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训练专业能换民族武术基本功训练专业吗

一品高考网 - 高中三年一路有你
高考网搜索、更快、更准、更精确
2015运动训练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报名考试时间
2015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报名考试时间
  第五条符合以下条件的考生可按本办法报考运动训练、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
  1、符合2015年报名条件;
  2、具备第四条所列项目之二级运动员(含)以上运动技术等级资格。
  第六条考生必须参加生源所在地省级招生考试机构组织的高考报名(具体按各省级招生考试机构要求执行)。
  第七条招生院校应当根据教育部有关规定和本办法,制订本校运动训练、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的。招生简章内容主要包括:高等学校全称、校址、层次、专业方向、办学类型、学习形式、招生人数及具体报考条件、考生身体健康状况要求、规则、学费标准、颁发学历证书的学校名称及证书种类,以及报名方式、专业考试时间、专业考试确认时间、地点、联系电话和其它有关事宜。
  第八条招生院校按本办法进行招生的招生简章须报当地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进行审核,审核批准后报省级招生主管部门备案。各招生院校必须认真履行招生简章中所公布的录取规则和有关承诺。
  第九条考生依据各院校招生简章要求,统一在&中国运动员文化教育网&()体育单招考试系统中进行考试报名,具体报名时间:
  冬季项目报名时间日至1月15日;
  其他项目报名时间日至3月15日。
  第十条报名考生运动技术等级以国家体育总局官方网站&运动员技术等级综合查询系统&截止日公示的数据信息为准。
  三、考试
  第十一条运动训练、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的招生实行文化考试和体育专项考试相结合的办法。
  第十二条文化考试科目为、、政治、四科,各科试卷满分为150分,总分600分。
 试卷由教育部考试中心组织命题印制;省级招生考试机构负责试卷接收,文化考试组织实施,并通过机要方式将考后试卷发送湖北省教育考试院评阅。考生均须参加户籍所在地省级招生考试机构组织的文化考试。
  第十三条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运动训练、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招生文化考试时间:
  第十四条体育专项考试满分100分,考试由招生院校负责组织实施,执行国家体育总局制定的《普通高等学校运动训练、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体育专项考试方法与评分标准》。各省级招生考试机构负责指导、监督本行政区域内相关院校按本办法招生的有关工作。
  第十五条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运动训练、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招生体育专项考试时间:
  冬季项目考试时间1月15日至3月31日,其他项目4月1日至5月10日由招生院校自行安排。
  第十六条考生依据所获的运动等级项目进行体育专项考试,本办法第四条所列项目之间不得跨项,学校组织考试有困难的特殊项目,确需跨项调整的,报国家体育总局科教司审批后方可执行。
喜欢此文的还喜欢。。
本文标签:运动训练
【上一篇: 】
【下一篇: 】成都体育学院单招网上报名
成都体育学院2014年运动训练、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
单独招生简介
成都体育学院是西南地区唯一的高等体育学府。其前身系始建于1942年的四川省立体育专科学校,1950年更名为成都体育专科学校,1953年经国务院批准,建立西南体育学院,1956年更名为成都体育学院,1961年重庆体育学院并入。经过半个多世纪的积淀更新,形成了“以体为主,体医渗透、体文结合,培养‘一专多能’应用型人才”的鲜明办学特色,成为在西南地区享有盛誉,在全国广有影响的体育院校。&&& 我校运动训练专业、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是经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批准实行单独招生的本科专业,其文化和体育考试是国家统一组织进行的高等教育招生考试,录取的学生具有普通高考录取学生的同等待遇。
一、专业介绍
运动训练专业(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
运动训练专业创办于1986年,是全国首批开展运动训练专业办学的院校之一。运动训练教学团队为四川省省级教学团队,共有教师 97 名,其中教授 25名,博士 16名。团队师资学历结构、职称结构、年龄结构、学缘结构较为合理,其中有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四川省有突出贡献优秀专家、国家体育总局中青年学术和技术骨干等专家20余人。本专业紧密围绕学校“以体为主,体医渗透、体文结合,培养‘一专多能’应用型人才”的办学特色,不断强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形成“厚基础,重实践”的教学理念。
运动训练专业现为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本专业不断优化运动训练专业本科培养方案,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近年来,建立了四川省竞技体育实验教学中心和省级高水平竞技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专业课程体系中《乒乓球》为国家级精品课程,《网球》、《举重》、《田径》、《篮球》、《足球》、《排球》、《游泳》和《体操》等8门课程为四川省省级精品课程。大量主干课程精品化从制度层面、师资层面确保了高质量的本科教学。本专业教师还主持编写了包括国家级十一五、十二五规划教材在内的各级各类专业教材40余部。通过不断改革创新教学方法手段,本专业取得了多项省部级教学成果奖。
运动训练专业已形成教学、训练、科研相结合的科学的竞技体育人才培养体系,运动成绩与教学质量有了长足进步。近年来,本专业培养了国际健将7名,运动健将47名,获得国际、国内各项比赛金牌36枚、银牌25枚、铜牌20枚。
该专业面向全国实行单独招生。
主要培养能掌握运动训练科学理论与专门技能,能胜任中高级运动队、体育俱乐部训练,并能从事体育教学、竞赛组织管理及其它相关领域工作的一专多能应用型人才。
开设的主要课程有:运动训练学、运动竞赛学、运动训练管理学、运动心理学、运动解剖学、运动生理学、运动生物力学、实用运动选材学、运动营养与恢复、教育学、学校体育学、科研设计与方法、主修运动项目及副修运动项目理论与技术。
学制&&&& 四年
授予学位 教育学学士
就业方向 学生毕业后主要从事各类体育运动学校、运动队和普通院校的运动训练及多种专项教学、训练指导和管理等工作。
咨询电话 (028)
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
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原武术专业)为全国首批开办,现有专任教师50余人,其中教授、副教授10余人,国际裁判和国家级裁判10余人。他们中既有在武术界享有名望的中、老年教师,又有近年来在国际、国内重大比赛中获得金牌的一代新秀,形成了结构合理、实力雄厚的师资队伍。该专业教师在继承和发展我国传统武术及开展武术科学研究方面颇有成绩,近年来已编著出版武术专著20余种,撰写的论文多篇在国际和国内武术科讨会上获奖。该专业教师参加编写的全国体育学院武术统编教材,获得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教材“特等奖”。
&该专业已培养了200余名研究生,武英级运动员80余人。武术套路、散手代表队居全国一流水平,多次在国际、国内武术比赛中获得金牌。
该专业国际交往频繁,先后接收了1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武术爱好者前来进修学习。同时,该专业师生也多次应邀到美国、英国、奥地利、日本、加拿大等20多个国家讲学、执教、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和承担裁判工作,为促进国际武术交流做出了积极贡献。
该专业面向全国实行单独招生。
主要培养能熟练掌握武术基本理论及专业技能,能从事武术教学、传统体育养生及民族民间体育教学、训练和科研工作的专门人才。
开设的主要课程有:民族传统体育概论、武术基础理论、传统体育养生学、运动生理学、运动解剖学、运动心理学、伤科与按摩、郑氏伤科推拿学、体育概论、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技术与理论、武术专项理论与技术等。
学制&&&& 四年
授予学位 教育学学士
就业方向 毕业学生主要去向为大中专学校、业余体校、公安、部队、各级体育局及武术院(馆)、武术运动队等。
咨询电话 (028)
二、报名考试办法
我校运动训练专业和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实行单独招生。
招生对象:符合普通高校招生报名条件,运动成绩达到二级运动员(含)以上运动技术等级资格。
运动训练专业招收项目有:田径、游泳、篮球、排球、足球、水球、乒乓球、羽毛球、网球、跆拳道、举重、体操、艺术体操。其它项目的一级以上运动员报考,只能在我校所招收的项目中选择一项作为考试项目。
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招收项目有:武术套路、散打。
报名办法:1.考生必须参加本省组织的相对应的高考报名并获取高考报名号。2.考生在日至3月31日登录我校招生网站(网址:http://zb.)(免试考生报名时间为日至3月20日),点击“网上报名”,按照提示进行网上报名并获取网报号;3.网上报名成功者,我校将按规定审查报名资格,初审合格考生名单将于日左右在网上公布。4. 报名考生运动技术等级以国家体育总局官方网站“运动员技术等级综合查询系统” (http://jsdj./)公示的信息为准。5.初审合格考生请携带打印的《2014年成都体育学院单独招生网上报名基础信息确认表》、由省级招办开具的带本人考生号相关材料复印件一份、身份证复印件、户籍证明(户口复印件)、运动员等级证书复印件、总局官方网站(http://jsdj.)运动等级查询系统打印运动员详细信息表,于日至30日或者5月4日至6日持本人第二代“居民身份证”到我校现场数码照片采集。6.已采集照片的考生于日至6日到我校附属体育医院参加体检。7.日以后出生的考生报名时必须填写《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运动训练、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考生学习履历表》。8.免试考生于日前将免试材料直接送到我校招生工作处(所需免试材料及报名注意事项详见我校招生主页“免试学生入学须知”)。9.日在我校球类馆报到领取《准考证》并缴纳报名费、考试费330元。
考试科目与内容:政治、语文、数学、英语和运动技术专项。政治、语文、数学、英语按教育部颁发的《全日制中学教学大纲》命题。
考试时间、地点:日至11日,在成都体育学院内。
考生报到具体事宜我校将在公布考生名单时一并在网上公布。
通讯地址:成都体育学院招生工作处(成都市武侯区体院路2号,邮编:610041)。
成都体育学院招生办公室联系电话:028-
&Copyright all rights reserved
主办单位:成都体育学院招生办公室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武术散打教学与训练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