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子侧向滑步推铅球视频不标准但实用的动作

男运动员掷的铅球重量是多少
  重量为16磅(合7.257公斤)。
  铅球和链球是田径项目中器械最重的项目。1896年第一届奥运会上,铅球就被列为男子比赛项目。女子铅球是从1948年的第14届奥运会才正式列入比赛项目的。
  现代铅球运动产生的渊源可以追溯到14世纪40年代。当时欧洲出现了大炮,炮弹是呈圆形的铁球,依靠点燃炮筒内的火药将炮弹射出。士兵们经常在搬运炮弹的过程中推来推去取乐和进行掷远比赛。这种炮弹的重量为16磅(合7.257公斤),这一重量就一直沿袭成为男子铅球比赛的重量标准。至今,在英语中“铅球”(shot)一词仍与“炮弹”一词相同。
  早期推铅球的比赛,曾经有过按体重分级的规则。但实践证明,铅球推出的远度跟选手的体重没有太大关系,所以这个规则后来就被取消了。在推铅球的比赛初期,比赛规则比较简单,只规定一条直线作为限制线,可采用原地或任何形式的助跑推。后来又限制在一个方形区域内推球。到了19世纪中叶,英国人为了更合理地丈量投掷远度,规定了直径为7英尺(合2.13米)的投掷圈和90度的扇形铅球落地有效区。近代,对铅球规格、场地设施和比赛规则等有了详尽的规定。
  第一届奥运会的铅球冠军是美国人罗伯特·加勒特,成绩为11.22米。在1912年第五届奥运会上,除了美国人帕里克·麦克唐纳以15.34米获得冠军外,另一名美国人拉夫·罗斯获亚军,但他以左、右手推球的成绩相加列为单独一项铅球冠军,成绩为27.70米。这一比赛项目仅此一届。1948年第十四届奥运会把女子铅球正式列入了比赛。法国人奥斯特迈尔以13.75米创下了第一个奥运会女子铅球纪录(球重4公斤)。
  20世纪50年代初,美国人帕里·奥布赖恩首创背向滑步推铅球技术获得成功,使铅球成绩出现了一次飞跃。60年代,苏联人A·巴雷什尼柯夫创造背向旋转推铅球技术,虽然也获得可喜成绩,但至今尚未被太多的运动员所采用。
  美国长期在男子铅球方面占有优势地位,而前苏联则在女子铅球运动的前期保持了领先地位。前苏联女选手N·利索夫斯卡娅3次破世界纪录,先后获世界杯赛(1985年)、世界田径锦标赛(1987年)、奥运会(1988年)冠军,是女子铅球史上取得如此成就的惟一选手。
责任编辑:彭道敬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扫一扫”分享
摄影师Bess Adler拍摄了一组名为《健身》的作品,作品的主人公们是一群健身爱好者,他们在一系列激烈紧张的比赛中互相比拼
运动不再只是阿迪、耐克的事,随着越来越多的运动、休闲风格走上顶级时装舞台,很多国际知名品牌都推出了自己的运动系列
健身运动如火如荼,作为对身材要求极高的模特们,保持身体塑造完美体型,自然也不能落于人后,这组内地超模拍摄的靓丽运动写真
落雨大,水浸街,阿哥担柴上街卖,阿嫂出街着花鞋,…… []
卫计委拟批准金箔为食品添加剂新品种并允许添加入白…… []
俗话说:“困春夏乏秋打盹,还要冬眠。”很多乡亲都…… []
随着天气回暖,南方地区开始进入阴雨绵绵的回南天,…… []
传统观念认为,宝宝辅食首选蛋黄,但现在很多儿科专…… []
清明前后正是春困高发期,这时候适当吃点凉食或许有…… []
39育儿联手世纪开元网推出独家定制礼品及免费照片冲…… []
铅球运动起源于十四世纪40年代。推铅球是利用人体全身力量将一定重量的铅球从肩上用手臂推出的投掷项目。背向滑步推铅球技术中容易出现的错误动作与解决办法(网上搜集)
背向滑步推铅球技术中容易出现的错误动作与解决办法
一、摆动腿预摆后团身动作幅度不够
团身是为了压低重心,顺利完成蹬伸动作,为身体快速向投掷方向运动创造条件。队员团身不够,不低头,支撑腿弯曲压紧不够都会造成摆动腿预摆后团身动作幅度不够。
&&&&(1)首先教师要讲清团身动作的目的和要求,并做正确的示范动作,有条件的可观看优秀运动员的图片和视频。
&&&&(2)徒手做模仿练习。队员右手扶肋木或支撑物,右腿支撑,上体前曲低头,躯干与地面平行。左臂向投掷反方向下伸指脚尖,左腿抬起预摆后,右腿屈膝下蹲,左大腿回收靠近弯曲压紧的右腿,左脚尖先点地。随后屈膝完成团身动作,并保持一定时间的静止姿势,体会肌肉感觉,然后向后下方移动臀部。
(3)互相观摩,改进技术。
二、滑步时两腿的摆蹬配合不协调,滑步距离小
&&&&滑步的动力来自两腿正确的摆蹬协调配合。滑步距离大能加快人体和器械向投掷方向移动的速度,为取得良好的超越器械姿势创造条件。滑步时的摆动强调摆动腿大腿带动身体向抵趾板内下沿方向尽可能低而有力的摆伸,并向外转动膝和脚;滑步时强调支撑腿的膝关节积极有力的向投掷方向充分蹬伸,促使髓部向投掷方向移动,脚跟离地后迅速收拉大小腿,并向内转动舰、膝关节,以前脚掌
着地与投掷方向成90—1350角。摆动腿膝关节微曲,快速的以脚内侧落地与投掷方向成400角。滑步的距离和两腿摆蹬的幅度和力量有关。所以摆蹬的幅度力求大些,两腿之间夹角约为1200左右,支撑腿蹬地要积极有力并迅速收拉大小腿。
&&&&(1)徒步作滑步的摆腿练习。面对肋木,两脚先后站立,右脚在前,上体前俯,右手成持球姿势,左手握住同肩高的肋木,身体重心落在弯曲的右腿上,左腿屈膝成团身姿势后臀部后移,然后大腿用力向后下方摆出,边摆边转膝和脚,千万不要过高,带动身体向投掷方向移动。
&&&&(2)徒手作左腿滑步的摆动。要求左脚触及后下方的标志物(注意摆的方向不要向上,要向后下方的抵趾板方向)。
&&&&(3)教师的左手握住练习者摆动腿的大腿,右手握踝,队员做摆腿时帮助伸拉左腿向右下方摆。
&&&&(4)摆腿加蹬伸练习。练习者团身后重心略后移,左腿向后下方摆,同时左腿蹬伸,推动身体向投掷方向移动,但右脚不离地。
&&&&(5)收拉右腿的练习。两脚前后开立同肩宽〔左脚在前),重心偏于右腿,上肢及躯干成推铅球预备姿势。然后迅速将右小腿收至重心下负担身体重量并保持平衡。当右腿收至重心下快着地时,左腿快速向后撤步成推铅球预备姿势。
&&&&(6)作背向滑步练习。在右脚后面划出两脚落地的标记线,两标记线之间距离适当长些,队员尽力做到摆蹬幅度大、力量大、滑步距离大。
&&&&(7)连续作背向滑步练习。
三、滑步中两脚落地间隔时间长
两脚落地间隔时间过长,使动作出现停顿现象,破坏了动作的连贯性,使人体和器械在滑步中获得的水平速度受到损失。正确滑步两脚落地有先后,落地间隔时间越短技术越好。
&&&&(1)改进滑步中摆的动作。当滑步摆蹬后,右腿收拉与前脚掌同时着地,左脚低而快地以前脚掌内侧着地。强调低而快,防止高而慢,是为了克服因左脚落地慢所造成的落地间隔时间长。
&&&&(2)两脚落地的节奏以信号为准。落地的节奏听教师的口令,两脚落地的“答答”声之间尽量不停顿,从意识上两脚尽量做到几乎同时落地,落地瞬间力争做到“答”的一拍完成。
四、滑步中躯干过早抬起
&&&&滑步时躯干过早的向投掷方向抬起,这个错误比较普遍。躯干的过早抬起,导致压低的身体姿势升高,身体不能充分地做好超越器械姿势,以至影响最后用力的蹬伸效果。正确的技术是在滑步过程中队员必须有意识的控制躯干处于远离投掷方向的被动状态,即身体向投掷反方向倾斜,收腹,含胸,肩部右转,扣住左肩,左臂仍伸向投掷反方向的下方,稍低头,目视投掷反方向的下方,一直到两脚落,地的一瞬间为止。它的目的是使躯干左侧肌群拉紧,肩、腰、能拉紧,右腿压紧,为形成良好的侧弓形姿势打下基础。
&&&&(1)滑步前,队员的右手从左臂下握住左耳,然后作滑步练习。这样左臂压着右臂,右臂连着左耳,迫使人低头,含胸,使躯于向右后倾斜,防止上体过早抬起。
&&&&(2)队员左手持短棒作滑步练习。要求滑步的整个过程短棒始终指向投掷反方向的下方,目视短棒的下方,防止滑步时上体过早抬起。
&&&&(3)队员从徒手过渡到持器械连续作滑步练习,改正上体过早抬起的错误。
五、滑步中身体不平衡,重心起伏太大
滑步中身体重心起伏太大,形成跳的动作,这在初学者中常见。现代滑步技术要求低平快。跳的动作使人体不能平稳地向投掷方向运动。跳时由于器械和身体重力的作用导致右腿负荷加大,脚跟主动着地,不利于快速转人最后用力推铅球的动作。造成身体起伏的主要原因有三个方面:一是滑步摆蹬的方向不对。正确摆腿是团身后首先向后下放移臀,这本身就是为滑步的低平快创造条件。当身体重心移离支撑点时,左大腿带动身体向投掷方向摆。强调向后下方摆,即向抵趾板内下沿方向作低而有力的摆伸,不要向后上方摆。摆的同时右腿积极有力地向投掷方向蹬伸,即人体前下方蹬伸,而不是向前上方蹬伸,使髋部向投掷方向移动,防止砚部过于向上移动而导致身体上下起伏。这样左脚力求摆的低,右腿蹬地角度小,蹬地角度越小,滑步越能作到低平快。所以下肢的摆蹬为滑步的低平快创造了条件。二是在滑步中躯干的姿势过高。躯干在滑步中要尽量压低,始终保持较大的前倾,与大腿之间的夹角要小。左臂向投掷方向后下伸,几乎与右腿平行,这样躯干为低平的滑步也创造了条件。三是忽略了头和腿的作用。头是动作的主导,所以在滑步中要低头、含胸,目视投掷反方向下方,防止抬头导致上体起伏,头的动作也为滑步的低平快创造了条件。
&&&&(1)解决两腿摆蹬问题复习前面的第2个问题的①②④练习。
&&&&(2)解决躯干向上的问题复习第4个问题的解决办法练习。
&&&&(3)解决头和眼的问题强调滑步中稍低头,目视右脚尖。
六、最后用力时右腿转蹬不够
最后用力的好坏取决于上肢与下肢、左侧与右侧协调有力的配合,充分地动员全身参加推球肌群瞬间有效的工作。有的队员最后用力不是自下而上的发力,而是上体积极主动的转向投掷方向,只凭上肢用力推球。正确的最后用力动作是首先转蹬右腿,左腿用力支撑,然后以左舰为、轴,推动右髋前送,左臂内旋向前运动,躯干和头稍上抬,身体扭转成侧弓形姿势,接着右腿继续向内转蹬,左腿压紧用力支撑,髋部牵肩前旋,左臂外旋向下,挺胸、抬头眼看前方,身体成反弓形。然后两腿爆发用力向上跳,提髋、拔腰、挺胸,左骨向下固定左肩,仰头、推臂、甩腕、拨球将球推出。从以上分析不难看出,最后用力主要抓住右腿转蹬与左侧用力支撑和下肢积极有力的发力,上体处于被动状态,促使髋部向投掷方向移动和转动。以上所讲上、下肢与左、右侧协调配合作用是完成最后用力的关键技术。
教师拉住练习者的左手,将左臂和上体向投掷反方向牵拉。队员作好最后用力前的预备姿势,然后右腿作转蹬,左腿用力支撑,上体和头被动上抬,身体成侧弓形姿势,注意右踝、右膝先发力,左侧顶住。
七、最后用力时髋部后凸,上体前屈,将臀部丢在后面,只用腰臂力量推球
髋是连接躯干和下肢的中枢,又是两腿联系的中部桥梁。躯千和下肢起止于骨盆上,所以髋在运动中起着积极重要的作用。因此,髋部向投掷方向的移动和转动是完成推铅球最后用力的核心。最后用力开始首先右腿转蹬,髋部向投掷方向平动,由于左侧支撑,髋沿横轴的转动,牵引肩横轴向投掷方向转动,加大了髋、肩横轴扭转角,拉紧了躯干、腰部、背部、肩部的肌群,身体由侧弓形过渡到反弓形,将髋推送到体前。当髋移送到左腿支撑点时,两腿爆发用力上蹬,提髋、拔腰、挺胸、左肩制动、仰头推右臂。球出手瞬间两脚尖充分蹬直,髋和肩及右臂都处于各自前上方的位置。因此,出现臀部后凸,上体前屈是错误的,原因是由于最后用力时髋部运动消极造成的。
&&&&(1)练习者作好最后用力前的预备姿势后,右手扶在右髋上,左侧支撑,右腿转蹬,右手推右脆向前转送,形成侧弓形姿势。重点体会右手推右髋向前上方平动加转动。
&&&&(2)练习者作好最后用力前的预备姿势,教师一手拉住练习者的右肘,一手推其髋,队员的右腿转蹬,左侧支撑,教师推练习者的髋部向前上方做平动加转动动作,身体由侧弓形过渡到反弓形,并保持一定时间的静止姿势,体会此时髋部所处的位置。
八、最后用力时,身体左侧支撑无力
&&&&从滑步的左脚落地瞬间即开始了最后用力。左腿、躯干左侧到左肩连线在推铅球的最后用力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有两点:其一,利用左侧支撑来突然停止下肢向投掷方向运动,这个动作越快,腿部力量越大,效果越好;其二,人体向投掷反方向倾斜状态下髋部沿左侧平动加转动,形成反弓形,使投掷肌群拉紧,在投出器械一瞬间左腿快速蹬伸,加大推球用力效果。
&&&&造成左侧支撑无力的原因:从身体素质上看,腿部力量差,左腿支撑无力;从思想上看,忽视了左侧支撑的作用;在技术方面,当左腿滑步着地时左起微屈支撑无力,腿发软.没有起到制动作用,造成身体仍继续向投掷方向运动,破坏了身体向投掷反方向倾斜的姿势,致使以髋为轴的平动加转动受到影响,造成髋、躯干、左肩过早向前运动,在左侧支撑不能支撑右臂的情况下,左腿不可能快速蹬伸及推臂。
&&&&(1)练习者作好最后用力前的姿势后,左脚微微抬起离地,同时右腿转蹬。左脚落地支撑,蹬伸,抬起上体,左肩上扛制动触及左肩上方固定的吊球。左肩稍高于右肩,体会左侧支撑用力蹬伸的动作。
&&&&(2)背向推铅球。把球推过高2.&20m左右的横杆,克服左侧支撑无力。
九、最后用力推铅球时低头,导致上体前屈,球出手太低
头部对动作起主导作用。身体由团身到滑步时是低头目视右脚尖,当身体成侧弓形时,头稍稍抬起,目视后方;当身体成反弓形时,头稍后仰,目视前上方;当两腿爆发用力向上蹬伸,提髋、拔腰、停胸时,头要后仰。头过早转向投掷方向,会形成前屈的错误动作。
&&&&(1)作最后用力练习,当身体成反弓形姿势时,注意挺胸,头后仰,目视前上方固定的吊球,并保持一定的静止姿势。
&&&&(2)克服推球时低头,球出手角度低的错误。
十、滑步与最后用力之间出现停顿,整体技术不连贯
&&&&要取得良好的运动成绩,完整的技术动作必须要有连贯性,动作与动作之间不能脱节,不能停顿,否则就会使人体与器械在滑步中获得的水平速度消失,等于原地推铅球,使运动成绩受到影响。
从滑步到最后用力推铅球两个动作的衔接与过渡非常重要,也就是滑步中两腿摆蹬后右脚着地至左脚着地阶段,应把滑步与最后用力有机的结合起来,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两脚落地有先后,但间隔时间越短越好。当右脚的前脚掌一着地就不停顿的向内转蹬右膝,左脚低而快的以前脚掌着地,左脚着地瞬间就开始了最后用力。以上这些动作在完成过程中应没有明显的停顿现象。
&&&&(1)作原地背向推铅球。练习者先作好滚后用力前的预备姿势,左脚在后微微抬离地面,在左脚内侧落地瞬间,右腿就作转蹬动作,左落右转蹬几乎同时完成,紧接着最后用力推铅球。
&&&&(2)完整的背向滑步推铅球。注意力放在滑步与最后用力的衔接上,做到滑步后左脚着地瞬间右腿就转蹬接最后用力,整个运动是加速运动。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旋转推铅球技术对我国男子运动员适用性的探讨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评价文档:
&&¥2.00
&&¥2.00
&&¥2.00
&&¥0.50
&&¥2.00
&&¥1.00
&&¥2.00
&&¥3.00
喜欢此文档的还喜欢
旋转推铅球技术对我国男子运动员适用性的探讨
成​都​市​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想免费下载本文?
把文档贴到Blog、BBS或个人站等:
普通尺寸(450*500pix)
较大尺寸(630*500pix)
你可能喜欢铅球 - 中国田径协会官方网站
http://www./
中国女子铅球名将巩立姣夺得伦敦奥运铜牌
  推铅球
  推铅球是田径运动的投掷项目之一,它对增强体质,特别是发展躯干和上下肢力量有显著的作用。
  古代奥运会没有推铅球的比赛项目。大约在公元一三四零年有了炮兵,当时炮弹是圆形的,重量是16磅。士兵们利用和炮弹形状、重量相同的石头,做投掷游戏和比赛。后来把石头改成了金属的,逐渐变成现在的铅球,并将这个重量折合成7.257公斤,作为男子铅球的重量,一九七五年又改为7.26公斤。
  推铅球在历史上曾采用过按运动员体重分级进行比赛的办法。后来实践证明,推铅球距离的远近,并不完全取决于体重,更重要的是能否掌握合理的技术和是否具有全面发展的身体。
  最初推铅球比赛是在一条线后进行,可以采用原地和助跑投掷,后来为了限制助跑距离,规定在一个方形场内进行,以后改在直径2.135米的圆圈内进行,并要求铅球落在规定的投掷区内,投掷区的角度最初是九十度,经过多次改变,现在是四十度。
  推铅球作为田径运动项目,是在十九世纪出现于英国。一八八六年记载了第一个纪录(10.62米)。不久,其他国家的运动员也开始练习推铅球。公元一八九六年第一届现代奥运会上,就把男子推铅球列为正式比赛项目,成绩是11.22米。一九四八年第十四届奥运会上,又把女子推铅球列为正式比赛项目,成绩是13.75米。
  随着田径运动的实践和体育科学的发展,推铅球的技术也不断地改进和完善。教练员、运动员围绕着从决定成绩最重要的因素--速度出发,改革技术,从古老的上步推球方法,变为侧向滑步推球,在五十年代初期又由侧向推球发展为背向推球。这种方法一出现,就被铅球运动员广泛采用,因为它使转体九十度的侧向改变为一百八十度,使铅球运动员手中的运行距离大大加长,可以产生较大的速度,并用到最后出手的动作中,因而促使运动成绩大幅度提高,则进入六十年代就超过20米大关。因此,背向投掷方法是推铅球技术的一次大变革。
  自背向滑步推球方法出现后的十多年来,许多运动员又在这种方法的基础上表现出不同的技术特点,促使最后用力前上体更加充分地扭转和拉紧,以便推球时发挥更多肌肉群的力量,使沿球离手时获得更大的速度,这又推进了背向技术的发展。
  在背向投掷技术不断发展过程中,又出现了旋转推球的方法。这种方法,从某种意义上讲,完全改变了背向滑步推球的性质,使直线运动改变为旋转和直线相结合的运动。当前对这种推球的方法还没有更多的科学依据,但是不少优秀运动员已经采用,并达到20-22米的成绩,我国优秀推铅球运动员中也有人开始采用这种方法,并取得了良好的成绩。
  总之,推铅球技术的变革,无论从侧向到背向,或者是从背向到旋转,不外乎:第一,尽量加长铅球在手中运行的距离,使铅球获得较大的预先速度;第二,尽量加长最后用力的工作距离;第三,能使更多的肌肉群参加最后推球的工作,并为这些肌肉工作创造良好的条件。
  推铅球的技术是单手持球放在肩上锁骨窝处,站在直径为2.135米的圆圈内靠近后沿处,经过滑步(或旋转)后,单手从肩上推出,使铅球落在规定的投掷区内。
  现在的推铅球技术,有背向滑步推和旋转推两种,动作方法虽不同,但分别都是一个有机联系的完整动作。要领“口诀化”------原地侧向推铅球技术例析(已录待发勿抄)
要领“口诀化”------原地侧向推铅球技术例析
& 王亚达&&&&&&&&&&&&&&&&&&&&&&&&&&&&&&&&&&&&&&&&&&&&&&&&&&
(浙江省&&
宁波鄞州职业教育中心学校&&&&
原地推铅球是高考体育专业素质考试项目之一,同时也是课堂教学中侧向或背向滑步推铅球技术动作的基础动作。由于背向推技术难度较大,一般在中学教学与训练中以侧向推为主。虽然高中体育教学背负着
“低层次重复”技术动作教学的嫌疑;但我们实践中还是不难发现许多同学甚至高考队学生的原地侧向推铅球技术仍普遍存在缺陷和不足。
原地侧向推铅球分为握球与持球、准备姿势、最后用力、铅球出手后维持身体平衡等部分。笔者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总结出原地侧向推铅球的要领“口诀”,与其他现有的投铅球“口诀”相比,简约、明了、且压韵。原地侧向推铅球的要领:“持球锁骨窝,重心后脚落;蹬转挺推拨,目送铅球落。”
实践证明,学生易于接受,结合示范与练习,效果更好;以下就要领口诀和技术动作进行解折。
一、持球锁骨窝(握球与持球)
五指自然分开,手心空出,球置于锁骨窝处,紧贴颈部和下颌,投掷臂肘抬起外展。要求:握球要稳,手臂放松,有良好器械感。要领很烦琐,在此口诀基础上稍加示范,持球抬肘外展即可完成持球动作。
二、重心后脚落(预备姿势)
预备姿势的动作要领:握球后侧对投掷方向,两脚开立,左脚尖和右脚跟在一条直线上与肩同宽,右脚在投掷圈后沿,体重在右腿。一句“重心后脚落”,能简单明了地让学生建立动作表象。
三、蹬转挺推拨(最后用力)
蹬、转、挺、推、拨五字简练又突出重点:后腿略屈,后腿的足前掌内侧蹬地,使重心前移和转髋,重心接近前腿转髋带动转体,挺胸,顶肩,推臂,拨球出手。如果再三解释,运用详尽的要领:最后用力首先以髋部肌肉群发力右腿蹬地使右髋向上移,左肩、左臂及时制作动作做好左侧支撑,随后抬头挺胸,右臂向前上方做推球动作。将铅球以38。--40。的方向迅速将球推出去。
四、目送铅球落(身体平衡、错误动作纠正)
鉴于不少学生在推铅球出手时,由于身体不能充分伸展,低头含胸。此口诀可以纠正挺胸抬头的出手前身体动作。
另外,类似的推铅球口诀还有:“屈右膝,稍转体,蹬转挺胸臂用力”;等等。
总之,合理运用生动形象、简洁明快的口诀,可以起到集中学生注意力,增强学习兴趣的作用;同时有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动作表象,节约教师讲解时间,增加了练习时间,真正做到精讲多练,使课的组织更加严密,课堂效果更加突出。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背向滑步推铅球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