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在明新科技大学期刊网上发过文章吗?求知道真假

啥是黑木耳粉木耳_2013 人体艺术_人体艺术美女图大胆人体艺术美女图_相田纱耶香bt种子下载小站会根据您的关注,为您发现更多,
看到喜欢的小站就马上关注吧!
下一站,你会遇见谁的梦想?
朱正:鲁迅和周树人是难兄难弟
来自:《南方人物周刊》&&&
  特约撰稿 林东林 发自长沙
  湖南出版界有两个人物闻名全国,一个是钟叔河,一个是比钟叔河大3天的朱正。
  他们是《新湖南报》和新华社湖南分社合办的新闻干部训练班的同学,也是《新湖南报》的同事,一起被打成右派,后来在&文革&中又是一同被判刑劳改的难友。更难分难解的是,钟叔河先生研究周作人,朱正先生研究鲁迅,让周氏兄弟以另一种方式齐聚长沙城。
  1980年代的思想文化启蒙,中国出版界一时风起云涌,湖南出版界尤甚。钟叔河先生主持出版了风靡一时的&走向世界&丛书,而朱正先生则主持出版了&骆驼文丛&。湖南出版在全国赢得重要声誉,这两位功不可没。
  出版之外,朱正还研究鲁迅,也研究反右派,曾以一部《鲁迅传略》和一部《1957年的夏季:从百家争鸣到两家争鸣》而蜚声知识界。对鲁迅,他从年轻时的崇敬崇拜而正视平视,发见了鲁迅的一些不足甚至是错误;对反右派,他在邵燕祥一篇文章的启发之下开始研究,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反复思考,从而对这一段历史进行诠释和还原。
  从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写作《鲁迅传略》、给冯雪峰写信指摘许广平的《鲁迅回忆录》书中的史实错误开始,他就逐渐涉足文学界。因为职业和交游的关系,他为现当代文坛保留了一份切身观察。在他的眼中,&杨绛比钱锺书还会写文章&。夏衍说,&聂绀弩是鲁迅之后最大的杂文家&,朱正则说他的朋友邵燕祥是&聂绀弩之后最大的杂文家&。丁玲虽然被划为右派,但他却说,他所接触过的丁玲&可是根本一点都不右&。
  两个鲁迅
  朱正最早接触鲁迅是在国文课堂上,他后来开始研究鲁迅,起因就是爱读鲁迅的书。他不满意小田岳夫写的《鲁迅传》,于是就有了自己为鲁迅作传的想法。随着对鲁迅研究的不断深入,他也从仰望鲁迅转向了对鲁迅的平视和直视:&我是以鲁迅的粉丝开始的,现在还是他的粉丝,但我不完全是盲目的粉丝了,他好的地方我很佩服,但他走的弯路,我还是给他指出来。&
  我开始研究鲁迅很早,那时还不知道毛泽东说过鲁迅是民族英雄。初中二年级,国文课箫鸿澍老师喜欢鲁迅,在课堂上常跟我们讲,引起了我很大的兴趣,我看鲁迅的书最早就是向他借的,那是1946年。1947年我回到长沙,买了鲁迅的一些书,抗日战争期间在重庆、桂林印的鲁迅的书很多,都是土纸印的,比卫生纸好不了多少,很便宜。我看了很多鲁迅的书后,自以为对他很了解。那时看到日本人小田岳夫的《鲁迅传》,我不满意,有些事情我比他好像还知道得多一些,我想,如果我写《鲁迅传》就会比他写得好,这是一个中学生的想法。可是我1956年写出的《鲁迅传略》也没写好,后来越写越好,现在出的这本就相当好了。
  这些年里我对鲁迅的看法也是有变化的。早年写《鲁迅传略》时,我还是一个年轻人,仰视一个高大的身影,很崇拜,不但喜欢读他的书,而且以他的是非标准为是非标准,比如他反对提倡国粹,我也反对;他主张中国应该引进一些西方的东西,我也很赞成。他反对封建、反对专制、主张民主,这一切我都是很拥护的。他后来拥护共产党、拥护苏联,也成了我的政治信念。
  后来我东西看多了,就发现鲁迅的思想分两段,北京时代和上海时代。北京时代他是一个自由主义思想家,他写文章对于中国传统和中国社会的批判都是很好的;到了上海以后,特别他搞左联的时候,晚年写的文章有一些就是宣传共产国际的错误观点了。
  比如他的《我们不再受骗了》,为苏联辩护到那个程度,苏联的排队购物他也辩护,斯大林制造的工业党冤案他也辩护,理由都是站不住脚的;他在那篇文章里说的苏联文化方面的成就,引证的论据是苏联外交部发言人的谈话,外交官就是职业说谎家,他把苏联外交部的话引到文章中来作证。他晚年对国民党政府持批评态度,国民党政府虽然做过许多蠢事坏事,但也有一些事情并没有做错。1933年初日本军队侵占热河以后,北平受到威胁,当时国民党政府决定把故宫的文物装箱运到南边,鲁迅就写了好几篇文章批判这件事,就文章来说是漂亮极了,但意见并不对。
  再举一个例,鲁迅晚年参加的民权保障同盟是个什么组织?这是共产国际为了营救牛兰组织起来的,牛兰是共产国际的特务,在上海租界被捕,引渡到南京中国政府。民权保障同盟为了营救牛兰,提出了无条件释放一切政治犯的要求,而且把牛兰这样的外国间谍也包括在政治犯之内。民权保障同盟北平分会主席胡适不赞成这个提法,他说政治犯应该和别的犯人一样受到法律的保护,但不能无条件释放。结果就把胡适开除了。任何国家的人权最多可以扩大到革命权为止,如果政府是腐败的、压迫人民的、专制的,人民可以推翻它,绝对不能把保护外国间谍包括在人权里面,没有任何一个国家要保护外国间谍的自由,营救牛兰就是要保护间谍权。民权保障同盟就是这么一个组织,我觉得参加这样的活动绝对不是鲁迅的荣耀!
  1949年后,因为政治环境的需要,鲁迅一度被抬得很高很大,被竖到了祭坛和神坛之上,被捧成了神。朱正研究鲁迅,也兼研究周作人和胡适。今天面对鲁迅、胡适和周作人,他能观其白璧,也能察其微瑕。
  那些人拼命地捧鲁迅,对已经死掉的鲁迅其实也是一种灾难。鲁迅文章写得很好,大家都承认,但他的翻译就问题不少。像他翻译的普列汉诺夫的《艺术论》简直没法看,但曹宝华翻译的《没有地址的信》(是同一本书)就很好看;鲁迅翻译过法捷耶夫的《毁灭》,许磊然也翻译过,把两个版本对照看就知道。我不懂外文,对翻译没有发言权,但中文译本我还是能看出优劣,至少从我受众的角度来看,就哪一本好看哪一本不好看我还是能说出来一点的。而且鲁迅对于外国文学鉴别的水平也并不到位,比如曹靖华翻译过一本《不走正路的安德伦》,是一个苏联小说,是鲁迅写的序,但那个书在俄国文学史上毫无地位。
  胡适和鲁迅,都是20世纪中国最重要的文化人物,各有千秋。鲁迅虽然在晚年有一些问题,也写了一些不怎么精彩的文章,但他早年的那些文章还是非常好的,都是经典著作。他和胡适至少有两个共同点,第一是他们都希望中国好起来;第二是他们对于中国的传统都是持批判的态度,这一点也是一致的。另外,他们古文的底子都很深,在这一点上说,比方说对于古代小说的研究,有些问题胡适的研究比鲁迅更深,鲁迅讲错的地方,胡适给他纠正的也有。
  就文章来说,鲁迅和周作人确实都很好,反正两个人是难兄难弟,都是各有千秋。我现在觉得周作人重要的不是他的文采,而是他的见解,周作人对中国历史是看得很深的,但他做了一件绝不能做的事,人可能犯各种错误,有些错误可以犯,有些错误不可以犯,我这一辈子犯了很多错误,但有些错误我就不会去犯。鲁迅也犯了错误,但鲁迅的错误可以原谅,周作人的错误不能原谅,没有办法,我对周作人也很佩服,但也很为他惋惜,鲁迅有些事情我也为他惋惜!
  日,在中山大学任教的鲁迅与许广平(中)、中山大学图书管理员蒋经三(右)于广州艳芳照相馆留影
  许广平的书完全没法看
  1959年,许广平写了一本《鲁迅回忆录》,对于这本回忆录,朱正曾经抱有很大的希望,看完之后却非常失望,他没有想到许广平的这本书写得这样差,事实错误触目皆是。后来他写了一本《〈鲁迅回忆录〉正误》,大部分内容就是纠正许广平的这些错误。
  许广平在主观上希望把鲁迅说得很伟大,但怎么样能把鲁迅说好她就不知道了。
  我举几个例子。冯雪峰在很长时间里是和鲁迅往来最密切的共产党员,鲁迅和党联系中间重要的桥梁,塔斯社中国分社社长罗果夫有一次问许广平:谁可以算是研究鲁迅的通人?许广平说,鲁迅在各个时代有各个时代不同的通人,最后多少年里恐怕冯雪峰可以算是鲁迅研究的通人。可是到了1957年冯雪峰被划为右派分子了,中国作家协会党组扩大会议批判冯雪峰,许广平到会上发言,就骂冯雪峰是一个骗子、欺骗鲁迅、根本不懂鲁迅。
  这个时候谁又是最好的鲁迅研究者呢?她又找到一个,是周扬,她说:&1956年鲁迅逝世20周年的时候,我写了一个讲稿,就是说鲁迅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把稿子拿给周扬同志去审查,周扬同志就填上3个字,伟大的,鲁迅是中国人民伟大的儿子,你看他对鲁迅多好。&
  到了&文革&时,周扬不行了,她在《红旗》杂志上发表文章《不许周扬歪曲鲁迅》,讲了鲁迅当时对周扬不满。鲁迅对周扬不满谁都知道的,可是周扬走红的时候她一直不说,现在周扬垮台了,她就来说了。
  《鲁迅回忆录》里许广平专门写了一章讲鲁迅和瞿秋白的友谊,到&文革&瞿秋白被打成叛徒她又写文章批判瞿秋白。这个文章没发表,我怎么知道的呢?周海婴写给毛泽东那封信里讲我母亲去世前就已经在写批判瞿秋白的文章了,就是说瞿秋白把鲁迅说成党的同路人,是贬低鲁迅。
  我原来看到她的《鲁迅回忆录》,怀着很大期望,想她应该写一些很珍贵的史料,谁知越看越失望,我不知道的事她说得很少,很多我知道的事情她又说错了。我就写信给她,当时我是右派分子,不好用自己名字,就用我兄弟的名字写信给他,说你的书哪些地方讲的与事实不符。她回信说,你讲得有道理,不过你是根据文献说的,我是根据回忆写的,我不准备根据你的意见作修改。她这就很矛盾,我也不做声,就写了很多篇考证文章,后来我打听到冯雪峰的地址,就寄给他看,冯雪峰看了给我回信,说你讲得有道理。
  从打成右派到研究反右派
在《新湖南报》工作时,朱正和钟叔河是同事,他们也一起被打成了右派。
  从戴着右派帽子到成为&反革命犯&的二十多年里,朱正历经了人生困顿和波折,他先是去劳动教养5个年头,后来在&文革&中又被判刑3年去劳改。在劳改的3年中,除了《毛选》没有别的书可以看,也没有人可以聊天,每天的任务就是种茶、采茶叶。
  我当右派是在《新湖南报》和钟叔河一块打的。我和他还不单是同事,在新闻干部训练班是同学,在《新湖南报》是同事。1955年《新湖南报》有一个&肃反运动&,要打老虎、打反革命,他和我还有另外两个同事,4个人打成&反革命集团&。后来运动慢慢降温,开始说是&反革命集团&,后来说是&反动小集团&,一年以后定案写得非常客气,叫作&思想落后小集团&。措词变了,性质也就变了。1957年都打成右派我就去劳动教养,1962年解除劳动教养回到长沙,到1970年&文革&中&一打三反&又说我是&反革命&,就把我们都抓去了。我判了3年,变成了&反革命犯&,1971年到了湖南洣江茶场,在那里就是采茶叶、种茶,1973年我就回来了。钟叔河判了10年,直到1979年才回来。
  因为当右派的人生经历,促成朱正去留意研究这段历史,而又因为邵燕祥的一篇文章,促成他写了一本反右派研究的专著&&《1957年的夏季:从百家争鸣到两家争鸣》。这本书出版后,受到学术界和知识界的很大重视。
  我那本书最早是1993年开始写的。有一天我到邵燕祥家里去,他刚写好《1957年中国的梦魇》,讲反右的,大概有万把字,我说:&你的文章写得很好,不过才一万多字,只能够提出一些论点,这是一个大事,应该加上一些史料,恐怕就得写成一本书。&他就说:&你来写怎么样。&我说:&行,我来写,不过要收集资料也很难。&他就把他收集的有关资料借给我,比如其中一本姚文元的文学论文集,批判右派分子的,当时&四人帮&被抓起来了,他的书在书店和图书馆都找不着了;还有秦兆阳送给他的《现实主义:广阔的道路》,以及学习杂志社出版的一些资料,就是1957年出版的当时批判右派的文章。
  对于从&百家争鸣&到&两家争鸣&,朱正先生直言&两家争鸣&已经不再是争鸣,而是变成了批判。谈到反右跟当年延安整风的异同,他认为,高华教授的《红太阳是怎么升起的》是论述这个题目的一本好书,只是过于依赖文献资料,还有不少想象成分。然而无论延安整风还是反右派,在某种程度上都暴露了毛泽东的真实想法。
  &百家争鸣&和&两家争鸣&都是毛泽东说的。两家争鸣,他的解释就是资产阶级一家、无产阶级一家。百家争鸣本来是各种意见的争论,两家争鸣分为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两家就不是争鸣,而是批判了,没有争以前就已经分胜负了。
  反右派跟当年延安整风有异有同,高华写过一本《红太阳是怎么升起的》,他去世了,他年纪比我还小,可惜了。他的书有个缺点,他到没到过延安我不知道,反正是毛泽东在延安时他没有到过。延安整风他是根据文献资料写的,不免有一点隔膜。我写反右派斗争,因为自己是一个亲历者,和光凭文献来写的就不一样了。何方写过一本《党史笔记》,他是老革命,社科院的名誉学部委员,有在延安生活的经历。他讲高华那本书,高华说延安整风反对共产国际和王明,他说整风怎么反对共产国际?当时整风运动指定的22个学习文件里有斯大林的讲话,有《联共党史结束语十二条》,拥护共产国际拥护得很,怎么会反对?他还说反王明,当时也没有什么反王明,高华后来把这些想象加进去了。
  1985年,朱正(左)和钟叔河合影。两人在新闻干部训练班是同学,在《新湖南报》是同事
  《查泰莱夫人的情人》的风波
  1980年代,很多海外文学作品被译介出版,而对于劳伦斯的最后一部小说、&色情文学&代表的《查泰来夫人的情人》,很多出版社都想出但无人敢出,湖南人民出版社的译文编辑室主任唐荫荪就找时任总编辑的朱正商量。朱正一开始有些犹豫,但看到同事们热情很高,也没有反对。书出来后征订的场面非常壮观,经销商的汽车就在印刷厂门口排队,印好一批拉走一批。
  那个书后来被查了,闹了很大的风波。其实是个很简单的事,就是我们出版以后,热销,印了36万册。当时我们发了一个征订目录,发出去后武汉新华书店没有回信,没有订,等到书畅销以后他们就来人找我们,他们要进货,我们的人说:&给你们发了征订目录,你们不来订货,那现在没有。&结果他们就回去向领导汇报,说&要不到书,湖南人民出版社还奚落我们&,很生气,书店的领导人就向熊复反映了。
  熊复在解放初期担任中共中央中南局宣传部副部长。那时中南局驻武汉,武汉新华书店的头大概认识熊复,是他的老部下。他向熊复反映,熊复就向一位中央领导反映,领导批示查处。后来新闻出版总署搞了一个关于&扫黄打非&的展览,内部展区预展时请胡乔木去看,胡乔木看到把《查泰莱夫人的情人》一书列入淫秽读物里面,说这样办不好,这本书是世界文学名著。这次展览就拿下来了这本书,后来处分我们时就没有说是&出版淫秽读物&,只说是违反出版纪律。
  总编辑只做了一年
  1980年代,由于1949年之后尤其是&文革&10年的文化思想真空,再加上改革开放所带来的非资即社的二元意识形态结构的松动,读书不再有禁区,整个出版风气也非常开放。
  我在湖南人民出版社也没出很多书,时间很短,做总编辑就一年多,就是因为《查泰莱夫人的情人》下台了,那是我任内签发的最后一本书稿,出事以后我就下台了。
  现代的编辑水平怎么样很难说,人家要我讲编辑经验,我说:&我的经验,第一我不能说,第二你不能学。&为什么呢?因为有些稿子,比如说像杨绛他们的稿子,拿来我根本就不看,直接发到工厂去排印,因为我知道反正是要看校样的,我能够改她的文章吗?一个字也不能改的。现在我能够向编辑人员推荐这个办法吗?那是不行的,当年我联系的那些作者又是什么水平啊!
  朱正先生从里屋搬出一摞的&骆驼丛书&,一本本讲背后的故事。那些书的作者里很多都是文坛一代大家,孙伏园、杨绛、唐弢、舒芜、郑超麟、黎澍、徐铸成、黄裳、李霁野等。
  那套&骆驼丛书&,我一共出了二十多本,现在很难配齐了,像郑超麟的诗集《玉尹残集》,网上去淘要几千块钱呢。我编这丛书的起因是这样的:一次我到北京去,看黎澍,问他有什么稿子可以拿给我出版,他说他手头有一些短文章,就把《早岁》这本书稿给我了。我说,如果能够再找一些类似的书稿出一个丛书就好了,他赞成我的这个想法,跟我说:&你可以去找杨绛,近代史所最近请杨绛写了两篇材料,一篇写她的父亲,一篇写她的姑母,都写得很好,可以编入丛书。&过了几天,他给我打电话,说杨绛我已经给你联系好了,你去拿稿子吧。我去杨先生府上取《回忆两篇》书稿的时候吗,杨先生说:&我还有一篇稿子《记钱锺书与》,我不想和这两篇编到一起,不过那个只有一万六千字,能够单独出一本吗?&我立刻说:&行,可以出。&
  当时那些作者,有的都是泰斗级的。杨绛非常能写文章,是文章大家。我看,学问上是钱锺书大,但是写小说、写散文这些,钱锺书不一定写得过杨绛。杨绛的小说《洗澡》,你说有多精彩!钱锺书的《围城》写的是抗日战争时期的知识分子,杨绛的《洗澡》写的是解放初期的知识分子,我以为反映历史更加深刻。杨绛和钱锺书的人品也好,他们真不容易。【完】
毛泽东怪异语录18条
醒客张:一枚二分五——万圣的磁条
&&&&&&&&有难得一见的朋友来万圣,进门先塞给我一只信封,并憨憨地笑意盈盈,我以为一如我们此前的秘密,也赶快收将起来。直到他走,我才打开信封,一看,我乐了。
&&&&&&&&信封里是数枚万圣用的防盗磁条,他从取走的书里收集了又送回来。
&&&&&&&&我感动了一下,感动于他的这份心思。
&&&&&&&&这位朋友因为没有收入,但酷爱文学,我们就让他在万圣随便选书,先记帐不收现。每次挑完书我们还能大谈最近的阅读,谈过往的文学人物和事件,他是80年代的老文青,那时的文坛影坛趣事他知晓,听他讲过去,好玩死了。
&&&&&&&&但他也能看到我们的后台工作,看到我为万圣的花费签许多支出凭单,知道我们关门一万开门两万的成本。我曾跟他开玩笑说,我现在于万圣已经没别的功用,就是签字出钱,收钱的事儿从来不用我管。
&&&&&&&&他曾看我签一张两千多元的购买防盗磁条的支出,惊得叫:这玩意还要这么多钱呢?是的,万圣用的防盗磁条一枚二分五。
&&&&&&&&此后他就收集从万圣选回家的书里的磁条,想起时就带回来给我。小小的帮万圣省钱的举动令我知道,他是感谢,也是希望万圣顺顺当当地,他也有个去处。
&&&&&&&&好像没有哪家书店不丢书的。万圣老丢,每年上万都不止。说图书大厦一年上百万那绝对是真,当年国林风书店最高一年丢失40万码洋,而万圣曾在一个深夜被小书贩直接拉走放在院子里备好第二天一早发货的六整件书,当时的一件书约近800码洋。
&&&&&&&&因此书籍的防盗工程就成了营生,市场上有专业公司,具备机械制造能力的,就生产灵敏、再灵敏的防盗器、小企业就接订磁条生意,十几年来不断更新技术,换代产品。
&&&&&&&&有点规模的书店门口都有防盗感应器,犄角旮旯也要装上防盗监控器,还不得不购进相配适的磁条,万圣年用量二三十万枚,当然并不是本本贴(噗,秘密就这样泄露了)。书籍上架前都必有一道工序:贴磁条。万圣对这项工作的要求以前是贴在一个统一的&秘密的&地方,近年来很多书在工厂就加了塑封膜,把磁条贴到膜内更成了挺要耐心和手艺的活计。
&&&&&&&&其实我觉得这些举动都是防君子不防小人的,但员工说,&管用,还是管用。&还有监控器,我进万圣一看到那10屏显示的监控,就晕。前台挂着,后台还有,总要看一看,有时还真能看到意外。我没要求员工时实盯着监视屏,记得2005年在台湾三民书局时,收银的小伙子收一笔钱,就从上到下看一圈屏幕,那时还没有现在这种一屏可显示多探头的液晶幕,而是那种厚厚的像老式9寸电视的屏,他们那个收银台几乎被监控楼上楼下的显示器占满了,当时我顿生同情地感到了悲哀的&壮观&,和对那小伙子不厌其烦认真监视的佩服,有些后悔当时因为礼貌没好意思拍张相片。
&&&&&&&&万圣的监视器也有过不少故事,偶尔&复读&时,会发现值得存留的历史影像,但我们仍坚持每周删除,这是原则。值得记录的一个是去年底我们有位朋友好不容易第一次来搬家后的万圣,带他来的人临走时发现了我们有监视录像,大吃一惊,瞠着他很疲惫的充满血丝的眼愣着看我,我立即反应过来了,淡淡地笑着说:&你放心,我会删掉&&&
&&&&&&&&我不想在此津津乐道地讲万圣抓小偷的故事,有些还真惊心呢。我在微搏上叨叨过万圣丢书的事,回复&偷书不算偷&这一滥调的人很多。自从这句话由鲁迅借一个可怜虫讲出,并收到中学课本里后,深得了不少人心,不断地有人把偷书无所谓化、悲情化、人道主义化、慈善化、理所应当化&&没理可讲的,所以不讲了。
&&&&&&&&然而,越是这样我们越想试试。终于在今年2月又抓到一位大偷后决定,在万圣店外设个自助买书的投币箱,把我们库里的过期杂志、丢了一两册而不全的旧套书等统一作价,从库存转出,在楼道里分两元类、五元类和十元类售卖,谁想要,就自己把钱扔到一个敞开式的亚克力箱内。
&&&&&&&&钱每天都能收到,因为数量不多,店长每周才收一次,每次数个百十来元,现金收入一月下来也挺有成绩。
&&&&&&&&可是两个月后,店长惊讶地发现钱箱不知被什么人盯上了,有专门在夜里来取钱的。我们店长大呼诶呀,立即否定了我的方式,换了一个带锁的金属箱。
&&&&&&&&那也不能泄气,&改革开放&要更加彻底。四月中旬,我们又把折扣店的一些书也调上来,放楼道自选,谁想要就再进店里把钱交收银员。
&&&&&&&&又两个月下来,发现有丢书。
&&&&&&&&不得不在书平台对面加了监视探头。
&&&&&&&&店长分析说,感觉偷书的是淘宝或孔网上开书店的。
&&&&&&&&嗯,技术在变化,偷书的路径也有了变化,当年的专业偷书贼是偷书后低价卖给中国书店,现在是加价挂到网上。万圣有些很老的学术书,原价才十几元,一打折就几块钱了。那么好的书本应落入学人之手,可惜有识货人先下了爪,把它又转卖了一番,真不厚道。
&&&&&&&&没办法,书店的磁条得接着贴,显示器仍晃动着各种即时镜头。穿着肥大衣服,在店里不专注看书却老是瞄人的,店员就会不动声色地对其特别关注;把一本大书拿离原来的架位,转几个圈放到一个拐角处的,监视器前的人就会通知前台注意那本书的命!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店员攒就了一套发现小偷的本事,小偷不断地显示新方法、新工具,故事也好多呢。
&&&&&&&&但是万圣楼道里的折扣书还摆着,期刊还在自助付,我们就是想试试看能不能持续下去。
&&&&&&&&其实我还特别想把这种自助卖书放到楼下去,晚间放到门外去。万圣所处这片商铺的地下二层有个很大的地下出租房公司,那里住着很多衣着还算酷却也常常敞怀晃荡的年轻人,夜晚他们常三三两两地坐在门外的台阶上抽烟喝啤酒,有时我会和颜悦色地请他们不要把垃圾乱扔在地上。但每那时,我都更想他们能看上一本书,慢慢地再看上一本书,我相信他们中会有人慢慢喜欢阅读。就像如今万圣的楼道,展示着书、开着明亮的灯,万圣负责卫生的师傅全天都在打扫,那些出出进进的年轻人也就再不像早前那般乱扔冰棍纸和烟头了。
&&&&&&&&记得前年在日本时,我住的那家酒店外好多街边商铺就把货品放到门外,入夜甚至会伸到人行道上,街上人也不是很多,路灯也没有多亮,当然肯定是因为没有人不给钱就拿东西。当时我就想要是在北京,成府路上,我们书店也能这样开该多美、多好。
&&&&&&&&我期待着开这样一间书店,在一个花园里、或街角上,我们只负责每天把书摆出,然后读者自己取,爱在长椅上看就歪躺着看,我们递过咖啡或迷迭香茶,想把书拿走的,就自己把钱扔箱子里,不找零,也不在意是不是少两毛&&我这个人总是被某人嘲笑&幼稚&,常被无情地批评&瞎想&,但我就是有这样一个幼稚的瞎想。就如有的人期望一个全新的自治国一样,一帮人一起找块地,订立一套同意的条约,建一个理想国&&比起来,我这样一个街心书店的期望难道会更难吗?
&&&&&&&&上周五我们那位朋友又来万圣了,又带来一个小信封,里面还是十数枚二分五的磁条,然后我们又选了一大车书,推荐给他的硬皮套封《狄金森全集》,我也很心痒,好贵呀。
&&&&&&&&那就唯愿万圣楼道里的自助书店被来往的人们珍惜,把它坚持下去。
&&&&&&&&写到此时抬望眼,窗外的月很圆,据说是38年来最早的中秋。
& & & & (本文是&万圣书园老板娘的万圣日记&系列连载的第七篇)& &&
万圣老板、醒客张夫妇也收集从万圣买回的书里的磁条,但&她家猫常在夜里抓出一两枚抛起丢下的自娱自乐,起码半小时&。(图 / 醒客张)
来自澎湃新闻
德国幼儿园在干什么?(来自微博)
柯震东和陈冠希的危机公关为什么不同? (来自 网易新媒体)
认真的说,当年陈冠希并没有做错太多事情。未婚男女拍个艳照其实没多大事,妹子们争着和陈冠希上床也没多大事,陈冠希也没打算主动公开艳照。真正坏事的是偷客户数据的那个修电脑的。所以陈冠希没必要哭着道歉,他并没有很对不起公众,对不起粉丝,他真正对不起的是钟欣桐和张柏芝,这两个妹子的演艺生涯算是被她毁了。其余几个,不是傍着陈冠希的名气,脱光了也没几个人看。所以为了表示对两个妹子的歉意,为了承担责任,也为了躲风头,陈冠希明智的选择了无限期退出香港娱乐圈的策略,用英文开发布会也有这个意思。为了东山再起,陈冠希要把自己打造成受害者形象,他不能认错,但是要承担责任,所以他应该选择稍强硬的姿态。在他的局面下,这是明智的。柯震东的情况不一样,柯震东是吸毒,在大陆和台湾的文化圈里,这都是不能忍的错,台湾对吸毒的惩戒比对大陆还严。如果说陈冠希的最佳策略是扮演一个&承担责任的受害者&,那柯震东的最佳策略是什么?是扮演成一个&犯了错误但认真悔过寻求原谅的青少年&。&&柯震东首先是要认错,要用最诚恳的态度认错,不能推卸责任,不能顾左右言它,就是要哭着认错,别人怎么骂你都得接着,这是第一步。要是用陈冠希这种高冷的道歉法,那就完蛋了。柯震东的发布会还有两个亮点,首先,是没有扯房祖名。我负我该负的责任,别人的事情我不管,这很明智,然后,最大的亮点是带了爹娘,让爹娘陪着道歉。什么样的人需要由父母陪着道歉?青少年啊。带父母和不带父母,这个举动的深意体现了柯震东公关团队的水平。我佩服的一点是,柯震东在牢里面实际上是没有时间和空间了解场外的情况的,获释十几个小时之后就开了新闻会,这么点时间,可能还要睡一觉,把道歉做得滴水不漏,表现出了一个演员的素质。我想提醒大家的是,在柯震东这样一个案例里面,如何在一个极度的逆境中选择最佳的策略,是非常考本事的事情。当然,谋事在人,成事在天。真正决定柯震东未来命运的,还是要看小习打算用多重的手整演艺圈了。&
(本文来源:网易新媒体(佳人) )&
2010后娃取名统计,你中了吗?(转自 豆瓣)
奔波儿灞案:这简直是80后父母的写照:明明对于名字的审美高度雷同,基本上来源不出游戏,言情小说,港台明星,偏却长了一颗自命不凡遗世独立的中二病的心。
-----------------------------------------------------------------------------------------------------------------------------------
&&&&大学同学要给孩子起名字,利用工作条件做的统计,非常有意思。经同意后分享给大家。
&&&&算算时间不早了,该给我们家**起名字了,于是今天中午利用大数据的优势,做了个无聊的统计。
&&&&我抽取了日以后出生的30万小朋友的姓名。
&&&&首先,竟然发现男女比例为18:13,可想而知未来男宝宝找对象该有多么困难。其中,姓名为两个字的小盆友有2.5万人,三个字的小盆友有28.1万人,四个字的小盆友有2000多人。四个字的小盆友大部分都是父姓+母姓+两个字的名字。应该说,三个字的小盆友占了绝大多数,竟达到了91%。
&&&&四个字的小盆友就算了,我对两个字和三个字的小盆友按照男女性别不同又做了一次划分,统计结果显示:
&&&&1、两字名的男宝宝第二个字出现频率最高的前五名分别为&睿&(2.59%)、&浩&(2.56%)、&博&(1.82%)、&瑞&(1.80%)、&昊&(1.78%),也就是说,男宝宝叫hao或者叫rui的占了很大比例。
&&&&2、两字名的女宝宝第二个字出现频率最高的前五名分别是&悦&(2.94%)、&妍&(2.45%)、&涵&(2.07%)、&玥&(1.53%)、&蕊&(1.42%),也就是说,女宝宝叫yue的占有相当大的比例。
&&&&3、三字名的男宝宝第二个字出现频率最高的前五名分别是&子&(5.93%)、&梓&(3.41%)、&浩&(3.32%)、&宇&(3.07%)、&俊&(2.50%),这一算不得了,竟然有接近十分之一的三字名男宝宝叫什么zi什么。
&&&&4、三字名的男宝宝第三个字出现频率最高的前五名分别是&轩&(6.04%)、&宇&(5.16%)、&泽&(2.84%)、&杰&(2.49%)、&豪&(2.19%),这一算也吓了一跳,竟然超过十分之一的三字名男宝宝叫什么什么轩或者什么什么宇。
&&&&随后,我又用颤抖的手统计了一下三字名女宝宝的名字,结果更是令我感到震惊:
&&&&5、三字名的女宝宝第二个字出现频率最高的前五名分别是&雨&(5.11%)、&梓&(3.69%)、&欣&(3.61%)、&子&(3.58%)、&思&(3.52%),也就是说,三字名女宝宝的中间字是这五个字的比例竟然高达五分之一!
&&&&6、三字名的女宝宝第三个字出现频率最高的前五名分别是&涵&(6.75%)、&萱&(3.63%)、&怡&(3.18%)、&彤&(2.66%)、&琪&(2.65%),同样的,这前五名也占了三字名女宝宝的近五分之一人数!其中,叫&涵&的女宝宝比例竟然高达6.75%,真是令人震惊。
&&&&本来到这里已经统计结束了,后来发现还有一种更加变态的统计,当我按下运行按钮,出来结果之后,我彻底的惊呆了:
&&&&7、三字名男宝宝的名字前六名分别是&浩宇&(0.90%)、&子轩&(0.73%)、&浩然&(0.59%)、&雨泽&(0.55%)、&宇轩&(0.55%)、&子涵&(0.51%)。
&&&&8、三字名女宝宝的名字前六名分别是&欣怡&(0.79%)、&子涵&(0.69%)、&梓涵&(0.59%)、&雨涵&(0.51%)、&可馨&(0.46%)、&诗涵&(0.45%)。
&&&&这样算下来,我真的是吓了一大跳,叫&子涵&或&梓涵&的小盆友,竟然比例如此之高!那么,你们家小孩的名字是不是在以上行列呢?
&&&&而且,大众化的名字很明显地带有时代的气息,与我们这一代的大众化名字多是&峰&、&鹏&、&艳&等等,这在10后小盆友名字中排在了30名以后的位置。而10后小盆友的大众名&轩&、&涵&、&浩&等等则更像是古装电视剧或游戏中的人物名字。难道10后的小盆友真的是父母练级打怪掉出来的么?
&&&&这次统计引起了我的深思,连宝宝的姓名都会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变化,而事实上或许大多数父母并不曾想到要给孩子起一个大众化的名字,避开了当年大众化的&峰&、&鹏&、&艳&、&丽&,但恰恰是这样的思路,却造成了一个新的时代的大众化潮流。
许多人终其一生,对自己的梦想和人生目标毫无体察,因为我们从不愿花时间探问内心。对我而言弄清自己的真实感受异常重要。如果你不这样做,就像是迷失在茫茫大海中的一叶孤舟。——朗达·拜恩《The Hero英雄》
花满楼:走马观花看青藏
& & & &前不久,休假沿着青藏线走了一圈,作为一个外地人和非佛教徒,在青海和西藏看到的一切都十分新鲜,有认同也有疑惑,有愤怒也有理解。
  青海篇
  青海的确是地广人稀,整个青海省,面积达72.23万平方公里,差不多是3个英国那么大,而人口却只有500万人左右,相当于浙江省宁波市总人口的三分之二,也相当于北京市总人口的四分之一。而在这500万人中,有接近300万人居住在青海的省会城市&&西宁。从西宁出来,很明显感觉到,西宁还算是一座现代化的城市,有高楼,有大厦,有红绿灯,而西宁以外的地方,都是很破很破的低楼,似乎还停留在80年代末90年代初。至于离西宁更远的,比如格尔木这些地方,更是荒凉,除了可以看到一些骆驼刺以外,放眼所及,全是荒原。
  青海也是著名的旅游省份,青海湖、祁连山等等,都是著名的旅游胜地,每年7、8、9月,都会涌进来一大波游客,也许是因为这个原因,连续好几年,青海的CPI涨幅都位居全国第一。而青海的人均工资,大概在3200左右,在西宁,房地产已经被炒起来,10年前,900块一平的房子放如今得卖9000一平,即便是在西宁市最外围,房价也达一平。在西宁,有很多家庭旅馆,许多房主把房租下来装修好开旅店,就只赚7、8、9这三个月的钱,而这三个月的利润,足够他们一年的所有支出。
  西宁是座很包容的城市,在这里,有藏族有穆斯林有汉族,但是关系都很和谐。青海穆斯林的世俗生活就是开着车,和家人朋友去山上自助烧烤,一路,我们见到了很多这样的穆斯林,他们很热情,还让我们尝尝他们做的花卷。
  青海的穆斯林结婚普遍很早,有个16岁的穆斯林女孩已经是娃儿他妈,对他们而言,没有计划生育这一说。她们戴头纱,穿长衣,不裸露除脸和手以外的任何肌肤,脸被强烈的日晒摧残的很糟糕,同样年纪的人看上去往往比内地人老了10岁。据说这是因为,在高原(青海平均海拔3000米以上),人必须调动更多能量来保持身体各个机能的运转,消耗很快。
  西宁的物价比起北京来都不便宜,甚至还更贵。整个西宁市,开有3家王府井百货,去了一家,像一般性的奢侈品,COACH、GUCCI都能看的到,值得一说的是,这里的人购买力非常强,早在2011年,销售额就突破10亿了。由此可以窥见,在西宁甚至整个青海,贫富差距都是比较大的,靠能源、矿产、房地产等发家的先富阶层,已经远远把普通百姓甩到后面去了。
  去青海湖的时候,我们还去了海北州的海晏县,这也是被旅游带兴旺的城市,一晚普通的旅店,房价居然要400多。县上有一家人民医院,医生一看从内地来的游客,基本上都能猜出是高原反应,然后开点红景天,开个氧气袋。刚到高原的人,难免都有一些不适应,头晕、胸闷气短、喘气等等,都属于高原反应。医生说,他们这医院也差不多就是夏天有人,冬天都冷死了。
  海北州还有个地方也非常有名,那就是&原子城&, 建于1958年,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第一颗氢弹均诞生于此。
  西藏篇
  从青海到西藏,最快的火车也要22个小时。中间要翻越海拔5000多米的唐古拉山口。这个票,非常非常难买,几乎都被旅行社给垄断了。火车到达格尔木之后开始供氧,但是即便这样,在翻越唐古拉山口的时候,也会感觉到胸闷气短,有的乘客甚至已经在吸氧了。大部分人到达海拔4000米左右,身体都会有反应,当海拔逐渐降低,身体的不适会慢慢减弱。
  青海到西藏,经过的第一站就是德令哈,海子曾写过一首诗,名字叫《姐姐,今夜我在德令哈》,德令哈,的确是个美丽的词。只是到达德令哈的时候是凌晨4点,错过了观察它的时候。在青藏线上,有时是大片大片的无人区,有时是白雪皑皑的雪山,有时是漫长的戈壁,有时是牦牛和村庄,海拔和水源,对呈现什么样的景色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值得一提的是,沿路有很多&养路人&,他们靠铁轨而生,维持青藏铁路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拉萨海拔只有3600多米,峨眉山金顶的海拔也是3000多,但是处在整个高原上,跟单独的一座山峰完全是不一样的感觉。西藏的天蓝的跟用海蓝色颜料洗过的一样,日照长达11个小时,难怪有&日光城&的称号。这里随时可以看到穿着藏族服饰的藏民,在公交车上,旁边身后坐的都是藏族妇女,她们一坐下就开始念经,手里捻着佛珠,想问个路,也怕打扰她们。西藏的公交很奇怪,一般都没有发车时间和收车时间,最最麻烦的是,它所停的站跟报的站名几乎对不上号&&这成为旅行中最大的困扰。很多藏族的汉语说的并不好,在公车上去打听站台,好些藏族都不明白我们在说什么。
  进入拉萨,仿佛来到了外国,虽然都是中国人,也能看到许多汉人面孔,但是藏人的生活方式显然跟内地人存在很大差异:他们穿宽大的藏服,在拉萨,尤其是繁华的八廓街,基本都是卖藏族服装的;说我们听不懂的藏语;他们随时手上都握着转经筒或者拨着念珠;他们爱喝甜茶,拉萨街头到处有这样的茶馆;他们喝的牦牛酸奶,真的是很酸很酸&&
  拉萨在藏语中的意思是&佛地&,这里有藏民心中的圣地&&布达拉宫还有像色拉寺、哲蚌寺这样大名鼎鼎的寺庙。布达拉宫每天只允许2000人进入,其中大部分门票都给了旅行社,一般游客如果想去布达拉宫,下午就得开始排队买预约票。布宫晚上9点开始放票,而从下午4点起,门口就有了排队的游客。藏人对时间没有什么概念,即便是布宫放票也不准时,工作人员准时的话9点来,不准时的话可能凌晨1点才来&&对这点,真是深有体会,比如在拉萨坐的公车,明明写着9点40收车,但是8点50上了一班车,司机都不载客了。布宫门票200,但藏人只收2元,在西藏,许多寺庙对藏人都是免费,而汉人则要收至少50以上的门票。
  这次没有去成布宫,不过哲蚌寺、大昭寺、色拉寺以及罗布林卡都有去到,感觉所有的寺庙的内容都大同小异,但是每个寺庙也有自己的特点,比如色拉寺是以辩经闻名,但辩经所用的都是藏语,根本听不懂,只能看看僧人们辩经时的动作、表情。哲蚌寺最繁盛的时候曾有1万名僧侣,藏人喜欢用&高&来展示威严,因此许多寺庙都建立在山上,哲蚌寺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在这里,深深的被藏人们对宗教的诚服所震撼了,一大早就有许多藏人来朝圣,在这儿,经常看见佝偻的老人拄着拐杖搀着子女一步步走上来;大多数藏人手里都提着一水壶,后来才知道这是他们自己准备的酥油,是给佛祖的;还有的人准备了一叠零钞,见到功德箱就塞,见到佛像就拜&&在西藏的寺庙里,最不缺的都是钱、金子和酥油,每个佛像都是金身,每卷藏经都用金子和八种珠宝磨成的汁写成;虔诚的信徒把他们的钱捐给寺庙捐给佛像,即便他们本身就是特别贫困家庭;而酥油更是牛身上最宝贵的一部分,他们舍不得吃舍不得用,却把这部分给了寺庙。我实在是很不能理解这种宗教,为什么他们舍不得用这些钱改善自己的生活却舍得捐给寺庙?为什么佛教一定要让人贡献财产呢?
  大昭寺更是金碧辉煌,大昭寺外,有很多不停的磕着等身长头的信众,还有一些信众更是从千里迢迢的地方磕着等身长头磕到大昭寺外,他们被高原的阳光晒的黢黑,额头已经不知道被磕破了多少次,有的已经累的连举起手来都很费劲。对于许多藏人而言,朝圣是他们心中最神圣的事情。听开车司机说,经常有朝圣的人因为身体原因死在了青藏线上。同时,朝圣也是一件非常费钱的事,有些僧人在朝圣的时候,会跟着供给的车辆给他们提供水、食物等基本物资,一次朝圣下来甚至会花费掉一个藏人一生的积蓄。
  大昭寺内供奉着许多佛像,镇寺之宝就是释迦摩尼12岁等身像,去的那天刚好碰到给佛像贴金,本来以为是件神圣的事情,后来才得知,随便一个人,只要肯出9999,就可以给佛像整身贴金,肯出600元就可以给佛脸贴金。除了释迦摩尼等身像,还供奉着莲花生、八思巴等,当然不可少的还有藏传佛教格鲁派创始人宗喀巴以及他之后的各位达赖,直至十三世达赖喇嘛。尽管1959年十四达赖喇嘛丹增嘉措就已出逃印度,尽管在各种寺庙中都看不到他的身影,但是在西藏他的影响仍是存在的。在拼车去纳木错的时候,看到藏族司机车上贴着一个僧人的照片,我问他是谁,司机说,他去印度了。我又问,是十四世达赖吗?司机说,不是,比达赖低一点。我问,你们不信班禅吗?司机说,不信,我们只信达赖,我们达赖在全世界都很受欢迎。司机今年28岁,他从来没有见过达赖,他生活的年代也与达赖无关,但宗教的传承还是让他信奉达赖。在大昭寺,也很少看到班禅的形象,有十世班禅,但都不是佛像金身,而是一张巨大的照片。
  西藏的夏天是旅游业十分旺盛的季节,连青年旅社一晚都要卖到300以上,但是西藏的房地产并没有炒起来,繁华地带也就是5000一平,这跟西宁形成鲜明的对比。我想,在万人入藏的背后也许是无人入藏的事实。大胆猜测应该有几下几个原因:在西藏有稳定工作的人(公务员、事业单位员工)基本都有单位房,不需要买房,即便需要,他们更乐意去比较舒适的一点的西宁或者成都买房;另外,这里的汉族人大部分都是做生意的,绝大数人只是把拉萨当成赚钱的地方,赚了钱就回去;至于本地人,传统民居可能对他们更实用&&西藏的各种警察数量巨大,在去羊湖、纳木错、林芝的路上,总会遭受一遍一遍的安检,有时候只查身份证,有时候查包查人,有时候查包查人查车,刚到拉萨那晚,有一个接我们的老乡说,在拉萨如果有暴恐份子,能跑出150米而不被击毙就算他赢了。可见拉萨治安管理之严。
  在西藏,听说了一些藏民们的习俗,比如虽然藏传佛教也是很多派的,有的可以吃荤,所以看到僧人吃肉不必大惊小怪;在比如许多藏人不杀生,但也不是绝对,而是&少杀生&,因此他们不吃鱼不吃鸡这些小动物,对他们而言,杀一只牛够全家吃半年,但是如果吃鱼的话,也许一顿就要杀两只。在纳木错看到好多好多鱼,却没有藏民去捕捞,不知道是不是因为这个原因。藏民们视山水为神物,纳木错是他们的神湖,是不能用来洗脚的,听说之前有个游客不听劝阻,脱了就下去游泳,起来的时候被人胖揍了一顿。
  在拉萨、在鲁朗、在波密等地的旅店和藏民的家庭旅馆里,都能看到&习近平主席和西藏人民心连心&的宣传画,一问才知这是当地政府给发的并要求挂上的。西藏的很多地方都挂着国旗,八廓街走一圈,几乎每家每户都挂着国旗,就连大昭寺顶部也插着国旗,想必这一定是官方的意思。
  在西藏,能感受到强烈的不同文化之间的碰撞,比如一般的藏餐店,除了传统的糌粑酥油茶,还会卖印度餐、尼泊尔餐;比如拉萨电影院,除了国产电影美国电影外,还会放映印度电影法国电影,这在内地是很难看到的;再比如遇到的几个藏族司机,他们车上放的都是印度歌舞&&但是,西藏却是我国四个户口调剂省份之一,这意味着,如果你是普通西藏人,也许这辈子都没法迈出国门一步。
  尽管是佛地,拉萨也有着很世俗的一幕。在拉萨有很著名的&天海夜市&,夜市周边全是各种美食店、娱乐场所,跟任何大城市无异。有一次打车回旅店,跟出租车司机聊天,他90年代就在西藏当兵后来退役后在这里开车,他说现在的西藏年轻人世俗化的很厉害,虽然他们也拜佛,但是虔诚程度已经跟老一辈的藏民没得比了。年轻的藏族人,是继续世俗化还是像祖祖辈辈那样捍卫宗教的神圣,也许决定着西藏的未来&&
责任编辑:花满楼
四川泸州副镇长“高调辞职”一年:买车买房,月入2万(来自澎湃新闻)
/newsDetail_forward_1263533&
来自澎湃新闻
澎湃新闻记者 邱萧芜 发自四川泸州
&还记得四川泸州古蔺县石宝镇&辞职下海&的副镇长赵光华吗?
&2013年7月,他辞职时发表了一篇《我为什么要辞去副镇长职务和公务员身份》的感言信,吐槽每年4个月在维稳,只有4个月在干&正事&,工作压力大、收入低,工资仅够给孩子买奶粉和尿布钱,工作6年了还靠父母接济养家糊口。
&时隔一年了,他过得怎么样?
贷款买了车也买了房
& & 赵光华开着一辆新款君越轿车来汽车站接到了澎湃新闻()记者。这辆车是他辞职后贷款买的,顶配,办下来34万人民币。
& & 黑框镜,平头,微胖身材,喜欢笑,口头禅是&没有关系&。赵光华的电话较多,他的嘴巴与耳朵较忙。如,从车站到他的律师事务所,10分钟车程,用车载蓝牙接了3个电话。他说:&最近(接到的)案子比较多。&
& & 赵光华告诉澎湃新闻,去年他辞掉石宝镇副镇长后没多久,某集团的董事长看中了他的胆识,邀请他去集团下属一家公司担任负责人。
& & 不过,尽管在常人看来,这是一个不错的&美差&,但半年后,赵光华还是选择了创业。
& & 赵光华说,自己在这家公司干得不错,但内心深处最想转行做律师,而且在公司工作期间,也不断有人打电话过来咨询一些法律问题,半年后(2014年1月),他还是成为了一名律师。
& &最开始对案源没报太大希望。&赵光华说,&我知道做律师第一年很难接到案子,所以我甚至拜托妻子养我一年,一年内凭自己的本事去接案子。&
& & 但没想到上门找他办案的人意外地多。在单干了几个月后,他决定搞律师事务所,培养年轻律师办案。
& & 关于收入,赵光华说,做律师后,现在的收入是以前的5-6倍。他说,转行后,自己在泸州市按揭了房子和车子,月均近2万元的收入除去房车按揭和生活必需开支后,还能剩5000多元,妻子在一家银行上班,收入尚可,生活上不再如以前那么拮据,&已经不用父母接济了。&&
反驳&某领导&,我过得很好
& & &赵光华回忆,去年7月辞职以来,有很多前同行(基层工作人员)给他打电话,大多是感谢他,帮他们说出了不敢说的话。
& & &我不后悔,事实证明我&走出去&是对的。&赵光华说。
& & 赵光华的妻子陈绪告诉澎湃新闻,当初自己和家人是不赞同他辞职的,都认为在体制内呆着&旱涝保收&,即使国内经济不景气也不需要担心,&工资都在那儿。&
& &但一年后,她的看法改变了。
& &他以前工作比较稳定,但是我们一个月基本上只能见两天面。他现在工作不如体制内稳定,但是我认为只要俩人能有更多的时间在一起,我也满足了。&
& &赵光华说:&家人现在很支持我的工作,现在他们还经常帮我发(律师)名片。&
& & 今年3月19日,赵光华发了一条微信:&近日听闻某书记在鄙人辞职后还不忘恶语相向,说什么&我看他以后就抱着娃耍&。结合以前此人那番&选择公务员,就要放弃家庭&的言论。我不得不说话了。我从不鄙视公务员,我庆幸几年学到的经验。我呼吁给他们应有的待遇,他们也要生活。让他们多点时间做份内事,少做些莫名其妙的事。&
& & 在这条微信中,赵光华还附上了一家三口的甜蜜合影,以及宽敞办公室、黑色私家轿车的照片,以此证明&我过得很好&。
& & 赵光华告诉澎湃新闻:&走出体制后,我才真正发现自己的价值。在体制内,评价尺度永远只有一个:领导。领导的评价足够左右你今后的人生。现在不一样了,现在对我的评价尺度不单纯只有是领导,而是整个社会,一个人或者两个人的评价并不能左右我的人生,最多只会对我造成一些影响。而我认为在这样的评价尺度下,才能发挥出自己真正的价值。&&
力挺公务员涨薪,吐槽时事
& & &赵光华的微信个性签名:前著名副镇长,现准著名律师。并附上了私人电话。
& & &他时常在微信上晒外出旅游住的套房、海景房,晒美食,还上传了美女图片。此外,他还关心时事,力挺公务员涨薪,吐槽&不合格官员&。如下:
&&&&&&&&日,转发《公务员工作5年月薪不到5千元》,留言:你们看看,我说吧。
&&&&&&&&日,转发《副镇长上任首日饮酒身亡》,留言:都是副镇长,哥们你运气也忒差了。
&&&&&&&&日,转发《安徽老人棺木被砸,为逃避火葬自杀》,留言:这是一批什么样的官员,真是空前绝后。
&&&&&&&&日,转发《公务员薪酬改革定调:涨工资》,留言:请多理解基层公务员,加工资!
&&&&&&&&日,转发《民众为何反感公务员涨工资?》,留言:&香港金融危机,征求意见是否降低公务员工资,百分之八十香港居民认为不能,他们说我们宁愿保持他们的工资,也不把他们逼成贪污犯。如果在大陆,民众肯定说最好公务员没有工资。理性点吧,公务员也是人,也要养家糊口,你想马儿跑,又要马儿不吃草。另外,公务员也要反思自己,是不是常怀忧民忧天下之心!&
&&&&&&&&日,转发《39岁法官辞职:没得到应有尊严》,留言:他的辞职比我下定了更大的决心,理由却极为类似,维稳。
&&&&&&&&日转发《辽宁一法院11名法官腐败被查》,留言:同志们,小心啊!&
谈辞职:始于&一场车祸&
& & & &&澎湃新闻:何时萌发辞职想法的?
&&&&&&&&赵光华:那是2013年2月,那天我从石宝镇回家,刚到家就接到了一个电话,说镇里出了一起重大交通事故,一辆非法营运的面包车翻到山下去,11人死亡。我当时吓得腿都软了,我想到我可能要被判刑。我当时就打车赶了回去,连续48小时在做事故处理工作。后来经查实是一辆合法营运的大巴车司机因转弯的时候操作不当引起的一场交通事故,并不是我的责任。
& & 经过这次事故后,我开始后怕了,要是当时真的是个非法营运的面包车,那就是我的责任,我就真的可能要被判刑。
& & 从此以后,我就经常用这个例子来劝说家里人。在2013年5月,我成功做通了家里人的工作,6月份我向上级部门递交了辞职报告,7月份,报告就批下来了。
&&&&&&&&澎湃新闻:这是否说明你的抗压能力不够强?
&&&&&&&&赵光华:不,我不这么认为。我辞职是出于一个长期的考虑,并不只是因为这一次车祸,我看清了事实。
&&&&&&&&澎湃新闻:你曾说,周围有辞职想法的公务员很多,为何辞职的只有你一人?
&&&&&&&&赵光华:我周围的基层工作人员至少有80%以上的人都暴露出这种想法,但他们都不敢真的去做。我这儿有条以前同事的短信,我来念给你听&我的父母和妻子认为辞去公职对于出生农村的我以及我们这个家来说太冒险了,他们觉得我还是应该过平淡安稳的日子。说实话,我自己其实也并不是那么坚决,加上得不到家人的支持,我想这个事情还是先放一放。&说到底,他们都不愿意放开体制。
谈基层公务员:压力大,待遇低
&&&&&&&&澎湃新闻:你认为基层公务员的压力主要来自哪些方面?
&&&&&&&&赵光华:一,对工作环境不满。比如电脑,我来石宝镇都一年了,才配了电脑,之前办公连电脑都没有。二,交通环境恶劣。我们下乡工作从来都是坐摩托或者走路。三,待遇低。四,前途迷茫。
&&&&&&&&如:一般来说一个镇上只有1个镇长,却有3-4个副镇长,就比例来说,晋升机会小。还有因照顾不到家人,遭到家人的抱怨。我说个真实的事例。我当副镇长两年,只外出旅游过一次,还是自费。2013年我利用清明节的假期准备去和家人团聚,但刚走到半路,来了个电话,说是镇上有个事情要回去处理,我只好又折了回去。办完事情后我恳请领导把我的假期补上。一星期后,我用补上的3天假,加上2天周末的假期,带着妻子去海南岛耍了一次。出去的这5天,我不敢发微博、微信、空间,生怕有人知道我出去玩了,我每天都在祈祷我的电话千万不要响,就怕领导通知有事。
&&&&&&&&澎湃新闻:如何看待中国官员自杀?
&&&&&&&&赵光华:我只能说,我很难切身感受,但是我能理解他们。
&&&&&&&&澎湃新闻:回头看,当初的决定是正确的吗?
&&&&&&&&赵光华:没有丝毫后悔,辞职后我已经买车买房,这些都是当年想都不敢想的。我说个实例,以前我当副镇长晚上睡觉的时候,要是外面下起了大雨,我总是担心会不会有地方滑坡,翻来覆去睡不着。但现在晚上就算雨再大,我也能睡个安稳觉。
&&&&&&&&澎湃新闻:看你微信,你辞职后一直在关注公务员的待遇问题。
&&&&&&&&赵光华:作为之前他们的一员,我也想呼吁,尽一点绵薄之力为他们争取一些利益。我能亲身感受到他们对工作的无奈,所以我还在继续关注他们。
谈工作:凭能力吃饭,没靠法院、政府工作背景
&&&&&&&&澎湃新闻:辞官一年,最明显的改变是什么?
&&&&&&&&赵光华:相比以前要轻松很多。如,我以前特别讨厌接电话,因为一接电话就代表有情况发生,但是现在我特别喜欢接电话,因为一接电话就代表又有案子可以接了。(笑)
&&&&&&&&澎湃新闻:是否有人冲着你&高调离职&,曾经的法院、政府工作背景来委托你?
&&&&&&&&赵光华:我不认为我离职很&高调&,我认为这只是一种无心之举,尽管事实上是挺高调的。&高调离职&确实给我带来一部分案源,但占比不足三分之一。至于那些觉得我官商&两头吃&的人,这个真没有。有些人可能认为我既在法院干过,又在政府干过,肯定这两头都有点关系,但是事实不是这样的。只能说我两头都干过,我处理这方面事情的能力和经验确实要比别人强一点而已。
来自澎湃新闻
一些文革时期宣传画
《后会无期》的一点花絮
环球时报出品:“环球今日评:汉办主任在海外“撕书”,不丢人!”……
&原标题:环球今日评:汉办主任在海外&撕书&,不丢人!【环球今日评--环球时报环球网出品】有台湾媒体报道,7月份在葡萄牙举行的欧洲汉学学会第20届双年会开幕典礼上,中国国家汉办主任许琳要求主办方将会议手册上第59页有关蒋经国基金会赞助部分全部撕掉。此举引发台湾岛内舆论骚动,台湾&外交部&还提出了抗议。欧洲汉学会1日发表抗议信,指责中国汉学会的做法干扰了他们的学术自由。令人惊讶的是,大陆一些网民表现得比台湾和欧洲汉学会更愤怒,直指许琳的做法&无礼&、&野蛮&,给大陆丢了人,难怪&台湾不愿统一&。
有些人的屁股恐怕是坐歪了吧!台湾是中国的核心国家利益,中国政府的态度是坚定而明确的。&汉学会&年会已经办了20届,欧洲汉学会不应该不清楚台湾问题对中国的轻重,其他细节上的粗糙可以原谅,但是在台湾问题上,容不得半点模糊。会议手册上有关蒋经国基金会的内容,本来就是不该出现的内容。这可以理解为欧洲汉学会工作的疏漏,也可以理解为欧洲汉学会有人成心为之,给中国难堪,等着看中国的笑话。任何怀着爱国心的中国人,遇到这样的事,都很难坦然处之,这不是某个人的私利,而是国家大义。国家汉办作为参会方,对这样的事没有回应,不做质询,那才是失策。&撕书&是一种简单明了的方式,表现出坚决的态度。当然我们还可以有其他的方式,但关键是一定有回应。揪住&撕书&这个细节不放,是在转移事情本来的重心。这是台湾方面想看到的,也是欧洲汉学会想看到的。在这个问题上,本应是欧洲汉学会来向中国解释澄清,现在他们正想抓住&撕书&这个细节,恶人先告状了。随着大陆的实力和国际影响力与日俱增,台湾的国际空间一再被压缩,台湾需要做的是认清大势,主动顺应,为推动两岸统一做出贡献。但遗憾的是,台湾方面总是既近视又远视,就是不愿意面对现实,喜欢搞一些小动作,比如在国际会议上钻营,获得点台湾的国际存在感,这越来越无聊,也越来越没用了。我想说的是,这次&撕书&没丢人,没有任何回应才丢人。那些只顾对着我们自己人骂的人才丢人。为维护国家的利益做事,不丢人。我们总是反思过头,总是心虚不知道对错,西方说什么一些人马上就附和。西方无礼野蛮的时候,我们崇拜他们的力量;西方讲礼节道德的时候,于是我们崇拜他们的优雅。在西方面前,一些中国人不仅是&丢人&,更重要是丢掉了自我。(作者系环球时报评论部编辑)
-----------------------------------------------------------------
相关资料:台湾&蒋经国基金会&财团法人&蒋经国国际学术交流基金会&成立于1989年,以纪念蒋经国先生对台湾发展的卓越贡献。本会之基金由政府与民间企业共同捐助,每年以孳息作为工作经费。该会之宗旨是&以严谨的学术立场,奖励支持学术机构与学者对中华文化之研究,并促进学术机构进行交流合作。&该会支持研究之范围包括下列项目:一、中华文化的传统及其转变。二、台湾各时期之演变与发展。三、台湾地区人文及社会科学研究。四、与中华文化有关之比较研究。五、经典古籍之研究。该会的组织可分决策、行政与学术三部分。董事会为最高决策单位,总会办事处综理行政事务,并在美国华盛顿特区近郊设美洲办事处协助处理美洲事务。在台湾、美洲、欧洲及亚太(含港澳)等四地区各设有咨议委员会。(资料来源:中国宋庆龄基金会)
中国红十字会微博动态
【健言者】面对洋快餐:纵有垃圾食品,更有垃圾吃法(来自 南方周末)
&福喜门&事件几乎将中国有头有脸的洋快餐都祸害了个遍,不过,国人的愤怒和唾弃似乎只限于网上虚拟空间,对洋快餐的爱是顽强和宽厚的。被洋快餐一而再再而三的安全问题辜负了的小心灵,尤其需要炸鸡翅和薯条可乐来压压惊,悲凉时刻,胃离心最近。我心依旧的爱,就是洋快餐店不变的熙熙攘攘。
上世纪八十年代末,第一家肯德基在京城的前门开始了中国行;九十年代初,第一家麦当劳在深圳开疆拓土。现在,几乎每一家麦当劳叔叔一抬头,都能望见肯德基爷爷的慈祥的笑容。而且爷爷叔叔带着洋快餐一众兄弟姐妹,在中国的一、二、三、四、五线城市次第安营扎寨。
这二十余年锲而不舍的努力,成果是卓著的。吃着洋快餐长大的一代人,他们的娃娃又成了洋快餐粉丝团的新鲜力量。这二十余年里,&福喜门&般的事情也不是一桩两桩,如若换了别的餐饮企业,或许早在骂声中逃之夭夭了,但看准了中国大蛋糕的洋快餐们,在斗争中不断增强土洋结合的灭火能力,骂也不退,打也不倒,任尔西北东南风。
在肯爷麦叔的老家,胖子多、心脏病多、高血压多、中风多,已成为了有目共睹的美国人的痛。三分之一肥胖,三分之一超重,让美国梦失去了轻盈的姿态,美国医学会在去年6月,正式宣布将肥胖定义为疾病。不难想见,在亡羊补牢的美国民众心目中,高热量高脂肪高蛋白质,低矿物质低维生素低膳食纤维的洋快餐,已是风光不再。这也是洋快餐们在异国他乡攻城略地的一个动因。
中国人常说后发优势,所谓后发优势,就是通过观察先动者的行动及效果,来减少自身面临的不确定性而采取更有益的相应行动。但在怎么吃、吃什么的问题上,中国人着实乱了章法,前车之覆后车之鉴的后发优势,从庙堂到江湖都乏善可陈。
这些年,中国人一步并作三步胖,腰围增长速度不小心就弄了个世界之最,青少年昂首步入肥胖流行阶段。除了舌尖上的中国在屏幕上的斗篷自振,&食不可无绿&一类的传家宝,在西风东渐中,从每天人均500克的蔬菜摄入量,缩水为汉堡包中一片生菜叶子。
纵使洋快餐永远遇不上&福喜门&,依旧不能成为健康的选择。纵使对甜、油、肉、盐的热爱是与生俱来的执著,纵使看见煎炸洋快餐就流口水是本能,但亲爱的们啊,还是要学会适度的克制。还记得我女儿三岁多刚到北京,就对麦当劳肯德基一见钟情,外公带她进去吃,一个爱管闲事的中年人,严肃地教训小姑娘:&长得这么好个小姑娘,怎么也来吃垃圾食品?不准吃,以后也不准吃!&小孩子不敢不听外人的话,马上就不吃了。现在小姑娘是快大学毕业的大姑娘了,依旧把洋快餐当做限制食品偶尔吃之。现在的我,对这个好心人依旧心怀感激。
面对洋快餐,纵有垃圾食品,更有垃圾吃法。纵使洋快餐店标注了销售食品的营养和热量信息,纵使人们明白了一顿尽兴的洋快餐后,再摄入的其他食品都可能因为多余而变垃圾了,还是要执迷不悟着一吃再吃的洋快餐人生,那么,或许,胖子要交税,胖瘦法来管的那一天会来得更快更猛。
福喜归福喜,即便不妨碍对洋快餐爱的继续,但最好爱在心里口难开,少吃为上。
(作者为中国农业大学副教授)
来源:南方周末
《后会无期》首日票房7650万,挤进内地影史首日榜前十 (来自 时光网)
& & & &时光网讯&由自编自导,、、、、、等主演的昨日正式上映,该片在零点首映场取得410万票房,最终首映日票房为7650万。如此不俗的首日票房,也让该片成功挤进内地影史首日票房榜前十。日前却也有网友爆料《后会无期》被偷票房。
  据电影票房贴吧数据,24日《后会无期》首日收7650万;报收1800万,累计2.64亿;当日票房1540万,累计4.17亿;800万,累计19.35亿;150万,累计1.98亿;110万,累计6.55亿。
  《后会无期》首日票房一出,自然免不了被拿来和的作比较。《小时代3》在首日排片43.3%的情况下获得1.1亿首日票房,创下2D国产片内地影史首日票房新纪录。而《后会无期》在排片只有36.86%的情况下拿到7650万票房,表现也非常不俗。这一成绩也超过了去年《小时代1》的首日票房7200万。
【第N代导演】导演郭敬明和他的“大数据”(来自 南方周末)
作者:南方周末记者&&南方周末实习生&&
18:23:22 & & &转载请注明: 来自 南方周末&&痛苦和哭,都由女孩来完成。你折磨女孩子,就是折磨观众。观众大多是女孩,你只有打女孩的软肋,她才能感同身受。&&郭敬明2013年的新导演郭敬明,一年之后,已经是有三部电影的&老导演&&&日,《小时代Ⅲ》公映。投资方买下《小时代》改编权后,很长时间找不到导演,投资方最终把郭敬明拉来,决定性的一句话是:&与其让别人来糟蹋,不如你自己来糟蹋。&日下午五点半,郭敬明接受南方周末记者专访,准时准点进入采访间,之前九个多小时,他的行程&全满&。他熟练地自己别上麦克风,只说一句:&我没问题,开始吧。&对于电影,他更多以工科和商科的思维看待。他把自己描述为&影视艺术技术毕业的工科生&,超高格速机、闪屏、色差溶度、色感分布&&在与南方周末记者的访谈里,他更愿意聊起这些技术层面的问题。郭敬明否认&小时代&系列是&粉丝电影&,他的定义是&青少年电影&,受众以女性和青少年为主。他观察到中国观众的笑点:短句子更好笑,而不是高智商式的幽默;夸张的动作更好笑,画面感要强。郭敬明的&大数据&,来自他戴着口罩、墨镜,坐在电影院,对普通观众的观察。&当我看到,我精心布置的笑点,观众们没有笑的时候,我真的一滴大汗就从背后滴下来。&郭敬明转过身,指指自己的背,对南方周末记者说。郭敬明认为,《小时代》里所有的人物都有自己的影子,而最像他的,是唐宛如&&喜剧的部分。郭敬明不介意别人对自己身高的玩笑,他甚至经常拿来&自黑&。日,郭敬明和韩寒等年轻导演同时出席&2014中国电影新力量推介盛典&,新闻的焦点落在&韩寒郭敬明零交流&。&正常参加活动就好。&郭敬明告诉南方周末记者。郭敬明会介意和韩寒一起被提起吗?郭敬明的答案是:&我不喜欢。&前两部,笑点不笑、哭点笑
南方周末:你坐在电影院里观察观众的反应,有多少次?
郭敬明:前两部《小时代》,我们宣传去了七八个城市,每个城市我都去电影院看,在上海的时候,我也经常自己买票看。我戴着口罩、帽子,想进去听观众在哪里会笑,在哪里会哭,对哪个点的反应最快、最直接。
到了拍《小时代Ⅲ》,我很清晰地知道自己要什么,这个点观众一定会笑,那个点观众一定会难过,这是我在拍第一、二部的时候没有的自信。前两部,我坐在电影院,我以为观众会笑的点,结果全场鸦雀无声,我当时一滴大汗就从背后滴下来。我觉得观众一定会哭的点,结果大家在笑。
南方周末:你觉得观众该笑而他们没有笑的点是什么?
郭敬明:中国的观众,对长句子的解析能力还有限,你的笑点在长句子里,他不一定会笑。比如,《小时代Ⅰ》里,顾里说:&堂堂一本财经杂志犯错误,这和在一本宠物杂志上讲红烧狗肉的道理是一样的。&我觉得这是个笑点,但观众没有笑。
如果你给他很直接的,比如说《小时代Ⅲ》里,&飞檐走壁的腋毛下&,很短,不用解析,立刻达到最高的一个笑点。中国观众对肢体笑点的接受能力,远超于语言幽默,你做很夸张的动作,比如南湘拉着保安摆Pose那一段,观众一定会笑。但是你讲一些尖酸刻薄的东西,特别是顾里的很多台词,观众不会笑。所以在第三部里,我们剪掉了很多顾里式长句式所营造的笑点。其实我个人很喜欢高智商的幽默。所以还是留了一些,你看得懂就看,看不懂算了。
南方周末:电影圈现在广泛谈论大数据,你怎么分析你粉丝的数据?
郭敬明:我会关心我电影的话题讨论度、百度指数,相关搜索量,还有各个网站的点击排行。也会购买一些普通数据,比如受众的年龄、性别、教育背景、地域分布,以及第几天票房最高、为什么第二天票房没那么高、一天里哪个时段票房最高。这些数字我们每周都会整理、对比。
数据大到一定数量,你就能看出大家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比如谁出场得到的尖叫声最多,哪个镜头被讨论最多,你就知道原来观众喜欢这个。
比如被大家诟病的名牌服装,反倒粉丝们喜欢。大家抱怨女孩子之间卿卿我我的戏太多,好像很无聊,反倒是女性观众最感动的,比如《小时代Ⅰ》,她们在天台上喝醉酒,其实是大家最喜欢的。在后面的电影里,你就会把观众喜欢的部分保留下来,再拼命强化它,不喜欢的部分你就去改掉它。
南方周末:从你写《小时代》的小说,到现在拍电影,你觉得小说读者和电影观众之间的口味,有什么差别吗?
郭敬明:我其实没有那么精准地去抓小说读者们喜欢什么。从文字表达到阅读之间会有一个障碍。比如我写她穿了一条华伦天奴的红裙子,如果是一个40岁大妈,在三线城市,她可能想象不到那个红裙子的形象。而电影很直观,杨幂穿了一条红裙子,我不需要你想象,它就长这样。
小说反倒不怎么计算,一般我创作小说,自己看一遍,觉得好笑,我就觉得挺好的,反正你也不知道谁在买你的小说。但是电影受众可以采样分析,可以计算,你会看到很多反馈,他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
&唐宛如太像我了&
南方周末:在韩国,因为音乐剧和影视剧的女粉丝多,所以他们更看重男演员,《小时代》在美男和美女间有侧重吗?
郭敬明:要平均,满足观众梦幻的层面全部由男性角色去完成,满足观众真实情感体验全部由女性角色去完成,他们的功能是非常明显的。你想要什么就给你什么,这个功能由男性角色去完成;你不想要什么,受不了什么,就掐你这个死穴,这是女性角色去完成的。
痛苦和哭,都由女孩来完成。你折磨女孩子,就是折磨观众。观众都是女孩,你只有打女孩的软肋,她才能感同身受,所以下刀的地方,都是在四姐妹身上,任何一个泪点都洒在她们身上。到第四部更多,更惨。第四部是个文艺片。
南方周末:《小时代Ⅲ》里周崇光出现的次数变多,是因为统计数据告诉你,周崇光出现的时候尖叫声比较多吗?
郭敬明:一方面是因为他受欢迎,谁受欢迎,就会多给他戏份;另一方面因为《小时代Ⅲ》的剧情是围绕他走的,所以他的戏分少不了。不是纯粹因为他得到的尖叫声多,你就得一直拍他,而是在一个合理范围内,尽可能去做。
南方周末:很多观众觉得周崇光是你,也有人说宫洺是你?
郭敬明:完全不是。周崇光是很自闭的、不太跟外界交流的一个人,他很排斥商业采访、商业活动,但我是很入世、很商业化的人。宫洺,可能我在工作态度上会有一些他的偏执狂或者完美主义,但是我没有他那么冷,我还是比较暖的人,我的生活状态也更随性一点。我是把自己很多性格侧面打散了,分裂到十几个主角身上。唐宛如都像,她太像我了,喜剧的部分。
不是&粉丝电影&,是&青少年电影&
南方周末:从商业角度来看,《小时代》这种高频率、密集的出品,好处在哪?会不会太过急躁?
郭敬明:好莱坞出续集的频率一般是两年或者一年半一部,我们第一部和第三部中间隔了一年,只短了半年,毕竟我们的制作体量没他们那么复杂,所以这个时间是正常的。
为什么Ⅱ紧接着Ⅰ立刻就上了?因为当时需要大家迅速建立对《小时代》的品牌认知和熟悉感。我并没有非常赞同,你看完一部立刻就来,人家会没有太多兴趣。但当时片方和投资方、发行方有他们的诉求,我没有觉得这件事会伤筋动骨,所以也没有坚决反对。
南方周末:《小时代Ⅰ》票房4.8亿,到《小时代Ⅱ》是2.89亿,少了三分之一多。
郭敬明:《小时代Ⅱ》卖得没有《小时代Ⅰ》好,新鲜感是部分原因。另外,《小时代Ⅱ》上映已经8月中了,学生开学,也会有耗损。我觉得4.89亿不是轻易能超越的,但第三部会比第二部好,这一点我有信心。我们在内容上有一些变化,尝试了新鲜的东西,观众也等了一年,中国电影市场的体量也在增加。
南方周末:7月份新片云集,《小时代Ⅲ》要靠什么跟它们拼?
郭敬明:不管在哪个月你都会遇到很多片子,永远有比你票房更高的电影,永远有比你更厉害的人。老跟别人比没什么意思的。你拍电影是为了赢谁吗?我拍电影就是为了我的这帮观众,我要带给他们更好的电影,我要享受拍电影的乐趣。《小时代》的粉丝们7月暑假有空,我就早早定到这个时间,至于7月谁在,你就不去,就挪开,这已经失去拍电影本身的意义了。
大家都赢,整个中国电影市场才会繁荣,不是只有你好、大家都输了,你才觉得很厉害,这只证明中国的电影产业还不够完善。
南方周末:《小时代》被认为是&粉丝电影&,你怎么定义这个类型?
郭敬明:我觉得它的成功不完全是粉丝的成功,它集合了很多要素。如果你简单认为粉丝多就好了,那你照着拍一个,一定会失败的。
我觉得还不如把它称为青少年电影,这是好莱坞有的类型。为什么好莱坞不会有个类型叫&粉丝电影&?因为经过几十年的好莱坞电影工业体系,证明这种类型是没有用的。小妞电影、恐怖片、科幻片,这些类型会一直存活,证明它有永恒的生命力。
南方周末:你拍《小时代》,借鉴过别的青春片吗?
郭敬明:我喜欢看针对年轻人的《饥饿游戏》、《分歧者》、《暮光之城》、《惊天魔盗团》等等,跟传统的好莱坞大片或定位于成人市场的大片比,你会发现它们的镜头语言、音乐运用都有统一的规律:
第一,大量使用超级大特写,这是偶像的力量。拍一般的实力派电影,大特写的比例没有这么高。但在上面这些电影里,这是标准用法,是年轻人喜欢的。
第二,对音乐的使用都远超于一般电影音乐的使用量。在《小时代》一、二部里,就遇到过这个问题,我的制片人、监制说音乐太多了,已经变成MV了,这也是大家质疑的东西。但我不觉得MV是坏事,MV的镜头、视觉语言是非常美的,甚至很多超越电影的美。同时,青少年电影的热门专辑、电影同声至少五个以上热门歌手一起来唱,《小时代Ⅲ》也一样,也是类似的炒作手法。
南方周末:据说你不太喜欢《归来》?
郭敬明:为什么?我觉得还可以。我大概能了解他想要表现、想传递的东西。我们这种年龄还好,但真正到&90后&、&00后&,缺乏生活体验的,可能就没那么能投入到这个境界。但是只要他主打的受众认可就没问题。不可能有一个电影上到80岁,下到8岁,全部吃遍了。
南方周末:你自己爱看什么样的电影?对拍《小时代》有哪些影响?
郭敬明:我的观影偏重于两个极端,要么非常视觉化的,镜头玩得出神入化的片子,比如说阿方索在《人类之子》里的那些镜头调度,《赎罪》海滩上面调度的场景。当然像詹姆斯&卡梅隆《阿凡达》或者迈克&贝《变形金刚》的技术层面,你有那个想法,都没那个钱和技术去达到,那种属于欣赏或者学习。但是一些文艺片里通过并不复杂的技术手段和并不耗大量人力、物力,但是很巧妙的一些构思,是我很喜欢的。作为导演,我希望我的电影出来是一个视觉享受。大家提到《小时代》不管怎么样,至少还是画面很漂亮,我很高兴。
另一个极端是文艺片,比如欧洲或者是奥斯卡里面稍微闷一点的片子,我不一定会拍这样的片子,但是其实很多商业片的灵感都是汲取于文艺片某一个瞬间或最打动你的点。虽然没有那么大范围的观影基础和商业体量,但是中间有很多火花是非常迷人的。
很多观众觉得电影中的周崇光和宫洺就是郭敬明本人。实际上郭敬明把&自己很多性格侧面打散了,分裂到十几个主角身上&,他认为影片中,最像他的反而是唐宛如,&喜剧的部分&。&(剧组供图/图)
&顶多讲一句: 我不太喜欢聊这个&&
南方周末:四个女孩在第三部里都有各自的成长,反而男性角色除了周崇光,并没有像样的成长?
郭敬明:他们的成长没有四姐妹明显,因为《小时代》是以四姐妹为主角,其他人都在为她们在做辅助。电影要照顾人物的弧光,主弧光只能在主角身上。最顶级的剧本,一定是你出现多少个人物都有弧光,连负面人物都有弧光,比如《蝙蝠侠》,小丑、警察都有弧光。但如果你的能力或篇幅做不到,必须优先照顾主角的弧光。周崇光这些男性角色也有弧光,但是相对来说他们的空间比女性角色少一点,这也是整个电影的格局局限。我有野心去做顶级的剧本,但我现在做不到,未来我希望朝着更好的剧本方向或者导演方向去努力。
南方周末:这两年你反复向媒体表达:前些年太年轻,太嚣张,所以会惹人讨厌。是什么让你告别了那样的状态?
郭敬明:以前你面对媒体,稍有一点语言不合、觉得那个问题怪怪的,心里就有抵触情绪。久了你会发现,站在他的角度,他问这样的问题可能是应该的,他抓到你最薄弱的地方,他的稿子才是最精彩的,这是他的工作。你不能要求为了你的个人感受,牺牲他的工作质量。
以前会比较激烈,更在乎外界的看法,现在已经免疫很多,挑有用的听就好了,能表达就表达,实在不想表达,顶多讲一句:我不太喜欢聊这个。
南方周末:6月的&2014中国电影新力量推介盛典&,你跟韩寒同时出席,你知道这样的安排后有惊讶过吗?
郭敬明:我还好,正常的活动参加就好了。
南方周末:你现在还会介意,你和韩寒被相提并论吗?
郭敬明:我不喜欢。
南方周末:韩寒的《后会无期》跟《小时代Ⅲ》恰好在同一档期上映,人们免不了把它们放在一起比较。
郭敬明:我觉得各自做自己的事情最好了,你努力拍好你的电影,努力为自己宣传,就是自己做自己,不要没事说这个怎么样,那个怎么样,中国有那么多的电影,大家选择自己看的就好了。反正我不喜欢。
南方周末:你觉得媒体对你的态度有好转吗?
郭敬明:争议的声音还是很多。但是大家至少愿意了解你,可能我还是不喜欢你,但我愿意来听你说。以前,不喜欢你,连采都不采你,直接妖魔化去写就好了。我觉得这是一个很好的开始,但我自己又变得越来越不在乎别人写什么了,这个状态早几年出现就好了。早几年我特别在乎别人写什么的时候,如果媒体对我像今天这样就好了。
人生三乐(来自 李银河 新浪博客)
& & & &恋爱、读书、写作是人生三乐。恋爱时,人沉浸在激情之中,快乐感觉无以复加;读书时,人徜徉在智慧之中,心旷神怡;写作时,人寻寻觅觅,仿佛在寻宝的过程中,一旦有所收获,心花怒放,心情愉悦无与伦比。
&&&&&&&恋爱的机会可遇不可求。世界上好人很多,可不一定是你能对他产生激情的。人的情感、性情、经历、想法五花八门,不一定能够正好与你相遇,相知,相爱。所以一旦对某人产生激情之爱,务必珍惜,精心呵护,浸淫其中,最好能够保持终身。这当然是很不容易的事情,有太多偶然因素。但是万一有此幸运,快乐真是无与伦比。
&&&&&&&读书倒是可以完全随心所欲,只要有欲望,有时间,就可以在书林书海中尽情徜徉,沉入其中,乐不思蜀。虽然绝大多数的书都不值一读,但是真正的好书也足够人享用的了,尤其像我这样读书速度比较慢的(诵读速度),一本好书别人可以享用一天,我可以细细品尝三天。此生不必担忧把好书读尽,就像走进海盗的藏宝洞,满眼珍宝,享用不尽,快乐真是无与伦比。
&&&&&&&写作则像探险,你不知道自己会写出什么,仿佛陷入一个迷宫,或者一个漆黑的洞穴,深一脚浅一脚,有时看到前面有一丝亮光,以为找到出路,一路发足狂奔,结果并没有走出去,心情不免沮丧。但是有时山重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心中豁然开朗。看着自己的思绪像涓涓的流水,从内心的泉眼中汨汨涌出,晶莹剔透,绵绵不绝,那愉悦的感觉也是无与伦比。
&&&&&&&无论生命还有多长时间,惟愿沉浸在恋爱、读书和写作之中。
周保松:我读经典的经验(《南方周末》【暑假阅读推荐书目】方法篇)
周保松,香港中文大学政治与行政学系副教授。著有《自由人的平等政治》《政治哲学对话录》等。&
自小喜欢读书,但从来没有人教过我怎么阅读,因此走了许多弯路。后来走上哲学研究之路,对着古今浩瀚典籍,更常有&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之叹,特别希望有人教我一点读书之法,但却一直少有机会读到这类文章。我的经验告诉我,知道什么是某个学科的经典并不难,难的是如何走进这些经典,并且学会从经典提供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和理解世界。不过,对此我并没什么捷径和窍门,以下只能略谈一点个人体会。
第一,阅读要诚意正心。每本经典都是一个世界,每次阅读都是我们与这个世界的相遇。如果想进入这个世界,并欣赏到里面美好的风景,我们就要做好准备。例如读的时候要认真谦卑,对作者有一份感激尊重。一本书能在岁月长河经无数磨洗后仍然为人阅读,那它里面一定有些重要的智慧和洞见,值得我们重视。知性上的轻率和傲慢,往往会令我们与许多好书擦身而过。读懂一部伟大作品,是很不容易的事,甚至愈读愈见其难,愈读愈生敬畏。
第二,捧起一本学术著作,我们最好带着以下问题来读:作者想处理什么问题?这个问题为什么重要?问题背后预设了怎样一种看人和看世界的方式?作者对他所设定的问题给出了什么答案?他所提出的支持的理由能否说服我们?如果不能,我们有更好的出路吗?一步一步回答这些问题,会有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一本书。
第三,宜慢读细读,不宜速读粗读。人文社科著作,尤其是政治哲学著作,大部分牵涉到抽象的概念,严谨的逻辑和环环相扣的论证。所以,要习惯慢咀细嚼。读一遍,不懂,再读。再不懂,再读。一篇文章反反复复读数十遍,然后才略有所得,是常事。如果贪多务得,囫囵吞枣,最后可能只是记下一堆似懂非懂的术语,在思想上的收获却可能甚少。
第四,无论放在我们面前的著作多么伟大,都不宜用一种崇拜甚至膜拜的心态去读,更不要认定这些著作所说必然是真理。在任何时候,都不要盲从权威,不要失去自己的判断力和批判性。我们当然可以相信某套理论或坚持某种立场,但一定要有充分的理由支持。不仅对待经典如此,对待自己的老师,也应如此。&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理应是追求学问的基本态度。就此而言,要有真正的阅读,必须先培养出独立的人格和独立的思想。
第五,如果能力和条件许可,最好多读外文原典,少读译本。也许开始时很慢很吃力,但我的经验告诉我,这绝对值得。与此同时,最好习惯阅读经典作家的原著,而不是只读诠释这些著作的二手文献。还有就是要学会群读,而不只是独读。例如办个读书组,几个人一起读一本书,然后彼此讨论互相交流。我多年来办读书组的经验告诉我,只要持之以恒,这是最愉悦、收获也最大的读书方式。
第六,不要强求自己读一些根本读不进去或完全找不到共鸣的著作,无论这些著作受到多少人推崇。阅读的主要目的,是享受其中的乐趣。如果读来味同嚼蜡,乐趣全无,那倒不如先放下,改读其他。世间并没有什么非读不可的书,也不见得有一本适合所有人,因为我们每个人都不一样,各有自己的兴趣、个性和人生追求。
第七,读一些能够回应你的关怀和助你解惑的书。也就是说,我们不是随意地东读一点西读一点,而是因应自己关心的议题,主动去找相关的书来读。例如如果你关心自由问题,可以去读穆勒的《论自由》或伯林的《两种自由概念》;关心社会分配问题,可以去读罗尔斯的《正义论》;关心国家正当性问题,可以去读洛克或者卢梭。这是一种以问题为导向的阅读方法:尽量让你的关怀和困惑,推着你去探索和欣赏沿途那美好的知识风景。
第八,学术潮流此起彼落,时髦术语层出不穷,更有一些作者喜欢故弄玄虚,常令年轻读者无所适从,甚至以为愈含混愈艰涩的文字愈有深度。绝对不是这样。好的学术著作,不仅要能用清晰明确的语言将道理讲清楚,更应有深切的对人类生存处境的关怀。我认为,一套政治理论无论弄得多么复杂眩目,自由平等的个体能否在公正的制度之中活得好和活得有尊严,始终是评价不同政治理论最重要的判准。
第九,不仅要学会读,还要学会写。所谓的写,最好不要只停留在摘抄笔记或抒发几句感受的阶段,而是尝试用自己的话,将该书主要观点整理出来,然后检视这些观点是否合理。许多时候只有通过写,我们才能知道自己在多大程度上读懂了一本书。
在这个一切讲求快和效率的即食年代,以上这些读书心得,或许显得不合时宜。但慢慢读,慢慢体会,慢慢在阅读中学做人,我觉得也不错。
10529人关注
10529人关注
站长在关注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赵明新 的文章

 

随机推荐