不赢,就是这个道理。要在又去又回、时刚时柔的矛盾状态中,让对手不可捉摸,陷于处处被动的局面。     问疑14:生物力学告诉我们,肌体的力量是由肌肉收缩产生的,肌肉力量的大小与肌肉束的粗细成正比。常识告诉我们,骨头是不会收缩的。芗翁书中说“力生于骨”、“筋长力大”、“筋伸骨要缩”,请问高明:到底是肌粗力大还是筋长力大?运动时到底是肌肉收缩还是骨骼收缩?    答:人体运动力学上讲,肌肉有收缩力,骨胳有骨应力,人体力的产生是肌肉收缩施力于骨上的结果。芗斋先生讲“力生于骨,而连于筋”,也就是说人体力的产生离不开骨胳和肌肉的作用,所谓筋者,乃肌肉之旧称也。可见,芗斋先生所言与人体运动力学是完全相吻合的,那种单纯认为力是由肌肉运动或者骨胳运动产生的观点都是片面的。真不知李紫剑其人为何总是不肯把一句完完整整的话好好地去读完整?是何用意?   下面,我们再来说一说,到底是“筋长力大”,还是“肌粗力大”的问题。从人体运动力学讲,肌肉力量的大小是通过肌纤维的收缩来表现的。首先,肌肉力量大小与肌纤维粗细有关,肌粗即肌纤维的粗细,肌纤维变粗可以使肌肉收缩的绝对力量增大,而拳术中之所以通常不讲“肌粗力大”,就是怕不知其理的习武者误解而过分追求肌肉的局部发达粗壮,因为这样训练很不利于肌肉的协调发展;其次,肌肉力量的大小主要决定于神经系统的调节机能,调动参与运动的肌纤维数量越多,肌肉收缩所表现出的力量就越大,更重要的是这种力量与肌纤维变粗收缩产生的绝对力量相比要大得多。    拳术中讲“筋长力大”,就是要通过锻炼,在使肌纤维增粗的同时,更加着重加强韧带、肌腱的伸展性和弹性,发展肌肉的协调性,从而达到提高肌肉收缩力量的目的。故拳谚又有“筋长一寸,力大十分”之说,也有“宁练筋长三分,不练肉厚一寸”的说法。    任何人体运动都是以骨胳为杠杆,关节为枢纽,肌肉收缩为动力的结果。拳术中讲“筋伸骨要缩”,也是这个道理,骨者,指骨胳和关节。可见,人体运动既不是单纯的肌肉收缩,也不只是骨胳与关节的作用,而三者共同完成,缺一不可。     问疑15:大成拳强调全身关节“无节不成钝三角”,“且无平面积,尤无固定三角形”。几何学告诉我们,二条直线只能构成角,根本无法构成三角线。只有三角形才会有平面积,角只有计算角度的方法,并没有计算角的面积的方式。请问大成专家,大成拳的“节”----即上下两节骨骼的夹角,是如何产生三条边而构成三角形的?换而言之,姑且说大成拳上所说的三角就是夹角,请问练过大成的朋友,大成拳的提插式、扶按式,裆间和腋下真的是钝三角吗?    答:我们先讲一讲人体三角的构成,以手臂为例,大小臂通过肘关节相连,弯曲可形成不同的生理角度,这个弯曲其实就已经构成了一个既有形又无形的三角形,有形指大小手臂,无形指手和身体之间有一条无形的线。依此理,人体各个关节部位弯曲均可构成类似的人体三角。    意拳习惯把关节弯曲构成的角度称之为曲折,对各关节曲折总的要求是形曲力直、似曲非直,即周身大小关节基本都成钝角,这样有助于增强撑抱力,角度过小会“瘪”,也就失去了撑抱力。因此,芗斋先生再三强调“无节不成钝三角”。    既然李紫剑也知道有了三角形才会有平面积的道理,那么人体三角形的问题,前面我们已经谈过,下面就来说说“面”的问题。意拳讲“无平面积”,就是要求两臂间架始终不能过平,无论两臂姿势如何变化都要保持一定的倾斜度,所谓斜面间架是也。    而“无固定三角形”则是说各节之间要在基本保持钝形三角的范围内根据情况的不同而变化,按芗斋先生的话讲,主要是使全身各部肌肉保持住如“盘内之珠”永远滚动无停留的状态。    下面再专门讲一讲腋下和裆间的问题。所谓“腋下”位置的钝形三角,实指大臂与肩部外轮廓,只要我们略抬大臂,肘部稍向外撑,大臂与肩部外轮廓就自然形成了一个明显的钝形三角。至于“裆间”,因两大腿之间并无关节,而是分别通过左右髋关节与胯部相连,故根本无钝形三角可言,这一点请李紫剑回去好好看一看人体生理构造。     问疑16:鉴于有外行人说大成拳是以桩架加意念诱导为主要训练方法,圈内名家纷纷予以驳斥,说大成拳桩加的内部外部调整,实实在在是可以看得见摸得着的功法。对此,我是深信不疑的。我同样认为桩法加意念诱导、无具体明确的内部调整法的“大成桩”离芗翁真传甚远。可以睁开眼看,一本本大成拳书籍一页页大成拳资料,扑入眼帘的几乎全是桩架加意念,并没有一本讲及具体详细内部外部调整,使人看得见摸得着。请问:驳斥外行人谬论的各位老师,是否可以给读者推荐一本芗翁真传的不仅仅是桩架加意念的、调整内部外部可以看得见摸得着的大成拳,让活的事实铁的证据给外行人一记响亮的耳光,好吗?    答:站桩调整一般可分为肢体(或姿势)调整和意念调整,也可称之为外部调整和内部调整。    芗斋先生在《健身桩漫谈》、《养生桩简介》里概述了站桩调配的原则,姚宗勋先生在《意拳》一书中也讲到站桩对身体各部位的具体要求、意念的实际应用和站桩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这些都是站桩调整的原则,其实,关于站桩调整的问题并不是他们不愿讲,更不是因为保守,而是由于每一个练功者的情况都不一样,站桩的体认和感觉又各不相同,因而站桩调整确实是一个很有针对性且非常复杂的问题,如强言之,则为片面,故芗斋先生讲:“若分而言之,则又走入方法之门,成为片面耳。所以非口传心授,未易有得,更非毫端所能形容。”    事实上,调整的问题就具体训练而言,不外有两种形式,一是练习者通过自我进行内外调整;二是练习者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内外调整。就初学意拳的人来讲,应该采取后一种方式,也就是在老师指导下进行站桩锻炼,掌握起来效果要好很多,入门进步也要快很多。前一种方式比较适合于练习站桩有素的人。而事实上,许许多多的意拳爱好者,都是在靠那么几本书或者在一些水平并不是较高的人指导进行锻炼,效果自然是不够令人满意。    其实站桩有具体明确的调整原则,在这些原则指导下又有针对不同情况的许多调整方法以及大致的调整步骤,但决无固定不变的调整程序。肯定地说,任何人也写不出一本所谓“看得见又摸得着”的意拳大作,同样,任何一本意拳著作,包括王芗斋先生、姚宗勋先生的著作,也都不是呼之即出的“屠龙术”。因此,练习者除了勤加努力和结合自身实际钻研理论外,应该多请教明师,不可贪多,但求明理,尤其是要听话,否则聪明反被聪明误,老师怎样教就怎么练,真正的明师绝不会让你盲人骑瞎马,这一点十分重要。    总之,说一千道一万,我们还是要不断强调和尽可能详细地阐述意拳的原理原则,这是意拳锻炼所必须遵循的,对任何一个意拳练习者都适用,按照这些原理原则,结合自身实际,坚持不懈地按要求去站桩,去体认,同时找一个真正的明师请教指导,相信一定会有好的收获,这一点非常非常的重要。     问疑17:时下的大成拳桩功,以“习之愉快、试之甜蜜”引人入胜,而早期的意拳桩,练起来是相当吃力的。芗翁自己站时“汗水透履”,他的几个颇为壮实的弟子难耐其苦,几欲遁去。我不知意拳的吃力桩是怎么演变为大成拳的甜蜜桩的,哪位先生可以告诉我个中奥秘?观看芗翁早期站吃力桩的弟子的照片,便见他们一个个体态匀称、气质非凡。看看时下练甜蜜桩的大师,一个个大腹便便、气闲神定。不同的桩功使然,不问不知。请问拳坛高明,同样的身高同样的体重,难道挺着一个大肚子真的比匀称健壮的体态更适于搏击吗?如果答案是否定的,甜蜜桩怎么取代了吃力桩呢?    答:身为练功者,最大的愿望莫过于祛病强身、功夫精进、技艺提高,特别是能够通过锻炼不断探索研究拳学的原理原则,从中寻找到无限的乐趣。这才是芗斋先生讲“习之愉快、试之甜蜜”的本义。    就站桩而言,养生桩锻炼相对来讲比较轻松,意念活动较为轻缓,外形姿势等各方面要求也不那么严格,基本做到松静就行,追求的是舒适自然。    技击训练有所不同,站桩时精神要高度集中,意念活动比养生桩丰富得多,复杂得多,激烈得多,松紧转换频率很快,外形姿势力求更加准确,以便把站桩内在力量和精神实质表现出来,同时要求舒适得力。    李紫剑称“时下站的都是甜蜜桩,早期意拳站的都是吃力桩”,这种说法是根本错误的。要说“甜蜜”,是因为站桩确实能够很快增长功夫,站桩确实有很好的健身袪病的功效,而站桩之所以“吃力”,并不是说站桩真的就要用力去站,而是因为站桩锻炼的强度加大了,要求进一步提高了,但必须明确的是,站桩的基本原则并没有改变。实际上,意拳的技击训练同其它体育竞技运动项目一样,都是非常艰苦的,用姚宗勋先生的话说,真正的实作通家,无不是身经百战,久经惯打。正因如此,早年芗斋先生的几个弟子在深县集训时才会有“难耐其苦,几欲遁去”的念头。    说句心里话,意拳一门能称大师者有几人?而真正在技击上能称大师又有几人?反正李紫剑所说的“大腹便便的大师”我从来没见过。据我所知,崔瑞彬先生年逾五十,教授弟子经常推手实作不说,就是在国外传授技艺也照样与空手道、拳击、泰拳等高手频繁比试过招。     问疑18:时下的大成拳摒弃一切实力功法,连切实的用力都不许,这种练法,真的能练出功力吗?芗翁习拳之初,真的没有练过气力吗?芗翁的成名弟子,难道不都是练足了气力之后才站桩的吗?请问芗翁的成名弟子,有哪一个是从小就站桩一直站成高手的?既然所有成名弟子一个个都是先有一身笨力之后再练站桩的,不练笨力一味站桩又没有一个成功的,那么,把实力贬得一文不值道理何在呢?    答:意拳与任何体育竞技运动一样,能不能在技击上有所建树,明师的精心指点和自身的刻苦努力是最主要的,同时个人的天赋资质也是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有一身笨力气不过是一个人力量素质的单方面表现,按行里话说,就是身体坯子不错,仅此而已,与拳术所需要的力量有着本质的区别,故而芗斋先生说:“要知身高八尺,力愈千斤,只可谓得天独厚,不得用以代表拳学也。”    本人过去也曾练过十数年的形意拳,清楚记得老师除了教自己站三体式等桩功以及练练五行、十二形等套路外,从未习过任何为了增长一身笨力气的“实力功法”。芗斋先生八岁从学于郭云深先生,“郭先生教人之习形意也,首以站桩为入学初步”,想必更不会舍本求末,非让芗斋先生去练就一身笨气力再来站桩。    其实,站桩锻炼本身既能使弱者变强,强者更强,也能使人的气力自然随之增长,更能进一步求得拳术所需要的浑元力,一举两得,有什么必要花功夫走弯路,非得去练就一身气力再来站桩吗?须知前辈多是带艺从师,但他们从学意拳后,有谁还用过什么笨力拙力之类的“实力功法”?    况且从人体运动力学角度讲,肌肉力量的大小主要决定于神经中枢的调节机能,调动参预运动的肌纤维数量越多,肌肉收缩表现的力量就越大。意拳也正是通过站桩来锻炼神经中枢对身体各部位肌肉的支配能力,围绕拳术的实际需要,发展肌肉协调性和力量,而不是用那些“实力功法”去练就一身肌肉发达粗壮的笨力气。    所以,意拳训练始终不讲求蛮力的增进和激烈的运动,芗斋先生讲“形体愈松,血液循环愈畅,气力增长愈快;如用力则身心发紧,全身失灵,甚至有血气阻塞之弊”,就是这个道理。     问疑19:大成圈内有一句名言,叫做“练拳先站三年桩”,据说是形意拳的规矩。本人读书有限,所见不多,请问以此教人的大师,此话出自何典?何书为证?    答:形意拳谚云:“练拳先站三年桩”,其意不过是为了强调桩功之重要,并非说练功三年只站桩,其它什么都不练。类似拳谚我们听得很多,如“入门三年架子皮”(指站桩三年)、“未学打先练桩”、“三劈不如一站”等等,这都是过去前人实践经验的总结提炼,常在口头流传,真正见于有关书籍的甚少,倒是在形意门中有这样一个典故,当年齐公博先生从学于孙禄堂先生,谨遵师嘱,三体式桩一站就是三年,终于成为当时有名的形意拳家。    就意拳而言,我更主张“练拳须站一生桩”,盖站桩乃意拳最重要的基本功和训练手段,尤如人活着就得吃饭,练意拳就必须站桩,只不过站什么桩要根据自身需要而随之变换而已。     问疑20:大成拳上讲到有一种力叫螺旋力,可以想见这种发力是螺旋状态的发力。螺旋据我所知有两大类,一类是平面螺旋,一类是立体螺旋。平面螺旋又可分为定点螺旋和位移式螺旋,立体螺旋又可分为三角螺旋和圆桩型螺旋。大成拳的螺旋力,是哪一种螺旋形式呢?哪本书上有介绍?    答:利用螺旋可以省劲,还能长力,所以意拳非常重视螺旋力的运用。芗斋先生讲意拳的“螺旋力”是多面螺旋,全身各部位稍一动作都有螺旋力,多面螺旋一定程度上就是我们常说的三角螺旋。这种螺旋力的产生在于我们身体大小关节都有支撑力,力欲膨胀,又欲收敛,各关节均成钝形三角,然后突然变换力的方向,就产生了螺旋力。有关内容可参看姚宗勋先生《意拳》一书第七章推手之“力学原理”。     问疑21:“拳成兵器就、莫专习刀枪”,芗翁说这是古语。请问高明,此古语典出何处?见于何书?明代戚继光曾说拳法无予于大战之道,明代传下来武技书大都是冷兵,似乎证明古人的意思是“征战靠兵刃,莫专习拳脚”。和平年代耍拳玩儿,当然指手划脚就行。若说“兴灭国、续绝世、举逸民”,则一定是用刀枪而不是用拳脚了。要不然,中国共产党人就不会说“枪杆子里面出政权”。芗翁造拳的年代是清平盛世吗?为什么他的拳中就那么不重视冷兵呢?    答:古云:拳为武艺之源。明代戚继光在《纪效新书》中也写到:“拳法似无预于大战之技。然活动手足,惯勤肢体,此为初学入艺之门也。大抵拳棍刀枪叉钯剑戟弓矢盾牌之类,莫不先由拳法活动身手,其拳也,为武艺之源。”    清代王征南口授黄百家说:“拳成,此外不难矣,某某处即枪法也,某某处即剑钺法也。”此与芗斋先生“拳成兵器就、莫专习刀枪”同出一理,实为前辈经验之所传。    关于拳与器械之关系,《拳道中枢》已讲得很清楚。意拳认为器械乃自身手臂的延长,重要的是将精神与劲力贯于器械,人与器械融为一体。意拳的器械训练与徒手本质上完全一样,主要器械有半把杆(俗称杆子,据传由岳家锁喉枪法演变而来)、双把刀(也叫劈剑),笔者曾在录像中欣赏过姚宗勋先生之杆子绝艺,也曾目睹已故意拳前辈张中先生的杆子以及崔瑞彬先生示范之杆子与劈剑,皆与世间常见器械套路截然不同,真乃实战之用法。     问疑22:芗翁说武术讲技法者,皆是备妥药方,以待患者,期人按方生病,讲的确实很有道理。然而大成拳以桩为本,以不变应万变,岂不是拿一付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凡遇病人不问男女老少内伤外感不论何疾概发一帖吗?有是理乎?    答:意拳作为实战拳法之所以没有固定的套路和招式招法,就是因为实战本身不可能按照一定的程序去进行,意拳技击训练从基本功站桩摸劲开始,一直到散手训练,都始终立足于一个“打”,任何多余的动作和美化的修饰都是不可取的。    意拳核心内容的核心是争力与反应训练,意拳以桩为本,是因为争力必须在站桩中去求,这是掌握技击功夫的基础。但是,有了站桩的基础并不等于就掌握了技击的功夫,还必须具备试力、走步、发力等基本功,更要在推手和实战中反复锤打,非要做到随机随势、相机而动、应感而发不可。    若真要论“以不变应万变”,所谓不变者,乃是拳学之原理原则不变,乃是浑元力之发动不变。李紫剑所谓“不论何疾概发一帖”,只能说明他对意拳技击缺乏最起码的了解。有关实战的内容,请读者参看姚宗勋先生《意拳》一书。     问疑23:名家常说大成拳见效极速,而一旦练好,各种武技遇之莫不望风臣服。大成拳大面积推广有十几年了,习练者据说有上百万,练好者应该不少了吧?请问有无专修大成拳未染客观它技的人,在柔道、拳击、散打、空手道、跆拳、击剑、摔跤……等等对抗运动中取得名次?有是谁?没有,为什么?    答:意拳(大成拳)大面积推广只能说明在宣传普及方面有些成绩,仅此而已。意拳近年来之所以没有完全在各种对抗运动中显示出应有的技击特色,原因主要有两点:    一是意拳虽习者众多,但大都出于业余爱好,专业或半专业从事意拳训练的人非常少,以意拳业余训练为主的选手与散打拳击等专业运动员相比较和对抗是不公平的,二者起步是有巨大差别的,而且意拳参加比赛的机会本来就不多,解放之初意拳被禁且不说,就是八十年代姚宗勋先生的弟子连参加比赛的资格都被人为的取消;    二是运动员选材面窄、挑选余地小,专业散打是千里挑一,甚至万里挑一,是优中择优,而意拳则是有一个算一个,矮子里面选高个,且业余训练培养周期长、效果不明显,最根本原因就是没有一支属于意拳自己的专业运动队。    尽管这样,据我所知,崔瑞彬先生的学生在北京市武术散打比赛中多次获得冠军、亚军和前三名的好成绩,特别是在2001年的比赛中,以连续三场KO的成绩取得冠军,堪称经典,倍受武术界关注,意拳从业余选手选拔的队员在1999年台州国际传统武术暨绝技大赛中获水上擂台第二名、第五名和武术散打第二名的成绩,在2001年的中国武术散打王争霸赛中五名参赛队员全部通过第一轮,并有一人进入前八强,还创造了参赛年龄最大(29岁)和取胜时间最快(从开始到结束6秒钟)两项赛事纪录,且击倒率居各队前列。而最大的感受就是临场比赛的经验太少,对规则的把握比较欠缺。    真不知李紫剑成天坐在竹林村里都在想些什么?     问疑24:有人说大成拳无法与拳击散打对抗,是因为运动规则不同,护具限制了发挥。我不解的是,不准你用的人家也不用,限制你发挥的拳套同时也束缚着人家。你的老虎爪子被包上了,人家的老虎爪子也被包着,同样的级别同样的规则,怎么对你就不公平?难道非得人家必须按规则而你却可以空手缠绷带脚蹬皮鞋、人家必须按规则而你却可以随意发挥才算公平吗?况且,多少年来大成拳一直以穿透力闻名于世,为什么它的力就透不出小小的拳套呢?    答:有人说意拳无法与拳击散打对抗,是因为规则不同,护具限制发挥,我认为持这种说法者虽有自己一定的道理,但多系开脱之词,抑或逃避现实。因为意拳很重视实战,如果不能在武术、拳击等对抗项目的擂台上展示自己独特的实战技击性,最终还是说明不了问题。简而言之,到那时我们说意拳再好,也是没有说服力的。    但是谈到规则本身,谁也不能否认,意拳包括别的传统拳术,确实还存在一个如何针对规则训练和适应规则、合理利用规则的问题,因为规则在比赛中所起的作用和影响是很大的。从某种意义讲,规则完全有可能改变比赛形式,比如最早的拳击,规则很开放,并不足限于拳头,只是后来制定相应的规则,才逐渐发展成为今天的拳击运动。同样,武术散打搏击长期以来,也在规则方面做了很多有益的尝试和探索,目前散打规则越来越开放,这充分体现了武术的实战技击性,很符合武术对抗运动的发展规律,不开放武术散打将很难有新的突破。就实战技击而言,意拳的击打目的在于解除对手的战斗力,因此武术散打比赛规则的开放,对今后意拳选手参赛是十分有利的。    说到拳套,其实早在二、三十年代就已在意拳实战训练中使用。姚宗勋先生当年练习实作,不但戴拳套,而且还穿上日本剑道用的护具,后来到崔瑞彬先生这一代还穿上了钢板护具,因为这样在实战训练中,双方从精神到实际才能做得更加真实,才能放开手脚充分发挥训练水平。目前拳套、护具、沙袋、脚手靶、梨球等已在意拳实战训练中广泛采用。    至于说意拳的穿透力能不能透过拳套,我想只有真正承受过意拳重击的人才有这样的体会。应该讲,穿透力并不是每一个意拳练习者都能具备的,必须经过科学系统的训练。从比赛实践看,训练有素的意拳选手的打击力确实要比同等级别的其他选手重,这一点从意拳选手参加比赛的击倒统计中可以看出一二,但由于比赛是综合素质的全面较量,仅有打击力是不够的,还需要有效运用打击力的能力。所以我们要更加广泛交流和比赛,不断总结和积累经验,同时虚心学习,取长补短,才能进步和提高。     问疑25:芗翁几十年前即极言套路方法之害,终生与之斗争不止。芗翁弟子继续芗翁的工作,每天挖山不止,此人所共知。然而岁月至今,“一切姿势毫不可取”的太极拳成了世界级风景,不及大成拳一鳞一翼的少林拳如江河波涛涌出国门,传统套路规定套路不减而反增,技击手段和格斗技法不少而反多。请问挖山不止的愚公们,小乘武术的大山为什么没有挖一点就少一点,反而仰之则弥高、俯之则弥深、钻之则弥坚呢?哲人说得好:“人是不会逃避幸福的。”可现实中为什么那么多人宁可在套路方法中下地狱而不肯在愉快甜蜜桩中上天堂呢?难道那么多中国人外国人都一下子变成虔诚的苦行僧,而誓与幸福绝缘了吗?    答:无论是传统套路,还是规定套路,之所以越编越多与多年来所推行的武术套路比赛形式有着直接关系,更与几百年来各家拳术无不流行套路与讲求招式招法的弊端有着根深蒂固的联系,尽管套路在一定程度上也体现了武术的攻防含义,但肯定地说,套路决非武术之根本,许多套路的形式和风格已距离实战技击越来越远。    看看今天套路比赛的选手,真正参加过实战对抗比赛的有几人;数数武术散打的队员,又有多少是从套路练习踏上搏击擂台,更不用说在套路训练方面下过深功夫,而且实战中真正能够发挥作用的并不是套路的这样一招那样一式,而是我们习空见惯并不起眼的一些简单技击动作。正因如此,国家武术主管部门和研究机构,在肯定武术运动存在多种形式,且武术比赛分套路和散打(据悉武术推手也将推行)的同时,已把发展重点转移到传统武术和散打搏击方面,这说明武术要发展无论如何也不能失去传统武术的基础,更不能失去武术实战技击的本质,否则武术当无存在与发展之意义。    应该讲,套路作为表现武术基本技术要素的一种特有的运动形式,具有比较强的观赏价值取向和体育运动意义,发展这么多年已有相当成熟的比赛形式,特别是已脱离真正的实战对抗而独立成为一项全新的武术表演项目,所以有那么多的中国人和外国人热衷于套路表演,并不让人感到无法理解。不错,“人当然不会逃避幸福”,因为今天的人们已经能够更多地从健身的角度和美学的观点去认识和练习武术套路,也自然享受着武术套路表演给自己带来的许许多多的幸福和快乐。    但是,这一切并不妨碍我们阐述意拳所一贯坚持的基本观点,我们坚信一个真正有志于实战技击的人,他只能在难免饱尝对手拳脚重击的激烈对抗中去实现自己心中的理想,而决不会在眼花缭乱的套路表演中去寻找自己成功的答案。
哈哈,楼主真是个意拳迷
补充一下,各门各派,各有所长,只是练法不同而已,有的注重盘架子,有的注重站桩,有的注重练内气,有的注重练筋骨,但只要是传统的中国武术,修炼到高层次后基本都是刚柔并济,正所谓五阴五阳称妙手,其他的传统武术在养身和技击上也有作用,关键取决于名师+悟性+刻苦,意拳我也研究过,确实不错,有着独到的训练方式,总之还是那句话,没有最厉害的拳种,当然更没有最厉害的武术家。
不懂,不评论。帮顶。
引用(asyoda @ -25, 10:22 AM) 很快啊,這些東西都要到加拿大,美國,澳洲與日本去學了.....人生真諷刺,對吧?对不对,要全面地看。无论怎样发展,武术的根会一直在中国、在民间。因为武术本身就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只要中华民族还存在,武术就会一直在中国传承下去。意拳在各地发展极不平衡,为便于广大意拳爱好者能够有一个深入学习意拳的机会,现将所知的一些各地意拳训练点列述于下,老一辈名家因年事已高,故未列在其中。由于未曾征得各训练点老师和同仁的同意,故未将如何联系之方式公开,另一方面有的的已多年没有联系,不知联络方式,甚感遗憾,不过,相信这对大家还是有一定好处的。北京:白金甲、白学政(姚宗勋弟子,常有人上门请教,具体训练点现不详);王金铭(姚宗勋弟子,在全国各地教人较多,但具体在京训练点不详);薄家骢(姚宗勋弟子,原训练点在陶然亭游泳池);王永祥(王斌魁之子,训练点动物园爬行馆);崔瑞彬(姚宗勋弟子,市区训练点陶然亭公园,培训中心在昌平);姚承光(姚宗勋之子,宗勋武馆,训练点南馆公园);姚承荣(姚宗勋之子,中意武馆,训练点白塔寺内);刘普雷(姚宗勋弟子,供职中国武术院,业余时间教人,无固定训练点);武小南(姚宗勋弟子,现在人民大学办班)魏玉柱(姚宗勋弟子,在南礼士路小花园教学)彭安弟(又名彭振镝,姚宗勋、李见宇弟子,成立有北京华夏体育科学研究会);张鸿诚(姚宗勋弟子,具体训练点不详);崔福山(姚宗勋弟子,训练点在大山子);王浩然(窦世明弟子,在怀柔);天津:于国权(师从张恩桐、裘稚和、赵道新,教意拳、螺旋拳、心会掌,在北辰区其弟子杨月龙有搏击俱乐部);张鸿骏、张鸿骠(师从张恩桐、裘稚和、赵道新,主要教心会掌等);河南洛阳:梁贵斌、郑继东、杨振杰、宋彦海(杨绍庚弟子)河南开封:张文献(姚宗勋弟子)河南鲁山:任新旭(曾在崔瑞彬门下求学)河北沧州:董毅康(崔瑞彬弟子,市水务局,市意拳研究会会长);河北唐山:刘伯一(崔瑞彬弟子,武协副主席,意拳研究会会长)河北深县:郭亚辉、李小峰(庞桂林弟子)河北邯郸:杨保群等(张中弟子)山西大同:郭贵志(于永年弟子)山西长治:丁改路(崔瑞彬、姚承光弟子)黑龙江大庆:赵超英(窦世明弟子)浙江杭州:郑洪亮(姚宗勋弟子)浙江三门:吴能周(崔瑞彬弟子)浙江台州:王国富(好象是郑洪亮的弟子)浙江金华:蒋玲荣(窦世明弟子)甘肃兰州:罗兆国(曾求学崔瑞彬)山东济南:沈斌(市意拳研究会)江苏宿迁:丁道刚(市意拳研究会)江苏徐州:张广玉(王安平弟子)广东珠海:韩竞禹、韩竞辰、韩竞生(韩星樵之子)湖北武汉:林肇伦(姚宗勋弟子,省意拳研究会)湖南保靖:龙红光(银鹰体协意拳研究会)
引用(nsjl @ -29, 10:05 PM) 意拳能健身,为啥王芗斋死于脑血栓?王选杰死于心脏病?奇怪?奇怪?可以肯定地说,意拳确实能健身,但是为了健身的话,我觉得最好的方式是慢跑。此外,健身不一定就百病不侵,延年益寿。不说意拳,太极、八卦、形意诸家,真正长寿的有几个?陈长兴好点,活到82岁;杨班侯只活了55岁,杨澄甫53岁。大部分都在70左右,杨露禅73、陈发科70岁、孙禄堂73、吴全佑68、吴鉴泉72、武禹襄68。唯一能称得上长寿的也就是吴图南。武术就是武术,不是为了武,练它作甚么
引用(asyoda @ -25, 10:37 AM) 沒機會見過意拳高手,但我和崔瑞彬先生一樣學過拳擊,57kg時最大擊出力量近150磅......可是被鄭曼青(與杜十三在湖南會過)太極拳門人發勁過一次--飛起快兩米!!從此知道人外有人,可惜當完兵回來,老師已經遠走澳洲....沒緣份啊!“打人容易发人难”(好像是王芗斋说的),实际上,发人并不难,关键是如何发人。我不明白你的发劲指什么?是你站着不动时,他发你,还是交手时发你;是把你发得向后平移(飞出)2米,还是向斜上飞出2米。如果你后一种,恭喜你,你遇到了真功夫。如果是前一种,那不过是骗外行的把戏而已,其中的诀窍快的有半天就学会。
能在网上看到这样好的学习资料是大家的福气,前辈能如此推广意拳造福人类的精神更令人敬佩......,下载收藏并学习,期待有更多的资料发表上传!
本人2000年左右曾受崔老师指点,但无缘继续追随崔师学拳深为遗憾!我可负责地说崔师人好功夫棒!且崔师气度不凡,教人无倦。感谢楼主!!意拳的发展有楼主这样的人当可鹏鸿飞举!
楼主推广意拳的诚意让
引用(nsjl @ -29, 10:59 PM) 又找到一篇:1933年,日军大举进攻热河、威胁平津,日本关东军参谋长坂垣征四郎策划用重金收买北洋政府的残余势力,作为日军进攻北平(即北京)的内应。日寇经过密谋,由著名日本女特务川岛芳子亲自出马,重金收买了大军阀吴佩孚的心腹齐纯之,齐纯芝很快便投敌叛国。   齐纯芝做了汉奸之后,原本即与齐纯芝关系很深的王芗斋就成了他的得力助手。齐纯芝在日军参谋本部的指导下为日寇收买政界人员,(例如张敬尧、孙传芳等人都是通过齐纯芝牵头先后与川岛芳子勾结而成为汉奸的)王芗斋则以教拳为名,网罗社会上的地痞流氓,与齐纯芝狼狈为*,从事勾结日寇破坏抗战的活动。   齐纯芝、王芗斋之流的所作所为深得日寇赏识,所以1937年平津失陷,汉奸们在日寇的卵翼下拼凑出伪华北政府时,齐纯芝便当上了伪华北治安总署督办。   1938年4月,汪精卫卖国集团的财政部长周佛海为了争取日本方面的支持,特派他的妻弟兼贴身保镖、伪中储行总务科长、王芗斋的得意门生马骥良带着他的亲笔信,千里迢迢赶到北平,与大汉*齐纯芝联系。马骥良通过王芗斋很快就见到了齐纯芝,齐纯芝喜出望外,很快就安排了川岛芳子和马骥良见面。马骥良向川岛芳子则向马骥良面授机宜,为汪日合污写下关键的一笔。   抗日战争胜利后,蒋介石命军统特务头子戴笠诱捕大汉奸周佛海,并将其从上海押送重庆,予备审判。作为周佛海的爪牙的马骥良,本不是这次逮捕的对象,但他听说周佛海将破押送到重庆的消息后,坚决要求同去,其铁杆汉奸面目表露无余。   这就是真实的王芗斋,就是大成拳宗师王芗斋!这就是马骥良,就是大成拳宣传的血战日寇光荣负伤的抗日英雄马骥良!   对此,我想问的是,明明是走狗汉奸民族败类,怎么咸鱼翻身变成了正人君子成了中国人的骄傲?王芗斋不屈大节和马骥良英勇抗战的神话(不,应该说是鬼话!)又是怎样出笼的呢?1940年前后的王芗斋的英雄形象,是齐纯芝、周佛海、张璧、川岛芳子、坂垣征四郎等竺策划包装推出来的,是巩固日伪统治的需要,那么,1980年后大成拳美化汉*美化日本特务误导武迷推广汉*拳,敢问是何人策划是何居心?     六、王芗斋有两句名言,一句是:“虽千万人,吾往矣!”一句是“知我罪我,笑骂由人。”咋一看,嗬!好一副英雄气概--不过且慢,光看看这两句话是在什么时候什么情况下说的--   这两句话,是王芗斋与齐纯芝之流同流合污之后,带领他的一帮地痞流氓挑战中国武林时说的--为了当一个出类拔萃的汉奸,他决心豁出去,决心与千万中国人为敌。   代表日寇汉*反动邪恶势力向苦难深重的中国武林人士宣战,是何行为?中何居心?“知”他亦即欣赏他理解他的会是什么人?“罪”他亦即痛恨他憎恶他的会是什么人?嘲骂他诅咒他的会是什么人?   毫无疑问,在当时的情况下,欣赏他为他叫好的只能是日寇汉*,痛恨他诅咒他的则一定是所有的有良知的中国人。甘受国人的憎恨而死不悔改的由人笑骂,这种倒行逆驶究竟是民族英雄的无私壮举还是民族败类的无耻行为?   在此,我想补充一点说明,“知我罪我、笑骂由人”这句话,在旧中国四十年代前后抗日战争期间,共有三个人说过。一个是王芗斋,一个是周佛海,另一个知道是谁吗?--就是大名顶顶的超级汉*汪精卫!   --从他们嘴里说出的这句话,究竟是志士仁人的豪言壮语?还是王八吃秤砣的汉*宣言?   七、在《烟台文史资料汇编》一书中,有着抗日战争时期,大汉*王芗斋借助日伪势力压迫武林同胞的记载。在《伪国民政府纪事》一书中,白纸黑安写着王芗斋与大汉奸齐纯芝狼狈为奸,以教拳为名网罗地痞流氓助纣为虐的史实。这两本文史资料对王芗斋的评价与大成拳传人自己的说法大相径庭绝然不同可谓霄壤之别,直言不讳地直指王芗斋是大汉奸。作怪的是《烟台文史资料汇编》出版于1968年,《伪国民政府纪事》出版于1994年,面世的时间都已经不短,在这漫长的时间里,在武术界老虎屁股摸不得一触即跳容不得半点不同意同的大成拳营内上上下下并无一人置否,并无一个为维护他们的宗师的名誉权而与编辑人员和作者对簿公堂打官司讨说法。请问这是为什么?     道理其实很简单,因为文史资料 所讲的都是事实。事实如此,任何人都无法否认,因为任何人都否认不了。   在此,我想问的是,王芗斋当年与齐纯芝狼狈为奸时,以教拳为名网络的地痞流氓都是哪些人?王芗斋是怎样借助日伪势力压迫武林同胞的?大成拳这些的来当作盖世英雄的那些早期第子,是不是当年那伙地痞流氓的成员?大成拳这些年来当丰功伟绩宣传的打了这个打了那个的传奇故事,是不是当年的王芗斋和他的爪牙借助日伪势力压迫武林同胞的铁证?   请问王芗斋一伙当年踢的场子,真的都是日本人和汉奸开的吗?请问王芗斋一伙当年打击的武林人士,真的都是汉*卖国贼吗?如果真的是这样,大成拳一伙是否可以把这些家破人亡的民族败类们的投敌叛国认贼作父当汉*的事实公布于众,让广大武林后学开开眼呢?   如果你们拿不出当年惨遭王芗斋一伙人的毒手的武林人士都是汉*走狗的证据,那么请问你们这些以有王芗斋这样的祖师为荣的人,你们颠倒黑白篡改历史蛊惑人心欺骗世人是何居心?   八、大成拳传人把他们的偶像在上世纪40年代在北平痛击高闾王北霸天三十六友之类的黑道人物的英雄事迹广为传播塑造了一大批大成英雄的光荣形象,在他们笔下,这些人俨然成了平民百姓的保护神,苦难大众的救星。   对此我想问的是:在敌伪辖区之内,敢于横行无忌鱼肉百姓的都是些什么人?高闾王之流如果没有日伪汉*做后台,他们敢胡作非为吗?   高闾王之流所以肆无忌惮为所欲为,肯定有黑后台。至于后台是谁暂时无据可考,但大成拳一伙依的是齐纯芝张璧小野泽井健一,则已是不争之实。   一方是暂不知后台的黑势力,一方是后台明白无误的黑势力,视此则大成拳与高闾王之流们之间的争斗,不过是黑社会团伙和地痞流氓团伙之间的争权夺利逞凶斗狠行为而已。双方同样都是民族败类社会渣子,并没有哪一方能代表社会正义。所以他们的斗争只能是邪恶与邪恶的相互倾压,并无公民正义可言。   对此我想问的是,明明是黑吃黑狗咬狗的黑道火拼,怎么记地痞流氓就成了仁义之师了呢?   九、有人说存在决定价值,因此大成拳的流行并流传证明了它的学术价值。对此我不表认同。   查阅历史资料不难看出,上世纪40年代大成拳的发迹是王芗斋与日伪汉*同流合污的结果,它的昙花一现是缘于它的政治价值而非它的学术价值。它的崛起是基于日伪汉*政治上的需要而非学术价值的必然,所以它的势力随日伪汉*的水涨而船高,又随日伪汉*的大势一去而式微,这是任何人都无法否认的史实。这是这历史。1980年后这门在日寇投降后即进入蜇伏状态的汉*拳死灰复燃,并且不可思议地四下漫延,*的是综的造势者以神来之笔篡改历史伪装正义把一个大汉*美化成民族英雄蒙蔽世人耳目欺骗世人感情才得以欺世盗名以售其*,同样是基于政治因素而不是它的学术价值。这就是基于政治因素而不是它的学术价值。这就是它的近况。   试问如果80年代初各家新闻媒体推出的不是民族气节清高的王芗斋和英雄无敌的大成拳,一门七拼八凑不知所云廖误百端的在40年前即被中国武林置之度外的所谓无上拳这,还能够咸鱼翻身招摇过市赢得市场吗?鬼才信! 十、上世纪末90年代,一部名叫《王芗斋传奇》的电视连续剧紧锣密鼓策划运作,差一点推上影屏。这部闹剧没能及时拍播,实在是大成拳的不幸。为什么呢?因为这部剧目一旦拍竣播出,它就一定能够赢得一项影视业的吉尼期世界纪录--一项把反派人物进行正面包装并且最终把魔鬼变成天使的纪录。   王芗斋一生,留下了不少时段的谜,他自己不讲,也无人提及。但《王芗斋传奇》准备重彩浓墨的传奇时段,都明明白白毫无隐曲可言。因为王芗斋最传奇的时段是他与齐纯芝狼狈为*的时段,是他与日本宪兵队长小野和泽井健一等日本军国主义分子打得火热的时段,是磊汉*张璧为大成拳命名的时段,是他公开声明挑战中国武林的时段,是他网罗社会渣子借助日伪势力欺压武林同胞的那一时段!   王芗斋最传奇的时段,是1940前后日寇占领北平的那一段。王芗斋最传奇的事迹,是利用他的特殊身份做日寇汉奸们想做又不便做的事,是秉拯日伪汉*的旨意欺压和迫庆自己的骨肉同胞,这就是王芗斋的传奇--在那特殊的时段做那样的事,究竟是为民伸冤还是为虎作伥?究竟是精忠报国还是讨日寇的欢心尽汉*的忠心?   这样的传奇生涯,真的可圈可点可歌可颂吗?   请问泡制《王芗斋传奇》为王芗斋之流树碑立传大唱赞歌的那些人,你们这样做用意何在?你们准备把中国武人引身何处?在下一步,人们是不是还要写什么齐纯芝传奇周佛海传奇张璧传奇汪精卫传奇,给这些民族败类一个个披上道貌岸然的外衣,号召中国人民身向他们学习?请看看这篇文章:.cn/s/blog_4ce50aeb01008nfl.html
引用(mlmlh2008 @ -28, 10:26 AM) 引用(nsjl @ -29, 10:05 PM) 意拳能健身,为啥王芗斋死于脑血栓?王选杰死于心脏病?奇怪?奇怪?可以肯定地说,意拳确实能健身,但是为了健身的话,我觉得最好的方式是慢跑。此外,健身不一定就百病不侵,延年益寿。不说意拳,太极、八卦、形意诸家,真正长寿的有几个?陈长兴好点,活到82岁;杨班侯只活了55岁,杨澄甫53岁。大部分都在70左右,杨露禅73、陈发科70岁、孙禄堂73、吴全佑68、吴鉴泉72、武禹襄68。唯一能称得上长寿的也就是吴图南。武术就是武术,不是为了武,练它作甚么你知道,那个时代国人的平均寿命是多少啊?你知道,那个时代国人的平均寿命是多少啊?你知道,那个时代国人的平均寿命是多少啊?你知道,那个时代国人的平均寿命是多少啊?你知道,那个时代国人的平均寿命是多少啊?
引用(lvzizheng @ -16, 08:34 AM) 每个人都要克服心理的障碍.cn/s/blog_4ce50aeb01008nfl.html (.cn/s/blog_4ce50aeb01008nfl.html)
支持楼主,谢谢分享!
本人学过意拳,也研究过李紫剑的轨迹拳,总的说来,李的东西是有相当科学性的,而且适合现代人理解。李并未对王任何不敬,只是对意拳的某些训练方法和过火的宣传提出不同看法而已。我认为80、90年代确实对意拳有夸大其词的宣传之处,这不容否认。意拳门人对李紫剑耿耿于怀,大可不必,因为这毕竟是学术上的争鸣,所谓“影响最坏”之说真是无从说起。至于过去的历史,有些真伪难辨,有些则属站在不同角度上的看法不同。比如,日伪时期组织的国术表演,有武术家拒绝参加,被认为是不与日伪合作,是爱国,但有武术家参加了,被认为是扬中国武术之威,也是爱国,看你站在什么立场了。这有史可查。只要其本人没有出卖国家利益、民族利益,扣上汉奸的帽子显然不对。那么日伪时期,是不是向武林同门挑战就是帮助日本人欺压中国人呢?这要视情况而定,决不可一概而论。王如果是汉奸,积有民愤,恐怕当时的民国政府都不会放过他,更不用说解放后了。所以,我认为把王说成汉奸的言论是恶意毁谤。对于太极、心意的源流认识,目前考据学、考古学、历史学远远发达于过去,因而对师门遗留的看法,不可尽信。在这点上,我是赞成李紫剑的看法,“太极拳”一词什么时候出现,才是真正奠定太极拳作为一门理论与实践完备结合的学术诞生的标志。凡是否认陈氏拳太极之源的,附会为张三丰、陈抟等等的,都是欺师灭祖的不肖行为。
民国时代,人均寿命不到40,活过60的,都算长寿了。
引用(csyouhao @ -30, 12:50 AM) UFC中有人是练这个拳的吗?武林大会上有没这个拳的专场表演?会不会也出现类似其它拳种的表演好看,上场打得难看的局面?武林大会办得最成功的就是让曾经的武术粉丝们看到了真实的武术不过尔尔广州有一练这个拳的练家子,头微秃的一个,多少有些实践精神,但上了擂台被一个练自由搏击的打得围着拳台跑,那句有名的尝尝恐惧的滋味的话成为了一个笑柄,有兴趣的驴友可以查查视频好象还可以搜到不要跟我谈在日本的弟子有多牛皮,那个泽井的弟子和极真会的比有输有赢,规则是按极真会的,拳头好象不能打脸,但踢可以,有兴趣的也可搜搜看视频,日本人管意拳叫太气拳,他们练意拳的磨擦力是站在水田里体会的,其中还掺了大量的日式冲拳动作,而且在树干上练拳头的硬度,这和王芗斋不提倡死练是背道而驰。而且日本的武术界中传统的东西市场慢慢减少,从杂志的发行和PRIDE比赛的狂热就可以看出,泽井死后那几个太气拳弟子好象后来没太出来过了。说到该拳的养身作用,王芗斋大师最后死于肺病吧,(看各位门内人的回忆录推测而来),姚老好象是死于癌症(消化道的肿瘤),王选杰是死于肺心病,赵道新(此人我是非常之敬佩的,因为其学说与其它意拳中所说不同,颇有科学意味,好象也挺能打)后期受高血压折磨,可能还中风过(因为一个黄姓的武术研究生曾于文章中有赵老发力时单边不灵活的身子也给带动的描述)。门内各位如何解释?不要告诉我他们是受迫害。计算一下练该拳人员的各种疾病的发生率可能并不比普通人低,养身又从何而谈,和普通健身活动的区别又在哪里呢。一个以持续低速,有氧运动训练为主的项目如何适应需要快速,无氧活动的应激呢?业余锻练的效果会高于专业训练吗?换名话说--你能想象每天在公园里慢跑的人会在赛跑中快过一个省级的运动员吗?那么练这个拳的业务爱好者能打过普通的专业搏击手吗?可能对付天天以打架为业街头的混混也有些力不从心吧。不要和我提武德,哪个大师不是把自己过五关的故事放大,而且还指名道姓的,不信上述的内容里面就有--那时候我们厂里就有一个人没有参加,是我们武装部的副部长。他当兵的时候是北京军区的刺杀尖子。熟人一看就知副部长是谁,不熟人查查也会知道是谁,这不是损人是什么?还有把别人的病情也写上了,胃下垂谁给你说出病人隐私的权利?写了上述东西不是为了争论,申明也不是和该门派作对,只是认为一些东西不能神话?搞得和脑白金和高钙片似的,玩了可以,别吹,并把别人带到沟里去赵道新你不用非常敬佩,他在王芗斋面前过不了三招的,差远了!
好资源,看了就有收获,继续努力
希望我也能下载!看看什么桩适合我?
非常感谢!
非常感谢!
非常好的资料!
引用(mlmlh2008 @ -28, 10:42 AM) 引用(asyoda @ -25, 10:37 AM) 沒機會見過意拳高手,但我和崔瑞彬先生一樣學過拳擊,57kg時最大擊出力量近150磅......可是被鄭曼青(與杜十三在湖南會過)太極拳門人發勁過一次--飛起快兩米!!從此知道人外有人,可惜當完兵回來,老師已經遠走澳洲....沒緣份啊!“打人容易发人难”(好像是王芗斋说的),实际上,发人并不难,关键是如何发人。我不明白你的发劲指什么?是你站着不动时,他发你,还是交手时发你;是把你发得向后平移(飞出)2米,还是向斜上飞出2米。如果你后一种,恭喜你,你遇到了真功夫。如果是前一种,那不过是骗外行的把戏而已,其中的诀窍快的有半天就学会。是“发人容易制人难”
引用(dell987 @ -30, 12:55 PM) 引用(nsjl @ -29, 10:05 PM) 意拳能健身,为啥王芗斋死于脑血栓?王选杰死于心脏病?奇怪?奇怪?王选杰先生的情况我不了解,据有人讲是手术失败所致。至于王芗斋先生因所患哮喘是先天性的,如果没有站桩这些锻炼,说句大不敬的话,恐怕王老活不到古稀之年,据杨绍庚前辈讲,王老的哮喘一直有,但控制得比较好,并不是什么的严重,这也是他晚年为何用这样多的精力致力于站桩健身研究的原因,因为他从中受益,虽然没有根治,但效果是很好的,并不是束手无策。养身不仅仅只是一个站桩的问题,与一个人的生活环境和生活习惯等都有很大的关系,故而不能只是拿站桩一个问题来论。象姚宗勋先生,68岁过世,这与他的性情和解放后的恶劣生活环境和心情关系甚大,姚老脾气大,又不爱对人发泄,爱喝酒,解放后一直受压制,空有一身本事不得施展,心情很不好,故而早逝。我觉得一个人的寿命长短不能以此而断论,包括象太极拳里的一些名家一样,还是与个人自己其他方面的情况关系大,其实意拳界长寿的人大有人在,太极拳也是,其他拳种也如此,而且不练拳的长寿者也很多。比如不久前过世的崔有成先生,喝酒论斤喝,当然伤身。要不是意拳的功效,老人家也不可能得癌症后还扛了好几年。下面是2006年粗略统计的王芗斋及其部分弟子的年龄,其中“现年”的是当时还健在的,“终年”是已故的。王芗斋终年78岁()王玉芳现年86岁李见宇现年83岁秘静克现年95岁李永宗终年51岁,自杀。张恩贵终年99岁韩星樵终年96岁韩星垣终年68岁于永年现年86岁,文革时曾被打断脊椎骨。曾广骅现年84岁赵道新终年83岁姚宗勋终年68岁赵华舫现年93岁张恩彤终年68岁张长信终年87岁王斌魁终年78岁杨德茂终年66岁孔庆海终年83岁韩嗣煌终年67岁宁大椿终年99岁张中终年77岁李永良终年75岁马骥良终年90岁泽井健一终年86岁袁敬泉终年102岁王十川终年77岁尤彭熙终年83岁姚海川终年87岁可以看到,长寿者很多。所以讲每个人的寿命如何,不仅在于你如何锻炼养生,也与先天特别是一生的生活环境习惯有关。因翻阅过秘静克女士的书,看到书中介绍王芗斋先生是因其公子在外惹事而着急动怒,致使发生脑内出血,具体情况参考秘静克女士的书,了解一下。另外,上边的秘静克女士的年龄好像写错了。
本人93年生人, 之前从未接触过武术, 现在想习武, 请问开始阶段怎样锻炼. 真诚请教. 本人QQ
本人93年生人, 之前从未接触过武术, 现在想习武, 请问开始阶段怎样锻炼. 真诚请教. 本人QQ
怎么下载的?我看不到啊。
感谢楼主分享!
类似“顶”、“沙发”之类没有营养的文字,对勤劳贡献的楼主来说是令人沮丧的反馈信息。
提问之前请再仔细看一遍楼主的说明,或许是您遗漏了。
勿催片。请相信驴友们对分享是富有激情的,如果确有更新版本,您一定能搜索到。
请勿到处挖坑绊人、招贴广告。既占空间让人厌烦,又没人会搭理,于人于己都无利。
如果您发现自己的评论不见了,请参考以上4条。
使用 BBCODE()
对白语言:&文字语言:&
正在读取……
上海隐志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形意拳门之真谛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