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江华家池池附近有没有买竞彩足球的地方?

这五年 大学城绘声绘色 “小候鸟”展欢颜(图)
杭州名校集团化战略大大缓解优质教育不均衡困局“杭州快跑”系列报道·教育篇
  在杭州,每到寒暑两假,都会迎来一群特殊的孩子,杭州人亲切地叫他们“小候鸟”。
  他们是在杭外来务工人员的子女,因为没办法在杭州的学校就读,就只能在寒暑假来杭与父母团聚。
  不过,“十一五”以来,杭州连续出台政策,力求破解外来务工子女入学难题,逐步放低入学门槛。杭州的“小候鸟”数量也在迅速减少,孩子们终于可以和父母生活在这座美丽的城市。另外,随着名校集团化的推进,越来越多“小候鸟”享受到优质的教学资源。
  这其实只是杭州“十一五”期间“教育强市”的一角。
  这五年间,另一角,杭州的高等教育也取得了进展。一座座大学城拔地而起,除下沙、滨江、小和山高教园区,杭州还启动了仓前、江东两个高教园区的建设。杭师院也于2007年正式升格为杭州师范大学。面对杭州技能型人才紧缺的情况,杭州还建立了技能培训公共实训基地。
  杭州“十一五”目标中曾提出,高等教育要从大众化走向普及化,“让55%的学龄段学生有机会接受高等教育”。统计显示,去年底已实现学龄段入学率55.7%,高出全省平均水平,更远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五年时间,杭州市属高校的在校生人数,也扩张了近一倍。
  五年前,杭州在十一五规划纲要中首次提出“教育强市”这个词。如果说“十一五”期间,杭州一直在奔跑,那教育无疑给杭州插上了一对善于飞翔的翅膀。教育正在改变这座城市,但它同样面临诸多新的挑战。
  【他们这五年】
  A 刘春艳 入学 真不容易
  家住景芳二区的刘春艳说,三四年前,她一点也不明白为什么上个幼儿园也会难?可是,随着女儿到了入园的年龄,她深刻体会到了这三个字的苦涩。
  去年,整整一个夏天,一家人因为女儿上不了幼儿园,焦虑得吃不下饭睡不好觉。去年四月份,刘春艳就开始挨个找附近的幼儿园询问,“我们的户口和房子都在这里的,附近幼儿园有华家池,采荷二幼庆春分院,大地和国泰。”
  结果一问,华家池、采二、大地都说名额早已经招满了,怎么想办法也没用。刘春艳一下子急了,打电话给江干区教育局,得到的答复是,景芳三区四区归大地,五区六区归国泰,如果是这几个小区的孩子没报上,他们会就近给安插进去。但景芳一区二区没有直属幼儿园,刘春艳女儿要入园,只能安排到远一点或差一点的幼儿园。“当时真是愁啊,每次走到一个幼儿园门口,女儿就会哭,跟我说‘妈妈,我喜欢这个幼儿园,我要上’,真是心痛无比。”
  类似刘春艳女儿的例子并不鲜见。时报曾于去年11月23日报道了贵阳人小丽的失学困境。小丽的老家是贵阳市息烽县鹿窝乡的一个小村庄,生活十分贫困。由于妈妈出走,爸爸离开,小丽跟爷爷、大姑住在杭州雅仕苑5幢的储藏室里,每天帮着做家务。
  小丽在老家没人照顾,在杭州却上不了学。
  根据杭城现有政策:在杭居住满一年,在杭工作满一年,交纳社会保险满一年,这三个主要条件符合,才可以报名。但是目前,大姑不符合条件,这意味着,小丽只有更换监护人,而且监护人还必须满足这些条件的,她才可以上学。
  B曾鹏 见证大学城渐好
  。这是杭州的“十一五”。而对曾鹏来说,却是他在杭州的“第一个五年”“我正好是06年来到杭州任教的。”曾鹏笑笑说,他这一步,恰好踩在了点子上:五年来,下沙高教园区发展的每一步,他都深有体会。
  从广州中山大学社会学博士毕业后,曾鹏就来到了杭州。他的研究方向,是社区工作、社会保障、非营利组织。
  这五年,在学校良好的教学、学术研究氛围下,曾鹏觉得,不论是在学术研究还是在教学科研上,他都收获不小:年,他有两本著作问世,其中一本还成为其母校的教材;还在《开放时代》、《中国当代研究》等杂志和期刊上上发表了不少学术论文,成为公共管理学院的一名学术之星。现在,他还是浙江工商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社会工作系副主任、副教授,成为了学院的骨干教师。
  这五年,曾鹏的小家庭也渐渐过得有声有色。作为引进人才,曾鹏刚进浙江工商大学时,就拿到了学校发放的住房补贴。用这笔钱,他买了金沙学府的教师经济适用房,和爱人、女儿一家三口在杭州有了温暖的家,“07年分到房子,08年装修,08年10月就入住了。”
  曾鹏说,变化最大的,还是整个下沙高教园区。
  “还是2004年的时候,有同学来过说这里‘到处是黄土,人很少,很荒凉’。”曾鹏说,实际上,2006年,他到下沙大学城的第一印象是:并不像学生们所说的那样差,“尽管人气不像老城区那么旺,但硬件设施都很不错。”
  “我们学校边的沿江大道,以前杂草丛生,现在这里重新绿化,增加了健身、娱乐设施,成了一条景观大道;以前,老师和学生们想看电影,都要转好几辆公交车到市区,现在我们这里也有电影院,有大超市。”曾鹏说,现在有时办事进了市区,反而特别想回到下沙,因为市区太堵,而这里更安静。
  曾鹏的女儿,今年9岁,在下沙文海小学读书,“学校很近,就在我们小区对面,学校教学质量也很好。”
  “很多高校的年轻老师,这几年都到了生儿育女的年龄,而这里的幼儿园,很稀缺。”身为教育界人士,曾鹏对“十二五”的期待,仍离不开教育。
(本文来源:
跟贴读取中...
网易通行证:
跟贴昵称修改后,论坛昵称也会变哦
网易通行证:
复制成功,按CTRL+V发送给好友、论坛或博客。
浏览器限制,请复制链接和标题给好友、论坛或博客。
网易新闻48小时评论排行
评论10893条
评论10882条
评论9385条
评论7744条
评论7248条
游戏直充:
热门功效:
热门品牌:
网易公司版权所有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华家池1号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