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进一步深化高校深化改革后勤改革,提高后勤服务质量

关于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几点思考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评价文档:
&&¥3.00
&&¥2.00
&&¥2.00
&&¥2.00
&&¥2.00
&&¥3.00
关于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几点思考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想免费下载本文?
把文档贴到Blog、BBS或个人站等:
普通尺寸(450*500pix)
较大尺寸(630*500pix)
你可能喜欢全面提高上海高校后勤服务的水平和效益--《上海教育》2001年15期
全面提高上海高校后勤服务的水平和效益
【摘要】:正 经过两年多的探索,上海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取得了很大成效,但也面临一些新的挑战。如何在全国高校不断深化改革的新形势下迎接这些挑战,通过改革创新进一步提高高校后勤服务的水平和质量,是我们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从1999年起,国务院办公厅连续在上海、武汉召开了全国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工作会议,指出2001年是后勤社会化改革关键的一年,各地既要充分认识推进改革的重要性,又要清醒地看到改革的艰巨性,沿着既定的方向,加大工作力度,坚定不移地推进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当前,深入贯彻武汉会议精神,加快推进上海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是我们下一步工作的重要内容。
【作者单位】:
【关键词】:
【分类号】:G647.4【正文快照】:
经 过两年多的探索,上海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取得了很大成效,但也面临一些新的挑 战:如何在全国高校不断深化改革的新形势下迎接这些挑战,通过改革创新进一步提高高校后勤服务的水平和质量,是我们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从199拿年起,国务院办公厅连续在上海、武汉召开了全国高校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J];中国劳动;1980年07期
;[J];中国民族;1980年06期
;[J];人民教育;1980年06期
,鲁速;[J];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1981年02期
;[J];江西教育;1981年01期
姚锡棠,金行仁;[J];社会科学;1981年05期
,杨慎甫;[J];齐鲁学刊;1981年01期
赵季;[J];思想战线;1981年04期
刘佩珂;;[J];中华医学教育杂志;1981年03期
李奇文;;[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信息与管理工程版);1981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李长顺;高征铠;;[A];1999中国钢铁年会论文集(上)[C];1999年
战嘉恺;吕玉恒;张翔;;[A];’99中国国际环保展专题报告会论文集[C];1999年
雷霁霖;刘新富;马爱军;;[A];中国动物科学研究——中国动物学会第十四届会员代表大会及中国动物学会65周年年会论文集[C];1999年
李云昆;陈传民;;[A];盲人按摩教育、医疗与研究——中国盲人按摩学会第三届第二次全国盲人按摩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1999年
宿爱臻;刘玉芹;;[A];第六届中日护理学术会议论文汇编(中文版)[C];1999年
佟玉梅;;[A];用户满意度研讨会论文集[C];1998年
张威华;;[A];全国推行全面质量管理20周年大会论文集[C];1999年
殷荣伍;;[A];全国推行全面质量管理20周年大会论文集[C];1999年
丁立锦;和温;;[A];迈向新世纪[C];1999年
孙国兰;;[A];江苏省能源研究会第七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王兴献;[N];中国电力报;2000年
大庆石油管理局局长
张树平;[N];中国环境报;2000年
刘继安;[N];中国教育报;2000年
范绪锋;[N];中国教育报;2000年
金志明;[N];中国教育报;2000年
金志明;[N];中国教育报;2000年
范绪锋;[N];中国教育报;2000年
张颂宪;[N];重庆日报;2000年
;[N];中国企业报;2000年
张真弼;[N];中国成人教育信息报;200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张克斌;[D];北京林业大学;2003年
贾磊;[D];上海大学;2005年
陈建成;[D];北京林业大学;200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高宝平;[D];东北农业大学;2000年
田礼斌;[D];西南财经大学;2000年
王亚立;[D];郑州大学;2000年
丁建中;[D];安徽农业大学;2001年
彭立;[D];西南财经大学;2001年
唐飙;[D];北京工业大学;2001年
李学江;[D];苏州大学;2001年
谈文芳;[D];大连理工大学;2001年
谢英杰;[D];浙江大学;2002年
孙博;[D];郑州大学;2002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知识超市公司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服务热线:010--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4号& & &&&&&&&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后勤集团总经理& 李本贵
实行社会化改革使高校后勤管理工作实现了突破,按照“市场提供服务,学校自主选择,国家宏观调控,行业自律管理,政府、学校和社会监督管理”的改革模式,高校后勤工作在最近几年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作为高等教育改革的重大举措,后勤社会化改革一定程度上推动了高等教育事业发展,同时也从一方面印证了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日趋成熟和完善。
一、高校后勤管理的模式
1、社会企业托管
通过社会企业托管学校所有的后勤服务项目,可以使学校集中精力搞教学、科研工作,学校没有人员负担,降低了管理难度,减少了运行成本;并且社会企业提供的服务相对规范。
但这样做的不足之处是:后勤设施投入的界限受人为因素影响较大;社会企业在处理突发事件方面缺乏经验,难以应对;高校原来后勤系统职工的就业成问题;而对于服务者来说,追求经济利益是他们的目的,相比之下,师生的满意度只能屈居次位了。要解决以上矛盾,学校必须在加强对社会企业监督管理的同时,制定服务标准。
2、社会企业与高校合作经营
社会企业与高校合作经营后勤市场优势主要体现在可优势互补,并且由于引进了竞争机制,服务质量将得到提高,服务成本也会有所降低。采取合作经营的方式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一是社会企业与校方工作职责细化有难度,其次是后勤基础设施投入界线难清。如要使社会企业和高校合作经营达到预期目的,学校必须加强对后勤服务市场、服务体系的调控,社会企业与学校企业必须要加强协作。
3、高校后勤自我经营
由于高校后勤本身姓“教”的属性,所以由高校自我经营后勤服务市场,可以使服务者与服务对象有种亲近感,并且特别注重服务质量,服务对象满意程度较高,同时其优点还在于解决了后勤职工的出路问题。高校后勤自我经营相对不足的是由于缺乏竞争机制,服务者缺乏竞争意识、乏创新意识,导致服务质量终究难以提高。可以考虑的解决办法有:加强职工的学习与教育,积极引进引入竞争机制;在管理上引进质量认证,实行标准化管理。
4、高校后勤企业从学校分离出来后进行经营
从当前来看,将高校后勤企业从学校分离出来后进行独立经营是较为普遍的做法。分离出来的后勤企业既可解决后勤职工的出路问题,又使后勤实体及员工增加了压力,有利于服务质量的提高,有利于后勤实体的发展。这种做法的缺点是:后勤资产难以界定,因对其界定和重估,将直接影响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和转移问题。基础设施的投入与维修费难以界定;此外,受学校政策扶植,后勤实体的垄断经营不利于提高服务质量。解决这个问题必须依靠经济手段,让分离出来的后勤企业尽快步入市场,适应市场经济条件环境,在资产界定、维修费界定以及基础设施投入方面建立完整的制度,做到有章可循,有据可依。
二、高校后勤管理对构建和谐社会、和谐校园的影响
在市场经济环境中,高校后勤在管理和经营上弊端日益显露。长期处于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管理模式不可避免地形成了大包大揽的封闭式格局,也即“小而全”或“大而全”的校办后勤。通过实施改革,高校后勤工作面貌发生了变化,在提倡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后勤管理工作正产生着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1、后勤管理工作与构建和谐社会、和谐校园相辅相成
要保证学校正常的教学、科研和生活秩序,必需要有安全、和谐和稳定的校园环境,稳定的校园环境与后勤工作之间有着诸多的联系,后勤保障工作使构建和谐校园的基础,而和谐校园又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后勤工作涉及面广,近几年高校的快速发展证明,如果没有后勤基础设施的投入,没有一支过硬的高校后勤队伍,没有一套科学、全面的管理办法,学校正常的教学、科研和师生员工生活秩序将无法得到保证,影响学校的稳定和发展,所以高校后勤对高校办学,对构建和谐校园起到的是基础性和保障性的作用。
反之,构建和谐社会、和谐校园对高校后勤管理工作也有着指导意义,任何改革在某种意义上来说,都是利益的重新调整,都会碰到阻力。当前,高校在进行后勤社会化改革的过程中,后勤人员面临的体制上的剥离,竞争上岗以及工资福利待遇等一系列涉及自身的利益与生存发展的敏感关系。因此,和谐校园也给后勤工作述明了发展方向,即必须正确处理好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
2、构建和谐校园,应正确处理好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关系
在后勤社会化改革中,把已经从行政系列中分离出来的后勤实体定位为服务性经济实体,按照现代化企业制度进行管理,实行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但对高校后勤的定位,我们认为它仍然必须姓“教”,仍然要接受学校的领导,仍然把社会效益放在第一位,保证学校教学、科研、生活秩序的正常进行。现今不少高校在实际运作过程中,本着减轻学校负担的目的,实行差额拨款,或是收费定价偏低等,但按现代企业管理理论,遵循市场规律,就必须以追求利润的最大化为目的。
随着高等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加上学校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对后勤服务工作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学校对基础设施的投入,对后勤实体的扶持政策落实与否,决定着后勤实体的生存和发展空间。而目前有诸多高校后勤服务能力、水平与高校的需求不相应,矛盾日益尖锐、突出。
3、构建和谐校园,重在以人为本,诚信服务
构建和谐校园,需要高校全体教职员工的积极参与,特别是后勤职工,必须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服务思想,处处体现以师生为本的服务意识。后勤服务的对象主要是师生,欲让人信、诚必先之。无论实行什么样的管理模式,采取什么样的服务方式,都必须以人为本,以诚为先。因此,构建和谐高校后勤,诚实守信是一个核心环节,必须加强对服务人员的诚信教育,用诚信服务来得到广大师生员工的理解与支持,有效地化解与服务对象之间的矛盾,通过诚信服务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同步提高,从而实现高校后勤的和谐发展。
三、高校后勤管理的现状,成绩及存在的问题
高校后勤社会化是中国高等教育改革的重大举措,它有效地吸引社会资金进入教育领域,很大程度上缓解了高等教育资源不足的问题。同时把高校从办学过程中繁琐、复杂的具体事务中解放了出来,把更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集中投入到教学和科研中去,不断提高教育质量和科研水平。
近几年来,全国各地高校围绕后勤服务的社会化运作,组建了多种形式的后勤服务实体,不断规范后勤服务实体的运行机制,推动高校后勤服务不断改革和完善,但在此过程中也暴露出了一系列的问题:
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不规范。
一是体现在甲、乙方责权利关系不明确,剥离不彻底。存在职能交叉,导致工作中出现相互推诿、扯皮,甚至矛盾激化。二是体现在缺乏科学的市场准入和退出机制。部分高校在引进社会资金力量建造公寓、食堂后,由于开发商不熟谙学校情况,管理不当,难以维系正常运转,在此情况下学校只能回购公寓、食堂并自行管理。三是体现为人事制度改革举步维艰。后勤社会化改革之初提出的“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办法”难以得到落实,一些如学校引进人才的家属,学校人事竞聘中落聘人员,院校合并后的部分人员等,最终还是被安排在后勤实体,无形中增加了后勤实体的负担。
解决以上问题,需要进一步理顺甲乙方责权利关系,在学校与后勤服务实体及参与学校后勤服务的社会企业之间建立既符合高等教育实际又遵循市场运作原则的运行机制。探索建立高校后勤市场准入和退出机制,防止改革走“回头路”。针对个别学生公寓开发商撤资和学校回购学生公寓建设项目这一新问题,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制定社会企业进入和退出后勤服务市场相关政策,维护学校和师生的合法权益,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在人事制度改革方面,学校应拿出有针对性的政策和措施,切实减轻后勤实体负担。
2、后勤实体法人化进程缓慢。
按照后勤社会化改革的目标,应是在目前多种运行模式中逐步推进实体法人化进程。而现今全国高校后勤实体中实现法人化的屈指可数。在这方面,政府及有关部门应当加强对改革的分类指导,并拿出切实可行的措施,扩大改革覆盖面,按照因校因项目制宜的原则,稳步推进实体法人建设。
3、行业间缺乏交流。
具体表现为校际、实体间缺少沟通机会和平台,不利于后勤工作健康、持续发展。切合改革的原则和目标,可考虑以高校后勤生活物资联合采购为突破口,实现降低采购成本,提高采购质量,推动高校后勤向规模化、集约化经营方向发展。同时适应教育行政部门后勤管理职能转变和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需要,鼓励与支持高校组建教育后勤协会,积极搭建行业管理平台。
4、监管机制不到位,服务质量难以提高。
适应高校后勤改革与发展要求,应改革原有单一的行政管理模式,逐步建立行政执法、行业规范、学校监管、社会参与、舆论监督相结合的高校后勤管理监控体系,保障高校后勤服务市场健康持续发展。进一步加强学校在后勤服务管理与监控中的主体作用,督促和指导高校建立市场准入与服务质量监控机制,完善后勤服务价格核算体系和后勤国有资产管理制度。
5、学校对陈旧设施的维护和改造费用不到位。
随着学校扩招,后勤陈旧的设施超负荷运转,已经不能保证师生正常需要和供应。后勤实体成立后,服务质量普遍提高了,工作量增多了,而学校该拨的经费却减少了,学校既要后勤实体在原来的基础上进一步优质服务,又不愿意对后勤陈旧的服务设施投入足够的维护、改造费用。后勤资产是国有资产,即使后勤与学校分离,其资产所有权未改变。后勤实体通过服务收费无法承担基础设施改造的费用,学校应按教育部的规定积极投资改造后勤陈旧的设施。
6、职工及管理人员素质有待提高。
高校后勤实体逐步与市场融合,对管理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长期以来,后勤部门在吃“财政饭”的动作方式下,我们的部分后勤职工,无论思想观念、市场意识、工作视野还是工作方法都是难以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必须重视和加强管理队伍建设。后勤管理水平取决于管理队伍的素质。切实提高后勤职工队伍的素质,建立一支政治上过硬,积极进取,团结合作,善经营、会管理、懂技术的后勤职工队伍,作为加强科学管理的一项重要任务认真抓起来,持之以恒、严格要求和管理,培养职工令行禁止、认真负责的纪律观念和敬业精神。
四、提高高校后勤管理效能的对策
& & 1、引入现代企业管理制度
高校后勤要成为法人实体和市场竞争主体,必须要借鉴现代企业制度,通过规范经营和合理运作,整合有效资源,达到既搞好服务,又获得经济效益的目的。具体操作方法,是在后勤实体建立产权明晰、权责分明、管理科学、具有独立法人地位的现代企业制度,这也是高校后勤融入市场经济的必由之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就可以从根本上理顺后勤与学校的关系,从原来上下级的管理与被管理关系,转变为具有平等法人地位的经济关系,后勤实体实行服务收费,由此就可以理顺产权、事企分开、权责一致。从而使高校后勤从过去的事业单位向市场经济体制下的现代企业转变,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现代企业。
引入现代企业制度还体现在管理上,如引进ISO9000,建立、实施并持续改进符合标准要求的质量管理体系,实行后勤质量管理体系认证,不断提高后勤管理服务水平,这样有利于促进动态管理和持续改进,有利于提高后勤实体的竞争力。
2、推动后勤信息化建设
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一直在实践中摸索前进,其理论研究基础比较薄弱。作为计划体制下延续时间最长,范围最广的机制,高校后勤在实现社会化改革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矛盾都比较突出。当今社会是知识经济社会,信息化又是构成知识经济的关键,在这一背景下,推进后勤信息化建设是深化改革,提高管理效能的必然,也是保证后勤实体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曾被称为高校三驾马车的教学、科研和后勤工作,教学和科研已走在了信息化建设的前列,而后勤管理工作仍大都沿用传统的管理模式,这样不仅效率低下,而且成本很高,非常不利于后勤实体的发展。建立信息化平台对资源管理、成本管理、考核评测意义重大,可有效地杜绝和减少管理漏洞,同时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
信息化建设不仅有助于解决很多管理上的实际问题,而且对于高校后勤服务实体增强市场竞争力,提高社会和经济效益也有相当重要的意义。
3、加强后勤人力资源的开发与管理
人力资源是基础资源,一个企业的管理,最根本的是对人的管理,企业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企业人才的竞争。所以提高后勤管理效能必须充分考虑到人的因素。改革本身就是一种突破一种创新,一种新旧更替的交锋。后勤工作涉及面广、服务对象要求高,这就需要一支懂经营、善管理、会决策并具有一定理论水平的管理队伍,建立良好的用人机制是基础。在推进用工制度改革的同时,积极推进分配制度的改革,充分体现“按劳分配,效益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根据各行业的特点,逐步在用工制度和分配制度方面与社会同行业接轨,建立符合现代企业制度要求的人力资源管理政策体系,充分调动广大干部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优化人力资源配置,有效改善人力资源状况,从而实现从人员负担到人力资源的转变。
4、营造后勤企业文化氛围
所谓后勤企业文化氛围,是指高校后勤实体员工在长期生产、经营、服务实践中逐步培育和形成的群体意识,是后勤管理的核心和灵魂。高校后勤文化具有特殊性,它存在于高校各个层面的人文环境中,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又因各高校后勤的历史渊源、管理模式、人员结构、地域特征的不同而表现出它的差异性。后勤文化也存在于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进程之中,创建后勤文化是深化改革,提高管理效能的重要举措。后勤文化有助于在企业内形成良好的合作氛围,弥补制度的不足,还有助于树立后勤企业品牌和后勤企业形象。
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是一项长期而又复杂的工作,历史遗留问题多,还存在理论指导与实践产生偏差的问题。所以在今后的后勤改革工作中,我们一定要理清思路,既要讲求教育属性,又要讲求符合市场规律;既要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又要符合师生员工的利益,保证学校的稳定发展;只有积极稳妥地推进改革,深化改革,逐步实现后勤服务市场化,后勤管理企业化,后勤产业社会化,才能为高校的建设和发展提供可靠的后勤保障。
1.适用于快速消费品经销商
2.适用于酒水饮料批发商
3.B/S架构,可实现跨地区统一管理
4.包括采购、销售、储运、财务、决策分析全面的管理流程加强高校后勤改革提高后勤服务质量
加强高校后勤改革提高后勤服务质量
(广西广播电视大学后勤保卫处 广西南宁 530022)
  [摘要]高校后勤改革要有利于教学和科研工作的开展和保障能力的加强;有利于调动广大后勤干部和职工的积极性;后勤改革重在实践,要进行目标量化管理,落实目标管理责任制,鼓励自主创新。
  [关键词]高校;后勤;改革
  [中图分类号]G47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75-03
高校后勤改革如何深入,重点、热点、难点是什么?怎么解决,需要进一步研究、探讨。笔者认为:改革后勤管理体制、转换后勤运行机制、实现规范管理,仍是当前改革的重点。要把高校后勤建制从学校行政系统中分离出来,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组建自主经营、独立核算、自负盈亏的学校后勤服务体系;同时要建立和完善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现代企业内部的财务会计制度、服务质量的管理制度、自主灵活的劳动用工制度、激励约束相结合的分配制度、严格的责任制度和考核制度、使后勤部门每个职工的各项工作都有章可循。过去有的学校在实行甲乙方分离时,有的搞翻牌形式,实质没有改,机制根本没有变,表面热闹,图形式。走了一段又回到原样子,甲方乙方又合并了。如果机制不改,就如同高速公路上跑的牛车,照样快不了,效率高不了。笔者就高校后勤改革中如何发挥后勤功能,促进素质教育问题提出一些个人看法。
  1高校后勤改革应有利于后勤功能的发挥
  作为学校的后勤工作部门,应充分体现自己的功能,优化组织结构,提高人员素质,改善服务质量,提高管理水平,确立后勤工作的创新意识,在促进学校素质教育,推动学校发展的过程中应发挥如下功能:
  1.1基础性功能
  学校后勤工作是学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质量的学校,高素质的人才培养离不开扎实优良的后勤服务。现代化的教学硬件设施、优美的校园环境、高质量的服务和科学的管理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基础。对学校来说,后勤的每一项工作,每一个岗位都是基础工程的一环,有了扎实的基础,实施素质教育才成为可能。
  1.2保障性功能
  后勤工作,为学校实施素质教育,为师生生活、健体、医疗提供物质和服务保障。后勤保障不足或工作滞后,学校的正常教育教学工作将受到影响。对学校来说,后勤保障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功能。除了物质保障作用之外,通过后勤工作人员的良好服务和热忱的工作态度,也为师生提供了暖心窝的情感保障。
  1.3经济性功能
  众所周知,办任何事都要讲究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后勤工作,要充分发挥经济功能,首先要明确目标,坚持以学生为本、育人为本的原则,讲究经济效益服从并服务于社会效益的原则,其次要掌握市场信息。后勤人员要有经营头脑;要精打细算,周密计划,严格核算,加强管理,从小处着手,大处着眼,从我做起,合理安排人员,因事设岗,不因人定位,杜绝见利忘义现象。
  1.4服务性功能
  学校的一切工作都是为了学生。后勤工作更要坚持“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原则。避免办事推诿,服务扯皮,重钱轻管。后勤人员要以优质的服务、热忱的态度、良好的形象、规范的工作促进素质教育开展。条件允许时学校后勤部门可推行“首问责任制”,做到“师生人人都是服务对象,后勤人员个个都要为师生服务”。在服务上不能满足于“饭菜香、电灯亮”,要提高服务质量,明确为师生服务,能使学生安心,家长放心,社会高兴。
  1.5安全性功能
  学校的一切工作与后勤部门的安全性功能发挥得好坏息息相关。如果不重视安全工作,一旦发生事故,其后果可想而知。安全性功能集中体现在师生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两方面。应当定期对学校的房舍、廊柱、牌架、运动器械、车棚以及消防设施器材设备等进行检查;学校的水、电、气、炉等有专人负责,各司其职,各负其责,杜绝事故发生;体育用品应有专人管理,严格出借领用制度;实验室的药品要坚持“双人领发”制度;医务室的药品要加强管理。除此以外,还要注意饮食饮水卫生,谨防食物中毒。注意流行病、传染病的预防和发生。还要做好安全保卫工作,防偷盗、防失窃。要加强对后勤人员安全专业知识的培训,提高后勤人员对安全突发事件处理应变的能力。如掌握灭火器的使用方法,掌握紧急救助方法等,使师生感到置身学校,处处安全放心。
  1.6科学性功能
  学校是造就人才的地方。学校的设施、设备、环境等都要体现一种科学、进步、向上的精神,要跟上时代的步伐。学校的全体教职工的思想要确立崇尚科学反对迷信的观念。努力提高后勤工作人员思想文化素质,树立科学观念,增强科学意识,如校园建筑的科学规划和设计,采购和流通,膳食要科学合理搭配等。
  1.7先行性功能
  俗话说:“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对学校来说,后勤工作的先行性功能主要体现在两方面。第一是工作的超前性。学校的一切工作,都是以后勤工作的先行到位而开始的。第二是观念上的超前性。这是指后勤人员要树立创新意识和时代意识。一所学校的创新发展首先需要得到后勤工作保障支持。这不仅需要不断提高服务质量,适应师生的不同的需要,改进管理方法,减少工作环节,提高工作效率和经济效益,而且需要不断更新教学设施设备。对新添置的一些后勤服务设备,后勤人员要掌握操作技术和维修保养的方法。后勤人员不能满足于现状,后勤服务工作要走在学校其他工作的前面。
  2提高后勤员工的整体素质,才能更好地服务于师生
  在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中,高校后勤员工不仅是“以人为本”价值观的创造者,而且也是这种价值观的承载者和实践者。为进一步落实以师生为本的思想理念,更好地为广大师生提供高效优质的服务,后勤员工必须提高思想、道德、文化、业务等方面素质,这样才能更好地服务于师生。
  2.1加强后勤职工职业道德建设,提高服务水平。高校食堂员工坚持为教学、科研和师生服务的宗旨,强化服务意识,增加服务项目,努力提高自己的业务技能和服务水平。做到一切为了学生,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确保学生的健康成长。俗语说:“民以食为天”,怎样使师生吃得满意、吃得卫生,让学生家长放心,这是摆在后勤工作人员面前的一个重要工作。要做好饮食服务工作,首先要把好饮食安全关,对粮、油、肉类等食品实行(有资质)定点采购,蔬菜类要用清水经过一定时间浸泡,再用清水多次漂洗干净,做好防蚊蝇、老鼠、蟑螂工作,砧板生熟分开使用,餐厅桌椅保持清洁。饭菜炊事员要精心烹调,花色品种多样,适应师生人群不同的口味。售饭时,服务热情,百问不烦,量足帐准,一视同仁。
  市场经济条件下高校饮食服务服务工作应在内容与形式上都有所创新。社会的变革,工作节奏的加快,生活水平的提高,社会交往的扩大,都对高校饮食服务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花钱买服务,花钱买方便”的观点为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食堂员工要积极开动脑筋,充分利用自身的优势,开拓新的服务项目。校方应按教育部《关于切实加强高等学校食堂管理工作的通知》高度重视对食堂和管理监督,加大对食堂的建设、维修改造及在设备配置的投入。饮食服务管理部门要不断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增强保障能力。最终达到社会化改革的目的。
  2.2搞好校园内的安全保卫工作。门卫工作要坚持“既要保证安全,又要方便群众”的原则,门卫接待来访人员,要讲究文明礼貌,态度热情,耐心周到,不要粗鲁、粗暴,冷面孔对人。要提高门卫人员的素质水平,掌握和贯彻门卫工作的各项规章制度,搞好门卫接待服务和登记工作。夜间保卫安全工作要作为重点工作予以加强,坚决杜绝不法分子趁夜间钻空子作案。重点部位,要重点防范。上班期间也要安排人员巡察校园,防止不法分子混入作案。尤其是下班用餐时段,更要注意办公楼的安全。保持与当地公安部门联系,取得他们支持。要经常通过当地公安部门了解社情,了解治安情况,并以此为根据,注意调整和加强保卫安全措施,做好防范和保卫安全工作。同时还要对进出校园的车辆限速行驶、发牌管理。校园内要划定专门区域,让老师、学生及外来办事的同志停放车辆。避免车辆乱停乱放现象。保障学校秩序井然,治安安全。
  2.3建立新型用人机制,实现人才强校。后勤工作要善于发现人才,建立一支热爱高校后勤工作,勤于专研后勤管理规律的高校后勤管理队伍迫在眉睫。我们要采取措施培养和造就一批过硬的后勤管理人才,更好地承担起学校建设、管理、服务的职责,发挥当家、理才、管事的作用,这样才能真正建立起适宜市场经济体制下符合我国高等教育发展需要的后勤保障机制。通过竞争上岗、技能比赛选拔、服务竞赛等方式,使能者上,庸者让,劣者下,职务能升能降,待遇能高能低,正确合理地运用激励机制,培养人才和合理使用人才,大胆使用责任心强,敢于管理热心服务的人,这是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根本。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打破了传统后勤的体制和机制,同时也给新型用人机制的建立创造了条件。
  3强化管理育人、服务育人功能、提高高校后勤工作服务质量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学校对学生的教育不再是过去那种单纯的老师“教”和学生“学”单一的主客体关系,教育的主客体关系已向多层次和多元化方向发展。开放式的高等教育给学生提供了更多吸收课外知识、参与社会实践和个性发展的空间,学生在校期间的衣、食、住、行、学等无不和后勤工作有着紧密的联系。
  3.1在课余时间中,后勤部门要发挥“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功能。教师和学生管理部门的工作人员不可能时刻守在学生身边,比如学生在校园内学习、谈心、散步,在食堂就餐,在宿舍学习、休息等。这种教育时空的分离,客观上也需要有更多的人用更多的时间为学生服务。后勤部门和学生有充足的时间和空间进行接触,良好的校园环境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整洁的宿舍、洁净的就餐场所可以培养学生的卫生意识、节俭意识和爱校意识。
  3.2加强后勤管理队伍建设,培养一支热爱后勤工作,能开拓创新、任劳任怨、兢兢业业、热情为师生服务的后勤队伍。后勤工作要建立常规的校园维护制度,不但搞好白天正常维修,考虑学校的管理特点,为了方便全校师生,针对节假日及夜间紧急维修工作,应实行全天侯服务。后勤部门职工要增强职业意识和服务意识,实行挂牌上岗,自觉接受监督;设立用户障碍报修台和意见箱,方便师生报修,及时排除障碍,争取师生员工的理解、合作与支持,不断提高工作效率,优化服务质量。
  3.3从硬件建设入手,努力为学生创建舒适、高雅的学习和生活环境。心理学家认为,环境在人的身心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在学校,学生的审美水准、科学文化素质、道德认知水平的不断提高与校园环境密不可分。近几年来,在学生大幅度增加的情况下,学校重视校园环境建设,积极筹措资金,加大校园环境绿化、美化的投入,建设优美文明校园。与此同时,学校既重视校园环境治理以及道路等基本设施建设,也重视高品位的校园文化景观建设,实现点面结合、立体与平面结合,建设文明的具有现代气息的校园景点,为广大师生创造一个良好的教书育人环境。对学生宿舍和师生食堂进行全面改造,配备了较好的设施,使同学们生活在优雅、舒适的环境中,为高校后勤工作提供基本的保障条件,实现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目的。
  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为高校后勤工作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只有充分发挥后勤工作的基本功能,努力提高后勤人员的自身素质,提高管理水平,优化服务,树立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观念,才能全面促进学校素质教育,才能适应新时期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需要。
  [参考文献]
  [1]张德勇.浅论高校后勤社会化问题[j].高等教育,1995(12).
  [2]魏菊萍.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及财务管理[J].赣南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5).
  [3]王富.中国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3.
  [作者简介]张亚平,女,现在广西广播电视大学后勤保卫处工作。
[责任编辑 王启勇]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国高校后勤网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