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空气质量指数数150能室外打篮球吗

&-&-&-&-&-&-&-&- &Copyright&2014&Aili,&Inc.All&Rights&Reserved.京ICP备号&京公网安备号&京ICP证110272号&
3月5日 14:43第一次到外国呼吸「自由的空气」是什么感受?
生长于非自由民主制国家的人,第一次接触到自由民主制(liberal democracy)的国家会是什么感受呢?会不会觉得受到很大的冲击?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回答:1、人们的精神面貌2、大众媒体给人留下的印象3、政府公务人员整体的感受4、公共服务的效率5、人与人之间的相处如何6、城市的建设和环境以上几点仅供参考,欢迎各位回答给你留下印象最深的。
按投票排序
144 个回答
我来说一个不那么切合的答案。当时女友刚去日本,我在国内。约定好了中国时间每个晚上8点必须通电话。连续两个月,天天如此。直到有一天,女友告诉我要出去和同学吃饭,可能要晚点回来,我也没在意。后来一直等啊等,一直到日本过了凌晨2点钟,还没有任何消息。这个时候我有点急了。坚持地熬了1个小时,到了3点终于崩溃了。给女友的妈妈打了一个电话,说明了一下情况,然后准备继续采取措施了。这个措施就是,报警。大家不要觉得我在大惊小怪,我给大家还原一下当时情况。首先,女友是出去吃饭,她没有说是出去唱歌或者去夜店,总之没有去需要很晚才能去的地方。其次,日本的手机是运营商绑定2年的,预付费,不存在话费打完了的情况。再次,正因为如此,如果女友行程临时有变动,需要很晚回家,一定会打电话告诉我。最后,说一个极其特殊的情况。因为长途电话贵,所以我和女友都是用SKYPE聊天。女友有两个手机,一个是中国买的苹果,在日本无法入运营商的网络,所以无法使用,只有在有WIFI的情况下才能用,成了itouch;另一个手机是在日本签订的合约机,是最便宜的功能机,而且为了省钱,没有在这个功能机上开通网络。于是出现的情况是,只有在有WIFI的情况下女友是能有SKYPE联络的,到了大街上,就完全失去联系了,功能机上没有SKYPE,而且也没有网络。女友中国时间在8点钟给我留过言,“马上吃晚饭了,很快回去”。但是就是在那里以后,她再也没有回过我短信,以及我打过去的电话,大家知道SKYPE从中国打日本打手机是很贵的,而且SKYPE的原则是,只要连上就开始计费,不管对方接了没有,。于是,我总共打爆了2张120分钟卡,花了400人民币,她都没有接。那么可能的情况有两个,一个是手机被偷了,另外一个是她人走到了大街上,人出事了。手机被偷也不大可能,因为她完全可以借同学电话发微信给我。于是就只剩下最后一种可能性,就是人出事了。报警当然是得上日本报警。首先需要找到电话号码。但是由于我不会用日语搜索,找出来的很多结果都不是那么精确。于是我想到了一个办法,打电话到中国驻日本领事馆。于是上外交部网站查询到后,打电话过去询问。领事馆总是会有一个24小时的紧急联络电话,打过去,响了很久,在我绝望的时候,有个人过来接了电话。估计刚睡醒,带着睡意的声音问我找哪个。我把事情简要地说了一下,说就是想要个号码。因为每个领事馆都有紧急联络的当地机构的号码。但是领事馆工作人员,把我当成无赖了,千方百计地要赶我走,还很不耐烦的吼我,我说我只是想要一个电话而已,他说你可以上网上查,我说当地的小派出所的电话我上哪里查啊?而且SKYPE是不能拨打紧急电话,比如119这种。难不成让我打去日本公安部问啊?公安部也下班了啊。于是,我听到了这辈子最不像人说的话,他说这种人丢了日本警察局不会管的,过24小时,再报案吧。还没等我有反应,电话就被挂了。于是,我上了谷歌翻译,翻译了地名,找到了女朋友所在的日本县(相当于省),在日本雅虎上搜索XXX县 POLICE DEPARTMENT。抱着试一下的心态,居然成功找到X县公安厅。进入网址后,首页有个显著的号码,是普通座机号,于是我抱着试着的心态打了过去。响了两下,突然听到mo shi mo shi。在兴奋之余,突然不知道该说什么。于是下意识说了一句,“I can't speak Japanese,is there anyone who can speak English"?日本听到后说了一堆日语,于是我不断重复,English!English! 那边终于反应过来,啊,英语!于是就开始su mi ma sen,wait a moment。期间在等的时候非常囧,电话没费了,还断过一次。于是又打过去,又从头折腾了一遍。大概在听了无数WAIT A MOMENT之后,终于,来了一个会说英语的警察。那个警察是半夜三更从家里被叫过来的,为的就是给我解决问题。于是这辈子第一次开始了录口供。先是录入个人基本信息。先是住址。警察问What's your current address? 我说This is a call from CHINA. 警察愣了一会儿,又确认了两遍,于是终于问出了他最不相信的问题,so this is an international call? 我说YES。警察彻底疯了。后面又问了我女友的情况,所在学校等等。最后,最让人闹心的局面出现了。开始登记电话号码。日本人那个英语听力简直烂爆了,一个数字至少说5遍,才听得懂,还得辅助标准日本语初级上册第2课的各种日语数字读法,好几分钟后,终于磕磕绊绊地把十几位的数字讲完了。最后日本警察让我稍等一下。没有2分钟,马上就来消息说你女朋友不接电话,然后学校现在下班了。现在开始全面着手调查,先从周围关系开始,不过现在是深夜,可能要到明天早上8点才有初步结果,让我不要急。最后听到了这辈子让我最感动的话,DON'T WALLY, WE JEPANESE POLICE CAN DO BEST!这时候北京清晨的太阳刚刚升起,我仿佛也重新看到了我希望。让人最兴奋的是,没过1个小时,电话来了。告诉了我女朋友现在的情况。说是醉酒了,现在不省人事。已经被安全送回家。从那以后,对政府的信任感,一个剧增,一个剧减。------------------------------------------------------------------------------------------------------------------------------------------------并没有想要来秀恩爱的意思。我在文中所有可能涉及到我女友的地方已经全部做了匿名处理。我知道这个文章发出来后会有什么样的反响,所以刻意做的。但是女友既然留了言,我也尊重她的选择。另外感谢所有送了祝福的朋友。我和女朋友一切安好。另外,回应一些网友觉得我大惊小怪的质疑。黄金的救援时间只有那么短短一段时间。如果什么时候都觉得应该没事,等到真的出事了一切都晚了。那么将会用一辈子的时间后悔。与其这样,不如狼来了一万次。当然,在有的情侣关系中可能对方不愿意这么管,我没有出现这种情况,我很幸运。最后再次感谢大家的祝福。7.30更新-----------------------------------------------------------------------------------------------------------------------------------出门在外最重要的是安全。我不是担心女友出轨。我担心的是安全问题。最近连国内的电车痴汉都越来越多了。日本的电车有专门的女性专用电车。中国真的是世界上最安全的国家。最起码你晚上可以走夜路。在美国,如果过了晚上8点,一般未成年人就不允许出门了。我从小就被家里强制灌输安全意识。老爸小时候就教育我在中国过马路要看车,而不要看灯。万一有人酒驾,把你撞了,就算是司机负全责,法院判了你几百万,但是你烙下了残疾,只能天天坐轮椅又有什么意思呢?安全这种事情,不怕一万就怕万一,万分之一的几率,砸到你头上中奖了,那对你而言就是百分之百。我后来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发生。留了女友在日本最信任的几个联系人的联系方式,并且提前和她们搞好了关系。这样就能在第一时间先请求她们帮助。
谢邀。逐题回答。1 精神面貌,按地分不同。个人体验:巴黎,大体上大家见怪不怪,各忙各事,老人相对和善,年轻人挺喧腾,中青年相对安静。葡萄牙南部诸小城,安闲自在。葡萄牙大城市,热情得有些夸张。意大利人,普遍爱唠叨,有点瞎热情。瑞士人,相对有条理,沉静。日本人,陌生人间彼此礼数周到,熟了之后,年轻人闹起来也叽叽喳喳的。2 大众媒体,只对巴黎印象深刻。媒体和广告挺发达,免费报纸及各类阅读物极多。电视节目和网络挂钩的很多(有许多跟YOUTUBE内容互动的)。相比起上海,各类展览和演出的广告,无论是质还是量都惊人得多。当然媒介手段不比上海或东京先进就是了。3 政府公务人员……巴黎公务员的效率,拖拉慢,效率极低。但有一个好处:你按要求把他们要的东西拿去,他们审核无误,就会对你格外宽和。不太会给脸色看,也不会卡你——我可以理解为他们比较懒吧。意大利的公务员普遍热情得要扑出来似的,虽然效率也很低就是了。4 公共服务的效率……在巴黎,提前约会好了,手续又齐,则一切都很方便。但如果贸然过去,手续又短了一点,他们能烦死你。各类补贴申请起来琐碎,但如上所述,只要手续齐,都会给你,而且给起补贴来大手大脚,让你觉得自己大占便宜那种。5 人与人之间的相处……欧洲这里,在一起时大家很欢腾,挺友好,在彼此默契(即,不触及隐私)之下,可以聊得很欢,甚至很疯。但分开后,各忙各的。公共场合有许多很动人的细节,比如拉门时前一个习惯给后一个留门,比如车会习惯让人,在瑞典、瑞士、意大利和葡萄牙,都会遇到好心人帮忙。问路时,年轻人和老年人会热情得让你不适应。旅途上很容易交起朋友——不会是那种太好的朋友就是了。简单说,大家彼此尽到礼数,但通常止于彼此尊重和帮把手,但深入下去的相对少,彼此待客吃饭时也都有尺度的,不太会越礼。6 城市的建设和环境……欧洲的房子普遍偏老。巴黎、佛罗伦萨、罗马这些地方古迹多,所以轻易不太能动。佛罗伦萨和里斯本的老城区路极窄。所以如果不是古典建筑爱好者,会对许多城市失望。居住舒适度却不错,因为WIFI、网络和水暖普遍还算到位。环境上,空气比国内好出太多,相对也干净些,但也分地方。德国和瑞士就是真干净,巴黎和佛罗伦萨随地扔烟头还挺普遍的。日本在这一点极其惊人,横滨和东京的垃圾分类会让人叹为观止。补些印象深刻的细节。车让人。是真的车让人。有许多时候过马路,甚至只是没看清交通灯,脚一沾路面,车就停了。你过意不去,请人先走,司机会微笑挥手让你先过。老人家热情起来是真热情。我初去圣日耳曼大道,不知道怎么去索邦大学时,有位拐杖阿婆硬带着我从先贤祠走到了塞纳河。在波尔图,有次问路,几个大叔在马路边头凑在一起讨论出个结果,然后挑出一个代表领我去。大家比较见怪不怪,而且对异国人有种温和的好奇心。不一定能交到挚友,但交到普通朋友还挺容易的。在欧洲,基本上,如果你愿意,是可以一整年不和别人发生交道。无论你穿奇装异服,还是怎么衣衫褴褛,大家不太会大惊小怪,可以相对安心的过自己的日子。巴黎算是欧洲空气很不好的所在了,但诚恳的说,还是比国内大多数地方好。至于热那亚湾、马德拉岛、瑞士马蒂斯那种地方,空气是可以清新到让人肺为之一缩的。关于“自由的空气”:我初去巴黎时,在香港转机,使IPAD时发现可以上youtube了,到巴黎后发现chrome的一切插件都能运行无碍了,感觉很好,后来习惯了;到夏天回国过暑假,也没太不适应——说实在的,上海、重庆、成都、无锡这些地方,日常生活物质上,并不比欧洲大多数城市短缺多少,在日常交通和”你想买什么乱七八糟的东西都买得到“方面,敢说压上海的,我私人感觉,可能只有东京——但;直到要写文章时,顺手开youtube和google找资料,发现不能时,才有点不舒服。这么说好了:在物质资料上,上海为首的大城市已经很丰足了;但在精神资料上,包括但不限于网络、书籍、游戏、展览方面,会觉得自由度低了很多。习惯了之后,自由自在本身并不会让人感觉到太快乐——直到你意识到自己不那么自由自在的一瞬间,自由才显得特别动人。
「自由的空气」可能体会不到,不过 「PM 2.5 常年低于 10 ug/m^3 的空气」倒是立马有感觉……
上面的回答都这么多字。。。日,当我踏上不列颠的国土时,已经是晚上快八点了。我是在伯明翰机场下的飞机,当我呼吸到国外自由的空气时,我脑中的第一句话就是。。。“我去,人呢?”
已转帖至 我没出过国。但是我要说一件我前不久刚刚经历到的事情。 我在xx站乘高铁去yy。由于时间紧急,在XX站 二楼 男洗手间洗手的时候,为了怕我那150块钱的破手表进水,我把手表摘下来放在了洗手台上,这个时候已经广播检票了,我就直接走了,此时,我还没有发现手表落在了那里。然后就是屁颠屁颠的上车,检票。等到我坐稳了的时候,看了一下左手,忽然发现我左手腕上空空如也,此时列车已经开车5分钟了。正巧这时,列车长帅哥走了过来,准备验票,我就把我的情况说了一下,虽然我也没抱什么希望,但是还是问了他一下。列车长帅哥如是说:列车已经开车了,我们无能为力。但是你可以打12306 人工服务咨询一下,碰碰运气吧。我一听,那就打个电话碰碰运气吧。反正也是闲着。12306 然后人工服务 客运咨询
就是跟10086客服一样的客服mm来接电话,问了我相关信息,我说,我在XX站 二楼 男洗手间把一块手表落在那了,我应该是在5:45左右把手表落在那的。手表外观描述了一下。客服mm说,这位先生,请您保持手机畅通,我们一定会给您一个答复。我相信绝大多数的人丢了手表而且还是在火车站这种地方根本不会想,基本都放弃了。其实我也是,但是我听客服mm说一定给我一个答复,我还是心存了一点点希望。半小时以后。换了一个客服GG来跟我说,X先生,记录显示您6:10打电话说您的手表丢了,通过铁道部旅客服务中心跟XX站旅客问询中心的联系,您的手表找到了。请您拨打电话1234567(不好意思我记不住了。。)具体联系请XX站问询中心。感谢您的致电,欢迎继续支持神马神马。。。没错,我的手表找到了!!!但是取手表也是个问题啊。我都已经去YY了,而且下次再回XX要一个月后了。。。于是接下来是联系XX站旅客咨询中心(就是每个高铁站候车区中间都有的的那个问讯处)打过去电话,我说我是刚才电话报失手表的那位,这位大姐很忙,我能听见电话里不断传来列车检票的广播。还有周围人问询的声音。这位大姐跟我说这位旅客您稍等一下,我这面比较忙。处理完了周围旅客后,问了我手表的描述,发现吻合。确定这块手表是我丢的。然后问我什么时候能去取表,我不好意思的说我至少要一个月以后。。。大姐表示你什么时候来都可以,我们XX站的旅客遗失物品保管中心将替您保管这块手表,您任何时刻凭借车票,还有这块手表的遗失地点,手表信息,就可以在保管中心领取到这块手表。说实话,当时我觉得就是,中国真的在变好。至少中国铁路还不错。ps:大家以后火车站丢东西也别忘了这一招哈O(∩_∩)Opps:手表还是买个防水的吧-_-|||有点跑题。。。不怕折叠。
其實俄羅斯和其他歐美國家相比,可以算是另一個中國了吧?但在俄羅斯生活了七年,也來講一下好了。但因為俄羅斯地域面積太大,我就講莫斯科好了。這裡算比較熟悉。1、人们的精神面貌俄羅斯人也超愛抱怨政府,同齡的年輕人中有相當一部分人都在學英文準備移民去美國。但年長一點的人,通常就是非常痛恨美國,但也恨自己國家無能。社會福利和中國來比的話就算很不錯,生二胎給錢給地,老人也都有就醫出行等各種生活福利。我之前去工作的公司,在公司工作三年以內的人每年有一個月的帶薪假期。超過五年都有兩個月到三個月不等的假期。但就業壓力比較大,貧富差距太大。我認識的家境算一般的人都打至少兩分工,有錢人就去參加各種公益活動。即便是這樣,很多家境普通的莫斯科人在城外郊區也都有自己的小房子,加一小塊地,一到週末莫斯科整個城市都很空,因為大都出城度週末,種種花花草草的。2、大众媒体给人留下的印象俄羅斯媒體其實還蠻不靠譜的,當年普京當選的時候,電視臺統計得票率,居然湊出了個115%,引起了很大的風波。有紙媒曾經報道過普京的緋聞事件,結果就也是被關閉。當然也有媒體後來解釋說這兩件事情沒有任何關係。紙媒在公共事件上來說總體上屬於保守不激進。曾經電視節目中評論員講話都很誇張但這兩年倒是真的很少看到有不管不顧亂講的評論員了。3、政府公务人员整体的感受大體上都算不溫不火,有點偏向冷淡。問多一點問題,對方就會有點不耐煩。但不耐煩程度比不上中國駐俄大使館的那群人……4、公共服务的效率非常低!!!在銀行交個房租大概就要等一個小時然後處理半個小時。但所有人都完全不會不耐煩,都領了號碼然後就坐在等候區非常安靜地等待。俄羅斯人做任何事,都不像他們的脾氣那麼衝,都是非常慢悠悠地在做事。所以導致後來我去公司實習的時候,俄羅斯人對我這種工作態度表示不可理解。5、人与人之间的相处如何對我而言,因為有非常多被幫助過的事情,所以我還是蠻喜歡俄羅斯人的。問路的話對方都會停下來非常細心地做解答,如果順路都會和我一起走。我也沒有碰到過「光頭黨」之類的人。倒是醉鬼真的很多,所以2010年頒佈了晚12點到早八點商場超市嚴禁賣酒,今年又提前到晚11點。現在酒鬼都是早早買好酒,在大馬路上暢飲……還有樓上有人說地鐵裡面搶手機的事情在莫斯科,在我朋友身上都發生過,萬幸的是我從來沒有親眼看到過。地鐵裡面也有帶寵物上地鐵的,但寵物都非常老實,趴在主人旁邊一動不動。然後行車上來說,俄羅斯司機開車是我看到過最愛飈車的民族!!!沒有之一!!!大概因為戰鬥國家都是戰鬥力十足。晚上的寬闊大馬路上飈到120 OR 140簡直就太輕鬆,晚上出門就很容易看到有人坐在飛馳而過的車子裡面開心地亂吼……可是還蠻遵守交通法則的,不要被那些視頻所影響啊!哪裡都是車讓人、讓狗、讓貓、讓鴿子……老太太過馬路司機也會停下然後過去扶著過馬路。後面的車也不會暴躁地按喇叭……還有碰到過追尾之後,兩個司機就去買了杯咖啡然後在路邊喝咖啡聊天等交警=。=6、城市的建设和环境因為有電車軌道,所以路都很不平坦。但天空真的是要比國內透很多,因為樹多,公園多。隨便在地圖上指一下就有一個配備小噴泉和小叢林的小公園或者小廣場,路上垃圾桶也都很多。車也很多。但建築物就老舊破!除了環內有高大建築物,出了內環根本就是很落魄。各種樓蓋得也是歪七扭八,都不會沿著馬路建,都要歪一點角度,也不知道是為什麼。反正就跟中國沒差啦,大同小異。哦,除了不用科學上網。
首先我认为题目是个伪命题,咋们国家还号称社会主义呢,对吧。 的答案里,外国人登陆那一段和我的经历非常像。市役所的人对留学生和普通市民一视同仁,包括保险,医疗,市民福利等等,甚至我指出了我住的地方后,服务我的那个大叔还仔细地说,(我住的那个地方)如果来了台风,可以去哪里避难。。。另有一件小事令我印象深刻第一天到日本,老师带我们去学校边上的家乐福买点东西,进门我们问,请问在哪里寄包?老师反问,什么是寄包。待我们解释之后,他说:“没人能默认你是个小偷”其实我们的权利就是在这种很小很细节的地方,一直在被践踏着。
谢谢大家能给赞让我小小满足了一把存在感,11月8日双11血拼前来更新一下========================================德国翻了一遍居然没有人写德国,那就忍不住补答一把。一、航空今天8月3号,13年前的这个时候刚到德国落脚,斯图加特,机场和咱乡下那小机场一样,一个停机坪一个大门口,地板一样打磨得程亮,2000年国内飞机还算富人交通工具吧,空姐是一个赛一个的漂亮,这汉莎公司的空姐怎么一个赛一个的壮,飞机出事抱着她应该很有安全感。空气这天空和上海那种蒙蒙的忧伤不同,这里一抬头满眼的星辰,嗯,空气不错,到处都是树,就地上画的线也太忒多了点...交通
坐上朋友的车,副驾驶,上来赶紧先扎安全带,不扎安全带的罚款50马克算司机的(合rmb汇率1:4左右,相当200元),朋友下午加油出来,发动了才扎安全带,被加油站蹲点的警察直接罚了,记忆尤新,上他车的都义务宣传一回。二、中餐
接下来一个月就住在这个朋友工作的中餐馆里,他和老板是十多年的朋友,老板八几年的时候就是广州某国营酒店掌勺,对我们叮嘱的事就是“垃圾不要乱丢”和“有带榴莲的话赶紧吃了”,这两个都是警察会上门的事情。 榴莲是另外一个故事了。垃圾分类垃圾要分四种丢,垃圾桶4个颜色,(玻璃制品、衣服、电池等不属于这4个普通分类中,有专门丢的地方,玻璃制品再分三种,衣服鞋子等也要三分)收垃圾人员会每天检查,丢错了房屋管理员(只要是楼就会设这个岗位)会上门教育,有30%可能被市政提高下月的营业场所垃圾费,假冒色盲文盲不会不知道怎么丢垃圾的有可能被送体检和人民学校接受教育,费用自理哦,亲三、体制对生活的影响
生活很自由,政府办公楼随便进,门口没大盖帽站岗查“姓甚名谁家里几口人几亩地几头牛从哪来打哪去几个孩子吃没吃”,这些要自个领表填好了排队告诉他们。出于对外来打工上学人群的监管,政府办公室会很担心我们的安危,如果在他们的记录里查不到户口等级证明的话,他们会打电话给外管局、出入境,为了保证我们不会“迷路、被黑心老板骗去打黑工、不懂规矩”等人身安全问题,他们会顺手冻结银行账户,确保人丢了钱不丢。法律条文奇多,各类生活注意事项和相关法律条文都可以在政府办公楼里找到,各种各样的免费小册子,用德国人的原话“自由是靠法律和严格执行来保证的”。所以题主如果想来德国享受「自由的空气」,请先适当了解当地法律法规,否则很容易被送到相关部门接受当面、图册或视频再教育。除了政府明文规定的,生活中还有很多细节也是约定俗成的,比如打电话的时间,握手的细节,洗澡后等家庭生活卫生,不注意都很容易被人敲门,然后一阵语重心长的30分钟。。。四、衣超市的衣服和鞋子款式奇丑,不过非常耐穿,一朋友刚来德国时,语言不太通图方便在超市里买了的篮球鞋打篮球兼踢足球,基本每个周末风雨无阻,也经常用来跑步,一直想故意穿烂后,换双漂亮的小钩鞋,可惜用了两年半还是不见坏,他的原话:“可惜搬家后再也没见过它,要不再穿个3,5年不成问题”开放市场的好处,就是在哪都是差不多的牌子,最早是瑞典班尼路 H&M,很快西班牙班尼路 ZARA也开始遍地开花,ESprit、tommy hilfiger等大众品牌到处都有。亚洲游客圣地非 Metzingen 镇莫属,hugo boss 5欧一件T shirt、低过百欧的衬衣、百来欧的西装,各种正装惊喜价,因为太惊喜了,所以常能看到同胞不排队更衣室就就地宽衣脱裤开试,涨势良好的啤酒肚和结实的腰间小黑包,也能让各国血拼团队惊喜一把优秀的天朝经济。周围 Bally,Burberry,Diesel、Ralph Lauren,不过没能见到那种 “这个这个不要,其他的包装好,都要了!” 的戏剧场景真乃一大憾事。食晚上8点所有的店都关门了,中午还要关门睡个午觉,周末只开个上午,后来经济不好营业时间有所延长,不过周末前不存点粮,那就只能打秋风了,这个是只来住一两星期或是五六星期无法体会的,因为暂住人可以很轻松下下馆子,常驻人口没固定收入前牙根怎么咬都不轻易出去奢侈一顿或打的的,麦当劳和土耳其肉加膜为主要街边食品,KFC基本大点的城市才有一家。德国菜能谈上好吃的个人觉得就 柏林的香肠、慕尼黑的猪脚,其他好吃的基本都是意大利、西班牙和希腊餐馆,德国人自己也很无奈的自豪:“我们的菜欧洲第二难吃”。住
非常赞同 的回答,中国真的是世界上最安全的国家。最起码你晚上可以走夜路。在上海读书时,和女友大街上晃到两点都没有安全上的担忧,德国10点以后没车就不建议出门了,尤其是女生,中国女生那么exotisch,看起来很好吃的样子,当然主动出击的不在此讨论之列。晚上街上会有很多流浪汉主动出击要钱了,街上车少经常会有激素刺激的年轻人飙车,开着大喇叭对路人吼一嗓子,尤其喜欢对外国人,喊什么的都有,打招呼的,调笑的,粗口等,如无特殊技能人士不建议还嘴。例子:刚到那会在东德某小镇zittau(15分钟就能走完的城镇,后来因当地学校非常容易发录取通知书而成为留学热点),就发生过一个黑人还嘴,被三个新纳粹的年轻人上门“教训”,打斗中一名年轻人被刺死,没错,上门动了器械,黑人哥们技术了得,据说只是轻伤,法官判其正当防卫,案件结束后不久,当地人民大游行,控诉黑人哥们下手过重什么的,游行弄得很大,警方派了直升机维稳,一个县大小的地方游行动用直升机,可见当时警民情绪都很激昂,后来没办法,这黑哥们只能转学走人,这件事只在地方媒体报道过,当时德国大环境是“引进国外高端技术人才”,这样排外的事情自然走不出村口。五、媒体bild应该是德国发行量最大的报纸之一,上面有各种各样的消息,和米国紧密团结的国际形势,悲催的中东和待拯救的亚洲,各类明星偷情信息海滩裸照私生子最新动态,balabala,以娱乐大众指导思想为己任。西装革履男、忧心天下者、民主自由人士喜欢der spiegel等高端客观杂志,上面有各种各样你所不知道的消息,和米国更紧密团结的国际形势,更悲催的中东和更待拯救的亚洲,各类明星偷情心理分析、海滩裸照炒作效应、私生子最新道德动态批判,balabala按很多德国导师同学朋友邻居的说法是,新闻只能信50%,甚至50%都不到,要学会自己看历史看周边消息判断,自己去得出这个事件的大概,虽然不完全是事实,但也比被媒体洗脑好。不过媒体很喜欢骂政府,例如pro7晚上有个Stefan Raab就经常拿政界开刷,民间很有名,以前还采访过周新驰,嘴上不饶人是此人特点,被很多人起诉,传说私生活中常被各类物件问候身体部位~~有兴趣的可以看看这个:关于吃狗肉的问题,周新驰的回答太赞了。前面提到过的bild报纸就曾经杜撰在德中餐馆销售狗肉,造成很多年中餐馆生意惨淡媒体对中国大陆的宣传在报纸和电视上关于中国的新闻基本上是:破坏文物,破坏环境,道德败坏、卫生条件极其低下,暴死几率高、各类天灾频繁威胁、社会不安定、德国企业在华投资全面巨额亏损,亏损还要继续投资,继续送钱给中国人民使用,这是一种什么样的精神啊。嗯,各国新闻报道它国情况都是水深火热的,小伙伴们都懂。。。六、中国文化关于中国的电影看过最多的是:大红灯笼,红高粱,苏州河等。香港的有重庆森林,春光乍泻。日本有很多虐恋,sm的电影也会在深夜放。可能受大环境影响,只要是说政府坏话的电影都有不错的收视率~~大部分的年轻人还是知道北京上海西安的,这个和我们一般人都知道柏林慕尼黑法兰克福差不多,偶尔也会有人问,你们中国男人怎么没辫子了,女人没小脚啊,比例不高,生活这些年被问过20来次这样,仅次于:“你们读完书就回国吧!”(土耳其移民潮对不少人造成了童年阴影啊)二战教育非常好,德国年轻人哪怕被人骂得再厉害也没见过动手的,历史上可是以热血好战闻名的日耳曼民族啊。 貌似是封杀一切和希特勒有关的言论,不过在一些书里面对希特勒发明的:幼儿园、高速公路等还是给予肯定的!----------------------------------------11月8日更新
记得在纽约遇见来自法国的小伙,说对美国的消防车的反应大赞,觉得美国的月亮格外圆,然后同屋人告诉他防火局就在我们旁边
其实突然呼吸到新鲜的空气时感受并不是很明显,但是在有新鲜空气的地方呆久了,突然回到原来的地方时,会感到很呛鼻。
第一次自由行出国去的泰国,觉得好热。。。另外就是上网不用翻墙,环境也超好。人很和蔼,会英文不会英文都可以很好的交流。曼谷的交通也超级堵,因为是佛教国家,人和人很友善。环境因为热带下雨多,清迈、曼谷和大城给我感觉都很干净。第二次出国去的朝鲜,环境很好,不能带手机,导游前后防着你单溜,去安排好的地方参观,30前的中国。相比较,印象比较深的倒是一个中国下的港澳台,同样的华人血统,环境很好,上网便利,政府公务人员很和蔼,办事效率很高。觉得台湾人的人情味更重点,不过香港和澳门问路的时候,当地人也很热心。第一次去香港的时候觉得这是个后现代城市,楼太密了。台湾的整体感觉很均富,最小的乡村都有便利店(超商)和国小。去的地方写的游记不多,今年的台湾行写了一篇,里面大体是一些个人观感,和这个问题还比较相符。就贴过来,原文链接在下面。中华民国,对于绝大多数建国后出生的大陆人来说,只是个历史概念了。民国,仿佛就是那些泛黄的旧照片,是那片挂在南京总统府里做背景的国旗,是上海外滩、天津解放北路那些的金融古建筑,是曾经军阀混战、抗日救亡时期叱咤风云的人物故事。但其实民国还有一个现实版本,有个地方,它保存、继承并发展着民国,21世纪如果历史还在民国中,中国会是怎样的光景?台湾,最后一片被定格的民国版图,向大家述说,中国人在经历殖民、集权、民主之后,会有怎样的生活。这次旅途,遇到很多人,看到很多事,对于旅行、人生、国家和梦想,又有了一点不同以往的感悟,所以决定用不太擅长的文字,记录下一些不太成熟的想法。一 历史历史就是故事,所以不同的讲述者,呈现的是不同的版本,那天在看中国史年历时一愣,1912年开始的民国史还在继续,而我的教育记忆里那个旧中国已在1949年被新中国取代。同样在台北故宫,按年代排序的陶器、瓷器展对我触动很大,通过一件件逐渐精细化的物件,可以看到古代中国人对待泥土制品上一次次的进化,一回回的超越前人。从最早的石器时代简单陶器、汉陶的单色彩绘,到唐朝达到最高峰——唐三彩。又如,在汉朝发明瓷器后,宋代流行各式纯色官窑,明朝青花瓷打开了彩瓷篇章,最后清朝珐琅彩把色彩发挥到了极致,中国人的技艺在时间神奇的打磨下逐步纯熟。当把很多问题放到一个足够久的时间维度上考虑,就会突然能理清很多。比如“自古以来”这个国人熟悉的词汇,对于历史来说其实禁不起推敲,这些只是政客为了领土争端用来自我掩饰的皇帝新衣。无数次,我被告知,自古以来,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直到那天在诚品书店打开一本,台湾史可分为史前、荷西、明郑、清代、日治、民国6个时期。这片土地上,历史总是在一遍一遍的重复,明朝郑成功第一次将台湾收入中国版图而后这里成为明朝最后一个据点,清朝直到康熙年间才并入;日本甲午战争后殖民台湾50年后,直到二战战败才又划回民国,而如今台湾成为了民国的最后一个据点。这里简要说下日治时期,那一段日本将台湾当成本岛来建,甚至有些规格高于本土,比如城市规划、电灯配备,国民推行日式教育,二战后期也有台湾人作为日本兵参战的经历,甚至今天的民国台湾还有许多抹不去的大和影子,城市人性化的规划、台湾人甩开大陆(甚至某种意义上包括香港)的超高素养、金瓜石的日式宿舍和太子宾馆,这也就不难理解海角七号在台湾的大红大紫,也使民国成为东亚、东南亚曾被日本侵略殖民过地区唯一对日本友好的国度。两岸历史的真正区别从1949开始,现任民国文化部长龙应台的值得一看,对台湾现代史感兴趣又不想太深究的可以试试读,虽然被部分阉割,但主脉落还在。家住宜兰的台湾好友说当时蒋公(台湾人对蒋介石的敬称)来台湾主抓两件事,一是建警察署,一是建国小,所以今天我们即使旅行到最偏僻的离岛和村庄,7-11和国小是一定可以看到的标配,均富这个被社会主义一直作为目标的口号在一个个资本主义实践中得到更好的诠释。台湾早年也是国民党一党集权统治,直到上世纪80年代蒋经国先生开放党禁、报禁;在同样的时点,两岸同时启动改革,但行动者的胸怀和理念区别,一个奔向了华人世界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民主化大道,一个迈向经济腾飞、道德却开始沦陷的中国特色。如今,在被誉为最后一次改革机会的这个十年,操刀者的胸怀和理念希望能看得更远,为了民族,为了国家,而不要仅仅为了某种固化的组织。二 地理地理本文主要指自然方面,古称风水。台湾,当年葡萄牙人唤他“福尔摩沙”(“ILHAFORMOSA”,意思是“美丽之岛”)。面积36,193平方公里,比海南略大;2013年人口23,33万。东北西南走向,东临太平洋,东北邻日本琉球群岛,南界巴士海峡,与菲律宾相隔约300公里,西隔台湾海峡与福建相望,最窄130公里。人口主要集中在西部,东部仅占4%。汉族98%;少数民族分为阿美、泰雅、排湾、布农、卑南、鲁凯、曹、雅美和赛夏等9族。因为位于太平洋与亚欧板块交接处,属于环太平洋地震带和火山带。高山和丘陵面积占全部面积的三分之二以上,最高峰玉山海拔3952米。北部为亚热带气候,南部属热带气候,降水量多在2000毫米以上。自产能源少,大力发展核能等新能源,水力、森林、渔业资源丰富。农耕面积约占土地面积的四分之一,盛产稻米,台东米质最好。主要经济作物是蔗糖和茶,水果种类繁多,花卉产值可观。森林面积约占全境面积的52%,樟脑和樟油产量约占世界总量的70%。因地处寒暖流交界,渔业资源丰富。发源于西北太平洋的热带气旋也因经常光顾这里得名“台风”,台湾是个中央山脉,四面环海,水量丰富的地方,造就了几乎每个市县都是山海相连的旅游圣地。以上数据部分主要来源百度及维基百科。介绍自然背景,其实也是为了更易理解一个国度,很明显台湾是个岛国,不难联系英国、日本人多地少山多的同类海岛国家,慢慢体味出英国不加入欧元区、日本人偏执心态的深层次物质缘故。旅途中,宜兰好友谈到一个观点,一个国家只要地方够大,人不多不少,政府不那么操蛋,达到富裕就很轻松,比如法国,就是个被上帝眷顾的地方。为了便于理解,这里简要列举下,有兴趣者可以继续分析研究。国家 面积(万平方公里) 人口(万人) GDP(亿美元) 人均GDP(美元)美国 963.14
49132 中国 965.90
5452日本 37.78
46188德国 35.70
43448俄罗斯 1707.52
13213巴西 851.20
12544印度 328.76
1437法国 54.70
43097加拿大 998.47
51867英国 24.48
39559澳大利亚 768.69
69992意大利 30.12
37827 民国台湾 3.60
20320同样的地理构造,也拉进了日本和台湾人的距离,超多的火山造就了日式泡汤文化继续盛行,同样的地震带考验着建设者的业界良心。那天在台北101楼下,看到了很多佛教信徒在给雅安地震遇难者祈福,经历过同样的灾难才会有更深的理解。对于大陆,地方足够大,人口充分多,那就希望政府继续做好自己该做的事,而不要仅仅为经济继续打造穷山恶水不适宜人类居住的厚德载“雾”了。三 人文人类,如今这个星球的不二主宰,从诞生之日起就开始改造地球的面貌,而其中更精彩的人与人的博弈,这就形成了社会。达尔文在《》中首次揭示了地理隔绝对于生物进化的影响,浅浅的台湾海峡使两岸相隔60余载,同根同源的中华文化也呈现出同源性下的差异性。首先体现在文字上,一个继续沿用正体中文,一个为了提高全民识字率推行了简体中文。在某些词汇尤其是外来词汇表达上也渐渐有些差异,如化妆室和卫生间、饭店和酒店(台湾酒店指色情场所)、网路和网络、软体和软件、雪梨和悉尼等。而文化素养上更多体现的是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文明差距,在台湾,礼貌用语的习惯性使用,排队秩序性无处不在,乐于助人的浓浓人情味。那天,在淡水搭一对恩爱夫妇回台北的宝马车上,聊起他们这些年在大陆的旅行,对于大陆驾照把关不严、排队全无秩序印象深刻,尤其对于动物园用活体动物喂食老虎这种行为表示会对儿童教育产生极大的不良影响。同样在问题的处理上,也体现了两岸当政者不同的思维模式,现在台湾随处可见的机车在大陆大城市已全无踪迹,因为当年为了解决机车党抢包问题政府拿出了最擅长的禁令;台湾,前些年一度猖獗的汽车盗窃问题,政府采取了严查二手车及汽车配件市场原始证照审核的方式,堵住了赃车销路,问题也得到了迎刃而解。1949年,台湾本土居民约500万,民国政府带去约200万,各大军种在台湾形成了眷村文化,本省人和外省人的融合也曾经历了几代人的艰难历程,现如今,问到台湾年轻人,头脑里也没有了相关固化标签,更多的认同自己是台湾人的身份。不过这200万的大陆移民,造就了台湾成为现如今中华小吃圣地,全国各种风味,加上本地改良,翻开任何一篇攻略,打开都是满满的美食推荐,还不过瘾,可以读读《》、《》。所以即使你对别的景色文化都不感兴趣,只是一个合格的吃货,那么台湾绝对也应该是你行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站。台湾满大街的各种芋圆店都比鲜芋仙好吃数倍,一个街角一家饮品店让吃货觉得这才是人生。这里整体物价水准和国内相当,比一线城市还略低。繁华商圈,很多街头表演艺人,很少发现有行乞现象。居民收入方面。一般工作几年的年轻人月薪大多在4-5万台币(1:4.8,一般在1:4-1:5之间),大约1万人民币左右,和国内一线城市也没有太大差距。住宿,青旅床位价格多在500台币,民宿、饭店价位大约1500台币能够搞定。在人口密集的西部交通相对方便,高铁、台铁、公车,台北和高雄有捷运线(地铁),自行车道规划合理,机车代步也很方便。东部公共交通相对落后,旅行者一般可以包车、租车等方式去一些没有公共交通工具的景点。整体来说,台湾人的宗教信仰延续着华人的多神论及功利主义的宗教观,妈祖、佛、道、儒、基督、伊斯兰教都有很多信徒,更多人是都会拜拜。做生意者,也会初一、十五两次在店门口烧纸钱,拜拜各路鬼朋友,祈求生意兴隆,在垦丁,恰逢十五,就有幸目睹到了家家商铺生火的场景。这里单独再说说台湾的年轻人,顺便提及下民国丰富多彩的夜生活。现在的年轻人在全球化和网络文化的冲击下,越来越有趋同性,台湾也不例外。比起父辈,他们更认同台湾人身份,没有了本省和外省人概念,更多地使用国语,台语发音越发不标准,因为日本动漫的影响更喜爱日本。年青一代加入了全球化的网络文化,更多的使用Google、Facebook、Youtube、Line,喜欢看大陆PPS上的免费日本动漫和大陆综艺、古装剧,因为本土电视节目广告制作日益下滑,大陆的综艺古装电视节目,我是歌手、星跳水立方、甄嬛传之类在台湾很火。虽然全岛有170多所大学,但要进入台大、清华、成大、阳明、台科大、交大这样的顶级大学,升学考试竞争也很惨烈,其实东亚地区人多资源少,这里每个国家的学子为了精品的教育资源都要付出自己的不懈努力。进入大学后,夜冲(夜晚游玩)、夜唱(KTV包夜)是每个大学生的成长通道。台湾的夜生活十分精彩,各种小吃汇集的夜市一般要到晚上2点以后,24小时超商(便利店)标配到每个村庄,诚品敦化店24小时不歇业,夜店、Live House也是年轻人打发夜晚时光的常去之地。台湾因为人口相对较少,所以实行的全体男性公民兵役,过去需服役2年,现在已大幅减到1年。民国允许双重国籍,所以旅途中也遇到些拿着两本护照的台湾人,问及一位为何放弃澳洲3倍薪水回台做IT,得到回答是因为家人在这里,这里有家的感觉。所以,一直对祖国虽有不满但仍热爱,也许就源于这中国人流淌在浓浓血液中对于家的眷恋吧。四、国家如果豆瓣没有封杀这篇日志的话,这个话题可能会说的比较隐晦,在这里就深入一点好了。一个国家集权还是民主,本质上并没有很大的区别,民主和集权都是人类管理国家这种特别单元的方式或者说工具而已。集权的优势在于高效率,如果遇到一个英明的领导者,效果可能一日千里;而民主的强项在于权衡,方案大多是多方博弈的结果,结果是向着帕累托改进方向循序渐进。工具的最大特点是双刃剑,所以集权的缺点在于昏君当道时民不聊生,而民主的弱点则会常常陷入某种低效率的泥潭。如何打造一个运行良好的国家机器,需要的不仅仅是胸怀人民的理念,还有超凡的政治智慧。所以,美国建国简单几条宪法是撑起如今世界上唯一超级大国的基石,即使在九一一时当政的是不出色的小布什,国家仍然挺过了灾难。看过一种观点,如果小布什当天在世贸大厦废墟上发表鼓舞美国人斗志的演讲,他将作为一名伟大的总统被历史凝记。和今天的台湾人聊政治话题,他们对于民主化后上台的几位领导人,通常都归为政客。陈水扁当年激起人们对于穷小子当家的民国梦,但反贪腐的口号演变成史上最大的贪官;马英九先生更像什么都不会错的好好先生,没有国家领导人的激情。相反,对于放开党禁、报禁,进行十大经济建设使台湾作为亚洲四小龙腾飞的蒋经国先生,大多怀有好感,不过同样强调民主化是民主先驱不断抗争到一定时点,碰巧蒋经国打开了这扇门。同样的集权模式、同样的橡皮图章、同样的中产阶级逐渐增多,80年代的台湾对于今天大陆的改革有其相似背景和借鉴意义。但大陆和台湾最大的不同,就是盘子太大,所以许多方面的改革采用摸着石头过河的渐进模式。2017年开放香港直选,在最发达的几个直辖市先行先试各种民主或是集权改良模式,盘子足够大也预示试验模式可以足够多,希望主导改革的两位博士领导人胸怀里装的真正是人民和民族,而政治智慧也足够高明。国家统一是个应该着墨的话题,记得看《》时,当年明月在后记中叹息以史为鉴是不可能的,因为即使技术、时代在变,人没有变,人性的弱点没有变,历史总是在一遍一遍的重复,所以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台湾按这个逻辑早晚还是会统一的,当然更长的尺度上衡量也将又一次分开。下次统一的结局是固定的,那就是时点的问题,我是给不出一个时间表的,但觉得至少要大陆的国家政权、居民素养到台湾人觉得可以接受的程度,到大陆开出的合并优惠条件使台湾人民觉得满意。跳出一个国家的框框,宋鸿兵在最新一本《》中,引用欧洲德、法跨越世代恩怨打造欧元挑战美元霸权的例证,说明亚洲想要真正引领这个世纪,必须东亚、东南亚各国领导人拿出更多的政治智慧,坦诚解决历史问题,打造真正的亚元。所以,看待问题跳出简单的民族、国家,本着自己的出发点,每个问题都能有其可行的解决方案,只是实现的路径需要操刀者的胸怀、勇气和技巧。不是每个领导人都是伟人,伟人的集权可能富足,而平庸者的民主可能在某种意义上更加伟大。五、人生人生就像是一场旅行,在乎的不是目的地,而是沿途的风景,和看风景的心情。当年,一直觉得恰如其分的表述了人生和旅行的关系。就个人而言,人生观需要理解的第一个关键概念,是生死观的问题,如何看待死亡,如何理解万物都有始有终,是踏上人生漫漫长路要过的第一个关卡。人生,如同旅途,有始有终;其实小到生命,大到民族、国家、地球、宇宙,有了终点的概念,才会思考存在的意义。很难想象一个永生的人,如何探讨活着的意义,比如《》里的约翰。而人生的意义,是个见仁见智的问题,于我就是在生命的任何一个时点终止,可以安心地离去,没有遗憾。这次旅行,只是在一月前办入台证时看了些攻略,然后就采用了随遇而安的方式,永远在一天晚上才决定下一天的目的地,基调只是故宫、太鲁阁、垦丁三个点要玩到,有点《》里的感觉。旅途中,一直在看《》,里面把阅读划分为3个目的:信息,知识和娱乐。其实旅行一样,你是为了什么来旅行,造就了不同的行为模式。做好详细的计划,在我看来更像是寻宝游戏,而抓重点的随遇而安有时才体现不期而遇旅行的快感。在台大,宜兰好友帮我物色了一个共同踏上这次环岛的游伴,她叫磊磊,加拿大籍华人,8岁石家庄移民,马上将在多伦多投行工作,半年间隔年,开始东南亚、东亚地区的独自旅行。旅途中,我们一起聊中加文化差异,聊她在柬埔寨、老挝、马来西亚、新加坡和香港的见闻,一起在台湾遇到各种神奇有趣且友善的人物。这里随意选取一日我们的行程,前一晚决定去九份那个山上小镇看看,9点搭台铁,在火车上遇到一行去拍摄野猫的人,推荐我们去九份、金瓜石和基隆一线。路上,一边看看Lonely Planet的简介,遇到热情的在地人(本地人)、心仪的帅哥也会攀谈几句,最后在基隆的炮台遇到当年黄埔军校毕业的国民党老将军,美食就是挑选夜市上店铺排队最长的跑去试试………旅途那么奇特,人生其实一样。一路,我们搭车、骑机车、脚踏车、轮渡、高铁、台铁、绿皮火车、捷运,遇到大陆各省市的人、法国人、日本人、韩国人、各地台湾人。磊磊在香港曾参加了10日静坐活动,就是10天不许和任何人交流(言语、手机等)。6点起床,除去吃饭时间,就在一个大房间里做静坐直到晚上。活动的主题是“Face the reality, Focus on the moment”。当一个人静下来时,就会自己面对自己,抛开所谓的世俗标准,才能真正的理解自己。知道腿痛的滋味,才会隐忍,坚持。认清现实,才能活在当下。目前还在亚洲晃荡,以后去了欧美,再感受下楼上各位描述的种种感受吧。
前面都好多答案了,按知乎的操性能看到我的答案的能有三位数就谢天谢地了,不过还是写点吧。因为毕竟奇葩。第一次踏入美帝腐朽的资本主义世界,在酒店放下行李后,迫不及待的冲出门,怀揣着美好的愿望和梦想,去呼吸那第一口西方自由的空气。第一眼映入眼帘的是:俩黑人兄弟在酒店边的十字路口,用娴熟的中文吆喝着 你好!瞧一瞧!再细看一眼,这俩小哥推着一小车上都是盗版光盘。。。最显眼的位置摆着甄嬛传。。。。。。。甄嬛传啊!嬛传啊!
传啊! 啊!我tm找谁赔我三观去!!!!!!时间再久一点,发现闯红绿灯,随地扔垃圾,公交地铁里大声嚷嚷,约好的时间不守时,分配的任务不认真,政府办公办事拖沓,等等等等。其实哪都差不多。国内是不咋地,但是西方也绝不是天堂。最后给有志去美帝的知友一句忠告,第一印象很关键。如果没去过美国,第一脚千万别踩进纽约的chinatown 或者flushing。。。切记切记。。跟国内城中村似的。
我在比利时布鲁塞尔生活了两年,这个帖子我一定要写一些东西布鲁塞尔是欧盟的政治中心,欧盟总部就在我家10分钟的地方。欧洲大部分政客(在哪看到过约70%)都集中在这个城市,来自不同二十多个国家,很多会议都要在这举行。由于靠近政治中心,就讲讲政治吧政客:政客最好分辨了!一身西装,头发整洁,穿着高级的硬底皮鞋,能说3-4种语言,表达能力强,眼神尖锐,聪慧。社交能力也强,能够迅速的和各种政治家打交道。和很多政客打过交道,才认识到什么叫做精英人才。作为欧洲人,很多人英语口音不好,但是说的词汇却非常高级和专业。基本上什么话题都有自己的想法,而且听起来非常内行。一些政客在学中文,因为意识到中国的强大,中欧合作英文的重要性。而中国的官员很少主动英文,除了之前学过。欧盟:大家可以直观的去搜一下欧盟的主页,可以体验到什么叫做“政务透明”。是的!他们的所有资料都翻译成十几种语言,每年都在更新,从教育,环境,经济,农业,福利等等。有着非常大的数据支撑,社会科学是用非常科学的手段进行研究,对比,试验,修改的。我参加了2012年欧盟20周年纪念日,那天欧盟向全体民众开放。我进入了欧盟的大楼,里面的设施非常先进,大厅公共场所放满了展台,上面放着宣传资料。还有很多政客使用的工具,比如投票器,观众们可以亲自操作,体验一下这种投票方式(非常人性化,而且隐蔽,别人看不到你的投票)。我进入了会议室,亲自体验了欧洲几百名政治家开会时的座位,同声传译的耳机和耳麦非常先进。通过小测验的方式,我拿到了非常多的纪念品,包括一个包。包上写的一行字,让我触动非常大:Every citizen of the union has the right to move freely欧盟区的每个成员都有权利,自由地移居当时国内新闻都是北京对外地城市人口限户口,限这限那,顿时让我有一种自卑感。在中国,人的命运在出生的时候就被定了言论自由:在一次外国人聚会上(布鲁塞尔外国人很多,不会当地语法语,需要社交)。遇到一个芬兰的政客,金发碧眼,长相俊秀。他主动和我搭讪,没想到聊天后,发现这么帅的人居然思想这么深刻。我问了他一个关于网络封锁的问题 "如果网络上有邪恶的人编写的假消息,故意侮辱政府或者国家形象,有可能造成负面影响怎么办?你们的政府难道不管这样的帖子吗?” 他是这样回答的“这样的帖子很多,而且没有必要去删,民众需要有了辨别真伪的能力,知道如何去查找真相。几个主流媒体的新闻内容和报道都有着数据和事实支撑,人们不会去相信一些没有证据的帖子,这样的话这些有害帖子并不起作用"。我突然惊醒了,是啊,我从小看的新闻里很多都是假的。以至于中国网民更愿意去相信网上的段子,也不愿意去相信新华社人民日报这样的官媒。政府公务人员:简单说几句,政府公务公开化,所有的手续都可以通过网络,或者现场领取打印资料去了解。避免了很多询问的过程现场办理的时候,只要按照正规手续来办,一般都不会有问题。不存在打印需要交费这种恶心的事环境保护,设施建设欧洲的城市很多看上去都很土,不现代化。其实是因为他们没有必要去建高楼,人口少建那么多高楼为什么?很多房子都已经住了200-300年,没有任何问题,而且这些建筑的美学非常值得保存。布鲁塞尔这个城市被划分成了十几个区,每个区都有着较高的自治权,区里的主席是被民众选出来代表这个区的发展,他们上台前的竞选就表达了自己未来的计划,比如建公园,幼儿园设施等等。每个公民都有这非常大的政治参与权。自己交出的税,也必须花在自己身上。
正因为是"自由的空气",所以不会有神马特殊感受。然而,当你缺少空气的时候就会感到不适。还是那句话,对于习以为常的东西,只有失去的时候才会发现价值
第一次在知乎回答,表达不好的地方请见谅。
先交代背景:我从国内西部一所C9学校毕业,大学属于那种只管学习不问时事的那种,毕业后先去国内第一个商用核电站工作,后因311事件核电被打击辞职去供电可靠性全国前三的某个供电局工作。总之,大学时代思维固化,工作后在体制内,被洗脑很厉害。
我哥属于那种有理想有追求的人,毕业国内排名前三的大学,在新加坡读博,今年毕业,我去新加坡参加它的毕业典礼~~废话有点儿多,回到正题。
到新加坡后,我哥带我去新加坡圣淘沙游玩,看完海底世界到了傍晚,去海边看烟火表演什么的。表演开始前,我去海滩玩耍,结果被一条大约10公分长的小死鱼扎到脚背,扎进去三个鱼刺,非常非常痛。我哥带我去公园急诊室包扎,工作人员询问情况后显得非常紧张,一位工作人员去现场看死鱼,一位大约40多岁的急救员用加了消毒液的热水给我洗脚,用他手给我洗。因为要用高温泡出毒素,又怕高温烫到我的脚,他一直用手试着水温,并且和我聊天让我放松。急救室的负责人马上叫了新加坡中央医院的救护车,让我去医院治疗。当时想中央医院的医疗费应该很贵,只不过被鱼刺扎了一下,要不就不去了,包扎一下就行,圣淘沙说他们负责所有费用,不用担心。又问,去医院看不了表演啦,票预约了今天的表演还能不能退,因为票是在网上团购已验证,不能退,但他们会送四张票(我爸妈听到我要去医院也没心情看表演了),以后可以来看。好吧,这公园负责的让我感动的都快流泪了(特别感谢给我洗脚的急救员大叔)
大约洗了二十分钟,中央医院的救护车来了,一辆奔驰高级救护车和一辆开道的摩托车。到了中央医院,圣淘沙工作人员给挂了急诊号(一个号500RMB,资本主义医疗真贵)。经过初诊,主诊,泡脚伤口清理,打止痛针、破伤风,抽血(看是不是神经性病毒),X光看鱼刺(已经被我自己拔出来了),然后在观察室观察一段时间,开药就出院了。说说医院的情况,医院环境很好,医院就一层楼,患者比较多,但非常安静有序,完全没有国内医院那种叽叽喳喳的声音。在第二次泡脚期间,水凉了脚又感觉很痛,表情不自觉表现出来,一个印度医生(不是我的主治医生)看见了,问我有什么需要帮助,那种问候给人一种很真诚舒心的感觉~我的主治医生也是一个印度医生,我的英语听力比较滥,听不懂他的英语,他用google翻译和我交流了一会儿,感觉效果不是很好后让一个护士当翻译(主诊室不允许家属进入,所以我哥没法当翻译)。这个医生好像是皮肤科之类的,当听说扎我的鱼是死鱼,怀疑可能有病毒感染,然后让另一个医生给我诊治。验血后排除神经性毒素,但不能排除其他病毒,让我住院观察。和他们说在新加坡呆的时间短要回国不能住院,他们整理了一个化验诊断报告装到一个信封里面,让我回国复检使用。在观察室问能不能和我哥说会儿话,他们问了哥的名字,就找他过来了,工作人员面对你的要求完全没有一点儿厌烦的感觉。最后拿了一点药,其中有止痛药,但止痛药伤胃,又给加了一个保胃药。
回家后依然有点儿痛,睡了一觉,第二天什么事都没有了,接着去动物园玩。
除了对这次痛并快乐的医疗印象深刻,新加坡的空气非常新鲜,菜市场很干净,各种新鲜鱼类,小区非常安全…
从新加坡回来后,开始重新学习英语,攒假期,准备以后多出去看看。
看到这个问题,虽然不是外国,而是香港特别行政区,但我的感受还是蛮深刻的。号第一次以游客的身份来香港玩,在香港看到了蛮多震撼的东西,所以当时写了这样的微博:或许你们不懂我对政治自由的渴望,在香港听到别人对我说“香港是个言论自由的地方”时,我差点哭了出来。从小到大,其实没有恐怖组织干涉我说话的权利,反而是亲人、朋友们总是好心地劝我不要说敏感内容,而这样的劝告越多,大陆人离言论自由越远。自己内心的恐惧比现实的政治高压更是灾难。于是,次年我申请来香港读书,在过去的一年,我有如下感悟:于是,次年我申请来香港读书,在过去的一年,我有如下感悟:今年1月15号无聊查了一下各地的空气质量:几个数据:香港沙田今天的PM2.5大概在24.8-75.4,顺德为86-219,老家湘潭约为156,美国纽约市中心是57。这样来看,香港的空气质量不错啊!其实香港百分之七十多的土地都是没有开发的,到处都是山林!每天在小路上跑步都怕吓着满路的麻雀。最后是今年6月的一天,我相信懂的人自然懂。【补充:那晚我们冒着大雨去公园散步了,据说当晚有十多万人都去公园散步了。那晚,我被雨水淋湿了,内心却从未如此干净。】最后是今年6月的一天,我相信懂的人自然懂。【补充:那晚我们冒着大雨去公园散步了,据说当晚有十多万人都去公园散步了。那晚,我被雨水淋湿了,内心却从未如此干净。】这都是我彼时彼刻地发在微博的真实感受,希望对关注此问题的知友们有所裨益,谢谢!这都是我彼时彼刻地发在微博的真实感受,希望对关注此问题的知友们有所裨益,谢谢!
都说了不是出国了,就是体制外啊。国这个概念有问题啊,TW认得是ROC不是PRC啊。有争议问题就搁置啊。。。但从国不国的绝壁会吵起来啊。。。就是不是我Dang领导的地方嘛。。。大家看看经历就好了。去了台湾新竹半年,小体验把体制外。回来觉得空气里都是灰,且干涩,眼睛耳朵迅速发炎。不过两周后就没啥感觉了。ps台湾东西真是难吃啊,刚去还新鲜,几周后真是吃不下去啊。。。厌食啊。。。太清淡了没胃口啊。。。一天一顿饭啊。。。掉了十斤多肉啊。。。人生中成年后唯一体重下45kg的时候呀。。。发现写的有点小跑题。重新写。1、人们的精神面貌干净整洁。感觉他们很注意自己的外部形象,学生老师职工甚至清洁工都是整整齐齐。这大约和地理环境也有关。(空气湿润干净,衣服不容易脏?)有点争执:我校bbs曾经热烈讨论过穿拖鞋能不能进图书馆,吵得轰轰烈烈。tw那边学生穿着人字拖上课非常多,大概因为气温比较高又潮的缘故。后来我上课也是踢跶着人字拖去~当然那边老师上课都是衣冠严谨+小皮鞋的。再ps一句,那边大学的清洁工好像是要招收一定比例的残障人士的。图书馆一个扫地的大叔腿脚不好,每次衣衫整齐的一拐一拐的扫走道,顿时有一种莫名的小感动。2、大众媒体给人留下的印象木有接触过。3、政府公务人员整体的感受温和有礼。只接触过教务处的工作人员。基本感受和上面去日本那几位差不多,都是令人泪奔的感觉。什么东西处理不了,马上电话喊另个老师(他们好像都叫*小姐,不叫*老师),以解决你的问题为主要目标。同时言语客气温柔甜美(台湾腔嘛又是软妹子)。帮忙完处理入学宿舍一堆破事后妹子满脸微笑的来一句:“欢迎你来tw玩哦~~希望度过开心愉快的一学期~”当时油头土面拎着一大包行李听到这句话真是内心一阵暖流。再想想在我校被教务处那位呼来喝去我真是 &_&算了不黑我校。4、公共服务的效率银行算不算。汇款的时候发现不会写正体字! 柜台帮着写的,态度友好。5、人与人之间的相处如何这个真不太好说。表面上倒还是挺客气的,实际上么。。。人么。。。哈哈哈。。。6、城市的建设和环境唔,这个感受太多了。城市轻轨非常发达,交通太便利了!有个转运中心,给的说明图上几种换乘方式线路那一个清晰明确。非常值得有地铁的城市学习。不少小店装修的风格各异同时又很精致,大概是追求小而美的感觉。想想我们着街上那都是万达,新马特百盛世纪金花千篇一律。日月潭,花莲的就tw而言非常有名的太鲁阁国家森林公园,还有渔人码头,淡水几个比较有名的景点我都去过了,首先让我小鄙视下这几个景点,真的也就那样普普通通,单就景点和大陆而言简直不起眼到爆了;接下来让我小惊讶下就这么几个非常普通的景点让他们做成了非常有名的旅游线路,背后的服务行业那真心是了不起啊。比如景点之间的线路连接,游客中心的各种体贴服务,旅游景点的小店几乎所有人员都是笑容满面,卖的纪念品独具特色(想想不是丑爆了的印着某某景点的印刷品而是非常漂亮的明信片),啊对了卖明信片跟前就不远肯定有能寄明信片的地方,文艺小清新范儿妥妥的。鄙人所在的城市(哎呀暴光了算了,就是出兵马俑那个)时不时传出宰客的消息,对游客那态度可以说是关门打狗一锤子买卖,守着这么好的资源就这么生生浪费了。在这之外除了台北特别繁华的地区,剩下的繁华程度并不能与上海相较,但是干净是肯定的。这个和气候也有关。某位在评论中提到了政治,小扯几句,绝对和谐。首先说明其实我个人属于政治敏感度相当低而且对之非常不热情的那种,具体实例是,在我班级这种只要交了入党申请书,过个两年就是党员的情况下,却懒得写长达万字内容空洞的入党申请书,所以依然是我班30人+中少数的不是党员的三朵奇葩之一 。= = 过去之后还是有twer向我表示了一定好奇的,言语非常之客气有礼向我询问一些基本的政治然后发现其实我对我朝形式也是一窍不同然后就哈哈哈了。然后刚好遇到那边大选,所谓蓝营绿营相争。tw的同学给我简单说了下然后我也没记清楚都有谁,真是惭愧啊。可以说下拉票。青天白日满地红的旗子插着满街。然后呢,比如某人要拉选票,街上就会租一辆卡车,非常缓慢的从街上开过,车头车身都是这位候选人的海报头像,车斗里都是统一服装比如蓝色或者绿色t恤,一边敲锣,一边打鼓的喊口号。电视的某个台也会持续的放某人的短片来拉票。恩,不厚道的说,前者这一场景在我老家经常出现,是为了某位去世的老人办丧事;后者依稀和当年的超女海选相似。所以感觉不知道是严肃还是不严肃啊哈哈哈~然后在101大厦,故宫博物院边,都有拉人入某个被禁掉的教会,发放宣传资料,拉标语,有人现场解释我当时真是好奇哈哈要了好几本回来看看。然后图书馆里有挺多劲爆的资料,总之是咱们这边看不到的,有旅美作家写的,也有他们那边的作家写的,内容绝对够反。。dong, 书店里的攻击咱的书也光明正大的摆着,我真是想买几本又怕过不了海关,这些大家自己体会吧。
看了大家的回答,自己也想说几句。我是在6岁第一次去日本,印象不是太深刻。那时在中国上过了幼儿园,在日本接着上幼儿园。在中国的幼儿园里,我很孤独,没什么朋友,有一个女生总是欺负我,掐我,幼儿园的老师也不太管我。但是在日本的幼儿园,大部分小朋友都对我很亲切热情,可能因为看到我是外国人,觉得很新奇吧。有几个小朋友特别喜欢问我有关中国的事情,也有小朋友喜欢邀请我去他们家玩。并且日本的幼儿园老师特别亲切友善,和小朋友玩成一片(不过具体事例我不太记得了,只有个大概印象)。日本幼儿园的活动也比中国幼儿园丰富许多,还记得给幼儿园养的动物喂食,切菜什么的,还有去公园远足,表演舞台剧。并且幼儿园结业时,有一个特别正式的结业式,每个小朋友都上台领到一个结业证书。并且每个人都有一个幼儿园生活的照片本,又大又厚,里面有小朋友们一起拍的照片,生活中的片段,老师寄语,甚至还有每个同学去了哪个小学等等。由于我是中途转入,照片本是后来加做的, 看得出特别精巧用心。后来也在日本上了小学一年级,同样很快乐,回国时全班同学为我送行,我可是大哭了一场,小学老师也同样组织同学给我做了一本画册留念,是每个同学画了一张关于我的画最后粘到一起(有人画我,有人画我和他本人,有人画临别挥手的场面,有人画奇奇怪怪的东西……)。可能有点跑题吧。不过对于从那以后一直到现在的我来说,日本都是一个让人感到安心舒适的地方。
"没人烦你“,一年来我在加拿大对自由的一种体会。
纯吐槽标题,话说,我倒是听说挺多外国朋友来了中国觉得满大街“自由的空气”。有人觉得能够随手扔垃圾很开心;有人觉得可以乱闯马路红绿灯很开心;有人觉得可以随处抽烟很爽;有留学生觉得可以在学校草坪上毫无顾忌地喝酒很爽;有个朋友没驾照,骑着没有牌照的摩托车,在北京不准摩托车上路的四环上溜了5个月,交警见着都不理他,他更是说起来就开心(一个月后,我跟他在香港一生态公园禁骑车路段踩单车被渔农署开了检控传票 &.& )总之很多人都觉得中国是个可以很不守规矩的“自由“之地,有很多想象空间,你说这种算“自由的空气”么...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杭州空气质量指数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