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子琳资料员

498年_百度百科
关闭特色百科用户权威合作手机百科 收藏 查看&498年本词条缺少名片图,补充相关内容使词条更完整,还能快速升级,赶紧来吧!
年()五年,元年二十二年七年干&&&&支年年&&&&号北魏二十二年;五年
五年,元年
皇帝1、春季,正月,朔(初一),南齐,改年号为永元。
2、乙酉(初八),从出发返回洛阳。
3、辛卯(十四日),南齐皇帝萧宝卷在南郊祀天。
4、戊戌(二十一日),北魏孝文帝回到洛阳,路过了的坟墓。当时,因病而不能起身,所以望着李冲的坟墓而哭泣。回宫之后,孝文帝见到当时与李冲一同留守洛阳的其他官员,说到李冲,他泪流满面,不胜思念。
5、甲辰(二十七日),北魏大赦天下。
2月 1、2月,南齐大将攻占北魏马圈戌(邓县西北)。
2、二月,辛亥(初五),北魏任命王元禧为,北魏任命彭城王无勰为司徒。
孝文帝1、三月庚辰(初四),孝文帝率兵从洛阳出发,命令留守洛阳,又任命右卫将军兼任尚书,代理尚书曹事,协助于烈。宋弁为人兢兢业业,尽职尽责,对他的恩遇仅次于。
2、癸未(初七),到达。南齐进攻北魏,顺阳太守人顽强固守。
3、甲申(初八),孝文帝派遣振威将军慕容率领骑兵五千去援救张烈。
4、丙戌(初十),孝文帝任命为、,元勰辞而不受。
5、 丁酉(二十一日),北魏孝文帝到达马圈,并命令荆州刺史广阳王截断,以阻拦军队的退路。元嘉是元建的儿子。
6、庚子(二十四日),北魏孝文帝病危,只好北还。
4月 1、(北魏孝文帝二十三年)4月,元景为皇帝祈福,在州治东北建造石窟。宣武帝三年()三月,韩贞续造石窟。(按:即今,是珍贵的雕刻艺术宝库。)
2、夏季,四月,丙午朔(初一),病死于谷塘原。
5月 1、五月,南齐加封始安王。
2、丙申(二十一日),北魏安葬孝文帝于长陵,庙号为高祖。
6月 六月,戊辰(二十四日),北魏追封宣武帝之母高氏为,配享孝文帝,并且增修其旧墓,号为终宁陵。又追赐高氏之父高扬爵号为勃海公,谥号为敬,让其嫡孙袭爵位。又封高氏之兄为平原公,弟弟为澄城公,三个人同一天受封。
8月 1、秋季,八月,戊申(初五),北魏依照的遗诏,后宫中凡以下者全部遣送回家。
2、丙辰(十三日),诏令,因特殊情况而赦免的囚徒,朝廷内外戒严。
3、戊午(十五日),与史偷偷地从南门出去,去往朝廷,自动,由此而东府内众人的情绪一落千丈。萧畅是的弟弟,沈昭略是哥哥的儿子。
4、己未(十六日),从南门出战,他借此机会而弃槊投降了,但是曹虎命令人把他斩了。知道垣历生投降的消息之后,气的七窍生烟,从坐榻上跳起来,让人把垣历生的儿子杀掉。
5、己巳(二十六日),朝廷任命为。加任沈文季为,他原来所担任的、仆射之职不变。又任命为尚书右仆射、,原来的右将军官职照旧不动。又任命为,曹虎为、右卫将军。上述封官,都是为了奖赏他们在平定始安王萧遥光叛乱中的功劳。
6、,(初三),南齐封立公萧宝览为始安王,并过继为始安靖王之后代。
9月 1、九月,丁未(初五),南齐任命为南兖州刺史,任命长史为豫州刺史。
2、壬戌(二十日),东昏侯因频繁地诛杀大臣,为了稳定人心,诏令。
10月 十月,乙未(二十三日),把、、三人召入华林省全部杀死。
11月 1、永元元年()十一月,与朝廷翻脸,他在寻阳起兵,传书朝中大臣,列数诛杀大臣的罪恶,然后打着拥立的旗号,顺江东下,直取。
2、乙丑(二十四日),南齐任命为,督率诸路军队攻击陈显达,后军将军胡松、统领水军占据梁山,左卫将军左兴盛督率前锋军队驻扎在宅。
12月 1、十二月,癸未(十二日),南齐任命从前的为。
2、甲申(十三日),率部到了新林,左兴盛统率诸路军队抵挡陈部。陈显达在长江岸边设置了许多火堆,夜间率军偷渡过江,去袭击宫城。
3、乙酉(十四日)陈显达带领数千人马登上落星冈大胜。
阿耶波多数学成就1、南齐陈显达督率崔慧景四万大军出击北魏,想要收复诸郡。癸未(初六)北魏派遣前去抵抗。
2、南齐皇帝,在做东宫太子时就不好学,只喜欢玩耍,嬉戏无度,并且性格沉闷寡言。即位之后,他不爱与朝臣们接触往来,专门亲信宦官以及身边左右御刀和应敕侍从。
3、南齐任命为北徐州刺史。
4、,印度著《阿耶波多文集》,总结了当时印度的天文、算术、代数与三角学知识。已知π=3.1416,尝试以解。
5、约公元499年前后,始建法门寺,位于西安市以西120公里的。
6、公元499年,景又修一座三层楼房,自居最高处,闭门谢客以著述。在隐居期间,他写下了《》。
逝世 1、,是的长子。生于,卒于公元499年,终年32岁,在位28年;庙号“高祖”。
2、公元499年南朝永元元年,卒。
(生于)。谢脁继之后,进一步发展了山水诗传统,其代表作品有《》等。
3、 北魏齐郡灵王元简去世。(1)春,正月,癸未朔,大赦。
(1)春季,正月,癸未朔(初一),。
(2)加中军,孝嗣固辞。
(2)要授中军大将军徐孝嗣开府仪同三司,徐孝嗣再三辞而不受。
(3)魏统军李佐攻新野,丁亥,拔之,缚刘思忌,问之曰:“今欲降未?”思忌曰:“宁为南鬼,不为北臣!”乃杀之。于是沔北大震。戊子,湖阳戍主蔡道福、辛卯,赭阳戍主成公期、壬辰,舞阴戍主黄瑶起、南乡太守相继南遁。瑶起为魏所获,魏主以赐,肃脔而食之。乙巳,命救。
(3)北魏统军攻打新野,丁亥(初五),攻破新野城,活捉了刘思忌,李佐问他:“如今你想不想投降?”刘思忌回答:“宁可做南方的鬼,不愿当北方的臣子!”于是,李佐就杀了刘思忌。刘思忌被杀之后,沔水之北的南齐守军大为震惊。戊子(初六),湖阳守军首领蔡道福,辛卯(初八),赭阳崐守军首领成公期;壬辰(初九),舞阳守军首领黄瑶起、南乡太守等相继南逃而去。黄瑶起被北魏军队抓获,北魏孝文帝把黄瑶起赏赐,王肃把他割成小片煮熟吃了。乙巳(二十二日),命令去援救。
(4)上有疾,以近亲寡弱,忌高、武子孙。时高、武子孙犹有十王,每朔望入朝,上还后宫,辄叹息曰:“我及司徒诸子皆不长,高、武子孙日益长大!”上欲尽除高、武之族,以微言问陈显达,对曰:“此等岂足介虑!”以问始安王遥光,遥光以为当以次施行。遥光有足疾,上常令乘舆自望贤门入,每与上屏人久语毕,上索香火,呜咽流涕,明日必有所诛。会上甚,绝而复苏,遥光遂行其策;丁未,杀河东王铉、子岳、西阳王子文、永阳王子峻、子琳、衡阳王子珉、湘东王子建、、桂阳王昭粲、巴陵王昭秀,于是太祖、及世宗诸子皆尽矣。铉等已死,乃使公卿奏其罪状,请诛之,下诏不许;再奏,然后许之。哭子琳,泪尽,继之以血,亲视殡葬毕,乃去。
(4)患疾病,由于他自己的亲属人少力弱,所以特别防忌和武帝的子孙。当时,高帝、武帝的子孙还有十个藩主,他们每月初一和十五都入朝拜见明帝,明帝见过他们回宫之后,常常叹息着说:“我和弟弟司徒的几个儿子都年龄幼小,而高帝和武帝的子孙却一天天地长大了。”明帝想把高帝和武帝的后代全部除掉,他以此事试探地问,陈显达回答说:“这些人何足以令圣上忧虑呢?”明帝又问始安王,萧遥光认为应当一个一个地逐步除杀。萧遥光有脚病,经常让他乘车望贤门进入华林园,每次进园后明帝就和他在无人处长久商谈。谈话毕,明帝要是焚烧香火,呜咽流涕,第二天必定有所诛杀。正好明帝病情突然加重,气绝而后又复苏过来,萧遥光就开始执行预先合谋好的计策,丁未(二十四日),杀害了、、、、、、、、、,于是、以及文惠太子的儿子们全被杀害。萧铉等人死后,明帝才让们奏告他们的罪状,并请求诛杀他们,假意下诏令不允许;公卿再次奏请,然后批准。南康王的人恸哭萧子琳,泪水哭干之后,又流出了血,亲自看得萧子琳被殡葬完毕,方才离去。
(5)庚戌,魏主如南阳。二月,癸丑,诏左卫将军等救寿阳,甲子,魏人拔宛北城,房伯玉面缚出降。伯玉从父弟思安为魏中统军,数为泣请,魏主及赦之。,魏主如新野。,以王勰为、南征诸军事、中军大将军、。
(5)庚戌(二十七日),到达南阳。二月癸丑(初一),诏令左卫将军萧惠休等人去援救寿阳,甲子(十二日),北魏军队攻破宛北城,房伯玉自缚出降。房伯玉的堂弟房恩安是北魏的中统军,房思安数次哭泣着向请求不要杀死房伯玉,于是孝文帝就赦免了房伯玉。庚午(十八日),孝文帝到达新野。辛巳(二十九日),孝文帝任命王元勰为、都督南征诸军事、中军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
三月,壬午朔,、大败于。时慧景至襄阳,五郡已陷没,慧景与衍及军主刘山阳、傅法宪等帅五千余人进行邓城,魏数万骑奄至,诸军登城。时将士蓐食轻行,皆有饥惧之色。衍欲出战,慧景曰:“虏不夜围人城,待日暮自当去。”既而魏众转至。慧景于南门拔军去,诸军不相知,相继皆遁。魏兵自北门入,刘山阳与部曲数百人断后死战,且战且却行。慧景过闹沟,军人相蹈藉,桥皆断坏。魏兵夹路射之,杀傅法宪,士卒赴沟死者相枕,山阳取袄仗填沟乘之,得免。魏主将大兵追之,晡时至沔。山阳据城苦战,至暮,魏兵乃退。诸军恐惧,是夕,皆下船还襄阳。庚寅,魏主将十万众,羽仪华盖,以围,闭门自守。魏主临沔水,望襄阳岸,乃去,如湖阳;辛亥,如。
三月,壬午朔(初一),和在被北魏军队打得大败。当崔慧景到达襄阳之时,南阳、新野等五郡已经陷落,崔慧景与萧衍以及刘山阳、傅法宪等人就率领五千多人马来到了邓城,北魏数万骑兵很快就追赶了上来,崔慧景等只好部署兵力,登城防守。其时,南方的将士们由于早晨匆忙吃饭,再加上轻装快走,人人面呈饥饿、恐惧的神色。萧衍要出战,崔慧景不同意,说:“北魏军队从来不在夜间围城攻打,所以等天黑之后他们自然就会撤崐走的。”一会儿,北魏的大批军队全部到了,在城南门带着自己的队伍逃走了,其他的队伍不知道,也相继逃遁而去。北魏军队从北门入城,刘山阳与部曲数百人断后死战,边战边退,以掩护前头的队伍撤逃。崔慧景带领队伍过闹沟,军士们和人互相拥挤踩踏,把桥都压断了。北魏军队乘势在路两旁发箭射杀,傅法宪中箭身亡,士卒们相继赴沟而死,尸体,不计其数,刘山阳用衣袄和甲仗填在沟中乘势通过,方才得以幸免。率领大兵乘胜追击,午后申时追至沔水。刘山阳依据樊城拼力苦战,到天黑之时,北魏军队才撤退走了。南齐各路队伍都害怕了,当天晚上,全部坐船返回襄阳去了。(初七),北魏孝文帝率领十万大军,羽仪华盖,浩浩荡荡地开来围攻樊城,樊城守将闭门自守,不敢迎战。北魏孝文帝临近沔水,望了望对岸的襄阳,就离开了,然后到达湖阳。辛亥(三十日),到了。
魏攻义阳,将兵五万围涡阳以救。魏南兖州刺史济北守,粮尽,食草木皮叶。叔业积所杀魏人高五丈以示城内;别遣军主萧等攻龙亢,魏广陵救之。叔业引兵击羽,大破之,追获其节。魏主使、、假救涡阳,并受王肃节度。叔业进击,大破之,聪奔悬瓠,永收散卒徐还。叔业再战,凡斩首万级,俘三千余人,获器械杂畜财物以千万计。魏主命锁三将诣悬瓠;刘藻、高聪免死,徙平州;傅永夺官爵;黜王肃为平南将军。肃表请更遣军救涡阳,魏主报曰:“观卿意,必以藻等新败,故难于更往。朕今少分兵则不足制敌,多分兵则禁旅有阙,卿审图之!义阳当止则止,当下则下;若失涡阳,卿之过也!”肃乃解义阳之围,与统军、等步骑十余万救涡阳。叔业风魏兵盛,夜,引军退;明日,士众奔溃,魏人追之,杀伤不可胜数。叔业还保涡口。
北魏王萧攻打,率兵五万围攻北魏涡阳以便援救义阳。北魏南兖州刺史济北人固守涡阳,粮食吃尽之后,拿野草和树皮、树叶充饥。裴叔业把所杀死的北魏人堆积有五丈多高,让城中人观看,另外又派遣军主萧等人去攻打龙亢。北魏广陵王元羽前来救援,裴叔业领兵迎击,大败,追击中缴获了元羽的。又派遣、、代理等人援救涡阳,并且让他们接受的指挥调动。裴叔业迎头进击,大败前来的北魏援军,高聪撤逃到了,傅永收容了失散的兵卒,徐徐而返。裴叔业再次进击,斩敌一万人,俘虏三千多名,缴获器械、杂畜和各种财物以千万计数。北魏孝文帝命令把吃了败仗的三位将领锁起来押到悬瓠,刘藻、高聪免于处死,流放;傅永被夺去官职和爵位;王肃被降为平南将军。王肃上表请求另外派遣军队去援救,孝文帝回答说:“看你的意思,一定认为刘藻等人刚刚打败,所以难以再去援救涡阳。但是,朕如今若分少量兵力前去则不足以制敌取胜,若多分兵力前去则身边担任禁卫的兵力就出现了空缺,你仔细考虑一下。义阳如果能攻下来就攻,如果攻不下来就停止围攻。如果失掉了涡阳,将是你的罪过。”于是,就停止了攻打,与统军、等率步、骑兵十多万前去解救涡阳之危。见北魏军队来的人多势众,就在夜间领兵撤退,到了第二天,裴叔业手下的士卒们蜂拥,北魏军队追击而进,南齐士兵伤亡不可胜数。裴叔业返回保卫涡口去了。
(6)初,魏,家世孤微,朝无亲援;初游代都,以清渊文穆公好士,倾心附之。冲亦重其材学,礼遇甚厚,荐于魏主,且为之延誉于朝,公私汲引。及为中尉,弹劾不避贵戚,魏主贤之,以比,彪自以结知人主,不复藉冲,稍稍疏之,唯公坐敛袂而已,无复宗敬之意,冲浸衔之。
(6)起先,北魏中尉李彪家世孤寒贫贱,在朝廷之中毫无亲援。李彪初次去代都,得知清渊人文穆公李冲喜好才能之士,就一心一意地去投靠他。李冲也十分重视李彪的才学,对他礼遇甚厚,还把他推荐给孝文帝,并且又在朝廷同僚中广为宣传,为他树立声誉,从公私两方面引进他。担任之后,弹劾时毫不避畏贵戚权臣,认为他十分忠贤,把他比做。可是,李彪自以为得到了孝文帝的赏识,无需再凭借了,所以就对李冲渐渐有所疏远,只是在公开场合遇见李冲时整理一下衣袖,以示礼节,不再有尊从敬服之意了。因此,李冲渐渐地对他产生了怨恨之情。
及魏主南伐,彪与冲及任城共掌。彪性刚豪,意议多所乖异,数与冲争辩,形于声色;自以身为法官,他人莫能纠劾,事多专恣。冲不胜忿,崐乃积其前后过恶,禁彪于,上表劾彪“违傲高亢,公行逸,坐舆标省,私取,辄驾乘黄,无所惮慑。臣辄集尚书已下、已上于尚书都座,以彪所犯罪状告彪,讯其虚实,彪皆伏罪。请以见事免彪所居职,付治罪。”冲又表称:“臣与彪相识以来,垂二十载。见其才优学博,义论刚正,愚意诚谓拔萃公清之人。后稍察其人酷急,犹谓益多损少。自大驾南行以来,彪兼尚书,日夕共事,始知其专恣无忌,尊身忽物;听其言如振古忠恕之贤,校其行实天下佞暴之贼。臣与任城卑躬曲己,若顺弟之奉暴兄,其所欲者,事难非理,无不屈从。依事求实,悉有成验。如臣列得实,宜殛彪于北荒,以除乱政之奸;所引无证,宜投臣于四裔,以息青蝇之。”冲手自作表,家人不知。
到了孝文帝南伐之时,与以及任城王元澄共同掌管留守事务。李彪性情刚强豪直,商议事情时所见常常与别人不合,数次同李冲发生争辩,并且发展到翻脸相争。李彪自以为身为司法官员,他人不能举发、弹劾自己,所以行事非常专横。李冲不胜其忿,于是总计李彪的前后错误、罪恶,把他囚禁在,上表孝文帝弹劾李彪“傲逆不顺,趾高气扬,贪图安逸,敷衍公事,乘坐轿舆而入禁省,私自拿取官家财物,动辄驾用厩中御马,为所欲为,无有惮慑。我召集尚书以下、以上的官员于尚书省,把李彪所犯罪行告诉了他本人,并且审讯其虚实,供认不讳,一一认罪。所以,请求圣上根据上述李彪所犯罪状免去其官职,并且交付治罪。”在上表中还说:“我与李彪自相识以来,至今已二十年了。起初,我见他才干出众,学识渊博,议论不凡,刚正不阿,一时就认为他是一个出类拔萃、公正清廉的人才。后来,渐渐发现他急躁严酷,但是还认为益处多,坏处少。自从圣上大驾南行以来,李彪兼任尚书,我一天早晚与他在一起共事,方才知道他这人专断强横,无所忌惮,一昧尊大自己,目中无有他人。如果听他的言论,好象是古代忠恕之贤士,但是对照一下他的行为,却实实在在是一个佞暴之。我与任城王卑躬曲己,对他就象温顺的弟弟残暴的兄长一样。他所要干的事情,虽然不在理,我们也不敢不屈从。以上所讲,事实确凿,无不可以得到验证。如果我列举的事情属实,就应该把杀死于北方荒野之地,以便清除掉他这个乱政之奸人。如果所列举的事情虚而无证,则可以把我流放于极远之地,以便惩处谗言之佞人。”亲笔写了这一上表,家中人丝毫不知。
帝览表,叹怅久之,曰:“不意乃至于此!”既而曰:“道固可谓溢矣,而仆射亦为满也。”素怨冲,而与彪同州相善,阴左右之,有司处彪,帝宥之,除名而己。
看过李冲的上表之后,怅然叹息了很久,说道:“唉!没想到留守洛阳的几个人闹到如此地步。”接着又说道:“李彪可以说是骄傲了,然而又何尝没有自满哪?”黄门侍郎宋弁素来对李冲有怨气,而与同是人,关系很好,因此就私下里对如何处分李彪加以操纵。有关部门建议处李彪以死刑,孝文帝宽宥了他,最后只对他作了除名的处理。
冲雅性温厚,及收彪之际,亲数彪前后过失,嗔目大呼,投折几案,御史皆面缚。冲肆口,遂发,言语错缪,时扼腕大骂,称“李彪小人”,医药皆不能疗,或以为肝裂,旬余而卒,帝哭之,悲不自胜,赠司空。
李冲性情雅闲,温良敦厚,但是在拘押李彪之时,他却一反常态,亲自数落了李彪前前后后的过失;他怒不可遏,目而视,大喊大叫,扔出小桌子,敲碎大桌子,吓得御史们个个以泥涂面,反绑自己的双手,来向谢罪。李冲骂不绝口,神经失常,言语错乱,颠三倒四,时不时地扼腕大骂“小人”,吃药扎针都不能治疗,有人认为他是因怨气太盛而导致肝裂,十多天后就死了。李冲死后,孝文帝落泪痛苦,悲不自胜,并追赠他为司空。
冲勤敏强力,久处要剧,文案盈积,终日视事,未尝厌倦,职业修举,才四十而发白。兄弟六人,凡四母,少时每多忿竞。及冲贵,禄赐皆与共之,更成敦睦。然多援引族姻,私以官爵,一家岁禄万匹有余,时人以此少之。
李冲勤奋聪敏,性要强,肯用力。他长期处于重要职位,平时公文案卷总是盈积案头,只好一天到晚处理公务,然而从来不感到厌倦。他兢兢业业,克尽职守,才四十岁就白了头发。他兄弟六人,系四个母亲所生,所以小时候弟兄之间常常发生争吵打架。然而,李冲富贵之后,却能把自己所得的俸禄、赏赐与兄弟们共同享受,从而兄弟和睦,全家安宁。但是,他大量提携家人和亲戚,并不通过公开选拔授以、爵位,光他一家一年的食禄就超过了一万匹崐,当时的人们以此看不起他。
(7)魏主以王勰为宗师,诏使督察宗室,有不帅教者以闻。
(7)任命彭城王元勰为宗师,命令他监督检查皇室成员,如有谁不听从教导,就向自己汇报。
(8)夏,四月,甲寅,改元。
(8)夏季,四月,甲寅(初三),南齐改年号为。
(9)会稽太守,自以高、武旧将,心不自安。上虽外礼甚厚,而疑备,数访问敬则饮食,体干堪宜。闻其衰老,且以居内地,故得少宽。前二岁,上遣将斋仗五百人行武进陵,敬则诸子在都,忧怖无计。上知之,遣敬则世子仲雄入东安尉之。
(9)大司马会稽太子守王敬则因为自己是、的旧将,所以心中非常不安。明帝虽然表面上对王敬则礼遇优厚,但是内心却对他十分猜疑、提防,曾经数次打听询问他饮食情况如何,身体还能否胜任带兵打仗。听说王敬则衰老了,而且又呆在离不远的地方,这才稍稍觉得心宽了一些。前两年,明帝派遣领军将军萧坦之率领侍卫武士五百人去武进武帝等皇上陵园,当时的儿子们都在京城,王敬则担心事情有变,儿子受累,所以心中忧恐万分,束手无措。明帝知道这一情况之后,立即派遣王敬则的大儿子从建康去会稽安慰。
仲雄善琴,上以焦尾琴借之。仲雄于御前鼓琴作《懊歌》,曰:“常叹侬,郎今果行许。”又曰:“君行不净心,那得恶人题!”上愈猜愧。
王仲雄擅长弹琴,明帝把蔡邕焦尾琴借他一用。于是,王仲雄就当着的面弹琴唱了一首《懊歌》,歌中唱到:“常悲叹会辜负我的多情,如今郎君果然动身。”又唱到:“您在外用情不专,哪能厌恶别人唠叨!”明帝愈加猜疑、羞愧。
上疾屡危,乃以张为平东将军、吴郡太守,置兵佐以密防敬则。中外传言,当有异处分。敬则闻之,窃曰:“东今有谁,只是欲平我耳;东亦何易何平!吾终不受!”金罂,谓鸩也。
明帝屡次病危,于是就任命光禄大夫张为平东将军、,并且秘密布置兵力,以便提防。朝廷内外传说纷纷,说明帝一定又有非常的举动了。王敬则听了传言之后,私下里说:“东边现在还有谁?只不过是要除掉我罢了。但是,我又何尝可以那么容易地除掉呢?我终究不会接受他的金的!”金,即指鸩酒。
敬则女为徐州行事谢妻,敬则子幼隆遗正员将军以情告:“为计若同者,当往报敬则。”执岳,驰启以闻。敬则城局参军,家在京口,其子密以报庶,庶以告敬则王公林。公林,敬则族子也,常所委信。公林劝敬则急送启赐儿死,星夜还都。敬则令司马张思祖草启,既而曰:“若尔,诸郎在都,要应有信,且忍一夕”。
的女儿是徐州行事谢的妻子,王敬则的儿子太子洗马王幼隆派遣正员将军徐岳把情况告诉了谢,邀他一起举事,并且对谢说:“你如果同意的话,我就去告诉王敬则。”谢非但不愿意,而且把抓起来,派人速向明帝报告。王敬则手下的城局参军家住在京口,徐庶的儿子把王敬则儿子要举事、徐岳被抓之事秘密告诉了父亲,徐庶又马上转告了王敬则手下的五官掾王公林。王公林是王敬则的族侄,深得王敬则信任,常常委以事务。王公林去劝说王敬则火速启奏明帝,让明帝赐自己的儿子一死。劝说之后,王公林就独自乘舟连夜赶回京城去了。命令司马张思祖起草对的启奏,但一会儿又说:“情况如果真的这样的话,那么我的几个儿子都在京城,他们一定会来向我报信的,所以先不急,暂且再等一晚上吧。”
其夜,呼僚佐文武,谓众曰:“卿诸人欲令我作何计?”莫敢先答。于兴怀曰:“官祗应作尔!”敬则不应。明旦,召山阴令、台传御史离祖愿,敬则坐,问询等:“发丁可得几人?库见有几钱物?”询称“县丁猝不可集”;祖愿称“库物多未输入”。敬则怒,将出斩之,王公林又谏曰:”凡事皆可悔,唯此事不可悔;官讵不更思!”敬则唾其面曰:“我作事,何关汝小子!”敬则举兵反,招集,配衣,二三日便发。
当天夜里,把手下的文武僚属召集来一起,对大伙说:“你们大家想让我作如何打算呢?”众人谁也不敢先说。这时,防阁丁兴怀突然说道崐:“长官您应该举事谋反,除此别无选择。”王敬则听了之后,没有表态。次日天刚亮,王敬则就把令王询、台传御史钟离祖愿两人叫来,自己手横握刀,跪坐席上,向、祖愿两人发问:“如果要发兵可以有多少人?库中还有多少钱物?”王询言称“县里的壮丁一下子不能召集起来”,祖愿则言称“该入库的则物大多还没有输入库中”。王敬则一听,勃然大怒,令人把他们二人推出斩首。这时,王公林又劝谏王敬则说:“所有的事情都可以反悔,唯独这种事不可以反悔,您为什么不再考虑一下呢?”王敬则听了非常生气,唾了王公林一脸口水,并且恶狠狠地对他说:“我作事情,与你小子有什么关系呢?”于是,决定举兵造反,开始召集兵力,配给兵器,二三日之内便出发了。
前,弃官隐居山,敬则欲劫以为。长史王弄璋等谏曰:“何令高蹈,必不从;不从,便应杀之。举大事先杀名贤,事必不济。”敬则乃止。胤,尚之之孙也。
先前的中书令何胤,弃官而隐居在若邪山之中,王敬则想挟持他出任尚书令。长史王弄璋等人劝谏王敬则说:“何大人隐居深山,必定不会依从;他如果不依从的话,就应该杀掉他。然而,做大事情先杀害名贤高士,事情一定不会成功。”于是,就停止了这一想法。是的孙子。
(10)庚午,魏发州郡兵二十万人,期八月中旬集。
(10)庚午(十九日),北魏征召各州郡之兵二十万人,时间定于八月中旬,会集悬瓠,准备再行南伐。
(11)魏赵郡灵王卒。
(11)北魏赵郡灵去世。
(12)上闻王敬则反,收王幼隆及其兄世雄、季哲、其弟少安等,皆杀之。长子元迁将千人在徐州击魏,敕徐州刺史徐玄庆杀之。前太守侯子恪,嶷之子也,敬则起兵,以奉子恪为名;子恪亡走,未知所在。始安王遥光劝上尽诛高、武子孙,于是悉召诸王侯入宫。晋安王宝义、公宝览等处,高、武诸孙处西省,敕人各从左右两人,过此依军法;孩幼者与俱入。其夜,令太医煮椒二斛,都水办棺材数十具,须三更,当尽杀之。子恪徒跣自归,二更达建阳门,刺启。时刻已至,而上眠不起,沈徽孚与上所亲左右单景隽共谋少留其事。须臾,上觉,景隽启子恪已至。上惊问曰:“未邪?未邪?”景隽具以事对。上抚床曰:“遥光几误人事!”乃赐王侯供馔,明日,悉遣还第。以子恪为太子。宝览,缅之子也。
(12)知道谋反了,就把王幼隆以及他的两个哥哥王世雄、江室参军王季哲、弟弟王少安等人抓起来,全部杀掉了。王敬则的长子王元迁率领一千兵马在徐州抗击北魏军队,明帝下令徐州刺史徐玄庆杀掉了他。前太守是的儿子,王敬则以拥立萧子恪为名义而起兵造反,但是,萧子恪吓得逃跑了,不知逃到了什么地方。始安王劝说明帝把、的子孙全部杀掉,于是明帝把诸位王侯全部召入宫中。、公萧宝览等人在,高帝、武帝的孙子们在,命令他们每人只可以带随从两人,超过了以军法从事。诸位王侯中还是幼小的孩子,命令由他们的把他们带进宫来。这天夜里,明帝命令宫中的太医煮了两斛花椒水,又命令都水官备署办棺材数十具,准备到三更之时,就把诸王侯全部毒死。萧子恪自己一个人赤脚步行赶回来了,二更时分到达建阳门,他把自己的姓名和所要启陈的事写于纸上,让人转达于齐明帝。三更时分已到,但明帝还睡眠未起,沈徽孚就与明帝所信任的心腹单景隽一起商议,决定先不采取行动,等皇上起来之后再说。一会儿,齐明帝醒来了,单景隽就告诉他已经来了。明帝一听,惊奇地问道:“还没有动手吗?还没有动手吗?”单景隽就把萧子恪要向明帝启陈的如何想以拥立他为名义而谋反,他如何逃而不见王敬则,以及如何自动前来的情况转述了一遍,听了之后,明白了事情的真相,边用手拍床边说道:“差点坏了大事,让我滥杀无辜。”于是,明帝马上改变了主意,设宴招待诸王侯。第二天,明帝让他们回到各自的府中去,并且还任命为太子。萧宝览是的儿子。
敬则帅实甲万人过浙江。张遣兵三千拒敬则于松江,闻敬则军鼓声,一崐时散走,弃郡,逃民间。敬则以旧将举事,百姓担篙荷锸,随之者十余万众;至晋陵,南沙人范化杀县令公上延孙以应之。敬则至武进陵口,恸哭而过。为曲阿令,敬则前锋奄至,仲孚谓吏民曰:“贼乘胜虽锐,而乌合易离。今若收船舰,凿长冈埭,泻渎水以阻其路;得留数日,台军必至,如此,则大事济矣。”敬则军至,值渎涸,果顿兵不得进。
率领一万甲兵渡过了浙江,张调遣三千兵力在松江岸上抵挡他,但是这些士兵们一听到王敬则部队的军鼓声音,马上四处逃散,张只好弃郡署于不顾,自己逃到民间躲起来了。王敬则以老将的身分起兵谋反,老百姓们纷纷扛着竹竿,拿着锄头,前来投奔,追随的人有十万多。他们到晋陵时,南沙人范化杀了县令公上延孙,起来响应。经过武进陵园所在地陵口之时,王敬则怀想起了高帝对自己的恩宠,不禁放声恸哭。人是曲阿县令,王敬则的前锋部队刚到,丘仲孚就对治下的吏役、民众说:“反贼们虽然一路乘胜,气势嚣张,但是毕竟是乌合之众,一盘散沙。眼下我们如果把船舰收起来,并且把长冈水坝挖开,放出大水挡住他们的去路,如果能让他们停留几天的话,朝廷军队一定可以到达,这样的话,大功必定告成。”军队到达之后,因河渠干涸,果然停止不能前行。
五月,诏前军司马左兴盛、后军将军、刘山阳、龙骧将军·马军主胡松筑垒于长冈;右仆射为持节都督,屯湖头,备京口路。恭祖,慧景之族也。敬则急攻兴盛、山阳二垒,台军不能敌,欲退,而围不开,各死战。胡松引骑兵突其后,白丁无器仗,皆惊散。敬则军大败,索马再上,不能得,崔恭祖刺之仆地,兴盛军客袁文旷斩之,乙酉,传首。
五月,明帝诏令前军司马左兴盛、后军将军崔恭祖、辅国将军刘山阳、马军主胡松在曲阿长冈修筑战垒工事。又委任右仆射沈文季为持节都督,屯驻湖头,以守备京口大路。崔恭祖与是同族。对左兴盛、刘山阳两处发起了猛烈攻击,朝廷军队不能敌挡,准备撤退,但是不能突围,只好死战。胡松带领骑兵从背后对王敬则军队发起攻击,那些追随王敬则的民众手中无有武器,纷纷惊慌而逃。王敬则的军队一败涂地,但是他还要找一匹马骑上再战,可是找不到,结果被一枪刺倒在地,刘兴盛部下武士袁文旷立即上前将其斩首。乙酉(初五),王敬则的脑袋被送到了建康。
是时上疾已笃,敬则仓猝东起,朝廷震惧。太子宝卷使人上屋,望见亭失火,谓敬则至,急装欲走。敬则闻之,喜曰:“檀公三十六策,,计汝父子唯有走耳!”盖时人讥避魏之语也。敬则之来,声势甚盛,裁少日而败。
当时,的病情已经非常沉重,而猝然在东边起兵举事,因此朝廷内部一片震惊,人人恐慌不已。太子让人上屋顶,望见征虏亭失火,一片火光,以为是王敬则率领军队打过来了,就急忙穿上戎装,将要逃走。王敬则知道此事之后,高兴地说:“檀公三十六策,走为上策,我想你们父子也只有逃走这么一条路了。”所谓“檀公三十六策,走为上策”,是当时人们讥刺檀道济见了北魏军队只会逃跑的话语。王敬则起兵,其来头凶猛,声势甚大,但是仅在很短的时间内就以失败而告终。
台军讨贼党,晋陵民以附敬则应死者甚众。太守上言:“愚民易动,不足穷法。”上许之,所全活以万数。瞻,弘之从孙也。
朝廷军队讨伐及其同伙,晋陵的百姓因王敬则而应该被处死者特别多,太守王瞻上奏明帝说:“百姓愚蠢,易被煽动,所以没有必要严加追究。”明帝准许了这一建议,使数万人得以活命。王瞻是的侄孙。
上赏谢之功,迁。上表三让,上不许。中书疑官未及让,国子曰:“近世小官不让,遂成恒俗。谢吏部今授,让别有意。夫让出人情,岂关官之大小邪!妻常怀刃欲杀,不敢相见。
奖赏谢的功劳,升任他为尚书吏部郎。谢三次上表于表示辞让,但是明帝不准许。中书怀疑谢的官位还够不上照例辞让,国子祭酒沈约却说:“近世以来低级官员不辞让,这已经成为一种常例。但是,如今越级给谢授官。他辞让是为了避免别人说他告发岳父而得官。他的辞让是出于人情世故方面的考虑,岂与官职大小有关?”谢的妻子经常怀中藏着刀子,要杀死谢,因此吓得谢不敢与妻子相见。
(13)秋,七月,魏王勰表以一岁国秩、职俸、亲恤裨军国之用。魏主崐诏曰:“割身存国,理为远矣。职俸便停,亲、国听三分受一。”壬午,又诏损皇后私府之半,六宫嫔御、五服男女供恤亦减半,在军者三分省一,以给军赏。
(13)秋季,七月,北魏彭城王元勰上表,提出献出自己一年的食禄、朝职俸禄以及朝廷所给的恤亲财物,以助国家开支之用。孝文帝为此而特发诏令,说:“彭城舍弃自身利益而为国家安危着想,其行动之意义是十分重大的。那么,他的朝职俸禄就全部接受,但藩国食禄和恤亲财物则只接受三分之一。”壬午(初三),孝文帝又发诏令,命令减少私人费用一半,六宫嫔妃、五服之内的男女的供给也减少一半,如果在军队中则减少三分之一,节约下来的全部用作给军队的赏赐。
(14)癸卯,以太子为。
(14)癸卯(二十四日),明帝任命太子中庶子萧衍为雍州刺史。
(15)己酉,上殂于正福殿。遗诏:“徐令可重申前命。可左仆射,江可右仆射,可侍中,可。军政可委陈;内外众事,无大小委、遥光、坦之、江,其大事与沈文季、江祀、刘暄参怀。心膂之委、、。”
(15)己酉(三十日),死于正福殿。明帝在遗诏中说:“前次曾授以徐孝嗣,辞而不受,可以再次授之。沈文季可以担任左仆射,江可以担任右仆射,江祀可以担任侍中,刘暄可以担任卫尉。军政大事可以委托于太尉,而朝廷内外众多事务,无论大小一并委托于徐孝嗣、、、江,其中重大事情与沈文季、江祀、刘暄三人商量决定。关键要害职务可以委托于、、三人。”
上性猜多虑,简于出入,竟不。又深信巫觋,每出先占利害。东出云西,南出云北。初有疾,甚秘之,听览不辍。久之,敕台省文簿中求白鱼以为药,外始知之。太子即位。
明帝性格猜疑多虑,深居而简出,竟然没有去南郊祭祀过上天。他又对筮占深信不疑,每次出外都要先占卜吉凶利害。如果去东边,则告人说去西边;如果去南边,则告人说去北边,不让预先知道其行迹。刚有病之时,特别保密,害怕别人知道,所以照样听政、阅览公文不止。很久以后,他在下达给台省的文件中要白鱼来做药,外界这才知道他有病。太子登皇帝位。
(16)八月,辛亥,魏太子自洛阳朝于。
(16)八月,辛亥(初二),北魏太子从洛阳到悬瓠朝见。
(17),邓学以降魏。
(17)壬子(初三),南齐奉朝请邓学投降北魏,献出齐兴郡。
(18)魏主之入寇也,遣使发兵。高车惮,奉袁纥树者为主,北叛。魏主遣讨之,大败而还,福坐。更命江阳王继都督北讨诸军事以讨之,自怀朔以东悉禀节度,仍摄镇。继,熙之曾孙也。
(18)入侵南齐时,派遣使者去向高车调兵,但是害怕远途劳役,因此奉袁纥树者为头领,率众叛变向北。派遣征北将军宇文福去讨伐,但是大败而回,宇文福因此而被黜官。孝文帝又命令平北将军江阳王为都督北讨诸军事,去讨伐高车,自怀朔以东全部归他掌管调遣,并摄镇平城。元继是的曾孙。
(19)八月,葬明皇帝于兴安陵,庙号。恶灵在太极殿,欲速葬,固争,得逾月。帝每当哭,辄云喉痛。羊阐入临,无发,号恸俯仰,帻遂脱地,帝辍哭大笑,谓左右曰:“秃啼来乎!”
(19)八月,南齐安葬于兴安陵,庙号为高宗。东昏侯不喜欢明帝的灵柩停放在太极殿里,想快速安葬了事,因徐孝嗣一再坚持,才得以停放超过一月。新登基的皇帝萧宝卷每当该哭灵的时候,他就说自己喉咙痛。太中大夫羊阐进殿哭灵,他没有头发,号啕大哭,前仰后合,以致头巾都掉到了地上,这时萧宝卷停止哭泣而放声大笑,对左右的人说:“秃来啼叫了。”
(20)九月,己亥,魏主闻宗殂,下诏称“礼不伐丧”,引兵还。庚子,诏北伐。
(20)九月(二十一日),知道明帝死去,就下诏令说:“按礼,他国有丧,不加讨伐。”于是率兵而还。庚子(二十二日),诏崐令高车。
(21)魏主得笃,旬日不见侍臣,左右唯王勰等数人而已。勰内侍医药,外总军国之务,远近肃然,人无异议。右军将军丹阳徐謇善医,时在洛阳,急召之。既至,勰涕泣执手谓曰:“君能已至尊之疾,当获意外之赏;不然,有不测之诛;非但荣辱,乃系存亡。”勰又密为坛于汝水之滨,依周公故事,告天地及显祖,乞以身代魏主。魏主疾有间,丙午,发,舍于汝滨,集百官,坐于上席,称扬其功,除卿,封金乡县伯,赐钱万缗;诸王别饷赉,各不减千匹。冬,十一月,辛巳,魏主如邺。
(21)得病非常严重,十来天不接见左右侍臣,只有王元勰等几个人在身边照料。既侍奉看病吃药,同时又总管国家事务,内外用心,处理的非常周全,使得远近肃然,人无异议。右军将军丹阳人徐謇擅长医术,当时他正在洛阳,元勰就急忙把他召来。徐謇到了之后,元勰拉着他的手边哭边说道:“您如果能医治好圣上的病,就可以获得意外的赏赐;如果医治不好,就会有不测之死临降于你。这不但关系着你的荣辱,而且关系到了你的生死存亡。”元勰又秘密地让人在汝水之滨筑了一座祭坛,依照当年周公所行那样,亲自去祷告天地及献文帝在天之灵,乞请以自己的身体代替孝文帝,让他快快痊愈。孝文帝的病稍有好转,丙午(二十八日),从出发,下榻于汝水之滨,并召集百官群臣,使坐在上席,赞扬了他的功劳,任命他为卿,并且封为伯,赏钱一万串。另外,对诸王侯们的赏赐,每个也不少于一千匹帛。冬季,十一月,辛巳(初四),孝文帝到达邺城。
(22)戊子,立妃褚氏为。
(22)戊子(十一日),南齐立妃子褚氏为皇后。
(23)魏江阳王继上言:“,避役遁逃,若悉追戮,恐遂扰乱。请遣使,镇别推检,斩魁首一人,自余加以慰抚。若悔悟从役者,即令赴军。”诏从之。于是叛者往往自归。继先遣人慰谕树者。树者亡入,寻自悔,相帅出降。魏主善之,曰:“江阳可大任也。”十二月,甲寅,魏主自邺班师。
(23)北魏江阳继上书说:“高车人冥顽不化,逃避差役,反叛远遁,但是如果把他们全部追究杀戮,恐怕要引起大的扰乱。所以,请朝廷为每一镇派遣一个使者,令其对本镇加以整顿,只斩罪魁祸首一人,其余的加以抚慰,如果本人后悔而愿意服役,那么就立即令其赶赴南伐之军。”孝文帝发下诏令,准许了的这一做法,于是反叛的许多又自动回来了。元继先派遣人去抚慰和树者,树者逃往国,但是很快就后悔了,于是率众出降。孝文帝说:“江阳王可以委以大任呀。”十二月甲寅(初七),孝文帝从邺城班师返京。
(24)王诸农入朝,海中值风,溺死,以其子文款为林邑王。
(24)南齐林邑王范诸农入朝晋见,在海上遇到风暴,溺水而死,封其子范文款为林邑王。
新手上路我有疑问投诉建议参考资料 查看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资料员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