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36号令简要内容

 下载
 收藏
该文档贡献者很忙,什么也没留下。
 下载此文档
正在努力加载中...
实事求是进一步完善消防法规体系
下载积分:999
内容提示:
文档格式:PDF|
浏览次数:5|
上传日期: 17:58:53|
文档星级: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下载文档:实事求是进一步完善消防法规体系.PDF
官方公共微信中国消防在线
您的位置: >
浅析《消防法》之“单位全面负责”体系的建立
| 文章来源: 云南消防总队玉溪支队 | 作者: 李艳
【摘要】公安部73号令的颁布实施,宣告了消防机构“保姆式”消防监督管理模式退出了历史的舞台,随之而来的是社会单位自主管理模式建立的任重道远。随着《消防法》的修订实施,“政府统一领导、部门依法监管、单位全面负责、公民积极参与”被确定为消防工作的基本原则,本文就其中的“单位全面负责”体系建立进行探讨,结合实际提出几点工作建议。
【关键词】消防工作;责任主体;体系建立
日,《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消防安全管理规定》(公安部61号令)发布实施。61号令明确了单位主要负责人为本单位的消防安全责任人,对单位的消防安全管理工作作出了明确、具体的规定,从法制上确立了单位是其自身消防安全管理的责任主体,促进了单位消防安全自我管理、自我检查、自我整改、自我负责机制的建立。为保障单位自主管理模式的建立完善,公安部配套发布实施了《消防监督检查规定》(公安部令第73号令),以此废止了消防机构实施“保姆式”大包大揽监督管理模式的公安部令第36号令,确定了消防机构依法对单位履行消防安全自我管理情况进行抽查的监督管理模式。日,随着《消防法》的重新修订实施,《消防监督检查规定》再次修订发布实施(公安部令第107号令),依然将消防安全管理重点放在单位自身的自我管理上,消防监督机构依法抽查的本质并未发生改变。然而,近年多起重特大火灾事故都让我们再次清醒的认识到,“消防安全自我管理、自我检查、自我整改”的工作机制尚未形成,“单位全面负责”的责任体系尚未彻底建立,单位自我管理的水平依然停留在较低层次。
1.社会单位消防安全工作自我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1.1社会单位“不愿管”
自公安部36号令实施以来,消防机构实行的大包大揽“保姆式”消防监督管理模式深入人心,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确实为社会经济发展和稳定社会火灾形势立下了汗马功劳。然而,其弱点也显而易见,不仅养成了社会单位“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惰性,更因为行政管理成本随着社会的发展的增加让消防机构越来越无法承受。因公安部73号令修订的滞后,导致了旨在建立单位自主管理的公安部61号令贯彻缺乏有力的法规政策支持,社会单位经历了一个既无建立自我管理的积极性,又安逸享受消防机构一如既往服务的特殊阶段。长期以来积累的惰性让社会单位简单的认为消防工作依然是消防机构的事,“你检查,我配合;有问题,我整改”成为社会单位普遍存在的想法。况且要建立一支属于单位自有的高素质消防管理队伍,不仅仅是时间的问题,还涉及人员、经费、效益等各方面的因素,导致单位“不愿管”、把管理推给消防机构的现象依然存在。
1.2社会单位“不会管”
消防学科是一门边缘性较强的学科,涉及其它学科领域的众多专业,其自身的专业性也比较强,对于普通单位消防安全管理人来说很难在短期内熟悉。虽然公安部61号令对单位履行消防安全职责作出了非常明确的规定,但这些都只是对单位内部“软件”建设方面的规定,一旦涉及到专业性的如消防设施检查、消防器材维保、火灾隐患整改,大多数单位消防安全管理人无法作出准确的判断和理解,必须由专业队伍才能组织实施。实践中,大多数单位消防安全管理人均为兼职,其自身消防知识掌握的水平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单位能自主开展好对单位内部消防安全管理机制的建立。
1.3消防机构监督工作模式“硬性规定”的不适应
公安部73、107号令的发布实施,将消防机构对社会单位履行消防安全职责的情况列为抽查,极大的解放了消防监督管理警力。但是,随之而来的是出现了众多的消防监督“不作为”、消防机构履职不到位等问题,消防机构实施监督检查数量的问题尤为严重,这不得不祭出了“消防安全专项治理”这一法宝,但一定程度上仍然无法解决消防机构执法随意性大、“绕着问题走”的难题。于是,随着消防监督执法规范化建设的进一步深入,各种监督人员检查量、检查频次、错时制检查等“硬性规定”制度建立起来了。这些制度的建立,加上各类大型活动保卫前的检查、专项治理检查,部分单位被抽查的频次甚至比37号令实施期间还要多,这种多频次的检查给“单位全面负责”的自我管理模式建立带来不利影响。
2.对策及建议
2.1深化社会单位消防安全标准化管理
分析近年发生的重特大火灾,单位消防安全责任不落实、管理不规范是导致重大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的主要原因。推行消防安全标准化管理,使社会单位消防安全管理向规范化、制度化、标准化方向发展,对于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社会消防安全管理机制,有效预防火灾发生,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消防安全标准化管理整体上分为社会单位内部消防行政管理标准化和单位建筑物及其消防设施标准化。从社会单位内部消防行政管理标准化来看,重点要解决的是单位是否按照国家现行消防法律法规规定把其消防安全职责履行到位的问题。作为消防监督机构,可以通过制作固定格式的标准化管理档案、开发联网单位消防安全管理系统、实行城市火灾报警监控、督促单位主动报告备案等多种形式加以规范和约束,从源头上抓住“软件”建设,督导社会单位认真履行法定的消防安全职责。从单位建筑物及其消防设施标准化来看,重点要解决的是建筑物及消防设施是否符合现行消防技术规范、标准规定的问题。这需要一定层次的消防专业素质,消防机构可以通过监督抽查、消防设施年度检测、消防技术服务机构服务等多种措施来加以解决,把社会单位“硬件”建设时刻处于符合要求、完好有效的状态。
2.2培育、发展和规范消防技术服务机构
消防技术服务机构的成立是市场经济体制不断深化和社会发展不断成熟的必然结果。随着我国社会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消防技术服务机构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单一形式到多种形式,从体制内的政府部门组建到体制外的自发自愿组建的发展过程。但是由于起步晚、底子薄,更重要的是缺乏政策上的有力支持,导致我国消防技术服务机构从业人员素质偏低、缺乏行业内部自律、官商难分等弊端。如今,随着《消防法》的修订实施,消防技术服务机构已经赫然写入了法律,培育并规范一支既符合法律规定,又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消防技术服务机构,有利于将消防机构一些管不了、管不好的技术服务性工作分化出去,有利于消防机构体制的优化。在社会单位自我管理模式的建立中,将那些涉及技术改造、消防设施定期维护保养、单位消防安全状况评估等技术性较强的服务性工作推向市场,由消防技术服务机构去承担,可以有效减小社会单位对消防机构的依赖性和惰性,从而建立起“消防安全自我管理、自我检查、自我整改”的社会单位自我管理模式。
2.3有效整合社会消防资源
《消防法》规定了“政府统一领导、部门依法监管、单位全面负责、公民积极参与”的消防工作原则,充分说明了消防工作的社会性。在社会单位消防安全自我全面管理模式的建立中,如果仅仅依靠消防机构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远远不能满足社会单位的需要。这就得紧紧抓住《消防法》规定的工作原则,依靠政府加强领导,协调部门进行行业把关,发动公民监督。自部局要求开展人员密集场所消防安全标准化管理以来,笔者所在辖区就紧紧抓住行业这个龙头,对各个行业标准化建设实行政府领导、主管部门牵头、中介机构服务、消防机构督促、现场会推广的模式,总结各行业、各领域自身的消防安全特点,有针对性的深入开展标准化建设,促进消防安全标准化管理取得了良好的成效,有效的推动了社会单位自我管理模式的建立。
2.4开展深入扎实的消防宣传培训
一项新的举措要深入人心,宣传必不可少。对建立“社会单位全面负责”的工作体系,重点应当抓好“内学外宣”,首先是消防机构内部的学习,不但要充分认识到建立体系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还得对如何建立该体系有针对性的思路和方法,避免“内行人说外行话”,才能有的放矢,推动该体系的建立。对外宣传应当着力解决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要着力强化单位“自我管理、自我检查、自我整改、自我负责”的消防安全意识,打消其长期以来对消防机构的依赖思想。二是消防机构切实担负起消防宣传责任,针对不同层次人群,制定不同层面的宣传方案和措施,深入浅出的将社会单位自我管理的目的、方法、意义等内容进行广泛宣传,形成良好的工作氛围。三是对消防技术服务机构进行宣传,不仅仅是技术层面的要求,还应当依靠消防技术服务机构将自我管理的思想灌输到社会各个单位。当 “自我管理、自我检查、自我整改、自我负责”意识深入人心之时,就是“单位全面负责”体系建立之日。
2.5创新消防监督管理机制
消防机构经过多年的执法规范化建设,不仅从内部执法机制管控上实现了规范化,对外部单位的监管模式也日趋完善。但随着社会发展程度的日渐成熟和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消防监督管理“重过程、轻结果”,“重管理、轻服务”的现象依然不同程度存在。目前,随着《消防法》及其配套性规章的修订实施,为消防机构“依法行政”提供强有力的法律保障。为此,消防机构应当积极探索创新消防安全分级分类管理长效机制,增强消防监督检查的针对性,破解消防监督管理科学化、规范化、精确化中与社会需求不相适应的难题,提高消防监督管理效能,尽快完成社会单位自我管理模式的建立。
“单位全面负责”体系的建立,将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它不仅仅是理顺消防监督管理机制,推动当前消防工作,推进消防工作社会化进程,全面提升社会防控火灾能力的一项战略性任务,也是坚持科学发展观,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如何最好最快最有效的建立起“单位全面负责”工作体系,考验着消防的你我他。
参考资料:
1、《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主席令第六号)
2、《消防监督检查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36、73、107号令)
3、《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消防安全管理规定》(公安部61号令)精品:消防法律法规 消防相关法律 国家消防法律法规 消防车 消防员 消防安全知识 ..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抚州市乐安县政府信息公开
当前位置:&&&&&&&&&&&&&&&&
公安机关行政许可工作规定(公安部第80号令)
公开方式:主动公开  责任部门:   发布时间:   文件编号:
首页 &&法律法规&&部门规章
公安机关行政许可工作规定(公安部第80号令)
公安机关行政许可工作规定 & &&& 日公安部部长办公会议通,日公安部令第80号发布,自日起施行。 & 目&&& 录 & 第一章&总&则 第二章&申请与受理 第三章&审查与决定 第四章&监督检查 第五章&执法监督 第六章&附&则 & 第一章&总&则 & && 第一条 为了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以下简称《行政许可法》),规范公安行政许可工作,制定本规定。 && 第二条 公安机关实施行政许可及其监督管理,适用本规定。 && 法律、法规授权实施行政许可的公安机关内设机构,适用本规定有关公安机关的规定。 &第三条 公安机关实施行政许可,应当遵循合法、公开、公平、公正、便民、高效等原则。 & 第二章&申请与受理 &&&&&&&&&
第四条&公安机关依照《行政许可法》第三十条规定进行公示可以采取设置公告栏、触摸屏或者查阅本等方式进行。已经建立公共信息网站的公安机关还应当将该条规定的公示内容以及受理机关的地址、咨询电话在网站上公示。 &&& 第五条&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依法需要取得公安行政许可的,应当向公安机关提出申请。 &&& 申请人可以委托代理人提出行政许可申请,也可以通过信函、电报、电传、传真、电子数据交换和电子邮件等方式提出行政许可申请,但是依法应当由申请人到公安机关办公场所当面提出行政许可申请的除外。 &&&& 对申请人委托代理人提出行政许可申请的,公安机关应当要求当事人出具授权委托书或者在申请表上委托栏中载明委托人和代理人的简要情况,并签名或者盖章,出示委托人身份证件。 &&&& 第六条&公安机关应当在办公场所便于公众知晓的位置公布受理行政许可的内设机构名称、地址、联系电话。 &&&& 办公场所分散、行政许可工作量大的公安机关可以设立统一对外、集中受理公安行政许可申请的场所。 &&&& 第七条&同一行政许可需要公安机关多个内设机构办理的,由最先收到申请的机构或者本机关指定的机构统一受理,并负责统一送达行政许可决定。 &&&& 接到申请的机构应当将行政许可申请转告有关机构分别提出意见后统一办理,或者组织有关机构联合办理。 &&&& 第八条&设区的市级以上公安机关可以将自己负责实施的行政许可,委托县、区公安机关受理。 &&&& 第九条&申请材料有更正痕迹的,受理机关应当要求申请人在更正处签名、盖章或者捺指印确认。 &&&& 第十条&受理机关接到行政许可申请后,应当就下列事项进行初步审查: &&& (一)申请事项是否属于依法需要取得行政许可的事项; &&&& (二)申请事项是否属于本机关管辖; &&&& (三)申请材料是否齐全和符合法定形式,内容填写是否正确。 &&&& 第十一条&受理机关对申请人提出的行政许可申请,经初步审查,按照下列情形分别作出处理: &&& (一)依法不需要取得行政许可的,应当即时口头告知申请人不予受理,并说明理由;申请人要求书面决定的,公安机关应当出具不予受理决定书; &&& (二)申请事项依法不属于本机关职权范围的,应当口头告知申请人向有关行政机关申请;申请人要求书面决定的,公安机关应当出具不予受理决定书; &&& (三)申请材料存在可以当场更正的错误的,应当允许申请人当场更正,并由申请人签字或者捺指印确认; &&& (四)申请材料不齐全或者不符合法定形式的,应当当场或者在五日内一次告知申请人需要补正的全部内容;逾期不告知的,自收到申请材料之日起即为受理; &&& (五)申请事项属于本机关职权范围,申请材料齐全、符合法定形式,或者申请人按照本机关的要求提交全部补正申请材料的,应当受理行政许可申请。 &&&& 第十二条&对申请人通过信函、电报、电传、传真、电子数据交换和电子邮件等方式提出申请的,公安机关应当自收到申请材料之日起五日内按照第十一条的规定分别情形作出处理,并通知申请人。逾期未通知的,视为受理。但因为申请人原因无法通知的除外。 &&&& 第十三条&& 公安机关受理行政许可申请的,应当出具受理行政许可申请凭证。受理凭证应当注明申请事项和办理时限、联系人、咨询电话和收到的申请材料的目录,加盖本机关专用章,并注明受理日期。公安机关当场作出行政许可决定的,无需出具受理凭证。 &&&& 公安机关依据本规定第十一条第(一)项和第(二)项出具的不予受理行政许可申请决定书应当写明理由,告知申请人有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的权利,加盖本机关专用章,并注明日期。 & 第三章&审查与决定 & &&&& 第十四条 公安机关受理行政许可申请后,除依法可以当场作出许可决定外,应当指定工作人员负责对申请材料进行审查。审查人员审查后应当提出明确的书面审查意见并签名。 &&&& 第十五条&根据法定条件和程序,需要对申请材料的实质内容进行核实的,公安机关应当指派工作人员进行核查。 &&&& 核查可以采取实地或者实物查看、检验、检测以及询问、调查等方式进行。核查应当制作核查记录,全面、客观地记载核查情况。核查记录应当由核查人员和被核查方签字确认。 &&&& 第十六条&公安机关在审查行政许可申请时,涉及专业知识或者技术问题的,可以委托专业机构或者专家进行评审,由专业机构或者专家出具评审意见,也可以召开专家评审会。 &&&& 公安机关不得事先公开专家名单。专家评审会不公开举行,申请人不得参加专家评审会。 &&&& 公安机关作出最终决定时应当参考专业机构或者专家评审意见。 &&&& 第十七条&& 公安机关对行政许可申请进行审查时,发现行政许可事项直接关系他人重大利益或者直接涉及申请人与他人之间重大利益关系的,应当告知利害关系人行政许可事项,并告知申请人、利害关系人有权进行陈述、申辩和要求听证。 &&&& 对申请人或者利害关系人的陈述和申辩,公安机关应当记录在案,并纳入行政许可审查范围。 &&&& 申请人或者利害关系人要求听证的,应当在被告知听证权利之日起五日内提出听证申请。公安机关应当在申请人或者利害关系人提出听证申请之日起二十日内组织听证。 &&&& 第十八条&法律、法规、规章规定实施行政许可应当举行听证的事项,或者公安机关认为需要听证的其他涉及公共安全等公共利益的重大行政许可事项,公安机关应当向社会公告,公告期为十日,并在公告期满后二十日内举行听证,公告期不计入公安机关办理行政许可的期限。 &&&&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在公告期内报名参加听证的,公安机关应当登记。公告期内无人报名参加听证的,公安机关应当在案卷中载明,不再举行听证。报名人数过多难以组织安排的,公安机关可从报名者中采取随机方式确定五至十人参加听证。 &&& 第十九条&行政许可听证由负责审查该行政许可申请的工作人员以外的人员担任听证主持人。 &&& 申请人、利害关系人不承担组织听证的费用。 &&& 经过听证的行政许可,公安机关应当根据听证笔录,作出行政许可决定;未经听证的证据,不得作为行政许可决定的根据。 &&& 第二十条&公安机关作出行政许可决定应当经公安机关负责人或者其授权的工作人员批准。 &&& 第二十一条 公安机关拟作出的行政许可决定对申请人申请的行政许可范围、数量、期限、内容等事项有重大改变的,应当事先告知申请人,征得其同意,并在申请材料上注明。申请人不同意的,依法作出不予许可的决定。 &&& 第二十二条&公安机关办理行政许可,必须遵循《行政许可法》规定的期限。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 依法应当先经下级公安机关审查后报上级公安机关决定的行政许可,下级公安机关应当自其受理行政许可申请之日起二十日内审查完毕,并将审查意见和全部申请材料报送上级公安机关,上级公安机关应当自收到下级公安机关报送的审查意见和申请材料之日起二十日内作出决定。 &&& 第二十三条&公安机关依法收取行政许可费用,必须向交费人开具财政部门统一制发的票据。 &&& 第二十四条&被许可人申请变更行政许可事项的,按照行政许可申请程序和期限办理。 & 第四章&监督检查 &&&&&&&
&&& 第二十五条&公安机关应当按照《行政许可法》第六章的规定加强对被许可人从事行政许可事项活动的监督检查。 &&& 第二十六条&监督检查可以采取下列方式: &&& (一)实地检查; &&& (二)抽样检查、检验、检测; &&& (三)查阅从事行政许可事项活动的相关资料; &&& (四)其他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监督检查方式。 &&& 第二十七条&公安机关监督检查人员公开对被许可事项进行监督检查时,应当向被许可人出示执法身份证件。对公共场所监督检查时,可以采用暗查方式。 &&& 第二十八条&对直接关系公共安全、人身健康、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设备、设施,公安机关应当在其职责范围内依法督促设计、建造、安装和使用单位建立健全相应的自检制度。 &&& 第二十九条&公安机关监督检查人员在监督检查时,发现直接关系公共安全、人身健康、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设备、设施存在安全隐患,能够当场改正的,应当责令设备、设施所属单位当场改正;不能当场改正,无法保证安全的,应当当场口头或者书面责令暂时停止建造、安装或者使用,并在二十四小时内向所属公安机关报告。公安机关应当在接到报告后二日内向建造、安装或者使用单位送达正式处理决定书,责令其限期整改。对属于其他行政机关管辖的,应当及时通知其他行政机关。 &&& 被许可单位存在安全隐患,拒不整改的,公安机关应当依法予以处罚或者采取强制措施督促其整改,并可以向社会公布其安全隐患情况,在隐患单位挂牌警示。 &&& 第三十条&公安机关应当建立健全被许可人档案。 &&& 公安机关对被许可人的监督检查情况和处理结果,应当予以记录,并由监督检查人员签字后归档,保留期限为两年,法律、法规和其他规章另有规定的除外。 &&& 第三十一条 被许可活动属于生产经营活动或者直接涉及公众利益的,公安机关可以公布对被许可人的监督检查情况和处理结果以及对被许可人从事许可活动的评价意见。 &&& 被许可活动涉及公共安全的,公安机关可以建立被许可单位的公共安全等级评定制度,并向社会公布被许可单位的公共安全等级。 &&& 第三十二条&公安机关依照《行政许可法》第六十九条规定撤销行政许可时,应当作出书面决定,并告知被许可人撤销行政许可的法律依据和事实基础,同时责令当事人自行政许可撤销之日起停止从事行政许可事项活动。撤销行政许可应当收回许可证件。当事人拒绝交回的,公安机关应当予以注销,并予公告。 &&& 第三十三条&公安机关鼓励个人和组织参与对行政许可事项活动的监督。 &&& 个人或者组织向公安机关举报违法从事行政许可事项活动,经查证属实的,公安机关可以给予适当奖励。 &&& 第三十四条&对利害关系人根据《行政许可法》第六十九条规定提出的撤销行政许可请求,公安机关应当进行调查,并自收到撤销行政许可请求之日起一个月内作出处理决定,告知利害关系人。情况复杂,不能在规定期限内调查清楚,作出处理决定的,经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可以延长时限。延长时限不超过一个月。 &&& 对在法定复议期限内向上一级公安机关提出撤销行政许可请求的,按照行政复议程序处理。 &&& 第三十五条&公安机关依法变更或者撤回已经生效的行政许可,应当事前告知被许可人或者向社会公告,并说明理由。 &&& 第三十六条 公民依法要求查阅行政许可决定或者监督检查记录的,应当出示身份证明。公安机关不能安排当时查阅的,应当向申请人作出解释,并在五日内安排查阅。 &&& 查阅人要求复制有关资料的,应当允许。复制费用由查阅人负担。 &&& 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或者个人隐私的许可资料,不予公开。 & 第五章&执法监督 & &&& 第三十七条 上级公安机关及其业务部门应当加强对下级公安机关及其业务部门实施行政许可的监督检查,并将其纳入执法质量考评范围,及时纠正行政许可实施中的违法行为。 &&& 公安机关警务督察部门应当加强对行政许可工作的现场督察。 &&& 第三十八条&公安机关应当建立健全实施行政许可的举报和投诉制度,公布投诉电话或者信箱。对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举报或者投诉,应当及时查处。 &&& 第三十九条&公安机关从事行政许可工作的人员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依法给予行政处分,并可以视情调离行政许可工作岗位;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 (一)索取或者收受他人财物或者其他利益的; && (二)玩忽职守或者滥用职权的; && (三)一年内受到二次以上投诉,且投诉属实,情节严重、影响恶劣的; && (四)其他违法违纪情形。 &&& 第四十条&公安机关从事行政许可的工作人员在实施行政许可工作中有执法过错的,按照《公安机关人民警察执法过错责任追究规定》追究责任;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 第六章&附&则 &&&&&&
&&& 第四十一条&公安机关办理非行政许可审批项目,参照本规定执行。 &&& 第四十二条&公安部其他规章对实施某项行政许可有特别规定的,依照特别规定执行。 &&& 第四十三条&本规定自日起实行。 &&&&&&
为便于更好地理解和执行《公安机关行政许可工作规定》,现将公安行政许可和审批项目(不含地方法规和规章设定的行政许可项目)印发各地参考,但不作为公安机关确定行政许可和审批项目的最终依据。 & 公安行政许可和审批项目 &&&&&&
枪支管理行政许可 & &&&& 1.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用枪持枪证 &&&&&& 《中华人民共和国枪支管理法》 &&&& 2.枪支(弹药)运输许可证 &&&&&& 《中华人民共和国枪支管理法》  &&&& 3.枪支(弹药)携运许可证 &&&&&& 《中华人民共和国枪支管理法》 &&&& 4.携带枪支(弹药)入、出境许可 &&&&&& 《中华人民共和国枪支管理法》  &&&& 5. 配备公务用枪及购置计划审批;制造、配售民用枪支(弹药)年度限额 &&&&&& 《中华人民共和国枪支管理法》 &&&& 6.民用枪支的研制、定型审批 &&&&&& 《中华人民共和国枪支管理法》  &&&& 7.营业性射击场设立许可 &&&&&& 《中华人民共和国枪支管理法》 &&&& 8.民用枪支(弹药)配购证 &&&&&& 《中华人民共和国枪支管理法》  &&&& 9.民用枪支(弹药)配售许可证 &&&&&& 《中华人民共和国枪支管理法》
&&&& 10.民用枪支持枪证 &&&&&& 《中华人民共和国枪支管理法》  &&&& 11.民用枪支(弹药)制造许可证 &&&&&& 《中华人民共和国枪支管理法》  &&&& 12.道具枪支审批 &&&&&& 《中华人民共和国枪支管理法》 &&&& 13.展览枪支审批 &&&&&& 《中华人民共和国枪支管理法》& &&&& 14. 配置射击运动枪支审批 &&&&&& 《中华人民共和国枪支管理法》 &&&& 15. 狩猎场配置猎枪审批 &&&&&& 《中华人民共和国枪支管理法》 &&&& 16.野生动物保护、饲养、科研单位配置猎枪、麻醉注射枪,猎民、牧民配置猎枪审批 《中华人民共和国枪支管理法》 & 民用爆炸物品及其他危险物品管理行政许可 & &&&& 17. 爆炸物品购买证 &&&&&&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爆炸物品管理条例》 & &&&& 18.爆炸物品运输证 &&&&&&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爆炸物品管理条例》 &&&& 19.爆炸物品使用许可证 &&&&&&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爆炸物品管理条例》 &&&& 20. 爆破工程审批 &&&&&&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爆炸物品管理条例》& &&&& 21. 临时使用爆破器材审批 &&&&&&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爆炸物品管理条例》 &&&& 22. 确定装卸爆破器材的车站、码头 &&&&&&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爆炸物品管理条例》 &&&& 23.用氯酸盐配制烟火剂审批 &&&&&&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爆炸物品管理条例》& &&&& 24. 剧毒化学品购买凭证 &&&&&&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 &&&& 25.剧毒化学品公路运输通行证 &&&&&&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 &&&& 26.剧毒化学品准购证 &&&&&&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 &&&& 27.爆破作业和爆破器材安全员作业证 &&&&&& 《国务院关于第三批取消和调整行政审批项目的决定》 &&&&&& 过渡期1年 &&&& 28.爆破工程技术人员安全作业证 &&&&&& 《国务院关于第三批取消和调整行政审批项目的决定》 &&&&&& 过渡期1年 &&&& 29.临时存放爆破器材审批 &&&&&& 《国务院关于第三批取消和调整行政审批项目的决定》 &&&&&& 过渡期1年 &&&& 30.爆破员作业证 &&&&&& 《国务院关于第三批取消和调整行政审批项目的决定》 &&&&&& 过渡期1年 &&&& 31.爆破器材保管员作业证 &&&&&& 《国务院关于第三批取消和调整行政审批项目的决定》 &&&&&& 过渡期1年 &&&& 32.爆破器材押运员作业证 &&&&&& 《国务院关于第三批取消和调整行政审批项目的决定》 &&&&&& 过渡期1年 &&&& 33.民用爆炸物品储存许可证 &&&&&&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爆炸物品管理条例》 &&&&&& 过渡期1年 &&&& 34.焰火晚会烟花爆竹燃放许可 &&&&&& 《国务院确需保留的行政许可决定》 &&&& 35.烟花爆竹运输许可证 &&&&&& 《国务院确需保留的行政许可决定》 &&&& 36.弩的制造、销售、进口、运输、使用审批 &&&&&& 《国务院确需保留的行政许可决定》 &&&& 37.核乏燃料道路运输通行许可 &&&&&& 《国务院确需保留的行政许可决定》 &&&& 38.核材料国内运输免检通行许可 &&&&&& 《国务院确需保留的行政许可决定》 &&&&&
安全防范类行政许可 & && &&&39.大型群众文化体育活动安全许可 &&&&&& 《国务院确需保留的行政许可决定》 &&&&& 40.邮政局(所)安全防范设计审核及工程验收 &&&&&& 《国务院确需保留的行政许可决定》 &&&&& 41.核电站实体保卫工程验收 &&&&&& 《国务院确需保留的行政许可决定》 &&&& &42.军工产品储存库风险等级认定和技术防范工程方案审核及工程验收 &&&&&& 《国务院确需保留的行政许可决定》 &&&&& 43.金融机构营业场所、金库安全防范设施建设方案审批及工程验收 &&&&&& 《国务院确需保留的行政许可决定》 &&&&& 44.安全技术防范产品生产、销售审批 &&&&&& 《国务院确需保留的行政许可决定》 &&&&& 45.设立保安培训机构审批 &&&&&& 《国务院确需保留的行政许可决定》 & 治安特种行业许可 & &&&&& 46.典当业特种行业许可证 &&&&&& 《国务院确需保留的行政许可决定》 &&&&& 47.旅馆业特种行业许可证 &&&&&& 《国务院确需保留的行政许可决定》 &&&&& 48.公章刻制业特种行业许可证 《国务院确需保留的行政许可决定》 & 边防出入境管理行政许可 & &&&&& 49.加入中国国籍许可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法》 &&&&& 50.退出中国国籍许可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法》 &&&&& 51.外国人来华签证 &&&&&&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国人入境出境管理法》 &&&&& 52.外国人居留许可 &&&&&&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国人入境出境管理法》 &&&&& 53.外国人在华永久居留许可 &&&&&&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国人入境出境管理法》 &&&&& 54.在华定居外国人准迁证 &&&&&&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国人入境出境管理法实施细则》 &&&&& 55.外国人旅行证 &&&&&&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国人入境出境管理法》 &&&&& 56.中华人民共和国护照 &&&&&&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出境入境管理法》 &&&&& 57.中华人民共和国入出境通行证 &&&&&&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出境入境管理法实施细则》 &&&&& 58.华侨回国定居证 &&&&&&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出境入境管理法实施细则》 &&&&& 59.大陆居民往来港澳通行证及签注 &&&&&& 《中国公民因私事往来香港地区或者澳门地区的暂行管理办法》 &&&&& 60.大陆居民前往港澳通行证 &&&&&& 《中国公民因私事往来香港地区或者澳门地区的暂行管理办法》 &&&&& 61.港澳居民来往内地通行证 &&&&&& 《中国公民因私事往来香港地区或者澳门地区的暂行管理办法》 &&&&& 62.台湾居民来往大陆通行证及签注 &&&&&& 《中国公民往来台湾地区管理办法》 &&&&& 63.台湾居民定居证 &&&&&& 《中国公民往来台湾地区管理办法》 &&&&& 64.大陆居民往来台湾通行证及签注 &&&&&& 《中国公民往来台湾地区管理办法》 &&&& &65.搭靠外轮许可 &&&&&& 《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境入境边防检查条例》 &&&&& 66.登轮许可 &&&&&& 《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境入境边防检查条例》 &&&&& 67.船员住宿许可 &&&&&& 《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境入境边防检查条例》 &&&&& 68.停留许可 &&&&&& 《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境入境边防检查条例》 &&&&& 69.船员登陆许可 &&&&&& 《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境入境边防检查条例》 &&&&& 70.随船工作许可 &&&&&& 《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境入境边防检查条例》 &&&&& 71.边境管理区通行证 &&&&&& 《国务院确需保留的行政许可决定》 &&&&& 72.出海船舶户口簿 &&&&&& 《国务院确需保留的行政许可决定》 &&&&& 73.出海船舶边防登记簿 &&&&&& 《国务院确需保留的行政许可决定》 &&&&& 74.出海船民证 &&&&&& 《国务院确需保留的行政许可决定》 &&&&& 75.合资船船员登陆证 &&&&&& 《国务院确需保留的行政许可决定》 &&&&& 76.合资船船员登轮证 &&&&&& 《国务院确需保留的行政许可决定》 &&&&& 77.台湾居民登陆证 &&&&&& 《国务院确需保留的行政许可决定》 &&&&& 78.对台劳务人员登轮作业证 &&&&&& 《国务院确需保留的行政许可决定》 &&&&& 79.外国人乘自备交通工具在华旅游审批 &&&&&& 《国务院确需保留的行政许可决定》 &&&&& 80.边境地区出入境通行证 &&&&&& 《国务院确需保留的行政许可决定》 &&&&& 81.因私出入境中介服务机构资格认定(境外就业、留学除外) &&&&&& 《国务院确需保留的行政许可决定》 &&&&& 82.临时入境许可 &&&&&& 《国务院确需保留的行政许可决定》 &&&&& 83.航行港澳船舶证明书核发 &&&&&& 《国务院确需保留的行政许可决定》 &&&& 84.航行港澳小型船舶查验簿核发 《国务院确需保留的行政许可决定》 & 消防行政许可 & &&&& 85.建筑工程消防设计审核 &&&&&&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 &&&& 86.建筑工程竣工消防验收 &&&&&&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 &&&& 87.公众聚集场所使用或开业前的消防安全检查 &&&&&&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 &&&& 88.具有火灾危险性的大型群众性活动举办前的消防安全检查 &&&&&&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 &&&& 89.自动消防系统操作人员上岗证 &&&&&&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 &&&& 90.在古建筑内安装电器设备审批 &&&&&& 《国务院确需保留的行政许可决定》 &&&& 91.在古建筑内设置生产用火审批 &&&&&& 《国务院确需保留的行政许可决定》 &&&&&&
&&& &道路交通管理行政许可 & &&&&& 92.机动车登记 &&&&&&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
&&&&& 93.驾驶证 &&&&&&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 &&&&& 94. 警报器、标志灯具安装使用许可 &&&&&&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 &&&&& 95.设立临时停车场审批 &&&&&& 《国务院确需保留的行政许可决定》 &&&&& 96.机动车延缓报废审批 《国务院确需保留的行政许可决定》 & &&&& 公共信息网络安全监察行政许可 & &&&&& 97.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的安全审核 &&&&&& 《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管理条例》 &&&&& 98.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专用产品销售许可 &&&&&& 《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 &&&&& 99.国际联网接入单位和用户备案 &&&&&& 《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 &&&&&&&
&&&& 禁毒类行政许可 & &&&&& 100.自愿戒毒机构审批 &&&&&& 《强制戒毒办法》 &&&&& 101.麻黄素运输许可 &&&&&& 《国务院确需保留的行政许可决定》 &&&&& 102.易制毒化学品购用证明 &&&&&& 《国务院确需保留的行政许可决定》 &&&&& 103.易制毒化学品进出口许可证 &&&&&& 《国务院确需保留的行政许可决定》 &&&&&&& &&&&& 其他 & &&&&& 104.集会游行示威审批 &&&&&& 《中华人民共和国集会游行示威法》&&
&&&&& 105.户口迁移 &&&&&& 《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 &&&
&&&&&非行政许可审批项目 & &&&&& 1、暂住证 &&&&& 2、车辆进京通行证 &&&&& 3、易制毒化学品生产经营备案证明 &&&&& 4、开办保安服务企业审批 &&&&& 5、文物系统风险单位安全技术防范工程设计方案审批和工程验收 &
抚州市人民政府 &
,赣ICP备号 未经许可,不得复制、转载
本站点由 抚州市信息中心 承办
电话: E-mail:master@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消防法律法规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