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自行车脚踏板安装时候阻力大但是还能骑是怎么回事

某课外活动小组围绕自行车问题进行了广泛研究,其中的部分问题如下:(1)自行车上很多部位采取了增大有益摩擦和减小有害摩擦的措施.请各举一例:轮胎凹凸不平增大摩擦,轴中用滚动代替滑动减小摩擦.(2)城市人口密集,上、下班高峰交通问题突出.政府部门提倡人们尽量以自行车为交通工具.请你就环保的角度,说说提倡使用自行车而减少私家车的好处:减少空气污染.(3)我国是自行车王国,有些城市正大力发展电动自行车.某电动自行车蓄电池的供电电压为24V.若该电动自行车包括载人共重1000N,匀速行驶时所受阻力为总重的0.03倍,自行车的牵引力多大?此时供电电流为10A,电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效率为75%.求电动自行车前进的速度.
解:(1)为了增大摩擦,自行车的轮胎、脚踏板、把手上面都有凹凸不平的花纹.为了减小摩擦,自行车中相对运动的各部件之间都用钢珠,使两者之间的滑动摩擦变为滚动摩擦.(2)相对应机动车辆而言,自行车没有尾气的排放,可以减小空气污染.(3)汽车匀速行驶,牵引力等于阻力,即F=F阻=0.03G=0.03×1000N=30N;电动机消耗电能的总功率:P总=UI=24V×10A=240W,转化成的机械能的有用功率:P有=P总×η=240W×75%=180W,根据功率的计算公式:P有=FV,推出电动车的速度:V=有F==6m/s.答:(1)增大摩擦的例子:轮胎凹凸不平增大摩擦;减小摩擦的例子:轴中用滚动代替滑动减小摩擦;(2)使用自行车的好处:减少空气污染;&&&&&&(3)自行车的牵引力30N;电动自行车前进的速度为&6m/s.(1)增大摩擦的方法可以从增加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增大压力入手结合自行车的构造得到答案.(2)作为一个交通工具,自行车与私家车的主要区别在于它没有内燃机,不需要燃料的燃烧,由此入手即可得到答案.(3)根据题目中告诉的重力以及重力与阻力的关系可以求得自行车的牵引力.近年来,被称为“绿色环保车”的电动汽车成了不少市民购买的首选.电动汽车在出厂时都要进行检验,在检测某款电动汽车性能的某次实验中,质量为8&102kg的电动汽车由静止开始沿平直公路行驶,达到的最大速度为15m/s,利用传感器测得此过程中不同时刻电动汽车的牵引力F与对应的速度v,并描绘出F— 图象(图中AB、BO均为直线).假设电动汽车行驶中所受的阻力恒定,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由图象可知电动汽车由静止开始一直做变加速直线运动 B.此过程中电动汽车的额定功率为6kW
试题及解析
学段:高中
学科:物理
浏览:1073
近年来,被称为“绿色环保车”的电动汽车成了不少市民购买的首选.电动汽车在出厂时都要进行检验,在检测某款电动汽车性能的某次实验中,质量为&的电动汽车由静止开始沿平直公路行驶,达到的最大速度为,利用传感器测得此过程中不同时刻电动汽车的牵引力与对应的速度v,并描绘出图象图中、均为直线.假设电动汽车行驶中所受的阻力恒定,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由图象可知电动汽车由静止开始一直做变加速直线运动
.此过程中电动汽车的额定功率为
.电动汽车由静止开始经过,速度达到
.电动汽车行驶中所受的阻力为
点击隐藏试题答案:
找老师要答案
考拉金牌语文教师
考拉金牌数学教师
考拉金牌英语教师
大家都在看
热门知识点 & & &&
请选择你的理由
答案不给力
关注考拉官方微信当前位置:
>>>某同学的质量为50kg,所骑自行车的质量为15kg,设该同学在平直路..
某同学的质量为50kg,所骑自行车的质量为15 kg,设该同学在平直路面上正常骑行时脚踏自行车的功率为40W。若人与车受到的阻力是其重力的0.02倍,则正常骑行自行车时的速度大小约为(&&&&)A.3m/sB.4m/sC.13m/sD.30m/s
题型:单选题难度:中档来源:不详
A试题分析:据题意,当自行车正常行驶时,可以看成匀速运动,此时骑车的动力与阻力相等,即,据功率关系有:,故A选项正确。
马上分享给同学
据魔方格专家权威分析,试题“某同学的质量为50kg,所骑自行车的质量为15kg,设该同学在平直路..”主要考查你对&&共点力的平衡&&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档案”如下:
现在没空?点击收藏,以后再看。
因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点,详细请访问。
共点力的平衡
共点力:作用在物体的同一点,或作用线相交于一点的几个力。 平衡状态:物体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叫平衡状态,是加速度等于零的状态。 共点力作用下的物体的平衡条件:物体所受的合外力为零,即∑F=0,若采用正交分解法求解平衡问题,则平衡条件应为:∑Fx=0,∑Fy=0。 解决平衡问题的常用方法:隔离法、整体法、图解法、三角形相似法、正交分解法等。 图解法分析分力与合力的关系:当两个分力成一定的夹角α(α&180。)时,增大其中一个分力或使两个分力都增大,合力的变化情况如何呢?这个问题可以用数学公式推导分析,也可以用函数图像数形结合分析,但最简捷有效的方法是图解法。为了便于分析合力的变化,设,借助辅助参考圆来进行分析。如图所示,F1、F2的共点在圆心,而且开始时F1、F2的合力为F,大小恰好为圆的半径。(1)当保持力F2不变,只增大F1时,如图所示,合力,的大小可能出现三种情况:减小、不变或增大,即 。我们可以得到这样的结论:当两个力F1、F1夹角α保持不变,在增大其中一个分力时,它们的合力大小可能减小、不变或增大。&(2)当两个分力F1、F2都增大时,如图所示,合力F 的大小也有可能出现三种情况:减小、不变或增大,即,我们也可以得到这样的结论:当两个力F1、F2夹角α保持不变,在同时增大两个分力时,它们的合力F大小可能减小、不变或增大。整体法与隔离法:(1)整体法:当只涉及研究系统而不涉及系统内部某些物体的力和运动时,一般可采用整体法。运用整体法解题的基本步骤是: ①明确研究的系统和运动的全过程; ②画出系统整体的受力图和运动全过程的示意图; ③选用适当的物理规律列方程求解。 (2)隔离法:为了弄清系统(连接体)内某个物体的受力和运动情况,一般可采用隔离法。运用隔离法解题的基本步骤是: ①明确研究对象或过程、状态; ②将某个研究对象或某段运动过程、某个状态从全过程中隔离出来; ③画出某状态下的受力图或运动过程示意图; ④选用适当的物理规律列方程求解。隔离法和整体法常常需交叉运用,从而优化解题思路和方法,使解题简捷明了。受力分析的一般顺序: (1)明确研究对象,研究对象可以是质点、结点、物体、物体系。 (2)找出所有接触点。 (3)按顺序分析物体受力。一般先分析场力(重力、电场力、磁场力等不接触力).再依次对每一接触点分析弹力、摩擦力。 (4)找出每个力的施力物体。(防“多”分析力) (5)看受力与运动状态是否相符。(防“漏”力、 “错”力) (6)正确画出受力图。注意不同对象的受力图用隔离法分别画出,对于质点和不考虑力对物体的形变和转动效果的情况,可将各力平移至物体的重心上,即各力均从重心画起。受力分析的步骤:第一步:隔离物体。隔离物体就是把被分析的那个物体或系统单独画出来,而不要管其周围的其他物体,这是受力分析的基础。第二步:在已隔离的物体上画出重力和其他已知力。重力是一个已知力,可首先把它画出来。另外,物体往往在重力及其他主动力作用下才与其他物体产生挤压、拉伸以及相对运动等,进而产生弹力和摩擦力,所以还要分析其他主动力。第三步:查找接触点和接触面。就是查找被分析物体与其他物体的接触点和接触面。弹力和摩擦力是接触力,其他物体对被分析物体的弹力和摩擦力只能通过接触点和接触面来作用,这就是说寻找物体所受的弹力(拉力、压力、支持力等)和摩擦力只能在被分析物体与其他物体相接触的点和面上找。查找接触点和接触面要全,每个接触点或面上最多有两个力(一个弹力,一个摩擦力)。第四步:分析弹力(拉力、压力、支持力等)。在被分析物体与其他物体的接触处,如果有形变(挤压或拉伸),则该处就有弹力,反之则没有。在确定弹力存在以后,其方向就比较容易确定了。第五步:分析摩擦力。摩擦力分静摩擦力和滑动摩擦力,它们的产生条件是两物体接触处不光滑,除挤压外还要有相对滑动的趋势或相对滑动。因此分析接触面上有无摩擦力,首先要看接触面是否光滑(这是题目中的已知条件),其次看有无弹力,然后再进行摩擦力的判断:接触面上有相对滑动时有滑动摩擦力,其大小,方向跟物体的相对运动方向相反;接触面上无相对滑动但有相对滑动趋势时有静摩擦力,它的大小和方向总是跟迫使物体产生相对滑动趋势的外力有关。受力分析中的技巧: (1)研究对象的受力图,通常只画出根据性质命名的力,不要把按效果分解的分力或合力分析进去,受力图完成后再进行力的合成或分解。 (2)区分内力和外力。对几个物体的整体进行受力分析时,这几个物体间的作用力为内力,不能在受力图中出现;当把某一物体单独隔离分析时,原来的内力变成了外力,要画在受力图上。 (3)在难以确定物体的某些受力情况时,可先根据 (或确定)物体的运动状态,再运用平衡条件或牛顿运动定律来判定未知力。也就是说在分析物体受力时要时刻结合研究对象所处的运动状态,同时对不易确定的力。可结合牛顿第三定律来分析其反作用力是否存在以及方向如何等情况。
发现相似题
与“某同学的质量为50kg,所骑自行车的质量为15kg,设该同学在平直路..”考查相似的试题有:
365422163792362871108561111750116757(2012?泰安)如图所示是某型号的电动巡逻车,其主要技术参数如表所示.已知该电动巡逻车在水平路面上匀速行驶时所受的阻力为人车总重的0.04倍,电动机能把80%的电能用来牵引巡逻车克服阻力做功.总质量为120kg的两名巡警乘坐该车,在水平路面上以额定功率匀速行驶10min.求:
整车装备质量
电动机额定功率
额定工作压
30km/h(1)电动机消耗了多少电能?(2)巡逻车通过了多少路程?(3)若轮胎与地面的总接触面积是8×10-2m2,巡逻车停止时,人和车对地面的压强是多大?(g=10N/kg)
分析:(1)从题可知,电动巡逻车以额定功率匀速行驶,知道电动机的额定功率和工作时间,可利用公式W=Pt计算出消耗的电能.(2)知道电动机能把80%的电能用来克服阻力做功,从而可以计算出电动巡逻车克服阻力做的功,知道人和车的质量,可利用公式G=mg计算出人和车的总重力,而所受的阻力为人车总重的0.04倍,从而可以计算出阻力的大小,最后再利用公式s=WF计算出巡逻车通过的路程.(3)已经计算出人和车的总重力,在水平面上压力和重力相等,又知道轮胎与地面的总接触面积,可利用公式P=FS计算出人和车对地面的压强.解答:解:(1)∵P=3kW=3000W,t=10min=600s,∴消耗电能为:W=Pt=3000W×600s=1.8×106J.(2)电动巡逻车克服阻力做的功为:W有用=W×80%=1.8×106J×80%=1.44×106J.∵m人=120kg,m车=680kg,∴人和车的总重力为:G=m总g=(m人+m车)g=(120Kg+680Kg)×10N/Kg=8000N,而电动巡逻车所受的阻力为人车总重的0.04倍,∴电动巡逻车匀速行驶时的牵引力为:F=f=0.04G=0.04×N,巡逻车通过的路程为:s=W有用F=1.44×106J320N=4500m.(3)∵S=8×10-2m2,∴人和车对地面的压强为:P=F压S=GS=-2m2=1×105Pa.答:(1)电动机消耗了1.8×106J电能.(2)巡逻车通过的路程为4500m.(3)人和车对地面的压强是1×105Pa.点评:本题考查压强、消耗电能、有用功、阻力的计算,关键是公式及其变形的灵活运用,要知道在水平面上物体对水平面的压力等于物体自身的重力;还要学会从题目所给信息中找到有用的数据.综合性较强,有一定难度,计算时要注意单位的统一.
请选择年级七年级八年级九年级请输入相应的习题集名称(选填):
科目:初中物理
(2012?泰安)如图所示是物理教材中的一幅插图--《鱼在哪里?》,“划船叉鱼”的过程中,用到许多物理知识.请你找出两个“划船叉鱼”过程中的物理现象,填在下表中,写出相对应的物理知识(不得与示例重复).
手能握住鱼叉
看见水中的鱼
点击展开完整题目
科目:初中物理
(2012?泰安)如图所示电流表的读数为(  )A.0.46AB.0.52AC.2.46AD.2.60A
点击展开完整题目
科目:初中物理
(2012?泰安)如图所示的现象中,能用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解释的是(  )A.向纸中间吹气两纸片靠拢B.拦河大坝做成上窄下宽的形状C.吸盘贴在光滑墙面上不脱落D.茶壶嘴和壶身一样高
点击展开完整题目
科目:初中物理
(2012?泰安)如图所示,从光源S发出的两条光线,其中一条平行于凸透镜的主光轴,另一条过凸透镜的焦点,请画出这两条光线透过凸透镜后的折射光线.
点击展开完整题目
科目:初中物理
(2012?泰安)如图所示,根据闭合开关后小磁针N极静止时的指向,标出电源的正极,并用箭头标出磁感线的方向.
点击展开完整题目问题分类:初中英语初中化学初中语文
当前位置: >
电动自行车可以电动骑行,亦可以脚踏骑行.使用前,应先对车上的蓄电池充电.电动骑行时,蓄电池对车上电动机供电,电动机为车提供动力.现有一辆电动自行车,沿着水平的道路匀速行驶,在0.5h内,电动行驶了9km,此时电动机功率为128W.(1)电动自行车在电动骑行时,能量是如何转化的?(2)若车和人共重1000N,行驶时轮胎与地面的接触面积共为80cm2,那么车对地面的压强多大?(3)若车和人共重1000N,车和人在行驶过程中所受阻力为车重的0.02倍,则这段路程内该车电动机输出的机械能为多少?(4)该车电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效率是多少?
悬赏雨点:10 学科:【】
请您或[登录]之后查看最佳答案
暂无回答记录。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自行车脚踏板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