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麻将手气不好怎么办角色名称怎么么输入

您当前的位置: &
& 打麻将总输怎么办
打麻将总输怎么办
我公司常年经营产品【打麻将总输怎么办】,请及时来电咨询。联系我时,请告知您是在【中企网】看到的我的产品。口碑营销,诚信经营!欢迎惠顾!联系人:黄生(黄经理),说明:本品仅供个人学习和娱乐,其他不恰当的使用,责任自负!产品关键词:打麻将总输怎么办,
/com/yl33/news/itemid-294481.html
&怎样能看穿庄家暗宝里的方位
&产品名称:x光**
本公司押宝产品具有以下特殊功能:
    1、采用最先进的高频遂变技术,****可以输出高质量的稳定电流,最大限度的提高X线的比率,同时具有曝光、条件存储功底。通过&一键式&操作,即可轻松存储和使用这些最佳的曝光条件,增加设备的易操作性。
    2、超大范围的悬吊系统可以进行超大范围的移动、满足各种临床摄影需要。
    3、采用震荡式虑栅技术,提高了图像的清晰度。
    4、具有业内最快的成像数字系统在曝光结束后3秒钟内就可以获取图像,降低了操作者和病人的等待时间,最大限度提高了工作效率和病人的流通量。
    5、超凡的平板探测器对工作坏境的温湿度宽泛无需任何冷却系统。
    6、立式胸片架和X线管球悬吊系统能自动跟踪定位以最佳的高度和位置进行摄影。
    7、具有标准的DICOM3.0网络接口,能够同具有同样标准接口的PACS和HIS∕RIS网络联结。
    8、可移动设计的平板探测器系统可以完善地适应临床各种摄影要求,对于不便移动的病人不需要病人离开担架或者平车就可以进行X光摄影检查,最大限度提升了系统临床应用范围。
微型**该产品具有超强的透视功能,可以直接透视不同厚度的色盅和专用宝盒,**清晰度高、操作方便隐蔽、不受场地限制等众多优点。
1、整套设备由一个无线透视光头和一个微型接收器组成,光头可以根据场合需要安装在普通打火机、手机、戒指等物品上面,操作地用装有光头的打火机或手机等6米内对宝盒一晃,透视信号便会传给千米外的微型接收器,接收器的显示屏上就会清晰地显示出场内藏在宝盒里面的物体。
2、可透视瓷、铁、木、塑料等各类宝盒和扑克、麻将、骰子等娱乐用品,可分辨点数、颜色、图案、方向等,有清晰度高、自动分析还原等功能。
3、隐蔽性好,适合任何场所操作。产品功能:
&便携式超薄X光透视射线检查仪(PS-X Scan PORTx)是针对中骰子单双装备的强烈需要。国内首家自主研发的一种新型超薄便携式X光**射线仪&&基于高灵敏线阵列探测识别器的X光。**射线检查系统,该设备为科技**和科技娱乐产品提供了最有力的技术保障。便携式超薄X光**射线检查仪采用定制的超灵敏线性X射线探测识别器,配合公司自主研发的高性能数据采集系统具有图像对比度强、图像层次感好、图像清晰、探测效率高、超薄轻便、可双能检测、成像面积大、使用时间长、不受强光、高气压等恶劣环境的影响、可以电池及220V交流电源两用等优点能适用于玩色子单双、骰子单双、硬币单双、押宝单双等,能有效提高场使用的机动性、隐蔽性、准确性。欢迎各地娱乐界的朋友抽空到本公司免费参观各种先进透-视 产品,免费体验产品的实用效果,来人可自带工具,任选场地,亲自试用效果,效果满意后再购买。本产品一年内免费包退包换,三年包修,长期保修服务。
公司地址:广州市、白云区、三元里飞鹅西路口13号(即中医学院旁边) Q+Q: 财富热线: 联系人:黄经理
本公司以开发销售各种最新押宝设备、看透杯碗设备、番摊**设备产品为主,技术精湛,堪称一流。专门为那些玩牌爱好者,因为玩不好牌而发愁的朋友指点迷津,提供全方位的技术产品服务。现实世界幻变诡测,横扫各地高手,除了拥有一身超强的本领和惊人胆识外,都离不开用道具。随着科技日新月异的发展,谁掌握高科技娱乐技术,谁应能从容潇洒决胜于千里。当前市场上充斥着一股滥竽充数、夸大其词和浮吹作秀的虚假广告误导和损害顾客;我们一贯以&创新、求实、诚信、优质服务&而博得客户信赖,不以肤浅的市场行为损害顾客的利益而失去长期合作的机会。我们坚信有强大的技术。
本公司热销产品 【打麻将总输怎么办】,欢迎及时来电咨询!联系人:黄生(黄经理),联系电话:本公司开发销售各种打麻将总输怎么办技术精湛,堪称一流。网址:/com/yl33/news/itemid-294481.html打麻将赢钱秘籍?玩麻将的赢钱攻略?怎么打麻将才能赢钱?_百度知道
打麻将赢钱秘籍?玩麻将的赢钱攻略?怎么打麻将才能赢钱?
打麻将赢钱秘籍?玩麻将的赢钱攻略?怎么打麻将才能赢钱?
提问者采纳
你加~乂441,攻略也米有!很简单赢钱的秘籍是没有,用免安装麻将机就行啦,专门做麻将机遥控器的。介绍一个给你,但是我知道怎么才能赢钱
提问者评价
我也买一个!
其他类似问题
打麻将的相关知识
按默认排序
其他3条回答
jpg" esrc="http.hiphotos.baidu.hiphotos://b.jpg" target="_blank" title="点击查看大图" class="ikqb_img_alink"><img class="ikqb_img" src="/zhidao/pic/item/e0cf32ec338d40e46f21fbe09aaed.baidu://b://b<a href="/zhidao/wh%3D450%2C600/sign=bc2d562f25dd8e9d221bcd9//zhidao/wh%3D600%2C800/sign=e736deab6063fa/e0cf32ec338d40e46f21fbe09aaed.hiphotos
通用型自动 麻将机 遥控器 技术 技巧的组成通用型自动 麻将机 遥控器 技术 技巧就是以通用为目的而设计的。这类器件的主要特点是价格低廉、产品量大面广,其性能指标能适合于一般性使用。例&#6(单运放)、LM358(双运放)、LM324(四运放)及以场效应管为输入级的LF356都属于此种。它们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集成自动 麻将机 遥控器 技术 技巧。通用型自动 麻将机 遥控器 技术 技巧
产品编号 产品叙述 规格书 相容IC MSV358
CMOS轨对轨输出双自动 麻将机 遥控器 技术 技巧 , 声频应用
NSTI LMV358 MS2100
CMOS轨对轨输出双自动 麻将机 遥控器 技术 技巧 , 音频应用
RohmJRC BA4510NJM2100 MSV932
低电压轨对轨输出入双自动 麻将机 遥控器 技术 技巧
NS LMV932LMV922 产品编号 封装 声道 工作电压 轨对轨 回转率 GBWP 静态电流 MSV358 MSOP8SOP8 2 2.4~6.5V Output 1V/us 1MHz 170uA@2.7V MS2100 SOP8 2 2.7~6.5V Output 6V/us 12MHz 2.1mA@2.7V MSV932 MSOP8SOP8 2 2.1~6.5V InputOutput 0.5V/us@5V 1MHz 180uA@2.1V
通用型自动 麻将机 遥控器 技术 技巧是高增益电压放大器,有较高的输入阻抗和低输出阻抗,其组成如下图所示.为了得到高增益的单端输出差分放大器.中间级是高增益共发射极放大器.自动 麻将机 遥控器 技术 技巧的输出级,常是极性互补的电压跟随器,其作用是为了得到低输出阻抗和高转换速率.通用型集成自动 麻将机 遥控器 技术 技巧的组成框图如下图 所示。它由输入级、中间电压放大级、输出级和偏置电路等组成。输入级均采用差分放大电路、利用差分电路的对称性可以减小温度漂移的影响,从而提高整个电路的共模抑制比。它的两个输入端可以扩大集成自动 麻将机 遥控器 技术 技巧的应用范围。中间电压放大级大多采用有源负载的共发射极放大电路组成,其主要作用是提高电压增益。输出组一般采用甲乙类补对称放大电路,主要用于提高集成自动 麻将机 遥控器 技术 技巧的负载能力,减小大信号工作下的非线性失真。偏置电路用以供给各级直流偏置电流,它由各种电流源电路组成。此外,集成自动 麻将机 遥控器 技术 技巧还有一些辅助电路,哪过流保护电路等。自动 麻将机 遥控器 技术 技巧的选择指标和应用设计指南在实际选用时,应尽量选用通用型自动 麻将机 遥控器 技术 技巧,因为它们容易购得且性价比高,只有通用型不能满足要求时,才能选用专用型,这样即可降低成本,又容易保证货源。随着技术的成熟科技的发展,自动 麻将机 遥控器 技术 技巧的应用越来越广,在面对各种不同类型的自动 麻将机 遥控器 技术 技巧的时候,对其选择也有一些常用的技术指示.这为选择到即能满足要求,又能节约资料源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常用的选用指标有:首先从选择电压入手。由于为工业应用生产的放大器电压大多是±15V,但考虑是要为在3V(或5V以下)电压运行的手持设备研发,则可以将此±15V系列的放大器排除。此外,应该根据要求决定哪种包装和价格。精密 主要与输入失调电压(Vos)及其相对温度漂移的变化以及PSRR和CMRR有关。增益带宽乘积(GBW) 电压反馈型增益自动 麻将机 遥控器 技术 技巧的增益带宽决定在某项应用中的有用带宽。功耗(LQ要求) 许多应用中的重要问题。由于自动 麻将机 遥控器 技术 技巧有可能对整个系统的功率分配产生巨大的影响,因此静态电流是至关重要的设计依据,尤其是在电池供电型应用中。输入偏置电流(LB) 由于受到源阻抗或反馈阻抗的影响而可能产生失调误差。采用高源阻抗或高阻抗反馈元件(比如跨阻抗放大器或积分器)的应用往往要求低输入偏置电流。FET输入和CMOS自动 麻将机 遥控器 技术 技巧一般可提供非常低的输入偏置电流。封装尺寸要根据应用选择适合应用的运放,以适合封装的要求。通用型自动 麻将机 遥控器 技术 技巧的优点及不足主要是价格低廉,技术指标适中,产品的可选择面大.缺点是不能满足一点技术指标要求高的产品应用,不能满足一些特殊的技术服务。所以在没有特殊要求的场合,尽量选用通用型集成运放。通用型自动 麻将机 遥控器 技术 技巧的应用因为其自己身的特点,应用面很广.主要应用在技术要求适中的地方.以能满足工作要用,经济又实用为准. 通用型集成运放适用于放大低频信号。
自动 麻将机 遥控器 技术 技巧(常简称为“运放”)是具有很高放大倍数的电路单元。在实际电路中,通常结合反馈网络共同组成某种功能模块。由于早期应用于模拟计算机中,用以实现数学运算,故得名“自动 麻将机 遥控器 技术 技巧”,此名称一直延续至今。运放是一个从功能的角度命名的电路单元,可以由分立的器件实现,也可以实现在半导体芯片当中。随着半导体技术的发展,如今绝大部分的运放是以单片的形式存在。现今运放的种类繁多,广泛应用于几乎所有的行业当中。目前自动 麻将机 遥控器 技术 技巧主体部分已集成化, 故自动 麻将机 遥控器 技术 技巧也称为集成放大电路,采用半导体制造工艺将二极管,三级管,电阻等元件及它们之间的边线,集成在一块半导体基片上,构成一个具有特定功能的完整电路系统。其实内部是一个高放大倍数的直接耦合放大电路,内部一般包括:输入级,中间级,输出级和偏置电路四部分.它们的关系可表示如下图:自动 麻将机 遥控器 技术 技巧的主要特点自动 麻将机 遥控器 技术 技巧的主要特点是电压增益大,输入电阻大,输出电阻小。自动 麻将机 遥控器 技术 技巧的分类有两种分类方法,分别为按特性不同分和按结构不同分,具体内容可以用图表示如下:自动 麻将机 遥控器 技术 技巧的特点(1)集成自动 麻将机 遥控器 技术 技巧采用直接耦合放大电路,对直流信号和交流信号都有放大作用.(2)为克服零漂现象,提高共模抑制比,输入端全部采用差分放大电路,并采用恒流源供电.(3)采用复合管提高电路的增益.(4)电路中的无源器件多用有源器件来代替.(5)总结可得最重要的三个特性是:1,高输入阻抗;2,高电压增益;3,低输出阻抗.自动 麻将机 遥控器 技术 技巧的主要技术指标集成运放的性能指标较多,可主要常用的几种有:(1)开环差模电路增益 (2)输入失调电压及失调电压温漂 (3)输入失调电流及失调电流温漂 (4)差模输入电阻 (5)输入电阻 (6)共模抑制比 (7)截止频率 (8)转换速率自动 麻将机 遥控器 技术 技巧的功能运放有相加、相 减、比例放大、积分微分等运算功能,运放可以构成的简单高通、低通滤波器。可以制成波形发生器。
您可能关注的推广回答者: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已重新導向自 )
注意:本頁面含有Unicode新版用字:「」。有關字元可能會錯誤顯示,詳見。
「打麻雀」重定向至此。關於大躍進初期毛澤東發起的「除四害運動」,詳見「」。
&#160;本文介紹的是棋牌遊戲。
關於電影,詳見「」。
關於有限會社Soldier Blue所製作的軟體,詳見「」。
越南文名稱 ()
寧波天一閣麻將博物館藏古代麻將
麻雀或麻將是一種源自中國的策略遊戲,麻雀偶作蔴雀,麻將偶作馬將或麻醬。遊戲參與者以四人居多,但也有二人、三人等變種(在、較為常見)。麻將在各地的規則(尤其是計分方法)有很大不同,但基本目標都是通過一系列置換和取捨規則拼出某個特定組合的牌型,並阻止對手達成相同目的。遊戲側重技巧、策略運用和計算,但也涉及相當多的運氣成份。比起撲克,麻將的組合方式更為變化多端,需要通過複雜的分析才能預測結果。但麻將需要記憶的規則胡牌型也比一般撲克牌戲要多得多。在與地區,特別是社區中,麻將常被當做娛樂或手段。
麻將的牌張,各地大同小異,但多與相同,或為其子集。廣東麻將是迄今仍流傳的華人玩法之中,歷史最悠久者,其牌張分三類。第一類為序數牌(見附圖),分「筒子/餅」、「索子/條」、「萬子/萬」三門,每門有序數從一至九的牌各四張(三門共108隻)。第二類是字牌,包括「東、南、西、北」四款「風牌」及「中、發、白」三款「三元牌」,每款四張(七款共28張)。第三類是花牌,有「梅、蘭、菊、竹、春、夏、秋、冬」八隻。故全副麻將共計有144張。古代麻將有製、製或製,現代麻將則多以製成。
一副麻將除了牌張,還有及其他道具,例如日本麻將有「點棒」,廣東麻將就有一件稱為「莊」的塑膠道具,用來識別莊家與顯示「圈風」。
序數牌(各四張)
字牌(各四張)
風牌/四喜牌
箭牌/三元牌
花牌(各一張)
一般人以為麻將是很古老的遊戲,但文獻中首則麻將牌具記錄,要到1875年才出現,所描述的乃轉贈給的藏品;首度有文獻將此遊戲名字記為「麻雀」,更遲至1894年(後詳)。史上第一本麻將譜《繪圖麻雀牌譜》的作者沈一帆指「麻雀之始……不過三十餘年」。該牌譜成書於1914年,亦即作者認為麻將始於1880年前後。清末曾於(今)任教的許指嚴於《十葉野聞》(1917)亦說,在,麻將於光緒末葉,結束(即1894年)後才逐漸流行,至1900年大盛,與前述的幾個年份相近。徐珂的《清稗類鈔》(1916)同樣指麻將於光緒、宣統年間才盛行,不過他說麻將由發明,時間比起上述首則麻將牌具記錄早了起碼十年,但仍屬十九世紀後半。由此種種,可推測麻將始於晚清,是相當近代的遊戲。
麻將的發源地,有與二說。沈一帆(1914)指「麻雀之始,始於寧波,不過三十餘年,繼及兩省,漸達」,而徐珂《清稗類鈔》(1916)一處說「始於浙之寧波,其後不脛而走,遂徧南北」,另一處卻謂「粵寇起事,軍中用以賭酒,……行之未幾,流入寧波,不久而遂普及矣」。杜亞泉《博史》(1933, p.35)認為麻將「先流行於閩粵瀕海各地及海舶間。清光緒初年,由寧波江廈延及津滬商埠」,而楊蔭深《中國遊藝研究》(1946, p.99)就認同他的說法。史上首部英語麻將譜的作者
(1920, p.110) 認為「麻將可能源自寧波,儘管亦有人指福建才是起源地」。著名的美國人類學家及遊戲研究者 (1895a, p.140)並無討論過麻將的起源地,但他引述另一著名的遊戲收集者爵士,謂當時的麻將遊戲(書中稱為「中發」"Chung fat")僅限於一帶,故其所述較吻合寧波起源論。然而吉羅福麻將牌源自福州,記錄時間又比任何其他麻將牌來得早,故此又比較符合閩粵起源論。至今,麻將的實際發源地,依然未有定論。
至於麻將的發祥地,一般(例如上述多數作者)都同意是。寧波(明州)在古代是和通商的重要口岸,而「麻雀」與「麻將」同音(然而太倉話亦如此),以及日本保留「麻雀」作書面稱呼,讀音卻是 majan,均可見寧波的影響。
另有一說,認為麻將的發明者為鄭和,在其中國大陸一明星及學者高曉松,曾指出,麻將是鄭和在七下西洋途中發明。
麻將之形成,可從遊戲名稱、牌張與玩法三方面分述。其名稱與牌張,公認源自古代「馬弔」紙牌,但論玩法,馬弔是類似現代「打天九」般以大擊小的遊戲,絕非像麻將般鬥快湊成組合。若說麻將的玩法源自馬弔,應屬謬誤 ,也容易令人混淆。例如在香港,受到
的古裝劇集影響,「麻將古稱馬弔」一說十分流行,以至人們誤以為古代馬弔的玩法與現代麻將大同小異。中國大陸亦有報章將相傳由宋儒所著的《馬弔經》誤為《麻將經》,以為當時已有麻將遊戲。
現今這個遊戲有「麻雀」及「麻將」兩個主要稱呼,但舊日還有「馬將」一名。一般相信三個名字皆從「馬弔」這個遊戲名字而來,但是實際演變過程,三個名字孰先孰後,就人言人殊。下表為部份主張:
《》(1916)
馬弔→麻雀
「麻雀,馬弔之音之轉也。吳人呼禽類如刁,去聲讀,不知何義,則麻雀之為馬弔,已確而有徵矣。」
《漫遊的感想?麻將》(1927)
馬弔→麻雀→麻將
「馬吊三人對一人,故名「馬吊腳」,省稱『馬吊』;『麻將』為『麻雀』的音變,『麻雀』為『馬腳』的音變。」【維基百科註:清代汪師韓《談書錄》認為馬弔乃馬掉腳的簡稱。此外,「腳、將」二字在寧波話及一些語言中為同音或近音。】
《杶廬所聞錄》(1935)
馬弔→馬將→麻雀
「麻雀當為馬將之訛,馬將又源於馬吊。」
《中國遊藝研究》(1946, p.97)
馬弔→馬將→麻雀
「馬將牌今亦稱雀牌。其稱為馬將,蓋由馬弔牌轉變而來,又加將牌【維基百科註:即東南西北四牌】,故名。」
然而根據文字記錄,「麻雀」應為遊戲的本稱,「麻將」出現得較晚,「馬將」最遲出現。
文獻中以「麻雀」為牌戲名稱,首見於清末狹邪小說《》(1894)。俟後許多晚清至民初的小說或雜記也同樣見此稱呼,例如晚清四大之中,《》、《》及《》均如此,只有《》並無提過麻將遊戲。其他文學例子還有《負曝閒談》、《廿載繁華夢》、《秋星閣筆記》、《九尾狐》、《》、《近世社會齷齪史》、《》、《十葉野聞》等等。史上首兩部麻將牌譜《繪圖麻雀牌譜》(1914)與《麻雀大觀》(1919),以及眾多民初麻將牌譜,亦以「麻雀」為遊戲名稱。
「麻將」一詞出現得稍晚,暫時首見於所著小說《宦海升沉錄》(1909)。由於黃世仲在《廿載繁華夢》中使用的是「麻雀」一詞,當時民間可能已在交替使用兩個遊戲名稱。清末民初使用「麻將」一詞的文學作品並不多,例子有《檮杌萃編》及胡適《漫遊的感想.麻將》等等。
「馬將」這個稱謂最遲出現,暫首見於的《高老夫子》(1924-25)。儘管杜亞泉的《博史》(1933, p.34) 及楊蔭深的《中國遊藝研究》(1946, p.97) 這兩本研究中國遊戲的重要著作都稱麻將為馬將牌,但馬將此稱在文學作品當中較少見,主要是魯迅的著作,還有零星書籍,例如《石屋續瀋》。
現今在及(的使用上),人們多用「麻將」這個稱謂,而在、、、、(使用時),則一貫沿用「麻雀」這個本稱。有鑑於「」原是雀鳥名稱,有些香港麻雀館將遊戲名稱寫成「蔴雀」,以便區分。
麻將的牌張,一般公認來自馬弔牌,例如見徐珂(1916)、瞿兌之(1935)、杜亞泉(1933, p.35)或楊蔭深(1946, p.97),然而其中演變,夾雜了不少細節。
吐魯番發現的1400年紙牌,外觀與後世香港的「東莞牌」類似,圖片出自Joseph Needham所著《Science and Civilization in China: Volume 5, Part 1, Paper and Printing》,1986年台北敦煌書局出版
所謂「馬弔牌」,只是清人及近人的稱謂,明時尚無此稱呼。明人於遊戲與牌具之間,劃分得比較清楚。「馬弔」只是當時一種牌戲的名字,牌具本身,通稱為「葉子」,亦叫「崑山牌」、「蠟牌」等等,不一而足,但不稱為馬弔,用葉子玩的各種牌戲(包括馬弔遊戲)則統稱為。
馬弔所用葉子有四十種花色。嚴格來說,此四十色葉子並非麻將牌的始祖,原因是它首度有記載之前一世紀, (1466年-1494年)已於《菽園雜記》描述一種牌式相近,但只得三十八色的葉子。陸容並無解釋這種初期葉子有甚麼玩法,其他明代作家亦無提過任何異於四十色的葉子牌,所以明代所謂「葉子」,一般都是指四十色那種。
馬弔遊戲及其所用葉子,首載於明代萬曆年間潘之恆所著的《葉子譜》。雖然徐珂(1916)指宋代已有馬弔,但無論牌制抑或玩法,只有明、清兩代的馬弔才留下牌譜。據《葉子譜》所述,明代馬弔所用葉子共四十花色,每種花色一張,分「十、萬、索、錢」(「十」即十萬貫,而一索即一百文錢)四門:
明代四十色葉子(後世俗稱為馬弔)
— 由小至大 →
以上萬、索、錢三門,即日後麻將的萬、索(條)、筒(餅),不過各門的牌張與麻將的序數牌仍有點出入。上述每門最大的牌均冠以「尊」字,麻將則無此稱。明代葉子牌以文錢中間有空洞,而取其意頭,以一文錢都沒有的空沒文為尊,這點亦令文錢門各牌的大小順序與其他三門相反,跟後世其他紙牌大異。千萬別稱千兵,後世又稱老千,空沒文別稱齾客,後世又稱為空湯、空湯瓶、空堂或空文,而半文錢則別稱枝花,後世又稱為半枝花或半齾。有研究者認為這三張牌即日後麻將的「中、發、白」(後詳)。葉子牌的十、萬兩門均印有《》其中二十人的圖像,例如尊萬萬貫是宋江,千萬貫是武松等等;索、錢兩門則印有銅錢或一串串銅錢的圖案,這些後來也成為某些麻將起源傳說的內容。陸容所述的三十八色葉子,並無空沒文與半文錢兩張牌,但十、萬兩門同樣繪有水滸人形。
以葉子牌來玩的明代牌戲,有文獻記載的,包括馬弔、看虎與扯章(又作「扯張」,分扯三章與扯五章兩種變化)三種。根據《葉子譜》描述,它們都是以大擊小的鬥牌遊戲,跟麻將這種湊牌遊戲截然不同。馬弔遊戲盡用四十張牌,看虎與扯章則去掉十字門,只留「千萬」,共用三十隻牌。
明代的四十色葉子,到清代開始改稱為「馬弔牌」,而紙牌的發展,亦分裂為兩股。其中一股仍保留明代葉子的四門,至晚清演變成一類由三十八至四十色不等,稱為 Lut Chi (Culin 1895a, pp.135-140) 或「百子牌」的紙牌,及後再化為現今的。另一股大致上只留葉子三門,共三十色。麻將牌及現今絕大部份中國紙牌,均是這一股的分支。這類三十色葉子並無特別統稱,有些作者以「紙牌」來專稱它們,而不包括四十色的馬弔牌,但亦有作者將馬弔牌納入「紙牌」類別。
明末清初至嘉慶年間各種三十色紙牌戲,有較多敘述的包括「遊湖」、「混江」、「」、「」及「」五種。
混江與遊湖二詞,可見於《大清律例》、康熙年間王士禎所著的《分甘餘話》以及乾隆年間李斗《揚州畫舫錄》與汪師韓《談書錄》。清人對牌具與遊戲的分野相當籠統,用語又不統一,有時很難確定一個術語所指的是究竟一副牌具、一種牌制、一種遊戲,抑或一整個遊戲類別。上述文獻中,除了《談書錄》較明確地以遊湖來統稱各種用三十色葉子玩的牌戲之外,其他均對混江與遊湖兩者的用法相當含糊,且各有出入。籠統地說,遊湖乃用三十色葉子來玩的牌戲統稱,包括鬥牌遊戲及湊牌遊戲,而且有時可用多副牌合併來玩;混江只包括用三十色葉子玩的湊牌遊戲,而且只用一副牌。
默和、碰和(又稱「碰壺」)與十湖的意思比較清楚。它們分別是三種不同的湊牌遊戲的名稱。前二者可見於乾隆年間由金學詩所撰《牧豬閒話》,其中「碰和」一詞到了晚清大為流行,但意義亦變得非常廣泛,鮮有指涉原來的。「十湖」又稱「十壺」,《揚州畫舫錄》與後來的晚清小說《》(1819)、《風月夢》(1883)、《繪芳錄》(1894)均有簡略敘述。
在1925年寫的《麻將考原》認為是麻雀的前身之一,因為兩者都有花牌。而花將牌的花將的「天、地、人、和」,成了麻將的「東、南、西、北」。
從上述各文獻,可知清代的三十色紙牌,已具有麻將牌具的部份特徵:
各主流牌戲的牌張均只得三門。遊湖、混江、默和、碰和及十湖,都是去掉馬弔的十字一門,只留三門,與麻將相同。儘管明代看虎與扯章也一樣,但明代文獻並無記載兩者的流行程度。相比之下,清代牌戲多數用的都是三十色紙牌,《牧豬閒話》更稱此三十色紙牌「疑始於明之末造,而盛行於今世。雖鄉僻處,無地不有;非甚謹願者,無人不曉。」
開始有「條、餅」兩種稱呼。《牧豬閒話》保留馬弔「索、錢」兩門稱呼;《鏡花緣》仍稱索子為「索」,但改稱文錢門為「餅」;後來晚清小說《風月夢》就稱兩門為條、餅。姑勿論稱呼為何,紙牌的萬、索/條、文錢/餅三門,與「麻雀」的萬、索/條、筒/餅相若。
三門牌張的序數,開始統一為從一至九。明代看虎或扯章去掉十字門之後(但留下千萬一牌),餘下三門的牌張數目並不均等(萬、索兩門各九,文錢門十一隻)。然而,據《牧豬閒話》所述,默和與碰和的三十花色當中,三門牌張皆自一至九,與現代麻將相若,而餘下三隻為特別牌,稱為「么頭」,後來演變成現代麻將的三元牌(下詳)。《牧豬閒話》並無詳細解釋么頭的用法,只提及玩家可以視各么頭的序數為「一」,亦即它們是一種特殊的百搭牌。
同一花色開始有複數牌張。明代葉子戲,每款花色只得一隻,但清代開始則有將多副三十色紙牌拼成一具的做法,例如乾隆年間的遊湖及默和均用兩副牌,碰和則用四或五副。至於十湖,乃將四副三十色紙牌拼成一具,每款花色四隻,與現代麻將相同。
十湖牌除了合併四副三十色紙牌,還加上「褔、祿、壽、財、喜」五隻特別牌(合計125張牌),《揚州畫舫錄》稱它們為「五星」。有些懷疑是初期的麻將牌(後詳),亦以五星的部份牌張取名。
有千萬牌的天津傳統紙牌
前述各種三十色紙牌戲當中,碰和牌所用的三十色體制,一直沿用至晚清。據 Chatto (1848, pp.57-59) 記載,當時人稱這樣的一副牌具為「千萬紙牌」(Tseen-wan-che-pae),而三隻么頭則稱為「千萬、白花、紅花」。俟後的西方文獻,例如(1895)或 Culin (1895a, 1924),亦多從此稱。按史都華·庫林(1924)敘述,三隻么頭仍為特殊百搭牌,但用法視牌戲而異。史都華·庫林亦指白花即枝花,而紅花即空湯/空沒文。然而各地對三么頭的稱呼也出現了差異,例如胡適(1928, p.31)記載,有江西紙牌稱三牌為「千萬、枝花、全無」,而湖北人時稱「全無」為「空文」,與馬弔相同。姑勿論稱謂,胡適認為這三隻牌就是麻將三元牌的先祖,其中「全無」即後來的白板。
「千萬紙牌」三十花色
么頭:千萬、白花、紅花
西方人對晚清牌戲牌式的記錄,以(1895a, pp.135-140) 一書最為詳盡。它詳細敘述了清末英國駐華使官爵士於中國各地搜羅的多種以馬弔花色為本的紙牌牌式,其中除了一副稱為「lut chi」的牌具(即現今「客家六虎牌」的前身),其餘十七種均沿用千萬紙牌的體制。這十七種牌具當中,大部份都是合併兩副或四副千萬紙牌而成,或再加上十湖牌的五星各一張。然而也有例外,例如有一副北京紙牌就有六種百搭牌花色「時遷、王道、晁蓋、青蛇、白蛇、許仙」,介乎現今天津「旗牌」與浙江「傳統紙牌」之間;有一副安徽紙牌,為五副千萬紙牌併成,再加兩款百搭(財、喜)各五張;又有一副漢口紙牌,由四副千萬紙牌併成,但去掉三元牌,亦無五星;還有一副南京紙牌的五星,並非取名「福祿壽財喜」,而是「仁義禮智信」。就算是一般情形,即使牌式相同,但牌具名稱、三元牌各牌名稱、牌面設計、牌張大小等等,不一而足,差異亦有大有小。
儘管麻將遊戲稱為「麻雀」,要1894年才有記錄,但從1875年起,已有類似名字及麻將牌具的記載。初期的麻將牌並無統一牌式,字牌與花牌之間可以有頗大差異,有些牌張似與十湖牌五星有關,又有些完全不見於其他紙牌或麻將牌。有花牌的麻將稱為「花馬」,無花牌與三元牌的稱為「清馬」。
吉羅福的麻將牌(1875年或以前,一副148隻,另一副141隻以上)。現知首則麻將牌張記錄,來自美國人 (George B. Glover) 的藏品。吉羅福是以後的美國駐華官員。他於日將十九種從中國帶來的遊戲用具贈予,其中他給第十七種的註解為 Dominoes for playing "Snatching the House-Sparrow," 148 pieces,其中 "Snatching the House-Sparrow" 這個稱呼與早期麻將耍樂稱為「『叉』麻雀」一事吻合。根據庫林_1895b)後來敘述,吉羅福還將另一副牌式相近的牌具捐贈給美國長島歷史學會博物館,而兩副牌都是吉羅福任職美國駐領事時所購。暫時未發現有官方文獻記載吉羅福曾任此職。由於有些舊文獻將各種領事(總領事、署理總領事、領事、署理領事或副領事)一概稱為「領事」,而且若同一地區有多名領事共事,可能只記錄官階或署任官階最高的領事姓名,因此吉羅福曾任領事一事,驗證有困難。然而,官方文獻記載吉羅福曾於1872年4月至1873年10月擔任福州海關稅務司,而暫時亦無其他吉羅福駐留福州的記錄,所以兩副牌有可能是他於這段期間內購得。按庫林(1895b) 敘述,第二副牌的三門序數牌與現代麻將相同,但其餘牌張為「東、南、西、北、中」各四隻、「東王、南王、西王、北王、中王、天王、地王、人王、和王」及「春、夏、秋、冬」各一,共141隻,另外還有額外數張(文章一處指兩張,另一處指八張)空白牌,但庫林並無說明它們是當白板用還是當備用。
務謹順的麻將牌(1890年,140隻)。爵士 (Sir William Henry Wilkinson) 於一篇未曾出版的1890年筆記內,記錄了他擁有一副稱為「中發」的牌具。按 Culin (1895a, p.140)所載,務謹順這副牌乃購自寧波,並註解「中發」(Chung Fa) 的意思為 "hit and go"。這副牌的牌張基本上為現代麻將的子集,但無花牌,而且白板有八隻。
庫林的麻將牌(1909年,143隻)。 (1924)記錄了一副他於1909年從上海購入,「多多少少相當接近(後來的)麻將牌」(a set more or less closely approximating majong) 的牌具。從文章及其附圖所見,此麻將牌比現代麻將缺了白版,但多了三張稱為「文、武、摠」的牌,而八隻花牌名為「梅、蘭、菊、竹、琴、棋、書、畫」。
日本千葉「麻雀博物館」亦有以下麻將牌:
公侯將相牌(年份不詳,152隻)。序數牌同現代麻將,但七隻字牌變為「公侯將相龍鳳白」,而且花牌有「梅蘭菊竹、漁樵耕讀、連中三元、指月高升」十六隻。
Babcock 初期輸入牌(1922年,144隻)。麻將遊戲流行中國以後,美國人
將麻將牌輸入美國,後來在美國量產。博物館收藏的這副牌基本上與現代麻將相同,但七隻字牌為「東南西北龍鳳白」。
遊龍戲鳳牌(1920年代,144隻)。序數牌同現代麻將,但七隻字牌為「遊龍戲鳳演劇白」,而八隻花牌為「名伶表演、古今趣史」。
福祿壽牌(年份不詳,144隻)。基本上同現代麻將,但八隻花牌為「掛帥、招親」。
該館還有一副昇官牌(年份不詳,新華社電視有一節目指為清代製品),它包含一個「莊」、四隻圓形棋「酒、色、財、氣」,及200隻牌張:
一至九級、一至九品、一至九功,各四隻(共108隻),
「春官、夏官、秋官、冬官、太師、太傅、太保」各四隻(共28隻),
「福祿壽喜、」各一(共8隻),
「仁義禮智勇、公侯伯子男」各一(共10隻),
花牌「楠杞梗梓、漁樵耕讀、虎豹象獅、鯉〔鱔鰋鰷〕、麟鳳龜龍、稻梁黍稷、琴棋書畫、笙管簫笛」(共32隻,方括弧〔〕內的字體未能完全識別),
白板(共14隻)。
這副牌的子集可對應現代麻將牌(第一類對應序數牌,第二類對應字牌,而花牌中的「漁樵耕讀、琴棋書畫」亦為前述一些麻將牌的花牌),但正如千葉麻將博物館指出,這副牌明顯有的淵源,而且亦不知這副昇官牌的玩法與麻將有多大出入。「福祿壽喜」四牌與十湖牌五星有無關連,也是未知。
本條目存在如下問題,請協助或在針對議題發表看法。
有爭議。內容、語調可能帶有明顯的個人觀點或。自2011年1月起標示本模板。
需要精通或熟悉本主題的專家參與編輯。自2011年1月起標示本模板。
需要,以確保文法、用詞、語氣、格式、標點等使用恰當。自2011年1月起標示本模板。
約1930年代的麻將花牌,可知牌張名稱仍未統一,『打鼓罵曹』出自劇目,原始來源為,『水戰蘆花』出處不明,但三國演義有《蘆花蕩》,即諸葛亮三氣周瑜
越南麻將的百搭牌
除了實際藏品記錄,亦有作家記述麻將牌式之演變。
據徐珂於《清稗類鈔》(1916)所述,他當時的麻將牌,只有136隻,並無花牌,而且三元牌「中發白」的名稱與「龍鳳白」並存,而最初的麻將牌乃自馬弔牌演變而來,本來只得108隻(即只有序數牌),後來起事,「軍中用以賭酒,增入餅化、索化、萬化、天化、王化、東南西北化,蓋本偽封號也」。
1934年加拿大《》報導報導,辛亥革命之前,麻將其中四隻花牌曾名為「樵漁耕讀」;革命之後,則一度改為「五族共和」;至中華民國廢除五色旗,又改為「禮義廉恥」。
馬敘倫《石屋續瀋》(1949)憶述,以前麻將牌只有一百零八張,四風牌為後來所加,初名為「公侯將相」,後改為「東南西北」。三元牌本來只有「龍鳳」或「中發」,白板只是供損失牌張時備用,後來才成為字牌。花牌最遲出現,且名目繁多,有「財神爺」、「貓食老鼠」,但不知他所謂「財神爺」到底是一隻牌還是三隻牌。據他所述,花牌既可作百搭用,亦可增加翻數。
以上所述的各副麻將牌,即使撇除牌張名稱上的小分別(例如「東南西北」與「中發白」曾經名為「公侯將相」與「龍鳳白」),各副牌的牌式無論是彼此之間,抑或與現代麻將比較,都有明顯差異,可見麻將牌從年代,尚在成形階段。相比之下,1920年代的兩副麻將牌,牌式已等價於現代麻將。
相比晚清紙牌,麻將牌除了在牌式與物料上有變化,三門序數牌的名稱也歸於統一。根據大量清末民初的小說敘述,萬字門仍稱「萬」,但索字門則回復馬弔牌所用的「索」,放棄了後起的「條」,而文錢或餅門則改稱為「筒」,鮮有例外,不過現今中國大陸一些地方仍使用晚清紙牌的三門稱呼。「筒子」據徐珂所說,乃指銅錢中間的洞,而「索」則指穿起銅錢的索,不過這可能只是穿鑿附會,「餅」其實也可解釋成「銅」(銅錢)的口誤。
現代麻將成形以後,牌式再無多大變化,大半若非與廣東麻將的144張牌相同,就是去掉花牌,只用序數牌與字牌共136張(例如),然而亦有少數例外,諸如:
成都麻將只用108隻序數牌。
與區域的麻將就在廣東麻將之上加上「貓、鼠、雞、蜈蚣」四隻功能較花牌廣泛的「動物牌」,合計148隻。
在序數牌和字牌之上加入十六隻有條件限制的百搭牌,全副共152隻。這十六張牌之中,八隻名為「花、元、喜、合、餅、索、萬、總」,另外八隻則無名或名為「一皇、二皇、三皇、四皇、一后、二后、三后、四后」。
序數牌與字牌的花色設計,各地也大同小異,唯一較具地域特色的例外,是「一索」。最早期的麻將已經以雀鳥作「一索」圖案,不過現今各地所用圖案不盡相同,例如廣東麻將採用的是(雀鳥)本身,而日本麻將則多用孔雀,還有一些地區以花草替代雀鳥。麻將牌的尺寸亦因地而異。廣東麻將每隻大約高3.75厘米、闊2.8厘米、厚2.25厘米,因廣東玩法為「十三張麻將」(即開局時閒家各取十三張牌),牌張數少,大尺寸較為方便。與之相比,台灣的十六張麻將較細小,日本麻將更小。
研究者一般都同意,麻將乃從清代的默和牌及碰和牌(此碰和不同天九牌之碰和)演變而來。縱使這兩種牌戲均以三十馬弔花色作牌張,其玩法(《中國賭博史》一書有詳細描述)卻與明代馬弔大相逕庭,具有現代麻將的特色。例如它們均以湊合牌組為目標,而「碰」這個術語又源自碰和牌。另外,默和牌也奠下了四名玩家的制度。馬弔雖以四人為限,但牌例本身並不以四人為標準;默和則剛剛相反,它必須有四位玩家,並另有一人負責發牌的角色。
有關默和及碰和的描述,首見於清乾隆年間金學詩所撰的《牧豬閒話》。金學詩指這類紙牌戲「疑始於明之末造」,所以勉強要說的話,古代麻將應始自明末清初。然而,無論是牌張抑或玩法,默和與碰和仍與現代麻將有不少差異。由於缺乏文獻記錄,而僅有的文獻又記載得不夠詳細,從默和與碰和到麻將之間的發展,以下只作概述。
在已知的文獻之中,並不見默和牌於清中葉以後出現。「碰和」一詞一直沿用到民初,然而其意思不斷變化。《牧豬閒話》所述的碰和,是一種牌戲,但約莫同時代的《揚州畫舫錄》,則把碰和(書中稱碰壺)視為一大類的牌戲,十湖(書中稱十壺)即為其一。據《揚》書所述,十湖有四名玩家,他們會輪流讓一人休息,稱為「作夢」,然而此制度以至十湖牌的五星均不見於《牧》書中的碰和牌。清末民初的小說,更有以「碰和」來分別稱呼打麻將、天九之碰和,以及玩其他牌戲的例子,其中《九尾狐》第二回曰「搬定坐位,碰的是一百零五張老和,不比目下都是麻將,連黃河陣也不懂,不要說八經三夢的老和。可見一樣賭錢,也有一時的風氣。」由於《牧》、《揚》二書並無提過「黃河陣」或「八經三夢」此兩術語,可見清初的碰和牌與麻將之間,也許還有其他稱為「碰和」的牌戲。
十湖牌與麻將及一些現代紙牌戲均有相當淵源。清代小說中,打十湖牌的情節並不多,《鏡花緣》與《繪芳錄》細節較多,但仍甚為簡略。然而,從字裏行間,可知十湖牌是湊牌遊戲,有「湖」數的概念。麻將所謂「胡牌」或「食糊」的「胡/糊」字,就是「湖」字之訛。現代牌戲之中,與十湖牌有清楚淵源的,包括內蒙地區同樣稱為「十湖」的牌戲、「」與「東莞牌」。內蒙十湖不但有清代十湖「作夢」的制度,其部份術語亦見於《鏡花緣》及《繪芳錄》當中情節。南通長牌的玩法則與現代麻將非常相似,《揚州畫舫錄》與《繪芳錄》曾提及一個十湖牌色目「飄湖」,它也是南通長牌的術語,對應於麻將的「對對湖」,但不知於清代十湖牌中是否同樣意思。由於內蒙十湖或南通長牌的歷史不詳,到底它們是麻將的前身,抑或與麻將同樣繼承了清代十湖的精粹,甚至先有麻將的玩法,才發展出今日的規則,都是未知。
清初有「遊湖」一詞,而現今的「南通長牌」與「東莞牌」,仍俗稱「遊湖」。「遊湖」一詞,於《分甘餘話》中是遊戲,於《大清律例》中是牌具,於《談書錄》中是使用三十色馬弔牌張的牌戲之統稱(因此明代看虎與扯章這兩種鬥牌遊戲,也歸類為遊湖),其用法相當籠統,不過南通長牌與東莞牌皆屬湊牌遊戲。東莞牌的玩法其實不及南通長牌那麼接近麻將,然而文獻中,它與麻將卻有最直接關係。
據務謹順(1895)及 Culin (1924)兩文所述,當時有一種遊戲,名字稱為「看虎」(Khanhoo),與明代看虎同名,其所用牌具則稱為「棍牌」(kun p'ai,Culin 註釋為 stick cards)或「麻雀」(務謹順文中譯音為 ma chioh,Culin 則譯作 má tséuk,兩者註釋均為 "hempen birds")。此棍牌除了百搭牌的牌數可能是二、五或六隻以外,基本牌式與十湖牌相同(即四副千萬紙牌加上數張百搭牌),Culin 一文附圖更顯示此棍牌的牌面設計與東莞牌幾乎一模一樣。至於這種看虎的玩法,是湊牌遊戲,而非明代看虎的鬥牌法。兩種看虎的合法牌組並不盡同,但也有共通部份,例如二萬、二索加上八餅,明代看虎稱之為「窮」,而 Culin 所述的湊牌看虎也有此牌組,只沒有註明名目。此牌組亦見於《繪芳錄》的十湖牌情節,小說中稱為「幫子」,不過小說情節中似乎有「加注」(小說中稱為「加一級看」)的玩法,而這並不見於湊牌看虎。當代十湖牌每位閒家獲發三十張牌,亦與湊牌看虎的十五張不同(但兩者所用牌具,均包含四副千萬紙牌)。Culin 文中稱各合法牌組為「眼」(ngán, "eyes"),儘管較麻將中的「眼」(又稱「雀頭」)廣義,但可見這種看虎與麻將的關連。事實上,Culin 稱此看虎為麻將的直接前身 (immediate source of ma-jong),不過此湊牌看虎的玩法,又與現代東莞牌不同。
麻將的成形過程,研究者儘管知其大概,但確實起源仍不清楚。這方面,民間傳說倒有不少。迄今並無確鑿證據支持任何一項傳說,有些傳說細節更明顯與事實不符。然而,即使一項傳說沙石雜陳,仍可能包含一些真實細節,或反映麻將發展史當中的某些面貌。
徐珂於《清稗類鈔》之中指「麻雀」乃吳語「馬弔」的變音,而從馬弔牌張演變成麻將雛形,乃「粵寇起事,軍中用以賭酒,增入餅化、索化、萬化、天化、王化、東南西北化,蓋本偽封號也。行之未幾,流入寧波,不久而遂普及矣。」徐珂所述,與吉羅福麻將牌的牌式不謀而合,也是現知唯一反映了吉羅福麻將牌特色的獨立敘述。然而,《中國賭博史》(p.272)一書指出,太平天國曾多次發佈賭禁,但當中只提及骨牌與骰子,沒有禁止打麻將的資料,因此麻將由太平軍創制或改良一說,依然存疑。
此說初見於美國記者 John Benjamin Powell 所撰文章 Mah Chang: The Game and Its History (1923)。文章大致上說,相傳馬弔由一名施姓漁民於三千年前發明,有一百零八隻牌張。由於打馬弔令漁民忘卻暈船浪之苦,於是它就流行起來。到清代,一位駐寧波將軍陳魚門,為怕士兵於清晨時份打盹,令土匪有機可乘,劫去糧餉,於是效法施姓漁民的故事,將馬弔分給守衛玩耍,誰知收效平平,故此陳魚門嘗試加入「東南西北中發白」七隻新牌,令馬弔牌擴充為一副有一百三十六隻的麻將牌,而夜班守衛亦從此不再昏睡。後來一名譯音為 Chang Shiu-Mo 的寧波漁民將麻將牌再行改革,加入「春夏秋冬梅蘭菊竹」八隻花牌,更令這種天朝玩意的威力無遠弗屆,風靡海外。
上述傳說當中,除了()真有其人,其餘細節均暫無實據。除了 Powell,暫時亦無發現任何清末或民初作家提過陳魚門與麻將有關。「施-陳-張」其後亦演化為不同版本,流傳各報刊之間,例如 1940 年紐約《富頓愛國者報》 就只敘述了傳說中有關施姓漁民的部份,而 1924 年新加坡《海峽時報》一篇報導則轉載了一個據說由一位 Mr R. B. Newington 從他的中國朋友聽來,然後刊登於上海某報章的故事。此故事的文風與 Powell 的文章迥異,但情節大同小異,唯一較顯著的例外,是 Newington 的故事當中,Chang Shiu-Mo 乃寧波商家而非漁民。
1974年加拿大《快報》一個專欄指,當時民間有傳說,謂麻將源自唐代博戲,由於打馬「有馬有將」,所以麻將牌就承襲了「馬將」之名。
此打馬說其實是雙重誤會。首先,本來的傳說應該是「馬弔源自打馬」,可見於清代金學詩《牧豬閒話》;其次,正如該專欄作者或清人金學詩指出,馬弔與打馬根本是兩回事。
相傳麻將乃唐代發明。原本的傳說,見於《澠水燕談錄》(約 1097 年)卷九:「唐太宗問一行世數,禪師制葉子格進之。葉子,言『二十世李』也。」它描寫的其實是一行和尚發明的故事。然而唐時所謂葉子格戲,並非如後世般指馬弔,而馬弔又非麻將,因此「一行發明麻將」一說,實在經過雙重扭曲。
麻將由發明,而三元牌的中、發、白分別代表仁愛、真誠和孝心,或忠、孝、義。此說較多見於英文文獻。此說出處不詳。儘管晚清確有紙牌稱十湖牌五星為「仁、義、禮、智、信」(儒家五常),但早期文字記錄中,將孔子與麻將扯上關係的,只有 L.L. Harr 撰寫的麻將說明書 (1923),而且 Harr 只說麻將源自公元前 472 年,約莫是孔子的年代,最初稱為「」,是吳王供妃嬪耍樂用的遊戲,卻沒有說麻將由孔子發明。清代以前的文獻中,也沒有敘述過任何類似麻將的遊戲。
麻將牌的箭牌本與箭術有關。紅中表示箭靶(古代射箭,靶上常用一個紅色的中字);「發」並非指發財,而是發箭;白板則表示射失。可是隨著麻將的演變,原來的箭術含義消失了,只剩下牌的種類仍叫「箭牌」。此說來源不明,但它顯出了早期有些麻將牌稱為「中發」("hit and go",見前述務謹順的麻將牌) 的事實。
此說指麻將牌之中的「中、發、白」,與人們對陞官發財的願望有關。中就是中舉(中解元、中會元、中狀元,合稱中三元) ,發即發財,白即做官清白。此說不見於舊籍,只見於當代書刊,例如《圖說中國百年社會生活變遷》(2001)。
麻將本名「抹將」,抹的是水滸傳的一百零八將。相傳元末明初有名為「萬秉迢」者,非常推崇筆下的梁山豪傑,於是以一百零八張數字牌隱喻各名好漢,例如以九條比喻「九條龍」史進,二條比喻「雙鞭」呼延灼,一餅比喻「黑旋風」李逵等等。萬、餅、條三門的名字,則取自其本人姓名的諧音(另有版本說發明者本身名為「萬餅條」)。由於一百零八將來自東、南、西、北、中五個方位,是故又按此五個方位各添四張牌。又由於各人出身不外貧民或富紳,因而再添象徵貧的「白」及象徵富的「發」。此說不見於舊文獻,只見於當代書籍,例如《推不倒的長城》(1993) 或《中國近代賭博史》(2005) 等等,其細節亦不符史實——元末明初尚未有任何近似於麻將的遊戲,而且紙牌的文錢、索子兩門,要到清代才別稱「餅、條」。
此說突出了一些馬弔紙牌與晚清紙牌的特色。如前述,許多馬弔牌與千萬紙牌只有十、萬兩門才印有水滸人像,但根據 Chatto (1848, p.59)所述,當時還有一些稱為「千萬人牌」(Tseen-wan-jin-pae)的牌具,牌式與千萬紙牌相同,但所有牌張均印有水滸傳人物名字。Culin (1924)也提到,當時在中國稱為「麻雀」的棍牌,於美國華埠其實稱為「將軍牌」。儘管棍牌牌張中只得萬字門印有人像或人名,當地華人仍稱一百零八隻序數牌為「三十六天將七十二地煞」。
自從 Powell 提出「施-陳-張」說之後,「麻將由陳魚門發明/改良」一說就變得流行起來,至今亦成為流傳最廣的傳說,並演化成多種形式。
前述《快報》專欄提到,當時民間亦有傳說,謂麻將始於明萬曆年間,到清代而盛。七張字牌本為「公、候、將、相、文、武、百」,但後來一名「以航海為業的舟山人陳魚門」,因為行船重風向,故將「公候將相」改為「東南西北」,再後來為了避提政治,就連「文武百」也改成「中發白」。
由前述各早期麻將牌記錄,可見四風牌確曾名為「公候將相」,Culin 的麻將牌也有「文、武、摠」三牌,與傳說相近。然而初期麻將牌的白板,並不像現今的白板般刻上長方框,而是名副其實的空白牌,與「白板由『百』」演變而成不吻合。歷史上的陳魚門亦非以航海為業,而是朝廷三品大員。
2008 年有一個英語電視節目,提出一項陳魚門說的「證據」,說曾任英國駐寧波領事的 (Frederick E.B. Harvey),在日記中提過陳魚門教他打麻將。然而該節目只敘述了故事情節,沒有拍攝夏福禮日記真跡。由於節目指日本千葉「麻雀博物館」的創辦人野口恭一郎,於 2001 年訪問寧波「天一閣博物館」內的「麻將起源地陳列館」時,亦攜同該日記,因此美國作家 Tom Sloper 曾聯同英、法、日的三位麻將研究者向千葉麻雀博物館索取日記副本,可是後者表示無此館藏。
眾多陳魚門說當中,以天一閣「麻將起源地陳列館」所宣傳的流傳最廣。暫時該館並未展示任何支持陳魚門說的證據,但是網上有關麻將起源的中文文章,大多參考該館宣傳品而寫成。該館主張的陳魚門說,主要內容為陳魚門於同治三年(1864年)將紙牌改為骨製麻將牌,其中「老千、紅花、白花」改為「中、發、白」(與胡適主張「紅花/全無」變為白板不同),並賦名「箭牌」,又增加四風牌,令牌張擴充為136隻。此外還有其他豐富細節,例如由陳魚門直接傳授麻將知識的,除了夏褔禮之外,還有哈佛大學的第一位華人教授戈鯤化,而戈鯤化後來又將麻將引入美國等等。根據中國內地《人民網》對此館報導,館方表示「『索』象徵船的纜索和魚網;『餅』象徵船上的盛水桶;『萬』象徵船家對財富的渴望;『風』則為出海最為敏感的風等等」。此說忽略了「索、萬」兩門最少自明代馬弔已有的牌,是出自對錢幣的描述,與航海無關,可是這些資料問題,無損該館宣傳品的影響力。
根據蘇州文學雜誌社編輯谷新臆測,麻將本為「護糧牌」。話說太倉曾有皇家糧倉,為防雀患,所以要打鳥。太倉人將鳥唸作 jiang,因此麻雀(鳥類)就叫 ma jiang。在麻將遊戲之中打一筒、打二筒等等,就是譬喻放趕鳥;東南西北四隻牌則譬喻;「中」指打中;「發」指打得多,長官有獎,所以發財;「白」指打不著;索子則譬喻死鳥的腳,而萬就代表賞金金額等等。谷新曾於一篇文章及前述的中國中央電視台節目之中發表這些臆測,不過他在節目中強調,此純為個人猜測,而節目亦表示此臆測暫無實據。
經過多年演變,各地不止有不同的麻將玩法,對共通的規則或行為,也冠以不同名稱,不過當中不少仍是明、清年代用語。以下列出各地玩家對部份術語的名稱,及這些稱謂的來源。
從徐珂的《清稗類鈔》(1916),可知麻將耍樂最早是稱為「『叉』麻將」。根據1950年代以前的報章,當時除了「叉」,還有「打」與「拍」兩種叫法。「叉麻將」直至1970年代,仍見於報刊,「打麻將」則無疑是現今最流行的叫法。至於「拍麻將」,仍存於中。今日還有「搓麻將」這種叫法,不知始於何時,亦不知是否「叉麻將」之音變(「搓」和「叉」同音)。
「莊家」本是「樁家」,是明代馬弔已有的用語,例如見《馬弔腳例》。
「圈」字顧名思義,就是莊家又輪了一圈的意思。此語可見於《海上花列傳》(1894)及以後多部晚清小說,例如《負曝閒談》(1903-04)。
出衝(粵港澳/大陸吳語地區)/放槍(台灣)/放炮(大陸)
「出衝」之中「衝」字的寫法應為「銃」,於論牌藝的古籍中又或作從冫的「冲」,但今人多誤寫為水部的「沖」。「衝」於明代《馬弔腳例》中其實解玩家所下的注碼(明代馬弔玩法是鬥牌,不是麻將的湊牌,故有下注之舉),但演變至現代的「出衝」,或近音的「放槍/銃」,則變成帶「輸掉注碼」的含意。
至於「放砲」一語,最早見於清末小說《九尾龜》(1910)的「開大砲」。
「生張」指未被打出或只打出過一隻的牌張,此語早於清嘉慶年間小說《蜃樓志》(1804)已出現,不過小說敘述的並非麻將遊戲,而是麻將的其中一種前身,稱為「鬥混江」的紙牌戲。該小說亦稱檯上比較多見的牌為「熱張」,與後來見於清末小說《九尾龜》(1910),而且為現代人沿用的術語「熟張」不同。
和牌(大陸)/胡牌(台灣、大陸)/食糊(粵港澳)
當麻將玩家將牌湊成了一定的組合,獲得勝利,就稱為「和牌」。「和」字可追溯至「默和牌」及「碰和牌」,但由於天九也有所謂「遊和」及「碰和」的玩法,而天九牌張又可追溯至宋代的「宣和牌」,因此「和牌」這個術語,也許從清代以前已經沿用。
「和牌」於清代又稱為「湖牌」。《鏡花緣》 (1818) 第七十四回裡面打花湖(一種天九牌戲)與十湖(一種類似麻將的紙牌戲)的情節,就有「湖」了某些牌以及出現「詐湖」的情節。「虎、和、湖」三個近音字,其實從清初開始,就一直在中國牌戲或牌具的名稱中獨立或交替使用,例如看虎、鬭虎、打四虎、六虎、花湖、十湖、遊湖、十五湖、花和、默和、碰和、遊和等等。「和牌」之所以稱為「湖牌」,也許也是音變的緣故。今人說「胡牌」、「食糊」或「詐糊/胡」,有可能是「湖」這個術語的本字失傳的結果。
「自摸」指胡牌所用的那一隻牌是贏家自己摸回來,而非其他玩家打出。見晚清小說《負曝閒談》 (1903-04)。
聽張(中國大陸吳地)/聽牌定口(台灣及中國大陸地區)/叫糊(粵港澳)
此術語指玩家只差一隻牌即可勝出。「聽牌」出處不詳(南方大部分地區"聽"字發音與"定"字發音相近),「叫糊」則顯然是為了對應「食糊」而來。由於各地規則不同,胡牌的種類和方法亦有出入,但一般而言,通過改變分組方法,一副牌可聽的牌張可以多於一隻。以廣東麻將為例,若玩家手上有十三張牌:
那麼以下任何一隻也可胡牌:
聽牌牌數在廣東麻將、香港麻將等多以「扉」字作為量詞,以上例的情況便會被稱為「六扉」。此出處未明,但麻將牌型「」(可聽的牌有九種,即謂「九扉」)在英語中稱為「9 Gates to Heaven」,當中的「Gates(門)」可能就是取自「扉」的意思(「扉」字在古時有「扇門」的意思)。
「碰」出自「碰和牌」,指一副三隻同樣的牌張。例如: 而碰之後還有拿到同樣的第4張,則可以往上加變成「槓」。但是要注意,如果有別人聽同樣的牌就視同放槍,而形成「搶槓胡」(1台)。
吃牌(台灣及中國大陸)/上牌(粵港澳)
「上」本是一種與麻將相似的天九牌遊戲「同棋」的發牌方式。根據楊蔭深《中國遊藝研究》(1946, p.85)記載,同棋的開局方式與打麻將相近,各玩家都是先洗牌,然後在自己面前砌起十多幢牌,不過同棋的玩家還會在別處(例如檯中央)放置二十張「垃圾牌」。發牌的時候,先由莊家的對家擲三顆骰。若擲出 6, 10, 14, 18,就由莊家拿垃圾牌,下家拿莊家所砌的牌,對家拿下家牌,上家拿對家牌,各拿二十張。這種取牌方式就稱為「上」,若擲得其他點數,則用另外的開牌方式。
「吃牌」的出處不詳,但楊蔭深在書中論及麻將一節 (p.99) 也是用此語。由於粵人稱胡牌為「食糊」,所以「吃牌」這個詞語最容易引起混淆。
吃牌的時候,理論上是不可以吃上家所打出的牌,而吃到的牌必須是放在中間。例如假設吃到,那麼有以下幾種吃牌方式:
(以一條、二條吃三條)
(以二條、四條吃三條)
(以四條、五條吃三條)
抬或臺(臺灣、中國大陸江浙)/翻(番)(其餘地方)
多數麻將玩法計算籌碼時,都是以某個基數乘上二的某個冪次方來計算。這個冪,就稱為翻(番)。例如「三翻(番)」就是「翻三番」,即二的三次方,八倍。「翻(番)」這個術語,可見於晚清小說《負曝閒談》 (1903-04)。
此語早見於《官場現形記》(1903)及《負曝閒談》 (1903-04)。清末民初的麻將玩家約戰的時候,會以一「底」幾多錢來說明預期的最大輸贏總數,例如一百元一底,就是預期勝負最多在一百元上下。可是這個底數其實無大意義,原因是實際決定輸贏的,是各人勝出牌局之翻數,以及總共打幾多圈。即使商定一底一百元,總輸贏超出此數的情況亦常見,不過這個術語仍然沿用至今。
洗牌:把牌全反扣過來,使牌面朝下。玩家雙手搓動牌,使牌均勻而無序地運動,稱為「洗牌」。
碼牌:洗均勻之後,每人碼36張牌,兩張牌上下摞在一起為一墩,各自為18墩,並碼成牌牆擺在自己門前,四人牌牆左右相接成「四方城」(部分玩家會抽起花牌,每邊牌牆只有17墩,共136張牌)
擲骰與開牌:
採用兩次擲骰。擲骰者必須一手持三顆骰子(香港麻將為兩顆),從牌桌中央上空10—20厘米高度擲出。
莊家首先擲骰,擲得的點數,既是開牌的基數、也是確定第二位擲骰者的點數。莊家擲點、以莊家為第一位,按逆時針方向順序,庄為東,占數為5、9(、13、17)點;庄下家為南,佔6、10(、14、18)點;庄對家為西,佔3、7、11(、15)點;莊上家為北,佔4、8、12(、16)點。根據莊家擲骰的點數,再由占點數者第二次擲骰。
第二擲骰者擲點後,兩次擲骰的點數之和作為開牌點數。開牌前,莊家應及時收回骰子。
註:香港麻將中僅擲一次,開首局時先擲出點數決定對應之莊家,再由該莊家數自己牌牆中數牌,下同。
開牌:在第二次擲骰者所碼的牌牆處,從右向左依次數到並保留與開牌點數相同的那一墩,再抓下順著的兩墩牌。例如擲到5點,應由自己牌牆(因為5代表東位)從右到左數起5墩牌,並抓下第6及7墩的牌。擲到18點則直接抓上家的首兩墩牌,牌的順時針方向。
此後的局中則順著由莊家擲骰,跟上同。
下家按牌的順時針方向抓取,直至每個人抓3次共12張牌,此時由莊家先抓上層一張牌,隔一墩再抓上層一張牌,稱為跳牌,其他人依次各抓一張。莊家共有14張牌,其他人各有13張牌。
理牌、審牌、補花:分類整理手中的牌,整齊排列,審視牌勢。如手中有花牌,首先由莊家補花,即是從牌牆的尾端取牌,取牌數與花牌數一致。如補上花牌可繼續補,再由南家、西家、北家依次補,然後庄家打出第一張牌。
行牌:行牌即是打牌進行過程。由莊家打出第一張牌開始,此過程包括抓牌、出牌、吃牌、碰牌、開槓(明槓、暗槓)、補直至胡牌或荒牌。
中華地區麻將
中華地區以外麻將
玩法除了以上說明之外,還有:
近年有許多麻將的電腦遊戲及電子遊戲出品,讓人可以與電腦對戰或透過網上與人對戰。這類遊戲以日本麻將居多,中文地區則多為網路麻將遊戲。
嚦咕嚦咕新年財 (2002)
麻將電影以麻將為劇情要素,以居多。以下除非特別說明,否則都是香港製作。
Close Encounter Of Mahjong (中國大陸電影)
House Of Mahjong
Kung Fu Mahjong 3: The Final Duel
Bet To Basic
Kung Fu Mahjong 2
Kung Fu Mahjong
Teenage Gambler
Fat Choi Spirit
Mahjong Dragon
Why, Why, Tell Me Why?
Mahjong Horoki (日本電影)
Mahjong Heroes
只以錄像形式發行的戲劇及電視電影,則以日本製作為主。以下只列出非日本製作。
(2008) (台灣電視電影)
麻將漫畫亦以日產為主,例如《》、《勝負師の條件》及《》。詳見日文條目。
的推理小說《羅傑?艾克洛命案》(, 1926)第十六章「麻將之夜」(An Evening at Mah Jong)當中,一位名為 Dr Sheppard 的角色於某一局憑「天胡」勝出後,變得多話起來,令情節出現重要發展。
電影《Charlie Chan's Murder Cruise》(1940)之中,有一警句謂 "In China, in America very complex - like modern life."
八十年代的美國電視連續劇《》在香港播出時,由於主角的超人服上印有一個紅色的「中」字,故
電視台將劇集取名為《飛天紅中俠》。
所著,以香港為背景的小說《》(1997)中,有占士邦打麻將的情節。
電影《》(Manhunter, 1986)與《》(Red Dragon, 2002)中,均有樹上刻著「中」字的情節,導演以此表達 Red Dragon(赤龍)的意像,不過 Red Dragon 只是西方對麻將牌的「紅中」的稱呼,並非「中」字的本義。
根據《清稗類鈔》(一九一六)記述,民初有些賭客窮奢極侈,麻將一底注額可達五萬。另外,據《十葉野聞》 (一九一七)記載,奕劻曾任軍機大臣,其子,曾設賭局,麻將一底,白銀三千兩,吸引攀附權貴之類。而載振並不露面,只暗中派人記下賭客性格,若輸掉三底仍屢敗屢戰,就記「上等」。賭坊大多招呼週到,倘若賭客裹足不前,就會設法威迫,務求賭客輸盡錢財。此舉既可觀人,也可斂財。
有句名言,「只有讀書可以忘記打牌(麻將);只有打麻將可以忘記讀書。」
在一九三〇年專門撰文,將麻將與鴉片、八股、小腳並列為中國四害,「全國每日只有一百萬桌麻將,每桌只打八圈,就得費四百萬點鐘,就是損失十六萬七千日的光陰。」。無奈,胡適夫人是麻將迷,視牌如命,搬到美國後,江冬秀還常常和其他太太一起打麻將。每當麻將局三缺一時,江冬秀總是要拉胡適上麻將桌。
德國學者 Fritz Fleiner 於一九二八年,率先提出現代法學中的「」時,有名言謂:「警察打麻雀不能開大炮」(Die Polizei soll nicht mit Kanonen auf Spatzen schiessen),巧合地將麻雀與「開大炮」(出衝/放銃)連結起來。
1F000~1F02B 麻將牌的字元。
&#160;&#160;&#160;
麻將牌 一萬
麻將牌 二萬
麻將牌 三萬
麻將牌 四萬
麻將牌 五萬
麻將牌 六萬
麻將牌 七萬
麻將牌 八萬
麻將牌 九萬
麻將牌 一索
麻將牌 二索
麻將牌 三索
麻將牌 四索
麻將牌 五索
麻將牌 六索
麻將牌 七索
麻將牌 八索
麻將牌 九索
麻將牌 一餅
麻將牌 二餅
麻將牌 三餅
麻將牌 四餅
麻將牌 五餅
麻將牌 六餅
麻將牌 七餅
麻將牌 八餅
麻將牌 九餅
麻將牌 百搭
如何界定遊戲所屬類別,甚至何謂「遊戲」,並無公論,詳見英語維基百科的條目。一般而言,遊戲規則乃比戲具更基本的界定元素。例如今時今日有所謂「象棋麻將」,儘管所用戲具為象棋,但實為麻將玩法,因此並非從象棋遊戲演化出來。馬弔與麻將的關係亦然,後者繼承了前者的牌張,但遊戲本身並非從前者而來。
沈一凡著,繪圖麻雀牌譜。時務書館,1914年(上海遊藝社1924年重印)。
許指嚴《十葉野聞》(1917).清末雀戲三則。
徐珂《清稗類鈔.》(1916)。
杜亞泉著,博史。上海:開明書店,1933年。
楊蔭深著,中國遊藝研究。世界書局,1946 年。
Joseph Babcock, Rules of Mah-Jongg (hardcover title: Mah-Jongg, The Fascinating Chinese Game), Mah-Jongg Sales Company of America, San Francisco and Shanghai, 1920.
Stewart Culin (1895a), Korean Games with Notes on the Corresponding Games of China and Japan,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Press, Philadelphia.
(清)金學詩《牧豬閒話.馬弔牌》:「四人入座,每人各分八頁。法亦以大擊小」。
,中國評論新聞,。
(清)汪師韓《談書錄》:「紙牌之戲,前人以為起自唐之葉子格、宋之鶴格、小葉子格,然葉格戲似兼用骰子,蓋與今之馬吊遊湖異矣。世人多謂馬吊之後,變為遊湖,亦非也。二者一時並有,特馬吊先得名耳。馬吊本名馬掉腳,約言之曰馬掉,後又改掉為弔。(謂馬四足失一,則不可行。明時或訛腳為角。)遊湖廣三十葉為六十葉,其名自康熙間始有。然前人用三十葉,其曰看虎(一名鬪虎),曰扯三章,曰扯五章者,即遊湖也。(杭之西湖、蘇之虎邱、揚之紅橋,其船皆曰湖船,客皆曰遊湖。馬掉取乘馬之義,遊湖取乘舟之義耳。)其見於書而可摘錄者,若唐蘇鶚《同昌公主傳》,……(下略)」
瞿兌之著,杶廬所聞錄。上海:申報月刊社,1935年。
《》(1894)。
《官場現形記》(1903)、。
《孽海花》(1905)。
蘧園(歐陽鉅源)《負曝閒談》(1903-04)。
《廿載繁華夢》(1905)。
()《秋星閣筆記》(1909):「端太息曰:『誠如君言,此花骨頭亦唐喪餘不少,向者餘亦嗜此,一行作吏,茲事廢矣。惟近日盛行麻雀牌,聞士大夫皆嗜之如性命,君亦能之乎?』某君曰:『中書向於各種賭經,均未入其藩籬,殊為門外漢也。』端曰:『我猶彷彿憶之,麻雀牌中,他牌均四,惟白板則五。』某君急辯曰:『大帥誤矣,白板亦四也。』端熟視某中書半晌。笑曰:『咦,足不亦個中人也,能正我之誤,大佳。』又周視在座諸僚曰:『君輩皆亦深知白板之數非五也。』語已大笑,端茶送客矣。」
《九尾狐》(1908-10)。
《九尾龜》(1910)。
《近世社會齷齪史》(1910)。
沈一帆著,麻雀大觀,1919年。
《宦海升沉錄》(1909)。
誕叟(錢鍚寶)《檮杌萃編》(1916)。
著,(1924-25),收錄於結集《》內。北新書局,1926年。
《》(1925)。
《》(1934)。
馬敘倫《石屋續瀋》。
(明)《菽園雜記》第十四卷:「鬥葉子之戲,吾昆城上自士夫,下至僮堅皆能這。予游昆癢八年,獨不解此。人以拙嗤之。近得閱其形制,一錢至九錢各一葉,一百至九百各一葉,自萬貫以上皆圖人形,萬萬貫呼保義宋江,千萬貫行者武松,百萬貫阮小五,九十萬貫活閻羅阮小七,八十萬貫混江龍李進,七十萬貫病尉遲孫立,六十萬貫鐵鞭呼延綽,五十萬貫花和尚魯智深,四十萬貫賽關索王雄,三十萬貫青面獸楊志,二十萬貫一丈青張橫,九萬貫插翅虎雷橫,八萬貫急先鋒索超,七萬貫霹靂火秦明,六萬貫混江龍李海,五萬貫黑旋風李逵,四萬貫小旋風柴進,三萬貫大刀關勝,二萬貫小李廣花榮,一萬貫浪子燕青。或謂賭博以勝人為強,故葉子所圖,皆才力絕倫之人,非也。蓋宋江等皆大盜,詳見《宣和遺事》及《癸辛雜識》。作此者,蓋以賭博如群盜劫奪之行,故以此警世。而人為利所迷,自不悟耳。記此,庶吾後之人知所以自重云。」
王士禎《分甘餘話》(1709)。
(清)金學詩著,《牧豬閒話》。
(清)李式玉著,《四十張紙牌說》。
《》第378條第2款:「凡以馬弔、混江賭博財物者,俱照此例治罪」。
李斗《揚州畫舫錄》(1795)。
李汝珍《鏡花緣》(1819)第、、、、回
邗上蒙人《風月夢》(1883)、。
竹秋氏《繪芳錄》(1894)。
《雅堂先生集外集·麻將考原》:「花將牌,由碰胡牌蛻變而來,碰胡牌每具二十一色,與宣和骨牌同,惟每色五張,每具一百零五張,張數較宣和骨牌為多,此牌在光緒初年已不流行,花將牌牌色、張數、與碰胡牌同,惟每色中有二張增繪花枝稱為花牌。以天、地、人和四色為將牌,故稱花將牌,亦稱花胡牌。」
連雅堂《雅堂先生集外集·麻將考原》:「其更蛻變為馬將牌也,則受花將牌之影響,默胡牌每色可增為四張,既與馬將牌相類,么頭三色,卽馬將牌之中發白,為馬弔牌中紅千萬勝空湯之變相,惟默胡牌中無東西南北四色,此四色乃花將牌中天地人和四將之變相也。其稱為馬將者,蓋取馬吊牌之馬與花將牌之將相合而成。」
W.A. Chatto (1848), Facts and Speculations on the Origin and History of Playing Cards, John Russell Smith, London.
W.H. Wilkinson, , The American Anthropologist, Volume VIII, January 1895, pp. 61-78.
Stewart Culin, , Brooklyn Museum Quarterly, Volume XI, October 1924, pp.153-168.
胡適日記,第五冊(1928-29)。台灣:聯經出版,2004 年。
《雅堂先生集外集·麻將考原》:「現時流行之馬將牌,分萬子、索子、洞子三類。萬子自一萬至九萬凡九色,索子、洞子亦然,三類共二十七色,又加中、發、白三色,東、南、西、北四色,合為三十四色,每色各四張,每具共一百三十六張。有更加春、夏、秋、冬、梅、蘭、竹、菊等花牌,四張或八張者,謂之花馬;將不加花牌,或幷除去,中、發、白三色者,謂之清馬。」
, p.23, 1875.
Stewart Culin (1895b), , Annual Report of the U.S. National Museum, Washington, D.C., United States Government Printing Office, pp. 491-537.
Mah-Jongg: A Memorandum by Sir William H. Wilkinson (unpublished manuscript), The Continental Mah-Jongg Sales Co., Amsterdam, 1925.
浙省發明革命麻雀牌,(溫哥華),日。
郭雙林、蕭梅花著,中國賭博史。台灣:文津出版社,1996年。
《九尾狐》(1908-10)。
Chainsaw Riot,七色部落:東莞牌,明報(香港),日。(另載於。)
John Benjamin Powell (), Mah Chang: The Game and Its History, The China Weekly Review (上海密勒氏評論報) [Shanghai], June 30, 1923.
, The Fulton Patriot [New York], February 25, 1940.
, The Straits Times [Singapore], 24 December 1924, Page 3.
,快報(多倫多),日。
金學詩《牧豬閒話》:「古有打馬格局、打馬圖式,今皆不傳。以文翔鳳朝京打馬格(見《說郛》)證之,知打馬非馬弔牌也。」
Jelte Rep, The Great Mahjong Book: History, Lore, and Play, Tuttle Publishing, USA, 2007.
Rodney P. Carlisle, Encyclopedia of Play in Today's Society, vol. 1, Sage Publications, USA, 2009.
Harr, L. L., , New York, 1923.
仲富蘭著,圖說中國百年社會生活變遷 ()/文體.教育.衛生:。學林出版社,2001。
陳海萍著。推不倒的長城:中國「麻將熱」面面觀及其思考。長江文藝出版社,1993。
戈春源。中國近代賭博史。福建人民出版社,2005。
, episode 6: Mahjong (英語電視節目)。普通話節目《兩千年來的那些遊戲》「」有相近內容。
Tom Sloper, , accessed on .
麻將源自寧波 鼻祖陳魚門,人民網(轉載),日。
見《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詞條。
《蜃樓志》(1804)。
:《書法指導》
胡適:《漫遊的感想·麻將》。
Fritz Fleiner, Institutionen Des Deutschen Verwaltungsrecht, 8. Aufl., Tübingen, 1928.
——世界麻將組織官方網站
(簡體中文)——中華麻將公開賽組委會官方網站
(正體中文) ——台灣第一家合法設立之麻將競技協會
中相關的原始文獻:
:隱藏分類: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怎么打麻将才能赢钱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