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福宝古镇的公路修通了没有

当前位置 :
& 请解决修通我们村庄乡村路的最后1公路
||||||||||||||||||||||||||||||||||||
【 】请解决修通我们村庄乡村路的最后1公路
网友:匿名网友
请解决解决我们村庄乡村路的最后1公路书记同志:您好!我的老家是南充市南部县南隆镇(原金星办事处)清泉村4组,是南隆镇西南最边远的地域,与凤台、肖家2乡镇接壤,山高、无水,区域经济大大低于当地平均水平,由此,我们组的轻壮村民都出去打工谋生,在家生活的几乎全是老弱病残与儿童。前几年,国家大力发展乡村公路时,我们村庄留守的村民,原以为修公路了,可以解决他们买肥、买种、以及与外界交流难的问题,可谁知道,路只修到与本组交界的地方却不修了。村庄的农民自己集了一部分资,把到本组的乡村公路的路基用泥土与岩石修起来了,但目前确实是无力将路面硬化,以致这条老百姓期望的“希望路”,一下雨就成了无法通行的“拦脚路”!我们强烈期盼政府支援我们,与我们一起解决这乡村公路的“最后1公里”遗留问题!(我曾在2012年向领导网络反映,可批转后至今无结果)
回复单位:南部县人民政府信访局
&&&&匿名网友您好,您通过人民网地方领导留言板给宏建书记留言,反映城乡建设问题,现回复如下:&&&&经查,清泉村4社道路约1公里,未列入国家计划,没有国家补助资金。该社群众通过“一事一议”自愿捐资出资修建了路基,但无资金进行道路硬化。鉴于此,南隆镇政府已将此情况向县交通部门报告,争取能给予立项解决。&&&&感谢您的留言,祝您生活愉快,全家安康。红网 - 百姓呼声 - 湘西永顺县对山乡福地村的村民们急盼修通进村公路(图)
| 市州直达(-------------) |
&即时滚动 >>
此页使用了内帧,需更高版本的浏览器支持。
湘西永顺县对山乡福地村的村民们急盼修通进村公路(图)
鼓舞人生 发表于 &14:56:55
『标签:&->&』
  对山乡位于湘西永顺县的西南部,分别与保靖县的普戎镇、龙山县的靛房镇、坡脚乡接壤。福地村位于对山乡的西部,与该乡的对山村、集中村的托替(原托替村,后并入集中村)为邻。福地村有六个自然寨(五个村民小组),以乡政府为中心,从近到远依次为下寨(第一村民小组)、中寨、教树坪(两寨合为二组)、朱家寨(三组)、姚家寨(四组)、巴列坡(五组)。其中下寨距中寨约1.5公里;中寨距教树坪约0.5公里,距朱家寨约1公里;朱家寨距姚家寨约0.4公里,巴列坡距姚家寨约0.3公里。  在永顺县的交通地图上,福地村的朱家寨距对山乡政府所在地约4.1公里,下寨距乡政府约2.5公里。  早在十年前,公路规划设计部门就设计好了公路进村的路线,进村终点为朱家寨的上一寨姚家寨,据村民介绍,原来公路施工路线桩已钉到姚家寨。但实际上,当时公路只修到下寨一水沟处,总长约2.3公里,进下寨村还差约200米。从乡政府到福地村,要过一条河,虽然当时修了一座桥,但没修好,无法通车。所以到福地村去的车必须下河后再上公路。   07年公路进行了简单的修整,但仅仅是在公路路面上铺了一些岩石,公路靠山的一边简单地挖了点排水沟,立了两块里程碑和两块纪念碑。其他关健的如桥的修整、延伸公路等惠民之事没有去做。  如今,跨河桥紧挨乡公路的一端已被对山村的村民修了楼房,要想住户搬迁已不可能。加上公路路况不好,一处路基还出现了塌方。所以该路很少被利用,偶尔只有下寨的年青人骑着摩托车经过。  路没有修好,大部分村民还得靠双腿走、双肩背。狭窄的山路崎岖不平,部分田埂路遇雨变滑,一不小心就会摔得人一身泥。这样的山路要走一至两个小时。苦的是村子里的老百姓,有点农副产品想赶集换点钱,肩背手抬。每每到达集市时已是满头大汗、腰酸背痛。  福地村的上半部三个寨子(朱家寨、姚家寨和巴列坡)还有一条路通乡政府,这条路就是分别从朱家寨、姚家寨或巴列坡出发,翻过一座陡峭的山,下山后就到了与福地村相邻的集中村托替,两者路程约1小时。公路已从乡政府修到托替。幸运的话可以到此乘车去对山场上赶集。如今,从朱家寨和姚家寨背运物品到托替公路旁费用是100斤15元,反之也要15元。  要想富,先修路。正因为没有修好进村公路,运输成本太高,村里的农副品要想卖一个好价钱是不可能的。福地村本是一个山青水秀的地方,一条绕村而过的小河滋润着村里的大部分田地。即使天再旱,稻田也能丰收。但因为收获再多的稻谷也只能自己吃或饲养部分家禽家畜(多了同样受运输成本制约),一部分良田就这样被抛荒了。现在,村中的年青人或稍微有点力气的成年人都外出打工去了,留在各个村寨的只是一些老弱病残或部分打工者的子女。  目前,全省绝大部分乡村已发生翻天覆地变化,而我的家乡十年了,几乎还是从前的样子。从乡政府出发,有两条路可以到达朱家寨,(一条是沿公路走,走完公路经过下寨、中寨到达;另一条是沿对山村至集中村的公路走,到托替后翻陡坡走小路到达。)不管走哪条路,步行都要2个小时。另外,全村只有一个变压器,村子里的电费也可能是全省最贵的,一度电1.8元,为此教树坪的个别村民自已接了保靖县的电,一度电可节约9角钱。  我在省交通运输厅网上看到《湖南省政府要求确保今年实现100%建制村通公路》这样的新闻,既高兴又难过,高兴的是省委省政府有政策,国家有资金支持农村公路建设,难过的是家乡的公路建设现在都没有动静,这是为什么?  今年8月下旬,利用休公休假之机,我乘车到对山乡政府所在地后,步行两个多小时,走过10多里弯弯曲曲的小路,回到老家福地村朱家寨。用手中的卡片机记录下了以下的画面。  这是原建的对山村到福地村的公路桥,位于对山乡中学下面的河上,该桥修了十来年了,至今无法通车,车辆只能通过桥下面河道才能通行。这是桥朝福地村方向的一端,中间的坑变成了垃圾坑。&桥的另一端,已被对山村的村民建了房屋,根本无法与前面的公路相接,只有靠左方向有一条小道,河中涨水时行人可以由此上,到达对山村的公路。&07年修整公路时建的记念碑之一,现其周围长满了杂草&07年修整公路时建的另一块记念碑,与前一块相邻,碑身大部分被上面滑下来的沙土淹埋。&07年建的公路里程标示,公路上的小碎石也当年修整路时铺的,但同时修整的排水沟大部分已被沙石泥土填平。&塌方较为严重的一处公路。&这是对山至福地公路的尽头,止于福地村距乡政府最近的寨子(下寨)的一小水沟处。过了预制板桥还要走200来米小路才进入寨中。整条公路长约2.3公里。下寨距乡政府约2.5公里。&这是进下寨的路,路前方看见的就是下寨的村民房。&这是下寨村村前的路(路上面是部分村民的房子),福地村其他五个自然寨或必须(中寨&和教树坪)或可能(朱家寨、姚家寨和巴列坡)要从该路经过。实际上,因为没通公路,姚家寨和巴列坡的村民已不走此路了。&这是下寨通向上游寨子的路,下寨距上游的第一个寨子――中寨大约1.5公里。&这仍是下寨通往上游寨子的路,这一段是田埂路。照片中看见的房屋是福地村的第二组(中寨)村民的房屋。&&中寨寨子。教树坪就在中寨对面的坡顶上,因其地势较高,近年来有两三户村民从山顶上搬下山来。&坡顶上的房屋就是教树坪的房子。因时间有限,没有走到该寨子拍照。&这是中寨村一村民家前的路,由此而上约1公里就是第三组朱家寨。&这是中寨与朱家寨之间的路。&这还是中寨与朱家寨之间的路,只是走过这段路后很快就到朱家寨了。&这是福地村的朱家寨。在绿树掩映之中,村里的房屋静静地立着。屋后是悠悠葱葱的竹木,屋前是一遍开阔的稻田。朱家寨是福地村所有自然寨中环境最美的一寨。&这是朱家寨通过姚家寨的路。两寨相距约400米。&这朱家寨通向姚家寨的另一条路,而且该路是朱家寨通向福地村的邻村集中托替的必经之路,遇到下大雨涨水,就从沟右边的田埂走。&姚家寨寨前的路,小河下游的村民经过此路到达姚家寨或巴列坡&姚家寨寨貌&沿河而上,是通往福地村最远的村――巴列坡的路。&这是巴列坡。该寨是从永顺与龙山接界的万云山下搬迁而来的,原寨距姚家寨要一小时路程,现距姚家寨约300米。小时候经常说一乡语:“巴列坡,寡岩板,有锅子,无油盐。”&这是福地村的邻村(集中村托替)的公路终点。从乡政府出发到该地农用车车费为2元一人。福地村上部三寨村民赶集都走条路,早晨6:00起床后出发,7:00左右到达这儿乘车。从这儿把东西运到福地上部三寨&(朱家寨、姚家寨和巴列坡)运费是15元100斤,相之亦然。&这是集中村托替到福地村上部三寨(朱家寨、姚家寨和巴列坡)必须走的路,走完一段田埂路,过一条小河后这必须爬一条陡峭的山坡了。两边相距约一个小时路程。&全村唯一的变压器,位于朱家寨的寨前,因其负荷大,村中经营出现断电现象,该变压器也维修了几次。&荒芜的良田之一&荒芜的良田之二&荒芜的良田之三&
网友09:想同情,又无法同情
想同情,又无法同情,看到国家财政扶贫资金援助,让被援助者无耻糟蹋浪费,我真的无法同情他们,怒其不争!
网友20:这样好的地方,不修路,让人心寒!
好钢要按在刀刃上,当地政府把百姓事时刻放在心上,为百姓多想想,这样好的地方,不修路,让人心寒。
网友38:唉
风景不错,可惜人烟稀少
网友28:在永顺县这样的地方很多
在永顺县这样的地方很多,交通极不方便,不知道县城是怎么落实省里&文件的,在外地,我看见别的地方村村通搞的好,亲一色的水泥路,不知道别人的资金是怎么来的,永顺政府的资金
大你一级:看到最真实一面
我是永顺人,我顶。对山乡的政府部门应该反思一下了。人们的公仆啊,你天天上班在干什么呢
没有翅膀的鸟:想彻底解决比较难
西部好多地方都是这样啊,想一下子彻底解决是比较困难的,只有慢慢来,毕竟国家财政有限啊
gl201088:症结 真相
纪检,监察要彻相资金去向,还百姓真相。
pj:要致富,先修路!!!热盼中!!!
是呀,这样的路在永顺见的多了!!!!!
网友31:绿水青山啊!
穷是穷,路是没路!可这儿还是青山绿水的,环境肯定好。建议国家实行移民政策,让村民集中起来,脱贫致富。
网友13:要自力更生,艰苦奋斗。
这里的人自己太懒惰了,可以自己组织把小道清理和整理一下还是可以的,这样的路怎么走?就只知道等和靠,政府会扶持的,但也有难处,主要靠自己建设美好家园。
鼓舞人生:曾自力更生,艰苦奋斗过,现在这个路况,实属无赖
这里的村民实际并不懒,姚家寨的村民也曾自发修村级公路(沿集中村托替至姚家寨方向修),但因得不到当地政府的支持,托替的村民也没有响应,公路在山坡上修了近一公里,最终不了了之。乡间的山路每年都有人修的。只是,现在村中的年青人或稍微有点力气的成年人都外出打工去了,留在各个村寨的只是一些老弱病残或部分打工者的子女。
生产队长:某些地方失实
该村没有路,当地政府多次向上级领导及部门反映,已经列入十二五规化,有望在近两年完成;当地群众一但知道国家投入资金修路,就漫天要价,要补偿款,有限的资金怎么能够满足。变压器问题:这是当地政府2005年至今为该村安装的第4台变压器,2008年考虑到该村线路长准备为该村安装两台变压器20千伏安一台30千伏安一台,但要求群众出义务工,该村群众不愿意出工,电价问题全乡电价因没有线路改造,普遍偏高,具我了解该村电价一块七角五,并没有人拉保靖电。07年通达工程主要是扩宽,挖沟,铺砂,严格按照上面要求实施,没有涉及到修桥和延伸。请在外工作人员要看到当地政府所作的事情,但也要感谢你们多多为我们进言献策
鼓舞人生:对某些地方失实的说明
本次发帖的目的是为了家乡百姓脱贫致富,真正修通福地村的致富路。“当地群众一但知道国家投入资金修路,就漫天要价,要补偿款,有限的资金怎么能够满足”可能有,但姚家寨的村民实实实在在自发修了一段公路,这完全是为了早日修通致富路啊!因为在老家的时间的有限,有些村民介绍的情况没有时间去核实,帖子可能部分内容不全面或与实际有出入,给看帖的您带来误解敬请谅解。在此,还是要感谢当地政府和县直扶贫部门为福地村村民的脱贫致富所作的种种努力。希望在当地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大家一齐努力,尽早修通福地村民的脱贫致富路。
网友46:最新情况
进村公路开工啦! &
不做平行线:敷与腐
我是永顺对山人。。我大概可以这样说。。。我门那里的官。。。上敷下腐。。贪官太多。。大官大贪。。小的小搞。。。
网友42:tttttt
心有所忧:石堤开发区的矛盾何时能解决
自将二完小那一遍田地被征收作为开发区建设以来,矛盾不断,买田的认为征收价格太低,征收时约32元/平方米,开发商卖时1200元/平方米。要求政府、开发商补助。买地的人因不能动工也怨声载道,因田主利益得不到不准买主动工。红领巾政府不管,开发商不出钱。
这是第1 - 17条评论,共有17条评论。
?(*)代表必填项目
网上昵称:
(中文不超过8个字,英文不超过15个字符。公开,不可修改)
真实姓名:
联系电话:
其他联系方式:
家庭地址:
*发言主题:
上传图片:
此页使用了内帧,需更高版本的浏览器支持。&(大小限制200K内)
*发言内容:
红网《百姓呼声》栏目提醒您:
1、所有内容,一经提交,均无法撤消或修改,请您慎重对待每一次发言;
2、在必要时,您将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3、所有留言本站在未调查核实前,概不负责其真实性。宜攀高速公路修通了没有_百度知道
宜攀高速公路修通了没有
宜宾到攀枝花的高速公路修通了没有?
我有更好的答案
按默认排序
不修了说花钱太多
没有啊,正在修呢
修到哪里了,高速公路要经过那些县吗
其他类似问题
修通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微信扫一扫 关注我们
血线 滇缅公路
&&  这是一条诞生于抗日战争烽火中的国际通道。这是一条滇西各族人民用血肉筑成的国际通道。在中国,在世界,没有哪条公路像这样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命运联系得如此紧密,没有哪条公路能像滇缅公路这样久久地留在人们的记忆里。
&&  中华民族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深深铭刻在人们的记忆里。然而,并不是所有人都知道,是由滇缅公路、驼峰航线以及中印公路组成的运输大通道,支撑着中国抗日战场全部战备物资以及大后方的经济供应。
滇缅公路,这条穿过了中国最坚硬的山区,跨越了中国最湍急的河流,蜿蜒上千公里的运输干道,对于中华民族的生存是一条不折不扣的生命线。 没有,就没有1945年抗战的胜利。
日本根本不相信中国的抗战能坚持到滇缅公路修通的那一天。日本人更不会相信,严重缺乏施工机械的20万中国劳工&&绝大部分是老人、妇女和孩子,是他们用双手在崇山峻岭间开凿出了埋葬日本占领中国的的交通大道。
&&&&&&&&滇缅公路从昆明经下关、保山、龙陵等地,由畹町出国界,外接缅甸腊戍,再与缅甸中央铁路连接。1935年12月,昆明至下关411.6公里的简易公路已经修通。下关至畹町547.8公里公路要翻越横断山系的云岭、高黎贡山等6座大山的支脉或余脉,跨越漾濞江、澜沧江、怒江等5条大江大河。高山大川起伏跌宕,地形地貌和地质条件十分复杂,工程十分艰巨。世界上很多工程专家都曾预言,滇缅公路起码要用3年时间才能建成。
&&&&&&&&由于青壮年上了抗日前线,因此,老人和儿童成了修筑滇缅公路的重要力量。著名记者肖乾在《血肉筑成滇缅路》的报道中写道:&秃疮脑袋上梳着辫子的,赤背戴草笠的,头上包巾、颈下拖着葫芦形瘿瘤的&&老到七八十,小到六七岁,没牙的老媪,花裤腿的闺女都上阵了。&
&&&&&&&&没有炸药,工人们便用自制的火药替代。没有水泥,他们只得烧制石灰和粘土使用。民工们餐风露宿,白天紧张施工,夜晚只能睡于岩石之下、洞穴之中。冬天忍受严寒,夏天则要抵御疟疾等传染病的威胁。
&&&&&&&&筑路工地,没有机械,土石方全靠锄头开挖。畚箕是工人最重要的运输工具。据《云南公路史》的资料,滇缅公路共有土方立方米,石方1875497立方米。这些土石是全靠民工用双肩一挑一挑挑走的。
&&&&&&&&没有压路机,大石辗成了压实路基的惟一工具。滇缅公路所需碎石,则是妇女、儿童们一锤一锤敲出来的。
&&&&&&&&日,昆明至畹町全长959.4公路建成通车,从开工到通车,相隔仅仅9个月,举世震惊。滇西各族人民创造了令人难以想象的奇迹。英国《泰晤士报》连续三天发表文章和照片,称滇缅公路&可同巴拿马运河相媲美&。当时的美国总统罗斯福特命驻华大使詹森前往滇缅公路考察。詹森实地考察后,感叹这条公路&为世界之奇迹&。
&&&&&&&&滇缅公路是滇西各族人民用血肉筑成的。由于当时的条件所限,修筑滇缅公路时人员伤亡没有精确的统计数字。据《云南公路史》的记载,死亡人数不会少于两三千人,其中有8名工程技术人员捐躯,伤残者不下万人。他们死得不声不响,死得无姓无名,平均每公里公路就有3名以上民工献出了生命。
日点击排行
独处也是一种能力
您可能感兴趣的图文:鄱阳县纳入村村通工程的金大公路至今没有修通 群众心里受堵-社会新闻-东方网
滚动新闻:
>>>>>>正文
保护视力色:
鄱阳县纳入村村通工程的金大公路至今没有修通 群众心里受堵
来源:大江网-江南都市报
  省里已给了专项经费,地方财政配套资金却迟迟不见踪影。这一等,就是整整三年。  这三年间,鄱阳县金盘岭镇的数千群众都在一条泥泞的道路上颠簸。国家“十一五”规划中实施的村村通惠民工程,为何在金盘岭镇遭遇了瓶颈?  本报记者日前赶赴金盘岭镇采访时发现,在国家专项资金早已到位、公路迟迟不见开工的情况下,当地仍对农户收取“买路钱”,包括新生儿在内,每个人都已上缴150元现金。  更糟糕的是,村民上缴的钱已经花完,水泥路却不见踪影。金大公路路面崎岖交钱凭据  修不通的乡间路  从金盘岭集镇去往鄱阳县城、景德镇市乃至南昌都很方便,公路四通八达。但让镇里群众不满意的是,从集镇到一些村上,还是原始的泥巴路,这些路面由于年久失修,路面崎岖不平,当地群众在这样的路面上行走,可谓天晴一身灰,下雨一身泥。  在金盘岭镇,有多条这样的泥巴路,金大公路就是其中一条。14日,本报记者驾车试图穿越这条全长不足10公里的乡村公路时,当地群众纷纷好心劝阻,“这条路坑坑洼洼,磕碰很厉害,只有熟悉路况的当地人驾驶底盘高的微型车才能勉强通行”。  当日,本报记者租赁了一辆微型车进村采访,在一路的崎岖、颠簸中,深切体验了当地老乡行走在这条公路上的艰难。在长期的风吹雨打中,公路路基已损坏,雨季时车轱辘的碾压、打滑,导致这条泥巴路像动漫中患病的怪兽,满目都是隆起的疙瘩。驾车的师傅对记者说,遇到下雨天,1个小时也跑不完这10公里的路,即便是晴好天气,也要半个多小时。  因为通行困难,运输成本高,生活在金大公路这条轴线上的农户还饱尝了物价贬值之苦,收割的稻谷、大豆等农作物都不能及时运出去,最终只能贱卖。而村民在建房时需要到外面购买建筑材料时,付出的运输成本则更高。  这条至今没有修通的金大公路,在当地群众看来是一条扰民的小泥巴路,当地政府把它说成“公路”是名不副实。  收不够的集资款  驾驶微型车的师傅说,目前,镇政府又在号召居民捐款修路,说是号召,其实就是摊派,比如说凡是驾驶微型车需要从金大公路经过的车主,镇政府将捐款的金额标准定在1000元。“哪有捐款还定金额标准的?”  金盘岭镇的居民对镇政府这次呼吁捐款修路持抵制态度,并说失去了信心。村民汪卫清解释,早在2009年5月间,镇政府以修路的名义,让村委会干部强行对每户村民收取集资款,不管老弱病残,包括刚出生的婴儿在内,村委会按照人头收取,每个人头都需要上缴150元的“买路钱”。  在金大公路两侧,有金盘岭村委会、金娄村委会和大梨村委会,三个村委会合计有7000多人,如果每个人都向村委会缴纳了150元,合计收取的资金将高达百万元。对此,汪卫清说,也有少数村民不同意交这笔钱,村干部至今仍在催讨。  金娄村委会石坑小组的小组长吴外发说,家中老小合计6个人,当时交了900元现金。这个钱,家家户户都得交,子女在外打工的,由父母代交,没有经济能力的,由亲属朋友帮忙交。各村委会干部委托村小组干部向群众收取这笔现金后,村小组能够在村委会领取一张收据,而村民手中则无任何凭据。  吴外发向记者出示了两份收据,一张是日向村委会上缴的4000元修路款,还有一张是日向村委会上缴的6000元修路款。  吴外发说,这些钱虽然由他向村民收取,怎么使用却不在他和村民的监督之内,听说收上来主要用于修理金大公路的路基。目前,村民上缴的钱早已经花完,但公路迟迟没有修通。  对村委会收取村民修路款一事,金盘岭镇政府官员未表态。  用不掉的专项款  在金盘岭镇政府干部避而不见的情形下,本报记者来到了县公路管理局,却得到了和村民完全不一样的说法。副局长王礼才说,按照国家“十一五”规划(2006年至2010年),“村村通”公路工程是国家扶贫项目,在2010年,省公路管理局已经将金盘岭镇的金大公路列入了规划项目,按照每公里15万元现金的标准,下拨了总工程款的80%资金到县公路管理局。余下的工程款在省公路管理局对工程验收后,就会拨付到位。在此基础上,县财政会对这项工程每公里补贴1万元资金。  按照要求,乡镇是“村村通”工程的业主,金盘岭镇政府在核算后,认定金大公路修理的预算每公里需要25万元左右,在上级财政没有继续补贴、镇政府财政没有能力补贴的情况下,省公路管理局的这笔工程款至今没有完全派上用场。  而对于乡镇要求村委会向村民按人头收取“买路钱”一说,县公路局表示没有听说,也不符合国家政策。  文/图 记者金其会
声明:凡注明为其他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即与东方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电话:021-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福宝的小说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