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师资格证简答题教育研究资料的质量要求有哪些

中科院院士:中国研究生教育五大关键词
  10月28日,在中国科学院建院六十周年之际,其研究生院北京雁栖湖校区翻起了一&&新土。这个中科院历史上投资规模最大的基建项目的动工,显得意味深长。六十年一轮甲子,中国科学院是引领我国科技事业发展的“火车头”;同样,在我国高层次人才培养的半个多世纪里,其研究生教育也谱写出了壮丽诗篇:
  1951年,与教育部联合发布《1951年暑期招收研究实习员、研究生办法》,拉开了新中国研究生教育的序幕;
  1955年,在教育部支持下,政务院批准了《中国科学院研究生暂行条例》,为此《人民日报》社论指出“正规的研究生制度的建立首先由中国科学院开始,以后有条件的高等学校也应建立正规的研究生制度”;
  1956年,周恩来总理在中共中央关于知识分子问题会议上的报告中指出,“用极大的力量来加强中国科学院,使它成为领导全国提高科学水平、培养新生力量的火车头”;
  1958年,创办,开始了“全院办校、所系结合”的大规模科技人才培养;
  1964年,有81个研究所招收培养研究生,占当时全国研究生招生培养单位数的三分之一;
  1977年,与教育部联合发布了《关于一九七七年招收研究生具体办法的通知》,在全国率先恢复了研究生的招生培养,其该批及之后的毕业生中至2008年已有35位当选两院院士;
  1978年,经党中央国务院批准成立了新中国第一所研究生院;
  1983年,在国家学位制度实施三年后授予了新中国第一位理学博士、第一位工学博士、第一位女博士学位;
  1999年至今,在教育部组织的“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评选中,每年获奖数均位居第一;
  2000年,进行全院研究生教育体制机制的重大改革、更名组建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形成了一所具规模重质量的研究生高校;
  2009年,在改革开放30年中,一直承担着全国规模十分之一左右的博士生培养,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的在校研究生规模总数全国第一、亚洲最大;
  面对这一被高等教育研究者关注的“中科院研究生院现象”,我们如何来解读?面对当代研究生培养教育中出现的诸多争议问题,他们自己又怎样思考和选择?近日,中国科学院常务副院长、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院长白春礼院士接受了本报记者的采访。
  关键词:培养特色
  在高水平科研实践中培养高层次科技人才
  记者:中科院研究生院独特的教育体制、办学模式,一直以来为国内外科研机构和高校称道。请问这种特色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白春礼:我们先说说办学授权。由于新中国建立后的历史原因和中国科学院的特殊定位,我院成为我国研究生教育不同时期的重要探索者、开拓者、推动者,并一直拥有办学的国家授权。在80年代初,我国高等教育开始实施学位制度时,我院也最早被赋予了研究生学位授予权。这个办学授权,使得中科院与当今著名国际科研机构相比较,更具有创新活力。这既是我们的中国特色,也符合当代高水平科技创新与高层次人才培养密切结合相互促进的客观规律。
  其次是师资力量。目前在科学院近三万科研一线研究人员中,有320余位两院院士、4200余名博士导师、3900余名硕士导师,直接参与研究生的培养和指导工作。就是在课程教学中,常年也有70余位院士亲自授课,在研究生院教室里每天都可以看见院士的身影。可以说,我们的研究生培养有着高水平的雄厚师资保障。
  还有是科研设施。我国的大科学工程设施几乎都在中科院,还有60余个国家实验室和国家重点实验室、70余个中科院重点实验室,以及中科院文献情报中心(国家科学图书馆)、各研究所图书馆的藏书资料和信息情报。这样一些设施资源,都成为我院研究生培养依托的优势。
  再加上实践课题。作为国家的战略科技力量,中科院发挥着我国科技事业“国家队”和“火车头”的作用,围绕着服务国家战略需求、基础科学研究探索、社会经济发展需要,一直承担着众多的科研课题项目。在承担研究生培养的各研究所,我们的研究生不存在缺乏科研课题的情况,一旦他们完成了学位课程,甚至在课程学习期间,就可以将自己科研实践和毕业论文的选题,与研究所正在进行的实际科研课题结合起来。
  记者:这些特色的背后有着怎样的办学理念?
  白春礼:我前面说过,高水平科研创新与高层次人才培养的密切结合、相互促进,已成为当代高端科研与教育协同发展的内在规律。我院的研究生教育工作,既发挥了自身优势,又符合了这样的规律。
  目前,中科院研究生院由北京的3个教学园区、京外的5个教育基地、分布全国的100余个研究生培养单位(研究所和研究中心)组成;实行“三统一、四结合”的办学方针,即“统一招生、统一教育管理、统一学位授予”和“院所结合的领导体制、师资队伍、管理制度、培养体系”;采取“两段式”培养模式,即在教学园区集中完成为期一年的课程学习,然后进入研究所跟随导师在课题项目中进行科研实践,并完成学位论文。
  坚持在高水平科研实践中培养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坚持以人为本、创新教育、服务国家,是中科院研究生院最大的特色,也是基本的办学理念。
  关键词:规模扩招
  规模发展必须服从质量要求打破以博士点硕士点论英雄
  记者:数据显示,目前中科院研究生院在读规模已达3.5万名,约为2000年的3.7倍。十年时间,数量上的大规模扩张是在怎样背景下展开的?
  白春礼:我们研究生院培养规模较快增长的大背景,与近年来全国研究生培养规模的快速增长是一致的。具体说,就是我国现代化建设事业的迅速发展,需要大批高层次人才。国家和社会的需要,推动了全国研究生教育规模的快速增长。实际上,十年来我院研究生规模的增长幅度,比全国总规模量的增长幅度还要低些,博士生规模增长略低于全国增长水平,硕士生规模增长就低得更多了。
  当然,从总量上看,3.5万的研究生规模确实不小,在全国乃至亚洲都是最大的。但是,基于中科院有100多个研究所和研究中心作为研究生培养单位,且拥有8000多名导师队伍,我们每个培养单位的规模量并不算大,每名导师平均指导的研究生数也并不算多。
  还有,大约从2005年起,我院的博士生招生指标增长就基本停滞了,年均增长不到1%。另外,基于科技发展的战略布局,中科院5年前就开始组建了9个新的研究单位,这些单位也都有了很强的科研和指导力量,具备了研究生培养的实力。所以,近几年来研究生招生名额总体上不足,一直困扰我们研究生院的招生部门。
  记者:当前有一种观点认为研究生数量不断扩张,质量不断下降。您如何看待研究生培养中规模和质量的关系?
  白春礼:上面已经提到,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带来对高层次人才的大规模需求,加之国家和社会对教育事业、科研事业的大强度投入,近十年来我国研究生教育培养规模的较快发展是必然的,也是必要的。
  进而言之,我认为在当前研究生培养中,的确应该更加重视质量问题。但是,不能把培养质量的问题,简单地归咎于规模扩大。比如说,你们《中国青年报》就报道过,美国有1000多所培养本科生的大学,参与博士生培养的也才250所左右的样子,每年的博士生培养规模跟我国大致相当,都是5万多。大家知道,美国对博士生有淘汰、延长学习年限等规定,有一套保证培养质量的成熟机制。
  高层次人才培养是有客观规律的,研究生培养是需要实践锻炼的。尤其是理工类的研究生,如果不参与到实际的科研创新实践中、不会自己动手进行科学研究,如何能够保证质量呢?还有,无论高校还是科研机构,要作为研究生的教育培养单位,就必须有相当的人才教育培养的各方面积累,人才培养的层次需要一步一步上台阶,不能一下子“跨越”得太快。否则,学术水平跟不上,师资队伍、科研实力、管理制度、培养经验等等也跟不上,怎么能够保证质量呢?
  所以,我觉得这个事情关键要有科学评价、质量评估,一定要坚持质量优先。质量好的就支持,就提高层次,不好的就要警示、整改;实在不能保证质量的,就不应该再继续保留学位授予权。
  另外,从整体上应该有一个更加科学合理的布局,有利于培养质量的保证和提高。我大致记得,不久前曾有过媒体报道,我国有博士授权资格的高校已近300家、科研机构也已50多家了,并且增长趋势还很快。顺便说一下,中科院从1978年恢复研究生招生培养至今,一直承担着全国规模十分之一左右的博士生培养;但在2000年之前,虽然院属108个研究所拥有着各自独立的博士授权资格,但也存在着标准各异、管理多样、体系零散的状况;在2000年底,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教育部批准了我们更名组建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并按照“三统一、四结合”的方针,对一百多个研究所分散培养研究生的布局进行了资源整合和战略调整,实际上形成了一所既有规模更重质量的研究生高校了。
  再回过头来讲,作为中国这样一个发展中的人口大国,如何把人口大国转变成为人才大国,如何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需求来培养各类人才,确实需要认真规划各类教育机构的职能分工和布局,相应提出不同的任务要求和评价标准。比如说,如果简单地把有多少博士点、硕士点,作为评价办学水平和贡献的通用标志,就会使得大家盲目争取博士和硕士的培养授权。我主张,不要片面地以博士点、硕士点的多少来论英雄。
  记者:中科院研究生院是如何处理这种规模和质量的关系呢?
  白春礼:先从体制机制上看,刚才提到的2000年底我院对研究生教育布局的资源整合和战略调整,一定程度上说,就是进一步处理好规模和质量关系的重大改革。近十年来的实践充分证明,是一次成功的改革。
  再就导师而言,我们研究生院始终考虑到每位导师都必须有足够的精力、时间、研究项目,要对研究生的培养质量负责。比如,我们对每位导师的招生数量就有严格的规范要求,规定了一个导师每年招生1至2名,即便是有的热点学科专业的个别院士、“百人计划学者”等骨干导师,也最多只可增加1至2个指标;还规定了,不管哪个学科、不论导师什么资历,在五年内直接培养的硕士、博士研究生总数不超过9名。目前,我院每位导师平均每年只有1.4个招生指标;或者按照3.5万在读学生总量和8000多名导师数量,很简单就可以算出,实际上每位导师名下平均不足5名在读研究生。
  同时,针对作为研究生培养单位的各研究所,我们研究生院自行组织阶段性的考核评估,甚至采取了盲评、盲审等严格的措施。对存在某种质量问题的,减少招生指标,责令限期整改;对于整改不达标的,就暂停单位的招生权限。前两年,对于个别难以整改达标的学科专业,我们就主动撤销了学位授权,并按规则向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教育部报告。
  还有,我们研究生院近年来一直不断加强教育及管理的改革创新,目的就在于进一步提高培养质量。比如,推出了“跨学科专业选择计划”,探索尝试给部分研究生在入校之后重新选择专业方向和导师的机会;推出了“跨学科课程兼修计划”,面向大多数研究生给予在本学科领域之外兼修其他学科专业的机会;推出了“通识案例必修课程”,有助于研究生了解掌握当代实用知识和技能。尤其是,推出了“相对标准考核规则”,加大了质量保证的力度,也促使研究生在科研实践环节的锻炼得到加强和提高。
  我始终认为,提高培养质量是研究生教育常抓不懈的永恒主题,我们也一直这样持之以恒地探索和完善。可以说,我们研究生院正在努力探索走出一条大规模、高质量培养研究生的路子。当然,国内许多著名高校在这方面也有很好的经验和做法,我们也在认真研究,学习借鉴。
  记者:您对于高层次人才培养有哪些建议?
  白春礼:对于高层次科技人才的培养,有着这样一些思考: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应该在科技与文化相融合的实践环境中产生;要把创新精神和能力的培养,作为教育改革的着力点;营造更加宽松的氛围和环境,才有利于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的成长;爱国主义情怀和社会责任感,应成为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的基本素质;要立足现在、着眼长远,注重对有优秀潜质的未来创新人才的培养。也许,还有更多的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考虑和解决。但是,研究生院的办学目标,就是让我们的学生在学习阶段,打下在将来不同岗位上能够脱颖而出的坚实基础,培养出更多国家需要的杰出人才。
  关键词:“老板”现象
  “老师”到“老板”折射着师生关系功利化
  记者:现在有的高校中,个别导师名下的研究生人数动辄几十名,甚至把学生看作自己花钱雇用在论文流水生产线上的“工人”。针对这种情况,有人形容“导师”变成了“老板”,您如何看待这一现象?
  白春礼:如今在我国,研究生把自己的导师称为“老板”已经不是新鲜事。假如学生只是跟着别人把“老师”调侃为“老板”,没有特别的含意,那也没什么。但是,这样的称谓,往往在其中折射出师生关系的一些功利化倾向,值得关注,尤其值得我们这些当导师的来思考。
  首先,我们需要分析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的现实问题。研究生是需要跟随导师在科研实践中锻炼成长的,但在实际的指导和培养中,是注重学生的成长,还是注重导师科研项目的完成?学校对导师的考核,往往要强调课题数量、项目完成情况、论文发表情况等任务;导师要完成这些任务,是简单地转嫁给学生,还是首先着眼于学生的培养和创新能力提高?在这些问题上往往存在偏差。从本质上说,这是一个“育人”为先,还是“用人”为先的问题,也是“老师”和“老板”的差异所在。
  在现实中,没有科研课题就很难发表论文,所以研究生也想尽量找有科研项目的导师;跟随有科研项目的导师,不仅对完成毕业论文有利,而且也有利于“助教、助研、助管”津贴的申请。也许有的学生认为,从导师的课题中领取了津贴,老师还决定着学生能否按期毕业的命运,也就把导师当成了“老板”。
  显然,育人是根本,要有育人的社会责任。作为导师,自己就首先要从“老板”的框框里跳出来,一定要明确育人为先的正确导向。不仅要教会学生做学问,加强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更要教会做人。可以并且提倡,把导师承担的科研项目与学生培养有机结合起来,但切不可把学生当成“廉价劳动力”。
  就我们研究生院而言,好几年前就取消了研究生发表期刊论文的全院统一量化要求,而是根据具体学科专业的实际情况,以及研究课题项目的特点,由研究所和导师提出相应的合理要求。近年来,我们研究生院还进一步加强了对相关工作的引导和梳理,明确纠正了单纯追求发表文章数量的倾向,还制止了个别导师不符合规范的做法。总的来讲,我们希望学生的期刊论文发表,可以作为其科研水平和学术成果的重要体现方式;但毕业考核应该是德智体全面发展的衡量,学位授予还是要集中在学位论文质量的审定。
  关键词:津贴补助
  生活津贴由国家单位导师多方资助付出劳动作出贡献就应该增加津贴
  记者:最近网上沸沸扬扬的北京某高校博士退学事件中提到一个很重要的问题——研究生的生活保障。从传统来讲,中国学生可能认为自己成年以后还是靠家长来支持生活,很多人不容易接受。另外一个方面,目前一般高校研究生相对来说应该是200多块钱标准的生活费,可能很不够,您怎么看?
  白春礼:我们先来说说国外的情况。如大家所知,在发达国家研究生培养既不是由社会福利来支撑,也不是由政府来包办,一般都有一套成熟的奖、助、贷体系支持的方式。比如说,研究生在学习期间承担了额外的助教、助研、助管等工作,可以减免学费、获取报酬,一般能够基本上满足生活的需要,或者还可以申请贷款支持。
  我国研究生的生活待遇问题,改革开放几十年来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在1978年我当研究生时,全国的研究生待遇都执行统一标准的国家津贴。到了80年代后期,研究生的生活津贴变成了两个部分来组成,统一标准的国家津贴、不同标准的学校津贴,各个学校之间的差别就开始出现了。到了90年代,普遍成为国家津贴、学校或单位津贴、导师资助津贴,大致由这三个部分构成了研究生的生活津贴,具体到了每一位同学,差异就很大了。
  应该说,研究生的生活待遇资助,从历史上单一的国家津贴,发展为目前的国家、单位、导师三个部分来构成,应该算是一种进步。条件较好的高校或者科研单位,以及科研项目支撑较强的导师,对研究生培养多履行一些义务,综合形成更有力的生活资助,这在总体上对于提升培养质量也是很有相关意义的。我们都知道,目前国家津贴针对博士生大概是每月300元,硕士生还略低一点,若仅仅依靠国家津贴来支撑同学们的生活需求,显然就存在困难和问题了。在现实中,除了规定的国家津贴外,学校和科研机构大多也已形成了相应的资助制度,但要满足研究生的生活需求,单位和导师还应该更加重视和关心研究生津贴待遇的改善。
  就我院而言,整体上在这方面具备一些有利条件,也比较重视。因为我们的研究所和导师承担的科研项目往往比较多,具备条件来支持研究生的生活津贴、助研津贴。进入我们研究生院的同学,即便在一年级期间主要是课程学习而尚未直接参与到科研项目的实际工作,我们也注重并保证他们的生活必需。虽然我们一百多个研究所在研究工作性质、项目经费、经济实力等方面的差异较大,但研究生院有一个生活津贴最低保障标准的监管要求,形成了学生集中教学期间的生活保障制度。我们的这个最低保障标准,差不多是当前国家津贴标准的两倍,由研究所来承担起相应的保障义务。虽然我们各个研究所的情况不一样,但也都能够负责地承担起这个义务,且多数还比这个最低保障标准略高一点。
  我们的研究生进入二年级以后,也就进入了科研实践的训练阶段,参与了科研项目的实际工作,研究所和导师就会相应增加助研津贴的额度,学生的待遇也就普遍会得到改善。因为同学们在科研实践锻炼的同时,也对科研项目的完成付出了劳动、作出了贡献,应该给予一定的报酬。对于根据科研项目的贡献情况而增加学生的酬劳,我们研究生院是鼓励的;一般来说大多数导师都自觉地做得比较好,这也是科学院的一个很好的传统氛围。但是,学生始终是培养对象,这个根本属性不能改变。
  记者:而不是所谓“老板式”的关系?
  白春礼:是的,始终是一种老师与学生的关系。必须从理念上明确,学习优秀应该给予相应的奖学金鼓励,对科研项目完成作出了贡献,也应该给予相应的助研津贴。但是,这一切必须服从于“育人”的办学宗旨,而不是“用人”的简单酬劳。
  另外,现在科技部已经有新的文件精神,对科研经费的管理进行了与时俱进的必要调整。以前,研究生的奖助学金都不能从科研经费中列支。比如说,早先承担国家基础研究的基金项目,只能提取5%~10%的管理费。在这个管理费中,有一些可作为学生的助研津贴,但这个量非常有限。现在的新规定有了突破,可以在科研经费中作为人力资源的聘用成本,直接资助研究生,比例也提高了。有了这样的突破,今后对参与科研课题的学生,在津贴待遇的支持上,就有条件做得更好一些。
  关键词:育人期望
  大学之道在明德亲民止于至善
  记者:一位老院士在前不久一次论坛上针对研究生培养提出过三个问题:为什么要招收研究生,对他们寄予什么样的期望,社会需要什么样的研究生。中科院研究生院,如何回答这个问题?
  白春礼:前面已经说过,招收培养研究生,主要是来自国家和社会的需求。
  中科院对研究生的期望,与社会的期望是一致的,期望同学们通过科研实践和学习锻炼,既学会做科研、做学问,同时更要学会做人,做有道德的人、有社会责任感的人;既要有较高的创新能力,又要有较好的人文素养,能够适应社会环境的复杂变化和竞争等等,努力为国家和人民作出应有的贡献。
  在这里,我还想强调两个问题。一个是学术道德的教育培养问题。对于诚实守信、表里如一、尊重他人、严于律己等方面的教育培养,从幼儿园、小学、中学,直到大学本科、研究生阶段,应该是相互衔接的连续过程,也应该由学校和社会、家庭共同承载并形成完整体系。我院在这方面一直很重视,除了课堂教育、案例教育等常规措施外,在管理上也非常明确和严格。比如,在我们研究生院的学生纪律处分条例中,对学术道德的违纪,就有针对不同情节而进行不同层次处理的专门规定,情节严重的可以直至开除学籍。
  再一个就是导师责任的问题。研究生不同于本科生,他们大多数时间跟随导师从事学术科研工作,各方面的培养和要求,离不开导师的言传身教,也依赖导师的悉心指导。很多大师级的科学家,他们在叙述自己的成长历程时,都会提及自己的导师—不仅给他们指出学术前进的方向,更教给了他们做人的道理。导师的言传身教,是对研究生最好的思想教育。“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我们导师除了带领学生积极投身科研实践,也要注重思想品德的完善、人文素养的汲取,注重国家发展、民族兴衰、个人责任,注重修身正己。
  我们希望奉献给社会的人才,应该有深深的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印痕:坚定的信念、开阔的胸怀,深厚的基础、广阔的视野,严谨的学风、创新的精神,并具有强烈的服务国家和人民的责任感。
10月28日,在中国科学院建院六十周年之际,其研究生院北京雁栖湖校区翻起了一新土。这个中科院历史上投资规模最大的基建项目的动工,显得意味深长。六十年一轮...
CopyRight & 沪江网 2015&教育科学研究方法讲义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评价文档:
喜欢此文档的还喜欢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讲义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想免费下载本文?
把文档贴到Blog、BBS或个人站等:
普通尺寸(450*500pix)
较大尺寸(630*500pix)
你可能喜欢新浪广告共享计划>
广告共享计划
《现代教育学》试题及参考答案(师范类)㈢
第五章 现代教师与学生
一、概念解释
1.教师----根据一定社会或阶级的需要以自己的知识、智慧和思想品德向青年一代传播人类知识财富和思想意识,并把他们培养成一定社会所需要的人。
2.教师专业发展----就是指教师在整个专业生涯中,通过终身专业训练,习得教育专业知识技能,实施专业自主,表现专业道德,并逐步提高自身从教素质,成为一个良好的教育专业工作者的专业成长过程。
3.发展性教师评价----指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和未来发展为目标的一种教师评价制度。它是一种双向的教师评价过程,建立在评价双方相互信任的基础上,和谐的气氛贯穿评价过程的始终。而且,它不是指某种单一的评价方式,而是指一系列促进教师成长和发展的评价理念和评价方式的总称。
4.教育行动研究----是一种以参与和合作为特征、以教师为研究者、以实践情境为研究场所的研究形式。由于行动研究强调从经验中学习,强调实践者就是研究者,注重“研究”与“实践效果”的有机结合,因而它不仅能在较短时间内促进教师教学效果的提高,而且也有利于教师的专业成长。
5.教师专业发展学校----它不是作为大学研究基地的实验学校,也不同于我国师范院校所设立的附属学校,更不是在现有的大学和中小学校之外重新设立的新的学校形式,它是在原有中小学校的基础上与大学的教育系或学院合作形成的,融合教师职前培训、在职进修和学校改革为一体的学校形式。它在认可中小学校对于学生发展的价值的基础上,强调学校也是教师发展的场所,学校应当具有使教师获得持续有效的专业化发展的功能。其目的是改善教师职前培养的水平,鼓励教师专业发展,以及促进学校和大学的发展。
二、问题简答
1.我国当前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教师角色如何定位?
参考答案:由教书匠转变为教育研究者;由独白者转变为对话者;由课程的执行者转变为课程发展的主体;由学生学习的评判者转变为学生发展的促进者。
2.我们应该确立什么样的学生观?
参考答案::学生是主体性的人;学生是发展性的人;学生是具有潜能的人;学生是完整性的人;学生是个性化的人。
3.什么是学生社会化?
参考答案:学生社会化是学生在与社会的相互作用中学习社会知识、获得价值规范、掌握社会经验、形成社会行为、发展自我、获得个性的过程,其结果是使个体从自然人转变为社会人,成为合格的社会成员,因此它具有社会功能和个体功能。学生社会化目标一般包括:养成社会规范;确立生活目标;形成价值观念;认可角色定位;掌握职业技能。学生的社会化是个性化与社会化的相互统一,两者缺一不可,其内容的任何缺损都不能称之为真正意义上的的社会化,因此,学生的社会化是在社会化和个性化两个维度上展开的。
4.教师劳动的特点?
参考答案:教师劳动的复杂性;劳动内容的再创性、重组性;劳动手段的示范性、多样性;劳动效果的迟效性、长效性
三、理论阐述
1.我国当前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专业发展的现存问题以及现实途径?
参考答案:现存问题。理论层面:当前,有关教师专业发展的理论思考和实践探索大多基于这样的理论假设,即个体专业发展就是将优秀和骨干教师带有经验性、典型性的“特征”传递给师范生或新任教师的过程。这种假设暗含着两个前提,即优秀教师的成功做法具有普适性,同时,属于教师专业领域内的职能素质信念与能力系统都是可以言传、外显的。而实际的情况是,一部分专业素质是缄默的、隐性的,属于个人化的。
机制层面:由于受当前学术研究中部分人浮躁、投机与急功近利心态的影响,一些教育行政领导和教师教育者在教师的专业发展计划中表现出很强的“目标—动力”导向,过于强调发展计划对教师晋级、评优等方面的价值和影响,或依靠硬性指标、外部利益驱使教师参与各种专业进修和培训,忽视从专业本身引导教师内在的自觉意识。
观念层面:部分教师对自身专业发展意识淡漠,对职业规范、周期及专业发展规律、价值等认识不清,影响了长远的专业发展。物质层面:由于我国可供利用的教育资源有限,加之有些地区教育经费投入不足,使得很多理论上可行的计划在实施时难以取得预期成效,在一定程度上导致教师专业发展行为流于形式。
现实途径:完善教师资格证书制度是基础环节;加强教师培训是客观要求;发展性教师评价是保障机制;教育行动研究是有效途径。
2.我国当前学校教育中师生关系存在的问题、原因分析以及可能途径?
参考答案:现存问题:师生关系的疏远与冷漠;师生关系的实用与功利;师生关系的对立与冲突。原因分析:历史文化因素;受社会环境的影响;教师自身主观的因素;教师不良的教育手段;个别教师师德滑坡。可能途径:确立生命教育理念;改革教育方式;加强师德建设;与学生携手共建师生关系。
四、案例分析
1.阅读材料:一位青年教师讲秦牧的《土地》一文时,对其中精彩段落动情地高声朗诵。教师:“骑着思想的野马,奔驰到很远的地方,收起缰绳,回到眼前灿烂的现实。”话音刚落,一位学生站起来说:“老师,野马怎么会有缰绳?”教师毫无准备,不耐烦地说:“你总钻些牛角尖,学习成绩会好吗?”学生脸胀得通红,自尊心受到打击,欲言又止。
请运用学过的课程与教学原理分析该教师的行为是否妥当?并为他设计处理办法?
参考答案:从课程与教学原理的角度分析,该案例中教师表现出的行为存在以下问题:教师的处理方法简单粗暴,伤害学生自尊;教师仍然把自己视为教学活动中唯一的权威;教师把传授教材内容当作教学唯一取向,忽视学生反思、批判能力以及情感态度的培养。建议处理策略:鼓励学生爱思考的习惯;以此为契机与学生探讨文学语言的特点、比喻的特点;运用教学的语言艺术启发学生思维,促进学生全面人格的发展。
2.阅读材料:某学校地理教研组教师对本校地理课课程资源进行了评价,认为地理教具只有挂图和地球仪两类,而且全校地球仪只有六个,与新课程标准要求的距离较大,课程资源缺乏,课程开发困难较大。请联系我国当前的新课程改革,并运用有关教师角色以及教师专业发展等理论对这一案例进行分析?
参考答案:课程实施所需要的资源统称为课程资源,它既包括教材、教具、仪器设备等有形的物质资源,也包括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家长的支持态度和能力等无形的资源。课程资源是决定课程目标能否有效达成的重要因素。充分利用现有的课程资源,积极开发新的课程资源,是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效益的重要途径。对于课程资源的评价,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一是课程资源的丰富性。二是课程资源的适合性。三是课程资源的有效利用。四是课程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性。
课程资源对学生的发展具有独特的价值,与传统教科书相比,课程资源是丰富的、大量的、具有开放性的,它以其具体形象、生动活泼和学生能够亲自参与等特点,激发学生兴趣,在愉悦中增长知识,培养能力,陶冶情操,这是传统教科书所无法代替的。
该校教师对课程资源认识不够全面,有教育意义的自然和社会资源未纳入教育资源范畴,其教育的功能和意义没有被充分地认识和利用。
教师不仅应当成为课程资源的开发者和利用者,充分挖掘各种资源的潜力和深层次价值,提高利用率。还要成为学生利用课程资源的引导者。
第六章 现代课程
一、概念解释
1.课程:课程作为学校教育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实现教育目标的主要手段和媒介,其本质内涵应是指在学校教育环境中,旨在使学生获得的、促进其身心全面发展的教育性经验体系。
2.文化课程:文化课程包括一个国家的社会、经济、历史、文学等综合性知识,其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民族意识和价值感,让学生认识本民族特性的本质、精神力量的构成以及固定的文化形式。李特把“文化课程”分为三个层次:一是“价值体验”,二是“价值结构”,三是“价值类型”。他设置“文化课程”的核心思想是在人的理性教育(知识教育)中,渗透超理性教育(情感、意志)成分,以避免造就缺乏情感、没有人生趣味的“现代机器人”。
3.课程结构:课程结构是为了给课程理念和课程目标的实现提供支撑和支持,通过对课程类型、课程内容或活动方式等课程要素进行取舍,最终所表现出来的要素之间的先后和比例关系。
4.课程标准:课程标准是国家课程的基本纲领性文件,是国家对基础教育课程的基本规范和质量要求,更好地体现了国家对不同阶段的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基本要求。
5.课程政策:课程政策是一个国家课程改革的指南,它对于课程权力的分配具有重要的调控作用,决定着课程发展的方向和运作方式。从世界课程政策的发展来看,存在着中央集权、地方分权和学校自主三种类型的课程政策取向,它们各有优势与不足。
二、问题简答
1.把课程等同于学问与学科的局限性在哪里?
参考答案:
(1)未能包括学生在学校的活动中所获得的经验;
(2)忽略智力发展、创作力表现和个人成长等度向;
(3)未能包括课外活动和学校生活的经验;
(4)忽略涉及课程设计的工作,如教学策略、顺序程序、引起动机的方法、内容的诠释等。
2.全人发展的课程价值取向有哪些新特点?
参考答案:
(1)注重课程目标的完整性,强调学生的全面发展;
(2)重视基础知识的学习,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
(3)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
(4)着眼于未来,注重能力培养;
(5)强调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
(6)强调国际意识的培养。
3.课程资源开发的策略有哪些?
参考答案:
(1)需求导向策略;(2)增强特性策略;(3)因地制宜策略;(4)全员参与策略。
4.研究、发展和传播模式(RD&D)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参考答案:
研究、发展和传播模式(RD&D)认为课程实施过程就是把一项课程改革付诸实践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包含了前后相续的研究(research)、发展(development)、传播(diffusion)和采用(adoption)四个阶段:研究阶段的目的在于确立新课程的价值取向和指导原则、建立教学的基本原则;发展阶段主要把先前的价值取向和基本原理运用到具体的课程开发中,以使新课程从理论形态走向实物形态;传播阶段的主要任务在于把新课程介绍、传播给教师;采用阶段指教师在学校情境中对新课程的关注和运用。
5.我国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是什么?
参考答案:
(1)改变课程目标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2)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并设置综合课程,以适应不同地区和学生发展的需求,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3)改变课程内容“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4)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5)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
(6)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
三、理论阐述
1.关于课程的本质有许多不同的认识,你是如何看待这个问题的?
参考答案:
(1)课程即学问和学科
把课程等同于学问(discipline)和学科(subject),是出现最早且流行甚广的一种观点。把课程看作是学问和学科,在一定程度上概括出了课程的主体,但并没有反映出课程的全部。
(2)课程即书面的教学(活动)计划
把课程看作是书面的教学(活动)计划,把教学的范围、序列和进程安排,甚至教学方法和技术设计都包含在内,力图实现对课程的较全面把握,既注重对教学内容的安排,又强调教学活动过程的预设,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课程的内涵。但这种观点也存在以下三个问题:第一,过于重视计划性;第二,过于重视“书面化”的课程形式,而忽视了真实教学情境的课程意义;第三,把教学计划等同于课程,混淆了课程与教学的概念,缩小了课程的外延,导致课程研究的狭窄化
(3)课程即预期的学习结果或目标
这一课程定义以行为主义心理学和科学管理原理为基础,强调目标预测、行为控制和工作效率,在课程设计时注重事先制定结构化和序列化的学习目标,以此作为教学活动进行的基础。它将课程计划和教学情境进行了明确的区分,这一做法是十分必要的。但把课程仅看作预期的学习结果或目标,不能处理好学习结果的预期性和非预期性之间的关系,不能处理好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的关系,容易导致对校园环境、师生互动、心理气氛等与学生成长有重要关系的非预期因素和过程的忽视。
(4)课程即学习经验
把课程看作学习经验,实际上是把教学作为课程实施的一部分,把教师作为课程发展人员的一部分,同时兼顾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并暗示课程改革不是单纯的学科或教材的改革,因此,其积极意义值得我们肯定。但批评者也指出了这种观点的不足之处①未能指出何种经验应由学校或其他机构提供;②可能排除了系统化的知识;③即使在教师的指导下,亦可能包含好的和不好的经验;④未指出经验所要达到的结果,似乎以学习经验为目标。
(5)课程即文化再生产
课程与文化之间存在着复杂的关系,有研究者对此给予了高度关注,把课程看作是一种文化现象,并从文化产生、发展的现象和规律出发揭示课程的内涵。文化的再生产方式可以分为两种,一是在文化传播过程中实现的文化选择,二是在文化变革过程中实现的文化创新。
从整个社会文化的大背景出发来考察课程现象,研究课程问题,有助于加强学校课程与社会生活的联系,为我们深入理解课程、研究课程提供了宽广的视野和新颖的思路,有利于深化人们对课程本质的认识。但如果看不到课程作为一种文化现象的特殊性,以及文化本身的复杂性,特别是人类在价值观和意识形态等方面的巨大差异性,则不利于我们对课程的恰当认识。
综上所述,课程作为学校教育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实现教育目标的主要手段和媒介,其本质内涵应是指在学校教育环境中,旨在使学生获得的、促进其身心全面发展的教育性经验体系。这一本质概括反映出学校课程具有如下特点:
第一、客体性。相对于学习者来说,课程是一种外在于学习主体的客观存在,是学习主体认识和经验的对象,而不是主观性的自我意识或观念。
第二、目的性。从人类教育活动所特有的育人目的性角度看,课程也无非是实现育人目标的手段,具有预期的目标指向性,如促进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
第三、经验性。作为一种重要的教育影响因素、一个教师和学生共同作用的对象,课程应该是可以通过认识和实践而转化为个体经验的,不管这种经验是知识性的,还是活动性的。
第四、教育性。从内容性质看,学校课程应在学校环境中对学生具有教育意义和作用,缺乏教育性的经验不属于课程范围之列。
第五、系统性。具有预期目标的课程不论其存在形式如何,总脱离不了一定的结构系统,包括横向的组织与纵向的序列。
2.课程结构的优化是课程改革中的重要问题,您认为如何实现课程结构的优化?
参考答案:
课程结构中的矛盾是复杂多样的,它既涉及理论层面的问题,例如怎样的教育才是好的教育等基本命题,也涉及实践层面的问题,如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更涉及到了制度层面的问题,如教育评价制度的改革。正是从这个意义上,对于如何解决课程结构中的矛盾问题,我们赞同这样的观点:“课程结构中的矛盾决不仅仅是一种操作方式的变革就可以解决的,也不仅仅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教与学的矛盾。它是教育内外各种因素围绕“教什么”、“怎么教”,学生“学什么”、“怎么学”,“办学的根本价值何在”等教育的根本问题在基础教育关键环节上表现出来的直接触及基础教育性质、任务、目标的矛盾。”
为此,课程结构的优化,也要从理论、实践和制度三个层面入手加以解决:
第一,从理论层面加强对课程目标和课程理念的检讨,厘清课程结构优化的价值标准。
第二,从实践层面关注对课程结构内部构成要素的研究,确立课程结构优化的事实标准。
第三,从制度层面营造课程结构实施所需要的制度环境,确保理想的课程结构在实践中获得生命力。
四、案例分析
1.阅读材料
西方17世纪科学革命以来,科技突发猛进,改变了整个世界。世界各民族都不得不奋力于消除科技落后的民族危机。即便美国,在1957年苏联卫星上天后,美国人也强烈反思,说美国的科学教育落后了。但这时,另有教育家认为,美国落后的不是科学教育,而是艺术教育。还有教育家认为,欧洲人一直说美国没有历史、没有文化,视美国人为“乡巴佬”,美国应该花大力气发展文化艺术教育,建立美国人的文化价值体系。——摘自:王宏甲著:《中国新教育风暴》,北京出版社2004年版,第171页。
请结合现代课程的基本理念,谈谈您对此争论的看法。
参考答案:
在西方,科学主义和人本主义围绕着客观与主观、理智与直觉、知识与价值等问题展开了旷日持久的争论,反映在课程领域里,便形成了科学主义课程文化观和人本主义文化观。他们之间由矛盾冲突到最终走向融合,形成科学与人文相结合的课程文化观,是现代课程发展的必由之路。
(一)两极之间的对立:科学主义课程文化观与人本主义课程文化观的矛盾冲突
科学主义是科学文化发挥到极致的表现,它的核心是“科学崇拜”和“工具理性”。科学主义课程文化观在课程发展史上确实发挥了许多积极的作用,尤其是对人的理性发展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具有重大的促进作用。但是,随着实践的发展,这种课程观的缺陷日益暴露出来,学校成了再生产唯科学主义文化的“工厂”,“工具理性”日益膨胀,“价值理性”日渐衰微,丰富的人性开始消失,造就了“单向性”的社会和“单面向的人”。
人本主义是人文文化发挥到极致的表现,它反对社会的划一性和人的机器化,否认人的理性的作用,否认科学技术的价值,认为只有人的非理性因素,诸如人的情感、意志等等,才是人的存在、人的本质,而理性和科学不过是意志的工具。
科学主义课程文化观与人本主义课程文化观对课程问题的看法实际上都已自觉不自觉地陷入了“蔽于一曲”的境地,表现出“非此即彼”的二元思维方式,在“依据全人类的文化达成有关课程的学问、智慧和觉悟”方面,都做得不够,从而使课程发展失去了鲜活的文化生命,没有了开阔而奔放的文化胸襟,课程文化由此陷入了“科学主义”和“人本主义”的“樊篱”之中。
(二)寻求两极之间的平衡:科学主义课程文化观与人本主义课程文化观的融合趋势。
(三)科学人文性课程文化观的确立。
伴随着科学主义教育与人本主义教育逐步走向融合之势,课程文化也开始摆脱原有视野的局限,跨入到了新的视界中去,于是,科学人文性课程文化观便确立了。
2.阅读材料:
10除以5,得多少?
小儿7岁,在北京一所不错的学校读二年级。一次数学测验,有一道题是这样的:“10除以5,得多少?”小儿答:“10除以5得2”。不料被扣了0.5分。请教老师(试卷不由学校出,由学区统一出标准答案),老师说:原因是没有按规定答题,正确答案应是“得2”。好心的老师惋惜地告诉小儿,你这么写是不应该算错的,但上边对试卷答案有严格要求,以后做除法答题要从倒数第一个“逗号”开始,问什么,答什么,不要多写。
小儿记住了,但因此又带来一次“错误”。
这次的试题是:“26除以4商几,余几?”小儿答:商6余2。这次又被扣去0.5分。
我问孩子,为什么不按老师说的“从倒数第一个逗号开始答”?他很困惑地说:“总不能不答商,只答余数呀!要不,你说怎么答?”
我明知孩子说得有理,但也猜不透出题者的要求,只好说:“别管这些,按老师说的办法答,就写余2,看看老师怎么改。”
第二天,我们改的题又被判为错。向老师请教,老师也无可奈何地说,这次是试题出的不好,逗号不应该放在“余几”处。
小儿说:“我不会答题了。”
——摘自日《中国青年报》。
请结合当前的新课程改革,谈谈您对此材料的看法。
参考答案:
新课程改革立足于人的全面发展,突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要求课程评价发挥发展性评价的功能。
上述材料中的极端事例,就其表面现象来看,反映的是课程评价中的标准化和僵化的弊端,反映的是课程评价的异化,而其实质则反映了课程目标的异化,忽略了教育中重要的内容——学生生动活泼的发展。
第七章&&&&&&&&&
一、概念解释
1.教学:我们认为,教学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相结合或相统一的活动,具体而言,就是教师指导学生进行学习的话动,在这个活动中,学生掌握一定的知识和技能,同时身心获得一定的发展,形成一定的思想品德。
2.教学原则:教学原则是教学论研究的基本问题之一,它是沟通教学理论和教学实践的桥梁或中介,是根据一定的教学目的和对教学过程规律的认识而制定的对教学的基本要求,是指导教学活动的一般原理。
3.发现法:发现法又称探索法、研究法。它是指教师在学生学习要领和原理时,只给他一些事实(实例)和问题,让学生积极思考,独立探究,自行发现并掌握相应的原理和结论的一种方法。其指导思想是以学生为主体、独立实现对事物的认识过程。
4.讨论法:讨论法是在教师领导和参与下,学生以集体的组织形式,围绕某一中心论题,各抒己见,互相启发、共同探讨,搞清问题,理解并掌握知识的一种教学方法。
二、问题简答
1.怎样理解教学是学校的中心工作?
参考答案:
(1)学校是培养人才的专门场所,教学则是学校培养人才的基本途径,它在学校教育工作中所占的时间最多,涉及的知识面最广,对学生发展的影响最全面、深刻,对学校教育质量的影响也最大。
(2)因为中小学是为培养人才打基础的时期,也正是青少年长知识、长身体和形成世界观的重要时期,学校只有认真搞好教学,才能使青少年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发展智力和体力,树立正确的思想观点和道德观念,为全面发展打好基础。
(3)学校教育必须以教学为主,是就学校的工作安排而言的,指学校应将大部分时间用于教学:在内容上,以学习书本知识为主;在组织形式上,以课堂教学为主,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学校领导、教师必须树立教学为主的思想,同时也要有一定的制度和措施加以保证。
2.把教学看作是一种特殊交往,其优点何在?
参考答案:
把教学看作是一种交往并不是最终目的,其根本追求则是通过教学交往观,确立师生间一种平等的对话关系,“在对话这种交往形式下,教学走出了科学世界的藩篱,谋求科学世界、人文世界和生活世界的整合……使学生真正感受到其学习的过程就是自己的生活过程,教师也将这一过程视为自己生命活动的过程,在教学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和意义”。
3.教学过程有哪些基本功能?
参考答案:
(1)推动社会进步;(2)实现知识创新;(3)促进个体发展。
4.请说明“教学永远具有教育性”这一论断的合理性。
参考答案:
教学的教育性主要体现为一种价值指引性,表现为教学总会受到一定价值观的影响和制约。古往今来的任何教学活动,总是与价值观紧密相连的,不会存在价值无涉的教学活动。不管教师本人是否意识到,不管教师是否自觉到,教学活动总会对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产生影响。因此,教师不仅要注意反思自己的价值观,不断提高自身道德素养,更要注意在教学过程中加强对学生正确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教育,塑造学生健全人格,培养具有高尚道德情操的社会公民。
5.教师在运用循序渐进原则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参考答案:
循序渐进原则要求教师严格按照学科知识的内在逻辑结构和学生认识发展顺序系统连贯地进行教学,使学生的知识、技能、思想品德形成完整的体系。实际上,这是由科学知识的内在逻辑联系和学生认识活动的客观规律所决定的。
(1)按照学科知识体系的内在逻辑顺序进行系统的教学;
(2)遵循学生认识发展规律组织教学;
(3)指导学生循序渐进地学习。
三、理论阐述
1.目前理论界对教学的本质具有多种观点,您如何评价这些观点?
参考答案:
在回答此问题时,应该考虑如下要点与思路:
首先能列举出各主要观点的主要内容;其次,对各种观点的利弊进行分析;最后,形成自己言之有理的观点。
2.您怎么看待教学方法未来发展的特点与趋势?
参考答案: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1)首先能从中外教学方法的发展中总结出一定的规律性,具有历史的观点;(2)结合未来社会发展的特点及其对人才的需求,具有社会的观点;(3)从教学方法自身的特点入手,具有学科的观点;(4)从教学主体的特点入手,具有人文关怀的观点。
四、案例分析
1.阅读材料:
许多中小学老师认为,孩子在课堂上就应该老老实实、认认真真地听课,并把那些爱“插嘴”的孩子批评为不懂礼貌、不守规矩。
记者近日在一所小学听了一节公开课《邱少云》,当老师正讲在兴头上时,一名小男孩举起手提问,“老师,为什么蓝蓝的天上没有闪闪的星?为什么邱少云身上带着子弹、手榴弹而不爆炸呢?”。老师一时语塞,碍于有人听课便严肃地说道,“书上一直就是这么写的,至于其他的下课再讨论吧。”小男孩只好怏怏地坐下,一节课也没再举手发言。在场的许多教育专家、教师都对老师的这件事的处理表示异议。——摘自《天津日报》
请结合所学的教学理论,谈谈您对这一事情的看法。
参考答案:
这个材料主要讨论的是教学观的问题,即怎样的教学是好的教学,教学应该怎样进行的问题。
(1)教学不是简单的教师讲、学生听,不是单纯的知识授受,不是书上说什么就是什么,好的教学应该是能引发学生主动探究的兴趣、引发学生的主动思考,提问则是学生深入思考的前奏。
(2)教师教学需要备课,但不是背课,应该学会处理预设和生成的关系,学会处理应付课堂突发事件的能力,具有教育机智。
2.阅读材料:
如 此 启 发
父亲教儿子认字,当教到“天”字时,为了加深孩子的印象,他开始启发孩子,就问:“你头顶上是什么?”
& 儿子想了想说:“头发。”
“头发上面是什么呢?”
“屋顶。”
“屋顶上面呢?”
“瓦片。”
父亲火了,一拍桌子:“笨蛋,你好好看看,上面到底还有什么?”
儿子吓得“哇”地哭了:“还有,还有小鸟在飞”。
请联系所学的有关教学原则,分析父亲启发失败的原因。
参考答案:
此材料主要讨论启发诱导原则的相关问题。启发诱导的确重要,但一定要得法,否则就会出现上述材料中的尴尬局面。
启发诱导应该做到“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教师应做到不过多地干预学生的学习过程,让学生达到“心愤愤”、“口悱悱”的状态。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教育心理学简答题汇总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