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尔斯在第三次世界大战 黑金的起因中列举了那些疯人现实主义的特征?

我的更多文章正在载入,请稍候...
点击:0 评价:140
点击:0 评价:36
点击:0 评价:32
点击:0 评价:14
点击:0 评价:12
点击:0 评价:12
点击:0 评价:12
点击:0 评价:10
最近登陆的会员正在载入,请稍候...
点击:0 评价:140
点击:0 评价:36
点击:0 评价:32
点击:0 评价:14
点击:0 评价:12
点击:0 评价:12
点击:0 评价:12
点击:0 评价:10
最近登陆的会员正在载入,请稍候...
点击:0 评价:140
点击:0 评价:36
点击:0 评价:32
点击:0 评价:14
点击:0 评价:12
点击:0 评价:12
点击:0 评价:12
点击:0 评价:10
最近登陆的会员权力精英、疯人现实主义与战争&&黄凤祝
权力精英、疯人现实主义与战争
1、自由民主与历史的终结
黑格尔认为君主政治是理性和自由在政体中的最高展示〖Hegel,bd.10,
338-339〗,普鲁士王国就是历史的终结〖Hegel,bd.12, 519-520〗。福山[Francis
Fukuyama]则认为自由民主是世界历史最终的展示,美国是世界历史的终结。在实现自由民主的全球化后,世界就不会再发生战争。美国的某些保守派人士由此得出一个结论:要消灭战争,获得永久的世界和平,必须实现世界性的自由民主。为了达到这一目标,用武力推翻一个“独裁的、坏的”政府是有必要的,而且是美国政府理所当然的义务。
美国把自由带给世界,昨天[二战后]是德国和日本,今天是阿富汗和伊拉克。明天会是谁呢?
2、权力精英
美国的社会体制,无论是硬权力还是软权力,过去和现在,都能够使许许多多的国家臣服。但是这一体制,过去和现在是否是自由民主的真正体现,将来又是否能够体现自由民主的精神,是值得人们深入思考的。二十世纪五十年代,美国社会学家米尔斯对美国社会体制进行了全面研究,撰写了四部重要著作:《权势新贵:美国的劳工领袖》[1948]、《白领阶层:美国的中产阶级》[1951]、《权力精英》[1956]和《第三次世界大战的起因》[1958]。为透视美国的社会结构,提供了很有价值的见解。
米尔斯认为:
美国的国家命运掌握在一个极有权力的小集团手中。该集团由政府、企业界和军界的领袖组成。这些权力精英大都来自富裕的家庭,毕业于名牌大学,他们统治着当代社会的各种权力集团和组织。他们掌握国家机器,指导军队建设。他们拥有巨大而集中的权力、财富和声望,可以决定国家和世界的命运。
权力精英是一个利益一致的小集团。他们的成员,已经不再是固定的、某一政党的政客或专业文职的官僚,他们可能是一名律师、一个银行家或是一位将军;也可能是一个联邦委员会的首脑或企业的总经理。他们的职位是可以互换的,例如麦克纳马拉从汽车公司的总经理成为约翰逊时代的国防部长;艾森豪威尔从一个将军成为一个总统。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全国性企业和二战后形成的跨国集团,为权力精英的成长提供了土壤〖杜霍夫,
香港,1973年, 2〗。
美国执政阶层治理国家,必须依靠权力精英。非上层阶级出身的领导人,大部分是经过上层阶级成员挑选和培养起来的。这些人能否荣升,取决于他们能否保证上层阶级的利益和能否实现其目标〖杜霍夫,
香港,1973年, 14〗。
美国的权力机构像一个金字塔。位于金字塔最高层的是政府的行政首脑、军阀和大富翁,他们决定美国的一切重要事务。中间阶层是各种特殊利益集团、国家立法部门的成员,他们参与决策,但必须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和服从权力精英的领导。下层是无组织的民众,他们是被统治者和被剥削者。他们可以参加选举,但没有实质意义。他们选出的代表,只能到达权力的中间层次。只有权力精英才能确立最高层的政府候选人,推荐给选民,使之最终成为形式上合法的统治者。
米尔斯认为:权力精英的统治,是美国政治权力、工业企业和军队集团的结合、扩张与权力集中的必然结果。美国确立联邦制后,地方享有较大的自治权力。随着全国性和跨国垄断企业的发展,军事体制在历次战争中的不断扩张,政治权力的集中化过程加快〖宋林飞,455〗。
由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和冷战的需要,美国军方的地位不断攀升。战争经济给美国企业带来高额利润。一些人担心减少军费开支会导致经济衰退,因而向军队靠拢〖杜霍夫,
香港,1973年,
227〗,政治权力、企业和军队结合得更为紧密,政府的统治权也得以进一步扩大,更为集中化。政府活动的后果,在国内和世界范围内变得更为重要。位于权力金字塔顶端的一小部分人的决策,可以影响整个世界政治、军事和经济的发展。米尔斯强调指出:战后美国的权力集中到少数人的手中,他们却利用公众的权力进一步地为自己谋取私利。米尔斯的“权力精英论”与德国学者米切尔斯提出的“寡头政治论”基本上是一致的。〖宋林飞,456〗
3、疯人现实主义
米尔斯认为:现代军备竞赛,是未来战争爆发的潜在因素。军备竞赛,是由于“权力精英”感染上疯人现实主义而引发的。美国公众和私人生活对道德的麻木,使得美国人的道德敏感性的水平降至零点,以致感受不到战争暴力的残酷。米尔斯认为:我们时代的暴行,是作为社会机构的功能而产生出来的,但都是由人来实践的。人们被一种抽象的观点所支配,他们看不到自己的人性,也看不到他们的牺牲品的人性。这些暴行是非人性的,也是非人道的。他们患有虐待狂,只是按照规章办事;他们不是过分,而是为了争取效率。为了避免在技术上犯错误,他们完全不能动用感情行事。(The Causes of World War Three, Simon and
Schuster, New York, )〗
这种道德上的麻木性,是来自于对假想“现实”的一种反应。人们把周围的环境和事物都看成是危险的“现实事物”,认为它们一直威胁着我们的身心和生活。权力精英也接受了这种“现实主义”,并将其作为思考逻辑的基础。这种“现实主义”是疯狂的,最终会把世界推向灾难。米尔斯称之为疯人现实主义。
疯人现实主义认为:1、和平不是人的本性,战争才是人的本性。2、在人性中,恶意和猜疑是普遍的和永久性的,善良和爱心不可能成为人性的一部分。所以,真正的
“现实主义者”总是期望着对手失败,正如对方也期望着我们失败一样。3、通过备战来解决冲突,比用和平的方法来解决问题,来得更为简单和更为现实。权力精英认为:用军事力量和强迫制裁来解决人类的社会问题,是更为现实的一种手段。4、战争是自然的规律,因此军队领袖必然是最有资格处理现代世界复杂局势的人物。政府必须扩大暴力的手段,并将其控制权交给军事领导人来把握。这才是现实主义的政治。5、由于认为以上的“现实”是合理的,所以政府着重鼓励军事官僚的成长,认为这比建立一个完善的文职部门更为重要。6、在这种“现实”的环境下,企业唯一的现实就是发展和制造现代化的杀人和毁灭性的新武器,以谋取利润。7、把世界战争政治和经济形势简单化,承认战争--不管是实战还是冷战--是国民经济的支柱。8、把世界局势简单化,以便使国内不同政党都能接受这一世界局势的看法,营造“别无选择”的政治气氛。9、美国民众、知识份子、科学家、宗教界和媒体对官场“现实主义”的支持,导致美国道德敏感性的堕落。10、“疯人现实主义”利用武力建立起来的和平状态,是权力精英对胜利的渴望和追求的一种结果。他们认为取得胜利,比放弃胜利、承受失败来得现实。
11、“疯人现实主义”的全球化,是慢慢地将世界推向战争边缘的一种运动。这种运动只会对权力精英有利。权力精英可以从他们自己制造出来的这种世界局势中,赢取到一定的个人奖赏或利益。他们在利用集体和历史的作用来捞取自己利益的同时,却将全人类推向战争。〖宋林飞,450-452〗
4、战争、掌权精英与历史的创造
米尔斯也认为战争是可以消灭的。世界如果要达到永久和平的境界,那么必须由人民普遍地掌握政权,直接承担起创造历史的责任。米尔斯相信历史是可以由人民来创造的。他接受了托尔斯泰斯(Tolstais)、恩格斯和马克思关于人民创造历史的观点:“人民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也不是在他们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承继下来的条件下创造。”〖马恩全集8集,121页。 Mills, Die
Konsequenz, Kindker Verlag Muenchen, 1959, S.24; (The Causes of
World War Three, Simon and Schuster, New
York)〗米尔斯认为,只有普通民众在理性的指引下,认识到战争的无意义与荒谬时,和平才能获得保障。
战争是统治阶层为了自己的利益而发动的,而不是为了人民,这是卢梭(Roussea)、康德(Kant)和米尔斯的共识。(他们认为只有在共和国的统治下,战争才会消失。)〖Mills,
〗人民是反对战争的。只有在直接民主政治的前提下,人民真正参与了历史的重大决策,并导致了战争的爆发,我们才能说人民促使战争爆发,才能要求人民对战争负起责任。但是这种假设,在前苏联和美国均不成立。苏联和美国的政权均掌握在少数精英的手中,人民无法左右他们的决定。(Mills, )
在封建社会中,权力是非集中化的。走入近代,国家权力才逐渐趋向集中化。二战之前,由于世界列强的力量对比比较接近,世界处于多极社会,个别国家无法单独左右世界的局势,战争与和平均由“命运”来决定。一起偶然事件或冲突,都有可能导致战争。战争被视为历史上某一力量的错误或个别盲目的事件。虽然历史的发展,可以被一个偶然的事件所左右,但塑造世界历史的责任是由众多国家共同承担的。
二战后政治体系走向两极化,历史塑造的主体趋于集中化。历史的作用力变成有组织的权力体系。超级大国的军事力量不受限制,经济体系的独立自主性增强,政治体系越来越成为一个封闭的世界。超级大国官僚体系的影响力延伸到世界的每一角落。世界经济的集中化,政治权力的中心化,欧洲的众多国家失去了其独立性和原有的影响力,他们依附于美苏两个超级大国。落后国家工业化的进程皆由两个超级大国来决定。〖Mills, 1959,28-29〗美苏的政权则掌握在少数的统治高层的手中,他们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左右和决定今后的世界历史进程。战争与和平皆根据其意识形态的好恶、利益的组合,来作出决定。简而言之,国际权力的集中化,也导致了塑造历史的中心化。世界战争与和平的命运抉择,也因此成为权力精英的专利。
5、军备竞赛与战争
米尔斯认为,“军备竞赛和备战”将是未来世界大战直接的和主要的原因。美苏这两个超级大国的军备竞赛已经不再局限于保障和平和捍卫国土,因为传统性的攻击和防卫概念已经失去昔日的意义。在未来战争中,攻击和防卫将会是一个相同的概念。〖Mills,
〗准确地说:现代战争最先思考的问题是“确保互相摧毁”(MAD)的核战略原则。威慑是现代战略的基础:有能力造成敌方不可挽回的损失,从而使敌对集团不敢发动核战争。对于非军事目标的攻击,及其对平民造成的毁灭,在“确保互相摧毁”的原则里并没有被考虑进去。这是一种极不道德的战略思想。在未来的核战争中,权力精英可以保存自己的生命和权力,而平民则无法逃避核子武器的毁灭。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苏联解体后,美国成为世界的权力中心。世界由两极转化成为单极世界。世界历史的塑造已由多边主义或双边主义转向单边主义。美国成为创造世界历史的唯一主体。但美国并没有因此放弃备战,美国在“确保互相摧毁”(MAD)的核战争的思想下,发展出了一套新的战略原则:“分级威慑”战略,接受有限的核战争,即有限的使用战术核武器来打击敌方的军事力量。为了实现这一战略思想,美国单方面地放弃反导弹条约,积极地发展战略防御计划(SDI)和精确制导武器,研制和发展国家导弹防御体系(NMD)和战区导弹防御体系(TMD)。
用军备竞赛来“确保互相摧毁”以及发展战略防御计划,都是掌权精英们的决策和创造历史的既定方针,并没有征求大多数民众的意见。在这些计划中,有关技术上和人为操作上的偶然性错误,大都已被考虑在内,基本上已不存在偶然性的事件,一切都是按计划和有意识的组织。米尔斯认为:如果世界上没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和超级大国的官僚机制,世界大战也就不会发生。〖Mills, 1959,69〗
6、美国霸权是维护世界和平与自由民主的唯一手段
关于战争与和平,美国的一些当代学者有另一套看法。美国哈佛大学教授亨廷顿,以及地缘战略理论家、在卡特时代曾出任美国国家安全顾问的布热津斯基认为:如果没有美国在国际上的霸权统治,世界就会有更多的暴力事件和无序,民主就会遭到削弱,经济也会因此衰退。长远的美国霸权不仅对美国的安全和幸福生活至关重要,而且对世界现在与未来的自由民主、市场经济和国家秩序具有重大的中心意义。〖Zbigniew Brzezinski, Die einzige Welmacht, Fischer
Verlag, Frankfurt am Main,〗在21世纪的今天,自由、民主、人权与法治成为美国社会最高的道德价值,美国的一切价值观均植根于此。为了达到这一目标,美国不惜对外动用武力,剥夺其他民族的自由。用独裁的手段,为他国引入“民主”政治。不顾平民的伤亡,在世界各地用暴力来推行“人权”。
美国的保守派确信美国式的民主具有普遍的价值。他们坚信利用政治可以改变这个世界。施特劳斯(Leo Strauss)
认为政权有好有坏,好的政权有权利,甚至是拥有一种责任去反对坏的政权。他认为美国的民主是最好的政治制度,虽然美国用“利益”来代替“道德”,使之成为政权的基础,但人们还是无法找到比美国民主制度更为优良的政治制度,来促进人类的繁荣。(乌奈特,法国〖外交世界〗)布殊的“邪恶轴心”论,以及利用战争来推翻伊拉克的萨达姆政权,就与这种思想一脉相承。
新的保守主义认为,世界最大的危险来自那些不愿意分享美国民主价值的国家。为了维护世界和平,改变某些政权的性质是有必要的。这个任务比执行国际协议要重要得多,因此美国有义务以武力来推广民主和美国价值,坚决反对反美的“专制主义”,必要时甚至可以用武力推翻这个政权(新干涉主义)。柏林墙的倒塌和苏联政权的解体,在某一程度上“证明”了里根政府的强硬政策,对苏联的崩溃发挥了重大的作用。911事件也“证实”专制政权对自由民主是一种严重的威胁。从科索沃、阿富汗和伊拉克战争中,美国得到一个结论:用武力推翻一个“坏的”政权是可行的,并且是令人向往的行动。美国的这种行为倾向:用单边主义的“道德”幻觉作为干涉内政理论的依据,进而用武力推翻一个“坏的”政府,被美国保守主义者认为是对软弱无能的联合国的制裁,同时也是对缺乏定罪和强制执行的国际法的一种力量补充。
美国霸权主义者以“仁慈帝国”的面目出现,要求“落后专制的国家”归顺自由民主政治,依从西方的人权观。为达到世界的自由民主化,主张对不归顺的“落后专制的国家”进行制裁、封锁甚至轰炸,进而推翻这个政权。〖王逸舟,单极世界的阴霾,
北京1999,13〗20世纪末北约新干涉主义的抬头,以人道主义的借口,轰炸南斯拉夫联盟,为21世纪新的军事竞赛埋下了祸根。〖王逸舟,单极世界的阴霾,
北京1999,9〗
为了巩固美国的霸权,避免美国的衰落,布热津斯基提出了大棋局论。早在一百年前英国的地理政治学家麦金德就曾指出,欧亚大陆是一个世界岛,这个世界岛的心脏在中东。谁控制了中东,谁就控制了整个欧亚大陆。布热津斯基发展了这一理论,认为世界是一大棋局。一等的棋手是美国、德国、法国、俄国和中国。英国和日本是岛国,处于欧亚大陆的边缘地区,很难支配欧亚大陆,所以是二流的棋手。美国的世界战略是要控制欧亚大陆,所以必须控制中东和巴尔干这一中间地带。在一等棋手中,德法是顺从美国的,可以作为美国的跟班。另一类是美国的挑战者,这就是俄国和中国。美国不能让俄国四分五裂,导致核武器和核技术的输出,给全球造成麻烦。因此美国必须给予俄国援助,但又不能使之过于强大。另一方面,必须防止中国成为争夺欧亚大陆的新的对手。
7、自由民主与寡头统治
法国历史学家托德认为[Emmanuel Todd的著作,美国世界霸权(Weltmacht USA)在2002年9月出版后,在法国就成为畅销书]
,美国正在走向没落。他认为美国目前还是稳定国际秩序的一个重要力量,但是其最近的表现,使之成为制造国际不安的肇事者。法国读者对于他的论证,基本上都能予以接受〖Emmanuel Todd, 9〗。
人们不能确知美国的某一些企业是否真正确实地存在着。人们不知道美国的经济如何运作,也不知道,一旦美国的经济利润降到零点,会对哪些方面产生影响。美国的政治家对此感到非常焦虑。媒体不敢放松对美元汇率发展的关注。美国的问题不仅是经济上的混乱,在外交政策和军事上也搞得一塌糊涂。
为了维护其霸权,在伊拉克问题上,美国政府采取行动主义,不顾联合国、德、法、俄以及中国的反对,急不可待地出兵伊拉克,战后又想独占伊拉克的控制权,不惜进一步激化与阿拉伯民族、德、法、俄、中的关系。
德国在二战后,外交上对美国一直是惟马首是瞻,但是此次在伊拉克问题上却坚决反对美国入侵伊拉克。这促使到德法俄三国的关系空前的密切化,组成了欧洲反伊战争的轴心。欧洲的解放,必然会促使南韩和日本从美国的影响力中解放出来。意识形态的时代将成为过去,取而代之的是欧洲、美国、俄国、日本和中国的力量平衡。当没有一个国家可以独立地担当正义的代表时,世界和平才有可能得到保障。〖Emmanuel Todd, 10-12〗。
第三世界,如伊朗,正逐渐地从内部的平静转变为对外的和平。然而美国却从一个维护世界和平的国家,慢慢转变成为世界不安定的因素。美国在科索沃战争中轰炸中国使馆后,又在中国专属经济区空域撞毁中国战斗机,在为中国领导人购买的波音专机上安装了窃听器,同时在格鲁吉亚建立军事基地、支持车臣离心份子对抗俄国。美国不断地打击伊拉克,并宣布伊拉克、伊朗和朝鲜为邪恶轴心,最终在2003年3月入侵伊拉克。五角大厦有意泄漏有关用核武器对付无核国家的计划。以上种种,是一种“疯人的战略”。911以后,借助打击恐怖分子的旗帜,美国将所有反对他的国家,都列为恐怖分子,将世界变成永久战争的机制状态,华盛顿变成一个喜怒无常,不可预测的政权,对世界实施恐怖统治。〖Emmanuel Todd, 14〗。
托德认为,要了解美国外交政策的秘密,必须从美国的弱点着手,而不是由其外观表现出来的强处着手。〖Emmanuel Todd, 20〗托德综合肯尼迪(Paul Kennedy),亨廷顿( Samuel Huntington),布热津斯基( Zbigniew Brzezinski),基辛格( Henry Kissinger )和吉尔品(Robert Gilpin)
的看法指出:美国并不是不可战胜的,美国现在正处于一个权力衰退的阶段。美国目前的任务是,如何在这个人口越来越多和发展越来越快的世界中,维系自己的政治、军事、经济和文化权力。〖Emmanuel Todd,
18〗为了掩饰自身的衰退,美国必须向世界展示自己的力量,以此来证明美国仍有力量控制世界局势。所以美国必须向所谓的
“流民国家”,力量对比和美国极端悬殊的弱小国家动用武力,来表示他的存在与强大。
托德认为:福山简化了黑格尔的国家学说是错误的。福山认为历史的发展是有目的的,最终的一点就是在全世界普遍地实现自由民主。他以苏联的解体,东欧集团的民主化,葡萄牙、西班牙、希腊、土耳其和拉丁美洲从独裁政府转变为民主国家,以及中国正在进行的资本主义改革,来证明历史正在走向终结。福山指出:苏联解体时就是历史的终点的那一天。〖Emmanuel Todd, 23〗福山同时接受了多伊勒(Michael Doyle)
的理论:自由民主的国家有时也会对其他国家发动战争,但是自由民主的国家之间,是不会发生战争的。因此,如果全世界所有的国家均转变成为自由民主的国家,世界就不会再发生战争。〖Emmanuel Todd, 24-26〗
这里就产生这样一个问题:世界如果自由民主化,就不会发生战争,那么美国作为一个军事超级大国也就无需存在了。美国将像其他国家一样成为普通的国家。但是美国的权力精英却不甘寂寞,退居世界的边缘地带,享受悠闲的日子。福山的历史终结论和布热津斯基的大棋局论就产生了矛盾。为了避免被边沿化,布热津斯基极力主张美国占领中东,排除德、法、俄或中国问鼎欧亚大陆,以巩固美国的霸权,维系其对世界的控制权。〖Emmanuel Todd, 26-27〗
托德指出,近20年来,世界人口的出生率获得有效的控制,世界人口的识字率普遍提高,人们要求政治的自由民主化也能普及到落后的国家。世界正在一步一步地走向民主。但不幸的是,美国的自由民主化发展正在走向反面。托克维勒(Tocquevilles)认为教育的普及化发展是不可遏制的,而教育的普及是民主化的先决条件。但是现代高等教育的普及,却使民主走向一个不可逆转的死胡同:寡头政治。〖Emmanuel Todd, 33〗林德(Michael Lind )在The Next American
Nation一书中再次证实了米尔斯的忧虑,美国的后民主时代,控制和统治美国的是少数的美国高层阶级,选举已经没有任何实质的意义。〖Emmanuel Todd,
34〗罗马从共和国演变成为一个专制的帝国,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经验上的样板,也有助于人们理解民主发展的规律。人们对美国的发展必须有所警惕。亚里斯多德曾经提出一个政治制度循环的理论,政治制度可以重复经历不同的发展环节和形式,如:共和(市民)政体,平民(暴民)政体、贵族政体、寡头政体、君主政体、僭主(暴君)政体。〖Monachy (Kingship), T Aristocracy,
O Polity, Democracy (Aristotle, Politics, Book III,
Chapter 8)〗美国是否会像罗马一样,由民主政治转向专制政体,值得我们继续研究。
2003年5月7日
已投稿到: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第三次世界大战小游戏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