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对论文研究成果怎么写出口有何管制

中美贸易出口管制问题的成因
中美贸易出口管制问题的成因
08-12-07 &匿名提问 发布
一、中美贸易失衡的现状   中美贸易失衡是指从1993年(中方统计,美方统计最早出现在1983 年)以来中美贸易中中国所处的顺差状态。中美自1979年建交以来,特别是1997年和1998年两国元首实现互访,中美两国确立面向21世纪的建设性伙 伴关系,以及1999 年11月15日关于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中美双边谈判结束以来,双边贸易发展迅速。据中国海关统计,中美双边贸易额从1978年的9.9亿美元增加到 2005年的2116.3亿美元,增长了213倍,美国已经成为中国第二大贸易伙伴。但是,随着中美双边贸易的迅速发展,贸易不平衡的问题也日益突出。据 美国商务部统计,2005年美中双边贸易逆差额突破2000亿美元,达到2016.3亿美元,2006年继续增加,达到2325.5亿美元,比2005年 同期增加309.2亿美元。据中国商务部统计,2007年,中美贸易顺差达到1633.2亿美元,同比增长13.2%。
  二、中美贸易产生失衡的原因  关于中美贸易产生失衡的原因,学界有以下两种观点:
(一)人民币汇率低估论   实证分析结果显示,1983-2004年的人民币汇率与美中贸易逆差的扩大有内在联系。但是人民币汇率低估论无法解释1993年后( 年)人民币汇率保持不变、中美进出口相对价格基本保持不变的情况下,中美贸易顺差仍在不断扩大的现象,更无法解释日后,在人民币汇率不 断升值的情况下,中美贸易顺差仍加速扩大。这足以说明汇率变化与逆差变化并不完全一致。另外,汇率对贸易的实际影响也是微不足道的。即使按照人民币被低估 15%~20%的尺度测算,由此增加中美贸易顺差也不过100 亿美元左右。无论按中方或美方统计,这只是全部贸易顺差的一小部分,对贸易平衡的影响有限。
(二)中美储蓄—投资差异论  在凯恩 斯有效需求论影响下,美国战后一直在推行高消费政策,使美国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消费大国。而与美国相反,中国一贯推行的都是低消费政策。人均收入增长缓 慢,严重制约了中国城乡居民消费的增加。两国的储蓄—投资差异直接或间接导致了两国内部结构失衡、两国劳动力成本差异以及两国生产和出口的商品价格差异, 进一步推动中美贸易顺差。  然而,储蓄论不能充分解释两国需求价格弹性大的初级产品贸易顺差扩大的原因。传统经济学研究认为,初级产品与制成品 相比,需求价格弹性较大,即当价格变动时,初级产品需求量的变化更大。在美中贸易方面,当美元汇率上升时,从中国进口的初级产品价格下降,需求上升,由于 其需求价格弹性较大,因而受汇率变动影响较大,这意味着美国对中国初级产品进口的增加趋势要比制成品进口的增加趋势大,随着美元汇率强势,美国对中国初级 产品贸易应更容易出现贸易逆差,但事实与此相反,这是储蓄论难以解释的。  人民币汇率低估论和中美两国储蓄投资差异论都没有充分地解释中美贸易 顺差持续上升的原因。中美贸易顺差扩大的实质原因是外商对华直接投资的增加,外商对华产业转移引致中美双边制造类商品贸易的巨额顺差。同时,美国对华出口 管制,也使外商对华高技术产业直接投资增加,引致中国高技术产品贸易顺差。  1.外商直接投资导致了巨额贸易顺差。目前的中国贸易顺差有两大突 出特点:第一,在对外贸易方式上,中国对外贸易顺差以加工贸易顺差为主,2007年中国对外贸易顺差达到2622亿美元,其中加工贸易顺差占幅巨大;第 二,在对外贸易的企业类型上,中国对外贸易顺差以外商直接投资企业对外贸易顺差为主,2005年外商直接投资企业对外贸易顺差占中国贸易顺差总额的比重最 高达到55.1%。2007年1-8月外商投资企业贸易顺差达到792.53亿美元,占中国贸易顺差的比重为48.99%。  目前中国在以发达国家技术密集型产业为主的全球生产工序中,主要从事的是劳动密集型工序。这种贸易现实使中国国内制造商只能从出口到美国的最终产品收益中赚取较低的加工费用,一般仅占出口产品价值的20%,大部分收益则被美日等国的在中国投资企业赚取。   2.美国对华技术出口管制也增加了贸易顺差。20世纪90年代初以来的“克林顿政府”与“布什政府”时期,美国一直将中国划入出口管制的“V组”国家, 然而,美国在对华政策的具体实施中,仍保有很多歧视性规定,使中国在美国对外出口中并未真正享受到“V组”国家的待遇。长期的对华出口管制无形中加剧了美 中贸易的长期失衡。  目前,中国已经成为美国高新技术产品的最大供应商,2006年中国对美高技术产品贸易顺差高达550.77亿美元。同时, 中国对日本、东盟、韩国、中国台湾等经济体的高技术产品出现贸易逆差。与这些经济体相比,美国无论在高技术研发水平上,还是在高技术产业规模上,都要强的 多,但从国内现有的统计数据看,2004年中国从日本、东盟、韩国、中国台湾等经济体进口的高技术产品额分别达到298.4亿美元、304.7亿美元、 178.5亿美元、241.6亿美元,远远超过同期中国对美进口145.8亿美元,这与美国高技术产业发展水平世界第一的地位不相符。  3.中美双边统计的差异。造成美中双边统计差异的原因有很多,如美中双边统计方式的不同、转口贸易统计标准不同、转口加价、服务贸易统计的差异、运输时滞等。  三、面对中美贸易顺差的调整战略与对策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调整中美贸易顺差应以“互利共赢”为指导思想。缩小美中贸易失衡规模的关键是改善我国的出口结构,引导外资向非加工装配类行业多投资。 美国也应拿出诚意与实际行动,放宽对中国出口的许多不合理限制。同时,应该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和跨国经营。下面是一些解决中美贸易失衡的对策措 施:  1.在做好“防范资本外逃”准备的基础上,建立以“所有权”为基础的贸易统计体系。经济全球化背景下,造成中美贸易失衡的主要原因之一是 美国在华直接投资企业在中国的销售额未计入美国对中国的出口统计中,以及外商在华直接投资企业对美贸易顺差余额被计入中国对美贸易顺差中,最终导致美中贸 易逆差被“制度性”的夸大。  在建立以“所有权”为基础的贸易差额统计体系时,必须做好对未来我国资本市场开放时可能出现的“资本外逃”等问题 的防范。因为建立以“所有权”为基础的贸易差额统计体系的前提是各国资本流出流入的真正自由化。只有实现了资本流出流入的自由化,跨国公司附属机构在东道 国的销售所得才能真正回到母国,真正反映母国从跨国公司本地销售中获得的收益,从而将这笔收益计入母国对东道国的出口中。  2.加快东亚区域自 由化进程,转移中国对美贸易顺差。加快与日韩及东盟间的“10+3”自由贸易区建设,加快以对亚洲周边国家(或地区)为主要目标国(或地区)的“走出去” 进程,扩大对这些地区的直接投资,通过建立加工装配类的对外直接投资企业,扩大这些企业对美出口,缩小中国对美加工贸易的出口。  3.完善引资 政策,继续加强对外资流向的政策引导。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按照WTO的国民待遇原则开始调整自己的引资优惠政策,对所有外商直接投资企业 取消低国民待遇,实施国民待遇。同时,在此基础上对部分产业继续实施超国民待遇。具体表现在:对流入劳动密集型的加工装配类产业部门降低外资优惠水平,从 “超国民待遇”转向“国民待遇”。同时,将优惠政策集中于能够迅速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加速国内产业结构升级的新兴高技术产业与服务业,继续给予流入这些行业 的外资“超国民待遇”,这种引资优惠政策的不平衡,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外商对华加工装配类制造业直接投资的扩大速度。  4.改善中美政治关系,游 说美国政府及国内利益集团。当前在调整美中贸易失衡时,中国政府应做的重要工作之一,就是要想方设法改善中美政治关系,消除美国对中国“社会主义国家身份 ”的忧虑,将中国视为“正常的”贸易伙伴,发展双边各类贸易。目前,游说美国政府最有效的途径之一是通过游说美国国内的部分利益集团,使美国政府放弃对中 国的高技术产品出口管制。  5.继续鼓励扩大内需,将外资在华企业对外出口转为对内销售。中国低消费政策也是中美贸易逆差产生的重要原因之一。 因为低消费政策使中国生产大于其支出,供给大于需求,结果使中国“过剩”产品大量流向包括美国在内的高消费国家,从而导致中美贸易顺差。所以,中国应积极 扩大内需,彻底扭转低消费的现状。  6.以“我”为主,渐进式推进人民币的汇率制度改革。人民币汇率的改革不能听从美、日等发达国家的要求,任 意进行“激进式”的改革。汇率升值过程必须以“我”为主,要坚持汇率升值的同时做好防范国内金融风险的准备,渐进式地推行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使人民币汇 率在充分考虑市场供求关系的基础上,真正做到有管理的浮动。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贸易差额论又称“贸易平衡论”,晚期重商主义的主要学说。晚期以“贸易差额论”为中心,代表人物是英国的托马斯·孟。晚期重商主义盛行于16世纪中叶到17世纪中叶,这时西欧各国工厂手工业有了较大的发展,对推动国际贸易发展显示了巨大的作用。目录 [隐藏] 1 简介 2 历史背景 3 理论思想 4 政策主张 5 简评 6 参考资料
贸易差额论-简介    《重商主义经济学》晚期重商主义者主张国家应允许货币输出国外,购买本国生产所需的原材料或进行转口贸易,发展生产,但仍然坚持买少卖多的原则。贸易差额论在认识上比货币差额论向前推进了一步,但不论是货币差额论还是贸易差额论,它们都把货币和财富混为一谈,认为一国拥有的黄金和白银越多,就越富有,总之,财富就是金银,金银是财富的唯一形态,是衡量国家富裕程度的唯一尺度。 贸易差额论鼓励输出货币从而输入更多的货币,这在资本原始积累后期,对西欧主要国家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成长曾起一定的促进作用。 早期重商主义以“货币差额论”为中心,代表人物是英国的威廉·斯塔福(W. Stafford);早期的重商主义流行于15世纪到16世纪中叶的西欧各国,重商主义者主张在对外贸易中少买多卖或不买,用以积累货币,而且积极鼓吹国家采取强制手段禁止货币输出。 贸易差额论-历史背景    贸易差额论贸易差额论是16~17世纪由一些巨商、律师、政府官员等在实际的贸易、工业、航运和行政工作中提出的国际贸易理论。16世纪是封建社会晚期,商品货币关系已有一定程度的发展,封建自然经济已趋于瓦解。在社会制度解体中出现了资本主义的工场手工业,雇佣劳动关系普遍出现。在这种形势下,为了适应日益增长的商品生产的需要,新兴资产阶级强烈要求消除封建市场割裂状态并建立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在这一时期,商业资本不断发展,在经济生活中居于统治地位。为扩大产品销路,商业资本不满足于国内市场,积极寻求国外市场,进一步扩大对外贸易。于是便出现了反映商业资本向外扩张的思想,即重商主义。商业资本虽然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形成过程中产生过重要作用,但它本身却不能创造出任何新的生产方式。商业资本仅是在资本原始积累时期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产生创造了前提条件,成为工业资本的先驱,而工业资本的出现才真正能形成一种新的生产方式,即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商业资本就是在封建经济逐渐崩溃和资本主义经济逐渐形成的过程之中占据了主导地位的。这一时期的对外贸易主要是通过“贩运贸易”来获取商业利润的,目的在于互通有无和增加财富。当时的一些地理大发现也为对外贸易的开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贸易差额论-理论思想    07年1-3月英国主要进口商品构成(一)重商主义的财富观贸易差额论是以重商主义的财富观为基础的。重商主义者认为,财富就是金银,金银代表财富,一国是否富裕,主要取决于该国所拥有的金银数量,金银的增加就意味着财富的增加。国家一切经济政策和经济活动的目的都应是为了获取金银。 重商主义这种财富观的主要错误是把货币(金银)与财富混为了一谈。这反映了当时西欧新兴资产阶级积累货币资本的狂热和追求金银的强烈愿望。 (二)贸易差额论认为对外贸易顺差是增加金银的主要途径 贸易差额论者从重商主义的财富观出发,认为增加一国的金银拥有量可以通过两条途径:一是开采金银矿藏;二是通过对外贸易顺差使金银流入国内。他们认为,后者比前者更重要,因为各国金银蕴藏量差别很大,并且数量是一定的,即使金银矿藏丰富的国家,也有开采枯竭的一天。 重商主义者认为,金银的取得主要来自于贸易领域。他们又认为,国内贸易虽然也对国家有利,但由于贸易发生在一国之内,一人之所得,则为他人之所失,并不能增加一个国家的金银总量,因而不能成为财富的来源。只有通过对外贸易并保持顺差,才会使外国的金银流入国内。因此,这种理论被称作贸易差额论。 (三)贸易差额论的两个阶段 1、早期的贸易差额论。早期的贸易差额论也被称作“货币差额论”,其主要代表人物是英国的威廉·斯塔福(年)和法国的安徒尼·德·蒙克列钦(年)。其代表作有斯塔福的《对我国同胞某些控诉的评述》和蒙克列钦的《献给国王和王后的政治经济学概论》等。 早期的贸易差额论者非常片面地解释和实施“外贸顺差”政策,极力主张通过国家严厉的行政手段来增加金银财富。严格控制外国工业品和奢侈品的流入,即使外国产品价格大大低于本国也不准进口。金银一旦流入国内就绝对不允许再流出,违者处以重罚。如当时的英国、西班牙和葡萄牙等国都颁布了法令,制定了惩罚措施,禁止把金银货币输出国外;同时规定外国商人在出售货物后必须购买当地商品,而本国商人在国外出售商品,必须直接换回金银货币。早期贸易差额论的主要特点,是要求对外贸易中的每笔交易和对每个国家都保持顺差,任何交易都不允许出现逆差,以此达到增加货币财富的目的。 2、晚期的贸易差额论。晚期贸易差额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英国的托马斯·曼(年)和法国的让·柯尔培尔(年)。其代表作是托马斯·曼的著作《英国得自对外贸易的财富》,这本书曾被称作“重商主义的圣经”。晚期贸易差额论者也认为应尽量争取外贸顺差,以防止货币外流和增加金银财富。但他们与早期贸易差额论者的一个明显区别是不反对把金银货币输出国外。认为在对外贸易中只要始终坚持多卖少买的方针,即付给外国的货币始终少于从外国收回的货币,那么金银就会以外贸顺差的形式流入国内,就能达到保持本国货币收入不断增长的目的。衡量一国在国际贸易中是否盈亏,金银是否流入国内,要视总的贸易收支状况,不赞同早期贸易差额论的“每笔贸易都要求顺差”的思想。17~18世纪,英、法、德等国都陆续采用了这种重商主义理论,使用关税保护、奖出限入及转口贸易等方法,对殖民地区进行贱买贵卖、少买多卖来维持贸易顺差和积累金银财富。 贸易差额论-政策主张    贸易差额论贸易差额论的政策主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货币管制政策 贸易差额论者主张政府干预经济生活,特别是在货币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方面一定要由政府进行严格管制。主张严禁金银输出,贵金属一旦进口以后,就必须留在国内。当时英国规定输出金银为大罪,西班牙则最为严厉,输出金银者最高可判死刑。另一方面,各国又都在利用各种方式尽力吸收外国金银。晚期的贸易差额论者的货币政策有所松动,着重追求贸易顺差。 (二)对外贸易垄断政策 当时西欧各国都对国际贸易实行国家控制和垄断的政策。通过贸易垄断,西欧各国从殖民地获取廉价原料,运回本国加工成制成品,然后高价向殖民地国家出售。如葡萄牙政府就直接控制本国与东方的贸易,西班牙政府则垄断从美洲殖民地获得的廉价原料。 (三)奖出限入政策 各国都采取种种鼓励出口、限制进口的贸易保护政策。比如,当本国货在国际或国内难以与外国货竞争时,可以退还对原料征收的各种税款,必要时还给予补贴。也有的国家以各种措施阻止原料或半制成品的出口,鼓励制成品的出口,并用现金奖励在外国市场上出售本国商品的商人。各国对进口消费品则几乎无一例外地征收重税,这样使其价格高到让消费者难以购买的地步,同时对重要的机器设备和原材料则减免进口税。 (四)鼓励发展本国航运的政策 重商主义者认为,强大的商船队是一个国家外贸发达和经济强盛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应积极发展航运事业,为本国商品出口及转运创造有利条件。还主张应禁止外国船只从事本国沿海航运及本土与殖民地之间的航运。如英国在17世纪制定的航海法案最为典型,规定沿海贸易必须使用英国船舶,从其他国家运到英国和英国殖民地的货物也必须使用英国船舶。(五)发展本国工业的政策发展本国工业的政策贸易差额论者认为,只有多卖商品,才能实现贸易顺差。因此,一定要大力发展本国工业,增强本国产品在世界市场上的竞争力,以保持出口优势。因而,当时各国都制定有鼓励本国工业发展的政策。这些政策的主要内容有:(1)向工场手工业者发放条件较优惠的贷款; (2)为发展本国的技术性产业而高薪聘请外国工匠并禁止本国熟练技术工人外流; (3)对进口的新技术设备减免关税并限制本国的新技术设备输出; (4)为了降低工业生产成本,各国普遍实行低工资制; (5)为了提高产品的质量竞争力,制定各种工业管理条例,加强产品生产的质量管理。贸易差额论-简评    1、贸易差额论的理论和政策适应当时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要求,促进了资本的原始积累,推动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发展。但是,随着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这种理论和政策与资本主义的经济基础发生了深刻的矛盾,由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因素变为阻碍生产力发展的桎梏。 2、贸易差额论实际隐含着一个错误的假定前提,即认为世界的物质财富是固定的、有限的。这个固定的物质财富在不同的国家之间进行分配,一国之所得必为他国之所失。这种对世界资源的静态认识,必然导致将国际贸易作为一种只对单方有利的竞争。所以为了在竞争中得益,就必须采取损人利己的方法,最终的目标是使本国的实力得以增强,使对方的实力得以削弱。 3、贸易差额论认为财富和利润都产生于流通过程的观点是错误的。他们认为,流通及外贸是财富和价值增值的源泉,将黄金和白银当作唯一的财富。这一切都反映了商业资产阶级的历史局限性,难以洞察资本主义制度的实质,仅限于简单描述他们从社会生活表面见到的那些经济现象。真正的现代经济学则是将研究领域由流通过程转向生产过程。 4、贸易差额论是最早的国际贸易理论,但是在理论上是肤浅不成熟的,没有形成系统的理论。这种理论只是研究如何从国外得到金银,没能进一步探讨国际贸易产生的原因,以及是否能为所有参加国带来贸易利益。因此,它也认识不到国际贸易有促进各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 5、贸易差额论的政策主张有着积极意义。贸易差额论产生于从封建主义过渡到资本主义的阶段,距今虽已400多年,然而它的某些政策主张对于广大发展中国家仍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如积极发展出口工业,提高产品质量,保持出口产品的竞争优势;禁止奢侈品进口和对一般制成品奖出限入;实行保护贸易政策,保护本国的民族工业等。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自主创新能力是国家竞争力的核心。一个国家只有拥有强大的自主创新能力,才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把握先机、赢得主动。中央提出要坚持把推动自主创新摆在全部科技工作的突出位置,是顺应形势要求的,是国家的重大战略抉择。 自主创新从内容上包括三方面的含义:一是原始性创新,即通过科研和开发,努力获得更 多科学发现与技术发明;二是集成创新,即通过各种相关技术成果融合汇聚,形成具有市场竞争力的产品和产业;三是引进技术消化、吸收和再创新:在积极引进国外先进技术与设备的基础上,进行充分地消化吸收和再创新。 自主创新在过程上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知识创新,二是技术创新。知识创新是着重对自然界的研究并获得新发现,具有基础性特点,主要以大学和科研院所为主体;技术创新则是着重将基础科学研究成果转化为技术服务人类,强调成果的应用性,它往往以企业为主体。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的有效衔接就在于两个创新主体的有机结合。就是说,作为技术创新的主体的企业主动向高校和科研机构进行投入或者提出所需要的带有产业化的科研方向,以获取原创性成果,实现原始创新。作为知识创新主体的高校和科研机构主动参与技术创新过程,用知识创新成果解决其技术创新的难题,主动将知识创新成果在企业转化。 原创性、高起点、高水平、高质量的科技创新活动,是高水平大学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使命,也是其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根本。研究型大学由于其自身的优势,日益成为我国知识创新的主力军,成为高素质创新人才培养的摇篮,成为推动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重要方面军,在国家自主创新体系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如多学科优势便于学科交叉和知识创新;高水平的师资队伍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先进的科研设备创造良好的条件保障;宽松和谐的学术氛围构建适宜的组织文化,等等。世界一流大学都是知识创新能力最强的大学,在基础性、前瞻性、前沿性的科学研究中作出了卓越的贡献。据相关数据,影响人类的70%重大科研成果和绝大多数诺贝尔奖获得者均来自世界一流大学。据有关统计,2004年大学获国家自然科学奖、技术发明奖和科技进步奖分别占总数的64.3%、60%和55.1%;2004年大学共申请专利12997项,获专利授权5381项,并取得一大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技术成果;2003年大学在国内发表论文18.1万篇,占总数的66%;三大检索系统(美国SCI、EI、ISTP)收录论文数,大学占总数的68.5%。这些成果很大部分是由研究型大学创造的。据武书连2004年发布的大学评价,36所研究型大学的科研成果占全国普通高校的62.16%,博士生导师数量占全国普通高校的58.92%,培养硕士生和博士生的数量分别占全国普通高校总数的45.79%和66.35%。 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也是研究型大学自身发展的需要,是我国研究型大学实现其跨越式发展的根本。努力创造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原创性科研成果,培养和造就具有创新能力的高素质精英人才,这是我国研究型大学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使命,也是创建世界一流大学或世界高水平大学的必经之路。在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进程中,高校这支最大的师生创新群体必须以凝聚学科方向、创造标志成果、汇集创新队伍、构筑学科基地为科技创新的基本战略,着力提高解决当前和未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科技问题的能力,放眼国民经济主战场,瞄准尖端科技的战略需求,围绕国家目标,以重大科研项目为驱动,加强基础性、前瞻性和前沿性的科学研究,实现关键技术的自主知识产权,大力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化,为国家产业结构调整和行业技术升级作贡献。在贡献中求支持,在服务中求发展。 那么,我国研究型大学如何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根据南京大学科技创新体系构建和发展的经验,笔者认为,主要应把握好四个方面。 一是创新观念。首先,要充分重视基础研究。21世纪科学与技术的发展趋势是互相融合,呈现出“科学技术化,技术科学化”的明显特点,科学与技术、基础研究和应用开发之间的关联越来越紧密。基础研究作为自主创新的源头,决定着技术创新。谁会想到现在无处不在的计算机、互联网的技术基础是源于20世纪初发现的狭义相对论和量子力学,而且发展如此之快。正如李政道先生所说:“只有重视基础科学研究,才能永远保持自主创新的能力。谁重视了基础科学研究,谁就掌握了主动权,就能自主创新。”因此,研究型大学要发挥基础研究的优势,努力提高原始性创新与知识创新能力,为国家自主创新体系建设打下坚实的基础。其次,要重视结合国家目标导向的研究工作。研究型大学是一个国家增强核心竞争力的中坚力量,因此,它们在进行科学研究时,必须紧紧围绕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需要,把个人自由探索与国家目标导向研究结合起来,积极推动基础研究成果向应用性转化,不断提高国家的自主创新能力。 在这个方面,南京大学一直是极为重视的。南京大学在巩固并加强基础研究的基础上,围绕“如何构建知识与技术创新体系”在全校范围展开了大讨论,明确了“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个人自由探索与国家目标导向研究同等重要”的理念与目标,并把构建南京大学“知识创新体系”、“技术创新体系”和“人才培养创新体系”作为学校“十一五”规划三大战略目标来抓。 二是创新机制。一方面是以“985二期”工程为契机,创新学科与科研组织管理模式,搭建研究型大学多学科交叉与科技创新平台。这些年来,南京大学在这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211工程”建设期间,根据现代学科发展趋势与本校学科发展特点,建设学科群,加强学科交叉与融合;“985工程”一期,又在国际科技前沿领域着力选择少数几个突破口,在全国高校率先设立“学科特区”,以形成局部优势,促进学科交叉和新兴学科成长。“学科特区”创立全新的管理机制,遵循国际惯例,采用所长全面负责制,在用人、分配等方面有充分的自主权。经过几年的发展,这几个“学科特区”都取得了不少成果,显示了旺盛的生命力和突出的创新能力。以分子医学研究所为例,成立六年以来,共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发表SCI论文23篇,其中一篇发表在影响引子大于12的刊物《循环》上;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重要项目24项,经费达4877万元,申请专利18项;承担7个一类新药和3个二类新药的研发工作;3人获聘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2人获国家杰出青年基金。另一方面是在管理机制上,以人为本,建立和完善现代大学制度,以制度创新推动研究型大学的自主创新。比如改革学校管理体制,进一步厘清校院系三级的权力分配;转变学校行政职能,加强学术权力在学校管理中的作用;加快教师评聘制度改革,逐步建立与国际接轨的教师评聘与人才评价机制,并实行人才评聘多元化标准,等等。创新是研究型大学的精神内核,而制度建设则是保障研究型大学持续创新的前提。大师云集、英才辈出、硕果累累,不是急功近利的改革措施和行政命令能催化出来的,而是完善现代大学制度、以人为本的产物。 三是创新队伍。人才是自主创新的主体,是自主创新的第一资源。建立一支高水平的教师队伍和若干高水平的学术创新团队,乃是决定研究型大学自主创新能力的关键。南京大学历年来一直坚持以“学科建设为龙头,队伍建设为核心”的办学思想。在队伍建设方面,主要采取了如下措施:改革教师评聘制度,短期考核与长期评定相结合,质量与数量相结合;引进优秀人才,特别重视从海外引进团队。到目前为止,从海外引进了近200名优秀人才;重视学校现有人才的培养,特别重视培养中青年学术骨干,学校建立了长期稳定的人才培养机制,并努力为他们提供一个适宜的成长环境;强调尊重人才,人才自重,提倡竞争、和谐、有序、协作的学术氛围。这些措施的实行不仅使南京大学建立了一支具有较高水平的教师队伍,而且还催生了若干创新团队,他们已经成为学校自主创新的骨干力量。在南京大学现有的1700多名专任教师中,就有30名院士,42名“长江学者”特聘教授,75名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4名国家级教学名师,教师获得博士学位的比例达51%。与此同时,南京大学特别重视学术团队建设,创立“大师+团队”模式,目前已经拥有5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遴选的“优秀创新研究群体”。以凝聚态物理学术团队为例,该研究群体目前有5位院士,9位“长江学者”特聘教授,11位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优秀的学术团队催生了一系列创新成果,近几年来该团队有4篇论文发表在“Science”和“Nature”上;5项科研成果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科研成果入选中国高校十大科技进展;3篇博士论文获全国优秀博士论文。 四是创新环境。环境创新是维系和促进自主创新的有力保障,它包括创新政策、法律法规、文化等软环境;信息网络、科研设施等硬环境;以及积极参与国际竞争合作的外部环境。南京大学这几年为科技自主创新创建一个较为良好的内外部环境做了大量工作:根据国家自主创新体系总体布局和学校学科发展特点,制订了学校自主创新近期和远期规划:在政策制定上优先考虑促进自主创新的源头——基础科学研究、自主创新的核心——创新人才的选拔任用等方面;加强创新文化建设,努力营造和谐包容的文化氛围,鼓励勇于创新、大胆质疑、宽容失败、敢为人先的拼搏精神。在这些指导思想下,南京大学SCI收录的论文数和被引用论文数一直名列全国高校前茅。2000年以来,共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10项,这在全国高校中是独一无二的。 在研究型大学创新环境中突出的是技术创新环境,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和鼓励应用性研究。南京大学在这方面也采取了一些积极措施。其中包括:1.构建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的制度架构,特别是构建应用人才的评价体系;2.成立科技成果转化中心,加速学校科技成果的转化进程;3.设立技术创新基金。学校首期出资500万元,社会融资500万元设立技术创新基金,由科技成果转化中心负责管理,将具有时效性、新颖性、实用性的成果快速推向市场;4.实施专利战略。这些措施初见成效。2002年至2005年4月,学校共申请446(1985年以来共751)件,其中第一发明人200人,涉及的人员共783人;从2003年开始实施专利战略,申请量每年翻了一番。2004年,申请量位居全国高校第九,发明专利申请位居第六。近5年来,学校积极推进官产学研合作模式创新,加强校企联盟,建立了一系列与政府、企业合作的实验室,与企业合作科技项目达2000余项,大大加快了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力度。 总的来说,研究型大学是一个国家构建自主创新体系的中坚力量。我国研究型大学必须紧紧围绕国家目标,瞄准尖端科技的战略需求,结合自身的办学特色与优势,加强基础性、前瞻性和前沿性的科学研究,实现关键技术的自主知识产权,大力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化,走出一条中国研究型大学的自主创新之路,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做出更大贡献。 增强国家的自主创新能力12大措施 1.政府加大科学投入,特别是基础科学以及航天、生物、新能源等高科技领域的投入。 2. 政府应大力扶持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自主创新能力、全球知名品牌的重点企业。 3. 政府采购时,要首先考虑采购拥有民族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 4. 加强知识产权保护。 5. 大力改善科技人员的待遇,用高薪吸引优秀人才。 6.对自主创新企业给予税收优惠政策。 7. 进一步完善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结合的创新体系。 8. 企业设立专项科研开发资金,按一定的产值比例,投入资金进行科技创9.新。 9.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实现资金变为技术、技术变为资金、资金变为更高层次技术的良性循环。 10. 建立高科技创业资金,为高新技术企业提供宽裕的发展环境。 11. 引进国外高科技人才。 12. 改变目前应试教育体系,大力培养青少年的创造力。 为什么必须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建议》指出,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科学技术发展的战略基点和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这是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出发作出的重要判断,是对未来五年乃至今后较长时间我国科技发展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作出的根本性战略部署。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科技发展水平和产业结构的技术构成发生了重大变化,劳动力素质也有了相当提高。但总的来看,面对日新月异的科学技术变革,面对日益强化的资源环境约束,面对以创新和技术升级为主要特征的激烈国际竞争,我国自主创新能力薄弱的问题已经日益成为发展的瓶颈制约。加快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是“十一五”时期引导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任务,这是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迫切需要,是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迫切需要,是增强我国综合国力和竞争力的迫切需要,也是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从根本上保障国家经济安全的迫切需要。 “十一五”时期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客观条件已经具备,主要体现在:一是国外技术储备急于获得新市场,这为我们发挥后发优势,进行必要的技术引进和主动选择创造了条件,使我国的自主创新有可能站在较高的起点上,并支付较低的成本;二是国内人才和科技储备已有相当基础,企业的研发能力有了明显增强,这得益于我国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三是巨大的内需市场将提供创新的广阔空间;四是我国公共财政实力大大增强;五是激励创新的体制和机制逐步建立,对产权和知识产权保护的力度加大,按要素参与分配已成为重要的分配原则,国家在税收、折旧、财政和投资等方面支持自主创新的政策体系正在形成。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必须坚持正确的方向和路径。要大力提高原始创新能力,形成创新的重要基础和科技竞争力的主要源泉。要大力加强集成创新能力,形成单项相关技术的集成创新优势,努力实现关键领域的整体突破。要加快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充分利用全球科技存量,形成后发优势加快发展。为了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必须确立企业在自主创新中的作用,加快建设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努力实现新技术的产业化。要发挥政府的战略导向、综合协调和服务功能,创造更好的创新环境。强有力的创新激励体系是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根本性制度保障,要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建立以保护知识产权为核心的激励体制框架,建立和完善创业风险投资,增强税收制度对创新的激励作用,努力吸引集聚高层次创新领军人才,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提供强大的动力来源。 研究型大学如何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自主创新能力是国家竞争力的核心。一个国家只有拥有强大的自主创新能力,才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把握先机、赢得主动。中央提出要坚持把推动自主创新摆在全部科技工作的突出位置,是顺应形势要求的,是国家的重大战略抉择。 自主创新从内容上包括三方面的含义:一是原始性创新,即通过科研和开发,努力获得更 多科学发现与技术发明;二是集成创新,即通过各种相关技术成果融合汇聚,形成具有市场竞争力的产品和产业;三是引进技术消化、吸收和再创新:在积极引进国外先进技术与设备的基础上,进行充分地消化吸收和再创新。 自主创新在过程上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知识创新,二是技术创新。知识创新是着重对自然界的研究并获得新发现,具有基础性特点,主要以大学和科研院所为主体;技术创新则是着重将基础科学研究成果转化为技术服务人类,强调成果的应用性,它往往以企业为主体。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的有效衔接就在于两个创新主体的有机结合。就是说,作为技术创新的主体的企业主动向高校和科研机构进行投入或者提出所需要的带有产业化的科研方向,以获取原创性成果,实现原始创新。作为知识创新主体的高校和科研机构主动参与技术创新过程,用知识创新成果解决其技术创新的难题,主动将知识创新成果在企业转化。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管制刀具出口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