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游泳漂浮站立牵引哪里有?

电工电气产品加工相关供应信息
救生衣有多少种?哪一种救生衣的漂浮力最大 01月10日
-安全的双保险-马甲式救生衣生产厂家】】 01月10日
用救生衣-海用救生衣-抗洪救灾救生衣生产 02月09日
【【杭州全自动充气救生衣|救生圈- 01月10日
险救援救生衣-私人定制-印字救生衣多少钱 02月28日
最近搜索来访记录
上海长宁区的网友一周前在百度搜索“救生管/8米”访问了本页广西桂平的网友一个月前在百度搜索“那可以定做TPU救生圈”访问了本页
电工电气产品加工VIP推荐信息
电工电气产品加工最新信息
电工电气产品加工相关分类
,还可以通过美再晨学游泳记(四):漂浮、速度
上周末兴致大增,早早地来到游泳馆,还有半个小时才开课,准备自己先练习下。
那天外面特别寒冷,可是里面仍然维持着28度的温度。池子里面人很多,大人小孩都挤得满满的,看起来很开心的样子,他们大概已经游了好一会儿了。有一对小女孩大声地喊叫着她们的妈妈,正在互相比赛,谁的水平、技巧高超。她们时而仰面打水,时而快速前行,并做出各种动作,实在让人羡慕。真不知道我什么时候才能游得像她们一样好。
&&&好在她们很快就和妈妈一起离开了,游泳池顿时恢复了安静,我也有了一个泳道可以自由的练习了。闷气、换气都没有问题,甚至扶着岸蹬腿都很顺利,只是--漂不起来!一旦双脚离开地面,我就感到一阵莫名的害怕,不得不又蹬回来。试了很多次,都不成功,我有点气馁了。看到远处有2块漂着的泡沫,我让工作人员帮我取来。有了泡沫之后,我很容易就浮了起来,但是放开了泡沫,我又浮不起来了。
&&&四点到了,教练还没有来,我心下有些着急,让工作人员催了下,十分钟后,她来了。一见了她,我就向她诉苦,说今天怎么也浮不起来。然后她牵引着我,我很快就漂起来了。她一针见血的指出我的问题:“其实你漂浮是没有问题了,就是害怕。不要害怕,人在水里,只要憋住气,头不露出水面,是不会沉下去的。”按照她的指示,我又独立实验了几下,真的,果然漂起来了!
后来教练又带着我做了几组在水中蹬腿的动作,教练指出,“游泳是个很享受的运动,在水中动作不要着急,要有节奏感。收腿的时候不要用力,在蹬腿的一刹那向后发力,人就可以前进了。”开始的时候我很紧张,收腿和蹬腿都很用力,结果一会儿后退,一会儿前进,基本在原地不动。有时候我脚没翻就蹬,蹬的时候也是向下蹬,结果很快就沉下去了。教练想了个办法,将泳道的浅水区,大概10米左右,分成2段,让我每段做4组“收、翻、蹬、夹”的动作,然后蹬腿踏地,每次动作要求很标准。渐渐的,我掌握了要领,漂浮得很稳,而且也有了一定的速度,基本2次就可以到达泳池的中部了。教练表扬了我!
不知不觉,一个小时过去了,我意犹未尽,还打算自己再练几下。教练已经去另外一个泳道和一个男教练教几个小孩,他们在迅速的游着,教练掐着秒表,看来他们是要去比赛的哦。希望我以后也能像他们游得那么好!&&&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人不带游泳圈可以漂浮在水上吗?_百度知道
人不带游泳圈可以漂浮在水上吗?
最近要学游泳,我总觉得不带游泳圈人就会沉下去,对吗,看别人联系时不带泳圈就可以漂在水上
有,我是自学游泳的,没有教练教,请问
提问者采纳
会沉的,你要学的话,主要是利用你的肺来储气,使你的浮力增加,但需要多加练习
其他类似问题
按默认排序
其他3条回答
游泳要有感觉当然会沉下去的,这样还安全,不要去深水区,自然就会了
你不会浮在水上面当然会沉底,甚至还会有危险先从基础的开始吧.祝你好运!!
游泳圈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浮泳的自悟!
1.爬泳基本概念
爬泳,俗称自由泳。游爬泳时,人在水中成俯卧姿势,两腿交替上下大水,两臂轮流划水,动作很像爬行,所以人们称之为“爬泳”。
爬泳是四种竞技游泳技术中速度最快的一种姿势,在游泳比赛的自由泳项目中(不规定泳姿的比赛),运动员都采用这种姿势,所以通常人们也称之为“自由泳”。
爬泳的起源历史悠久,从我国和世界其他国家的古代遗物中,都可以发现类似于今天的爬泳技术的游泳姿势。
爬泳身体姿势
游爬泳时,身体要尽量保持俯卧的水平姿势。但是为了取得更好的动作效果,头部应自然稍抬,两眼注视前下方,头的三分之一露出水面,水平面接近发际,双腿处于最低点,身体纵轴与水平面约成3~5度的仰角。
爬泳游进中,身体可以围绕身体纵轴做有节奏的转动,转动的角度一般为35~45度之间。如果速度加快,角度就会相对减少。
这种转动是由于划臂、转头和吸气而形成的自然转动,并不是有意识的做转动。转动所带来的好处有以下几点:
便于手臂的出水和空中移臂,并缩短移臂的转动半径。
有助于手臂在水中抱水和划水,使手臂划水的最有力部分更接近于身体中心的垂直投影面。
由于臀部随身体轻度的转动,腿打水时,产生部分侧向打水动作,可以抵消移臂时造成身体侧向偏离的影响,维持身体平衡。便于呼吸。
爬泳手臂技术
爬泳的臂部动作是推动身体前进的主要动力。它分为入水、抱水、划推水、出水和空中移臂等几个阶段,这几个阶段在划水动作中是紧密相连的一个完整动作。
臂入水时,肘关节略屈,并高于手臂,手指自然伸直并拢,向前斜下方且插入水。注意手掌向外,动作自然放松。手入水的位置应在肩的延长线上,或在身体的中线和肩的延长线之间(如图)。入水的顺序为:手——小臂——大臂。手切入水后,手和小臂继续向前下方伸展,手由向前——向下——稍有向内的运动变为向前——向下——稍向外的运动。
臂入水后,应积极插向前下方,此时小臂和大臂应积极外旋,并屈腕、屈肘。在形成抱水的动作中,开始手臂是直的,当手臂划下至与水平面约成15~20度角时,应逐渐屈肘,使肘关节高于手。在划水开始前,也就是手臂约与水面成40度角时,肘关节屈至150度左右。抱水动作主要是为了划水做准备,因此她是相对放松和缓慢的。抱水就好像用臂去抱一个大圆球一样。抱水时,手的运动为向后——向下——向外的三个分运动组成。
手臂在前方与水平面成40度角起之后方与水平面约成15~20度角止的运动过程都是滑水动作。它分为两个阶段:从抱水结束到划至与水面垂直之前称为“拉水”,过垂直面后称为“推水。拉水时,应保持高肘姿势,手向内——向上——向后运动。当拉水结束时,手在体下接近中线,这时,肘关节弯曲的角度约为90~120度角,小臂由外旋转为内旋,掌心由向内后方方向变为向外后方。向后推水是通过屈臂到伸臂来完成的。在腿水过程中,手是向外——向上——向后的运动。肘关节要向上、向体侧靠近,并且手掌始终要与水平面保持垂直。整个划推水过程,手掌的运动路线并不是始终在一条直线上和同一平面上,实际上是一个较复杂的三度曲线。从身体的额状面来看是一个“S”型,从身体的矢状面来看是一个“W”型。在整个划水过程中,肩部应配合手臂进行向前——向下——向后的合理转动,这样有利于加长划水路线和加大划水力量。
在划水结束后,臂由于惯性的作用而很快的靠近水面,这时,由大臂带动肘关节做向外上方的“提拉”动作,将小臂和手提出水面。小臂出水动作要比大臂稍慢一些,掌心向后上方。手臂出水动作应迅速而不停顿,但同时应该柔和,小臂和手掌应尽量放松。
臂在空中前移的动作是手臂出水的继续,不能停顿,一臂的动作应该放松自如,尽量不要破坏身体的流线型,要和另一臂的划水动作协调一致,并且要注意节奏。在整个移臂过程中,肘部应始终保持比手部高的位置。
爬泳配合技术
爬泳的配合技术分:两臂的配合技术、两臂和呼吸的配合技术以及完整的配合技术。爬泳两臂的正确配合是保障前进速度均匀性的重要条件,并且还有利于发挥肩带力量积极参与划水。根据划水时两臂所处的位置,可以把手臂的配合技术分为三种:即前交叉、中交叉、中前交叉和后交叉。一般优秀运动员都采用中前交叉的技术。
两臂和呼吸的配合技术
爬泳技术中的呼吸技术较为复杂,但是它的好坏,将直接影响着划水力量和速度、耐力的发挥。爬泳的呼吸和手臂的配合为:一次呼吸N次划水(N&2)。吸气时,头随着肩、身体的纵向转动转向一侧,使头在低于水面的波谷中吸气。此时,同侧臂正处在出水转入移臂的阶段。移臂时,头转向正常位置。同侧臂入水时,开始慢慢呼气,并逐渐用力加快呼气的速度。
完整的配合技术
即呼吸、手臂和腿的配合。因为手臂是产生推进力的主要来源,因此在配合中,呼吸和腿的动作都应该服从于手臂动作的需要。呼吸、手臂和腿的配合比例主要由三种:1:2:2(即一次呼吸,两次手臂动作,两次打腿的动作);1:2:4;1:2:6。也有极少数优秀运动员采用1:2:8的技术。
爬泳摆动式转身时身体是围绕纵轴、前后轴转动,蛙泳和蝶泳摆动式转身时,身体是围绕横轴和纵轴转动。转身后头和手臂经水面上向回转方向摆动,当口露出水面时,同时进行吸气。因而比较省力,是一种基础的转身方法。
滚翻转身,包括爬泳前滚期转身、仰泳半滚翻转身和各种姿势的侧滚翻转身。这类转身身体围绕横轴、纵轴或前后动转动,边翻过转,转身速度较快。尤其是爬泳前滚翻转身,手不触池壁,因而转身速度最快,但动作较复杂、难学。
无论游泳姿势、转身的方式方法如何,转身技术都应符合三个基本要求:
1.游近池壁不应降低速度,并且要转得快。
2.转身动作结束后的身体姿势应有利于蹬壁。
3.有利于游泳动作的衔接。
转身时,运动员的游向要作180°的改变,身体也要围绕单轮或双轴作相应的翻转动作。要完成这个转动,就要有力矩和力偶作用,把直线速度改变为旋转速度。转身时力矩的产生首先是由身体重心向前运动的惯性和手触壁时支撑点不在一直线上引起的。例如蛙泳转身,触壁前,运动员的身体重心一般都在水面下30厘米左右处(根据运动员的身材和技术而定)。而手触壁点一般都靠近水面或在水面上。这样,身体重心向前的惯性就会形成使身体绕横轴转动的力炬。仰泳转身,手触壁点应在身体中线的对侧,这样,身体重心向前的惯性也会形成使身体绕前后轴转动的力矩。
泳总是吃力,奈何?
很正常,没练好的爬泳和好久不练的爬泳通常会很累的.除了前面提到的要曲臂划水以外,还要注意要把动作拉长,也就是说把频率降低一些,加一些力度,向前手插入水要伸直在开始抓水,划水结束时一定要退到底再提臂出水.然后就是要游得长一些(如果你有一定的基础,不妨每次游400米,不到数不停.我在寒假时通常每天一个1500,一个800,做恢复体力用),而且最好每50米都数一下自己的动作次数,在不是磨洋工的条件下尽量动作次数少,这对提高爬泳技术是很有用的.另外在游的时候如果觉得累了(通常是由于肩和胳膊的紧张),不妨注意一下自己的脚是否在工作,可以在短时间内(如半分钟)提高一下打水力度,是自己的身体位置平一些,这样阻力就小了很多,上肢也不会那么累了,当然了,这样做时要多用氧气和心肺的,如果不是最后冲刺的话,建议用单面呼吸(两下手一次吸气)。
2.侧泳技术
泳是身体侧卧在水中,用两臂交替划水,两腿做剪水的动作游进。侧泳的方法有很多,大致分为手出水和手不出水两种技术。
1.身体姿势
身体侧卧水中,稍向胸侧倾斜,头的侧下部浸入水中(近似于爬泳的吸气动作),下面的臂前伸,上面的臂置于体侧,两腿并拢伸直,游进时身体饶纵轴转动。
腿部动作分为收腿、翻脚和蹬剪腿三部分。
(1)收腿:上腿向前收,下腿向后收,注意尽量少收大腿,特别是下面的腿,大腿几乎不动。
(2)翻脚:收腿后,上腿勾脚尖以脚掌向后对准水;下腿将脚尖绷直,以脚背和小腿前面向后对准水。
(3)蹬剪腿:上腿用大腿带动小腿稍向前伸,以脚掌对准前侧后加速蹬夹水;下腿以脚背和小腿对准侧后方伸膝踢水,与上腿形成剪水的动作。
2.臂部动作
(1)上臂动作:上臂经空中(或在水中接近水面)往前移至头的前方入水,入水后前伸下滑高肘抱水,是手和前臂对准水,然后沿着身体去臂加速用力向后话税制打腿外侧,启动做基本与爬泳臂划水向似。
(2)下臂动作:下臂在身体下部前伸抱水,屈臂划水至腹部下方,掌心向上,以小臂带动大臂,沿身体向前做边伸边外旋的动作,伸直时掌心向下。
(3)两臂配合动作:下臂开始划水,上臂前移;上臂开始划水时,下臂开始做前伸动作,并稍做短暂的滑行,两臂在胸前夹叉。
3.完整配合
(1)臂和腿:上臂入水下臂前伸时,收腿;当划至腹下时,腿用力向后蹬剪水。
(2)臂、腿和呼吸:侧泳的呼吸和爬泳的呼吸基本相似,只是勿需把头埋入水中呼气。上臂推水和出水时吸气,并且头部也少有转动,移臂时还原,做憋气和呼气。为了保证呼吸舒畅,一般是一次腿、两臂各做一次划水、呼吸一次。
简单的说,特制的脚蹼(fin,类似潜水用的蛙鞋)+游泳=蹼泳。
跟我们熟悉的游泳不同的是,蹼泳非常考验下半身的泳技。蹼泳者上身保持不动,双臂向前伸直交叠,制造流线型;下身像海豚摆动,推动身体向前冲刺。
乍看下,真的有点像美人鱼;又像海豚。
用蹼泳闪躲敌人雷达侦察
蹼泳也算历史“悠久”。20多年前,东欧、中国、俄罗斯等国的海军部队,在进行高度机密的探测行动时,使用蹼泳闪躲敌人雷达的侦察。或许如此,当前“密探行动”变成光天化日的国际运动时,难怪俄罗斯及中国双双成为蹼泳运动的世界顶尖佼佼者。两国经常在世界蹼泳锦标赛中展开冠军拉锯战。而在东南亚中,越南也是蹼泳佼佼者之一。
占士邦电影最近这么热,蹼泳有了这么“谍海风云”的来头,是不是也让这运动染上了一层“酷”?
拿男子50米自由式游泳做个比方:世界记录保持者是英国的Mark
Forster,最快时间是21秒13;同样的50米,世界屏气潜泳记录保持者是俄罗斯的EvgeneySkorjenko,超快时间是14秒51秒。整整快了7秒半,差距就在一双脚蹼上,难怪当年密探们会选择这个方式来“瞒天过海”。
当然,要学好蹼泳,先有良好的竞赛游泳底子的确重要。由于蹼泳讲究下半身的冲力,蝶式游泳的高手会先占了点优势。
蹼泳似乎介于游泳与“潜水”之间的微妙点。这运动在亚洲都归潜水协会管辖。
蹼泳二三事
蹼泳竞赛有三项:
50米屏气潜泳(Apnea):游者屏着呼吸,不能借助呼吸管,全程身体任何一部分都不得露出水面,在最快时间内完成50米。
水面(Surface)蹼泳:泳者可借助呼吸管,比赛时身体任何一部分(呼吸管及单片脚蹼也算在内)必须露出水面。比赛分成50米、100米、200米、400米、800米、1500米。
器泳(Immersion):比赛时,泳者前方握着一个压缩氧气瓶。比赛分成100米、200米、400米、及800米。这次越南东运会不会有这项目的比赛。
蹼泳是潜水运动中的一个项目。蹼泳产生于上世纪六十年代,在现代潜水运动的基础上发展起来。1986年底,国家体委做出决定,为了适应今后开展活动和国际比赛的需要,将我国开展的游泳池竞速潜水比赛名称统一改为“蹼泳竞赛”,大体分为水面蹼泳、水下屏气游泳和水下带空气呼吸器的潜泳之类,有21个比赛项目。
蹼泳是一个独特的运动项目,不仅泳姿新颖,速度快,而且在运动形式、技术特点、生理负荷和能量消耗等方面都有别于游泳运动。
蹼泳开始是在欧洲国家盛行,七十年代后期,开展这个项目的国家越来越多,到1982年,已发展到34个国家,迄今为止,已举办了10届欧洲锦标赛和3届世界锦标赛,并已列入世界运动会正式比赛项目。
男女蹼泳:50米蹼泳、100米蹼泳、200米蹼泳、400米蹼泳、800米蹼泳、1500米蹼泳、100米器泳、400米器泳、800米器泳、50米屏气潜泳、4&100米接力、4&200米接力。开放水域蹼泳:男女3公里、男女6公里接力赛(4人)。
4.水上自救的最佳手段——浮泳
人的比重是0.96左右略浮于水,当水上遇险时,遇险者首先应把头部后仰,并深吸一口气至吸不进气为止。人体可以增加2000毫升左右的肺气容量,也就是增加了约二公斤左右的浮力。由于人体的重心在下半身,下肢总是没于水中,身体倾斜于水中在流水的作用下,前后摆动极易呛水。这时应把双手上举置于耳侧使身体的重心上移,下肢即渐渐上浮,当足尖露出水面时,人体已水平漂浮于水面,在浮力与水的表面张力的作用下,人体可以十分轻松地漂浮于水面。
与国际上海难发生时采取的HELP体位比较,无须穿着救生衣,且体位舒适视野开阔,能减少人体的能量散失,因此是水上自救的最佳手段。
正常的呼吸方式是吸气时胸腹隆起,而呼气时胸腹下陷;当浮泳时则要采用逆呼吸法,该法是,当吸气时尽量扩胸并收腹,而呼气时则缩胸隆腹,以保持呼气终未时,(这时肺内含气量最少,人的浮力最小。)肺内仍有足够的功能残气量,使人体能够长时间地轻松地,在各种天然水域漂浮水面。
先说怎样学游泳。初学游泳者要选择“两个适宜”,即:一要水温适宜不冷,到室外泳池中游泳最好是在夏季7、8月最佳。有水温设施的游泳池当然常年可游。二是一定要在水浅处(即水到腰部)。在客观条件具备了“天时”、“地利”之后,关键是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做到“人勇”胆大,敢于到水中去拼搏,要有“人能胜水”“我必能游”的勇气和信心。动物大都有能在水中游的天性,作为高级动物的人当然也能有在水中任我游的本领,胆大者游必成,依赖“助浮器”不敢身入水中游,那永远学不会游泳。
再说怎样学浮泳。浮泳有两种姿式,一种是水上仰卧一字平,全身放松,先把上身浮起,当丹田气量充足后,即可双脚朝前伸平。在气沉丹田后照常可呼吸,可作长时间的仰卧。还可把双手放下向后划动,身体平躺着作双脚向前游,比身扑水面头部向前游省力得多。一旦有体力不及或抽筋等险情,采用仰游可化险为夷。
另一种是水中直立式地游。包括直立在水中双手下垂或双手上举一动不动及水中行走(靠双手划动)直立做操及打坐,跪立等都要先把气沉丹田,一气到位小肚子后,犹如一个气球藏在肚中增浮力,关键是要呼吸与沉气相结合,腹部把气沉住,上部照常呼吸,那样气沉多长,可浮多长,并可在直立后做多种动作。我身高1.65米,体重60公斤属正常别无技巧,说到底是气的作用,气用得好,贮藏得好就能做出多种浮水姿式。
浮泳的诀窍
浮泳的诀窍只有四个字,那就是“呼吸”与“平衡”。
正常成年人的肺总气容量约为5千毫升,而平常呼吸量,医学上称潮气量仅5百毫升,占总气容量的十分之一。当人体正常吸气后,再尽量吸气到吸不进气为止,这时吸进去的气称为补吸气量,正常成人约为二千毫升左右,也就是说人体在正常呼吸时,仍有2千毫升的肺泡组织没有参加正常的气体交换。游泳者在水中只要深吸一口气,到吸不进气为止就可以增加约两公斤左右的浮力,人的比重约为0、96左右、增加两公斤的浮力后,人体手足不动也可以保持身体漂浮水面,以保持正常的气体交换。
人体在呼气终未时,肺气容量最少。为了使呼气终未时,肺内仍有足够的气容量,应采用逆呼吸法,逆呼吸法是相对于正常呼吸而言的,正常吸气时胸腹隆起、当呼气时胸腹下陷:逆呼吸法则正好相反,吸气时尽量扩胸收腹,这样就可以保持在呼气终未时,肺内仍保持足够的气容量。
物体在水中受到重力与浮力的作用,重力与浮力的合力的作用点,分别称为重心与浮心。由于重力与浮力的作用方向相反,为了达到力的平衡,浮心总是位于通过重心的垂直线的上方。人体的左右是对称的,但由于下身的比重较大,当身体在水中不动时,下肢总是没于水中。这时重心约在臀部,而浮心则位于胸骨的下端,人体则以接近于垂直的倾斜状态漂浮于水中。
这时游泳者应把两手上举放于耳侧,由于两手上举后人体的重心上移,而浮心下移,下肢就逐渐露出了水面,当人体的重心与浮心上下重叠,重心与浮心的连线垂直于水平面时,人体的足尖就露出了水面。在水的表面张力与浮力的作用下,游泳者就可以十分轻松地,长时间漂浮于水面。
游泳者在水中深吸一口气、至吸不进气为止,这时手足不动可漂浮水面:然后把双手上举,置于耳侧,这时就可以感觉下肢上浮,足尖逐渐露出水面。如果无法露出水面,要反复调整手足的位置,找到最好的漂浮感觉,经过一段时间练习,就可以掌握浮泳技能。如果反复练习仍然无法足尖外露,那就是因为浮力不足的缘故,这时到了海上足尖就可以露出水面。为了增加浮力需要进行呼吸肌的练习,以增加补吸气量。
漂浮练习的目的是:
漂浮动作是体会水的浮力,保持身体俯卧平衡的重要练习。
漂浮、滑行的动作要点是:
做动作之前一定吸足气,俯卧水中时身体要伸展,手腿伸直,全身放松,低头并把头夹在两臂之间,水面在头顶处。要低头、塌腰、展髋、肩放松、手腿伸直;吸足气、脚跟尽量朝水面上伸。动作开始的时候由于重力作用身体会下沉,有人这时会害怕,马上就站起来,鼓励学员要憋住气,经过短暂的下沉后马上就会升到水面上。有的人下肢肌肉比较发达,浮不起来,也不要紧张,可以双手上下分开(约一尺的距离),上面的手拉住池边,下面的手,手指朝下,掌跟朝上用力撑住池壁,借助浮力就可以把身体撑起来。
提示:漂浮在水中像一根木棍,如果屈髋、屈膝;缩着肩,像个大虾米,那就一定漂不起来。要吸足气低头、肘伸直、肩放松、脚跟尽量朝水面上伸。
漂浮练习方法有:
(1)抱膝浮体:站立水中,深呼吸,低头、双脚蹬池底、收腹、收大腿、双手抱膝或小腿,呈团身姿势,背部露出水面。抱膝浮体后站立:双手松开并前伸,双手向下压水并抬头,同时两腿伸直,在池底站立。
(2)扶池边漂浮(双手扶池边、或同伴的手腰):吸足气、低头夹在两臂之间,水面在头顶处。当身体俯卧水中后,要求学员在水中睁开眼睛。
练习次数:5~8次*2组。
练习要求:一定在憋住气,每次坚持5~10秒左右。
进行漂浮要注意的问题:
(1)集体练习,让默数数字,或进行小比赛,看谁漂的时间长。
(2)在浮体练习之前,一定要知道由俯卧转为站立的方法。在浅水池进行教学时,要把漂浮和站立一起进行练习。
(3)水中睁眼的练习有助于克服怕水心理和眩晕的感觉。
滑行的练习目的是:
体会和掌握游泳的水平位置和流线型姿势。为各式各种泳式的学习打下基础。
滑行的练习手段:
(1)扶板蹬壁滑行:双手伸直扶打水板,一只脚蹬地,一只脚蹬池壁(深水池双脚蹬壁)。深吸气、低头、身体前倾并屈漆,臀部接近水面。当头和肩没入水中时前脚掌用力蹬离池壁,两腿并拢向前滑行。
(2)徒手蹬壁滑行(同上)
提示:在浅水池做此练习,教员可以抓住学员的双手,引导学员水平方向蹬出。持板蹬壁有助于保持平衡。
(3)蹬地滑行(仅在浅水池进行);两脚前后开立、两臂并拢前伸、深吸气后低头、脚蹬地,身体平卧在水面上滑行。
练习要求:滑行时一定要吸足气,身体尽量伸直,用力蹬边,对于滑行技术较差的学员可采用牵引滑行或助力滑行的方式。
5.波浪式蛙泳技术
1.追逐波浪匈牙利人内吉是波浪式蛙泳的发明者。他认为,在波浪式蛙泳技术中,肩的动作轨迹是对称的波浪型。也就是说,波浪呈对称形起落,在呼吸后没有突然的下落。
腿的动作也很关键,一定要在恰当的时机配合上体的前冲,完成被阿本什克称为“猫扑”的动作。如果蹬腿太晚,双肩会然下沉,在原本应该对称的波浪上就会突然形成一个凹槽。传统蛙泳技术与波浪式蛙泳技术的区别就在于此。
2.提肩在传统蛙泳技术中,移臂是在水下较深处进行的,从而造成了较大阻力。但波浪式蛙泳却不同,它的巧妙之处在水面以下的动作。通过适当的用力使背部凹陷,就可以将上体提出水面,只有腰腿部还留在水中。这样就使阻力大大减小。当手臂开始前伸时,背部从下凹转为拱起。如果与蹬腿恰当地配合,就能产生较大的推动力。背部姿势的这种变化是非常重要的。背部凹时,手快速而有力的内划使头和躯干高高地升起水面;而背部的上拱与蹬腿的配合使手和身体前冲。阿本什克补充道:由于背部的下凹,使身体提起到足以向前扑跃的高度,然后开始蹬腿。
3.技术要点
(1)与传统蛙泳的“划水—蹬腿”配合节奏不同,波浪式蛙泳的配合节奏是“划水—前冲—蹬腿”。前冲是波浪式蛙泳的独特之处。它发生在划水和蹬腿之间;手和前臂正好在水平面上并与水面平行快速前伸。
(2)划水和移臂的开始部分背部下凹;前冲时背部上拱。
(3)波浪式蛙泳与传统蛙泳的显著区别在于,当身体持续向前滑行时,头和躯干上部离开了水面。身体最宽的部分—肩部提出了水面。此外,双肩拱起至几乎碰到耳朵,这些都有助于更好地保持身体的流线型。
(4)前冲的动作好像运动员将自己的身体向前抛掷出去。巴罗曼认为背部的拱起有助于他在前冲中产生较大的推动力。
(5)正确的蹬腿时机是极为关键的。当手臂前伸到3/4时开始蹬腿。蹬腿的方向是直接向后,没有向下的分力。
(6)完整的动作周期中,为了节省能量,并保持身体的动量,髋部上下起伏的幅度很小。
与传统蛙泳的“划水—蹬腿”配合节奏不同,波浪式蛙泳的配合节奏是“划水—前冲—蹬腿”。前冲是波浪式蛙泳的独特之处。它发生在划水和蹬腿之间;手和前臂正好在水平面上并与水面平行快速前伸。
蛙泳动作技巧提示
蛙泳技术中,臂腿配合是很重要的,较自由泳、仰泳复杂,如果配合不协调,将直接影响到臂、腿动作的效果,和快速前进的均匀性、协调性。
当前大多数运动员采用的腿臂配合技术臂划水时,腿保持放松或伸直姿势。特别是在收手时腿放松并自然屈膝。当吸完气手前伸约2/3部位时,急速做收腿和快速的蹬腿。即在伸手中做收蹬动作,这一配合技术能使手划水有效部分于腿蹬水有效部分紧密的配合起来。
由于快速收腿动作会产生一定的反作用力,但却有利于臂、紧密的配合,同时能够更好的发挥臂的作用,从而提高了进的速度。
收手时,不应强调两肘向里夹的动作,这会削弱划水力量,同时也应避免划水路线过大。收手动作应有利于做快速向前伸手动作,而又不影响臂腿动作协调配合。当手收至头前下方时,两手掌心是由向后转向内、向上的姿势,这时大臂不应超过两肩延长线为宜在整个收手动作过程中,手的动作应积极的、快速的、圆滑的来完成,收手结束时,肘关节低于手,大小臂成锐角。伸臂:从动作中可以看出,伸臂动作是由伸直肘关节,肩关节来完成的。掌心由朝上逐渐转向下力,同时向前伸出。快速伸臂动作是现代蛙泳技术的特点之一,它紧密配合腿的动作,因此在伸臂的同时,肩要向前。不少运动员头也几乎同时向前有"压"的动作,但必须注意向前伸臂动作中不能有停顿现象。总之。整个臂部动作的移动路线,无论是俯视或仰视都是椭圆形的。侧视则为由浅到深的,再由下向上向前伸出,并且是一个连贯、有力、快速的完整过程。
捷泳是模仿人体爬行的一种游泳姿势,所以捷泳又称或爬泳。在各种比赛中速度最快,因此自由泳比赛中,人们都采用捷泳。所以人们常常把捷泳和自由泳混为一谈。
其实两者是区别的。捷泳是广东话,更确切说是香港人的叫法,单指爬泳,而自由泳指的是一种竞技游泳的特定游泳姿势,它保持了“自由”的本意:即任何姿势都可以(仅个人混合泳中的自由泳必须是除了蛙、仰、蝶之外的其他泳式),所以自由泳不等于爬泳。
捷泳的特点
游捷泳时身体俯卧在水中几乎与水面平行:
行进时,身体一直都是与水面保持直线水平的板平形态,延伸直线长度就可以减少身体的截面积,且因板平地延伸延展的特征,都十分有利于飘浮前进。两腿上下交替鞭状打水,两臂轮流空中前移。
游的时候,左右手脚可以不间断地轮流配合出力,不仅符合游泳连续性,还能造成强而有力的推进力(捷泳推进力八成由手,二成由脚来产生的),这样密集连续有力的推进力就是捷泳在泳式里可以游得特别快的原因。肩前入水,经腹下向后划水,身体纵轴随着两臂划水自然转动,头同时侧转呼吸。
捷泳的呼吸换气是以脊椎为直线长轴与水平面垂直地向左或向右旋转地翻出水面吸气又翻回水中吐气,与其他的泳式有所差异,这样的转动形态很有利于速度,但是翻来复去的,难免比较累,耳朵也因此比较容易进水。
捷泳的种类
一般是两臂各划水一次,两腿打水六次(或四次或两次),呼吸一次。但依手脚的动作频率可分类成如下的几种
美国式捷泳:
以双脚每上下各压拍水三次(左右脚共六次),双手就各划推水一次(左右手共划二次)的游法,所以又叫“六击法”。
澳洲式捷泳:
以双脚每上下各压拍水二次(左右脚共四次),双手就各划推水一次(左右手共划二次)的游法,所以又叫“四击法”
蓝海豚式捷泳:
不拘泥手脚划动拍击的次数,依速度的实际需要来弹性地、随机应变手脚各自的节奏频率来游捷泳的方法,所以又叫“随缘法”。
打腿更重要的另一原因,为转髋及整个躯干滚动,对不对?
有专家说,捷泳就是一种围绕着身体纵轴回转滚动的泳姿。,我在网上看到以下有关滚动的说法,已难分辨是那些高手说的.我归纳“自由泳侧身滚动,让身体侧身同时平衡(水平)是全浸式精髓,滚动是最重要的动作,要游得快倚赖转髋节奏,要转髋需倚赖打腿,而打腿发力的来源是髋部.练好打腿终极目的,除一般打腿动作产生的推力,打腿动作使身体保持稳定的姿势外,更重要的是,做好转髋,整个躯干滚动,达成阻力小,及前进推进力”,这个结论对不对?以下是节录高手的话:
“通过身体的滚动,会使身体呈现伸长的、阻力小的流线型’
“划水具有加速性.髋关节和躯干转动产生的巨大的合力通过肩和上臂传递到前臂和手并传递给水产生推进力,在划臂的后半程推水阶段,要锁定骨关节,保持住前半程拉水时已形成的高肘姿势,借助髋部转动加速推水”
“自由泳技术要求以髋部和躯干的转动作为推进力的引擎,…自由泳节奏的加快应从髋部的转动做起,而不是从手臂和肩部做起。如果你想游得快,应该更快地完成身体从一侧向另一侧的动作,同时保持手与髋部之间的联系。…应以髋部为基点确定你的节奏…。
“自由泳节奏的加快应从髋部的转动做起”“由于打腿是转髋的源动力,所以,打腿总领先转髋,角度上也有一个时间差.腿长在髋上,打腿时髋部发力,大腿带动小腿,...所以说,髋部是打腿的源动力;水的反作用力于足,通过小腿~大腿,到髋,如果没有打腿,髋部休想转动...所以说,打腿是转髋的源动力;转髋~~打腿~~转髋,..所以说,打腿~转髋是不同步地.髋和腿是穿着一条裤子的,是拜了把子的兄弟,,,二者遵循生物链式传动的双向性原理.”
“双腿上下打水同时进行的侧向打水可能有助于身体的转动”
“髋关节和躯干转动产生的巨大的合力通过肩和上臂传递到前臂和手并传递给水产生推进力,同时也带动腿部打水产生推进力(1/2胯骨宽度是固定的R,左右打腿的方向不同,但使人旋转的力矩相同,所以使髋部,乃至整个躯干滚动)
节奏的基点发力点在“腰”部,而非髋部,不必为了转体而转体,为了转体去刻意转髋,让髋部负责打腿好了,自然转动就好
踩水的方法有很多,比较常见的是采用立式蛙泳的动作技术,身体于水面构成的角度很大,接近于直立。
整个身体几乎垂直于水面,稍前倾,头部始终露在水面,下颌接近水面。
踩水的腿部动作几乎和蛙泳腿一样,只是需要注意的是它的收蹬腿的幅度要小。收腿时,膝关节可外翻,蹬腿时膝关节向内扣压,同时小腿和脚内侧蹬夹,两腿尚未蹬直并拢即开始做第二次的收腿动作。动作熟练之后,也可进行两腿交替蹬夹水的动作技术。
两臂稍弯曲,在体侧前做向外、向内的摸压水的动作,动作幅度不能太大。向外时,手掌心向外侧下,有分开水的感觉;向内时,手掌心向内侧下,有挤水的感觉。向内摸压至肩宽距离即分开。两手掌摸压水的路线呈双“︵”弧形。
臂、腿、呼吸配合
臂腿的动作配合要连贯、协调,一般是两腿做蹬夹水时,两臂向外做摸压水的动作,收腿时,则向内摸压,呼吸要跟随臂腿自然进行。蹬夹水(臂向外)时吸气;收腿(臂向内)时呼气。可以一个动作一次呼吸,也可以几个动作做一次呼吸。
用踩水游进时,可以采用身体的不同侧向以及蹬夹和摸压的方向来改变游进的方向。向前,及身体稍前倾,脚稍向侧后蹬夹水,两臂稍向厚拨水,反之亦然。
踩水动作熟练后,仅用双腿的蹬踩动作也可是身体浮起,那么单手或双手就可以在水面上自由持物。
踩水是一项实用价值较大功游泳技术。掌握了踩水技术和一两种游泳姿势,就能取得水中行动的自由。踩水很省力,是在水中休息的一种较好的方法。
踩水:一种是两腿同时踩水。方法是身体在水中稍前倾,两臂微屈肘,同时在胸前做向外摸水和向里摸水的动作。向里摸水时收腿,向外摸水时蹬腿;另一种是两腿交替进行单腿踩水。摸水动作练习,站在约齐肩深的水中,头露出水面,身体稍向前倾,两肘向外稍弯曲,手和小臂在胸前、胸侧做向外、向里的摸水动作。向外模水时,小拇指斜朗上,掌心稍向外。向里摸水时,大拇指斜朝上,掌心稍向里。摸水时手掌转动面不宜过大,全身肌肉要放松。两腿踩水动作类似蛙泳腿的蹬水。两膝保持约与肩宽,大腿与躯干保持成锐角。收腿时两膝稍向上提,小腿向上收,同时两膝向里扣压,小腿和脚向外翻,接着用小腿和脚内侧向侧下方踩水。踩水时两腿不能向里夹,腿还未全部踩直时,应立即收腿,再做下一个动作,踩水时动作要放松、连贯。
学习踩水动作。应在深水处进行。两手先抓物体,如在游泳池可抓住池壁的水槽等物,然后做踩水动作,一般说来先学习两腿同时踩水的方法,然后再学习两腿交替踩水的方法。
7.花样游泳
水上芭蕾是一项具有艺术性的优雅的体育运动,它也需要力量和技巧,需要许多年不断的训练来掌握。有十个裁判关注他们的每一个动作,运动场必须作出许多组推举、旋转、弯曲,所有这些动作都不能借助于池底的地面。还要在不呼吸的情况下作伸展,常规动作要持续五分钟,同时进行表演。即使在最紧张的常规动作要求里,水上芭蕾运动员们还要努力保持轻松的想象。
常规技术动作
常规技术动作的要求是严格的。虽然运动员们可以选择自己的音乐伴奏,但他们必须按照规定做出一套动作组合。指定动作每四年由水上芭蕾运动技术委员会重新制定。一名运动员必须在10秒钟内完成常规动作,双人组合也就要在20秒内完成,一个大组要在2分50秒里完成。
八人组和双人组在自由表演中选择自己的音乐和动作。他们的目标是创造出一套动作,这套动作有创造性并且要可被鉴别,这套组合还需包含高难度的动作。一套这样的组合应包含有情绪和速度的变化,以及创新的动作复杂的组合和组合变化,还有壮观动作。自由表演的时间:双人组4分钟,八人组5分钟。
在所有的动作中,运动员有10秒钟可以浮在水面上,如果运动员选择它的话。这个动作可以以给裁判和观众一个好的印象。虽然这个动作不被列入打分范围内,但它可以造就一个好的第一印象。
如同跳水和体操,裁判们运用特别的标准给运动员打分,最高分10分。裁判给分计算到小数点后一位。5名裁判中的2个人靠近池边,其中一个评判技术优点,另一个则考虑队员的艺术表现。
技术价值是看运动员在做特别动作中完成的情况。它包括三个部分:执行、协调、难度。
在这一方面,裁判要看运动员和其队友及音乐的配合情况。八人组或双人组的成员们应该在动作、位置和换位上保持协调。她们无论在水上还是水下都要动作协调一致。
在考虑到难度时,裁判看运动员的技巧和力量。裁判还要看运动员在水中的游法、花样的难度。还有一个考虑便是“冒险成分”~~运动员在比赛中要表现出有难度相当大的技巧。
艺术印象是指对动作组合的整体感觉。评判艺术印象的裁判观察运动员动作组合的创造性和多样性。他们要看运动员动作的连贯性以及动作是否表达出音乐所表现的心境变化。
比赛时运动员必须按蝶泳、仰泳、蛙泳和自由泳的顺序依次完成各四分之一距离的组合动作。奥运会比赛项目男子有200米、400米;女子有200米、400米。
以4名运动员各游完全程四分之一距离的集体项目。分自由泳接力和混合泳接力两类。混合泳接力必须按蝶泳、仰泳、蛙泳和自由泳的顺序每人一种泳姿完成。奥运会自由泳接力项目男子有4&100米接力、4&200米接力;女子有4&100米接力;混合泳接力项目男、女均为4&100米接力。
国际游联规定,将有16支队伍参加雅典奥运会接力比赛,其中,在去年7月巴塞罗那世界游泳锦标赛中名列前12位的队伍自动获得奥运资格;奥运会开赛前15个月之内成绩最好的四支队伍获得剩余的四个席位。
中国游泳队已经领到了女子全部三个接力项目的奥运席位。男子4X200米自由泳接力队在去年的世锦赛决赛中名列第八,也拥有了这个项目的奥运“门票”。男子4X100米自由泳接力队如今虽然被列入替补,奥运前景却不明朗,混合泳接力队则因实力不济,与奥运彻底无缘。
国家体育总局游泳运动管理中心游泳部部长原家玮介绍,所有成绩在16名之后的队伍名义上都叫替补。中国男子4X100米自由泳接力队只有在列前16名的队伍因故弃权,才可以顺位登上末班车。
“7月15日,国际游联将公布奥运会参赛队伍名单,到时才能石头落地。而我们的替补身份还有很大的变数,不是板上钉钉的奥运资格。”他说。
此外,国际游联规定,有四个接力项目奥运资格的国家或地区可以派10名“额外”队员,即只参加接力、没有个人比赛、且成绩必须达到奥运B标的选手。如果有五个接力队,可以有12名“额外”队员。多出来的这2人有可能让中国男子泳将的阵容有所变化。
原家玮说,国家体育总局计划于7月13日公布中国奥运军团的阵容,但游泳队的最终人选只能跟着国际游联的“脚步”走。他说:“如果确定了男子接力队的奥运名额,我们也许会考虑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练兵的目的,多选派年轻选手上阵锻炼,前提是成绩必须要达到B标。”
潜泳是身体在水下,不做呼吸游进的泳姿。潜泳有潜深和潜远。潜泳的姿势有很多,但大多只采用蛙式潜泳(业余常用)和蝶腿潜泳(职业常用)。在这里只介绍蛙式前泳的技术。
蛙式潜泳要求躯干和头始终保持水平,但是两臂开始划水时要稍低头,以防止身体上浮。
潜泳的腿部动作和蛙泳腿的动作只有很小的差别,即收腿时屈髋较小,腿向两侧分开的角度小。
1.划水动作:潜泳的划水动作和蝶泳划水相似,只是两手掌之间的距离稍大一点,并且手掌转动的方向没有多大的变化,几乎完全垂直与水面。
2.移臂动作:当划水结束并滑行一会儿之后,两手从大腿两侧外旋,沿腹部、胸部前伸,至头下时,手掌开始内旋,掌心转向下方,在头前方伸直,准备下一个划水动作。
臂、腿配合动作
臂划水时和划水结束后,两腿自然伸直并拢,在水里做滑行动作。移臂时收腿,臂移至胸前向前伸的同时蹬腿,两臂伸直时蹬腿结束。
游泳、潜泳是提高人体素质的一项体育活动,学会了游泳、潜泳,除了可增强人体抵抗自然环境突变的应付能力,还可以增强人体心理、生理素质,促进人类水上运动的发展。鉴于市场上尚无较好的游泳、潜泳安全练习器材,致使很多人对水上活动心存畏惧,尤其是独生子女家庭对下一代嬉水活动谈水色变,使很多青少年无缘水上活动,终生惧水,缺少了应付水上突发事件的能力。开发一种安全、适用、轻便、价廉的潜泳、游泳辅助器材,有助于初学水上活动者克服畏水心理,安全轻松学会游泳、潜泳,增大人们对水上活动的兴趣。使更多的人愿意参与水上运动,推进人类水上运动的发展。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沈阳游泳馆哪里好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