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沈深度调查 黑莓9000自带视频吨黑猪头视频

辽宁各地: |||||||||||||
“野山猪神话”忽忽悠悠骗了9000万
订阅东北新闻报,移动发1到 联通发DBXW至 电信发DBXWB至
十指连"新" "掌"握精彩-- 东北新闻网手机版
  投资&博惠公司&1万元养殖野山猪,9个月后就能变成1.5万元,比存在银行似乎划算多了。就是这样一个&大忽悠&公司,凭这种类似的宣传,在短时期内非法吸收公众存款9000万元。目前,&博惠公司&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案已经侦破,沈城各小区已经贴出告示,通知与该公司签过入社申请书的群众,于2月25日&3月8日(公休日除外)期间进行登记。
  小区告示提醒受骗群众及时登记
  3月1日,于洪区龙腾华苑小区大门口贴出了一张通告,上面写着三条涉及非法集资的告示。其中一条内容为:&沈阳市公安局查处的辽宁博惠特种野山猪养殖专业合作社孙遵立等人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案已侦破。目前掌握我市有若干群众与该公司签订了入社申请书。为了配合公安机关打击犯罪,挽回经济损失,请与该公司签有入社申请书的群众,2月25日&3月8日(公休日除外)期间,持入社申请书(含出资凭证)、返利返款凭证、居民身份证、开户银行卡、往来交易单、合作养殖协议书(合作养殖社员)、申办合作社服务站协议书(站长)、社员证等原件及复印件,到我市户籍地区、县(市)办理登记认证。集资额超过30万元人民币及其他权利人到和平区进行登记,逾期视为放弃。&
  投资&野山猪&9个月利润50%
  据了解,2007年9月,孙遵立等人注册成立&辽宁博惠特种野山猪养殖专业合作社&(下简称博惠),经营范围包括:为合作社成员提供农业生产资料的购买及与养殖生产经营有关的技术、信息服务。孙遵立是江苏人,是博惠的法人,曾因挪用公款罪及持有假币罪两次获刑。
  博惠向外宣称:特种野山猪是选用优良野山猪与优质瘦肉型家猪杂交的后代,每饲养一头特种野山猪,8个月就能节约150公斤粮食,等于一个人一年的口粮。特种野山猪取代家猪之后,每年给国家节约的粮食能养活6.5亿人口。最让人动心的是,博惠声称野山猪出栏时间为9个月,每个周期连本带利返还150%。比如,投资1万元养猪,9个月就可以得到1.5万元!
  公司非法吸收公众存款9000万
  为了让博惠公司更具光环,孙遵立等人自费参加了很多民间举办的各种高峰论坛,论坛多在四星级、五星级宾馆举行。他们为了省钱,自己去住附近100元、150元的小招待所。对此,孙遵立说是节约,不浪费老百姓的钱。依靠这些漂亮的光环,博惠公司短时间内就吸引投资9000万元。这笔钱除了支付各养殖场的款项、购置的固定资产等,还被挥霍了一些。
  沈阳警方接到群众的举报后,及时介入调查。经过调查,博惠公司未经金融管理机关批准,借用依法设立的&合作社&的名义,为吸纳资金,向社会不特定对象变相吸收公众存款,数额巨大,已构成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警方随即将相关涉案人员控制住。案发后,仍有一千多万元的本金无法返还给养殖户。
  网络上仍有&博惠&的正面宣传
  3月1日,沈阳晚报记者在网上输入&辽宁博惠特种野山猪养殖专业合作社&,自动搜索出很多条关于博惠公司的正面宣传内容:&合作社针对各养殖企业资金不足、销路不畅两大难题,鼓励有经济条件、没有饲养条件的社员出资,与有养殖条件的企业合作共同生产经营。针对有养殖条件的农户采取的是押金饲养方式:交付押金,领取种猪进行饲养,生产的仔猪全部按保底价回收。合作社成立伊始便显示出强大的发展势头:申请入社社员目前已达5000多人,入社人员已接近万人,合作社全国存栏特种野山猪6万头&&&
  现在,这些宣传内容已经被证实是骗人的谎话。本报再次提醒与该公司签有入社申请书的群众,按照通告通知,2月25日&3月8日(公休日除外)期间,到我市户籍地区、县(市)办理登记认证。集资额超过30万元人民币及其他权利人到和平区进行登记。
  沈阳晚报记者沈君实习生贺琳
&& 11-05-23 14:41
&& 11-12-15 11:26
&& 11-05-23 14:41
&& 11-12-15 11:26
【一键分享东北新闻网微博
新浪微博】
[责任编辑:
【】【】【】【】
*本网站有关内容转载自合法授权网站,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
请您来信来电(024-)声明,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相关报道
&& 11-05-23 14:41
超级爆笑神图
百变猫咪秀
本频道48小时排行
东北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播视节目许可证
沈网警备案号
用户可信赖无线产品辽宁新楼盘出-售-网站导航--辽宁猪头三房产网
辽宁新楼盘网站推荐
我站域名 www.ztsfc.net (域名中的ztsfc为“猪头三房产”的拼音缩写)|
网站总数:0个,
友情链接:
房产链接:
招聘链接:
&房产法律法规
&房产管理机构
&本地房产资讯
&房产论坛/业主论坛
&房产经纪交流
&房产人才招聘
&短租房信息
&本期推荐文章
--------------------------------------------------------------------------------------------------------------------------黑作坊做猪头肉靠工人徒手抠 原料来路不明(图)
摘要: 加工熟食的工厂内很多监控摄像头。
男子从大厅里推出一台搬运车,开始从车上卸熟食。箱货里装满了白色的食品箱,男子一次装六箱推进大厅,卸在进门左手边的货停前。
加工熟食的工厂内很多监控摄像头。
男子从大厅里推出一台搬运车,开始从车上卸熟食。箱货里装满了白色的食品箱,男子一次装六箱推进大厅,卸在进门左手边的货停前。
一堆臭猪头泡在一个池子里,一根水管里流出的水,不断的冲刷这堆已经发臭。甚至已经变色的猪头。
已经烀好的猪头肉,等待着工人捡出去然后进行分割。
  日产9000斤“黑”猪头肉流进沈城(图)
  这家没有任何标志标牌的熟食加工厂,日产9000多斤猪头肉,不间断地进入批发市场,再纷纷运输至农贸市场进行销售,最终走上沈城百姓的餐桌。
  一条偏僻的小路旁,一处破旧的农村大院里,一个肮脏的环境中,一锅锅熟食在这里生产出来……
  这家没有任何标志标牌的熟食加工厂,日产9000多斤猪头肉,不间断地进入批发市场,再纷纷运输至农贸市场进行销售,最终走上沈城百姓的餐桌。
  《辽沈深度调查》记者经过多日跟踪调查,揭开黑猪头肉从加工到批发以及流向市场的全过程,用镜头记录下黑熟食生产的全部过程……
  破旧大院里常飘出熟食香气
  李先生是沈阳的一位退休老教师,经常到沈阳市于洪区大兴街道办事处大兴村一带的鱼塘钓鱼。时间长了,他发现鱼塘边一个破旧的大院常有货车出入,有送货的,也有往外拉货的。每每靠近大院的时候,大院边上的彩钢房会有烀熟食的香味飘出。
  这样的环境里能生产出熟食?于是这个大院里的事引起了李先生的关注。
  经过了多日的观察,李先生基本上弄明白了。这个大院里是加工熟食的生产企业,主要以加工猪头肉为主。送货车送来的多是冷冻的加工原料产品,来拉货的则是加工下来的猪头骨,而那彩钢房里就是加工熟食的生产车间。
  李先生说,现在国家对食品安全问题非常重视,百姓健康无小事,绝不能让问题食品害人。为此,李先生将这一情况反映给《辽沈深度调查》热线。
  初探:安多个摄像头 工人警惕
  1月13日上午,根据李先生提供的报料线索,《辽沈深度调查》记者首先来到大兴街道办事处大兴村。
  几经寻找,在几个鱼塘边的一条小路边发现这个破旧的大院,院门前及院里装有几处摄像头,通往外面的唯一一条小路少有人出行,要进去必须有一个“合情合理”的理由。《辽沈深度调查》记者想出一个进院的理由——寻找附近鱼塘的主人。
  走进大院,令《辽沈深度调查》记者意外的是并没有人出面阻拦。院里停放着一辆箱式货车,车牌号码为:辽AXX5SA,从车上残留物来看,这应该是运送熟食的车。
  见彩钢房一个敞开的门正在向外冒着热气,《辽沈深度调查》记者假装找人便走了进去,屋里地面是污水泥泞,难以下脚,气味令人作呕。
  在彩钢房的第一道门里,一中年妇女正在墙边一个浴缸里刷洗白色的塑料箱。白色的浴缸已看不出“本色”,里面的水已成“肉酱汤”,刷完的箱子就堆放在水泥地上,从数量上看至少得有上百个,看来这个加工点的产量比较大。
  因为院子里的大狗不停地大叫,这名中年妇女看见进来的陌生人,直起身子问道:“你们要干什么?”边说边阻止了《辽沈深度调查》记者再向里面走。
  记者忙说:“我们要在鱼塘钓鱼,怎么没见有人啊?”
  中年妇女用手指着外面说:“有啊,你没见有人在那钓鱼吗?”
  记者顺应着说:“你是说在冰上的人啊?”
  中年妇女说:“对啊,把冰凿开就钓呗。”
  见已没有理由再往里走了,《辽沈深度调查》记者道谢后走出大院。 初进加工点,虽然没能弄清大院里的具体情况,但可以肯定,这里是一个熟食加工点,从所见到的环境来看,这里不可能符合食品生产的要求,《辽沈深度调查》记者决定对这个问题加工点做进一步暗访调查。
  再探:加工车间油污满地黏鞋底
  1月14日下午,另外两名《辽沈深度调查》记者再次来到这个加工熟食的生产厂。
  走进大院,《辽沈深度调查》记者发现,厂子大门的左手边是一排彩钢房,根据上次掌握的信息,这里是生产车间。
  大门的右手边是一个类似门卫室的房子,房子上有监控探头,一只大黑狗趴在地上。刚走进大门,门卫室里走出一名女子,看见记者上前询问:“你们找谁?”
  “找你们老板。”女子指着大门正对着的一趟民房说:“老板没在家,你进屋问问啥时候能回来。”女子说完没再理睬《辽沈深度调查》记者。
  女子说完向后院走去,《辽沈深度调查》记者径直走进旁边的生产车间。车间大门没关,热气顺着大门冒出。
  刚走进车间,一个家用的浴盆里装满了乌黑的血水,血水向外冒着热气,一根金属水管插进浴盆水中向这里增加热水,热水用来刷洗盛装熟食的塑料箱。
  再向车间里走,地面上油污满地,每移动一步,鞋底都会有一种被黏住的感觉。墙面上日久无人清理,被油污水渍染成了深色。一个金属容器里装满了乌黑的油水,转动金属水槽上方的滑轮,从黑水中升起一个金属筐,筐里装满了煮熟的熟食。因为污水颜色很深,无法分辨出熟食到底是什么。
  猪头骨满地堆放 工人徒手抠碎肉
  在金属水槽旁的大门再向里走,一个车间里站着几名男性工人,他们并没有注意到进到车间的记者,他们用手中的剔骨尖刀熟练地在案板上处理着手中的熟食。在工人旁边,一名中年女子坐在地上的小板凳上,面对着堆成小山的猪头骨进行再次加工,女子用剪刀将猪骨上的少量碎肉抠出,放在容器中。
  “这能吃吗?”记者问。“咋不能吃呢?”女子回答。
  “这地上都是黑水,这猪骨头就堆地上,抠出来的肉谁吃啊?”记者问。“谁都吃啊!我们也吃啊!”女子不耐烦地回答。
  《辽沈深度调查》记者看到,即便在这样恶劣的环境下,每个屋子门口上还贴着“加工间”、“晾晒间”“包材库”等标牌。
  池子里泡数百个猪头 酸臭味刺鼻
  在加工车间的对面的一个区域里,一股刺鼻的酸臭味儿熏得记者直皱眉头,一个大水泥池子里放着数百个泡得发白的猪头,散发出难闻令人恶心的味道。
  这些猪头就是对面加工猪头肉的原材料,很难想象,是什么方法使得这些发臭的猪头最终加工成了对面香喷喷的猪头肉?
  这时,一名年轻男子走向《辽沈深度调查》记者问:“你们找谁?”“不找谁,听说你家熟食量挺大,价格还便宜,想从你家长期上货。”记者答。
  “那你得找老板问,别到生产车间来。”男子呵斥道。“我没找着你们老板啊!”记者假装糊涂。
  “就在对面的平房里,去找吧。”男子说。《辽沈深度调查》记者立即走出了生产车间,离开厂子。
  三探:凌晨箱货驶进“北方肉食城”
  经过两天的外围调查,《辽沈深度调查》记者基本摸清了这家加工点加工、送货及批发的时间。这些发臭的猪头生产出的熟食到底送到了哪里,最终又流向了哪里呢?1月15日,辽沈深度调查记者第三次来到大兴村,准备对这家加工点的批发过程进行暗访。
  下午2时40分,远远望去这家加工点的彩钢房上已开始冒热气,加工已经开始了。
  经过10多个小时的守候,1月16日凌晨2时10分,加工点门前那条唯一的小路上出现了车灯光,随着光亮的渐近,借车灯光一看,正是那辆停在院里的车号为辽AXX5SA箱货,采访车随即跟了上去。
  “5SA”箱货驶上大道沿红兴路东行,进入北一路继续东行,在保工街路口左转向北至塔湾街,在塔湾街与明廉路路口左转,2时40分驶入“北方肉食城”,最后停在了“熟食厅”门前。
  此时,“熟食厅”还未开门,有不少人已等候在门外,“5SA”箱货驾驶室里一男一女也没有下车。
  箱货每天将9000斤猪头肉送进批发市场
  凌晨3时许,“熟食厅”营业时间到了,大门打开后,“5SA”车上的一男一女随着人流进入大厅。
  稍后,男子从大厅里推出一台搬运车,开始从车上卸熟食。箱货里装满了白色的食品箱,男子一次装六箱推进大厅,卸在进门左手边的货停前。货亭上方挂有一块“XX食品”的牌匾,有另外几个男女也等在哪里,大伙一起和男子忙活起来。
  男子从箱货上卸的全是猪头肉,先是成箱地摆在货亭前,推进数十箱后,男子与其他人开始把箱里“凝”在一起的猪头肉一个一个地掰开,分别装进大大的红色塑料袋里,堆放在一边,每袋里能装一箱猪头肉,从情形来看,这应是事先就有人订的货。
  在男子再一次从车上卸货时,《辽沈深度调查》记者凑上前与他闲聊起来,“你家的货真不少啊。” 男子说:“还行吧”。
  记者问:“你这一天得拉百八十箱吧?” 男子说:“哪儿啊,150(箱)呢”。
  记者问:“这一箱有多少斤啊?” 男子说:“60斤。”
  《辽沈深度调查》记者在“熟食厅”里转了一圈,从市场熟食批发业户的销售量上来看,这家加工点可能是最大的批发商。
  黑熟食车驶入“204”农贸市场
  那么,这家加工点里的猪头肉经批发又会流向哪里?《辽沈深度调查》记者选择一家上货有数百斤猪头肉的微型面包车跟出“北方肉食城”。
  4时10分,微型面包车出“北方肉食城”沿明廉路东行--塔湾街右转进保工街--左转北一路--东西快速干道--滂江街口下桥--地坛街向南--和睦路左转向东--驶入黎明五街,南行至丁字路口左转停在一居民楼下,男子从一门市房里拿出一台电秤,上车继续前行了数百米停在一门市房前。
  此时,已是凌晨4时40分,《辽沈深度调查》记者在路边询问一正等候出摊的车主,他说,这里是(大东区)“204”市场。
  5时30分许,早市开始有人了。《辽沈深度调查》记者注意到,微型面包车上的一男一女也开始卖货了。从购买者的数量上可以看出,这家所上猪头肉的销路不错,不少人一看就是回头客或老主户,来到摊前问都不问,装完就过秤。在购买者中,有的是零买,有的类似是饭店采购人员一次买数十斤。
  观察中,《辽沈深度调查》记者跟上一位买下大半袋近40斤猪头肉的男子,男子在一家农贸市场里的熟食店门前停下,男子将猪头肉拎进了熟食店后,没再出来。
  同在当日凌晨,在北方肉食城内,《辽沈深度调查》记者见到另外一辆新民牌照的微型面包,批发熟食数量较大。一辆电动三轮车在帮着给这里微型面包装货,在装满一车猪头肉之后,微型面包车离开了。
  凌晨4时许,《辽沈深度调查》记者跟踪这辆微型面包车,这辆车从北方肉食城出来之后驶向铁西方向,但这辆微型面包车在抢行黄灯之后,在《辽沈深度调查》记者的视线内消失。
  工人见到执法人员仍在继续工作
  日下午,《辽沈深度调查》记者将生产厂家的暗访情况反映给于洪区食药监局,将批发市场的暗访情况反映给皇姑区食药监局。
  下午2时许,《辽沈深度调查》记者在这家熟食加工厂看到状况和之前暗访时相似,在一个长方体的容器里,时常会溢出一些红色的液体,一位工人用电动升降机打开了上面的铁盖子,记者注意到,上百个猪头泡在这箱红色的液体当中。
  一堆臭猪头泡在一个池子里,一根水管里流出的水,不断的冲刷这堆已经发臭、甚至已经变色的猪头。
  几名工人围在一个操作台前给已经烀好的猪头肉剔骨,一名中年女子则蹲在旁边剃那些骨头上还剩下的一点点肉。
  随后,这名女子拿起剃下来的肉,走到院内将装碎肉的塑料容器放在了旁边的一个小仓库。
  《辽沈深度调查》记者询问这些干活的工人是否具有健康证,工人们沉默不语。再次询问,一名工人说:“你去问老板。”
  面对前来检查的执法人员,这些工人并没有停下手中的工作,继续着手中的活。直到执法人员要求加工厂负责人立即停止生产,这些工人才不情愿地离开加工车间。
  加工原料来路不明 保质期限不明
  在院子大门对面的一条小道进去,里面有冷库和仓库,因为是冬季,冷库并没有使用。在仓库里,《辽沈深度调查》记者看到了堆在墙角的一箱箱写着“口条”的纸壳箱,粗略统计有上百箱。堆放在另外一个角落里已经加工好等着送出去的猪头肉也足有上百袋。从“口条”的包装箱上看不出生产日期等信息。
  在库房的另外的一堆塑料袋里,一些冷冻的猪耳朵已经散落在仓库的地面上。这些不知道来自哪里?不知道何时生产?
  为什么把原料和已经加工好的成品放在一起,难道不怕成品被污染?面对《辽沈深度调查》记者的问题,一位工人告诉记者:“哪有那么多地方,有空地就放在一起了呗。都有塑料袋包着,也不能咋地。”
  配料表:添加亚硝酸盐、红曲红
  在该熟食生产厂的配料车间,《辽沈深度调查》记者看到还有一桶桶粉末状物品随处摆放,但这些桶上并没有写明这些粉末到底是什么东西。其中一种装着暗红色的粉末的容器上沾满油污,红色粉末散落在案板上到处都是。
  在配料间的一面墙上,仅靠微弱的光线,《辽沈深度调查》记者在一处案板上发现一个配料表,配料表上印着加工熟食所需要每千克熟食需要添加亚硝酸盐、食盐、红曲红的分量。但是记者在这灰暗的配料间里并没有看到称量的工具。
  “红曲红是干什么用的?”记者问。一位工人回答:“猪头肉都是白色的,用这个就能变成红色的,看着好看,有食欲。”
  随后,记者问:“知道亚硝酸盐是干什么的不?”这位工人表示:“不知道,老板说让放啥,俺们就放啥。”
  随后,于洪区食药监局的执法人员对现场的熟食进行取样封存,做下一步检测。
  老板拿不出相关手续和工人健康证
  在加工厂大门对面的民房中,于洪区食药监局的执法人员首先要求熟食加工厂的负责人出示工商营业执照、QS、工人健康证等相关手续,但是该负责人表示手续都有,但未当场出示。
  在这家工厂负责人和家里人生活的平房里,《辽沈深度调查》记者注意到,墙上还悬挂着“辽宁省食品安全热线 咨询求助 维权投诉 有奖举报”等内容的一个宣传贴。令记者不解的是,这个举报、投诉的宣传贴是给谁看的?
  执法人员中一位负责人表示:“这样的生产条件,肯定是不合格的,我们还需要进一步检查。”
  封存产品抽样检查 负责人被处理
  对现场的生产环境检查之后,执法人员对其产品进行了现场封存,并要求该企业负责人前往于洪区食药监局接受处理。
  相关执法人员还对这家加工厂生产的猪头肉进行抽样检查。执法负责人表示:“我们将会根据抽样检查的结果决定对其进行什么样的处罚。”
  于洪区食药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鉴于目前已经临近农历新年,一些黑加工点可能会冒险违法加工食品,并流入市场,针对这种情况,食药监部门将会加大执法力度,也欢迎市民投诉举报。”
  皇姑区食药监局的执法人员在接到《辽沈深度调查》记者反映的情况后,对批发市场的销售点进行了查处。执法人员表示,下一步将严管这些在凌晨时分进入批发市场的熟食销售商。
  相关链接
  亚硝酸盐用量需非常精细
  亚硝酸盐:一类无机化合物的总称。主要指亚硝酸钠,亚硝酸钠为白色至淡黄色粉末或颗粒状,味微咸,易溶于水。
  硝酸盐和亚硝酸盐广泛存在于人类环境中,是自然界中最普遍的含氮化合物 。人体内硝酸盐在微生物的作用下可还原为亚硝酸盐,N-亚硝基化合物的前体物质。
  外观及滋味都与食盐相似,并在工业、建筑业中广为使用,肉类制品中也允许作为发色剂限量使用。由亚硝酸盐引起食物中毒的机率较高。
  食入0.3~0.5克的亚硝酸盐即可引起中毒,3克导致死亡 。
  亚硝酸盐作为肉制品护色剂,可与肉品中的肌红蛋白反应生成玫瑰色亚硝基肌红蛋白,增进肉的色泽;还可增进肉的风味和防腐剂的作用,防止肉毒梭菌的生和延长肉制品的货架期。
  根据国家标准,这种猪头肉在加工过程中,每一千克可以使用30毫克亚硝酸盐,用量需要非常精细。
  熟食类生产经营场所基本卫生设施要求
  1、生产经营场地应当离污染源(倒粪站、垃圾箱、公共厕所及其他有碍食品卫生的场所)10米以上;
  2、经营干点、湿点的场地面积应分别不小于8、15平方米;经营饭菜的面积建议在50平方米以上;兼营其他品种的,其场地面积需要另增;
  3 、厨房(包括原料贮存、粗加工、清洗消毒、烹调场所)与餐厅的面积之比不小于1:2,烹调场所净高度不低于2.5米;
  4、餐饮具及工用具清洗必须设立专用水池;有专用密闭的保洁柜;供顾客可重复使用的毛巾应有专用清洁消毒池和专用保洁柜;大中型饭店必须采用洗碗机,小型饭店采用相应的专用设备;餐饮具必须采用物理方法消毒。
  5、熟食专间应设置更衣及洗手消毒设施,配备专用的食品工用具、有效的空气消毒装置、空调、流动水源等。
  6、从业人员的健康证。
上一篇:下一篇:
  蚂蚁摘要:  ·法国奢侈品集团LVMH腕表部门负责人Jean Claude Biver...
枉为人母!女子担心前夫之子受委屈,卖掉现任丈夫儿子。孩子是父母的宝贝,...
近日,李嘉诚在英国动作不断,出手收购英国第二大的电信运营商O2...
开设这个帖子是方便大家进行个咨询,有一说一,有问必答!
( &长沙融耀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您当前的位置 :&&&&正文
黑加工点日产九千斤猪头肉进沈城 工人徒手抠肉
  一条偏僻的小路旁,一处破旧的农村大院里,一个肮脏的环境中,一锅锅熟食在这里生产出来&&
  这家没有任何标志标牌的熟食加工厂,日产9000多斤猪头肉,不间断地进入批发市场,再纷纷运输至农贸市场进行销售,最终走上沈城百姓的餐桌。
  《辽沈深度调查》记者经过多日跟踪调查,揭开黑猪头肉从加工到批发以及流向市场的全过程,用镜头记录下黑熟食生产的全部过程&&
  男子从大厅里推出一台搬运车,开始从车上卸熟食。箱货里装满了白色的食品箱,男子一次装六箱推进大厅,卸在进门左手边的货停前。
  一堆臭猪头泡在一个池子里,一根水管里流出的水,不断的冲刷这堆已经发臭。甚至已经变色的猪头。
加工熟食的工厂内很多监控摄像头
已经烀好的猪头肉,等待着工人捡出去然后进行分割。
  在厂房内的一个仓库里,记者看到了堆在墙角的一箱箱&口条&,足有上百箱,堆放在另外一个角落里,已经加工好等着送出去的猪头肉,这些猪头肉也足有上百袋,在地面上,还摆着一箱箱在骨头上扣下的碎肉。
  破旧大院里常飘出熟食香气
  李先生是沈阳的一位退休老教师,经常到沈阳市于洪区大兴街道办事处大兴村一带的鱼塘钓鱼。时间长了,他发现鱼塘边一个破旧的大院常有货车出入,有送货的,也有往外拉货的。每每靠近大院的时候,大院边上的彩钢房会有烀熟食的香味飘出。
  这样的环境里能生产出熟食?于是这个大院里的事引起了李先生的关注。
  经过了多日的观察,李先生基本上弄明白了。这个大院里是加工熟食的生产企业,主要以加工猪头肉为主。送货车送来的多是冷冻的加工原料产品,来拉货的则是加工下来的猪头骨,而那彩钢房里就是加工熟食的生产车间。
  李先生说,现在国家对食品安全问题非常重视,百姓健康无小事,绝不能让问题食品害人。为此,李先生将这一情况反映给《辽沈深度调查》热线。&[1]&&&&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东北新闻网保持中立
【一键分享
新浪微博】
[ 责任编辑:
东北新闻网微信订阅号
东北新闻网手机版
东北新闻网法人微博
新闻客户端Android版
新闻客户端iPhone版
::相关报道
·&& 15-01-0608:58
·&& 14-11-1008:24
·&& 14-09-0513:37
·&& 14-08-1207:48
男星当众卖萌扮羞
baby整容前后对比
陈赫张子萱互为小三
有一种爱叫守候
唐嫣小露香肩
李冰冰陈坤相拥秀恩爱
宋慧乔性感不必刻意
可儿内衣大片尽显诱惑
陈赫许婧恩爱瞬间回顾
盘点刘诗诗的前男友
男子化妆扮武媚娘
范冰冰李晨情史揭秘
小人书市场走俏
沈阳大学艺术演出
本频道48小时排行黑加工点日产九千斤猪头肉进沈城 工人徒手抠肉
&&监制:秦晨&&发布时间:日16时21分&&&&
&&分享到:
    一条偏僻的小路旁,一处破旧的农村大院里,一个肮脏的环境中,一锅锅熟食在这里生产出来……
    这家没有任何标志标牌的熟食加工厂,日产9000多斤猪头肉,不间断地进入批发市场,再纷纷运输至农贸市场进行销售,最终走上沈城百姓的餐桌。
    《辽沈深度调查》记者经过多日跟踪调查,揭开黑猪头肉从加工到批发以及流向市场的全过程,用镜头记录下黑熟食生产的全部过程……
    破旧大院里常飘出熟食香气
    李先生是沈阳的一位退休老教师,经常到沈阳市于洪区大兴街道办事处大兴村一带的鱼塘钓鱼。时间长了,他发现鱼塘边一个破旧的大院常有货车出入,有送货的,也有往外拉货的。每每靠近大院的时候,大院边上的彩钢房会有烀熟食的香味飘出。
    这样的环境里能生产出熟食?于是这个大院里的事引起了李先生的关注。
    经过了多日的观察,李先生基本上弄明白了。这个大院里是加工熟食的生产企业,主要以加工猪头肉为主。送货车送来的多是冷冻的加工原料产品,来拉货的则是加工下来的猪头骨,而那彩钢房里就是加工熟食的生产车间。
    李先生说,现在国家对食品安全问题非常重视,百姓健康无小事,绝不能让问题食品害人。为此,李先生将这一情况反映给《辽沈深度调查》热线。
    初探:安多个摄像头 工人警惕
    1月13日上午,根据李先生提供的报料线索,《辽沈深度调查》记者首先来到大兴街道办事处大兴村。
[来源:辽沈晚报&&责任编辑:詹诗敏]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深度视频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