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平禧信仰之名舞蹈教学视频与法律视频下载

下一篇:&&上一篇:
&&&录入:大漠&&
责任编辑:大漠
你可能也喜欢Related Posts
众说纷纭Comments
相关评论共有
赞助商链接
最新影视 - 福音影院
作者:海夫&&2013-08
作者:滕近辉牧师&&2013-10
作者:冯秉诚&&2013-07
作者:冯秉承&&2013-10
作者:耶米玛&&2014-05
作者: 康来昌
作者:阿斗&&2011-08
作者:黄聿源&&2014-06
作者:海夫&&2013-03
作者:耶米玛&&2014-05
Copyright © 旷野呼声
| 联系邮箱:kuanye.
本站部分文章资源来自互联网及读者投稿,如果文章侵犯了您的权益或文章报道不实,请及时联系我们。郭平禧牧师四川达州办法律培训八名信徒被拘留
郭平禧牧师
云南昆明牧师郭平禧本周二(11月25日)在四川省达州市渠县,为当地一家庭教会进行普法培训时,突然被十多名未出示证件的警察和宗教局人员冲击,包括郭平禧在内的八名信徒被以“冒用宗教名义扰乱社会秩序”,处以行政拘留15天。郭牧师的女儿闻讯后,从昆明赶往当地。美国对华援助协会呼吁当地警方尊重公民的宗教信仰,立即放人。
昆明牧师郭平禧自一个月前在大连经济开发区举办教会维权法律培训班时,遭到当地一百多名警察和宗教局人员冲击之后,本周二在四川省达州为当地信徒举办同类活动时,再次遇到冲击,多人更被警方行政拘留15天。北京维权律师杨兴权获此消息后,周三告诉本协会:“他(郭牧师)家里人打电话给我说,昨天,他们在进行培训的时候被抓走了,当时被抓的人比较多,后来有八个人被拘,其他的人放了,据说要拘留,但是家属没有看到文件”。
郭平禧的女儿周三中午接受记者采访时,正在昆明机场赶往达州途中。她说:“昨天正是信仰与法律课程的培训开始。早上九点开始,还没有一会儿,十点左右,当地的民族宗教办公室人员和公安局的联合执法,去了以后,我听说是他们没有带任何证件,把他们的东西都没收了,把人也带走了。现在加上我的父亲,还有六七个人被拘留,我正在往那边赶,我正在机场”。
渠县教会一位李姓弟兄当天傍晚对记者说,八名信徒被以“冒用宗教名义扰乱社会秩序”,处以行政拘留15天,目前羁押在当地拘留所:“他们都在拘留所里,是冒用宗教名义扰乱社会秩序,15天,拘留通知书要家属本人亲自去拿,一共八个人”。
记者:都是行政拘留吗?
回答:都是。
参加聚会的一位杨姓姊妹说,当时他们有二、三十位信徒:“有二三十个弟兄,当时还没有讲经,他们公安局就来了,他们来的人多了,还有宗教局的,他们来了十几个人,”。
记者:你们有二三十人吗?
回答:是。二十多人被带到一所学校,问话以后,有些人就放了,留下几个人在那边,有老师,还有我们教会的同工,还有达州来的两个弟兄。
一个月前的10月22日,长期致力于基督徒法律维权的郭平禧牧师,在大连经济开发区举行的教会维权法律培训班,打算藉此增强信徒的法律意识。当天下午,一百多名公安和宗教局人员,在没有出示任何法律手续的情况下,强行解散培训班,并带走两名信徒,其后在派出所殴打他们。第二天,杨兴权律师前往开发区公安分局交涉,被带走的信徒获释。
这次被行政拘留的郭平禧牧师也是一位法律工作者,他曾在云南少数民族地区举办各种普法讲座,让当地的基督徒了解法律常识,懂得如何以法律手段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他也曾为少数民族信徒维权。他也非常关注发生在陕西省的子洲教案,为当地信徒提供法律援助。
总部在美国德州的基督徒人权机构对华援助协会,对四川达州渠县公安部门借各种名义,阻挠基督徒的正常活动表示关注,并对警方拘留八名信徒感到难以理解及震惊。希望渠县公安局遵守中国宪法规定,尊重公民的宗教信仰,还他们自由。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贫穷人的富足之路
贫穷人的富足之路
作者:章以诺
第一章:贫穷人的富足之路
  我亲爱的弟兄们,请听,上帝岂不是拣选了世上的贫穷人,叫他们在信上富足,并承受他所应许给那些爱他之人的国吗?
  ——《·雅各书2章5节》
  圣经雅各书上的这句经文:“我亲爱的弟兄们,请听,上帝岂不是拣选了世上的贫穷人,叫他们在信上富足,并承受他所应许给那些爱他之人的国吗?”
  作者是耶稣的兄弟雅各,他一针见血的指出了贫穷人的富足之路在于信心。两千年来因着信心经过了实践的检验的伟大人物故事不胜枚举。法律、政策总不能让所有人致富,但耶稣却指出了一条非凡的路途,那就是来自上帝的拣选,在“信上富足”,还能承受上帝应许给那些爱他之人的国。国就是天国:“虚心的人有福了,因为天国是他们的。“(太5:3)因此,美好的生活来自虚心,更与信心上的富足有关,信心是对所盼望的事有把握,对不能看见的事能肯定,如同圣经所记:“信就是所望之事的实底,是未见之事的确据。”(来11:1)
  从圣经的角度看,人生不光是年龄在成长,衡量一个人的生命成熟度与信心有关系。
  通常有信心的人,总是带给族群希望,因而受到尊敬。信心具有无与伦比的感染力,如同战场上那些信心十足的将军发号施令,信心在传递之中形成所向披靡的战斗力,建立不休的功勋。然而圣经里面记载了一场战役,却是靠一个人的信心,完成少年大卫战胜巨人歌利亚的事迹。这个故事据说都写进了中国大陆小学语文教材,大卫善用的一颗小石子的故事广传,居然改变了古罗马军队的头盔设计,兵器设计师在头盔额头部位特别设计出一片弧形的三角区来保护眉眼之间的前额。
  少年大卫当年不过是个尚未成年的牧童,他面前的歌利亚差不多三米高的巨人,面对强敌,大卫凭着对上帝信靠的信心,善用手中的工具。在大卫心里有着对上帝的绝对信心:倚靠万军之耶和华上帝,我们就能克敌致胜。
  贫穷人在通往富足的路上,会遇见不少巨人歌利亚式的拦阻,因此要从少年大卫战胜巨人歌利亚的故事中得着启示,学到得胜的智慧,培养得胜的态度。
  巨人歌利亚作为一位久经沙场的老将,多少英雄都闻风丧胆,却败在了年少的大卫身上。他藐视大卫年少,大卫在歌利亚面前就像贫穷人在超级大富翁面前一起竞争生意一样。对贫穷人大卫来讲,年少代表没有经验,也无财富,所用的武器不过是牧羊人的杖与歌利亚精良的装备比起来简直不堪一击。一位是专业的战士,一位牧羊人,歌利亚嘲笑大卫说,你是来打狗的吗?歌利亚的自负骄傲,正给了大卫信心得胜的机会,大卫事实上带着机弦和石子,虽然这小东西在歌利亚眼里就像小孩的玩具一样,最后却成为要了歌利亚命的武器。
  看不见自己的危险是人生最大的危险。歌利亚虽然有一流的盾牌,本可以有效的自我防卫,但因为缺乏危机意识,于是死于没有防卫。贫穷人大卫的得胜,并不是因为自己的强,而是因为富足人歌利亚的自傲,留给大卫致命一击的良机。
  诗人徐志摩曾在英国留学时勉励自己说过:“贫穷人,你没有忧伤的权利。”这话虽然武断一点,但确实也能给贫穷人很多的提醒,不忧伤、不气馁,只要对上帝有信心,一定能够发现强大敌人的盲点。巨人歌利亚的盲点在骄傲,骄傲成为一个人致命的死穴。圣经说:“骄傲在败坏以先;狂心在跌倒之前。”(箴言16章18节)信心是根基,谦卑是得胜的根本态度。
  贫穷人大卫战胜大富翁歌利亚,还有一个法宝就是大卫有属天的眼睛,像老鹰一样,他懂得靠万军之耶和华上帝的名。
  当歌利亚嘲笑大卫时,大卫说:“你来攻击我,是靠着刀枪和铜戟;我来攻击你,是靠着万军之耶和华的名,就是你所怒骂带领以色列军队的上帝。(撒上17:45)大卫有这样的看见是相当大的信心。歌利亚倚靠人,大卫倚靠上帝,从属灵上就已经得胜。一个倚靠人的怎么争战胜得过神?歌利亚再有本事都是一个人,大卫倚靠的是万军之耶和华上帝。歌利亚的装备好像今天的国有企业、上市集团,全副武装,头戴铜盔,身穿铠甲,几乎武装到了牙齿。武器精良更没得说,还有别人替他拿盾牌,走在前面。
  我们来看一下大卫的装备就是游击队,非常寒酸很像个体户甚至像街上的“走鬼”(无证小摊贩)的感觉,穿着牧羊人的衣服,拿着牧羊人的杖,只有五颗石子就上阵。大卫所赢得正是一场信心之战,不是靠外在的条件,所靠的是信心的强大,信心的源头上帝的同在。
  今天的社会各行各业都有很多歌利亚那样的巨无霸,人们也盯着眼睛效法歌利亚的装束,在这个社会上要功成名就,要香车宝马,要别墅洋房,要海外留洋等等来保障自己立于不败之地。为了这一切,人际关系变成赤裸裸的利益关系,歌利亚被大卫打死后,那么强的非利士人军队立刻就溃不成军,其实即便没有歌利亚了,他们的实力还是远在以色列军队之上,失败的根源在于他们所依靠的信心建立在歌利亚身上,歌利亚一死,他们就完蛋了。
  大卫的得胜,给了我们今天处于弱势地位的贫穷人许多的智慧:倚靠万军之耶和华上帝,一定能得到最后的胜利。智慧、力量都从祂而出,信心是最大的保障,也是人生真正的本钱。
  大卫在信心上倚靠上帝,同时也能最大程度的发挥自己的手上资源,调动自己的过往经验。机弦与石子,牧羊时打狮子和熊的勇敢。从人来的帮助是用不上的,扫罗王的战衣、铠甲、铜盔、大刀这些似乎有用的外来资源都是大卫不擅长使用的对作战有益对大卫却是一种局限,反而碍手碍脚。
  我在大学期间曾经在影视学校学过两年的表演课,至今还记得高老师教我们如何克服上台紧张。她说,你就把下面的观众当做一颗颗的白菜,就像你平时对着镜子练习那样来演出就是了。大卫在歌利亚面前就是这样的本色表演,武器(道具)就是自己放羊时要保护羊群免受狮子和熊的攻击所擅用的机弦,配上五颗石子就好了,就当是在草场遇见了熊和狮子一样。
  主持信仰与法律普法教育的郭平禧牧师曾问过我大卫为何要带五颗石子?我当时答不出来,后来他就跟我分享他的看见。那是大卫的信心,因为敌人有五个王,他计划一颗石子消灭一个王,那是何等大的信心,结果是只用了一颗石子就解决了这场关系民族命运的危机。
  贫穷人大卫简直帅呆了,用歌利亚不屑一顾的武器小石子就做成了大事。贫穷人啊,不要自卑,我们常常觉得自己所拥有的资质、技能、专长、背景无法与那些含着金钥匙出生的人比,于是我们不敢去放飞自己的梦想,我们放弃努力,自暴自弃一事无成。其实,大卫的故事给了我们不少的安慰,只要我们擅用资源与能力,信心稳固,知道人生的目的,总可以创出一片天地,敢于启航,梦想成真就不远了。不要忘记自己的身份,是上帝的孩子,如此丰富的老爸难道不祝福我们吗?
  上帝拣选贫穷人,却叫他们在信上富足,上帝的心意是要培养我们得胜的信心。别人看我们平凡无奇不要紧,关键在于我们不要气馁,因为在上帝眼中我们如祂眼中的瞳仁。我们要有信心靠着上帝改变我们的生命,生命更新而命运改变。
  在人,我们先建立稳固的得胜的信心,培养得胜的心态,倚靠万军之耶和华上帝,善用手中的资源,有一千两就赚出一千两来,有五千两就赚出五千两来。
  在神,上帝应许祂的孩子一定能靠着祂的恩典,凭借信心支取,过得胜的生活,拥有尊贵、荣耀的王子身份。那是怎样的人生呢?不正是我们日夜渴慕的吗?
  我写本书的目的就是要点燃贫穷人的信心之火,给正处在丧失信心的人以安慰,给绝望无助边缘徘徊的人以明灯,上帝可以帮助你的,只要你信,像大卫一样的信,你的处境没有大卫当时危险吧,大卫若失败关系整个以色列的存亡。
  上帝可以帮助你过得胜的生活,拥有得胜有余的人生。不要轻看自己,当危险、危机、压力山大的时候,当举国人心惶惶的时候,大卫站出来,大卫对扫罗说:“你仆人为父亲放羊,有时来了狮子,有时来了熊,从群中衔一只羊羔去。我就追赶它,击打它,将羊羔从它口中救出来。它起来要害我,我就揪着它的胡子,将它打死。你仆人曾打死狮子和熊,这未受割礼的非利士人向永生上帝的军队骂阵,也必像狮子和熊一般。”
  上帝帮助了大卫,帮助了以色列,当然能帮助我们,帮助列国。《诗篇》37章6节说:“他要使你的公义如光发出,使你的公平明如正午。”惟愿公平如大水滚滚,使公义如江河滔滔!
  上帝帮助了大卫,照样帮助我们过得胜的生活,不要轻看自己,人还活着总有悔改的机会,就有改变人生的美好时机。危机中有危险,更藏着转机。我们在祷告中与上帝打电话式的链接,向上帝老爸去要,我们一起来默默思想耶稣的话:“你们祈求,就给你们;寻找,就寻见;叩门,就给你们开门。因为凡祈求的,就得着;寻找的,就寻见;叩门的,就给他开门。你们中间谁有儿子求饼,反给他石头呢?求鱼,反给他蛇呢?你们虽然不好,尚且知道拿好东西给儿女,何况你们在天上的父,岂不更把好东西给求他的人吗?”
  贫穷人的富足之路,你明白了吗?求上帝引领你!
  日(农历9月13日作者章以诺36周岁生日早晨)
【来源】摘自作者《在信的人凡是都能》一书
  【作者简介】章以诺,本站作者,35岁,重庆垫江人,西安工程大学服装与艺术设计学院毕业,北漂三年,摆过书摊,做过演员,摄影师,参与过航空乘制服设计,归主后南下虎门创业,成功与失败之间曾赴川震灾区一年多。现居广东东莞,全职侍奉主。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那星&黄金&乳香&没药
——浅谈基督徒作者章以诺的灵性文学
  感谢神的恩典,能够与章以诺弟兄相识,并在《》网站服事,深感荣幸。鉴于对他的文学作品有着很深的印象和很多的感动,就浅而谈之,不当之处,敬请各位主内的弟兄姊妹们给予指正。
  笔者认为章以诺的灵性文学具备三个特点:
  一是涵盖范围较广--作品多产
  无论发表在各大网站和各类杂志,还是已经创作未曾发表的文学作品,章以诺的创作足迹涉牵小说、散文、杂谈、剧本、摄影、传记、书评、诗词、悼文、见证、讲章等不同的文体。
  二是时段跨度较大--时段较多(四个时期:哺乳期、断乳期、涅槃期、成长期)
  章以诺的文学创作时段大致分为四个时段:第一个时段为2002年以前,即受洗归主以前这段时期,虽然跟着母亲进教会,但信仰只是停留在传统信的阶段,文学的创作还在对神的一种探索和询问,为之哺乳期;第二个阶段为2002年-2008年,即归主至奔赴汶川等灾区之前这段时期,文学的创作已经由世俗中跳脱,进入到灵性的探索和询问中,为之断乳期;第三个阶段是2008年-2009年在汶川灾区期间的这段时期,是灵性文学创作经历涅重生的阶段,为之涅槃期;第四个阶段是2009年至今全职奉献的这段时期,是灵性文学创作不断丰满的阶段,为之成长期。
  三是创作源泉较深--经历多样而又独特
  常言道:"一把钥匙开一把锁",但是章以诺的灵性文学创作却与本人的人生经历紧密相连,"西安工程大学服装与艺术设计学院毕业,北漂三年,摆过书摊,做过演员,摄影师,参与过中国国际航空乘制服设计,归主后南下虎门创业,成功与失败之间曾赴川震灾区一年多。现居广东东莞,全职侍奉主,参与教会维权。"这样的科班出身、北漂者、个体户、演员、摄影师、设计师、志愿者、传道人的诸多人生拐点,并非每一个人都可以亲身经历和能够明白的,而这些独特的经历恰恰是章以诺灵性文学创作的源泉。若把章以诺的每样生活经历比喻成"锁",笔者"家--单位--家"一条线的生活经历比喻成"一把钥匙"的话,"一把钥匙岂能打开几把锁"?
  而这三个特点并非能够按照常规的评论性写法,在一篇评论中论述完毕的。为此,要在章以诺两部著作《声响》和《回乡》百万余字中,找到评论的"焦点"、读者的"关注点"确实不容易。究竟如何能够藉着有限的笔墨尽量地勾勒出那一种印象和感动呢?请进入经文:
  "他们听见王的话、就去了.在东方所看见的那星、忽然在他们前头行、直行到小孩子的地方、就在上头停住了。他们看见那星、就大大的欢喜。进了房子、看见小孩子和他母亲马利亚、就俯伏拜那小孩子、揭开宝盒、拿黄金乳香没药为礼物献给他。"(马太福音2:9/11)
  这时候,读者会问"这三个博士献礼物与你的评论有什么关系"?"这博士献宝与你评论的章以诺之作品有什么关系"?你别说,还真与评论和作品有关系。为什么?
  一、"那星"与章以诺作品的关系
  很多时候,我们基督徒把那"星"的引领比喻为圣灵的带领,若没有圣灵的带领,东方的几位博士也不能到主耶稣哪里去!所以,要想见到主,"那星"的作用很重要,即圣灵的作用很重要。若在文学创作中,有着圣灵的带领,那么这样的文学作品就有别于其它文学作品,因为它非单单地人之所想、人之所言、人之所思、人之所作,而是人之所想、人之所言、人之所思、人之所作都在圣灵的带领和引导中。既然有着圣灵的带领和引导,那么人之所想、人之所言、人之所思、人之所作都不在属于自己,乃是圣灵在做,人在这个时候,则成为了神所使用的"器皿",因为是圣灵的完全充满,人的文学作品则成为了神所使用的"器具",是圣灵从"器皿"中的流出和流入。这样的"器具",就成为一个不同于以往的"器具"--文学,而是一个更新的"器具"--灵性文学。
  所以首次提出"灵性文学"的作家施伟这样诠释:提出"灵性文学"这一文学概念,是基于的"人论"神学,也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超越。"灵性文学"的三个层面就是:1、有灵活人的写作;2、呈现有灵活人的思想与生活;3、启示出住在人里面的灵的属性。
  而章以诺创作的文学作品,尽在这个范围之内。就如章以诺在《停电谈焦点》一文中所言"鲑鱼的焦点在出生时的小溪,飞机的焦点在看不见的航线,人生的焦点在哪里?我是找到了,拿起生锈的笔与人分享;我找到了拿起不用的相机记录。如今的我认准了天启的焦点,非得全力以赴不可,否则不得安心。焦点不在天地之间,焦点却在九天之上,那焦点就是我的标杆,那焦点就是我前方的旌旗,引领我行过死荫的幽谷,安慰我忘记背后,努力面前的信心之源……",这"天启的焦点"之认准和"焦点不在天地之间,焦点却在九天之上"之感悟,不正是对"灵性文学"的最好明证嘛!
  当把章以诺的文学作品界定在灵性文学这个范畴的时候,就要思考章以诺的灵性文学究竟带给读者什么?让读者从中获得什么样的价值?又能给读者什么样的启示和帮助?这需要我们从章以诺的作品中寻找。
  二、"黄金"与章以诺作品的关系
  黄金预表信心。"叫你们的信心既被试验,就比那被火试验的仍然能坏的金子更显宝贵,可以在耶稣基督显现的时候,得着称赞、荣耀、尊贵。"(彼得前书1:7)但是在很多时候,人却是不信的人,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
  1、无知而不信。散了众人以后,他就独自上山去祷告。到了晚上,只有他一人在那里。"那时,船在海中,因风不顺,被浪摇撼。夜里四更天,耶稣在海面上走,往门徒那里去。门徒看见他在海面上走,就惊慌了,说:"是个鬼怪。"便害怕,喊叫起来。(太8:23/26)
  2、疑惑而不信。只因见风甚大,就害怕,将要沉下去,便喊着说:"主啊,救我!"耶稣赶紧伸手拉住他,说:"你这小信的人哪,为什么疑惑呢?"(太14:30/31)
  3、似乎属灵却不信。马大对耶稣说:"主啊,你若早在这里,我弟兄必不死,"(约11:21)从"若""必"可以看出马大对主耶稣现在能否使已死了四天弟弟复活是不信的,她确信主有医病的能力,却不信祂有使人死而复活的能力;"就是现在,我也知道,你无论向上帝求什么,上帝也必给你。"(约11:22)马大对承受神的应许有信心,却信心很不足,于是主耶稣坚固她,耶稣说:"你兄弟必然复活。"(约11:23)然而马大说:"我知道在末日复活的时候,他必复活"(约11:24)马大的回答,好像是存着永生的盼望而回答,看似属灵,实则是不信,不信主耶稣能使拉撒路从死里活过来。在马大、马利亚以及她们的众乡邻面前,主耶稣的感受是"心里悲叹,又甚忧愁"(约11:33)甚至到一个地步--"耶稣哭了"(约11:35)哭完后,耶稣又"心里悲叹"(约11:38)主耶稣悲叹哭泣的原因只有一个--众人都不信祂是基督,包括常亲近祂接待祂的马大和马利亚,"耶稣哭了"的"哭",希腊文原文是指无声饮泣,就是流泪。(约11:17/44)
  针对以上的不信,章以诺在灵性文学作品中都给予了灵性的指导:
  1、阐明信心的标准。章以诺在《在信的人凡事都能》一书的前言首先论道"圣经记载的事迹在不信上帝的人看来是神话,是天方夜谭,其实,那些都是历史上真实的故事,是那些人物的真实经历。基督教之所以能够广为流传,那些传福音的人无不建立在"信心"之上,对圣经所记载的都坚信是来自于上帝默示,这样的"信心"才是人生的磐石",接着指出"信心是衡量一个人成熟的真正标准,信心彰显在任何时代任何一个国家的人身上,那人就充满盼望的活力四射。"把信心和成熟关联在一起,真可谓言简意赅,发人思索。
  2、践行信心的道路。无论是汶川地震携家带口奔赴灾区,还是全职奉献专职讲道,都是章以诺走信心道路的最直接体现,若没有信,岂能"将身体献上,当作活祭,是圣洁的,是神所喜悦的;如此事奉,乃是理所当然的。"(参罗马书12:1)也就是自己有此经历,在章以诺的笔下,涌现出了纪实小说《右脸左脸》之殉道者王志明、散文《追忆亚萨弟兄》之陈亚松、散文《奶奶的荣耀如"强盗"》之奶奶、小说《偷听祈祷》之何大妈、见证:《真实的灾区见证》之涌流弟兄、《我的弟兄陈奕武》之陈奕武、《抗震救灾中殉道的基督徒韩智勇》之韩智勇、《地震中受难的香港义工"阿福"》之黄福荣弟兄等众多鲜活的见证,如同云彩般环绕着读者的周围,让读者震撼和感动。
  靠信心走到路,并非一帆风顺,是不是人在顺利时才走,不顺利时就不走下去呢?为此,章以诺在《万事互相效力》一文中给予了很好地诠释:
  总的来说,"万事互相效力"既然是神的话语,不仅带着神的能力也就是真理:"你们必晓得真理,真理必叫你们得以自由。"(《约翰福音》8章32节),我跟随耶稣九年来,遇见不少的事情,从北京到广东,从广东到四川灾区,从灾区回来到生第二个孩子和即将生的第三个孩子,之中有太多的喜怒哀乐和不可预知的变数,然而无论顺逆,我终于学了神布置的功课,就是"万事互相效力"。"都是照他自己所预定的美意,叫我们知道他旨意的奥秘"(弗1:9)也就是说:"凡事有神的美意"。盼望神使用经历的每一件事情来陶铸我的生命,不要错过神藉着各样事情的发生在我身上如何显明祂的旨意。即便再困难,我只有一个帮助,就是举目望天:"神若帮助我们,谁能敌挡我们呢?"(罗8:31)
  亲爱的弟兄姊妹,让我们靠着神,将信仰建立在磐石上"也都喝了一样的灵水;所喝的,是出于随着他们的灵磐石,那磐石就是基督。(《哥林多前书》10章4节,我们知道我们所信的是那位创始成终的主耶稣,祂既然知道万事又叫万事互相效力,我们都当完全仰望祂倚靠祂,将我们所遭遇的告诉神,求神引领我们的前路!
  由上可知,在章以诺的灵性文学中,充满着对黄金--信心的探寻和解答,并通过各种各样的见证,来证明神同在的凭据。同样地,言为心声,章以诺的灵性文学也是他自己一颗黄金信心的外在流露。因为--
  "人非有信,就不能得神喜悦,凡到上帝面前来的人,都必须信有神,且信他赏赐那寻求他的人。"(希伯来书11:6)
  "我的弟兄们、若有人说、自己有信心、却没有行为、有甚么益处呢.这信心能救他么。身体没有灵魂是死的、信心没有行为也是死的。"(雅各书2:17,26)
  一位基督徒的信心也应经过生活中许多艰难困苦的磨炼,藉着章以诺的灵性文学,可以让弟兄姊妹们都有这样一颗心,就比博士所献的黄金更为有价值。生活总会有困难,生命历程总会有曲折,胜过这一切的就是信心,因为主要与我们同在,永远在我们心中,给我们信心力量去面对生活的挑战,而这种挑战何尝不是神对我们的信心之熬炼了!因为"鼎为炼银,炉为炼金,惟有耶和华熬炼人心"(箴言书17:3)。
  三、"乳香"与章以诺作品的关系
  乳香预表祷告。乳香是一种有香味的树胶,晾干后可以磨成粉,常被制成香料。旧约时代,祭司进圣殿敬拜上帝都要点掺有乳香的香,所以这个香就代表祷告。香气上腾,达到上帝的面前,表示着每个苏醒的儿女献上馨香的祭求主悦纳。如何能够让祷告的馨香到达神的面前,章以诺在灵性文学中给以形象地描述:
  1、信靠的祷告。如在《"谎言与真实"所思》一文中,章以诺面对社会中存在的问谎言和真实、谬论与真理、邪教与信仰等问题,发出"公义的上帝在洪水滔天的时候仍然坐着为王,在举世流行谎言的撒旦魔鬼的统治中差遣了祂的儿子耶稣基督为这一切的罪钉死在十字架上,叫一切信祂的人有有永生。"的宣战,同时指出宣战的得胜源泉在于"信耶稣就是信上帝,信上帝就是创造天地万物的神与你同在,与你同行!谎言以及背后的邪灵必然站立不稳,审判世界的日子近了,施洗约翰喊着说的那一位全人类的救世主祂来了,祂复活了,祂正在率领祂的儿女吹响号角,为地狱空静、天堂爆满而征战!末日近了,我们都要悔改在耶稣的面前!",把信靠和悔改连接在一起,使读者能够清晰信靠祷告的方式、途径、过程、结果,从而对灵命的提升起到"催化"的作用。
  2、超越的代祷。超越自己,全然像主,才是代祷的真谛。就如主耶稣教导的那样"要先求他的国和他的义",话都会说,但真正做到的又有几人,因为很多时候,我们的祷告局限于孩子的升学、升职,从事的生意、工作等,真正地代祷却少之又少,因为我们还活在自己的小圈子里面。为此,章以诺的灵性文学呈现出很多代祷的亮点。如《以水变酒》一文中,章以诺更是独辟蹊径,效法主耶稣,为那些苦难中的人们代祷"我祈求那差遣天使加力量给耶稣的上帝,也加力量给一切苦难中的人们。上帝知道人们在患难里,他并非视苍生为刍狗(卑贱的草狗),因为他的独生子曾有以水变酒的荣耀,也有十字架的苦楚,这一切的经历都是生命必须的历程,一切的灾害面前,我静默祈祷,像耶稣那样对上帝说:'父啊,你若愿意,就把这杯撤去,然而,不要成就我的意思,只要成就你的意思。'洪水泛滥之时,祂坐着为王,洪水之后,虹现在云彩中。"让主为王,得胜有余,哈利路亚,荣耀归神!而在《请为基督徒汪引兰代祷》的里面,更是以主的怜悯,对那些全职侍奉,被外在环境不许可、疾病、生活等重担所迫而放弃的,没有医保社保,患难发生时一点保障都没有的弟兄姊妹,引用《约翰福音》16:33:"我将这些事告诉你们,是要叫你们在我里面有平安。在世上你们有苦难,但你们可以放心,我已经胜了世界。",并献上代祷"那将要再来的耶稣基督一定会给出完美的答案,神的应许即便今生不是人人都有一个美好健康又顺利的人生,但将来新天新地的完美足以解释这一切的苦难!我信!与我同去探访的同工张青兰信,疾病中的汪引兰信,主耶稣在世上的每一个门徒都信!阿们!"不仅让被探望者得到安慰,更是让主的爱藉着祷告的能力流畅出来,充满每一个同样遭遇的家庭和弟兄姊妹们!而这些,不正是教会所缺乏的吗?但章以诺却凭借着灵性文学让其成为一粒种子,栽种在每一个读者的里面,以至于生根发芽,结出饱满的籽粒来。
  3、警醒的祷告。这样的祷告,在章以诺的灵性文学中比较多,如《警醒不倦》中针对"概率和反概率"发出"以爱还爱,相信神为爱他的人所预备的,是眼睛未曾看见,耳朵未曾听见,人心也未曾想到的,而在基督里面重生的人就不受概率与反概率的辖制,靠着上帝无论何时都能站立得稳,基督徒们该为所信的福音齐心努力。"的祷告;《初临香港多感叹》一文面对大陆、香港两地的差别,发出"神州啊,你需要里外的更新,改变带来的医治!诚心所愿!"的祷告,还有《一张罚单的思考》中"他比谁都更痛恨交通违规。但他用饶恕与爱,不仅挽救了小杰,也使每一读者受益。罚款甚至拘留都不是惩戒交通违规的目的。我有一个愿望,人人遵守交规,为了大家都有一个健全幸福的家"的祷告……
  祷告就是与神面对面,藉着章以诺灵性文学中的各种各样的祷告,无非给读者一个启示:祷告是我们的本分。你可以没有金钱,你可以没有权势、你可以没有你所有的和羡慕别人所有的一切,但你不能没有祷告,因为祷告是能力的源泉,祷告是一件很美的礼物,祷告是与上帝保持密切关系的重要方式。我们一天不祷告,就一天失去与上帝的联系;我们不祷告,就不能领受上帝给我们的属灵的恩惠。祷告就是蒙受上帝恩待、祝福的途径。这可能才是章以诺的灵性文学如同乳香带给我们的灵性帮助!
  四、"没药"与章以诺作品的关系
  没药预表爱心。《圣经百科全书》记载:没药是一种会渗透出芬芳的树脂的灌木,其树脂可用以制成香水,也被制成药物用于止血和膏抹尸体。约翰福音19:39节记载:耶稣被钉十字架之后,尼哥底母带着没药沉香去膏抹耶稣的尸体。治病救人是爱心的表现,所以没药预表爱心。没药的提炼是从一棵树上剥开树皮,让树脂流出来,然后提炼油脂。这也预表耶稣为我们舍命。感谢主,他不但为我们降生,还为我们钉十字架,用他生命的血来拯救千千万万个罪人。没有耶稣的死,就没有我们今天的生命。感谢神,他要借着我们的爱来彰显上帝的爱。弟兄姐妹们都来献出爱心,上帝的荣耀就会得到见证。
  但真正地献出爱心的又有多少了?怎么让爱心能够生发出来?章以诺的灵性文学无疑成为这个时代的灵性复兴的呐喊!这也可能是看到章以诺灵性文学中到处充满着公义、圣洁、光明、奉献的原因所在,即章以诺灵性文学的四个最重要的特点:针砭时弊、恨恶罪恶、鞭笞丑陋、分别为圣。
  章以诺对于他成长中的亲友老师常有念恩,对于前辈灵性文学作者范学德老师认识以来几乎每月都会打来越洋电话鼓励他写作;旅美牧师作家莫非老师常常关注;台湾大学教授临风老师忘年交往;与施玮、基甸、谈妮、白石、吴迦勒、阿信、刘涌流、罗菲(撒把盐)、汪洋、罗博学、小七、小布、康晓蓉、大漠、华美、唐彬、白鸽子、杨基、陈以琳、张兵胜等朋友的时常勉励分不开。章以诺在2013年6月香港之行中认识了洪予健牧师、姜兰波、特别是黄杰瑞老师摄影技术上的指导,更是令章以诺开阔了眼界,写作上更加务实呐喊。2013年8月至今他受"中国基督徒信仰与法律训练营"创办人郭平禧牧师邀请,短短数月间走访云南、陕西、重庆、辽宁、吉林、江西等地多种信仰背景的基层教会,采访了众多信徒同工,不仅为教会维权发出了一线的呼吁,更是为他往后一段时间的灵性文学写作积累了素材。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奋笔疾书的章以诺将会更加贴着地面,连接地气,用笔耕默祷的方式向上帝献上馨香之气的灵性文学作品,同时以馈读者。
  由于篇幅所限,以上特点不一一评述,只要读者真正地阅读章以诺的灵性文学时,你会清晰地看到这四个特点的。所以,有的时候,看章以诺文学作品时,你会有一种进入先知书的感觉,仿佛在与先知对话。当然章以诺的灵性文学尚在成长期,还有很多的不足,如进入主题有些慢,结构有点散,针砭时弊的度之掌控还差一点火候,不过相信,章以诺能够随着灵命的不断丰盛,灵性文学也会渐渐步入成熟,成为神对教会的祝福,成为弟兄姊妹们刚强壮胆、信心长大、奔赴灵程的祝福!
  藉着东方几位博士朝见主耶稣的经文,浅浅对章以诺的灵性文学进行了分享。当看到博士在向主耶稣献上礼物的时候,章以诺进行的灵性文学创作,何尝不是向主耶稣献上自己的礼物呢?为此,章以诺在《真理与故事的讨论》中从一个侧面道出他乐意从事灵性文学创作(文字事工)的原因:
  "故事有承载真理的能力,因为它能将抽象转化为实质的故事表达出来,使读者更易明白和接受,故事是连接读者与真理间最简易的桥梁。这就是我一直乐意并执着的写故事与见证的理由。敏感的事情,我都不敢发表意见,就是担心被咬,所以,我接下来一有时间就继续写故事、写见证吧,用我的方式为上主作见证,为中国呐喊……"
  因喜爱而乐意,因执着而无悔,因见证而呐喊!
  虽然博士们献的礼物章以诺可能没有,但是,他愿把这颗心奉献给主,一生跟从主,为主作美好的见证,才是神所喜悦的最美礼物,也是最贵重的礼物!
  以马内利!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信仰之名视频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