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哪里写菩提树生长在哪里教育学习报告

菩提一叶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评价文档:
喜欢此文档的还喜欢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想免费下载本文?
把文档贴到Blog、BBS或个人站等:
普通尺寸(450*500pix)
较大尺寸(630*500pix)
你可能喜欢
20080份文档《菩提道次第略论》修学心得分享
《菩提道次第略论》修学心得分享
会员李少华修习《菩提道次第略论》十分精进,且有所体悟。此次禅茶便邀请她来跟大家交流道次第修学心得,以便互相解惑、互相促进。在古韵幽幽的五观堂,在袅袅茶香中,禅学会20多人一起分享了她学佛的经历与心得体会。
李少华首先介绍道次第非常适合现代人修学,因为宗喀巴大师晚年写成《菩提道次第略论》时,那时候众生的根基和现代人差不多。而且自己在修学过程中得到不少切实的受用,所以她的感恩之情溢于言表:能够亲近佛法、善知识,是多么大的福德因缘!&&
李少华提到:修学《道次第》以后,虽然“我执”还是会冒出来,但多了觉照力和惭愧心,也能渐渐增上。修学佛法,恭敬心很重要,有了恭敬心,才能从佛法中受益,才能用好佛法,减轻我执,而非助长我慢。
而后她用具体的持五戒经历,如何克服困难在工作、家庭中都不饮酒,如何说服丈夫支持自己吃素的生活小故事,生动而又平实地诠释了弘扬佛法的真意:佛弟子有义务好好修学佛法,有责任影响更多的人;弘法者应尽个人的能力,做力所能及的事情。
李少华非常精进,她会抓紧一切时间听济群法师的《道次第略论讲记》的MP3,听好之后还会做好笔记和摘录,她与大家分享了《道次第》的学习摘要,梗概如下:
《道次第》主要由道前基础和修学次第两部分组成。在道前基础部分,主要讲述闻法态度、依止法、暇满、义大难得等内容。在修学次第部分,主要介绍下士道、中士道和上士道的修习内容。
一、牢记“五大要素”
皈依、发心、戒律、正见、止观不仅是佛法修学的核心要素,也是贯穿始终的修学次第。皈依,是佛法的根本,皈依三宝,所以才能发心、持戒、闻思经教、树立正见、修习止观。
然后还要发心。修行,是对行为的修正,但关键还必须善用其心。发心,是对三宝具备的品质生起希求,因为这份希求,生命才会有目标,修行才会有动力。
戒律为三学之首,也是定慧之基。受持戒律是树立正见、修习止观的必备前提。
正见与止观,则是实践佛法的关键。正见是止观的眼目,而止观则是将正见落实于心行的技术。
二、明确“四个一”:学修离不开“四个一”:即一个目标、一张地图、一位导师、一群伙伴
1.一个目标——解脱
解脱了烦恼、迷惑,才能自由自在。“舍凡夫心,成就佛陀的品质”——这不仅是《道次第》的目标,也是整个佛法修学所要抵达的目标。
2.一张地图——就是“道次第”。
《菩提道次第略论》对每个步骤的用心原理和修学规则都作了展开说明。掌握这张地图,就能对修行方向了然于胸,也可随时判断自己进行到哪个阶段,下一步的目标又是什么。
3.一位导师——就是依止修学的善知识。
惟有具足信心的弟子,才有能力纳受上师加持。
4.一群伙伴——就是菩提道上的同修。
一群有着共同理想爱好的智慧伙伴,互相帮助提携、互相交流促进。由近及远,利益无边。
三、抓住“修学重点”
1.道前基础的重点是:道前基础的内容,主要包括端正闻法态度、认识暇满人身的意义和亲近善知识等。
首先是用心听闻,其次是不带成见,第三是深入思考,这样才能正确接受所学内容。虽然一切众生皆具如来智慧德相,但六道中,唯有人道众生才能开智慧、断烦恼,才具备开发这一宝藏的功能和机会,是最有利于修学佛法的身份。我们有幸感得人身,惟有珍惜它,善用它,成就无上菩提、利益一切众生。此外,《道次第》特别将亲近善知识作为入道根本,也就是修行之路的保障。
2.下士道的重点是:念死无常、念三道苦、皈依三宝、深信因果。
念死,是保持对死亡的警醒;念三恶道苦,则是通过对这种痛苦的恐惧,达到止息不善行为的效果;皈依,是说要对三宝有信心和依赖。深信因果,是说要了解业的原理。
3.中士道的核心是出离心,主要修学内容为发出离心、念轮回苦等。
要出离的是生死、轮回,解脱的根本力量是空性慧。
上士道的修行要点,在于菩提心、菩萨行、空性见。
菩提心,就是觉悟和利他之心。因为觉悟,故能成就智慧;因为利他,故能成就慈悲。菩萨行是菩提心的具体实践,在修习菩萨行的过程中,还要以空性见使之得到提升,从而保持无所得的心。
“柔软心是莲花,因智慧为水,慈悲做泥而开放。”我们不仅要准确理解法义,更要将法落实到心行上,切切实实地用起来。而《道次第》就是一部最简明的引导,值得我们大大用心。
随后,各位会员也分享了各自对《道次第》的心得及修行体会,彼此鼓励在学佛路上精进不懈。
这世上有多少个朝圣者,就有多少条朝圣的路。从佛在世时弟子们的皈依追随,到后来衍化成的各宗各派,从寺庙丛林到居士社团,不同时空下的修行人总是在寻找着适宜当下的修行方式。在这个多元的时代,有人聚到一起旅行,有人聚到一起健身,自然也有人聚到一起学佛。这是现代生活方式与学佛需要结合下再自然不过的现象。
在家人自发组织起来,以读书会的方式共修分享,更是现代社会佛教传播的必然趋势。虽然这种方式还野生在民间,面临立法、组织化等诸多问题,但只要社会能以泰然、包容的心态面对,学友能以清净、开放的心态参与,它也必然能为世间增添几分绿色与生机。
刊于《佛教观察》总第六期,2009年09月
佛教观察网站:
佛教观察博客:
&&&&&&&&&&&&&&&&&&&&&版权所有,欢迎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本刊出处。&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当前位置: >
  《金刚经》是佛教重要经典。根据不同译本,全名略有不同,鸠摩罗什所译全名为《金刚般若(bōrě)波罗蜜经》,唐玄奘译本则为《能断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梵文 Vajracchedika-praj?āpāramitā-sūtra。《金刚经》传入中国后,自东晋到唐朝共有六个译本,以鸠摩罗什所译《金刚般若波罗蜜经》最为流行..
金刚经研习报告十七(离相与菩提)
发表时间:
15:49:36 点击:
研习报告十七之离相与小乘初果离相须菩提。于意云何。须陀洹能作是念。我得须陀洹果不。须菩提言。不也。。何以故。须陀洹名为入流。而无所入。不入色声香味触法。是名须陀洹。经文一开端,就举实际的例子来作证明,必须两边不住,才能证果。往常我们以为圆教初住菩萨才两边不住,没想到小乘也是两边不住,在金刚经上,这才完全看清楚了,连小乘须陀洹也是两边不住的。我们以来,生生世世,而没有证果。如果证得须陀洹果,就不是了。须陀洹虽是小乘初果,上告诉我们,这样的人,天上人间,七次往返,就证阿罗汉,就出,绝对不堕三恶道。须陀洹虽未出三界,他不堕三恶道,他居住的地方,修行的环境是人间天上,但是也只有七次往来,就出三界。由此可知,我们无量劫以来,生生世世修行,还在里面,从来没有想到要两边都舍,两边都,心里面总是有执著,总是有住,不是住有,就是住空,所以才不能成就。初果须陀洹叫入流,&流&者圣者之流,他已经入圣人之流,超凡入圣了,他心里面有无觉得我已经入圣人之流呢?没有。心地很清净,得若无其所得,就和前面所说&所谓者,即非佛法。&佛成了佛了,有没有感到我成了佛了,有没有自己觉得我已证得无上菩提呢?没有。心里面若无其事,一丝毫也不执著,从须陀洹一直到如来,都是修两边不著。八万四千法门,是修行的手段不同,可是修行的纲领&无住生心,是相同的。为什么会有这么多果位差别?前面说过是因功夫浅深所致。小乘二果离相须菩提。于意云何。斯陀含能作是念。我得斯陀含果不。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斯陀含名一往来。而实无往来。是名斯陀含。这是小乘二果,比前面须陀洹又进了一步了,境界提升了一层。初果刚才讲过天上人间要七次往来,证到二果时只一往来。为什么有往来呢?因为欲界的因没有完全断掉。要细说,很耽误时间,诸位将注解仔细看看,就可明了。前面和诸位说过,世出世间都在一个缘字,有缘就来,没缘就不来。二果圣人和这个世间还有缘,缘很薄,但是还要来一次。到三果就不来了。虽来,有无执著有往来呢?没有。这点我们要学习,没有执著,任何地方随遇而安。环境都平等一如,绝对没有执著往来之相,心才清净。如果执著有往来之相,试问谁往?谁来?那不是又有我人寿者了吗?离四相,初果就离了。既然我人众生寿者都没有了,谁往?谁来?没有往来啊!事上有,他(二果)心里头确实没有往来的念头。诸佛菩萨更不必说了,像里面讲观世音菩萨,随处现身,那个地方众生有求,菩萨就有,所谓千处祈求千处应,他就有应身。我们凡夫看到他有往有来,其实菩萨,无此念头。我们要修清净心,要在这个地方下手。二果不著相,再看三果:小乘三果离相须菩提。于意云何。阿那含能作是念。我得阿那含果不。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阿那含名为不来。而实无来。是故名阿那含。这是三果圣人,阿那含的意思就是不来,欲界的缘断掉了,住在四禅五不还天,在那里修行,四禅天是凡圣同居土。根性利的,就在四禅证四果阿罗汉,超越三界。根性钝的,必须还要通过无色界的四空天,他才能出三界。小乘四果离相须菩提。于意云何。阿罗汉能作是念。我得阿罗汉道不。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实无有法。名阿罗汉。世尊。若阿罗汉作是念。我得阿罗汉道。即为著我人众生寿者。阿罗汉梵语,翻成中文为无生,说明真正证得一切法不生不灭。无生也是大乘经讲的无生法忍,见到无生了,虽见到无生,但在程度上这是最浅的。真正讲到深的无生,那是八地菩萨,所以我们称七地、八地、九地为证无生忍的菩萨,那是功夫深的。阿罗汉是功夫最浅的,见到无生。但是他心里面很清净,绝对没有一个意念,我证得阿罗汉了。有我就有人众生寿者,这四相,只要有一相,四相则统统具足,四相具足是凡夫,绝对不是圣人。第一离欲阿罗汉世尊。佛说我得无诤。人中最为第一。是第一离欲阿罗汉。须菩提无得果念头我不作是念。我是离欲阿罗汉。得果著相佛不称赞世尊。我若作是念。我得阿罗汉道。世尊则不说须菩提是乐阿兰那行者。以上是须菩提尊者,为我们现身说法。尊者在这个会上,所示现的就是四果阿罗汉,而释迦牟尼佛常常称赞他所得的是&无诤三昧&,赞叹他&人中最为第一,是第一离欲阿罗汉。&&无诤三昧&注解里都有,可以参阅。现在的社会,流行竞争,好像不竞争,就不能生存。人与人要争、人与物要争、人与天都要争,竞争之下,业果就无量无边,这是造业。竞争为的是什么呢?为的是享受,总不外这个。如果离开生活享受,还有什么好争的?一般人不晓得生活享受是命里头注定的,不是争来的。命里头没有,怎么争也争不到。命里头有,不争也现成的,何必要去争?何必要造罪业呢?这个道理与事实,里讲的最清楚,多读读就知道。确实&一饮一啄,莫非前定。&有什么好争的。所以古人说:君子乐得做君子,小人冤枉做小人。君子不争,小人所争到的,都是命里注定的。即使做小偷偷来的,也是命里有的。命里没有,偷都偷不到。我们明白这个道理,知道事实真相,人心就定了。不与物竞,一切平等。凡是竞争激烈的,都是自以为是,不能。普贤菩萨行愿品所讲的:恒顺众生,随喜,这是我们应当要学习的。须菩提尊者在日常生活当中,表现的自自然然就是这样。所以世尊赞叹他,把他作为修行人的榜样。而须菩提尊者心里面一丝毫念头也没有,绝不认为自己是人中最为第一,是第一离欲阿罗汉。须菩提身心清净以须菩提实无所行。而名须菩提是乐阿兰那行。须菩提确实身心清净,没有这个念头,所以世尊才赞叹他,这是尊者现身说法,他也是无住生心,两边舍得干干净净。得无生法忍佛告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昔在然灯佛所。于法有所得不。世尊。如来在然灯佛所。于法实无所得。世尊惟恐我们还有疑惑,以自己来做证明。这段事情,是释迦牟尼佛过去生中,做菩萨的时候,遇到然灯佛,在注解第一段&此世尊往昔行菩萨道,初证八地时之事。&当时释迦牟尼佛在菩萨果位上证八地,遇到然灯佛。然灯佛给释迦牟尼佛授记,所以世尊引用这段事情来问须菩提。&八地&证中品无生法忍。是否真有法他得到了?须菩提懂得这个意思,须菩提也是个过来人,所以他说:&世尊!如来在然灯佛所,于法实无所得。&(一)无得而无所不得里面的最后结论&&无智亦无得&,那是事实的真相,那是心性的圆满。我们现在违背了自性,迷失了自性。怎么知道的呢?真如本性是无智无得的,我们今天有智有得,这就是迷失了自性,与性体完全相悖。心性起作用的时候,无智(按智通知)而无所不智,无得而无所不得,般若经上为我们说明这个事实真相。(二)何期自性&本自具足真如本性本来具足一切法,六祖惠能大师说过,他自己在明心见性的时候,向五祖提出的报告说:&何期自性,本自具足。&这&本自具足&是一样都不缺,德能,样样圆满。又说:&何期自性,能生万法。&一切万法从那里来的?是从自性变现的。自性是能变,一切法是所变。依正是自性所变的,所以无智无所不智,无得无所不得。(三)知见立知&即无明本我们有智有得就坏了,有智是无明,有得是烦恼。要想离开一切烦恼,修无所得,烦恼就没有了。要想破无明,无所智,无明就破了。世尊在上也讲得很清楚,无明从那里来的?那是阿难尊者提出的问题,佛告诉他&知见立知,即无明本。&&知见&是本来是知,本来知里头再加一个知,那就是无明。譬如我们眼睛见外面的色相,见得清清楚楚,没有加一丝毫的意思,这是自性见。如果动了念头,我看见了,那叫眼识见。自性里头,没有意思。有一丝毫分别执著,智就变成识了,般若正智就变成了,这就迷了。所以佛证八地菩萨的时候,也是离四相,也是法相、非法相两边不住,所以&于法实无所得&。&实无所得&各位要晓得,从小乘初果须陀洹一直到成佛,都是于法实无所得。当中有这么多阶位,那是功夫有浅深不同,都是修一个法,就是于法实无所得。真正想在这一生了生死、出三界。真正想在这一生,,见佛不退成佛,要记住这一句话&&于法实无所得&。前面说过&乃至受持四句偈等,为他人说,其福胜彼。&而这一句你要真正接受照这样做&&于法实无所得&,你的就超过大梵天王。心净则佛土净须菩提。于意云何。菩萨庄严佛土不。不也。世尊。何以故。庄严佛土者。则非庄严。是名庄严。前面是从果上说的,须菩提证阿罗汉果,释迦牟尼佛证八地菩萨,让我们生起信心,更能够接受。下面再从因上详细说明。我们天天念偈&愿以此功德,庄严佛。&菩萨有没有庄严佛净土?须菩提的答覆&不也,世尊,何以故?庄严佛土者,则非庄严,是名庄严&。这&则非&、&是名&金刚经里用得很多。&则非&是从性上说。&是名&是从相上说。&庄严&是相上有庄严之事,性中无庄严之理。怎样才庄严呢?诸位必须要知道,受持的功德,才叫真正的庄严。不是说把经念一□回向那叫庄严,没有这个道理。我们做一点好事,把这个功德回向,那庄严了?这都不是真实的,最重要是受持。注解:须知&庄严佛净土&,&净&字最要紧。土云何净,由心净耳。既须心净,所以庄严不能著相。若心取相,便不清净矣。由此可知,原来庄严佛净土,就是庄严自己的清净心。自己心果然清净了,佛土就清净了。自己心里面,还有是非人我,还有众生寿者,那怎么能庄严净土?&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这句回向偈,我们天天念,念了有没有效果?到今天在金刚经才看到,想想有没有效果?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是故须菩提。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生清净心。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这一段一般人认为最重要,六祖惠能大师就在这个地方开悟的。其实每个人的机缘不同,六祖在这开悟的,未必人人都在这开悟。所以金刚经任何一句半偈,都可令人开悟。只是六祖的机缘不同,他在这一句(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开悟了。这段是教诫菩萨应该要这样修法,那就对了。心要怎样清净呢?不住就清净。住就是执著,不分别、不执著,心就清净。一有分别、执著,心就不清净。色、声、香、味、触、法把所有的境界,都包括在其中。不但外境不可执著,内心也不可执著。有些人在定中或者在梦中,见到佛菩萨,出定后或醒来时,对人说:我见到的是真的?还是假的?或者是?你说他是真的,你是执著。你说他妄想,你也执著。应该以若无其事的心态来修学,不必去问是真、是假,见如不见,这是好境界。稍稍有执著,就不是好境界,这个意思世尊在楞严经说过。即使我们将来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佛来接引,必定心和须菩提、和释迦牟尼佛一样清净。喜怒哀乐,心就不清净,不能往生。&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这八个字,用在我们念佛法门里面,&无所住&是一切都不执著,&生心&是生念佛之心、生求愿往生之心,那就对了。报身不住须菩提。譬如有人。身如须弥山王。于意云何。是身为大不。须菩提言。甚大。世尊。何以故。佛说非身。是名大身。佛更进一步为我们作证,前面从果地上作证,只讲到八地菩萨,成了佛呢?成佛也不住,成佛证得报身也不可执著。法身。这段是讲佛的报身,赞佛偈说&白毫宛转五须弥,绀目澄清四大海。&可见佛的身相多大,真的不可思议。&须弥山&是世界上最高大的一座山,在地球上最高大的是喜马拉雅山,但是地球在太空当中,不算是一个大的星球,还有无量的星球比地球大,每一个星球都有个须弥山。&须弥山王&是所有须弥山里面最高最大的,所以称须弥山王,这是比喻佛的报身。世尊举这个例子来问须菩提:&是身为大不&?须菩提言:&甚大,世尊!何以故?佛说非身,是名大身。&相好庄严在世间是属于,是修得的。佛的报身是性德所显的,但是佛告诉我们:性德要没有修德,性德是无法显现的。一切众生都有,为什么不成佛呢?是因虽有性德而无修德,如同金在矿中,与砂石混合在一起。我们取得矿石之后,不能立刻得到黄金。必须经过冶炼,冶炼就好像修德。把里面的砂石杂质去掉,提炼出纯金,才能得到金的用途。众生虽有性德,因掺杂有妄想、执著,必须将它去掉,然后我们性德才能显现。以恒河沙作比喻须菩提。如恒河中所有沙数。如是沙等恒河。于意云何。是诸恒河沙。宁为多不。须菩提言。甚多。世尊。但诸恒河尚多无数。何况其沙。这是第二次较量福德。前面所举的是三千七宝,这里举恒河沙数。凡是举比喻,一定要举眼前的例子,大家才好懂。佛当年大部分都在恒河流域弘法,恒河的沙很细,像面粉一样。恒河又有几千里长,有数不尽的细沙,所以佛凡是讲到数量大的,都用恒河沙作比喻。这里把恒河每一粒沙,变成一条恒河,每条恒河里头,又有那么多沙,这么多沙数恒河里面的恒河沙,天文数字也无法形容。佛用这个来形容数目之多,来问须菩提。恒沙大千世界七宝布施的福德须菩提。我今实言告汝。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以七宝满尔所□河沙数三千大千世界。以用布施。得福多不。须菩提言。甚多。世尊。财布施的福德不如法布施佛告须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于此经中。乃至受持四句偈等。为他人说。而此福德。胜前福德。前面说大梵天王的,只有一个三千大千世界那么多。但是大梵天王的财富和这里比,简直不能比,要比的话,大梵天王就穷得太可怜了。所以须菩提说:以这么多的七宝布施,得福甚多。这次比较,比前面福报大太多太多了,为什么呢?都是讲无住生心,前面功夫浅,得福超过大梵天王。这次讲到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功夫深,深得很多,大梵天王的福报不能比。&四句偈&是经中任何四句,自己受持又劝导一切有缘的众生。缘有亲、有疏。亲的跟他说,他就相信、他接受、他欢喜。疏的他不相信、不同意。总而言之,能够与我们接触的,都是有缘,无论缘分亲疏都说。他不相信,没关系,所谓&一历耳根,永为道种。&他总听进去了,这一生不成熟,多生多劫,要是成熟,就会起作用,所谓:金刚种子,永远不坏。&四句偈等&里面&等&字意思深长,少的,一句二句,一生受用无穷。多的,多到全经。布施,财布施比不上法布施。财布施只能叫一个人在现前物质上,得一点利益。而法布施之目的,是叫人开智慧,明了宇宙的真相,利益无有穷尽。再多的财布施,也比不上法布施。尤其是大乘法的精华,就像本经,字字句句,都显出圆满的性德,所以一句半偈,要是真能做到受持为人演说,功夫深者,一定见性。功夫浅者,念佛一定往生。弘法处所龙天护持复次。须菩提。随说是经。乃至四句偈等。当知此处。一切世间阿修罗。皆应供养。如佛塔庙。这段经文是说讲经处所,如佛塔庙。&塔&是供的。&庙&就是现在的寺。本经是在东晋时翻译的,佛法传来中国还不久,中国古时候有庙,没有寺。庙是祭祀鬼神、祭祀天地的。中国人对庙非常尊重,所以用庙作代表。帝王太庙,供养祖先。人民有祠堂,祭祀祖先。古时候礼节,祭礼是排在最重要的地位。所以对祭祀的处所是非常重视的,佛的道场就像庙宇一样受人重视。但不叫庙,应称寺院。世间天人阿修罗,都要供养这个场所,何况说法的人,何况经典所在之处呢!说一桩,就可联想到其他的。&随说此经&注意这个&随&字,&随&是随缘,不限定的意思。如随人、随机、随时、随处、随众、随文等。随文不是要讲全部的经文,比如脾气不好的,给他讲这段经文,名利看得很重的,给他讲布施。这是教我们怎样帮助众生,知道受持演说功德,无量无边。一定得诸佛如来冥冥中加持,龙天护法在旁边保佑你,只要你真正受持、读诵、为人演说,这就是真正佛的。要依教奉行何况有人尽能受持读诵。&读诵&是念念不忘佛的教诲,时时刻刻提醒自己。供养佛菩萨像也是这个意思,不见佛菩萨像会忘掉了,所以供佛像。读经书用意都在这里,重要的是一定要依教奉行。第一希有之法须菩提。当知是人。成就最上第一希有之法。这是说明为什么得福殊胜的理由。因为他成就最上第一希有之法,&最上第一希有之法&就是无住生心。经典的殊胜若是经典所在之处,则为有佛。若尊重弟子。&经&不是单指金刚经,所有一切大乘经典,所在之处,就是佛法所在之处。这个地方就有佛,有佛的教诲,就有佛的尊重弟子。因为佛的弟子,为大众所尊重。小乘四果、大乘菩萨五十一个阶位,都包括在内。这是说明经典的殊胜,在在处处,受人尊敬。请示经名尔时须菩提白佛言。世尊。当何名此经。我等云何奉持。这是请示经名。经名是一部经的总纲领,掌握总纲领,才方便受持。&奉&是奉行,&持&是受持。在一般经典里面,请示经名,都在经讲完的时候,最后才把经名说出来。本经请示经名在这部经的当中,并不是在最后,这是什么原因?古德告诉我们,佛说金刚经到这个地方已经讲圆满了,所以在这个地方说出本经的经名。往后的经文,可以说是前面经文的补充说明。利根的人到此地,完全明白了。像六祖惠能大师在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就彻底明了了,后面就不需要再讲了。可是中、下根性的人,还有疑惑,还不能透彻的明了,有补充说明的必要,所以尊者再一番的启请,是跟前面连成一气,并不是另一个开端,关于这点,在讲义里头有详细的分析,可供参阅。晓谕经名佛告须菩提。是经名为金刚般若波罗蜜。指示奉行以是名字。汝当奉持。说明缘由所以者何。&所以者何&就是为什么?江味农居士竟将这句话分成一科,我们确实看不出来,要不是江居士透彻的分析,这四个字,我们一定会含糊笼统的念过去。江居士他说,这句话是提醒我们的注意。这话说的很有道理,这句话里面含有三个意思,前面说过,我们一定要把妄想、分别、执著断掉,也就是要把四相(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断掉。要怎样断法?从那里断起?为什么一定要断?实在说,在前面都说清楚了;不断不能见性,不断性德不能现前,性德不能现前,我们的生活就不能自在。所以一定要断,要断得干干净净。&法尚应舍,何况非法。&法都不能执著,不执著就是断。离名字相须菩提。佛说般若波罗蜜。则非般若波罗蜜。佛说:这部经叫金刚般若波罗蜜,如果你执著有个金刚般若波罗蜜,这又坏了,又著相了。金刚般若波罗蜜有没有?有;不能执著,一执著,就错了,就断不了。所以从那里断起?从不执著断起,就是&应无所住&,从这个地方断起。离言说相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所说法不。须菩提白佛言。世尊。如来无所说。这段开示,非常重要。现在许多人,执著在法相上,坚固的执著,这个对于修持,修持就是修清净心,造成重大的妨碍。佛&无所说&,你怎可执著?佛的说法是无说而说,说而无说。我们要懂这个意思,这个意思很深很深。佛既然无法可说,我们对佛法还有什么争执的呢?特别的是佛距离我们远了,留下来的经典,经典在世界上有许多译本,那一个本子正确呢?谁也不敢断定。可是佛教给我们一个原则,佛在灭度前,为我们说出&四依法&。他的用意,避免后人对于佛法起了争论。所以佛说:第一,依法不依人:法就是经典,要以经典为依据,不能因人所说,而怀疑经典。现在的确有这个现象,认为某一个法师是他崇敬的对象,把佛菩萨经典都放在第二第三,这是错误的。如果这个人把路子指错了,我们岂不是冤枉啊!一定要以经典为依据,他所说的话,如果我们认为有问题,我们可以向他请教:他所说的有没有经典做依据,如果没有,可以不接受。这种态度,对于一个善知识是正当的,真正善知识,会接受的。不会认为你是忤逆,你是背叛的,这是一个做学生良好的态度。我过去在台中听李老师(居士)他老人家讲经,有一、二次疑惑,向他请教他所讲的出自那部经论上,他告诉我们,经过查证无误后,才能相信他。第二,依义不依语:语言随便怎么说没关系,只要意思一样,就可以了。因为经典传到中国来,历代有很多不同的人翻译,翻译的当然不一样。但是翻译的文字不一样,意思一样就行了,就不要起争论。像会集本,争论就很多。第一次会集是宋朝居士,会集的不够圆满,里面真的是有问题,可是古来的大德还把它收录藏经,收录藏经就是承认它的价值。王龙舒居士的本子问题在那里?因为它是会集,而非翻译。翻译自己喜欢怎么讲法就怎么讲法,喜欢用什么文字就用什么文字。会集是依靠整理别人的本子,一定要忠于别人的译本,不可把人家的字更动。王龙舒的本子确实把人家的文字改了,改得很好,改得使我们更容易懂,意思还是一样。为什么后人反对?王龙舒改得没有问题,怕开这个例子。误认为王龙舒可以改,我也可以改,你也可以改,大家都可以改,到后来这部经改得面目全非,就不能读了,所以要忠于原本。以后魏源居士会集的无量寿经,也有这个毛病,他会集的比王龙舒的好,但是取舍不太妥当,有些非常重要的经文漏掉了。所以民国初年,居士第三次会集,避免前面的过失。可是一般人成见很深,认为读经最好读原文,不得已读译本,会集本古人有批评,所以反对。这些争论,都把世尊四依法忘了&依义不依语。第三、依了义,不依不了义:什么是&了义&?了生死、出三界的是了义。如果只能得人天福报的,则是&不了义&。现在有人学佛,甚至有人劝人学佛,专求人天福报。这一生做人,来生还要做人。做个更有福报的人,这在经上说是不了义。不要说做人,来生去做大梵天王,也是不了义。佛教我们依了义不依不了义,了义经中是教人一生一定要作佛,作佛很难,金刚经是了义,&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我们做得到吗?虽然是了义,我们做不到。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念佛往生。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就不退成佛,所以净土经典,是了义当中的了义,古人讲究竟圆满的了义。我们自己的目标求生极乐世界,我们劝别人也是求生西方净土,这就是依了义,不依不了义。第四、依智不依识:&智&是理智,&识&是。凡夫感情很重,依理智才能辨别真假,不能感情用事。佛法是教我们破迷开悟,但是我们看到很多学佛的人,他颠倒,他不但不开悟,竟然迷信。愈迷愈深,迷恋一个法师、迷恋一个道场,真可怜啊!大错特错了,这都是情识在作祟。违背了四依法的依智不依识,违背四依法,绝对不是佛弟子。读这节经文,与四依法合起来看,就很清楚、很明白&佛无有法可说啊!我们还执著什么呢?不著境界相须菩提。于意云何。三千大千世界所有微尘。是为多不。须菩提言。甚多。世尊。这一段是讲不坏假名,也就是佛法在世间,不坏世间相。世间相与佛法没有妨碍,妨碍在妄想、在执著。离一切相,不是离境界相,是离心里面执著的相。大千世界所有微尘,多不多呢?当然多。不著微细相须菩提。诸微尘如来说非微尘。是名微尘。这句话意思很深,现在有很多科学家、物理学家发现这个事实,跟经里面讲的,一模一样。&微尘&是现象,也就是物质,物质的现象。&非微尘&就把物质的现象否定了,确实没有微尘的存在。众生看错了,误会了,以为有这些东西存在。众生以为有,佛随顺众生说有。佛说法的大原则依&二谛&说法,二谛是&真谛&、&俗谛&。&俗谛&是随顺众生,你们肯定的,佛也同意,暂时同意。&真谛&是佛的境界、佛的看法,那是讲事实真相,真相说出来,你未必同意,你未必会承认。你不能接受,佛就不说。现在有些科学家知道,所有物质现象,只是波动的现象,如电波、光波。在佛法讲是心动的现象、震动的现象,确确实实,没有物质存在。所以相有是假有,体是真的。&是名微尘&指从相上讲是假有。&非微尘&是从性上讲的、从体上讲的。在这一段注解里面,引用楞严经所说的,经文虽然不长,说得相当透彻,说明这世界一切万物的来源。这是教我们不著微细相。不著广大相如来说世界非世界。是名世界。这是说不著广大相,因为&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大小是对立的,相对的。我们懂得大小不执著了,就是所有一切相对的,都不可执著。真妄是相对的、邪正是相对的、是非是相对的、是相对的,我们生活在相对的境界中,所有一切相对舍弃了,就入一真法界了。十法界是相对的,必须要了解真相。佛说这些,无非教我们身心世界统统都放下,恢复自己真正的清净心。不著身相须菩提。于意云何。可以三十二相见如来不。不也。世尊。何以故。如来说三十二相即是非相。是名三十二相。这是佛为我们现身说法,我们常说我们这个身是假的,那佛身应该是真的了?假的身不可执著,我、人、众生、寿者要离。那佛的身是,一真法界,那就是真常的了,可不可以执著?也不可以执著。&三十二相&是佛的应,释迦牟尼佛过去示现在我们这个世间,他的身相就是这个样子,这个身相世间众生可以接受。如果佛再要现很大的身,我们不能接受。我们看到一定以为那是神仙妖怪,不敢接近。经上讲佛丈六金身,丈六我们听了以为很高,其实佛的个子高,但高不了很多。因为度量衡的关系,古代的尺和我们现在的不一样。弘一大师做过考证,他考据周朝那个时候一尺,只有我们现在五寸多一点。那个时候一丈,只有现在五尺多。一丈六只有现在八尺多,所以丈六是指那个时候的尺寸。这是说明佛度化众生,一定要现同类身。同类身相里面,大家认为那一种相是贵相,那一种相是好相,佛是随众生心,应所知量。众生认为耳朵长一点是贵相,他耳朵就现长一些。头发里面有肉髻是好相,他头上就现肉髻的相。随众生心,令一切众生生欢喜心。所以身体也是接引众生的工具,也是教化众生的工具。佛现这些身相,并不执著身相,是随众生心而现,自己根本没有一丝毫的意思在其中。这就是说自身、外境都不可执著,才能真正做到离四相,才真正破妄想、分别、执著。恒河沙身命布施须菩提。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以恒河沙等身命布施。这次较量受持为人演说的福报,比前面的更殊胜。前面的布施是外财、是七宝身外之物。身外之物要比起自己身体,身体当然可贵,内财(身体)比外财殊胜。这里讲&以恒河沙等身命布施&,这是事实。以释迦牟尼佛做例子,释迦牟尼佛过去生中,生生世世行菩萨道,布施身命的事情,我们在经典里面常常看到。像割肉喂鹰、舍身饲虎,那是菩萨做的,我们一般人做不到。菩萨绝对不贪爱身命,他舍掉后,又马上受身。我们不晓得这个事实真相,坚固执著这个身体是我,不肯舍弃。菩萨看这个身体是什么呢?身是我所,好像衣服一样。我们舍件衣服很简单,看到别人没衣服穿,可以脱下来赠送。佛舍身饲虎就是这样,身不是我,像衣服一样。我们在六道无始劫以来,舍身受身不晓得多少次的身命,无量无边,何必把这个身体看得这么重呢?能舍身,往生就太容易了。念佛人不能往生,原因在那里?是舍不得这个身啊!死了之后,到鬼道去当守尸鬼,他那个尸体在那边,他认为那个尸体是他自己,舍不得离开,所以他当守尸鬼,这是很错误的观念。佛在此地现身说法,告诉我们,身是属于我所,不是我,是我所有的。佛经里面说根有二种,一种叫浮尘根,另一种叫胜义根。&浮尘根&就是肉体。&胜义根&还是属于色法,但是与我们这个粗显的色法不一样。现在有人说:佛经里面的胜义根,大概是我们的神经系统。实际上这种说法,说不通。神经系统还是浮尘根。胜义根是可以离开身体的,神经不能离开身体。很明显的例子,我们都有做梦的经验,做梦的时候,可以远游,身体却没有去,神经也没有去。有定功的人,现在说有特异功能的人,你在做梦时,他能看到,看到你到那里去了,你梦到台湾,你到台湾去了,你的身体还躺在床上,你的神经并没有离开你的身体。所以说神经是胜义根,绝对讲不通。现在西藏有些人讲叫做灵光体,可以离开肉体,到处去旅游。灵光体的确很像经上讲的胜义根,这个很轻,可以远游。所以做梦,有些是真的,但是那个人要很愉快,很轻松,灵光体才会离开身体。烦恼重的人,灵光体跟肉体结合在一起,没法离开。一般修行人,比较上容易,这就是说明,我们这个浮尘根不重要。佛门里面常说&借假修真&,&假&就是我们的身体,利用这个假的身体修真性,要修明心见性,要修西方净土,那是真的,不是假的。法布施胜过身命布施福德若复有人。于此经中。乃至受持四句偈等。为他人说。其福甚多。这个福德胜过前面所讲恒沙身命布施,这比前面功夫又进了一步了。注解记载:不知持说此经,金刚智便无从开。虽多劫舍身命布施,而仍未能脱生死轮回,依然是苦恼凡夫也。&金刚智&就是实相般若,是我们真心本性里面,本来具足的智慧,前面已说过。你要是不知道受持金刚般若,不晓得宣扬为他人说金刚般若,自性里本具的般若智慧就不能现前,不能现前就不能解决问题。这就是为什么恒沙身命布施,比不上受持金刚经,或受持四句偈,为他人说的福报。恒沙身命布施的福报再大,也不过是人天有漏之福。不能了生死、出轮回。我在前面讲过,大家学佛,为的是&永脱轮回,圆成佛道。&这个目标是正确的。不出六道,不管你修得怎样好,都不能算是成就。在六道固然你能够去享天福,但阿鼻地狱你也有分,你不可能生生世世永远享福,没有这个道理啊!享福的人,没有不造业的,福报愈大的人,愈是容易造极重的罪业。造作罪业要承担果报的,不要说身体的造作,即使起心动念也都是造业。明白这个道理,知道这个事实真相,起心动念,自然就会谨慎。起一个恶念,有个恶报在等著你。起一个善念,也有个善报在等著你。念头里面最好最殊胜的,无过于念佛,特别是念阿弥陀佛,善中之善,果报之殊胜,诸佛都赞叹,世尊常说&一切法从心想生&,为什么不去想阿弥陀佛?须菩提深解义趣尔时须菩提。闻说是经。深解义趣。涕泪悲泣。而白佛言。须菩提尊者,听佛说法,心开意解,也就是尊者听法开悟了。这段里面要紧的是&深解义趣&,与前面世尊教的&谛听&相应。若非谛听怎能深解?深解之后,深受感动,&涕泪悲泣&悲的是什么?第一是尊者他无量劫的生死轮回,今天才把修行的纲领找到了,有永脱轮回、圆成佛道的希望了,感动得流泪。第二个意思是再看看许多迷惑的众生,还是迷惑颠倒,还要继续不断的去搞生死轮回,悲悯之心,油然而生。所以涕泪悲泣,含有许多复杂的因素在其中。须菩提庆幸得闻此经希有。世尊。佛说如是甚深经典。我从昔来所得慧眼。未曾得闻如是之经。这段是赞经,也是尊者自己庆幸,能够听到佛说这样希有甚深的经典,能这样简单扼要的,把修行证果的方法说出来。我们只要在这部经里抓住一、二句,认真去做,就得利益。全经不明了没关系,只要一、二句,能帮助我们念佛达到清净心,到了西方极乐世界,向阿弥陀佛请教,我相信经阿弥陀佛几句话开示,必然全部明白。古人说&但得见弥陀,何愁不开悟?&我们要有这个信心
[]&&弘善法德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Copyrights reserved&&教育性、非赢利性、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联系方式:中国?广东?汕头&&联系电话:2&&联系人:黄易&&邮箱:admin@gming.org&&联系QQ:&&工信部ICP备案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在哪里可以学习魔术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