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运动会网球赵薇苏有朋中国达人秀吗

&21:00女单决赛
温网热身赛ATP冠军榜
ATP250 伦敦
71.1万欧元
季米特洛夫
ATP250 哈雷
71.1万欧元
ATP250 荷兰
42.6万欧元
巴蒂斯塔-阿古特
ATP250 伊斯特本
50.3万欧元
ATP世界排名
&德约科维奇
&迪米特洛夫
&德尔波特罗
温网热身赛WTA冠军榜
伊万诺维奇
WTA世界排名
&小威廉姆斯
&齐布尔科娃
&伊万诺维奇
&A-拉德万斯卡
&苏亚雷斯-纳瓦罗
&沃兹尼亚奇
中国金花排名
&温网成绩(单打)
&奖金(英镑)
网球策划专题
跟贴热词:
文明上网,登录发贴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易立场。
责任编辑: 杨硕 &&nbsp
跟贴热词:
文明上网,登录发贴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易立场。
网易公司版权所有&&&新闻热线:021-
追逐梦想 超越自我――上海市第十五届运动会圆满闭幕
原标题:追逐梦想 超越自我――上海市第十五届运动会圆满闭幕
  一场别开生面的青春比拼。一次立德树人的梦想放飞。一次体教结合的成果会演。
  11月22日,首次以青少年为参赛主体的上海市第十五届运动会落下帷幕。在为期一个多月的时间里,超过2.5万名运动员在31个大项、38个分项中展开角逐。呈现了“新市运、新梦想、新辉煌”的美丽画卷。
  上海市副市长赵雯指出,本届市运会改革创新,为青少年搭建超越自我、追逐梦想的平台,涌现了一批“小铁人”、“小达人”和“未来之星”,彰显了青少年挑战自我、奋勇争先的精神风貌,展示了体教结合的丰硕成果。
  体教结合携手办赛
  “有梦想才有希望,有追求才有目标,有行动才有收获。”由体育部门、教育部门两家携手组织的上海市运会,17个区县全部组团参赛,高校从上届29家增加到本届42家,同比扩大了45%。59个代表团同比增加近26%。在参赛人数、项目设置上均超历届。
  姚明、刘翔、刘子歌、王励勤,每一个熠熠生辉的体坛巨星,当年都是从这个舞台起步。沿着明星之路追赶,参赛选手弘扬奥运精神,创造佳绩。其中,青少年组共产生1134.5枚金牌,17个代表团实现金牌“全覆盖”,30名运动员获得青少年组的“未来之星”奖。高校组共产生455枚金牌,分布39个代表团,金牌覆盖率为90%以上。
  在射击、射箭、游泳、举重四个项目中,有6人创6项上海市青少年纪录,27人9队创49项上海市青少年年龄组纪录;1人超1项上海市青少年纪录,共20人10队超22项上海市青少年年龄组纪录。
  多年来的“一条龙”布局已初见成效,每个区县都有自己的拳头产品。浦东的游泳,闵行的田径,黄浦的篮球,宝山的乒乓球,徐汇的游泳……竞赛成绩取得新的进步,竞技水平有了新的提升,促成更高、更快、更强的奥运梯队发展。
  社会办训热情高涨
  上海市运会上,社会办训机构成了孕育体育后备人才的又一“人才库”。上海目前社会办训机构多达近30个,第12届上海市运会时,只有4家社会办训运动员参赛。上海市运会组委会秘书长郭蓓说:“市运会让各种社会办训力量一展实力,共同培养上海体育的人才。”
  同时,项目设置有了新的“增长点”:花样滑冰、冰壶、马术、高尔夫球、现代五项、帆板、拳击和散打,第一次登上上海市运会赛场。
  奉贤区的超越网球俱乐部,以社会力量办训,开展网球业余训练,通过六年发展,网球学员已超过200人。在全国U12网球排位赛上,该俱乐部夺得女子单打冠军。在本届市运会上,俱乐部夺得了团体奖牌和总分第二名。
  上海队、国家队的教练们都来了,明日之星将被跟踪培养,青少年体育呈现百花齐放景象。
  强化体育教育功能
  用体育塑造精神与意志,用体育强健身体与心灵。当青少年体质健康工作已上升到国家战略,加大青少年体育普及的引导成了上海市运会创新转型的一项举措。
  这里成为普通学校体育展现风采的平台,涌现了一批普通学生的爱好者。包括“小铁人”、“小达人”、“阳光少年”、“未来之星”、“活力园丁”、“学校体育先进单位”等在内的比赛和评选,大大激发了学校体育热情,诠释了“热爱体育运动,磨炼意志品质,展示青春风采”的体育文化。
  同时,以人为本、全面发展的培养思路也贯穿上海市运会全过程。比赛首次推行运动员赛前文化测试,共计1.2万余名青少年运动员参加文化测试,防止竞技成绩至上的单一追求。在这一思路推动下,近两年来,上海运动员参加全国青少年比赛,赛前文化学习成绩合格率已达99.93%,位居全国前列。在郭蓓看来,“文化素养也是体育人才的一项新标准”,能够让更多学生走出课堂、走进操场,让家长,让社会,让校长,让老师都来关注青少年体育、青少年体质。
  上海市体育局局长李毓毅认为:“人格的健全、体魄的强健非常重要,要实现中国梦,一代人的培养要从青少年开始。”要进一步改革创新、奋发有为,整合资源、共推发展,努力做体育事业发展的先行者和排头兵,为加快推进上海体育强市建设作出更大贡献。
  “三大球”在校园
  最具影响力的“三大球”,在上海市运会的竞赛设置上也有创新。而郊县与市区的差距缩小,成为本届市运会上的一大亮点。
  金山 绽放的乡村小玫瑰
  一所乡村小学,聘请外籍足球教练,培养女足专业人才,这是不是有些不可思议?金山兴塔小学,正是这样一所让人眼前一亮的学校。作为上海市青少年女足特色学校、市校园足球联盟学校,也是金山区青少年女足竞训基地。在上海市运会上,这些农村女孩们夺得了U-9第三名,U-11第二名,声名鹊起。张红燕等十名队员进入了上海市体育运动学校。
  日本籍教练斋藤诚司得知兴塔小学开展女足,主动当起了义工,每月1到2次从浦东赶到100公里外的兴塔,志愿带队训练,还经常买东西送给小队员。而说起学校搞女足训练,就不得不提年过花甲的杨於林教练,这位搞了一辈子足球的老教练,三年前到兴塔带教,每周5天从市区赶来带训,对足球的热爱和执著影响着队员们。
  更重要的是方方面面的关心和关爱,从校长室到体育组乃至教练组“一条龙”管理:学校把女足队员编在一个班级,让年级最优秀的教师任教,小队员的学习得到了保障。同时,在球队保障上从足球、运动服、比赛用包、护腿板、足球袜等入手,还准备了专用器材室和淋浴房,小队员的训练得到保证。借助“体教结合”的优势,兴塔小学为女足后备人才培养开拓了新路。
  一颗颗爱心,就像一股股暖流,让兴塔女足队员们倍感温暖,也打动了接送孩子训练的家长们。小队员们已经爱上了足球,在锻炼打拼中得到成长。她们瞄准人品好、学习好、球技好的“三好”目标,有志成为铿锵的小玫瑰。
  嘉定 体教结合硕果累累
  在刚刚结束的上海市运会上,由嘉定二中组队的高中男篮获男篮A组亚军,由安亭小学组队的小学女篮获女篮D组第三名,由震川中学组队的初中男篮分获男篮B、C两组第四,由紫荆小学、叶城小学联合组队的小学男篮获男篮D组第四名。据统计,2012年至2014年嘉定向上海市二线输送了19名优秀苗子,向市一线队输送了2名运动员。整体水平异军突起,令上海篮球界刮目相看。
  嘉定区有8所篮球布点项目学校,形成“一条龙”训练体系。业余训练中,围绕“请进来、走出去”作了积极探索。
  请进来引凤筑巢,教练员进校园。5名在基层学校带训的高水平教练,3名为上海队退役运动员,1名高级教练员,他们默默耕耘在基层,甘愿当起“孩子王”。相关部门也创造条件培养“双师型”体育教师教练员。2012年暑期,在上海市篮球协会帮助下,美国篮球学院总监利兹教练来现场指导青少年训练。
  走出去实战交流,小选手出国门。随着交流增多,不少学校选择走出去。去年暑期,安亭小学女篮受美国伊戈达拉训练营邀请,赴美国斯普林菲尔德的春田市参加了十天篮球夏令营。在一对一的比赛中,我国小队员身体素质略逊一筹,在对抗上较吃亏。但在二对二、三对三中,我们突破分球的技术打法,反而更有效。
  足球人才摇篮与足球文化
  “长大当贝利,加入国家队,我要去圆足球梦,进军奥运会……”这是杨浦区平凉路第四小学的校歌,这里的每一个孩子都会唱。这所有着40多年足球传统的小学,先后孕育出了李海龙、贾春华、申思、虞伟亮、孙吉、孙祥、邱盛炯等一批知名足球运动员。学校5个年级有5支球队,形成了足球人才梯队,被誉为“上海足球人才的摇篮”。
  女校长许碧鹰说:“近年来,我校以创建校园足球文化为办学目标,不断将足球运动从竞技项目上升为一种文化形态,挖掘和拓展其内涵与外延,构建校本德育特色。”
  目前,杨浦区的足球培养已经形成了“一条龙”,高中有同济大学第一附属中学、上海体育学院附属中学;初中有鞍山初级中学男足、延吉第二初级中学女足;平凉路第四小学、五角场小学、许昌路第五小学、内江路小学为基层塔基。而平凉路第四小学,就是其中的代表。一所450人的学校,有近90人参加足球训练。不仅如此,所有学生每周上一堂足球课,也已经成为平凉路第四小学体育教学计划的一部分。
  在平凉路第四小学,足球让校园里处处充满活力。走廊上的“足球活动精彩瞬间照”、教室里的“足球争章园”、球星墙上“足球节”时球星校友大哥哥的微笑,放学后孩子们挥汗如雨、刻苦训练的勃勃生机……校园的每一个角落,每一项活动都透着足球文化的气息,画满了足球文化的符号,俨然是一个“足球文化的磁力场”。
  当了十多年平凉路第四小学校长,许碧鹰已是半个足球专家。她告诉记者,在这里,“做好人、读好书、踢好球”这九个字贯穿于校园素质教育的始终,学校着力打造校本特色课程,不断挖掘足球文化内涵,拓展足球文化外延。在平凉路第四小学,围绕“体验足球,快乐成长”为主题的“校园足球节”,已连续开展了五届,力求把“快乐足球”、“快乐学习”和“快乐活动”有机结合。
  许碧鹰校长介绍,在平凉路第四小学,大家不仅自编了《足球与文化》校本教材,涵盖足球知识宫、球技大擂台、游戏俱乐部、欢乐保健园、艺术小天地、德育加油站等六大板块。还会定期开展“欢乐小足球”系列活动,如“欢乐足球大联赛”、“足球教会我……”征文赛、校园“啦啦舞”比赛、“小小球迷看中超”看球评球、足球知识竞赛、“我心中的校园足球明星”、“我的球服我做主”、“精彩球赛我竞猜”、“足球吉祥物”设计大赛和“大手牵小手,共圆足球梦”亲子活动等。
  此外,这里的“足球文化活动”还在向社会延伸。弄堂足球游戏,定期与来自各国、各地及周边兄弟学校的伙伴们开展足球联谊赛,与社区老年队展开“忘年交”足球赛,与幼儿园娃娃足球联谊,还与安徽贫困山区明光希望小学的孩子们共同开展了足球夏令营……这些丰富多彩的足球活动,也让孩子们在切磋球技的同时挥洒关怀与感恩,教着孩子们学做人!
  “未来之星”向我们走来
  寻找上海体育的“未来之星”,是本次上海市运会的全新尝试,来自全市12个区县代表团、10个项目的30位运动员从1.2万余名运动员中脱颖而出。他们有着骄人的竞技水平,更有端正的品行;是同学们的好榜样,也是上海体育的下一个“小姚明”、“小刘翔”。
  蔡沐珂、付阳、胡云飞、劳丽慧、刘依文、吕泽颖、袁一帆、张艺琼、郑梦纯、郑英昊、周舒畅、陈超奇、王舟、徐其涵、苏蔚俊、徐一凡、杨辰(游泳)、张心怡(射击)、何灏轩、王何h(网球)、江雪怡、杨睿雯、刘海超(羽毛球)、李顶(武术套路)、徐志伟(射箭)、李唯依、于文岚(排球)、罗威恒(乒乓球)、赵宁(田径)、朱贻青(赛艇),“未来之星”是一群四肢发达、头脑也不简单的好少年。
  要成为“未来之星”,评选的硬指标很苛刻:要在上海市运会上拿到冠军(集体球类项目为前三名主力队员);要在过去三年中,获得两次及以上市青少年运动员二等奖学金以上,或在过去三年中,两次及以上被评为市青少年十项系列赛最佳运动员。如果在本届上海市运会个人项目决赛中超、创或者平上海市青少年纪录,且已达到一级以上运动员等级的运动员,也可提名成为“未来之星”。细数“未来之星”,游泳好苗子有17名,占得“半壁江山”;培养了陈欣怡的浦东游泳队就产生了8名,表明游泳仍在上海体育业余训练中占据领先位置。
  来自格致中学排球队的姐妹花李唯依和于文岚,双双被评为“未来之星”。在教练陈辉的眼里,两位即将高中毕业的姑娘除了上海各项比赛冠军的主力队员身份外,还各有出挑的地方:“李唯依是队长,技术全面,在球队也有威信,有大局观;于文岚的学习成绩在格致这样的市重点也名列前茅,是一名品学兼优的好学生、好运动员。”
  在上海市运会上放飞梦想的还有新上海人。杭州出生的罗威恒,十年前落户申城,在曹燕华乒乓学校,找到了人生的奋斗目标。从一年级起,慕名在上海拜师的罗威恒就在曹乒读书。三年后,选拔进俱乐部二线队。两年前的一个机会,罗威恒有幸同许昕、尚昆练上球,又在很多场合,见到偶像王励勤。罗威恒心中,愈发明确了目标。作为上海青年队主力,罗威恒和曹乒队友,在全国锦标赛上一路杀入团体16强,第一次同郝帅等世界级选手过招。市运会上,罗威恒与队友夺得男子B组团体冠军。“我将更远大的目标,放在心底里,目前还是脚踏实地,努力训练每一天吧。”16岁的罗威恒说。
  这些“未来之星”还得益于“一条龙”教育。曹乒推行的“两条腿走路”模式:日常训练中,先定训练课程,再定文化课程,且文化课程和平行班一样。自与宝山区体育局、杨泰实验学校和上大附中签署了联合办训协议后,想进曹乒的好生源纷至沓来。2014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曹乒三到九年级3门主课平均分在杨泰实验学校位列全年级第一。
  上海市运会组委会秘书长、市体育局副局长郭蓓说:“我们需要全面发展的体育后备人才。”这样的奖项是一个舞台,“让那些全面发展的优秀运动员在这里实现自己的梦想。同样希望这些树立的榜样,能激励更多参加业余训练的孩子和普通在校学生去追求自己的理想。”上海市体育局青少年体育处处长胡红说。(中国体育报 白水)
声明:凡注明为其他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即与东方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电话:021-962007
东方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追逐梦想 超越自我――上海市第十五届运动会圆满闭幕
日 20:27 来源:华奥星空网站
原标题:追逐梦想 超越自我――上海市第十五届运动会圆满闭幕
  一场别开生面的青春比拼。一次立德树人的梦想放飞。一次体教结合的成果会演。
  11月22日,首次以青少年为参赛主体的上海市第十五届运动会落下帷幕。在为期一个多月的时间里,超过2.5万名运动员在31个大项、38个分项中展开角逐。呈现了“新市运、新梦想、新辉煌”的美丽画卷。
  上海市副市长赵雯指出,本届市运会改革创新,为青少年搭建超越自我、追逐梦想的平台,涌现了一批“小铁人”、“小达人”和“未来之星”,彰显了青少年挑战自我、奋勇争先的精神风貌,展示了体教结合的丰硕成果。
  体教结合携手办赛
  “有梦想才有希望,有追求才有目标,有行动才有收获。”由体育部门、教育部门两家携手组织的上海市运会,17个区县全部组团参赛,高校从上届29家增加到本届42家,同比扩大了45%。59个代表团同比增加近26%。在参赛人数、项目设置上均超历届。
  姚明、刘翔、刘子歌、王励勤,每一个熠熠生辉的体坛巨星,当年都是从这个舞台起步。沿着明星之路追赶,参赛选手弘扬奥运精神,创造佳绩。其中,青少年组共产生1134.5枚金牌,17个代表团实现金牌“全覆盖”,30名运动员获得青少年组的“未来之星”奖。高校组共产生455枚金牌,分布39个代表团,金牌覆盖率为90%以上。
  在射击、射箭、游泳、举重四个项目中,有6人创6项上海市青少年纪录,27人9队创49项上海市青少年年龄组纪录;1人超1项上海市青少年纪录,共20人10队超22项上海市青少年年龄组纪录。
  多年来的“一条龙”布局已初见成效,每个区县都有自己的拳头产品。浦东的游泳,闵行的田径,黄浦的篮球,宝山的乒乓球,徐汇的游泳……竞赛成绩取得新的进步,竞技水平有了新的提升,促成更高、更快、更强的奥运梯队发展。
  社会办训热情高涨
  上海市运会上,社会办训机构成了孕育体育后备人才的又一“人才库”。上海目前社会办训机构多达近30个,第12届上海市运会时,只有4家社会办训运动员参赛。上海市运会组委会秘书长郭蓓说:“市运会让各种社会办训力量一展实力,共同培养上海体育的人才。”
  同时,项目设置有了新的“增长点”:花样滑冰、冰壶、马术、高尔夫球、现代五项、帆板、拳击和散打,第一次登上上海市运会赛场。
  奉贤区的超越网球俱乐部,以社会力量办训,开展网球业余训练,通过六年发展,网球学员已超过200人。在全国U12网球排位赛上,该俱乐部夺得女子单打冠军。在本届市运会上,俱乐部夺得了团体奖牌和总分第二名。
  上海队、国家队的教练们都来了,明日之星将被跟踪培养,青少年体育呈现百花齐放景象。
  强化体育教育功能
  用体育塑造精神与意志,用体育强健身体与心灵。当青少年体质健康工作已上升到国家战略,加大青少年体育普及的引导成了上海市运会创新转型的一项举措。
  这里成为普通学校体育展现风采的平台,涌现了一批普通学生的爱好者。包括“小铁人”、“小达人”、“阳光少年”、“未来之星”、“活力园丁”、“学校体育先进单位”等在内的比赛和评选,大大激发了学校体育热情,诠释了“热爱体育运动,磨炼意志品质,展示青春风采”的体育文化。
  同时,以人为本、全面发展的培养思路也贯穿上海市运会全过程。比赛首次推行运动员赛前文化测试,共计1.2万余名青少年运动员参加文化测试,防止竞技成绩至上的单一追求。在这一思路推动下,近两年来,上海运动员参加全国青少年比赛,赛前文化学习成绩合格率已达99.93%,位居全国前列。在郭蓓看来,“文化素养也是体育人才的一项新标准”,能够让更多学生走出课堂、走进操场,让家长,让社会,让校长,让老师都来关注青少年体育、青少年体质。
  上海市体育局局长李毓毅认为:“人格的健全、体魄的强健非常重要,要实现中国梦,一代人的培养要从青少年开始。”要进一步改革创新、奋发有为,整合资源、共推发展,努力做体育事业发展的先行者和排头兵,为加快推进上海体育强市建设作出更大贡献。
  “三大球”在校园
  最具影响力的“三大球”,在上海市运会的竞赛设置上也有创新。而郊县与市区的差距缩小,成为本届市运会上的一大亮点。
  金山 绽放的乡村小玫瑰
  一所乡村小学,聘请外籍足球教练,培养女足专业人才,这是不是有些不可思议?金山兴塔小学,正是这样一所让人眼前一亮的学校。作为上海市青少年女足特色学校、市校园足球联盟学校,也是金山区青少年女足竞训基地。在上海市运会上,这些农村女孩们夺得了U-9第三名,U-11第二名,声名鹊起。张红燕等十名队员进入了上海市体育运动学校。
  日本籍教练斋藤诚司得知兴塔小学开展女足,主动当起了义工,每月1到2次从浦东赶到100公里外的兴塔,志愿带队训练,还经常买东西送给小队员。而说起学校搞女足训练,就不得不提年过花甲的杨於林教练,这位搞了一辈子足球的老教练,三年前到兴塔带教,每周5天从市区赶来带训,对足球的热爱和执著影响着队员们。
  更重要的是方方面面的关心和关爱,从校长室到体育组乃至教练组“一条龙”管理:学校把女足队员编在一个班级,让年级最优秀的教师任教,小队员的学习得到了保障。同时,在球队保障上从足球、运动服、比赛用包、护腿板、足球袜等入手,还准备了专用器材室和淋浴房,小队员的训练得到保证。借助“体教结合”的优势,兴塔小学为女足后备人才培养开拓了新路。
  一颗颗爱心,就像一股股暖流,让兴塔女足队员们倍感温暖,也打动了接送孩子训练的家长们。小队员们已经爱上了足球,在锻炼打拼中得到成长。她们瞄准人品好、学习好、球技好的“三好”目标,有志成为铿锵的小玫瑰。
  嘉定 体教结合硕果累累
  在刚刚结束的上海市运会上,由嘉定二中组队的高中男篮获男篮A组亚军,由安亭小学组队的小学女篮获女篮D组第三名,由震川中学组队的初中男篮分获男篮B、C两组第四,由紫荆小学、叶城小学联合组队的小学男篮获男篮D组第四名。据统计,2012年至2014年嘉定向上海市二线输送了19名优秀苗子,向市一线队输送了2名运动员。整体水平异军突起,令上海篮球界刮目相看。
  嘉定区有8所篮球布点项目学校,形成“一条龙”训练体系。业余训练中,围绕“请进来、走出去”作了积极探索。
  请进来引凤筑巢,教练员进校园。5名在基层学校带训的高水平教练,3名为上海队退役运动员,1名高级教练员,他们默默耕耘在基层,甘愿当起“孩子王”。相关部门也创造条件培养“双师型”体育教师教练员。2012年暑期,在上海市篮球协会帮助下,美国篮球学院总监利兹教练来现场指导青少年训练。
  走出去实战交流,小选手出国门。随着交流增多,不少学校选择走出去。去年暑期,安亭小学女篮受美国伊戈达拉训练营邀请,赴美国斯普林菲尔德的春田市参加了十天篮球夏令营。在一对一的比赛中,我国小队员身体素质略逊一筹,在对抗上较吃亏。但在二对二、三对三中,我们突破分球的技术打法,反而更有效。
  足球人才摇篮与足球文化
  “长大当贝利,加入国家队,我要去圆足球梦,进军奥运会……”这是杨浦区平凉路第四小学的校歌,这里的每一个孩子都会唱。这所有着40多年足球传统的小学,先后孕育出了李海龙、贾春华、申思、虞伟亮、孙吉、孙祥、邱盛炯等一批知名足球运动员。学校5个年级有5支球队,形成了足球人才梯队,被誉为“上海足球人才的摇篮”。
  女校长许碧鹰说:“近年来,我校以创建校园足球文化为办学目标,不断将足球运动从竞技项目上升为一种文化形态,挖掘和拓展其内涵与外延,构建校本德育特色。”
  目前,杨浦区的足球培养已经形成了“一条龙”,高中有同济大学第一附属中学、上海体育学院附属中学;初中有鞍山初级中学男足、延吉第二初级中学女足;平凉路第四小学、五角场小学、许昌路第五小学、内江路小学为基层塔基。而平凉路第四小学,就是其中的代表。一所450人的学校,有近90人参加足球训练。不仅如此,所有学生每周上一堂足球课,也已经成为平凉路第四小学体育教学计划的一部分。
  在平凉路第四小学,足球让校园里处处充满活力。走廊上的“足球活动精彩瞬间照”、教室里的“足球争章园”、球星墙上“足球节”时球星校友大哥哥的微笑,放学后孩子们挥汗如雨、刻苦训练的勃勃生机……校园的每一个角落,每一项活动都透着足球文化的气息,画满了足球文化的符号,俨然是一个“足球文化的磁力场”。
  当了十多年平凉路第四小学校长,许碧鹰已是半个足球专家。她告诉记者,在这里,“做好人、读好书、踢好球”这九个字贯穿于校园素质教育的始终,学校着力打造校本特色课程,不断挖掘足球文化内涵,拓展足球文化外延。在平凉路第四小学,围绕“体验足球,快乐成长”为主题的“校园足球节”,已连续开展了五届,力求把“快乐足球”、“快乐学习”和“快乐活动”有机结合。
  许碧鹰校长介绍,在平凉路第四小学,大家不仅自编了《足球与文化》校本教材,涵盖足球知识宫、球技大擂台、游戏俱乐部、欢乐保健园、艺术小天地、德育加油站等六大板块。还会定期开展“欢乐小足球”系列活动,如“欢乐足球大联赛”、“足球教会我……”征文赛、校园“啦啦舞”比赛、“小小球迷看中超”看球评球、足球知识竞赛、“我心中的校园足球明星”、“我的球服我做主”、“精彩球赛我竞猜”、“足球吉祥物”设计大赛和“大手牵小手,共圆足球梦”亲子活动等。
  此外,这里的“足球文化活动”还在向社会延伸。弄堂足球游戏,定期与来自各国、各地及周边兄弟学校的伙伴们开展足球联谊赛,与社区老年队展开“忘年交”足球赛,与幼儿园娃娃足球联谊,还与安徽贫困山区明光希望小学的孩子们共同开展了足球夏令营……这些丰富多彩的足球活动,也让孩子们在切磋球技的同时挥洒关怀与感恩,教着孩子们学做人!
  “未来之星”向我们走来
  寻找上海体育的“未来之星”,是本次上海市运会的全新尝试,来自全市12个区县代表团、10个项目的30位运动员从1.2万余名运动员中脱颖而出。他们有着骄人的竞技水平,更有端正的品行;是同学们的好榜样,也是上海体育的下一个“小姚明”、“小刘翔”。
  蔡沐珂、付阳、胡云飞、劳丽慧、刘依文、吕泽颖、袁一帆、张艺琼、郑梦纯、郑英昊、周舒畅、陈超奇、王舟、徐其涵、苏蔚俊、徐一凡、杨辰(游泳)、张心怡(射击)、何灏轩、王何h(网球)、江雪怡、杨睿雯、刘海超(羽毛球)、李顶(武术套路)、徐志伟(射箭)、李唯依、于文岚(排球)、罗威恒(乒乓球)、赵宁(田径)、朱贻青(赛艇),“未来之星”是一群四肢发达、头脑也不简单的好少年。
  要成为“未来之星”,评选的硬指标很苛刻:要在上海市运会上拿到冠军(集体球类项目为前三名主力队员);要在过去三年中,获得两次及以上市青少年运动员二等奖学金以上,或在过去三年中,两次及以上被评为市青少年十项系列赛最佳运动员。如果在本届上海市运会个人项目决赛中超、创或者平上海市青少年纪录,且已达到一级以上运动员等级的运动员,也可提名成为“未来之星”。细数“未来之星”,游泳好苗子有17名,占得“半壁江山”;培养了陈欣怡的浦东游泳队就产生了8名,表明游泳仍在上海体育业余训练中占据领先位置。
  来自格致中学排球队的姐妹花李唯依和于文岚,双双被评为“未来之星”。在教练陈辉的眼里,两位即将高中毕业的姑娘除了上海各项比赛冠军的主力队员身份外,还各有出挑的地方:“李唯依是队长,技术全面,在球队也有威信,有大局观;于文岚的学习成绩在格致这样的市重点也名列前茅,是一名品学兼优的好学生、好运动员。”
  在上海市运会上放飞梦想的还有新上海人。杭州出生的罗威恒,十年前落户申城,在曹燕华乒乓学校,找到了人生的奋斗目标。从一年级起,慕名在上海拜师的罗威恒就在曹乒读书。三年后,选拔进俱乐部二线队。两年前的一个机会,罗威恒有幸同许昕、尚昆练上球,又在很多场合,见到偶像王励勤。罗威恒心中,愈发明确了目标。作为上海青年队主力,罗威恒和曹乒队友,在全国锦标赛上一路杀入团体16强,第一次同郝帅等世界级选手过招。市运会上,罗威恒与队友夺得男子B组团体冠军。“我将更远大的目标,放在心底里,目前还是脚踏实地,努力训练每一天吧。”16岁的罗威恒说。
  这些“未来之星”还得益于“一条龙”教育。曹乒推行的“两条腿走路”模式:日常训练中,先定训练课程,再定文化课程,且文化课程和平行班一样。自与宝山区体育局、杨泰实验学校和上大附中签署了联合办训协议后,想进曹乒的好生源纷至沓来。2014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曹乒三到九年级3门主课平均分在杨泰实验学校位列全年级第一。
  上海市运会组委会秘书长、市体育局副局长郭蓓说:“我们需要全面发展的体育后备人才。”这样的奖项是一个舞台,“让那些全面发展的优秀运动员在这里实现自己的梦想。同样希望这些树立的榜样,能激励更多参加业余训练的孩子和普通在校学生去追求自己的理想。”上海市体育局青少年体育处处长胡红说。(中国体育报 白水)
声明:凡注明为其他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即与东方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电话:021-962007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qq手机达人有什么用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