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信息公开事业单位年度报告公开的概述应写哪些内容

长沙市人民政府2011年政府信息公开年度报告_百度百科
关闭特色百科用户权威合作手机百科 收藏 查看&长沙市人民政府2011年政府信息公开年度报告本词条缺少信息栏、名片图,补充相关内容使词条更完整,还能快速升级,赶紧来吧!
说明:报告根据、、市政府信息公开相关规定编制。由、主动公开政府信息情况、依申请公开政府信息情况、政府信息公开收费及减免情况、申请行政复议和提起行政情况、下步工作打算、其他情况等七部分,所列数据为市本级自1月1日-12月31日的政府信息公开统计。[1]
本年度报告根据国家、省、市政府信息公开相关规定编制。由概述、主动公开政府信息情况、依申请公开政府信息情况、政府信息公开收费及减免情况、申请行政复议和提起行政诉讼情况、下步工作打算、其他情况等七部分组成,所列数据为长沙市市本级自日-12月31日的政府信息公开统计数据。一、概述
2011年度,长沙市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始终坚持以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以下简称《条例》为主线,以促进阳光型政府建设为目标,以优化经济社会发展环境为出发点,以保障人民群众”四权“(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为落脚点。市政务公开办建立了各主管部门的统一协作机制,开展政府信息公开业务调度,实行一月一统计、一季一通报、一季一调度,充分发挥各业务主管部门的主观能动性,狠抓工作落实,全市政府信息公开和公共企事业单位办事公开工作稳步推进。政府信息公开平台建设、政府信息主动公开、依申请公开和公共企事业单位办事公开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信息公开内容不断丰富,信息公开渠道不断拓展,信息公开质量大断提升,信息服务功能不断增强,群众满意度不断提高。
二、主动公开政府信息情况
2011年,我市认真贯彻落实《条例》,按《条例》规定的四项基本要求主动公开政府信息,市门户网站主动公开各类信息达8万多条(万余条),并特别加强了对11项重点内容的公开和督促检查。
(一)重点公开内容:
1、行政法规、规章和其他规范性文件信息公开:市门户网站政府文件栏目公开了各级各类行政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共2257条。
2、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专项规划、区域规划及相关政策信息公开:按全市发展规划、行业及部门规划、区县(市)规划分类,公开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专项规划等信息354条。如《长沙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长沙市水路交通“十二五”工作规划》、《长沙大河西先导区十二五发展规划》、《长沙市财政局2011年工作规划》等。
3、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信息公开:每月中旬及时公开了全市上月经济运行月统计报告,每季度第二月及时公布了上季度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指标完成情况统计信息,全年发布了33期统计分析报告。2011年,全市公开统计数据信息438条。
4、财政预算、决算报告信息公开:市门户网站信息公开目录内容中公开各级各部门财政预算、决算报告、专项资金使用等信息291条。如:《关于2010年全市和市本级预算执行情况及2011年全市和市本级预算草案的报告》等。
5、行政事业性收费的项目、依据、标准信息公开:199项行政许可项目均编制办事指南,对外公示事项名称、事项类别、办理依据、受理机构、决定机构、办理条件、申请材料、办理程序、办理期限、收费情况、收费依据、表格下载、监督检查、咨询渠道、责任追究、办公时间及地址、乘车路线、在线申报、状态查询等内容。
6、政府集中采购项目的目录、标准及实施情况信息公开:市门户网站政府信息公开目录中公开了政府采购信息2320条,推进情况栏目中公开了招投标信息2600多条,重大事项公示栏目中公开了94条各类政府资产核销信息。
7、行政许可、办事信息公开:按市政府106号令更新和完善了199个行政许可项目的办事指南,将行政许可事项的名称、依据、条件、办事材料、程序、承诺期限等信息上网公布,实现行政许可事项100%在线办理。发布政务办件信息17.8万余条,办结信息17.2万余条。
8、重大建设项目的批准和实施情况信息公开:通过网站、新闻媒体、新闻发布会等多种方式,向社会公开了2011年全市125个城建重大建设项目的批准、实施及进展情况,包括地铁、湘江综合枢纽、市政道路、桥隧、环境整治、城市提质、交通疏导、交通枢纽、先导区的城建项目的批准和实施信息367条。
9、扶贫、教育、医疗、社会保障、促进就业等方面的政策、措施及其实施情况信息公开:通过门户网站“公众服务”栏目,把与老百姓息息相关的“教育、医疗、社保、交通、公用事业、住房”等12大民生领域信息,详细的提供到政府网站上。规范业务信息格式,每一条都具体到办理依据、办理条件、提交材料、办理流程以及办理地点的地址、联系电话、乘车路线、办公时间等细项,共整合办事指南和服务事项5400余项。
10、突发公共事件的应急预案、预警信息及应对情况信息公开:对社会公开了长沙市突发公开事件应急管理办公室机构及其职责、应急电话、应急预案以及公共突发事件、法律法规、应急动态、典型案例等信息642条。如:《湖南省防指启动安全用水Ⅱ级响应》、《长沙市启动防冻三级响应》等。
11、环境保护、公共卫生、安全生产、食品药品、产品质量的监督检查情况信息公开:市门户网站信息公开目录内容中公开了环境保护、公共卫生、安全生产、食品药品、产品质量等监管信息531条。如:《环保“三同时”验收项目公示》、《长沙市卫生局关于注销下列单位卫生许可证公告》、《2011三季度长沙食品安全检验检测情况及形势分析》等。
(二)主要公开形式:
1、互联网:长沙市政府门户网站作为政府信息公开的第一平台,设置了“走进长沙、政务公开、网上办事、公共服务、政民互动、招商引资、园区信息、”等7个频道,64个二级栏目,466个三级栏目;构建了市公安局、市交通局、市安监局等45个部门子网站,实现了部门子网站与政府门户网站的信息资源共享。通过市政府门户网站平台对119个政府相关部门建立了“信息公开”目录,设置了“组织机构、工作动态、通知公告、法规公文、规划计划、人事信息、财政信息、政府采购、应急管理、统计数据、业务信息、重大项目、其它”等15个栏目。政府信息公开的数量和质量不断提升,市政府门户网站已成为企业和社会公众获取政府信息的重要渠道,在2011年度中国政府网站绩效评估结果发布排名中,居全国省会城市第一位。
2、查阅点:2011年,市政府信息查阅中心共接收到72个单位(其中含市财政局两个二级机构)1415份纸质文件、3010份电子文件(含编研材料电子文本),464册编研资料,政府信息查阅中心共计接待16988人(次)。
3、《政府公报》:市政府编印的《政府公报》,汇聚了市政府令、市政府文件、办公厅文件以及各单位系统文件等相关信息,现已公布至170期,公开信息1400余条。
4、2011年通过长沙市政府门户网站平台所设的 “市长信箱、咨询投诉、依申请公开”栏目收到有效群众来信7782封,其中在网上公开回复1640封,不公开回复5616封,当面回复191件,收到表扬信件58封。
5、新闻发布会:举办市政府新闻发布会、市民代表旁听政府常务会、在线访谈等40场。
6、政务公开栏:各级各部门设置了政务公开栏,公开相对稳定的政府信息,有关单位还在公共场所和适当位置设置了电子显示屏和触摸屏,公开有关动态信息和业务办事信息,方便群众查阅。
7、新闻媒体:市政府及部门通过报刊杂志、广播电视等新闻媒体,及时公开有关政府信息。
三、依申请公开政府信息情况
2011年,通过市政府门户网站“依申请公开”栏目共收到依申请公开23件,通过信函收到书面申请20件,已处理答复。
四、政府信息公开收费及减免情况
市本级没有对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因政府信息公开收取复印、递送等成本费用。
五、申请行政复议和提起行政诉讼情况
市本级未收到因政府信息依申请公开的行政复议、行政诉讼案件。
六、下步工作打算
(一)进一步加强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统一协调机制。加强政府信息公开各主管部门的统一协调,建立健全政府信息公开配套制度,完善政府信息公开的评估标准和程序,逐步实现政府信息公开的系统化和标准化。指导、协调、督促各主管部门切实履行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组织协调和监管职能,形成全市政府信息公开资源共享、齐抓共管的统一协调机制。
(二)进一步加强对政府信息主动公开工作的组织领导。加强政府信息主动公开的指导协调,动态管理、监督检查,切实贯彻落实《条例》要求,丰富政府信息公开内容,突出对11项重点内容的公开,增强行政收费、公务消费、政府重大投资工程预决算等财政管理领域的透明度。不断完善政府信息公开平台,加强政府信息查阅中心的建设和管理,拓展政府信息公开的渠道。
(三)进一步加强对依申请公开工作的组织领导。做好市本级依申请公开的统一受理处理,加强对各部门依申请公开受理处理的督促,规范网上依申请公开流程,完善统一协调机制。加强对以往依申请公开内容的分析调研,有针对性地加强有关内容的主动公开。
(四)进一步加强对公共企事业单位办事公开的组织领导。切实加强对公共企事业单位主管部门的指导、监督、考核,使其承担起对公共企事业单位办事公开的组织实施、监督指导职责,使其不断完善办事公开目录、指南,保障办事服务信息全面、及时、准确地公开。
七、其他情况
市本级政务服务中心窗口共接待群众办事、咨询服务87.4万人(次)。
新手上路我有疑问投诉建议参考资料 查看 关于2009年度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报告_百度百科
关闭特色百科用户权威合作手机百科 收藏 查看& 关于2009年度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报告本词条缺少概述、名片图,补充相关内容使词条更完整,还能快速升级,赶紧来吧!时&&&&间2009年内&&&&容2009年,我市严格按照 省政府办公厅:
2009年,我市严格按照《》和《四川省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实施办法(试行)》有关规定,进一步规范了政府信息公开内容,创新了公开载体,有力地促进了全市经济建设和其它各项社会事业的健康发展。根据《关于做好2009年政府信息公开年度报告编制工作的通知》(川办函〔2010〕21号)的相关要求,现将我市2009年度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自2008年以来,我市所有政府部门及县(区)政府都已在攀枝花市政府门户网站上对政府信息公开目录和指南进行了公示,并有序进行信息录入工作。2009年,我市结合工作实际,一是对全年公开工作要点进行了明确,将全年公开的重点放在“灾后恢复重建、扩大内需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民生工程、行政效能建设、化解矛盾促进和谐、基层政务公开”六个方面。二是继续把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纳入全市目标管理体系,对市级部门、各县(区)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进行考核,并将考核结果计入全年的综合工作。三是加大了督查督办力度。坚持每季度通报部门、县(区)政府信息上网公示情况。四是明确把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经费纳入财政年度预算,并实行专款专用。
(一)政府信息主动公开情况。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颁布以来,我市累计主动公开信息数量190441条,其中通过市、县(区)、部门网站累计公开政府信息数量179673条,通过政务服务中心查询信息数量5250条,通过档案馆查询信息数量4168卷(件)、通过图书馆查询信息数量1350条。2009年度全市主动公开政府信息更新数量75954条。
(二)工作机制和制度建设情况。1.完善领导机制。2009年,我市进一步调整充实了市政府信息公开领导小组,建立健全了组织体系,领导小组由常务副市长王川红任组长,市政府秘书长贾德华任副组长,市级相关部门领导和各县(区)负责人为成员。全市5个县(区)、60余个市级部门也全部成立了政府信息公开领导小组,组长均为所在单位行政“一把手”,副组长为分管负责人,具体负责政府信息公开工作。2.制定方案,规范运作。2009年,我市各县(区)及市级重点部门根据全市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要点,均制定了适合本部门实际的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方案,进一步规范了目录和指南;全市组织相关部门认真学习了《四川省政府信息公开保密审查办法》、《四川省政府信息公开过错责任追究办法》、《四川省政府信息公开评议制度》,并制定了我市的贯彻实施意见。
(三)载体建设情况。载体和平台是政府信息公开的基础。2009年,我市在坚持原来网站、公示板、导视图、新闻媒体等方式的基础上,重点加强了政府网站、新闻发布会、政务服务中心等载体建设。 1.政府网站。为推进政府上网工程,我市充分利用攀枝花市政府门户网站在西部城市中名列前茅的技术优势,加大了政务信息网的技术开发和网络建设。①对市政府门户网站进行改版更新,基本做到动态栏目及时更新,其它栏目定期更新。2009年市政府门户网站各栏目累计发布信息总量达32511条,全年访问量达987万人次,共发布各类政务信息25318条,其它信息7193条。②整合资源,打造市政府网站群。目前全市所有县(区)均建立县(区)政府门户网站,同时和部分市级部门一起与市政府门户网站统一采用先进的GMS信息管理平台。③推进网上办事服务。我市以建设市行政审批系统为契机,实现了市政府网站与行政审批系统对接,将进驻部门、进驻审批服务事项、办事制度、办事程序、申报事项办理状况、联系电话、电子信箱、投诉举报电话等信息载入系统,并在网站上实时发布,使社会公众可以随时了解查询行政审批服务工作,使办事群众足不出户就能方便地知晓自己申报事项的办理状况。
2.新闻发布。2009年,我市在继续完善政府重要工作通报制度的基础上,紧紧围绕灾后重建、扩内需保增长、民生工程、维护社会稳定等工作中的重大事项和重大活动进行政务信息公开,进一步完善新闻发布工作,推动政府新闻发布工作经常化、制度化建设。①积极应对突发事件,组织开展信息发布工作。2009年我市在米易“7?27”山洪并泥石流灾害、甲型H1N1流感、“针刺”事件等社会影响大的突发事件中,及时稳妥地开展各项信息发布工作,采取召开新闻发布会、组织媒体集体采访等形式,为社会稳定营造了良好的社会舆论环境。特别是在“7?27”泥石流灾害中,我市召开了3场新闻发布会,并通过多种其他形式,使广大市民在山洪发生初期即对此次灾害情况、山洪科学防护知识有了较全面的了解,极大地消除了灾区群众焦躁恐慌的情绪。面对此次突发事件,我市严格执行信息公开制度,据不完全统计,在“7?27”灾情发生后的10天内,中央电视台播出新闻7条,《四川日报》发稿10篇,《华西都市报》发稿7篇,《四川经济日报》发稿8篇,市外各类媒体发稿27条,网上刊发(转载)信息2万余条。②进一步规范新闻发言人制度。为了不断完善新闻发布的组织协调和建立长期快速发布的工作机制,我市建起了全省市州中首个新闻发布厅。2009年我市先后召开了各类新闻发布会23场,逐步树立了新闻发布的权威性,使新闻发布工作成为政府与社会沟通交流的有效平台。
3.政务服务中心。2009年,按照“功能完备,布局合理,方便群众,展示形象,厉行节约,后来居上,创全国全省一流”的思路,我市对原市政务服务中心进行了搬迁。日,投资7000多万、办公面积达15000平方米、功能齐全完善的新的市政务服务中心正式开始为民服务。目前,已有66个部门、单位入驻,对外服务窗口达54个,进驻项目608个,市级各行政审批部门的行政审批处均整体进驻中心,全省统一规定的233个行政审批项目和转变管理方式的241个行政管理事项全部纳入中心,行政审批项目进驻率达100%。同时,我市政务服务中心按照全省政务服务中心标准化建设的要求和部署,以“争创全省一流政务服务中心”为目标,大力推行标准化建设。进驻项目统一按“七公开”的要求在中心网站和窗口进行公示。办事大厅内设置政策法规查询窗口,集中摆放了近百部与进驻项目相关的政策法规和自助上网电脑,免费供群众查询相关政策法规和信息。
二、工作成效[1]
新手上路我有疑问投诉建议参考资料 查看沈阳市2013年度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报告_百度百科
关闭特色百科用户权威合作手机百科 收藏 查看&沈阳市2013年度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报告本词条缺少名片图,补充相关内容使词条更完整,还能快速升级,赶紧来吧!
2013年,沈阳市认真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全面深入推进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取得实效。[1]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目&&&&的全面深入推进政府信息公开 2013年,沈阳市认真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全面深入推进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取得实效。
一、政府信息公开情况
(一)主动公开政府信息
2013年,全市各类公开主体共发布信息113132余条,其中,市政府各部门发布信息76650条,占全市发布总量的67.75%;县、区政府及其部门发布信息36482条,占总量的32.25%。
在沈阳政务公开服务网共发布政府信息33171条,其中,组织机构栏目发布信息325条,占总数的1%;政策法规栏目(包括国家法律法规、地方性法规、政府规章和部门文件)发布信息2094条,占总数的6.3%;工作动态栏目发布信息23701条,占总数的71.45%;其他栏目(包括行政执法、人事信息、规划计划、统计信息、财务公开、应急管理、工作总结、专题栏目等)共发布信息7051条,占总数的21.26%;网站页面访问量累计达14余万次。本市除在沈阳政务公开服务网发布信息外,在市政府门户网站发布政府信息9761条;在各级部门自行建立的门户网站上发布信息65060条。2013年,以市政府、市政府办公厅名义印发属于主动公开范围的规范性文件546件,均可在沈阳政务公开服务网上查询和获取。全年共印发市政府公报24期,累计发布政府信息312条,发行1万册。
(二)依申请公开政府信息
2013年,采用信件受理、机关当面受理等方式共受理政府信息公开申请249件,申请公开的信息主要集中在房屋动拆迁和土地补偿等方面。对249件申请均予以明确答复,答复率100%。其中,同意全部公开190件、“部分公开”0件、“不予公开”3件、“非本行政机关政府信息”或“政府信息不存在”34件,申请内容不明确或转其他途径办理22件,其他原因0件。答复申请均以申请人所需信息形式,通过邮寄、自行领取等方式,在规定时限内回复。
(三)行政复议及行政诉讼
2013年,受理因政府信息公开申请引起的行政复议22件、行政诉讼11件。其中,18件行政复议市法制办做出维持解决,4件复议再次进行答复;11件行政诉讼已全部办结。
(四)政府信息公开收费和减免
2013年,沈阳市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申请获取政府信息均免费提供。
二、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情况
(一)组织机构建设
2008年,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规定,成立沈阳市政府信息公开工作领导小组,并下设沈阳市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办公室,与沈阳市政务公开工作办公室合署办公。各区、县(市)政府、开发区、管委会和市政府各部门均设立相应的政府信息公开工作领导机构,明确了主管领导和具体工作人员。全市已建立市、区(县)、街道(乡镇)、社区(村)四级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体系。
(二)及时更新政府信息公开《指南》和《目录》
进一步完善政府信息公开《指南》和《目录》,统一全市公开栏目和项目,2013年完成了行政审批、财政预决算、保障性住房、食品药品安全、环境保护、招投标、安全生产、征地拆迁、价格收费、教育领域、医疗领域等11个专栏建设工作。全市各地区各部门及时在统一的栏目和项目内公开政府信息。
(三)完善各项工作制度
2013年,在原有政府信息公开制度的基础上,进一步健全各项制度,制定并出台了《沈阳市依申请公开政府信息工作操作暂行规程》、《沈阳市民心网内参办理反馈工作办法》和《沈阳市民心网政策咨询件办理工作暂行办法》等制度,保证了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
(四)制发《沈阳市当前政府信息公开重点工作安排》
根据全国和省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精神,按照国务院办公厅按照《当前政府信息公开重点工作安排》(国办发【2013】73号)和辽宁省政府办公厅《全省当前政府信息公开重点工作安排》(辽政办发【2013】46号)的要求,结合我市实际,制定并出台了《沈阳市当前政府信息公开重点工作安排》。
(五)加强政府信息查阅场所建设
为进一步规范政府信息查阅中心建设,确保群众能够及时查阅政府最新信息,建立了《沈阳市政府信息查阅中心工作制度》,确立市档案馆、市图书馆、市政务服务中心,各区、县(市)所属档案馆和图书馆为全市政府信息公共查阅场所,各地区各部门按照时限要求及时将新生成的政府信息送至对应的政府信息查阅中心。2013年市政府各部门共报送至市政府信息查阅中心文件1069件,区、县(市)政府各部门共报送至区级信息查阅中心文件1231件。
(六)积极开展业务工作培训和宣传
2013年,全市召开3次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培训会议,聘请专家学者就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中难点问题,结合工作实例进行剖析和讲解,并对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人员进行全员业务考试。同时,结合辽宁省“5·15政务公开日”活动、LED政府信息公开显示屏等方式宣传政府信息公开工作。
(七)推进行政决策公开和权力运行公开
通过召开新闻发布会、听证会、论证会等形式及时向社会公开行政决策信息。2013年,全市共组织8个部门召开了9次新闻发布会。同时,推进行政权力运行公开,在2011年公开信息的基础上,对42个市直部门和14个区、县(市)、开发区及所属委办局已公开的32350项行政职权和自由裁量权进行规范,组织各相关部门在沈阳政务公开服务网及时更新行政职权目录和权力运行流程图。
(八)发挥政府信息公开载体作用
一是2013年,我市建立的“114政务服务热线”、电台《连心桥》节目、沈阳日报《民生连线》栏目、电视台《看今天》节目等公开载体共接听群众电话70万人次,受理、解答、办理群众问题1858件。《政务公开报》编辑24期,发放48万份。LED显示屏播放政府信息时间达2012小时。二是更新了沈阳政务公开服务网栏目设置,增设了“重点领域信息公开”、“市民办事信息查询”、“公共资源交易信息”、“行政审批信息”等专栏;完善了“沈阳市工程建设领域信息公开系统”、“114政务服务热线管理系统”。三是继续开展政务公开进社区、进农村、进企业的“三进”活动。去年共举办2次“进企业”、2次“进农村”和2次“进社区”活动,市中小企业局、发改委、经信委、科技局、财政局、规划局等40余个政府部门的领导及工作人员现场对群众提出的115件问题进行了解答和办理。
(九)加强基层政务服务体系建设
进一步规范全市街道、乡镇、社区的政务服务中心及村的便民全程代办服务点的服务内容、服务标准和服务流程。同时,为改善偏远乡镇便民服务中心办公条件,市级财政拨款750万元专项资金,对一市三县条件较差的26个乡镇政务服务中心场所进行了改扩建。
(十)深入推进公共服务单位办事公开
一是推行校务公开,将市、区属中小学校(含中等职业学校)全部纳入公开范围,重点公开社会关注的入学、收费等信息。二是推动院务公开,将市区属医疗机构,包括基层医疗站、所全部纳入公开范围,重点公开就医诊治、药品价格、医生从业、医保使用、住院费用等信息。
(十一)举办第七届“5·15政务公开日”活动
承办辽宁省第七届“5·15政务公开日”活动。组织42个省市区职能部门的5余名工作人员现场接待群众2万余人次,解答群众咨询问题约3余件次,督办问题27个,发放宣传资料18万余份。沈阳日报发表了陈海波市长署名文章,市政府、市人大、市政协有关领导参加了现场活动。
(十二)群众诉求得到有效解决
2013年,我市共受理省《民心网》政策咨询件2671件,办结率、按时反馈率、满意率、优秀率、不满意留言回复率、接件率均为100%,获五星件2618件;受理《民心网内参》114件,办结114件,内参反馈率100%,办件数量和质量均居全省首位。
三、存在问题
虽然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但工作中仍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一是个别部门对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够。二是个别部门政府信息公开和更新还不够及时。三是个别部门依申请公开工作有待进一步规范。
四、2014年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安排
沈阳市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将按照国务院和省市政府工作部署,紧紧围绕我市中心工作,在现有工作基础上进行全面深化和提升。主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一)推进重点领域政府信息公开
组织各地区、各部门按照《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当前政府信息公开重点工作安排的通知》(国办发〔2013〕73号)的要求,做好我市九项重点领域的信息公开,尤其是做好市直各部门“三公”经费公开。
(二)深化公共服务办事公开
进一步加大公共服务办事公开力度,将办事项目、办事依据、工作流程、审批要件、服务时限、收费标准等工作要素全面公开,办理结果向社会即时公开,办理过程要全面接受社会监督。全面推进医院、学校、交通、供水、供电、供气、供热等面向社会服务的公共企事业单位办事公开。?
(三) 加大回应社会关切力度
组织各地区各部门对重要政策和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工作措施,事前通过媒体广泛征求意见,事中对文件要点进行深入解读,事后对文件的落实要认真督查。积极回应社会关切,为公众提供顺畅的政民互动渠道。
(四)完善基层政务服务
贯彻落实省政府《关于规范乡镇公共行政服务中心建设工作的通知》要求,进一步完善乡镇服务中心建设,集中场所、统一名称、调整补充审批服务事项,所有便民便企事项全部进入中心办理,完善服务办事指南和目录,及时公开办事内容、要件、流程、收费标准、办理时限等信息,切实方便企业和群众办事。同时,继续加强各地区街道、社区、村便民服务中心和代办点建设,进一步改善办公条件、完善工作制度、优化办事流程、提高工作效率。
(五)加大民意诉求办理
继续做好《民心网》和《民心网内参》政策咨询件答复和办理,加大力度解答和解决好群众问题。继续加强政务公开“三进”活动,并与“双进双解”活动相结合,深入企业、农村和社区,帮助企业和群众解决实际困难,同时编辑《企业办事通》。扎实开展“5?15政务公开日”活动,增强与民互动,促进民生问题的解决。
(六)巩固和创新公开载体
继续做好早午晚版《连心桥政务公开热线》、《民生连线》、《政务公开报》、“114政务服务热线”等多种载体的政务宣传和服务工作,创新电视台《看今天》“政务公开走向全民”形式,增强政府部门与群众的互动,面对面解答市民问题。
新手上路我有疑问投诉建议参考资料 查看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政务公开年度报告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