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想上海明后天天气预报中提到的极端天气的原因有哪些

→ 正文内容
主城又下雪了 后天最低1℃ 极端天气频发时代到来
08:50:33   来源:重庆日报&&&&作者:张莎
昨日下午,酉阳气温降至零下2℃,天空飘着雪花,车辆在积雪的道路上缓慢行驶。 陈碧生 摄
昨日,市政府紧急下拨1000万元,用于解决近期低温雨雪冰冻天气受灾群众的生活困难。
今年以来,受北方南下较强空气和西南暖湿气流共同影响,我市东南部及东北部大部分地区出现低温雨雪冰冻天气,18个区县(自治县)受灾,造成部分群众生活困难。为此,市政府在前期下拨1亿元冬令生活救助资金的基础上,再次下拨1000万元,专项用于解决受灾群众生活困难。
昨日,渝北区上丁企业园内,市民惊奇地看着雪花。特约摄影 梅喻鑫
华龙网讯 (记者 李志峰 实习生 张成燕)&下雪了,真的又下雪了!&继元旦期间出现降雪后,昨日,主城区多处飘落新年第二场雪,纷纷扬扬的雪花让市民倍感惊喜。
渝北两路首先下雪
根据市气象部门的实时监测显示,昨日主城区飘雪大约从清晨6时许开始,温度较低的渝北两路率先出现雪花的影子。
从上午8点左右开始,漫天飞舞的雪花四处扩散,主城区的渝北空港、北部新区财富中心、大坪正街、九龙坡区的巴国城、沙坪坝歌乐山,甚至连渝中区解放碑等地都出现了棉絮般的小雪。
虽然天气寒冷,突如其来的降雪还是让广大市民激动不已。在大坪上班的郑小姐,用手机拍下了雪花落在树枝上的情景,传到微博上和朋友一起分享。在QQ和各大论坛上,&重庆又下雪了&一时成为讨论最热烈的话题。
10余区县降雪 昨晚仍有雪花
市气象台表示,昨日主城区的降雪虽然目测清晰可见,但由于落地即化,因此,气象观测站无法统计。不过,据不完全统计,截至昨日傍晚6点,我市主城区境内的解放碑、大坪、袁家岗、上清寺、石桥铺、马王乡、南坪、北部新区、冉家坝、人和、新牌坊、黄泥塝,沙坪坝等地纷纷飘雪。傍晚时分,仍有局部地区出现雪花。
区县降雪情况,根据各地气象部门的反馈,包括江津、梁平、城口、黔江、酉阳、长寿、垫江、云阳等十余个区县,均出现了降雪。
气温方面,昨日我市各地的温度较前天均有所下滑,其中有5个区县的最低温度达到了0度以下,城口的温度最低,为-2.9℃。
未来三天阴雨(雪)相间
降雪过后我市天气如何?市气象台透露,未来三天,我市普遍以阴雨(雪)相间天气为主,气温持续低迷,一些高海拔地区仍会迎来降雪,主城区最低气温在3℃左右。大概到21日(周五)天气才会转为阴天为主。
具体来看:今天:我市各地阴天有小雨或雨夹雪,高海拔地区有雨夹雪或小雪,东南部局地有冻雨。最低温度2-4℃,最高温度4-6℃。主城区:阴天,气温3-6℃。
明天,东北部阴天,其余地区小雨转阴天,最低温度2-4℃,最高温度5-7℃。主城区:小雨,气温3-5℃。
到了后天:各地小雨转阴天,最低气温1-3℃,最高温度4-6℃;主城区:阴天转小雨,3-5℃。
16日,洪泽县地方海事处海巡艇破冰引航。 新华社发
中国整个北方旱情严重、南方却雨雪纷飞;与此同时,澳大利亚、巴西等国洪水滔天,产生连锁经济反应;不久前,欧美国家创纪录大雪,让人措手不及。
天气短期内频走极端,着实罕见。地球到底怎么了?
世界气象组织全球天气研究计划负责人卡西姆&阿斯拉尔说,北半球的干旱与大雪严寒都与大气层&阻塞&有关,这主要因为一些地区冷空气过强,而热量或者湿气过不来,天气在部分国家保持了静态。
这一过强冷空气产自何处?中外专家普遍提到了北极冷风。
德国波茨坦气候影响研究所的拉姆斯多夫说,由于气候变暖,北极冰盖的体积在近30年里减少了20%。极地海洋一旦缺少冰层覆盖,其海面相对温暖的空气就会向寒冷的高空移动,影响极地大气循环,其结果是极地冷空气在高压系统推动下,向北半球大陆地区进发。
中国国家气候中心主任宋连春等专家认为,极地大气环流的异常调整,使得极地冷空气不断扩散南下,强烈影响了中高纬度的国家和地区。这股冷空气势力过强,且同期既没有明显的偏南暖湿气流北上,也没有偏东风从东部海域带来水汽,所以中国华北、黄淮难以形成降水,导致干旱。北半球气候异常源自北极冷风,而南半球目前则主要受到拉尼娜现象困扰。
拉尼娜现象是指赤道太平洋东部和中部海面温度持续异常偏冷的现象,与该区域海面持续偏暖的厄尔尼诺现象相对应。本次拉尼娜现象开始于2010年年中,现在仍在持续。对于拉尼娜的具体成因,气象专家暂没有答案。出于严谨,没有科学家会对目前极端天气频发的具体深层原因妄下定论。因为气候研究是一门统计科学,只有5到10年内不断重复,才能有定论。然而,如果分析近年来极端天气的发生趋势,不难发现它们的发生频率越来越高。
世界气象组织全球天气研究计划负责人阿斯拉尔对新华社记者说,极端天气事件频发是极不寻常的,该机构电脑模拟研究预测,随着全球气候变暖,今后极端天气现象的发生将更为频繁,强度更大,影响地区更广。据新华社
录入:熊冬梅 |
声明:七一网转载内容,如原作者无意将其作品刊登于本网站,请通知本站,我们将及时予以删除。我国夏季极端天气事件频发 大气环流异常系主因 - 呼和浩特天气
[收藏呼和浩特天气预报]您的位置: >
我国夏季极端天气事件频发 大气环流异常系主因
  中国式夏天  中国今夏是否无常  “在全球范围来看,中国是气象灾害重灾区之一”  《望东方周刊》记者米艾尼|报道  “我1989年参加工作到今天,21年,像今年夏天这么集中和频繁的爆发气候灾害还是第一次。”国家气候中心首席专家任福民对《望东方周刊》说,1998年的洪水固然厉害,但也只限于洪水,“今年夏天的灾害,种类之多,范围之广,历史上也很罕见。尤其最近爆发的泥石流,几乎是所有人都没有料到的。”  除了暴雨和由降雨引发的滑坡、泥石流,高温和干旱其实也是今年夏天中国天气的“关键词”。异常高温甚至导致发生森林火灾,、华北和出现旱情。  不过,中央气象台原台长李小泉在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也表示,今年夏天是中国季风气候非常极端的表现,“但是总体来说,符合中国夏季的气候特点”。  由于大陆及邻近海洋之间存在的温度差异而形成大范围盛行的、风向随季节有显著变化的风系,具有这种大气环流特征的风称为季风。  与西伯利亚寒冷气团南下导致的冬季风相比,夏季风由于受到多种因素影响,更为多变和暴躁。比如它广泛地与复杂地形遭遇,形成强降雨,中国因此成为一个多暴雨的国家。  自5000年前华夏文明在黄河流域、长江流域开始播种,夏季风就这样固执地影响着中国人的生活。  极端的夏天  暴雨几乎是今年夏天最引人注意的天气现象。据中国气象局统计,今年以来,全国平均降水量为570.8毫米,比常年同期多11.3%,为1961年来第4多,仅次于1998年、1973年和1983年,也是1998年之后最多的一年。  与常年同期相比,长江中下游及其以南大部地区、东北、西北地区大部降水量偏多,、、、、辽宁、青海、等省区偏多3成至1倍,而华北、黄淮、西南大部、华南南部及内蒙古、甘肃等地则降水偏少,河北、、海南等地则偏少3至5成。  6月以来,我国除青藏高原以外普遍出现了35摄氏度以上的高温天气,华北、东北地区北部、内蒙古大部、新疆南部等地极端最高达38至42摄氏度。其中,新疆托克逊日最高气温高达48摄氏度。  在6月1日至7月31日,当整个长江流域都在抵抗洪水的时候,全国有102站的日最高气温突破历史极值,全国平均高温日数比常年同期多2.2天。  虽然内陆地区旱涝频出,但生活在东南沿海地区的人们发现,今年夏天台风非常少。  截至7月31日,西北太平洋和南海海域今年共生成3个台风,其中有2个台风在中国沿海登陆。与常年同期相比,台风生成数偏少5.7个,登陆数偏少0.6个。而且,今年台风登陆时间此常年晚了17天。  任福民告诉本刊记者,今年副热带高压过强是台风偏少的主要原因,“今年的副热带高压覆盖的面积比较大,南北范围非常宽。西太平洋台风活跃的地区,正好处于副热带高压的稳定控制之下,不利于对流的产生,也就不利于台风的生成。”  台风与大陆上的“不平静”相对应。任福民说,在中国的夏季,如果台风活动多,台风就会阻断西南季风往北吹,截断西南暖湿气流向中国内陆的水汽输送,使内陆降水减少。反之,台风少,降水就必然多。  对于经常受到台风侵袭的沿海地区来说,这的确是一个舒服的夏天。但生活在降水带中心地区的人们则要面对洪水的威胁。或许,这就是大自然的平衡准则。  “今年,副热带高压比较强,雨带在五六月份位置偏南,到6月中旬以后,雨带本应该到达长江流域,结果雨带还盘踞在江南地区,造成强降水和南方的洪水。到了七八月份,副热带高压才向北移动到我们国家华北地区和东北地区的南部。”李小泉对本刊记者介绍说。  他说,今年副热带高压向西深入的幅度很大,所以在比较干旱的西部和西北地区也下了很大的雨。  任福民认为,今年夏天这一系列极端天气事件发生的最直接原因,是大气环流的异常。  “中国夏天最重要的环流系统,就是副热带地区的暖性高压。从今年入夏以来,副热带高压就很强,而且位置偏西,南北宽度比较大。”现在,副热带高气压带正停留在中国的南方广大地区,西北部的黄河流域和东北地区南部,处于副高的外围冷暖空气的有效交汇就形成了“东北-西南”走向的降雨带。  如果大气的环流出现了异常,作为整个地球气候系统元素之一的副热带高压,也必然受到影响,出现异常,“我国今年夏天的异常状况,是整个地球的大气环流异常造成的。”任福民说。  夏天的中国是“重灾区”  “在全球范围来看,中国是气象灾害重灾区之一。”任福民说。  中国地处东亚地区,具有典型的季风气候特点。夏季除北方受偏北气流影响外,其余地区主要受东南季风和西南季风控制。冬季除华南地区受偏南气流影响外,广大地区主要受西南季风、东北季风和西风急流控制。  除了中国以外,南亚地区的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等国也是明显的季风气候,与中国同属于亚洲季风区,也属于气象灾害的多发区和脆弱区。  “正是因为季风的控制,多雨、炎热是我国夏季气候的主要特点。”李小泉说,冬天大陆上的高压很强,使中国几乎成为同纬度上最冷的国家。而夏季由于夏季风的不稳定,雨季长度、雨量和分布都有很大不同。“所以夏天的气候特点是高温多雨,而且各地温差很大。”  对中国夏天影响最大的就是来自西太平洋的副热带高气压带。“它是一个很庞大的暖性的高压系统,主体在西太平洋上。它的强度和变动方向,对中国夏季天气具有决定性影响。它本身是一个弧形的带状,外围是雨带,这个雨带每年从5月到9月从中国的南部推移到北部,在它覆盖之下的地区,通常是高温多雨。在其他地区,则多是干旱天气。”李小泉说。  在正常状态下,夏季风雨季从南往北推进,汛期从4月中开始,在6月17、18日到7月10日左右从江南地区到达长江流域,7月下旬到8月上旬到达华北地区,最终到达东北地区南部。  之后,季风南退,西北地区会在9月份前后出现秋季降水。随后季风就非常微弱,逐步退出中国。10月末冬季风进入中国,这是一个完整的季风环流规律。  任福民说,除了副热带高气压带外,中国大陆的很多地区也受到大陆性高压的影响。“比如2006年盆地的大干旱,就是因为那个地区受到大陆性高压的控制,导致干旱和高温的天气。”  地球由赤道划分为南北半球。夏季时,南半球的冷空气通过赤道流向北半球,冬天相反。通常状态下,这股气流都是云贵川地区降水的主要来源。它绕过青藏高原南侧,经过孟加拉湾进入中国西南内陆。  今年春季西南地区的干旱,正是因为这股暖湿气流非常弱势:去年冬天北方的严重暴雪,导致冷空气位置偏北偏东,所以冷暖空气在西南地区交汇的几率非常小,不容易形成有效的降水。于是,极端的干旱天气就爆发了。  这一切似乎都是季风气候“惹的祸”。其根本原因,则是世界屋脊---青藏高原。  青藏高原是强季风“元凶”  李小泉说,如果没有青藏高原,中国、乃至整个世界的气候版图都要重写。  “季风对我国内陆地区的巨大影响,跟青藏高原的热力系统有重要的关系。”李小泉强调说,“青藏高原因为地势的原因,夏季气温非常高,形成一个巨大的热源。这些暖气流必然会上升,于是就需要南方的暖湿气流来补充。如果没有青藏高原,西南季风就不会如此深入内陆,我们受到季风的影响也就不会这么大。”  他说,如果把青藏高原从地球上拿掉,那么紧靠青藏高原的东亚和南亚的季风,就不会有那么强,中国以及南亚地区,就不会形成这么明显的季风气候特点。  另外,青藏高原每一年的热力状况,都跟这一年的季风活动有密切关系。如果前一年青藏高原的积雪过多,在夏季转化成热源的时间就会比较晚,那么这一年季风的爆发也会随着推迟。  任福民补充说,青藏高原积雪甚至影响到全球气候的中长期变化。“在对全球气候进行预测的时候,我们认为值得考虑的因素一般只有三个,一个是海洋气候的变化,一个是两极冰雪的情况,再一个就是青藏高原的积雪情况。”  同时,由于冷暖空气都无法跨越青藏高原到达它的北部,导致中国西北地区、内蒙古的中西部四季少雨干旱,而中国南部地区则经常出现暴雨、洪水。应该说,中国夏季的“南涝北旱”和青藏高原有直接关系。  所以在夏季,中国各地的温度和降水区域性区别非常明显:东北地区一般不受季风的影响,属于温带气候,夏天凉爽干燥;西北地区夏季普遍高温干旱;华北以南大部分地区都受到季风气候的影响,总体炎热多雨。  这种气候类型,决定了中国不同区域需要面对的灾害挑战。  任福民还认为,除了青藏高原这个大的地形影响以外,中国内陆地区主要山脉的走向,也加大了今年夏季的季风影响。“像秦岭等我国重要山脉都是东西走向,迎风坡多雨,背风坡干旱,这也让雨带的推移受到山脉影响而减慢,造成局部的暴雨和其他极端天气。”  说不清的夏天  其实,中国周边国家的天气在今年夏天也不“太平”。  “由于大气总体上是由西往东,绕地球一圈流动,所以大气环流的上下游之间出现的极端事件也会存在某种联系。”任福民说,今年夏天俄罗斯的大规模干旱,与中国共同受到北半球大气环流异常的影响。  他介绍说,俄罗斯干旱的原因是有一个阻塞高压一直滞留在乌拉尔山附近,所以俄罗斯从7月中开始就异常炎热,“正是由于这个阻塞高压的存在,使得来自极地的冷空气得以经青藏高原北侧进入到我们的北方,促成了我国西部和北方稳定降水的出现。”  俄罗斯的夏天虽然没有季风“骚扰”,但产生于高纬度地区的阻塞高压经常带来麻烦。任福民介绍说,今年夏天,欧洲东部地区和俄罗斯都被高温笼罩。美国东部地区和加拿大气温也偏高。“今年巴基斯坦爆发的大洪水,都和大气环流异常有关。”  他认为,全世界最适宜人类居住的就是欧洲平原,“因为西侧有大西洋暖流,所以那里冬天不冷,夏天不热。降水非常平均,也没有明显的干湿季。所以欧洲的夏天凉爽而少雨。它南边的地中海地区,夏季就比较干燥炎热。”美国也受到季风的影响,但是因为那里没有像青藏高原这样的地形,所以季风影响没有东亚和南亚这么强烈。但是在美国西部地区也有较大型山脉,但中东部夏季龙卷风比较多。  任福民说,按照正常规律,入秋后中国大的降水就应该结束,降雨带也将慢慢退出大陆,“但在西部地区,9月份还可能会出现秋雨。”1998年大洪水之后,中国中东部地区曾出现了大旱。今年夏天的气候现象是否会对今冬明春产生影响,任福民表示,天气现象之间都会有联系,但是现在还不好预测。  大气环流异常是导致各种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发生的直接原因。他解释说,气候变暖、“厄尔尼诺”事件或“拉尼娜”事件是否对某一极端天气事件的发生有作用,需要深入分析后才能确定。去年年底欧洲、俄罗斯、我国北方爆发的暴风雪,以及目前发生各种极端事件,可能理解全球变暖是一个大的背景,全球变暖对这些极端事件是有贡献的,但是,其作用究竟有多大,应该说目前科学界还缺乏可量化的技术手段。  中国气象局副局长矫梅燕之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也表示,近60年来拉尼娜事件影响表明,“拉尼娜”事件发生后,我国一部分地区秋雨偏多,冬季全国大部以降水偏少为主,气温偏低。就目前气候状况来看,今年冬天有可能出现低温现象。  不同季节极端天气之间的互相影响在过去几个月中非常明显。任福民说,去年冬季北方的大暴雪使北方南下的冷空气也很强,所以今年的夏季风爆发的时间更长、强度更大。  “虽然天气无常,但今年的夏日充分体现中国夏季气候特点,是一个非常中国式的夏天。”李小泉总结说。■  “链式灾害”的技术解读  水是最重要的滑坡和泥石流诱因,这也使“高危地区”往往在夏季经历最为严峻的考验  《望东方周刊》记者张欣|北京报道  进入8月,甘肃舟曲、四川绵竹和汶川、贡山等地相继发生山洪泥石流灾害。根据国土资源部数据,在今年1至7月,中国已发生地质灾害26009起,其中滑坡19101起、崩塌4756起、泥石流911起;造成人员伤亡的地质灾害248起,843人死亡、失踪,直接经济损失33.44亿元。  中科院水利部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下称“成都山地所”)灾害评估与减灾研究室主任孔纪名在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表示:“5.12”地震导致的滑坡---泥石流灾害链滞后效应,在今年极端气候条件下呈现大规模群发特点。而西南五省春季大旱中“久渴”龟裂的土地骤逢强雨也为滑坡、崩塌等地质灾害发生或演变提供了充分条件。  地形、地震、干旱、暴雨多种因素叠加于一个链条上,其结果往往就是一场猛烈的地质灾害。对于生活在多变夏天的中国人来说,只有了解链条上的每一个环节,才有可能避免悲剧的发生。  高速远程滑坡呈增长趋势  滑坡是今年夏天中国最主要的自然灾害类型之一。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的《全国地质灾害通报》显示,1至6月,全国有2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共发生滑坡14614起,占地质灾害总数的75%。此前,已有国土资源部地质灾害专家指出,高位发生、滑动距离长、滑后冲击力大的“高速远程滑坡”造成的群死群伤、特大地质灾害在中国呈逐渐增加趋势。  根据国家科技部、原国家计委、原国家经贸委灾害综合研究组的研究成果,滑坡与泥石流主要分布在中国第二、三阶梯以及第一、二阶梯的交汇处,且点位分布与中国的一些主要山脉走势一致。  其中,尤以西南地区、长江上游地区最为密集。西北半干旱、干旱和极干旱地区,以及东北部地区是中国滑坡与泥石流灾害分布相对比较少的地区。  滑坡灾害最为严重的是中国自然地势第二级阶梯中后部,大致以秦岭为界,其南部为川滇高原地区,北部为黄土高原地区。中等滑坡灾害地区主要是川东及川鄂黔高原山区。泥石流的空间分布虽然与滑坡类似,但是深受降雨强度和降雨量大小的影响,例如最为严重的是西南印度洋流域---西藏东南部、云南南部。  中科院力学研究所“非连续介质力学及其工程地质灾害中―英联合实验室”主任李世海告诉本刊记者,近年山地滑坡体现出潜伏性、突发性和不可预见的特点。  日14时发生在省关岭县岗乌乡的滑坡,被认定为“特大滑坡碎屑流复合型灾害”。它呈现高速、远程滑动的特征:下滑山体前行约500米后,与大寨村永窝村民组的一个小山坡发生剧烈撞击,偏转90度后转化为高速碎屑流呈直角形高速下滑,滑动距离长达1.5公里,导致当地村民99人死亡。  孔纪名告诉本刊记者,高势能是大型远程滑坡的基本特点。“从启动到停止高差较大,供给坡体滑动的斜坡坡面较长,在滑动过程中,滑体下部界面具有利于滑动的滑垫面,界面滑带土的摩擦阻力较小,土体含水”都是大型远程滑坡产生的“有利条件”。  孔纪名说,按照滑坡成因机理及运动特点可将地震滑坡分为震滑型和崩滑型两个大类。前者分为整体滑动型和碎裂滑动型两个亚类;后者分为块体坠落―滑动型、块体倾倒―滑动型和坠落―弹射―滑动型三个亚类。  “5.12”地震中的大部分堰塞湖都是由整体滑动型滑坡形成。其特点是滑动规模大,滑坡分级、分块明显,一般滑坡发生后滑速较快,伴随地震发生,容易造成河道(沟道)堵塞,形成堰塞湖。  映秀牛栏沟滑坡则属碎裂滑动型。滑动高差大、坡体在滑动中解体碎裂、坡体碎裂物质在滑动中无拌合现象是主要特点。同滑体将树木“包饺子”不同,这里的高山杜鹃、松树成排直立,既不倒伏,更未被卷入滑坡体内。  极端气候诱发地震灾害链  水是最重要的滑坡和泥石流诱因,这也使“高危地区”往往在夏季经历最为严峻的考验。李世海告诉《望东方周刊》,水在滑坡中的作用主要表现在:软化、潜蚀岩土,降低软弱结构面的强度,增大孔隙水压力,使处于极限平衡状态的滑坡体产生滑动。  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的统计数据证实:降雨类型的滑坡约占滑坡总数的70%。  以四川为例,多日连续强降雨为形成山地灾害链创造了条件。8月12日8时到15日8时,、成都、阿坝等16个市州共有180个乡镇降雨量超过100毫米,437个乡镇降雨量为50至100毫米,451个乡镇降雨量为25至50毫米。  “地震滑坡发生后,大量的滑坡物质堆积在坡面、坡脚、沟谷,甚至堵塞河道,形成堰塞湖”,孔纪名告诉记者,成都山地所曾对都江堰―茂县长约120多公里的岷江河道进行低空航拍,发现有三分之一的河段内堆满了滑坡物质或被滑坡物质掩埋,总物质量达到3.8亿立方米。而位于该河段的紫坪铺水电站有效库容量才11亿立方米。  国土资源部环境司副司长陶庆法在接受中央广播电台采访时也曾表示,甘肃舟曲特大泥石流源于4大因素的合力作用:一是舟曲地区山高坡陡谷深,植被很少,地层比较破碎。第二就是舟曲县是汶川“5.12”地震的重灾区之一,受地震影响,山体松动、岩石裂隙增加,破碎程度加大。  此外,该地区属于半干旱区,且去年入秋以来至今年初夏持续干旱,这种情况下,干裂的岩土遇水后更易形成崩塌、滑坡。第四,瞬时暴雨和持续降雨引发了泥石流灾害。  而在8月下旬四川省政府新闻办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四川省蜀通岩土工程公司总工程师、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何平也表示,特殊的地质环境条件、“5.12”特大地震巨大影响、强降雨诱发是近期多起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形成的共同原因。  孔纪名说,大量滑坡物质在雨季可能转化为泥石流,堰塞湖因溃决可能形成溃坝洪水或泥石流,形成“地震山地灾害链”,而“受地震破坏而开裂的岩体尚未完全脱离母岩,在外力作用下,形成崩塌或落石”。连日大范围降水无疑成为诱因之一。  何平也表示,地震后,虽然在泥石流堆积体、滑坡堆积体、崩塌堆积体以及比较破碎的斜坡体上均能长出茂盛的植被,但植被下面的岩土体仍然是松散的。在局地强降雨及其他地质应力的作用下,仍然容易产生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  去年灾区降雨量还不足常年的一半,所以地质灾害相对“稳定”。而今年的极端气候使得无论是灾害数量和规模都呈现“爆发”趋势。  滑坡往往“出人意料”  关岭滑坡提供了另外一种形式的“灾害链”。  在6月26日开始降雨前,关岭滑坡区已有近9个月没有下雨。孔纪名通过对3天降水情况进行分析后指出,26日和27日一直下小雨,降雨沿岩层节理和长期干旱形成的裂隙下渗,扩展和连通了部分地下水流通道,为后期暴雨迅速下渗创造了条件。  6月27日21时至28日14时,当地17小时累计雨量达253毫米。高强度的降雨沿碳酸盐岩迅速下渗,地下水位猛增,下部非碳酸盐岩含水量迅速饱和,孔隙水压力不断增大,进一步促进了裂隙的发育和滑动面的形成。  “这种久旱久雨的天气情况,使得斜坡经历大量失水到大量渗入的过程,斜坡岩土物理力学性质和坡体重量在此期间发生急剧变化。”他说,久旱后,持续长时间的强降雨更容易快速渗入山体下部的泥岩和砂岩中,是斜坡发生滑坡的诱发因素。  李世海对577个滑坡的降雨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后发现:32.4%的滑坡发生当天降暴雨。“虽然28.4%的滑坡发生当天没有降雨,但在这些滑坡发生的前10天内都有降雨。”他说。  “从汶川地震后的地质调查结果来看,震前已经判定为危险滑坡体的几乎都没有在地震期间形成灾害;高烈度区出现的深、大顺层岩质滑坡危害远远超出了人们的预料,致使村庄掩埋、形成堰塞湖。”李世海说,200多万立方米的次生滑坡体覆盖了整个北川中心区,致使1600多人死亡。  “这说明传统意义上的地质灾害安全评估办法已经遭遇挑战。”他说,以三峡库区为例,经过十几年、数百位专家的考察和论证,曾筛选出1000多个重点滑坡。但2003年三峡库区蓄水1个月后发生的千将坪大型岩质滑坡,并没有被列入地质灾害防治和监测的重点。  四川省国土资源厅地质环境处副处长蒋俊8月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也表示,确实有一些当初评估没有问题的重建点,现在都被泥石流淹没。  “地质灾害的形成是一个时间和空间的演化过程,灾害体宏观变化的范围和位移的尺度越来越大,而与之对应的时间尺度越来越校”李世海认为,在地质灾害的演变过程中,不良地质体通过既有破坏、局部破坏、贯穿破坏、碎裂破坏和运动性破坏等几个阶段最终演变为地质灾害体,与此相对应的是地质灾害的孕育、成行、演化、发生和发展阶段。  “要将地质灾害成灾阶段预测转化为地质体渐进破坏状态的判断。”他说,这样才能不囿于地质体表面、局部以及个别时段的特性,从已知局部去推演全局,从而预测地质灾害。  孔纪名则认为,一些滑坡的前期变形迹象其实是明显的,如果早期进行群测群防可以避免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滑坡等山地灾害的预测预警技术还不成熟。因此,提高群众防灾意识,做好前期的防灾科普,群测群防还是避免类似灾害事件发生的最有效方式。”  蒋俊则说:“省长强调,要把群防群测落实在操作层面上。”■  追踪中国降雨带  近十年来,“梅雨锋”移动的不规律情况越来越明显  《望东方周刊》记者李静|北京报道  从3月的江西开始,这个夏天的中国似乎被暴雨所“占据”。到夏末,就连干旱少雨的西北地区也因暴雨引发大规模泥石流。  今年夏天中国境内的降水强度为何如此剧烈?本刊记者专门采访了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灾害天气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刘黎平、副主任林永辉。他们向《望东方周刊》描述了整个夏天中国降雨带的移动和变化情况。  目前,这一实验室正在组织对今夏中国降水的特点进行观察分析,“还处于一种探讨,并非完全结论性的”。  “北极涛动”再次影响中国  虽然今年的暴雨自夏季开始,但对于气象专家而言,早在西南地区干旱迷漫的春天,一些地区的暴雨已初现威力。  3月初,江西东北地区连续遭遇大到暴雨,并开始爆发洪水。到4月中旬,福建中西部地区发生暴雨,闽江流域出现第一场洪水,部分支流出现超警戒水位洪水。  这些发生于“前汛期”的暴雨主要在江南、华南一带。林永辉说,从去年年末开始,发源于北面西伯利亚的冷空气就以相当活跃的状态进入中国,其移动路径与常年相比偏东,直接影响到中国整个东部地区的降水。  活跃的冷空气进入中国后首先以暴雪的形式出现。春天开始后,冷空气按照偏东路径,继续向南一直移动,在南方遭遇暖空气形成降水、雨夹雪,这使得江南、华南地区的降水异常偏多。“这种活跃的冷空气和路径变化,可以说是今年上半年,也就是前汛期的主要天气背景。”他说。  至于冷空气为何异常活跃并且偏东?林永辉表示,目前重点实验室的气象专家们正在探讨其形成的原因。有一种观点认为,冷空气的活跃很可能与作用于北半球的“北极涛动”的异常有关。“2008年南方暴雪的时候,国内有人提出过它异常的影响,今年冬天开始又有人提出它有点异常。”  “北极涛动”是一种天气系统。它发生作用时,北极地区和北半球中纬度地区的气压会出现一种类似跷跷板的现象,例如今年冬天,当北极地区的气压增加时,北半球中纬度地区的气压就会减小,来自北极地区的冷空气就源源不断地南下,导致冷空气相当活跃。  在正常年份,“北极涛动”的气压中心会维持在一个相对固定的范围内。如果偏离就会发生异常。这种位置的异常对冷空气移动路径变化有一定影响。但林永辉表示,它对今年气流移动路径的具体影响过程,尚不明确。  异常云团带来南方夏季暴雨  5月开始,南方暴雨猛烈地进入人们的视线。、江西、福建、等地陆续出现。“今年5月到6月,华南、江南大部与常年同期相比,降雨量偏多两成以上。江西大部、福建西北部、广东北部、湖南南部,降雨量偏多五成到一倍。”林永辉表示。  刘黎平告诉本刊记者,南方降水之所以偏多,有一个天气背景很值得注意:就是“梅雨锋”在长江地区停留的时间比常年同期要多出一周时间。  通常情况下,江南地区6月15日入梅,7月9日出梅。然后雨带会从长江以南向北移动。但今年7月17日才出梅。  主雨带迟迟不愿北移,不仅引发了南方暴雨,也变相导致了河北地区在7月几乎都处于高温酷暑之中。而导致“梅雨锋”移动缓慢的原因是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北移时间推迟。  林永辉说,近十年来,“梅雨锋”移动的不规律情况越来越明显。今年“梅雨锋”还有一个特殊的现象:从锋面里生成的云团特别多。云团就是一种小天气系统,通常大的降雨都是从中产生。  频繁生成的云团,沿着锋面或离开锋面后,就开始发展。“今年云团一发展就很强盛,马上就能带来强降水。”如此,南方的降水体现出一个主要特点:发生频次高,且强度大。  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云团在今年迅速变强?林永辉说,从专业的角度理解,首先要有充足的水汽,其次大气是处于不稳定的状态中,最后还得有强烈的辐合上升运动。  今年云团变强的一个最重要条件就是:5月以来,从南半球越过赤道,转向孟加拉湾和中南半岛,向中国南方输送的越赤道暖湿气流比往年更加强烈。与此同时,从南海和西太平洋地区不断向南方输送的暖湿气流,强度也在增加。这些暖湿气流的加强,使得云团迅速增强,最终为南方的降水带来特别充沛的水汽。  进入7月,以东北三省为主的北方地区也出现大范围降雨。林永辉表示,这一情况出现的原因尚无定论,但与“东北冷涡”的异常有关联。  东北地区在夏天主要受到一种叫“东北冷涡”的天气系统影响。它处于中高纬度,通常从西边的蒙古高原向东移动,到东北地区后形成一个涡旋系统,类似于一个台风的闭合涡旋系统。这个系统的异常就会导致东北地区天气的异常。  灾害天气国家重点实验室观察发现,今夏“东北冷涡”活动特别频繁,次数、强度都超过往年。频繁活动的冷涡,沿着逆时针方向旋转,可以源源不断地把高纬度的冷空气卷入冷涡里面。同时,旋转也不断把南边比较暖的气流旋转进去。暖气流和北面冷的气流在冷涡里汇合,容易形成暴雨。  一般情况下,“东北冷涡”抵达东北地区后,有合适的水汽才会形成降雨。但中国东北的水汽一直并不充沛,本来无法形成强度特别大的降水。  但是,往年主要东西走向的“梅雨带”今年的走向变化为西南至东北,就形成了近似于纵向分布的降雨带。这时候,雨带的一侧是西南气流,另一侧则是偏东北气流,沿着纵向的路径,非常有利于水汽源源不断地从南边输送到北方,为“东北冷涡”形成强降雨提供了充足的水汽。  局地暴雨预测有望精细化  今夏,从南方的贵州、云南、四川、重庆到西北地区的甘肃等省都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山洪、泥石流、滑坡等次生灾害,这也让人们关注到局地降雨偏多的现象。  “为什么局地降雨在全国整体偏多,现在不太好下结论。但就某一次局地降雨的过程可以做一些分析。”刘黎平说。  比如,甘肃舟曲是一个常年少雨的地方,年均降水量只有400至800毫米。而在8月7日23时至24时的一个小时内,当地降水就达到77毫米。  “为什么在1小时之内能降这么大雨?看了雷达回波图以后,就非常清楚。一个小时之内有7个云团经过舟曲。”刘黎平说,“云团经过时,如果是横着排列就没事。但这次云团是竖着走,一个云团接着一个云团,从同样一个地方通过,你下10毫米,我下10毫米,集中起来就不得了。一般的话,一个云团下10毫米,7个云团的降水就能达到70毫米。”  林永辉表示,局地强降雨在气象领域是尺度很小的降雨。具体到每个地区,发生的原因都有所不同。而从基本条件来看,一些特殊的地形条件,会对局地降水的加强,产生很大影响。  比如,汶川地震灾区所出现的强降雨。如果云团通过一个平原,一般不会出现剧烈降雨。但汶川地区地形分布不均匀,高低起伏不定,降雨会有一个加深、加强的过程。同时,这个地区临近青藏高原,存在强烈的对流活动。其实川西地区的天气几乎都受到变化起伏较大的高原系统影响。  对于气象界而言,局地暴雨在某地发生的具体原因,仍显得难以解释。因为从理论上讲,局地暴雨是一个非线性系统:其变化就像烧水一样,在加热过程中,突然一下就沸腾起来,即积累到一定程度突然爆发。而这个爆发点出现在哪,是一个随机过程,任何一个微小的变化都会让它发生位移。所以,局地性暴雨何时发生,发生在哪个区域,也很难做出预报。  刘黎平说,虽然这种时间短、强度大的暴雨天气很难预测,但现在国内一些发达地区正在尝试,在暴雨、冰雹等灾害性天气发生前的十几分钟发布预警。  这种小尺度的天气系统在国际上的预警也不可能提前一两天,最多也只能做到提前一小时,美国的龙卷风也就提前几十分钟发布预警。只要能做到提前几十分钟,尽快将信息发给公众,就能避免不少灾害的袭击。  这种做法在气象上算是精细化预报。刘黎平表示,这种预警也会出现误报,但至少已经开始做这个事情。“明年报准30%,后年报准40%,精确的提前预警得有个过程。”■  中国古代人如何应对夏天  他引用外国学者的话说:“无木之荒,不啻无粟。”  文|晓徐  对于中国人所处的气候条件,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曾这样形容:“人类在这里所要应付的自然挑战要比两河流域和尼罗河的挑战严重得多。人们把它变成古代中国文明摇篮地方的这一片原野,除了有沼泽、丛林和洪水的灾难之外,还有更大得多的气候上的灾难,它不断在夏季的酷热和冬季的严寒之间变化。”  复杂而独特的气候孕育了中国人,同时也为中国历史上频发的自然灾害创造了条件。著名学者邓拓在《中国救荒史》中就曾这样谈到,中国在上世纪40年代之前的“此三千数百余年间,几於无年无灾,从亦无年不荒;西欧学者,甚有称我国为‘饥荒之国度’者,诚非过言。”  根据他的统计,公元前18世纪至20世纪40年代,中国有记载的水灾1058起,旱灾1074起,约占全部灾害的40%以强,因而成为中国最为主要的自然灾害。  夏季风无疑是导致中国水灾频发的主要原因。同时,重大旱灾也往往发生在夏季。根据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阎守诚对唐代旱灾的统计,夏旱超过34%。由于夏季是各种秋收作物旺盛生长需要水分最多的季节,降水稍有缺乏就会严重影响作物产量,所以夏旱往往被称为“掐脖旱”,历来是影响最为严重的受旱季节。  在历史上,即使盛世也往往疲于应对强悍的夏天。  对于中国人而言,如何应对夏天将是一个永恒的话题。  移动的水灾  提到夏天,就不能不先说到水灾。水灾是中国最为古老的自然灾害。根据历史典籍,早在远古时代水灾就开始困扰中国人。唐代虞世南所著《北堂书钞》中就说,“遂人氏时,天下多水”。  后来到尧舜禹时,号称有滔天洪水。邓拓认为,所谓滔天洪水,不过是因天降大雨而致“九州阏塞,四渎壅闭”。  根据中央气象局1981年编制的《中国近500年旱涝分布图集》等资料,1470年至上世纪80年代间,中国洪涝灾害大体以、、成都、一线为界限,以东部地区为洪涝高发区。  从历史上看,在1949年之前的大约两百年里,华北平原水灾最为高发,其次是江淮地区及河西以东等地。进入20世纪后,华北水灾减少,江淮地区保持平衡,但东北地区特别是松花江、流域成为水灾高发区,同时河西、陕南、关中地区成为重灾区。  这时,中国水灾的高发区已经大致以“胡焕庸线”为分界。所谓“胡焕庸线”是指地理学家胡焕庸在1935年提出的、划分中国人口密度的对比线,即“瑷珲―腾冲线”。而从1949年以后看,水灾的东西差异更加巨大,中国地理第二级阶梯,即青藏高原与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一线以东的水灾比较严重。  水灾的分布与夏季风所影响的中国降雨分布大体相当。确切地说,中国各地水灾受灾的高峰都是在6至9月,这与中国夏季降雨的变化完全一致,同时与农作物生长周期也完全符合。从这些条件可以看到,水灾高峰的出现是与水灾原因---降水和承载体---农作物的变化一致引起的。当然,对于不同地区来讲,又与本地区降雨和农业生产的变化相一致。这也是夏季风带给中国的影响。  但是从历史上看,水灾的分布与降雨也有所不同。以唐代水灾为例,虽然目前学界对于唐代气候特点仍存在争议,包括“全暖说”、“由暖转冷说”、“波动说”等等。但根据史料,唐代水灾较其他朝代更多。  根据《中国三千年气象记录总集》等资料,发生水灾最多的是包括今天、、及周边地区的“河南道”,其次是关中地区,都超过总数的四分之一。但是,根据气象历史,中国降雨量最多的分别是华南地区、东南地区、长江中下游及云贵川地区。而在唐代,这些地区的水灾远少于北方地区。  不过,如果从时间分布上看,自从安史之乱后,北方水灾开始减少,南方水灾增加。比如,包括今天辽西走廊、河北东部的“河东道”的水灾减少了三分之一。辖地包括今天、浙江、福建全境、苏南及部分地区的“江南道”的水灾却增加了50%以上。  显然,唐代水灾分布的变化与当时社会经济的变迁有很多吻合之处。在唐早期,政治经济中心位于关中,其经济供给区遍及整个黄河流域,特别是中下游地区。陈寅恪称之为“关中本位政策”。  到安史之乱,战乱使北方人口大量死亡、生产陷入停滞。中国人对南方的开发力度加大。根据《吴地记》等记载,人口由贞观年间的不到2万户,增加到唐僖宗年间的12万户。  季风的历史  气候对于中国的影响,根本在于对中国农业的影响。以季风为例,它为中国农业生产提供了有利条件。  由于夏季风的影响,中国夏季的气温较高,热量充分。这样,像水稻这样对热量条件要求较高的农作物在中国可以向更高纬度种植。同时,由于夏季多雨高温,使中国较其他同纬度地区更利于农作物的生长。比如长江中下游地区与非洲北部、中东地区纬度相当,农业生产环境却天差地别。  如果说降雨给中国人的生产、生活都带来影响,那么旱灾更多体现了天气对农业生产的控制。  干旱的原因往往是多方面的,包括降水、土壤情况、地下水位以及作物品种等等。根据史料,唐代旱灾发生主要在3、5、6、7月,其中四分之三分布于夏季。在唐王朝早期的核心地区:关中、河南道、河北道,一般春季降雨量少却蒸发量大,夏季降雨直接影响全年的降水水平。值得注意的是,旱灾往往跨越几个月,历史记载的灾害事件往往是其发展到严重程度的时间。而在比较明确的记载中,春夏连旱更为突出。  根据目前学界的主流认识,在公元6至10世纪中国气候曾发生多次波动,即魏晋时气候上升进入“温暖期”,导致降雨、干旱频繁。到8世纪中期再次出现气候异常,柳宗元所在的位于湘江上游,但那时每年降雪都有将近一周,甚至出现暴雪。到10世纪后期,气温再次回升。  极端情况是公元6世纪末至7世纪中叶,近50年中旱涝灾害各出现近40次,还有一半的年份出现冰冻灾害。然而随后一直到唐朝灭亡的半个多世纪里,水旱灾害却大大减少。  气候波动大大增加了降水的随机性,或者部分地区降水过多,或者部分地区干旱频发。根据史料,同一年中水旱灾害并发并非少数。  同时,旱灾的时空分布也与人口及社会经济变迁存在吻合。很多学者曾将灾害记录作为判断古代气候的依据。但显然,人类活动在古代就已大大影响了自然灾害。  事实上,以唐朝为例研究天气对中国的影响以及中国人如何应对天气,乃是“盛世治灾”的样本。  夏季气候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中国人的生活,但是其影响程度究竟有多大呢?  大学资源环境学院教授张平中2008年11月曾在美国《科学》杂志上发表论文指出,变化的亚洲季风对唐、元、明等朝代的灭亡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甚至是给了已处于困境中的王朝以致命一击。  例如在北宋中后期,由于季风减弱,夏季降水减少、导致农作物减产,进而引发战争和农民起义。而对于唐、元和明来说,亚洲季风的大规模减退同样导致了王朝的衰退。因此,气候通过影响农作物生产,进而影响了中国的历史。  此前,在2007年1月,德国学者豪格也在英国《自然》杂志刊登称,由于夏季风的减弱而导致的干燥、少雨天气,促使唐王朝灭亡。  不过,时任国家气候中心首席科学家的张德二随后在《自然》发表文章,称唐代灭亡前的30年正是处于多雨时段。  制度应对夏天  在漫长的历史时期内,如何应对夏天的水旱灾害以及次生、衍生灾害一直是中国人的难题。  首先是如何认识灾害。“天命”曾是中国人对天气及自然灾害原因的唯一解释。邓拓曾这样说道,中国人脱离氏族社会后,经济政治生活都由单一阶级支配的体系已经建立,所以人们认为人间一切事物都可以由支配阶级进行统治,因此也受其影响。同时,受自然力的压力,又设想存在与人间统治阶级一样的天神。所以,天气、灾害都被认为由人间统治者的行为引起,受天神控制。  因此,那些年代,一旦出现灾害,皇帝首先要自责和检讨,并且采劝德行”消除上天的责怪,即“弭灾”。“弭灾”包括自谴、避居等等。后参加这种活动的往往还包括皇室亲属、各级官员,后来普通百姓都会采取类似行为。  随着生产力的提高,中国人开始采取其他方式应对灾害。根据邓拓归纳梳理,历史上中国人应对灾害有消极救济与积极预防两种。消极救济又有临灾治标、灾后补救两种。  临灾治标又分为赈济、调粟、养恤、除害等等。灾后补救包括安辑、放贷、节约等等。安辑是指安顿流民,蠲缓即缓赋,放贷用于复业,节约用以度困。  积极救济论的主要内容是包括重农、仓储在内的“改良社会条件”和包括水利、林垦在内的“改良自然条件”。  邓拓认为,中国历代灾害之最多、最甚者首推水旱,“水旱之致灾,虽亦由于自然条件使然,而人工不与以改良克服,即水利之废弛厥为基本原因”。  而“森林之多寡,对于水量之调解,关系至为重大”,他引用外国学者的话说:“无木之荒,不啻无粟。”  上述应对之策均是技术性的,其结果往往取决于当时之吏治。所以在历史上很多时候,治水治旱前后均先治吏。  官吏往往开始就决定了人们是否需要应对灾害。《明宪宗实录》中曾记载,1470年华北、华东地区的六个府“夏麦已全无收”。结果官员大事化孝小事化了,“虽累经报灾伤,然有司未照例覆勘,展转迟延。”  而在预防环节,也经常出现《明会要》所载仓储“十处九空,甚至仓亦无存”的情况。  解决这些问题,只能严格吏治。《典故纪闻》记载,永乐元年,朝廷要求“凡丰捻之处,于见有官钞支籴谷粟,储以备荒,郡县考满,吏中计绩,以定展最。”也就是说不仅建立储备制度,还将其作为官员考核的内容之一。  在明洪武年间,为了防止救灾时官员克扣粮食,规定将每个灾民的姓名和应得到的口粮张贴在公共场合,还要求上级官员“出其不意”下行查验。  应该说,无论从预防还是实施,制度的细节都是中国人应对夏天及其灾害的关键。■(责任编辑:高莹)
原文地址:/4684314.shtml
今天(9日星期一) 低温-12℃~高温-1℃
明天(10日星期二) 低温-10℃~高温2℃
后天(11日星期三) 低温-5℃~高温4℃
呼和浩特天气相关新闻
热门城市天气预报
全国各地天气在线查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明后天天气预报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