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与学习态度的研究可以研究什么问题

通过本次视频学习,使我明白了评价是数学课程实施的重要环节,评价是学习结果的检验,也是学习过程的考查
通过本次视频学习,使我明白了评价是数学课程实施的重要环节,评价是学习结果的检验,也是学习过程的考查。《课程标准》强调,“评价的主要目的是全面了解学生数学学习的过程和结果,激励学生学习和改进教师教学。评价应以课程目标和课程内容为依据,体现数学课程的基本理念,全面评价学生在知识技能、数学思考、问题解决和情感态度等方面的表现,评价应该以课程目标和课程内容为基本的依据,体现数学课程的基本理念,全面评价学生的知识技能、数学思考、问题解决和情感态度等方面的表现。这也是数学学科评价的知道思想。
&&&&& 我们对学生的学业成就评价应采取一种标准化的测试,什么是标准化测试呢?《课程标准》中是这样提出的:标准化测试则是要回答这样的两个问题,一是学生的学业水平是否达到了课程标准的要求,二是怎样才是达到标准的水平,即分为优秀水平、良好水平还是达标水平。因此从阶段上应包括过程性的和终结性的测试;内容上不仅仅是双基成绩方面的,还有学习兴趣、学习习惯、学习方法、学习能力等方面的;形式上有纸笔测验,课堂观察,访谈,问卷等。
&&&& 通过观看视频内容,并结合自己在教学中的实际情况,我采取了以下的方法对学生在课堂所掌握的知识进行评价的:
&& 1、课堂观察
& &&课堂教学是教学中的重要一环,所传授的知识,都要在教室中进行,由于小学生年龄特点的关系,控制力差,在40分钟的教学时间中,学生不可能每一分钟都能集中注意力,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要随时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时刻提醒学生,在察觉学生注意力不集中的时候,就抽学生来回答教师在讲课中,所涉及到的问题,对那些爱开小差的学生,理会应该时刻关注到他们,让他们把精力集中到课堂上来,这样,教师的教学效果才能得到保证。这样对每堂课的内容进行现场测试,以考察学生课堂掌握知识的情况。
&&& 2、随堂小测试
& 对所教学的单元和课程,在授课的过程中,把知识重点和要求学生所掌握的东西,都给学生一个明确的提示,采用不定时的办法,如在上完一节知识过后,让学生简单复习一下后,就进行练习,以考察学生在课堂上掌握知识的程度,这种测试事先不告诉学生,采用随机的方法。
&& 3、定时测验
&& 学生在学完一节知识后,对学生进行测试,以了解学生在这一个时段内,掌握知识的程度,对测试中发现的问题,进行及时纠正,以便在下一个时段的教学中,避免出现同样的问题。对那些在每次测试中都出现共性的问题,在全班进行重点讲解,课后还要分析出现问题的原因之所在。看是教师讲解不详细还是学生方面的问题,针对问题的症结,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以利于更好的教学。
&&& 总之,课堂评价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不论你采取哪种方法,目的只有一个,随时掌握教学动态,以利于更好的教学工作的需要。
本文章还没有评论怎样评价和指导学生的学习态度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评价文档:
1页¥0.502页免费2页免费2页¥3.0015页免费7页2下载券2页免费4页免费7页免费4页免费
喜欢此文档的还喜欢2页免费1页免费3页免费2页1下载券4页免费
怎样评价和指导学生的学习态度|
把文档贴到Blog、BBS或个人站等:
普通尺寸(450*500pix)
较大尺寸(630*500pix)
你可能喜欢课题负责人:
学校单位:
课题组成员:
科学(理化生)
预计最终成果:
预计完成时间:
高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科学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实践与探究
编辑:管理员?行知中学
行知中学物理组课题结题报告
课题名称:高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科学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实践与探究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及意义:
2006年9月,上海市中小学新课程在全市中小学全面展开。新课程坚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旨在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培养学生,为学生终身发展、应对现代社会和未来发展的挑战奠定基础。
新课程提出的科学素养较传统科学教育目标的一个区别是更为关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发展。传统科学教育的目标主要关注学生知识、技能、方法、能力方面的培养,很少关注他们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发展。即使有,也主要是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主。而科学素养的最核心部分,是一个人对待科学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用郝京华教授的一句话:“有时候,决定一个人行为的不是知识,而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足见它的重要性。所以说,在某种程度上,对学生进行科学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教育比传授科学知识更重要!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学生学习的主观动力因素,直接影响着学生对科学学习的投入、过程与效果。要是学生对科学没有兴趣,表现出冷漠、不积极、在价值判断中出现错误的价值观,即使他的科学知识、技能、方法、能力掌握得再好,科学研究的本领再大,也是枉然,甚至还可能会对社会的发展产生负面作用。而良好的科学情感态度、价值取向恰恰是目前我们学生的薄弱所在。我们曾调查过一些学生,将来是否有志于科学研究?多数同学的回答是否定的。试问,如果我们今天的学子们都无意于科技创新,未来我们的国家将如何立足于世界之林?因此,在我们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过程中,亟待加强对学生科学情感、科学态度及科学价值观的培养。
物理学是自然科学的基础学科,研究的是物质最普遍的运动形式和物质的基本结构,是与日常生活最为密切相关的学科,而且物理学又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每一个物理规律的得出都是一个科学研究的过程,无疑物理学是培养学生科学情感、科学态度和科学价值观的最佳阵地之一。但培养学生的科学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不能像传授知识那样直接教给学生,而是要创设机会,通过参与活动,日积月累,让学生感受、体验与内化。物理教师如何在教学过程中,在有效传授知识、教授技能的过程中,潜移默化的改变学生的行为倾向,激发学生对科学学习的兴趣,陶冶热爱科学的情感,这是目前很多物理教师在思考的问题。
关于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科学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前人也曾作过多种教学方法的尝试,并取得一定的成效.但他们往往是针对个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我们需要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以达到培养学生科学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的。为此,我们行知中学物理组拟对如何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有效培养学生的科学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进行深入的教学实践与探究。
二. 课题研究的目标
在高中物理教学实践中探索行之有效的培养学生科学情感、科学态度和科学价值观的整套方法,撰写教案集锦,可作为广大物理教师的课堂教学参考。
三.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1.& 在高中物理教学实践中,采用各种方法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科学情感、科学态度和科学价值观,并对各种方法的实效性进行反思和总结;
2.&&&&& 积累教学案例,整理归类,分析并总结优秀的培养学生科学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教学设计,提炼成功经验,从而为教师进一步的有效尝试提供相应的实践策略;
3.&&&&& 总结出物理课堂教学中较为完善的、具有可操作性的培养学生科学情感态度及价值观的整套方法,以便对各种教学方法的有效性进行正确鉴别,并以此试图为教师提供培养学生科学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方法指导。
四.课题研究的主要方法
1. 关于培养学生科学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法的调研;
2. 物理课堂教学中对培养学生科学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各种方法的教学实践;
3.&&&&& 个案积累和整理归类中的经验总结和问题甄别;
4.&&&&& 通过“实践―反思―调整―再实践”的以研带教、以教带研的方式探索出有效培养学生。
五.课题研究的步骤
第一阶段:对课堂教学中的培养学生科学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相关教学理论进行学习和熟悉;(2个月)
第二阶段:对他人已有的相关实践方法进行了解和分析;(2个月)
第三阶段:在物理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科学情感态度及价值观有效方法的教学实践,通过“实践―反思―调整―再实践”逐步提高;
第四阶段:经验总结及优秀教学案例整理撰写;
第五阶段:优秀教学方法总结,撰写论文.
六.课题研究的主要过程
1. 理论学习与分析
&&&&&& 新课程改革提出科学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三维教学目标以来,立即引起广大一线物理教师的重视,并投入到这一教学研究中,提出诸多在课堂教学中潜移默化培养学生科学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有效方法。概括而言,大概有以下方法:
(1)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2)开展科学家故事阅读活动
(3)联系生活,开展提科学问题活动
(4)“引导―情意―探究”的课堂教学模式
2. 教学实践与反思
理论学习之后,课题组成员开展了“一人一课,众听众评,反思教学”活动。
课题组每个成员精心选择具有科学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教育元素的课题,精心准备,进行第一次公开教学尝试。
每节公开课下来,课题组全体成员集中评课。在讨论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同时,着重对这节课是否有效地渗透了科学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教育进行分析。集中全体课题组成员的智慧,讨论如何将每节课中的科学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元素发挥到极致,总结出每一节课有效渗透科学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改进版”教学方案。
采用“改进版”教案再次进行教学尝试,再次集体点评,使每一节具有科学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元素的课题都能达到近乎完美的效果。定出最终的教学案例。
3. 教学案例整理与撰写
&&&&&& 课题负责人将诸多教学案例集中整理成册。
4. 优秀教学方法总结
&&&&&& 课题组全体成员在自己的教学过程中总结培养学生科学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有效方法;全员集中讨论,总结出优秀教学方法,撰写论文一篇。
七.课题研究成果
《高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科学情感态度价值观教学案例集锦》一本
《浅谈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科学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方法》论文一篇
八.存在的主要问题和今后的设想
&&&&&& 科学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一朝一夕就能形成的,它需要教师长期努力,精心去准备每一节课,潜移默化去影响学生的,作为教师要做好持久战的准备。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们课题组的全体成员将继续挖掘物理教学中的科学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元素,真正发挥物理学科教学的育人职能。
课题负责人:黄莺
课题组成员:张明丽、杨西利、刘希丽、严林明、喻建军、沈祚敏、马骏、朱茵洁、张懿、周丽娟
&&&&&& 感谢行知中学的领导和全体教师对我们课题工作给予的支持,并特别感谢宝山区进修学院的物理教研员唐黎明老师给予的帮助,谢谢!
成果一:“浅谈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科学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方法”论文一篇
浅谈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科学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方法
郝京华教授曾说过这样一句话:“有时候,决定一个人行为的不是知识,而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而学生对“科学”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作为学生学习的动力因素,直接影响着学生对科学学习的投入、过程与效果。要是学生对科学没有兴趣,表现出冷漠、不积极、在价值判断中出现错误的价值观,即使他的科学知识、技能、方法、能力掌握得再好,科学研究的本领再大,也是枉然,甚至还可能会对社会的发展产生负面作用。而良好的科学情感态度与价值取向恰恰是目前我们学生的薄弱所在。我们曾调查过一些学生,将来是否有志于科学研究?多数同学的回答是否定的。试问,如果我们今天的学子们都无意于科技创新,未来我们的国家将如何立足于世界之林?因此,在我们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过程中,亟待加强对学生科学情感、科学态度及科学价值观的培养。
物理学科由于其本身固有的特点,是培养学生科学情感、科学态度和科学价值观的最佳阵地之一。但培养学生的科学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不能像传授知识那样直接教给学生,而是要创设机会,通过参与活动,日积月累,让学生感受、体验与内化。物理教师如何在教学过程中,在有效传授知识、教授技能的过程中,潜移默化的改变学生的行为倾向,激发学生对科学学习的兴趣,陶冶热爱科学的情感,这是目前很多物理教师在思考的问题。
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与反思中,我们发现以下方法能够比较有效的培养学生的科学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促进学生的学习,激发学生对物理学、对学习、对科学的兴趣,更使得部分学生萌生了将来从事科学研究的想法。
一、&&&&&& 生活中的娱乐元素进入物理课堂,激发学生对科学的热爱(电影元素、过山车元素)
物理学是自然科学的基础学科,研究的是物质最普遍的运动形式和物质的基本结构,是与日常生活最为密切相关的学科,当然也是与学生生活中热爱的娱乐活动联系最为密切的学科。我们今天的学生喜欢看电影、喜欢玩游戏。喜欢旅游看表演等等,如果我们的物理教学能够和这些娱乐元素紧密联系在一起,会使学生更加热爱生活的同时热爱科学。
在物理教学中我经常利用电影片段。比如最近的《2012》。在印度铜矿下为什么有一个金属容器,里面为什么有那么多的水。这个容器是做什么用的。影片开始时有个镜头,太阳有一次大规模爆发,这次爆发都喷出那些粒子,是哪一个粒子引发了灾难。怎样引发的灾难。其他常见粒子为什么没有引发灾难。这一连串的问题都是高中物理中原子物理的内容。我布置给孩子们这些问题,引导孩子们查阅资料,寻找答案。并利用班会课进行讨论。在圆周运动的教学过程中为例,用离心轨道模仿翻滚过山车,细绳拴住的水杯中装上水自制水流星给学生演示竖直面的圆周运动,在教学中如果我们能把生活中学生感兴趣的东西(比如电影片段)和教学相结合,加以拓展延伸,必可以培养学生兴趣,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引发学生对科学的热爱,培养他们的科学情感。
二、&&&&&&& 重视物理知识形成和发展过程的教学,形成正确的科学态度和价值观
物理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每一个物理规律的得出都是一个科学研究的过程,背后都有一个精彩的科学家们的故事。让学生课后通过网络、书籍查阅固然可以,但由于学生已有知识的匮乏,对阅读中可能出现的一些较深奥的知识不甚理解,会造成对阅读内容丧失兴趣,同时也会对知识本身丧失兴趣。如果我们能够在课堂上惟妙惟肖的将知识的形成过程、物理学家的故事与知识本身融为一体、像讲故事一样讲述给学生,学生往往是兴趣盎然、不仅对知识本身印象深刻,而且科学家们为科学献身、不怕艰险、孜孜不倦攀登科学高峰的精神也会令学生肃然起敬,对科学会产生积极的科学情感。
以“牛顿第一定律”的课堂教学为例。借助实验与物理学史结合得出牛顿第一定律,并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加以巩固,教学效果非常好。在牛顿第一定律的发现过程中,远到古代的大师亚里斯多德、到近代的科学家伽利略、笛卡尔,到最后的牛顿都作出了卓越的贡献,我们可以把他们的贡献按照定律的发现过程展开叙述,就像讲故事一样。当然这种教学方式,是我们大多数教师常规的教学方式,要想收到良好的效果,需要我们教师精心准备,切忌把物理学家讲成“神”,而是要把他们讲成“活生生”的人。比如说牛顿,我们可以讲一讲他的大学生活,获得的是文学学士学位,讲一讲他的晚年潜心于神学的研究;学生只要提到亚里斯多德,往往是嗤之以鼻,我们要提醒学生,科学的发展本来就是螺旋式发展、曲线前进的,尽管亚里斯多德的很多观点在今天看来都是错误的,但在当时他的观点也是先进科学生产力的象征,对当时社会的发展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从另一个层面来看,伽利略、牛顿等物理学家提出的“真理”正是在否定亚里斯多德观点的过程中获得的,这本身也是一种贡献。科学真理就是要集中众人的智慧,团结合作才能获得的,尽管这些科学家生于不同的年代;而且我们对任何一件事物的看法不能只看它的结果,更重要的是看它的过程。这既是对待科学应当具有的态度和价值观,也是学生在未来的生活中应该持有的态度和价值观。
三、&&&&&& 减轻课业负担,让物理学习成为享受,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情感。
中国高考模式下的应试教育体系,使得越来越多的教师给学生布置了越来越多的作业,“题海”战术已经将学生搞得疲惫不堪,学习对于学生来讲无疑是极度痛苦的,毫无快乐而言,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我们在去问他们“你对物理学是否感兴,将来是否愿意从事科学研究?”,答案可想而知。当然这不仅仅是物理单个学科的问题。但作为物理教师的我们,可以率先作出挑战。
“题海”战术在某种程度上确实能够提高学生的成绩,应了那句话:熟能生巧。但是我们国家科技的发展,是不是单单靠做题就能实现的?答案是否定的。难道只有“题海”战术能够提高学生的成绩吗?其实不然。作为教师,我们的职责是要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精讲精练,很多知识学生是可以自己“悟”出来的,当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掌握了一件新事物,心情无疑是愉悦的,学习不再是负担,而成为一种享受。在这种心态下,学生不仅对物理学习会产生兴趣,对生活、对任何新事物都将产生好奇并有去探索的欲望,这就是科学情感――科学研究的源动力,也必将是我们国家进步和发展的源动力。所以,我们倡议:各位老师,请手下留情!
四、&&&&&& 引导―探究―建构的课堂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和科学情感
提高学生的科学研究能力本身也是陶冶学生科学情感的过程。当学生熟知科学研究的过程并能通过自己的科学研究获得知识时,必然会产生对科学研究的热爱。
在高中阶段,学生还不具备独立进行科学研究的能力。笔者认为,教师引导―学生探究―知识建构是学生进行科学研究的最佳方式。比如“探究感应电流的产生条件”的过程,教师在给出实验器材并连接完好之后,引导学生自己动手去发现,如何使含有灵敏电流计的回路中产生电流?学生在探究中可能会遇到困难,这时我们教师要给学生一定的时间,不要急于抛出答案,可以一步一步引导,让学生自己得出结论。只有学生自行得到的结论,才会在大脑中留有深刻印象,建构出完整的知识体系。虽然这样一个科学探究过程要花费一定的时间,但它对学生科学研究的影响确是深远的。
科学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它需要教师长期努力,深入挖掘物理学科中的科学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元素,通过教学实践―反思―再实践―再反思,逐渐摸索有效的教学方法,潜移默化去影响学生。作为教师要做好持久战的准备,唯有如此,才能真正发挥物理学科教学的育人职能。
成果二:高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科学情感态度价值观教学案例集锦
2006年9月,上海市中小学新课程在全市中小学全面展开。新课程坚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旨在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培养学生,为学生终身发展、应对现代社会和未来发展的挑战奠定基础。
新课程提出的科学素养较传统科学教育目标的一个区别是更为关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发展。传统科学教育的目标主要关注学生知识、技能、方法、能力方面的培养,很少关注他们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发展。即使有,也主要是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主。而科学素养的最核心部分,是一个人对待科学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用郝京华教授的一句话:“有时候,决定一个人行为的不是知识,而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足见它的重要性。所以说,在某种程度上,对学生进行科学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教育比传授科学知识更重要!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学生学习的主观动力因素,直接影响着学生对科学学习的投入、过程与效果。要是学生对科学没有兴趣,表现出冷漠、不积极、在价值判断中出现错误的价值观,即使他的科学知识、技能、方法、能力掌握得再好,科学研究的本领再大,也是枉然,甚至还可能会对社会的发展产生负面作用。而良好的科学情感态度、价值取向恰恰是目前我们学生的薄弱所在。我们曾调查过一些学生,将来是否有志于科学研究?多数同学的回答是否定的。试问,如果我们今天的学子们都无意于科技创新,未来我们的国家将如何立足于世界之林?因此,在我们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过程中,亟待加强对学生科学情感、科学态度及科学价值观的培养。
物理学是自然科学的基础学科,研究的是物质最普遍的运动形式和物质的基本结构,是与日常生活最为密切相关的学科,而且物理学又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每一个物理规律的得出都是一个科学研究的过程,无疑物理学是培养学生科学情感、科学态度和科学价值观的最佳阵地之一。但培养学生的科学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不能像传授知识那样直接教给学生,而是要创设机会,通过参与活动,日积月累,让学生感受、体验与内化。物理教师如何在教学过程中,在有效传授知识、教授技能的过程中,潜移默化的改变学生的行为倾向,激发学生对科学学习的兴趣,陶冶热爱科学的情感,这是目前很多物理教师在思考的问题。
关于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科学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前人也曾作过多种教学方法的尝试,并取得一定的成效.但他们往往是针对个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我们需要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以达到培养学生科学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的。为此,我们行知中学物理组对如何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有效培养学生的科学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进行了深入的教学实践与探究,并撰写了具体的针对高中物理教学内容的培养学生科学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学案例集,谨供广大高中物理教师作为参考。
行知中学物理组
2008年11月
牛顿第一定律...................................张明丽
牛顿第三定律...................................马 骏
机械振动.......................................杨西利
机械波的形成和传播.............................喻建军
机械能守恒定律.................................严林明
电场线.........................................朱茵洁
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偏转.........................刘希丽
电磁感应现象...................................黄 莺
牛顿第一定律
【教学目标】
1.&&& 理解牛顿第一定律;理解惯性,知道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
2.&&& 经历牛顿第一定律得出的过程,认识斜面理想实验方法,并认识理想实验在科学研究中的重要作用。
3.&&& 从伽利略和牛顿的生平中了解他们对科学的巨大贡献,领略他们的创新精神和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
&&& 牛顿第一定律的理解
【教学难点】
&&& 对理想实验的认识;对惯性现象的具体解释。
【教学方法】
实验探究法,讲授法
【教学手段】
演示实验与多媒体技术相结合
【教学过程】
引入: 前面我们学习了运动和力,运动和力是否存在什么关系呢?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是研究运动与力关系的第一人。
一.牛顿第一定律的得出
1.&&&&&&& 亚里士多德: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逍遥学派-手推车(有力就有运动,没力就没有运动)
2.&&&&&&& 演示实验: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斜面与平面对接,平面分别铺毛巾、棉布和木板
3.&&&&&&& 伽利略斜面理想实验: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理想实验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
二.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
1.&&&&&&& 表述:一切物体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直到有外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为止。
2.&&&&&&& 理解:
(1)&&& 不受力不存在,牛顿第一定律描述的是理想状态;
(2)&&& 合外力为零时,物体保持原有运动状态,即速度保持不变;
(3)&&& 合外力不为零时,物体运动状态发生改变,即速度发生变化。
3.&&&&&&& 惯性:
(1)&&& 定义:物体保持原来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的性质。
例:汽车启动时,车上乘客向后倾倒;刹车时,车上乘客向前倾倒,请解释该现象。
析:以车上乘客为研究对象,汽车启动前,乘客与车都保持静止状态,汽车启动瞬间,乘客在水平方向不受力,由于惯性要保持原来的静止状态,故向后倾倒;同理,刹车时,乘客由于惯性要保持原来的速度,故向前倾倒。所以,驾驶员要系安全带,以防急刹车时撞向方向盘。
(2)&&& 质量是物体惯性大小的量度:质量越大,惯性越大。
(3)&&& 惯性大小的理解:
质量大-惯性大-保持原有运动状态的本领强-运动状态难以改变-速度改变得慢-加速度小;质量小-惯性小-保持原有运动状态的本领弱-运动状态容易改变-速度改变得快-加速度大。
例:乒乓球能被快速抽杀,而铅球不能。
  人可以用双手拦截运动的纸箱,不敢用双手拦截大卡车。
(4) 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与物体的受力情况、运动情况均无关。
4.&&&&&&& 意义:惯性是物体保持原有运动的状态的原因;
     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注:牛顿第一定律给出了物体表现出惯性的条件,也叫惯性定律。惯性是物体的一种固有属性。“惯性”与“惯性定律”是两回事。
三.牛顿第一定律的应用
1.&&&&&&& 判断以下说法是否正确:
(1)&&& 在月球上举重比在地球上容易,所以同一物体在月球上比在地球上惯性小。(F)
(2)&&& 歼击机在临战前要抛掉副油箱是为了减小它的惯性,以增加灵活性。 (T)
(3)&&& 高速运动的物体不容易使它停下来,所以运动速度越大,惯性越大。(F)
2.&&&&&&& (1) 火车在平直轨道上匀速行驶,门窗紧闭的车厢内一人向上跳起,则人会落在哪里?若火车作加速或减速运动呢?(视频演示)
(2) 飞机投弹炸目标物,应在哪个位置开始投弹?(多媒体演示)
1. 某人坐在前进的列车车厢里,通过观察悬挂在车厢顶上的摆球来判断列车运动情况:当摆球悬线向后偏离竖直方向时,列车在加速。当摆球悬线向前偏离竖直方向时,列车在减速。当摆球悬线向右偏离竖直方向时,列车在左转弯。
2.在匀速前进的小车上放一个小木块,突然发现小木块向左倾倒,因为小车
A 向右加速 B 向左加速&&&& C 向左减速  D 向右减速
3. 在平直轨道上,密闭车厢向右匀加速直线运动,某时刻车厢顶上P点处掉下一个水滴,问这个水滴落在哪个位置?
运输液体货物的机动车,液体中有一气泡,当车向前加速运动时,气泡相对容器向前运动;刹车时,气泡相对容器向后运动。
【关于伽利略和牛顿】
伽利略:意大利物理学家、天文学家、仪器学家。从物理学的角度支持哥白尼的日心说,提出用科学实验和数学推理相结合的方法研究物理问题。物理学方面的贡献: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斜面理想实验、发明望远镜并观测到新的天文现象认同了哥白尼的日心说,著有《关于托勒密与哥白尼两大世界体系的对话》。该书一经出版,伽利略被捕,书被查禁,由于他采取妥协态度,被终身监禁。而在他去世的前三年,双目已失明的情况下,仍在潜心研究单摆。
牛顿:就在伽利略去世当年,物理学界最为伟大的科学家牛顿诞生。牛顿是英国的物理学家、数学家、文学家。牛顿在大学时获得了文学学士学位。在数学方面,牛顿发明了微积分。在物理方面,获得牛顿运动定律。在天文学方面,得到了万有引力定律,为从哥白尼、开普勒发展起来的天文学画上了暂时的句号。
【教学设计说明】
针对高一新生正处于从初中物理向高中物理跨越阶段的特点,本节教材在文字叙述上非常简洁并配有大量的插图.内容直观、感性,较易为学生接受,加上学生们在初中对惯性已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与理论基础,若只是照本宣科,教学会很空泛.教师觉得“没戏可唱”,学生则有“炒冷饭”之感.因此,高中阶段对于牛顿第一定律的教学,不仅应在知识内容上加深、拓宽,还应在抽象思维、科学方法上要求提高,而且牛顿第一定律也是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科学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知识内容。根据本节知识内容学生较为熟悉、易学易懂的特点,我们可将教学重心放在对物理学研究方法的传授和对学生科学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上,使学生学会观察与思考、分析与归纳,领略科学家伟大的创新精神和严谨的科学态度。基于此,本教案根据教材要求,设置了一个演示实验,并重点介绍伽利略的斜面理想实验,以“提出问题――实验与观察――分析与归纳――总结与结论”为认知程序,引导学生既研究物理规律,又掌握研究物理规律的方法;通过恰当的生活实例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和应用牛顿第一定律;通过介绍伽利略和牛顿的生平及对科学的巨大贡献,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全课以“方法”为根茎,知识为枝叶,板书设计亦突出“方法”的脉络,使原本平淡的课堂教学变得充实、饱满、有声有色.
牛顿第三定律&&&&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通过对生活现象的探讨使学生体会研究物理规律的方法,培养学生分析、推理、正确表述的能力。 &&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本节课的教学,要让学生在学习物理知识的同时,学会物理学研究现象、总结规律的方法
2)让学生处于主动地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及应用定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态度情感和价值观
培养学生敢于实践,勇于创新的精神;让学生体验物理世界普遍存在的对称美,并使学生学会从纷繁的现象中探求事物本质的科学态度和研究方法。
【教学重点】
&&& 对牛顿第三定律的理解和应用
【教学难点】
通过对问题的分析区分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与平衡力的关系
【教学模式】
以“四动原则”为前提,以学生为主共同探讨,做到“教,学,做”合一。
【教学过程】
首先我提出问题,马拉车向前运动是因为马拉车的力大于车拉马的力吗?
心理学研究表明,当视觉、听觉、触觉等多种器官并用时,能使学生入境、入情,让学生在愉快的心境中学习,因此我安排了这样的导入。开课时,播放一段精彩的足球录像,球星雄姿、现场喝彩声并配以世界杯主题曲,音效逼真。学生的注意力立即被吸引,视、听神经迅速兴奋起来,此时,便把教学引导到了心理层面。
紧接着,我以“球星的头,脚是否有痛感?若有,为什么?”的设问形式,激起他们兴趣,随即展示课件:袋鼠击沙袋:袋鼠夸张的动作,滑稽的配音,以幽默的方式印证学生的体会。此时学生的视、听觉、思维、想像“多频道”运作,情绪又一次被调动起来。随后,虚拟小孩推墙的场景,让学生进入被多媒体再造的情景中,真切体会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由此引出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概念。
事实上,我们可以进行一些小实验来研究这类问题。请两位质量相当的学生上讲台,面对面紧靠并站直,先让学生甲推学生乙,后让学生乙推学生甲,观察并归纳总结两次实验的结果,得出结论:不管谁推谁,两位学生都向后倾倒,说明都受到力的作用,并且这两个力的方向是相反的,即: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接着,让每一位学生利用桌上绑好的橡皮筋做实验,观察左右手出力不同时,橡皮筋的变化情况,验证上述结论。
牛顿第一、第二定律是对单个物体(质点)而言的,只解决了单个物体的运动规律,而自然界中的物体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因此,只有牛顿第一、第二定律还不够,必须加上牛顿第三定律才能构成比较全面的反映机械运动规律。学生学习了牛顿第三定律之后,能够比较准确地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对学好力学知识很有帮助,即起到铺路石的作用。
在学生日常生活经验、课堂上的小实验和通过实验定量地反映物体间的相互作用的特点的基础上展开,着重让学生体会牛顿第三定律的内容。通过对实际现象的分析、讲座定性地说明物体之间的作用是相互的,同时发生的;通过实验定量地得到反映相互作用特点的牛顿第三定律;说明牛顿第三定律的意义和作用。
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力和平衡力的区别,是学生容易出错的问题。依据本节课的知识结构特点和教学目标,选定实验、观察、归纳总结、讲解为主的多边教学法。通过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探索新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在初中物理学中学到: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生活中,有哪些事例能够说明这一点呢?手推船,左边船会向哪边运动?右边船呢?怎样知道的呢?这一设计的的目的在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为学生学习新知识创设情境,利用旧知识进行迁移,起着化难为易的作用。事实上,我们可以进行一些小实验来研究这类问题。利用桌上的两个弹簧秤做实验来总结出结论:把A B两只弹簧秤联结在一起,用左手固定弹簧秤A 右手拉弹簧秤B,反之右手固定,左手拉。观察两次实验中弹簧秤的示数,得出结论,即牛顿第三定律的内容。这样设计有助于帮助学生通过具体的、形象的去理解抽象的概念奠定基础,贯彻具体和抽象相统一的原则,为解决教学重点做铺路石。
在介绍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力与二力平衡的平衡力二者的区别中,充分利用学生熟悉的例子进行受力分析、板图强调说明,抓住问题的关键:是作用在一个物体上,还是作用在两个物体上。把生活实际与教材理论联系起来,加深学生印象,进而达到较好的的教学效果。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机械振动。
(2)理解简谐运动回复力的特征。
(3)理解简谐运动回复力、加速度、速度随偏离平衡位置位移变化的定性规律。
(4)初步学会由现象的观察、概括、比较、分析与归纳,得出相应的物理规律。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研究弹簧振子振动、音叉振动及迭加,感受“从简单入手、逐步深入”的科学研究方法。
(2)通过弹簧振子的建模过程,认识“理想模型”的研究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观察生活事例,了解实际应用,体验乐于科学探究的情感。
(2)通过探究简谐运动的规律,感悟实是求实的科学态度和严谨认真的科学作风。
【教学重点】
简谐运动的受力特点及其运动规律。
【教学难点】
一次全振动中回复力、加速度、速度的变化及相互关系。
【教学资源】
1.物理实验
(1)演示实验:
研究简谐运动规律:竖直弹簧振子。
(2)学生小实验:锯条、单摆、橡皮筋、乒乓球。气垫导轨上的弹簧振子。
2.多媒体课件:研究弹簧振子位移、回复力、速度变化的flash课件。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同学们,生活中遇到的很多现象都对映着相应的物理规律,仔细观察现象,进行思考和归纳,是我们发现和总结出相应规律的一种重要方法。这堂课的内容,在学习时,需要我们以求实的态度充分观察实际现象,进行严密的推理分析,从而得出简谐运动的物体的受力特点及其运动规律。
提问1:什么是机械振动?
出示插图:
答:物体在平衡位置附近做往复运动叫机械振动.
我们来观察这样一个运动:(第一次演示竖直方向的弹簧振子)
提问2:振子做什么运动?
(学生回答时要求注意两点:(1)平衡位置;(2)往复运动.)
日常生活中经常会遇到机械振动的情况:机器的振动,桥梁的振动,树枝的振动,乐器的发声,它们的振动比较复杂,但这些复杂的振动都是由简单的振动的组成的,因此,我们的研究仍从最简单、最基本的机械振动开始.刚才演示的就是一种最简单、最基本的机械振动,叫做简谐运动.
提问3:过去我们研究自由落体等匀变速直线运动是从哪几个角度进行研究的?
  (引导学生要从运动学、动力学和能量的变化进行研究.)
今天,我们仍要从运动学(位移、速度、加速度)研究简谐运动的运动性质;从动力学(力和运动的关系)研究机械振动的特征,再研究能量变化的情况.
(二)新课教学
(第二次演示竖直方向的弹簧振子)
提问4:大家应明确观察什么?(物体)
(引导同学注意:观察振子的位移、速度、加速度、受力)
提问5:上述四个物理量中,哪个比较容易观察?
(振子的位移及受力比较容易观察)
提问6:做简谐运动的物体受的是恒力还是变力?力的大小、方向如何变?
C&&& D&&& O&&&& A&&& B
(引导学生回答出:让振子回到平衡位置的力的方向总是与振子的位移相反,且指向平衡位置)
课堂练习:确定图中小球在各个位置所受的合外力和位移(已知:OB=BC=10cm;OA=OD=5cm,小球与一弹簧连在一起,k=100N/m,O点为弹簧原长)
位移s的大小
位移s的方向
小结:简谐运动的受力特点:回复力的大小与位移成正比,回复力的方向指向平衡位置
提问7:简谐运动是不是匀变速运动?
看表时要注意观察演示,提醒同学们注意:观察v的大小和方向,振子在什么位置v最大?
在什么位置v等于零?v既然是变化的,必须有a.a的变化很难观察,可以从力与运动的关系考虑.完成上述表格.
请同学们在图中标出振子由B到O过程中v和a的方向;
请同学们在图中标出振子由O到C过程中v和a的方向.
小结:简谐运动是变速运动,但不是匀变速运动.加速度最大时,速度等于零;速度最大时,加速度等于零.
提问8:从简谐运动的运动特点,我们来看它在运动过程中能量如何变化?让我们再来观察.(第四次演示)
(这次观察的目的是研究能量变化情况,观察时应注意观察振子与弹簧组成的系统)
提问9:振动前为什么必须将振子先拉离平衡位置?(外力对系统做功)
提问10:在B点,振子的动能多大?系统有势能吗?
提问11:在O点,振子的动能多大?系统有势能吗?
提问12:在C点,振子的动能多大?系统有势能吗?
提问13:在A,D点,振子有动能吗?系统有势能吗?
完成下表:
小结:简谐运动过程是一个动能和势能的相互转化过程.
例:一个质点做简谐振动,但他每次经过同一位置时,下列物理量一定相同的是:
 A.速度&& B.加速度&& C.动能&&& D.动量
出题目的:考查对简谐运动的基本特点的掌握情况
解析:质点做简谐振动,它每次经过同一位置时,它的位移、加速度、速度大小相同,但方向不一定相同,所以它的动能相同而动量不相同。所以B、C两选项正确。
说明:本题考查对简谐运动的基本特点的掌握情况,由于简谐运动是一个周期性的运动,所以它每经过同一位置时,有的物理量相同,有的物理量不同,因此,明确每个物理量的概念和简谐运动的特点才能做出正确判断。
同学们,了解了简谐运动的特点,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了解了单摆运动的特点和规律,我们就可以利用一根细线和小球等简单的器材来测量地球上任何一处的重力加速度,掌握摆钟快慢的调准等。认真地学习物理知识,不仅是为将来进一步地学习打基础,也是处理现实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的需要。
(三)总结:
(四)布置作业:
1.简谐运动的物体由极端位置向平衡位置所做的运动是[& ]
  A 匀加速运动  
  B 加速度不断增大的加速运动
  C 加速度不断减小的加速运动
  D 加速度不断增大的减速运动
2. 弹簧振子作简谐运动时,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振子通过平衡位置时,回复力一定为零
  B 振子若做减速运动,加速度一定在增加
  C 振子向平衡位置运动时,加速度一定与速度方向一致
  D 在平衡位置两侧,振子速率相同的两个位置是相对平衡位置对称的
3. 做简谐运动的物体,当它们每次经过同一位置时,有可能不同的物理量是[& ]
  A 位移&& B 回复力&& C 加速度&& D 速度
4. 一弹簧振子周期为2.4s,当它从平衡位置向右运动了1.5s 时,其运动情况是[& ]
  A 向右减速&&& B 向左减速  C 向右加速&&& D 向左加速
5. 如图所示弹簧振子,振子质量为2.0×102g,作简谐运动,当它到达平衡位置左侧2.0cm时受到的回复力是0.40N,当它运动到平衡位置右侧4.0cm处时,加速度为:[& ]
  A 2ms-2向右  B 2ms-2向左  C 4ms-2向右  D 4ms-2向左
6.上题中,若弹簧振子的振幅为8cm,此弹簧振子振动的周期为:[ &]
  A 0.63s   B 2s  C 8s  D 条件不足,无法判断
7. 对于作简谐运动的物体,其回复力和位移的关系可用下述哪个图象表示:[]
8.弹簧振子在BC间作简谐运动,O为平衡位置,BC间距离为10cm,由B→C运动时间为1s,则[ &]
  A 从B开始经过0.25s,振子通过的路程是2.5cm
  B 经过两次全振动,振子通过的路程为40cm
  C 振动周期为1s,振幅为10cm
  D 从B→O→C振子做了一此全振动
9. 下列关于简谐运动周期、频率、振幅说法那些正确: [ &]
  A 振幅是矢量,方向是由平衡位置指向极端位置
  B 周期和频率的乘积为一常数
  C 振幅增大,周期随它增大,频率减小
  D 做简谐运动系统一定,其振动频率便一定,与振幅无关
  A A1=A2   B A1&A2    C A1&A2   D 条件不足,无法确定
机械波的形成和传播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通过实验演示,让学生认识机械波及其形成条件;通过分析讨论理解机械波的概念、实质和特点,以及与机械振动的关系,通过比较对机械波进行分类.
2、过程与方法&
&& 通过波的模型建立,抽象能力。根据波的模型进行分析判断,提高想象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波的形成的教学,培养学生学习科学志趣和科学素养.体会个别和整体的关系。
【教学重点】
机械波的形成原因和特点。
【教学难点】
对机械波在传播过程中,介质质点在各自平衡位置的振动情况和振动以波的形式在介质中传播的理解,弄清机械振动与横波的关系和区别。
【教学过程】
1 、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播放四段视频, 分别展示水波, 随风舒展的旗帜 、电磁波和绳波等四个实验现象。学生通过观察,形成对波的初步印象。提出两个问题引入新课:
(1)波是如何形成的?
(2)波在传播过程中有哪些规律和特点?
2 、演示实验,探究研究方法
运用振动的小球不断拍打水面,观察水面形成的水波。
用手执着绳子的一端上下挥动,观察绳子上形成的绳波。在观察绳波的过程中依次提出如下几个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得出答案,引出物理学研究中重要的理想化方法-- 模型法。
由于手臂振动的不规律,导致产生的绳波也不规律,就此提出一个问题:如何产生规律的绳波? 设计意图: 引导学生从如何保持绳子的振幅和频率两个角度回答这个问题 ,大致的答案是让手臂振动的幅度和频率保持不变.
怎样研究绳子这个不“规则” 物体产生的波动?
设计意图: 引导学生把振动的手中握着的那一段绳子作为研究对象展开讨论。握着的那一段绳子的运动情形和手的振动是一致的。由此可以认为绳子是由许多“绳子段” 组成的,再把“绳子段”“切割”无限小, 引入“质点” 的概念。这样,绳子这个“不规则”的物体就抽象成由无数个质点用细线串起来的“质点串”。绳子的运动规律和“质点串” 的运动规律相似,因此,可通过研究“质点串” 的运动规律,近似得到绳子的运动规律 ,这就是模型法。
如何控制绳波以便于观察?
设计意图: 引导学生从计算机模轧绳子运动规律的角度思考,向学生展示已经制作好的演示软件. (图1)
通过大屏幕向学生演示模拟的绳波,启发学生理解“波动问题本质上是质点的振动问题” 的含义。在观察模拟绳波运动的过程中(根据需要,可以通过“暂停”、“继续”、 “快放”、“慢放” 等功能控制模拟绳波的运动以便于观察。为观察仔细,可以反复播放),依次提出如下问题:
(1)各个质点的运动规律是否相同?
(2)各个质点的振动在时间上有何规律?
(3)每一个质点刚开始振动的方向是否相同?振幅是否相同?
(4)波源完成一次全振动,波传播的距离在波形上如何体现?
设计意图:通过以上问题引出波长的概念.
(5)质点振动方向与绳波传播方向有何关系?
设计意图:绳波的质点振动方向和波传播方向是垂直的关系。这个问题为以后横波和纵波的判断依据打基础.
(6)在波传播过程中,质点是否“随波逐流”?
设计意图: 质点只是在各自的平衡位置附近振动
(7)在波动过程中,往外传播的是什么?
设计意图:波传播的是一种运动方式而不是质点本身,传播出去的是能量。让学生理解波能传递能量,为后续电磁波的教学奠定基础。
从第5个问题出发,引出横波和纵波的概念.继而演示纵波的模拟运动,将其与横波相比较,观察质点的振动方向和波传播方向的关系,引导学生继续观察横波的波峰和波谷,纵波的疏部和密部。
3、归纳总结:
波源处的质点机械振动依次带动邻近的下一个质点,于是振动逐渐传播开去形成机械波。(实际上波动过程是一种质点间的联动过程)
说明:机械波形成时,后一个质点的振动总是模仿前一个质点的振动形式,比前一个质点的振动迟一点。
提问:如果波源处的质点开始是向上振动的,那么机械波的传播最前面的质点开始起振的方向应该如何呢?
机械波的分类:横波和纵波
(1)横波:质点的振动方向跟波的传播方向垂直的波,叫做横波。
如:水波、绳波。
说明:横波具有波峰、波谷,又叫凹凸波。
(2)纵波:质点的振动方向跟波的传播方向在同一直线上的波,叫做纵波。
如:声波。
说明:纵波具有密部、疏部,又叫做疏密波。
(再次播放纵波的形成课件)
注意:有些波既属于横波,又属于纵波,如:地震波。
绳波的形成过程分析是认识机械波形成原因的关键,所以要认真细致分析清楚。
(注意:横波向右传播时,质点的振动方向不一定是上、下振动,介质中的质点振动方向可以在立体方位的多个方向上。)
机械波的本质:
机械振动在介质中传播,形成机械波。
机械波的实质:传播的是振动形式,传递的是能量及信息。
提问:(1)波源的存在是否就一定能形成机械波?
(2)介质中的质点在振动过程中是否随波迁移呢?
【教学反思】
用多媒体演示软件辅助观察,提高物理现象的可控性和直观性,最终促进学生知识的意义建构。本案例的亮点在于:为了实现实际演示的绳子波动到模拟演示的 “质点串” 波动的“平稳过渡” ,教师适时地引入了模型法的教学,使得模拟软件的出现不仅不突兀,而且还亲切自然,也使得在一堂课中“过程与方法” 和“ 知识与技能” 的有效结合成为现实。显然这种结合离不开信息技术的支持。实现了三维课程目标在教学过程中的有机融合。
机械波案例中的绳波,帮助学生观察这些物理现象进而促进学生的知识建构。提供理想化的物理探究场所和实验环境,能够部分解决体验物理过程要求的“现场性”和“时间性” 所带来的矛盾。
进行物理科学方法教育,应当充分挖掘知识内容中的 “方法” 因素。把方法的教学和知识技能的教学相结合。新课程标准对机械波的要求是这样的:“通过观察,认识波是振动传播的形式和能量传播的形式。能区别横波和纵波。”这其中井没有对模型法教学的要求, 但是教学过程中, 从绳波到模拟软件中的“质点串”,则是进行物理抽象并理想化的结果,这种理想化的方法正是模型法。因此,这个时候进行模型法的教学是非常合适的。
科学探索、科学研究的事例,能够表现具有的科学态度,是进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的良好素材。这些素材可采用多种形式应用于教学中,比如提到的研究、课外阅读材料、课上举例等。
机械能守恒定律
【教学内容】
高一物理第二学期《机械能》中“机械能守恒定律”第一课时
【教学分析】
1.教材分析
机械能守恒定律是本章的重点内容.本节知识点包括动能和重力势能的转化、机械能的概念、机械能守恒定律的探究、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含义和适用条件.其中机械能守恒定律的探究和理解是本节课教学的重点.
本节教材内容首先以学生熟悉的游乐项目为情境,结合生活经验与之前学习的知识,引导学生体验动能和势能之问是可以相互转化的.然后通过实验来探究两者转化时遵循的规律,最后应用规律解释和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本节知识是前面知识的深化与提升,也为学生深入理解能量守恒定律做铺垫,为学生建立守恒的思想、以该思想去认识世界奠定基础.
2.学情分析
学生在初中初步了解了能的形式,知道不同形式的能可以相互转化,并且知道能量守恒定律.本章又学习了动能与势能的决定因素及具体表达式.在技能方面,之前利用DIS实验系统做过几次实验,对DIS实验系统有了初步的了解,但熟练使用还有困难.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知道什么是机械能,知道物体的动能和势能可以相互转化;
2、理解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内容,知道它的含义和适用条件;
3、学会探究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操作,掌握
相关仪器的使用技能.在具体问题中,能判定机械能是否守恒,并能列出机械能守恒的方程式。
(二)过程与方法
1、在机械能守恒定律的探究中,经历科学探索的过程,感受理想化是探究物理规律的一种重要手段;
2、学会在具体的问题中判定物体的机械能是否守恒;
3、初步学会从能量转化和守恒的观点来解释物理现象,分析问题。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能量守恒的教学,使学生树立科学观点,感受物理中守恒思想的意义.
【教学重点】
1、机械能守恒定律的探究、建立过程,理解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内容;
2、在具体的问题中能判定机械能是否守恒,并能列出定律的数学表达式。
【教学难点】
1、机械能守恒定律条件的归纳和理解
2、能正确判断研究对象在所经历的过程中机械能是否守恒,能正确分析物体系统所具有的机械能,尤其是分析、判断物体所具有的重力势能。
【教学工具】
过山车模型、斜面、小车、单摆、投影仪、DIS实验设备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录像]播放国内垂直落差最大的过山车运行录像.
[介绍]实际中,过山车上并未装配任何动力装置.开始阶段,过山车在机械装置的牵引下达到最高处,之后它在完全没有动力的情况下完成各项运转
问题1& “一辆滑车在下滑过程中,既然没有什么动力,为什么能完成一连串有惊无险的动作呢?”
&&& 回答:……
设计说明& 通过学生感兴趣的游乐项目引入,可以很快地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要讨论的主题上.问题1的提出,一方面使学生复习和应用之前所学的知识,另一方面是为了明确动能和重力势能之间是可以转化的
二、引导探究。归纳规律
图1[讲解]动能和势能(包括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属于力学范畴,统称为机械能.动能和势能都是标量,所以机械能E也是标量,它等于动能和势能之和,但这个等式成立是有前提的.动能中的速度为某一时刻的瞬时速度,而重力势能中的高度为某一状态物体距离零势能面的高度.同一状态的动能和势能之和为该状态的机械能,即E=EK+Ep
[演示] 过山车模型,模拟过山车的运动,如图1所示
图2问题2 过山车在运动过程中,重力势能、动能相互转化,而每一状态的动能和重力势能之和机械能是如何变化的呢?
设计说明在引出机械能概念的同时,强调它是一个状态量,为接下来机械能守恒定律的探索和理解做好铺垫.通过过山车模型的演示,一是对问题1学生的回答给一个反馈,二是让学生经历从原型到模型的过程,三是便于学生观察和理解,四是以此提出问题2。问题2的提出,正式指向机械能变化规律的研究。
猜测:不变、减少,等等.
问题3& 质量为m的物体自由下落过程中,经过高度h1处速度为v1,下落至高度h2处速度为v2,不计空气阻力,分析由h1下落到h2过程中机械能的变化情况。
[学生实验] 探究物体自由下落过程中,机械能总量的变化或摆锤在摆动过程中,机械能总量的变化.
[实验原理]实验简图如图2所示,分别测出A、B、C三个位置物体的动能和重力势能,研究其机械能总量的变化情况。
[实验过程]& 略
[数据分析]
(1)在实验误差允许的范围内,物体的机械能是否守恒?
(2)通过这个实验能否证实上述的“推测”?
1在只有重力和弹力(弹簧)做功的情况下,物体的动能和势能发生相互转化,但机械能总量保持不变。这个结论叫做机械能守恒定律。
2如果没有摩擦和介质阻力,物体只发生动能和重力势能的相互转化时,机械能的总量保持不变。
即EK1+EP1=EK2+EP2
& (研究对象为一个物体) 条件:只有重力做功
应用:如右图,用细线、小球、带有标尺的铁架台等做实验。
把一个小球用细线悬挂起来,把小球拉到一定高度的A点,然后放开,小球在摆动过程中,重力势能和动能相互转化。我们看到,小球可以摆到跟A点等高的C点,如图甲。
乙如果用尺子在某一点挡住细线,小球虽然不能摆到C点,但摆到另一侧时,也能达到跟A点相同的高度,如图乙。问题:这个小实验中,小球的受力情况如何?各个力的做功情况如何?这个小实验说明了什么?
分析:小球在摆动过程中受重力和绳的拉力作用。拉力和速度方向总垂直,对小球不做功;只有重力对小球能做功。实验证明,小球在摆动过程中重力势能和动能在不断转化。在摆动过程中,小球总能回到原来的高度。可见,重力势能和动能的总和,即机械能应该保持不变。
三、巩固练习
1、如图所示,下列四个选项的图中,木块均在固定的斜面上运动,其中图A、B、C中的斜面是光滑的,图D中的斜面是粗糙的,图A、B中的F为木块所受的外力,方向如图中箭头所示,图A、B、D中的木块向下运动,图C中的木块向上运动。在这四个图所示的运动过程中机械能守恒的是& (答案:C)
解析:机械能守恒的条件是:物体只受重力或弹力的作用,或者还受其它力作用,但其它力不做功,那么在动能和势能的相互转化过程中,物体的机械能守恒。依照此条件分析,ABD三项均错。
2、下列过程中,机械能守恒的是:(ABD)  A、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  B、用轻绳系一小球,给小球一初速度,使小球以另一端为圆心,在竖直面内做圆周运动,小球在做圆周运动的过程中;  C、自由下落的炸弹在空中爆炸;  D、物体以一定的初速度冲上光滑的斜面(以上均不计空气阻力)。
3、将质量相同的三个小球A、B、C在地面上方同一高度以相同的初速率抛出,A球竖直上抛,B球竖直下抛,C球水平抛出,不计空气阻力,三个小球刚落在同一地面上,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DC)  A、重力对三个小球做的功相同; B、三个小球落地速度相同;  C、三个小球落地时动能相同;  D、三个小球的机械能相同。
4、体积相同的木块和铁块,它们的重心在同一水平面O上。关于它们的重力势能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BCD)  A、不管参考平面怎样选取,铁块的重力势能一定比木块大  B、若参考平面选取在O之上,铁块的重力势能比木块重力势能小  C、若参考平面选取在O之下,铁块的重力势能比木块重力势能大  D、重力势能的正、负与参考平面的选择有关
5、从离地高为Hm的阳台上以速度v竖直向上抛出质量为m的物体,它上升hm后又返回下落,最后落在地面上,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不计空气阻力,以地面为参考面)(& ACD& )
A.物体在最高点时机械能为mg(H+h)
B.物体落地时的机械能为mg(H+h)+ mv2
C.物体落地时的机械能为mgH+ mv2
D.物体在落回过程中,经过阳台时的机械能为mgH+ mv2
【教学设计说明】
(1)本节课按照“情景――探究――应用”的模式展开,具体做法是:引导和提出要探究的问题后,先让学生做出猜测,之后在实验数据分析的基础上,再让学生进一步做出推测,再通过 “单摆”学生自主实验进行验证,最后对所涉及的实例进行综合分析得出机械能守恒定律。了解定律本身内容后,再通过对生活实例的机械能是否守恒的分析,加深理解.各环节都渗透新课程理念,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而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
(2)本节课充分尊重学生学习概念的过程,即以归纳、概括为主的思维过程.它不是机械地重复历史中的“原始创造”,而是根据学生自己的体验,用他们自己的思维方式,重新建构有关物理知识,即学生的“再创造”过程.这对理解概念来说是非常有意义的.同时,本节课根据概念规律本身的特点,在考虑学生学习概念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困难的基础上,采用了充分体验、感知的教学策略,突破教学难点.
(3)本节课充分重视实验的作用,以加强学生的体验,从而帮助学生自主建构知识.虽然实验的探究过程看上去不如理论推导来得直观和快捷,但对学生深刻理解规律本身大有裨益.此外,通过本节学习,学生收获的不仅仅是理解机械能守恒定律,更主要的是学习了探究规律的一种方法.
(4)本节课充分理顺知识逻辑关系,为学生的学习铺设台阶.要做到“知识序、教学序、认知序”三序合一,理顺知识序是前提.本节课的教学从动能、势能之间可以相互转化,到动能、势能之和机械能概念的建立,再到机械能变化规律――机械能守恒定律的探究,逐次开展.此外,教师演示实验是学生实验的基础,教师在做演示实验时对实验原理和实验操作的讲解,其实都是对学生接下来的实验的指导.因此,这就易使学生在教学中得以拾阶而上,收获知识、获得成功体验.
(5)本节课注重体现三维教学目标.除上述提到的知识、过程外,本节课还努力潜移默化地渗透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育.如结合国内最大的过山车设施、上海世贸大厦的极限跳伞等培养国家、城市自豪感与认同感;结合轻轨站台的设计进行节能与环境教育;尤其突出对学生建立和应用“守恒思想”的教育.
&&&&&&&&&&&&&&&&&&&&&&&&&&&&&&&&&&&&&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理解电场线,理解用电场线表示电场强度的方法;
(2)知道点电荷电场、两个等量同种电荷电场、两个等量异种电荷电场的电场
(3)理解匀强电场,以及匀强电场的电场线分布。
2.过程与方法:
(1) 通过对演示实验现象的总结,结合多媒体技术模拟典型电场周围的电场线
(2) 通过学习电场线,进一步感受建立理想模型的科学方法;
(3) 通过比较电场线和初中所学的磁感线,感受类比的研究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探索抽象的东西,需要大胆的想象,再通过实验模拟演示,这符合人类认识世
界的一般规律;
探索未知世界的艰辛,只要想办法,困难总会解决,知难而进,培养顽强的信
念和毅力;
充分体验电场线的引入过程,感悟把抽象问题具体化的处理方法。
【教学重点】
电场线的定义;
电场线与电场强度之间的关系;
常见电场的电场线分布。
【教学难点】
电场线的特点及匀强电场的特点。
【教学方法】
实验法、类比法
【教学过程】
(一) 复习提问:
1. 什么是电场?
2. 电场强度的定义及其物理意义是什么?
(二)引入新课:&
1.电场线的引入:&
(1)采用类比的方法,从初中所学的磁感线出发,引入电场线的概念。
电场线――为形象描绘电场分布而画出的一系列曲线,曲线的疏密程度表示电场强度的大小,曲线上每一点的切线方向和该点的电场强度方向一致。
2.几种常见电场的电场线:
在演示实验的基础上,通过多媒体的演示,对实验现象进行理想化描绘,得到几种常见电场的电场线。
(1)点电荷电场的电场线
(2)等量异种电荷的电场线
(3)等量同种电荷的电场线
注意:电场线不是真实存在的,是人们为了形象描述电场而假想出来的一系列不封闭曲线。
3.电场线的特点:
(1) 电场线始于正电荷,止于负电荷,形成不封闭曲线。
(2)电场线的疏密程度表示电场强度的大小,电场线越密的地方,场强越大;电场线越疏的地方,场强越小。
(3)电场线上每一点的切线方向跟该点的场强方向一致。
   过电场线上某点的切线方向是指跟电场线的行进方向一致的那个方向。
(4)两条电场线不能在空间相交。
   电场中某处的场强大小和方向是唯一确定的,如果两条电场线相交就不能唯一确定出场强方向。
4.匀强电场:
(1)匀强电场:电场强度的大小和方向处处相同的电场,叫做匀强电场.
(2)匀强电场的电场线:是一组等间隔的平行线.
(3)匀强电场的实例:两块靠近的平行金属板,大小相等,互相正对,分别带有等量的正负电荷,它们之间电场除边缘附近外是匀强电场.
§&&&&&&&& 电场线不是电场里实际存在的线,而是形象地描述电场的假想的线,电场虽然抽象但它是客观存在的物质,电场线虽然形象但它仅是假想的线。
§&&&&&&&& 电场强度的大小和方向处处相同的电场,叫做匀强电场。
巩固练习:
1.请画出A点的电场强度方向,以及负电荷在B处所受的电场力方向。 &&&
2.正电荷q 在电场力作用下由p向Q做加速运动,而且加速度越来越大,那么可以断定,它所在的电场是图中哪一个?(&&& )
P带电粒子在匀强电场中的运动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⑴知道利用匀强电场可以使带电粒子加速和偏转;
⑵理解带电粒子在匀强电场中的运动规律,并能分析、解决加速和偏转的问题;
⑶了解示波器的基本原理。
2.过程与方法
⑴学习体会物理学中的类比法;
⑵亲历综合运用数理知识,合理推出带电粒子在匀强电场中的运动规律的过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理论探究,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形成敢于尝试,不怕失败,永不服输的学习韧力。
【教学重点】
&&& 带电粒子在匀强电场中的运动规律。
【教学难点】
综合应用力学和电学知识处理偏转问题。
【教学方法】
&&& 理论探究,讲练结合。
【教学流程图】
【教学设计说明】
二期课改的理念是以学生为主体,作为一所实验性、示范性高中,我校提出了“问题驱动,学生主动,教师引动,多远互动”,以研究性学习方式贯穿教学全过程的“四动”教学策略。本节课根据科学性、理论性强的特点,在观察演示实验的基础上,提出问题,以学生为主进行理论探究,在“四动”前提下,将陶行知先生的“教育做合一”的教学理念融入到教学实际中。
《带电粒子在匀强电场中的运动》综合了静电场和力学的知识,学习本节课有助于学生提高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本节课的重点是分析带电粒子在匀强电场中加速和偏转的规律,在分析前者时用了能量转化和守恒定律,在分析后者时,运用了类比研究平抛运动的方法,把粒子的曲线运动分解成两个互相垂直的直线运动。根据本班学生的特点,在突破重点时,突出了研究问题的思路和方法,而把结论的推导和运算放到例题和练习中去。这样有利于学生增强运用知识,分析问题,理论推导,逻辑推理的能力,而不是让学生机械地记忆现成的东西。当然还应该引导学生了解,粒子加速问题也可以用运动定律来解,粒子偏转问题只要不涉及粒子即时速度的方向,也可以用能量转化和守恒定律来解,同一个问题往往可以用不同的方法来解决。
示波器只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开拓学生的眼界,不是本节课的重点内容。
电磁感应现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 知道电磁感应现象,理解产生感应电流条件。
2.过程与方法
&& 通过探究实验, 感受获得物理规律的一般方法――归纳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 通过了解法拉第发现电
上海市宝山教育信息中心 版权所有
未经许可任何组织或个人不得转载或用于任何商业用途
地址:上海市宝山区团结路29号 电话:86(21) 传真:86(21)
高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科学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实践与探究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学生情感态度的培养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