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经济发展规划对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区发展有何作用

经济学--少数民族地区地方政府调节经济发展职能的思考经济学 请下载阅读..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经济学--少数民族地区地方政府调节经济发展职能的思考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全国民用机场布局规划_中国民用航空局
您当前的位置:---正文
全国民用机场布局规划
中国民航局 www. ()
&&& 机场作为航空运输和城市的重要基础设施,是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经过几十年的建设和发展,我国机场体系初具规模,初步形成了以北京、上海、广州等枢纽机场为中心,其余省会和重点城市机场为骨干,以及众多干、支线机场相配合的基本格局,为保证我国航空运输持续快速健康协调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对外开放,以及完善国家综合交通体系等发挥了重要作用,对加强国防建设、增进民族团结、缩小地区差距、促进社会文明也具有重要意义。但机场总量不足、体系结构和功能定位不尽合理等问题仍比较突出,难以满足未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特别是提高国家竞争力的要求,进一步优化机场布局和适度增加机场总量已成为未来时期我国机场发展的重要课题。
&&& 机场布局规划主要解决民用机场空间布局及功能结构问题,通过统筹兼顾、科学布局、完善结构、合理定位来指导机场的建设和发展,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有效利用,增强我国民航事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同时,民用航空是系统性、关联性和专业性很强的行业,在机场属地化管理、建设主体发生重大变化的情况下,编制全国民用机场布局规划也是加强民航业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航空法》,结合未来国家社会经济发展总体战略部署,特制定《全国民用机场布局规划》(不含通用航空机场),规划期限至2020 年。在实施过程中,将根据民航运输内外部条件和环境的变化,适时对本规划进行必要的修订和调整。
&&& 一、现状及评价
&&& (一)机场现状
&&& 经过几十年的建设和发展,我国机场总量初具规模,机场密度逐渐加大,机场服务能力逐步提高,现代化程度不断增强,初步形成了以北京、上海、广州等枢纽机场为中心,以成都、昆明、重庆、西安、乌鲁木齐、深圳、杭州、武汉、沈阳、大连等省会或重点城市机场为骨干以及其他城市支线机场相配合的基本格局,我国民用运输机场体系初步建立。截至2006 年底,我国(不含港澳台地区)共有民航运输机场147 个,其中军民合用机场 45个,全国机场平均密度为每10 万平方公里1.53 个;按飞行区等级划分,4E 级机场25 个、4D 级机场35 个、4C 级机场58 个、3C级机场29 个;按经济地理分布,东部地区41 个、中部地区25个、西部地区69 个、东北地区12 个;按地区划分,东北、华北、华东、中南、西南、西北6 个地区的机场数量分别为12 个、18个、37 个、25 个、31 个和24 个,以每10 万平方公里计,密度分别为1.51 个、1.16 个、4.67 个、2.57 个、1.53 个和0.81 个。
&&& (二)基本评价
&&& 1、机场总体布局基本合理。绝大多数机场的建设和发展是以航空运输市场需求为基础,初步形成了与我国国情国力相适应的机场体系,为促进和引导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加强国防建设和保障国家安全发挥着重要作用。若以地面交通100 公里或1.5 小时车程为机场服务半径指标,既有机场可为52%的县级行政单元提供航空服务,服务区域的人口数量占全国人口的61%、国内生产总值(GDP)占全国总量的82%。&&& 2、机场区域布局与经济地理格局基本适应。机场区域分布的数量规模和密度与我国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经济地理格局基本适应,民用机场呈区域化发展趋势,初步形成了以北京为主的北方(华北、东北)机场群、以上海为主的华东机场群、以广州为主的中南机场群三大区域机场群体,以成都、重庆和昆明为主的西南机场群和以西安、乌鲁木齐为主的西北机场群两大区域机场群体雏形正在形成,机场集群效应得以逐步体现,对带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扩大对外开放,提高城市发展潜力和影响力发挥了重要作用。&&& 3、机场体系的功能层次日趋清晰。我国民航运输基于机场空间布局的中枢轮辐式与城市对相结合的航线网络逐步形成,机场体系的功能层次日趋清晰、结构日趋合理,国际竞争力逐步增强。一批主要机场的综合功能逐步完善、业务能力不断提高,北京、上海、广州三大枢纽机场的中心地位日益突出,昆明、成都、西安、乌鲁木齐、沈阳、武汉、重庆、大连、哈尔滨、杭州、深圳等省会或重要城市机场的骨干作用进一步增强,尤其是昆明、成都、重庆、西安、乌鲁木齐等机场分别在西南、西北区域内的中心作用逐步显现,诸多中小城市机场发挥着重要的网络拓展作用。&&& 4、航空运输在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中的地位不断提高。以机场布局规模不断扩大和航空网络逐步拓展完善为基础,航空运输以其快捷、方便、舒适和安全的比较优势,在我国中长途旅客运输、国际间客货运输、城际间快速运输及特定区域运输方面逐步占据主导地位,对促进国际间人员交往、对外贸易和出入境旅游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十五”期间民航运输机场旅客吞吐量、货邮吞吐量和飞机起降架次分别年均增长16.3%、9.6%和11.7%,2006 年旅客吞吐量达3.32 亿人次,是2000 年的2.5 倍,年旅客吞吐量达到1000 万人次以上的机场共有7 个(其中:北京首都机场4875 万人次、上海浦东机场2679 万人次、上海虹桥机场1933万人次、广州白云机场2622 万人次),占全国机场总旅客吞吐量的52%。民航客运量、客运周转量在全社会客运总量和客运总周转量的比重从1985 年的0.12%、2.64%提高到2006 年的0.8%和12.3%,航空运输在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中的作用日益重要。
&&& (三)存在问题
&&& 机场布局上存在的主要矛盾和问题:一是机场数量较少、地域服务范围不广,难以满足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尤其是“东密西疏”的格局与带动中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维护社会稳定与增进民族团结、开发旅游资源等的矛盾比较突出;二是民航机场体系内部未能充分协调,区域内各机场间缺乏合理定位和明确分工,机场对干、支航空运输协调发展的合理引导作用薄弱,参与全球竞争的国际枢纽尚未形成,难以有效配置资源和充分发挥民用航空资源整体优势和作用;三是部分机场的建设和发展与其所在城市规划、军航规划以及其他运输方式规划缺乏有效衔接,尤其是军民航空域使用矛盾日益尖锐,较大程度上制约了民航的发展,与国防交通的需要也有较大差距;四是大部分中型以上机场容量已饱和或接近饱和、综合功能不健全,与提高航空安全保障能力和运输服务质量水平的客观要求存在较大差距。
&&& 二、指导思想、目标、原则
&&& (一)指导思想和目标
&&&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构建和谐社会为出发点,以市场需求为基础,通过优化机场布局结构和增加机场数量规模,进一步加强资源整合,完善功能定位,扩大服务范围和提高服务水平,适应经济社会和民航事业的发展,到2020 年初步形成规模适当、布局合理、层次分明、功能完善的现代化民用机场体系。
&&& (二)布局原则
&&& 1、机场总体布局应与国民经济社会总体发展战略和航空市场需求相适应,促进生产力合理布局、国土资源均衡开发和国民经济社会发展。
&&& 2、机场区域布局应与区域经济地理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与城市总体规划相符合、促进区域内航空资源优化配置、社会经济协调发展和城市功能提升完善。
&&& 3、机场布局应与其他运输方式布局相衔接,促进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建立和网络结构优化,并充分发挥航空运输比较优势,提高综合交通运输整体效率和效益。
&&& 4、机场布局应与航线网络结构优化、空管建设、机队发展、专业技术人员培养等民航系统内部各要素相协调,增强机场集群综合竞争力,进一步提高民用航空运输整体协调发展能力和国际竞争力。
&&& 5、机场布局应与加强国防建设、促进民族团结及开发旅游等资源相结合。重视边境、少数民族地区、特别是新兴旅游地区机场的布局和建设,拓展航空运输服务范围,增强机场的国防功能。同时考虑充分有效利用航空资源,条件许可时优先合用军用机场或新增布局军民合用机场。
&&& 6、机场布局应与节约土地、能源等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相统一。充分利用和整合既有机场资源,合理确定新增布局数量与建设规模,注重功能科学划分,避免无序建设和资源浪费,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
&&& 三、功能定位
&&& 全国民用机场布局规划,作为民用航空基础设施的空间布局规划,服务于国家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对外开放和国防现代化建设,体现国家构建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和发展航空运输的意志,明确政府的政策导向,指导民用机场设施有序建设,优化航空运输资源配置,并作为国家实施宏观调控和投资管理的依据,促进民航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 四、布局方案
&&& 根据布局规划的指导思想、目标和原则,依据已形成的机场布局,结合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和民航区域管理体制现状,按照“加强资源整合、完善功能定位、扩大服务范围、优化体系结构”的布局思路,重点培育国际枢纽、区域中心和门户机场,完善干线机场功能,适度增加支线机场布点,构筑规模适当、结构合理、功能完善的北方(华北、东北)、华东、中南、西南、西北五大区域机场群。通过新增布点机场的分期建设和既有机场的改扩建,以及各区域内航空资源的有效整合,机场群整体功能实现枢纽、干线和支线有机衔接,客、货航空运输全面协调,大、中、小规模合理的发展格局,并与铁路、公路、水运以及相关城市交通相衔接,搞好集疏运,共同构成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 至2020 年,布局规划民用机场总数达244 个,其中新增机场97 个(详见附表1)。具体是:
&&& 北方机场群:布局规划机场总数54 个,其中新增24 个。
&&& 北方机场群由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8 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内各机场构成。在既有30个机场的基础上,布局规划新增北京第二机场、邯郸、五台山、阿尔山、长白山、漠河、抚远等24 个机场,机场总数达到54 个,为促进华北、东北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东北亚经济合作和对外开放提供有力的航空运输保障。在此机场群中,重点培育北京首都机场为国际枢纽机场,进一步增强其国际竞争力;提升和发挥天津、沈阳机场分别在滨海新区发展和东北振兴中的地位作用;进一步完善哈尔滨、大连、长春、石家庄、太原、呼和浩特等机场在区域中的干线机场功能,稳步发展阿尔山、长白山、漠河、大庆等区域内支线机场。
&&& 华东机场群:布局规划机场总数49 个,其中新增12 个。
&&& 华东机场群由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山东7 个省(直辖市)内各机场构成。在既有37 个机场基础上,布局规划新增苏中、丽水、芜湖、三明、赣东、济宁等12 个机场,机场总数达到49 个,以满足华东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对外开放和对台“三通”的交通需要。在此机场群中,重点培育上海浦东机场为国际枢纽,增强其国际竞争力;进一步完善上海虹桥、杭州、厦门、南京、福州、济南、青岛、南昌、合肥等机场的干线机场功能;稳步发展苏中、三明、宜春、济宁等区域内支线机场。
&&& 中南机场群:布局规划机场总数39 个,其中新增14 个。
&&& 中南机场群由广东、广西、海南、河南、湖北、湖南6 省(自治区)内各机场构成。在既有25 个机场基础上,布局规划新增信阳、岳阳、衡阳、邵东、河池等14 个机场,机场总数达到39 个,以满足中南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促进东南亚经济合作、泛珠区域经济一体化和对外开放。在此机场群中,重点培育广州白云机场为国际枢纽,增强其国际竞争力;提升武汉、郑州机场在中部崛起中的地位;完善长沙、南宁、海口、三亚、深圳、桂林等机场在区域中的干线机场功能;进一步稳步发展河池、神农架等区域内支线机场。
&&& 西南机场群:布局规划机场总数52 个,其中新增21 个。
&&& 西南机场群由重庆、四川、云南、贵州、西藏5 省(自治区、直辖市)内各机场构成。在既有31 个机场的基础上,布局规划新增黔江、康定、腾冲、六盘水等21 个机场,机场总数达到52 个,以适应西南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促进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合作发展,以及为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和旅游资源开发提供交通保障。在此机场群中,重点培育昆明机场成为连接南亚和东南亚的门户机场,强化成都、重庆机场的枢纽功能,发挥其在西南地区和长江中上游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中心地位作用;完善贵阳、拉萨等机场功能;稳步发展黔江、康定、腾冲、六盘水等其他支线机场。
&&& 西北机场群:布局规划机场总数50 个,其中新增26 个。
&&& 西北机场群由陕西、甘肃、青海、宁夏和新疆5 省(自治区)内各机场构成。在既有24 个机场的基础上,布局规划新增天水、陇南、玉树、喀纳斯等26 个机场,机场总数达到50 个,以满足西北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促进中国-中亚地区贸易的发展,以及为少数民族地区发展和旅游资源开发提供航空运输保障。在此机场群中,重点加快培育乌鲁木齐机场为连接中亚的西北门户机场,提升西安机场在区域内的中心地位;进一步完善兰州、银川、西宁等机场的功能;稳步发展天水、固原、玉树、喀纳斯等区域内支线机场。
&&& 五、近期实施方案
&&& 2010 年前,主要通过部分新增机场的建设和既有机场的改扩建,逐步完善各区域机场体系,近期完成北京、浦东、广州、太原、呼和浩特、九寨沟等机场扩建及鄂尔多斯、阿尔山、长白山、腾冲、康定、荔波、喀纳斯等机场新建;实施天津、虹桥、杭州、南昌、深圳、长沙、南宁、成都、乌鲁木齐、西安、银川、西宁等既有机场的改扩建,昆明、合肥、汕头、库车等机场的迁建及三明、河池、阿里、玉树等机场的新建;积极推进沈阳、哈尔滨、南京、厦门、海口、重庆、兰州等机场扩建及北京第二机场、苏中、亚丁、六盘水、夏河等新建机场项目的前期工作并适时开工建设,新设良乡、济宁、日喀则等军民合用机场。至2010 年机场总数预计达到190 个左右,其中军民合用机场达到55个,五大区域机场群的整体服务能力和服务质量水平进一步提高,基本满足我国航空运输发展需求,基本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其建设和发展重点为:
&&& (一)北方机场群
&&& 完成北京、太原、呼和浩特等机场扩建以及新建鄂尔多斯、长白山、漠河、鸡西机场等一批工程;实施天津、大连等机场扩建工程及阿尔山、二连浩特、大庆、伊春等新建机场项目;积极推进沈阳、哈尔滨、包头、延吉等机场扩建项目及北京第二、白城、吕梁等新建机场项目的前期工作,并适时开工建设;新设良乡等军民合用机场。
&&& (二)华东机场群
&&& 完成上海浦东、杭州机场扩建工程;实施虹桥、南昌、无锡、温州等机场扩建工程,合肥机场迁建及三明、宜春等新建机场项目;积极推进南京、厦门、青岛、常州、晋江、舟山、武夷山等机场扩建项目及淮安、苏中、九华山等新建机场的前期工作,适时开工建设。新设济宁等军民合用机场。
&&& (三)中南机场群
&&& 完成广州、深圳机场扩建工程;实施长沙、南宁、张家界等机场扩建工程,汕头机场迁建及新建河池机场项目;积极推进海口、桂林、湛江、三亚改扩建工程及新建神农架机场等项目的前期工作,适时开工建设。
&&& (四)西南机场群
&&& 完成九寨沟机场扩建以及荔波、康定、黔江、腾冲等机场新建;实施成都、重庆、丽江、大理等机场扩建工程,迁建昆明机场及新建阿里机场等项目;积极推进贵阳等机场扩建工程及六盘水、亚丁等新建机场项目的前期工作,适时开工建设;新设日喀则、红河等军民合用机场。
&&& (五)西北机场群
&&& 完成新建喀纳斯机场、银川机场扩建工程;实施乌鲁木齐、西安等机场扩建工程、库车迁建及新建固原、中卫、玉树机场以及天水、哈密等军民合用机场项目;积极推进西宁、兰州机场扩建工程项目的前期工作,适时开工建设。
&&& 六、实施效果
&&& 上述布局规划实施后,全国省会城市(自治区首府、直辖市)、主要开放城市、重要旅游地区、交通不便地区以及重要军事要地均有机场连接,逐步形成北方、华东、中南、西南、西北五大机场群,形成功能完善的枢纽、干线、支线机场网络体系,大、中、小层次清晰的机场结构,航空运输整体发展能力和国际竞争力显著增强;机场与其他交通方式的衔接更加紧密,与城市发展更加协调,与军航发展相互促进;社会服务范围进一步扩大、服务水平显著提高。到2010 年,全国75%的县级行政单元能够在地面交通100 公里或1.5 小时的车程内享受到航空服务(现状为52%),服务的总人口达到全国总人口的78%(现状为61%),上述区域内的国内生产总值(GDP)达到全国总量的93%(现状为82%);到2020年全国80%以上的县级行政单元能够在地面交通100公里或1.5 小时车程内享受到航空服务,所服务区域的人口数量占全国总人口的82%、国内生产总值(GDP)占全国总量的96%,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和谐社会发挥更加积极作用。
&&& 七、保障措施
&&& (一)继续深化改革、扩大开放。进一步深化机场管理体制改革,完善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积极推进机场投资主体和产权多元化。积极推进机场收费机制改革,调整机场收费结构。加大利用外资力度,引导外资更多地投向中西部地区和东北等老工业基地的民航设施建设。
&&& (二)加强政策引导、拓宽融资渠道、保障资金投入。继续加强对民航专项基金的征管,稳定中央资金来源,在稳定和加大中央及地方财政资金投入基础上,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不断创新民航机场建设投融资机制,进一步拓宽融资渠道,广泛吸收社会资本,多方筹集资金投入机场设施建设。
&&& (三)完善制度、加强监管。进一步完善宏观调控机制和市场监督体系,建立和维护健康有序的竞争环境,健全市场准入与退出制度,规范机场的建设与经营行为,促进公平竞争和有序发展。
&&& (四)依靠技术进步,加快实现航空运输现代化。加强科技创新,进一步完善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的管理和推广机制,加大机场基础设施建设、运营管理等方面关键技术与装备、系统集成的研究开发与推广应用,加强智能化和信息化建设,降低工程造价,保证工程质量,提高我国机场技术装备和管理水平。
&&& (五)注重环境保护、资源合理利用和运营安全,促进可持续发展。进一步加强政策引导和采取有效措施,在机场规划和建设中体现环境友好要求,注重保护生态环境。优化各种资源配置,实现土地、空域等资源的有效利用,提高利用资源和能源的效率,推进民航可持续发展。
&&& (六)抓好机场集疏运系统建设。为充分发挥民航机场枢纽功能,提高区域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安全性、可靠性与整体效率,应注重加强机场枢纽的集疏运系统的规划和建设,尤其是吞吐量达到相当规模的机场枢纽,进一步与轨道交通、城市公交和高速公路以及铁路等优化衔接,增强机场枢纽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
&&& (七)注重军用机场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空域资源优化配置,促进军民航协同发展。坚持平战结合和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进一步研究解决好相关问题,妥善处理好各种利益关系,建立健全相关规章制度,鼓励和优先考虑利用既有的军用机场资源,加强军民合用机场的建设和军队报废机场的合理利用,继续推进空中交通管理体制改革,促进军民航二者协同发展。
中国民用航空总局
二OO七年十二月_三个有利于_标准对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的指导意义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评价文档:
&&¥1.00
&&¥2.00
&&¥2.00
&&¥0.50
&&¥1.00
喜欢此文档的还喜欢
_三个有利于_标准对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的指导意义
D​N​A​粗​提​取​与​鉴​定​_​实​验​的​简​易​方​法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想免费下载本文?
把文档贴到Blog、BBS或个人站等:
普通尺寸(450*500pix)
较大尺寸(630*500pix)
你可能喜欢遵义市少数民族地区“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规划
& 当前位置:遵义市民族宗教事务局 -&
遵义市少数民族地区“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规划
遵义市少数民族地区“十一五”
经济社会发展规划
一、遵义市少数民族地区“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基础、机遇与挑战
(一)发展基础
本规划所称遵义市少数民族地区是指遵义市民族地方,包括务川仡佬族苗族自治县、道真仡佬族苗族自治县,遵义县平正仡佬族乡和洪关苗族乡、正安县谢坝仡佬族苗族乡和市坪苗族仡佬族乡、桐梓县马鬃苗族乡、余庆县花山苗族乡、仁怀市后山苗族布依族乡、道真自治县上坝土家族乡以及全市散杂居少数民族,少数民族自治县和民族乡土地面积5636.79平方公里,占全市土地面积的18.32%;2005年底,全市少数民族人口89万,占全市人口的12%。
遵义市少数民族地区资源丰富。铝土矿、汞、莹石、重晶石等矿产资源具有开发利用潜力,如务川、道真两自治县已初步探明铝土矿资源量8461.81万吨,务川自治县探明汞储量2.3万吨(占全国探明储量的22%);水能资源蕴藏量大,乌江最大的一级支流―芙蓉江贯通道真自治县,可开发量25万千瓦,务川自治县境内的洪渡河可开发量32万千瓦;林草地资源丰富,适宜发展烤烟、茶叶、中药材和油桐、乌桕、五倍子、银杏等经济林木,适合发展草地畜牧业,如务川自治县草场面积达8000公顷,有条件建立牛、羊生产基地;旅游资源独具特色,区内有道真大沙河银杉自然保护区,务川栗园万亩天然草场,有芙蓉江、洪渡河自然峡谷景观和岩溶洞穴景观,有傩戏、高台舞狮、打闹歌、龙灯等仡佬族苗族文化风情,有尹珍务本堂、务川汉墓群、申佑忠节公伺等历史人文景观。
“十五”期间,在党的民族政策指引下,全市少数民族地区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思想,认真贯彻落实党的民族政策,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抢抓西部大开发和新阶段扶贫开发的历史机遇,以加快发展为主题,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改革开放和科技进步为动力,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为根本出发点,大力实施“三化”和“三新一强”工程,全面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在各方面都取得了显著成效:到2005年止,少数民族地区生产总值203956万元(不含8个民族乡及散杂居少数民族,以下数据同),“十五”期间年均增长速度达到10.8%,人均GDP2647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30897万元,地方财政收入8708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665元;以养殖畜牧业、特色食品、烤烟为主的一批特色优势产业不断壮大,市场竞争力进一步增强,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一批拉动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交通、能源、水利等基础设施项目相继建成,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等生态建设项目持续推进,环境保护和治理取得初步成效;城乡市场繁荣,物价稳定,商品供应充裕,城乡居民住房条件大大改善,城镇职工养老、失业和医疗保险基本实现全覆盖;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新阶段扶贫开发工作向纵深推进,贫困面貌正在发生历史性变化,各族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不断提高,各项社会事业不断进步;少数民族群众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体素质进一步提高,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继续加强;少数民族干部和人才队伍逐渐壮大,对全市的改革、发展、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民族关系不断巩固和发展;。“十五”期间取得的成就为“十一五”时期加快发展,实现历史性跨越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发展机遇与挑战
“十一五”时期,是遵义市少数民族地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历史性跨越的关键时期,也是遵义市少数民族地区加快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
中央确立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和谐社会的战略目标,特别是胡锦涛同志视察贵州时提出贵州要有信心和决心,只要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能快则快,努力实现经济社会的历史性跨越,将指引少数民族地区在新阶段循着科学发展之路,实现发展的历史性跨越;我国改革开放不断深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有利于遵义市少数民族地区进一步扩大开放,更好地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来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国家继续实施西部大开发、新阶段扶贫开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各项政策措施的配套和落实,使得我市少数民族地区将继续得到政策、项目、资金的扶持与倾斜,为民族地区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和加快发展创造了条件;少数民族地区基础设施和投资环境的不断改善,一批支柱产业和特色优势产业以及区域经济增长极的逐步形成壮大,为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历史性跨越奠定基础;少数民族地区广大干部群众盼发展、谋发展的强烈愿望,为进一步改变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面貌提供了强大动力。
但是,必须看到,在新的形势下,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仍面临着一些困难和问题:一是由于自然、历史等多方面的原因,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相对滞后,贫困人口多,经济总量小,人均水平低,财力薄弱,自我发展投入不足,尤其是农村部分地区贫困程度深,稳定解决温饱的任务非常艰巨;二是产业结构不合理,企业创新能力弱,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水平低,粗放型增长方式尚未根本转变,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的矛盾十分突出;三是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教育、科技、文化、卫生和就业、社会保障等社会事业发展较慢,上学难、看病难、就业难的问题还比较突出,群众生产生活条件亟待提高;四是生态脆弱,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的任务仍较严峻,加之劳动者整体素质不高,专业技术人才严重不足,促进少数民族地区可持续发展面临较大压力;五是一些地方和部门对民族问题和民族工作重要性认识不到位,加快和支持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工作力度不够。
二、遵义市少数民族地区“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思路、指导原则和主要目标
(一)总体思路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围绕少数民族地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进一步实施西部大开发,多渠道加大投资,不断改善交通、水利、信息等基础设施;加强新阶段扶贫开发,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努力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合理开发民族地区能源、原材料、特色食品等优势资源,培育和壮大民族地区支柱产业和特色优势产业,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切实抓好城镇规划建设管理,培育创新型城镇,增强城镇对经济的带动作用;积极创造就业机会,有序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有效解决农村绝对贫困问题;努力发展少数民族地区教育、科技、卫生等社会事业,挖掘和发展少数民族特色文化产业;加强少数民族干部和各类人才培养,增强自我发展能力;高度重视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发展循环经济,开创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和社会和谐的新局面。
(二)指导原则
坚持以人为本,促进少数民族地区全面发展;坚持抢抓机遇、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坚持统一规划、重点突破、统筹兼顾;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促进区域、城乡协调发展;以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为目标,改善民族地区生产生活条件,提高群众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促进民族地区内部以及与全市的协调发展;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坚持以科技创新为动力,增强自我发展能力。
(三)主要目标
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速在10%以上,到2010年全市少数民族地区GDP达到36亿元,比2000年增加两倍左右;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4500元左右;地方财政收入年均增长速度超过9%;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速超过15%。
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到2010年,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不断增大,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稳定发展,三次产业结构从“一、二、三”结构调整为“二、一、三”结构,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就业比重不断增大;基本形成一批具有较强市场竞争力的支柱产业和特色优势产业,产业集群效应逐渐显现。
城乡、区域发展协调性增强。2010年,以“四在农家”为载体的新农村示范点建设取得成效,城镇化率每年提高1个百分点,区域性中心城镇的集聚和辐射功能增强;新阶段扶贫攻坚取得显著成效,贫困人口稳定减少。
社会事业不断发展,公共服务逐步完善。人口自然增长率下降到7.5‰左右;在巩固提高“两基”成果的基础上,高中阶段教育和初中毕业升入职业中学毛入学率分别达到40%和12%以上,民族文化进校园的中、小学校达到80%以上;科教文卫支出占财政支出比重达36%;公共卫生设施条件得到较大改善,建立和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农村初级卫生保健合格率达到100%。
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不断加强。森林资源逐年递增,森林覆盖率每年提高1个百分点;石漠化治理取得新进展,水土流失得到遏制;资源综合利用率逐步提高,主要污染物排放控制在市下达的指标范围内。
改革开放不断深入。民族区域自治法律法规不断完善,深化政府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取得积极成效,国有企业改革改制基本完成,非公有制经济的比重不断提高;利用区域外资金不断增长。
民生不断改善。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8%,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5%以上,恩格尔系数农村下降到50%以下,城镇下降到40%以下;农村贫困人口稳定解决温饱;初步实现城镇各类就业人员平等享有社会保障,基本建立起较为完善的社会救助体系,符合低保条件的城镇居民全部纳入最低生活保障范围,农村特困群众全部纳入定期救助范围;人口预期寿命70岁以上。社会治安和安全生产状况进一步好转,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得到切实保障;切实解决少数民族地区上学难、行路难、就医难、饮水难、住房难的“五难”问题。
三、加强新阶段扶贫开发,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一)加强新阶段扶贫开发工作
“十一五”时期,扶贫开发仍是我市少数民族地区农业农村工作的重点,在保证贫困群众稳定脱贫的基础上,坚持扶贫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相结合,着力构建发展的长效机制,加快推进农村迈向全面小康。紧紧依托新阶段扶贫开发政策机遇,坚持开发式扶贫方针,以“四在农家”为载体,统筹兼顾,实行集中连片治理、梯度推进与重点突破相结合,科技扶贫与提高劳动者素质相结合,扶贫与产业发展相结合,分类制订扶持措施,稳定解决绝对贫困和低收入人口增收问题,因地制宜地实行整村推进的扶贫开发方式。对缺乏生存条件地区的贫困人口实行易地扶贫,对丧失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建立救助制度,帮助低收入人口稳步提高生活水平,努力抑制因灾、因病返贫。市级财政要加大扶贫资金投入力度,以整村推进为切入点,整合用好各类涉农资金。继续实行定点帮扶、对口帮扶,引导动员全社会力量参与扶贫开发,增强少数民族贫困地区自我发展能力。到“十一五”期末,继续巩固温饱与脱贫成果,有条件的民族乡率先向小康迈进。80%以上贫困户住上砖木结构房屋;100%的贫困村解决通电、通路、人畜饮水问题;全面落实民族地区贫困学生“两免一补”的扶助政策,解决贫困适龄儿童入学问题;农户至少有1-2人掌握1-2门实用技术;实现村村有卫生室,人人享有医疗、保健、防疫等公共卫生服务,基本消除地方病;贫困村70%通电话、90%通广播电视。重点做好贫困地区劳动力培训和转移,切实推进“小额信贷+行业组织+农户”产业联盟开发体系,继续争取实施生态移民搬迁工程。
(二),加快农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化经营步伐,努力增加农民收入
坚持以发展农村经济为中心,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稳定发展粮食生产,确保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口粮的基本自给;加强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和中低产田土改造,建设高标准农田,保证人均拥有0.5亩保灌农田;加强基本农田保护,大力实施土地开发整理和耕地保护工程,确保耕地总量平衡。健全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组织实施科技入户工程、粮食增产工程,积极发展旱作节水农业,大力推广先进农业适用技术,提高农业科技含量,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积极发展农机化事业,逐步改善农业装备水平。
积极推进农业区域化布局,加快调整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在稳定提高粮、油、烟传统支柱产业的基础上,发挥草场资源优势,把大力发展畜牧业作为农业结构调整的重点,不断提高畜牧业产值在农业总产值中的比重。捆绑农业项目资金,规划建设草食牲畜、林产品、中药材、茶叶、地牯牛、百合、果蔬等优质特色农产品基地、农业科技示范带和农业观光园区,打造一批有特色、上规模的知名品牌,增强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围绕优势和特色产业的发展,扎实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进一步加大引导和扶持力度,重点培育加工和营销龙头企业。鼓励龙头企业以多种利益联结方式带动基地发展,大力培育农村各种类型的合作经济组织和经纪人队伍,建立覆盖产前、产中、产后的服务网络。加强农村市场建设,规划建设一批区域性农产品批发市场和专业市场,搞活农产品流通。
加强农村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大力发展劳务经济。积极做好农民外出务工的引导和服务工作,改善农民外出务工的政策环境。务川、道真自治县及有条件民族乡应建立劳务输出基地,通过“订单培训”,优化劳务输出结构,提高劳务输出规模和效率。积极引导农村剩余劳动力有序转移到二、三产业,鼓励和扶持外出务工人员回乡创业,促进劳务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
(三)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目标要求,深入推进以“五通三改三建”为主要内容的“四在农家”建设,开展和谐家庭、和谐村组、和谐乡镇创建活动;遵循“规划先行、群众自愿、政府支持、稳步推进”的原则,发展农村经济,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巩固提高农村义务教育水平,积极发展农村职业教育和远程教育培训,大力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增强少数民族群众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能力,巩固完善少数民族村民自治机制;采取政府加大投入、社会帮扶、群众自筹等方式,多渠道筹措资金,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发展农村各项社会事业,着力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和村容村貌,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四、大力发展工业,推进工业结构优化升级
(一)优化发展以水电为主的能源工业
坚持生态建设与水能开发并举、干流开发与支流开发并重、电源建设与电网建设同步、政府引导与业主开发结合的原则,全力推进水能资源开发,发展电力能源工业。十一五期间,积极开拓重庆电力市场,着力推进芙蓉江、洪渡河、梅江河流域水能梯级开发。在实现道真自治县鱼塘电站、务川自治县沙坝电站建成发电的基础上,加快务川自治县石娅子等电站建设步伐,积极推进道真自治县官庄―角木塘梯级电站、务川高生电站开工建设,实现总装机60万千瓦以上,农村水电装机容量和发电量年均增长20%以上,人均年用电量年均增长8%以上。加快农村电气化建设进度,农村水电及电网自动化水平达到40%以上。配套建好电网输送系统,把水电能源产业建成少数民族地区主导产业,带动其它加工业发展。
(二)加快发展原材料工业
按照循环经济的要求,以资源节约利用、综合利用、循环利用和清洁生产为着力点,推进电力与相关产业的整合,积极发展特色矿产加工及原材料工业。积极推进民族地区重要矿产资源勘探开发进程,落实资源勘探权。重点依托铝土矿和电力资源优势,实行铝电联营,建立黔北循环经济型铝工业基地务川、道真工业区,力争2010年,在务川、道真片区建设80万吨氧化铝厂,初步形成铝加工体系;依托萤石、重晶石资源,在务川自治县建设年产6万吨重晶石除氟改性加工和2万吨无水氢氟酸加工生产线,发展精细化工业;依据民族地区生产生活需要,合理开采煤炭、石灰石等其它矿产资源,形成配套开发有序、规模效益明显、加工链条长、资源利用率高的原材料和建材工业。
(三)积极发展特色农畜产品加工业
依托畜牧、茶叶、中药材、地牯牛、脱毒红薯、马铃薯、果蔬等农畜产品基地,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大力发展特色农畜产品加工业。按照遵义市“六个一百工程”总体方案要求,在建设优质肉牛、肉羊生产基地的同时,重点培植1-2家具有较强经济实力、辐射带动能力强、技术含量高的畜产品龙头加工企业;依托本省药业集团带动,以发展银杏、黄柏、杜仲、洛党、厚朴、桔梗为重点,积极引资发展具有一定规模、科技含量高的中药材种植或半成品加工,力争建成2~3个GMP认证制药企业的原材料或半成品生产基地,逐步形成“公司+基地+农户+专业技术协会”的中药材生产联合体;做深做强道真富硒茶叶和灰豆腐果加工、务川野百合和地牯牛加工以及林产品、畜产品、果蔬系列产品等现有特色产品加工,提升品牌效应,增强市场竞争力。
五、大力发展以旅游业为重点的服务业
积极挖掘和保护民族文化及旅游资源,培育民族文化旅游业。坚持“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市场运作”的原则,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加强旅游路线和网点建设,以仡佬民族文化和丹砂地域文化为内涵,立足生态观光游,突出休闲度假游。积极创造条件鼓励投资者参与民族地区旅游开发,着力打造大沙河银杉自然保护区、麻阳河自然保护区、栗园草场、洪渡河峡谷、焦岩温泉、金狮洞、野生银杏群落、锯子山、大阡石林、马福林、深溪沟等自然风景区和申佑祠、罗峰书院、新田院子青史前文化遗址、龙潭民族文化村等人文风景区;依托仡佬族苗族民族风情村寨,打造仡佬族为主的风俗、歌舞等民族表演节目,建设仡佬风情展览馆、陈列馆,丰富民族娱乐、体育活动形式,开发仡佬族工艺旅游产品。
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放宽市场准入,鼓励社会资本投入服务业,积极引进一批有竞争实力的服务企业,运用现代经营方式和信息技术改造提升民族地区商贸流通、餐饮、交通运输、公用事业等传统服务业,采取连锁经营、集中配送、代理、电子商务等现代营销方式,加快发展现代物流、科技文化、金融保险、信息、中介、房地产、社区服务、医疗保健等新兴服务业,提高服务业发展水平。力争“十一五”期末服务业产值在少数民族地区生产总值中所占比例达到30%以上。
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一)完善交通网络体系
在巩固干线公路骨架体系的基础上,全面实施油路到乡、等级路到村,逐步形成以二级公路为主骨架的公路网络,全面打通县与县之间、乡镇与乡镇之间、村与村之间的连接路、经济路、出境路,形成比较完善的公路运输网络体系,融入遵义市的三小时经济圈和重庆南部的经济辐射带动。
争取福泉经道真、务川至南川,南川经道真至黎平等两条高速公路进入省高速公路网规划,建成绥阳至道真二级公路,新建道真县忠信―重庆武隆浩口、德江县茨茹塘―务川县茅天―彭水县共黄家坝、道真县桃园―务川县浞水―茅天―沿河县后坪等出境三级公路5条以上,建设和改造县乡公路100条以上,规划建设村级公路2000―3000公里,全面打通乡镇与乡镇间的连接路、经济路、出境路。力争“十一五”末,实现乡乡通油路,村村通公路,解除农村交通困境。配套建设乡镇汽车站28座、景区客运站3座,完善道路运输管理网络;建立形成以县城客运站为中心,乡镇客运站为支点,旅游景区客运站为补充的社会化公路客运网络体系。新建道真旧城大桥,加强民族地区电站库区渡口建设,逐步提高河道通航能力。
(二)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
按照“全面规划、统筹兼顾、标本兼治、综合治理”的方针,以建立防洪抗旱减灾体系和城乡水资源供给安全保障体系为目标,以解决工程性缺水为重点,多渠道增加投入,抓好骨干水利工程、水利配套工程、病险水库治理和“三小”为主的雨水集蓄利用工程建设,切实解决好工程性缺水问题。
充分发挥芙蓉江、洪渡河水能资源开发后水位上升的优势,规划建设道真、务川自治县中小型引灌工程,加快道真大沙河水库等大型骨干水利工程建设。积极实施民族地区病险水库的除险加固和渠系改造延伸工程,加强以小水窖、小水池、小山塘为重点的“三小”水利设施建设,着力实施节水灌溉工程,切实提高防汛抗旱能力。继续抓好洪渡河、芙蓉江、洋岗河、涪洋河、乐居河等小流域综合治理;加强农村、集镇、学校人畜饮水设施建设,推进城镇防洪、供排水等城镇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建立流域和区域水资源统一管理体制,推行水资源有偿使用,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
(三)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
按照“政府主导、统筹规划、合理培植”的原则,积极推动电信网、有线电视网、计算机网三网融合,初步建成覆盖整个少数民族地区的公共信息传输网络。大力发展电信、广电、移动、联通以及其它传输网络建设,有计划地建设多种形式的宽带接入网,逐步实现光纤到小区、到路边、到大楼,为企业、社区和家庭信息化提供网络支撑;加快村级邮政代办网络建设,充分利用邮政网络优势,开展直接为农民生产生活服务的连锁配送业务;完善广播电视设施,建设 “村村通”工程;完善政务信息网络平台,实现信息资源共享;推动农经网进村进组,将现代信息技术广泛运用于经济社会生活各个领域。力争在“十一五”期间建成县城防洪指挥中心及乡镇防洪信息网络、统计信息网络、计生信息网络、人才信息网络和社会保障信息网络等体系建设。
七、加速少数民族地区城镇化进程
以构建民族特色城镇体系为目标,推进城镇化建设。务川、道真自治县要以县城为中心,大力发展卫星城镇,形成分工合作有序、经贸关系密切的城镇群。提高城镇管理水平,加快户籍制度和农村土地流转制度改革,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提高城镇人口容量。着力改善城镇的空间布局,严格控制城镇土地的盲目扩张,实现城镇健康、有序的集约化发展。“十一五”期间,城镇化率年均提高1个百分点。
加快城镇道路、通讯、环卫、供水、供热、供气、供电、公交、污水垃圾处理等市政基础设施建设,抓好学校、医院、商场、宾馆等公共配套设施建设,不断完善服务功能。抓紧建设务川、道真自治县污水和垃圾无害化处理工程,实施亮化、绿化、美化工程,扎实推进城镇“四民社区”创建,努力建设管理有序、服务完善、环境优美、治安良好、生活便利、人际关系和谐的新型社区,不断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和社区的文明程度。充分发挥县城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集聚和辐射带动作用,依托加工工业和服务业体系,加快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到2010年,力争务川、道真自治县城镇化水平提高到35%以上,城区人均拥有道路面积8平方米,人均居住面积达25平方米以上,城市绿化率达30%以上,城市中心区供电可靠性达99.9%以上,自来水保证率达90%。
八、大力发展社会事业,促进民族地区和谐社会建设
(一)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控制人口增长
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有效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促进人口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建立健全符合科学发展观的少数民族人口和计划生育机制,完善责任目标管理,严格“一票否决”制,积极巩固“村为主”,推进村(居)民自治,实施“少生快富”工程和出生缺陷干预工程;建立健全稳定低生育水平的利益导向机制、农村计生家庭奖励扶助制度,以及相应的优生优育体系、医疗卫生体系和社会保障体系;加快县及乡镇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站建设,完善技术服务功能,提高技术服务质量和覆盖面。力争到2010年,民族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率下降到7.5‰左右,进入低生育阶段;出生缺陷发生率、婴儿死亡率、孕产妇死亡率进一步降低,出生性别比升高势头得到有效遏制;人口素质明显提高。
(二)优先发展教育,优化人力资源
加快建立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各类教育相互协调、比较完善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构建学习型社会,为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持。在巩固九年义务教育,提高“两基”水平的同时,积极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办学,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扩大普通高中招生,进一步巩固和扩大道真自治县职业教育成果,加快务川自治县职业教育发展步伐。加强民族地区教师队伍建设,以德育为核心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在有条件的少数民族地区推行“双语”教学,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多渠道增加教育投入,继续加强教育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实施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农村初中校舍改造、农村薄弱学校改建工程和“普实”工程,改善办学条件。到2010年,“普九”人口覆盖率达100%,学前教育率达60%以上,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40%以上,初中升入职业中学入学率达12%以上。
切实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把握培养、引进、使用人才三个环节,重点抓好少数民族党政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三支队伍建设,加快应用型、外向型、复合型管理人才的培养。深化人事、劳动管理和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建立健全人才激励机制,营造有利于人才培养、引进、使用的政策环境,初步建立一支数量充足、素质优良、结构合理、分布适当、门类齐全的人才队伍。加快人才市场建设,引导人才在产业、地域、城乡间合理流动。围绕主导产业培育和重点项目建设,制定各类专业技术人才培养引进规划,切实加强交通、水利、城建、农业、畜牧等学科带头人和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加强农村乡土实用人才培养,分类分批组织农村乡土实用人才到职业技术学校培训,大力表彰劳动致富、科技致富能手,鼓励扶持青年回乡创业。
(三)全面发展文化、卫生、广电和体育等社会事业
认真贯彻落实民间文化保护条例,以仡佬族、苗族等遵义世居民族为主体,组织有关专家挖掘、整理少数民族语言、音乐、舞蹈、服饰、习俗、建筑等文化资源,提升其文化品位。切实抓好中央补助的县级文化馆、图书馆及乡镇文化馆设施建设。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大力发展民族文化,积极开展对外文化交流,利用各种少数民族节日宣传,扩大少数民族文化的影响。加强民族民间文化的保护与开发利用,加强民族古迹和文物的抢救工作,重点保护好申佑祠、罗峰书院、丝棉沈家坝民居、新田院子青史前文化遗址工程,深入挖掘“傩戏”、“高台舞狮”、“三幺台”、“爬花杆”、“独竹飘”等一批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传统文化,创造条件启动“中国仡佬族文化艺术传播中心”建设,促进仡佬族文化艺术的发展,打造仡佬神秘文化品牌。
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优化卫生资源配置,着力抓好中央补助的县级医院、中医院和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建设,建立健全覆盖城乡的公共卫生服务、疾病预防控制和卫生执法监督三大体系,使城乡居民人人享有基本的医疗卫生保健服务,全面提高民族地区城乡居民的健康水平,到2010年,少数民族地区婴儿死亡率控制在25‰以内,人均期望寿命达70岁以上。坚持预防为主,抓好重点传染病防治工作,健全和完善县乡村疫情直报系统,传染病发病率总体下降到360人/10万人以下。大力发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提高广大农民抵御疾病风险的能力,农村合作医疗参保率达90%以上;实行医疗卫生管理法制化,严格医疗机构和人员准入制度,完善和建设县级卫生执法监督,加大卫生人员培训力度,引进先进医疗服务设施,提高医疗服务水平,着力解决群众看病贵、看病难和看不好病的问题。
继续加强广电基础设施建设,实施广电传输网市、县、乡三级联网、广播电视入户、数字电视整体平移等工程,加快电视传输网络改造,到2010年,广播、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达85%以上,20%的行政村与市、县联网。按照市场化、现代化的要求,加快广播电视管理体制改革,推进广电运营网络建设,不断提升网络等级。加快民间信息产业协会和中介组织发展,建立民间信息平台。
进一步加强城乡体育事业发展,积极实施中央补助的村级体育场地建设,加强体育人才队伍建设,提高体育事业的总体水平。积极推进体育体制改革和运行机制转变,加快体育产业化、社会化发展,鼓励和支持社会团体、民间组织和个人兴办体育事业。大力开展群众性体育活动,提高全民健康水平。大力开发民族传统体育活动,办好民族传统体育基地,积极发展特色体育,充实文化、旅游资源。
(四)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
坚持“两个确保”,落实“三条保障线”。以民营企业、个体工商户和灵活从业人员的参保为重点,逐步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积极探索并建立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等“五保合一”的征缴模式,各项社保基金征缴率达到95%以上,确保企业养老保险按时足额社会化发放。完善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将符合条件的城镇贫困人口全部纳入最低生活保障,做到应保尽保。积极发展社会救济、社会互助、社会优抚、社会福利等社会保障事业,高度关注残疾、“五保”等社会弱势群体,切实保障妇女、未成年人、老年人的合法权益。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险制度,扩大养老保险制度、医疗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失业保险覆盖范围,积极稳妥推进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到2010年,城镇基本养老保险覆盖率达65%,城镇失业保险覆盖率达90%,城镇基本医疗保险覆盖率达80%,享受社会保险人口占社会劳动者比重达25%。
支持中小企业发展壮大,促进第三产业和非公有制经济加快发展,多渠道增加就业岗位;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鼓励劳动者通过灵活多样的方式实现就业,拓宽就业空间;加大对困难群体的就业援助,包括职业培训、提供就业信息以及政策扶持,帮助实现就业和再就业;完善劳动力市场体系,建立健全劳动关系、工资支付、社会保险等保障制度,落实就业保障措施。切实加强农村劳动力、下岗失业人员的就业和职业技能培训工作,全面落实再就业政策;到2010年,新增城镇就业3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
九、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一)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
在农村大力推广沼气、以电代柴等农村生态能源利用工程,积极实施石漠化治理、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封山育林、荒山造林、城市周围山头绿化工程,巩固退耕还林成果,把退耕还林与基本农田建设、农村能源建设、生态移民、后续产业发展、封山禁牧等结合起来,统筹解决退耕农户当前和长远生计问题。加强城区和小城镇绿地生态系统建设,积极抓好公路沿线和江河沿岸绿化。加强自然保护区、旅游景区以及各农耕区和人居区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加快建立生态补偿机制,促进自然生态恢复。力争“十一五”期间森林覆盖率每年净增1个百分点,矿山生态恢复治理率达43%以上。
加强环境保护和污染治理力度。从少数民族地区的环境污染特点出发,抓住保、防、治三个关键环节,突出抓好集中式饮用水源地环境保护和重点流域污染治理、城镇环境综合整治、矿山生态恢复、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等工作。积极实施中央补助的城镇垃圾无害化处理和城镇污水处理工程,到2010年,在务川、道真两自治县各建设1座垃圾无害化处理场和1座污水处理厂,县城污水集中处理率达70%,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80%。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推行投资项目环保一票否决制,坚决防止先污染、后治理;加强环境保护执法,强化对各类污染物的监督管理,建立健全污染事故应急预警机制,到2010年,工业废气处理率达86%,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达92%以上。
(二)积极发展循环经济,合理开发利用资源
立足铝土矿、重晶石、萤石矿和水能资源等重点开发领域,强化资源的规划管理,严格准入制度,切实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益。推进水资源循环利用,构建养殖、灌溉、能源、旅游等综合利用体系;积极引进国内外大型企业集团,实行强强联合,优势互补,建成黔北循环经济铝工业基地务川、道真工业区,实施铝电联营;统筹规划矿产资源开发,推广先进适用技术、工艺和设备,提高采矿回采率、选矿和冶炼回收率,推进尾矿、矿渣综合利用,推进矿产资源和工业废物的综合开发利用、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和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通过政策引导,建立起垃圾分类收集和分选系统,不断构建和完善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到2010年,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达75%,提高矿产资源综合回收率,其中煤炭回采率达90%以上。
按照“有序有偿、供需平衡、结构优化、集约高效”的原则,利用价格调节机制,严格土地市场准入,合理规划利用土地资源;坚持“能源开发与节约并举,把节约放在首位”的方针,切实转变消费观念,引导居民企业使用节能产品,鼓励节约用电;大力发展沼气生态能源和开发利用太阳能,推广使用节能灶,以能源的有效利用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大力推行节水农业,以阶梯式计量价格机制,调节城镇居民、企业节约用水,积极推进污水处理及再生利用;严格执行矿产资源开采许可证制度,全面推进铝、萤石、重晶石为重点的矿产资源集约开发;加强矿产资源执法监察,依法严厉打击乱采滥挖矿产资源的行为。到2010年,单位GDP综合能耗降低20个百分点。
十、深化改革,扩大开放
(一)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
深入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和《国务院关于投资体制改革的决定》、《企业投资项目核准暂行办法》、《企业投资项目实行备案制的指导意见》及《贵州省人民政府关于投资体制改革的意见》等法规政策,及时制定投资体制改革的工作方案,简化办事程序。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按照“谁投资、谁决策、谁收益、谁承担风险”的原则,明确地落实企业投资自主权,对于企业不使用政府投资建设的项目,一律不再实行审批制,区别不同情况实行核准制和备案制。对重大项目和限制类项目从维护社会公共利益角度进行核准,其他项目无论规模大小,均改为备案制。加快建立市场引导投资、企业自主决策、银行独立审贷、融资方式多样、中介服务规范、宏观调控有效的新型投资体制,激发各类社会资本的投资活力,形成多元化的投资格局。健全政府投资项目决策机制,进一步完善和坚持科学的决策规则和程序,提高政府投资项目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水平;引入市场机制,创造条件,利用特许经营、投资补助等多种方式,吸引社会资本参与有合理回报和一定投资回收能力的公益事业和公共基础设施项目建设。
(二)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继续推进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事分开、政府与市场中介组织分开,切实把政府职能转变到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上来。贯彻执行《行政许可法》,深入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进一步削减行政审批项目。全面开展机关效能建设和公务员队伍建设,改进机关作风,强化服务功能,优化投资环境,确保勤政廉政、优质高效。全面推行政务公开,加快电子政务建设,实现政务信息化、公开化、透明化,建立民主、科学的决策机制。
(三)深化财税体制改革
按照建立公共财政体制的要求,建立健全与事权相匹配的财税体制,推行乡财县管。全面推进农村综合改革,继续调整支出结构,控制一般性支出,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范围,加大对基层、社会保障和义务教育等领域的支出。深化预算管理制度,进一步完善国库集中收付、部门预算、政府采购、收支两条线和非税收入管理改革。加强财源建设,规范土地出让的收入管理,巩固烤烟支柱财源,培植电力、矿产、医药、旅游等后续财源。以增收节支为中心,严格依法治税,加强税收征管,确保财政收入均衡入库和稳定增长。建立各级财政债务偿还机制,积极化解政府债务,防范和化解财政债务风险,提高财政预算资金使用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四)进一步扩大对内对外开放
大力实施开放带动战略。放宽市场准入,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充分利用矿产、水能资源,大力引进境外资金和民营资本,借助外力发展水电能源、矿产开发、农副产品加工、旅游等产业。实施人才“走出去”战略,为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积累创业人才,发展外向型劳务经济,建立健全人才回流机制,为优秀人才回乡创业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引领各项事业蓬勃发展;创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改善投资服务环境和市场准入环境,切实推动企业跨区域合作。
拓展开放领域。按照国家有关产业政策,引入市场运作机制,进一步放宽特许经营领域,平等对待内、外投资者。通过竞争拍卖的方式出让公路收费、线路经营权,试行垃圾处理、城镇供水等收费权出让,实现价值最大化。严格实行土地一级市场由政府控制,切实推行土地收购储备制度,实行经营性项目土地使用权公开挂牌、招标、拍卖出让,以多种土地出让方式盘活房地产市场。全方位推进矿产资源的开采使用权的公开、挂牌出让。规范“四荒”资源的开发利用政策,引导鼓励干部职工与农户联合开发。完善村级“一事一议”筹资筹劳政策,按照“谁投资、谁受益、谁所有”的原则,推进农村基础设施产权制度改革,明确小型农村基础设施的所有权,落实管护责任主体。
十一、规划实施的保障措施
(一)建立健全规划实施的保障机制
各级人民政府负责编制本区域内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在规划编制过程中,做好专项规划要与总体规划的衔接以及各专项规划之间的衔接,尤其是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镇体系规划和涉及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及生产力布局等领域的规划相互之间要搞好衔接,确保各类规划相互协调,形成合力。
进一步发挥规划的调控和导向作用,优化投资结构和产业结构,有效节约资源和利用资源,形成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利益导向。对特定产业或行业的发展,要通过编制产业行业规划来落实;对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项目,要通过编制重点项目规划来确保完成。同时认真编制和实施年度计划,落实好规划期分阶段的目标和任务。
按照民族区域自治的要求,贯彻落实《依法行政实施纲要》,进一步完善公众参与、专家听证和政府决策相结合的决策机制,建立健全重大问题集体决策制度,保证决策的科学性;建立专家咨询制度和社会公示、社会听证制度,建立决策责任制度,实行“谁决策,谁负责”的决策机制。
(二)贯彻落实民族区域自治的相关法律、法规及政策
各级人民政府及工作部门应加强《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以及相关法律、法规和民族政策的宣传教育,督促和检查法律、法规的执行,尤其是“一法两规定”的贯彻落实,切实履行法律法规明确的各级政府及其有关工作部门对少数民族地区应当承担的职责和义务,尊重和保障各民族的合法权益,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市、县级人民政府及其职能部门在制订和实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时,应当照顾民族自治地方的特点和要求,支持和帮助民族自治地方发展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优先安排促进民族自治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项目,采取措施加大投入和扶持。在少数民族地区开发资源和进行建设,应当充分考虑少数民族的利益,有利于民族地区的经济建设和环境保护,照顾当地居民的生产生活。上级国家机关所作的决议、决定、命令和指示,应当充分考虑民族自治地方的实际,如有不适合民族自治地方实际情况的,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可以报经该上级机关批准,变通执行和停止执行。
(三)切实加大投资、财政、金融和税收的支持力度
市级人民政府及其工作部门在统筹申报中央、省项目投资时,应当对少数民族地区予以倾斜照顾,其中对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优先安排;对于中央、省级安排的基础设施项目,需要民族地方承担配套资金的,适当降低配套资金比例或争取免除民族地方配套资金;市级各类财政性建设资金、专项建设资金和政策性银行贷款,应当考虑民族自治地方的实际给予倾斜。
依据国家有关规定,市级财政建立对民族自治地方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通过一般性财政转移支付、专项财政转移支付、民族优惠政策财政转移支付以及其他转移支付方式,逐步加大对民族自治地方财政转移支付的力度,确保对民族自治地方的转移支付、税收返还等优惠政策落到到县,保证民族自治地方党政机关正常运转、财政供养人员工资按时足额发放以及各项社会事业正常经费支出。市级在民族自治地方按规定征收的矿产资源补偿费、耕地开垦费、水资源补偿费、森林恢复费等,应当优先安排给民族自治地方投入使用,市直有关部门各种专项资金的分配,应当向少数民族地区倾斜。认真落实国家和省对民族地区实行的各项税收优惠政策,扶持民族贸易、少数民族特需商品和传统手工业品生产,在投资、金融、税收和财政政策方面给予照顾。鼓励和支持民族自治地方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依法设立地方商业银行和城乡信用合作组织;鼓励金融机构加大对民族地区固定资产投资项目、重点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和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项目,给予重点扶持。市级财政安排的各类贷款贴息和小额扶贫贷款,要向少数民族地区倾斜。市级在制定财政、税收配套政策时,应考虑民族地区利益,给民族地区更多的支持。
按法律、法规规定,建立少数民族专项资金。从2008年起,市级财政设立安排少数民族发展资金300万元,并逐年以100万元递增,到2010年达到500万元,主要用于帮助解决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困难和问题;市级财政每年安排少数民族教育专项补助资金200万元,主要用于少数民族教师培训及“双语”教材编写、少数民族特困学生救助、民族民间文化进校园等民族教育经费补助;市级财政每年安排少数民族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项资金100万元,主要用于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和名胜古迹、文物的保护和抢救工作。各县(区、市)要按照国家和省的有关规定,结合实际情况,设立少数民族发展资金、民族工作经费和少数民族教育专项补助资金,资金规模随着经济发展和地方财政收入的增长逐步增加。
(四)加强招商引资、对口帮扶和扶贫开发工作
市人民政府将民族自治地方作为招商引资和对口帮扶协作的重点,组织、协调市内外经济发达地区和企业事业单位与民族自治地方开展结对协作和对口帮扶,鼓励经济发达地区的企业和个人到民族自治地方投资,开展多种形式的经济、技术协作和帮扶;鼓励民族自治地方吸引外来投资,发展对外贸易;积极支持外国政府、国际组织和个人优先在民族自治地方实施援助项目。组织动员社会力量对少数民族贫困群众进行帮扶和援助,形成全社会都来关心支持少数民族群众的良好氛围。
市、县级国家机关应当加大对民族自治地方贫困地区的扶持力度,在扶贫资金和项目安排上对民族自治地方倾斜。重点支持民族自治地方贫困乡村以通水、通电、通路、通广播电视和茅草房危房改造、生态移民等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农田基本建设,动员和组织社会各界参与民族自治地方的扶贫开发。
(五)进一步完善民族人才保障机制
重视培养和配备少数民族干部,重视在市直机关培养和配备少数民族县级干部;民族自治县、民族乡人民政府应当依法配备实行区域自治的民族和其他民族领导干部;民族地区自治机关所属工作部门的领导班子,也应配备少数民族干部;民族地区自治机关及其所属工作部门在公开选拔、竞争上岗配备领导干部时,可划出相应的名额和岗位,定向选拔少数民族干部。市级国家机关应当帮助民族自治地方大量培养各级干部,重视培养少数民族女干部和少数民族党外干部,重视培养人口较少民族和领导干部较少的民族干部。
市级国家机关指导民族自治地方制定人才开发规划,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加大对少数民族的培训力度,积极培养使用实行区域自治的民族和其他民族的各类人才。帮助民族地区培养、培训各类师资,对到民族地区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给予优惠待遇;对少数民族大中专困难学生实行救助制度。民族自治地方党政机关在招考公务员时,可划出相应的名额或采取适当加分的方式招收少数民族考生;市级党政机关在招考公务员时,对少数民族考生给予适当加分。鼓励和支持各级各类人才到民族自治地方发展、创业,当地政府应为他们提供优惠便利的工作和生活条件,对其家属和子女在就业、就学等方面给予照顾。
(六)策划和实施工作
继续抢抓西部大开发机遇,紧紧围绕国家产业政策和投资导向,进一步健全和完善项目库,做深做实项目前期工作。十一五期间,市级人民政府及工作部门要积极支持道真、务川自治县重点围绕铝土矿、水能资源开发和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重点项目前期工作,加大招商引资和项目的申报争取力度,开工建设一批基础设施重点项目,促进投资规模扩大,拉动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加强项目的实施和监管工作。坚持先规划、后建设的原则,对规划期建设项目,特别是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交通、能源、水利等重要基础设施和教育、卫生、环保等事关少数民族群众生产生活的公益性项目,市、县政府应积极创造条件加快实施,对项目施工进度、工程质量、资金使用、项目的验收等全过程进行监督、检查、管理,确保项目建成,发挥投资效益。
名词解释:
1、“六个一百”工程:全市通过分期建设,使茶、药、菜(椒)生产基地各形成百万亩的规模,畜牧业产值达百亿元,新造竹百万亩,建设百万口沼气池。
2、“五通三改三建”:通水、通路、通电、通电话、通广播电视;改灶、改厕、改环境;建图书阅览室、建文体场所、建宣传栏。
3、“两基”: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
4、“普实”“普九”:普及实验教育(主要针对农村中小学),普及九年义务制教育。
5、“两个确保”:确保已进再就业服务“中心”的国有企业下岗职工按时领到基本生活费,并代缴社会保险费;确保参加养老保险统筹的企业离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能够按时足额发放。
6、“三条保障线”: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失业保险、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三条保障线。
7、“四荒”资源:农村集体所有的荒山、荒地、荒滩、荒水。
【】【】【】【】
关于更多&&的新闻
遵义市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 版权所有
地址:遵义市政府3楼A区 电话: 黔ICP备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