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充分发挥省委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八项规定联席会议制度作用,巩固教育实践活动成果

省委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四风”整治、巩固和拓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成果的实施意见》
庐江?郭河 南圩村先锋网
您当前位置:&&
省委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四风”整治、巩固和拓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成果的实施意见》
】&&&【时间:】&&&【稿源:庐江?郭河南圩村先锋网】
近日,省委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深化“四风”整治、巩固和拓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成果的实施意见》,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关于深化“四风”整治、巩固和拓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成果的实施意见》主要内容如下。
  为总结运用好教育实践活动宝贵经验,始终保持反“四风”高压态势,现就我省深化“四风”整治、巩固和拓展教育实践活动成果,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持续推进整改任务落地生根
  1.认真抓好整改落实。牢固树立持续整改、长期整改的思想,继续保持整治“四风”高压态势,不折不扣抓好整改任务落实。建立完善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整改台账,对整改措施落实情况逐一进行盘点分析,绝不允许出现“烂尾工程”或“形象工程”。
  2.深入开展专项整治。要扭住中央确定的21项专项整治任务,进一步把责任明确到位、措施落实到位、问题解决到位。
  3.持续推进专项行动。围绕我省部署开展的五个专项行动和“五整五建”专项行动,继续发扬钉钉子精神,持续加大推进力度,确保取得实效。
  4.继续保持整改合力。统筹抓好省、市、县三级联动整改。各行业系统要聚焦基层和群众反映强烈的政风行风问题,制定专门方案,挂牌督办。实行垂直管理或以行业为主管理的单位,要上下协力,把整改任务落实到基层。
  二、健全完善改进作风长效机制
  1.全面承接上位制度。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和省里有关规定精神,认真执行《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和党员干部直接联系群众、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规范会议费、差旅费、培训费、因公临时出国(境)经费管理,加强公务支出和公款消费审计等制度规定。各地各单位要按照作风建设要求、体现机关和干部管理规律、反映行业和领域特点,搞好制度承接,抓好新老制度衔接,进一步细化具体规定、制定实施细则。
  2.落实制度建设计划。要围绕我省部署的建立五类重点制度和开展“五整五建”专项行动,不断加大建章立制工作力度,推进改进作风常态化长效化。要抓紧制定完善五类重点制度中已明确需要制定或完善的进一步规范政府系统重大事项决策行为意见、干部选拔任用制度、公共资源交易管理办法、领导干部工作生活待遇管理实施细则、领导干部直系亲属管理制度及相关禁止性规定、公务接待管理等制度。要加快建立健全“五整五建”专项行动中提出的改进作风建设、促进勤政廉政、维护群众利益、加强基层基础、公权阳光运行等五个方面的长效机制。各地各单位要按照各自确定的重点制度建设计划,及时健全完善相关制度规定,加大“四风”问题源头治理力度。
  3.规范权力阳光运行。结合全面深化改革,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有针对性地建立健全制度规定。省级机关要围绕规范权力运行,带头同步建设权力、责任清单体系。市县党政机关及其工作部门,要加快建立并公布本级权力、责任清单,完善重大事项、重大决策民主协商和咨询制度,健全党务公开、政务公开和各领域办事公开制度。执法监管部门要针对权责交叉、多头执法、自由裁量权过大等问题,着力理顺执法体制、完善执法程序。窗口单位和服务行业要围绕改进服务态度、简化办事流程、提高服务效能,着力完善便民服务、高效服务、优质服务制度规定。国有企业要建立经营投资责任追究机制,完善企业管理人员薪酬制度,规范履职待遇和业务支出。高等学校要完善内部治理结构,健全考试招生制度,规范科研经费和设备管理办法。
  4.切实抓好制度落实。教育引导党员干部树立法治意识、规矩意识和纪律意识,增强遵规守纪、执行制度的自觉性。加大制度执行监督检查力度,坚持“一案双查”。
  三、严肃认真开展党内政治生活
  1.抓好党内政治生活制度的执行。各级领导班子要坚持民主集中制,完善并严格执行民主决策机制、集体领导与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的制度、请示报告制度。各级党组织要着力解决不按规定开展党内活动,切实提高党内政治生活的政治性原则性战斗性。党员领导干部要严格执行双重组织生活会制度,既要认真参加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又要以普通党员身份参加所在党支部的组织生活会。要坚持“三会一课”、民主评议党员、党员党性定期分析等制度。
  2.用好批评和自我批评武器。将开门听取意见、认真撰写对照检查材料并报上级审核把关、深入谈心交心、严肃开展批评、上级党组织点评并严格督导等有效做法固化下来、坚持下去;按照教育实践活动专题民主生活会标准,组织第一批活动单位切实开好2014年度领导干部民主生活会。基层党组织要确保组织生活会有质量地召开、党员都能参加。
  3.搞好党性原则基础上的团结。坚持个人服从组织、少数服从多数、下级服从上级、全党服从中央,坚决维护中央权威,坚决维护党的集中统一。
  四、充分发挥领导带头表率作用
  1.深化作风效能建设。各级党政机关要结合实际,不断深化作风效能建设,每年确定一个方面的作风效能问题,集中攻坚解决。认真落实“四向”要求,深化“五级书记带头大走访”活动,全面推行机关联系基层、干部联系群众“双联系”制度,落实党员干部直接联系群众制度,开展在职党员到社区报到为群众服务工作。各级机关工委牵头负责,继续开展机关作风和行风评议监督工作,形成机关反“四风”改作风的倒逼机制。
  2.持续加强作风教育。深入开展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有关重要论述的学习教育,开展党章学习和理想信念、党性党风党纪、道德品行教育,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深化“三严三实”教育。把作风教育纳入各级党委(党组)中心组学习和集体学习内容,每年至少集中开展1次专题学习。党员领导干部要联系思想、工作和作风建设实际,每年至少为基层党员、干部讲1次党课。各级主体班次都要把作风教育作为学员必修课。
  3.严格作风建设考核。坚持把作风要求贯穿到领导干部教育培养、选拔任用、考核评价、监督管理等全过程。建立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作风状况定期分析机制。制定领导班子领导干部作风建设考核实施办法,把作风状况作为年度考核和干部考察重要内容,结合干部考察、工作检查、专项巡视、重点督查、群众评议等方式,多渠道了解干部作风情况。
  五、着力提高基层基础建设水平
  1.建强联系群众组织体系。建立健全基层组织体系,强化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选优配强基层党组织带头人,严把党员队伍入口、疏通出口,加强党员教育管理。建立整顿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常态化机制,每年按一定比例倒排,滚动开展整顿。
  2.建强联系群众服务体系。强化省市县行政服务中心、乡镇和街道一站式服务大厅、村和社区便民服务站点的服务功能,深化和推广为民服务全程代理、一站式服务、网络服务等做法。拓展“双培双带”、承诺践诺、设岗定责、双向带动、星级创评等行之有效的基层组织活动载体建设。全面清理部门延伸到村、社区的公共事务,着力整改基层牌子多、检查评比多等问题。
  3.建强联系群众监督体系。在村、社区普遍推行“四议两公开”等民主管理制度。深化和拓展基层党务公开工作,全面建立村(居)务监督委员会,进一步规范监督内容、权限和程序,保证村(社区)各项事务公开、公平、公正。
  4.建强联系群众保障体系。充实加强基层干部队伍。认真落实基层党组织工作经费、服务群众专项经费、基层干部报酬待遇和基本养老医疗保险,加强基层组织活动场所建设。注重从基层培养选拔干部,加大从村、社区干部和优秀大学生村官中考录公务员力度,适当提高基层干部待遇,逐步改善工作生活条件。建立健全市、县、乡党委书记基层党建工作三级联述联评联考机制,结合年度考核每年开展一次述职评议考核。
  六、切实落实作风建设各项责任
  1.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各级党委(党组)要树立正确政绩观,把抓好党建作为最大政绩,切实做到真管真严、敢管敢严、长管长严。各级党委(党组)每年听取作风建设情况汇报不少于2次。对各级各部门党组织负责人特别是党委(党组)书记的考核,首先要看抓党建的实效,考核其他党员领导干部工作也要加大这方面的权重。
  2.统筹兼顾,形成合力。充分发挥职能部门作用,明确和落实相关责任,形成作风建设齐抓共管的整体格局。要把思想教育、纪律约束、监督查处融为一体,坚持正面教育与警示惩戒并重、立规与执纪并举、自律与他律结合,打好作风建设“组合拳”。要加强宣传和舆论引导工作,继续营造深入抓作风树新风的良好舆论氛围。
  3.强化督查,狠抓落实。建立健全作风建设督查机制。 2014年底,各级党委(党组)要结合年度工作总结,对整改落实情况再进行一次“回头看”。各级教育实践活动办公室要继续保留一段时间,组织协调和督促抓好教育实践活动整改落实后续工作。 2015年,各地各单位要对整改落实工作以及巩固和拓展教育实践活动成果情况组织专项检查,省委将适时进行专项检查。
版权所有:郭河镇南圩村
联系电话:&&&&邮编:231521王宇燕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工作动态-济源市清风民生网
·济水街道
当前位置: >> 工作动态 >> 王宇燕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王宇燕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发布时间:
编辑:济水街道办事处
录入:济水街道办事处
浏览次数:
按照市委常委会研究的意见,我就2014年经济工作进行回顾总结,对2015年经济工作进行安排部署。稍后,何书记还要作重要讲话,大家要认真领会,抓好落实。下面,我先讲几点意见。
一、年的经济工作
刚刚过去的一年,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市上下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和调研指导河南工作时讲话精神,以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动力,集中精力抓重点,群策群力破难题,全力以赴稳增长、促转型、增后劲、优生态、惠民生,全市经济总体呈现平稳较快、结构优化的发展态势。初步预计,全年生产总值完成484亿元、增长9.8%,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亿元、增长12.4%,财政总收入完成60.4亿元、增长7%,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38.4亿元、增长11%,固定资产投资完成亿元、增长19%,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亿元、增长12.7%,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元,分别增长9.2%、11%。总体上看,经济增速与预期目标虽然还有差距,但在全省范围内回落幅度比较小、位次前移,其他主要经济指标止降趋稳、趋于协调。
(一)加强研判,综合施策,保持经济平稳运行
今年以来,受世界经济复苏乏力、国内经济增速下滑、市场有效需求不足等外部因素与我市自身结构性矛盾和体制性问题多重因素叠加影响,经济下行压力明显加大,特别是一季度主要经济指标全面下滑,财政收入、消费、服务业以及企业利税都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针对这一情况,我们始终把稳增长放在经济工作的首位,科学研判主动作为,直面困难综合施策,精准发力稳定增长。及时出台稳增长保运行措施。列支财政资金农业发展、中小微企业发展、小微企业信贷风险补偿等专项基金;强化重点企业经营帮扶,明确市级领导一对一分包,及时帮助企业解决生产经营、项目建设、技术改造、周边环境等方面的困难和问题;建立经济运行监测预警机制,分部门、分行业逐月逐季监测分析经济指标完成情况,形成了稳增长保运行强大合力。全力推进项目建设。坚持把扩大投资作为稳增长保运行的重要抓手,大力开展,提高了项目建设的速度、质量和效益。全年实施1000万元以上项目个,完成投资亿元,增长个,比上年增加个。投资5亿元的力帆新能源电动汽车项目达产下线,豫光冶炼渣技术改造、中原特钢液压油缸和铸管模、鲁泰能源合成材料、化工产业园CTA等项目相继竣工,富士康新增产能、中煤科工机电产业园、西安交大济源科技园、河口村水库、星之乐钢琴等项目进展顺利。持续扩大开放招商。坚持把开放招商作为一举求多效的综合性战略举措,实行产业招商业主负责制和四大班子成员抱团招商机制,强化重点企业、市直局委、集聚区、镇(街道)捆绑招商,大力开展产业集群招商和龙头项目引进;利用豫港和豫台经贸交流、服务业开放洽谈会、产业转移对接洽谈会等平台,通过专题推介、集中签约等方式,促进招商项目快签约、快落地、快开工;加强与重庆力帆、韩华集团、山东力诺、正威集团等重点企业对接,签约力帆新能源电动汽车、富士康精密仪器制造、远大妇女儿童医院、沁河旅游开发等项目124个;全年招商引资完成230亿元、增长
(二)培育产业,优化结构,加快转变发展方式
坚持扩大增量和优化存量并举,以壮大新兴产业规模、优化传统产业结构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进一步提高经济运行的质量和效益。工业结构进一步优化。以装备制造业为重点的高成长产业快速发展,增长个百分点。积极培育新能源、新能源汽车、新材料、节能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占全市工业的比重比上年提高个百分点。加快有色、钢铁、化工、建材等传统产业优化升级,实施了豫光含锌废渣、巨力钢丝绳、中原特钢关重件、金马干熄焦发电、泰山大型石膏板等一批链条延伸和技改项目。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占生产总值的比重比上年提高个百分点,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工业比重达,济源科技大市场建成投用,西安交大济源科技园签约首批17个科研项目,。节能减排完成年度任务,率先在全省完成燃煤发电机组烟气脱硝治理。产业集聚区成为全市经济重要增长极,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40亿元,增长13%;实现主营业务收入860亿元,增长5.8%;实现税收23.5亿元,增长21%;从业人员达7.8万人,增长25%;虎岭荣获省“十先进”、二星级产业集聚区,玉川荣获一星级产业集聚区。现代农业发展水平持续提升。深入推进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农业现代化实现程度居全省第1位。大力实施高标准粮田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化集群培育、都市生态农业发展三大工程,粮食总产达万吨;阳光兔业、种子研发、蔬菜制种等8个农业产业化集群持续壮大;以“三区三带”为重点的都市生态农业完成投资3.2亿元,建成农业精品园和特色园48个。积极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农业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分别达62家、745家、66家。扎实开展,3670人完成脱贫目标。服务业加快发展。坚持以全域旅游为抓手,深入实施服务业发展“5433”行动计划,累计实施服务业项目个,完成投资亿元,增长、精品化景区建设,完成投资亿元,增长全年接待游客765万人次,增长11%;实现旅游综合收入34.6亿元,增长13%;小沟背景区评为国家4A级景区。大力推进特色街区,专业市场、星级酒店建设,持续提升传统商贸服务业发展水平,大润发、东方国际公馆、德泰酒店街等一批高端商贸项目投入运营,红星美凯龙家居生活广场、丹尼斯生活广场、汤帝商业广场二期等城市综合体项目加快推进,建材模板租赁市场、苗木花卉综合批发交易市场一期等专业市场初具规模。稳步推进物流业载体建设,亚太有色金属电子交易平台试运营,坤鑫物流、亚太有色仓储物流等项目进展顺利。金融运行总体平稳,预计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达亿元、亿元,分别增长房地产、信息科技、商务服务、健康养生等产业加快发展,服务业占GDP的比重达个百分点。
(三)全域谋划,城乡一体,统筹推进新型城镇化
突出全域城乡一体化发展特色,以省新型城镇化综合改革试点、全域城乡一体化示范区建设为抓手,多措并举推动新型城镇化提速发展,城镇化率预计达个百分点。城市建设持续加强。九大片区实施项目个,完成投资83.4亿元,印象新城、东湖引黄调蓄、邱礼庄安置房、青少年示范性综合实践基地等项目竣工,大中华城市广场、玉阳湖开发、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龙潭植物园、济东安置房等项目项目进展顺利,中心城区规划控制面积由50平方公里扩大到80平方公里。加大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市政工程完成投资亿元,新增公园绿地公顷,新增改造雨污管网24.1公里、“两气一水”管网64.5公里,组建济源北控水务有限公司,第三水厂开工建设;供暖覆盖率达56%,比去年提高;中心城区、6个平原镇、3集聚区实现燃气管道全覆盖;第二污水处理厂投入运营,污水处理厂一期提标改造、污泥处置项目加快推进。新建改建公路103公里,邵吉线改建工程建成通车,郭木线、温邵线改建和低碳交通等项目进展顺利。美丽乡村建设深入推进。扎实开展省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示范市建设,村庄整治、农房改造、历史文化村落保护利用等工作有序推进,个行政村和交通干线两侧基本达到,裴村、盘溪苑、丹桂苑、沁园春天B区等新型农村社区项目加快推进,完成投资7.6亿元。个,王屋山供水复线、农村安全饮水、引黄调蓄等项目加快推进,蟒河口水库通过验收,造林绿化植树万株,开发整理土地亩,城乡环境整治全面开展。持续推进环保治理百日行动、除霾治污专项行动、盘溪河流域专项治理,启动实施大气、水、农村面源污染治理项目200余个,有效降低了环境污染负荷、改善了城乡环境秩序,城市集中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232天,重金属减排、“黄标车”淘汰工作受到省政府通报表彰。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不断提升。国家级城市管理服务综合标准化试点通过验收。快速推进,国家信息消费试点市、信息惠民国家示范市获批。大力开展“五城联创”,国家卫生城市通过届满复审,国家园林城市通过省级复查,国家二类城市语言文字工作通过评估验收,全国文明城市通过国家测评。
(五)深化改革,破解瓶颈,不断增强动力活力
改革是今年工作的主线。我们把深化改革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各个领域,坚定不移地用改革办法解决发展中的难题,突出抓好十大改革专题,持续释放改革红利。全面加快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完成“市民之家入驻行政审批部门、12家公共服务机构,集中审批服务事项600余项;取消下放审批事项140项,取消下放比例38.6%;探索试行“负面清单”管理模式,加快推进网上审批、模拟审批、代办服务,当场办结率提高43%。深入推进农村产权制度改革。,个试点村集体资产股份制改革基本完成;成立全省首个农村产权交易中心,完成;成功承办全省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现场会,济源经验在全省推广。积极探索金融改革创新。加强农村金融创新,与中信信托签订2万亩土地流转项目,利用“四台一会”融资8270万元;发行城投债二期10亿元;全年新增贷款15.2亿元,资本市场融资46.8亿元,荣获省优秀金融生态市,成为全省首家开发性金融支持新型城镇化建设试点市,正在申报中原经济区农村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持续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实行一元制户口管理模式,建立户口登记地与实际居住地统一的户籍管理制度,全面放开转移进城农民、在济上学外地学生、外来投资者和外来打工群体“四类人群”进城落户限制,加快推动转移人口市民化。扎实推进政府机构改革。承接工商、质监、药监部门管理体制,政府工作部门整合精简为30个,部门交叉职责进一步理顺,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稳步推进。国有资产运营及国有企业、财税体制、商事制度、旅游发展、教育人才、医药卫生、社会治理等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都取得重要成果。
(六)以人为本,民生优先,持续改善人民生活
准确把握经济发展和改善民生的结合点,在财政收入增速放缓、刚性支出加大的情况下,持续增加对、等民生投入,财政民生支出亿元,增长11.9%,占预算支出的就业创业工作不断加强。坚持把稳定就业作为民生之首,千方百计促进城乡就业创业,完成技能培训3.9万人、职业技能鉴定1.4万人,新增城镇就业2.1万人,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1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88%,零就业家庭动态销号;完善小额担保贷款政策,加大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扶持力度,强化创业孵化基地管理,累计发放小额担保贷款,扶持人成功创业。社会保障水平持续提高。强化社会保险扩面征缴,城镇职工五项社会保险新增参保3.3万人次,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率99.38%,累计征缴各类保费9.5亿元;城乡居民养老金人均上调15%,高龄补贴发放扩大到80岁以上;新农合人均筹资标准提高到380元,大额补助封顶线提高到20万元,城镇职工和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实现省内异地就医即时结算。开工建设保障性住房和棚户区改造住房2880套,基本建成2621套。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深入实施职教攻坚二期工程,被确定为省职业教育综合改革试验区,黄河科技学院率先在全国开办应用型本科院校,职教园区入驻学生1万余人,职业技术学院、职业技术学校荣获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高考本科上线率70.6%,8名学生被北大、清华录取;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市创建通过省级验收。扎实推进文化服务惠民工程,济水文化产业园开工建设,成功举办海峡两岸(济源·王屋山)道文化合作论坛,建成文化礼堂个、农村文化中心村60个,成为首批个国家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试点地区。公共卫生服务中心和精神病院搬迁、镇卫生院和村卫生所建设加快推进,妇女儿童医院、老年公寓开工建设。出生人口素质不断提升,人口出生率控制在12.5‰以内。残疾人综合服务中心建成投用。社会大局保持稳定。加强安全保障型城市创建和“智慧安监”建设,集中开展煤矿、非煤矿山、建筑施工、道路交通等12项安全检查专项行动,不断强化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狠抓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坚持领导接访日和信访联席会议制度,广泛推广依法逐级走访,深入开展信访积案集中化解月活动,全年按期办理信访案件件,按期办结率大力加强“四品一械”监管,率先在全省出台食品诚信体系评价标准,食品药品安全形势持续好转。深入开展“平安济源”、社会治安“立体防控”和基层基础建设,群众安全感指数位居全省前列,社会大局保持和谐稳定,与经济发展的联动效应进一步增强。
总的来看,在宏观环境复杂、区域竞争加剧、自身结构性矛盾仍然突出的大背景下,我市经济仍然保持了平稳较快发展的良好态势,确定的主要工作任务全面完成,不少指标完成情况超出预期。成绩来之不易,值得充分肯定。这是省委、省政府审时度势、坚强领导的结果,是市委统揽全局、科学决策的结果,是市人大、市政协监督支持、密切配合的结果,是全市上下凝心聚力、克难攻坚的结果。我们要倍加珍惜来之不易的良好发展态势,始终保持敢想敢谋、敢闯敢试、敢抓敢管的精神状态,努力推动全市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为今年乃至未来一个时期的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二、今年经济工作的总体要求和主要目标
今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开局之年,也是全面完成“十二五”规划的收官之年。分析面临的发展环境,一方面,我们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一是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发展正处于“三期叠加”阶段,进入以速度变化、结构优化、动力转换为主要特征的新常态,呈现出一系列趋势性变化,经济正在向形态更高级、分工更复杂、结构更合理的阶段演化。我们如果把握得好,就能够趋利避害,化挑战为机遇,在经济新常态下找到新的竞争优势和增长动力,推动经济平稳“换挡”并加快向中高端水平迈进。二是中央坚持。刚刚结束的省委九届八次全会和省委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了以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大力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促进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释放的这些信号表明,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已奠定庞大基础,抵抗增速下滑和结构调整带来压力的能力正在提升,我国经济仍具有很大发展潜力。三是我们成功申报国家中小城市综合改革试点、省新型城镇化综合改革试点,全域城乡一体化示范区纳入全省总体布局,我市已站上新的改革发展平台。国家加快推进“一路一带,省委、省政府深入实施三大国家战略规划,我市正在谋划推动一批重大基础设施项目,这为我市加强与周边地市的融合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经过近年来的持续发展,我市已进入转型升级、快速发展的新阶段,城乡一体化和全面小康实现程度位于全省前列,为下一步实现跨越式发展积蓄了强大能量和动力。另一方面,重要战略机遇期的内涵和条件发生了很大变化:一是从宏观环境来看,世界经济仍处于国际金融危机后的深度调整期,虽然今年经济增速可能会略有回升,但总体复苏疲弱态势难有明显改观。在新常态下,我国经济面临需求动力不足、产业发展青黄不接、要素支撑能力减弱等发展难题,经济运行仍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经济下行压力较大。二是从全省发展来看,随着三大国家战略规划进入全面实施阶段,全省上下都在积极抢抓机遇、用好机遇、放大机遇,新一轮的发展竞争犹如百舸争流,不进则退。同时,随着省直管县改革深入推进,省委、省政府对我市省辖十多年来形成的发展基础和积累的经验十分看重,对我市加快新型城镇化、推进城乡一体化、率先在全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寄予厚望。三是从我市情况看,产业结构不合理,服务业占比过低,新的经济增长点尚不突出,增长动力转换还需时日;结构调整阵痛显现,企业生产经营困难增多,竞争力弱的行业和传统骨干企业生存环境越来越严峻;资源环境约束加剧,长期以来高投入、高能耗、高污染、低效益的外延式增长方式已不可为继;城乡二元结构有许多难题和制约因素亟待破解,推进新型城镇化进入攻坚阶段。
总体上看,新常态下我市经济发展面临的外部环境中难和险在增多,但时和势总体于我市有利。全市上下一定要坚定信心,抢抓机遇,把思想统一到中央和省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上来,把认识统一到调结构、促转型,推改革、建机制上来,既要正视困难,保持清醒,克难攻坚,积极应对复杂局面;更要把握机遇,坚定信心,因势利导,牢牢把握经济工作主动权,谋求济源经济高质量、高水平发展。
做好今年的经济工作,总体要求是: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以及中央、省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全面落实市委十一届七次全会部署,坚持以全域城乡一体化为统揽,以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把转方式、调结构放到更加重要的位置,大力弘扬愚公移山精神,着力重质提效,扩大经济总量;着力优化结构,推进经济转型;着力改革创新,激发市场活力;着力统筹城乡发展,切实改善民生,持续求进、力求先行,促进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
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在优化结构、提高质量、环境改善的基础上,生产总值增长9%,在实际工作中努力争取更好结果;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1%;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增长&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3%;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增长10%左右;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 %左右;节能减排完成省定目标任务。
明年经济增长预期目标确定为市委在充分考虑经济发展新常态、权衡各种因素后作出的决策。一方面,这一目标基本吻合我市潜在经济增长率,也有利于引导各方面把精力更多地用到加快转型升级、培育新的增长动力上来。另一方面,这一目标不是简单的速度概念,我们要的是有质量、有效益、可持续的发展,要的是就业比较充分、人民得实惠的发展。在经济下行势头没有根本扭转的情况下,实现这一目标,仍需付出艰苦努力。需要特别强调的是,我们促改革调结构,速度预期目标过高或过低都不行,过高则各种关系会绷得很紧,不利于转变发展方式,也不符合经济规律;过低,经济不稳,其他方面也稳不住。市委同时提出“在实际工作中努力争取更好结果”,目的也是希望大家在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的前提下,再加把劲,“跳起来摘桃子”,争取稳增长的更好成效,防止经济出现惯性下滑以及由此可能衍生的多重风险。
三、今年经济工作的主要任务
今年经济发展,要立足全局,着重抓好八项工作:
(一)扩规模促转型,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利用新常态下经济稳定增长创造的空间,更大力度推进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形成现代产业新体系,创造竞争新优势。
一要加快推动工业结构优化升级。工业是我市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要坚定不移实施“工业强市”战略,按照传统产业做大做长,新兴产业招大引强“两个发展主线”,拓展虎岭、玉川、高新产业发展“三个载体”,加强有色金属及深加工、新型装备制造、能源化工和电子电器“四大产业集群”建设,打造有色金属及深加工1000亿元产业基地,电子电器、钢铁及机械装备、能源化工3个300亿元产业基地。要改造提升传统优势产业。强化科技创新,延伸产业链条,优化产品结构,推进节能减排,发展循环经济,推动传统优势产业加快转型、延链增值,扩张规模、打造品牌。有色金属产业,要优化铅锌产品结构,培育循环产业链,提高行业整体竞争力,重点抓好有色金属深加工产业园、豫光有价金属综合利用、30万吨电锌三期、“城市矿产”开发,金利再生铜加工等项目,打造全国重要的有色金属及深加工产业基地。钢铁产业,要积极发展钢产品深加工,推进民用钢向优特钢转型,重点抓好钢产品深加工产业园、巨力钢丝绳、鑫安PC钢棒等项目,培育高端钢铁深加工产业集群。化工产业,要围绕煤化工、盐化工、石油化工“三化”融合链接发展,加强与国内知名化工企业合作对接,重点抓好丰源石油轻烃综合利用、金马焦化干熄焦及煤焦油深加工、联创化工环氧氯丙烷、杭氧万洋空分气体等项目,打造全省重要的现代化工基地。能源产业,要大力发展洁净煤发电技术,充分利用天然气、煤层气、焦炉煤气、煤制气、工业余热余气等气体资源,推动风能、太阳能等新能源开发,加快实施沁北电厂四期、低热值煤发电、超临界机组发电、热电联产、煤炭仓储物流等项目,打造全省重要的能源基地。建材产业,要抓好水泥行业节能减排和清洁生产,积极发展玻璃深加工、玻璃器皿深加工、新型木塑和管材等,重点抓好万洋石膏板、天意隔墙板、大名建材玻璃深加工、奔月建筑装饰材料等项目。要加快壮大高成长性产业。加强内引外联,依托龙头企业,推进兼并重组,完善配套合作,扩大产业规模,培育产业集群。机械装备产业,要大力发展大型机械设备关重件、石油钻具、限动芯棒、冶金机械、大型液压油缸、汽车零部件等产品,重点推进富士康精密机械、鸿富锦精密工业自动化设备、中原特钢关重件、中原重型锻压模具钢等项目,建设国内一流的大型装备关键部件及大型特殊钢精锻件生产基地。矿用电器产业,要加强矿用电器企业整合,加强与中国煤科、徐州煤矿机械等知名企业合作,壮大矿用电器产业规模,重点实施中国煤科济源矿用装备科技产业园和监测中心、ABB井下防爆变频电器、井下矿用安全设备、矿用电器检测中心等项目。食品产业,要大力发展肉制品、乳制品、豆制品、饮料4大领域产业,重点抓好新雨瑞核桃露、绿欣饮品加工、伊利乳业二期等项目,促进熟肉制品、速冻食品、休闲食品、脱水蔬菜等产品健康发展。要积极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抓住国家支持产业转型升级、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机遇,立足我市比较优势,积极对接,谋划培育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抢占产业制高点,增强经济发展后劲。要以富泰华电子为依托,加快推进富士康新增产能、富士康配套产业园、蓝曼科技LED灯具及高效配光材料等项目,培育电子电器产业集群。要以建设低碳城市为契机,深化与中船重工、中节能集团等企业合作,加强节能环保技术、装备和产品的推广应用,大力发展节能环保产业。谋划推进新材料、生物医药、信息服务产业发展。
二要全力推进服务业提档升级。将现代服务业作为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的战略重点,以“全域旅游”发展为突破口,坚持生产性和生活性服务业并重,现代与传统服务业并举,推动服务业集聚发展、规模扩张、层次提升,进一步提升服务业对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要加快服务业规划编制。结合城乡发展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加快制定完善旅游文化、电子商务、物流业、健康养生等服务业专项规划,促进服务业发展与城市布局、城市规模相互适应,形成科学完备的服务业发展规划体系。要突出抓好重点服务业发展。去年,我们确定了重点抓好的具有一定比较优势的五大产业,要继续加大支持力度,努力把这些发展潜力变成现实生产力,以重点产业的突破带动服务业全局发展。文化旅游业要突出全域旅游发展定位,加快推进全域景区化;突出王屋山景区龙头地位,统筹推进重点景区综合开发和整治提升,抓好乡村休闲旅游发展;加快推进王屋山和小浪底5A级景区创建、王屋山景区景点、沁河旅游综合开发、小沟背综合提升、市游客服务中心等项目,开工建设沁河温泉度假村、邵原原始森林漂流度假区、五龙口化城寺、尚景水岸、坡头天女河休闲度假区等项目,力争全年接待游客万人次以上,实现旅游收入3亿元以上。培育壮大文化产业,加快推进愚公文化产业园、济水文化产业园、沿黄红色文化产业园建设,推动旅游与文化融合发展,叫响“天下第一洞天”文化旅游品牌。现代物流业要以完善布局、整合资源为核心,加快推进南部物流园、东部农产品物流园、北部物流带建设;积极引进2家以上知名物流企业在我市布点,全年培育限上物流企业5家以上;主动对接郑州国际陆港大通道,设立保税物流中心,争取“两仓”开工建设。新型商贸业要围绕构建现代商贸服务体系,加快推进信尧城市广场二期、兴盛商业广场、大中华城市广场等商贸综合体建设,积极引进汽贸、农贸、家居、建材等大型专业市场,大力发展电子商务、连锁经营、折扣店、工厂店等新型商贸业态。金融服务业要积极争取兴业银行设立分支机构,支持农商行开办村镇银行;加大信贷对经济发展的支持力度,力争新增贷款23亿元;支持引导企业融资发展,资本市场融资完成&&& 亿元。现代服务业新业态要大力发展信息、健康、科技、养老、教育等新兴服务业,打造新的经济增长点。抓住我省统筹整合服务业发展资金、支持现代服务业发展的重大机遇,与省有关部门搞好对接,争取我市一批新型服务业龙头企业和重大标志性项目进入省计划盘子。要着力营造服务业发展良好环境。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全面清理各类限制性规定,尤其要降低医疗卫生、教育培训、健康养老等非公资本进入愿望较强领域的准入门槛,吸引更多民间资本。要拓宽服务业开放层次,抓住今年国家修订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的机遇,再签约一批重大服务业合作项目,引进一批服务业高端人才和先进技术。加强综合服务平台建设,积极争取省服务外包示范产业园、养老健康产业发展示范区。
三要大力推动产业融合发展。产业融合能够产生化学反应、放大效应,对产业升级具有重要的牵引推动作用。要顺应制造业发展从硬件向软件、服务、解决方案等无形服务转变的趋势,鼓励引导制造业服务化,推动制造业向研发、设计、物流、营销、品牌推广和系统集成等方面延伸。加大信息技术在现代物流、工业设计等服务业领域的广泛应用,促进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与现代制造业结合。要建设一批适合服务业多业融合发展的城市综合体、商务楼宇等新型载体,推动文化创意、互联网金融等产业融合发展。要结合省转型升级引领企业培育工程和中小企业成长行动计划,大力实施中小微企业倍增计划,确定100家成长性好、带动力强、发展潜力大的倍增计划企业,在土地、税收、环保、人才等方面加大扶持,培育一批“小巨人”、“小进规”企业。同时,要调整转变政府支持方式,对先进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积极运用天使基金、私募基金等加大支持力度;对传统支柱产业,要改变政府直接补贴等老办法,积极探索市场化支持手段。
(二)强引领扩需求,积极稳妥推进新型城镇化
城镇化有利于扩大有效投资和消费,是扩大需求的全局性举措,对稳定经济增长和促进转型发展具有重要的综合性作用。要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以产业集聚、人口集中、土地集约为途径,扎实推进省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工作。
一要加快体制机制创新。深入落实户籍制度改革政策,研究制定附着在户籍上的教育、医疗、就业、社保等领域的配套改革办法,促进有能力在城镇稳定就业和生活的常住人口有序实现市民化。完善农村土地流转、宅基地和集体财产权益保障机制,引导农业转移人口加快向城镇集聚。健全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城乡基本医疗卫生和公共卫生服务体系,积极创造条件,使外来人口同等享受基本公共服务,推动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完善基本住房保障制度,把符合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纳入城镇住房保障体系,扩大保障性住房供给规模,拓宽住房保障渠道。
二要优化城镇化空间格局。坚持全域规划、核心带动、组团发展、节点提升,继续完善“133”城镇空间架构和以中心城区综合功能区为核心的“1+5”功能布局,在全域范围内规划建设城乡一体化示范区。以九大片区建设为抓手,做大做优中心城区,不断增强中心城区辐射带动能力;以生活、居住、服务为重点,加快推进曲阳湖组团、玉川组团、沿黄组团建设,把三个城市组团建设成为中心城区拓展区;按照中央和全省部署,扎实开展重点镇建设示范;以全域景区化、城乡生态化为重点,深入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全市村庄20%以上建成改善农村人居环境达标村,10%以上建成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示范村,打造
三要提高城镇综合承载能力。继续实施城镇基础设施扩能增效工程,完善城市道路网络结构,新建改造城市道路12.4公里;推进雨污分流系统改造,新建污水管网18.1公里,基本完成城市污水处理设施提标改造。加强公用服务设施建设,新建改造推动向镇区、新型农村社区延伸覆盖,积极推进第三水厂、污水水质监测站、垃圾焚烧发电厂等项目建设。加强城市水系建设,在东湖、三湖、济渎、蟒河等区域规划建设具有济源特色的水景观建筑,发展城市滨水公园、滨水景观廊道,增加滨水开放空间;科学布点城市公园、植物园、滨河绿化、城市生态防护林等项目,构建城乡一体的特色生态廊道。加强城市精细化管理,持续推进卫生秩序集中整治,大力提升城市卫生环境;深入开展城市创建,积极争创全国绿化模范城市和中国人居环境奖城市,确保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成功和国家节水型城市届满复审。
四要创新城镇化保障机制。要建立多元化城镇化建设筹资机制,继续探索政策性金融合作模式,深化与国开行战略合作,丰富金融产品,创新融资手段。今年省政府将在建设银行、交通银行、浦发银行设立3支新型城镇化发展基金,每支规模1000亿元,重点支持城镇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土地一级开发等功能类项目和产业类项目;支持有条件的地方发行市政债券,推动有偿债能力的投融资平台定向增发城投债,我们要积极争取,同时要探索设立我市城市发展基金。要促进土地资源优化配置,按照管住总量、控制增量、盘活存量、优化结构的要求,建立健全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激励约束机制、存量建设用地退出激励机制,加大城镇低效建设用地再开发力度,深入开展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人地挂钩和工矿废弃地复垦利用试点,充分挖掘城市建设用地潜力。
(三)坚持做精做优,持续提升现代农业发展水平
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加大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实施力度,促进农业生产集约化、标准化、组织化、产业化,全面加快新型农业现代化步伐。
一要突出抓好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按照“一城、一廊、两带、四区、五大主导产业”发展规划,全面推进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大力发展都市生态农业、休闲观光农业,重点打造“一园两带十农庄”;加快市农业信息中心、伊品家庭农场联网系统建设,推动信息化与农业现代化融合发展;大力实施种业基地建设工程,打造全国最大的十字花科蔬菜制种基地;发挥科云绿色农业技术集成中心辐射带动作用,启动5个万亩优质高效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要用好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这一“金字招牌”,积极争取上级政策支持。继续推进国开行开发性金融支持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试点,承接省开行贷款8000万元,
二要加快推进农业结构优化升级。大力调整种植业结构,粮食总产稳定在2亿公斤左右,烟田面积稳定在5万亩以上,建成高效园艺试验示范基地3个,巩固完善王屋山高效蔬菜制种精品园区、梨林机械化智能化蔬菜制种精品园区,建成隆平高科玉米制种特色产业园区。大力调整养殖业结构,按照“稳猪、扩牛、壮禽”发展思路,新建、改建畜牧标准化养殖场10个,完成投资2亿元。持续提升8个农业产业化集群生产经营和辐射带动能力,培育销售收入10亿、20亿、50亿元以上农业产业化集群5个、2个、1个。创新农业生产经营体制机制,大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农业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分别达& 家、& 家、& 家,带动农户&& 万户。
三要加强现代农业支撑体系建设。加快推进河口村水库、小浪底北岸灌区、三湖引黄调蓄、西坪水库等重点水利设施,完成王屋山供水复线工程、济河湿地公园建设,大力实施沿黄项目区水土保持小流域综合治理工程,新增水土保持综合治理面积55.8平方公里。大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实施保护性耕作面积3万亩;着力提升农业装备水平,巩固提升机械化示范园区15个,补贴推广各类农机具1000台。积极开展高产创建示范方、测土配方施肥示范方、小麦病虫害综合防治示范区、绿色防控示范区等示范点建设,强化农业科技支撑,促进现代农业发展。
(四)强化基础支撑,着力培育竞争新优势
基础支撑能力是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后,区域竞争更加激烈。必须紧紧围绕突出重点、弥补短板、强化弱项三个关键环节,加大工作力度,在推动局部比较优势向综合竞争优势转变上迈出更为坚实的步伐。
一要提升基础设施优势。抓好交通、信息、能源等重大项目建设,着力强化基础设施支撑。开工建设济阳高速公路一期,加快推进焦济洛城际轻轨、济阳高速二期前期工作,抓紧推进南太行山旅游环线项目,积极争取“米”字形高铁向济源方向靠近;进一步改造提升郭木线、温邵线、卫柿线、小浪底专用线等干线公路,完善贯通中心城区与集聚区、组团连接线;深入推进农村公路三年行动计划,完成投资1.3亿元;积极与周边城市对接,加强我市与洛阳、晋城、焦作、孟州、沁阳等市际连接;完成小浪底汽车站建设,开工建设客运南站。加大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力度,积极对接郑州跨境贸易电子商务综合服务平台,大力发展电子商务E贸易;加快推进4G网络全覆盖和大数据中心建设,探索推进政务云、商务云建设;谋划启动电商产业园。开工110千伏三湖变和星光变扩建工程,完成220千伏南岭变扩建、110千伏朝阳、虎岭、玉泉、济水输变电及农配网工程,加快建设坚强稳定的现代化电网。
二要提升载体平台优势。产业集聚区和商务中心区是省委、省政府着力打造的科学发展载体体系,列入全省三大类考核,我们必须全力推进。要推动集聚区提速增效发展。年内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50亿元,实现税收23亿元。围绕主导产业,引进入驻一批龙头项目,着力培育“百千万”亿级优势产业集群。加快产业集聚区内的村庄整合和基础设施建设,推进综合服务、技术研发、检验检测等平台建设,完善生产性服务配套;加快公寓、商场等建设,完善生活性服务配套,切实增强承载能力。坚持产业集聚区发展与城镇建设统筹规划,实现基础设施对接互联和公共服务向产业集聚区延伸覆盖,促进产城互动。要提升商务中心区建设水平。充分发挥市场作用,多渠道筹资、多元化投入,积极推进村庄搬迁、安置房、湖体开挖、医院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大招商引资力度,重点引进一批优势企业、优质项目,加快推进传媒大厦、商业综合体、商会大厦、秀水街商务休闲中心等项目建设,促进服务业集聚发展,打造产业高集聚、产出高效率、功能高复合、就业高容量的服务业集群。
三要提升要素保障优势。加强人力资源保障,深入实施“玉川英才”工程,紧紧围绕经济社会发展对技能劳动者的需求,大力实施全民技能振兴工程、职业教育攻坚工程、技能人才回归工程,大力培育引进我市急需的金融、现代物流、科技创新等领域高层次人才,为经济发展强化人才和智力支撑。全面拓宽融资渠道,加强政策衔接和项目对接,积极向省行、总行争取信贷规模、总行直贷项目和单列指标,争取把我市列为授信重点区域;加快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推动中原特钢定向增发配股,加快清水源、柳江牧业上市进度,支持企业在新三板挂牌融资;扩大债券融资规模,探索设立债务融资发展基金,支持企业发行公司债、可转债、企业债、中期票据、短期融资债券,扶持中小微企业发行中小企业集合票据,集合债券及私募债,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到境外发债;加强金融生态环境考核评价,不断优化金融环境。创新土地供应方式,着力解决土地批而未征、征而未供、供而未用的问题,提高土地科学利用水平;优化土地审批流程,提高审批效率。
(五)坚持创新驱动,全力构建自主创新体系
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是新常态下经济发展的基本特征和客观要求。要紧紧抓住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这个核心,以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建设为载体,加快推进以科技创新为重点的全面创新。
一要外引内强促科技创新。一方面,要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根据产业、企业的技术需求,加强科技开放合作,通过开放招商引进一批高科技项目,带动技术水平提升;积极与大型央企、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开展政产学研合作,引入一批专业科技人才,共建一批科技创新平台;鼓励企业通过开展海外并购、设立研发中心、购买专利技术,增强创新能力;积极融入周边地市发展,利用他们的资源、人才、市场来发展壮大我们的科技人才资源。另一方面,要用好我们自己的科技创新资源,在培育创新主体、搭建创新平台、完善创新载体、实施创新专项上下更大功夫。特别是各产业集聚区要发挥集聚科技资源的优势,打造自己的技术创新平台,高新要利用好西安交通大学、郑州大学、黄河科技大学、河南大学和中原工学院等产学研平台;虎岭要谋划建设好全国模具技术检测研发中心、钢产品技术研发中心、钢丝绳检测中心、紧固件检测中心、化工工程技术中心;玉川要谋划建设好有色技术中心、稀有金属技术中心、新能源技术中心、建筑工业化和耐火材料检测中心。
二要积极推进企业主体创新。强化企业技术创新,鼓励企业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努力开发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自主品牌,积极实施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发展工程,提高核心竞争力。积极探索商业模式创新,制定出台支持商业模式创新政策,加大财政资金投入,鼓励社会资本以多种形式参与、支持企业发展电子商务、工业设计等业态复合型产业和能源合同管理等新型商业服务模式。大力推动管理创新,引导企业打破家族式管理模式,调整优化管理要素资源配置结构,形成新的管理模式。
三要完善优化创新生态环境。全面推进发展理念、科技人才、体制机制等方面的创新,实施知识产权战略,推动企业建立和完善知识产权制度,加强对企业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技术的保护。营造支持参与创新的法制环境、诚信环境、制度环境,形成全社会人人关心创新、鼓励创新、尊重创新、保护创新的良好社会氛围。
(六)全面深化改革,加快构建科学发展体制机制
改革是推动发展的根本动力。今年要在若干重要领域取得实质性进展。
一要深化行政体制改革。按照中央和全省要求,继续取消调整行政审批事项,全部取消非行政许可审批,全面清理、规范前置审批环节和中介服务事项,全面推行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制度;借鉴全省行政审批标准化试点经验,继续推广网上并联审批、模拟审批等新模式,打造行政审批“高速路”;探索行政审批事项下放(委托)集聚区、镇(街道)实施办法,进一步做好“接、放、管”工作。探索实行政府购买服务模式,促进公共服务供给多元化。全面完成政府机构改革、事业单位分类改革、集聚区管理体制改革、党政机关公务用车制度改革。
二要深化国企国资改革。以增强活力、提高效率为中心,加快完善现代企业制度,推进国有企业公司制改革。积极稳妥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支持国有企业加快股份制改造,鼓励非公有制企业参与国企改革,严格程序,明确范围,公开透明,防止国有资产流失。以资本管理为重点,大力加强国有资产监管,明确国有资本投资运营的方向和重心,构建全方位监督管理机制,提高国资监管效能。建立成本合理分担机制,分类多渠道解决历史遗留问题。
三要深化金融改革创新。金融供给和创新能力不足,已经成了我市经济发展的瓶颈,必须大力推进金融改革创新,采取多种方式满足实体经济融资需求。要完善金融主体,争取股份制商业银行、保险机构、金融租赁公司及信托等金融机构来我市设立分支或营业部,引导金融机构合理布局农村网点。要大力推进金融创新,大力发展纯信用贷款,降低对抵押担保、第三方评估的依赖;围绕地方债改革,积极引入BOT、BT、ABS、TOT、PPP等新型投融资模式;研究规范民间融资的机制、平台。加快农村金融改革,积极推进农村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完善“四台一会”融资模式,开展农村产权抵押融资试点;加大非法集资集中整治力度,维护金融稳定。
四要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完善预算管理制度,探索跨年度预算平衡机制,推动编制三年滚动预算,加强支出管理,调整支出结构,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加大财政预决算信息公开力度,开展市级预算绩效管理试点。健全债务管理制度,规范债务“借、管、用、还”,防控债务风险。推进“营改增”扩围,逐步覆盖生产和服务的全部环节,对接好煤炭资源税从价计征等税制改革。理顺集聚区与套合镇的财政体制,实现辖区债、权、利相统一。深入推进公务卡制度改革和金税三期工程。
五要深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全面完成“六权”确权登记,全面推进集体资产股份制改革,完善产权交易中心建设,推动农村产权交易入场、入市,规范农村产权交易程序。加快推进土地规范化流转。
同时,积极推进教育人才、医药卫生、生态环保、社会治理等领域改革。
(七)注重招商实效,进一步提升对外开放水平
主动适应开放招商新形势新变化,适时调整招商策略和方式,以增强招商实效为重点,深入实施大开放、大招商战略,努力把对外开放提升到新的水平,确保引进省外资金增长10%以上,实际利用外资增长5以上。
一要创新开放招商方式。围绕主导产业,突出招大引强,是招商引资工作的着力点。要切实把主要精力放在招大引强上,对有投资意向的大企业、大集团要加大对接力度和频次,力争新引进龙头企业10家以上。要更加注重产业集群招商等方式,按照产业图谱和招商图谱,大力开展精准招商、以商招商、中介招商、专题招商,力争在铜深加工、钢铁深加工、装备制造、化工、电子信息等重点产业上取得新突破。要认真研究产业动向和大型企业“十三五”战略布局,选准重点目标,找准结合点和对接点,主动出击,紧盯不放,争取年内引进落地亿元以上项目个,其中5亿元以上项目个、10亿元以上项目个。
二要构建举市开放体制。要强化“一把手”挂帅。坚持市级领导带头招商、产业招商组招商,强化大员上阵、高层推动。各级各部门要站在全局和战略的高度来部署和推动对外开放工作,主要负责同志要把更多的精力和时间用来研究推动对外开放工作。要强化企业主体作用。要充分调动企业招商引资的积极性,发挥企业主体作用,广泛动员企业以商招商,引导支持企业主动招商引资。要强化协调联动。各级各部门都必须明确扩大开放“人人有责”,结合实际、立足本职,着眼大局、服务整体。对产业集聚区、镇办、市直部门实行联合招商、捆绑考核,提高联动招商能力。要强化激励约束。要将各级各部门扩大开放纳为目标考评的重要内容,定期通报重大招商活动签约项目进展情况,加强督促检查和考核奖励,充分调动对外开放的积极性。
三要优化开放招商环境。持续开展“一创双优”、“开门纳谏”集中教育活动,及时协调解决项目实施过程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营造良好的建设环境和周边环境。深入落实招商引资联席会议制度,全面推行无偿代理、联审联批机制,营造快捷高效的政务环境。在构建诚信体系上下功夫,大力推进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真正做到“言必信,行必果”。加快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济源办事处建设,积极谋划综合保税区,打造高水平开放平台。按照要求全面清理规范优惠政策,在提升政府服务效能上动真格,进一步减少办事环节,提高投资便利化水平,尽快完成由靠优惠政策招商向靠优质服务招商转变。
(八)突出民生改善,扎实推进和谐社会建设
按照守住底线、突出重点、完善制度、引导舆论的要求,统筹做好改善民生各项工作,大力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
一要促进高质量就业创业。突出就业导向、产业需求,创新开展全员免费技能培训,多渠道开发就业岗位,全年完成免费技能培训2万人以上,新增城镇就业2万人以上,转移农村劳动力1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以内。加快推进全民创业,整合政策资金,建立创业孵化基地,全年发放小额担保贷款1亿元以上,创业培训2500人以上。积极推行无差别就业创业政策,吸引外来就业创业人员2万人以上。
二要做好社会保障工作。建立社会保障与经济发展同步提升新机制,持续提升社会保障水平。强化社保扩面征缴,全年新增参保2万人以上,实现城乡居民与城镇职工之间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提高新农合、城镇居民医保财政补助标准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扩大异地就医、医疗支付改革试点范围,全面实施城镇居民大病保险。加大对特殊群体帮扶力度,全面实施临时救助制度,探索政府救助与社会慈善有效衔接机制,推动城乡低保全面并轨。完善养老服务体系,加快市老年公寓建设,积极发展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深入推进保障性安居工程,建成保障性住房2063套。按国家、省统一部署,积极稳妥推进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
三要加快社会事业发展。扎实推进职教攻坚二期工程,打造现代职业教育品牌;深入实施教育资源扩容提质工程,加快宣化学校、实验中学改扩建等项目建设;探索实行集团、联盟办学模式,推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扎实推进学前教育二期三年行动计划,建立以公办为主导、民办为补充的学前教育网络。完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启动市人民医院、肿瘤医院扩建及20个新型农村社区卫生服务站建设;积极推进社会资本办医,加快妇女儿童医院建设和精神病院搬迁。加大王屋、太行深山区扶贫开发力度,扎实开展精准扶贫,确保贫困人口平稳脱贫。整合基层文化、体育等项目,积极推动基层综合公共文化服务中心建设。
四要切实改善环境质量。坚持源头严防、过程严管、后果严惩,主动适应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新常态,以治理大气雾霾为重点,扎实做好污染防治各项工作。加大大气、水和土壤污染防治三大工程实施力度,狠抓环境综合整治和截污治污专项行动。深入推进重点行业除尘脱硫脱硝,推进重点领域节能减排综合技术改造,加强机动车污染防治和燃煤锅炉综合治理,让群众看到治霾新成效。建立健全节能减排总量预算管理机制,探索实施节能量、排污权、碳排放、水权交易制度。扎实推进“3+1”工作,完成造林绿化&& 万株,实施农田水利工程&& 项,完成土地开发整理&&& 亩,大力开展100个重点村、主干道沿线和区片综合整治,加快提升城乡生态环境,全力打造天蓝、地绿、水净的“美丽济源”。
五要切实维护社会稳定。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深入开展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整治,强力推进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强化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严格责任追究制度,推进食品药品行业诚信体系建设。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细化完善基层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机制,畅通群众利益诉求表达渠道。坚持用法治思维和方式化解社会矛盾,尤其要解决好民间借贷、土地征用、房屋拆迁、企业改制、环境污染治理过程中引发的矛盾和问题。深化平安济源建设,强化社会管理综合治理,依法打击违法犯罪活动,保持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同志们!总书记指出,“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大逻辑。”面对经济发展新常态,我们一定要做到观念上适应,认识上到位,方法上对路,工作上得力。一要解放思想,统筹谋划。深刻理解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经济新常态的科学判断和重要论述,认真研究经济新常态下济源的发展,立足新常态谋划好、落实好明年以及的经济工作;坚定不移执行好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科学合理配置各类资源和力量,统筹推进稳增长、调结构、推改革、惠民生等各项工作。二要务实重干,转变作风。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和省委省政府若干意见,巩固扩大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成果,进一步改进文风会风、政风行风,腾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深入一线、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在一线推进工作、在一线开展服务、在一线解决问题,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三要干净干事,清正廉洁。认真落实“一岗双责”,自觉遵守廉洁自律各项规定;牢固树立过紧日子的思想,严格执行《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严格控制“三公”经费支出;坚决纠正不正之风,严肃查处违法违纪案件,以良好的党风政风赢得群众的信任。
同志们!做好今年经济工作,任务繁重,责任重大。我们一定要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按照市委统一部署和要求,振奋精神,凝心聚力,务实重干,开拓创新,早干快干多干,努力开创济源经济社会发展新局面,为顺利实现“一个中心、两个率先”总目标、加快建设富裕文明和谐美丽新济源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谢谢大家!&&&&&&&&&&&&&&&&&&&&&&&&&&& 2015年1月
济源市清风民生网
主办单位:中共济源市纪委 济源市监察局
承办:济源市纪委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室 济源市清风民生网公开监管体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邮箱: 访问量:
技术支持: 联系我们:010-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贯彻执行中央八项规定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