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2月23日2015太极能量平衡图小子

  发布时间:日 13:58来源:央视国际
  分享到:
  在美国当师傅的中国太极小子杜彦霖
  关键词:美国 师傅 中国太极小子 杜彦霖分类名称: 港澳台侨
  责任编辑:【陆春艳】
  您看完该视频的心情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 )
() ()()  
(未显示2个用户的6个中间版本)
|任職時期=
|任職時期=
|代表作= 《[[名偵探柯南]]》([[阿笠博士]]&small&(ep.100-488、包含重譯33-99)&/small&、[[目暮十三]]&small&(ep.100-490、包含重譯33-99)&/small&)&br&《[[幽遊白書]]》([[中國電視公司|中視]]版本)(仙水忍)
|代表作= 《[[名偵探柯南]]》([[阿笠博士]]&small&(ep.52-488、包含重譯33)&/small&、[[目暮十三]]&small&(ep.52-490、包含重譯33)&/small&)&br&《[[幽遊白書]]》([[中國電視公司|中視]]版本)(仙水忍)&br&《[[Ben 10]]》系列(田馬克)
=== 台灣遊戲 ===
=== 台灣遊戲 ===
*《[[大富翁6]]》:沙隆巴斯
*《[[大富翁6]]》:沙隆巴斯
=== 台灣戲劇 ===
==== 聲音導演作品 ====
{| border="2" cellpadding="4" cellspacing="0" style="margin: 1em 1em 1em 0; background: #f9f9f9; border: 1px # border-collapse: "
|- bgcolor="#B0C4DE" align="center"
! 播映年份
! 作品名稱
! 配演角色
! 角色演員
! 首播平台
|1990||[[刺客列傳]]||||||[[台灣電視公司|台視]]||
|rowspan=2|1991||[[雪山飛狐]]||平四&br&陶百歲&br&汪鐵鶚&br&胡衛士&br&易吉||[[關勇]]&br&[[付克禮]]&br&[[程天賜]]&br&[[楊玄]]&br&[[郭彥亭]]||[[台灣電視公司|台視]]||
|[[戲說乾隆 (中視)|戲說乾隆]]||'''岑九'''&br&李進&br&索拉旺||[[黃文豪]]&br&[[李海興]]&br&[[徐明]]||[[中國電視公司|中視]]||
|rowspan=2|1993||[[戲說乾隆 (台視)|戲說乾隆2]]||||||[[台灣電視公司|台視]]||
|[[戲說慈禧]]||[[文祥]]&br&[[奕劻]]&br&[[康有為]]&br&[[王商]]||[[邢玉國]]&br&[[薛文成]]&br&[[陳鴻烈]]&br&&br&||[[中國電視公司|中視]]||
|1994||[[唐太宗李世民]]||'''[[李淵]]'''&br&[[始畢可汗]]&br&[[秦瓊]]&br&[[唐儉]]&br&[[侯君集]]&br&[[雲定興]]&br&[[韋挺]]&br&[[崔英]]&br&[[趙節]]||[[周紹棟]]&br&[[謝志誠]]&br&[[李全忠]]&br&[[李偉]]&br&[[朱廣紀]]&br&[[賀安東]]&br&[[金浩]]&br&[[楊福安]]&br&[[曹志中]]||[[台灣電視公司|台視]]||
|1996||[[新龍門客棧]]||許顯純&br&嚴寒&br&邱太傅&br&皇帝||[[舒耀瑄]]&br&[[潘虹]]&br&&br&&br&||[[台灣電視公司|台視]]||20集以前&br&20集以前&br&&br&&br&
|1997||[[計中計狀元財]]||||||[[三立都會台]]||
|rowspan="5"|1998||[[保镖之翡翠娃娃]]||rowspan="3"|商六||rowspan="3"|[[鐵孟秋]]||rowspan="3"|[[民間全民電視公司|民視]]||rowspan="3"|國語版
|[[保鏢之天之驕女]]
|[[保鏢之情人保鏢]]
|[[乞丐皇帝]]||'''[[劉伯溫]]'''&br&[[元順帝]]&br&[[張定遠]]&br&[[劉福通]]&br&金童||[[張復建]]&br&[[王頻]]&br&[[張健]]&br&[[祁明遠]]&br&[[高躍倫]]||[[中華電視公司|華視]]||大陸版叫《乞丐皇帝傳奇》
|[[歡喜遊龍]]||||||[[中華電視公司|華視]]||
|rowspan="8"|1999||rowspan=2|[[小李飛刀]]||天機老人&br&梅二&br&趙正義&br&心鑒||[[劉長生]]&br&[[張洪英]]&br&[[徐鳴]]&br&[[鹿峰]]||rowspan=2|[[中華電視公司|華視]]||第一部
|'''上官金虹'''&br&張順||[[高雄]]&br&[[曹志德]]||第二部
|[[達摩 (台灣電視劇)|達摩]]||廣智&br&清虛&br&法心&br&白鬍老人&br&高丹&br&慧圓&br&丁父&br&'''[[北魏孝明帝]]'''&br&慧心&br&丹波&br&錢昊&br&阿司父||[[海波]]&br&[[關順田]]&br&[[馬子俊]]&br&[[薛文成]]&br&[[傅斌]]&br&[[侯桐江]]&br&[[李西京]]&br&[[章玉善]]&br&&br&[[高振鵬]]&br&[[李忠林]]&br&[[李曉波]]||[[中國電視公司|中視]]||大陸版名叫《菩提達摩傳奇》
|[[少年英雄方世玉]]||苗顯||[[黃一飛]]||[[三立都會台]] ||
|[[神捕]]||胡原&br&大碗公||[[鐵孟秋]]&br&[[許文權]] ||[[中華電視公司|華視]]||
|[[刀歌之迴旋刀|刀之迴旋刀]]||馬關山&br&浦立公&br&華再生||[[薛文成]]&br&[[馬子俊]]&br&[[陳大成]]||rowspan=3|[[三立都會台]]||大陸版《刀歌之迴旋刀》
|[[刀歌之多情刀|刀之刀歌]]||'''宮新程'''||[[周紹棟]]||大陸版《刀歌之多情刀》
|[[刀歌之短刀行|刀之短刀行]]||'''無心道長'''&br&梅大夫||[[陳鴻烈]]&br&[[車軒]]||大陸版《刀歌之短刀行》
|rowspan="5"|2000||[[迷俠]]||張大養||||[[三立都會台]]||
|[[棋武士]]||皇帝||[[黃一飛]]||[[三立都會台]]||
|[[鄉野奇談]]之六角井傳奇||朱父||||rowspan=3|[[三立都會台]]||
|[[鄉野奇談]]之新鴛鴦蝴蝶夢||||||
|[[鄉野奇談]]之長壽不老猴||雲貴生||||
|2001||[[古惑少年洪文定]]||[[乾隆]]|||| [[東森綜合台]]||大陸版叫《少年英雄之洪文定》
|2002||[[新蜀山劍俠]]||赤髮老祖&br&烈火統領&br&余海楓||&br&[[龍隆]]&br&[[姜大衛]]||[[中國電視公司|中視]]||
|2004||[[白手風雲]]||蕭遠風||[[寇世勳]]|| [[三立都會台]]||
==== 其他配音作品 ====
{| border="2" cellpadding="4" cellspacing="0" style="margin: 1em 1em 1em 0; background: #f9f9f9; border: 1px # border-collapse: "
|- bgcolor="#B0C4DE" align="center"
! 播映年份
! 作品名稱
! 配演角色
! 角色演員
! 配音領班
! 首播平台
|rowspan=2|1984||[[神雕俠侶]]|||||||[[陳明陽]]||[[中國電視公司|中視]]||
||[[冷月孤星劍]]||||||||[[中國電視公司|中視]]||
|rowspan=2|1985||[[神州俠侶]]||||||[[陳明陽]]||[[中國電視公司|中視]]||
|[[飛燕驚龍]]||||||[[陳明陽]]||[[中國電視公司|中視]]||
|1986||[[金劍雕翎]]||||||[[陳明陽]]||[[中國電視公司|中視]]||
|rowspan=2|1988||[[蟬翼傳奇]]||||||[[陳明陽]]||[[中國電視公司|中視]]||
|[[射雕英雄傳]]||||||[[陳明陽]]||[[中國電視公司|中視]]||
|1989||[[靈山神箭]]||'''石生'''||[[黃文豪]]||[[陳明陽]]||[[中國電視公司|中視]]||
|rowspan=3|1990||[[小俠龍旋風]]||駱忠明||||[[陳明陽]]||[[台灣電視公司|台視]]||只配前3集
|[[浴火鳳凰]]||符野||[[張孝正]]||||[[中國電視公司|中視]]||只配前3集,全部角色由[[陳國偉]]接替
|[[天龍八部 (1990年電視劇)|天龍八部]]||'''慕容復'''||[[崔浩然]]||[[陳明陽]]||[[中國電視公司|中視]]||
|1992||[[末代皇孫]]||姚世昌||[[徐少強]]||-||[[台灣電視公司|台視]]||
|rowspan=3|1998||[[神鵰俠侶 (1998年臺視電視劇)|神雕俠侶]]||[[完顏洪烈]]||[[李惠民]]||-||[[台灣電視公司|台視]]||
|[[虬髯客與紅拂女]]||'''凌承儒'''|| [[范鴻軒]]||[[杜滿生]]||[[超級電視台|超視]]||大陸版叫《游龍驚鳳》
|[[霹靂菩薩]]||'''宋青雲'''|| [[范鴻軒]]||[[杜滿生]]||||第二單元:血玉觀音&br&第四單元:佛法無邊
|rowspan=2|2000||[[包公出巡]]||'''[[公孫策]]'''||[[范鴻軒]]||[[杜滿生]]||[[台灣電視公司|台視]]||四個單元
|[[包公奇案]]||'''[[公孫策]]'''||[[范鴻軒]]||[[杜滿生]]||[[台灣電視公司|台視]]||三個單元
|2002||[[絕世雙驕]]||岳龍軒&br&宇文及||[[王道]]&br&[[盧勇]]||[[王華怡]]||[[中華電視公司|華視]]||接替[[康殿宏]],配2~26集,27集以後[[楊少文]]接替
=== 陸港戲劇 ===
==== 聲音導演作品 ====
{| border="2" cellpadding="4" cellspacing="0" style="margin: 1em 1em 1em 0; background: #f9f9f9; border: 1px # border-collapse: "
|- bgcolor="#B0C4DE" align="center"
! 播映年份
! 作品名稱
! 配演角色
! 角色演員
! 首播平台
|1997||[[江湖奇俠傳]]||'''呂留良'''&br&隆科多||[[車軒]]&br&[[鐵孟秋]]||[[三立都會台]]||國語版
|rowspan="2"|1998||[[太極宗師]]||董漢成&br&榮親王&br&鳩那摩||[[徐向東]]&br&[[劉詢]]&br&[[寇占文]]||[[民間全民電視公司|民視]]||
|[[馬永貞 (1998年電視劇)|馬永貞]]||唐彪&br&小花刀&br&葛申||[[龍天翔]]&br&[[王中偉]]&br&&br&||[[八大戲劇台]]||國語版,台灣首播叫做《龍行天下》
|rowspan=2|2000||[[武狀元蘇乞兒]]||九王爺||||[[東森綜合台]]||大陸版《武狀元蘇燦》
|[[機靈小子|一修和尚]]||[[朱佑樘]]||[[馬精武]]||[[八大戲劇台]]||大陸版《機靈小不懂》
|2001||[[皇朝太醫]]||段天命||[[王群]]||[[東森綜合台]]||台灣配音版,大陸版《流氓太醫》
|2002||[[新天蠶變]]||||||[[三立都會台]]||台灣配音版,大陸版《金蠶絲雨》
|2003||[[護國良相狄仁傑]]||[[武三思]]||[[秦焰]]||[[衛視中文台]]||台灣配音版
|2004||[[戲說華佗]]||||||[[衛視中文台]]||大陸版《神醫華佗》
==== 其他配音作品 ====
{| border="2" cellpadding="4" cellspacing="0" style="margin: 1em 1em 1em 0; background: #f9f9f9; border: 1px # border-collapse: "
|- bgcolor="#B0C4DE" align="center"
! 播映年份
! 作品名稱
! 配演角色
! 角色演員
! 配音領班
! 首播平台
|2001||[[小寶與康熙 (電視劇)|鹿鼎記]]||康親王||||-||[[中華電視公司|華視]]||大陸版《小寶與康熙》
=== 陸港電影 ===
=== 陸港電影 ===
||1997||[[靈異教師神眉]]||'''旁白'''&br&'''校長'''&br&金田勝&small&(ep.9)&/small&||[[三立都會台]]||
||1997||[[靈異教師神眉]]||'''旁白'''&br&'''校長'''&br&金田勝&small&(ep.9)&/small&||[[三立都會台]]||
||2014||[[魯邦三世VS名偵探柯南]]||次元大介&br&目暮十三||[[MOMO亲子台]]||
||||[[小英的故事]]||法伯利&br&比爾法蘭||||台視首播配音版&br&齊威DVD版
||||[[超時空要塞]]||布利泰||||
||||[[科學小飛俠]]||辛格萊爵士||||
||||[[太空突擊隊]]||鐵船長||||
||||[[無敵太空船]]||袁正雄(海坂讓)||||
*《[[小英的故事]]》:法伯利(台視首播配音版)、比爾法蘭(齊威DVD版)
*《[[超時空要塞]]》:布利泰
*《[[科學小飛俠]]》:辛格萊爵士
*《[[太空突擊隊]]》:鐵船長
*《[[無敵太空船]]》:袁正雄(海坂讓)
=== 歐美動畫 ===
=== 歐美動畫 ===
||2009||[[名偵探柯南 漆黑的追跡者]]||阿笠博士&br&目暮十三&br&伏特加&br&橫溝重悟&br&綾小路文麿||
||2009||[[名偵探柯南 漆黑的追跡者]]||阿笠博士&br&目暮十三&br&伏特加&br&橫溝重悟&br&綾小路文麿||
||2010||[[名偵探柯南 天空的劫難船]]||阿笠博士&br&目暮十三&br&鈴木次郎吉||
||2010||[[名偵探柯南 天空的劫難船]]||阿笠博士&br&目暮十三&br&鈴木次郎吉&br&千葉刑事||
||2011||[[名偵探柯南 沈默的15分鐘]]||阿笠博士&br&目暮十三||
||2011||[[名偵探柯南 沈默的15分鐘]]||阿笠博士&br&目暮十三&br&千葉刑事||
||2012||[[名偵探柯南 第11位前鋒]]||阿笠博士&br&目暮十三||
||2012||[[名偵探柯南 第11位前鋒]]||阿笠博士&br&目暮十三||
||2013||[[名偵探柯南 絕海的偵探]]||阿笠博士&br&目暮十三||
||2013||[[名偵探柯南 絕海的偵探]]||阿笠博士&br&目暮十三||
||2014||[[魯邦三世VS名偵探柯南 THE MOVIE]]||次元大介&br&阿笠博士&br&目暮十三&br&千葉警官&br&亞倫·史密西||
||2014||[[魯邦三世VS名偵探柯南 THE MOVIE]]||次元大介&br&阿笠博士&br&目暮十三&br&千葉刑事&br&亞倫·史密西||
||2014||[[名侦探柯南:异次元的狙击手]]||阿笠博士&br&目暮十三&br&提摩西·杭特&br&史考特·格林||
||2014||[[名侦探柯南:异次元的狙击手]]||阿笠博士&br&目暮十三&br&提摩西·杭特&br&史考特·格林||
日 (六) 04:12的最后版本
徐健春為男性。
主要角色名稱以粗體顯示。
以下皆為國語配音。
《》:袁父、司機
《》:林父
《》:沙隆巴斯
大陸版叫《乞丐皇帝傳奇》
大陸版名叫《菩提達摩傳奇》
大陸版《刀歌之迴旋刀》
大陸版《刀歌之多情刀》
大陸版《刀歌之短刀行》
之六角井傳奇
之新鴛鴦蝴蝶夢
之長壽不老猴
大陸版叫《少年英雄之洪文定》
只配前3集,全部角色由接替
大陸版叫《游龍驚鳳》
第二單元:血玉觀音
第四單元:佛法無邊
接替,配2~26集,27集以後接替
國語版,台灣首播叫做《龍行天下》
大陸版《武狀元蘇燦》
大陸版《機靈小不懂》
台灣配音版,大陸版《流氓太醫》
台灣配音版,大陸版《金蠶絲雨》
台灣配音版
大陸版《神醫華佗》
大陸版《小寶與康熙》
《》:陳小刀(飾)
《》:陳小刀(飾)
《》:大Dee(飾)
《》:陳亞蟹(飾)
《》:武德輝(飾)
《》:車文杰(飾)
《》:趙快樂(飾)
《》:方唐鏡(飾)、常昆(飾)
《》:趙無忌(飾)
《》:武狀元(飾)、如花(飾)
《》:(飾)
《》:殺雞警官(朱麗娥的前夫)
螢子的父親
鈴木(怨爺)
與版本不同
(ep.100-488、包含重譯33-99)
(ep.100-490、包含重譯33-99)
大瀧悟郎(ep.118-263)
前田聰(ep.68-70重譯版)
金田勝(ep.9)
台視首播配音版
辛格萊爵士
袁正雄(海坂讓)
《》:田馬克、鑽石戰神
《》:田馬克、鑽石戰神
《》:施福
《》:古畑任三郎
小田切敏郎
绫小路文麿
远山银司郎
深山总一郎
綾小路文麿
鈴木次郎吉
亞倫·史密西
提摩西·杭特
史考特·格林
《》:、、旁白
《》:關羽、、旁白
《》:剛田武
《》:剛田武
《》:剛田武
《》:剛田武
《》:剛田武
《》:剛田武
《》:開心果
《》:喬治·達令
《》:刀疤
《》系列:大嘴鳥拉斐爾
《》:聖誕老人
《》:紀畢谷
《》:神探蛙南
《》:蜂蜜公司辯護律師
《》:夜神總一郎、路克
《》:夜神總一郎、路克
《》系列:瘋眼穆迪播放数:621.3万|
3个月前 推荐了一个视频
3个月前 推荐了一个视频
7个月前 推荐了一个视频
10个月前 推荐了一个视频
10个月前 上传了一个视频
11个月前 推荐了一个视频
推荐了一个视频
推荐了一个视频
推荐了一个视频
推荐了一个视频
评论了一个视频说:
上传了一个视频
评论了一个视频说:
推荐了一个视频
评论了一个视频说:
推荐了一个视频
评论了一个视频说:
评论了一个视频说:
推荐了一个视频
评论了一个视频说:
推荐了一个视频
评论了一个视频说:
推荐了一个视频
推荐了一个视频
推荐了一个视频
推荐了一个视频
推荐了一个视频
推荐了一个视频
共50条 2页1阅读数:2833
最后更新于:
为《杨式太极 两岸一家》勘误作者:二水居士2001年瞿世镜先生在《武林》第4期刊发《杨式太极是一家》一文,称其文系针对家师慰苍先生于2000年7月发表在台湾第二十二期《太极学报》上的《为〈太极拳体用全书〉正名》一文,就“有两三处细节,仍需按事实更正”而作。家师慰苍先生复撰文《为补漏正误》,分别依照瞿文有疏漏、讹误处出现的先后为次序,列出11条,以为瞿文补漏正误之证例。之后《武林》第5、7、8、9、10期,又陆续刊发了瞿文《太极宗师杨澄甫》和“杨家子弟素描”数篇。瞿文道听涂说,迹近八卦,且对前辈名家,妄为评耄鸫舐轿涫踅绲呐馈
共获得金币 0
我来帮你转载啊。。。。 为《杨式太极 两岸一家》勘误作者:二水居士2001年瞿世镜先生在《武林》第4期刊发《杨式太极是一家》一文,称其文系针对家师慰苍先生于2000年7月发表在台湾第二十二期《太极学报》上的《为〈太极拳体用全书〉正名》一文,就“有两三处细节,仍需按事实更正”而作。家师慰苍先生复撰文《为补漏正误》,分别依照瞿文有疏漏、讹误处出现的先后为次序,列出11条,以为瞿文补漏正误之证例。之后《武林》第5、7、8、9、10期,又陆续刊发了瞿文《太极宗师杨澄甫》和“杨家子弟素描”数篇。瞿文道听涂说,迹近八卦,且对前辈名家,妄为评隲,引起大陆武术界的批评。10年之后,台湾举行郑曼青110周年纪念大会,时中拳社竟然将瞿文整理成编,名以《杨式太极 两岸一家》而以公开发行,由此挑起了杨式太极拳各流派之间的争端,与会名家翟金录、李品银、傅清泉等,对此义愤填膺,忿然责伐瞿文。二水搜罗相关史实,分作三个方面,就瞿文若干无稽谈闻,或勘其谬,或正视听。一 有关杨式诸名家轶事瞿文《三轩高足》涉及“牛春明”一节称:“1920年,牛春明南下宁、沪、杭,曾在上海哈同路68号设立太极拳馆,但不久即离沪去浙江,授拳于兰溪、永康一带”。二水按:据《浙江兰溪中医专门学校校友会年刊》之校友录记载:“姓名:牛春明,字:镜轩,籍贯:北平,通讯处:兰溪东门外越郡公所”。此年刊系民国二十年的资料,即1931年。瞿文之“不久即离沪去浙江,授拳于兰溪、永康一带”之“不久”,时间跨度竟然有十余年。上文涉及“田兆麟”一节载:“田兆麟()”、“1921年,田兆麟随少侯公至杭州”、 “30年代初,田兆麟在上海南市珠宝公所设馆授拳”。 首先对瞿文的几处时间予以更正:田兆麟老师去世的准确时间为日清晨。不是瞿文所述的“1960”年。田兆麟老师南下授拳的时间为1917年秋天,不是瞿文“1921年”,且,田老师也并非“随少侯公”同往杭州,而是受杨健侯临终所托,应许炳堃之邀来杭州授拳。许炳堃系前清内阁中书,民初任浙江省民政部实业科长。创立浙江省公立工业专门学校,任校长。田老师来杭州之后,即在此校传授太极拳。都锦生、阮季候、夏衍、常书鸿、汪猷等,都是该校毕业生。之后,田老师还相继受聘于浙江省警官学校、北洋浙江省军政府、浙江师范学校、北伐军浙江第二十五军第二师第八团团部等处授拳,开创了近代太极拳南传的历史。林镜平、叶大密、黄元秀、施调梅、董柏臣、郑佐平、沈尔乔、钱西樵、蔡翼中等都是田老师此期的学员。董柏臣系大华饭店的老板,董家公子因患三期肺结核,从田老师练拳后得以康复,董柏臣赠与田老师临西湖别墅一幢。田老师在杭州授拳期间,就寓居于此。1938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田老师才变卖别墅,举家迁居上海。瞿文“30年代初,田兆麟在上海南市珠宝公所设馆授拳”,也自然与事实不符。家师慰苍先生曾在《太极拳在上海》一文中写道:“田兆麟老师(),虽然他早在1917年就从北京来到江南,由于他很长一段时间居住在杭州,直到1938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才率领全家迁居上海。先是住在巨籁达路(现巨鹿路)庐山公寓,1947年才迁居到巨鹿路221号寓所。田老师来上海后,最早在白克路(现凤阳路)登贤里教董柏臣、金明渊、龚锡源等太极拳。随后在宁波路钱江会馆教沈容培等。在申新九厂教王金声等,在新闻报馆教吴荫章,以及在南市珠宝公所设馆教授太极拳。建国初期,田老师除了在工商经济研究会教授腾克勤等太极拳外,并在外滩公园开班教授太极拳。淮海公园改建工程完成开放后,田老师就专门在外滩公园(星期一、三、五)、淮海公园(星期二、四、六)二公园开班教授太极拳,直到日去世。”二水按:瞿文上述三个时间段的不准确,只能说明瞿对田兆麟老师的不熟悉以及瞿文行文的率性随意。同样,瞿文“1923年,澄甫公在北京重开山门…田闻讯后,专程赶回北京…嚎啕大哭,跪地不起…曾在南京国术比赛擂台夺魁”一节,更是信口开河。查南京国术比赛的相关资料,无论是南京国术馆的第一次国考还是第二次国考,田兆麟老师都没有参加比赛,更不可能有“夺魁”一说。至于“1923年,澄甫公在北京重开山门…田闻讯后,专程赶回北京…嚎啕大哭,跪地不起…”,其实是发生在1929年杨澄甫南下杭州,参加杭州国术游艺会前夕的事情,并非瞿文所谓的1923年,也非瞿文所谓的“专程赶回北京”。此节轶事发生在杭州涌金门附近黄元秀的别业放庐内,引发此事的重要人物叫陈曾寿,系陈微明之兄。陈曾寿,字仁先,自号苍虬居士,光绪进士,曾任刑部主事。入民国,他筑室杭州,放浪西湖。以遗老自居,耕书画自给,偶也玩票太极拳。文人江湖,侠客情怀,以笔走剑,纵横千古,他们往往更喜欢让高手之间“狭路相逢”。这位前清遗老,自然也想看看两位高手之间的角技。于是他耍耍小伎俩,一面对田兆麟老师说,听陈微明谈起,你在杨家是“接客先生”,外人来挑衅杨家拳技,先得过你这一关,所以你的功夫应该在三先生(杨澄甫)之上。背过来,他则对杨澄甫老师说,听绍轩说,他们早上练拳完毕,你还在睡懒觉,你的功夫比不上他吧?几番挑唆,一干人帮村,杨澄甫老师与田兆麟老师两人,就在黄元秀家里拉开场子,热闹开了。结果是,一接手,杨澄甫老师一个按劲,将田老师发放的像是皮球一般的弹了出去。事后,田兆麟老师回家后确实是“嚎啕大哭”,这一细节,是田兆麟老师的太太告知叶大密老师的。因为田太太是叶大密老师属下二十五军某营部秘书的千金,是叶老师作伐嫁与田老师的,所以两家走的很亲近。叶老师跟田老师学拳,称呼田老师夫妇为“师父、师母”,反过来,田老师跟着太太,称呼叶老师为“大伯伯”。田太太见到大男人“嚎啕大哭”,急坏了,就来找“大伯伯”帮忙。之后,田兆麟老师又重新跟着杨澄甫老师学练大架,跟着杨少侯老师学练小架。田兆麟老师的死因,存在不同的说法。瞿文《五代传人》涉及“顾留鑫”一节里,说到顾留鑫“故意冷落田兆麟…田兆麟空有一身功夫…有时不免借酒消愁…田师伯举杯独酌,将所剩之白酒饮完,翌晨…酒精中毒身亡”。此节文字,皮里阳秋,字里行间,俨然将“顾留鑫”当做是田老师之死的“罪魁祸首”了。家师慰苍先生从日开始,奉叶大密老师之命,忝承田兆麟老师身授。家师说,自从1956年田师母病故后,田老师悲痛之余,心情非常消极。下半夜失眠时,就靠抖动白蜡杆来消磨时间,而每天早晨五点多又要去公园授拳。田老师患有严重的气管炎,寒冬腊月,南方的透骨湿冷,对这位来自北方的汉子而说,更是一种折磨。有一次,家师陪他早餐,田老师半开玩笑的对家师说,你知道《三国演义》里的张飞,最怕的是什么么?家师一愣,田老师接着补充说,还不是怕庞士元手心里写的“病”字么。原来,田老师把自己比作是评书《三国演义》里的莽张飞了。由此可见,此时的田老师,已经开始担心他自己日益虚弱的身体状况了。田老师的死,或许与酒相关,但瞿文“酒精中毒身亡”一说,绝对是不靠谱的。田老师死亡的前夕,是南方人习俗里的小年夜。当晚陪田老师喝酒的几位田老师的学生依然存世。学生感恩老师一年来传授拳艺,请老师喝酒,自然也是人之常情,再者,田老师也是喜好这一口。在物质极度匮乏的年代,师生之间,在年尾“打牙祭”,喜庆之色,自不待言,怎么会是象瞿文所言“举杯独酌”、“借酒消愁”呢?日清晨,外滩公园的学员发现往日从不迟到的田老师尚未到公园,就去巨鹿路221号寓所问候田老师,一进门发现田老师脸色青紫躺在床上,于是急忙送往广慈医院(今瑞金医院)。名医陈道隆先生是叶大密老师武当太极拳社的常客,家师与之友善。解放后,陈道隆被聘为广慈医院的中医顾问。谈起田老师的死因,他说窒息而死。瞿文《身手佼佼》文,谈及张钦霖一节称:“张钦霖()…一九二八年,自然门杜心武门人万某在中央国术馆考试名列前茅,欲到杨家一试身手。澄甫公打了通宵麻将…张钦霖乃身历其境之当事人,亲口将上述经过情形告知景华师”。二水按:日,张志柔《怀念我的父亲--杨派太极名家张钦霖》一文载:“光阴苒苒,父亲于一九六七年离我们而去”,可见瞿文的卒年有误,应更正为张钦霖()。至于杨澄甫老师与万某的过节,坊间多有传闻,但时间绝对不可能是瞿文的“一九二八年”。台湾王延年《张师钦霖小传》载为“民国三年”事。内蒙古张章《杨式太极拳名家张钦霖》一文,载为“一九一四年五月”。据万籁声1977年自撰《万籁声二谈国考前后之武术历程》一文,佐证了此万某,即系万籁声本人。而万某自述其年为民国十五年,即1926年。事发的地址应该是北京中央公园的行健会。此年,万某24岁,正就读于北平国立农林大学。1928年10月,万某确实代表北平队参加了南京的国考,其国考成绩,绝非是瞿文的“名列前茅”,或万某自称的“公推第一”。据《中央国术馆国考专刊》记载,此次国考名次分为三等。其中“最优等”15人,“优等”37人,“中等”82人。万某名列“中等”之中。倘若以此排名,万某排名估计在一百名左右。至于杨万两人的过节种种,姑妄听之,也不足为凭的。瞿文“张钦霖乃身历其境之当事人,亲口将上述经过情形告知景华师”,行文语气信誓旦旦,其实也不过只是杜撰。瞿文《身手佼佼》文谈及陈微明时说:“致柔拳社第一届毕业生赵敌七,基本功夫扎实,打遍上海日本柔道馆未逢对手,后来被日本浪人暗杀”,瞿文《五代传人》谈顾留鑫一节时又说“陈微明因爱徒赵敌七被日本人暗杀、独子陈邦武英年早逝,心灰意冷,吃素念佛,又遭唐豪、顾留馨批判,愤郁而终。”二水按:陈微明先生确实有位赵姓弟子,淞沪会战时,参加十九路军抗日,以一敌七,英雄就义,深得《正气歌》“吾气有一,以一敌七”要义。陈微明先生将赵某改称为“赵敌七”,可见其对此学生一身正气的褒奖。一个太极拳老师,能培养出一身正气的学生,何来“心灰意冷”?!瞿文道听途说,肆意演绎,将类似电视剧里描写霍元甲、陈真的情节加在赵某身上,杜撰“打遍上海日本柔道馆未逢对手,后来被日本浪人暗杀”云云,将赵敌七描述成一个喜欢惹是生非、到处踢馆的人,信口开河如此。另外,陈微明先生学佛,是修炼密宗,他的囟门凹陷,能插吉祥草。1936年,一级上将朱德培,供养密宗圣露上师于南京毗卢寺,太极拳界很多名流,诸如吴志青、陈微明、叶大密、气功大师蒋维乔等,赴南京毗卢寺参加了圣露上师的破瓦法灌顶法会。抗战前后,佛教为身处孤岛的人们提供了不少精神慰藉,这与瞿世镜所谓的“心灰意冷,吃素念佛”,完全是两码事。其三,“陈微明……又遭唐豪、顾留馨批判,愤郁而终”一节,唐豪、顾留馨在太极拳理论界与陈微明先生意见不合,作为学术界的论争,这是最正常不过的事。陈微明先生前清翰林出身,又担纲民国赵尔巽主编的《清史稿》编修,文字上的论争,倘若能导致他“愤郁而终”,那么瞿世镜也太过于小觑中国传统知识分子的风骨了。1958年家师慰苍先生在复兴公园最后一次见到陈微明老师时,陈微明已经中风瘫坐在轮椅上。陈微明先生的女儿陈邦琴与她丈夫,之后一度跟家师学太极拳,所以对陈微明老师的辞世多有了解。但无论如何,陈微明先生的死因,与“遭唐豪、顾留馨批判”肯定是没有关联的。“东街进了一头狼,西街死了一个娘”,这是民谚对道听途说者的讽刺。最为可悲的是,传闻一旦被无良文人形成文字,放大之后,就有可能成为“东街的那头狼,咬死了西街的那个娘”,无良文人的文字,倘若再度被媒体放大,就有可能编成其他流言,或有可能演变成“东街的色狼”与“西街死的某娘”之间演绎出各种吸引眼球的故事来。瞿世镜“陈微明……又遭唐豪、顾留馨批判,愤郁而终”此类的行文风格,就是如此。待续
共获得金币 0
瞿文《董郑二公》谈及郑曼青一节称:1938年郑师伯在湖南担任湖南省国术馆馆长时,为了能让省内各国术馆教练,在两个月的调训期间,学会太极拳,故因时制宜,将杨式拳架删同就简,共47势,沿用许宣平“三世七”历史名称,称为简易37式太极拳。二水按:据《长沙文史第十四辑》肖英杰《湖南省国术馆始末》记载,1931年湖南省主席何健创立湖南国术训练所(设在皇仓湾武圣宫内)。杜心五推举万籁声当所长。万因与何健不合,于1933年7月卸职离开长沙。之后,何健亲自兼任所长,并聘请向恺然担任秘书,顾汝章任教官。1934年1月,何健聘竺永华担任所长。竺建议另行成立国术俱乐部,由何健担任董事长,竺为总干事长,向恺然为秘书。1936年起,何健将国术训练所改为湖南省国术馆,李丽久兼任馆长,张响武为教务主任,指定竺永华、向恺然专门负责国术俱乐部的工作。1937年何健离湘后,张治中在湖南主政,国术馆由张治中继续主持。国术馆俱乐部由杜传之负责。1938年长沙大火后,俱乐部董事会推杜传之为总干事,1939年,俱乐部移交给励志社接收。1938年中秋节,肖英杰和杨达任湖南省国术馆派教官。长沙大火后,国术馆奉命由长沙疏散至沅陵县,至1939年初,省国术馆和各县国术馆全部奉命结束,省国术馆除自找出路外,均由张治中介绍至中央军校(黄埔军校长沙分校)接受军训。不管是国术馆还是俱乐部,无论是何健主政湖南还是张治中主政湖南,整个湖南国术馆的资料中,都无法证明“1938年郑师伯在湖南担任湖南省国术馆馆长”一节。另外,瞿文《董郑二公》称:“郑曼青…因患肺结核病,参加叶大密主持的武当太极拳社,与黄景华、濮冰如同学,一九二八年,杨公自宁来沪,经叶大密介绍,郑曼青、黄景华、濮冰如均请澄甫公指点…(郑曼青、黄景华)故于一九三零年之后相继拜师入门,成为杨公弟子。” 瞿文《忆念恩师》称:“恩师黄景华…一九二五年来沪学画,一九二六年向叶大密先生学太极拳、剑,一九二八年拜见杨公澄甫…”二水按:《江苏省国术馆年刊》之“本馆大事记”载:(民国十七年)十月二十二日开会欢迎国术名家杨澄甫刘崇俊两先生”,同刊之“本馆教职员进退纪略”载:“(民国十七年)七月一日聘孙福全为教务主任,田兆麟为武当门教务长,金佳福为少林门教务长”、“十月二十三日聘杨澄甫为名誉顾问”、“十二月九日查照本馆修正组织大纲,加聘孙福全为教务长,杨澄甫、田兆麟、金佳福为一等教习”、“十八年二月廿八日一等教习杨澄甫田兆麟、三等教习孙百如辞职”。意思是说,杨澄甫老师来南京的时间是日,而此年的10月23日至1929年的2月28日,杨澄甫老师一直在江苏国术馆任职。瞿文“一九二八年,杨公自宁来沪,经叶大密介绍,郑曼青、黄景华、濮冰如均请澄甫公指点”显然是杜撰之辞。至于郑曼青、黄景华第一次见到杨澄甫老师的时间,其实也是有据可考的。根据郑曼青本人为杨澄甫《太极拳体用全书第一集》所作之《郑序》一文载:“壬申正月,岳在濮公秋丞家,得唔杨师澄甫。秋翁介岳,执赘于门,承澄师之教导,口授内功………”壬申正月,即1932年农历2月间。当年的正月初一为2月6日。郑曼青第一次见到杨澄甫老师是在1932年农历2月间。黄景华作为郑曼青的绘画班学生,见到杨澄甫老师的时间,也理应在此之后。另外,瞿文其他需要勘误之处还有:P57第9行 :“其(褚桂亭)传人弟子王壮飞曾在香港授拳”,“王壮飞”系“王壮弘”之误植;P70第8行:“寿归顺”系“寿关顺”之误植;P71第1行:“乐焕之”系“乐奂之”之误植;P71第9行:“董世倬”系“董世祚”之误植;P94第11行:“齐毓贤”系“徐毓岐”之误植。以上这些近音的名号之误,多系口传耳闻所致,此亦瞿某道听途说之故也。待续
共获得金币 0
二 有关叶大密老师瞿文多处谈及叶大密老师,显得他与叶大密老师之间关系非同一般。《杨式太极是一家》一文,开篇谈及了这层关系:“一九五四年,我拜入杨澄甫入室弟子黄景华大夫为师…郑曼青师伯早年在上海美术专科学校教中国画时,景华师曾向他学画,故有师生之谊。他们二人在叶大密先生武当太极拳社学拳,澄甫公来沪后,又在杨家同门学艺,成为师兄弟。”按照叶大密老师与瞿世镜两人之间的社会关系的关联性,我们不妨将他们之间的关系梳理如下: 叶大密--郑曼青(武当太极拳社时,叶大密的弟子)--黄景华(上海美术专科学校时,郑曼青的学生)--瞿世镜(杨澄甫入室弟子黄景华的入室弟子)。从人脉关系而论,黄景华应该是在其师郑曼青引荐下,才得以结识叶大密老师;至于瞿世镜是否得到其师黄景华引荐,或通过其他渠道结识叶大密老师,就不得而知了。而瞿文《杨氏太极在上海》则说:“叶大密师兄传人甚多,武当拳社早期社员郑曼青、黄景华、濮冰如均列入杨公澄甫门墙,其弟子有丁然清、李长智、蒋锡荣、金仁霖、曹树伟等。金仁霖之传人蔡松芳、齐毓贤亦擅长推手。” 瞿世镜笔调一转,直接称呼叶大密为“师兄”,关系一下子似乎变得热络起来。瞿世镜大凡是1936年生人,叶大密老师是1888年出生的,从人脉关系而论,两人相隔三代,就年龄而言,也十十足足相差了四十八岁,瞿世镜又是怎么与叶大密老师牵扯到了师兄弟关系呢?二水觉得有必要向大家介绍一下叶大密老师:叶大密 (),名祖羲,又百龄,号柔克斋主,文成人。早年习小八卦。宣统元年(1909)6月,毕业于江北陆军速成学堂。1917年,在浙军第二师第八团团部任职时,从田兆麟老师习练杨氏中架太极拳。次年孙存周先生来杭,与孙结为金兰交,并得到孙禄堂老先生的口授身传,因而功夫大进。1926年11月,叶老师在上海法租界望志路(现在的兴业路)南永吉里19号寓所创办“武当太极拳社”,是史上第一家以“太极拳”命名的团体,与陈微明老师1925年5月在英租界七浦路北江西路周紫珊家创办的“致柔拳社”相呼应。1927年11月,李景林老师来沪,叶老师拜入李门第,并约陈微明、陈志进同去祁齐路(现在的岳阳路)李家,学习武当对剑。这一时期,光绪甲辰进士,前清芜湖知府濮秋丞及子女濮冰如、濮伟等、“张园”张叔和的眷属、前清廪生爱国女中校董季融五、郑曼青、黄景华等,相继入武当太极拳社学习。1927年下半年,张之江,邀集钮永建、李烈钧、蔡元培等26名国民党党政要员,发起成立国术研究馆。张之江任馆长,特邀李景林为副馆长。1928年3月国术研究馆获准成立,叶大密老师被聘任为第五号董事。国术研究馆后正式易名为中央国术馆。1928年秋,上海《申报》和《新闻报》为了募集夜校助学金,特邀叶老师和他的学生濮冰如在兰心大戏院(现在的上海艺术剧院)义演了“武当对剑”,次日的《士林西报》大幅报道了演出盛况。1928年,杨少侯、杨澄甫先后来到南京,叶老师又往返沪宁之间,从少侯、澄甫兄弟俩学习拳架、剑、刀和杆子。日浙江国术馆在西湖博览会大礼堂补行成立典礼,叶老师表演散剑。1929年11月,在杭州召开的“国术游艺会”,叶老师和陈微明、田兆麟、孙存周、武汇川、褚桂亭等人,同为由37人组成的监察委员之一,嗣后,屡为“中央国术馆”聘为国考评判。1929年12月,叶老师主持上海第一届国术考试筹备会,李景林任筹备主任。1932年2月,获赠杨澄甫老师签名照一帧。1933年,参与创立“艺华影业公司”,任创作部主任,与田汉、阳翰笙等保持紧密的关系,时年,“关东大侠”、“东方大力士”查瑞龙拜叶老师为师。同期,胡厥文等入武当太极拳社学拳。叶老师还精心研究印度婆罗门导引疗法。1943年,获得民国政府卫生署长刘宝善签发的中医证书。1951年,加盟海市嵩山区医务工作者协会。1953年,蒋锡荣、金仁霖、曹树伟拜叶老师为师。1958年6月与戚子耀、戴祖纯等发起筹建浦区推拿门诊部。1962年8月,田汉函邀叶大密老师访京,并请叶老师为历史学家翦伯赞教授导引治疗哮喘、气管炎等疾病。同年9月,被上海中医文献研究馆聘为馆员,为导引推拿治疗内科疾病,开拓了一条新的广阔的道路。再谈谈武当太极拳社:1924年孙传芳入浙,夏超委任浙江省省长后,叶大密老师被重任为省政府秘书。1926秋,国民革命军誓师北伐,孙传芳负隅顽抗。夏超决定起义,遂秘密派马叙伦赴粤,黄人望赴汉联络,与广东革命政府约定,北伐夺取九江后,浙江响应,以截断孙传芳军退路。其时,叶大密老师被夏超派往上海,以组建武当太极拳社之名,联络时在上海活动的革命政府特务委员钮永建、吴敬恒等人,并收集相关孙传芳的情报。日,武当太极拳社领取教育局立案、教育部备案后,宣告正式成立。日,革命军北伐师抵南昌,夏超以秋操为名,兵分三路,由杭州进军至嘉兴后,正式宣布就任北伐国民革命军第十八军军长,兼理浙江民政,宣布浙江独立,誓师北伐。并将孙传芳联军留杭城卫队宪兵三百余人缴械。孙传芳闻讯后,调松沪警备司令入浙。11月20日清晨,孙军进逼嘉兴。夏超亲自上阵督战,相持半日败退,乃下令撤守富阳整顿。11月21日夏超在杭州松木场被捕,押送至督军公署被杀。叶大密老师闻讯后,躲藏于复兴公园北门雁荡路的某处钟楼里,超过半年之久。1927年8月,国民革命军取得龙潭大捷,孙传芳败北,叶大密老师由此脱离军政,醉心于拳医。自此,史上第一家以太极拳命名的机构--武当太极拳社,才真正由特务情报机构而转化为武术团体。武当太极拳社成立当天,还发生过一则插曲,素有上海“三刘”(刘高升、刘百川、刘小辫儿)之一的刘高升弟兄两人来拳社,以学拳为名,欲以叶老师切磋拳技。当时存周先生也在拳社,知道刘高升来者不善,甚为叶老师担忧,而叶大密从容应对,刘高升非常佩服,留下十八元大洋后,再也不来寻衅。刘高升,湖北襄阳人,上海永安先施公司总镖头。1929年杭州国术游艺会前夕,曾“徒步西安,以武会友”,一路过关斩将,横扫千军。回途在南京中央国术馆表演油锤击裆、手裂对札粗的竹竿,号称“铜头铁臂震江南”,事先预备了五只大的樟木箱,准备盛装国术游艺会头名的五千元大洋的赏金,后被曹晏海折服。武当太极拳社分作太极拳剑研究班、太极拳剑普通学习班、太极拳剑儿童班,每年分作两个学期,除了叶大密老师亲自授课外,另还聘任教练数名。武汇川、褚桂亭、张钦霖等先后都在此授课。1936年,《国术统一月刊》社发起沪上各界国术团体之“国术演讲会”,每周日在南京路大陆商场作推广会。6月30日,章乃器代表武当太极拳社,为叶老师摇旗呐喊。此演讲稿《我与内功拳之见解》,后即整理为《科学的内功拳》。从武当太极拳社的课程设置、学期安排等来分析,叶老师的拳社,业已突破了传统师承式传授关系,而是采取类似西方开放式的教学理念。所以,进社的学员,只是必须学完两个学期,而无须执着于拜师与否,“第二学期以后,是否继续参加研究,悉听学者自便”(详见《武当太极拳社简章》)。这种宽松的环境,深得学员们喜爱。所以,即便濮冰如姐弟、郑曼青、黄景华等后来相继投入杨澄甫门第,只要他们在上海,依然一如既往的来武当太极拳社学习拳剑。郑曼青的对剑,也自然得自叶老师的传授。诚如瞿文所言:“景华师常去武当太极拳社,借用叶先生之白腊杆,并且以叶先生之门徒为相手”。只是需要指出的是,此时的叶大密老师已经脱离军政界,籍拳医来养家糊口,拳社章程明确规定学员“每组六人,多则另编加入一组”、“每组公推记录二人”、“每期学费加入一组者四十元,加入两组,合缴七十元,一次缴清,中途退学概不发还”(详见《武当太极拳社简章》)。瞿文所说的“借用”,是学员缴费后理应能使用的。6人一组,2人记录,其他4人相互为“相手”,记录者与相手者轮番替换,这是武当太极拳社特有的教学方式。“每组六人,多则另编加入一组”,可见每一次教学,叶老师是不容许超过6人的。“以叶先生之门徒为相手”的说法,显然是站不住脚的,只能解释为,此时的“景华师”依然是“每组六人”中的一员,依然是以“叶先生之门徒”身份参与了叶老师的教学课程。其实,即便是四十年代后期,上海临近解放,黄景华依然时常来叶老师的武当太极拳社,充作“叶先生之门徒”的。只是后来发生了一件事之后,黄景华再也没有在武当太极拳社露过脸。这件事,去年台湾举行纪念郑曼青110周年大会时,李品银老师曾爆料过,说黄景华向濮冰如骗取了原本由杨澄甫赠与叶大密,叶大密存放在濮冰如处的杨家32目《太极拳传抄本太极拳谱》。家师慰苍先生在《为补漏正误》一文中,其实不点名的指出过这件事:“当杨澄甫老师在叶大密老师处取去《使用法》原稿、照片等资料时,杨澄甫老师还特为留送给叶老师一本《杨家传抄老谱》(即三十二目,实际四十目)。可就是为了这本老谱,后来被叶老师的磕头师兄弟知道了,才又惹出了那么多的恩恩怨怨。上世纪的40年代后期,叶老师存心把这本拳谱放在濮冰如大姐处,但被觊觎已久的磕头师弟某某借去不还”。其实,这位“师弟某某”,就是瞿文里恭恭敬敬的“景华师”。待续
共获得金币 0
再谈谈叶大密老师的师承:1917年,田兆麟老师受聘在浙军第25军教拳,叶大密老师以团部参谋长的身份成为田兆麟老师众多学员中的一员。叶老师虽然没有正式拜田老师为师,但两人关系非同一般。叶老师作伐介绍属下营部文秘的女儿,嫁与田老师结婚。每年两家都要相互拜年,叶大密老师向田兆麟老师拜年,自然是学生向老师、师娘拜年了,而田兆麟老师向叶大密老师拜年,就只好随师娘的叫法,成了侄女、侄女婿向大伯伯拜年了。每年拜年期间,两人都要相互切磋武艺,这一习惯,一直延续到解放后的上海,成为一段佳话。1919年,孙存周先生应25军某团团长施承志的聘请,来杭州教拳,叶老师与之结金兰交。其时,叶老师学拳才两年,刚刚开始对太极拳发生浓厚的兴趣,对太极拳一招一式尚在比划之中,而比他小5岁的义弟存周先生则是名家之后,对内功拳也已有了相当的造诣。所以,后来叶老师常对学生们说,他的太极拳劲路是他的义弟存周先生喂他出来的。因为这层关系,叶老师也得到孙禄堂“老伯”的悉心指点。1927年,剑仙李景林来沪,约见叶老师,叶老师正式叩拜李景林为师。之后,叶老师经李景林大师同意,约陈微明、陈志进一起向李景林学习武当对剑。晚年,叶老师终结自己的学拳经历,颇多感慨。其中“拳从剑出”一句,道破了其拳艺渊源。1928年,杨少侯、杨澄甫兄弟先后来到南京。叶老师往返宁沪之间,向杨氏兄弟学习太极拳、刀、剑、杆和推手。此时的叶老师,拳艺已到了一定的境界,且以放下武当太极拳社社长的身份,重新做一名小学生。一位老师,坐在小学课堂上,听另外的老师讲课,他所理解的程度,他所理解的角度,自然与初学的小学生截然不同。正象家师慰苍先生所言:叶大密老师“在原杨家大架太极拳基础上,于原架子极大多数式势之上下衔接处,求其极自然地介入了原杨家中、小架子、并孙家、吴家、陈家等诸家太极拳架中,拳技作用肯定而清彻之动作,以及八卦掌中之斜开掌转身法、武当对剑中之反臂(倒捶)捷用法等等,用以帮助学员对原来杨家大架太极拳之所以姿势洒脱、气势磅礴加深认识,换言之,迺是一种实作注解法。”叶老师曾说,杨澄甫老师的拳架大气磅礴,且简约而深奥,像是四书五经。叶老师怕初学者难以理解其深意,遂于每一招式连接处,像是朱熹的集注,用以注释杨老师每一招式的涵义。这便是一位老师重做学生的学习态度。由此可见,叶老师也更侧重于太极拳教学学角度的研讨。再者,此时的叶老师,在沪上社会关系深厚,人情练达,又具有殷实的经济条件,他自然能处理好与各位名家的关系。杨澄甫老师的弟子匡克明系成衣店老板,1929年冬天,叶老师支付200大洋,事先瞒着杨澄甫老师,请匡克明给杨老师量身定做了一件狐开皮大衣,挂在匡克明的店里,叶老师邀请杨澄甫老师逛街,进了匡克明的成衣店,佯装请杨老师试衣。其实,以杨老师的身材,一般的成衣店是挑选不出合身的衣服的,没想到一旦穿上这件狐开皮大衣后,既合身,又保暖。叶老师伙同匡克明等在一旁又赞不绝口,劝说杨老师顺理成章的穿上这件衣服。之后叶老师顺水推舟,邀他去亨得利表行,又花了80大洋,挑选了一块英纳格怀表赠与杨老师。杨老师感念叶老师的用心之专,特地回叶老师拳社,向叶老师传授了“靠壁运气,自在无碍,在胸口画作一个横的无形无象的联环形”的训练法。1967年6月,叶老师回忆这段往事时,依然感动不已,写下日记说:“此法是先师河北永年杨澄甫老先生在沪时,来我家亲自传授…故我异常感动,特志此以纪念”。叶老师从杨澄甫老师处学到了许多,杨式拳架也自然成了叶老师拳艺的主框架。瞿文:叶大密聪明好学而有急智。澄甫公教授入室弟子推手、散手之身法步法手法,往往亲身示范。每逢叶师兄进门,澄甫公立即拂袖收势,端坐不动。待叶走后,澄甫公曰:“此人聪明,汝辈愚钝,吾再三示范,尚未弄明白。若此人旁观片刻,立即领悟,牢记在心。”二水按:黄景华辈,资质愚钝,杨老师“再三示范,尚未弄明白”,这或许也是事实。而叶老师原本拳艺已到一定境界,又“聪明好学而有急智”,自然能够融会贯通,举一反三的。“旁观片刻,立即领悟,牢记在心”虽然有夸张之嫌,也在情理之中。但,瞿文“每逢叶师兄进门,澄甫公立即拂袖收势,端坐不动”,此节不仅与事实不符,瞿文还极丑化杨老师之能事,将大气磅礴的杨老师刻画成了守艺自秘,不肯传授的小气鬼了。另外,瞿文的这声“叶师兄”,二水实在猜度不出其内心深处究竟是真心想与这位素昧平生的“叶师兄”套套近火呢,还是有其他的用意?待续
共获得金币 0
三 《太极拳使用法第一册》的版本之谜有关杨澄甫老师的《太极拳使用法》与《太极拳体用全书》的编写过程,家师慰苍先生曾撰文《我所知道的与的编写经过》,此处不赘。日,马来西亚《南洋商报》发表《原版本落户新山》一文。记录马来西亚黄建成先生得到《太极拳体用全书第一集》初版本的经过。同年《武林》第12期、2005年《太极》第2期皆有相关报道。因《从古城走向世界》一书中刊出的《太极举体用全书》初版本之韩兴民藏本中校者为“吴江黄景华”,而黄建成所得的本子(以下简称“黄建成藏本”),校者系“永嘉郑曼青”,为此,黄建成先生另撰《杨澄甫原著之谜》一文,以为韩兴民藏本之校者“吴江黄景华”,“显然有心人早处心积虑,擅改校者名字,以达到欺世盗名的作用”。为此,瞿世镜撰写《谜底何在?》一文,对“黄建成藏本”之校者“永嘉郑曼青”,“试作两种可能性推理:其一,如今电脑技术何等发达,伪造一张版权页,以假乱真,岂非轻而易举?其二,老夫曾闻吾师言及,当年……多次前往大东书局校对,颇费周折,而大东书局送来之样书错误百出,最后定稿之文本虽经勘误,却将曼青师伯大名遗漏,不得不用红色印泥为其加盖印章”,以为“黄建成藏本”的版权页涉造假嫌疑,而初版本“将曼青师伯大名遗漏”,系“大东书局送来之样书错误百出”所致。 由此初露《太极拳体用全书》版本研究的端倪。两个不同版本的《太极拳体用全书第一集》初版本,开始正面交锋。2005年4月间,二水因拳友邱观崃先生之邀赴新加坡讲学。黄建成先生专程从马来西亚新山来新加坡,赠与二水他所收藏的《太极拳体用全书第一集》原版本之复印本。另赠余日《南洋商报》载《原版本落户新山》一文的复印资料。他说,落伍新山的《太极拳体用全书第一集》原版本,系由上海籍的著名男高音歌唱家戚长伟先生所馈赠。此“黄建成藏本”封面书名残缺,只剩“体用全”、“集”、“钱名山署”及“名山”印脱。扉页由“马来西亚新山永年太极拳学会黄建成教练惠存。中国上海戚长伟赠 二OO四年六月四日”字样。此书,版权页之“校者”只署“永嘉郑曼青”,没有“吴江黄景华”名字。另外,也无“印刷者”一栏。 日,邵奇青先生在他的新浪博客上刊发《杨澄甫七种版本概况》一文,称他所收藏的杨澄甫《太极拳体用全书第一集》初版复印本,系李立群先生日签名签章的复印本之线装藏本。“原书批注、勘误均用毛笔,不知何人所藏。李先生的批注为蓝色圆珠笔。该藏本复印清晰,保存完好”云。此本封面的书名颇全:“太极拳体用全书第一集 钱名山署”及“名山”印脱。此书版权页之“校者”只署“吴江黄景华”,而“永嘉郑曼青”则是钦印在著者“广平杨澄甫”与校者“吴江黄景华”之间。日翟金录、王万宾等上海赴台与会的一行人来嘉兴游玩,因王万宾、邵奇青两先生均在上海闵行区,邵先生托王万宾先生将他所藏的李立群签名复印本之复本转交给我,二水也将“黄建成藏本”的复印本,委托王万宾先生捎回闵行,交与邵先生。日,邵先生在他的新浪博客上刊发修订后的《“原版书”、“原版样书”及其他---杨澄甫版本辩析》。邵先生从版本学角度,推定“黄建成藏本”系“落石架子上打样”的“原版样书”。封面上江南大儒钱名山题署,应该是“郑曼青先生拜师钱名山先生结缘后所为”。并以此揭开以往诸家论争的“版权页”杨澄甫签章之谜、“黄建成藏本”无“印刷者大东书局”之谜、、“版权页”上“著”“校”身份之谜。瞿文《谜底何在》:“老夫曾闻吾师言及,当年请郎静山先生摄作者肖像,请钱名山老夫子题笺,多次前往大东书局校对,颇费周折,而大东书局送来之样书错误百出,最后定稿本之文本虽经勘误,却将曼青师伯大名遗漏,不得不用红色印尼为其加盖印章...” 二水按:“当年请郎静山先生摄作者肖像”,从时间上推断,二水以为这等事轮不到黄景华来做的。因为《太极拳体用全书》里杨澄甫老师的拳照,是沿用《太极拳使用法》中的拳照的。而《太极拳使用法》一书,在1931年1月即由文光印务馆印制发行。意思是说,《太极拳体用全书》杨澄甫老师的拳照,早在1931年1月之前的某个时间段,就拍摄成稿了。马伟焕、路迪民合编的《杨澄甫年表初探》,“探”明杨澄甫老师的该套拳照是1929年在杭州拍摄的。 另外,郑曼青第一次见到杨澄甫老师的面,根据杨澄甫《太极拳体用全书第一集》之《郑序》一文:“壬申正月,岳在濮公秋丞家,得唔杨师澄甫。秋翁介岳,执赘于门,承澄师之教导,口授内功………”壬申正月,即1932年农历2月间。当年的正月初一为2月6日。郑曼青第一次见到杨澄甫老师是在1932年农历2月间,作为郑曼青绘画班学生的黄景华,不会在此之前结识杨澄甫老师的。 所以“老夫曾闻吾师言及,当年请郎静山先生摄作者肖像”一节,要么是自称“老夫”的瞿世境,要么是“老夫”的师父黄景华,两人之中必有一人,所言与事实不符。 其二,瞿文“大东书局送来之样书错误百出,最后定稿本之文本虽经勘误,却将曼青师伯大名遗漏,不得不用红色印尼为其加盖印章..”一节,瞿世境的意思是大东书局将样本中“校者永嘉郑曼青”,后来在定稿本错作了“校者吴江黄景华”。二水以为,这等错误,绝对不是任何印书局所能犯的了的。作为大东书局,样书上明明已是“校者 永嘉郑曼青”,不可能在定稿时,自作主张改成“校者 吴江黄景华”的。除非当时大东书局得到了明确的旨意,是作者要将“永嘉郑曼青”名字改为“吴江黄景华”,否则样本中根本找不到“吴江黄景华”五个字,书局怎么不误成张三李四,而偏偏误出一个“吴江黄景华”来呢? 其三,《太极拳体用全书第一集》的样稿,按照惯例会有五六本。这些样本都会分别交给五六位饱学之士来校对。杨家当年在上海的弟子众多,也不乏饱学之士,譬如陈微明、邓克愚等,都是前朝翰林的底子。不磕头的弟子中,学富五车的也不少,譬如前朝进士濮秋臣、爱国女子中学校长季融五、辛亥元老黄元秀、中央国术馆编审吴志青等。倘若没有杨澄甫老师特别授意,这些勘误的饱学之士,哪个敢于擅自将“永嘉郑曼青”名字改为“吴江黄景华”呢? 由此可见,想要叫大东书局或者其他校者,来犯这一原则性的错误,可能性几乎为零。而唯独“多次前往大东书局”的黄景华,或许才有可能来制作这等错误。不过,要想瞒天过海,来制作这等错误,甚至日后即便被老师知道了,因为也已既成事实,无法抹去其名号,而又依然能确立其“校者”的位置,说实在,这样做,确实是“颇费周折”的。所以二水宁愿相信这是老天爷的出错,而不愿相信是由黄景华先生“颇费周折”之作为。 此外,二水还与邵先生谈及“编著”与“校者”之间的关系。在二水看来,“编著”就像是宴客的东家,置办了各等荤素瓜果,而“校者”,无非是东家聘任的厨子。东家未必精于烹饪,所以常会做出一副“君子远庖厨”的模样来。而厨子有时也未必尽心而为,反正食客只是冲着东家的人情而赴宴的。从《太极拳使用法》与《太极拳体用全书》文字来看,几乎所有食材,都是杨家现成的,“校者”无非是将食材稍加烹制,盛装出盆罢了。瞿文所谓“《体用全书》确系……杨公讲用法,必须有一人配合动作。景华师每日在杨家,已经充当文书,而且与郑师怕关系密切。郑师伯遂与景华师轮流担当相手与笔录。最后全书由郑师伯统稿,由景华师校对”一节,纯粹是臆想的场景。诚如家师《我所知道的与编写经过》一文中所言“由于郑曼青先生有了《使用法》的前车之鉴,所以他在改定《体用全书》的稿子时,真是小心翼翼,唯恐有失,而拳架动作、用法说明等等,基本上是依照《使用法》里的文字,纠正了一些错漏、理顺了一些语句和内容,并未作任意的变动。”杨守中先生于民国三十七年十月再版《体用全书》时,诚然如邵先生所言,改动了初版本的“版式”,将原版版芯高度为173mm,每竖行为36字该换做再版本时的版芯高度为165mm,每竖行为34字,还根据36处“勘误表”更正了文中的错讹处,但是,此时不管是“东家”还是“厨子”,没有顾忌食客的忌口,对图集的一些细节未加以必要的留意。譬如题签的政要中的,最为荤腥的一道菜品“庞炳勋”:1932年,与宋哲元、张自忠将领发表了请缨通电,后驻防永年。1934年参加了庐山军官训练团的反共训练。 1938年参加台儿庄会战,阻止坂垣师团南下。1940年出任河北省主席。1943年4月,日军 “扫荡”太行山区,5月7日投降日军。1944年,庞炳勋调任伪开封绥靖公署主任,1945年8月,日本投降,伪政府随之垮台,闲居开封,1949年随他的部下李振清到台湾,与孙连仲合开一家餐馆度日。《体用全书》初版时的庞某,就像是他的题签“民族精神”一样,足以振奋国民的,而再版时,已经变节沦为汉奸的庞某,虽然没有被民国政府处置,但他的“民族精神”实在是不敢让人恭维的,而且还具有极大的讽刺意味。
共获得金币 0
共获得金币 0
这篇文章在以前看过,不错!
共获得金币 0
使用(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热门推荐: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2015春晚太极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