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教材中药学专业知识一教材加以说明”这类问题应该怎样回答?

 下载
 收藏
该文档贡献者很忙,什么也没留下。
 下载此文档
正在努力加载中...
四川省乐山市犍为县学年度下学期期中检测(一模)九年级思想品德试卷
下载积分:1000
内容提示:
文档格式:DOC|
浏览次数:7|
上传日期: 22:13:09|
文档星级: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四川省乐山市犍为县学年度下学期期中检测(一模)九年级思想品德试卷.DOC
官方公共微信2006年浙江省初中社会政治学业考试说明-初中三年级历史试题练习、期中期末试卷、测验题、复习资料-初中历史试卷-试卷下载
当前位置: - -
2006年浙江省初中社会政治学业考试说明
2006年浙江省初中社会政治学业考试说明
本《说明》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的《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和《全日制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实验稿)、《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思想政治教学指导纲要》、《九年制义务教育初中思想政治课课程标准》(修订版),结合浙江省教学实际制定而成。
考试范围和要求
 (一)考试范围
《历史与社会》
标准一:我们生活的区域与环境、中国历史与文化、世界历史与文化、社会探究的技能与方法四大主题所涉及的部分内容(详见考试目标)
标准二:我们生活的世界、我们传承的文明、我们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三大主题所涉及的部分内容(详见考试目标)
《思想政治》(思想品德)
心理健康和道德教育、法律教育、国情教育四大模块所涉及的部分内容(详见考试目标)以及2005年11月~2006年4月国内外重大时政
(二)考试要求
&社会政治学业考试注重与社会实际和学生生活的联系,考查学生对知识与技能的掌握情况,特别是在具体情境中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历史与社会》的考查突出综合性和人文性,《思想政治》(思想品德)的考查突出思想性和教育性,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
考试内容掌握程度的要求分三个层次,从低到高依次为了解、理解、应用,分别以字母a、b、c表示,其涵义如下:
a---了解 指对有关事实、概念、原理和观点的再现或再认,包括再认或回忆知识;识别、辨认事实或证据;举出例子;描述对象的基本特征等。
b---理解 指在了解的基础上对有关概念、原理和观点进行转换或解释、推理,包括把握内在逻辑联系;与已有知识建立联系;进行解释、推断、区分、扩展;提供证据;收集、整理信息等。
c---应用 指在理解的基础上把有关知识使用于新情景、新材料、新问题之中,分析和解决那些教师未曾讲过或帮助解决过的问题,包括在新的情境中使用抽象的概念、原则;进行总结、推广;建立不同情境下的合理联系等。
(二)命题要求
在“有利于全面、准确反映初中毕业生在历史与社会、思想政治学习目标方面所达到的水平;有利于改进日常教学,促进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有利于高中段各类学校选拔新生”的“三个有利于”思想指导下,提出以下三点命题要求:
1.依据课程标准进行命题
《课程标准》是教学与评价的基本依据,教材只是实现《课程标准》的途径和形式而已。因此,在今后的学业考试中我们都应严格以《课程标准》为依据来确定考试的内容和标准,即命题应依据《课程标准》,而不是依据某一种教材。
2.强调能力立意,突出应用性
重视对学生运用所学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查,试题的着眼点和着力点主要放在考查能力上。加强与社会实际和学生生活实际的联系,注意理论和实际相结合,学以致用,考查实践能力,克服教学中“题海战术,死记硬背”、理论脱离实际的教学倾向。
3.体现“四性”,即综合性、人文性、开放性和时代性
综合性就是要着重考查综合能力。综合能力是指在掌握基本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上,把学科内或学科间有关知识整合在一起,并应用这些知识去综合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它包括知识整合能力和知识综合运用能力。运用能力是指在理解的基础上应用有关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以及尝试进行实际操作的能力,它按能力层次可分为分析问题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按能力范围则分为一般运用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
人文性就是要坚持以人为本。从内容上看,题目应该生活化、个性化(选择性)、有地方特色等;从形式上看,题目应该图文并茂、题型多样、语言富有亲和力等。
开放性一是指考试形式上的“开放”,其主要特征是 ①命题上侧重考查学生整合知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②考试中允许学生查阅、参考有关资料;③评卷时注重结果,更注重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过程。二是指试题内容的“开放”,其表征是:①题目开放不封闭;②答案多元不唯一;③评分采意不采点;④创新加分是正理;主要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从一定意义上说,开放性就是探究性,它主要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探究能力,以及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时代性就是要结合时政热点,贴近社会实际。特别是非选择题应根据当前形势,与时政热点、社会实际紧密相结合,强调学以致用、分析解决现实问题。
二  考试方式
(一)考试方式
社会政治学业考试试卷分《历史与社会》和《思想政治》(思想品德)两部分,采用全开卷笔答形式。考试时间:100分钟。试卷满分为100分。
(二)试卷结构
项    & 目
考试内容分布
《历史与社会》 《思想政治》(含时事政治)
考试要求分布
了解 理解 应用
约30 % 约40 % 约30%
试题类型分布
选择题 非选择题
约40 % 约60 %
试题难度分布
容易题 稍难题 较难题
约70 % 约20% 约10 %
《历史与社会》部分:
我们生活的区域与环境
▲人口、资源与环境 1、理解中国人口国策 2、了解中国自然资源的基本特点及其合理开发利用的主要途径 3、了解居住地、中国的主要环境问题及其基本解决途径 4、理解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
▲中国地理概况 5.了解中国的省、自治区、直辖市、特别行政区的名称。 6.了解浙江省的简称、行政中心及周边省区分布 7.了解我国的地理位置、主要地形、气候、河流基本特征及分布 8.理解我国地形、气候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 9.比较我国四大自然区域与三大经济地带的自然、人文资源特点、经济特点和发展方向
▲世界地理概况 10.了解七大洲、四大洋的名称及分布 11.了解主要发达国家的自然环境及经济特点 12.了解主要发展中国家的自然环境及经济特点 13.了解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地区分布和经济差异
▲中外区域间的联系 14.了解中外区域间联系的主要内容、方式 15.了解世界主要交通枢纽的地理位置及其重要性 
中国历史与文化
▲中国古代主要王朝 16.了解主要王朝的兴替和特点 17.辨认主要王朝的疆域
▲中国古代的重要改革 18.了解商鞅变法的原因、措施和影响 19.了解张居正改革的内容和意义
▲古代中外交流 20.了解张骞通西域与丝绸之路的简况 21.认识玄奘西行和鉴真东渡的意义 22.了解宋元海外贸易与郑和下西洋的简况
▲列强对中国的侵略 23.知道鸦片战争的简况 24.认识《南京条约》的危害 25.了解第二次鸦片战争和甲午中日战争的简况 26.理解《辛丑条约》的内容和危害
▲洋务运动、维新变法等近代改良运动 27.了解洋务运动、维新变法运动的简况 28.理解洋务运动、维新变法运动的意义
▲辛亥革命 29.知道中国同盟会及其政治纲领 30.了解辛亥革命简况 31.理解辛亥革命的成果
▲五四运动和新文化运动 32.知道新文化运动的简况 33.了解五四运动简况及其结果
中国历史与文化
▲中国共产党成立后的早期革命历程 34.了解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和第一次国共合作的简况 35.知道北伐战争的简况 36.了解十年内战的重大事件
▲抗日战争 37.知道抗日战争中的重大事件 38.理解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和意义
▲解放战争 39.了解重庆谈判的简况 40.知道解放战争的重要事件
▲建国初期的主要成就 41.知道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历史意义 42.知道社会主义改造和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巨大变化 43.理解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历史意义 44.认识改革开放的重要性
世界历史与文化
▲新航路的开辟 45.了解新航路开辟的原因 46.知道新航路开辟的重大事件 47.理解新航路开辟的影响
▲早期资产阶级革命 48.知道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简况 49.了解美国独立战争的简况 50.理解南北战争的意义 51.了解法国大革命的标志性事件和代表人物 52.理解早期资产阶级革命的作用
▲工业革命 53.了解第一次工业革命的简况 54.了解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简况 55.认识工业革命的影响
▲俄国、日本资本主义改革 56.理解俄国废除农奴制的意义 57.理解日本明治维新的意义
▲两次世界大战 58.了解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简况 59.分析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起因和影响 60.理解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 61.知道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重大事件
社会探究技能与方法   
▲地球仪、地图和图表 62.了解地球仪、地图的主要特点和功能 63.能从地球仪、地图上获取信息 64.会运用图表、图片、文字等材料提出问题或解决问题
说明:以上第一部分根据《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一)》制定,只适用于使用上教版教材的地区。
我 们 生 活 的 世 界
▲地球仪和地图 1.知道地球仪的主要特点和功能 2.知道地图的主要特点和功能 3.学会从地图和图表中获取信息
▲社会调查 4.知道社会调查的常用方法 5.学会设计调查问卷
▲中国自然和人文环境 6.知道中国的地理位置 7.知道中国省级行政区划单位名称及浙江省的位置 8.分析中国地形、气候特点及其影响 9.了解长江和黄河概况
▲区域差异 10.比较我国南北方、东西部之间自然和人文环境方面的差异,认识加强区域交流和合作的重要性
▲世界自然和人文环境 11.知道七大洲、四大洋的名称及分布 12.知道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名称及分布
我 们 传 承 的 文 明
▲历史上不同地区文化交流 13.了解张骞通西域和丝绸之路概况 14.了解郑和下西洋和新航路开辟的概况及作用
▲历史上有代表性的科技发明 15.知道中国古代重要的科技成就和重要发明 16.知道近代工业革命中有代表性的成就
▲历史上重要事件与人物 17.知道春秋战国时期的著名思想家及主要成就 18.了解秦始皇、汉武帝和唐太宗的主要政绩 19.知道英国和法国革命、美国独立战争的标志性事件和代表人物 20.了解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概况 21.了解两次世界大战的主要史实
▲历史上的政权更替 22.了解中国古代主要王朝的兴替
▲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23.说明元朝和清朝的建立及其对国家统一的贡献
▲近代中国逐渐落伍 24.了解鸦片战争前欧美和中国的政治经济概况,分析近代中国逐渐落伍的原因
▲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人民的奋斗历程 25.知道近代资本主义国家对中国的主要侵略活动及其后果 26.了解洋务运动、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的概况及影响 27.知道抗日战争中的重大事件,探讨抗战胜利的原因和意义
我 们 面 临 的 机 遇 与 挑 战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发生了巨大变化 28.理解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一次伟大历史转折 29.理解“一国两制”的重大意义 30.了解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所取得的主要成就
▲和平与发展 31.理解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主题 32.分析威胁世界和平的主要因素 33.了解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地域分布 34.分析造成南北问题的原因
▲人口、资源与环境 35.说明我国人口、资源、环境的现状及其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36.理解实行计划生育是我国的基本国策 37. 说明合理利用资源的重要意义 38.理解我国解决环境问题的主要措施 39.理解人口、资源、环境问题三者之间的关系 40.理解可持续发展战略,树立可持续发展意识
b b b b b c
▲政府在经济生活中的作用 41.了解宏观调控在市场经济中的作用
▲区域经济发展 42.理解“因地制宜、优势互补”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意义
▲国际组织 43.知道世界主要国际组织 44.了解联合国在处理国际事务中的作用
▲民族文化 45.了解文化多样性的作用 46.领会保持、珍重民族文化传统的意义
说明:以上第二部分根据《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二)》制定,只适用于使用人教版教材的地区。
《思想政治》(思想品德)部分
心 理 健 康 和 道 德 教 育
▲调节和控制情绪 1.理解情绪对人影响的两重性 2.学会调控情绪
▲磨砺坚强意志 3.懂得如何培养良好的意志品质 4.学会客观分析挫折和逆境,寻找有效的应对方法
▲塑造良好道德 5.知道我国公民的基本道德规范 6.自觉遵守社会公德和家庭美德,加强品德修养
▲   法律是一种特殊的行为规范 7.知道法律的特征 8.理解我国法律是人民意志和利益的体现
▲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 9.理解宪法与普通法的关系 10.树立宪法意识,自觉维护宪法尊严
▲法律对未成年人的特殊保护 11.理解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和司法保护的基本内容
▲一般违法与犯罪 12.知道什么是一般违法行为 13.理解犯罪的三个基本特征 14.学会依法自律,善于同违法犯罪作斗争
▲公民的人身权利 15.理解公民的人身自由不受侵犯 16.知道公民的生命健康权不受侵犯 17.理解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
▲公民受教育的权利与义务 18.学会运用法律维护自己受教育的权利,自觉履行受教育的义务
▲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19.知道消费者享有的权利 20.学会运用法律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公民的权利和义务 21.知道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和基本义务 22.理解公民的权利和义务的关系 23.学会正确行使公民权利,自觉履行公民义务
▲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 24.理解我国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25.知道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主要内容 26.运用实例说明改革开放的重要意义
▲我国现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27.知道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及其决定因素 28.理解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重要性
▲我国现阶段的基本政治制度 29.知道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30.了解我国的主要国家机关 31.理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人民当家作主的主要形式 32.理解中国共产党是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33.了解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自觉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
▲   我国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34.知道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内容 35.了解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36.学会选择文明、健康、科学的生活方式 37.理解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现实意义
▲我们的理想和责任 38.知道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 39.了解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40.懂得理想的实现必须经过艰苦奋斗,增强立志报效祖国的使命感 41.认识当代青年的社会责任,做一个负责任的公民
时 政 教 育
42.2005年11月~2006年4月国内外重大时事政治
例证性试题
【例1】图幅相同,表示实地范围最大的比例尺是(  )
A.1:        &
B.图上一厘米代表实地距离30千米
C.1/10000           
D.0  50米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地图基本要素的理解和运用,涉及“知道地图的主要特点和功能”这一考试目标。属较难题。
  回答本题,需要了解比例尺的三种不同的表示方法,知道比例尺是实际距离在地图上的缩小程度,理解比例尺越小,代表的实际范围越大,比例尺越大,代表的实际范围越小。
【例2】春秋晚期的大思想家、大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是( )
A.孟子  &
B.孔子   C.墨子  &
本题涉及“知道春秋战国时期的著名思想家及主要成就”这一考试目标,主要考核对孔子的主要贡献等知识内容的识记能力,属容易题。
回答本题时,有两个明显的有效信息:一是时间,上述四个人物选项中,生活在春秋时期的只有孔子,其它都生活在战国时期;二是主要贡献,尽管四个人物都是著名的大思想家,但只有孔子既是大思想家,又是大教育家和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例3】 我们应当学会合理发泄情绪,下列做法不合理的是
A.在适当场合哭一场      &
B.与人大吵一场
C.向自己的朋友倾诉           D.进行剧烈的运动
选择与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有关的内容命题,是思想品德学科评价的一大特点,体现了学科教学的思想性、教育性。本题涉及了学会调节和控制情绪这一考试内容,主要考查考生对“合理发泄情绪”的几种方式的了解情况,要求对不同的行为方式具有判断、比较、分析的能力,属容易题。
对这类试题,要特别注意题干的规定性词语,即题目的限制性条件、设问的指向等。本题设问的指向是逆向的,答题时尤其要仔细。
【答案】 B
【例4】 消费者王某在某商场购买的皮鞋是伪劣商品,便向消费者协会投诉,获得赔偿。在这里,消费者王某主要是
A.自觉履行义务        
B.依法享有权利
C.尊重他人权利        
D.惩处犯罪行为
本题涉及了消费者的权益,主要考查了学会运用法律维护自己作为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的考试内容,是应用型的,属稍难题。其突出特点是结合学生生活实际,引导学生学用结合。
 解答这类试题,要抓住题干的关键词,如试题中的“伪劣商品、投诉、获赔”,从中明确命题意图,王某为什么能获赔?是因为我国法律规定,消费者因购买、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务受到人身财产损害的,享有依法获得赔偿的权利,明确王某的这一做法是行使自己的合法权利,这样就可以排除错误或干扰项,从中选出正确选项。
【答案】 B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立法工作驶上了快车道。至今,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并通过的法律和有关法律问题的决定共470多件,为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提供了法律依据。据此回答1―2题。
1.上述材料表明,全国人大履行了
    A.立法的职责                           B.执法的职责
    C.法律监督的职责                        D.普法教育的职责
2.在立法过程中,相关部门坚持“开门立法”的原则,坚持走群众路线,通过组织立法听证会、论证会、座谈会等多种形式,广泛征求各方意见。这说明
    A.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B.我国法律是全体公民意志的体现
    C.我国法律要体现和维护人民群众的利益      D.我国公民都能直接行使立法权
围绕一个主题,在同一情境材料下面设置多个选择题,是近年来比较常见的一种试题形式,能较好地考查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解决问题的发散性思维能力。第1题涉及“了解我国的主要国家机关”“理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人民当家作主的主要形式”这些考试内容,属于容易题;第2题涉及“理解我国法律是人民意志和利益的体现”这一考试内容,属于稍难题。
    解答此类试题,首先要认真阅读和理解共同的引子材料,明确主题,确定解题的基本方向。上述试题的引子材料就是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立法成就,下面的试题涉及的知识是国家机关和法律方面的。其次要联系材料逐一仔细审读题干,明确试题的具体要求,再筛选题肢,选出正确选项。
【答案】1.A  2.C
【例6】日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与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的亲切会见,是国共两党继近代史上两次合作后最高层的又一次亲密接触。
运用所学知识回答:
(1)近代史上国共两次合作建立的统一战线是革命统一战线和 ▲ 统一战线。
(2)第二次国共合作对当时的中国革命起了怎样的推动作用?
(3)2005年4月国共两党最高层的亲密接触,对发展两岸关系有何积极影响?
本题以时政材料创设背景,联系历史上的两次国共合作及对中国革命进程的积极影响,并在对过去历史了解的基础上,展望这次国共高层接触对两岸关系的影响,重在考查学生在已有学习经验基础上的知识迁移能力和推理能力。充分体现了历史学习中的重要学习方法――因果联系法,引导教学中注意不能将史实割裂,而应建构其内在联系,以及历史与现实的联系。
回答本题需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和历史与现实的纵向联系或推理能力。第(1)题比较容易回答。建立了两条统一战线,是最基本的常识。若是该问题不会回答或回答错误,第(2)题就无法进行全面解答了,所以本小题比较关键;至于第(3)题则完全依靠学生的理解和推理就可以解决问题,因为只要两岸政党“亲密接触”必然会促进双方的政治、经济、文化交流,进而推动祖国统一大业的完成。本题属较难题。
【参考答案】
(1)抗日民族
(2)第二次国共合作促成了抗日战争取得完全的胜利。
(3)有利于维护台海稳定,有利于促进两岸交流,有利于和平解决台湾问题。
【例7】人口、资源、环境三者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请回答:
(1)请用实例,或者用图表说明三者之间的关系。
(2)协调这三者之间的关系,体现了什么发展战略?
(3)针对你身边存在的一个实际问题(可以是人口方面的,也可以是资源或环境方面的),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
本题涉及“人口、资源、环境”有关条目,属较难题。
本题在内容上“抓大放小”,就是主要考查学生对重大问题的宏观把握能力,而对一些具体的实际问题不予或很少涉及。在形式上,第一变常用的归纳法为演绎法,具体说,就是先给出结论(论点),请学生提供具体实例(论据)来加以说明,以此来考查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第二规定了图示和实例两种表达方式,请学生任选一种自己喜欢或熟悉的方式来说明人口、资源、环境三者之间的关系,既体现了人文关怀,给学生了一定的自由空间,又有一定的限制或导向。这样,我们就命制了这样一道题目。从设问上看,第(1)题问的是“是什么”,是考查学生辨证分析问题能力的;第(2)题要求回答的“怎么办”,是考查学生综合解决问题能力的;第(3)题则理论联系实际,要求针对你身边存在实际问题(“是什么”)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怎样办”),是考查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
回答本题必须认真审题。本题题干中连续出现了三个“相互”,这就暗示我们在回答第(1)题时要抓住关系的“相互性”。第(2)题在设问上暗示也比较明显,如体现了什么“发展战略”;第(3)题是一道设问开放答案也开放的理论联系实际的题目。本题还提示学生可以任选图示和实例两种表达方式来说明人口、资源、环境三者之间的关系,既体现了人文关怀,给学生了一定的自由空间,又有一定的限制或导向。
【参考答案】
(1)实例或图示,要抓住关系的“相互性”。正确揭示三对关系的,得3分;正确揭示两对关系的,得2分;正确揭示一对关系的,得1分。未揭示其“相互性”的,酌情扣分。
(2)可持续发展战略
(3)只要根据具体问题提出合理建议即可。例如,问题:某河流水污染严重。建议:加强环境执法,禁止污水排放。
【例8】 阅读漫画,运用心理健康教育有关知识,回答问题:
(1)漫画中挖井人为什么挖不出水来?
(2)漫画给你什么启示?
【分析】 
漫画是人们喜闻乐见的一种艺术形式,它通过夸张的笔法,幽默的情趣,展示抽象的道理。以漫画作为情景材料的试题,能激发学生的兴趣,符合新课程理念。
解答漫画类试题,首先要通过观察漫画和文字说明,找出漫画关键的落笔点,全面理解漫画的内涵;其次是结合教材知识,推论出漫画的引申意,即寓意;最后对漫画揭露的问题,亮明正确观点,分析说明理由,从多个层次进行思考和回答。
本题提供的漫画告诉我们,这个挖井人挖不出水来,并不是因为没有水,而是因为他缺乏坚持不懈的意志品质,每次都半途而废。挖井人只要选准目标,坚持到底,定能挖出水来。本题考查了考生对“学会自觉磨砺坚强意志”这一内容的掌握情况,属稍难题。
【参考答案】
(1)挖井人虽然挖了好几口井,但每次都半途而废,因而挖不出水来,(2)要想成就事业。达到既定目标,必须要有坚持不懈的精神,特别是遇到困难时,要用坚强的意志去克服它,而不能虎头蛇尾,半途而废。( 注:本题第二问属开放式的,考生答题言之有理,即可酌情给分)
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修改宪法部分内容的建议,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认真讨论了中共中央的建议和宪法修正案(草案),并决定提请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审议。2004年3月,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以超过三分之二的多数票,通过了宪法修正案。新宪法将“尊重和保障人权”“国家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等条款列入其中。
    请回答:
    (1)上述宪法修改过程说明了什么?
    (2)国家为什么要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
材料式分析说明题较好地体现了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是思想政治学科中最常见的主观型试题。此种题型课旨在综合考查学生阅读理解材料、提取有效信息、迁移运用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一般都需要学生综合运用多种知识与能力才能正确解答,大多难度相对较高。
    本题涉及“中国共产党是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知道我国的国家机关”“理解人民代表大会制是人民当家作主的主要形式”“理解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重要性”等考试内容,属于较难题。
解答这类材料式分析说明题,首先要认真“审题”,明确命题者的考查意图,准确把握答题方向。审题包括审材料和审设问。试题的材料有两种情形,一种是作为试题的“引子”,答题重点在于解答设问;另一种是材料本身蕴涵或规定了答题的要求甚至答案的要点,答题时必须将材料与设问有机结合。其次在答题时要明确观点,加强针对性,富有条理性,注意辩证性。第三是要注意按题目要求回归教材,论证有理有据,并注意运用学科术语组织答案。本题第一问既要求从宪法的角度来思考,又要求从立法机关的角度来分析,还要求从党的领导角度来说明,所以难度较高,解答时要紧密结合材料,注意思维的发散性和全面性;第二问中材料只是一个引子,实际上相当于一道问答题,所以解答相对比较容易。
【参考答案】
(1)中国共产党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领导核心;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具有最高立法权,只有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才有权修改宪法;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它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修改程序比普通法律严格。(2)这是由我国现阶段的生产力水平(或基本国情)决定的。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有利于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
社会政治例卷
一、选择题(本题有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请选出各题中一个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不选、多选、错选,均不给分。)
1.日,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 ▲  周年大会在北京隆重举行,胡锦涛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
A.50                  B.55
C.60                  D.65
2.日起,卡特里娜飓风袭击了  ▲ 
南部地区,给这一地区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A.美国                  B.巴西      
C.巴基斯坦                D.印度
金秋十月神州再度欢腾,载人航天成就举世瞩目。据此回答3―5题。
3.继神舟五号圆满进行首次载人航天飞行后,神舟六号载人航天飞行又取得了圆满成功。这次飞行从“一人一天”到“  ▲   ”,标志着我国在探索太空的伟大征程中取得了重大进展,是我国高科技发展新的伟大里程碑。
A.一人三天                B.一人五天    
C.两人三天                D.两人五天
4.我国航天事业的飞速发展得益于党和政府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实施这一战略,必须
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        &
②坚持教育为本,大力发展教育事业 
③把科技教育作为国家一切工作的中心  ④落实“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5.今天,载人航天的能量已经托起中国人探索太空新的梦想,而要实现这一“梦想”,则需要
①发扬艰苦奋斗精神         ②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
③不断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④倡导文明、健康、科学的生活方式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6.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下列做法与建设和谐社会目标相违背的是
    A.围湖造田、伐林造地发展粮食生产
B.协调和促进东西部经济的共同发展
C.解决进城务工农民子女的就学问题
D.完善农村村务公开、民主决策制度
7. 巴尔扎克说:“世界上的事情永远不是绝对的,结果完全因人而异,苦难对于天才是一块垫脚石……对于能干的人是一笔财富,对于弱者是一个万丈深渊。”这句话告诉我们
A.挫折对人有害无益    
           B.挫折具有双重性
C.挫折一定能造就强者            D.人生难免有挫折
8. 情绪过度紧张往往会影响考试水平的正常发挥。以下是小冬临考前调节情绪的做法,你认为合理的是
①适当听听音乐,放松自己      
②进行一些感兴趣的户外活动
③通过自我暗示,松弛紧张情绪    
④熬夜看书做作业,打“疲劳战”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9.2005年春,浙江省工商局全力追查含有“苏丹红I号”(一种有致癌物质的添加剂)的食品。这一举措主要是为了保障消费者的
A.人身安全权    B.自主选择权
C.正当防卫权    D.人格尊严权
10.对右边漫画理解正确的是
①在全社会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十分必要
②学校对未成年人的道德教育缺乏实效
③部分社会成员思想道德素质还不够高
④父母应该以良好的思想品行教育孩子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11.生活在浙江,你能感受到浙江的气候特点是
A.冬季温暖夏季凉爽,四季如春  &
B.冬季低温少雨,夏季高温多雨
C.冬季寒冷夏季炎热,降水稀少  &
D.全年高温炎热,降水十分稀少
12.中国的大江大河大多由西向东流,这主要是因为我国
A.降水东多西少   B.地形复杂多样  &
C.季风气候显著  D.地势西高东低
13.中华民族的历史是各民族共同缔造的,其中由少数民族建立的统一王朝是( )
A.元、清      &
C.辽、清      &
14.推翻了中国两千多年君主专制制度的历史事件是
A.戊戌变法 B.辛亥革命 C.五四运动 D.洋务运动
2005年是郑和下西洋600周年。郑和下西洋和新航路的开辟都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据此回答15-17题。
15.根据上面资料推算,郑和下西洋发生在(  )
A.十三世纪    
B. 十四世纪   
C. 十五世纪   D. 十六世纪
16.与郑和下西洋相比,欧洲人开辟新航路主要是为了(  )
A.获取商业利益      B.宏扬本国国威      &
C.发展官方贸易     
D.开展海外冒险
17.这两次航海“壮举”的共同作用是(  )
A.加强了各地间的联系     &
B.扩大了中国的影响
C.促成了新的民族产生     &
D.加速了美洲的开发
18.“一国两制”是指
A.一个国家两个政府     &
B.一个国家两种制度
C.一个政府两个国家     &
D.一种制度两个国家
一些农民在生产中产生这样的困惑:没有政府介入单靠自己很难干得成;可一旦政府介入太深,又怕什么都干不成。
19、材料中“没有政府介入单靠自己很难干得成”说明:
A.市场完全由政府来调控          
B.市场需要政府的宏观调控   
C.农民缺乏生产经营的自主权        
D.农民不相信市场的作用
20. 被称为“经济联合国”的国际组织是( )
A.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B.世界贸易组织
C.世界银行          
D.欧洲联盟
  请将本卷的答案用钢笔或圆珠笔写在答卷Ⅱ上。
二、非选择题(本题有6小题,共60分。)
21、材料一:
我国东部地区和西部地区比较
国土面积(%)
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美元)
高等学校(%)
我国西部的矿产储量占全国储量的比例
西部储量(%)
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的知识回答:
(1)材料一、二反映了我国东西部地区分别具有哪些优势?(4分)
(2)你认为我国东西部地区应如何加强合作与交流、实现共同发展?(6分)
22.17、18世纪,英、法等国先后爆发了革命,推翻了封建专制王权,建立了资本主义民主制度。与此同时,清军入关,中国大清王朝建立,设立军机处,大兴文字狱,进一步加强了专制皇权。
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回答:
(1)英、法等国的王权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这一时期中国的皇权专制情况如何?(4分)
(2)这一变化对英、法等国与中国社会各产生了什么影响?(6分)
23、读图回答问题
(1)图Ⅰ、图Ⅱ分别反映了什么问题?这些问题有什么内在联系?(6分)
(2)你认为应该如何解决上述问题?实施什么样的发展战略?(4分)
24.2005年3月,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审议并通过了《反分裂国家法》。这一法律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制定的,旨在反对和遏制台独势力分裂国家。
运用所学知识回答:
(1)材料表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行使了什么职权?(2分)
(2)制定《反分裂国家法》为什么必须根据宪法?(6分)
(3)贯彻落实《反分裂国家法》,公民应自觉履行哪一基本义务?(2分)
25.初三学生小甲在放学回家路上,向初一学生小乙索要了10元钱并进了营业性网吧。恰遇派出所检查,小甲便谎称自己是小乙。事情反映到小乙家长那里,父亲一气之下,不分青红皂白便将小乙打了一顿。…………
运用所学知识回答:
(1)小甲侵犯了小乙的哪些权利?(2分)
(2)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对未成年人的保护体现在四个方面,上述事例反映了哪两方面还存在问题?(2分)
(3)事后小乙会怎么做呢?以下是事态发展的三种情形。请你仿照A的结局,用简洁的语言续写B和C的结局,并从法律的角度概括出它们共同的经验和教训。(6分)
共同的经验和教训
反正斗不过他,于是只好忍气吞声了。
在放学回家路上,小甲又向他要钱,小乙无奈,只好将自己的零花钱再一次交了出来。
找了两个朋友去“教训”小甲,扭打起来。
去找懂法律的高老师反映情况。
26.浙江是中国经济最活跃的省份之一,在充分发挥国有经济主导作用的前提下,以民营经济的发展带动经济的起飞,形成了具有鲜明特色的“浙江经济”。我省经济的快速发展,重要的一点是得益于改革开放以来形成的“浙江精神”,如“千山万水、千难万险、千方百计、千辛万苦、千言万语”的“五千精神”和“既能做老板、又能睡地板”的“两板精神”。
运用所学知识回答:
(1)“浙江经济”反映了我国实行什么基本经济制度?这一基本经济制度是由什么决定的?(4分)
(2)列举我省改革开放以来的一项重大经济建设成就。(2分)
友情提示:经济成就可以是本省、市、县(区)的著名企业、重要市场、名牌产品、重大建设工程、经济发展重要数据等。
(3)“浙江精神”体现了怎样的民族精神?作为中学生应如何发扬“浙江精神”?(4分)
说明:本例卷11―23题是根据《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二)》命制而成的。
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
社会政治例卷参考答案和评分细则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
1.C  2.A  3.D  4.C 5.A&
 11.B   
 13.C  14. B  15. C  16.A  17. A  18. B  19. B  20. B
二、非选择题(21题8分、22题9分、23题13分、24-26题各10分,共60分)
评分说明:在非选择题的阅卷评分过程中,不必拘泥于参考答案的表述,只要方向正确,意思相同或相近,言之有理,就应给分。
21、(1)东部地区经济发达,高等教育发达;西部地区面积广阔,资源丰富(4 分)
(2)东部地区应对西部地区在资金、技术、人才等方面给予强有力的支援;西部地区应充分发挥其在资源与能源上的优势,积极与东部地区互通有无,共同发展;通过西部大开发,实施西气东输、西电东送等工程,将西部地区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逐步缩小东西部差距,以实现共同发展。(6分)
22.(1)欧洲的专制王权被推翻;中国的专制皇权得到加强。(4分)
(2)使欧洲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国家变得强大起来,并加快了对外侵略的步伐;而中国则逐渐衰落,饱受列强侵辱,最终变成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6分)。(只要答出欧美变得“强大”,中国逐渐“落后”的意思即给满分)
23、(1)图Ⅰ反映了人口膨胀,资源相对短缺。(2分)图Ⅱ反映了资源遭到破坏,造成土地沙漠化,出现生存危机。(2分)(意思相近即可给分)
内在联系:
人口膨胀       
      &
资源减少          
(评分说明:只要能围绕图示的内容说清内在联系,即给2分)
(2)实行计划生育,提高人口素质;节约与合理利用资源;保护环境。(2分) 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2分)
24.(1)立法权。(2分)
(2)因为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3分)《反分裂国家法》是普通法律,普通法律是根据宪法制定的,是宪法的具体化,普通法律不能和宪法相抵触。(3分)
(3)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基本义务。(2分,只要回答维护国家利益方面的基本义务,就可酌情给分)
25.(1)人格尊严权(人身权利、姓名权、名誉权)。(2分)
(2)社会保护,家庭保护。(2分)
(3)续写B和C的结局,要求表达的价值取向正确(B的结局应是对人对己都不利,C的结局应是对人对己都有利),且合乎情理、文句通顺。(每一结局2分,共4分)共同的经验和教训是:依法维护自己的正当权益。(2分)
26.(1)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2分)是由社会主义性质和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决定的。(2分)
(2)本题答案为开放的,只要符合提示要求即可给2分。如果回答的虽然也是浙江的,并且是有关经济建设方面的,但不具体、影响不大,给1分。
(3)①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或艰苦奋斗、艰苦创业的精神。(2分)②继承和发扬前辈的艰苦奋斗精神;勤奋好学,积极进取,努力将自己培养成为现代化建设的有用人才。(2分)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公安基础知识教材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