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黄帝内经素问集注》,该如何写参考文献出处?

《黄帝内经素问》两遗篇之疫疠发生机理探析--《辽宁中医杂志》2012年02期
《黄帝内经素问》两遗篇之疫疠发生机理探析
【摘要】:该文从四间气升降失常易致疫疠、不迁正不退位易致疫疠、气候失常后2~3年易化疫疠、"三虚"相合易发疫疠等4个方面,阐述了《黄帝内经素问》两遗篇之疫疠发生机理,提出了气候异常变化、人体正气不足与疫疠发生密切相关的观点,为防治温疫类传染性疾病提供了思路。
【作者单位】:
【关键词】:
【基金】:
【分类号】:R221.3【正文快照】:
《黄帝内经素问》两遗篇,指《素问·刺法论》与《素问·本病论》,以下简称“两遗篇”。关于两遗篇的出处及作者在此暂且不多论,但是,仅从其提出的运气失常与疫疠相关等重要医学理论,以及它是写作于千余年前的医学文献这两点来看,称其为“经典”,当之无愧。此文仅从运气失常、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苏颖,胡亚男,李霞,张焱,胡丽莉,杨杰;[J];长春中医学院学报;2003年04期
盂庆云;;[J];湖北中医杂志;1983年03期
孟庆云;[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5年0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顾植山;;[J];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06年02期
范磊;;[J];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08年04期
顾植山;[J];中华中医药杂志;2005年05期
邢玉瑞;;[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1年02期
刘芳芳;苏颖;;[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09年01期
邢玉瑞;;[J];贵阳中医学院学报;2009年05期
朱艳萍;;[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06年04期
左帮平;陈涛;杨会军;邓李蓉;;[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09年05期
邢玉瑞;;[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1年01期
张登本;张景明;陈震霖;;[J];山西中医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岳冬辉;苏颖;;[A];中华中医药学会第九届内经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顾植山;;[A];中医五运六气理论与应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顾植山;;[A];中医五运六气学术研讨班讲稿汇编[C];2008年
邢玉瑞;;[A];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运气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张维骏;[D];湖北中医药大学;2011年
呼兴华;[D];成都中医药大学;2011年
倪卫东;[D];南京中医药大学;2009年
李清;[D];中国中医科学院;2010年
王洪蓓;[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6年
张喆;[D];山东中医药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尤玉琢;[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0年
任鑫;[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0年
龙子弋;[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6年
范磊;[D];山东中医药大学;2006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冯时;;[J];文物;1990年03期
孟庆云;;[J];吉林中医药;1984年04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徐荣斋;;[J];河南中医;1981年01期
杨孝麒;;[J];上海中医药杂志;1983年08期
王莉娅;陆曙;;[J];陕西中医;2006年05期
袁志国;鞠宝兆;;[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0年07期
傅景华;傅景春;;[J];湖北中医杂志;1983年05期
高伯正;;[J];河北中医;1988年02期
李广;;[J];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1981年02期
李今庸;;[J];湖北中医杂志;1982年05期
程士德;;[J];中医药学刊;1990年05期
魏秀蓉;;[J];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1980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张承龙;张琳慧;蔺开芬;;[A];全国五运六气高级培训班疫病预测多学科研讨会讲稿论文集汇编[C];2010年
钱超尘;;[A];全国医史文献学科建设发展创新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郑力民;;[A];四诊研究论文汇编[C];2000年
陈士奎;;[A];国际中西医结合养生学与康复医学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赵玉华;[N];中国中医药报;2002年
内蒙古包头市杏林中医研究院
孟琳升;[N];中国中医药报;2010年
许家松;[N];中国中医药报;2003年
刘 汶;[N];中国中医药报;2004年
白 及;[N];中国中医药报;200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赵时鹏;[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1年
林琪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1年
季晓明;[D];中国中医科学院;2010年
杨磊;[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1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知识超市公司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服务热线:010--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4号舜华声音:
《黄帝内经素问》
来源:《黄帝内经素问》
&&&&摘要:《黄帝内经素问》简称《素问》,(英文意译),是现存最早的中医理论著作,相传为黄帝创作,实际非出自一时一人之手,大约成书于春秋战国时期。原来9卷,古书早已亡佚,后经唐王冰订补,改编为24卷,计81篇,定名为《黄帝内经素问》,所论内容十分丰富。
  天气,清净光明者也,藏德不止,故不下也。天明则日月不明,邪害空窍,阳气者闭塞,地气者冒明,云雾不精,则上应白露不下。交通不表,万物命故不施,不施则名木多死,恶气不发,风雨不节,白露不下,则苑禀不荣。贼风数至,暴雨数起,天地四时不相保,与道相失,则未央绝灭。唯圣人从之,故身无
  ①已:原作已。下同。
  奇病,万物不失,生气不竭。逆春气,则少阳不生,肝气内变。逆夏气,则太阳不长,心气内洞。逆秋气,则太阴不收,肺气焦满。逆冬气,则少阻不藏,肾气独沉。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所以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故与万物沉浮于生长之门。逆其根,则代其本,坏其真矣。故阴阳四时者,万物之终始也,死生之本也。逆之则灾害生,从之则苛疾不起,是谓得道。道者,圣人行之,愚者佩之。从阴阳则生,逆之则死,从之则治,逆之则乱,反倾为逆,是谓内格,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本病,不治已乱治本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
  生气通天论篇第三
  黄帝曰:夫自古通天者,生之本,本于阴阳。天地之间,六合之内,其气九州、九窍、五藏、十二节,皆通乎天气。其生五,其气三,数犯此者,则邪气伤人,此寿命之本也。苍天之气,清净则志意治,顺之则阳气固,虽有贼邪弗能害也,此因时之序。故圣人传精神,服天气,而通神明,失之则内闭九窍,外空肌肉,卫气散解,此谓自伤,气之削也。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故天运当以日光明,是故阳因而上卫外者也。因于寒,欲如运枢,起居如惊,神气乃浮。因于暑,汗,烦则喘喝,静则多言,体若播炭,汗出而散。因于湿,首如裹,湿热不攘,大筋瘤短,小筋弛①长,睡短为拘,弛长为屡。因于气,为肿,四维相代,阳气乃竭。阳气者,烦劳则张,精绝,辟积于夏,使人煎厥。目盲不可以视,耳闭不可以听,溃溃乎若坏都,泪泪乎不可止。阳气者,大怒则形气绝,而血竟于上,使人薄厥。有伤于筋,纵,其若不容。汗出偏沮,使人偏枯;汗出见湿,乃生痤痒。高梁之变,足生大丁,受如持虚。劳汗当风,寒薄为被,郁乃痤。阳气者,精则养神,柔则养筋。开阀不得,寒气从之,乃生大楼。陷脉为疾,留连肉股。俞气化薄,传为善畏,及为惊骇。营气不从,逆于肉理,乃生痈肿。魄汗未尽,形弱而气烁,穴俞以闭,发方风疟。故风者,百病之始也,清静则肉腠闭拒,虽有大风苛毒,弗之能害,此因时之序也。故病久则传化,上下不并,良医弗为。故阳畜积病死,而阳气当隔,隔者当泻,不亟正治,粗乃败之。。①弛:一原作:。&拖&。下同。
  故阳气者,一日而主外,平旦人气生,日中而阳气隆,日西而阳气已虚,气门乃闭。是故暮而收拒,无扰筋骨,无见雾露。反此三时,形乃困薄。岐伯曰:阴者,藏精而起亟也;阳者,卫外而为固也。阴不胜其阳,则脉流薄疾,并乃狂。阳不胜其阴,则五藏气争,九窍不通。是以圣人陈阴阳,筋脉和同,骨髓坚固,气血皆从。如是则内外调和,邪不能害,耳目聪明,气立如故。风客淫气,精乃亡,邪伤肝也。因而饱食,筋脉横解,肠菸獭R蚨笠蚱妗R蚨苛Γ銎松耍吖悄嘶怠7惨跹糁裘苣斯蹋秸卟缓停舸何耷铮舳尴模蚨椭俏绞ザ取9恃羟坎荒苊埽跗司跗窖裘兀衲酥危跹衾刖觯司R蛴诼斗纾松取J且源荷擞诜纾捌袅宋葱埂O纳擞谑睿镂^疟。秋伤干湿,上逆而咳,发为痿厥。冬伤于寒,春必夭 K氖敝宋宀亍R踔驹谖逦叮踔骞伲嗽谖逦丁J枪饰豆谒幔纹月桑⑵司N豆谙蹋蠊瞧停碳。钠帧N豆诟剩钠冢銎缓狻N豆谄眨⑵坏拢钙撕瘛N豆谛粒盥鼍诔冢衲搜搿J枪式骱臀逦叮钦钊幔粤鳎隼硪悦埽缡窃蚬瞧跃鞯廊绶ǎび刑烀
  金匮真言论篇第四
  黄帝问曰:天有八风,经有五风,何谓?岐伯对日:八风发邪,以为经风,触五藏,邪气发病。所谓得四时之胜者,春胜长夏,长夏胜冬,冬胜夏,夏胜秋,秋胜春,所谓四时之胜也。东风生于春,病在肝,俞在颈项;南风生于夏,病在心,俞在胸胁;西风生于秋,病在肺,俞在肩背;北风生于冬,病在肾,俞在腰股;中央为土,病在脾,俞在脊。放春气者,病在头;夏气者,病在藏;秋气者,病在肩背;冬气者,病在四支。故春善病部烟,仲夏善病胸胁,长夏善病洞泄寒中,秋善病风疟,冬善病痹厥。故冬不按踝,春不就晒,春不病颈项,仲夏不病胸胁,长夏不病洞泄寒中,秋不病风疟,冬不病痹厥、飧池,而汗出也。夫精者,身之本也。故藏于精者,春不病温。夏暑汗不出者,秋成风疟。此千人脉法也。故日:阴中有阴,阳中有阳。平旦至日中,天之阳,阳中之阳也;日中至黄昏,天之阳,阳中之阴也;合夜至鸡鸣,天之阴,阴中之阴也;鸡鸣至平旦,天之阴,阴中之阳也。故人亦应之。夫言人之阴阳,则外为阳,内为阴。言人身之阴阳,则背为阳,腹为阴。言人身之藏府中阴阳,则藏者为阴,府者为阳,肝、心、脾、肺、肾五藏皆为阴,胆、胃、大肠、小肠、膀跳、三焦六府皆为阳。所以欲知明中之阴、阳中之阳者,何也?为冬病在阴,夏病在阳,春病在阴,秋病在阳,皆视其所在,为施针石也。故背为阳,阳中之阳,心也;背为阳,阳中之阴,肺也。腹为阴,阴中之阴,肾也;腹为阴,阴中之阳,肝也;腹为阴,阴中之呈阴,脾也。此皆阴阳。表里、内外、雌雄相输应也,故以应天之阴阳也。帝日:五藏应四时,各有收受乎?岐伯日:有。东方青色,入通于肝,开窍于目,藏精于肝,其病发惊骇,其味酸,其类草木,其畜鸡,其谷麦,其应四时,上为岁星,是以春气在头也,其音角,其数八,是以知病之在筋也,其具臊。南方赤色,人通于心,开窍于耳,藏精于心,故病在五藏,其味苦,其类火,其畜羊,其谷黍,其应四时,上为荧惑星,是以知病之在脉也,其音微,其数七,其臭焦。中央黄色,人通于脾,开窍于口,藏精于脾,故病在舌本,其味甘,其类土,其畜牛,其谷稷,其应四时,上为镇星,是以知病之在肉也,其音宫,其数五。其臭香。西方白色,人通于肺,开窍于鼻,藏精于肺,故病在背,其味辛,其类金,其畜马,其谷稻,其应四时,上为太白星,是以知病之在皮毛也,其青商,其数九,其臭胆。北方黑色,人通于肾,开窍于二阴,藏精于肾,故病在黝,其味威,其类水,其畜氛其谷豆,其应四时,上为辰星,是以知病之在骨也,其音羽,其数六,其臭腐。故善为脉者,谨察五藏六府,一逆一从,阴阳、表里、雌雄之纪,藏之心意,合心于精,非其人勿教,非其真勿授,是谓得道。卷第二
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舜华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进入论坛]
济南市泉城路17号
鲁ICP备号电话:996《黄帝内经素问》序 本文档属于精品文档、课件类技术资料,转载请联系作者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6《黄帝内经素问》序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引用来自网页的参考文献,具体格式怎么写?_百度知道
按默认排序
北京:http.txt/980810" target="_blank">www, 1996.或可获得地址;CD].[17] 万锦;OL]://www,发表或更新日期&#47://zhidao.edu?ROM)〔CP/DK〕——磁盘软件(computer program on disk)〔J/OL〕——网上期刊(serial online)〔EB&#47.英文版 [DB/OL〕——联机网上数据(database online)〔DB//引用日期.电子文献题名.html:///pub/wml. 常用的电子文献及载体类型标识.关于中国学术期刊标准化数据库系统工程的进展[EB/CD〕——光盘图书(monograph on CD.<a href="http.中国大学学报论文文摘():〔DB&#47: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txt/980810–2: &#47./link.cajcd.edu.【举例】[16] 王明亮.cajcd, &#47.;MT〕——磁带数据库(database on magnetic tape)〔M&#47.cn/pub/wml电子文献【格式】[序号]主要责任者.baidu
其他类似问题
参考文献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
//|//|//|//|//|
请问如果引用来自官方网站的文献,没有具体杂志出处,这是格式应该怎么写?
请问如果引用来自官方网站的文献,没有具体杂志出处,这时格式应该怎么写?应该把网址写上吗?具体的杂志在这方面应当有一定的要求的!看看稿约。如果没有特别说明,打电话咨询一下编辑也可以的!看到过有的引文是这么干的,给出一个链接对于数据库(database)、计算机程序(computer program)、及电子公告(electronic bulletin board)等电子文献类型的参考文献,建议以下列双字母作为标识:电子参考文献类型(电子文献类型标识)数据库 DB&&计算机程序CP
电子公告EB&&&&
对于非纸张型载体的电子文献,当被引用为参考文献时需在参考文献类型中同时标明其载体类型:磁带(magnetic tape)――MT,磁盘(disk)――DK,光盘(CD-ROM)――CD, 联机网络(online)――OL.并以下列格式表示包括文献载体类型的参考文献类型标识。
[文献类型标识/载体类型标识]
[DB/OL] ――-联机网上数据库(database online)
[DB/MT] ――磁带数据库(database on magnetic tape)
[M/CD] ――光盘图书(monograph on CD-ROM)
[CP/DK] ――磁盘软件(computer program on disk)
[J/OL] ――网上期刊(serial online)
[ER/OL] ――网上电子公告(electronic bulletin board online)电子文献[序号] 主要责任者.电子文献题名[电子文献及载体类型标识].电子文献的出处或可获得地
址,发表或更新日期/引用日期(任选)[11]王明亮.关于中国学术期刊标准化数据库系统工程的进展[EB/OL].,
您的位置: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黄帝内经素问集注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