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出现的脸部严重缺水怎么办断流,水污染,决口

我心中的黄河作文600字_高中作文欢迎光临,希望您在本站找到满意的作文!热点话题: |
| >>我心中的黄河作文600字_高中作文我心中的黄河对于每一个炎黄子孙来讲,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是我们中国人共同的母亲!
“一把黄土塑成千万个你我,静默是长城,动脉是黄河。”这条奔腾不息的河流,用她甘甜的乳汁哺育了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孕育出灿烂的华夏文明。我很遗憾,没有亲眼目睹过黄河母亲的风采,但是在我心中,黄河母亲永远是美丽的。在我的幻想中,她一望无际,波涛滚滚,犹如一条巨龙徘徊在大地之上,给人以心潮澎湃的气势!那茫茫水雾中的辽阔的黄河又多么像一幅美丽的画卷,伸向远方、连接蓝天!那犹如千万条巨龙缠绕厮咬、挟雷裹电、咆哮翻滚的声音,让人不得不为她的雄伟壮丽所折服!
但是事实并没有我想象的那样美好,真实的黄河母亲已被我们折磨得痛不欲生!就看看我们人类自己的“杰作”吧,有些“不肖子孙”目光短浅,总是用贪婪的目光不断搜寻黄河母亲的家产,为了自己一点私利,全然不在乎母亲忧伤的眼神。
听到黄河母亲哭泣的声音了吗?母亲泪水都哭干了,我们还无动于衷,最终伤害的还是我们自己。在黄河下游曾经发生过一千五百多次的大决口,每一次都造成洪水横流,千里泽国的人间惨象!由于水土流失,泥沙淤积,生态环境日益遭受破坏,黄河又出现了严重的缺水断流和水污染等新的问题。
我们是炎黄子孙,看到原本雄伟壮丽的黄河母亲遭受破坏,你还能坐视不理么?从自己做起,从小事做起。我想,只要我们炎黄子孙团结起来,那么赤地变青山之时,便是黄河流碧水之日,伟大的母亲河-------黄河一定能重焕昔日光彩。今日的炎黄子孙,将无愧于时代,将无愧于后人!
南京市江宁区汤山中学初一(3)班 梁文灿我心中的黄河是气势磅礴的。“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势如巨湖,倒悬倾注,一泻千里。我心中的黄河伟大而坚强。他象征着无数华夏英雄儿女,在恶势力下从不低头,为维护民族而作出...我心中的黄河对于每个中国人来说,黄河意味着民族,意味着腾飞,意味着母亲。我很不幸,因为在这十几年中,我未曾拜见过母亲,民族的母亲—黄河。这是一中、种不孝,一种极大的不孝。人们都...我心中的黄河金石中学黄方第一次听到黄河,是在儿时的家中。那是个冬日,大雪纷飞,天寒地冻。一家人围着火炉,说着下雪结冰。说着说着,爷爷就说了一句:“长江一年四季都不结冰,但黄河...我心中的黄河是有着汹涌澎湃的气魄,因为黄河拥有着我们伟大的民族精神。望着黄河滚滚的奔向东南,惊涛澎湃着的黄河,掀起万丈狂澜,浊流宛转,结成九曲连环;从昆仑山下奔向黄海之边;把...我心中的黄河是有着汹涌澎湃的气魄,因为黄河拥有着我们伟大的民族精神。黄河不仅以它在地理方面的重要性而文明于世,更多的,则是黄河水,哺育了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文化。是华夏族人开辟了...《我心中的黄河》后几篇作文相关作文专题推荐今日作文阅读榜网友推荐的作文作文推荐榜对这篇作文不满意?请尝试:黄河对中国人有什么意义?_百度知道
黄河对中国人有什么意义?
急啊学习《壶口瀑布》想到的问题,15日截止。要精炼一些!一定要快
提问者采纳
母亲河,象征了中国人的气概
提问者评价
虽然我还想知道为什么被称做母亲河。。。。。。不过非常感谢你!
其他类似问题
中国人的相关知识
其他3条回答
四、有关资料1.远古的地质运动与黄河的形成(陈梧桐陈名杰)在地球岩石圈不停的运动之中,华北地台大约在17亿年以前隆起了。随后它持续抬升,形成中国范围内最早而且面积最大的一块古陆。在此后漫长的时间里,华北地台两次下沉,受到海水的浸泡,至二叠纪(距今28 500万年至23 000万年)再次抬升,重新露出水面。在这个反复抬升和沉降的过程中,大量的生物遗体在沉降区堆积起来,形成丰富的煤炭、石油和天然气资源。接着,在侏罗纪(距今19 500万年至13 700万年)与白垩纪(距今13 700万年至6 700万年)发生了被称为燕山运动的造山运动,与现今山西高原原本连为一体的今华北平原地区转而沉降,先形成盆地,以后逐渐发展成为一片大平原,而山西高原则陆续抬升,形成了东低西高的局面。进入新生代(始于距今6 700万年)时期,又发生了喜马拉雅造山运动。这次造山运动比燕山运动更为强烈,不仅促使喜马拉雅山脉从海底崛起,青藏高原急剧抬升,而且波及整个中国,促使一些地块抬升,成为山脉,一些地块下沉,成为盆地。如山西高原就因受到这次造山运动的影响,产生了两条近乎平行的大断裂带,从北向南穿过高原的中部,断裂带的断块程度不一地向下陷落,形成狭长的槽谷。槽谷的南端与关中所处的沉降带相接,形成汾渭盆地。后来,一些抬升的山脉受到风化剥蚀,逐渐夷平,成为高原;下沉的盆地则贮积起水而成为湖泊。此后,这个地区先后经历两次规模较大的冰川活动,气候变得寒冷而干旱,那些大湖逐渐萎缩,或被分割成许多小的湖泊,全区出现若干个大型湖盆和许许多多的小湖泊及湿地。地面上的流水从高处向低处流动,逐渐汇聚到古湖盆当中,并发育成若干各自独立的内陆湖水系。在青海高原巴颜喀拉山的北麓,一条流水从这里向东南流淌,由于积石山即阿尼玛卿山与巴颜喀拉山南北夹峙,它便流向当时正在下沉的今若尔盖草原地区,在那里潴积,形成古若尔盖湖。源出于西倾山和阿尼玛卿山之间的另一条流水,则在两山的峡谷中自东南向西北方向流淌,汇集到今青海省共和县的古盆地。古共和盆地的东面,当时另有一条流水,沿着拉脊山南麓的峡谷东流进入今甘肃,经过今日的兰州后,北折流向今宁夏地区,至贺兰山旁汇集到因断层陷落而形成的银川盆地,形成古银川湖。东鄂尔多斯高原的东缘,又有一条河流经由一连串的小湖泊,注入汾渭盆地,形成古汾渭湖。汾渭盆地的东面,耸立着一座高大的中条山,山脉东侧的流水,由于受到山东丘陵的阻挡,则分由丘陵南北不同的河道,东流注入大海。这样,从西部的青藏高原到东部的山东丘陵,便逐渐形成了四段各有源头、互不连接的河流。古黄河就是在这些独立的水系基础上,逐步演变而成的。在地质年代第四纪(始于距今250万年前)的早期即距今100万年前后,这个地区冰川融化,气候变得温暖而湿润,降水量充沛,河水迅速暴涨,流水的冲刷下切作用不断加剧。流水的冲刷促使河床逐渐由浅变深,从而产生溯源侵蚀作用,使源头的位置向河流流向相反的方向移动,使上游不断向上延长。流水的下切,则冲击着阻挡其前进的高山峻岭,为自己开辟通道,使下游日益向下延伸。此时,中国中西部的高原继续处于上升的阶段,益发加强了这种流水的下切侵蚀作用。流水的溯源侵蚀和下切侵蚀,终于将两条河流中间的分水岭打通,使各个封闭的湖盆有了出口,使各自独立的河段连接起来,古黄河至此已初露端倪。不过,此时的古黄河还是一条内陆河,她的东端止于浩瀚的三门古湖,因为东面的中条山还阻挡着它通向大海的道路。但是,古黄河继续以顽强的毅力,发挥其溯源下切的侵蚀作用。当上游的来水大量进入三门古湖,水位升高,超过了三门地垒的高度,湖水就向东漫流,并不断下切。经过漫长的岁月,她终于切穿三门峡,流入华北平原,而与中条山东侧的流水连接起来,浩浩荡荡地向东奔流,投入大海的怀抱。一个伟大的生命从此诞生了!黄河最后冲过三门峡、全线连接贯通的具体年代,学者的意见不一,但有一点应该是可以肯定的,即当生活在距今70万年至20万年以前的北京猿人出现在周口店时,发源于青藏高原的这条大河,已经从西到东将各段河道连接起来,奔流到海不复回了。不过,此时她的下游是绕山东丘陵之南入海的。以后下游的河道曾发生过几次变动迁徙,但上游的河道则已基本定型。而且由于流水的溯源侵蚀、延伸的属性,她的上源和下游仍在继续延长,从而最终形成今天的面貌。今日的黄河,全长5 464公里,是长度仅次于长江的中国第二大河。她从源头汩汩东流,经过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山东九个省区,在山东利津县注入渤海,流域面积达75?2443万平方公里。如果加上鄂尔多斯内流区面积,则为79.4万平方公里。包括与黄河密切相关的河南、山东两省的沿黄地区在内,总共有耕地3亿亩,居住着1.2亿人口。在历史上,黄河还曾经流过河北、天津、安徽、江苏四省市,整个黄河下游冲积平原共约25万平方公里。据2000年初公布的最新统计数字,黄河多年平均年径流量为580亿立方米,仅相当于全国河川年径流量的2%。但就是这些黄河水,加上流域内有限的地下水,却承担着全国15%的耕地、12%的人口和50多座大中城市的供水任务,并远距离地向流域之外的地区调水,承担着流域外的部分供水任务。仅从这个数字,就可以看出黄河对中华民族经济和历史文化发展的巨大贡献。(选自《黄河传》,河北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2.黄土高原黄河从青海省东部的龙羊峡到河南省西部的三门峡,穿过世界上著名的黄土区。这片广袤的黄土区,大体上西起日月山,东到太行山,南至秦岭,北抵阴山,面积约58万平方公里,海拔一般在1 000~2 000米之间,称黄土高原。这里因水土流失,每年向黄河输送着巨量的泥沙。“黄”河的盛名,实际上是黄土高原奉赠的。黄土高原是我国黄土发育最典型的区域。进入黄土高原,豁然入目的就是铺盖在大地上的金黄色的黄土。现在的黄土高原几乎是赤裸裸地袒露着宽阔的胸膛,被起伏不平的山丘和纵横交错的沟壑切割得支离破碎,构成了黄土高原独特的自然景观。其实,远古时期的黄土高原并不是眼前这幅景象。温和的气候和肥沃的土壤,给万物生长提供了良好的自然环境。1973年,我国考古工作者曾在黄土高原沟壑区的泾河上游马莲河畔合水县境内,发掘出一具较为完整的古象化石。经考古鉴定,这是200万年前生活在黄土高原地区的“黄河剑齿象”。这具古象化石向人们展示了当时黄土高原地区的自然面貌:到处是森林、莽原和湖泊;在茫茫的原野上,野马奔驰,羚羊咩叫,鸵鸟漫步,鼢鼠觅食,古象成群……黄土高原俨然是一个天然动植物园。根据考古工作者发掘证明,“蓝田猿人”“丁村人”“河套人”,这些旧石器时代的原始人类,就生活在黄河流域的黄土高原。近代,这里还陆续发现了许多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的遗存。几十万年来,人类用他勤劳的双手开发了这里肥沃的土地,创造了灿烂的古代文化。炎帝,是我国远古时代的一个部族首领。炎帝居姜水,因以为姓。姜水,在今陕西岐山县以东,属黄土高原的渭河流域。传说是他“因天之时,分地之利,制耒耜,教民农作”,尝百草以疗疾病。所以,炎帝又称神农氏。炎帝部族的先民,第一个开拓了渭河流域,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用集体的智慧和辛勤的劳动,让肥沃的黄土长出了人类亲手种植的农作物,使黄土高原的渭河流域,成为我国原始农业的发源地。农业的出现,标志着人类开始了定居生活。自夏、商至秦、汉,黄土高原被逐步开垦,出现了种植“百谷百蔬”的兴旺景象。夏书的《禹贡》篇,是我国历史上最早的一篇地理著作。据说这本书是铸在九鼎上面的,记述了当时中国各地的地理和物产的状况。《禹贡》上说,今天秦岭以北的陕西省和甘肃省境内的黄土高原地区,“厥土黄壤”,“田上上”。上上,是九个等级中的最上等。大禹时期的黄土高原确实是物产丰饶、殷实富庶的地方。西周时期,这里已大量种植稻、粱、黍、麦、菽、稷、粟和桑、麻、瓜、果之类的农产品,并驯养了马、牛、羊、鸡、犬、豕等畜禽。据西汉平帝元始二年(公元2年)的统计,仅京师长安周围的三辅地区(今华阴、高陵、眉县),就集中居住了240多万人。在汉、唐间,这里畜牧业很发达。在汉朝时拥有牲畜1 000多万头;南北朝时更多,仅陕北一带就有600万头。黄土高原是金色的土地,它以那丰厚的资源和肥田沃土,养育着高原上的人民。如果说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那么,黄土高原不正是金色的襁褓吗?(选自《黄河万里行》,上海教育出版社1979年版)3.黄河断流及流域生态环境建设黄河干流全长5 464公里,流域面积79.6万平方公里,耕地面积约2 000万公顷,流域人口1.2亿。黄河是我国西北和华北地区的重要水源,是沿黄地区经济发展的生命线,也是我国21世纪内陆经济发展的轴线。长期以来,黄河存在着洪水威胁、水土流失和泥沙淤积等严重问题。近年来,又出现了缺水断流加剧和水污染严重等新问题。黄河断流已不是个简单的水文现象,而是流域生态平衡严重失调的综合反映,是人类需求与脆弱生态环境之间的矛盾反映。这些问题严重影响沿黄地区人民群众的生产和生活,黄河断流已成为国内外关注的大问题。本节重点讨论黄河断流与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黄河断流始于1972年,90年代趋于频繁,断流时间与距离不断延长,黄河下游有变成间歇性河流的危险。(1)黄河断流的现状与态势黄河断流始自1972年山东省利津,后来日趋严重。年的27年间,下游有21次断流,特别是90年代,年年断流,且首次断流的时间提前、断流时间和距离不断延长。断流严重的1997年,山东利津站全年断流13次、累计226天,330天无黄河水入海,断流起点已上延到开封柳园口附近,全长704公里,占黄河下游河道长度的90%。不仅如此,黄河中游各主要支流也相继出现断流。黄河源头1997年开始出现断流,扎陵湖至鄂陵湖河段1999年春也出现了首次断流,完全暴露的河段达8公里。(2)黄河断流的影响黄河断流使沿黄地区水资源出现供需失衡,工农业生产、城市生活、生态环境用水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对沿黄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产生重大影响,并增加了下游防洪的隐患。给工农业生产和生活带来严重危害黄河下游年因断流和供水不足造成工农业经济损失累计约268亿元,年均损失逾11亿元。90年代,由于断流日趋严重,年均损失已达36亿元。农田受旱面积累计470万公顷,减产粮食98.6亿公斤。胜利油田因减少注水,减产原油数十万吨。黄河水每年给山东带来的经济效益达100亿元,由于断流而影响了山东经济发展,1997年那次历史上持续时间最长的断流,给山东省造成上百亿元的直接经济损失。滨州地区,仅年的7年间,由断流和污染造成工农业损失15.8亿元,其中农业损失4亿元,全区还投入抗旱资金3.5亿元。黄河断流使三角洲面临严重水资源危机,将直接影响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黄河断流,也打乱了人们的正常生活和工作秩序,山东东营、滨州、德州等城市经常由于供水不足,采取限时限量供水。对沿河特别是河口三角洲地区生态环境产生重大影响这种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海岸侵蚀后退。由于入海泥沙减少,使黄河三角洲海岸线变为以净蚀退为主,造成海岸后退。二是地下水环境恶化。由于地表淡水补给减少和地下淡水用水量增加,地下水位下降,海水倒灌,咸水入侵,水质恶化。三是地表水环境容量减少,污染加重。由于污水排放量与日俱增,地表水减少,使主要河流的污染物浓度不但超过了渔业用水水质标准,而且在一些支流的中下游河段已达到或超过鱼类致死浓度,许多河段鱼类基本绝迹。四是河口地区土地盐碱化、沙化,使湿地生态系统退化。黄河三角洲地表植被十分脆弱、极易演替。植被以草地为主,现有各类草地21.8万平方公里,其中天然草场18.5万平方公里,由于断流,不仅土壤盐碱化,使草地向盐生植被退化,而且还影响人工草地生长。五是河口地区及近海生物多样性减少,生物种群和遗传多样性丧失。断流使三角洲湿地水环境失衡,严重威胁湿地保护区数千种水生生物、上百种野生植物、180多种鸟类的生存和繁衍,造成生物种群数量减少,结构趋向简单。断流使渤海水域失去重要的饵料来源,影响海洋生物繁衍,十多种鱼类不能洄游等。河道萎缩,改变了河道冲刷模式泥沙淤积使河道萎缩,河床抬高,黄河下游成为地上悬河,降低了行洪能力,增加了决口和改道的风险,威胁着下游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3)黄河断流的主要原因从水文上看,黄河断流属于水量季节性变化。但实质上,断流是人类对水资源用量超过其自然限度,是人类需求与脆弱生态环境之间矛盾的反映。用水量剧增是黄河断流的根本原因黄河流域的大部分属于干旱和半干旱地区。特别是90年代以来,降雨、径流偏少,人均和亩均水量都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干旱是黄河断流的自然原因。黄河流域的工农业生产快速发展,用水量剧增。黄河水有90%用于农业灌溉,引黄灌溉面积由建国初期的80万公顷增加到1994年的731万公顷。全流域用于农业、工业和生活的用水量逐年增加:1949年为74亿立方米,50年代为124亿立方米,90年代增加到296亿立方米。现在黄河流域实际用水量已超过370亿立方米,所以冲刷河道的生态用水(210亿立方米)根本没有保证。目前黄河径流的开发利用率已超出多年平均天然径流量的50%,超过国内其他江河和美、日等发达国家的利用水平。可见,用水量剧增是黄河断流的根本原因。源头和上中游地区生态环境恶化青海是黄河流域最大的产流区和水源涵养区,境内流域面积占全流域面积的19.6%,径流量却占黄河总径流量的近1/2。植被破坏导致草地沙化和水源涵养功能下降。80年代中期以来,黄河上游径流开始出现逐年减少的趋势,进入90年代后,减少更为明显。月的径流量减少23%,降到历史最低点,源头首次出现断流,下游出现历史上最严重的断流。黄河上中游的黄土高原地区,水土流失严重,泥沙俱下,每年输入黄河的泥沙量16亿吨,淤积在下游河床的泥沙年均达4亿吨,河床每年抬高10厘米,已高出两岸土地3~10米,形成近千里的地上“悬河”,下游河堤形成“越加越险、越险越加”的态势。缺乏统一管理,水利用率低黄河干流骨干工程和大型灌区分别隶属于不同的部门和地区,尚未健全黄河水资源统一调度、分级管理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很难做到全河统筹,上、中、下游兼顾。上游灌区面积占全流域的27%,但耗水却占全流域灌溉用水的44%。农业灌溉水利用率仅为30%,工业用水重复率仅20%~30%,万元产值的平均用水量高出全国平均水平1倍多,高出用水先进国家6倍以上。经营管理粗放,水资源浪费严重,是黄河断流的主要原因。另外,全流域工业废水处理率不到21%,更加剧了水资源短缺程度。(4)缓解黄河断流的基本对策黄河下游日益严重的断流早已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有关部门组织专家学者对断流原因、影响和对策等进行实地考察和研讨,并提出许多观点与建议。缓解黄河断流的基本对策可以概括为以下四个方面:a.加强流域水资源统一管理和保护,实行全河道水量统一调度;b.坚持节水方针,发展节水型农业,建立节水型产业;c.加强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d.加快南水北调进程。4.黄河知识问答①“藐视黄河,就是藐视我们这个民族!”这句话是哪位伟人说的?这一名言是毛泽东同志说的。党中央在指挥解放军取得宜川大捷之后,决定东渡黄河到华北去。日,中央机关从吴堡县川口村过河,一共有十几条木船,毛泽东上了第一条船,周恩来、任弼时上了第二条船,陆定一和胡乔木等人上了第三条船。船至中流,巨浪杂夹着磨盘大的冰块汹涌咆哮,冰块撞击木船发出惊心动魄的砰砰声,小木船忽而跃上浪尖,忽而沉落波谷。面对此情此景,毛泽东心潮澎湃,沉思良久,深深地感叹道:“你们可以藐视一切,但是不能藐视黄河,藐视黄河,就是藐视我们这个民族!”②黄河流域有许多古战场,你能举出几处吗?牧野古战场:在今河南省卫辉市北,商朝时是都城朝歌的近郊。商朝末年,周武王讨伐殷纣王时曾在这里誓师,一举攻入朝歌,迫使纣王自尽,结束了商朝600年的历史。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牧野之战。崤山古战场:在今河南省洛宁县西北。春秋争霸时期,本有联姻关系的秦晋两国,由于都想当霸主,一直明争暗斗。晋文公死后,由争夺郑国而矛盾公开,晋襄公在秦军的必经之路崤山埋伏下重兵,将有300辆战车的秦军全歼。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崤山之战。巨鹿古战场:在今河北省平乡县。秦朝末年,陈胜、吴广揭竿起义,被秦章邯大军打败,章邯接着又镇压了项梁率领的另一支起义军,然后攻打赵国,并占领了赵国首都邯郸。赵王退守巨鹿,向齐、燕、楚等国求援,楚王派出两路兵马,一路由刘邦率领直接进攻秦都咸阳;一路由宋义率?参考资料:
您可能关注的推广回答者:回答者: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人教版初二地理上册教案(黄河的治理)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评价文档:
&&¥2.00
喜欢此文档的还喜欢
人教版初二地理上册教案(黄河的治理)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想免费下载本文?
把文档贴到Blog、BBS或个人站等:
普通尺寸(450*500pix)
较大尺寸(630*500pix)
你可能喜欢mwr-7right
&黄河的重大问题及其对策?
---黄河水利委员会?
&& 遵照党中央、国务院领导同志的重要批示和视察黄河时的指示精神,在水利部的领导下,在以往工作的基础上,我委对黄河的重大问题及其对策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经过一年的努力,17易其稿,提出了《黄河的重大问题及其对策》研究报告(征求意见稿)。?
&&& 去年12月14日,我委就《黄河的重大问题及其对策》研究的初步成果向李鹏委员长及全国人大有关领导进行了汇报,今年2月2日,温家宝副总理听取了关于黄河的重大问题及其对策的汇报。?
&&& 目前,该报告已印发国务院有关部门和流域内各省(区)征求意见。?
&&& 报告主件约2万字,共分五部分,分别是:?
&&& 一、黄河治理开发成就及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 二、黄河的重大问题?
&&& 三、治黄思路及总体布局?
&&& 四、治理开发目标及近期实施意见?
&&& 五、政策建议?
&&& 同时,还编制了11个附件,约42万字。?
&&& 下面将报告主件内容摘要汇报如下:?
一、黄河治理开发成就及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 (一)治理开发成就?
&& 治理黄河,历来是中华民族安民兴邦的大事。1946年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治理黄河以来,特别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党和国家始终对黄河治理开发极为重视,进行了大规模的水利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
&&& 1、下游防洪取得了连续53年伏秋大汛不决口的安澜局面。修建了三门峡、小浪底、陆浑、故县等干支流水库,先后四次加高培厚黄河下游大堤,进行了大规模的河道整治和河口治理,开辟了北金堤、东平湖滞洪区和南、北展宽区,初步形成了“上拦下排,两岸分滞”的下游防洪工程体系,加强了防洪非工程措施建设,提高了黄河下游抗御洪水灾害的能力,扭转了历史上频繁决口改道的险恶局面。?
&&& 2、水资源开发利用为社会发展、经济建设作出了重大贡献。黄河干流已建在建12座水利枢纽和水电站,总库容563亿立方米,发电装机容量900万千瓦,多年平均发电量336亿千瓦小时。兴建了众多的支流水库及大量的灌溉供水工程,灌溉面积达1.1亿亩。为流域内外50多座大中城市和中原、胜利油田提供了水源保障。?
&&& 3、水土保持改善了部分地区农业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减少了入黄泥沙。水土流失初步治理面积累计达到17.1万平方公里,其中建成治沟骨干工程1077座,淤地坝10万座,塘坝、涝池、水窖等小型蓄水保土工程300多万处,兴修基本农田8900万亩(5.93万平方公里),营造林草1.68亿亩(11.2万平方公里)。七十年代以来,年平均减少入黄泥沙3亿吨。?
&& (二)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 黄河流域土地资源丰富,矿产资源尤其是能源和有色金属资源优势明显,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流域内可开发水电装机容量3344万千瓦,居全国大江大河第二位;有耕地1.89亿亩,人均1.77亩,是全国人均耕地的1.5倍,还有宜垦荒地约3000万亩;在全国已探明的45种主要矿产中,黄河流域有37种。铝、钼储量占全国的44%,稀土储量占全国的98%,煤炭保有储量占全国的46.5%,探明的石油储量占全国的26.6%。?
&&& 1、面临的大好机遇?
&& (1)加快中西部地区发展特别是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与黄河治理开发紧密相关。西部大开发的核心内容是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生态环境和建立新型产业结构。黄河作为西北、华北地区的重要水源,在地区经济的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改善生态环境的主要方面是治理水土流失。面对西部地区的大开发、大发展,对黄河治理开发的依赖和要求以及期望值越来越高。因此,加快中西部地区发展步伐、特别是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给黄河治理开发带来前所未有的大好机遇。?
&& (2)国家重视水利建设,投入逐年增加。水利作为国民经济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的地位不断加强,国家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投入逐年增加,大江大河治理开发和生态环境建设进度明显加快。特别是党中央、国务院对黄河问题高度重视,把黄河治理开发放在国家发展战略的突出位置。?
&&& 2、黄河治理开发也面临着严峻挑战?
&&& 当前,黄河洪水和泥沙尚未得到有效控制;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水质日益恶化;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脆弱,流域经济发展相对缓慢,贫困问题突出。?由黄河洪水威胁、缺水断流、生态环境恶化等三大问题引发的上下游之间、部门之间、流域内外、治理开发与环境保护等各种矛盾交织在一起,对黄河治理开发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 展望21世纪,黄河治理开发的机遇与挑战并存。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加快黄河的治理开发,是逐步缩小我国东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差距,保证全国经济协调发展和持续增长的迫切要求;是减少下游河道淤积,减轻洪水威胁,保障黄淮海大平原安全的迫切要求;是黄河水资源永续利用,实现生态环境良性循环的迫切要求。?
&&& 二、黄河的重大问题
&& (一)洪水威胁依然是国家的心腹之患?
&&& 黄河流域下游河段、中游的禹门口至潼关河段和三门峡库区、上游的宁蒙河段都存在不同程度的暴雨洪水和凌汛危害。由于下游是举世闻名的地上悬河,洪水危害最为严重。?
&&& 1、当前存在的突出问题是:?
&&& (1)下游来水来沙条件发生了较大变化,主河槽淤积严重。1986年龙羊峡、刘家峡水库联合运用后,下游来水过程发生了变化,汛期水量占全年的比例由过去的60%减少到45%,这种变化虽对缓解下游断流具有有利的一面,但对下游河道输沙却产生了不利影响。下游河道主河槽淤积严重,“二级悬河”险象加剧。年下游河道淤积98亿t,河床普遍抬高2—4米,特别是1986年以来,河道主槽淤积量占71%。滩槽高差减小,河槽过洪能力降低,平滩流量由过去的6000立方米每秒减少到现在的3000 立方米每秒,造成了“小洪水,高水位,大漫滩”的不利局面。1996年8月,花园口站洪峰流量7600 立方米每秒,其水位比1958年的22300立方米每秒大洪水还高0.91米。?
&& (2)堤防工程存在许多薄弱环节,隐患多。下游大堤属沙质土壤,基础条件复杂,险点隐患较多,截止1999年底,还有约440公里堤防高度达不到设计要求。如遇大洪水,堤防有漫决的危险。还有471公里堤防抗渗能力不足,即使发生中常洪水,堤防也有溃决的可能。1996年8月的洪水,大堤偎水952公里,共发生渗水、管涌等各类险情170处。?
&& (3)河道整治工程不完善,河势游荡多变。下游有299公里的宽河段缺少控导工程,河势尚未得到有效控制,中常洪水时极易出现“横河”、“斜河”,大洪水时,可能出现“滚河”,加之新修工程未经大水考验,堤防有被冲决的可能。?
&&& (4)滩区和滞洪区经济的发展给下游防洪带来新的问题。目前黄河下游滩区居住着179万人,有耕地375万亩、经济已有较大增长,由于漫滩几率增大,淹没损失比以前大大增加。1996年8月,洪水上滩后,共淹没土地345万亩,受灾人口达107万。北金堤滞洪区内人口达157万,耕地240万亩,还有中原油田的大部分产油区。东平湖滞洪区内居住人口35.8万,有耕地47.7万亩。北金堤和东平湖滞洪区一旦分洪运用,不仅损失巨大,而且遗留问题较多。?
&&& 2、21世纪黄河下游防洪形势?
&&& 进入21世纪后,小浪底水库将建成投入运用,下游河防工程标准提高,抗御大洪水能力增强。小浪底与三门峡、陆浑、故县水库联合运用,可将花园口断面千年一遇洪水由42100
立方米每秒削减至22600 立方米每秒,按照花园口站洪水22000 立方米每秒设防,可基本不使用北金堤滞洪区分洪,同时,东平湖滞洪区的运用几率也大为减少。利用小浪底拦沙库容,可使进入下游河道泥沙减少约100亿吨,下游河道淤积量减少76亿吨,约相当于黄河下游20年的淤积量,在一定时期内,河道的淤积趋势有所减缓。但是,防洪形势仍很严峻,主要是:?
&& (1)下游仍有发生大洪水的可能。在三门峡、小浪底、陆浑、故县四座水库联合调节运用控制上游洪水后,花园口百年一遇洪峰流量仍达15700 立方米每秒,且预见期短,对堤防仍有较大威胁。?
&& (2)泥沙问题在相当长时期内难以根本解决,历史上形成的地上悬河局面将长期存在。大力开展水土保持是减少入黄泥沙的根本措施,但需要经过几代人长期不懈的奋斗才能达到显著效果;利用水库拦沙,也有一定时限。?
&& (3)小浪底运用初期下泄相对清水期间,河道工程险情将有所增加,抢险所用料物也会明显增多。?
&& (4)滩区和东平湖滞洪区安全建设需进一步加强。近年来黄河滩区经济发展较快,洪水漫滩后损失严重。小浪底水库建成后,东平湖滞洪区依然是确保山东艾山以下河段防洪安全的关键工程,但围坝基础质量差、渗水十分严重,二级湖堤高度不足,退水不畅,湖区内11.6万人的临时迁安和避水工程很不完善。?
&& (5)防洪非工程措施不适应防汛抢险要求。水文测报设施陈旧老化,数量不足,洪水预报精度低、预见期短。防汛交通道路少,路况差。防汛抢险队伍装备不足,防汛决策指挥系统自动化水平低。?
&& (二)水资源供需矛盾十分突出,缺水断流严重?
&&& 1、黄河的供水任务十分繁重。黄河是我国西北、华北地区重要的供水水源,多年平均河川径流量580亿立方米,占全国河川径流的2%。地下水可开采量110亿立方米。黄河承担着占全国15%的耕地面积和12%的人口及50多座大中城市的供水任务,同时还要向流域外部分地区远距离调水。?
&&& 2、缺水断流严重。自七十年代以来,黄河下游频繁断流,特别是九十年代来水偏枯,下游河段断流愈演愈烈,1997年利津站断流长达226天,断流曾上延至河南开封附近。断流的主要原因:一是黄河水资源贫乏;二是国民经济用水量的急剧增加;三是流域水资源缺乏有效的统一管理手段和一些地区用水浪费;四是中游河段调节能力不足。断流在造成一些地区生活、生产供水困难的同时,使输沙用水减少,主河槽淤积严重,排洪能力下降,增加了防洪的难度和洪水威胁;断流还造成河口地区生态环境恶化,生物多样性受到威胁。?
&&& 3、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水资源面临的供需形势将更加严峻。黄河河道内汛期输沙水量、非汛期河道基流、水土保持用水等生态环境需水量及下游河道蒸发渗漏损失水量共210亿立方米,国民经济各部门可利用的河川径流量仅370亿立方米,加上黄河地下水资源量可利用量约110亿立方米,黄河流域多年平均可供水量约为480亿立方米。在充分节水的前提下,预计2010年总需水量将达520亿立方米,2030年估计达到590亿立方米,2050年将达到640亿立方米。在需水量增加的同时,用水结构也将发生巨大变化。工业、生活用水占全部国民经济用水的比例将由现在的约18%提高到2050年的44%,对供水保证程度的要求不断提高,特别是枯水期供水压力进一步加大。?
&&& 在充分利用地下水和保证生态环境低限用水的前提下,按正常年份供需平衡计算,2010年缺水40亿立方米,2030年缺水110亿立方米,2050年缺水160亿立方米。若在枯水年份,缺水将更为严重,中等枯水年分别缺水100亿立方米、170亿立方米和220亿立方米。?
&&& 因此,对黄河水资源进行强有力的统一管理,采取强有力的节水措施和逐步实施南水北
&&& 调工程调水,已刻不容缓。?
&& (三)生态环境恶化尚未得到有效遏制?
&&& 黄河流域生态环境恶化的问题,突出表现在黄土高原地区的水土流失和黄河干支流的水污染两方面。?
&&& 1、水土流失?
&& 黄土高原是全国乃至世界上水土流失面积最广、强度最大的地区。水土流失面积45.4万平方公里,占该地区总土地面积的70.9%。水土流失面积中,年侵蚀模数大于5000吨每平方公里的强度水蚀面积14.65万平方公里,占全国同类面积的38.3%;年侵蚀模数大于15000吨每平方公里的剧烈水蚀面积3.67万平方公里, 占全国同类面积的89%。?治理水土流失面临的突出问题:?
&& (1)投入严重不足,治理力度不够、进度缓慢。每年仅完成治理面积6000平方公里左右,与国家要求的每年完成1.21万平方公里的任务差距很大,远不能适应脱贫致富、改善生态环境和促进国民经济发展的要求,目前还有贫困人口1350万人,还有约40万平方公里的水土流失面积特别是多沙粗沙区亟待治理。?
&& (2)现有治理标准低,工程不配套,治沟工程少,林草成活率低。?
&& (3)预防监督和管理不力,边治理、边破坏还相当严重。特别是在晋陕蒙、豫陕晋接壤地区煤炭和有色金属的开采建设中,新的人为水土流失还在扩展。子午岭、六盘山林区面积在逐年减少。随着中西部地区建设的加快,产生新的水土流失因素增多,对环境的压力越来越大。?
&&& 2、水污染?
&&& 水污染是黄河出现的新的重大环境问题。黄河流域用水量和排污量大的企业多,并长期沿袭低投入、高消耗、重污染的经济发展模式,特别是八十年代中期以来,小造纸、小化工、小制革等“十五小”重污染型企业发展很快,污染源增多,排污量加大,加之水污染治理严重滞后,缺乏有效监督等,使大量未经治理或未达标排放的废污水进入黄河,水质呈急剧恶化之势。黄河水污染(Ⅳ类及劣于Ⅳ类水质)程度已居全国7大江河的第2位。1998年水质监测结果与1985年相比,Ⅳ类、Ⅴ类及劣于Ⅴ类水质河长占全部评价河长比例增加了39.6%,达到71%。?
&&& 据预测,2010年黄河流域废污水排放量将会超过65亿吨,同时,农药、化肥等面污染对水质的影响也有进一步扩大之势,如不采取强有力的措施,有限的黄河水资源将失去使用功能。
&&& 综合分析认为,黄河三大问题之所以如此突出,主要是由黄河“水少、沙多,地上悬河”的特点所决定的。“水少”不仅容易出现缺水断流,而且易被污染,同时由于输沙用水得不到满足而加剧洪水危害;严重的水土流失造成的“沙多”,既是黄河下游悬河局面严峻的根源,又限制了水资源的有效利用;“地上悬河”的显著特点决定了黄河防洪具有不同于其它大江大河的特殊性、复杂性和长期性。?
&&& 目前,黄河洪水威胁依然是国家的心腹之患;黄河水资源面临的突出问题代表了中国北方水资源的现状和发展趋势,水资源紧缺和水污染将成为我国西北、华北地区经济社会稳定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生态环境建设是关系到黄河流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问题。因此必须抓紧制定有关对策措施,加强治理开发,为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可靠的保障。?
&&& 三、治黄思路及总体布局
&& (一)主要认识?
&&& 1、黄河的治理开发不仅关系到区域经济的发展,而且关系到整个国民经济的战略部署,具有明显的整体性、综合性和关联性。?
&&& 2、既要充分认识治黄的迫切性和重要性,更要充分估计防洪的长期性和复杂性。?
&&& 3、水资源利用及保护必须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相协调,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 4、治理黄河必须把水土保持作为根本措施,坚持治水治沙并重。?
&&& 5、解决黄河的重大问题,不仅要重视工程措施,还要重视非工程措施,特别要强调运用经济政策和高新技术。?
&&& 6、治理开发黄河要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为指导,重视水利经济。?
(&& 二)治黄思路及总体布局?
&&& 解决黄河三个重大问题的基本思路是:?
&&& 黄河的治理开发要兼顾防洪、水资源合理利用和生态环境建设三个方面,要把防洪作为黄河治理开发的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把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摆到突出位置,把水土保持作为改善农业生产条件、生态环境和治理黄河的一项根本措施,持之以恒地抓紧抓好。
&&& 要把治理开发与环境保护和资源的持续利用紧密结合起来。从战略高度全面规划、统筹安排、分步推进,实现经济建设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防洪:“上拦下排、两岸分滞”,控制洪水;“拦、排、放、调、挖”,处理和利用泥沙。?
&&& 处理黄河洪水的措施,“上拦”是根据黄河洪水陡涨陡落的特点,在中游干流修建大型水库,以削减洪峰;“下排”即充分利用河道排洪入海;“两岸分滞”即在必要时利用滞洪区分洪滞蓄洪水。?
&&& 泥沙问题是黄河难治的症结,必须采取多种措施,综合治理。“拦”就是靠中游水土保持和干支流水库拦减泥沙;“排”就是保证一定输沙水量,搞好河道整治和河口治理,利用现行河道排沙入海;“放”主要是在下游两岸处理和利用泥沙;“调”是利用干流骨干水库调节水沙,以利于排沙入海,减少河道淤积;“挖”就是挖河淤背,加固黄河干堤,以逐步形成“相对地下河”。?
&&& 根据这一思路,规划在黄河上中游兴建以龙羊峡、刘家峡、大柳树、碛口、古贤、三门峡和小浪底七座骨干水利枢纽工程为主体的黄河水沙调控工程体系;在黄河下游,建成以堤防、河道整治、河口治理工程为主的下排工程和配套完善的分滞洪工程,结合挖河淤背固堤,淤筑相对地下河;在黄河干流宁蒙河段、禹门口至潼关的小北干流河段及渭河下游等重点防洪河段建设标准河防工程;加快三门峡库区治理。同时,进一步完善水文测报、洪水调度、交通、通信等非工程措施。结合上中游的水土保持措施,形成完整的黄河防洪减淤体系。
&&& 水资源利用及保护:开源节流保护并举,以节流为主。?
考虑到人类活动影响的不断加剧和对水资源需求的持续增长,黄河河川径流存在减少的趋势。节约用水是缓解当前黄河水资源供需矛盾的有效途径,要把全面节水作为一项紧迫的首要任务抓紧抓好,大力发展节水农业和节水工业,建设节水型社会。加强水资源的统一管理和保护是缓解缺水断流和水质恶化的重要手段,要统筹考虑国民经济和生态环境等各方面的用水要求,加强需水管理和水污染防治,逐步实现水资源的合理配置和保护。为从根本上缓解黄河流域资源性缺水问题,要在科学选比、周密计划的基础上,积极做好南水北调的前期工作,分期实施。?
&&& 根据这一思路,在布局上以上游宁蒙平原、中游汾渭盆地、下游豫鲁平原等引黄灌区为重点,全面推行节水措施;利用干流骨干工程调节径流,兴建南水北调工程向黄河供水区补水;建成黄河干流主要断面(含省界断面)、取水口、退水口、排污口和支流入黄口水量和水质统一监测网络,建立水资源统一管理调度新体制。逐步形成黄河水资源开发利用和管护体系。?
&&& 水土保持:防治结合,强化治理;以多沙粗沙区为重点,小流域为单元;采取工程、生物和耕作综合措施,注重治沟骨干工程建设。?
&&& 治理水土流失必须采取综合措施。按照《全国生态环境建设规划》的总体部署,因地制宜,综合治理,以小流域为单元,山、水、田、林(草)、路统一规划,治理与开发相结合,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兼顾,建立起措施配套、科学合理的水土保持体系。在控制基本农田合理规模的基础上,有计划、有步骤地实施退耕还林还草,扩大植被建设规模,注重沟道坝系建设。同时,进一步加大水土保持监督执法力度,加强对开发建设项目的水土保持监督管理,切实控制人为造成的新的水土流失。?
&&& 根据这一思路,在黄河流域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重点治理区、重点监督区和重点预防保护区,因地制宜,分区治理。在重点治理区,建设以治沟骨干工程、种树种草为主体的水土流失综合防治体系,兴利减沙,改善生态环境。在重点监督区,建立健全以水土保持执法机构为主体的执法体系,建设水土流失监测网络,有效遏制人为水土流失。在重点预防保护区,依法保护森林、草原植被和现有水土流失防护设施。?
&&& 四、治理开发目标及近期实施意见
&& (一)治理开发目标?
&&& 1、近期目标 (2010年)?
&&& 初步建成黄河防洪减淤体系,进一步控制洪水和泥沙。重点加高、加宽下游大堤,普遍淤宽100米,全部建成标准堤防,确保花园口站洪峰流量22000立方米每秒的防御标准;基本控制游荡性河道河势。治理河口,相对稳定入海流路。上中游干流重点防洪河段的河防工程达到设计标准。?实现水资源的统一调度和管理。建成一批节水工程,对老灌区节水改造5100万亩,节水量36亿立方米,大中城市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达到75%,全社会节水初见成效。南水北调工程向黄河流域调水40亿立方米左右,供需矛盾初步缓解,一般年份基本解决黄河断流问题。
&&& 干支流大中城市集中供水水源地河段(水域)水质明显好转。?
&&& 基本控制人为因素产生新的水土流失,黄土高原新增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4.5万平方公里,平均每年再减少入黄泥沙2亿吨,累积达到平均每年减沙5亿吨,水土保持初见成效,遏制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
&&& 2、远景目标(2050年)?
&&& 建成黄河防洪减淤体系,有效控制黄河洪水泥沙,初步形成相对地下河,谋求黄河长治久安。?形成节水型社会,实现南水北调工程向黄河流域调水160亿立方米左右,供需矛盾基本解决;黄河流域地面水水质恢复良好状态。?
&&& 黄河流域适宜治理的水土流失区基本得到治理,平均每年减少入黄泥沙累积达到8亿吨左右,生态环境走上良性循环的轨道。?
&& (二)近期实施意见?
&&& 2010年前重点解决黄河防洪、水资源利用保护和水土保持等方面的迫切问题。?
&&& 1、防洪?
&& (1)进一步落实以各级人民政府行政首长负责制为核心的各项防汛责任制。?
&& (2)加快上拦工程建设的步伐。建成小浪底水利枢纽,加强干流骨干水利枢纽工程的前期工作,适时开工建设,在支流沁河建设河口村水库。?
&& (3)完善、巩固下排和两岸分滞洪工程。重点对440公里未达到设计高度和471公里不满足防渗要求的堤防加高加固,对险点和险闸加固处理,对达不到设计标准的险工坝垛进行加固改建。开展放淤固堤、挖河固堤,淤筑“相对地下河”,使下游1400公里的大堤普遍淤宽100米,建成标准堤防,完成宽河段河道整治工程布点和建设。搞好滩区居民外迁和安全设施建设,加快东平湖分滞洪区加固改建步伐。抓紧治理河口,相对稳定入海流路。?
&& (4)加强黄河干流宁蒙河段、禹门口至潼关的小北干流河段及渭河下游河段河防工程建设。加快三门峡库区治理。?
&& (5)全部更新改造水情测报和防汛通信、交通等基础设施,完成黄河防汛决策及指挥系统建设。?
&&& 2、水资源利用?
&& (1)建立水资源管理新体制?
统一管理,分级负责,明确流域与区域事权划分。实施国家统一分配水量,流量断面控制,省(区)负责用水配水;重要取水口和骨干水库统一调
度(电力调度服从水量调度)。?
&&& ①严格按照国务院分水方案,执行国家计委、水利部1998年颁布的水量分配和调度管理办法,保证一定的汛期输沙水量和非汛期基流等生态环境用水,加强管理,实施计划供水。
&&& ②建立干流省(区)际监测断面、骨干水库和重要取水口监控网络,实施断面流量和用水总量双控制。?
&&& ③设立全河水量总调度中心,实施水量统一调度。?
&&& ④建立省(区)水量调度中心,负责将本省(区)年度水量指标分配到各取水口。?
&&& ⑤严肃水量调度纪律,对超计划用水的省(区),累进加收水资源费;对超计划用水的用户,实行累进加价;对违规操作的给予处罚;造成严重后果的,依法追究有关人员的法律责任。?
&& (2)采取强制措施,厉行节约用水?
&&& ①以水定产、定规模,采用行政、经济手段,引导工业布局和产业结构的调整,限制发展高耗水产业。对没有用水指标或节水措施不落实的新、改、扩建项目,不予审批;已建取水工程,未落实节水措施的,核减其用水指标。?
&&& ②因地制宜,大力推广实施节水措施,到2010年,老灌区节水改造面积5100万亩。新建灌区全部按节水要求设计、施工、管理。?
&&& ③加强工业和城市生活用水的节水工作。将节水措施与企业技术改造相结合,推广节水新技术和新工艺,逐步推进用水定额管理,大中城市工业用水的重复利用率,由现在的40%~60%逐步提高到75%。?
&& (3)适时开源?
&&& 充分利用干流骨干水库工程的调蓄能力,合理开发利用地下水,增加水资源的有效供给。建设南水北调工程,实施向黄河流域调水40亿立方米。?
&& (4)加强黄河水资源保护?
&&& ①把黄河水污染防治工作列为国家重点,加快治理步伐。制定流域水资源保护规划。实行入河排污许可制度和污染物入河总量控制。?
&&& ②实行省(区)际断面水质行政首长负责制。?
&&& ③对流域内城市地表水和地下水水源保护区、水功能区进行划定,实施重点保护。?
&&& ④环保部门重点搞好污染源的防治监督工作。?
&&& 3、水土保持?
&& (1)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按照《全国生态环境建设规划》、《黄河流域黄土高原地区水土保持建设规划》的总体部署,统一规划,综合治理。?
&& (2)以多沙粗沙来源区为重点,以小流域为单元,实行山、水、田、林(草)、路综合治理。从山顶(梁、峁、塬)到山坡,植树种草,加大退耕还林(草)力度;在侵蚀沟道修建治沟骨干坝、淤地坝等,形成治沟坝系工程;大力开展塘坝、水窖、涝池、旱井等小型蓄水保土工程建设。到2010年共新增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4.5万平方公里,其中植树种草1.8亿亩(12万平方公里),基本农田3826万亩(2.5万平方公里),修建治沟骨干工程7200座,淤地坝49800座。?
&& (3)积极组织各省(区)有重点、有步骤地开展预防监督。建立监测网络,监测水土流失及防治动态,进一步加大监督执法力度,切实控制人为造成新的水土流失。?
&&& 4、加强科学技术与基础研究工作?
&&& 高度重视运用科学技术特别是高新技术,是搞好黄河治理开发的一个关键环节,要按照黄河的实际情况,研究和采用先进的科技手段,对黄河治理开发中的关键科学技术问题,要组织多部门,多学科联合攻关,力争取得新的突破,为治理开发黄河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撑。
&&& 要加大投入,进一步做好治黄战略性课题研究,加强基础研究和前期工作。当前重点深入开展小浪底水库运用方式、防洪体系联合调度及防汛抢险新技术等方面的研究;开展流域下垫面变化对产汇流的影响、水资源优化配置等方面的研究,对水功能区划分、环境容量确定、污染物总量控制、污水资源化等重大水环境问题进行科研攻关;进行多沙粗沙区环境资源综合评价与治理开发研究、小流域综合治理布局和措施结构研究,建设不同类型的高水平小流域治理示范区。?
&&& 五、政策建议
&& (一)建立健全流域管理与行政区域管理相结合的管理体制?
&&& 为解决黄河水利委员会水行政执法地位不明确,管理体制不顺等突出问题,建议采取以下措施:?
&&& 1、成立黄河管理委员会,实行委员制。由国务院领导担任主任委员,国家有关部委、流域机构及流域内各省(区)负责人担任委员。管理委员会作为决策机构,负责研究解决黄河治理开发中的重大问题,制定或拟定流域性的政策法规,组织协调流域管理各方面的关系等。?
&&& 2、黄河水利委员会为管理委员会的办事机构。负责实施管理委员会的各项决策决议,并对决策决议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和检查。同时,黄河水利委员会作为水利部的派出机构,代表国家在流域内行使水行政管理职能,实行公务员管理。建议在《水法》修改时进一步赋予流域机构必要的水行政管理的行政监督权和处罚权。?
&& 黄河水利委员会的主要职能应包括:?
&& (1)拟定流域性的政策法规,并负责监督实施工作;?
&& (2)编制并监督实施流域综合规划,审查支流规划和专项规划;?
&& (3)负责水资源统一管理、保护和水量统一调度;?
&& (4)负责管理范围内的水政监察和水行政执法;?
&& (5)负责控制性骨干工程等重要水工程的建设和管理;?
&& (6)组织开展黄河治理开发的基础工作等。?
&& (二)建立稳定高效的投入保障机制,制定相关政策?
&&& 1、投入保障?
&&& 根治黄河水害,开发黄河水利,需要大量的投入。中央和地方政府应确
保治黄工程建设、维护和管理所需经费。同时要建立多渠道、多层次、多元化的治黄资金筹集机制,广泛吸引社会各方面的投资。国家预算内基本建设投资和国家财政资金等的使用,都要把黄河治理开发作为一项重要内容,统筹安排。按照2010年治理开发目标及相应的近期实施意见,需要总投资1741亿元,其中需中央投资1131亿元。分项投资如下:?
&& (1)黄河防洪工程,主要包括重要河段干堤加固、河道整治、挖河淤背固堤,滩区及蓄滞洪区安全建设,非工程措施等,应以中央投入为主。2010年前需总投资647亿元,按中央投资在各类工程总投资中所占比例计,需中央投资598亿元。?
&& (2)黄河流域黄土高原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按国家投入、地方匹配、群众投劳的多元化投入方式,其中多沙粗沙区治理和治沟骨干工程建设等重点工程项目,应以中央投入为主。2010年前需总投资812亿元,其中需中央投资439亿元。?
&& (3)流域灌溉节水项目,应以地方政府、受益部门和农户投入为主。2010年前需总投资282亿元,其中需中央投资94亿元。?
&&& 2、经济政策?
&&& (1)调整引黄供水水价。鉴于目前引黄供水中存在的水价偏低,丰枯季节供水差价过小等问题,为充分发挥经济杠杆的调节作用,要按照有关政策,根据满足运行成本和费用的原则,重新核定农业水价;根据满足运行成本、费用和获得合理利润的原则,重新核定工业和生活水价。对超计划或超定额用水实行超额累进计价,促进节约用水。?
&& (2)征收黄河河道工程修建维护管理费。根据《防洪法》、《河道管理条例》等有关法规,尽快制定《黄河河道工程修建维护管理费征收办法》。由保护区内的地方政府代收,对黄河防洪保护区内的工商企业及其他经济组织、城镇职工和农户等征收黄河河道工程修建维护管理费,用于黄河防洪工程的修建、运行管理和维护等。?
&& (3)建立健全黄河水资源费征收办法。为保证黄河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要抓紧制定《黄河水资源费征收管理办法》。?
&& (4)征收黄河水资源保护费。根据《水利产业政策》中关于建立保护水资源、恢复生态环境的经济补偿机制的规定,制定《黄河水资源保护费征收办法》,以水价附加或其它方式,征收水资源保护补偿费。所征保护费直接用于黄河水资源的监测和保护。?
&& (5)推行黄河下游行、蓄洪区防洪保险制度。根据《防洪法》的规定,国家鼓励和扶持推行防洪保险制度。为使救灾工作与保险业有机结合,确保灾后迅速恢复生产和发展经济,建议先在黄河下游滩区开展防洪保险制度试点。?
&& 3、实行特殊政策,全面推进节水?
&&& 为有效缓解黄河水资源供需矛盾,为西部大开发创造有利条件,建议采取特殊的措施和政策,因地制宜地制定节水规划,实行节水目标管理,强制节水,逐步建立起节水型发展模式。?
&& (1)将黄河灌区的节水工程列入国家基本建设计划,并实行优惠的融资政策(包括国家提供长期低息贷款和贴息贷款)。?
&& (2)建立节水补助制度。从各级水利建设基金中划出一部分资金,用于少数民族聚居区和贫困地区老灌区配套更新的补助等。?
&& (3)对新建引黄取水工程实行节水一票否决制度。各省(区)在申请新建引黄取水工程时,必须先由水行政主管部门审批节水专项方案,未经审批,不得开工建设;获准建设的工程要严格按节水方案实施;已达到用水指标的省(区),不再批准新的引黄取水工程,必须靠节水求发展;对现有灌区的节水改造,须尽快达到节水目标。?
&& (三) 制定《黄河法》,依法治理开发黄河?
&&& 黄河河情十分特殊,防洪和水土流失防治任务艰巨,是世界上最难治理的河流。黄河水资源贫乏,供需矛盾十分突出,国民经济与生态环境之间、地区间和部门间用水矛盾尖锐,越境污染严重。黄河除害与兴利、整体与局部以及上下游、左右岸关系极为密切,而且参与黄河治理开发的地区、部门众多,要求不一,关系协调和利益调整非常复杂,水事问题相对其他河流更为突出。因此,迫切需要制定专门法律──《黄河法》,必须依法加强黄河流域的统一规划、管理,规范和调整黄河治理开发中各方面的关系,保障黄河治理开发健康有序地进行。建议将《黄河法》列入九届全国人大立法计划,争取尽快出台,逐步建立健全黄河流域水法规体系。?为解决当前水资源管理中的突出问题,在《黄河法》出台前,建议尽快制定并颁布《黄河水资源管理和保护条例》,明确黄河水资源统一管理、保护和水量统一调度中迫切需要的一些规章制度和办法。主要内容包括:黄河水量分配和调度责任制;流量断面控制实施细则;干支流主要取水口和骨干水库统一调度办法;污染物入河总量控制办法等。???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脸部严重缺水怎么办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